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区域经济理论全文(5篇)

区域经济理论

第1篇: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创新兰州新区新熊彼特主义

1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新熊彼特主义

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的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即经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创新理论是贯穿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始终的主线。他把创新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的,是非连续的,跳跃的,每一次变化都是质的变化,是产业的更新,产业的突变,因此通常又被称作破坏性创新。“熊彼特把创新分为五种情况:(1)引进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产生某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就是在有关制造部门中还没有通过经验检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建立绝不需要以科学上的新发现为基础,而且它还可以在商业上处理某种产品的新方式之中存在。(3)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所研究的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没有进入过的市场,而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征服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某种新的供给来源,而不关心这种来源是己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任何一种工业执行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1]。”近年来,经济发展形势日趋明朗,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国家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正如说过:“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因此,作为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的理论又重新火热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仅靠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理论界重新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进行新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所谓的”新熊彼特主义”。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技术变革和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代表人物是门施等;以制度变革和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弗里曼、纳尔逊等。前者注重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后者更注重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分析研究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新熊彼特主义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其指导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对兰州新区实施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企业发展导向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兰州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基础薄弱,招商引资受阻

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兰州新区在建设之初,开发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土地出让。由于其自身发展规划需要,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占非常大的比例,商业用地不足。因此,导致新区引资面临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兰州市地理环境特殊,城市发展沿河发育,导致城区狭长,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发展受限,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不高,给偿还贷款又加重了负担。“兰州新区通过推行‘一企一策’政策,试图通过低地价来招商引资,然而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东中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难度较大,加大了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难度[4]。”

2.2企业数量少,规模效应弱

兰州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下的力度依旧不够,资金链薄弱导致企业扩大发展规模受到阻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新区发展陷入“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低水平发展陷阱”[4]。无法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链,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新区还处于发展初期,企业数量较少,尚未形成集聚的产业链,因此,基础设施使用成本较高。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规模效应弱,企业发展影响力较小。另外,兰州自身企业本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居多,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发展优势不明显,人才吸引力不足

兰州新区地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差,无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和市民居住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兰州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较少且大批科研人才流失严重。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脱节,兰州新区在发展之初出现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卧城”现象。居民还是要往返于“母城”与“新城”之间,基础设施不完善,让居民更加不便。一些新开发的楼盘无人居住,只是成为完成指标或房地产资本市场投机的手段,种种原因,导致兰州新区发展人才不足。

2.4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基础薄弱

兰州市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其经济综合实力较弱,对兰州新区的支持能力有限。虽然鼓励企业向新区搬迁,但是由于投资不足,企业运转资金不足;企业数量少,规模效应弱,企业层次不高,科技产业基础薄弱。就高新技术产业而言,兰州明显缺乏高层次产业的吸引力,而且也极度缺乏支持此类产业的人才和基础环境。相较于重庆、西安这些城市,即使在相似条件下,也没有较大的优势吸引东部的优质企业。

3熊彼特创新理论对于兰州新区发展的启示

无论是熊彼特主义还是新熊彼特主义的分支理论,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本质上讲都是以创新为核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增长提供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为制度创新提供基础和工具。借鉴其经济发展理论,需要结合兰州新区的实际发展。

3.1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资本利用形式

按照熊彼特的解释,资本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从而控制各种商品的一种“杠杆”和“手段”。此外还有两点也是熊彼特所着重强调的:第一,资本是创新与商品之间的桥梁,是生产的前提。资本不是商品,而是投入于商品的购买和生产的一种要素。企业家要购置具体商品,就必须先拥有资本,而且只要这项购买没有完成,资本就与任何明确存在的商品无关。资本的特性在于不能把它视为某种具体商品,而只能作为技术意义上的用于生产的一种手段。在购买完成之后,资本的职能也就履行完了,而所购买的具体商品和土地就构成了企业家资本。第二,资本是个发展概念,在循环流转中没有明确的对应物。正如熊彼特所言,资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想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就要做好引资、融资工作。兰州新区在引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要和政府衔接好,争取利用多方资金。在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二)》的著作中,对资本利息的详细分析,向我们展现了资本和创新的紧密联系。“就像商业形势决定利息率的变动一样,商业形势通常仅指当前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忽略非经济力量的影响。因此,创新所需要的货币就构成了货币市场产业需求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创新这个根本因素,才能使对货币需求的其他来源起作用”。资金的运转是经济循环发展的保障,创新是经济运转的动力源泉。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创新资本利用形式才是其主要目的。

3.2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新的发展角逐在西北部级新区展开,兰州新区的发展优势正逐渐凸显。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兰州新区是沿着国家西北的疆域,陇海线、包兰线、兰成线和兰渝线,兰新线、兰新二线、青藏线等铁路线的重要枢纽,同时连接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更是广西、贵州、重庆、甘肃等四省市场链接的汇集点,只要打通海铁联运,实现互通互联,就有望将市场发展到东南亚地区。从世界经济格局中来看,兰州新区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无法绕行的门户。完备的交通网降低了运输成本,大批货物从这里出口,兰州新区成为了大型的物流集散地,为向外走出去打通了贸易之路。同时兰州更是工业原料产区,具有生产新能源汽车需要的电池原料、工业用电成本低等优势,吸引了部分企业落户。同时,兰州新区在政府扶持与企业升级双重激励下,发展框架已经形成。像兰石集团等龙头企业已经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下一步就需要发展相应的配套企业,形成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新熊彼特主义中,以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海纳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理论,研究了技术创新与垄断、竞争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认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个重要因素。企业规模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着一种“技术创新”的能力,而且影响所开辟的市场前景的大小。垄断程度越高,对市场的控制越强,越不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技术创新”的利益就越能持久。因此,建设具有西北特色品牌效应的、有规模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是必要的。

3.3产学研相结合,完善人才激励制度

新时展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本的投入是技术进步的必要前提。兰州新区是新兴崛起的国家战略规划区,对人才的需求更是紧迫,人才的引进是兰州新区实现创新发展的源泉。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是首当其冲的发展机制。兰州新区应在制定切实可靠的人才激励制度,提高工资水平及津贴待遇,完备落户新区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在吸引人才的同时,培养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兰州新区可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建立对接式人才就业通道。对于产学研发展模式的制定可以借鉴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例如,英国政府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源泉,不仅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而且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合作。企业家是熊彼特在阐述创新理论时重点论述的对象,他认为在市场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并且将企业家与管理者、资本家进行了比较区分。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就是为创新而生的,“创新”就是企业家的存在意义。在熊彼特的著作中,大篇幅描述的“企业家”与新时代所说的人才具有相通性。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同样要重视企业家的作用。在兰州新区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为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新时代下,需要高质量的发展。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的结构模式。对于企业高质量、高技术的创新产品,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减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创新发展减轻压力。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给企业发展松绑,创造充足的创新空间,让市场的自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4创新发展方式,综合开发利用

以英国的弗里曼等为代表的另一些新熊彼特主义者,提出了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起重要作用的理论体系,强调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的刺激作用,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打下了基础。兰州新区的发展建设有赖于政府战略的指导,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策上,都需要为国家发展的整体利益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为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6]。兰州是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连接东西方沟通交流。而且兰州新区在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战略地位,是国家未来的石油化工能源基地。综合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身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打造西部特色旅游生态发展模式,形成互补性、互惠性的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

4结语

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跨越经济转型关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工作的全新实践,破解一系列难题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和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改革创新精神。”在针对地区发展问题时报告还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兰州是西部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节点,兰州新区的建立为实现商贸流通、提升兰州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地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需要,承担着国家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但是城市新区建设是一个漫长、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完成后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依据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把握其需求的规律性,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重大的转型期,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于兰州新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示及借鉴意义。兰州新区发展虽然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从目前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一带一路”政策始终是兰州新区建设发展的长久机遇和不竭动力。依据熊彼特创新原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各方努力之下,兰州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步伐是坚定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一)[M].叶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谈创新[EB/OL].

第2篇: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经过分析可预见我国将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局势,主要包括:第一,更合理的划分产业区域,产业的明确分工会给企业增加产出。第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将会持续增长,虽然无法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但中西部的一些地区已经具备发展新经济的条件。第三,我国的一些经济板块会向一体化发展,其中有商品市场与交通设施的一体化等。第四,不断深入发展跨国跨省的合作,特别是沿海地区、边境地区的合作。

二、未来区域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地方经济管理的主要创新方向

1.创新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提出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转变,调整经济的结构战略是其主要的转变方向;科技进步、创新的转变作为重要支撑;保障、改善民生是实现转变的出发点、落脚点;资源节约、友好环境的社会建设是着力点。一方面来说,必须要重视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新的一轮国际产业发展,以促进产业的升级、改革产业机制。另外,也要注重培养区域经济的的核心竞争能力,加快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培养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牌,把投资驱动型转变为创新促进型。

2.创新区域经济调控模式

在我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提倡下,行政区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制定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是要适合本地,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设计与实施发展计划;充当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维护者、调节者;构建有层次的宏观调控机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中要维持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并要保证有效地配置资源。

3.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不但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还必须遵循我国经济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需求,要把效益当做是发展的核心,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平等自愿合作,地方的联合机制在横向发展的合作方面有关机制的创新是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规模的主要方式,以这个方式来实现共享区域市场与组建企业集团,还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以现实区域经济横向联系的共利共赢。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区域之间的共同协商方式,使得区域的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得以实现统一安排和制定,区域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重点工作是协调区域内、政府间的利益冲突,最终让经济效益的目的得以实现。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模式

行政体制的改革是以实现服务型政府为最终目标,坚定地实行政府的改革,让政府从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者、所有者转变为经济活动的监管者、规则的设立者,政府的功能主要作用在经济的活动中,为经济提供制度环境,有效地降低成本、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改革与促进企业的正当竞争。要想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不断地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还必须能够有效的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预防出现以权谋私的行为。

三、结束语

第3篇: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思政案例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对教师提出了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在教学中传承、传授,就是立德树人。其中,扎实学识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洞悉学科前沿方向,更要有将国家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转换为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以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将来献身国家的理想信念。由此,我国高等院校开启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

一、“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设置的背景

2020年初,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期间,个别留学生发表不当言论,引起大众一致抵制。“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再度成为讨论焦点。高校应该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简称“三观”)逐渐定型的年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知识中渗透“三观”素养,实现德育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是课程思政实践的主要目的。早在2016年就提出思政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德毅、宗爱东(2017)提出专业课程思政重在知识传授中突出价值引领的作用[1]。邱伟光(2017)强调课程思政在完成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的功能[2]。“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发展对策三大内容。“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研究内容与中国的实践紧密相关。结合“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制订课程思政大纲,是确保课程思政常规化、持久化的基础。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的基础

课程思政大纲总体包括两部分,其一为课程思政目标,其二为课程思政内容。总体来看,课程大纲设置是以课程特点、授课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不断更新、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后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平衡充分发展理论框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会更加丰富。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差异。重点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素养,地方普通院校更侧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我国任何高校人才定位必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经济学专业学生中开设,以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大三学生为主,因此教学内容设置侧重理论的应用和对策部分,尤其是以新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为重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大纲

以地方普通院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为目标,设置课程思政大纲。

(一)“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

“区域经济学”教学目标如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串联起来。阅读文献,熟悉所学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1~2种区域经济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关注不断更新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熟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解读和实施路径。课程思政目标如下:透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透过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科自豪感;透过区域政策的解读,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理念。

(二)“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内容

除去“区域经济学”总括性介绍,“区域经济学”主讲生产力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区域经济政策五大理论。以下基于每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内容。1.“区域经济学”总括性介绍的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重点介绍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尤其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中提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方案,是我国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以特色区域经济学形成历程激发学生的学科自信和学习动力。2.生产力布局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主要介绍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理论。作为案例研究,介绍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梳理中国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趋势是理解过去和目前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总体来看,中国产业布局呈现出“东部沿海仍将是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沿海三大都市圈将继续主导中国产业布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总体趋势。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和谐”的体现。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政策鼓励有能力、实力的学生积极投身于扶贫建设。3.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目的是解决区域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罗斯托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要经历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我国当前正处于起飞向成熟转折阶段,提高发展质量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后,我国GDP高速增长持续四十年,带动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个经济带”战略促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和发展策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竞争与合作、区域收入差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要解决区域间对资源要素的竞争、要素聚集强度导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资源环境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客观看待国际贸易理论,从历史角度看,英国、美国都有过经济弱小时强调贸易保护、经济强大起来需要输出多余产品时强调贸易自由的阶段,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才有尊严,这是提出的“民族复兴”的体现。总体来看,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扩大开放、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该倡议将我国和沿线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成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上述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精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资源的利用模式,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有效利用资源。垃圾分类是城市居民的责任和义务,个人应该为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感到光荣。通过垃圾分类不仅使个人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激发了公民的成就感。5.城乡统筹理论的主要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主要介绍城市化、二元结构、乡村经济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解决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透过我国城乡发展策略从城乡隔绝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融合的发展历程,透过“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制定,认识到我国对城乡二元结构改善的决心,认识到国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决心。以此激发学生有能力后积极参与回乡创业项目。6.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课程思政内容本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本部分课程思政内容如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从2013年至今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报告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以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激发学生投身于中国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国发展贡献力量。

四、思政案例是“区域经济学”

课程思政大纲的实现方式之一“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内容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案例法是其中一种[3],相对于课堂讲授,以现实中案例为基础讨论区域经济理论,学生的感受更直观,通过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的穿插,案例分析更加形象、具体,容易被接受。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宏观角度的资源利用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考验每个人的生活和消费理念,可从小处着眼。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的主要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生活体现。网络上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图片资源丰富,以下以“中国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行”为题目完成一篇案例。

(一)案例文本

总书记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年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次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两次修订都明确强调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逐步实行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2000年,全国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18亿吨,2010年增长到1.58亿吨。而生态环境部的《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9年全国200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量达2.1亿吨。逐年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对于清运和末端处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垃圾分类都势在必行。若单凭政府进行垃圾终端处理,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拆捡、大批的处理设备焚烧或者填埋,成本高、效益低;而若是在垃圾处理的前端便进行分类,便会减少许多成本,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具体包括:节约垃圾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美化居住、生活环境。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推行了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面强制性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城市。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开始推行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的垃圾分类强制实施也正式开始。两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推行都分别从奖励和惩罚两个方面设立了相关规定。首先,对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两个城市都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其次,两个城市都设置积分奖励,居民个人可通过投放垃圾时刷卡积分,积累一定积分后可向居委会兑换日用品。除此之外,两个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提高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方面都起到了极大宣传作用。包括:张贴公告,入户宣传;教育部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本市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等活动;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带动家庭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是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到2020年底,我国有46个重点城市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二)案例解析

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垃圾分类收集是指垃圾按其可处置的性能或可利用的价值而分别收集的方式,目的是为资源回收和后续处置带来便利。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并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可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垃圾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参与环保是举手之劳,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正确投放垃圾做起吧!

五、“区域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总结

课程思政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理念,大可以包括宏观层面的爱国理念,中可以看到文化、学科自信,小可以体现个人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只要通过专业课程树立了正确“三观”,传播社会正能量都可以看作是课程思政的内容。从学科内容看,“区域经济学”具备多层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可以从三个层次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宏观层面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和区域政策等内容介绍,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实践和理论是互相促进的,我国的现代区域经济学虽然源自于西方,但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不断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中观层面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历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术自信和学习动力。任何区域发展对策的贯彻都要有人才的配合与支持。微观层面来看,区域发展对策介绍中鼓励学生参与回乡创业、支援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鼓励学生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等有利于资源与环境可持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小事”。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第4篇: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建设现状;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及方法,分析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及其空间效应,以此促进人类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其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区域经济学课程也在很多高校开始开设,一些著名高校都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或博士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为国家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和兰州大学等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研究方向或内容也应契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因此,通过梳理我国高校对区域经济学的开设情况,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根据社会实践背景分析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无疑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溯源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1826)在《孤立国》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区域经济学发展迅速,在许多西方国家掀起研究的热潮。此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代表性著述如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和E·M胡弗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相继问世。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其在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研究焦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间均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研究中的数学模型等。目前,国外区域经济学关注趋势是非都市区发展、人口迁移和产业再布局等问题,体现了区域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国内区域经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问题突出而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重点围绕生产力布局进行相关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将国外区位论的主要思想引入到国内相关区域经济问题分析中,并对区域经济理论开展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但此时区域经济学依附于经济地理学和国民经济学等,缺乏独立的学科地位。1989年,程必定《区域经济学:关于理论和政策问题的探讨》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研究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著作,也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立“区域经济学”二级学科。伴随着社会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开展,诸多经济学者、地理学者及工程技术专家等,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研究的行列。区域经济学成为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二、我国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设置情况

目前,已有17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其中区域经济学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表1)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是全国最早的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单位之一,200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形成了跨学科、高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区域经济教学和科研体系,是国内高层次区域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由原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两个博士点学科合并而成。在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2002年建立了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土地与房地产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解决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决策参考。2014年以来,该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发挥国家智库功能,撰写的成果直接进入中央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报告,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持。兰州大学首先是在政治经济学硕士专业中增设了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随后在国内首批申请到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权,开始较大幅度地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了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2001年区域经济学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该校在国内率先开展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立足“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学科”的发展思想,凝练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如西北民族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以及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研究,寻求区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北京大学于1991年发起和创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1993年成立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以发挥其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1998年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目录调整精神,设立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科融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于一体,在全国率先开展空间复杂系统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等。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学科具有一支跨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集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和学术梯队。以吴殿廷教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是该校区域经济研究的主体,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在此担任客座教授。其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和城市经济、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已在国家经济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于9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2001年设立区域经济学博士点。该校区域经济学学科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及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主要开展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和房地产(土地)经济等方面研究;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河南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区域经济学于2006年获批硕士点,学科带头人李小建教授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学科团队在公司与区域发展、区域要素流动与产业聚集、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形成了较明显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三、国内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建设特点分析。根据上述国内部分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建设情况,首先从归属学院(系)来看,区域经济学主要设置在经济学院,如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区域经济学也有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中国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与此类似的是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理系,现在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他们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目前设置在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这说明高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另外,也反映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学科设置较为杂乱,也为某些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研究方向来看,各高校既有重叠之处,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是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南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偏重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兰州大学立足西北区域经济和生态,地区特色明显;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域发展和经济地理,对于地理学的倾斜度比较大;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土地和房地产经济研究方向成为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点之一。区域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经济学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整体来说,各高校区域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地理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结合,空间形态与过程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计算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注重在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体系分析。区域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这种交叉性、复杂性,也使得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或理论体系建设的观点不尽相同。以孙久文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和区域经济关系协同等;以郝寿义、安虎森为代表的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与区域治理等方面。这里区位与区域空间结构主要是对中心城市或城镇、广大乡村及各种网络构成的结构状态、相互关系等进行研究;以魏后凯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包括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供给与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政策与管理等五个领域。其中,经济活动区位研究主要指企业或产业区位决策和选择。上述研究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泛。不可否认的是,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还存在争议,缺少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等成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短板”。

四、区域经济学发展走向

第5篇:区域经济理论范文

1.1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2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