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精选(九篇)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

第1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城市滨水景观;开发策略;设计途径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地上与水下,还包括水陆交界地带的湿地等,是景观类相关学科中最综合、复杂和挑战性的学科。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development,LID)是近年来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雨洪控制利用的新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从源头上通过一系列分散的小型措施进行产流控制,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开发前的场地水文功能,实现区域良性水循环。经过数10年的发展,LID技术体系已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LID理念的内涵已逐步由雨洪的工程管理扩展到了场地设计以及城市规划与土地开发的全过程。

1 城市滨水区的特征

1.1 滨水区的环境特征

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和人工子系统的交错带,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敏感度。水中的生物和水边的绿色植物作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城市环境的物理特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明显的作用。

1.2 滨水区的景观特征

1.2.1 滨水区景观的视觉效应。视觉效应主要受位置与距离2个因素的控制,人与水相对位置的变化,导致视线产生平视或俯视。平视时,人与水面具有整体感;俯视时,视线极为开阔。人还可以借助建筑、桥、堤岛及游船等凌于水上,或者身体直接进入水中,并与水中的其它生物接触。

1.2.2 驳岸的景观功能。岸线是城市的风景线和游步道,也是最佳的驻足观景点。驳岸的线形、砌筑方式、材料的色彩与质感都与景观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设计时应首先选择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岸线形状,兼顾沿岸风景视线的组织及人的亲水性需求,在合适的地点提供亲水设施。

1.3 滨水区人的行为特征

许多景观规划研究成果表明:人群对进行自发性活动和“连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场所的环境品质有较高要求。这些空间场所一般都需具有形象优美、绿化质量好、服务设施完善及环境舒适等特点,尤其对水边的环境特别钟爱,但是,人对水的感情,往往与人的参与条件有关。

2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意义

20世纪80年代开始,滨水区的更新开发一直是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热点,以滨水区景观品质、生态环境、文化复兴为起点,逐步扩展到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城市发展战略的层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滨水区建设视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契机,在保护性开发及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再开发模式,如生态环境修复型开发、城市空间整合型开发、城市旅游拓展型开发、水文化复兴型开发等,在整体空间结构调整、市政基础设施整改、生态河道治理、公共绿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城市滨水景观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更新,大家对滨水区开发建设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不仅要注重生态功能、经济价值和环境品质方面的提升,还应强调其在防洪排涝、水环境保护以及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开发新举措。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水资源和水质性缺水的状态,结合滨水景观进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现实必要性。同时,城市滨水区通常以居住功能型和公共型景观为主,绿地、慢行步道和水体是滨水景观的主要环境要素,空间连续性强,径流量适中,后期降雨径流水质较好,绿地渗透率高,将滨水景观与雨水管理相结合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基于LID新理念构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交融的现代滨水空间,寻求可持续的开发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3.1 城市滨水景观的LID场地设计流程及内容

由于LID理论与方法是从工程技术角度逐步发展为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目前尚没有LID场地规划流程及其内容的统一规定,也没有系统、全面的分析总结,但一般LID综合管理体系的设施布局规划和设计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场地敏感保护区和集中开发范围的确定,雨洪生态过程及关键点的判别,场地设计目标的确定,场地规划策略和LID技术设施的布局。初步方案确定后还需要结合开发前后水文变化计算机模拟、社会效益分析、后期维护及建设成本评价等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加以评估,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3.2 城市滨水景观的LID开发策略

城市雨洪管理通常采用3种策略:一是将雨水滞留贮存在场地及其附近,以便缓慢释放“管道与池塘”系统;二是利用土壤下渗能力在源头进行就地处理的暴雨水源头控制策略;三是通过场地规划模式控制地表径流。同时,LID设计策略和措施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场地功能定位、土壤和地质状况、地形植被特点等。在进行滨水环境LID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场地特殊条件,强调LID技术体系与城市土地规划与设计的多层次复合关系,从政策层面、管理层面、经济层面和技术层面多渠道进行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管理。

宏观层面,基于整体开发理念,需协调上、下游场地和建设区域市政、水域、规划等不同部门,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统筹规划与有效管理,保护区域敏感性自然资源,修复与重塑水域自然生境。同时,强调场地开发模式优化,提倡聚集式发展,限制不透水区域面积,提升水域综合功能,并在适建区规划、开发控制指标及配套政策法规、后期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宏观性指导意见,对水体环境、滨水廊道、开放空间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等分项规划提出相关策略。微观层面,综合分析影响雨水管理的地形、建筑物、水体、道路、地下管线等相关因素和雨水控制目标,从雨水基础设施布局、工程措施选择、施工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技术指导以及景观化设计途径。

3.3 城市滨水景观的LID设计途径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可实现径流体积削减、污染物控制、峰流量削减、延长汇流时间、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转输排放等多种目标,其实现途径包括源头控制、传输控制以及终端处理三个阶段。在城市滨水景观LID设计中应基于现状场地条件和空间需求,结合雨洪生态过程不同管理阶段的设计目标,比选相应技术措施和方法,从而完善雨水从源头到末端的连续水文过程。

第2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绿色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1.005

自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河流、湖泊、绿地等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受损,如地面不透水硬化面积增加,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水文特征。城市开发建设后,原本可以大量渗入地下的雨水在短时间内形成径流,经管渠、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快速排放,往往造成排水系统不堪重负而发生内涝,大量雨水不能入渗和有效利用。在传统的雨水“快排”模式中,除蒸发和少量的下渗外,径流的排放量超过80%,造成了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和城市内涝,带来了城市洪涝和缺水的双重问题。我国的城市普遍存在内涝、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流失、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建设是实现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的重要途径,首先是保护和恢复城乡重要海绵体,如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域;保护水源涵养地、林地、草地等具有较高雨水调蓄能力的绿地要素,维持城市的自然水文特征。其次是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并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促进雨水的渗透、储存和净化,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实现城市雨水的可持续管理。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气候适应性城市、韧性城市等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营造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绿色基础设施(GI)和低影响开发(LID)德国的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NDS),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欧盟的水框架指令(EUWFD)等。

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重视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控制的研究,以改善水质环境。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最佳管理措施”即雨水管理技术体系,首次被引用在1972年通过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 Amendment)中,并在1987年的《清洁水法修正案》(the amendment to the Clean Water Act, CWA)中制定了促进全美范围内关于非典源污染控制的条款,自1970年代以后成为欧美地区城市开发、暴雨管理、排水减灾等相关措施的主要依据原则。美国环保局(EPA)将BMPs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用于控制雨水径流量并改善雨水径流水质的技术、措施和工程设施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①1997年,美国国会颁布新的《清洁水法修正案》,为管理水污染物确立了基本框架,包括设计暴雨的洪峰流量控制和水质控制。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将“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系统”定义为“其设计和管理可以满足现在和将来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维持他们生态、环境和水文循环的完整性”。同时,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的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中也规定了和暴雨管理规划相关的标准。例如,当地表不透水面积小于50%时,必须实施暴雨管理规划,以保证开发后的洪峰流量和水量不超过开发前的标准(1~2年一遇24小时);而不透水面积大于50%时,开发后的洪水径流总量比开发前的总量少25%(2年一遇24小时)。上述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的目的即为促进和监督BMPs的实施和应用②。BMPs既是暴雨暴雨径流控制、沉积物控制、土壤侵蚀控制技术,也是防止和减少非典源污染的管理决策。其目标除了抑制暴雨地表径流洪峰流量之外,还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并且改善暴雨期间水质污染。减少洪水损害、最小化径流、减少土壤的侵蚀、保持地下水补给、减少面源污染、保证生物多样性和河道的完整性,减少污染径流,提高水体的服务功能,保障公共安全。BMPs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加雨径流的控制来缓解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此目标,美国对城市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通用的计算方法(SCS方法、合理化公式、改善的合理化公式)。在区域和城市尺度,新泽西雨水管理手册提出了RSWMP规划流程和导则(Regional Stormwater Management Plans, RSWMP),包括规划委员会的建立、水资源和环境规划部门的组织与协调、规划的制定与评估等步骤。

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Natural Drainage System, NDS)。20世纪80年代,德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雨洪利用的行业标准与管理条例。1989年,德国出台《雨水利用设施标准》,标志着雨水利用技术的初步成熟。自然开放式排水系统(Natural Drainage System, NDS)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其目标是针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问题,降低雨水径流的量,联通雨水设施廊道,削减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

首先,NDS对于径流流量的控制所采用的常用方法是径流的暂时性滞留,以推迟洪峰径流,并使排放到雨水管网的径流流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与开发前的径流速率相当)。其次,为保护河流等水系廊道的完整性,保护区域及缓冲区域的范围、长度及保护的等级需要明确。最后,考虑到降雨量、水质和环境舒适度等环境因素,德国规划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用地类型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环保政策、依据和保障及设计标准。例如,对于商业区,德国联邦及各州法律规定受污染的降雨径流经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而新建成区域则需要考虑雨水的回收与利用问题,减少雨水排放量,以减免雨水排放的费用。NDS系统在德国的城市社区尺度实践案例众多,例如位于汉诺威的康斯伯格社区(Kronsberg, Hannover)即为雨洪管理工程措施和风景园林设计相互结合的典型实践案例。该社区在雨水收集上采用了过滤式沉淀槽、渗透型地面、植被渗透浅沟、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多种方式收集和调蓄雨水。建成后的康斯伯格社区的径流量(19mm/年)接近未开发前的自然状态(14mm/年),仅仅为传统社区径流量(165mm/年)的1/9。

可持续城市水资源系统(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 SUDS)。上世纪末,英国牛津的罗伯特・布雷(Robert Brey)开启了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 SUDS)的研究、设计和应用,代表了英国针对城市内涝等环境问题提出的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关键性技术包括源头控制设施、渗透性铺装、雨水滞留池、雨水渗透沟渠和绿地屋顶、过滤植被带、地下储水设施等③,其目标是:1)保护和改善水质,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心由“利用”转为“控制”;2)协调社区的居民需求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3)利用城市水系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4)鼓励地下水的自然性回灌等。SUDS的设计目的是促进雨水渗入地下,或者在源头控制雨水进入雨水设施,以模仿自然式的排水方式。近十年已在英国及欧洲多个城市应用。2004年,英国规划与环境部门合作发行了SUDS建设指南,并在2009年进行了更新,该建设指南中的地方标准包括康沃尔郡、临界流域、地区、高速公路等多个尺度中SUDS设施。康沃尔郡SUDS建设指南则将所有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城乡绿地均纳入到可持续排水系统之内④。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1999年8月,美国保护基金会(The Conservation Fund)和农业部林务局(The USDA Forest Service)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即绿色基础设施是国家自然生命保障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这些要素包括:1)水系、湿地、林地、野生生物栖息地及自然区;2)绿色通道、公园及自然环境保护区;3)农场、牧场和森林;3)荒野和其他支持本土物种生存的空间;它们共同维护自然生态进程,长期保持清洁的空气和水资源,并有助于社区和人群提高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⑤绿色基础设施理念认为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土地开发和保护战略对生态系统乃至社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强调从产生实际问题的源头开始实施管理,并应用一系列的生态技术以消减问题的严重性。

2008年美国环境保护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USEPA)在《2008绿色基础设施行动策略》中将GI定义为“利用和模仿自然的进程来渗透、通过植物或蒸腾作用重新让水返回环境或者是在暴雨、地表径流等产生的地方重新利用它们”。至此,GI将作为“基础设施”的本意解释,即一系列结合自然系统和工程系统的产品、技术和措施,突出模仿自然水系统过程,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公共设施服务的目的,它应该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一样,能够引导城市发展⑥。塞巴斯蒂安・莫法特(Sebastian Moffatt)编写了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A Guide to Green Infrastructure for Canadian Municipalities);沃姆斯利(Walmsley)结合美国新泽西州的案例,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5个设计标准。

2011年,美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划(NYC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YC and NYCDEP 2011)在城市雨水径流方面提出了新的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并提出了传统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之间关系及如何有效衔接。其初衷是由于现代城市扩张迅速,大量土地由林地、农地等自然、半自然类型转变为建设开发用地,自然空间的大面积消失和破碎化,绿地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使原本以郊野和自然区域为基质、以城市为斑块的格局出现了关系反转。而应对这一转变的途径是将破碎的绿地斑块通过廊道连接成为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

2011年,纽约市政府了2030年纽约城市的新规划(Greener Greater New York),对城市雨洪管理体系进行了分类,其中2项目标与城市水资源的管理相关:其一是将用于休闲娱乐的景观水体比例由48%提升至90%;其二是提升城市社区、自然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推广绿色基础设施和雨水管理设施,并实施灰色基础设施的升级(抵御10年一遇标准降雨的目标),如扩建管网或者修建控制合流溢流(CSO)污染的控制设施,以达到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耦合⑦。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20世纪90年代,基于BMPs最佳管理措施的理论和技术,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Prince George's County)及西北地区的西雅图(Seattle)和波特兰(Portland)共同提出了新的雨水管理、控制和利用技术综合体系⑧,即低影响开发,一种以模拟自然排水方式为核心的雨洪管理技术⑨。2000年,美国国会修订了《清洁法案》,并对城市雨水污染的评价与监测、雨水资源管理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技术体系,以及合流制排水系统和雨水处理技术等作了规定,其中就包括雨污分流系统、合流制储存设施和实施低影响开发技术,以减少暴雨径流流入排水系统等灰色基础设施的负荷。LID措施有效补充了BMPs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BMPs体系的缺陷。LID作为一种场地设计策略和城市土地保护及发展战略,是一种基于微观尺度控制措施发展而来的雨水管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分散性的、均匀分布的、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并通过渗透、过滤、存储、蒸发及径流截取等设计技术,实现对暴雨径流及污染的控制,缓解或修复开发所造成的难以避免的水文扰动,最大程度地降低土地开发对城市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003年,美国西雅图市的高点社区(High Point,面积约53hm2)开始了为期6年的重建工程,引入了低影响开发LID的多项措施,以自然开放式的排水系统(NDS, Natural Drainage System)的设计手法使具有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居住空间在人居、休憩、环境改善、径流控制和雨水利用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获得2007年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LI全球卓越奖。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20世纪末,澳大利亚政府及管理机构提出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的理念,并先后于2000年和2007年召开以“水敏性城市设计”为主题的城市发展会议。水敏感性城市设计是澳大利亚对传统城市开发措施的改进,其强调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综合分析来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并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旨在城市开发设计过程中控制和管理开发后的水体循环,以保护水环境的自然状态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将雨洪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城市防洪、雨水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生态保护、城市景观综合效益提升等。

WSUD体系将城市水循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图实现雨洪管理、饮用水供应和污水管理的一体化。该体系认为城市的灰色基础设施和建筑形式应当与场地的自然特征相一致,并将自然降雨和城市污水视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其关键性的原则包括:1)保护现有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环境;2)维持集水区的自然水文条件;3)保护地表和地下水水质;4)降低供水管网系统和雨水管网的负荷;5)减少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污水;6)将雨水和污水的收集、净化、利用与风景园林相结合,以提升美学、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

WSUD反映了面对城市内涝等环境危机时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根本性的策略转变,使雨水及污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由传统的单一排放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循环和控制模式。WSUD水敏性城市设计在澳大利亚应用广泛,如应用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南约35公里的林恩布鲁克房地产项目(Lynbrook Estate)。

欧盟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2000年底,欧盟开始实施水框架指令(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是欧洲国家第一份正式的系统性的关于城市水资源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的官方文件,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欧盟水框架指令为英国、德国等欧洲多个国家水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参考标准。近10年来较新的水管理策略还包括《渗透标准区域水法》(Regulation for Infiltration in regional water law)及2010年出台新的《暴雨管理方法》(Stormwater Act)等。

这些规章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改善河流、湖泊、地下水及沿海的水资源,在整个欧洲实施综合流域管理,以达到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目标,并且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使自然水资源得以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其基本目标是:1)保护和增强水生生态环境系统;2)在有效的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3)为平衡、平等、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提供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4)为保护和改善水生生态环境,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5)减少旱涝和水涝灾害;6)保护陆地和海域水体;7)建立保护区域和生物栖息地。

为确保国家内部及国际合作,成员国必须在行政安排、排放标准、环保技术、经济措施、管理机构等方面均做出适当的协调⑩。EUWFD规定,每个流域建立的措施和方案均必须保证地下水的供给平衡,并将水域保护和污染控制紧密结合,将河流和湖泊等水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测,而非根据行政范围实施。

2004年,法国将《欧盟水框架指令》转换为国内立法,并确立了水资源管理的4个基本目标,即恢复水体的良好生态状况、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排放、在保障政策制定和监督过程中引入公众的参与、考虑关于用水服务的成本补偿原则。为此,法国制定了详细的执行进展和时间计划,以明确目标和可操作的方案。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管理经验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英、美、澳、德、日等国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分别形成了效仿自然排水方式的城市雨洪可持续发展和管理体系,相应的措施和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实践应用。其雨水管控方法、理论体系、法律法规和实践效果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

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雨水管理措施,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我国现有雨水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激励机制缺乏、技术力量薄弱及公众意识薄弱等现状,笔者对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建立健全的雨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将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理念融入规范性文件,确定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以雨洪管控、削减污染为主要目标,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均应进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设计和建设,并增加降雨径流总量控制性目标的相关规定。新建区域应进行雨水综合调控规划和工程设计,且城乡绿地功能提升、低影响技术应用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在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增加关于雨水管理的鼓励或惩罚性规定。在低影响开发技术推广初期,建议制定雨水管理激励机制,将应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区域的面积按照相应比例换算为绿化面积,间接提升该区域的容积率;也可根据该区域对径流总量控制的效果对业主给予相应补贴,鼓励开发商的环境友好行为。在低影响开发技术推广后期,建议制定雨水排放违规收费办法,当该区域的径流总量控制率未达到相应的控制目标时,有关执法部门应结合其实际径流总量以及该区域面积等,收取相应的雨水排放费用。建立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导则的详细内容进行评分,并与相应的激励、惩罚机制挂钩。

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雨水管控工作。城市雨水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水务部门、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市容绿化部门及国土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建议在进行雨水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时,确定组织和负责部门,并形成联动工作机制,成立由生态专家、水文专家、风景园林师、建筑师等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雨水管理工作。

加强雨水管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针对各城市的区域气候特点和环境状况,从中心城区、城郊区域、卫星城及乡村地区的城乡梯度,老城区、新城区和新建区的时间梯度,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等功能类型,研究不同梯度和功能类型的场地特征、环境状况,研发上述类型中各类绿地适用的雨水低影响开发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包括雨洪管控的绿地空间规划设计技术体系,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下凹绿地等技术优化和集成,绿地中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空间耦合技术,绿地空间雨洪调控功能增效提能技术,等等。

强化公众的雨水管理和利用意识。当前,群众对于雨水管理、绿色基础设施、低影响开发等理论缺乏认知和重视度,应结合低影响开发示范工程,创建海绵城市示范教育基地,加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绿色基础设施等理论和实践措施的宣传。科研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发表文章、项目展示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政府也可通过颁布雨水管理最佳试点等奖励方式,鼓励业主重视海绵城市建设;配合试点推广活动,编印相关的宣传手册、环保购物袋等宣传品,免费向公众发放;通过电视台、网站和报纸等媒体,及时宣传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动态和成果。

注释

Edward,T.McMahon,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Commissioners Journal, 2000(37): pp.32-45.

New Construction Version 2-2 Reference Guide, Second Edition, September 2006, USGBC LEED.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Fact Sheet: Low Impact Development and Other Green Design Strategies, Washington, DC, 2006.

Sivertun, A.K. and Prange, L., "Non-point source critical area analysis in the Gisselo-watershed using GIS," Environment Model Software, 2003,18(10):pp.887-898.

Mark A Benedict, Edward T McMahon, "Green Infrastructure: smart conservation for the 21th Century," US, Renewable Resources Journal, 2002(20):pp.12-17.

Liu Bin-Yi, "Leading the growth of the city based on gree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46th world IFLA Congress, Rio De Janeiro, Brazil: IFLA, Associacao Brasileira de Arquitetos Paisagistas, 2009.

张晓昕、郭祺忠、马洪涛:《美国城市雨水径流管理概况》,《给水排水》,2014年第40期。

Prince Goerge's Country, Maryland,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 June, 1999.

Low-impact Development Center,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A Literature Review. Washington, 2000, EPA/841/B-00/005.

第3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城市建成区中的旧城和历史街区曾经拥有过繁荣,有的核心街区曾经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地区,而这些街区在当今城市空间规模快速发展和功能要素丰富综合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街区作为物质载体有使用寿命,二是历史街区作为空间场所无法承载当今城市功能要素和人们行为活动的发展需求。而换一个角度审视,历史街区又拥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城市在历史中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脉络。

再生发展面对城市中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和文化价值状况 通过对衰落的物质环境进行实体性更新,对丧失活力的功能环境进行再生性改造或置换,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延续和拓展。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通过保护整治而实现的再生发展进一步体现在其作为空间场所对当今人们行为方式的适应方面。

1 空间物质环境

前门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南中轴的独特空间位置使其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核心片区。当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对前门地区进行了交通系统的改造,城市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了前门东侧路和煤市街,将前门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为前门地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用地规模为58.6ha,四至为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侧路,东至新革路。

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在空间环境和物质实体上,具有典型的北京旧城环境特征。在北京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本地区没有跟上城市建设和功能更新的步伐,导致了空间物质环境上的衰落。空间物质环境的衰败同样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商业活动缩减以及低层次运行方式,使得本地区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商业活力,居住空间环境的衰败也使得原有的生活行为活力逐渐消失,存在着居住人口老龄化和行为单一化的现象。

为达到本地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对空间物质环境进行更新整治既是必须的也是基础的 在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梳理整治空间物质环境,改造实体形态,置换内部功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更新部分的主体内容。

2 历史文化渊源与价值

在整体肌理方面,本地区顺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以及三里河河道的走向,形成了弧形街巷和斜向、南北走向胡同的肌理形态。在单体建筑形态方面,平民化的居住空间和市井商业。造就了以草厂三条至十条和长巷二条至九条为代表的东西向布置、小巧的四合院群落。在街区空间形态方面,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与清末民初殖民地时期西式风格的砖石建筑相互参差,展现中西建筑风貌并存和装饰艺术精致多彩的魅力,也体现出老北京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和兴衰变迁的历程。

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加以拓展,使其成为可依托的核心资源是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分类整理历史文化信息信的物质载体。甄别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立保护的措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部分的主体内容。

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保护更新途径的建立以建设目标为指向,其架构组成也与所达成的建设目标紧密连贯。就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保护更新规划而言,面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和衰落的物质环境现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象。即保护什么和更新什么,其次要明确的是措施,即怎么保护和怎么更新再次要明确的是落实,即保护和更新措施如何操作。

在本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保护更新途径的探寻顺应以上三个层次展开,并进而形成了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组成一:进行本地区满覆盖调查,建立起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胡同为串联线路,以地块为集合面域的建筑实体历史信息档案。以图表与图则相结合的登录统计方式构建起本底资料,并以地区本底资料的归类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现状进行判断与甄别。

组成二:在判断与甄别所形成的结论基础上,明确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与措施方法,即以文保单位、文物普查单位和保护院落为保护对象,建立起本地区的保护控制点,在保护地区成因肌理的格局下梳理街巷,更新改造衰败的院落和置换功能。

组成三,以保护整治规划所形成的保护与更新措施系列为基础,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地区更新改造的部分建立起控制性指标体系 以地块的刚性控制指标明确更新改造在量上的制约条件,并据此建立规划管理和操作实施的平台,以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目标的达成。

1 本底资料的建立

鉴于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成因特征、功能性质和现实状况,以院落为基本单元 以地块一胡同 院落作为本底资料的构建层次进行本地区的满覆盖调查。并以15个方面的基础数据,作为地区内调查的基本内容建立起分类统计档案。

以地区本底资料为依据,在历史文化资源,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等方面进行价值量,完整性、特征性的比较评价 从而甄别出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类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为在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中选择适宜的更新改造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施的对象。

通过对覆盖整个地区的本底资料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区位环境、传统商业、地方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的地区发展优势,并据此进行地区内部和跨地区的外部比较判断,为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提供方式上和程度上的选择依据。

2 保护与更新规划

根据本底资料明确街区保护整治的价值所在 由此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功能定位: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商业,旅游及居住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区。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理念取向,即面向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在更新中进行保护,将街区的建设融入当代北京城市的发展格局之中。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不同的分区选择有差别的措施。在重点保护区内以保护为主导,侧重就甄别出的院落具体落实保护措施,并以其为风貌形态的控制点梳理街巷肌理;在建设控制区内保护与更新并重,侧重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建设量与功能构成上的控制,在保护和延续街巷走向与格局的前提下,以街区功能定位为依据进行更新改造,在风貌协调区内以更新为主导,侧重在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形态尺度上的引导,侧重地块内部的功能置换引导以及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在形态尺度协调和过渡的取向下进行更新建设,总之,针对不同的分区确定有差别的保护更新措施,形成主导取向层级关系清晰并覆盖整个街区的保护更新措施体系。

3 规划方法的综合  针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功能构成多样。现状建筑混杂,基础设施缺乏等等现实状况,面临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当代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等等状况,街区内不同区位条件的地块,不同功能性质和类型规模建筑物需要运用综合的保护更新措施予以应对。

概括起来,综合规划方法所形成的保护更新途径序列为:本底资料理性判断为基础 保护更新措施体系为主体一指标控制为支撑一城市设计为引导。以规划方法的综合,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便于管理操作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确立

保护整治规划并不以保护与更新为目的,不同层次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仅仅是运用于物质对象的措施手段,而措施手段的实施是为了达成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由此,目标的确定以及相连贯的构成体系的确立,是选择相对应的更新与保护措施体系的基础,也是评价更新与保护措施是否适宜的判断依据。

街区的再生发展目标是由多方面要素相互作用并整合汇聚而成,即整合而成一千总目标,历史街区的再生性发展,与总目标相关联的多方面的要素依据其影响程度,分解并确立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

1 再生发展的目标

街区再生发展的总目标是引入城市发展的诸多活力要素,使得更新后的街区融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其周边的城市地区协同发展,再生发展目标的核心指向,是通过对作为人们行为与生活的物质载体的更新,达到对街区人们日渐凋敞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再生。由此形成的再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内涵构成的各个方面,均是以应对物质环境问题而导向街区内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当代适应性更新。

2 目标的内涵构成

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内涵构成涉及到当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文化价值状况,将引入街区的多个层次城市发展活力因素归为四类分支目标。目标体系中四类分支均以现状物质载体为更新对象,更新实施效果指向街区内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呼应性再生。

(1)更新街区功能

街区内实体和空间环境的功能组成直接对应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街区中各种新的功能活力因素的引入,必然为日渐凋敞的生活行为注入再生和发展的力量。鉴于此,更新街区内的功能类型和功能构成。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首要部分。保护整治规划通过更新,置换和合并等措施,引入合院居住,休闲商业、特色餐饮,胡同旅游和商务办公等新型城市功能,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增长资源,结合街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区。

(2)拓展风貌特征

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街区风貌和传统建筑形态特征,在城市发展中是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强化形态格局和拓展风貌特征,提高独特的形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汇集街区内人们寻古发史的体验行为,重塑人们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心理认知。保护整治规划建立起胡同一合院,的格局清晰的空间网络,保护重要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通过实体和空间环境的更新改造强化街区独特的肌理形态,拓展风貌特征,形成具有强烈形态感染力的城市特征标志区。

(3)提升环境品质

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是评价城市及街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街区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升是各项发展功能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街区内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再生和发展,与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保护整治规划采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绿地景观规划手法,以调整空间功能、增设公共空间和优化绿地景观等方法来提升街区的环境品质,从而提高人们各项生活行为的舒适度并保障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街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发展的基础支撑 是街区能否更新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的配套与完善是街区所引入的各项发展活力要素能否运行的重要条件,鉴于此 完善街区基础设施成为街区再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再生发展的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结合街巷胡同的梳理和地块的规划调整,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引入街区,特别是利用地下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使之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的基本保障。

再生发展目标的规划实施保障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城市设计导则,以引入两者在规划管理上的优势建立起具有有效操作性的规划与实施平台。

对街区整体肌理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护,是保护整治规划在实体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工作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部分展开,所以“有度”更新的控制指标体系和“有源”引导的城市设计导则成为规划实施的保障,控制性更新和引导性设计这两大类规划实施保障,均以“面状”的街区分区和“线性”的街巷胡同为主体对象,落实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规划理念并形成规划实施的保障。

1 基于保护管理的控制性更新

街区整体肌理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基础对象,其街区尺度的规模和“面状”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基质”,因此对“基质”更新的控制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必要保障。

根据保护整治规划对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分区划定,在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采取从强到弱,由紧到松的控制,指标体系,使街区的更新形成由中心向边缘的递减过渡,体现出与对象分区保护整治目的相对应的不同更新强度的规划控制,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与城市尺度的衔接。

街巷尺度格局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另一基础对象,其贯穿街区的特性和“线性”通道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体验线索,因此对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是依据人的行为角度和感知角度对风貌特征的保护和拓展,

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内容,包括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停车场地及停车方式、胡同梳理和胡同开辟等方面,形成街区的车流。人流网络以及风貌体验网络。为保障建立起来的街巷胡同网络具有亲人的尺度,在两侧地块的更新强度采取外侧紧内部松的控制方式。

2 基于再生更新的引导性设计

第4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河流湿地;多等级湿地;城市湿地公园;安全格局;场所精神

中图分类号:TU985.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066-04

1 城市化进程中的河流湿地面临的两大挑战

1.1挑战一:城市化导致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和功能衰退

城市化对河流湿地的整体破坏主要表现在河网系统破坏、线性廊道断裂、地表径流暴增、污染物加剧、生物栖息地消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方面。

城市扩张中自然河流被填埋、渠化和断流,阻隔了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传输,水系廊道等线性景观元素在生物保护、减灾、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高价值消失(俞孔坚,2005)。另一方面生物栖息地消失标志物种灭亡,同时带来外来物种入侵,埋下生态安全隐患。

我国湿地总量居世界第四,但城市化进程中湿地消失严重,大型湿地面积缩减、丧失功能,中小型湿地集中在低洼集水区和河流河岸带,更易被忽略和占据,现有城市及近郊天然或人工湿地的80%面临被填埋消失的威胁。

1.2挑战二:城市扩张对河流湿地的城市功能更新

现代城市扩张越过天然河流,更以河流资源为依托发展商业和居住,这对河流湿地的城市功能提出了更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城市排污和防洪要求;2)商业和经济发展依托;3)休闲娱乐和景观功能;4)场地历史记载

防洪排涝功能是城市内河流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城市下垫面硬化,如何承接暴雨径流和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并保障河流水质和生命支持能力是河流域市功能的严峻挑战。在以“水”为核心和亮点的水岸经济和滨水商业模式中,如何在生态保障的基础下实现开发者和渴望自然城市人群的双赢。而城市周边河流特别是人工开挖的水体(如运河),本身服务于农业、工业或城市用水的取水需求,周边存在大量遗产。遗产的历史内涵事实上就是诺伯舒兹(ChrislianNorberg-Schulz)提出的“场所精神”。

2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重建途径探索

2.1当下前沿理论探索

当下前沿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功能重建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多自然河流生态修复理论”(杨海军,李永祥,2005)、“绿色水道理论”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

德国的Selferr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流治理的概念,建设多自然河流主要措施包括:营造更多河漫滩空间;结合浅滩和深潭形成生物的栖息场所;保持水边形态尽量使水边区域的多样性;保护河边的防护林(吴浓娣,张祥伟,2004)。绿色水道衍生自美国的绿道概念,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河道湿地需要有足够的宽度以控制来自周边的溶解物质,并为滨水区生物提供生境和通道等(朱强,俞孔坚,李迪华,2005)。区别于自然保护区针对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保护,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河流生态修复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将保护与利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前两个理论均旨在恢复和维持联系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非常值得借鉴。然而除了场地限制外,工程投入和花费巨大以及无法满足城市功能获得利益平衡都阻止了这两项措施在国内前进的脚步。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模式在被推广的7年间,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缺乏建立湿地公园理论依据;贪大求洋(骆林川,2009),势必对已经十分紧张的城市用地和财政造成更大的压力;缺乏人才和成熟的配套技术等。

2.2一种更适合中小型湿地重构的战略途径:多等级湿地理论及应用

2.2.1小型湿地重要性前提和多等级湿地模型建立

多等级湿地系统理论是在雨洪径流被认为是美国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最主要威胁(Olson,1993;USEPA/uSDA,1998)的背景下提出的。雨洪的有效控制是典型的叠合达成的(Emerson et a1.,2005),需以源头小型湿地为基础叠合其他措施(Van der Valk andJolly 1992)。2007年美国科学家Matthew J.Cohen和Mark T.Brown建立了量化的多等级湿地模型,通过在佛罗里达州的实地模拟定量研究出不同尺度湿地如何组合对于流域尺度的雨洪控制更加有效。

Cohen和Brown建立的多级湿地模型假设小型湿地面积0.2ha,中型湿地9.5ha,大型湿地250ha。首先肯定小型源头湿地的重要性,以基线湿地模型(baseline)作为多等级湿地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对比项。基线湿地模型(baseline)中小型湿地分布于水体源头,而多等级湿地模型中小型湿地位于水源头地区,中型湿地(泥沼地或河流生态系统)位于径流中央,大型湿地则是区域的最终接收系统(海岸或洪泛滩地)。三种不同大小湿地按一定比例组合。

2.2.2多等级湿地理论对中小型湿地建设指导意义

2.2.2.1多等级湿地理论证明中小型湿地更适合城市河流功能修复

针对城市河流承接污水和排洪要求,中小型湿地对于河流修复作用更加有效。研究表明大型湿地的滞水功能占优,中型湿地的排磷功能较好,而小型湿地沉积污染物的效率最高。

2.2.2.2多等级湿地理论将流域湿地覆盖率定量化

流域中中小型湿地的湿地覆盖率达8%,能有效规避洪灾。研究表明基线湿地模式和多等级湿地模式的蓄水盆地覆盖率分别达到8.2%和7.4%能规避正常降雨年份的洪水。覆盖率达10%能有效控制暴雨年份洪水。

2.2.2.3多等级湿地理论对中型湿地位置和面积给出定量标准

增加中型湿地面积,最能有效减缓总径流和衰减洪峰。在所有情况中,增加大型终极湿地面积并不能提高整天效果,同样的,简单增加系统总面积而不是其配比也起不到好的效果。

2.3多等级湿地应用途径探索

2.3.1宏观尺度:景观安全格局建立和多等级湿地系统战略点建立

2.3.1.1首先建立雨洪安全格局,景观安全格局(SP)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Yu,1995,1996;俞孔坚,1999,1 998)。雨洪管理SP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得到基于现状流域的汇水区面积和不同级别汇水区滞留径流量比例,可以验证对涝灾的控制效果(宋云,俞孔坚,2007),更重要的是可以筛选出对生态系统重要的战略要点。

2.3.1.2多等级湿地建设是人工组织的系统,通过SP分析出潜在湿地战略位置,根据多等级湿地理论确定湿地位置和大小,明确其在流域雨洪管理中的功能。

多等级湿地建议湿地在流域中的覆盖率约8%左右,弗罗里达州三个级别频率为92:7:1,位于源头的小型湿地应尽量保留和恢复,最佳方案是在径流中央选择中型湿地大小面积作为城市湿地公园用地。

2.3.2中观尺度: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布置

中观尺度侧重于城市湿地公园中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统一。中观层面下,场地面临具体的与城市互动的问题,周边的居住、商业区和城市干道都对场地的社会功能提出要求:如娱乐、游憩、通行等。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分区特征是:(1)以运河湿地保护区为中心;(2)内核为河流湿地恢复区,包括湿地系统的构建和河岸生态过渡区;(3)外环是城市功能过渡区,在这里布置游客集散点、服务中心等。

2.3.3微观尺度:城市湿地公园设计重点和方法

2.3.3.1湿地系统构建:湿地系统重构应以原有湿地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原有湿地水体、土壤、植物,以及周边居民景观期望等。进而利用原有的经过因素保证湿地系统的完整性。湿地系统重构包括对水体、植物、地形地貌等构成要素的恢复和再建。

2.3.3.2河岸线的处理:根据多自然河流修复措施,应尽量改直边曲,营自然驳岸或近自然驳岸;尽量营建更多的河漫滩地,利用低水槽和深水槽形成多样化水流,拆除或减少水利设施。

2.3.3.3植被重点设计:植被恢复是河流湿地恢复关键,原因有①植物根系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土壤环境;②为鱼类和野生动物创造栖息地;③有些植物能够净化水体,成为污水的生物过滤器;④植物是营造怡人自然景观的重点,是湿地与城市功能结合点。

2.3.3.4休闲游憩设施:注重场地对城市人娱乐活动的服务,需保证与环境的协调,倡导场所精神的维持,让活动其中的人能读懂历史、生活的故事。

3 案例解析――宜昌运河公园

宜昌运河公园位于宜昌市西陵组团和伍家组团交界处,是城市未来新区核心区,在东山大道与城东大道之间,西临港窑路、东至域东大道、北抵中南冶勘机修厂、南靠东运路,总用地面积约11.92hm2。

本案位于运河流向长江的入江口,是宜昌市水系网络的中下游,城市化将运河纳入新城发展中心区,运河周边湿地被城市用地侵占,生态环境遭破坏;同时城市对运河湿地及场地水体提出城市功能更新要求,包括雨洪调节、经济带动点、休闲景观功能等。正是城市化下面临生态修复、城市功能更新双重要求下的中小型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

3.1宏观尺度:景观安全格局建立和湿地定位

3.1.1景观安全格局建立:图8为宜昌城东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图,本案位于重要的生态安全格局战略点;根据图9新城区绿地规划,本案所在位置纳入城市绿地系统内,应作为城市生态组团建设。

3.1.2多等级理论下的中型湿地战略定位:场地中运河段处在流域的径流中央,承接上游山地和城市径流输送入长江,现状水体面积约8ha,完全符合多等级湿地中型湿地位置和规模要求,并且城市河流首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另外对于污染物的沉积和净化保证流入长江水质。

为了将河流生态功能和城市融合,在湿地的基础上兴建城市公园,本案定位为基于多等级湿地理论下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有别于一般城市绿地公园的性质,除了满足市民休闲游憩等服务功能以外,还应具有其在生态意义上的特殊性。

3.2中观尺度:功能分区和溶解公园

3.2.1宜昌运河公园功能分区

湿地公园实现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统一,形成以湿地水体景观区和山林休闲景观区组成的河流湿地恢复区,紧紧围绕运河景观区形成过渡带;有入口广场区、游客综合服务区形成于城市互动的城市功能过渡区。

3.2.2对外形成开发边界

对外形成开放的边界,加强自身与周边的交通联系,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如水体、林地、山地和农田相融合,以简洁、生态、开放的形态渗透到区域当中;在公园各个方向界面上布置非机动车入口,并针对场地高差和滨水现状设置木栈道和阶梯,方便市民进入公园内部。

3.2.3内部非机动车系统提高可达性

对内布置丰富的非机动车系统形成便捷的绿色通道,设置跨越水体和湿地的架空廊道或栈桥,建立立体步行系统,整体形成流畅的内部交通,从而提升公园景观元素对人的可达性。

3.3微观尺度:项目设计与特色

运河公园是一处河流景观与湿地景观的交集,是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系统的绝佳载体。承担保护宜昌水资源特色、改善运河水质、科普教育、湿地水系进化和生态风景观赏等职能。

3.3.1湿地系统重构

设计将原场地特质“渔塘”的大肌理加以保留,形成了公园生态湿地景观水体的基本结构。通过对场地水体清淤、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湿地系统功能恢复。主要分为两部分:

水系净化,改善水质:运河公园场地内水资源丰富,水体面积占到整个公园面积的三分之二。通过高差变化等作用自然流经一系列净化池,经过多种原理净化,最终以清洁之水回到运河。设计通过一系列亮点设计将湿地净化以及生态恢复的理念加以展示,起到两方面的示范作用。

调蓄洪水、防洪安全:宜昌市防洪范围按长江支流的防洪标准,20年一遇洪水。场地防洪分为20年与10年一遇防洪线两个等级,公园按照不同功能区分区防汛。原废弃鱼塘改造的人工湿地景观区适当打开可淹没范围,满足汛期湿地滞洪的需求。

3.3.2自然驳岸营造

借鉴多自然河流修复理论,水体河岸应保持自然,尽可能营造更多的河漫滩地,种植多种水生、耐水植物,创造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栖息地。为了满足游憩功能,可在河岸设游步道或栈道系统,增强可达性并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3.3植被恢复和利用

总体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构建群落,增加绿量;比例合理,季相丰富。根据不同的水生植物具有不同的净化功能,设计中充分利用此特性进行分区:第一部分池塘,主要功能阻挡悬浮物。第二部分池塘,主要功能是综合吸收各种污染物进行净化,自然增氧。第三部分池塘,主要功能是植物能吸附、富集一些有毒有害重金属物质,种植黑藻。第四部分池塘,主要功能是吸收病原体,种植莎草。第五部分是池塘,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种植紫萍。第六部分池塘,主要功能是综合吸收各种污染物,种植荷花和黄花鸢尾再次进行综合吸收。第七部分池塘,主要功能是增氧过滤。为保持水质洁净,主要采用深根性植物芦苇和香蒲。

3.3.4场地精神再现

理想的山水格局与鱼塘肌理:规划整体结构采用自然式布局,充分顺应现南水北山的山水结构,营造北高南低、靠山面水之风水佳地;对现有鱼塘进行改造,在保留大肌理的原则上进行进一步划分成为净化池,以满足净化与景观双重功能。

近现代工业遗产改造:50年前长江开关厂正式投产,和韦家咀水电站一起成为了工业文化遗产的代表。设计将水电站改造而成的风雨廊桥,为人们提供了观赏运河、回忆历史、参观展览的场所;开关厂厂房及周边环境改造为后工业风格的广场区,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再生为公园的餐饮娱乐中心。

场地元素提取和采用:宜昌自古多雨,伞必不可少,于是“伞”巧妙地成为本设计的亮点。伞的概念经过提升和抽象,延伸出一条蜿蜒曲折的景观廊道,贯穿着整个公园,又借“橘乡”之意采用鲜明可人的橘红色作为廊道主色,将功能性和装饰性完美的统一,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独特景观。

第5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雨水,资源化利用,收集,处理,回用,效益

0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资源退化,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去10年,全球水资源消耗量达到了过去的6倍,是人口增长速率的两倍,以这种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将有25%的人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同时,城市化的发展致使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大大增加,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城市大气及地表会有大量来自生产与生活过程的污染物累积,雨水径流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成为城市水体的潜在威胁。

城市雨水作为一种潜在的水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量、延滞汇流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雨水资源增加城市生态水源补给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回补地下水,减缓地面沉降,是解决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 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

1.1 国外雨水利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为保护水环境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技术,使雨水成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并已建成一批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

在发达国家,一般将不同汇水面上的降雨分别加以收集。对于屋顶上的雨水,稍加处理便可用水冲厕、灌溉等用途。而对于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径流,则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加以利用,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和家庭式的雨水利用技术也较成熟,并已有了较广泛的利用。

1.2 国内雨水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发展于90年代,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由于缺水,北京、天津等已在城区建立多项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奥运会场馆建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都采用了雨水利用技术,但总的来说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措施就地吸收和利用降雨后产生的水流,减少雨水流失量。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需要对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及运行维护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全盘考虑,合理规划。对于雨水的回用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回用。

2.1 雨水的收集

雨水收集的方式有多种,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

雨水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的材质、气象条件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如果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如果是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此外,居民小区也将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内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居民节省大量水费。

2.2 雨水的处理

雨水径流对汇水面的冲刷,会累积在上面的大量污染物质,特别是初期雨水,其COD、SS及N、P和重金属的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限值,需要进行处理才能重新利用。目前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处理技术。

2.2.1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处理系统

湿地是一种高效的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措施,它可以同化入流中大量的悬浮物或溶解态物质。去除的机理主要是沉淀截留和植物吸附。湿地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前处理系统和主体湿地:前处理系统通过自然沉淀去除较重颗粒和浮渣,降低后续湿地的处理负荷,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主体湿地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通过物理截留和植物吸附作用以及土壤的吸附渗透作用进一步处理雨水。

在路面径流的污染控制方面,人工湿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Yousef [3]等人的研究表明,暴雨径流在湿地中停留72h,SS的去除率可达95%。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已经有许多为处理暴雨径流而设计的人工湿地,他们在控制暴雨径流的污染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Herricks[4]总结经验,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湿地对SS,BOD及TN的去除效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60%~85%)。

2.2.2 植被控制(Vegetation control)系统

植被控制是一种利用地表密植的植物对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的方法,它能够在径流雨水输送的过程中将污染物从径流中分离出来,使到达收纳水体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地表植被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主要为吸附、沉淀、过滤、共沉淀和生物吸收过程。国外对于植物控制系统处理径流雨水的研究较多。

2.2.3 湿式滞留池(Wet detention basins)

湿式滞留池是池中平时保持有一定水量的滞留池,是除地表径流污染的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效率取决于滞留池的规模、流域面积和暴雨特征等,水在滞留池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基本机理是沉淀。

2.2.4 MR(Mulden Rigolen)处理系统

MR系统,又称“水洼——渗透渠组合系统”,是德国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雨水处理技术。该系统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种植草类植物的浅水洼,下层为渗透渠。通常,水洼层铺设活土,深度不超过0.3 m,通过土壤与植物的处理作用净化雨水,同时种植的植被绿色可以很好融入到建筑周围的生态景观当中,下层渗透渠一般填充高渗透性的棱柱状颗粒,例如砾石或熔岩颗粒等,可储存大量雨水,并逐渐将雨水释放以补充地下水,多余的雨水通过排空管排走。

2.2.5 MBR(Membrance Bio-reactor)处理系统

MBR雨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中水回用技术。该工艺是曝气生物滤池与膜分离器相组合的工艺,充分发挥了滤池的生物降解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雨水通过膜分离器去除剩余的微细颗粒与溶解性 物质,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维护较方便,处理水质好。

2.2.6 渗滤(Infiltration basins)系统

渗滤系统式使地表径流雨水暂时存储起来,并渗透到地下的一种暴雨径流控制方法。渗滤系统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作为一种处理暴雨径流的可选方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常规方法结合使用。

2.2.7 雨水深度处理系统

城市公共建筑中的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吸附、膜分离、消毒等工艺,通常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多数雨水回用前必须采取的处理措施,该技术可极大提高雨水水质,避免雨水简单回用所带来的卫生隐患。

第6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区 盐田区 规划建设

“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副产品的“典型”之一,反思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低碳生态城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城市是低碳排放的关键,作为城市的规划管理者,如何确定低碳城市的规划定位、实施以及发展方向,需要经过多方认证与思考。本文通过对国外低碳城区的实践经验的阐述,以盐田区的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为例,系统的构建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实现途径。

1.国外低碳生态城区实例分析

1.1瑞典马尔默生态城

瑞典马尔默生态城——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瑞典马尔默是世界闻名的低碳城市,其中该市的西港区,更是著名的“哈默比”,也就是生态城。这个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100%的能源是来自太阳能、风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马尔默在雨水收集、厨余垃圾回收、太阳能利用等方面均有先进经验。1.雨水收集。整个城市都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从楼顶流到地面,通过透水的地砖流入地下。地下特别种植一些植物,将汇集的雨水先行净化,然后收集在水库里,以备使用;2.厨房垃圾回收系统。在社区内设有专门回收厨余的管道。住户把剩饭剩菜倒在楼层专用垃圾箱,这些厨房垃圾就会顺着真空管道,送往巨大的储藏罐内,再由专用垃圾车运到郊区的垃圾清空站。经过专业处理,这些厨房垃圾最终被加工生成沼气,成为替代汽油的生物燃油或者生物燃气;3.普及太阳能能源。马尔默在太阳能能源利用投资方面,处于瑞典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马尔默拥有瑞典最大的光伏发电站,太阳能采集面积达1250平方米,峰值发电功率可达166千瓦,该国大部分的太阳能能源在马尔默生产的。

1.2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在2007年成立了由环境局领导的“气候变化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包括5个决策局和16个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制订和推动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以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要求。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还重视区域及国际合作,借助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减排概念的构思和分享实质经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能力。

香港政府为改善维多利亚港的水质,推行策划性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推出“净化海港计划”及“海港污水处理计划”以处理水质下降的问题。净化海港计划第一期的设施于2001年年底启用后,令维港东部和中部的水质得到显著的改善。

绿化总纲图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研究地区的特色和需要,制订整体的绿化大纲。为配合不同的绿化时机,绿化总纲图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绿化措施。短期措施与地区的规划相互配合,不会影响现有土地用途或交通安排,并可于一至两年内实施。中期措施须配合工程倡议者的其他发展项目或须私营机构参与。长期措施则描绘地区的最终绿化远景,须配合市区重建等发展才能实施,包括在主要道路两旁建立绿化长廊等建议。

2.盐田区的低碳生态城区发展分析

盐田区作为深圳市的一个快速发展城区,全区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2009年,盐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8倍,平均增长率为15.1%。2009年,实现本区生产总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下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1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0∶28.4∶71.6,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4个百分点。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盐田区资源能源也得到高效利用。重点引进和扶持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创新型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节能改造项目成效显著。2009年万元GDP电耗较2006年下降22.7%;单位GDP水耗比2006年下降16%。经过历时4年的艰苦努力,2008年8月1日,盐田区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华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完成污染物减排和治污保洁任务,每年均超额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务。通过实施沙头角、梅沙海滨栈道及小梅沙生态公园建设,大梅沙海滨公园修复改造,深盐路等主要道路周边厂房绿化改造工程等,辖区内绿化覆盖率、公园建设和园林绿地面积均呈上升趋势。200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9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5%。

3.构建低碳生态城区规划体系

通过对上述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我们结合盐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关于构建盐田低碳生态规划的途径。

3.1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以及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纲领,以丰富的山海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和港区经济为依托,以先进低碳城市建设经验为借鉴,以技术自主创新改革为手段,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持滨海城镇特色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把建设低碳生态城区和宜居城区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将生态保护理念、循环经济理念、低碳发展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全面探索建设“低碳生态城区”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融合。结合盐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城区发展特征,加快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体系、碳汇资源体系、宜居环境保护体系、低碳交通体系和低碳生活体系建设,建立起符合低碳生态要求的城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全面巩固“国家生态区”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将盐田区建设成为在深圳市有示范作用、在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有明显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区和宜居示范城区。

3.2完善激励机制与配套机制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到低碳生态城区建设公共项目中。建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补偿与激励机制,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港口物流、旅游、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全区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之路。制定盐田区建设低碳生态城区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建立健全低碳生态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考核机制。结合盐田区实际和有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盐田区创建低碳生态示范城区工作方案》,明确目标的具体措施,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强力推进低碳生态城区建设。制定促进低碳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和低碳经济产业化项目发展的具体操作办法。加大产业调控力度,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生态工程、资源再利用等技术与应用创新活动的政策倾斜力度。

3.3低碳生态城区体系构建

(1)以低碳生态发展为目标,调节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港口物流、旅游、黄金珠宝制造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大规模的总部型企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重规划好优势产业的整合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完善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将华大成坑生物基地、周大福总部建设成为低碳产业示范基地。

(2)利用港区优势,发展低碳物流。持续推进“以港兴区”战略,加快完善港口后方陆域和港区疏港道路系统,大力推进盐田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盐田港西港区、盐田港东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物流管理体制,将盐田港综合保税区、盐田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低碳物流工业园区。

(3)制定低碳旅游政策,实施游客总量调配控制措施,引入低碳旅游指标考核体系,提高旅游智能化发展水平等。将京基喜来登、雅兰、海景等酒店建设成为低碳酒店,在酒店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温室气体盘查和碳减排工作。

(4)推广节能新能源技术。制定政策鼓励太阳能和LED企业联合开展太阳能-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和集成应用示范。通过财税补贴、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全区公共空间和海洋空间开展太阳能发电。协助盐田国际、周大福、先进微电子等大型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支持东部华侨城、万科总部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形成示范推广。积极支持盐田垃圾发电厂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发展生物质能。

(5)促进炭汇资源建设。加强梧桐山山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通过梧桐山登山环道连接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洲田森林公园和东部华侨城,打造山海生态旅游大观。开展沿海防护林和库区涵养林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林的建设,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日常监测和执法工作;配合城中村改造拓展配套绿色空间,大力建设社区和街头公园;全力打造“三横一环”绿道系统。

(6)构建宜居环境体系。加强陆源污染防治、赤潮防灾减灾、船舶污水污染控制、滨海岸线生态保育和重建工作;加强赤潮监测机构监测能力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近岸海域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开展盐田港区压舱水外来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防止船舶压舱水和沉积物传播赤潮藻种,从根本上减少赤潮发生;开展盐田避风塘生态治理工程;开展珠宝废气专项调研工作,通过对辖区内珠宝废气的成因、废气成分进行监测分析,深入探讨沙头角酸雨产生的原因,并开展保税区等工业区内珠宝黄金加工业酸性废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完善盐排高速深圳外国语学校段声屏障工程,开展噪声防护专项研究,探索进一步开展防噪措施;完善城市垃圾收运处理系统,重点开展城市垃圾循环利用,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体系,提高盐田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

(7)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始终遵循“通达性、便捷性、高效性、低排放”原则,以“构建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营造便于游览的慢行交通网络”、“打造智能化、一体化的交通环境”及“倡导低碳、特色的交通工具”为核心发展战略。主要建设低碳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便于慢生活的悠闲式内部公交网络、构建宜人的骑行空间、便于游阅的登山系统、风景怡人的滨海栈道系统和浪漫悠闲的海上公共交通网络。

(8)构建低碳生活体系。大力建设“低碳政府”,建成2-3家机关办公大楼低碳示范项目。将大小梅沙、东部华侨城、沙头角等旅游景区全部建设成为低碳旅游景区;以机关、学校、社区、家庭、商场、企业全面辐射为目标,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努力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新局面;树立低碳消费理念,倡导低碳消费模式,引导市民尽量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通过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独有的行为模式及宣传方式,在辖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市民环境教育和低碳行为模式宣传活动,使辖区居民从不同角度认识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方式方法,并逐步渗透到日常行为中,真正做到低碳环保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1]沈素青、梅耀林、张培刚.城市快速扩张与集约用地的矛盾协调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04)

[2]黄勇、丰培奎.常州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创新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11(03)

[3]柴岳、张晓东、孙杨.基于模糊识别的铁路多经物流企业转型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10(20)

第7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浅析水资源合理配置 卢兴旺,孙颖,李冬梅,于志民

干旱地区对水利的认识现状及发展 曾芳

哈尔滨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 任友山

平原水库防渗技术分析 张燕,ZHANG Yan

莆田木兰灌区防洪减灾经验 蔡朝煌

东大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吕文龙,宋艳梅,王鸿飞

哈尔滨市城市防洪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 王宇,姜晓冬,杜菲,苏琦

自主管理灌排区探讨 任祖民,REN Zu-min

西南岔水库灌区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王金龙

八五二农场水稻控灌技术机理分析 孙永强,孙家国

河南南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渗透试验 张维国

关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作的想法 张彦良,刘殿武

磨盘山水库防洪及兴利调度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分析 张德民,闻建伟

AutoCAD与Office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联合使用的技巧 关朝辉

重力坝加高引发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 万晓丹,田静,WAN Xiao-dan,TIAN Jing

一种水电站拦污栅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法 信文彦,刘云

灌区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修补 张林钊,关朝辉,姚念光

浆砌石坝灌浆加固技术 丁惠林,贾树臣,田彦中

浅谈大量爆破设计 于文化,陈爱民,陈峰

安全系数与可靠性 闫群,江志明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研究 王占礼,Wang Zhanli

二龙山水库上游流域水土流失状况调查 高文志,高巍,郑世兰,秦迎阳

浅谈鸡西市区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对策 王珏,许亚杰,王均兵,王振宇

水土保持的防洪作用与对策 詹敏,贾洪纪,王长春,Zhan Min,Jia Hong-ji,Wang chang-chun

浅析旱作农业技术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之后的作用--为朱总理'99,8,7讲话而作 彭珂珊,Peng Ke-shan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田间施水技术与发展对策 孙景生,Sun Jingsheng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 戴明哲,王岩滨,王晓滨

高压喷射灌浆在堤防建设中的应用 姜景凤,宋玉福

中小型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技术 李益新,李耀文,刘宝成

复合卷材防水屋面施工技术 满卫东,孙俊峰,何文德

人工地基的几种施工方法 阙志夏,贺守文,张铁军

水工砼底板破坏原因及修补方法 沃晓岚,张鑫,兰敬君

关于处理沉降缝漏水初探 杨福生,杜明彪

浅谈堤坝防渗帷幕灌浆 黄正国,赵玉平,魏国兴

计算机在变速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周维,张朝升

试论公司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制衡 魏红亮,花梅

推行国企年薪制的问题及对策 杨文宏,Yang Wen-hong

论现代企业降低成本的措施 刘香宁,李晓琦,郝洪文

量本利分析法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李德,徐成涛,王运花

好机电井节能测试及改造提高机电井经济效益 陈伟,郭丰田,屈凤海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赵玉琴,Zhao Yu-qin

公益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李宝成,王军,王运花

灰色系统在径流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李文洪,刘铂,李长有

牡丹江地区土壤资源分析评价 王振刚,朴正哲,曹晨华,孟戬锟

泵站设计新思路的探讨 刘越男,付宁,宋宇

绥化地区西部涝区治理对策 赵铁雨,全淑艳,孙继成,张奇林,李留宪

对龙江县节水喷灌工程建设发展前景的思考 付志刚,李毅,崔树军

引黄工程联接段的渣场选址及防护设计 韩彩霞

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 葛彦明,宋晓红,韩晓科,葛焕友

谈扎龙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对策 郭艳波,刘世兴,崔利广

三江平原竖井垂直排水再探讨 贾庆丰,邓立群,高宝森,姚章村

三江平原垦区雨养农业典型 邓立群,高广君,姚丽娟

对黑龙江省灌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谢守香,胡爱民,孙凤瑛

丰荣灌区渠首拦河坝改造 孙艳坤,吴海燕,燕树立

现有井资料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运用 杨丽宇

浅析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止措施 刘笑月,褚晓刚,谢国辉

浅谈子堤在防洪抢险中的作用 李加富,冯慧艳,李兴华

小型简易堆石坝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石福泉,赵希江,尹福才

大汶河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崔华,徐国东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分析 彭珂珊

探讨城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辛长爽

和平牧场土地沙化问题及防治途径的探讨 陈志辉

阿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徐作霞,李红敏,王永跃

国境界河乌苏里江国土防护工程的必要性 戴凌元,韩金超,马振海

农田防护林带胁地及其防治 吕志刚,张淑云

牡丹江1991年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高红,王秀峰

发展持续农业战略 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张春山,于宽,刘军

水土保持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 张海英,于春泳,张艳玲

三江平原保护湿地的排畜灌工程 孙原峰

浅析三明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 陈吉凤

桃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及治理措施 迟永山,韩晓君,林晗,包洪福

杭州市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林以亭

关于衣干其水库淤积问题的浅谈 蒋俊丽,刘湘,JIANG Jun-li,LIU Xiang

日照市付疃河流域治理的经验与做法 梁其东,迟明春,刘青,席国峰

祖厉河流域年径流趋势预测分析 陈剑霞,黄维东

坡耕地治理刍议 尹亚秋,苏吉武,刘树奎

石人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王伟东,白晓娟,孙翠玲

黑龙江省土壤盐渍化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 张光辉,边延辉,母成波

哈尔滨市呼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丁莉,隋晓红,张荣玲

北墅水库灌区灌溉制度探讨 徐翠丽,张艳玲

本刊投稿要求

浅议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途径 张荣彪,王慧春,王春光

五常市生态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徐仁福

长隧洞掘进施工技术 阮周宁

土工格栅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解新勇,赵洪玉,郭长城,杨丽红

刘老涧三线船闸上闸首裂缝研究 雄,张廷辉

蜗壳底部及阴角部位混凝土脱空原因及对策简析 许波

水工混凝土碳化危害、预防及处理 钟汉华,高世国,冷涛,徐宏广

水工钢闸门防冰措施探析 李国辉,洪晓晖,李玉斌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水利工程设施的作用 程咏,何鑫,于承宇

第8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雨水;利用;绿色;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rainwater use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ainwater use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Keywords building; design; rain; use; gree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雨水回收越来越多的关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刚刚起步,缺乏经验,要进行进一步探索的技术。雨水回收系统,以满足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建设的亮点,提高经济建设。

1、雨水利用的相关政策

(1)2002年10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_”

(2)2004年10月实施的《北京市实施办法》第52条规定: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用水,应当采用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再生水,收集利用雨水

( 3) 2005年10月27日建设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第5.3.3条:雨污水综合利用。

①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

②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采用雨水和中水回用系统;

③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顶雨水径流途径,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渗透量。

(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11)于2012年4月1日实施。规定:雨水利用系统的规模应满足建设用地外排雨水设计流量不大于开发建设前的水平或规定的值,涉及重现期不得小于1年,宜按2年确定。

2、雨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对环境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雨水资源与建筑小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 , 可以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 缓解 区域用水压力 ,并可促进和改善小区和区域 的生态环境

2)建筑小 区雨水资源就地利用, 可减少暴雨径流,降低径流中携带的大量污染物排人水系统所造成的污染, 消减洪峰流量,减轻防洪压力

3)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可很大程度上促进雨水向地下水供给 ,有利于部分解决 区域地面沉降问题。

4)雨水利用可与建筑小区内的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提供设计所需消耗的水资源。

3、在绿色建筑中雨水回收的可行性

在倡导绿色建筑的今天,雨水回收的可行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雨水处理过程很简单:雨水的质量比较好,简单的治疗过程中,由降水的基本材料,并通过水交换表面加上杂质成分进行杂质的水。

3.2雨水利用成本低,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雨水。使用项目,如一个城市的雨水,雨水收集不到20元/立方米的基础设施投资,运行成本低于0.1元/立方米,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较高,一般0 14^02500元/立方米。经营成本4 ^0.87元/ m3

3.3经济,环境和社会比较:雨水利用和废水处理和再利用,可以减少自来水消耗的风险,减少城市引水,水净化和保护环境的边际成本的作用效果。雨水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排水系统的排放量,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在城市的大雨,可以在防洪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4、针对各种建筑形式的雨水利用途径

4. 1别墅和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方式

对于别墅区或郊区新农村建设特点是住房多为独门独户的单户家庭,宜采用单户家庭雨水利用技术,其雨水利用技术也相对简单,容易实现。地面雨水宜采用土壤入渗;屋面雨水可采用收集回用的方式。一般方法是将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地面或地下贮水箱(池)(图1所示)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一般用于冲洗厕所或灌溉绿地等。

图1收集屋面雨水的贮水箱

别墅或村庄地面雨水利用理念为:雨水经过天然土壤渗入地下,若雨水大于土壤的入渗能力,则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道路及停车场的雨水径流直接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入渗沟或洼地根据绿地的耐淹水平设计,标准内降水径流可全部入渗,遇超标准降水,则通过溢流系统排入小区雨水管道,排至自然河流或小区生态湖中雨水的利用除采用绿地、入渗沟、洼地等方式外,透水型人行道也被广泛应用。

在小区内多采用渗透措施间接利用雨水:目的是以控制初期径流污染为主要目的,减少雨水流失,增加雨水的下渗,但没有调蓄利用雨水量和控制峰值流量的功能。渗透设施主要有绿地、透水铺装地面、渗透管(渠)、渗透浅沟、渗透井、渗透池等。

4. 2城市大型居住小区和大型公建群

在小区内采用渗透措施间接利用雨水,小区内雨水利用尽量不设雨水处理和回用装置,宜设调蓄池,雨季来临时对城市的雨洪瞬时水量做减缓作用,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在内,待洪峰径流量下降后,再从池内将水排到市政雨水管网,到市政污水处理厂或中水处理厂,经统一处理后供到市政中水管网供各处使用。调蓄池调蓄了洪峰流量,削减了洪峰,又大大降低了下游雨水干管的管径,对减低工程造价和提高系统排水的可靠性意义重大,因此各城市可根据小区建设区域和建设规模按城市防洪的整体规划要求在小区与市政雨水连接处设置适当大小的贮水调蓄池.(图2所示)

图2小区雨水利用流程图

雨水调蓄池的大小还要根据城市大小和城市处理厂的位置等综合考虑,因地制宜,达到优化的目的。

4. 3城市道路雨水利用技术

机动车道的降水径流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质,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为此,沿机动车道均设径流收集系统,城区所收集径流直接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高速公路所收集径流要进入沿路修建的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或渗入地下。

4. 4城市雨水收集处理

小区排放的雨水,经过市政雨水管网流至市勿亏水处理厂,通过物化或生化法处理后接至中水供水池,绍丈提升装置供城市中水回用(图3所示)。各小区的储水调蓄池在雨水过后,放水至市政雨水管网,供市政水处理厂使用。雨水回用系统宜做大市政,在市政管网尚未健全的阶段,应做较大规模的小市政雨水处理系统。

图3城市雨水综合处理回用流程图

结束语

雨是一种天然的资源,收集和使用成本低,重量轻污染的优势。经过简单的处理,可用于生活杂用,消防,园林绿化,景观,水,车辆清洗。将雨水收集并加以利用使其在建筑设计中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天然水资源,这都在南部或北部地区降雨量相对丰富但地下水资源贫乏的地方。更有效的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第 2 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 8

2.李 向军.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给水排水动态 ,2009(8) :17~ 20

3.王伟,叶闽, 张建新.城市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研究.给水排水动态,2006(2) :13~ 15

第9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途径

【 abstract 】 th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a virtuous circle of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key and, and speed up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ew pattern is the fundamental demand of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facing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effective way.

【 keywords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Effective way

中图分类号:F2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 优势互补,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 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日益融合、持续趋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 加强城乡联系, 推进城乡平等与融合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和谐化、社会文明化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有利形势

1、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 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 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进城、务工经商, 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 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渠道。

2、水到渠成的载体。时下,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在农村如雨后春笋, 蒸蒸日上, 形成了公司制农业。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 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 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成为企业股东, 还可以通过务工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这个龙头, 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 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 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 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据测算, 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有2亿, 未来二十年内每年将有1. 2亿至1. 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 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一方面, 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 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 扩大了城市规模, 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 离土人员的增加, 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 扩大人均拥有资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加速城乡一体化。

4、政策上的保障。在投资方面, 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 在扶贫方面,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 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社会保障方面, 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 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 促进农民进城, 加速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要重点推进、循序渐进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额的建设资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采取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具体讲就是以中心城市为重点,通过中心城市的幅射功能,带动周边几个重点县城,以重点县城带动几个重点乡镇,以重点乡镇带动几个村庄,形成围绕中心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圈,在这个城乡一体化圈内,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安排建设资金,统一规划产业发展和布局,统一环境保护和治理,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圈的形成和整体优势的发挥,幅射和带动更多的县城和乡镇,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圈。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滚动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差别缩小和消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