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工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41-01

一、个旧市基本情况概述

个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红河北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因为海拔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故个旧市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个旧市还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和锡材中心,相较于其它资源型城市而言,个旧市不论是在区位特点,还是在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比较典型。对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不仅对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有利,而且还能探索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从而为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环境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现如今,随着个旧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日益加大,资源枯竭的威胁已经日益明显,地表植被覆盖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现象、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导致个旧市生态环境自我补偿和可再生能力不断下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资源环境不仅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反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那么要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

个旧市产业主要是依靠有色金属采选冶,尽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但发展还不够的合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柱产业单一、服务产业比重小的经济格局。2014年,个旧市产业结构比为17.2:45.6:37.2,其中,服务业占比37.2%,在云南省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性,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偏低。

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个旧市乡镇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区域性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受生产资料价格日益上涨影响,使得农民增收渠压力加大,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农村劳动力可转移剩余空间不断减小。

(三)发展方式有待转变,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存在严重制约

当前,个旧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不大。企业缺乏较强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在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升级改造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中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制机制对个旧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管理创新上拓展不足,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三、发展模式推广适合区域分析

从云南全省发展角度考虑,云南曲靖、昭通(含寻甸和东川)州市都是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适合实施的区域(如图1所示),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地区都分别与贵州、广西和四川毗邻,是通向省外的必经通道,有著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岭河谷相间交错。从气候条件看,昭通境内群山林立,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差异小,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候差异性明显。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要高于北部,湿度也比较低。而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从资源禀赋上看,首先,各地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昭通市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不含苔藓植物),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曲靖有野生动物4纲、24目、45科、249种,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20余种,有野生食用植物178种、工业用植物236种、天然草本植物465种、花卉观赏植物285种。其次,水资源丰富。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境内分布着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众多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6.28万千瓦。昭通境内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

四、发展模式总结

一是保存原有特色产业,利用比较优势,以建立特色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扶优扶强为切入点,以精深加工为重点,鼓励技术改造,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改造,延伸与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接替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植入新兴产业,注重生产业配套,以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思路,以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为抓手,以“优质化、生态化”为主题,以“高科技、高效率”为重点,鼓励生态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优势再造,培育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接替产业。三是集聚资源、产业、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实力等优势,发展组合型城市群,实现工业、商贸、物流有机组合,开拓创新,联动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运作的机制,构筑特色工业园区产业承载体系,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约化产业发展格局。扭住特色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建设轻工产业园,以利于个旧市工业转型升级。同时继续把南、北选矿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注重重金属污染治理,并以此为切入点,建设成为循环型和科技型选矿园区。积极推进实施“七彩云南,精品个旧”保护行动,对“两高一资”建设项目加以严格控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对废矿、尾矿以及废弃物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进创新型个旧发展

大力推进创新型个旧建设,针对性地发展个旧市全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紧紧围绕个旧地方产业,加快产业化创新基地培育与建设,重点建设锡、铜等有色属新材料、农副产品、药材深加工等产业化创新基地;同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中介服务;不断促进个旧市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个旧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发挥“锡文化”的地域特色,打造集休闲、康体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推进“个锡之花”锡工艺鉴赏、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创造公平公开且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并以个旧及其周边城市的服务经济为纽带,形成产业城市群。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二是发展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三是开展咨询、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及仓储等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丁善生. 谈濮阳市华龙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C]//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 2011.

[2] 张进伟. 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 农业经济, 2016(2):101-102.

[3] 胡建团. 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外企业家, 2013(14):13-14.

第2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长期以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主要发展发向[1]。生态农业是依靠生态工程技术建立的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2],较之传统农业,其人力、物力投入较少,能源消耗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桂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和必然性

桂林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水资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3]。由于未实现工业大规模化生产,境内水土污染较轻,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农业下资源利用率较低,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受限于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桂林大规模发展常规农业所导致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为突出[4],扶持生态农业成为桂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发展思路

桂林市农业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粮食、果蔬产量始终稳居广西前列。桂林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模式较多,拥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技术,但由于桂林市总面积较大、资源分布多样化、区域特征差异化,整体发展难以保持一致性,部分地区未探索出最佳发展模式,收效一般。基于此,要落实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立足于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协调农业开发和生态治理,加强农业循环技术研究,持续改进原有模式,增强农业后劲力。具有发展经验且技术较为成熟的区域,可进一步扩大循环农业规模,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分区发展情况

结合桂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立足于长期的农业实践,以进一步优化生态农业产业为目的,依据各地农业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和农业发展根基,实行区域化布局。

3.1优化发展区

包括临桂区、灵川县、兴安县、全州县、永福县、平乐县、荔浦市。以上地区是桂林粮食、果蔬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基础较好,要坚持以农为本理念,巩固农业生产主导地位,兼顾环境治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创新农业模式,强化循环农业,稳定粮食、水果、蔬菜生产,推广优良品种,打造优势品牌,发展休闲农业。全州县商品粮产量大,是著名的“桂北粮仓”。该县在生态农业生产发展中,紧抓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禾美稻香现代特色核心农业示范区为例,在该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种植双季稻、超级稻,集成机械化种植、绿色植保等现代技术,实行“稻-灯-鱼-肥”种养结合,同时发展油菜花休闲观光,为稻田增产增收提供可靠途径,也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适度发展区

包括雁山区、阳朔县、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该区喀斯特地貌高度发育,且属漓江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农业产出以金橘、月柿、桃李梨等特色水果为代表。要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抓好生态保护,突出自然优势,着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加快完成一、二、三产业融合。恭城县有“中国月柿之乡”的美誉,月柿产业推动着全县经济发展。在生态农业上,恭城县坚持“猪+沼+果”三位一体模式,既采用环保方式处理了养殖粪污的排放问题,又通过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质量,提升了果品品质。

第3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宝泉岭;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黑龙江垦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地区之一。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还是会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出现,尤其是随着黑土层的进一步破坏,垦区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减弱,如何积极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垦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外对于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1)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2)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3)德国的“生物农业”模式。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才真正开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制定符合我国及区域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研究区乃至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2 研究区概况

宝泉岭分局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九个分局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9°35'至130°36',北纬46°33至47°54'之间。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宝泉岭分局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31.75万公顷,占整个垦区耕地面积的13.53%,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3.68%。

3 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方面,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实现粮食产量252.7万吨,种植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9%。粮食单产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7856kg/hm2,增长到2016年的9986kg/hm2,处于黑龙江垦区9个分局中较领先水平。畜牧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1%。

3.2 机械化程度

2015年,机械耕整地面积为415350公顷,在整个黑龙江垦区而言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有利于整个分局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各个农场来看,区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其中,290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广,达到51820公顷;依兰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小,仅为4536公顷,差距达到10.8倍之多,可见宝泉岭分局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

3.3 水利化程度

2015年,宝泉岭局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248711公顷,其中,绥滨农场有效灌溉面积最大,为40102公顷,汤原农场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23公顷,处于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宝泉岭分局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

3.4 生产资料消耗程度

从农药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农药施用量为1230吨,相对于2014年有所下降。从各农场使用情况来看,290、军川和绥滨农场农药施用量较大,而江滨、名山、延军、汤原、依兰、梧桐河六个农场的农药施用量均小于100吨。从化肥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3431吨。可以看出,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

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依兰、汤原等部分农场由于规模小,无论从土地面积、生产规模、人口总数、农垦生产总值,还是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等,都与其他农场或者垦区其他地区无法抗衡)。因此,造成了许多单一农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环节都要受到农垦外部的制约,农垦抵抗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农垦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实施难度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宝泉岭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4.2 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宝泉岭分局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这对于农垦系统的统一经营管理非常不利,这也是制约该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性因素。最近实施的农垦农场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暴露出有些农场不能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省级管理部门与地市管理部门相互推委、农场管理力度趋弱、农场与地方纠纷加剧等问题。

4.3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为了追求产量和生产效率,农药,化肥,大量的除草剂应用程序,不仅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化肥施用量,农药,除草剂损失中的水,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化肥在土壤中的硝化反应,转化成亚硝酸盐积累在土壤,蔬菜,饮用水,食品,饲料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农药在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农药(如六个六,DDT),通过植物,动物或人体对人类产生致癌作用,其毒性可能进入食物链。尤其是长期使用农药,使一些抗虫,使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大,而且减少的影响,害虫猖獗发生,加剧了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 结论

宝泉岭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2)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3)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参考文献

[1]黄小黎.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24(1):23-27.

[2]张久铭,王孟洲.平顶山市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3):17-20.

[3]周玉翠,周竟成.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3(10):156-158.

第4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第5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二者联系

农业机械化关联着区段内的总体进展。机械化范畴内,制造业被划归第二产业,作业服务被设定成第三产业。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衔接着多重的产业,构成桥梁纽带。促进机械化进展,有序平衡城乡,调配农业架构内的可用资源。依托这种途径,创设了新颖情形下的城乡关系,促进了信息化,助推同步进展。作为必要途径,农业路径内的机械化要协同进展;在最大范畴内显出综合优势,提升新的高度。

1解析二者关系

1.1识别总体关系

社会进展之中,机械化被看成农业延展的必要选择。借助机械化,助推产业进步。最近几年,机械化提快了原有的进展速率。现有条件之下,机械化促动了长久态势下的农业进步。借助于信息化,显出信息优势,带动着跨越情形下的农业发展。信息变更了惯用的偏旧进展路径,整合了制造业、区域流通行业;在全面态势下,它添加了产品之中的技术内涵,提升竞争实力。机械化依循的新颖路径,提升劳动素质,增添了总体架构内的经济成效,提升竞争能力[1]。

1.2针对节水层面

对比传统路径下的沟渠灌溉,节水特有的新颖技术延展了灌溉的范畴,凸显节水优势,增添总体产能。从这一视角看,它显出了不可替换的优越特性。从现有状态看,节水技术整合了低压路径的灌溉输送、渠道防渗依托的技术、微灌以及滴灌。从可持续特有的视角看,助推节水技术,可保持长久态势下的产业进步。

1.3针对耕地层面

法制社会之中,妥善保障耕地,抑制住过量情形下的耕地运用。借助新式农机,提升了区域内的保护水准。借助农业机械,有序开垦耕地、变更了产能偏低的草场及耕地;整合开发滩涂,治理盐碱荒地。此外,机械化调和了植被生长依托的小范畴环境,立体节省耕地。最近几年,水土流失及偏多区段的沙漠化都被阻止,减少耕地损耗。针对化肥农药,也凸显了明晰的抑制价值。由此可见,耕作持续发展也不可脱离这样的机械化[2]。

2维护区域生态

大量布设地膜、选购化肥农药、焚烧剩余秸秆,都带来了更为剧烈的区域污染。这种污染加剧,带来生态毁损,缩减了应有的环境质量。这种情形下,机体健康被伤害,威胁持续发展。应当注重污染,化解这一疑难。

2.1调控深度施肥

增添粮食产能,经常大量施肥。添加过量肥料,浪费更多原材,且缩减了区域以内的总收入。对于农业生态,它也增添了伤害。借助机械手段,创设了深施肥依托的必备技术。这样一来,减小总体投入,增添村民收入,同时保持生态。在现今时段内,深施肥可被推广接纳。

2.2精细喷洒方式

截至目前,机械化范畴内的农药喷洒含有弥雾喷粉、偏热烟雾喷洒、偏低量的喷雾、防止滴漏手段。对于常规手段,新颖技术缩减了消耗掉的20%总药量,缩减了50%的总用水。然而,投入进来的植保机械仍并不足够,叶片残存下来的累积药物超出了40%,区域污染偏重[3]。这种情形下,创设毒性更低的喷洒流程、借助精密喷洒来推广采用新颖农机。维持农业生态,保障行业安全。

2.3借助机械还田

秸秆还田方式,改善了区段固有的土体状态,缩减蒸发径流。同时,它还添加了区段之内的土体养分,抑制丛生杂草。探究实践表示:秸秆还田添加了土体之内的氮磷钾,借助自然资源,有序调和了水肥及区域内的气热。可以蓄水保墒,增添了有机质,变更作物品质。它抑制住了焚烧秸秆附带着的偏多污染,节省投入资源,提升产出成效。

2.4回收残存地膜

地膜覆盖情形下的种植正被拓展。在每一年度内,消耗掉的塑料地膜都超出了几万吨,还在不断累加。后续回收不够完备,残存下来的地膜偏多,带来田地污染。调研得出的数值显示:残存地膜归结得出每公顷660千克[4]。这种巨大数目,相当于添加了十多层冗余的地膜。残存地膜干扰着区块内的植被发育,造成地块荒废,毁损区域生态。借助机械予以回收这样的残存地膜,应当增添厚度,增添抗老化性。延展运用年限,缩减回收难度。借助机械地膜,在最大范畴内助推了可持续的总体进展。

3摸索进展路径

着手变更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依循分类指引,侧重予以突破。协同退耕还林以便发展保护性的新式耕作。构建试验示范,整合农牧行业。指引村民去选购更适宜的农机类别,适当予以运用。鼓励选购复式特性的新颖机具,提升利用成效,添加总体收入。与此同时,针对各类农机,都要提升质量。接纳新颖技术,侧重调整固有的农业构架,摸索新颖技术。设定出来的关键流程含有机具研发、粮食作物研发、经济类的生产。细分产品层级,侧重加工转化。构建新颖机制,协同区段内的院校予以共同研发,调配农机必备的多样资源。选出来的侧重点涵盖了水稻机械耕种、机械秸秆还田、烘干产粮地块。设定跨区作业,跨区作业要延展原有的总规模。注重跨区指引,尤其注重机收。消解区域差异,缩减了不平衡。增加反哺力度,推进集约态势下的跨区进展,构建更为优良的协助思路。

结束

农业持续进展,不可脱离综合架构内的技术支撑。缺失了机械化,就很难吻合新时段的进展走向。可持续发展中,机械化显出了不可替换的价值,起到关键指引。面对资源短缺、面临剧烈竞争,应能变更偏旧思路,不可牺牲环境。调整固有的产业构架,提升总体范畴中的产业成效,配合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术,刘一明.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5(04):1-6+31.

[2]武建设.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15(01):9-12.

[3]张悦丹.农业机械化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2):4-5.

第6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中,农牧业作为其主要部分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紧密,这就使得农牧业的经济系统也被逐渐的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并最终建立起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在农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农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一地区人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从现行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上来看,其主要具有消费高、产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的单项流动的线型模式,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对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最终危机整个区域原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最终制约区域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要想改变传统农牧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发展资源消耗量小、可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农牧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

由于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同时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换,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农牧业与人们自身的消费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农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人少地多,生产水平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会使得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更加的脆弱。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合理的利用可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这一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优化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措施

(一)转变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力,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所以,要想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农牧民的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推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促进可持续、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发展措施,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其次,农牧业企业和经济主体还要转变生产观念,并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使农牧民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和绿色消费观,最终实现健康文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二)构建以农牧业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平台

第一,要搞好循环型农牧产品工业园区的建设,如制定发展规划,并以生产要素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第二,要搞好各个区域内生态园区的建设,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居住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循环经济功能的生态居住园区。第三,利用特色农牧产品,建设农牧产品的出口园区,实现农牧产品的清洁生产,规范农产品的生产,使得农牧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方面都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三)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而科学技术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力量。所以面对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整合农牧业区域的科技力量,针对本区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关,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主要应该推行的技术主要包括:对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高寒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照明以及太阳能取暖等技术;雨水、雪水的储藏和净化储存技术;抗旱植被破坏后的修复技术;特色农牧产品的种植和再利用技术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域试点

在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区域建立区域试点,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如青藏高原的农牧业可以根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多方面的集资活动,扶持青藏高原地区林草种植业、药材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产业的建设,并将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水、电以及沼气等设施的建设上,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和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体系,将循环经济的建设工作纳入到农业标准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此外,还要依法对农牧业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施必要的审核和检查,最终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总结

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发展农牧业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规范我国的农牧业生产。

参考文献:

[1]郑利霞,周琳琳,张树礼.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

[2]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

[3]a在坪.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9).

第7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多予少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强县富民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十一五”期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省平均增长幅度,县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有较大幅度增长,开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力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突出解决给排水、清洁能源、道路、通讯、电力、住房建设等实际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平安县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有文化、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认真搞好“百乡千村”试点,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各级政府和帮建单位要在制定规划、项目融资、促进增收、乡村建设等方面帮助基层办实事、做好事。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切实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标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广泛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实行集约化生产,不断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培育一批种植业大县和畜牧业大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安全优质农产品基地。坚持粮牧主辅换位,继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生产,全面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规模经营,提升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平,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集中力量把优势品牌做强做大。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强县,把工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发展格局。依托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粮豆薯、畜禽等农产品加工业。依托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矿产采掘和加工制造业。依托生物质能和风力、水力资源优势,发展绿色能源工业。依托口岸优势,发展进出口加工业。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整合品牌资源,引导县域企业依托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发展。积极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辐射和扩散,发展配套产业,尽快在大中城市周边建成一批工业卫星城。加强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产业合作,搞好规划衔接,避免恶性竞争。防止工业污染,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四)加快城镇化步伐。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突出特色,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完善城镇载体功能。支持区位条件较好、主导产业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城,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镇。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大力发展旅游、物流、运输、商服、文化、信息、中介等第三产业,建设一批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整合城镇优势资源,提升城镇功能,增强反哺农村和农业的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源地保护和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五)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构建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搞好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增强乡村服务功能。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和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和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营销组织,鼓励合作经济组织多样化发展,不断壮大农民企业家和经纪人队伍。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创造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投资环境。积极扩大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招商引资升级。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进行资源开发和国际工程承包。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发展进出口贸易。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继续放宽准入领域,精简审批项目,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行集约化经营。支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健全和完善县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辅导和培训,提高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

(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财政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保持地方和民族特色,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到20__年,全省所有乡镇和一半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或沥青路。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看病难、农民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彻底消除中小学和乡镇卫生院危房,确保农村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县域卫生保健能力,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改善通讯、供电、供水设施,切实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防洪、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消险能力。继续扩大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的普及率,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加快城市辖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统筹县、县级市、城市辖区、垦区、森工林区等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辖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城市辖区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搞好规划。根据城市的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辖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功能,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金融、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区旅游业。支持社区经济和家庭经济发展,为扩大劳动力就业安置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城市功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各市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调动城市辖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九)大力推进县与垦区、森工林区、油田、矿区合作共建。要充分发挥县、县级市、城市辖区、垦区、森工林区、油田、矿区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县与各方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合作共建要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行政推动为辅,合理调整各方的利益关系,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带动、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合作共建的组织协调机构,建立“规划相互衔接、信息相互沟通、工作相互信任、发展相互支持”的长效 合作机制。省里对合作共建项目给予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原需县审核、市审批或管理的,一律改为县审批、抄报市;原需市审核、报省审批的,一律改为县审核、报省审批,同时抄报市。由省管理的项目,可采取授权或委托方式交由市或县管理,向省有关部门备案。县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送计划,直接审批原来由市审批的政策性税收减免,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请利用国家和省资金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属于省有关部门发放的证照,由县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批、核准,抄报市。省直部门要依法进行行政审批,公开办事程序,规定办结时限,提高办事透明度。

(二)实施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核算到县、结算到市”的财政管理体制。从20__年起,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政策外,继续实行省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额度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各县增收的财力全部归县支配,政策性以外增支因素由各县消化。继续实施提高税收返还比例政策。从20__年起,对各县上划财政收入比上年增收部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返还比例。从20__年起,对县(哈尔滨市所辖县除外)实行上划省级营业税超基数返还政策。从20__年起,对新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省与县分成;对改扩建的中央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电力企业增值税留成部分,以上年为基数,超基数部分实行省与县分成。认真落实国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政策,除国家给予的“三奖一补”转移支付资金全部分配到县外,省财政也要加大对县的支持力度。按照“性质不改、渠道不变、突出重点、综合投入”原则,有关部门要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外贸发展、旅游、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农业开发、中小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前期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和信用担保资金等,加大对骨干财源项目的支持。采取前期费用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县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外贸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和区域性中心市场建设。

(三)改进建设用地管理。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改革用地报批管理,确保县域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优先保证县城及中心镇、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农业园区所需建设用地。县域内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不足的,由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预留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优先调剂解决。工业项目建设占用耕地,所在县政府和建设用地单位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不能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可由所在县政府采取依法缴纳耕地开垦费的方式,申请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省内易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并依据规模和效益对重点项目的用地价格给予优惠。允许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采取出让、转让、作价入股等形式有序流转,原建设用地转为耕地的,可适当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使用通过置换取得建设用地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履行用地审批程序。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大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力度,特殊重大项目可以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加以解决,支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四)加强金融服务。加强诚信安全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扩充资本规模,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供给能力。各级财政要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统一法人社。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合理调整信贷周期。科学谋划项目,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投放搭建安全、高效的运转平台。支持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发挥民间融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鼓励和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业务领域,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银行机构。进一步增强省、市政策性担保实力,鼓励有条件的县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农信担保机构,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担保能力。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县域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积极推进县域保险业发展,扩大农业相互制保险试点范围,支持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做强做大。

(五)继续实行帮扶弱县政策。在继续执行原有扶持弱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凡需报请国家批准的建设用地,在报批阶段,经省国土资源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可先行用地。对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在农村水利、县乡公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行重点倾斜。实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四位一体”帮扶弱县。继续支持社会各界以“光彩事业”等方式参与帮扶弱县。对于弱县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万元、具有可持续创税能力的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奖励县级政府。退出弱县的县,原扶持政策三年内稳定不变。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六)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坚持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县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增加县本级科技投入,改善基层科技基础条件。全面实施院、校、所(站)与县开展科技共建,并给予资金支持。支持县域企业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组织实施好“星火富民”、“粮食丰产”和“科技入户”工程,办好“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示范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继续实行“村村大学生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落实好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的优惠政策。扩大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县域内的定向招生规模,每年选送一批基层科技人员到省内院校培训。县以下的职业技术教育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新增劳动力都有一技之长。实施县乡实用人才工程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设立县域优秀人才奖励资金,重点奖励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一线优秀人才。鼓励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 通过兼职、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为基层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切实落实收益分成、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分配政策。

三、加强和改善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

各级地方党委要切实把县域经济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研究新情况,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抓好推进落实。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选配好县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并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各级县域经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设,扩大其在制定规划、管理项目、整合资金、强化服务方面的职能权限。积极支持基层在改革发展中的探索和创新[!],帮助总结经验,保护好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县域经济实绩的考核,对连续三年考核综合排序跃入十强县、退出弱县及位次前移的县、进入全国经济百强县行列的县给予奖励。对任职时间较长的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加大选拔力度,在晋升职级方面予以倾斜。对工作不力,连续两年不能完成责任目标的主要领导,视情况予以调整。

第8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规划》的编制背景是吉林省深入贯彻关于“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在加快推进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既要确保我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续,又要确保我省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规划》指导思想与《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率先规划》)发展思路方向一致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为指导方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友好”为核心目标,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规划》指导思想与《率先规划》发展思路的着眼点都是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美丽繁荣、农业永续发展,都充分把握住了农业农村未来发展方向和走势。

(二)《规划》基本原则与《率先规划》基本原则的内涵相同

《规划》的四个原则分别是:一是生态恢复与农业开发并重,要把恢复和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有机结合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推进农业开发。二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积极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三是技术创新与技术示范推广相结合,注重技术创新、示范、推广,构建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四是市场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调,营造市场环境,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充分利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约束发展方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率先规划》也坚持了以上原则。两个规划的基本原则都是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都是坚持以改革发展为突破,统筹协同推进生产关系改革与生产力发展,探索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都是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农业建设。

(三)《规划》与《率先规划》侧重不同,相辅相成

《规划》侧重保护,《率先规划》侧重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两个侧面,建设农业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的各种条件。目前,我省围绕构建三大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目标,立足省情农情,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两个规划都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都为吉林省农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指导。

二、《规划》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的基本确立

《规划》对未来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做了整体的宏观设计,既有时间表,又有路线图;既有阶段性目标,又有重点任务。

《规划》指出: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

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为完成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规划》统筹推进五方面重点任务。

(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长期以来,在政策、市场拉动和地域条件限制下,我省玉米种植“一枝独大”,玉米生产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单一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克服自然和市场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造成严重影响。近一个时期,面临国际粮价下行、市场萎缩及生产成本加速上涨的新形势,调整农业结构已迫在眉睫。《规划》提出:

一是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支持苜蓿和青贮玉米等饲草料作物种植,扩大专业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在西部白城市开展粮改饲试点,建设50万亩优质苜蓿饲草种植基地,在中西部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奶牛、肉牛养殖大县开展青贮玉米种植,建设10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

二是优化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中部要与节水增粮和灌区改造提升相结合,积极发展玉米、水稻主粮型种植业,依托灌区实施“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西部要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杂豆、油料及饲料作物,发展生态适应型种植业,积极推行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东部积极发展人参、中药材、食用菌和休闲旅游、生态健康产业,发展特色型种植业;要与农作物轮作相结合,在东部地区开展玉米大豆轮作,提高基础地力。要与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相结合,发展设施高效型种植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采摘园等休闲旅游农业。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对调减玉米种植实施粮改饲等相关政策,调动农民种植青贮饲料和大豆的积极性。制定结构调整扶持政策,对新型经营主体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粮改饲和规模化养殖等方面加大信贷担保支持力度。

(二)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是改变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重要手段。同时,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也存在着多头投入、多头管理,建设成效不好的问题。《规划》提出:

一是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主要是制定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统筹使用资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是切实加强耕地和黑土地保护。加快提升耕地质量,以县为单元,全面推进黑土地保护整治行动,在中部黑土区11个县(市)推行秸秆还田、深松、少免耕、地膜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粮豆轮作、粮草轮作、测土配方施肥、盐碱化耕地改良等农艺措施,配套实施修筑截流沟、小塘坝、谷坊、坡式梯田等工程措施,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大防护林更新改造力度,充分发挥防护林生态屏障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继续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开展榆树市松榆灌区、松原市前郭灌区、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灌区、舒兰市小城子灌区、白城市洮儿河灌区、大安市月亮泡东灌区和延吉市朝阳灌区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配套工程建设。

(三)建设节水型农业,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利用效率是关键性因素。《规划》明确:

一是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实现工程防御能力标准化、雨水工情监测自动化、洪水预报预警精准化、信息交换快速化、决策指挥科学化。到2020年,大江大河和水库工程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初步建成。到2025年,建成完善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高效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抢险救援机制,有效控减洪涝干旱损失,基本实现防汛抗旱现代化。

二是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持续推进供水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城乡用水与工农业用水、生态用水之间矛盾基本解决。到2020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6亿立方米。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70―80%。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城乡供水网络。

三是建设完善农田灌排工程。建立高效利用的蓄、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系统,洪、涝、碱、淤兼治的排水系统,实行渠、沟、田、林、路综合治理。到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0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在1100万亩的基础上,新增加200万亩,达到130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00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所需4998万亩灌溉面积的60%。部分区域农田排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到2025年,实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再增加200万亩,达到150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00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所需灌溉面积的80%以上,全省稳定耕地面积中灌溉面积接近50%。

四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全省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灌溉技术,改进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在全省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积极发展雨养农业,建设农田集雨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6提高到0.6。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2以上。

(四)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优美田园风光。农业生态环境良性运转、合理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规划》指出:

一是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深入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加快土壤污染、小流域综合治理,解决化肥、农药、工业污染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综合治理地膜污染,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启动实施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建立“猪―沼―菜”、“玉米秸秆多元化应用”等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逐步减少使用冰鲜杂鱼饵料。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修复。加大草原、水域等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强化畜禽遗传资源、农业野生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在东部农业生态圈实施长白山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在西部农业生态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和绿色生态屏障工程。突出东部地区河源地保护,强化中西部地区水环境整治。到2020年河湖生态用水状况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9%以上,地下水超采得到遏制,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到2025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江河、湖、库、泡塘水质持续改善,基本建成区域、流域各具特色的水生态保护体系。

(五)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人们“舌尖上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的。《规划》提出:

一是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制定,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有计划制定水稻、玉米、大豆、人参、肉牛等农产品系列标准规范。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品牌。

二是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按照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追溯规程的“五统一”要求,构建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逐步实现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全环节全链条的可追溯监管。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市、县、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强化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机构,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四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环节全链条监管。大力推行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开展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规划》将分区域布局、梯次推进

《规划》根据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要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优化发展区

中部松辽平原典型农业区。吉林省中部位于松辽平原腹地,是国家重要的黑土带,典型的雨养农区,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85%。

本区农业发展要大力普及实用技术,使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建立发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紧紧围绕粮食资源过腹转化和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粮变肉”工程,稳步推进标准化现代饲养小区建设。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重点研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动植物新品种,建设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发挥承东启西的承载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为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先导和牵动作用。依据 “十三五”时期在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长春市所辖县(市、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统筹推进中部松辽平原典型农业区加快发展。

(二)适度发展区

东中部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吉林省东中部半山区地处长白山山地延伸地带,属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交错区,中小型水库密集,地表水资源丰富。本区耕地利用面积较小,但对中部松辽平原的商品粮基地起着天然生态屏障作用。

本区以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推进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为重点,加快实施松花江流域和东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确保重要水系水体达到功能标准。抓好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搞好“三湖”、松花江、辽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完成松花江流域、东辽河流域、浑江流域等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任务。合理开发林上林下资源,大力发展天然和绿色有机食品、健康滋补产业、生态旅游和木材精深加工等生态经济产业,加快草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发展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绿色产品销售网络。

(三)保护发展区

主要布局在东部长白山资源保护区和西部草原湿地保护区。

一是东部长白山资源保护区。东部地区位于长白山脉核心区域,是调解东北气候平衡的主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承载区。本区以林业生产为主,农作物生产在区域内并不占主导地位。

东部山区特产品资源丰富。要立足本区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长远的木材基地、林特产品产业基地、农林结合区优质畜牧业基地和长白山生态旅游基地,努力提高粮食和副食品供给水平,做好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建立特产品加工与出口基地,发展以人参等为主的中药材业;发展以小浆果、山野菜和食用菌等为主的特产业;发展以梅花鹿、林蛙等为主的驯化饲养业以及农林结合带优质精品畜牧业。

二是西部草原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区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松嫩草原的中心、松嫩平原的西端,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区域内资源较丰富,类型多样,是杂粮杂豆主产区和集散地。在生态分区上属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有向海、莫莫格、查干湖、月亮湖大小湿地泡沼600多个。土地类型主要为农田、草原、林地和湿地等,传统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西部草原湿地保护区,要以建立起田、林、草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为重点,以保护耕地、草地为前提,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增加农产品效益。依托引松入白等重要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采取井、库、站联合运用的办法改善农业灌溉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进一步支持杂粮杂豆产业、草原牧业及其深加工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加强林业建设,实现以林护草(田),以草(田)养牧,以牧促粮。

四、前瞻性谋划了十大类项目,确保《规划》可操作易实施

《规划》的目标、任务完成的好不好,效果是否显著,关键在于工程和项目支撑。为此,《规划》前瞻性地谋划了四方面10大类重点项目。

(一)水土资源保护工程

1.黑土地保护治理项目。以典型黑土农区为重点,兼顾广义黑土农耕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保护黑土资源。重点实施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配套有机肥堆沤场,推广粮豆轮作;防治水土流失,实施改垄、修建等高地埂植物带、推进等高种植和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开展休耕轮作试点,实施粮食产能保护与黑土地保护协调推进工程。

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依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编制水稻、玉米、“粮经饲”等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规划,整合现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田间工程、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耕作技术,建成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水电路设施配套完善、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提高、生态修复能力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新增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在全省重点统筹推进主要江河治理、水利枢纽、重要支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应急抗旱水源等工程建设,建设完善现代化防洪抗旱减灾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新型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快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建立起高效利用的蓄、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系统,洪、涝、碱、淤兼治的排水系统,综合治理渠、沟、田、林、路。在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重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二)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

4.新农村建设项目。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按照城镇化村、社区化村、特色化村三个层次,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基本形成3000个具有农村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功能区作用的中心村。重点村配套建设农村道路、排污排水、庭院整治、文体场所、绿化美化亮化等,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和样板。广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民传统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5.农业面源污染控源治理项目。在主要粮食产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肥和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实施平缓型农田氮磷净化,开展沟渠整理,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实施坡耕地氮磷拦截再利用,建设坡耕地生物拦截带和径流集蓄再利用设施;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在农膜覆盖量大、残膜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集成示范推广农田残膜捡拾、回收相关技术,建设一批农田残膜回收与再利用示范县。推进适度规模养殖,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控制、无害化处理措施,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

6.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秸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利用,实施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材料化致密成型等项目;加快秸秆发酵形成育秧营养土、秸秆炭化还田等项目研制进度;配置秸秆还田深翻、秸秆粉碎、捡拾、打包等机械,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

(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

7.东部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在东部农业生态圈实施长白山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森林经营工作,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综合效益和产出功能。研究制定国有林区改革方案,停止国有林区商业性采伐。在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农林交错带、缓坡、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继续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植树种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木本油作物。

8.中西部旱田、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项目。在西部农业生态区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和绿色生态屏障工程,推进退耕还湿、退牧还林和退耕还草试点,建立和完善查干湖、松花江、月亮泡、莫莫格湿地保护区等重点湖泊、江河和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突出中部河源地保护,强化西部地区水环境整治。

9.中部主要农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全面加强中部主要农业区、水源区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深入推进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加快土壤污染、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启动实施循环农业建设项目,建立“猪―沼―菜”、“玉米秸秆多元化应用”等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程

10.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项目。在全省选择不同农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建设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和江湖水源地保护治理、西部旱作区农牧业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治理、东部坡耕地保护和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类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加强相关示范园区和示范县之间的衔接,优先在具备条件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县内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作。通过集成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有效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样板。

第9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

1.跨区域经营的区域选择情况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采取逐级跨越,由县跨越市、由市跨越省,实现跨区域经营。响应国家“三农”政策,重新审视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实力有限,市场竞争也比城市商业银行弱。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将自身定位在乡镇地区或偏远的山区。实现跨区域发展经营模式可以采取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开设多个支行,实行股份制,吸引投资者或者兼并等措施。

2.跨区域经营的模式表现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初期多半是建立村镇银行,积累行业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后转战其他城市。例如,苏州市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山东等地开设了一家控股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建立村镇银行旨在吸引当地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入股,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设异地支行,由于村镇银行品牌相对单一,难以与村镇银行创始人联想在一起。因此,开设异地支行能够强化品牌效应,塑造积极形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已有16家农村商业银行开设异地支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另外两大途径为实行股份制以及对外兼并。例如,江苏省常熟市在天津、武汉等地区银行合作入股。

3.跨区域经营遇到的问题

(1)存在行政过度干预的现象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由于行政过度干预,致使经营策略难以落实。在异地支行的日常经营方面尤为明显,农村商业银行对下级村镇银行行政干预更为严重。于地方政府而言,保障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市政工程,难以离开银行资金的支撑,而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文件支持,故而行政干预在所难免。

(2)人才缺乏

人才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银行开设异地支行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支援。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的工作人员大多由总行委派或者公开招聘而来。由于资金有限,总行不会将资金投入到闲置的人员上,因此,总行委派的都是少数的精英骨干,而公开招聘的人员培训到上岗耗时较长,难以适应本行环境。

(3)控险制度较差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间尚短,银行的内控制度、控险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上均不完善,信息系统加密技术不够先进,难以保障银行信息的安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泄漏商业机密事件以及风险案件频发。

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几点建议

1.改进战略规划

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不仅是一个机遇,同时,还伴随一定的风险。只有结合市场环境、银行内部实际经济能力考虑,制定出可行性战略规划。第一,农村商业银行应着眼于当地市场,与固有的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这也是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储备充足的转型资金,从而夯实转型的基础。第三,应响应国家“三农”政策以及调整好自身的定位,做好跨区域的区域选择工作,立足于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传统的客户,保障战略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2.探索新的模式

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不具备上市资格,转型资金不充足,难以吸引投资者,由于资本实力不强,市场流通渠道狭窄。扩大经营规模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探索新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第一,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与当地优秀的企业与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寻求合作机会,第二,扩大金融便利站的网点,提升覆盖率,使更多的人使用这一自助设备,从而节约经营资金。第三,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股份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者,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预算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好跨区域经营的成本。

3.做好人才储备

农村商业银行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源,人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提条件,银行专业人才培养耗时较长。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考虑积极吸纳人才,为日后的经营做好准备工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做到不仅培养人才,还能留住人才。

4.完善控险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应事先制定好风险管理措施、内控措施、规范化操作管理。第一,控制各项风险指标符合指定要求,储备充足的资金。第二,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先进严密的管理技术,防止商业机密泄漏。第三,农村商业银行应不定期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惩处措施,防止不必要的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