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文化墙管理方案精选(九篇)

文化墙管理方案

第1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 安全管理 应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196-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我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工作的发展都逐渐倾向于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档案管理也是这场变革中的一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逐渐转变成为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传统的档案大多数都是纸质的资料和信息,管理方式也大多是人工管理,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也容易出错。随着数字化档案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逐渐普及,数字化档案的应用和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档案的归档、管理以及应用中,其安全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浅述企业的数字化档案在安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 企业数字化档案在应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数字化档案指的是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作为管理的手段,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进行改进,形成的一种电子档案,基于网络对各种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共享。在企业数字档案的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指的是数字档案的各种网络载体,即物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种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网络布线、连接、局域网的构建、网络设备的选择等都有可能会带来网络安全问题。这种网络安全问题是企业数字化档案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是通过设置防火墙以及权限、采用可靠的硬件设备等措施来对数字档案管理和应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进行控制。网络安全是整个数字档案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也是重要的基础,在数字档案的应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数据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指的是各种数字档案中包含的信息数据的安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数字档案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备份、格式的转换、电子文件的保管等,各种数字档案的收集、整理、应用以及管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数据在这些环节中出现问题,防止存储介质老化失效从而导致数据的丢失,应该要加强数据安全的管理。数字化档案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数据丢失,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企业数字档案管理中应该要加强的一个方面。在数字档案应用管理中,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取决于各种软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但是在建立网络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上述两个方面的安全性,首先要考虑到操作系统的种类,当前数字档案的应用和管理中常用的系统一般有Unix、Windows、Linix,这三种系统各有优缺点,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实际的选择,为数字档案的安全应用提供基础的保障。

(3)在数字档案应用方面的安全问题。数字档案应用方面的安全主要是在档案应用过程中潜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方面是否安全主要是取决于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具体的应用系统中对于用户模型的定义规则。数字档案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用户一般有很多层次、多种功能、也有很多角色。信息管理系统一般会将用户分成几类,不同种类的用户对于数字档案信息的查询应用等有一定的权限,为了控制数字档案的应用安全问题,需要对信息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都要进行一定的权限设置操作,也要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层管理。以保证数字档案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 企业数字化档案安全应用管理措施

(1)加强网络基础环境的安全控制。网络基础环境的安全控制是保障企业数字档案安全应用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加强数字档案系统的网络基础环境的安全建设,对于系统外部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可以进行有效的防范,在构建网络基础安全环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几种,如物理隔离、防火墙设置、身份权限设置等。

1)加强防火墙的设置。防火墙设置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防火墙本身对于外界的各种不安全的攻击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数字档案的应用管理中加强防火墙的设置,可以限制一些没有被授权的未知用户的进入,防止外部的侵害者对档案信息系统的入侵,为监视网络完全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防火墙设置也是当前企业数字档案应用安全管理中常用的措施,如果有的企业数字化档案室需要服务器来指定用户,则可以利用防火墙的用户认证来进行限制,除去那些已经通过验证的用户,外来的用户想要进入系统中时都要经过防火墙的过滤,可以对一些可以的数据包、外来的用户等进行抵制,保护数字档案系统的安全。

2)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的管理。在硬件以及软件的管理中应该要采取重要的科学的管理策略。在企业数字档案的管理中,应该要根据档案的安全级别来确定具体的管理程序,确定相应的管理保护范围,制定机房的管理制度,对于那些安全等级要求比较高的档案系统要进行分区控制,同时要限制工作人员出入机房,可以采取许可证方式进行出入管理。要确定各种软件以及硬件管理的责任制度,保证具体的管理项目能够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各司其责,加强对企业档案的安全管理。

第2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坑围护结构;吊脚连续墙;微风化岩;处理

Abstract: in the subway st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continuous wall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breeze of geological strata complex using DiaoJiao continuous wall processing can effectively play a guarantee period and has achieved great engineering benefit. A subway st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ft on the local hard, the hard for the rock in the breeze, through technical scheme optimization by DiaoJiao after continuous wall, and, achieved the goal and the time limit has achieved great engineering benefit.

Keywords: pit enclosure structure; DiaoJiao continuous wall; The breeze of rock;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某车站位于主干道,地下管线众多,场地南侧为工业区,北侧为农贸市场及平山村,房屋建筑较多,西端提供盾构始发场地。全长375.09m,标准段外包尺寸22.05m(宽)×13.29(高)。

1. 2 地质情况

车站地质从上到下杂填土、粗砂、淤泥质黏土、砾质黏性土、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基坑局部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底板基本位于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西区南侧连续墙在祥勘和补勘揭示从盾构井端头往东120m范围内,编号D-125'~D-143'共19幅连续墙在离地面平均8m进入微风化花岗岩,最高11m 进入微风化花岗岩,平面见图1,地质剖面见图2。

图1 吊脚连续墙平面示意( 单位: mm)

图2 吊脚地下连续墙南侧地质剖面示意( 单位: mm)

2 吊脚连续墙方案

2. 1 方案概述

为了保证在2个月内完成连续墙施工,提前进行基坑开挖,西区入岩较早的地下连续墙改为吊脚连续墙,吊脚连续墙方案为外放1m、吊脚连续墙进入微风化岩层1.5m、锚索锚固+钢支撑内支撑系统。这样一幅连续墙施工时间为25d,能在2个月施工完成。

D-125'~D-143'共19幅连续墙外放1m进行施工,进入微风化深度1.5m,设吊脚,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直径9.5mm,每2m布置1道,长度16m,自由端长度5m,锚固段长度11m。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空隙盾构井段采用C10素混凝土回填,其余部位采用石粉回填,具体见图3、图4。

图3 标准段吊脚连续墙施工示意( 单位: mm )

图4盾构井段吊脚连续墙施工示意( 单位: mm )

2.2 方案计算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应用于存在上覆软弱土层的"嵌岩"基坑中,通常面临"吊脚桩"问题,其设计计算在规范中无明确设计方法或计算模型.根据分步开挖工况不同,结合工程实际,采取多种模型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岩土体自身强度,分别以连续墙模型、"吊脚桩" 模型等多种计算方法综合确定设计参数,使设计方案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可行,经多方比较采用地下连续墙模型进行计算。

2.2.1 方案受力模型

此方案受力模型采用地下连续墙模型,如图5所示。

图 5 连续墙受力模型( 单位: mm )

2.2.2 结构计算

( 1) 墙体计算

根据受力模型,计算截面参数见表1,内力取值见表 2,计算后连续墙的选筋见表3。

表1截面参数

表2 内力取值

表 3 地下连续墙选筋结果

(2) 锚索计算

吊脚墙悬吊部分底部采用锚索锚固,锚索自由段长度计算简图见6,锚索参数取值见表4,锚索内力参数见表5。

图 6 锚索自由段长度计算简图( 单位: mm )

表 4锚索参数

表5锚索内力

表6 锚索长度

( 3) 整体稳定验算

对采用吊脚连续墙,经计算、配筋、锚索长度确认后,进行整体稳定验算,整体稳定验算简图见图7。

计算方法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验算。

应力状态: 总应力法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 0.40m

图7整体稳定验算简图( 单位: mm)

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7.887; 圆弧半径R=13.594 m; 圆心坐标X = -3.789 m; 圆心坐标Y = 12.297m。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倾覆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

Ks=

式中M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弯矩,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索,支点力为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

Ks=4.777≥1.000, 满足规范要求。

3 吊脚连续墙施工技术

3.1 吊脚连续墙施工

吊脚连续墙施工工艺与正常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致的,这里不再细说,主要介绍有区别地方的施工技术。

3.1.1 吊脚连续墙底部不在同一个面上

吊脚连续墙墙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按照实际取样,每幅进入微风化深度1.5m,同时连续墙深度超过第三道钢支撑1m,第三道钢支撑两端撑在连续墙上。

因岩面倾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导致连续墙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施工时存在两相邻连续墙锁口管不在同一高程的问题,处理施工工艺如下。

( 1) 先施工岩面线较高的连续墙,后施工岩面线较低的连续墙(图8)。处理方案为: 施工地下连续墙A时将锁口管位置冲孔至连续墙B底部,待A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拔出锁口管,再施工B槽段。

第3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空调主机;噪声治理;优化

【 abstract 】 :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communicate complex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ZhuJiFang noise of original treatment plan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of governance objectives, governance measures, final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st reduction savings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 key words 】 : air conditioning host; Noise control;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P73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鸿景园通信综合楼裙楼面积1.3万平方米,共5层。中央空调主机房设置于地下一层,机房共有3台螺杆150冷吨的冷冻主机,与冷冻主机配套的有6台冷冻泵和冷却泵。

在夏天空调机启动时,在裙楼首层和二层使用人反映噪声及振动较大。经现场测试数据,机房内离设备一米处噪声数据平均为88db(A)(超标);主机房对上首层房间(最受影响房间)59 db(A)(超标),地面振动感觉较明显;二层对上房间为51 db(A)(超标)。首层和二层低频噪声感觉比较严重。中央空调主机房噪声超标影响了正常工作环境,同时也对人员健康有损害,所以有必要对中央空调主机房噪声及振动进行治理。

根据噪音的测试,对照国家规范《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标准(标准套用“2类区昼间B类房)等效声级要求“小于50 db(A)”。

做出主要的治理方案如下:

一、机组治理

1、冷水机组与循环水管割断并整体升高,在机组与楼板基础之间加装弹簧减震器。

2、水泵与循环水管割断并整体升高,在水泵与楼板基础之间加装弹簧减震器

二、循环水管治理

1、机房内在水管与吊架之间加装弹性减震吊架。

2、机房内管道与地面之间的支架改为弹性托架。

3、所有水平管道过墙加弹性套管。

三、机房室内环境治理

4、机房墙面和天花安装隔音板。

5、机房现有防火门改成隔音门。

6、机房内所安装的风机在室内外加装消声器。

按以上的治理方案,总费用约30万元。

现对以上的治理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的总体思路是先优化治理目标,后优化治理方案。

一 、明确治理目标。

从原先测量的噪音数据来看,负一层(即空调主机房所在地)、一层及二层的相关建筑部位均超标。但由于负一层为地下车库,并非有人员办公的场所,虽然噪声超标情况比其他楼层都高,但不是我们的治理目标。而首层是办公场所,所以治理好首层的噪声,使之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之内,则以上楼层的噪声也会符合标准,且本电信综合楼晚上不办公,所以只需要考虑规范中的“昼间标准”即可。所以首层的治理达标将是本项目的治理目标。

二、优化治理方案

根据以上的治理目标,对原治理方案进行优化。

1、噪声成因分析。目前情况下,噪声有两种传播途径,一个是结构传播,主要是建筑结构;另一个是空气传播。机组发生的振动噪声污染原因不外乎是

基座隔振效果不佳、管道隔振效果不佳、支架隔振效果不佳、楼板隔音不够以及其他原因,现对照原先的治理方案一一进行分析说明。

基座隔振:包括空调主机及水泵

现状:水冷主机及水泵均仅采用了橡胶垫的方式做为基座隔振手段,隔振

效率非常差。当橡胶受力不均匀时,基本没有减振效果,不适宜上下层为重要功能区的安装情况,其隔振效率多在80%以下,压缩量非常小,仅适合大楼最底层,且上2层均没有重要功能区的情况下,方能选用橡胶减振。而在大楼的中间层设备房,特别当设备房紧临的上下层即为重要功能区时,隔振效率必须达到90%以上,才能不发生振动噪声污染。而橡胶的压缩量是无法达到这一设计要求的,必须采用弹簧减振才能达到90%以上的隔振效率。

原方案:将水冷主机、水泵与循环水管割断并整体升高,并加装隔振弹簧。

优化方案:原方案需要割断主机、水泵与循环水管的连接,实际等同于重新安装空调主机和水泵,影响空调使用,同时增大费用。经过优化,减少了空调主机与水泵拆装费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逐台机进行治理,不影响空调的使用。此项优化可减少费用约5万元。

管道隔振:

现状:根据国标要求,主机及水泵的进、出水管均应安装管道隔振元件。根据现场情况,目前主机及循环泵均安装有橡胶补偿器,对机组的减振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无需进行治理。

支架隔振

现状:所有支点均采用角铁支架直接与墙面硬连接的方式,使得管道的振动噪声通过管道--管道支承--墙体--房屋结构向主机房的上层以固体传声的形式传播。

原方案:机房内坐地、吊架支撑均应加装弹簧减振。

优化方案:考虑到支架隔振的重要性,应对机房以外部分区域的吊架也加装弹簧减震。

楼板隔声:

现状:目前楼板结构厚度大约15厘米(未考虑装饰层面)。

原方案:机房天花、墙面加装吸音材料。

优化方案:首先需要分析楼板的隔声是否存在问题。机房设备在负一层停车场内,无通风散热管道窗口与上层建筑相连。同时对噪声采用1/1倍频程A计权以及总声级A计权进行测量:(见表1)。

表1:噪声测试记录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机组运行时,在125HZ频率处出现了明显的单频峰值,与空气传声的平滑频率特性明显不符。这是典型的振动噪声引起的单频噪声特性,属于振动噪声影响。可以判定上层建筑的噪声污染是由于下层空调主机隔振效率不佳引起。虽然机组的噪声达到88分贝,但楼板的隔声量足够,可以完全满足隔声要求,且从测试结果的频率上来看,也存在空气传声的特性,

故机房不需再采取吸隔音处理,此项优化可节约费用约7.5万元。

(4)管道过墙套管

现状:机房的循环水管水平的从机房穿过墙体。

原方案:重新做过墙套管

优化方案:穿墙段的管道已安装有套管,且墙体疑似做过开凿处理,与墙体的接触面已很少。故可不考虑此处的影响。此项优化可节约费用约1.5万元。

(5)隔音门

现状:机房有两扇防火门。

原方案:将防火门改为隔音门。

优化方案:根据治理目标,治理的重点放在一楼的噪声治理目标的实现,而非在负一层。原方案此项措施属于多余功能,可以取消。此项优化可节约费用约1万元。

(5)通风机加消音器

现状:为满足空调机房设备运行时通风散热的需要,机房内原安装有2台排风换气风机

原方案:对通风机加消音器。

第4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Abstract: First, according to the WX proje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ject survey and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excavation form; th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the original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undertakes comparative study, make out some tips and advices in some aspects.

关键词: 基坑支护;选型;排桩;地下连续墙

Key words: retaining and protecting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selection;row piles;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20-03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前,基础埋深交浅,基坑开挖深度一般在5m以内,一般建筑基坑均可采用放坡开挖或用少量钢板桩支护。随着大量高层建筑的建造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同时也为了满足高层建筑抗震和抗风等结构的要求,地下室由一层发展到多层,相应的基坑开挖深度也越来越深,深、大基坑已非常常见,放坡开挖或用少量钢板桩已难于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为此,实践中已发展了多种基坑支护方式,如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等[1]。由于基坑支护形式较多,在工程项目中就必须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不同基坑支护方式适用的范围和特点设计并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本文即以WX工程为例,从适应性、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考虑适合该工程的基坑支护方式。

1 案例分析

1.1 工程信息概况 WX工程项目拟建点位于华南广州地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4150m2,地上六层高26m,地下二层层高3.6m,基坑深度8.7m,按建质[2009]87号文本深基坑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2]。

1.1.1 拟建场地环境条件 拟建场地为一面积较大的平整空地,基坑北侧距结构外墙16m~33m范围内有现有雨水管、雨水管及检查井、污水管及检查井、弱电线路及人孔等,基坑西侧距结构外墙7m~15m范围内有弱电线路及人孔、雨水管及检查井、污水管及检查井、现有雨水管等,管线埋深约为1.0m~3.0m。基坑东侧和南侧附近均无管线。

1.1.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按其成因、年代及岩性,将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素填土层、第四纪冲积层、石炭纪基岩。其中第四纪冲积层地质条件较复杂,含不同风化程度的砂岩;高压缩性土软塑~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系数不高;在东侧和南侧中、粗砂层部分孔段为可液化砂土如(1/13×1/L XKZ165中砂层为10.22~14.72m中等液化),其液化等级为轻微~中等;有溶洞、土洞等分布。

1.1.3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埋深为1.41~2.81m,埋深较浅,水量丰富,岩土透水性强,位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且根据勘察报告得知,该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1.4 重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基坑地下水水位埋深浅,场地内临近地下室部位与土建同时施工难度大,主要有以下重点难点:①根据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定场区地下水富水性丰富;②临近地下室部位与土建同时施工难度大:拟建场地邻近■轴及{12}轴的柱下基础承台和筏板,施工时很容易造成相互交叉影响,从而造成结构或支护结构的破坏,对工程安全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2 拟建建筑物基坑支护方式

1.2.1 原基坑支护方式——双排结构桩+冠梁+连系梁支护结构(以下简称“方案1”) 本基坑支护设计由北方某设计院设计,该设计院根据前述初勘及详堪揭露的地质情况,本项目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量丰富,本工程设计采用双排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疏干井(8口)+明排的方案处理本次基坑工程涉及到的地下水止水,基坑东侧和南侧采用了双排护坡钻(冲)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基坑西侧和北侧采用了单排护坡钻(冲)孔灌注桩支护桩+桩锚支护结构。双排桩排距:3000mm,桩间距,1600mm,桩长:12.0m(嵌固段长6.2m);详见示意图方案1。

第5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土石坝;除险加固;渗漏;防渗墙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黄家冲水库、黄墅水库、石板塘水库和马湖岕水库位于宜兴市张渚镇,距宜兴市区约30km。大坝均为均质土坝,最大总库容489万m3,最小总库容23万m3,最大坝高14.0~7.8m,坝顶长450~190m,坝顶宽5.5~4.0m。水库均为兼有防洪和灌溉功能的小(二)型水库。水库始建于五六十年代,经过加高及整修达到现有标准。

水库经多年运行后,大坝坝基、坝体和坝肩均存在渗流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大坝及下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经水库大坝安全技术鉴定,均被认定为三类坝。

2 渗漏状况及成因分析

四座水库坝体和坝基地质情况类似,本文仅以黄家冲水库为例进行分析。

2.1地质状况

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坝址区坝顶往下24.7m浅岩土层可划分4个工程地质层。其中④层细分为2个亚层,共5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各单元层特征自上而下评述如下:

①层粘土(筑坝填土):筑坝年限超过50年。主要由可塑状粘土组成,主要为红粘土。标贯实测击数8~13击,平均9.3击。渗透系数约为2.33×10-7cm/s~5.83×10-7cm/s。层厚0.60~8.40m。

②层粘土(alQ4):硬塑,含少量铁质氧化物,胶结程度一般。标贯实测击数8~18击,平均12.2击。渗透系数约为1.15×10-7cm/s~1.45×10-7cm/s。层厚1.80~4.70 m。

③层粘土(pl+alQ3):软塑~可塑状,局部含少量砂砾,胶结程度一般。标贯实测击数5~15击,平均10.9击。渗透系数约为9.45×10-7cm/s~8.83×10-6cm/s。层厚0.60~9.90m。

④-1层较破碎石灰岩(T2z):薄层状构造,强风化,岩石完整性差,岩芯呈碎块状,节理裂隙很发育,沿裂隙面硅质、方解石充填。在Z8、Z9孔处见全充填溶洞,钻孔中溶洞高度0.80~1.60m,孔内充填可塑状粘土。渗透系数k为9.51×10-5cm/s,透水率q 为10.7Lu,属中等透水等级。层厚0.40~2.00m。

④-2层较完整石灰岩(T2z):薄层~中厚层状构造,中风化,岩芯呈短柱~柱状,裂隙不发育。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1.2~105.0Mpa。渗透系数为1.71×10-5cm/s~6.60×10-5cm/s,透水率q为1.51Lu~5.82Lu。揭露厚度5.00~6.40m,未穿透。

2.2地质勘查成果分析

本次试验结果的渗透系数只能作为假定土层按钻孔土均匀分布时的坝体渗透系数,坝体实际渗漏状况主要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和历次坝体渗漏来进行分析判定。

2.3大坝渗漏状况

根据大坝运行情况、现场检查及本次地质勘察结果,坝体渗流状况如下:

(1)坝体

在坝体勘探时近40%钻孔钻进中见漏水,比例较高,其中Z7孔漏水部位在②层粘土。②层中存在碎石土、③层底部含少量砂砾粘土,可能存在潜蚀土洞,坝体部分填土质量差。坝脚渗漏出逸点较多,大小不一,渗漏量与库水位关系密切。建库以来,坝脚一直存在散漏现象,但渗水是清澈的,渗漏量随着水位的提高逐渐加大。距溢洪道约15米处有一处坝体明显渗漏点,据长期观察渗漏量没有明显变化。

(2)坝基:大坝建于上世纪60年代,水库建设受当时历史原因、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坝基处理不彻底,④-1层较破碎石灰岩为大坝基础下强风化岩层,极易存在渗漏隐患。

(3)坝肩:钻孔中④-1、④-2层分别见到洞高1.60、0.80m全填充溶洞,并在钻进中有漏水现象,可能有隐伏构造,坝肩存在渗漏问题。

2.4 大坝渗漏分析结论

根据地质勘查成果及大坝渗漏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均质坝体存在部分填土质量差,坝下土层可能存在潜蚀土洞,均存在坝体渗漏通道可能,需对坝体及坝下土层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2)坝基④-1层较破碎灰岩为中等透水,存在渗漏隐患,需对坝基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3)坝肩④-1层较破碎灰岩为中等透水,同时可能有隐伏构造,存在渗漏隐患,需对坝肩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3 方案比选

根据经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主要有高压喷射灌浆、帷幕灌浆和混凝土防渗墙等几种垂直防渗型式。

混凝土防渗墙的优点是可靠性高,防渗效果显著。首先是因为防渗墙是在造成完整的槽孔并有可靠的接头条件下浇筑混凝土的;其次是因为在造孔过程中,泥浆的渗透和泥皮的存在,形成了一个附加的隔水层。第三则是因为防渗墙的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方法相对成熟。混凝土防渗墙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土石坝体和坝基中。混凝土防渗墙厚度最小可达到20~30cm,在造价上与其他防渗措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根据实际情况,大坝曾采用帷幕灌浆等措施进行过防渗处理,效果欠佳,耐久性差。考虑一次彻底解决大坝的渗漏问题,本次拟采用效果可靠、耐久性好的混凝土防渗墙解决渗漏问题。且本次除险加固四座水库同时进行,具备一定的工程规模,可以吸引具备防渗墙施工经验的较大型施工企业参与投标,有效解决当地具有相应施工经验的施工企业较少的实际问题。

在确定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技术后,本次拟定了两种方案进行了方案比较。

方案一:坝顶布孔修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沿坝顶轴线设置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厚30cm,墙顶高程高于正常蓄水位0.5m,墙底伸入相对不透水层0.5m。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物理力学指标为:渗透系数k≤1×10-7cm/s;抗压强度3MPa≤R28≤5MPa;弹性变形模量E28≤2000MPa。

方案二:大坝上游坝坡坡底下设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上设粘土斜墙和复合土工膜至坝顶。防渗墙墙厚30cm,墙顶高程为坝坡坡底高程以下约3m,墙底伸入相对不透水层0.5m,设计物理力学指标同方案一。

两方案经工程量计算和投资概算,投资额基本相当。

两方案综合分析见下表1。

表1 大坝渗漏处理方案综合分析表

名称 方案一 方案二

优点 1.坝顶施工,施工人员少

2.不受汛期洪水干扰

3.措施简单,便于控制 1.避免了坝体塌孔现象的发生,

2.墙体较浅,施工方便,进度易保证

3.能有效解决上游坝坡老化等问题

缺点 1.防渗墙墙体较深,施工时易塌孔

2.上游坝坡老化、开裂、沉陷等问题需单独处理 1.水库必须放空,影响水库效益发挥

2.施工易受汛期洪水干扰,度汛困难

综合比较,最终选取方案一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4 施工流程

4.1 施工准备

抓斗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下游侧。原坝顶宽度只有4m~6m,不能满足抓斗施工所需最小8m宽的施工平台的要求。为在施工期间不影响水库运行和度汛,本次设计在坝顶下游侧填筑土料,以保证抓斗施工平台的宽度。沿防渗墙轴线两侧浇筑少筋混凝土施工导墙,导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断面尺寸宽×高=0.3m×0.5m,底部各放置2根Φ10mm的钢筋,两导墙间距0.4m。在防渗墙轴线的下游侧设置平行坝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40×40cm,再按40m间距修建垂直防渗墙轴线的排渣排水沟,将废渣﹑废水排至下游坝脚,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

4.2 造孔成槽

(1)槽段划分

槽段划分为Ⅰ、Ⅱ序槽段,根据设备及地质条件确定Ⅰ、Ⅱ序槽段开挖长度同为7.5m,每个槽段分为两个主孔及一个副孔,先施工Ⅰ序槽段,后施工Ⅱ序槽段。

(2)抓斗成槽

采用液压抓斗与凿岩重锤配合进行造孔施工,覆盖层和较软的基岩用抓斗直接抓取,较硬的基岩用重锤凿碎后再用抓斗抓取。本工程采用“三抓法”成槽,即先抓两端主孔,后抓中间副孔,至终孔成槽。

基岩中成槽的方法:先使用凿岩重锤冲击破碎,然后用抓斗把破碎的岩块抓出,再进行下一次的冲击破碎,循环次数直至达到设计孔深。重锤提升高度控制在5~30次不等。对不同岩层须采用不同的冲击方法:硬度较大的岩石,须采用3t重的全齿重锤冲击,每点须冲击20~30次;硬度较小且有层状结构的岩石,较易破碎,可采用2t重的边齿重锤冲击,每点须冲击5~10次。

(3)泥浆护壁

泥浆在造孔成槽过程中起固壁、悬浮、携渣、冷却钻具和的作用,成墙后还可增加墙体的抗渗性能,本工程泥浆采用膨润土拌制。新制泥浆经过24h膨化后,利用供浆管输送至槽孔内使用,成槽及槽段浇筑过程中回收的泥浆,经净化后可重复使用。槽孔孔口泥浆面在成槽过程中保持在导向槽顶面以下30~50cm范围内。

(4)清孔换浆

槽段终孔验收合格后进行清孔,清孔采用抓斗抓取淤泥,利用下设潜水排污泵抽浆,并及时用新鲜泥浆补充。清孔换浆结束1h后,达到下列标准:①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②泥浆参数为:槽内泥浆比重不大于1.3g/cm3,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3%。

4.3槽段混凝土灌注

清孔换浆结束后,下设混凝土灌注导管,导管内径为200mm。灌注前导管内置入可浮起的隔离塞球,灌注时先注入水泥砂浆,随即注入足够的混凝土,挤出塞球并埋住导管底端,避免混凝土与泥浆混合。

灌注过程中在保证埋深的前提下,随着混凝土面的上升,用吊车提升导管,并将顶部的部分导管拆除。

槽孔内混凝土面上升至槽口时,采用泥浆泵抽出浓浆,并提升导管,减小埋深,增加混凝土的冲击力,直至混凝土顶面超出设计墙顶标高0.5m,即可停止浇筑,拔出导管。

4.4槽段接头处理

相邻槽段的衔接部分即为接头,本工程采用钻凿法进行接头连接,即一期槽段浇筑完毕后12小时后,视混凝土强度进行二期槽段造孔时,将一期槽段混凝土套抓35cm,以保证接头质量。

4.5质量控制及检查

防渗墙墙体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施工中孔位、孔深、入岩深度、孔斜率、墙体的厚度、清孔泥浆性能指标、孔底淤积厚度等检查项目进行控制。墙体质量检查采用钻孔取芯试验法。检查结果表明,所取混凝土芯样表面光滑完整,混凝土均匀密实,无夹泥、水平冷缝、麻面等现象,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5结语

1)大坝经过防渗加固处理后,水库几次蓄水至正常水位时,大坝下游均未见渗漏出逸点,说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处理方案合理、效果明显。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方案应用于类似的病险水库加固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2)小型水库特别是平原区水库大坝坝高基本在10~20m,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允许水力坡降可达50~60,20~30cm墙厚即可满足防渗要求。薄型混凝土防渗墙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施工不影响水库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耐久性好,与其他防渗措施相比具备较好的技术优势和经济可比性。

3)当前水利施工企业,特别是作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主力军的中小型施工企业,具备薄型防渗墙施工经验的较少。小型水库大坝加固单个工程投资额较小,单个工程招标易流标。建议类似多个工程打包招标,提高投资总额,以吸引符合要求的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利于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174-96

第6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地铁车站;超深基坑;支护体系优化;地下连续墙

Abstract: combined with a metro station i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and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finite element optimization deep foundation pit of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of the support system with interior support,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scheme optimization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structures are built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gulations permit range. Focused 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has rich water layer silty sand, confined water level higher engineering hydrological geology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draining and the deep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results for similar pit enclosure structure can offer reference for design.

Key words: the subway station;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ystem optimization; Underground continuous wall

中图分类号: U231+.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紧邻密集建筑物、软弱富水地层、超深、高风险等复杂条件下深基坑工程愈来愈多[1],使得深基坑工程问题成为我国建筑工程界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岩土工程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3]。

本文结合某市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超深基坑工程实践,采用有限元优化超深基坑支撑体系[3-4],在综合众多基坑开挖深、地质复杂等地下连续墙工程实践,提出了富水粉细砂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难点控制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研究结论为类似工程时间提供借鉴与参考。

2工程概况

车站地下结构为三层,东西向长260m,宽约30m~60m,南北向长220m,宽约30m~46m,标准段开挖深度为28.52m。

车站地处长江Ⅰ级阶地,地面高程为20~22m。表层为松散的人工填土,局部分布有淤泥;天然沉积土层的上部为全新统冲积相的可~软塑状态的粘性土,软~流塑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粉土粉质粘土互层;中部为稍密~中密的粉细砂,中密~密实状态的细纱、厚度不等中粗砂夹砾卵石;下部为白垩~下第三系东湖群的砂砾岩、泥质粉砂岩。场地周边地下水主要类型有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其中以覆盖层中孔隙承压水对工程的影响最为突出。

综合上述工程概况,可见车站基坑开挖深度、地连墙开槽深度之大在国内已建同类工程中亦不多见,且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网交织,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

3深基坑支撑体系优化

3.1设计方案计算分析

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为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结构。地下连续墙厚度1200mm,地下连续墙插入强风化砂砾岩(15-1)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5a-2)深度不少5.0m。内支撑为八道(最后一道为换撑),其中标准段分别有混凝土支撑(b×h=400×600)四道、Φ609 钢管支撑四道。沿基坑东西向的南侧有一外挂站厅结构(上部为市政污水箱涵),拟开挖的基坑宽度14.11m、深度13.51m,基坑南侧采用厚度800mm地下连续墙,墙体深度插入粉细砂(4-1)不少于2.0m,采用二道Φ609 钢管支撑。围护与主体结构采用复合墙连接方式,产站主体设全外包防水层。

首先对设计方案(以围护结构1-1 横剖面为例)计算分析。将主体基坑地连墙分别标注为1、2 号墙(见图1),设置的计算工况如下:

图1断面计算模型

计算分析表明1-1 断面的1、2 号墙在开挖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1 号墙水平位移随着开挖进程逐步向基坑内发展(初始水平位移受到外挂站厅、污水箱涵基坑开挖的影响),而2 号墙始终向基坑内发展的,且最大水平位移在开挖深度达到22.1m 时超过40mm; 2 号墙拆除第7 道支撑时,墙体最大水平位移已达到近60.0mm,因而使得换撑作用已不复存在; 地连墙深度46.0m 以下水平位移很小,说明地连墙的嵌固深度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图2展示了不同开挖深度时2 号墙外地面沉陷分布,可见随开挖深度增大,地面沉陷位移量也持续增大,当开挖深度达到26.1m 时,地面沉陷达45.2mm。

图6 1-1断面2号墙外地面沉陷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变形控制要求为[5-6]: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不大于0.15%H(H 为开挖深度),且不大于40mm,墙顶水平位移不大于30mm;环境地面沉陷不大于0.15%H,即不大于42.78mm;外挂站厅结构(包括市政污水箱涵)最大水平位移不大于10mm。由图2可见,当开挖深度达到26.1m 之后,地面沉陷最大值已超过预警值(42.78mm),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有必要优化深基坑支撑体系。

3.2支护体系优化

由于外挂站厅地基为(3-3)淤泥质粘土,在主体基坑开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因此考虑首先应对外挂站厅地基采用Φ600、桩间距2.2m、桩长11.0m的 C30砼灌注桩进行加固。然后,针对原有内支撑设计,考虑到安全控制、且便于施工的目的,对原有设计方案调整采用下面的优化方案:第二道砼横撑下降1.0m;剔除第三道钢管横撑;第四道钢管横撑上抬1.0m;第五道砼横撑改为钢管横撑;剔除换撑(第八道钢管横撑)。

(1)墙身水平位移与墙身内力

开挖深度为26.1m时,不同内支撑优化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的1、2 号墙的墙体水平位移、墙身弯矩的计算分析表明:内支撑优化方案二所显示的1、2 号墙的墙体水平位移均控制在26mm 以内;内支撑优化方案二对1、2 号墙的墙身弯矩有显著的改善作用。1号墙墙身15.0m ~34.0m 范围内的最大弯矩内力减少约30%~40%,2 号墙墙身15.0m~34.0m 范围内的最大弯矩内力减少约40%~50%。这有利于墙身变形时对其裂缝的控制。由此可见,基于墙身水平位移与墙身内力的比较说明内支撑优化方案二显著优于原设计方案。

(2)墙顶水平位移

优化方案下墙顶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的变化,在挖深小于14.0m 时,1 号墙墙顶水平位移随挖深的增加而增加,之后则是随挖深增加而减小。而2 号墙墙顶水平位移则正好相反,在开挖结束时达到最大,但均未超出规范预警值。

(3)墙外地面沉陷

开挖深度为26.1m和设置地下主体结构底板、并拆除第6 道钢管支撑后2号墙外地面沉陷的比较结果显示:内支撑优化方案一能较好的控制墙外地面沉陷满足小于42.78mm 的要求,而原设计方案所产生的墙外地面沉陷远超出设计要求;就墙外地面沉陷的影响范围和最大沉陷中心位置比较而言,优化方案优于原设计方案。由此可见,基于墙外地面沉陷的比较说明内支撑优化方案显著优于原设计方案。

3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控制

由于车站地连墙成槽深度达50m左右,依次穿越淤泥、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粉土、粉细砂等软弱富水土层,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众多,施工技术难度极大。

3.1软弱地层超深地连墙施工技术

1、超深地连墙槽壁稳定性与成槽质量控制

地连墙穿越一系列软弱富水土层,其中(3-3)淤泥质土层,呈流塑状态,分布厚度2.4~19.5m,对地连墙成槽槽壁稳定性最为不利,成槽过程中易出现缩颈、塌孔,因此,软弱土层超深地连墙槽壁稳定是关键,成槽质量控制是过程。

①控制泥浆指标、确保泥浆质量

泥浆的好坏又决定了槽壁的稳定性能,从控制泥浆的物理力学指标来保证槽段土体的稳定成槽时,选用粘度大,失水量小,形成护壁泥皮薄而韧性强的优质泥浆,确保槽段在成槽机械反复上下运动过程中土壁稳定,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和控制泥浆的各项指标。同时,要注意对泥浆进行循环利用。

②采取地下墙预降水措施

(3-5)和(4)土层水的渗透系数相当大,在动水作用下土体很容易发生蠕变或坍方现象,如单纯采用泥浆是无法满足成槽护壁要求的。因此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采取井点降水方案,将地下水降至地面以下一定深度,通过降水,一方面抬高了泥浆液面和地下水头的压力差,增加了槽段的稳定,另一方面固结砂质粉土层,保证该层土在成槽中的稳定。

③软弱土层槽壁两侧土体预加固

地连墙施工前采用水泥三轴搅拌桩或旋喷桩对槽壁内外两侧软弱土体进行超前预加固,加固深度要穿过流塑软土层,进入淤泥质粘土层以下不小于1m。

④其他常规措施

施工中防止泥浆漏失并及时补浆,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高度,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6m;雨天地下水位上升时应及时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雨量较大时暂停挖槽,并封盖槽口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面的重载,不使土壁受到施工附近荷载作用影响而造成土壁塌方,确保墙身的光洁度;成槽结束后进行泥浆置换,吊放钢筋笼、放置导管等工作,安放钢筋笼应做到稳、准、平,防止因钢筋笼上下移动而引起槽壁坍方。

2、超深富水地连墙槽段间防渗技术

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地下墙接缝因夹泥而发生流砂涌入或承压水涌入,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接缝渗漏水是超深基坑开挖安全保证的关键。设计地连墙接头采用“+”字钢板接头。在砂性土地层中,地下墙接头采用“十”字钢板接头形式,可以延长地下水的渗流路径,大大增加地下水渗透难度,接头防渗效果好,确保地下连续墙的密实性,避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渗漏。

由于本工程砂层中孔隙承压水承压水头高,水量丰富,一旦地连墙槽段接缝止水失效,开挖过程中有可能被高压水击穿,发生突水、流砂现象,对基坑稳定不利,不利于周边高层建筑物,综合考虑香港路站的重要性,为防止地连墙接头处突水、流砂,在接缝处外侧预埋PVC管,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渗漏,应立即进行高压旋喷,保障基坑与周边建筑物安全。

十字钢板加工制作较为繁重,含钢量较大,成本高,制作时需考虑热应变,接头内不能预埋水平接头构件,因此在制作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

①十字钢板制作完成后与钢筋笼焊接练成整体。

②一般情况下,地连墙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70mn,故混凝土灌注时可能会产生绕流,故需在一期槽段翼板两侧焊接止浆铁皮,防止绕流混凝土进入十字钢内,给二期槽段造成困难。

③由于钢板的重量较重,因此在起吊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它的起吊安全,尤其是连接幅施工时,由于两边不对称,更要注意。

④+字钢板接头处理:对于附在十字钢板上的泥皮,在二期槽段钢筋笼下放前一定要清除干净,具体办法是用特殊的刷壁器沿十字钢紧贴字板部位慢慢冲刷,直至刷壁器出槽不夹带泥迹为止。

3、地连墙钢筋笼吊装控制

近50m深地连墙单幅槽段钢筋笼重量加止水钢板的重量约50吨,如此重的钢筋笼对起吊设备要求和工艺要求很高,必须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于150吨吊车无法满足整幅吊装的需要,因此,建议现场配备150T履带吊作为主吊、100T作为副吊进行双机多点抬吊。50m深地下墙钢筋笼分两节吊装,采用接驳器连接,相邻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7]。在钢筋笼吊放前要再次复核导墙上支点的标高,精确计算吊筋长度,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钢筋笼吊放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钢筋笼吊放示意图

4、超深地下墙施工中沉渣控制问题

超深地下墙施工过程中,因各道工序时间都比较长,在完成扫孔、清孔等工序后,在放钢筋笼、锁口管等工序至浇灌混凝土前这段时间中,悬浮在泥浆中的土块又会沉淀到槽底部形成沉渣,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沉渣清除力度:在完成成槽后停置l小时再先进行第一扫孔,使悬浮在泥浆中土块能充分沉淀,扫清沉渣,完成清孔后测量沉渣厚度,如不满足要求则再次进行第二次扫孔,确保沉渣清除干净。

②后期处理措施:在钢筋笼内预埋两根注浆管,在完成地下墙施工后,在注浆管内进行单液注浆,加固槽底可能存在沉渣,减少地下墙发生的沉降。

3.3 基坑降排水控制

在砂性土地基开挖基坑,特别是存在承压水层,地下水的控制处理是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目前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地下水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降水处理、止水处理和降水止水相结合,不同的处理方法下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相差很大[8]。本车站超深基坑的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粉土、砂土层,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40m,实测地下水位16.67m,基坑开挖时(3-5)层及(4)层在地下水动力作用下会产生流砂现象,直接影响基坑稳定性,承压水对基坑工程影响较大。

基坑开挖与降水引起的土体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显著,降水前必须要进行抽水试验,以检测降水井的降水能力[9];确定各地层特别是(3-5)及(4)地层的单井涌水量、水位恢复比率等,为基坑减压降水或减压隔渗帷幕设计提供计算依据;确定孔隙潜水含水层与孔隙承压含水层之间是否存在水力联系特征;进行坑内、坑外布井的降压设计效果比较及相互影响,确定井位布置原则。根据该地区3-5地层施工降水经验,该层水平与竖直方向渗透差异大,难以疏干降水,易引起土层流失,施工中应加以注意。基坑开挖前20天应采用深井对坑底进行预降水、疏干,降水深度应控制在坑底1.5m以下。施工期间应注意地面和基坑内的引排水,在雨季施工时,要做好应急预案。

3.3支撑体系动态补强过程控制

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如发现地下墙变形始终增大,应考虑将部分支撑改为双拼,增加支撑的刚度。同时应严格督促现场按照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加快车站整体施工和挖土进度,缩短有支撑和无支撑暴露时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进行施工。钢支撑及预应力必须在挖土完成后6h内完成。

3.4连续墙墙移控制与周边建筑物保护

建筑物密集区域,其周围环境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很敏感,由深基坑开挖导致地表沉降致使建筑物破坏,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要保证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位移。

建筑物保护主要是要控制房屋与基坑之间的土体变形位移,通常采用在基坑与建筑物之间采用密排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搅拌桩桩三种隔断墙保护方式[10]。第一种保护方式的优点是桩的强度和刚度好,比较安全可靠,同时,钻孔桩施工以后强度上升快,施工中对原有建筑物影响很小,但由于场地限制,只能选用较小的设备作业,速度较慢;第二种高压旋喷的优点是施工设备灵巧、速度快,施工中对建筑物影响小,成本比钻孔灌注桩低,但其强度为4-8MPa,较低,施工后强度上升慢;第三种搅拌桩的优点是成本低、施工设备较小,施工时对原有建筑物影响小,隔断效果比旋喷桩差。

车站深基坑由于周边重要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为减小基坑开挖、施工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地连墙成槽前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进行软弱底层加固,即从地表加固至砂层顶面以下1m。加固过程中,常因挤土效应出现临近管线、建筑物先隆起后下沉,因此在靠近保护对象施工时应注意加强监测保护。

隔断墙法及跟踪充填注浆解决了地下连续墙成槽塌孔及基坑外土体的位移问题,这对保证基坑及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安全,控制地下连续墙的位移,至关重要。对地连墙的位移控制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坑内地基加固;②调整施工参数,掌握时空效应,控制基坑变形。即在邻近建筑物的开挖过程中,严格采用分段、分层、平衡、对称开挖方式,快挖快撑,最大限度控制无支撑开挖时间;③合理进行监测布点,加密监测频率并及时反馈信息,使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有效受控状态。

4结论

在复杂条件下地铁车站超深基坑开挖,采用地连墙支护结构方案是可行的。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设计地面沉陷最大值已超过预警值,基坑及周边建筑物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有必要优化深基坑支撑体系。对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后,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以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提出了超深基坑及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难点控制技术,尤其是如何保证地连墙接缝施工质量(避免高承压水击穿地连墙的接缝)、地连墙快速合格成槽,实属本工程难点。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范围内降低地下水和过长的成槽时间,避免对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产生破坏性影响。

参 考 文 献

钱七虎.岩土工程的第四次浪潮.地下空间,1999, 19(4): 2672726): 946-950.

宋冶,高尔洋,马德云. 广州地铁一号线车站深基坑支护技术述评[J]. 中国铁道科学, 1998, (4).

李广义. 轻轨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探讨[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1,(01).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DB42/159-2004基坑工程技术规程[S].

赵兴波,茅利华,龚振斌,李子旭. 上海M8线淮海路地铁 车站43.0m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J]. 建筑施工, 2004, (1)

施成华,彭立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J].土木工程学报,2006,39(5).

吴林高.基坑工程降水案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黄文亮.武汉地铁范湖站深基坑降水技术应用[J].隧道建设,2009,29(1).

第7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文化中心 概算 造价 审核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文化阅览中心(包括1栋5层的书城和影城、1栋2层的会议中心和1栋9层的图书馆)、公共展览中心(包括1栋4层的文化馆、1栋6层的美术馆和展览馆)、演艺中心(5层)和1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108183.99平方米,申报总造价136416.29万元。申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坑土方、基坑支护工程,桩基础、人防、土建、室内精装修、外墙装修、电气、给排水、防排烟、通风空调、高低压变配电、电梯、智能化、外立面泛光、舞台设备及灯光音响、室外园建及绿化等工程。

2 建筑标准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楼地面中地下室为水泥砂浆地面、防滑地砖,文化阅览中心为PVC地面、软木地板、防腐木地板、面砖地面、地毯楼地面,公共展览中心为现浇水磨石地面、实木地板、防腐木地板、面砖楼面、橡胶地板,演艺中心为PVC地面、福鼎黑花岗岩地面、面砖地面、实木地板、地毯楼地面、舞台专用木板、舞蹈教室专用木地板、竹地板、防滑夹胶玻璃、石材地面、芝麻灰花岗岩地面;内墙面中地下室为吸声墙面、防霉乳胶漆墙面,文化阅览中心为清水砼墙面、乳胶漆墙面、铝条吸声墙面、面砖墙面、木质吸音墙面、涂料墙面、石材墙面,公共展览中心为清水砼墙面、乳胶漆墙面、铝条吸声墙面、涂料墙面、面砖墙面、白色乳胶漆隔音石膏板隔墙,演艺中心为乳胶漆墙面、防火板贴竹皮墙面、铝条吸声墙面、木质吸音墙面、黑色吸音石膏板墙面、面砖墙面、马赛克墙面、电梯玻璃幕墙;外墙面中文化阅览中心为涂料墙面、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带骨架幕墙(穿孔铝板),公共展览中心为金属幕墙、玻璃幕墙,演艺中心为屋面垂直绿化不锈钢挂网、隐框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帕莱斯天然木纹饰面外挂板、带骨架幕墙(穿孔铝板);天棚中地下室为吸声顶棚、埃特板天棚,文化阅览中心为乳胶漆天棚、铝合金格栅吊顶、竹木格栅吊顶、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铝条吸声吊顶、白色乳胶漆双层石膏板吊顶,公共展览中心为轻钢龙骨防水石膏板吊顶、铝条吸声吊顶,演艺中心为白色乳胶漆天棚、复合铝板贴竹皮吊顶、铝条吸声吊顶、穿孔吸音石膏板吊顶、木质吸音天棚;屋面分为上人和不上人保温隔热屋面;室外园建工程地面为彩色马赛克纹理、白色机制石、乔治亚灰麻荔枝面、乔治亚灰麻烧面、灰色透水砖、乔治亚灰麻自然面、灰色盲道砖、沥青、山西黑花岗石荔枝面、栗色竹木。

3 审核依据

3.1 计价标准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深圳市建设工程计价规程》(2013)、《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标准》(2003)、《深圳市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03)、《深圳市园林绿化工程综合价格》(2000)、《深圳市建设工程计价费率标准》(2013)及深圳市现行有关的计价办法。

3.2 计价时点

2014年第10期《深圳建设工程价格信息》及市场价。

4 工程造价审核情况

本项目申报总概算为136416.29万元,审核为117520.19万元,核减18896.10万元,核减率为13.85%。审核总概算构成为建安工程费101413.0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0268.11万元,预备费5584.06万元,文化阅览中心智能化工程专用系统255万元。审核后建安造价指标为9374元/平方米,综合经济指标为10863元/平方米。

4.1 建安工程费

4.1.1 优化方案方面

(1)地下室:申报地下室面积25860.31平方米,设539个停车位,占总建筑面积的23.90%,与深圳市同类项目比较(一般地下室约占总建筑面积的45%-60%),本项目地下室占比偏低,且布局不合理,空间浪费较大(约48平方米/车位,远超《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30~35平方米/车位)。鉴于项目所在地是片区未来商业、文化活动的集中区域,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预留足够的地下停车位,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适当增加地下室面积约10000平方米(增加约350个地下停车位),参照现有审核标准,建安工程费增加约3300万元。

(2)提高室内精装修部分石材选材标准:为保证项目品质,调整石材选材方案,将石材综合单价由370元/平方米调增至560元/平方米。

(3)提高外墙石材及金属铝单板选材标准:申报墙面石材标准过低,为保证项目品质及外部观感,建议优化石材方案,调增墙面石材主材单价,由380元/平方米调增至600元/平方米;申报带骨架金属幕墙部分主材为氟碳喷涂铝单板(450元/平方米),该材料为单面喷涂,单侧观感效果较差,为保证金属色泽均匀,提高档次效果,建议该类主材采用进口阳极氧化铝板,单价调整至800元/平方米。

(4)绿化工程:本项目绿化方案中大量采用名贵树种和大树,单价1万元以上的乔木有348株,3万元以上乔木170株,最高单株乔木达到14万元,绿化综合造价标准为1012.32元/平方米。与深圳市同类项目比较,本项目申报标准过高。参考深圳市关于重要节点绿化的最高标准及专家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绿化设计水平,优化方案,本次审核暂按450元/平方米考虑。

4.1.2 校核工程量方面

(1)地下室土建:申报钢筋含量标准166千克/平方米,参考经验数据及同类项目指标应为140千克/平方米以内,本次审核暂按152千克/平方米考虑。本项目尚未进行结构安全验算,未能提供合理配筋率等参考指标,建议在下阶段结构安全验算基础上,采用合理经济配筋率,避免投资浪费;申报混凝土指标为1.23立方米/平方米,参考经验数据及同类项目指标,建议调整为1.2立方米/平方米以内。

(2)主体建筑土建:申报钢筋含量标准93千克/平方米,参考经验数据及同类项目指标应为60千克/平方米左右,本项目暂按80千克/平方米考虑。本项目尚未进行结构安全验算,未能提供合理配筋率等参考指标,建议在下阶段结构安全验算基础上,采用合理经济配筋率,避免投资浪费;申报混凝土指标为0.55立方米/平方米,参考经验数据及同类项目指标,建议调整为0.46立方米/平方米。

4.1.3 调整不合理单价方面

(1)室内精装修:申报文化阅览中心及公共展览中心装修标准为1700元/平方米,演艺中心为3160元/平方米。参考同类项目室内精装修标准及专家意见,根据申报单位提供的参考品牌进行市场询价,调整部分材料单价,如埃特板、防滑地砖、釉面砖等,审核后文化阅览中心及公共展览中心装修标准为1400元/平方米,演艺中心为2600元/平方米。

(2)外墙装修:幕墙工程申报综合单价约为2700元/平方米,结合专家意见和同类项目指标情况,对申报单位提供的参考品牌进行市场询价,在遵循原设计方案、保证原设计效果的前提下,本项目按1800-2000元/平方米考虑。

(3)清水混凝土模板:本项目清水混凝土模板约4万平方米,申报综合单价过高,约735元/平方米。为确保清水墙品质及外观效果,综合单价由原审核的250元/平方米调增至450元/平方米,在原审核基础上增加建安工程费约968万元,按清水混凝土模板专项经费单列,考虑作为预留费用。

(4)舞台设备及灯光音响:为保证演艺中心舞台灯光、音响等达到预期效果,本部分的审核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提供的高档参考品牌执行,经市场询价仅对部分单项偏高的价格进行了调整。

4.2 工程建设其他费

根据现行相关取费标准,工程建设其他费审核为10268.11万元。其中原建安工程费中的绿色建筑增加费审核后为285.14万元,根据专家意见及现行取费标准,纳入工程建设其他费中。

4.3 预备费

根据现行相关取费标准,考虑到本项目部分建设内容缺漏方案设计,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为确保项目后期顺利实施,本次审核按5%计取,审核为5584.06万元。

4.4 文化阅览中心智能化工程专用系统

文化阅览中心的书城POS及EAS系统、影城售票及检票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申报造价共计255万元,该部分建设内容一般应在运营方案确定后由运营商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本次审核在建安工程费中予以扣除,在总造价中单列。

5 下阶段工作建议

5.1 设计方面

精装修采用的部分建筑材料,如60毫米厚花岗岩地板、室外实木地板等,建议进行设计优化;智能化系统应统筹考虑,整体一并设计;标识系统和泛光照明工程无具体设计方案,为保证效果,建议由专业公司进行补充设计,预留建设资金。

5.2 保证项目品质方面

本项目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墙,为保证最终实施效果,建议先期制作清水墙样板,由相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其效果进行评估验收,最终确认后方可大规模实施。

5.3 运营方面

尽快明确运营方案,相应的运营主体尽早介入;为减轻政府后期场馆运营的管理成本,建议适当增加创意文化产业相关联的商业经营面积;充分借鉴现有公共建筑能耗高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绿色低碳节能方案,以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后期运营成本。

5.4 项目监管方面

本项目是重大民生工程,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建议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在后续工作中开展项目稽查和后评价工作。

6 结论

第8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外墙保温;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0 前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人们对节能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保温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国家颁布了一些建筑节能的方针政策,规范了外墙保温施工的秩序,同时施工单位也在不断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但是,在外墙保温施工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墙面开裂、空鼓、饰面层脱落、渗水等,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并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1 建筑节能设计监管

“进一步加强我国南方地区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管理若干意见”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图审查合格后, 30 天内向市或者区建委建筑节能职能部门办理备案手续。许多建设单位出于种种原因和目的, 没有及时向建筑节能职能部门申报备案, 而质量监督部门一般在竣工验收时才验看《建筑节能备案登记表》, 造成实际施工内容与此有较大差异。本着事先控制的原则, 质量监督部门应在主体备案阶段查验《建筑节能备案登记表》, 确认建设单位办理了备案手续, 了解节能计划所采用的措施、材料, 为节能施工的质量监督做好准备。大部分的设计图纸只是简单的提供了建筑施工设计计算值和节能的初步方案, 没有明确门窗和墙体用材的具体种类、规格, 理由是具体用材需待建设单位进一步确认。实际施工时, 设计往往不再对建筑施工进行计算,逃避审图, 形成建筑节能设计审图形同虚设, 所以质量监督部门应在节能围护结构保温工程实际施工前, 要求设计单位提供最新的建筑施工计算资料。

2 建筑节能施工监管

2. 1现场质保体系

2.1.1节能施工专业分包的管理

许多总承包单位, 因为不了解围护结构保温工程的施工, 怕担责任, 不愿与节能施工专业分包签合同, 或者签了合不履行总包管理义务; 目前围护结构保温工程的施工,主要由保温材料供应厂家施工较多, 对建筑工地的工作方法和环境不是很了解, 在没有总包管理的情况下, 质量和安全都会走向失控状态; 所以节能施工专业分包必须纳入总包管理体系中, 质量监督部门应督促总承包单位切实履行其管理义务。

2.1.2施工方案的细化

由于经验的缺乏, 施工方案中对各类外墙保温板施工节点构造和工艺没有具体说明, 形成渗漏隐患; 质量监督部门应要求施工方案加以明确: ①外墙保温板施工中窗天盘滴水处理方法; ②外墙保温板施工中空调板与外墙接口处理措施; ③外墙保温板施工中阳台地坪与墙面的接口处理措施; ④外墙保温板施工中外墙装饰线条的固定;⑤阳台栏杆扶手与外墙体保温层间的收头措施; ⑥外墙保温施工中外墙分仓处理; ⑦其他相关节点具体处理方法。

2.2外保温施工用材的控制

( 1) 外墙保温系统各组成材料应提供的有限期二年的型式检验报告往往缺失, 原因在于现场偏重于材料的复试,型式检验的费用高、试验周期长; 且保温施工的型式检测刚开始推行,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有10家单位准备参与认⑦证, 设备人员都在添置中, 现阶段无法大量进行; 因此质量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 2004第4.0.6条要求, 督促现场出示相关的型式检验报告。

( 2) 外保温施工用材的复试指标。现场对外墙保温施工进场材料大都进行了复试, 但具体复试指标未能完全满足相关技术规定, 因依据《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 2005、《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08- 113- 2005, 对目前主要采用的三种外墙保温形式,所涉及的材料要做综合试验。但其中的燃烧性能级别试验由公安消防独家控制, 全国仅4家,鉴于实际应用情况, 个人认为对聚苯板EP5、XPS暂不做燃烧情能级别要求, 还是可行的(如表1)。

2.3外保温施工质量的特殊控制点

( 1)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施工控制。规程要求湿密度不大: 420 kg /m3、干密度不小于180 kg /m3 ~ 250 kg /m3,实际施工中, 按规程要求的材料粉刷难度较大。施工人员会增加水泥掺量加快硬化和增加粉刷厚度, 导致保温浆料层的开裂起壳; 现场必须严格控制保温浆料的配比及粉刷厚度。

( 2)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我保温系统锚栓固定。建筑物高度在20 m 以上时, 在受负风压作用较大部位宜采用锚栓辅助固定, 并不是要求必须采用锚栓固定; 实际上锚栓通常采用尼龙胀管固定, 在砖墙部位(空心混凝土、砌块、加气块) 处缺乏可靠的锚固性, 且在建筑物收缩变形的情况下,尼龙胀管十分容易脱落。更成为渗漏的隐患; 在粘结层的聚合物浆强度上来前施工, 会使已粘结的EPS 板产生松动而失去粘结作用; 所以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不一定要强求锚栓固定; 如需锚栓固定, 应考虑专业施工用拧人式锚固件, 其在多砖上的拉拔力达到了0.6 kN 以上;粘接层普通水泥砂浆需7天以上, 才能进行锚固施工。

( 3) 外保温系统上粘贴面砖施工。采用面砖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自重可达到50 kN /m2以上, 为涂料体系的5倍~ 8倍; 面砖的刚性远大于涂饰画, 与体系防护层所要求的柔性相抵触, 我种柔性基底――刚性面层结构所造成的体系的变形更大, 面砖与防护层之间产生更大的温湿剪切应力, 影响面砖与防护层之间的安全性; 粘贴而砖后, 系统的表面易形成隔水层, 阻碍了系统中蒸汽的渗透路径, 在我国东部地区夏热冬冷气候产生的冻融破坏; 这三大类问题对外保温系统上粘贴面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目前的规程并没有说明具体说法。

2. 4工程质量监督的重点

( 1) 质量监督是政府行为, 是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政府当然不能也不应该事后无巨细什么都管。政府最关心的, 首先应当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的大事情。因此, 质量监督主要应该将政府投资的工程和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涉及用户基本利益等内容列为监督的重点。以往的质量监督, 并未对工程投资性质加以区分, 也未对一个工程的具体监督内容加以区别。其结果是分散了有限的力量不能集中精力管好政府该管的事情。

( 2) 随着建设投资的多元化发展政府质量监督职能的重点应当转移到国家投资的工程上。对一个具体工程来说,也有一个监督重点的问题。工程质量包含的内容多而广泛,正如国家新版质量验收规范中的主控项目与一般项目那样,各项目内容有主次之分。无庸置疑, 其中影响安全、健康的质量内容是最主要的。对用户来说, 结构的承载力或抗震能力远比墙面抹灰的平整度更为重要。对工程整体的全面质量控制的责任, 均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加上监理单位的监理, 我国在工程质量管理上, 已经建立起了比较严密的机制。

2.5 对行为的监督应重视对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

( 1) 对质量行为的监督是相对实体质量的监督而言的。其最终目的是得到质量合格的工程, 所以, 我们所期望的,主要是工程实体质量。但是, 长期质量监督的经验告诉我们, “实体”是“行为”的结果, 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实体质量上其效果并不理想。困此近年来, 我们开始注意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履行质量责任行为的监督。行为是一种过程中的现象。对行为的监督, 很难随时监管那些转瞬即逝的“表现”。

( 2) 对于我国目前并不完善的建筑市场来说, 这些被人们称为“硬件”的书面材料, 实际上仅仅是文件化了的表面情况。文件化的过程, 有可能丧失了原有的真实性。因此对行为的监督仅仅依靠审查资质证明等书面资料远远不够。大量事实证明, 要保证一项工程质量合格, 除了材料、设计等基本因素外, 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能力, 往往不能完全依靠文件化的资质证书、上岗证书、管理制度等书面资料来加以证明。为了强调这种保证能力是实际具有的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 笔者建议将这种能力称之为质量保证的“实际能力”。

( 3) 由此可见,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 质量监督站对质量行为的监督, 就不应该仅华裔是对那些资质证书、管理制度等书面材料即所谓“硬件”的监督, 而更应该注重对“ 软件”实际能力的监督。

2.6监督方式的改进

( 1) 以往, 多数质量监督站采取的监督方式, 基本都是定点式监督。即对每项工程采用固定监督人员的类似“包产到户”的监督方工。这种方式, 由一名监督人员或一个监督小组, 负责数个工程或数万、数十万平方米工程项目的监督任务。这种监督方式, 不仅对每个受监工程固定监督人员, 而且每项工程还需要制订监督计划, 将监督抽查的部位、内容提前告知受监对象。为了规范监督工作内容, 许多监督站推出了监督计划“范本”。监督计划中除了一部分针对具体工程特点确定的抽查内容外, 更多采用的是被称“三到位”或“四到位”的监督方式, 即工程的地基基础验收监督站必须到位, 工程的结构验收监督站必须到位, 工程的竣工验收监督站必须到位, 等等。

( 2)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应当改进监督方式。除了法律规定工程的竣工验收监督站必须到位外, 其他几个到位应当予以取消。我们的监督计划应当成为监督站内部的工作计划而不应该告知受监者。在实际监督中, 应当把不定期、不定部位的随机抽查作为监督的主要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看到、查到真实的质量行为和质量情况, 才能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才能真正成为政府的监督。

3、结语

总而言之,外墙保温系统粘贴面砖施工, 事先应有完整的设计施工方案, 从用材到构造、检测方法, 均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 并经有关专家的论证。因此在建筑节能中, 保温节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外墙保温也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具体承担质量监督任务的各级质量监督站,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以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进而维护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对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参考文献:

[ 1 ]刘庆民, 刘庆国・建筑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分析[ J]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 16) .

[ 2 ]林明庚, 孙建峰. 谈外墙保温选材与施工[ J]. 住宅科技, 2008,28( 9) .

第9篇:文化墙管理方案范文

本次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工程规模。按加固后校核水位相应库容(1935万m3)大小划分工程等级为Ⅲ,工程规模为中型。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涵管、进、出水闸等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主坝的设计洪水标准为p=2%(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标准为p=0.1%(重现期为1000年)。大坝最大坝高14.6m,目前主要存在问题为渗漏严重,后坝坡发现多处渗漏点;且由于建坝时清基不彻底,存在接触渗透的可能。所以,结合以上情况来选择经济合理的垂直防渗加固措施。

2 设计基本资料

2.1 特征水位及洪峰流量

校核洪水位:14.63m;

设计洪水位:13.77m;

正常水位:12.00m;

死水位:5.0m;

2.2 水文气象

多年平均气温 21.88 ℃;

最高年平均气温 22.5℃;

最低年平均气温 21.4℃;

多年平均降雨量 1973mm;

最大年降雨量 2677 mm;

最小年降雨量 894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1570mm;

最大年蒸发量 2040mm;

最小年蒸发量 1310mm。

风速风向:对工程不利的主要风向NE,相应年最大10min平均风速为9.46m/s。

2.3 坝基和坝体土料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

注:现坝体土的C、Ф值是坝体所取51个土样的小值平均值,抗剪强度指标为慢剪,详见地质勘测报告

2.4 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考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水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列度在Ⅶ度地震区,因此本工程按Ⅶ地震烈度设防。

3 大坝加固设计方案

3.1 大坝防渗设计方案选择

根据本水库周边土料场调查的情况,本区域缺乏充足的斜墙土料场,受材料的制约,水库不宜采用粘土斜墙方案。土工膜有容易破裂,容易脆裂,老化问题和化学腐蚀等缺点,水库不宜采用土工膜方案。本次设计的防渗加固方案主要在坝中防渗方案中选取。

目前国内常运用的大坝坝中防渗加固方案主要有冲抓套井、劈裂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砼防渗墙等。冲抓套井可以再造土质防渗墙,适用于局部堵漏;劈裂灌浆可以在坝中心线上将坝体劈开,浆液渗入缝中形成防渗幕墙;高压喷射灌浆可用高速液(气)流切割、破碎坝体(基),水泥浆与坝体(基)材料混合后凝固成防渗体;砼防渗墙采用置换办法在坝体(基)内形成一道砼防渗墙。

从各加固方案在国内的运行上看,冲抓套井形成防渗体后,由于新防渗体与坝体沉降不同步形成拱效应使新防渗体易形成细微裂缝影响防渗效果,近年来运用不多;劈裂灌浆造价低,但形成的防渗幕墙太薄,且做到强风化层有难度,防渗效果有限;砼防渗墙根据墙体深度,成槽工艺较多,各种成墙深度均有适宜的成槽工艺,在国内运用普遍。高压喷射灌浆也有较好的防渗效果。

根据本工程的地址情况,结合当地的施工水平,现对坝体防渗采取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或高压旋喷灌浆方案进行比较。

3.2 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设计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确定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深度贯穿全风化板岩层。

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是利用专用的造槽机设备营造槽孔,并在槽孔内注满泥浆,以防孔壁坍塌,最后用导管在注满泥浆的槽孔中浇注塑性混凝土并置换出泥浆,筑成柔性墙体。

参考《中国堤坝防渗加固新技术》,防渗墙厚度与防渗墙体内的水力坡降最大允许值有关。防渗墙厚度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墙体体内的允许水力坡降,本设计将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渗透系数设计指标定为10-7cm/s,对应允许水力坡降值500。

――作用在防渗墙上的最大水头差,本工程加固后校核水位为14.63m,坝基处防渗墙对应水头为12.70m。

K――抗渗坡降安全系数,一般取3~5,本次设计取5。

将数据代入公式可计算得需要达到的防渗墙厚度T=0.18m。考虑到如采用较薄的防渗墙,目前国内的施工工艺水平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并参照国内已有的实际工程,设计采用厚度T=0.30m。

施工使用射水法成槽,沿着坝轴线布置,一次成槽宽度2000mm,形成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的有效厚度为0.30m。防渗墙总长度为435m。

3.3 高压旋喷防渗墙设计

高压旋喷防渗墙深度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相同,深度贯穿全风化板岩层。

高压旋喷防渗墙厚度的计算过程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相同,设计厚度采用T=0.30m。

根据坝体及水头都不是很高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喷射方法为三管法,孔距为1.2m,孔径为1.25m,高压旋喷防渗墙有效厚度可达0.3m。

3.4 防渗方案的选择

现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高压旋喷灌浆两种防渗方案进行比较,详见表2。

方案比较 方案一: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 方案二:高压旋喷灌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如砂土、砂壤土、粉土以及直径小于10mm的卵砾石土层,适用于集中处理已查清问题来源的,处理范围不宜太大。 只要高压射流能破坏的地层如细砂、特细砂、粘性土均可处理。尤其适用夹杂于地层中的各类土。

施工条件 施工条件要求宽,可昼夜施工,加快施工速度。一般要求在枯水季节水库低水位时进行,以加速泥浆固结,保证土坝安全。 相对成槽法造墙工艺来讲,高压喷射灌浆无需护壁浆液和混凝土制作浇注系统,其对施工场地的要求不高。

工作原理 通过混凝土墙体的弱透水性,阻隔坝体渗漏。 借助于高压射流冲切掺搅地层,浆液只是在高压射流作用范围内扩散填充,有着较好的可灌性和可控性。

施工工艺 有多种施工工艺,主要设备为造孔设备和浇注设备。本次设计造槽采用射水法。 高压喷射灌浆成套设备共分造孔、供水、供气、供浆、喷灌等五大系统和其他配套设备等六个部分。

造价 172万元 306.25万元

防渗效果 其防渗系数可达到10-7m/s以下,效果良好。破坏水力坡降大。 渗透系数可小至10-7m/s,效果较好。

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造价较低,且防渗效果较好,其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两年后一般可降低到28d渗透系数的1/10~1/100,破坏水力坡降可以达到500以上,如控制好施工质量,建成后可彻底解决坝身渗漏问题。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均比较简单,且库水位骤降时心墙下游面不会产生顶托作用。

通过以上综合比较,本工程大坝坝体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加固措施。

由于大坝建设时清基不彻底,大坝坝基部位存在接触渗漏的可能,是大坝渗流安全的隐患。坝基及坝肩基岩为板岩、花岗岩。根据全风化和强风化板岩的钻孔注水试验揭露坝基为中等透水岩层,故对主坝坝基采取帷幕灌浆加固措施,以透水率小10Lu的位置为相对不透水层,帷幕深度要求深入不透水层(w<10lu)下5m。设计孔距为2.00m。

主坝的岩基虽然属于中强透水性,但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且坝工设计对基础没有特殊要求,故帷幕灌浆组成选用为单排钻孔数。钻孔位置沿着坝体轴线布置,即帷幕位于塑性混凝土防渗心墙下面,两者形成坝体和坝基的垂直防渗体。并沿着坝轴线到达两岸,帷幕总长度为435m。

参考文献:

[1]《中国堤坝防渗加固新技术》 白永年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