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一体化可行性精选(九篇)

第1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可行性;创新性;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这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粉笔带来的诸多不便,老师们越来越亲睐于多媒体教学,在现今的许多课堂上甚至出现了“零板书”现象,黑板成了摆设。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不再自己书写“板书”,全借助课件上现成的东西,缺少了新颖性与针对性,教学质量自然受到了影响。如果我们克服了粉笔的这些缺点,那么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必然会回归课堂,于是多媒体与板书教学优势互补,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我们设计的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它是一种集粉笔夹持功能、PPT翻页功能和激光笔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粉笔套,将传统的粉笔套多功能化,能够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1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研究意义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主要针对老师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具,是一种可以装粉笔,可以自动吐芯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减少粉尘的粉笔套,并且加装了电子遥控翻页和红外线,让老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项目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能促使多媒体与板书教学优势互补

随着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现今的许多课堂教学,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决不能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传统板书的价值。

然而,需要板书就会用到粉笔。但粉笔又存在易断、伤手等不因素,不喜欢用是很正常的。如果是一只外表精美,并且还将PPT遥控、红外线集于一身,又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粉笔套呢?我想老师们都会喜欢的。这就间接的促进了老师使用粉笔的机会,既有利于拉进师生距离、给学生充足的理解知识的时间,又让只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缺点得到了补充,是一举多得的事。

1.2 有利于改变老师的教学环境,减少职业病的几率

由于粉笔较短很难掌握写字时的用力,由于受力不均或受力不一致致使粉笔容易折断,易产生粉尘。粉笔粉尘进入肺的途径是通过上呼吸道包括鼻、咽、支气管,在这一过程中,对肺和上呼吸道造成危害;粉笔粉尘的主要成份碳酸钙、氧化钙等是一种水溶性物质,容易溶解于水,并产生碱性物质,对眼睛有较大的危害;漂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粉尘也会落在教师头发、脸上和脖子上,对皮肤膜有刺激,因为人体皮肤所生存的环境为弱酸性环境,这样在粉尘碱性作用下破坏了皮肤的基本生存环境,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影响了教师正常工作和生活,粉尘导致的教师职业病也越来越多。

根据测试,造成粉笔粉尘产生的主要原因粉笔自身成分和写字时受力不均匀有关。由于粉笔短很难保持写字时以相同的手势握笔,使受力始终均匀因此在加力时较多的粉笔粉尘会吸附在黑板上,同时一部分会运动到空气中,致使空气中粉尘剧增。本装置通过使用粉笔套间接的隔离了人体和粉笔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对人体伤害。大大的改善了老师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了职业病的发病率。

1.3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在设计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过程中,使我们在大学阶段体验了资料查阅、尺寸设计、外观设计、造价评估、材料选择、实际制作、实验再修改等工业产品设计过程。这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

2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结构特点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是一种新型创新实用教学工具,虽然市场上有粉笔套等相关产品,但其单一的功能使其生存能力受到了考验;或是有相同目的采用了不同方式去实现,通过改良粉笔生产工艺、无尘粉笔、无外线笔、PPT遥控器等,但依然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然而本设计集成了以上所有功能,物美价廉,又经济适用。

(1)用本装置的粉笔字套可以使粉笔的受力均匀,直接减少粉尘的产生。(2)用本装置的粉笔套字可以间接减少粉笔与人体的接触,从而减低粉尘对人体的伤害。(3)粉笔被进一步使用,节约资源,提高粉笔利用率。(4)粉笔套的使用,将在最大限度上降低粉笔对老师的身体伤害,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加装的PPT遥控装置可以在教室的任意位置,对教学内容进行操控,让老师不再局限于讲台,而是融入到学生的氛围中。(6)红外线装置的设计,替代了教棍的指示作用,弥补了它的携带、使用不便等缺点。

3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的创新性

我们对传统的粉笔套进行了创新设计之后,其功能都能得到更好的实际运用。主要的创新点如下。

3.1 夹持部分

要使粉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然脱落,又必须是易送进。这就需要解决两大问题:整个过程爪头与粉笔外圆柱面贴合;爪头的挠性控制合理,不能使其陷入粉笔中,产生粉尘、使送进卡死。然而这两大问题是现有市场上产品的共性。改良后,我们将夹持部分接触爪材料选为可收缩的塑形多开槽软套,既在充分保证接触的情况下又不至于出现卡死、送进难的现象。

3.2 送进部分

送进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采用较多的是:自动铅笔原理式、推送式、螺纹旋进式等。本产品采用独特的双线螺纹结构,配合锥形圆柱的尾座进行送进,让粉笔在送进过程中更加平稳,真正实现无极推送。锥形尾座很好的解决了一般产品需要选择大、小头放置的方向问题,使装填粉笔时更加方便,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3.3 电子部分

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区别于市面上其他产品的一大亮点是后半段部分设计了电子电路部分。将红外线发生器和PPT遥控电路集成,设计安装于粉笔套上,使本产品功能更加强大,满足了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常规使用要求。

4 结束语

本一体化粉笔换装装置将粉笔套、红外线发生器和PPT遥控电路集成为一体,满足了当前教师教学过程的常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昭水.传统板书的优势不可忽略[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5).

[2]任志刚.粉笔尘对教师健康危害的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02,23(2).

[3]濮良贵.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2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苗圃;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加快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江西;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实施;和“一大四小,造林绿化的进一步建设,时代、政策、经济提供了苗木的市场大环境,近10年来,江西的苗木市场从低谷走上波峰,苗圃建设如雨后春笋。

当前的苗圃90%以种植苗木为主,生产单一,周期长,资金不足,相应政策扶持还存在欠缺,且造林绿化有时段性,在这种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情况下,苗圃未来的发展走向必须深思。笔者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苗圃建设走农、林、牧、渔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 苗圃投资大、苗木产出周期长,资金回收周期长,提出对苗圃农、林、牧、渔一体化的建设发展新格局

笔者于2009年初以项目管理人的身份建设南昌市林苑园林有限公司南昌一苗木基地,苗圃面积20hm2,建设要求“走精品、稳健苗木路线”。小苗种植一年一周期,但由于山地小土球难带、柴草甚多,小苗市场变动大、管养麻烦,且容易老化,所以不计划种植小苗。大苗虽然周期长,但市场行情稳定,且适合山地种植,大苗主要以种植小乔木、乔木、及形造树为主。例如桂花、樟树、罗汉松是本地苗木需求市场用量较大的,价格也较好。

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林”,大家一致认苗圃5年之后才初步有产出,每年的地租、苗木、人工、养护等苗圃一切支出都是一笔不小的硬费用,笔者一直在考虑如何度过这“硬抗”的5年计划。思考的出发点是结合苗圃现有资源,有水塘,有空地,完全可采取“以战养战”的绿线方针。树陇之间的空地完全可以用来种植地瓜、西瓜、花生等农作物,水塘可以用来养鱼,水塘边上又可以搭棚养家禽类,这些都是低成本、大众化农物,种养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只要能产生微利,地租、人工、养护等成本就来了,或许还能少量盈余。

2 充分利用苗圃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出苗圃农、林、牧、渔一体化的建设发展新格局

苗圃的一个重要盈利方法就是栽种中小苗木,待长成大苗再销售,挣的是规格价差。所以苗木不是一棵靠一棵种的,而是按未来销售预定距离栽种的,这样树陇之间有大空地。比如在这次苗圃建设中,一批现栽种的冠幅为250cm桂花,计划待桂花长到冠幅600cm才销售,桂花间距有350cm,可以套种其它短期经济作物。此苗圃中还有约2hm2的水面,主要是考虑灌溉所需才挖建,其实苗木栽种成活后,再需人工灌溉就很少了,这水域面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上。

苗圃的土地多,树行间地面、水面,都是农、畜牧、渔业的基础,“无”而未为,无可奈何!“有”而不为,实则浪费,“有”而为之,一本多收。

3 提高苗木生长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出对苗圃农、林、牧、渔一体化的建设新格局

苗圃生产苗木主要是靠规格价差盈利,但苗木的生长速度和施肥与除草除虫息息相关。此次参与建设的苗圃,在苗木种好半年后春天的季节,开始施底肥,这次底肥主要是鹌鹑粪肥,买鹌鹑粪肥花了8万余元,工钱2万余元,10月份时候再追1次表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买复合肥花了3万余元,人工费1万余元。人工除草5次/年,5000元/次。人工除虫2次/年,6000元/次。农药用多的伤树、伤土,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简单估计,1年的养护最低也要20余万元。

目前家猪养殖是一个比较有市场的行业,在养猪厂的选址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多数在郊区,且对猪粪及废水的排放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要求污水处理到国家标准才能排放。苗圃有着家猪养殖的天然优势,地处郊区,土地面积,猪粪及废水是种树的最好农家肥。嫩草也是鱼儿的天然食量,鸡鸭是虫的自然天敌。

充分利用苗圃用地,节约成本,延伸产业链,以充分提高利润,提高苗圃的生存与发展。

4 对苗圃农、林、牧、渔一体化的建设初步设想

第3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

21世纪伊始,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快,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更新,开启了新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图书馆储藏信息的方式以及对信息资源查找的方式俨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以及人们发展需求。人们越来越希望信息的汲取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乃至地点和借阅等条件限制,由于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极大的节省人们查找信息资源的时间,方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到需要的信息,被人们所期待。这是传统的图书馆所不及的,更是单纯档案部门的工作无法实现的。所以,尽快将信息资源有效整合,是快速实现信息共享的有效手段。作为高职院校获取信息最主要渠道的图书管理和档案管理部门,也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走一体化管理之路,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这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都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一、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具有相关的理论依据

国家教委和国家档案局于1985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意见中不仅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一体化”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档案、图书、情报的发展规划。学界和业界皆对图书、档案一体化从理论上进行了诸多讨论和分析,在实践中,各国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图书、档案具有同源、同根性

远古结绳记事,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档案萌芽。后来中华先民把这些档案加以汇辑,传播到外界,流传于后世,是原始档案功能升级,从而形成最早的图书[1]。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使得这两个学科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2、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图书和档案都是记录和传达某种信息的一种形式或者介质。信息是二者的共有本质,是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共同的起点和基础。图书档案都是社会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都承担着被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职能。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又可脱离产生它的实践活动而被存储和传递;都有现实的实用性;都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2]。

3、图书、档案具有相同的职能和发展方向,管理手段高度相似

图书、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都是信息及其载体的搜集、选择、整序、存储、传播及利用。管理手段主要是分类、编目、归档、主题、索引等,在过去都是手工操作,现今大都是自动化管理。广泛采用现代化技术是图书、档案管理的共同发展方向,它可以使信息传递网络化,从而达到高速、高层次、高效的使用目的。

4、贝塔朗菲定律指出:整体系统的属大于各孤立子系统的总和

我们把这一定律应用到图书、档案一体化的研究中,就可以得出将图书和档案合起来的整体功能一定大于图书、档案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的功能。因此,图书、档案一体化的本质就是整体内各个子系统在物质、能量、信息的合理流通中,向着“合”的方向发展,促进系统属性和功能的增加[3]。

二、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能够全面满足在校师生的信息需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互联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到档案馆或者图书馆查询信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对于原始档案信息、系统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参考资料的查询非常不便。然而,从宏观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都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都具有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保障的职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图书和档案信息都具有为不同读者和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能,信息在利用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价值,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会反过来促进图书和档案发展的一体化。

2、能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节约成本

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工程[4],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和档案的价值,将图书和档案纳入高校的数据库是重要举措。第一,将两者有机结合建立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资源与文献资料的共享、方便管理,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好的服务;第二,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索体系和检索平台,将图书信息、档案信息电子化,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使用网络链接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外,数据库的建立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为早日实现图书档案的一体化提供条件;第三,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积极使用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图书、档案有机联系,加快图书信息与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和专题化建设,加强信息网络服务,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学校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科研需要。

3、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无论是图书还是档案都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馆藏丰富了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与档案结合起来,借助科研等档案资料举办各种科技知识讲座、科技成果奖、评选师生优秀论文等,使广大师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从图书、档案中获取新知识,新思路,创造新才能,进而汲取新的知识,从而激发师生创新的热情。档案的编研与图书馆建设的一体化更是积累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史档案的人文建设,能够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更大限度地把图书馆与档案馆建设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使高校校园文化通过这二者得以更完好的保存与传承,有助于高校从中总结办学规律、办学经验,最终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制约因素

1、缺乏坚实而正确的理论指导

在我国,设置有档案专业的高校一共33所,但图书、档案学专业在院系归属上不是很统一,不够明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的如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设在管理学院,有的如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设在信息学院,有的如辽宁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等设在人文学院,还有的如山东大学、辽宁大学、湖北大学等设置在历史学院等等。这说明这些专业目前还依然处于一种依附状态,一直未能形成统一独立的专业定位,其发展和走向也未能形成学明确的思路,这样的结果往往就导致其理论水平也处于一种滞后状态。学科建设现状无法为一体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宏观管理的一体化”是一种战略管理的过程,是图书、档案两个独立的系统改变封闭、孤立的各自为政的状态,加强横向联系和纵向扩展,重新组成一个统一协作网络的过程。目前,这两个系统从各个角度来说还处于互不相干的孤立状态,缺乏横向交流联络。图书馆系统基本上归属于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则由国家档案局指导与协调。因此,成立全国性的以及各省市、各行业的图、档协调机构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是一体化的重要核心问题[5]。

四、推进高职院校档案、图书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1、改变传统思维,统一思想认识

首先,解决观念上的种种偏见,在思想上明确图书、档案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图书、档案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件迫切的任务。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研究图书馆、档案学二者协调发展及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是创新管理机制的必要手段。

2、加强宏观管理,统一制度标准

从全局出发,加强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统一的规范对工作中的各种行为加以控制和约束,改变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封闭、孤立的状态,理顺专业系统和各方面关系,加强二者横向联系,尽快实行图书、档案实体管理的相互交叉管理[6]。只有制定了统一的、权威的机构和相应系列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上的一体化,才能使两个独立但本质上又相同的工作系统在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下互相沟通、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3、研究二者共性,统一相应技术标准

图书、档案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一体化管理就无从谈起。目前,作为两个独立的工作系统,它们的标准化工作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后的任务是要以一体化为目标,重新审视已制定的各项标准,结合图书、档案工作的工作特点,寻找两者具有互换性和交融性的结合点,制定出凸显共性、适用更广的技术标准,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

4、多渠道、全方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通用型人才

图书、档案一体化需要一支具有既掌握图书管理、档案管理经验和规律又熟悉网络技术、精通信息管理技术的新型知识结构的通用型人才队伍[7]。他们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掌握图书、档案管理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有资源共享意识,为一体化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图书馆学、档案学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孙伟江,付杰.档案、图书、情报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4(4).

[2]袁素娟.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部大开发,2011(3)

[3]季晓林.图书馆办馆新模式: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天津泰达图书馆办馆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5).

[4]陈革.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5]韦晓燕.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0(5)

[6]黄媛.对我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资料工作,2009(1).转

第4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摘 要 本文首先从校方重视程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个方面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还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可行性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基础,同时需要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给予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多方面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学生能够在自主地选择喜爱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将体育教学同时贯穿于课内课外的一种教学模式。假如贵阳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能够采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其自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训练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校方重视程度的影响

学校方面,对于课堂体育教学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且较为详细的标准,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却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组织。许多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的,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往往开展效果不大理想,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校方就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较快较好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场地器材的保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要想较好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校方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采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特色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高校,他们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通常都已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其运动项目实践性的突出。同以前相比,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尽管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且缺乏特色,主要项目仍然是以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类、健美操类项目为主,而当前流行的跆拳道、高尔夫、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较少,由于项目的单一,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一些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他们往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素质能够处于一个上升或者保持不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其身体素质就存在便会逐渐下降。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一点便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之外,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便也能够逐渐提高。但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已经不再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受到课业考试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也鲜有时间与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其身体素质自然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贵阳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较好,除一些传统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增开了多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多个体育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之下,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内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较好的开展为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进。在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首要的便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近年来,贵阳学院不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同时也积极对老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这一举措之下,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之下,贵阳学校也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度,加大了对其场地器材的投资建设。现如今,贵阳学院已建立新的体育场馆,并且置办了多项运动器材,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这便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提高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人员对其开展的重视程度。学校各极领导都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而且积极地给予政策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才能够保证课内外正常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且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拓宽学校经费来源途径

首先,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不断促进运动器材的完善,从而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应在保证课内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将学校体育场馆无偿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要充分发挥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可以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合作,将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地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市场化动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且可将这部分收入作为俱乐部运作的经费。学校应该鼓励学校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经费。

(三)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网络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内容深度的不同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大学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尽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让学生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是大势所趋。通过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指导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以及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也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学院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系统的改革之下,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师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便为贵阳学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贵阳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题名称: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158.

[2] 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2007(04):4-6.

[3] 管庆富.吉林省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J].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2-103.

第5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一体化 可行性 突破口

一、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的奠基

(1)国际通行理论。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马恩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中提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并且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交换工种,所有人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的这一经典论述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按国际通行的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应具有公平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建立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虽然社会保障的不同缴费额度决定了享受水平存在差异,但是不能因此否认全体社会成员应该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2)我国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

随着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弊端的日益显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甚至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不同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鲁全认为: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存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非衔接性”等问题。我们应该坚持“反哺是建设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基本策略、项目统筹是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核心和明确政府责任是城乡统筹社保制度的关键”这一基本思路,“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动城乡统一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为农村居民建立非缴费型的年金制度,建立流动人口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分别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地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福利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刘晓红认为:应该“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分化和剥离,以改善和优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预期为导向,将建设和实施科学、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2.政策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对此做出具体规划: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要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立的2009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包含推进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提高社会保障待遇。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包括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具体工作目标。

3.实践经验的借鉴

首先是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借鉴。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迅速,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很多国家甚至建立起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根据我国的目前国情,这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

其次是我国试点地区成功经验的借鉴。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己经具备了财力、物力并且已经在这一方而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东部地区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地区都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广泛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突破口

首先,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统一。

生存权是公民最基础的人权内容,而且为公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目标。从1993年开始我国在城市地区开始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7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各地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促进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普及。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对农村地区也提出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各地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各地区制定本地区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将救助对象确立为四类:一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动能力户。二家庭劳动能力严重残疾,生活确实困难者。三家庭劳动能力因长年疾病确有困难者。四家庭主要成员因病、灾害死亡而子女均不到劳动年龄,生活特别困难者。从1997年开始,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条件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日益扩大,这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统一。

199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决定》中提出,要把“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基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城镇职工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并确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统账结合、多层次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从1999年开始,中国逐步在城镇地区建立新型医疗制度。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基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和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流通“三改并举,同步推进”的决策,全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快。

农村医疗制度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医药合作社起步,经历了从50年代到70年代逐步发展过程,到80年代达到顶峰。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唯一典范”,曾积极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之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合作医疗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在全国实行的合作医疗逐步消失。目前广大农村正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确定从2003年下半年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678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2.4亿多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26.6%,参合率达75%。

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其中确立了明确的改革发的总体展目标: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国家行列;到2010年在全国普遍建立比较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看病就医问题;到2010年在全国城市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这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2]鲁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和谐社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

第6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故障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N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067-01

0 引言

何谓机电一体化,国际上普遍采用日本1983年机械振兴协会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自从日本首次提出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这一概念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测试与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接口技术、计算机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多种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进入生产与生活领域,人们对该类产品的输出柔性、工作性能及可靠性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同于一般的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它有着其独特的故障特点和可靠性,所以,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本文针对新兴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进行了故障特点分析及可靠性探讨。

1 机械与电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电一体化设备主要由机械本体、动力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等组成,构成系统的要素一般包括机、电、液、气、光、磁等,而机械与电子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机器主要由这两部分组成,只是两者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机电一体化设备不是单纯的机械和电子的叠加,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一般来说,机械是动作的执行者,电子是动作的控制者,只有两者的协调运行,机器才能正常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四肢和大脑的关系,机电一系化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控的运动行为,它是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利用可控驱动元件特性的现代机械系统。

2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表象分析

2.1 机械设备的故障表象特点

(1)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时段的测试数据是不可重现的,用检测数据直接判断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也是不可靠的。

(2)从系统特性来看,机械系统的故障具有随机性、连续性、离散性、缓变性、突发性、间歇性、模糊性等,其产生的原因有一对多性(一个故障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复合性(多个原因同时作用产生某个故障结果)。

2.2 电子设备的故障表象特点

电子设备的故障特点具有隐蔽性、突发性、敏感性(如对温度、湿度等外界工作条件)。

2.3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表象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除具有原有机械和电子设备的特点外,又增加了故障转移性、表征复杂性、集成性、融合性、交叉性等特点。

一般来说,南于机械部分是动作的执行者、完成者,从故障表面现象来看,如果机器出现不动作,或未按预定动作执行,我们很容易认为足机械部件故障。事实上,机器不动作或未按预定动作执行,多半是由于电子(电气)部分出现了问题。原因可能是电子线路发不出动作指令,形成机械部件不动作;可能是电子部件检测到机械部件动作不到位,发出了停止信号,造成机械部件在后续工序出现错误。例如,NP1215型复印机由于输纸皮带长期与驱动轮接触,造成打滑现象,使得输纸带速度低于正常速度,纸路传感器检测到规定时间内纸张未能到达指定位置,从而发出停止指令,使输纸皮带停止前进,从而出现卡纸现象。从表面来看,是在故障位(定影部位)发生卡纸现象,使我们怀疑可能是定影上、下辊之间的缝隙偏小,或分离爪分离不到位产生卡纸。经反复观察输纸带,发现有时有短暂间隙停顿现象,肉眼几乎看不出来。一个行之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是将输送带翻转过来,让毛边与驱动轮相接触,增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重新开机后故障消除。该故障的原因可总结为:机械磨损引起传送带运行速度变慢,速度传感器测到后发出停止信号,于是发生卡纸现象。此例体现了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的转移性。

3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由于机电一体化设备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单独针对机械或电子的维修诊断方法,而应将机电有机结合,转变思维方法 。首先,要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有一个深入的分析、了解,熟悉各功能模块框图,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组合形式和工作环境,分析故障可能的形式和影响程度。必要时可作故障树分析,根据故障发生的现象,层层分解,找出与故障形式的逻辑关系及与可靠性有关的各种因素 ,弄清产生故障的实质和根源。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法有故障树分析法、拓扑网络分析法、自诊断法(故障代码、故障指示灯、报警声等)、温度检测诊断法、压力检测诊断法、振动检测诊断法、噪声检测诊断法、金相分析检测诊断法、时域模型分析法等。

具体诊断方法有以下3种:

(1)先机后电 由于机械结构的直观性,我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明显的故障表象,如断裂、变形、打滑、碰撞、卡死等,所以,先从机械部分人手,检查机械部分是否能正常工作,行程开关能否自如接通和断开,液压、气动装置是否能正常循环,然后再判断电子(电气)部分是否存在问题。一般而言,由于机械的工作特点,它是以执行元件、驱动元件等身份出现的,它们更容易因为磨损、变形等原因发生失效。

(2)先外后内 由执行部件到控制部件再到驱动部件逐个检查,找到故障源头。

(3)先干后叶先分析主要部件,后分析次要部件,尤其要重点分析结合部零件或接口部件。

4 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性分析及提高可靠性对策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机电设备在使用环境、工作条件、运行情况、维修保养等有关,与各个组成单元自身的可靠性相关。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可用可靠度R来表示,R=R1+R2+R3 ,其中,R1为整个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度,R2为机械部件的可靠度,R3为电气部件的可靠度, 为机电接口的可靠度。由此可见,为了提高整个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必须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提高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找出薄弱环节,改善设计方法,合理配置结构,必要时对重要部分可以采用冗余设计。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还可通过提高机械工作精度(如运行精度、加工精度、控制精度等)来获得,可采用精密机械改造传统机械;电路控制部分也可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接触控制;还可采用先进的NC(数字控制)、PC(计算机控制)代替传统控制方法等。

5 结束语

我们必须针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特点,找出行之有效的故障诊断方法。随着其他各类技术与机械技术的有机融合,传统机械正朝着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柔性化、微型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 J,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机电产品理念。相应的故障诊断技术也朝着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发展,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自诊断、自适应、自修复功能。

参考文献

第7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要:企业行为依据经营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标尺可区分为败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两种类型。败德行为是属于行为主体在经过经济层面、心理层面及战略层面等三维成本和收益核算之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只不过败德行为对社会及消费者、竞争对手等产生着外部不经济效应。败德行为的萌生和实施,依赖着信息不对称性、素质不全面性和市场不完善性三维约束,也正因为有着多维约束,败德行为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但又不可能全面走向现实化。在外在导控和内在修养方面不断加以强化的约束下,败德行为将最终走向弱化甚至退隐,企业行为伦理化趋势必将明晰地得以展示。

关键词:败德行为;心理成本;伦理化;隐性激励。

企业经营是为了获取最大抑或满意利润,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单向的扭曲的唯利是图、有意识地实施败德行为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此,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败德行为何以发生?如何弱化?企业行为能否以及怎样伦理化?

所谓败德行为就是指行为主体在发动和介入经营活动时有意识地违悖道德原则,以求达到自我利润或效用极大化目的。败德行为程度不同地体现在对社会责任、消费者利益以及竞争对手权益等等方面的侵害,并在侵害他方权益的同时获取期望效用。在此,有必要明晰的是,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并不是无成本的行为,败德行为作为一种盈利手段,同样既具成本也具收益。

第一,从经济层面分析,体现为败德主体成本及收益与社会成本及收益,前者是指败德主体在实际操作败德行为过程之前所分析得出的预期投入的成本及由此引致的预期收益;后者是指因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而有可能引致的社会总成本(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成本及败德行为对社会引致的额外成本,如对环境的污染及由此而引致的整治成本、对顾客造成的伤害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和社会总收益(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收益在内的对社会的总效用)。败德主体在实施败德行为前,一般都要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预期分析,只有当预期的败德主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败德主体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即预期自我纯收益大于社会纯收益时,败德行为才有可能发生。换言之,败德行为必然具有“非帕累托改变”性质(即一方受益必然引致他方受损)。

第二,从心理层面分析。其一是自然人角度。任何人从事败德行为,都会附生一定强度的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本质上归因为道德尺度的内控作用。心理成本是一种无形成本,它不表现为显在的货币量度,但也是人的效用函数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与心理成本对应的是心理收益,如果说心理成本体现为一种负疚感、羞耻感,那么心理收益就体现为一种满足感、荣誉感。心理成本及收益与行为人所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并有可能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或强化或弱化。抽象掉其约束,单从道德约束来看,心理成本不同于有形成本的边际递增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边际递减,即边际心理成本将随着败德行为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个结论有助于解释罪犯多为惯犯的现象,也有助于解释败德行为一般初期表现为胆颤心惊、中期表现为不动声色、后期则表现为镇定自若等现象。其二是法人(组织)角度。人们普遍注意到一种现象:因法人(组织)实施败德行为而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成本在大多情况下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法人(组织)不同于自然人,法人(组织)败德行为也有别于自然人。(1)法人(组织)心理成本与个体心理成本。就法人(组织)本身而言是没有或曰不能体现心理成本,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只有通过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个体才能体现出来。自然人心理成本是通过自身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则只有通过自然人作为中介才有得以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是众多个体的公共心理成本,尽管有可能产生公共心理成本的个体增强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强),但大概率事件是发生个体弱化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弱)。(2)决策者心理成本与操作者心理成本。决策者与操作者对企业败德行为承担的责任不同,其心理成本也有别。许多事实上的败德行为,只有决策者知晓而操作者则有可能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决策者而言,决策者较操作者心理成本与收益体现得更为强烈,具有与自然人个体大致同等的心理成本,只不过决策者经常可以借“为企业利益着想”等等之名来为自己开脱责任以降低心理成本;就操作者而言,操作者则大都没有或仅有较为微弱的心理成本感觉,法人(组织)败德行为的心理成本在操作者身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层面而非心理层面,也即只要能给操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货币收益或非货币收益,一般都会选择执行法人(组织)制定的败德行为计划。

第三,从战略层面,体现为短期成本及收益与长期成本及收益。不过,战略层面的成本及收益依然是从经济与心理层面分析,所以就不另加论述。

经济层面的收益与成本、心理层面的收益与成本之间具有替代性和补偿性。所以行为主体在实施败德行为时,即使遭受着良心的责备,心理成本很高,但诱人的经济收益则有可能弱化心理成本,驱动败德行为的发生。特别是当计划制定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体时,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将更大。可以得出结论,败德行为不是行为主体的糊涂之举,而是理性之为。

当然,败德行为作为一种盈利手段,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效用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前提约束条件,才为它提供了存在可能性及由可能性走向现实性的保证。

第一,信息不对称性。任何人的行为都依赖着信息的收集、每个人都拥有着程度不同的他人所不知晓的私有信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直接间接相关着他人的行为,所以,收集他人信息和隐匿自我信息的程度就制约着行为的发生及演进。用博弈论的语言讲,所有人都是博弈中的局中人,要想博弈解有利于自我方,就必须首先进行信息的收集及反收集、隐匿与反隐匿。信息的不对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隐匿行动的不对称”,其二为“隐匿信息的不对称”。“隐匿行动的不对称”是指在两个行为人(包括法人。下同)处于某种交易关系的情况下,其中一行为人的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另一行为人从该交易中所获取的收益,但该方的行为很难得到有效的监控,这就使行为人拥有一个自我调控的努力区域。如企业行为对社会公众、企业营销人员的努力程度对企业等都有个行动信息不对称的盲区。如此,就使社会对企业、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监控存在着局限性。

“隐匿信息的不对称”是指由于每方都具有他方所不完全知晓的信息,当双方从事交易行为时,其中掌握有信息的一方就制控着另一方的决策行为。拥有信息方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而对所具信息作改编、扩充、优化或扭曲加工,从而将经过精密加工的信息提供给另一方,达到诱导对方决策行为朝着为我方向转化的目的。商品生产商拥有所产商品的有关信息,一方面有可能对有益于已的信息加以不断放大、强化以诱惑顾客,如在家电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夸大其词或概念游戏的商品广告。各家冰箱厂商都在其广告中强调自己独具特色的“纳米材料”、“直冷性”、“杀菌性”、“保鲜性”、“全钢性”等,dvd厂商强调自身的“超强兼容性”、“超强解错性”等;另一方面又对有损于已的信息尽可能加以隐匿、弱化以取信于甚至是骗信于顾客,如英特尔公司的cpu事件、近年连续发生的日本厂商事件等。企业还有可能通过隐匿成本、利润率等信息,搞欺诈性定价和促销,如名为“让利于民”、“跳楼大甩卖”实为“处理存货”等。

第二,素质不全面性。素质是个整体概念,我们将人的素质抽象为道德素质和智识素质的统一体。道德素质和智识素质既有可能对称发展,又有可能残缺体现。道德素质愈高,败德心理成本体现得愈强,内在导控就愈倾向道德行为;道德素质愈低,败德心理成本就相对体现得愈弱,内在导控就愈倾向败德行为。古人曾将人划分为君子、庸人和小人三类,认为君子为二维素质均高的人,庸人为道德素质高但智识素质低的人,小人则为道德素质低但智识素质高的人。这种区分对我们有借鉴意义。正是由于人的素质呈残缺性,也就为败德行为的发生增加了概率。再观现实就更可知晓,行为主体实施败德行为有的为单向行为,有的则为直接相关着顾客(顾客人)的双向行为,如项目招标中的暗箱操作、采购过程中的回扣现象等。单向行为的败德行为主要受控于行为主体的道德素质,其道德素质愈高,败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就愈小;双向行为的败德行为则同时受控于交易双方,有时会发生顾客主动发出某种隐喻信息,暗示行为主体实施败德行为,有时是行为主体主动实施败德行为,顾客或是不加拒绝或是稍加拒绝但最终承纳。实际上,许多败德行为都与顾客或顾客人的道德素质有关。如明知商品的使用利已而损人但由于价格便宜而购买等,再如购买盗版的光盘、磁带、书等。

第三,市场不完善性。市场的完善化程度直接决定着败德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和隐性激励。外部性内部化程度和隐性激励均是市场完善化程度的增函数。外部性内部化既包括收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也包括成本的外部性内部化。相对于败德行为主体来讲,外部性内部化是指社会收益=行为主体收益、社会成本=行为主体成本。市场完善化程度的刻画体现为市场制度制订和运作的完善性,完善的制度从外在层面发挥着强制性作用,规控着败德行为所引致的社会成本全部甚至超额内部化到行为主体自身,使之实施败德行为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有可能亏本破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外在强制力量的程序化运作,就导引着企业构建对败德行为引致后果的确定性预期,自动地矫正自我的经济行为。?

隐性激励是市场完善程度的另一项重要指示器,主要是指反映行为主体在现在从事的某种短期行为对其将来的非货币化的无形价值(如声誉等)及无形价值转化为有形价值影响的隐性市场机制。有很多行为主体似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任何败德或道德行为均有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之分。大多败德行为主体更多的依然是关注短期效应,只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效应与长期利益问题。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考虑战略问题,而有一些较大型企业也时有可能有意识地忽视战略问题。其实,不是企业不重视战略问题,而是在目前的市场约束下,还没有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隐性激励机制。隐性激励的体现依赖着市场的完善度,市场愈是完善,行为绩效就越能体现为对行为主体无形价值的提高或降低。反之,就引致隐性激励标尺对行为人的行为绩效不能及时而准确地作出相应的体现。在完善的市场中,企业计划和实施败德行为的暴露,就有可能迅速完整地折射到企业在市场中的评价尺度,并由此导致企业信誉度下降,引发顾客在购买过程中或其他商业行为中对该企业实行“用脚投票”,企业将因此而丢失市场或缩小市场占有率进而或是划更大的成本重新塑造企业形象或是彻底退出市场。同样,对道德行为的企业来讲,完善的市场将使非货币化的隐性激励机制运作强劲,促动顾客对其“用手投票”,还有利于进一步拓广市场,从而使企业身价倍增和发展壮大。在不完善的市场,情况又怎样呢?隐性激励机制运作效用弱化,不能适时地(存在着时滞)、准确地(经常存在着扭曲)对企业经营活动作出敏感的反应。因此,企业经营活动与其市场中的无形价值的相关性非常的微弱,败德行为及道德行为均对其运作绩效影响甚小。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企业选择败德行为较道德行为收益更大且成本更小。无疑,市场的不完善性,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失为企业实施败德行为的正向激励。

概括地讲,信息不对称性、素质不全面性及市场不完善性是产生企业营销非伦理现象的三维必要约束,缺一不可。只要其中的任一维约束不存在,或信息是对称的、或素质是全面的、或市场是完善的,即使其他两维约束存在,败德行为也难于发生。只有当三维约束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引致败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局限性,这三维约束总是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所以说,营销非伦理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不能据此推出,必然发生的东西就可以不加控制地存在。事实上,企业行为伦理化的要求已愈来愈强,重建企业行为伦理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追求。营销非伦理现象为什么会走向企业行为伦理化呢?最关键的还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及市场机制的运作和完善。尽管我们在前面分析过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性必然导致外部性内部化受阻和隐性激励机制弱化,但是,市场的不完善性并不是绝对的不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变迁,市场的不完善性体现受到限制,特别是趋利动机引致众多企业纷纷进入同一产业甚至同一产品业的情况下,就必然引发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必然引致信息的外泄和传播,使败德行为的信息约束软化,并由此促动外部性的内部化和隐性激励,也即使败德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内化到企业自身。同时强化着隐性激励,提高着道德行为企业的无形价值和降低着败德行为企业的无形价值。如国内众多彩电厂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一部分产品生产者声誉提高,引致更大的收益,也使得一部分生产厂商声誉下降,引致更大的损失。所以说,企业要求得生存乃至发展,在市场机制运作中,必须主动地或是被动地抛弃传统的败德行为观念,使营销走向伦理化

那么,企业行为伦理化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企业行为伦理化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在观念中和现实中都逐渐有意识地以适应时展的道德原则作为自我发动和介入经营活动的指向。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逐渐受到重视。用经济学语言讲就是,行为主体主观上希望自己生产或营销的商品及经营活动本身对社会引致的是外部经济效应而不是外部不经济。诸如商品的环境意识及环境保护特色、对社会的正确的文化导向及消费导向、有益于公众素质的全面和完善等等,要求营销商品及经营活动不对社会产生误导及对环境和精神方面的引致污染作用。

第二,顾客权益逐渐受到关注。行为主体主观上希望自己生产或营销的商品及经营活动对顾客不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不有意识地隐匿有关信息,不采取非道德的手段生产和将那些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给顾客。而应该尽可能的给予顾客放心、安心地购买和方便地使用商品。作为营销商,将逐渐超越败德行为走向“实在营销”,进而走向更高阶段的“参与行销”。“实在营销”本质上是指尽可能正确、可靠地告诉顾客产品及市场信息,“参与行销”则更进一步致力于厂商与顾客融为一体而非仅是产品销售的一种行为(参见托马斯·柯林斯等,p40)。

第三,竞争对手逐渐受到尊重。竞争不是尽可能的置对方于死地,而是在协作过程中体现竞争和在竞争过程中贯注协作。在营销操作中,不是主观上有意识地扬已贬他,而是较为客观地展现自我优势和劣势,平等和客观地有关其他竞争厂商产品的信息,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创造一个信息真实的氛围。这样在尊重竞争对手的新层面共同创新和完善产品,使竞争的推进和深入于社会、自我、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皆体现为帕累托改进。?

当然,企业行为伦理化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原材料供应商、资本金供应商(银行等)的交往也应贯注伦理化原则等,但归结一点就是,行为主体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彻底的反思,从“损人利己”的败德行为观逐渐转化为“双利双赢”的道德行为观,行为主体计划和实施经营活动必须逐渐在主观上以行为的外部经济效应作为贯注营销过程始终的准则。

现在的问题是,败德行为现象客观存在着,怎样尽可能的使经营活动由非伦理走向伦理化呢?一方面确实离不开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另一方面还必须借助一只“看得见的手”的规控。对于“看不见的手”的牵引,我们已有初步论述,在此,主要讨论一下“看得见的手”的规控问题。

第一,外在导控。市场完善与否及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就是市场规则制订的全面及完善程度以及运作机制是否有以及有多大的效率。政府制订和实施一系列有助于败德行为或道德行为外部性内部化的规则,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企业家市场,以求隐性激励尽可能的发挥其激励约束功能,激励行为主体自我激励。这样,通过社会强制性力量使败德行为引致的对社会、公众的损害尽最大可能由社会及公众承担转化为行为主体的内部成本,同时反映到其市场价值评价,从而使行为主体不但当下的经营活动无利可图,而且作用着其未来的生存概率。外在导控一方面制限着败德行为的发生和扩展,另一方面也激励着道德行为的推行,使道德行为的收益外部性内部化,而且提高行为主体的市场无形价值,为其今后的发展建立着良好的预期。外在导控的意义还在于,只要外在强制性导控持续贯彻,就有可能定型化为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就有可能驱使人的行为由被动适应性转化为主动自觉性,进而内化到人的观念系统积淀成一种内在的观念导向,这样就有可能使对败德行为的强制约束转化为对道德行为的主动选择。

第二,内在修养。尽管外在导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弱败德行为的选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败德行为的基础。如此,在一定约束下的败德行为的压制,将有可能在另一约束下死灰复燃,再度负面影响着社会。因而,从行为人的内心切除败德行为的种子就具有更为彻底的意义。内在修养的主旨是指行为人道德素质的提高。事实告诉我们,在高道德素质贯注其中的行为,一般都不会发生败德行为,并且与外在约束的变更不相关。问题是,如何提高道德素质呢?最主要的还是激励机制,激励营销操作者主动地提高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来源于隐性激励,使得道德素质高的人(或法人)其行为能够转化为无形价值,满足着行为人的目标函数,并促其主动地将个体目标函数契合着社会目标函数。

应该说,单从外在导控或单从内在修养层面都不能很好地起到消减败德行为的效果,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这种生物本性就规控着人尽可能的行机会主义之为,在如此背景中强调内在修养,就会显得相对软弱无力,但一味强调外在导控,则又有可能引发心理抵触,促动隐匿行为或隐匿信息现象的发生。只有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方有可能营造出适宜于企业行为伦理重建的氛围,最终达到消减或弱化败德行为的目的。

有必要说明的是,企业行为伦理化只是经营活动的准则,企业行为伦理化并不必然导致营销外部经济效应,它也有可能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只是产生外部不经济效应的概率要小得多。虽然不能从经营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效应的结果反推出经营活动是败德行为,但败德行为与道德行为对外部不经济效应结果的处理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讲,前者处理问题的主旨更多的是为自己败德行为辩护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后者则更多的是为对方着想以尽可能减少对方的损失。

主要参考文献:

[1] 里德里克·纽威尔(1997).21世纪行销大趋势[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2] 理查德·a·斯皮内洛(1995).世纪道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托马斯·柯林斯,斯坦·瑞普(1994).超行销赢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第8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论文摘要:结构化理论作为一种分析理论,在分析行为体和结构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生成性关系时有着独特的见地。运用结构化理论的视角可以清晰地看到功能主义范式在分析欧洲一体化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构化理论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建构注人新的动力,并拓展研究思路。

从上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联营的诞生算起,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已经跨越了50多个年头。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学界也孕育而生了众多试图对一体化这一新兴现象进行解释或描述的理论。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系统性还是其影响力上来说,功能主义被认为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理论。特别是哈斯所创立的新功能主义被认为是解释一体化的权威版本。闭功能主义范式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且在因果关系的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但是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其理论的疲态暴露无遗。从经济领域扩张到政治领域的“功能外溢”并没有伴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而发生。欧盟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发展并未呈现出均衡的状态。究其主要原因,功能主义仍然沿用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性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将行为体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把社会性的互动物化为单纯的利益交换。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其理论不能恰当地处理行为体与结构的关系。而结构化理论则尝试跳出理性主义对行为体和结构的分析框架,重新诊释行为体和结构的作用与关系,这一点对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构建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功能主义范式的缺陷及其背后原因

功能主义范式的主要贡献者米特兰尼和哈斯为该种范式设计了国际组织—中心行为体的分析单位以及“学习一外溢一忠诚转移”的解释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功能主义范式内部也存在着新旧功能主义的区别。米特兰尼的功能主义与哈斯的新功能主义相比较,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范式建立在自由主义视角之上,而后者则是突出了现实主义的色彩。米特兰尼认为利益本身的性质就意味着趋同和和谐,而哈斯则认为不同行为体所追求的利益自身并不存在这种特点,他认为利益会产生分配冲突与矛盾;米特兰尼认为行为体会自然地倾向于合作,而哈斯则认为合作只能通过“学习”来实现,既具有功能性的国际组织依靠其领导者的才能,在与其他功能性组织的交往之中会不断地学习,重新调整自我利益.简言之,哈斯认为行为体需要“学习”的内容在米特兰尼那里成为了行为体早已掌握了的知识。但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在于它们都只关注行为体的外在行为,既行为体的表现,而且都呈现出一种理性主义的分析框架。行为体根据对成本收益的预期从而做出选择,功能上的互补使得合作的行为可以实现深化,从而实现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外溢”.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原本国际政治的中心行为体—民族国家的权威性将受到质疑,国际组织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和需求的满足感会取代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从而产生“效忠转移”.功能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分析一体化这种国际政治现象的时候,跳出了传统的国家中心视角,而是以功能性国际组织为单位的分析。但是功能主义范式的这种行为体导向的分析框架存在一些深刻的问题。

首先,功能主义的行为体导向的分析框架实际上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实践,所有的社会活动在功能主义者的眼中仅仅只是机械主义的行为,并且孤立于社会实践之外。行为体在互动和交往中发生的变化只是单纯的外在行为模式的变化,交往的性质并不会发生改变。因为行为体是不存在偏好,其认知的能力也仅仅是最低级的。在对一体化的解释中,缺乏意向性的行为体在做出行为的改变之时,并没有使得行为的性质发生改变。换言之,一体化的进程和发展仅仅是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一体化并没有改变其行为的性质,一体化这种形式只是国家在争夺利益过程中,彼此接受的一种非斗争性的利益分配模式。总之,在功能主义范式中行为体的社会能动性,即对社会结构的反思性特征并不存在,行为体能动的社会实践物化为外在的功能性行为。

其次,功能主义范式预设了个体行为体优先于体系的本体论视角。即只关注了国际组织和其行为的作用,而忽视了结构的性质及其作用。在完整的阐述行为体作用时,忽略结构性特征显然是不妥的,因为社会结构的性质是通过行为体的实践而显现出来。换言之,行为体的实践作用的结果由社会结果这个媒介展现出来。对社会结构的忽视必然不能充分地说明行为体的能力和作用,社会体系的构成应该是由该系统内的一切元素共同建构起来的。结构的一切元素:行为体、实践、技术、领土等都不能独立地在体系中来对其进行定义。社会体系中各种关系的形成是一种内生性的关系,行为体之间是一种内部关联的关系,这组关系的存在是行为体之间建构的一组生成性关系,缺少了任何一方的主体认知,这组关系都将不复存在。所以说这组关系不可简化为任意元素的特性或者是它们之间的互动。功能主义范式实际上是把欧洲一体化简化为行为体的功能性交往,这种功能性的交往是发生在社会结构之外的。换言之,该范式剥离了国际政治的结构性特征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联。功能主义范式试图通过对行为体互动的说明来解释体系结构的变化,然而却预定了行为体与结构相分离的解释,这之间存在的悖论恐怕是难以逾越的。那么,哈斯的“效忠转移”在多程度上能够经受理论检验就值得商榷了。

二、一体化的动因与实质—行为体、结构的作用与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结构化理论并不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它只是一种分析式理论,但是它可能会成为某种国际关系理论的超理论。之所以选择结构化理论来对一体化进行理论分析,一是因为结构化理论十分关注人类行为者认知能力所持有的反思性特征。这在分析行为体的能动作用时十分重要。二是因为结构化理论避免了行为体或结构的优先性,把行为体和结构放在一个共同决定和相互建构的位置。

在对行为体的能动作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找出理性主义视角下的行为体缺失了其能动性的原因。理性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预设了国际政治无政府状态的先验。该观点源自霍布斯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的信条。人类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的方式解决无政府状态中的人人为战的困境。但是,在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中,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所有国家的政治权威,国家的需求不能得到自上而下的保证,所以国家的生存和利益需求要么是通过斗争要么是通过彼此间的妥协和合作来实现。很明显,在这里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依然得到了延续。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出现,无非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各国对于避免战争和冲突做出的一种临时的历史性妥协,一体化行为仅是民族国家追求各自利益从而选择的一种实现其目的的途径,一体化不过只是政治现实主义的另一个代名词,国家只是改变了它们的行为,而不是身份和利益。理性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家的需求是国家本身所固有的,它们来自于国家内部的物质状况和功能需要。理性主义把行为体的利益和身份假定为给定的、外生性的;并且只关注行为体的行为如何产生后果。那么在行为体的交往中,只是其行为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行为的意义和目的却一成不变,所以行为体的社会能动性必然被简化成了一种机械似的反应。

通过结构化理论范式的指导,可以重新审视为了生存和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这一先验。这里,理性主义显然把个人和国家的需求视为生存和利益,并且这一点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其实,国家的需求和利益并非是外生的,而是内嵌于国际政治的规范之中。行为体间的“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只是镶嵌在“认知的斗争”之中,换言之,“认知的斗争”才是为了生存和利益斗争的实质。

作为社会人的人类,其社会性不再单纯地表现为作为高等动物所具有的基本的自然欲望,比如说饮食、睡眠、繁殖后代等。人的这种社会性就体现在自我的社会价值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他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身份意识与其他人赋予他的价值密切相连。这样,人类在交往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满足,还有对自我和他人身份和价值的认同。那么交往改变的不单单是外在行为方式,改变的可能是个体的社会身份和其主体性。更重要的一点是,“认知的斗争”使得整个人类社会体系长期处在一种“稳定不平衡的认知”体系结构之下,这是因为双方的认知并不需要处在一个对等的认知水平,认知依然能够发生,由于一方的认知需求不能被满,该体系的稳定性就会一直处在认知需求的冲击之一,这同时也成为了体系变化的动力。

“认知的斗争”表现了行为体能动性的两个方面。

首先,认知的过程使得认知双方的主体性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在认知的斗争中,行为体的身份和认同会产生变化。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视为一段认知的斗争历史,那么欧洲一体化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在欧洲各国不断地交往形成的这个社会体系之中,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霍布斯似的国家的体系到洛克似的国家的社会,并逐渐走向康德似的安全共同体。双方的主体性和身份也由最初的“敌人”发展到“对手”并逐渐向着“朋友”转化。行为体的能动性在这场认知的斗争中就表现为行为体在不断地调整认知对象的范围和认知的深度。行为体自我的规范性限制对于他者的认知来说,也是其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者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他者”,而是自我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行为体能动地对社会规范做出相应的反应时,国际政治的结构才会发生转变。欧盟的成立不仅意味着这一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的形成,或许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传统的民族国家认同的边界正逐渐被一个涵盖范围更广的区域性认同所替代的这一趋势。这种认同的程度不断地加深和扩张,逐渐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转而向个人层次的认同发展。

其次,行为体的能动性体现在认知的过程中行为体所具有多重身份这一特点。在当代的世界中,虽然民族国家和国家认同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个人仍然可以保留多维度的忠诚。因为个体的人具有多重身份,对个体人的身份认同,可以从他的国籍出发,也可以是通过他的宗教、文化、或者是血缘关系。这些身份有的时候会发生交叉,有的时候会产生冲突,但这并不妨碍主体间认同的进行。认知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约化为寻求共同点,程度较低的认知可以视为是寻求主体间的共性,而深度的认知则是强调其主体的特殊性。认同过程中所展现的主体间差异的特殊性很好地诊释了行为体的能动性。行为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为在对身份的认同和选择时呈现出一种多元性。以欧盟成员的身份为例,欧洲地区性的组织(欧盟、欧洲法院)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关于公民身份和成员身份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开始提出公民身份新的规范,同时修订关于国民身份的理解。1993年11月1日,欧盟条约(TEU)就确立了欧盟成员身份的政治法律基础并且赋予其成员相应的权利。按照条约的规定,拥有欧盟成员国身份的公民,同时也就具有了欧盟成员的身份。但随着欧盟的不断扩展,为欧洲公民带来了新的身份和认同的同时,又为新欧洲带来了新的成员。面对这些同自己身份相同的欧洲人时,传统的西欧民众则又开始担心大规模移民潮对就业、医疗、教育、资源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使得西欧国家的民众对新成员抱有一定程度的质疑和不信任。如前所述,整个认知的结构处在一种不平衡之中,而身份的多元性正是这种不平衡性的一面透镜。认知使得差异性、排外性、不等性成为合乎情理的事情。行为体的认知过程,既是行为体能动作用的后果,又是行为体能动性的体现。

在处理完行为体能动性的问题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行为体与结构之间的生成性关系。结构化理论中“结构的二重性”这一概念的运用能够避免在理论分析时所带有的优先本体论倾向,同时避免行为体导向和结构导向的出现。从结构二重性的观点来看,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对于它们反复组织起来的实践来说,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结果。结构并不是外在之物,而是内在于人的活动,具体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之中。这说明行为体具体的社会实践需要通过结构的特征来展现,而同时行为体实践的结果又反过来体现了结构的作用。所有的社会行为以社会结构为先决条件,反之亦然。行为体的行为之所以是社会性的,是因为存在可以被利用的社会结构,只有通过行为体的行为,结构才能被生产出来。结构构成了整个体系的特性,但是它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并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一种限制的作用。结构是由行为体或施动者的能动性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成性的规则,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时空维度,结构只能被视为是一种虚拟的秩序,结构的作用也就不能得到体现。由此可见,结构化理论的重点就在与如何展示这样一种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由组成真正能影响政治、经济、社会事件的施动者,通过各种交织在一起跨越了国家边界、组织的分野关系网来实现。有的学者称之为“实践共同体”,并且认为无论是结构化理论还是认知的演变,其核心内容都是发生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关注这样一种施动过程,或者说社会能动过程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结构化理论对一体化的解读

结构化理论对重新思考一体化理论路径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行为体与结构的相互建构,互为前提;二是结构的特征展现于横跨时空维度的社会体系之中。只有在具体情境中的作为主体的人运用各种知识完成的活动中获得了具体体现,结构才能得以存在,正是通过这些活动,结构被再生产为根植于在时空跨度中的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

首先,行为体与结构相互为前提.结构的转化是以行为体的实践作为媒介的,就一体化而言,它不仅仅是一种国际政治现象.更为深刻的是它是一种社会结构转化的标志。国家试图建立超民族国家边界的努力使国际政治的传统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霍布斯似的国家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在行为体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趋势。这种结构性的转变突现在新的认同和身份的逐渐确立之中。欧盟的发展并不呈现出一种直线型的渐进方式,在接纳新成员的问题上总会出现一系列的波折与争议(比方说土耳其申请人盟问题)。但是一体化这种社会模式的出现,已经开始削弱了传统国际政治的霍布斯文化。欧盟在处理与周边地区国家的关系时,不可能直接接纳其身份,但欧盟的运作机制实际上是在逐渐地认同后来者的身份。欧盟已经发展了一个欧盟睦邻政策,这个政策力求避免在扩大的欧盟与其邻国之间出现新的界限,试图为这些邻国提供机会,使它们通过广泛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参与一些欧盟的活动。可以看出,社会的结构特征正是通过这样行为的具体实践才得以展示的,并且行为体的能动性使得该种结构的特性获得转化的动力。因为人类施动者的能力与存在于社会体系中的结构性内容有着必然的关联,他们不能与人类社会相分离。

其次,结构的特性彰显于横跨时空维度的社会体系之中。社会系统的时空维度交织在一起,它们共同体现出附着于其之上的结构特性,时空维度不能够人为地割裂而加以分别对待。如前所述,人类社会的认知结构处在一个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认知双方的特殊性并不总被认知方所认可,也正是这种认知的不对等性产生了体系运作的动力。欧盟组织扩大的出现预示着这样一种体系内部的认知过程逐渐地完善。自我身份逐渐地获得完全的实现,他者身份被排除在体系之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认知的斗争”的结束?如果将时空维度割裂开来,单以空间维度作为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主体间身份的差异性已经消除,认知也已经完成。但是,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历史相对于今天具有认知的对象—他者这一身份,过去的身份与目前的身份之间的差异性对比仍然构成了认知的不对等性。从实质上说,历史的这一他者身份实际上并不具有主体性,但是在“认知的斗争”这一过程中,历史的他者身份从功能上充当了认知对象这一角色。一体化的进程不仅在空间维度上体现了认知的斗争(比方说欧盟地理范围的扩张,开始接受非传统西欧国家,如东南欧的一些国家);在时间维度上,今天的欧洲相对于半个世纪前的欧洲,其在世人面前所展现的身份也大相径庭。曾经被冠以国际政治中经典均势格局之名的欧洲,正逐、渐凝成一个超越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单元。

第9篇:一体化可行性范文

关键词:农业企业化;成本收益分析;可能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表明,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入世”及农业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也应适时推行农业企业化。所谓农业企业化是指使农业微观经营主体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在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矛盾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等基本国情条件下,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有无可能性,是决定是否推行农业企业化的关键。

一、我国推行农业企业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获取潜在利益是制度变迁的基本原因。没有潜在利益,就不可能有制度变迁,但有了潜在利益未必能发生制度变迁,因为制度变迁还受到变迁成本的约束。只有制度变迁预期收益大于或至少不小于预期成本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正如诺思(d.c.north)所说:“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制度变迁收益和成本的计量是复杂的,这不仅源于其预期性,还源于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制度变迁主体主观认知的复杂性及局限性。例如,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每种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尤其是在制度变迁不同阶段的影响是不同的。如在制度变迁的酝酿阶段,经济因素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在选择制度变迁目标、方向及路径阶段,意识形态因素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各种影响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从而导致影响因素发生影响的复杂性。制度变迁收益与成本,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短期现实的,也有长期潜在的;有微观主体个人或团体的,也有社会整体的;有公开的,也有隐蔽的;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有可计量的,也有不可计量而仅凭主观“估算”的。所以,对一项制度变迁进行准确的收益和成本计量与比较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制度变迁成本至少包括新制度规划设计的成本、清除旧制度的成本、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成本、制度变革及其变迁造成的损失、组织实施成本和随机成本等。但是,制度变迁收益与成本准确计量的复杂性及困难性甚至不可能性,并不会成为制度变迁发生的障碍。制度变迁经过变迁主体的粗略“估算”,仍然可以得出一个成本与收益大小的比较,只不过这种比较更主要的是效用意义上的,而不是“数字”意义上的。不同的变迁主体如个人、团体或政府,因为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差异而对制度变迁成本与收益有不同评价标准和结论,但这些不同标准和结论可以整合或博弈形成社会的标准和结论,并成为制度变迁能否发生的决定性标准和结论。

中国推行农业企业化作为一项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制度变迁,其发动与推行同样受到制度变迁收益与成本大小的影响。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制度变革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使推行农业企业化的制度变迁收益与成本的计量更为复杂和难以计量,但我们仍可以进行抽象的、一般性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推行农业企业化的直接收益主要是,可以克服现有超小规模农户经营的局限性,提高农业微观经营组织效率和效益,调整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化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等。表现在微观上,是可以提高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即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表现在宏观上,是可以提高政府和社会的效益。因此这种直接收益,既是微观的,也是宏观的,既是短期现实的,也是长期潜在的。推行农业企业化的间接收益主要是,可以推动和促进相关制度的改革,如城乡二元体制、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教育体制、人力资本制度等的改革以及促进市场体系与机制的完善尤其是土地、资金、劳动力及企业家等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等。这种间接收益尽管更主要的是宏观的和长期潜在的,但更具有现实意义。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直接和间接收益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农业企业化不同发展阶段或对不同主体来说,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是不同的,但也是相对的。如对农户和企业来说的直接收益,对政府来说可能是间接收益;对政府来说的直接收益,对农户和企业来说可能是间接收益;在农业企业化初期的间接收益,在中期或后期可能是直接收益。

相应地,推行农业企业化的成本也可以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设计农业企业化模式及制定政策的成本,宣传发动成本,组织实施成本等。间接成本主要是,各相关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成本即变革旧体制和制度、实行新体制和制度的摩擦成本以及新体制和制度的组织运行成本等。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直接成本,与现有生产经营模式下的经营成本尤其是小规模农户经营成本相比可能要大,但和农业企业化的收益相比,这种成本的增加显得微不足道。如农户进行企业化经营会增加经营组织成本,但可以大大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使这种成本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可以预期,推行农业企业化的间接成本因涉及许多体制和制度改革以及政策调整而很大。由于现有相关体制和制度是推行农业企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显然这种间接成本也是制约农业企业化发动和推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农业企业化收益和成本比较,实际上转化为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企业化总收益和现有相关体制和制度改革成本的比较,即转化为农业企业化总收益和相关体制、制度等制约因素突破成本的比较。目前制约推行农业企业化的相关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基本都已经破题,许多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效,这使农业企业化相关体制和制度等制约因素突破成本大大降低,使推行农业企业化成为一种具有较大绩效的微观经营组织制度变迁,因而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尤为重要的是,相关体制和制度改革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有利于推行农业企业化,而是对农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其改革成效的全部积极意义甚至无法估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