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精选(九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1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保护防治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加剧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M3,人均水资源居世界第119位,世界人均水资源8800M3,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据专家预言,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30年我国人口达16亿,水资源缺口400~500亿M3,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大,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显现,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据统计:8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236座,缺水量1200万M3/d,9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300座,缺水量1600万M3/d,2000年代全国缺水城市450座,缺水量2000万M3/d。加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业人口约占70%,而在广大农村节约用水观念普遍不强,农业用水利用率相当低,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型干旱导致广大农村农作物减产绝收、农村饮水困难、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桎梏。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经济发展组合状况不理想,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降雨量南方比较充沛,年平均降雨超过1000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平均降雨关于环保的文章量少于400mm,这种降雨分布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这种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北方资源性缺水严重。

我国降雨受典型季风气候影响,全年降雨在年内时间分布极不平衡,降雨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0~80%降雨集中在汛期的6、7、8月内,汛期降雨强度大、雨量太过集中,往往地表径流汇聚而引发洪涝灾害,当降雨集中的汛期过后,工农业用水量依然巨大,因水量大部份都集中在了汛期,水资源集中期偏离农业用水集中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显现,季节性缺水严重,降雨的季节性造成灾害的季节性,大洪之后又遇大旱,汛期抗洪汛后抗旱,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3、流域内、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

我国目前水资源的开发极不合理,局部流域内上游不顾下游,左岸不顾右岸,拦河修坝截流,在上游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流域之间,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而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是河流断水,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都无法保障,流域之间水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建议国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证水资源在流域内、流域之间的合理配置,综合考虑流域内、流域之间的用水需求,科学配置、合理调度,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污染而不断减少。

5、各种用水需求不合理,导致生态破坏

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用水相当紧张,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濒临枯绝,如果这样无休止的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不合理的配置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比例,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目前我国沙化面积已扩展到174.3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8.2%,而且年扩展速度呈增加的趋势,由20世纪70年代的1560KM2增加到90年代末的3436KM2。

目前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全国超采地下水约74亿M3,形成了160多个地下水超采区,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下沉,地下水盐碱化严重。

二、科学合理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

我国水资源贫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总量也在不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曾加剧趋势,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只有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水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仅要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还应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份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我们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可持续发展,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水资源的的承载力,水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造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育目发展,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如果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必然会制约经济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制约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诣发展。

三、综合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1、行政措施

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行政手段来合理引导,调整国家工农业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健全适合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国目前单位产值工业耗水少于农业耗水,国家可以适当提高工业比重,在经济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降低水资源需求总量,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对于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节水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渔业、林业、牧业等低耗水型农业,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水低产出,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工业项目进行政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环境生态效益,科学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对于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项目不充许上马,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2、法律措施

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积极参予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依靠法制节水,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依法治水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应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3、工程措施

我国降雨因分的的区域性,致使地区之间水资源不平衡,相对而言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贫泛,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农业干旱性缺水、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从根本上缓和我国区域性的干旱灾害,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兴建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必须的(如:南水北调工程),以缓和北方地区的资源性缺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南北地区经济同时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上极不衡,呈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在降雨集中期因降雨强度大,降雨太过集中往往引发洪涝灾害,降雨集中期过后由于雨量希少而引起旱灾,为缓解这种季节性旱灾,应在流域内兴建小型灌溉工程,在降雨集中期蓄水用于降雨集中期过后灌溉之用,除水害兴水利,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养殖开展多种经营,活跃地方经济。

4、技术措施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一般只有30~40%,生产单位粮食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2.5倍,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因此应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如滴灌、喷灌比传统的漫灌水资源利用率要提高约10~20%,可以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我国工业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浪费严重,据统计资料,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M3,美国为514M3,中国则高达5045M3,是美国的十倍、日本的24倍,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差在科学技术,我们应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进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发展节水型工业,充分发掘节水潜力,降低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依靠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为建设节水型社会而努力。

第2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摘要: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现状,提出了促进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对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发展对策,以期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高效节水型农业;经济意义;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因此要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现行农业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业节水的保障体系。现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一探讨。

1我国水资源现状

1.1人均水资源匮乏,地域性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200 m3,是世界水平的1/4,居世界第119位,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据有关的预测显示,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特别是2030年之后,我国人口达16亿人,水资源缺口为400亿~500亿m3。随着我国近年来对工业化投入及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用水、城市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因而造成工业生产停滞、城市供水限时等困难出现[1]。

1.2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极度不合理

目前,有很多城市因为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资源在上、下游和左、右岸分配利用不合理,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丰富的流域,用水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在水资源贫乏的流域却经常断流,水库干涸,无水可用,连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设施渗漏补给地下水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更是一大困难。农业大开发初期,人们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机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盲目开荒灌溉,不仅占用大量生态水源,而且造成土壤严重次生盐碱化[1]。

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我国降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南方比较充沛,年均降雨量超过1 000 mm,而北方内陆地区降雨量少,年均少于400 mm。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水量仅占19%,其中西北内陆河地区资源性缺水更严重[2]。

1.4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污水排放量逐年加大,近年来全国污水排放量达600亿t,其中绝大部分未作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全国700多条河流中,有近50个河段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质性缺水,生活水资源总量因河、湖水源头污染而不断减少[3]。同时,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沙尘暴增多,气候劣变的现象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有些缺水区,为了保证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海水倒灌,地面开始下沉[3]。

2 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的经济意义

2.1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4]。近年来,农业用水在总用水量中虽已呈下降趋势,但仍是用水大户,特别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比重占60%以上。从农业灌溉发展来看,农业灌溉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水质性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发展效益农业的同时必须朝节水型效益农业方向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高效农业必须是节水农业[4]。

2.2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大幅度提高灌溉劳动生产率,从人工作业变为机械化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现代化农业不仅注重提高产量,更强调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外观和上市时间等,就对灌溉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5]。如灌水的位置、时间、数量、营养成分等,还要求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情况进行自动监控和科学管理。如果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灌溉方法和技术,对传统、粗放型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既可以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又可以提高灌溉效率、灌溉保证率和水分生产率,还可通过灌溉系统进行施肥和洒药,使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的发生重大变革,推进农田灌溉的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转变[5]。

2.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尽量做到少种或不种耗水量大的作物,且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扩大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水高效农产品基地。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农业结构的调整不仅要满足“品质调优、效益调高、市场调活、民调富”的要求,更要满足“面积调小、耗调低”和削减用水高峰的要求[6]。

3我国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存在的问题

3.1对高效节水型农业的认识有偏差

虽然目前对节水农业、效益农业的理论研究探讨很多,但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的研究尚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各地已经对节水农业或效益农业比较关注,但尚未对节水型效益农业给予足够的重视[7]。

3.2高效节水与农民利益结合不够紧密

只谈节水,大多数农民很难看到实惠,这样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很困难,各项节水措施也就很难实行;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理解节水给农业带来的好处和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3.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技术未普及

高效节水型农业不仅要有良好的设施,还要有相应的节水灌溉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目前看来,在节水的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措施结合不够紧密,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很多措施的应用还必须考虑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等因素,否则不仅无法节水,反而会降低产量和提高成本[8]。

3.4高效节水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要实现节水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合理的管理措施管理农业的节水问题,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8]。

3.5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不健全

在农业节水方面要建立节水新技术的促进机制,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就要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对策

4.1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调配和管理地表水、地下水,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社会各部门的用水。要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确保流域内各行业的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同时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水环境保护,避免由于流域内各部门之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造成抢占水资源、滥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浪费、发展受制约、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6]。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既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要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2大力推广田间节水新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后,节水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在田间工程方面,推广小畦灌、沟灌、膜下灌等灌水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

4.3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紧缺状况,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地理和社会原因,我国很多地区在保证本流域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很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实施调水工程,可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9]。

4.4优化污水处理,实现工业和生活污水再利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的用水量逐步增加。由于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工业与生活的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改善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污水的处理,使其达到灌溉水标准,不仅满足农民的农业灌溉,也解决了污水污染环境的问题,这样就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应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把污水处理及其回用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中[9]。

4.5推行供水到户,加强生产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主要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推行供水到户,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灌水管理体系与措施。一般供水到户分为3个层次,干、支或干、支、斗3级渠道由灌区管理处负责,并逐级定额量水、配水、计费。斗、农、毛渠或农、毛渠由以村为单位的农民灌水协会负责量水、配水、计费。毛渠入田由农民计量浇水,并在毛渠末端核算水量水费[9]。而科学严密的用水管理体系就可以避免管理上的用水浪费,让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4.6加强农村水利设施投入,提高节水意识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长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而这些投入无法完全从农业收入中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将受到约束,要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必须将农产品出口补贴变为对农业生产设施的投入[1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应建立稳定的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投入机制,稳定投资来源和比例[11]。要合理调整水价,促进节约用水意识的养成。调整水价是调节水的利用向经济效益更优化的产业转变,合理的水价政策出台可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意识。在很多地区的家庭,由于水费的支出只占了的整个家庭支出很小一部分,这样就无形地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应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除了统一管理之外,加强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全社会树立起节水意识,变节水为全民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13]。

5参考文献

[1] 李艳杰.科学利用水资源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222.

[2] 季琨,胡瑞法,张林秀,等.中国农业科技投资经济[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刘廷娥.泽州县农业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9):63-64.

[4] 徐锋.西安市灞桥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5] 曾献印.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与应用[D].开封:河南大学,2005.

[6] 王兮婷.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7] 安伟,徐澜,樊智翔,等.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前景[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3):11-13.

[8] 谢兴贵,侯国林,马建军,等. 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5(8):100-102.

[9] 周锦华.江汉平原荆州农业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10] 张淑焕.中国农业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第3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 兵团农业生产功能区划 实施方案 保障措施

农业功能区划是农业多功能综合区划的简称,是在对农业基本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和空间尺度特征,以及农业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的空间差异,主要依据区域农业多功能构成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实现功能的外部制约因素的相对一致性,划分农业多功能综合区。

一、兵团农业功生产能区划研究的重要意义

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保障。兵团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兵团农业的发展。我们应按照“增粮、减棉、兴果、兴牧”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推进粮食基地和棉花基地的建设,并推动兵团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兵团农业的合理健康发展。

综合分析兵团各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农业分布情况,我们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农业生产经营分散、优势农产品集中度不高、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不利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兵团农业科学化布局的进一步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由于兵团部分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干燥少雨,农业的发展主要靠冰雪融水,天然湿地和森林面积较小,耕地和牧草地居多,造成农业种植结构的不合理,进而使得农业产值结构不合理,导致其团场主要生产的农作物基本上是棉花、粮食和水果,这就使得兵团团场农业生产结构雷同性严重,且结构比也较单一。

针对兵团农业分布存在的问题,以农业生产区划思想为背景分析得知兵团的部分地区是由人工和自然环境相配合的绿洲复合生态系统,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生产区划有一定的可行性或者说优势条件,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方面

首先,光热资源丰富,光能潜力大,进行棉花、瓜果等喜温作物的生产有其独特的光热资源基础。其次,土地资源丰富,农田基础较好。

2.基础设施方面

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灌溉系统相对完善,兵团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而且机具配套。另外,水利设施配套基本齐全,渠道基本成网,现有灌溉系统完全可以顺利地进行改造和升级,有利于粮食作物及瓜果类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3.科技及人才资源方面

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兵团单位,科技人员较为密集,因此有利于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来开展农业生产区划活动,进而发展商品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兵团农业生产功能区划实施方案

农业一直是兵团的重要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产业布局得到不断优化,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和区域特色日益显现,农业产业素质和生产力不断提升,农业整体水平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1.粮食生产区的建设

“无农不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粮食的重要性。在当前,兵团应重点将部分地区的棉花生产转变为粮食作物生产,以人才、科技和资金为支撑,进而采取各种措施对兵团的原有灌溉设施改造和开发成完备粮食灌溉系统,同时对原有种植棉花的土地进行改造,以使其适应粮食作物的生产。此外,应积极采取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和土地地质改造措施,以使其满足生产粮食作物的基本要求。

2.棉花生产功能区的建设

棉花是兵团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粮食生产区的界定一样,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将棉花的生产区界定为部分主要团场,同样,保持瓜果生产基本不变,应该依托各种资源,可以适当增加棉花的生产。但在当前,各团场的粮食种植面积还相对较小,也可以将部分团场改造成专业的棉花生产区,进而推进团场为主体的棉花生产功能区的建立。

另外,在对当前农业生产布局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农业生产规划方案所制定的相关政策、标准、指导思想和目标等为基础,进而在推进农业生产功能区的建立的同时,也推进兵团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3.林果生产区建设

以农八师为例,为了更好地落实兵团“增粮、减棉、兴果、兴牧”的战略,将石河子乡作为农八师的林果生产功能区。对林果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则应该逐步将石河子乡的粮食与棉花种植区改造成果木种植区,主要应该对土壤质量与灌溉设施进行改造达到符合果木种植的条件,同时,农八师及石河子乡负责提供人才、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撑,并在改造期提供必要的激励和补贴措施。

4.畜牧业生产区建设

新疆自治区少数民族众多,生活习惯不同于内地,膳食结构中肉蛋奶比例较高,但专有的牧场较少。畜牧业生产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落实兵团“兴牧”的战略,加大了对牧草的种植。由于牧草产权的划分较为困难,因此应该通过政策激励、机制约束,引导职工对牧草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利用,对牲畜的饲养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兵团农业生产功能区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完善的体制不仅需要严谨的制度,而且需要保证其顺利实施的措施。农业生产区划对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农业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则需要多方位的努力与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为了推进和完成农业生产功能区,兵团应制定周全的保障措施。首先,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建立有利于农业生产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支撑体系。其次,建立相应政策和法规,规范个体行为,提升经济主体积极性。再次,加强对团场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为农业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最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强化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科技支撑,还要建立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团场职工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兵团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兵团农业改革发展的主题。在这个新的形势下,兵团农业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产业的科学化布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升,加快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兵团农业生产功能区划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日子里,农业功能区划将在兵团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包之政.试析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8,(02).

[2]陈良.贝叶斯准则在生态农业功能区划中的应用――以江苏涟水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

第4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研究;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

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实践尚短,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威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空间在减小,客户在流失,从而加大农村商业银行转型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是应对这些威胁的最佳途径。

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现状

1.跨区域经营的区域选择情况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采取逐级跨越,由县跨越市、由市跨越省,实现跨区域经营。响应国家“三农”政策,重新审视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村商业银行实力有限,市场竞争也比城市商业银行弱。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将自身定位在乡镇地区或偏远的山区。实现跨区域发展经营模式可以采取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开设多个支行,实行股份制,吸引投资者或者兼并等措施。

2.跨区域经营的模式表现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初期多半是建立村镇银行,积累行业经验,等待时机成熟后转战其他城市。例如,苏州市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山东等地开设了一家控股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建立村镇银行旨在吸引当地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入股,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开设异地支行,由于村镇银行品牌相对单一,难以与村镇银行创始人联想在一起。因此,开设异地支行能够强化品牌效应,塑造积极形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已有16家农村商业银行开设异地支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另外两大途径为实行股份制以及对外兼并。例如,江苏省常熟市在天津、武汉等地区银行合作入股。

3.跨区域经营遇到的问题

(1)存在行政过度干预的现象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由于行政过度干预,致使经营策略难以落实。在异地支行的日常经营方面尤为明显,农村商业银行对下级村镇银行行政干预更为严重。于地方政府而言,保障当地经济持续发展,建设市政工程,难以离开银行资金的支撑,而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文件支持,故而行政干预在所难免。

(2)人才缺乏

人才是保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银行开设异地支行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支援。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异地支行的工作人员大多由总行委派或者公开招聘而来。由于资金有限,总行不会将资金投入到闲置的人员上,因此,总行委派的都是少数的精英骨干,而公开招聘的人员培训到上岗耗时较长,难以适应本行环境。

(3)控险制度较差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时间尚短,银行的内控制度、控险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上均不完善,信息系统加密技术不够先进,难以保障银行信息的安全,导致农村商业银行泄漏商业机密事件以及风险案件频发。

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几点建议

1.改进战略规划

跨区域经营对农村商业银行而言,不仅是一个机遇,同时,还伴随一定的风险。只有结合市场环境、银行内部实际经济能力考虑,制定出可行性战略规划。第一,农村商业银行应着眼于当地市场,与固有的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这也是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第二,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储备充足的转型资金,从而夯实转型的基础。第三,应响应国家“三农”政策以及调整好自身的定位,做好跨区域的区域选择工作,立足于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传统的客户,保障战略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2.探索新的模式

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不具备上市资格,转型资金不充足,难以吸引投资者,由于资本实力不强,市场流通渠道狭窄。扩大经营规模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探索新的跨区域经营模式。第一,在当地建立村镇银行,与当地优秀的企业与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寻求合作机会,第二,扩大金融便利站的网点,提升覆盖率,使更多的人使用这一自助设备,从而节约经营资金。第三,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实行股份制,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再者,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预算管理以及经济管理工作,进一步控制好跨区域经营的成本。

3.做好人才储备

农村商业银行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人力资源,人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前提条件,银行专业人才培养耗时较长。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应考虑积极吸纳人才,为日后的经营做好准备工作。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做到不仅培养人才,还能留住人才。

4.完善控险措施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应事先制定好风险管理措施、内控措施、规范化操作管理。第一,控制各项风险指标符合指定要求,储备充足的资金。第二,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先进严密的管理技术,防止商业机密泄漏。第三,农村商业银行应不定期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惩处措施,防止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应结合实际情况,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制定出可行性经营方案,才能实现具有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方针,从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コ,陈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实践与发展思路[J].河北金融,2011(09):37-39.

第5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一、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一个区域往往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的综合体,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该区域的“位置”、“特征”、“问题”、“成因和措施”等方面比较了解。

案例1 议一议,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分别是什么。

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一般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需要考生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了解。自然地理环境一般要从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地形(包括地形类型、地形的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气候(包括气温、降水、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等)、水文(包括水量、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储藏量等)、水系(包括发源地、流向和注入海洋、长度与流域面积、支流及河网形状等)、土壤(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高低等)、植被(包括植被类型、覆盖率等)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如西北地区的干旱)展开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要从人口与城市的分布、工农业生产、交通线路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案例1的分析应突出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通过对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不仅能了解不同区域的环境特征,而且能掌握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区域地理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合,强化了专题间主干知识的联系。

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措施(如护坡工程、水利工程、设置沙障、新能源开发工程等)与非工程措施(如生物措施、法律措施、宣传措施、移民措施等),在具体区域要做到因地制宜,如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是恢复当地植被,所以应突出生物措施(如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通过分析区域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可帮助我们构建治理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涉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案例主要有:①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如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湿地、森林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②流域开发,如美国田纳西河、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③区域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美国、我国东北地区等。④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如我国山西、德国鲁尔区等。⑤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云南德宏地区等。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⑦产业转移,如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首钢迁往唐山曹妃甸、我国沿海产业内迁等。

二、以区位分析与评价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2 试评价我国洞庭湖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案例2是以洞庭湖平原为例,要求考生对该区域的农业区位进行分析与评价。此类问题是高频考点,一般应从三方面进行分析:①明确区域的位置。②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③要多角度综合分析利弊。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因素表解如下:

只有在了解影响某类活动布局主要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多层面的区位分析与评价,可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干知识(如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等)有机整合起来,能有效提高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区位分析、评价能力。

三、以典型地理图像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案例3 图1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5)题。

(1)P陡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由哪些环节构成?

(3)图示洋流的性质是什么?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4)图示植被的更替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在哪里?

(5)图示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案例3以“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水循环和洋流等。试题综合性较强,涉及领域较广,有机整合了生态系统中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大圈层。围绕此类典型例题,可以将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整合起来,有助于构建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提高我们对区域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四、以典型高考试题为例整合专题,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因为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和选拔性,所以往往成为我们高考复习时的典型例题。利用某一图表、文字资料综合考查地理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高考的发展趋势之一。

案例4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回答3~5题。

3.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第6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整体性特点,既体现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兼顾、协调的基本内容上,也应体现在可持续发展途径中,这是现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优化模式的实际需求。传统水土保持发展观突出“如何发展得更快”,创造更多的财富,以物为中心。而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更加关注“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得更快更好”,以人为中心,发展目标和应对措施更加明确。实施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统筹规划,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典型地区的具体情况,探索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水土流失是贫困的根源。我国592个贫困县中,山区占496个。目前全国9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0多年来,各级政府组织广大群众开展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到2003年,全国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71.36万公顷,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累计达到3562.84万公顷。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拦蓄泥沙能力15亿吨,增加蓄水250亿立方米,减少入黄泥沙3亿吨。水土保持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中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技术路线,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防治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路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许多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活动,在动员社会力量综合治理方面,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推进“四荒”(荒山、荒滩、荒坡、荒沟)治理;坚持征收“两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增加治理投入,建立“责、权、利统一,治、管、用结合,全社会参与”的水保治理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快治理步伐。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对重点区域实施集中连片治理。对重点项目除继续推行“三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外,同时增加了工程建设公示制,资金使用报账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建后管护责任制。对不同类型的小流域要抓好不同类型的试点。严格治理质量,建设精品工程。在推广先进技术经验方面,引进优良树种草种,推广机修梯田、果树高接换头、集雨节灌、生物护坡、鼠害防治等常规成熟技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水源保护,加强河道及湖库周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农村污水和流域垃圾治理纳入小流域治理之中。加强“3S”技术和生根粉、保水剂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试用,提高水保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

进入新世纪,国家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把“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封禁治理相结合,把环境改善与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如何结合水土保持工作,扶植农民发展生产,消除贫困,既涉及技术开发问题,更要研究政策问题,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比如研究国家、地方和群众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问题,研究消除贫困的扶植政策问题,研究水土保持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保护水土流失治理者的合法权益问题。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机制改革,可以促进山区致富,再造秀美山川,推动水土保持的良性发展,实现生态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远景目标。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应当在开展水土资源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进行相应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如水保建设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城市水保规划以及山区、草原、牧区等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体现“天人合一”理念,加强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二、现代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优化模式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评价的目标,一方面是国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就是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维持或扩大土地资源产出能力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土地保护措施一般要求有长期的资金投入。在这类活动中资金投入长期占用,收益则以长期、分散的收益流形式获得。这就要求水土流失治理成员应由资源所有者(国家、集体)、水土流失治理出资者(政府、集体、公司、个人)和治理者(农民)所组成。如各治理主体产权关系清晰和利益分配均匀,通力协作,必然会保证农户和集体的近期经济收益,增强治理力度,并维持治理成果的长期有效性。这样便实现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投资者和治理者利益并重的“双赢”发展目标。

外部经济性指在生产和消费中,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结果对其他生产或消费者产生的未加偿还的正面或负面作用。水土流失治理存在外部经济性。如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使下游水库淤积减少、水质提高、污染减少而产生效益。这种效益下游居民没有付出任何资本就能享受,而上游居民付出了产生这部分收益的资本却不能得到回报。如果农户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所产生的外部收益大于外部费用,则农户的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规模小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规模,土地质量会发生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利用。如外部收益小于外部费用,则农户的经济活动规模大于社会所要求的规模,土地质量会显著提高。如果社会不补偿农户投资的费用,农户是不愿支付费用保持与其实际可获收益相关程度不大的资源功能的。如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有利于下游减少泥沙淤积而产生航行、灌溉、行洪等功效,但上游农户可能对此并不太关心。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维持或增加这些功能效用所承担的费用并不能获得补偿或完全无补偿。假如下游居民对营造林木活动给予补偿,使上游营造者可获得超过最低预期的收益,则有助于扩大造林规模,加强对植被状态的维护。一些地方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忽略直接效益和内部效益,使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经济效益同生态效益之间出现矛盾,治理活动就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只好依赖外部“输血”,出现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农户偏重于获得短期收益,结果会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发生冲突。如果降低水土流失治理收益的不确定性,那么农户追求短期收益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矛盾会有一定的缓解。因而土地保持收益稳定、预期贴息率低的流域治理项目会对农户有足够的吸引力。

小流域不仅仅是一个水土流失治理单元,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开发单元,小流域的治理要由过去的生态防护型向生态防护与经济开发相结合型转变。小流域承包治理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上下游收益----费用统一平衡核算,下游收益补偿部分上游经营费用,使外部性“内化”,从而获取显著的综合效益。

从理论上讲,水土流失治理既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诚然,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收入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双赢”的可能性,问题在于:小流域治理的私有品性质越浓,公共品性质越弱,个人目标(或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短期效应和长期效益之间的相容性就越低,也就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度量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不仅要看地上植被丰度和地表水利用率的变化,而且要看地下水位的变化。

“四荒”资源的产权安排,除了要与“四荒”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相适应,还必须与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这是诱导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关键。一般来说,只有在“四荒”资源使用权界定清楚的情形下,农民才会对“四荒“治理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进而采用可持续的“四荒”治理措施,所以必须搞好产权界定。“四荒”资源的产权界定决不是简单地发一张产权证就能奏效的,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产权界定所包含的具体的内容。同时,要给“四荒”资源的经营者较长的治理时间,使其能够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采取可持续的治理措施,真正实现“四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为重要的是,要从规范“四荒”使用权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入手,积极培育“四荒”资源使用权流转市场,为“四荒”资源的流转创造一个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其成为提高“四荒”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以拍卖的方式诱导农户竞争“四荒”的使用权,确实有助于加快“四荒”治理的进程。问题在于:有能力竞争到“四荒”资源经营权的人并不一定具有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而有治理水土流失经验的人又不一定有能力竞争到“四荒”资源的经营权。在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里,实行的确实是资本面前平等的规则,然而,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过早地强调资本的平等,有可能形成“四荒”资源的大户垄断,多数农户失去“四荒”资源的经营权,从而形成有资本的人承包“四荒”并雇佣有治理经验的穷人治理“四荒”,而有治理经验的穷人竞争不到“四荒”资源不得不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体力受雇于人的局面。这种结果是不是最优或次优选择,应该加以探讨。目前,政府政策主要是为前者的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提供优惠政策,而不是为后者获得“四荒”资源提供适宜的条件,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有关的调查资料表明,有些地方的“四荒”拍卖的透明度很低,少数人以极低的成本拍卖到了大面积的“四荒”资源。问题在于:产权成本实际上是又获取产权的成本和保护产权的成本两部分组成的,获取“四荒”经营权的成本越低,今后的产权保护费用就有可能越高。更直截了当地说,“四荒”治理的成果被群体哄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需要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

水土流失治理进入“四荒”拍卖阶段以后,“四荒”资源的产权主体既有社区内的村集体、承包户,又有社区外的企业和个人,“四荒”资源的产权结构变得复杂起来了。产权结构越复杂,今后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何尽早地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三、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为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妥善解决以下几个关系:(1)正确处理生态修复与集中治理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治理,实现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2)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要在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3)正确处理点上治理与面上管护的关系,要切实解决好重建轻管的问题,在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治理步伐,实现水土流失防御、治理与管护的有机结合。(4)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关系,要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5)正确处理能力培育与执法监督的关系,要在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执法监督,在执法监督的过程中加大能力培育强度,实现能力培育、监测监督与行政执法的有机结合。

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双赢策略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调控:满足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有效的政策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从偏重评价经济指标特别是数量指标,改变为评价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的综合性指标,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制度保证。应注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计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优惠信贷和投资保险等方法支持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共同构筑合作和协调的平台。以确保各部门共同按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展流域的集中连片治理,既不交叉、也不遗漏。

(2)技术保障:采取由生物、工程和耕作技术组成的综合性措施,改变立地条件,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的抗蚀能力和蓄水保土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政府要增加技术服务的供给。政府提供的技术服务应包括编制水土保持建设总体规划,技术培训,推广适用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种苗和有效的市场信息等。

(3)组织建设:提高各级政府水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调动和运用全社会的力量,组建水土流失治理联合体,将上下游项目,农林牧渔等开发项目组成联合体,统筹兼顾,综合评价。农户或企业的治理规模要适度,既不搞平均主义,又要避免规模过分悬殊带来的资源分配进而利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第7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0 引言

正阳县长期以来农村落后的畜禽养殖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农村脏、乱、差现象。相当一部分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已建治污设施的部分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等,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再加上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期被忽视,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重视,畜禽养殖废弃物很难做到达标排放,导致发展畜牧业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该县部分农村居民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养殖场附近池塘因富营养化失去了使用价值,农民居住环境遭受污染,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的良好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资源、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畜禽养殖污染已到了非治理不行的地步。

1 治理措施

为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出台了《正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2013年3月召开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会,下发了《正阳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正办文[2013]15号),落实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场采取不同的处理模式,对未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63家养殖场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书。同年,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慎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政办[2013]62号)、《关于实施重点流域河流河长责任制的通知》(正政[2013]24号),对主要河流流域内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下发后,联合县畜牧局编制了《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手册》,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为促进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度,县政府又印发《正阳县201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正政办[2014]14号),成立了正阳县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领导小组,要求对全县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全部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为了从源头上堵住养殖污染,该县根据土地拥有量、区位优势和区域环境承载量,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统一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构建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现代畜牧业,将畜牧业养殖用地纳入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2010年印发了《正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及防治工作方案》(正政文[2010]104号)。坚持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养殖业主合理选址。在禁养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对已建成的养殖场限期搬迁或关停措施。2013年4月初,该县环保局组织人员对位于禁养内未搬迁或关闭的16家养殖场进行现场调查摸底,并形成初步搬迁或关闭补偿意见报县政府。

3 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遏制畜禽养殖业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促进我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对超标排放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措施。同时,为推进污染治理,2013年正阳县积极申请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三个,共投资240万元,其中正阳县正泰种猪场100万元、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80万元、河南省奥欣牧业种猪育种有限公司60万元。现三个项目正在积极施工中。

第8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淮河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河南省桐柏县地处豫鄂边区、桐柏山腹地,全县地域面积1941km2,水土流失面积1300km2,其中淮河流域面积1314km2,水土流失面积900km2.桐柏县属于淮河源头,大部分面积处于山丘区,水资源贫乏,洪涝灾害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条件恶化,有部分河道遭受污染。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降水量丰富,平均为1100mm,但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0%,由于拦蓄能力有限,可利用量极少,大部分直接流失或渗入河道,形成地表径流。径流深平均为400mm,地表径流为5.2亿m3,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4亿m3,水资源总量为5.6亿m3.

    一、桐柏淮河流域区存在的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县域内淮河流域面积为1314km2,淮河流域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00km2,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据不完全统计,区内年流失土壤量为422万t,年土壤侵蚀平均厚度为4mm;切割、蚕食、淤积和埋压耕地,上游坡耕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弃耕撂荒;危害水利设施,山洪暴发时,常冲毁或淤积塘堰、水库及灌渠等水工建筑物。

    2.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严重匮乏

    桐柏县过去到处是“树木参天碧水绿,山村庄户林里头”的秀丽景色,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现在许多地方森林稀少,甚至成了光山秃岭,水源缺乏,气候干燥,旱涝灾害频繁,几乎是连年发生。过去基本不存在的农村饮水困难,现在却成了困扰山区发展的头等大事,广大城乡出现农村饮水危机。1999年春节,桐柏县城自来水水源干枯,自来水停止供水,全城出现水荒。

    3.水环境条件恶化

    桐柏县淮河流域区位于淮河上游,对于保持淮河中下游的良好水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区内现有碱矿、金矿及县直、乡直等企业,对淮河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另外,地表水污染通过入渗等形式影响地下水,加之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地下水环境每下愈况。

    4.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龙潭河及西小河为淮河主要支流,两河流分别绕县城南部及北部包围县城,并在县城东北部汇合后入淮河干流。流域内山岭陡峭,峰峦起伏、险峻,地面坡降及河道比降很大。流域内无有效的蓄洪工程,每当汛期暴雨到来之际,山洪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大,洪水倾池而下,极易泛滥成灾,危及桐柏县城安全。每年经济损失约680万元。其中1989年6月、8月的两次洪灾,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

    5.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拦蓄能力为1.9亿m3,用于灌溉的水量为1.7亿m3,有效灌溉面积为2.27万hm2,由于未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毛灌溉定额为每亩500m3,灌溉方式几乎全部是大水漫灌,一方面是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水资源利用极不合理。

    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1.水资源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自然水源减少,河流断流,水库蓄水能力下降,井泉枯竭,农村饮水困难,为此,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分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坚持乔木混交、乔灌草结合,积极发展果林,加强用材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建设,封山育林育草。工程措施:建水平沟、鱼鳞沟、水平梯田、沟头防护、谷坊坝、淤地坝、拦沙坝等。

    2.供水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乡村供水安全,保护供水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必须进行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和水量;为了保证县城供水安全,需在西小河及龙潭河上修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并在县城建橡胶坝工程,龙潭河水库及橡胶坝工程已建成,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兴利库容为1035万m3,其主要作用是向县城供水。工程联合运用后,可满足县城需水要求。

    3.水环境保护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果断地关停并转小型污染企业;建立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

    4.防洪安全措施

    桐柏县淮河干流防洪标准仅能达3年一遇,对于农村主要保护农田的防护区来讲,主要是水土保持措施。由于植被破坏而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而且会导致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重力侵蚀。因此需大量植树植草,涵养水分。对于城市防洪,在流经县城的两条河上建水帘水库及龙潭河水库,两水库联合运用,县城防洪标准可提高到20年一遇。

    规划中的龙潭河水库总库容为1453万m3,属中型水库,建在县城上游,距县城约3km.该水库的兴建基本上解决了县城的防洪隐患,经水库调洪,可将百年一遇设计洪水削减为不足20年一遇,千年一遇校核洪水削减为不足200年一遇,县城防洪标准明显提高。

    5.节水灌溉措施

    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传统水利逐步向现代水利、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根据中央提出的“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经对灌区进行灌溉制度优化,在现有拦蓄能力不增加的情况下,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8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2万hm2.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大力发展半固定式喷灌、滴灌、微喷灌及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型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

第9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沅水流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保持国家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并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沅水流域位于湖南境内西部,这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是湖南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对沅水流域在湖南境内的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将对流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流域农村发展的现状

1.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在湖南境内,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 400毫米左右,夏季平均气温在27℃左右,冬季在0℃以上,水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45×108平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794万千瓦。流域内耕地面积约为646.24千公顷,盛产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流域内山多平地少,地貌类型多样,植被覆盖率较高,使得山清水秀,像桃花源、花岩溪等地区的自然风光奇异。这里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有土家族、苗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许多民族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独特的民俗风情,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区域经济落后

由于流域地处湖南省的西部,多山地,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流域内农村基础建设薄弱,造成农业科技水平含量低,地区经济落后,根据2006年湖南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6年,怀化市的人均GDP为7 359元,湘西州为5 910元,均低于全省11 830元的平均水平。

3.自然灾害频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

湖南境内沅水流域的各个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和地质环境的特殊性,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流域内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频繁发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据桃源县国土资源局统计资料表明,1995—2003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1 826.93万元。

二、流域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探讨

面对流域内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需要理清发展思路,转变传统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技术是保证,管理是关键,群众的积极性是动力。要以增强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确实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实施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

1.依靠市场,建立工农结合的发展模式

沅水流域农业欠发达,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地区以人力畜力为主,农药化肥使用多,农产品的商品率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禁止使用高残留的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力开展农业生物防治工程,生产绿色产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充分利用区域内外出打工人员多的优势,吸引资金,因地制宜的发展园林花卉、果木、药材、烟叶、茶叶、反季节蔬菜、牲畜养殖等生产,促进农业与企业、科研机构相结合,逐步形成合理的种养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2]。加强对农业投入和技术改造,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实行“山、水、田、林”的统一规划,“粮、林、果、牧、鱼、药”的综合开发,从而,使得“种、养、加”有机结合, 围绕农业来发展工业,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形成以生产地方特色产品、绿色产品为主的工业体系,形成流域内区域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工农业生产格局。

2.建立沿江绿色生态带

农民对自然的态度呈现极端的急功近利心态,为了获得某种眼前利益,发展一些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的小乡镇企业,不仅设备简陋、工艺落后, 而且能源和物质消耗高,大量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造成农村环境破坏严重。基层干部即使对环境保护有一定认识,但为了眼前利益,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在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时,没有把环境问题考虑进去。在环境保护的管理与执法上有许多漏洞,致使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事例屡见不鲜[3]。因此,应充分认识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对环境的破坏不仅仅是污染的结果,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应充分发挥现有管理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立完善的环境综合治理办法,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措施,通过提高排污费和发放污染排放许可证,提高各部门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应充分利用山区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农村小水电事业,缓解农村能源矛盾。加强对流域内的岗地、丘陵、中低山区的植被保护,进行退耕还林还牧,积极地发展经济林,科学的利用山区林业资源,大力推广应用沼气,减少对山林的破坏,形成沅水流域的绿色走廊带[4]。

转贴于

3.转变乡土观念,建立新型农村发展模式

农民有着天然的守土倾向,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在农忙季节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各种陈旧的、落后的观念影响下,导致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造成农村经济的落后。因此,应转变农民的乡土观念,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让他们在城市和发达地区从事劳务工作,接触外面的新事物,而劳务费用回流到农村,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部门应加强送科技下乡和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实施科技兴农的策略。大力进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这有利于农村的管理,也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时,要以生态思想为设计理念,将村庄规划与民居建设有机地结合,保护乡土的气息和环境,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过快,总人口就越多,需求就越多,因而,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就会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会越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就会越大[5]。根据2006年湖南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湘西自治州的人口出生率为12.9‰,怀化市为12.90‰,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4‰和6.18‰,这都高出了湖南省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开采力度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势必会影响到地区经济建设,导致贫困人口进一步增多。而为了摆脱贫困,这又必将导致对资源再一次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形成贫困恶性循环。因此,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增长率保持在经济与资源能够承受的水平之上,形成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农村的路、电、水等基础设施,主要靠农民投资建设,国家只给予适当的补助,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着力点,优化农村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6.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要特别注重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发扬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真正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农村,将建设成果体现在基层[6]。

7.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因此,针对流域内农民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应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流域经济发展相匹配,从而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结语

沅水流域在湖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流域的资源,将有利于流域内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加大对沅水流域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措施,从而,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湖南省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442-462.

[2]罗国云,黄显荣.发展湘西生态经济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74-77.

[3]解志坚,杨海君.论湖南灾害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5,(2):65-67.

[4]刘永建,刘业祥,李红岩.湖南境内沅水流域水环境分析与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6,(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