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区域信用体系建设

第1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信用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信用制度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区域信用是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估本区域的信用层次和信用机制。区域信用发展呈现三个阶段。区域信用制度变迁也经历了三个相应的层次性阶段。并导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的三类构建模式。三元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并存的层次结构是我国区域信用构建的必然趋势。

一、信用与区域信用概述

信用的实质是一种对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是属于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的范畴。信用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于金融活动的信用,二是基于经济活动的信用,三是基于道德伦理的信用。不同层次的信用在金融、经济和社会道德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本文论及的是经济活动层面的信用。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的依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作出的给付承诺。

信用制度是对信用行为及关系的规范和保证,即约束人们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信用制度具有公认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征。西方发达的信用制度是以富有效率的信用市场、健全的信用机构、丰富的信用工具、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微观操作技术为基础的,体现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的结合。信用制度可以概括为:关于信用形式、金融市场、信用中介机构、信用工具的一系列行为规则。信用制度具有以下功能: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拉动消费需求;调节宏观经济。

区域信用是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估本区域的信用层次和信用机制。区域信用体系是相对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而言的地方性信用体系,指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各区域根据本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建设适合各区域自身的信用体系。…在这里,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各区域之间生产力水平差异的存在,说明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层面应该具有区域差异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不规则的信用经济行为。目前,我国各区域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处于非均质状态,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而应该根据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适合本地区的区域信用体系。

二、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信用发展与经济水平基本呈相对应的层次关系,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决定了区域信用的非均衡发展。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可以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信息经济学两个视角来进行讨论。

1.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看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看,区域信用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极化阶段、极化后期和扩散阶段。

(1)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市场交易活动少,信用交易需求淡薄,此阶段的信用主要在道德层面上,区域中信用对周围经济的吸引力弱,区域信用发展迟缓,但仍在逐渐增长。

(2)极化阶段。经过生产力的积累过程,区域经济水平增长,企业和个人的市场交易增多,信用交易量增加,信用已由道德层面逐渐过渡到契约层面,信用资产在经济中的作用增大,区域中信用对周围吸引力加强,信用资本活跃,在极化效应作用下,信用资本迅速向区域集聚,此阶段的区域信用处于高速发展过程。

(3)极化后期阶段。信用资本已形成规模,呈向外扩散趋势,区域信用继续处于发展积累过程,但发展速度减缓,集聚程度达到最大,在信用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作用下再集聚会造成信用经济过度的规模不经济状态,且过度的信用经济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4)扩散阶段。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以及为保护原有区域的信用规模的平稳,微观主体的信用交易行为已外溢超出本区域,扩散趋势日增,向外扩散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信用向周围区域渗透,各种信用信息资源流向边缘地带,中心区域信用发展水平 已达极高水平,在扩散效应作用下周围区域信用发展开始加速,区域差异缩小,各区域信用系统趋向有序融合,最后达到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2.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

从信息经济学视角看,把交易主体双方的信用信息是否对称予以考量,则某一特定的区域信用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局部区域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跨区域的守信与失信并存阶段;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局部区域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农业 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人们的交易行为在局限的地域进行,表现为民风淳朴、诚实守信 ,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熟人之间的“重复博弈”,若有人违约或失信,在其局限的区域内,因其“信用道德问题”而使其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增加;此时,信用的维持方式多以人情民风民俗、口头协议为载体。

跨局部区域的守信与失信并存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基础上,人们的交易行为跨越他本人局限的地域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是熟人之间的“重复博弈”以及与陌生人之间的“一次性博弈”并存,与陌生人的违约可能并不因“信用道德问题”而使其自身的的交易成本提高,结果是他的失信收益常大于失信成本,失信行为就趋于增多。在此阶段 ,信用的维持方式是人情与契约同为载体。

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阶段。此信用阶段是建立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上,人们的交易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人与人之问的信用关系演变为个人与全社会之间的“重复博弈”,若有人违约或失信,则其个人之间的“信用道德问题”转化为失信者个人与全社会的“信用对抗”,而使失信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成倍提高,失信收益远小于失信成本;此时,信用的维持方式以契约为主要载体,拥有较完善的征信机制、信用市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信用体系制度安排。

无论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视角,还是从信息经济学视角,所反映的区域信用发展的阶段性的内涵是一致的,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三阶段是外在表象、是现象;四阶段是实质、是本质。三阶段是四阶段的外在反映。这里仅是研究视角不同。

三、区域信用制度变迁的层次性

对应于信用发展,信用制度变迁也经历了三个层次性的阶段。

第一阶段:人伦信用制度。是指在传统社会的某一特定区域内,信用表现为以“亲情、友情”为内容的人伦信用,“亲情、友情”成为人们之问是否信任的标准或约束制度。人伦信用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在 自然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问的关系是以血缘和亲情关系为纽带,血缘关系成为信用的基本关系。个体的基本社会角色是家族成员,而不是社会公民。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社会流动性很小,人们从小到大乃至去世都在一特定区域,在“熟人社会”里,容易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家庭是社会圈子中最里面的一层,向外依次是“亲属圈”、“邻居圈”和“私人交往圈”家族文化是造成信用制度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诺斯说:“非正规约束在制度的渐进的演进方式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是路线依赖性的来源。” “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用制度不健全,难以建立普遍的信用关系,经济活动交易成本较高。但在亲缘或“圈子”里产生的信用关系是全面而强烈的信任关系,它可以缩短人们相互之问讨价还价的过程,节省交易成本。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亲情、友情”,是区域内人们之间是否诚信的核心内容和标准,信用制度表现为区域人伦信用制度。

第二阶段:区域契约信用制度。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人们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人员流动性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扩大到原有区域外,交往中“亲情、友情”的成分逐渐减少,“亲情、友情”的约束力减轻,传统的重复式、人情式交易愈来愈被非重复式、非人情化交易所取代,原有“圈子”里多次重复的博弈逐渐被一次性的博弈所替代,在一次性博弈中出现失信行为时的收益可能远大于失信被处罚的成本,人们交易时趋于优选失信行为取向;这种失信行为又会产生榜样和示范作用,引导更多的人采取不守信的选择。为解决这种矛盾,必须借助于以信用法律为保障和后盾的契约信用制度,使失信者受到法律的惩处。但这种惩处仍停留在交易当事者双方,失信者的不诚信难以转化为与全社会的信用对抗 ,此阶段的特征:一是“亲情、友情”的人伦信用逐渐转化为契约信用,二是社会征信机制缺位,三是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区域性。

第三阶段:社会契约信用制度,即“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经济活动的区域逐渐扩大,各经济区域逐渐融合,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区域差别逐渐缩小,区域契约信用制度逐渐过渡到社会契约信用制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了我国的信用发展处于第二阶段的“跨出区域交易的不诚信阶段”,先行构建“本土化信用体系”, 再整合各“区域信用体系”的资源,从而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契约社会”,人们处于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中,契约成为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连结的纽带、根本的内容和实现的方式。征信机制运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其最显著特性,能使交易者个人之间的失信行为转变为交易者个人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致使失信者在今后的所有经济行为中都会受到整个社会的不信任,有可能使其“经济活动生命”消亡。

四、区域信用制度的构建模式

把区域信用制度构建的层次阶段与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特征相结合,可以导出我国区域信用制度的三类构建模式:

滞后模式,即主张“先经济发展,后信用制度建设”。信用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步伐,信用制度缺位时常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犹如陷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恶性循环的漩涡中。在当前现实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质性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政府管理部门习惯于这种滞后模式,原因有二:一是信用体系建设时间长、见效慢;二是现有行政官员在任期内,热衷于见效快、政绩易于突出的工作;三是担心自己区域有了完善的信用制度约束后,在经济交易中因守信而吃亏。实际上,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严重时导致信用危机,引发经济危机。

所谓信用危机,即指信用行为及关系受挫,各种违信、失信等反信用现象的发生较为普遍,市场信用秩序被破坏。信用大环境不好,消费者不愿消费,银行“惜贷慎贷”,企业不敢轻易投资。消费需求不足,投资信心受到冲击,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为严重的是,失信环境给人们一种“失信有所得、守信有所失”的扭曲信息,出现不守信可获得不正当的收益,这将严重打击守信者的信心,这种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来说是极大的冲击,倘若继续恶化,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正常运行,“信用危机”将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看,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因信用体系不健全,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大都经历过信用危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就曾描述到当时的商人先选送好的样品,之后再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现象。今天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与之相似的信用问题。温州早期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致使后来影响到温州经济发展后劲,从而迫使温州不得不重建“信用温州”,现在浙江省非常注重信用建设,一定程度上源于温州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

跨越式模式,即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进行较完善的信用制度建设,在制度上保障并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有序、协调、和谐发展。有的区域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时期,就建立与发达商品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社会范围的诚实守信为主的区域信用体系。信用制度建设超前于经济发展步伐,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在于能在早期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使人们在一个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经济交易活动。不足在于可能会引起过度消费,形成泡沫经济。以个人消费信贷为例,如果消费者不恰当地进行信用消费,会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信用消费是一种超前消费,是以一个人未来固定收入为基础的,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量力而行。若一味进行超前消费,就有可能产生沉重的债务负担。超前的信用消费也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影响,信用销售总是有不能及时或全额收回的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由于赊销造成资金被占用和由于错误的授信决策产生坏帐可能性,如果企业的信用管理者水平低,会造成企业的成本加大 ,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甚至走向经营失败。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信贷消费国家,具有 160多年的历史,个人信用发达。但发达的信用经济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性,如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信用过度而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的灾难。

平行模式,即区域内的信用制度建设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区域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就采取相应阶段的信用制度建设层次。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制度同样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信用制度的发展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才能有真正发挥作用的意义。脱离经济基础,过于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信用具有不稳定性,将导致过热的消费与投资,出现“泡沫经济”,社会资源浪费,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过低和过高的信用均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当二者保持平衡态势时,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促进作用。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两者的发展呈现一种正向关系,且信用水平略高于经济水平,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发展。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如“长江三角洲”、北京、深圳等区域的信用制度建设,就是源于平行模式的。

五、我国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

从客观实际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东部,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信用内生性因素具备,政府干预日益市场化和规范化并向内生因素转变。在中西部,区域经济较不发达,信用内生性因素尚不具备,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具有相当的离散性,只有政府行为具有高度集聚性,并对企业和居民行为形成很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我国区域信用市场和制度应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三元区域信用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并存的层次结构是我国区域信用构建的必然趋势。

1.市场竞争型区域信用体系。其适用于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区域,这一区域城市化程度高,信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趋同性。其区域信用制度建设包括:(1)开放信用产业。其目标是形成资金的最优配置机制,依靠市场作用带动信用制度的创新。如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信用经营组织和信用供需主体,使各信用机构平等参与竞争;在同业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推动信用产品的创新,增加区域内信用资产总量.加快信用经济的形成。(2)建设多元化信用市场。鼓励成立各类性质和层面的信用中介机构,生产符合企业和个人需要的具有差异化的信用产品;构建以信用价值链为导向的信用产业。(3)各中心城市的不同环境条件和辐射功能决定以城市信用为中心的层次结构不同。如以上海、浙江、江苏为支点的“长三角信用一体化”理念;以深圳、广州为支点的珠三角信用体系。且这些区域的信用中介机构已逐渐建立起来 。

2.适度主导型区域信用体系。其适用于中部和部分西部地区。这一系统是政府主导构建区域信用体系,并由国有经济成分为主的信用机构来运营,适度控制和影响信用体系建设路径以及引导区域信用市场构建、信用产业培育。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公有信用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信用信息征集业务,建立征信数据库,公有性质的信用企业进入信用市场,与其他性质的信用中介机构公开竞争,以市场化的模式经营。(2)政府信用政策应保证区域信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该区域与东部区域的信用效益极差存在的情况下,避免信用好的经济主体不愿与本区域信用层级差的主体进行经济交易,降低交易总量,区域信用资源的合理引导有利于其有效利用。随着适度主导型区域信用的13益成熟,区域间信用极差也渐趋于零.使主导型信用体系走向市场竞争型信用体系。(3)将武汉、重庆、西安、郑州等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培育成区域性信用中心,使其在信用文化的传递和信用体系的建设上对周围地区和城市具有强烈的吸纳和辐射功能,从而形成信用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间市场的扩展渗透,市场型信用区域与主导型信用区域将相互兼容于同质的信用市场。

3.政府扶植型区域信用体系。扶植型区域信用是对市场经济欠发达、契约信用发展迟缓、信用经济弱小的欠发达的西部区域采取政府直接或政策性扶植的信用体系构建。由于这类区域的信用市场不存在或尚未发育,信用主体的功能必然落在政府扶植的信用机构上。当然,政府扶植不是政府垄断经营,垄断是凭借实力对市场的控制,而扶植是实力不足而无力对市场控制或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的一种扶弱补助。扶植只能起推动作用,而不能成为依赖。扶植型区域信用应注重:(1)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协调组合。中央政府进行全国信用体系的统一规划,并针对不同区域信用的类型和层次不同设计有差异的信用体系接口;地方政府参照国家信用体系的标准,构建适合自身情况的区域信用体系,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提升本区域信用体系的层级,缩小区域信用差异。(2)开发民间信用市场。由于区域内市场经济的分散性和不连接性,信用培育难以完全依赖政府推动,民间信用孕育是至关重要的,如信用商户、诚信纳税户、诚信农户等这种以行业、以村组为单元的信用培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3)以县、乡镇为基层区域,渐进式建设基层信用雏形,形成自下而上的信用微单元,为与扶植型区域信用体系对接准备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J].求实,2005,(6).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第2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体系;评价指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f49;f127;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039-02

areainformationizationsystemandappraisaltargetdesigninwestmulti-nationalregion

wangchen 1wenshu-ping 1 *fu xiang-tao 2

(1agricultural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yinchuan ningxia 750021;

2 supply subdepartment of ningxia military area logistics department)

abstractcontents which involved on the multi-national area region informationization were descripted. it was proposed that area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 simultaneously,the western multi-national area region informationization evaluating indicator model was designed.

key wordswest multi-national region;area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appraisal target design

适应新形势的民族地区还处在转型过程之中,无论从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方面,还是基础设施、管理方式、沟通手段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关注与居民个人相关的公共服务,着重基层民主建设,推动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居民自主解决矛盾。

1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内容

1.1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一是实现基层工作信息化、组织活动信息化,加强居民沟通,提高自治能力的过程。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代表居民和民族利益,促使部委、行业等信息与地域性信息整合的过程,以支持科学决策、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实现服务目的。三是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话,消除矛盾冲突,提高居民参与能力,实现以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共治。

1.2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内容

一是资源和环境信息化。包括对土地、土壤、气候、水、农业生物品种等农业资源、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与处理。如遥感、航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种监测农业资源的设施与仪器,以及建立资源环境数据库等。二是管理决策与生产经营信息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和装备各部门,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精准示范区,以及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产、供、求信息等。三是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和电视为主要媒介的远程教育系统。开展技术、电脑网络、农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信息普级教育[1]。四是社会、经济信息化。包括人口、教育、科技状况,收入水平,道路、能源、卫生情况,就业、小集镇的发展等社会、经济信息化。

2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体系

2.1应用阶段

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服务站电脑配备和工作文档电子化问题。主要完成民族地区信息化从无到有的过程。

2.2平台建设阶段

以建设一个连接国际国内,贯通县乡村组,集信息采集与加工传送服务为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为目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设县级信息平台;以农村远程教育为依托,建立村级信息点;在省级网络服务平台下采用虚拟主机的方式,设立县级信息中心网站;依托农村信息科技特派员队伍、三农呼叫中心、12396信息网和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相结合的农村信息化应用体系,加快农村信息化普及延伸。实现“零距离服务”的效果。这一阶段主要完成民族地区平台建设,满足民族自治需求,为扩大参与范围,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做好准备。

2.3系统对接阶段

采用国家中心制定的配置标准,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商业服务系统等与信息平台的对接。对本地区群众及服务站、点实施服务,实现跨部门的业务流程整合,同时也是本地区信息资源的存储及供给中心,成为县、乡、村三级之间的资源转换站。建立上下贯通的政民互动通道和居民诉求通道,让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围着居民百姓的需求和诉求转动。实现民族地区区域信息系统与社会应急系统、商业服务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公共管理系统的对接,搭建居民参与治理的桥梁,建立居民监督评价机制。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系统对接、扩展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突出方便居民获得的政府公共服务,建设居民可参与的、突出共同治理理念的信息沟通渠道。

2.4应用联动阶段

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跨系统的应用联动。突出的是后台应用流程重组,前台一站式无缝服务让每一个居民以最便利的方式获得最个性化的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互动平台充分发挥沟通、对话、协调、化解矛盾的功能,保证决策听证制度落到实处,促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建设,携手解决居民的需求和诉求,共建和谐社会。信息共享成为社会共识,建立起社会的共享数据库和统一的经各专业部门认证的共享数据,建立公共信息定期更新、制度;形成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公众监督、参与和评价机制[2]。

2.5良性运转阶段

持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服务能力。信息技术与区域信息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服务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站式无缝服务成为普遍模式。共享、共治、共同参与成为主要特征。学习、创新、持续自我发展,成为区域信息建设的核心。这是一个前瞻性的发展阶段(图1)。

3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

3.1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模型

模型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区域信息化基础,反映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包括计算机配备、网络互联、系统安全、服务渠道和工作人员素质。第二部分为区域信息化应用,反映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业务当中,包括对基础业务、电子化办公和基础数据应用的评价。第三部分是信息化效果,反映各项应用技术对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居民生活所起到的作用。第四部分是与政府支持力度相关的信息化环境,主要包括与民族地区信息化相关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应用和效果(图2)。基础和应用模块是区域信息化指标体系模型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环境模块是对包括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在内的社会大环境的描述。效果模块反映居民、组织对信息化的利用情况和主观感受。4个模块之间存在关联。基础与应用模块依赖于环境模块,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相应的经济社会效果,经济社会效果又反过来影响环境、改善环境,进而产生更大的效果[3]。

3.2评价指标设计

西部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评价指标设计见表1。

4结语

民族地区区域信息化应用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很多应用还处于少数地区的探索阶段,因此很难用标准化的指标去衡量非标准化的应用[4-5]。如何实现分散化前提下的社会整合:彻底否定科层制,建立完全扁平化的组织?还是照搬西方模式,组织院外压力团体向政府施压,以反映民意?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西部民族地区有自己的社会传统,其正塑造着自己独特的治理模式,即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区域信息平台为聚焦点、全社会合作的共同治理模式。

编辑

5参考文献

[1] 费军,陈绵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与设计[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3,10(1):37-39.

[2] 费军,陈绵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39(18):25-27.

[3] 杨雅婷,马博,苏国平,等.区域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和工程,2010,36(13):272-275.

第3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区域内各城市在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条块分割、物流园区建设缺乏协调规划、区域内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等障碍,重点就哈大齐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 区域物流 物流体系

建立哈大齐现代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的必要性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运输条件,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充分整合存量资源,合理建设增量资源,构筑以物流产业园区为骨干节点、以各产业区配套物流系统为支撑的工业走廊重点产业服务的物流体系,发展物流产业群。同时,服务于周边经济带的农产品流通、对俄贸易、商贸等领域,逐步建成对内连接全省、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对外辐射东北亚的核心物流系统,带动黑龙江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及推进中俄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与俄罗斯及东欧诸国的重要通道,对我国与俄罗斯及东欧的经贸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哈大齐工业走廊这一辐射东北亚核心枢纽物流系统在全省及全国对俄经贸及技术合作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三)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并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黑龙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必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高效、便捷的服务,努力降低流通领域成本,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构建区域内统一现代物流体系,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黑龙江省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所面临的障碍

(一)物流管理与流通体制分割,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协调规划

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管理职责不清,仍沿用传统的部门分割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条条”与“块块”分割,没有统一规划,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物流网络体系。条块分割,使得原来是一个系统资源的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成若干个部门。致使一个企业如果要在国内从事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货物运输,必须分别向不同的有关审批单位提出申请。这几种基础运输方式之间的规划发展,由于条块分割而无法做到科学有效地配置资源。

目前,在各地的物流发展规划中,彼此间缺乏协调,各自为政。如哈大齐各城市在进行物流园区规划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而较少考虑与相邻城市间的沟通、协调。

(二)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少综合性物流服务

哈大齐工业走廊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中转站发展较慢,集装箱“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未得到充分发展。服务于区域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相对缺乏,多种联运方式间缺乏良好衔接与配合,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优势。另外,从发达国家来看,现代物流的功能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而现在,哈大齐这三市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企业服务内容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在功能上不能很好地发挥。

(三)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盲目规划与开发物流园区

物流企业只能是随客户的产业集群而集聚,只有当园区内的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共生关系,形成配套的集群效应才能实现物流园区开发的预期目标。而现实中,哈大齐工业走廊内一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发展到有大量的产业集群,并在客观上要求物流企业以集聚方式与之配套的程度。而该区域内地方政府在规划物流园区时,更多考虑的是物流园区可以带来税收增加、扩大就业等好处,因此出现个别地方不切实际的规划与开发。这种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区域内一些物流园区空置率的居高不下,入驻企业以非物流企业为主的情况,物流园区所产生效益有限,甚至造成了浪费。

(四)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尚未搭建统一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目前,黑龙江省相关的信息化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够完善,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重系统、轻信息的倾向,信息化工作分散,信息资源共享困难,更新滞后,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建设经费不足。真正实用的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调查,目前我国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 18.3%。除了 POS 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

我国集装箱运输在整个货运量中的比例只有20%,而世界平均水平则高达65%。据《来华跨国公司物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近百家来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80%的企业对目前物流服务商满意度的评价为“一般”。受访企业认为物流服务商需要改进的方面,信息传递效率排首位。

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规划与构建设想

(一)建立推进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统一协调机制

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应在哈大齐工业走廊框架协议下,尽快成立区域内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协调小组,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具体应由区域各级政府的综合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由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信息、财政、税收、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吸收相关协会参加,形成区域内物流发展部门协调制度,研究区域内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

(二)整合物流资源且完善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

推进物流企业重组步伐。重组后的物流企业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动态信息,协调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费用,以赢得竞争优势。

建立战略联盟。使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中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并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产业链整合。对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

重点发展龙头物流企业。建立区域物流集团公司。培养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在龙头物流企业的带动下,全面推进区域内现代物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三)建设好三大物流区域枢纽以形成特色的物流产业群

哈尔滨物流区域枢纽。作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经贸城市, 哈尔滨在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格局中起着中心的作用,发展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产业,必须突出哈尔滨市物流枢纽地位。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中心物流枢纽,可带动黑龙江省物流融入到东北大物流和东北亚国际物流体系中。结合哈尔滨市的地位和产业发展特点,哈尔滨作为物流中心枢纽应重点发展综合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农业物流、医药物流、食品物流、会展物流等。

齐齐哈尔物流区域枢纽。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已建立起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齐齐哈尔市也是黑龙江省农业特别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作为横跨黑龙江、吉林、内蒙三大省区主要交通、通讯枢纽,齐齐哈尔已形成了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物流辐射吉林省的白城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是黑龙江省连接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节点,齐齐哈尔物流区域枢纽应重点发展综合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农业物流等。

大庆物流区域枢纽。大庆市为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是以石油石化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城市,位居 “泛哈大齐”物流区域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航空有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和齐齐哈尔机场可供使用;水运方面,通过肇源港可通达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同江、抚远。向南与吉林省松源市连接,形成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重要的南向出省通道。其物流发展方向为石油化工物流、油田物资供应物流。

(四)搭建区域统一物流信息平台

加快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步伐。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这些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基础通信网,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商。为企业和用户接入互联网、建立网站、发展电子商务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

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政府可通过参股、贴息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用和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等在物流企业和广大工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

搭建区域内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对公用数据的采集,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规划技术程序

根据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构建所存在问题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可参照图1所示进行。

为有效规避区域内物流业发展所存在问题,哈大齐区域物流体系规划过程必须始终强调的是:

引入先进理念,制定哈大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现代区域物流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总体出发,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系统总体优化出发,系统整合现有条件和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物流”的思路进行物流的整体规划,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系统战略功能的重构。

结合哈大齐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区位特点进行总体规划。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哈大齐区域各主要城市定位于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并围绕定位进行总体规划。

突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管理法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等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哈大齐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彦庆,赵洪波.黑龙江省现代物流体系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2.赵颖新.构建高效快捷的现代区域物流体系[J].特区经济,2006(1)

第4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4-0005-04

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天津被确定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以及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核心重要区域),该地区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2008年京津冀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 030.98亿元,是中国大陆增长最快、最富裕和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京津冀地区拥有639.8km的海岸线,港口资源丰富,2008年区域港口货物吞吐量为7.85亿t,同比增长10.7%,以天津港为枢纽、以秦皇岛和唐山、沧州的组合港为两翼的国际航运中心的逐步形成,对京津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8年京津冀两市一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高达3 908.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5.26%。

京津冀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大量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进驻京津冀地区。2008年京津冀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高达229.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国的24.85%。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在京津冀地区投资,有些还将其区域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转移过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外向型经济程度的不断提高,该地区越来越深地纳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体系中。在全球竞争背景下,以供应链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跨国公司物流运作方式,要求分散于世界各地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去适应整条供应链的节奏,发挥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供应链的高效运行。京津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已十分突出。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内各类企业对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的现实需求日益显现。

一、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虽然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也面临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等快速发展的挑战。同时,区域内各地之间物流信息资源配置不合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制约了区域一体化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设备之间没有统一的规范

京津冀尚处在物流设备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设备供应商非常多,但是发展很不规范,规模普遍偏小。同时物流企业只看重单一设备的选型和质量,没有整体考虑系统的最优化发展,不但没有物流设备行业组织,也没有行业标准,致使各种物流设备之间标准混乱,相互配套衔接差。如集装箱、卡车、托盘、仓库货架等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同时,物流设施标准与物流包装标准之间也存在着缺口,严重影响了货物在运输、搬运、仓储过程中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的协调运作及提高。

(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

大多数物流企业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方面还是采用简单的手工操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条型码技术、自动识别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还处于起步和学习阶段,至于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如集中采购、集中库存及大型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的层面上。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中对物流企业最低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物流企业信息化任重道远。

(三)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物流单位和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网络交流平台。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数据库,但是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独立运行,同时信息系统不够开放,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些信息数据库只是一个个信息的“孤岛”。同时,整个京津冀地区物流领域还没有公共数据接口的国家和行业编码标准,造成了实际运作过程中互不兼容、数据无法共享和自由交换的窘态,完全不能显现出信息的价值所在,也严重影响了货运效率。

(四)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低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自动化仓库系统(AS/RS)、自动分拣系统(ASS)、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射频系统(RF)、货物跟踪系统以及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仅仅局限于少数大型物流企业,在中小企业几乎还是空白。条形码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商品基本上没有使用原印条码,但是由于企业的销售方式、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或其他原因,条码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先进的射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非常少,除了铁道系统现在利用射频技术进行车厢识别以外,像物流中的仓库管理、货物配送等方面,尚未看到有射频技术的应用。

综上所述,区域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发展区域物流的关键和核心。纵观京津冀地区,虽然有一些企业建立了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有的地方还建立了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但是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是由传统的船代、货代、运输和仓储企业演变而来的,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沟通,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致使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和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标准不一,难以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物流信息互联互通。然而物流企业要提供比较全面的物流服务,其开发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涉及到与供应链上所有节点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接口问题,加之物流业务的运行涉及众多部门的协调,如税务、保险、银行、交通、交管、海关、检验检疫、外贸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物流企业要与这些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然而目前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也没有办法共享,每个部门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甚至各自出台的政策也常常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这不仅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技术“瓶颈”,也严重制约了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二、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内容

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将是分阶段推进、长期的工程。在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内容多样,不仅仅关系到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一致性问题,还涉及区域内不同城市之间利益如何在一体化战略下的分配问题。因此,在制定京津冀区域信息网络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与国家标准的相容性,不能再人为形成信息“孤岛”。为此,笔者将从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信息网络标准化(信息网络分类编码标准、信息网络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传输与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等几个角度探索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内容。

(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建设

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主要是通过因特网对市场物流信息化的运用,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以及其他设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和更新,以实现客户资源和物流企业共享。如图1所示,区域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区域物流资源和实体的核心竞争力的集成,主要包括区域物流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建立能交换物流信息和承担传输的宽带、多媒体、高速的公共通信网络)、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各种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和信息库实现联网运行,使运输、储存、加工等子系统组成整个区域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以达到区域内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区域计算机网络系统(把分散于不同地方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线路互连,形成一个功能强、规模大的网络系统)三大子系统。因此,通过系统资源的优化,可以有效地组织京津冀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联合企业物流网络,形成有效的网络体系和物流组织,实现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最优运作。

京津冀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要在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各城市物流信息的电子化管理,促进实物配送网络和信息网络两网合一,从而实现合理配置物流资源。具体包括:首先,推进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覆盖京津冀区域内的所有仓储运输和商业流通企业的网络平台,实现各客户、企业和相关管理机构的信息联网;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换和共享;建立区域内物流资源交换系统,包括资源供求信息的和自动交易功能的实现等。其次,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配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运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管理、组织运输工具,发挥高科技的优势;建立现代化的仓储和与之相配套的立体仓库条形码自动录入系统和电脑信息管理系统、货物分拣系统,为实现仓库管理信息化、仓库作业机械化、商品养护和监控报警的自动化创造条件;实现物流服务的跨国网络化,企业的技术、资源、生产以及销售分布于全球市场,必然要求现代物流服务的跨地区网络化,通过和国外物流企业结成合作关系,形成比较完善的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并与全球物流网络形成无缝对接,使自己的服务网络覆盖企业的生产网络、供应网络和销售网络。

(二)物流信息网络标准化体系建设

目前,京津冀地区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信息网络数据库,但是还存在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所以这些数据库仅仅是一个个信息的“孤岛”。与此同时,物流领域还没有行业的编码和公共数据的接口标准,造成了实际操作过程中互不兼容、数据没有办法自由共享和交换的窘境,完全不能显现出信息的价值所在,也严重影响了货运效率。标准化是社会分工和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实现区域内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其基础就是物流信息标准化,一般来说,物流信息标准化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分类编码标准、信息网络采集标准和物流信息传输与电子数据交换标准。

1. 信息网络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网络分类编码标准是物流信息标准化的一个分支和专业领域,其核心就是将大量的物流信息进行规范合理地统一分类,并用代码来表示,构成标准的信息类别代码,以便于人们凭借代码进行计算机或手工方式的信息检索和查询,这是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业务标准及其它伴随着技术进步而产生的专门领域标准。对于第一类基本标准,其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标准的指导性和稳定性方面;针对第二类业务标准来说,它是关于物流活动(如加工、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和仓储)的技术标准,对于这种标准的制定应该有利于整个物流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同时还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第三类专门领域标准,如运用于政府审批(如报关等)和商业贸易的EDI(电子数据交换),这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其重点应放在适用性和便利性上。目前,“大通关”工程己经在京津冀区域展开,应加快专门领域标准的制定和研究工作。

2. 信息网络采集标准。针对物流信息的采集手段、方法和格式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如在射频识别(RFID)的电子标签(TAG)标准中,对电子标签的外形尺寸、信息存储格式、工作频率、电源形式、有效距离、信号调制方式和阅读方式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标准中,对可靠性、准确性、多用性、覆盖范围以及数据内容等指标进行规定。目前,由于京津冀地区没有统一的物流信息采集标准,针对不同的作业流程、不同的企业都必须制定不同的方案,使得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在企业中运行成本很高,速度也很慢,普及程度不高。因此必须加快设计统一的物流信息采集标准。

3. 物流信息传输与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对物流信息的传输方式、传送速度、通信协议、交换程序、数据格式以及安全保密等进行统一规定。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化可以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信息的搜集和有效录入,是京津冀地区“大通关”工程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京津冀地区很多城市物流电子化程度比较低,有些地方还没有起步。对这些城市来说,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作指导,不仅能加快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而且能促进大通关系统的有效运行(见图2),进而推动京津冀区域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发展。

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建和已建成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所采取的标准不尽相同,各城市已经建立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采用的单证标准和技术标准也不一致,给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和联网造成障碍。因此必须加快设计和统一各类标准。另外,由于物流信息网络的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根据京津冀地区物流的特征及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构建一个合理的信息网络体系,逐步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和物流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荷华,唐国春.长三角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探索[J].现代管理科学,2006,(6):3-35.

[2]赵国玲.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72-224.

[3]周立群.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98-228.

[4]徐忠平.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6,(1):28-37.

[5]李飞.京津物流产业协作分析[J].北方经济,2008,(13):94-95.

[6]刘辉.长江三角洲物流一体化的实现途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Research on Logistics Inform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Ji Lianggang1, Zhang Yunzhao2

(1.Office of the Headmaster,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2. Business School,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第5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慧教育;区域教育云平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3-0059-05

从信息生态观来看,区域智慧教育体系由信息人(教师、学生、管理者、服务人员)、教育信息、信息环境等部分组成,在智慧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统一整体,即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教学改革,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的热点问题,也是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技术在区域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要求。智慧教育生态的构建,涉及区域内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企业等主体,涉及教学、科研、管理、保障等的改革,涉及各类人员、技术、物资、经费的投入产出,涉及信息资源、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等方面。因此,搞好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必须遵循教育信息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学生、教师的共同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的,与区域智慧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进行系统性、整体化的规划设计,努力打造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圈。

一、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建设的客观依据

1.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教育是信息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趋势,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的创新举措。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各种智能信息技术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大,加速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成为广泛共识,这些为我国发展智慧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来看,智慧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提升现有信息化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教育环境的智慧化、教育资源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和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最终形成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生态系统。

2.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宏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各省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纷纷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此外,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行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些纲要与规划的制定为我国发展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落实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国正在有序推进数字教育向智慧教育的跃迁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教育服务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整合教育系统内外现有资源,打造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融合贯通不同教育阶段、支持各类教育教学业务开展的智慧教育系统,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和社会公众等各类用户提供最需要、最适合、最准确、最便捷的教育教学服务,推进智慧教育生态的有序发展。

4.重构教育信息生态环境的必然x择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成效不大,信息化的“冲击波”尚未引起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教育的核心业务依旧采用传统模式运作,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的催促下,技术变革教育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智慧教育的发展不是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改革,通过创新应用新兴智能信息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系统。依据国家信息化及教育改革总体战略,智慧教育要突破现有教育系统的“条条框框”,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结构,再造教育教学业务流程,以“大变革”的气魄和思维重构整个教育生态系统。

二、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发展的目标定位

1.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遵循区域教育信息生态发展规律,围绕解决资源稀缺、重复建设、数据异常、数据与平台标准不一等问题,提高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效能管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改变独立购置和建设的旧观念,扩展资源建设渠道,由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主导,教育软件开发商、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以区域为整体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对课程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开发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开展适当超前的科研、教研和创新试验研究,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区域网络教研与教师互助发展

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支持系统,构建区域性网络研修和学习共同体,使教师能够及时快捷地获得同伴、教研员以及教学专家的帮助,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同伴互助、区域合作的信息生态环境,提升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区域性智慧教学创新探索

研究开发智慧教室、在线课程、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利用电子书包、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技术工具,创建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发挥在促进认知、情境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区域性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型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构建系列化的智慧教学应用模式与方法,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需求的智慧发展。

5.区域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基于区域教育网络环境,构建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收集、处理和传递教育管理信息,为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信息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统计决策手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咨询与解决方案,实现基于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提升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

6.区域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力量,建立由各级教育局牵头、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服务小组。与教育信息化企业携手合作,探索第三方承包服务的模式,形成多方投入、保障发展的机制。探讨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模式与方法,促进区域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应用。

三、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框架

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简称区域教育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环境,是实施区域智慧教育、推进智慧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由于区域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对所属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同时兼顾对上提供数据,以及组织协调区域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任务,因此,区域教育云平台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国家教育云”的重要节点。区域教育云服务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云计算技术,把海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各类学校教育应用管理起来,组成一个集资源池、教育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服务。

区域教育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一个分布式体系架构,由基础设施层、基础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终端层、用户层等组成。该架构通过将云服务与现有的基础架构平台相整合,能够实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部署、统一监控和统一备份,实现了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服务理念。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区域教育云平台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涵如下:

1.基础设施层

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采用云计算体系,对IT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和应用交付。主要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及配套的安全设施等软硬件基础资源,组成基础设施资源池,可根据应用的变化进行动态资源调配,实现灵活的动态扩充或消减,并以租用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2.基础服务层

提供基础服务平台,包括统一认证与权限管理、统一计费与结算、数据交换与共享、智能推送、数据分析等基础服务。基础服务层采取可扩展架构,各类教育机构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

3.应用服务层

提供高度灵活的、可靠的业务支持服务,为各类教育机构和用户提供强大的软件应用服务。云平台的SaaS层通过构建新型的云算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应用,包括“学习云”、“教学云”、“管理云”、“资源云”等,实现了软件即服务的教育应用。

(1)学习云:“学习云”服务能够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几万、几十万人同时在线学习,并在“云”中互动,提供交互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包括在线学习、教学评价和学生班级空间等。

(2)教学云:“教学云”服务为教师提供教学、远程辅导、教研平台和家校联系平台,实现虚拟化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并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与实体课堂、课后辅导对接。

(3)管理云:“管理云”服务提供学校教学教务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办公以及教育部门对区域内学校教育信息的汇聚管理平台,实现区域教育教学管理综合化、一体化服务平台。

(4)资源云:“资源云”服务支持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传、应用和再生,提供海量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储、动态管理和共享服务等功能,实现区域内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集聚、交流和共享。

4.终端层

终端层是云平台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的前端设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终端设备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传统的台式PC、数字电视外,像笔记本、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移动学习和办公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终端设备。

5.用户层

即区域云平台及智慧校园的各类用户,既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机构用户,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各类管理者个体用户。各类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设备访问区域云平台及其应用资源,获得多样化、个性化的工作和学习服务。

四、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运行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在总体思路上是以互联网平台思维等先进理念为指导,按照互联网化的产品开发与服务模式,聚集有关政府、学校、云服务商、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区域内外力量,打造一流的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建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运行机制,形成区域智慧教育良性生态服务体系。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体系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从上述整体结构来看,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其内涵如下:

(1)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政府、运营商和学校”三方主体,同时由各类专业机构、出版社等教育资源提供商、第三方认证与审核机构等相关力量参加,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平台运营服务体系。

(2)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需求规划者、应用监管者,主要负责制定区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校园建设的需求规划设计,投入相关建设资金,认证智慧教育云服务运营商和资源提供商相关资质,监督平台的整体运行,对所属区域学校的应用进行数据汇集、分析和监控。

(3)平台运营商负责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提供基础云平台和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并负责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整体运营,建立付费机制,提供免费、收费等服务运营模式。

(4)学校是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圈的核心主体,区域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与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众多学校主体的参与和为学校师生提供的学习与教学服务。学校及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提出应用服务的需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并在适当的范围内付费。区域智慧教育生态正是通过连接学校、区域和用户等“多边”群体,着眼于求异,拥有不同类型、具有个性的客户,如教育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等,保持个性化、异质性的服务需求。

(5)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种类多样,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两种服务实现运营:在线资源学习服务和平台租赁服务,并采用B2B、B2C等不同的商业模式把服务推送给用户。

五、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服务模式

1.B2B服务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B模式是面向机构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对象包含机构用户和个体用户两大类,机构用户包括区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非学历教育机构等用户。为这类机构用户提供的服务方式即B2B模式。

机构用户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主要包括平台租赁、资源存储与传输、机构认证、课程认证、学分认证、机构内部培训以及增值服务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区域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平台应用服务,协助这些机构建设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部署网络学习平台、教学平台与管理办公平台。

(1)平台租赁: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区域教育云平台整体或部分资源,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智慧校园或教育教学平台,基于云服务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创建自己的品牌。

(2)资源存储与传输: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存储体系,将校本教学资源存储和管理在智慧教育云中,并通过多种传输通道,将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IPad等各类能够进行通信和应用的工具上。

(3)课程与学分认证:区域教育云平台提供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学分进行认证,确认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录、课程单元、课程模块和学习计划等,并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学分认证,对学习者所学课程是否获得学分进行认定。

(4)机构内部培训:平台提供学校或教育部门内部培训所需要的教育资源传输,提供培训活动的记录、管理和评价等内部学习支持服务。

(5)增值服务等内容:利用平台提供的网络授课、教学辅导等教育培训服务,通过试题、课件、教学资料下载等教学资源的传播,按照不同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有偿送达学习资料,实现增值服铡

2.B2C模式

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运行的B2C模式是面向个体用户的一种服务模式。区域教育云平台服务的个体用户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教育部门、区县教育部门的人员,以及区域内有学习需求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人员、居民等用户。

个体用户对区域教育云平台的需求与机构用户的需求不同,主要包括资源检索、资源下载、资源定制和推送、教学教研、网络学习、学习测评、教育教学管理等内容。区域教育云平台以服务为中心,采用SaaS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区域各级教育部门的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资源检索:云平台提供快速、便捷的资源检索功能,检索的资源涉及从中小学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层次,学校的各个专业,区域共享资源和校本教学资源,资源具备多种媒体表现形式。

(2)资源下载: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的下载工具,对有关教育教学资源下载使用。

(3)资源定制与推送:用户对需要的资源进行定制,云平台将教育教学资源主动推送到学习者的计算机、手机、电视、电话、传真、邮件以及其他能够进行通信的工具上。

(4)教学教研:教师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教学,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与学生、家长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5)网络学习与学习测评:学生用户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开展课程学习,完成作业练习,进行学习测评和考试等。

(6)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利用区域教育云平台实现对学校教学、人事、后勤等进行综合管理,与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何锡涛,沈坚,吴伟,柳展,陆俊杰.智慧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15.

[2]吴玮.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顶层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6).

[3]李宏伟,袁新瑞,宁玉文.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4]杨现民.区域智慧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及关键问题探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第6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规划 区域 教育信息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的程度已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在加快,为了促进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许多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但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学校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学校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城区,在区域教育网络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已经分别结合本区域整体信息网络建设规划,作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并在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其他地区的网络建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他一些地区也正在或准备进行类似的规划。通过对典型规划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个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WWW.133229.cOm

一、 地位和意义: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将越来越集中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电子商务,二就是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建设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每个地区在规划本地区综合信息网络建设时,不把区域教育网络的规划工作考虑在内,是不可理解的,至少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备的。可见,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但是,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规划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好的规划,信息化的进程就会受到大的影响,甚至事倍功半。因此规划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不仅应该用文字明确表述,还应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

二、 现状与需求: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的发展水平、速度和目标都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在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时,必须首先很好地分析当地的各种现实情况,既要分析教育发展的现状,更要分析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各种需求目标。例如,在规划中应对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各年级学生和教职工数,教育经费,普通教学设施以及其他信息化教学硬环境--包括计算机总台数、多媒体教室个数、校园网建设情况等作一个详细的统计,同时,要对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化知识应用水平作一个客观的评估;除此之外,还要摸清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信息产业和商业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总之,应对各方面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现实情况、规划年限、教育发展的前景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提出一个既具有先进性,又切实可行的且有本区域特色的总体需求目标。当然,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三、 分阶段目标体系的规划: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少则三年,多则十年,甚至更长,所以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将一个相对较长的规划分割成几段,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与总体目标比较起来,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目标应制定得更具体。例如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近期规划中将阶段目标分解成七个方面,并对实现区域教育决策管理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教学模式信息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师资培训信息化和教研科研信息化七项指标作了详细的定性说明。

四、 战略重点:

这一部分是规划的难点和核心。由于规划中需求目标大多为定性说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还应有定量的指标作为目标实现的参照和指导,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将目标分解成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而且各项指标中能量化的应规定具体数据,有些不能量化的指标则必须定性准确。

1、 设立规划实施的指挥决策系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精干、高效的指挥决策系统,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系统中除了建立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外,还应建立其他相关的工作组织,各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3、 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

4、 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提高区域内干部、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规划应涉及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普及教育--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信息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写、开办网上学校开展远程教育等;信息化师资培训--培训的目标和原则、对象和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员配备、培养和引进、进修和提高等。

五、 保障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以保障实施。这里包括政策、法规上的保障,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以及建立合理的投资体系。

政策、法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例如制定工程招、投标的有关法规,可以确保工程投资的合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建立教育资源开发及使用制度,可以保证开发者的合法利益,鼓励各校及师生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制定培训学习的奖惩制度,可以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努力提高信息素养等。

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保证,也是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要明确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奖惩条例,对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机构的顺利运行。

建设区域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需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且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维护经费也不是小数目,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要下这样的大本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些人认为地方财政无法负担这样大的投资,所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尚为时过早,待经济发达了,财政富裕了再搞不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仅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工程本身的性质也没弄清楚。事实上,区域教育信息化工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工程,它的投资来源,并不一定完全依靠地方财政,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投资方法和多条投资渠道,可以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甚至可以作为产业模式运行。例如,某大集团公司在某地区与当地教育部门以股份制形式合作,拟投资数百万元(全由集团出资)进行校网建设,建立网络公司。在总股本中,教育局占51%,集团公司只占49%,因为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经济头脑的人士会看到投资背后的巨大潜在利益。我们在规划前,首先应对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落实经费来源,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六、 评价、检测机制:

第7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的总体目标和新医改的要求,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本着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方针,把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卫生事业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大力开发利用卫生信息资源,架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为保障人民群众和卫生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点面结合。坚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实际相结合,以信息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共享性”为核心、“个性化”为特色,进一步推动我市卫生信息化的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合理布局和共享应用,做到上下衔接、点面结合、统分有序。

——服务导向,应用驱动。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卫生信息化以管理为导向逐步向以服务为导向,融管理于服务转变;坚持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促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遵循标准,保障安全。坚持把卫生信息标准和安全贯穿于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统一卫生信息数据标准和编码体系,完善区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卫生信息安全机制建设,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责任,切实履行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投入、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和科研学术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有序竞争,合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和省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设计和部署,结合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连接省-市-县卫生信息平台,坚持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以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和结构化的电子病历为两大核心数据来源,通过四个区域技术(区域医院信息系统HIS、区域检验信息系统LIS、区域医学影像归档和传输系统PACS、区域电子病历系统EMR)的卫生信息资源中心来实现医疗服务、健康检查、疾控、血液、卫监、应急指挥等公共卫生信息的整合,实现覆盖全市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新医改提出“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统一高效、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目标。

在建立卫生信息资源中心基础上推进公安、医保、计生等部门信息同享,进一步构建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宏观管理和决策的数据依据;同时逐步开放面向公众的服务。

四、建设内容

(一)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中心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一个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联省、地市级卫生信息平台,下接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网络,支持区域范围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业务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这一应用支持环境,为市区域卫生各项综合应用系统提供集成的、统一的、安全的、完整的、快捷的信息查询、资源调度、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等服务。

2、基础数据中心:建立基础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三大数据库: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分析决策数据库。

(1)电子病历基础数据库:电子病历是医疗机构对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诊疗过程的系统、规范记录,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数据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电子病历内有效整合临床路径,更好地实现专科、专病的精细化管理。

(2)健康档案基础数据库:电子健康档案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信息多渠道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三大传染病专项档案是健康档案的一个子集,其涵盖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管理。

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要符合《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功能规范和数据集规范。

(3)管理分析决策数据库:该数据库为动态海量数据库,涵盖卫生资源数据库、妇幼保健数据库、健康和疾病监测数据库、临床医疗数据库、医学科技类数据库、卫生经济类数据库、卫生政策法规类数据库等,可随时构建需要的数据类型,完成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应用。

(二)建立卫生信息数据业务专网

按照全省卫生虚拟专网的标准和市卫生专网规划要求,建成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局域网(内网)、连接全市医疗机构的内部局域网的广域网(卫生基础网)、连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生、社保、民政等外部系统的广域网(卫生扩展网),实现市内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医疗服务机构与卫生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做好与市、省卫生业务专网的对接。

(三)建立标准化社区系统

1、在全市范围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统一的涵盖三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及三大传染病专项档案系统,并实现健康档案的动态、规范管理,实现省级、市级、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2、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健康体检系统,实现健康体检报告自动上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业务无纸化,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得到规范。

3、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门诊输液管理系统,通过条形码、无线网络等,实现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的准确核对。在正确时间、正确地点及时响应病人的求助,提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4、在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建设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的HIS系统,实现就诊信息、用药信息、体检信息等记录自动上传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从而做到每个建档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就医记录全部过程,通过平台接口实现与电子病历互联互通。

(四)建立新型网络医疗服务平台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安装远程会诊系统、区域影像诊断系统、转诊预约系统及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建立上连省、市级医院,下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镇四级网络医疗服务体系。

1、远程会诊系统。在每个医院建立一个点,配备可浏览、视频等相关设备,通过外网提交省、市、县专家会诊申请资料,会诊专家通过与面对面沟通及浏览病人病历资料(如医学影像、心理图、病理图片等),出具诊断建议报告及时反馈申请会诊医院。

2、区域影像诊断系统。基层卫生院影像(CR、CT等)信息资料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上级医院或影像诊断中心,由专家进行审核、会诊或者出具诊断报告,诊断结果通过专用网络及时反馈给卫生院,患者可在当地卫生院所做的检查能达到上级医院的诊疗水平。图像资料储存在数据库中心或影像诊断中心,可随时调档查看。

3、转诊预约系统。基层医疗遇到疑难病例,把病人信息通过信息平台传输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能及时安排专家诊治或安排床位进行诊治;康复期的病人,上级医院可把各种信息反馈给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师及时了解情况并随访。

4、远程教育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建立视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上级医院的各种培训通过信息平台在各基层医院都能实现收看,实现基层医疗单位可以不离开工作单位进行培训的模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建立涵盖临床路径的电子病历系统

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标准,建设医院电子病历与临床路径,遵循省级电子病历传输标准,电子病历上传县、市、省三级平台。市级医疗机构结合本院推广的临床路径,逐步开展临床路径的标准化电子病历系统的示范应用,并通过平台接口实现与电子健康档案、区域HIS互联互通。

(六)建立药品动态监管系统

各医疗机构通过已有的HIS系统,建立基药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门诊人数统计、门诊输液比例、药品使用情况排名实时统计、处方限制额度等数据实时统计功能,进行整理归并,定时上传到药品监管系统,药品监管系统通过掌握基层医疗机构实时用药数据,结合预警机制和统计分析功能,对医疗机构进行用药监管。

(七)建立医联农保(社保)“一卡通”、“银医通”系统

融合三卡(医保卡、新农合卡、银联卡),完成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HIS及相关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等的接口改造,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构建基于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标准体系,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之间临床诊断、用药、检查检验结果、住院信息、预防保健、档案等诊疗信息可交换与共享,新农合、医保、健康卡实时结报等“一卡通”功能。在确保主要功能、标准规范、密钥体系、管理主体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推进“银医通”建设,达到小额金融支付、预约挂号、“先诊疗,后收费”、双向转诊等功能,并进行医保卡、新农合卡、银医通等多卡合一,进行功能整合,达到医疗、金融、社保联合同步服务等功能,促进一卡多能,方便实用。

(八)建立规范化的妇幼保健专项系统

参照卫生部《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及数据集规范,改造和完善现有的妇幼保健系统,通过卫生信息平台与电子健康档案的妇幼保健子系统,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同时,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开展优质服务。

(九)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依靠卫生信息网络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数据分析、预警能力、决策指挥能力建设,与其它应急救援机构联动协作,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十)建立健康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

完善市卫生局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的学习和监督。按照省政府,卫生部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建成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网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网上医疗服务功能。深化网上预约服务,预约对象扩大到二级医院,预约项目上增加预约检查、预约治疗。增加网上实时查询功能,建立网上平台与数据中心的接口和基于短信的身份验证系统,提供检验检查、健康档案等数据查询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一期建设(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1、建立相关组织领导体系,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解,需求方案起草、制订、论证,预算出支撑软件功能的硬件设备并论证,确定信息中心的设址,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建设项目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软、硬件的投标。

2、在利用原有新农合平台及网络的基础上,初步完成数据中心机房、交换平台和新农合系统改造建设,确立数据标准体系,完成“银医通”一期基础建设,建立小额支付、预约挂号、“先诊疗、后收费”服务功能,完成卫生信息专网及区域HIS、区域PACS系统建设。

3、建立区域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初步建立与完成基础数据中心和基础建设。

(二)二期建设(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建立区域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区域HIS及各联网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互通共享。

2、完成区域医疗卫生机构HIS及相关新农合系统、医保系统、银医通系统等的接口改造,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诊断、用药、检查、住院信息等诊疗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3、在“银医通”基础上,融合“农保卡、医保卡、银联卡”简称“一卡通”,实现“多卡合一”,实现挂号、就诊、双向转诊、新农合结算、医保结算、电子健康档案调阅、“先诊疗、后收费”等多功能,方便群众就医,实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4、完善基于市卫生局信息网站的健康门户网站电子政务系统。

5、建立规范的妇幼保健专项信息系统。

6、建立药品动态监管系统、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和健康体检系统。

(三)三期建设(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整合卫生监督、预防疾控、妇幼保健,完成与信息平台和医疗机构互通共享项目建设。

2、各医疗机构通过外网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转诊预约系统、远程教育、远程监护系统互通共享。

3、建立卫生行政管理决策分析支持系统,完成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应用。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5、完成异地容灾机房建设,保障信息平台的稳定和安全,降低运行风险。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整个卫生系统的重要性;要总揽全局、着眼长远,高起点科学规划和设计,抓好顶层设计,循序渐进、统筹整合,逐步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共享。

(二)强化信息化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信息领导组织和管理机构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要求,建设完善医疗卫生单位内部业务和管理应用系统,并将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应用情况列入绩效考核指标,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第8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区域物流 规划理论 规划方法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物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因此,如何减少物流距离、缩短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协调区域物流节点关系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3月正式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现代物流的发展纳入到国家总体规划纲要之中。当前,我国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物流规划尚属探索阶段以及各地政府不考虑区域总体协调发展的要求,各自为政,盲目进行物流中心、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的建设,重复建设,导致许多物流园区徒有其名而未发挥其经济功能或无法招商引资运营物流项目。本文从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及步骤入手,以期对确定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定位和具体内容有所参考。

区域物流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物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知识。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从冯耕中的区域物流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物流规划就是在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现状、预测物流需求、确定发展思路、建设物流运输设施网络、运作设施网络建设及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一)现代物流理论

现代物流理论是区域物流规划的最基本理论基础,是区域物流规划中功能定位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区域物流如何进行功能设置。根据我国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2001)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强调从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等全过程最佳组合,强调应该把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功能之间的衔接,实现物流整体最优,强调应坚持效率、成本、服务与效益的均衡。现代物流理论决定区域物流规划必须把物流七大功能要素有机结合以满足区域内物流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把物流功能、物流设施设备、人才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物流大系统。同时它要求区域物流规划必须从追求单个企业降低成本、注重局部活动的最优化到追求综合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

(三)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他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协同理论主要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该理论认为区域物流协同效应(即整体性)是由区域物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它要求在区域物流规划中消除物流系统内部相互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的因素,减少整个系统内耗使各子系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让整个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协同理论认为序参量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主导因素,只要在规划过程中审时度势,创造条件,通过控制系统外部参量和加强内部协同,强化和凸现我们所期望的序参量,就能使物流系统有序、稳定地运行。

(四)系统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大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空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物流系统总体目标。因此在区域物流规划中必须做好物流的线路结构规划、节点结构的规划、产品流程网络规划、物流信息网络的规划,必须做好不同层次物流系统体系规划,构建多层次多元网络体系的物流系统,使区域物流发挥其整体最优效果。

区域物流规划的步骤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本着服务本区域经济的目的,在综合本区域和外部环境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物流发展定位、功能定位、物流设施的总体布局、规模及服务水平、政策措施规划等方面的定位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物流规划应该按如图1所示的路线进行规划。

(一)区域物流发展定位

首先,发展定位应主要解决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进行物流建设、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及如何经营等问题。区域物流规划首先解决在本区域内有无必要规划物流建设问题,它决定了该区域未来物流发展方向以及物流经营效率的高低等。规划者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政策、总体经济环境、本区域经济状况、现有物流技术、本区域人口规模、临近区域的物流布局、本区域现有物流规模及技术水平、本区域物流需求规模等因素分析,比较本区域与临近区域的物流优劣势,本着成本与收益分析原则,决定本区域内是否有必要进行物流建设。

其次,考虑在该区域内应该建立怎样类型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建设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服务地域及本区域及属于位置,可以把本区域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国际性物流园区、全国性物流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或城市物流园区。如果仅考虑其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建立为生产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为商业零售业服务的物流园区或面向全社会的社会型物流园区。如果考虑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功能,可以建立仓储型物流园区或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包括港口物流园区、路口岸物流园区及为区域物流企业服务的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类型的确定影响着物流功能规划及布局规划。

最后,发展定位还要解决区域物流经营类型问题,即解决区域物流运作模式问题。物流园区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交通、土地、工商、物价、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其投资庞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因此有效运营可以使区域物流产生效益及快速回收投资。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物流团地和德国的货运中心。日本物流团地模式主要是政府先规划过物流用地,将基地内的地块分别以生地的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建造物流设施和经营,政府不参与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德国货运中心模式主要为政府规划物流用地,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物流中心,把场地出租给物流企业,入住的物流企业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库房、堆场、车间,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与私人共同参与)模式。我国区域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借鉴日本及德国模式。

(二)区域物流功能定位

规划是指在一个确定的目标下选择的解决手段,还包括目标的选定,即政策的拟定等。区域物流功能定位就是在满足本区域内物流客户一定满意度前提下确定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物流运作设施规划、信息网络规划及政策措施体系建设等内容。

1.用地规划。区域物流的服务功能特性决定了它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活动必须依赖各种运输方式及仓储条件所具有的安全性、高效性、便利和低成本等特点,组成有效的物流环境系统,及时准确、低成本地将商品送达客户。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应尽可能选择交通枢纽中心地带,使节点与运输网络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节点的经济合理性,比如地价区位、劳动力条件、消费群体分布、商品流向及流量、服务水平要求等。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可能物流量大小、物流园内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空间关系等,按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好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需要提出的是,用地规划还应考虑规划的区域物流类型,如服务于产品生产的物流中心,用地规划应考虑成本最小,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对于生产有着重要作用的其它因素,比如原材料地的分布、劳动力条件等;服务于商业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给定服务水平(主要是指一定的服务时间)物流中心可覆盖的客户数量最大化;货物中转型的物流中心应考虑用地规划以运输费用最小化为原则。

2.物流运输网络规划。由于区域内可以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和由不同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的联运方式的货物分担模式,并由此产生与之相应的物流网络分配模式,因此需要构建满足一定客户满意度下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级别运输系统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输网络体系,保证港口、机场、公路、铁路、内河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全程物流运输的无缝衔接。区域物流运输网络规划主要指对区域内的机场、港口、国道、省道、高速路、区域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现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3.物流运作设施规划。物流作业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为载体进行运作,因此需要对物流服务场所进行有效规划。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物流要素,优化配置物流资源,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物流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运作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即在一定区域内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物流服务设施等作业场所进行有效规划,使之形成以大型区域物流园区、枢纽物流中心为神经中枢,城市配送中心为末端神经节点,彼此有机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多元的物流运作设施网络体系。

4.信息网络规划。信息是区域物流系统中各组织相互协同的手段,往往对区域物流的运作发挥着引导和优化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流的本质在于对物流需求、库存、运输、风险防范、合作关系、顾客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并在区域成员间进行共享。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就是构筑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良好的物流市场信息交换环境,构成区域信息共享体制,高效协调处理和利用各种物流信息,实现现代物流的目标。

5.政策措施体系建设。区域物流发展离不开地方政策扶持,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应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物流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物流发展促进政策措施、物流活动规制政策措施,出台综合性政策措施、交通运输政策措施和物流相关专项政策措施,发挥资源配置职能引导物流产业发展,扶持重点物流企业,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应与其内的物流量、园区功能定位、功能构成及交通组织等要素相互协调。一般而言,基本功能齐全的物流园区的最小用地规模为7公顷,配送型的物流园区用地相对较小,而货运型物流园区用地规模较大。国外进行物流园区规划往往按照每10000吨/天作业量的占地规划为30-100公顷进行计算用地量,因此对园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可参照相关经验值进行推算,如流通加工区的面积一般占物流园区的10%-17%,配送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15-0.2吨/m2、仓储中心的作业面积按0.7-1.2吨/m2进行折算。现代物流园区不是单一物流功能的场所,而是诸多功能的聚合地,园区由此可划为交通运输、仓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物流服务小区域,因此基本现实与未来发展需要相一致,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功能并由此决定园区布局。

此外,还应该根据外部的交通途径以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物流园区的交通途径主要解决货物流通及内部交通问题。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外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途径决定园区内的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区的布局,使之与外部运输系统相互衔接,并以最小成本实现运作。

(四)物流园区的建设及评估

合理规划后需要对物流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包括建设时序安排、开发项目筹划及开发建设。但是在开发建设及物流园区投入运作过程中,都应基于戴明的pdca模式、依照费用效益分析法或环境评价结合的分析方法等对物流园区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健.区域物流规划理论框架及实践[j].学术问题研究,2008(1)

第9篇: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区域信息化;信息化水平

1关于区域信息化的一般性阐释

1.1区域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们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通过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们自身生活方式改革的过程。而区域信息化是指人们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地区优势,以城市信息化为突破口,开展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跨地区的信息化联合建设。同时,它也是衡量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通俗地说,区域信息化既是过程,又是目标。作为一个过程,它是区域信息化发达地区达到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信息化落后地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目标,它是信息化发达地区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变化的状态函数,又是信息化落后地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变化的目标函数。

1.2区域信息化的测定

区域和地区含义有所不同,本文把区域和地区看成是同义词,区域信息化即地区信息化或包括地区信息化。区域信息化水平主要是指从定量的角度来考察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系统及其环境的现状、质量等综合情况,一般通过信息化指数模型来表示。国外的测度模型主要有美国的M.UPorat法、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HJ3orko和N.J.Menou提出的IUP(信息利用潜力模型)等。国内的测度方法主要是综合评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上述测度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采用的是一种基于可变权系数的地区信息化测度模型,其指标体系如图1。

1.3区域信息化的结果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区域信息化的实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信息化的目标,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哲学意义上讲,信息化的发展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信息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因此,信息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向前和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直接的表现就是在于对社会发展向前的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人才的创造能力,都是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杠杆。

2区域信息化是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对于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张维迎在《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中定性分析了7类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程度、信息化水平、人口素质、网站已注册时间、地区影响力、地区开放度。而在(2003-2004年中国地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报告》中,其课题组认为: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程度、政府官员的国际性视野、科技推广与信息化进程、地区信息化需求、政府信息化投入等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此外还有姜奇平在分析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时,也将信息化归入沟通网、人力资源等影响因素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可见,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许多人都对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笔者认为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直接产物,区域信息化水平是影响区域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电子政务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2.1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场技术的创新,更是一次生产力的革命。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它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信息时代的政府,需要面对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挑战,电子政务正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而产生、发展的。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始终受信息化水平的影响。回顾两者的发展历史,情况亦是如此。

在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的起步阶段,国家提出的是电子政务的雏形——办公自动化;到1993年,信息化的建设进入推进阶段,区域信息化已有一定的基础,此时,国家开始建设“三金工程”,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而在21世纪之初,区域信息化在互联网、信息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电子政务也开始朝着“网络行政”、“智能行政”、“数字政府”发展。

2.2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是技术创新的直接产物,它实质上就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将原有的政府通过互联网办公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适应社会运行方式的根本转变。因而,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在公众信息网上提供优质、高效和满意的政府信息服务,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一个高水平的电子政务系统,而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影响。这是因为,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而区域信息化能推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其次,电子政务是为了使市民更方便地获得服务和信息。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资源上的建设,对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电子政务更好地服务公众。总之,在信息化水平的衡量体系中,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信息资源、信息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是影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最关键因素。

2.3区域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电子政务的绩效

绩效,是指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产生的积极效果。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绩效水平。2003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PEPA/UNDESA)对全球191个国家的电子政务进行了绩效评估,其指标体系包括3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的数据和人力资本的数据分析,都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

在该指标体系中,区域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完备程度,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实现度,自然地对电子政务绩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把电子政务看成一种公共产品,那么,区域信息化水平既影响电子政务的供给能力(提供什么质量、什么性质的电子政务),又影响电子政务的先进程度(决定当地政府能提供何种水平的电子政务),更影响人们对电子政务的评价高低(这直接决定电子政务能否继续存在与发展)。因此,区域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3不同的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电子政务整体上正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有部分地区发展较快,正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阶段过渡。在不同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区域信息化的影响不同。根据基于可变权系数的我国信息化测度模型对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具体情况如表1。

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将得分60分以上的归为第一类地区。在我国,该类地区为信息化发达地区,共有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将得分在50-450分的归为二类地区,共有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陕西6个省为信息化较发达地区。其余地区为第三类地区,为信息化不发达地区。结合电子政务的实现度,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的影响不同。表现为:

3.1在信息化发达地区,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区域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正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过渡的阶段,“数字北京”、“数字上海”等电子政务项目正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标杆。两者的影响关系如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区域信息化水平与电子政务实现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在信息化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正处于由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过渡的阶段。在该阶段,电子政务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使政府能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以及实现政府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交流等。这个目标的实现,更多地取决于本身的“软实力”。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人才、发展环境、信息资源建设等“软实力”项目对于政府通过电子政务来实现其战略一“向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平等交流”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而对照表1可以发现,京、沪、津三市在这几方面都有超前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因此,区域信息化中“软实力”的建设,既提高了本身信息化水平,也提高了电子政务实现度。

3.2在信息化较发达地区,区域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仍很明显,但也可由其他影响因素抵销信息化因素带来的正面效应

在信息化较发达地区,由于信息化程度不够充分,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从图3中可以看出,辽宁、陕西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其电子政务实现度的发展水平却比较低,分析其得分情况,可以发现,辽宁、陕西两省的信息资源得分是7.36和633分,在同类地区中是得分较低的,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却正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任务,它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各项目实现的程度。另外,陕西与其他省的信息化水平相差并不是特别大,如与广东省的差距是7.32个百分点,但其电子政务实现度的差距却很大,这正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其他因素会超过信息化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在本文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作分析)。

3.3在信息化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不明显

信息化欠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整体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建设有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运用,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和应用。在区域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电子政务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会更大,因而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很不明显。

图2、图3、图4中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实现度均系2003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2003_2004年中国地市政府门户网站评价报告.电子政务,2004,(11))。由于资料匮乏,其中信息化水平的数据是引用2002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李因果,李新春.基于可变权系数我国地区信息化测度模型及应用.情报杂志,2006,(2)),由此可能产生一些评价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