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区域农业发展精选(九篇)

区域农业发展

第1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加强技术的筛选、组装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提高科技推广应用率。一是将秋翻冬灌、残膜回收、秸秆清理、适时早播、强化中耕等常规技术作为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常规工作来抓,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质量。二是狠抓重大核心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单产和质量。三是积极引进、实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破解相关技术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四是认真总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作法,从中不断总结、提炼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成份,提高自主技术研究能力。

二、全面实施优良种子工程

按照“农业种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和各农作物种子的种性,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积极培养现代种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种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把博州建成全区主要的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规范可追溯和技术服务等行为;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在农民增收中的价值。

三、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健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整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和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强化对农药经销商和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鲜食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培训,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重要经济增长点,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促进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二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竭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在博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与专业村和种养大户实现对接,共同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探索农技体系创新机制,建立实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必要设备的购置及更新,保证基本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探索和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培训。根据博州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博州农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加强对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创新农村财务公开形式、方法,深入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务工、创业的技能水平。继续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层次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层、带领农民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八、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第2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区域发展;推广工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3]杨洪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史[C].农民之家.2009(10)

第3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课题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4030346)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2日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首先具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欠发达,导致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农业技能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引进和开发致富项目方面有短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缓慢。此外,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必要的行业知识和农业技能,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非农业劳动力过程中的竞争力不足。可见,只有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才能发展农村经济,而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又在教育。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农村教育改革进入政府视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以促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学校。1983年1月2日,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有步骤地增加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的比重”,尤见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第二阶段,1985~1993年,继续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提上日程,以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1989年8月20日,《关于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的意见(试行)》下发,提出“农科教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建立职前与职后教育互相衔接,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第三阶段,1994~1999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途径。1996年4月29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农业、教育和科技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农意识,不断提高农业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为农业服务的自觉性。要支持和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从颁布政策、执行政策两个层面,不断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力度,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帮扶计划,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农村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相比较其他地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们生活贫困。由于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纵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加以扶持,但由于人力支持受限,管理水平低下,也很难振兴农村的经济。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基本的生产力和最活跃的因素。以此类推,只有提高广大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广大农民的职业素质提高,才能提供农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人力支持,从而真正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脱贫致富。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促使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当前,国家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及企业职工的职前、职中及职后培训,促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的培训,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技能。一是可以输送到城市为国家创收;二是可以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外,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可有效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行点对点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有助于多层次地分流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致富资源,可有效为农民再就业提供渠道,提升了农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

(三)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为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岗位。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引导农民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有针对性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如何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地,只有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了,才能进一步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从而增强农民的职业素质和知识素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和参与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加强政策扶持,配合政府统筹,重视市场调节。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都需要加强政府的协调和领导。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县级地方政府对农村职教的财政扶持,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围绕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以网络和市场作为媒介机制,开发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鼓励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进入一种长久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项目合作是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条纽带,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以产学合作、定岗实践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为区域经济服务。目前,很多农民尝试做生产项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生产技能和知识,项目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市场收益并不理想。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极高,只有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送到农村生产的最前沿,使内行人变得更内行,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项目合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促使知识和项目结合,有利于培养出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只有通过项目教学,才能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从而促使一些改变农村面貌的项目能得以顺利进行和实施。

(三)深化教育改革,合理设置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调整自身结构,合理配置专业资源,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每一个地区都会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来打造符合本地区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农村职教若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就应该针对本地的市场资源和特色经济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强势专业。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围绕项目合作编制教学计划,把教学场所设在乡、镇、村,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并按时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以生产需要为教学导向,可以使农村职教不仅培养新生劳动力,还可以开展持续培训现有劳动力,培训口径扩大;只有农民的学习、实践与发展生产紧密联系,农村职教才能有效服务农村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够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毕业后能在能在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农业推广管理部门及农业企业从事农村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农业推广、企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策划与营销、农业综合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从该目标可以看出,我们培养的是既懂经济管理又懂农业和农村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的情况下,这也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现实需要。

二、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有一些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作为应用型专业,其实践性已逐步得到大家的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训教学也开始进入课堂。但对该专业在实践环节的教学,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改革仍停留在对传统教学手段及师资培养的改革上,认为造成农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实践教学基础薄弱,专业起步较晚,办学经验相对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二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培养机制不够灵活。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等等。其实,除了以上分析的两点,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

(一)实践教学软件缺乏

大多数实践教学软件都只是“电子板书”,缺乏相应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软件编写者本身也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难以找准本专业的切入点和关键问题。同时因为开办本专业的学校以及学生人数不算太多,软件商兴趣不大,缺乏开发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软件的动力。因此,找到或由本专业的教师联合编制一款适合农发专业的实践教学软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二)实地调查研究较少

由于农发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对农村和农业有较多的了解,虽然有部分学生本身就来自农村,对农村有一定了解,但其他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农村的认识就较少了,加之就算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对农业方面的知识了解也比较肤浅,因此加强实地调查和调研活动的力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三)学生的专业兴趣不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农发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是该专业的调剂生源较多,本来就不是自己的兴趣,又缺乏相应的引导,对专业了解和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一般,而现实社会的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对校园的侵蚀又使得学生对未来较为迷茫。该专业的学生很多本身就来自农村,考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成为城里人,离开农村,如果要他们毕业后再回到农村,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他们的家庭都不认可,他们自己往往也无法接受。

(四)创新教育落后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是否具备创新能力也是判断该专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而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 把新观念融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或者在新的环境中开创新局面的能力。目前我们的专业教育仍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在这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都不够,直接导致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不强。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一方面要尽快找到或编制适合的实训的涉农企业管理和农村社区管理软件对学生加以训练;另一方面要大量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和机会。将原来的整块实习时间分割为多次零散实习,将自主实习为主改为带队分组实习为主,将以实习报告为主改为以实践项目为主。这样一是可以提高实习的系统性,二是将实习真正落到实处,避免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三是可以将实习和就业相衔接。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较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想法,他们喜欢什么,想要获得怎样的教育。其次需要教师能把握住农发专业的核心教育点,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再次,就是教师能将这两者很好地融合,通过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和实践项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积极投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中去。

(三)加大创新教育培养力度

创新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大学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品质的重要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可以从课堂讲授和专业实习两方面着手,而创新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多调查,多参与、多实践。对农发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参加老师的课题项目、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等,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总之,通过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实现将实习性实践与学生交互式活动相结合,运用于该专业,从而较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农发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并抓住理工背景发展管理类专业的这一特色,找到适合我校特点的农发专业发展道路,为以后把该专业创办为特色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促进我校农发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俊宏.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2).

第5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区域统筹;措施;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16-01

1 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 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 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

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 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 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十三五”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 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 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 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 参考文献

[1] 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41-42.

[2] 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16.

第6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企业大项目调结构转方式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东省临朐县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人口86万,其中农业人口77万,是传统农业大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主导地位,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实现了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壮大了支柱产业,全县经济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1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比2007年均实现了双翻番,工业税收占全县参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9%,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脊梁,作为农业县如何快速发展当地经济,临朐县的做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以“工业立县”为指导,贯穿全县工作全局

工业是富民之源,强县之本。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取决于工业的竞争力。因此,临朐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始终紧抓工业不放手,强力推进不停步。

1、以“工业立县”为指导。坚持以“工业立县”的指导思想贯彻于全县工作全局,将工业经济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以“抓工业经济就是抓财源建设”的理念来统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参与工业经济工作,努力形成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力量上项目,全县上下大合唱的良好氛围。结合实际,县委、县政府还研究确立了发展高端产业,打造核心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并于每年初制定工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任务目标,强化工业措施,很抓工作落实,努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2、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了工业立县、招商引资暨园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几大班子主要领导为成员,定期研究制定加快工业发展的工作计划、政策措施,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调度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为企业搞好系列服务。建立县级领导成员包靠重点项目制度,找准企业发展的症结,制定中长期工作计划和分段实施计划,深入企业开展现场办公,铺下身子真包、真靠、真服务,切实为企业及时排忧解难。

二、抓大项目引进,推动工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发展工业企业,必须抓大项目。当前,是大项目主导竞争的时代,一个大项目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牢牢抓住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三力合一,推动工业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1、巧借“外力”,狠抓大项目引进。立足临朐县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确定了10大重点产业招商线和16个产业招商部门,组建了26支专业招商队伍,以“抓大、靠高、引强”为核心,积极开展点对点、小分队招商,集中精力主攻过5亿元大项目,努力在引进项目质量和个头上实现突破。200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投资11亿元的山水水泥、投资20亿元的华建高端铝型材、投资过10亿元的蓝帆新材料等大项目。2010年,县委、县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大项目招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引进了伊利集团临朐复合加工厂、盈珂海洋生物材料项目等投资过5亿元的近10个,初步形成了全县工业经济的隆起带。

2、增强“内力”,狠抓骨干企业培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足够的精力狠抓骨干企业的培植壮大,着力打造有色金属高端加工、机电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配件和工艺雕塑等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全县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先后制定了《临朐县重点骨干企业动态管理办法》,每年都筛选确定10个工业骨干财源项目和30个重点财源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搞好分类服务,鼓励扶持这些企业扩大规模、上水平。同时,制定《工业技改及新上项目投入激励政策考核认定办法》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高点定位,依靠合资合作,快速做大做强。近年来,先后有20余家重点企业新上了项目或扩大了生产能力,通过扶持、嫁接、改造,我县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了二次创业,正在迅速崛起。

3、打造合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的落户建设牵扯面广、政策性强,只有全县上下协作配合、大力支持,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对新引进落户和骨干重点重点财源项目,坚持落实县级领导包靠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单位,成立专门班子,制定详细方案,倒排工期,分线作战,强力推进,全力为项目建设扫清道路。

三、加快“调转”步伐,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1、狠抓源头管理,严格项目筛选把关。严格执行新上项目“三同时”制度,大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境评估和审查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临朐县建设环境准入条件的意见》、《临朐县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联系会议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源头上把好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关。去年以来,先后审查工业项目131个,拒批项目13个,从源头上杜绝了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上马建设。

2、抓产业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立足临朐县实际,深入开展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创业年”活动,引导传统产业、以改造提升装备水平为切入点,加快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加快自有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到目前,临朐先后建立了部级博士后流动站1处,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3家,全县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先后关停九顶水泥等3家公司7条70万吨立窖水泥生产线,依法取缔小炼铁企业12家,小火电机组3台,水选矿、干选矿企业50家,提前一年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目标。

第7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部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分析得出三明市农业在经济中仍然占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力低,农业人口生活水平低下,农业增长缓慢,制约三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基础差,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三明处于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一直都处于传统的粗放型耕作,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各种历史因素都给三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加上农村人口众多,大量的闲余劳动力,给基础薄弱的农业雪上加霜。农业主要以原始的粗放型耕种为主,而且农作物生产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人的体力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下,导致生产力水平。而这种低效率生产的循环往复,将会阻碍农业的发展。

第二,没有充分挖掘农业的发展潜力,各县特色未能实现其规模化,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实现,农业附加值低。三明的农业主要作物仍然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多,但分布零散,主要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没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地利用好各地区的农业地区优势,发展规模生产,对林业、牧业、渔业等没有足够的重视。生产单一使得农业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性增大。农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无法实现,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综合生产。农产品加工企业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为农业提供的机械设施较少,没能够真正地促进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第三,政府的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农业的服务不到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服务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到位。各种经济特产的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未能实现经济潜力的纵向挖掘,在引导和制定政策整合各项资源中,政府应该起到其重要的服务功能。对教育和产业引导方面的服务性功能不足。因此,政府职能向服务型的转变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政府工作的宗旨所在。

第四,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业的发展将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更显得重要。而如今整个农业体系中,各种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而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足。根据三明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6.3%,R&D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政策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面的各种原因分析知,解决农业问题迫在眉睫。有以下措施值得考虑:

第一,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优势农业资源相匹配的特色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改变种植结构单一化现象。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可以向相关县市学习,如漳州市,对各县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县县有特产”的局势,如平和县(蜜柚与香蕉)、漳浦(海水养殖)、南靖(花卉)等。实现农业管理模式多元化,充分利用三明地区的多山地丘陵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林业、渔业牧业等。鼓励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生态农业,把农业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小农经营向规模化生产、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

   第二,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政策的支持。要实现农业的生产,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各个环节。引入外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引入外资企业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的销售问题,真正的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台海优势和国家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各项有利政策措施,开展闽台合作;利用侨乡优势,鼓励和支持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和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照顾;扶持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增加农业的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农民小额贷款业务。

第三,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水平。要解决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可以实行内外相结合的措施,内外共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除了向市外转移外,也可以引进外资和外企,安排当地劳动力当地就业,发展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就业结构的转换。注重劳动力的素质的提高,开展劳动力的普及知识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重视劳动力的转岗就业培训,注重教育的实用性,以市场为导向,以单位需求为宗旨。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稳定农村市场和农业市场,为农业的发展塑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精简乡镇机构,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认识和重视,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和科技投入。发挥政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相关省市协商合作,积极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信息,积极为农民开拓多种收入渠道。改变过去传统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放松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积极稳固农村市场,打击各种投机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土地流转等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解决各种土地纠纷,确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总结

在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中,三明经济发展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体现为经济总产值不断提高,三大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三明市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包括农业的规模化未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等,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以早日实现增加农业的产值、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机械化,满足其他产业对农业的需求,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和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昉,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李华.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刘春波,宋瑛.产业优化升级战略视角下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探析[J].商业时代,2010(32).

第8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黔东民族地区;县域农业经济;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创建现代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它也是黔东地区至今唯一保持苗族传统文化突出而显著的一个自治县。全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大县。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340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250公顷,林地面积148553公顷,森林覆盖率48.8%。松桃县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贫困自治县,现有人口6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非农业人口4.6万人,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33.4万人,占48%。松桃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多、农村面积大、扶贫开发任务重,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县。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松桃农业经济的发展对黔东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在松桃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松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万元,比上年增加2.71%。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5%(见表1~表2)。

表1 2009年松桃县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2 2009年松桃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松桃县的种植业是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模式,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大豆、小麦、薯类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茶叶和水果等。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该县整合资金,重点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见表3~表4)。

表3 2009年松桃县粮食生产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表4 2009年松桃县经济作物总产值

单位:吨(资料来源:《铜仁年鉴2010》)

除种植业外,松桃县的畜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草地生态畜牧业。该县正着力引进新西兰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黔东草海”,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到2009年末,全县大牲畜、生猪、羊的存栏数分别为72456头、333076头、79925只,畜产品肉类产量32137吨。虽然目前畜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

二、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业生产。松桃县地跨东经108°36′~109°24′、北纬27°50′~28°30′,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步,无霜期长达280天左右,光照散射多于直射,特别适于农作物和各种优质牧草等绿色植物生长。松桃境内年平均气温15.7℃,昼夜温差处于猪、牛、羊等畜禽最佳生长温度范围,适宜畜牧业发展。因此,该县立体农业气候比较突出,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交通便捷,有利于打开外部市场。松桃县地处黔、湘、渝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它东邻张家界风景名胜区,西靠重庆大都市,北临三峡旅游区,南依省城贵阳,其直通半径都在250公里之内。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一纵一横一环八连线”的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铜(仁)秀(山)高等级公路,鲇秀、松吉、凤大三级油路贯通全境,通乡油路率达64%,通村公路率达63%;铜仁机场就在其大兴镇境内,现已开辟多条旅游航班;渝怀铁路入黔第一站松桃站已建成通车;杭瑞高速即将过境,运输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和沿海辐射西移,长江经济开发逐步向西推进及重庆大经济圈的建立形成,处于湘、黔、渝二省一市结合部的松桃,将以其独具的优越区位打开周边市场。(3)农业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较大。松桃县种植业较之黔东各县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其粮食作物水稻、玉米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高于其他各兄弟县。加之海拔落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农特产丰富,中药、茶叶、魔芋、珍珠花生、牛肝菌、薇茶等绿色产品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林业资源富足,有林地1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8%,活立木蓄积465万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利用价值。(4)依赖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形成。松桃县依托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楠竹、食用菌、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加之政府积极引导,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比较优势农业可望在近几年内形成。

三、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劣势

1.生产要素集中化的程度较低,农业结构呈小农结构特征。在黔东山地农业的条件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地块较小、工具简单,农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目前大多数农村仍滞留在“家庭单一经营、自我服务”为主的小农生产状态之中,生产要素集中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农民只能获得产中极其有限的利润,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产前和产后多种利润,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生产型向市场型的转变。

2.农业耕作方式落后,科技力量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黔东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一是基础设施较差,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技术装备落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耕作,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没有专业的农产品市场,致使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难以有效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观念里只有“种”和“卖”二字,没有现念,不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经营,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盲目性和趋同性,致使农产品无比较优势,卖不了高价。

3.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支撑不足。松桃县主要是依靠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资金的投入,发展支撑不足,大部分优势资源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转化、运销明显滞后,龙头企业极少且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之全县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农业投入十分有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县域工业经济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反哺农业的能力。县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县域工业的支持,工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松桃县域工业经济落后,无法对农业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原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弱,农业发展缺乏后劲。除此之外,农村市场发育缓慢,特别是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耕地资源日益短缺等也是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对松桃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大力开发特色产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松桃县目前正在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但许多项目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自主品牌。因此,应加大投资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技术引进的水平,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符合松桃县域特色的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经营模式上,应依据市场选择好区域内的主导产品,扶持建立生产该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以市场带产品、产品带龙头、龙头带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

2.建立原产地保护制度,开发松桃特色农产品。松桃拥有丰富的原产地农产品资源,如茶叶、花生、中药材等,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为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开发利用及保护优质农产品资源,逐步建立起原产地农产品保护制度,发展松桃特色农业经济,实现农户增收、经济增长。

3.着眼于发展现代化农业,打造优势品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结合松桃县的实际情况,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发展农业,实行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立足于松桃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力争打造出适应市场竞争的优势品牌,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

4.培养现代农民,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就得不到转化,农民抵御市场风险、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就难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松桃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通过基础教育和农民专项技能培训,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工作,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5.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支撑和服务。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业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农业信息化,抓住信息网络所能够提供的低成本、多样化、广覆盖的信息传播、知识扩散机遇,向广大农民传授各种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知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咨询服务,这样才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松桃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其一定的优势,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作为黔东民族地区农业大县,该县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状况,但对研究黔东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松桃县应立足本地区实际,结合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走市场化农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浅论发展县域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23)

[2]《铜仁年鉴2010》[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3]严再正,王志凌.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浅论――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个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

第9篇:区域农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渝西经济走廊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140-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由于城市的喧嚣、交通的拥挤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开始怀旧,追求自然和心绪的宁静。如今,寻求安静祥和、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向往、需求和趋向。正是在这一需求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开始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又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同样,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亦即乡村旅游不等于农村区域经济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辅助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运用旅游学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两者的互动发展模式展开论述,着重探讨乡村旅游与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结语

乡村旅游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展的旅游项目,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方式。但各个国家的乡村旅游各有特色,其地点都在农村,内容则大不相同,因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而异。因此,我们应从实际出发,认识到乡村旅游产业与发展好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以高度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积极奋进,为我国的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2004,11(12):62-64.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经济年鉴[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3] 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实,2007,(1):42-44.

[4] 白洁.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C].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作品选登,2006.

[5] 国家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1.

[6] 杨振之,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