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启蒙拼音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启蒙拼音学习方法

第1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启蒙英语,兴趣,习惯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普遍不够好,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导致学生不仅没有良好的基础,反而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和兴趣;还有部份孩子由于过早引入英语学习,加重了学习负担,挫败了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使得他们进入初中正式学习英语的时候,有一些反感和排斥的心理,不利于系统的英语教育。因此,如果做好以下几点会有助于塑造高素质的学生个体,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英语启蒙不宜过早。虽然孩子的语言能力比较强,但根据Olshtain研究发现,5至8岁的孩子的学习磨蚀速度比9至14岁快。低龄儿童大脑还处于发育期,理解和记忆能力发展很不成熟,因此过早的英语学习,只能是机械的语言记忆,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没有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反而使得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焦虑,不利于后期的英语学习。过早开设英语还会加重语言干扰,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几乎同时开始进行,在汉语为母语的教学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出现汉语负迁移的不利影响。学生大量的汉语思维使得英语学习中出现一些中式英文的现象。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不能得以有效的实践和练习,很容易形成学了忘,忘了学的无效循环。

通过大量的研究也实践证明,9至12岁是启蒙英语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对语言的感知意识提高,以及对母语的抗干扰能力增强,因此英语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英语启蒙的时候,重视兴趣的激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源泉、是求知的动力。老师可以通过游戏、视频、歌曲、活动、情景会话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只要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自然就会以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投入对英语的学习和探索中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启蒙英语教学,老师要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英语启蒙的时候,重视拼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孩子的英语学习十分吃力,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单词拼读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单词的读音和拼写没有建立有效的链接,导致单词的记忆和积累成为了英语学习中的严重负担。在启蒙阶段,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字母以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让学生“反复听-仔细观察口型-认真模仿-放慢速度清楚发音-逐渐加快速度-准确发音”,这一过程可以加强学生的拼读能力,扫除孩子们读望天书的不良习惯。 拼读能力是理解和表达语言音、形、义的基本能力,也是进行听、说、读、写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启蒙英语教学阶段,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英语拼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英语的启蒙阶段,重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启蒙的时期就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认真听、会听,不仅要听清、听懂,而且要多听、多模仿;不仅课堂上认真听,还有培养学生课后听磁带和录音的习惯。督促学生完成课后听磁带录音的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主动听的习惯。

语言是用来说的,语言能力也是在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老师可以通过情景会话、讲故事、讲笑话、值日报告、材料主题演讲等多种的方式,让学生先私下准备,练习,然后上台发言,可以先简单,然后逐渐复杂,可以把教材知识和课外生活结合起来,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方面多渠道,想方设法让学生开口,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才充分发挥英语的交际的目的和功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启蒙阶段让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朗读可以同时运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器官,在声音的帮助下,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读内容,而且还可以训练语音语调,更好地培养良好的语感。朗读还有助于听和说的能力的提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是强化记忆,消化所学内容的一种有效途径。启蒙英语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要书写规范,还要引导学生减少语病。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语言的累积。既能对学生进行阅读和语言的训练,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启蒙英语的过程中,重视并遵循教育规律,以启发兴趣为着眼点,让学生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后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绛、军 《英语课程总目标下的初中英语听说目标解读及训练》 北京报刊发行局 2013.3

第2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低段;Phonics教学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学习英语的观念在不断转变,以往对单词和文本死记硬背的方法也逐步退出了时代的舞台。Phonics教学法,称为自然拼读教学法,是一种教学生如何运用熟悉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来读出不熟悉的单词的教学方法。Phonics教学法的风靡让更多人的了解到学习英语应建立在“英语思维”的角度,做到“见词会读、听音会写”,从而达到辅助阅读和快速阅读的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低段学生英语启蒙阶段,Phonics教学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从26个字母学起

26个英文字母有两个属性:一个是Letter Name(字母本身的发音),一个是Letter Sound(字母的发音)。音和字母的对应,音和单词的对应,音和实物的对应,都靠音来连接。音才是英语启蒙的重点。(安妮鲜花,2011)

1.Phonics渗透在韵律节奏中

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将字母发音渗透在学生喜欢的韵律节奏中,符合学生认识、兴趣发展的需求。如,教授apple一词,利用歌曲提高兴趣,要求学生听出歌曲中吟唱的单词,并找到字母a共同的发音/?/。通过学习,让学生吟唱:A is for apple,a a a,并将更多的单词ant,alligator等进行替换练习。在26个字母的学习中学生在不断吟唱中熟悉字母发音,形成语音信号的自然反射,构成了英语听力的基础。

2.Phonics渗透在规律拼读中

笔者有意识地将Pam,am,Sam,jam,cam,ham等单词进行整体出现,让学生大声指读每一个单词,找出其规律――am。教师将单词通过h-a-m(/h/-/?/-/m/)――ham,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拼读的方法。为避免学生通过记忆朗读,教师可将单词重新打乱次序,让学生再次进行拼读。

二、在听力训练中强化

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点。在小学低段,尤其是入门阶段,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说、读、写”中的“听”,无疑占据了其主导地位。

1.听出首字母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可出示__ad,__ad,__at,__ap,__ad等单词,教师朗读bad,Dad,mat,tap,sad,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发音大声说出缺失的字母。教师还可以将这个游戏换位来做,让学生将听到的单词去掉首字母,并大声地读出来。如,教师说apple,学生则快速反应pple,教师说orange,学生说range。

2.听出字母发音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单纯通过听力来寻找单词规律。如cat,bat,mat,pat,sat等单词,让学生寻找单词中的规律――at。

这些练习是让学生在辨音的过程中,将已学的内容通过“英语思维”的方式重新输出,提高他们的辨音能力,为“说和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情境教学中巩固

任何语言教学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英语的运用。(孙怀进,2007)

在低段英语学习中,更应注重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兴趣出发,因此,情境文本的选择和再构应更加谨慎。笔者发现,教学内容以歌曲、韵律、节奏等朗朗上口的形式出现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下三个文本:[文本1]This is my cat. My cat is fat. My fat cat is on my hat.[文本2]This is Dad.Dad is mad. I am bad and Dad is mad.[文本3]Look at Tom. Tom can hop. Tom hops to a rock.教师可以将文本内容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将情境更具写实性、趣味性和阅读性。文本中,分别将at,ad和ad的发音渗透在每一句话中,形成了更具科学性的Phonics教学文本,学生可以轻松地朗读文本,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英语启蒙阶段,Phonics教学法通过学习letter sound,帮助学生学会字母的发音及字母组合的拼读方法,从词到句,再由句型延伸至文本,为语音和阅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安妮鲜花.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

第3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充分考虑到初入学儿童已有的语文水平,体现了汉语拼音发展的趋势:综合化、生活化、人文化,为不同语文程度的孩子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个基础,不只是知识、能力的基础,更是兴趣、习惯的基础。在起步阶段就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观察能力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所以,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意拼音教材的整体性,加强整合

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要做到:1.字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画面,说出本课要学的字母或音节,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图画培养孩子自主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

2.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音节的拼读是学生拼音入门的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的难点。如,让学生拼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教室里的物品、家里的物品,可以拼家庭成员的称呼等,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还可以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写汉字,一面写拼音,让学生在拼拼读读中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拼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拼读音节与识字、阅读儿歌的整合。识字是学生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准汉字,阅读儿歌。这部分内容的儿歌只要让学生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二、增强趣味性,大力开展活动和游戏

一堂汉语拼音课应该是一堂语文活动课、游戏课。如∶“读儿歌”、“编儿歌”、“念顺口溜”、“做游戏”、“猜谜语”、“说绕口令”等活动;安排学生读读、画画、唱唱。

1.儿歌法。根据字母的形体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

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第1课时,我们可以编这样的儿歌进行教学:草青青,水碧碧,风吹树绿好空气。妞妞练唱āāā,公鸡伴奏oo啼,大白鹅(e),真美丽,领着孩子水中嬉。

2.辨析法。如:bd、pq、ft、nh、mn,这些字母形体易混,用动作演示、谱曲唱歌的方法,帮助儿童牢固地掌握好易混声母的读音和形体。如区分bd、pq时,可让儿童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出b字母的形体,再伸出右拳演示出d字母的形体,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q字母的形体。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两拳相对念pq”,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

3.做一做。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做字母卡片,裁纸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但书写绝对不能替代。因为这做卡片的过程,不但是读的过程,更是写的过程,改的过程,画的过程,有的孩子在卡片反面配上画,以便帮助记忆。上复习课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拿出已制作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这排列字母的过程,检查顺序是否正确的过程,无疑就是读书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因为要把卡片摆对位置这就促使学生去读去记。这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既培养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为了记住“Z、C、S”的字形,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准备好的一段毛线来摆摆这三个字母,看谁摆得最漂亮。孩子们在自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Z、C、S”的字形。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只要我们善于设计教学,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就能大大激发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还挖掘了其创造的潜能。

三、体现弹性,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第4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在我国的绘画历史上,本来就有“书”“画”同源,“字”“画”一家的传统。中国书画配有诗词文字题跋,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是我们审美欣赏与交流的习惯。只是在近百年来,学习西方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引进教育教学科目以后,“书”和“画”就被分隔在“语文”和“美术”两个独立的教学科目中。 小学语文的“写作入门教学”与美术启蒙阶段的“儿童画教学”,本来都应该在发展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生活,创造“图形形象语言”和运用“文字符号语言”,以及在创造性地表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的启蒙教育教学训练中,共同承担着别的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现在的语文“写作入门教学”和“美术启蒙教学”,都已经完全丧失了他们本身原来赋有的“创造性”色彩,完全背离了同源、又同根的两种语言形式的特殊的“互补与依存”关系。两个语言工具学科进入教学课堂,成为互不往来的教学科目以后,各自盲目地步入已经无法自拔的教学困境中。

当前常规的小学美术教学,没有“启蒙阶段”引导儿童画进入美术教学的设计,没有促进 “儿童画”发展的教学目标,没有保护与发展“儿童画”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学要求。近年来虽然表面上教材有些改进,但是总也没有脱离开沿袭“成人化”的“临摹模仿教学”的模式。错过了启蒙教育阶段,引导学童创造“儿童画语言”,发展“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机遇,放弃了引导“观察——思考——发现”发展认知功能的教育优势。由于长期习惯于临摹模仿,学生观察写生的能力低下,所有“创作性表现”的教学,都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困难课题。

同样具有“创造性”色彩的“语文写作教学”,直到今天也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看图作文”流行了三十余年,几乎成为当前的“改革”时尚。老师引导学生把平面的图画当作真实的、立体的、生活空间去观察;引导学生编造“虚假”的情节故事;引导学生“臆想”设计语言和对话;引导学生统一写作的模式。从课堂教学表面上看,教师热心的启发引导很有章法,学生积极的踊跃发言还很活跃,好像是激活了“写作教学”的一湾死水。可是“程式化”“模式化”和“说假话”的习惯影响,总是难免要危及到学生的未来。

以写作入门教学——欢乐的春节为例。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创作表现的“儿童画语言”,回忆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样游戏玩耍的。先请一位同学展示欣赏并讲述自己创作的“图画语言”,接着就让学生们默读欣赏自己创作的图画,让学生用无声的语言思考编拟自己要写的作文。

引导学生们“怎样说——就怎样写”。把美术课上自己创作的“图形形象语言”,通过语言表述导入写作创作。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这样学生就无障碍的写出了完全是自己看的、自己做的、自己想的、自己说的和自己创造性的运用“文字符号语言”表达出来的“作文”。

两节课,间隔两天。虽然衔接不够及时,但“写作入门教学”进行的还很顺利。其实“发展式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的配合,在一年级入学时的美术启蒙教学,就已经开始:

刚入学的小学生尚不认字,语文课进行的“拼音”教学正好能够帮助“美术启蒙”教学,利用“拼音”做“画题”,引导小学生创作随意性的“抽象表现”的“儿童画”。给学生发表的机会,讲述自己的画,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在读自己的“画作”时,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画中的故事。

语文课进入识字教学后,“美术启蒙教学”又利用“组词”、“造句”,启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画题”,随意创作“主观写实表现”的“儿童画”。这时进行“语言”训练,学生读自己的画,能讲出更有情趣的故事情节。

进入“视觉写实表现”阶段的“儿童画”,形象逐渐趋向客观,初现写实倾向,画面中的“形象语言”及情景故事逐渐丰满,这个阶段的儿童画,配合“语文写作入门”教学,就像上述实验课一样,能够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素材”。

儿童画——说话——作文的‘写作入门教学’,实验教学进展顺利,初步可以看出:

“儿童画”确有“语言”功能。实践教学证明,引导学生从“读画”——“说话”——再用“文字”转换,确能轻松写出“作文”。

第5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我在乡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认为这样做是极不科学、极不合理的。首先,低年级是学生的启蒙教学时期,其基础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在学习上的成败。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果说低年级语文教学把不好关,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的“楼”是很难建高的,即使能建高,也是高年级以后的老师重建基础的成果。其次,那些弱势教师的知识比较单薄。他们或者未受过师范教育,或者力不从心,或者对于教书育人是一脑茫然,或者是为养家糊口而混工钱。一句话,对于教学来说,他们头脑里的知识极其单薄,严重阻碍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入关”教学。再次,全体教师的知识得不到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涵盖了一个知识体系:音、字、词、句、段、篇、章。在这个体系中,低年级重音、字、词,高年级重段、篇、章。如果不循环跟班,“把高关”和“把低关”之间就会形成知识断裂,教师的知识得不到更新,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根据以上现状,我认为乡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把好拼音关。拼音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通行证,只有在低年级拿到了这个通行证,以后识字教学和自学才能畅通无阻。拼音教不准读不准、拼音枯燥无味、总是不懂拼音,这是在乡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学校总是让那些弱势教师把关低年级把错拼音关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方法一:让新教师培训老教师。近几年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都是经过普通话等级考试的,让那些取得了二级甲等或以上的新教师,来培训二甲以下的教师。这是首选的方法,也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所必需的,学校如果采取这种形式传帮,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方法二:让普通话二级甲等的教师教学拼音。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善于模仿的,让普通话标准的教师教学拼音,学生易学,而且能根深蒂固。即使中高年级以后换了普通话不标准的语文教师,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

(2)把好识字关。识字教学至关重要,如果说拼音是通行证,那么识字就是挡门锤。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手中,识字教学都是枯燥无味的,什么字就是什么字,直来直去,让学生死记。如有教师教学“田”就是“田,田地的田,秧田水田稻田的田”,教学“休”就是“休,休息的休”,教学“跑”就是“跑,跑步的跑”……这样的教学,别说是认知结构较低的小学生,就是成人,也难以接受。我认为识字教学是有路可寻的。策略一:教师需要懂“六书”。“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法,用它来教学汉字很有效。如“田”是指把一块用来插秧的水坝子平分给许多人家;“休”是指一个人干活累了靠在木头上歇息;“跑”的右边“包”代表这个字的读音,这个字的意思与左边的“足”有关,表示走路、赶路,如果左边是“手”旁、“心”旁、“食”旁等,表示该字的意思与之有关。策略二:教师需要懂繁体字。繁体字是汉字较原始的形态,能识别一个汉字的本义。有些汉字已经简化了,理解其本义有一定的难度,若能知道它的繁体形式,教师自身就会变通。如“运”字,从简化字形来看,不易理解其意,但繁体的“”字就能分辨这个字的原意与“车”有关,含有“用车辆来装载货物”之意,就容易理解。以上两策略在此不一一列举,掌握这两种方法,识字教学就会有滋有味。

第6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汉语拼音;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手段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的重头戏,它最直接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能为初学儿童打下坚实的语文启蒙教育的基础,它贯穿一年级学习的始终。不过,它的内容多而且枯燥,许多教师为这部分的教学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教学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于是我就想是否可以尝试着用以下几种方法改变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由图导入拼音,教学中配有多幅插图

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是多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教学i、j、X等音素时,先出示衣服、鸡、西瓜等彩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对应的拼音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自然地被带入新的学习氛围中,又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此话一出,学生的小手都举起来了。他们有的说,“i”像树杆;有的说,“y”像妈妈晾衣的撑杆;有的说“m”像两个门洞的标记;还有的说,“k”像田里的蝌蚪一样……当单个的拼音字母与实际生活中儿童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的时候,学生已牢牢地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

三、启发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借助实物、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把所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活起来、使孩子们乐起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声母“q”时,来时拿来几个五颜六色的气球,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借助气球的形状和“气”的发音,学生很快就记住了“q”的音和形。再如,学习声母“d”时,教师首先放录像:一匹马在公路上“得得得”地奔跑,路上留下一个个脚印。借助音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了“d”的音和形。

四、在听故事、讲故事中学习拼音

比如在学习韵母“a、o、e”时,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们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小姑娘来到河边的草地上练起了嗓子,aaaa。在黑板上出示a(我们小朋友也来唱一唱,就在这个环节中渗透a的读音,练读a)。大公鸡也在草地上练起了嗓子,听!ooooo。(出示o,多好听啊,大家来学一学,在这个环节中渗透o读音,练读o)。大白鹅在水里快活地游着,看着自己在水里的美丽倒影,不由得也唱起了歌,e---e--,我的身子多么白,我的嘴巴多么红,我是快乐的大白鹅(出示e,教学e)。小河的清晨好热闹啊!学生再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aoe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

五、多样练习,强化学习兴趣

第7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首先古代“蒙学”的教育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没有师范教育,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起到巨大作用,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首先是选拔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不能中举的秀才就在乡村里进行“蒙学”教育,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明清时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也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失学儿童多,学者说原因是“穷国办大教育”,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但蒙学教育发展却比较成熟。古代的私塾和蒙学给我们今天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也会有一定启发。

其次,古代蒙学的教学模式也和现代小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教学规模,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而私塾一般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私塾要优于现代小学,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再优秀的班也有没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多数的班级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就极易形成“放羊”式教学。而私塾先生所教学生较少,因而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选择重点学校的困惑,“教不严,师之惰”。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古代教育没有年级的概念,因材施教,不求进度统一。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课程,就进入新内容的学习,而学不好的学生就继续背诵旧课文,直到能背诵到滚瓜烂熟程度再进入新课文。教学是复式教学,针对每个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进度,这才是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教育,而不拘泥于年级的升留级的形式。有关资料显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基本上是半年读一本,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读三本书。学业负担同现在的学生相比是较轻的。鲁迅幼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课余还到百草园捉虫玩,古代的学生无需配备教科书,因为所读的书都已背熟牢记在脑海里,到运用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第三,说教材,“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三”、“百”、“千”。

首先最惊人之处是教材使用时间之长,《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了五六百年。作为小学教材,使用时间之长,使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个奇迹。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材。更惊人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一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播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古代蒙学有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使用,那就是“背诵”。先秦还处于“漆书竹简”的时代,就是用背诵的办法把所学的知识完全地记在脑海里,正是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解决了书籍奇缺的问题,也为平民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这种被近现代教育家所批判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保存了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保存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中国先秦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西汉初年还有几个背得先秦经典的老人健在,凭借这些老人的记忆,才得以把先秦的经典保存至今。所以“背诵”乃是中国古代教育最优秀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维系之根本。

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秀才们读私塾时读的就是这些“蒙学”教材,现在教学生的仍然是同样的教材,而且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三、百、千”,所以不必要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因为这些教材秀才们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而教学方法又如此之简单,每天领着学生带读四五句课文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要求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习字训练,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而现在的小学教学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教育上,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讲课,归纳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而放松了背诵和习字的基本训练,虽然也有背诵和习字,但仅是点缀,而且方法也不当。

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教师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更何况许多高深的政治、哲学、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进入了一个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三字经》里不但有适合儿童心理的“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也有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理,这些哲理蒙学的儿童或许不能一时明白,但作为一种储备,为今后听发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要掌握“音”、“形”、“义”。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牢固掌握前两者的基础上学习“义”。因而古人就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对“义”却是不够重视,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三、百、千”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韵文化,三四个字成为一句,隔句押韵,都不一韵到底,中间要换韵,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现代的小学课文第一课,要学的是汉语拼音,是一些既难读又难写的字母,这对那些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既无形象可言,也更无兴趣。在短暂的儿童特有的新鲜感之后,便是对拼音的厌恶。让学生在入学的一开始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那么学习汉语拼音的效果又如何呢?通过调查,有很多学习过汉语拼音的学生,到了中学后竟然不会使用汉语拼音,把汉语拼音忘的一干二净。拼音之后便是一些单字的学习,这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更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要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现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20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明令废止私塾,各地纷纷成立新式中小学堂,蒙学教材被废弃,采用白话文为主体的语文教材。从叶圣陶等编写的新式语文教材起到现在70年间,教材不知改过多少次,近年来教材的更新越来越频繁,使用时间越来越短,和蒙学教材使用了几百年相比,成为强烈的对比。

小学六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在语文教学上,中学里语文课一直作为主科备受重视,大学里有专门的中文系,语文教师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语文教学效果总是少、慢、差、费,其效果总是令人失望,书写水平普遍差,写作水平也普遍较差,近年来不少人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质疑。

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寻求答案,为什么看似平白无奇的古代蒙学教育能培养出王国维、郭沫若、那样的大家,而在取得巨大人类进步的今天却很难出现一位国学大师,这不由得我们不去深思,因此我们要回首过去,从古代蒙学中汲取营养,来丰富我今天的蒙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才俊编译.《中华蒙学精粹》[m].海潮出版社2006版。

[2]张剑.《蒙学教材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144:105-107。

第8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乐器之王钢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传入中国也有将近二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钢琴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弹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学龄也越来越小。这些现象虽然推进了钢琴教育的发展,但对教授钢琴的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琴教育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学科,特别是在幼儿钢琴的启蒙教学上,则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孩子最大限度的学习热情,因此,在钢琴启蒙教学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孩子的性格特征,采用引导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音乐兴趣。对幼儿钢琴启蒙教育来说,首先应当让孩子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喜好,通过兴趣的培养,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弹奏手型的时候,老师不妨用形象的语言去“打比方”,可以将半圆的手型比方成小屋子,手背是房顶,手指头是房子的大柱子,房顶是圆形的,因此手背要向外隆起,而柱子要稳就需要手指头的有力支撑,否则小房子就会倒了。

二、营造和谐的音乐环境

好的音乐环境可以使孩子舒服的、顺其自然的受到音乐的熏陶,因为这类感受是多方面的。良好的环境可以营造舒适的氛围,当这种作用反应到孩子身上时,他们就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音乐也能对对幼儿的身心有很好净化与熏陶的作用。假如家里面摆设一架钢琴,孩子在同龄人当中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如果亲手弹奏出动听的乐曲,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培养孩子对钢琴的喜好,应该最大限度的提供给他们谐的学习环境和培训。

三、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在钢琴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学方式要规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给孩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所以钢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心理发展与认识的教学方法。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所以,教师演奏时的动作、手型、姿势、表情都会使儿童受到极大地感染,通过模仿与理解就会比较准确快速地学到新知识,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些技能技巧,运用到演奏的过程中。基于此,教师就应当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使用PK的形式进行回课;开展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活动会,让学生之间谈谈学琴的体会,家长之间说说怎样才能让孩子练好琴等等,另外还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调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具有互相比拼的意识。

四、计划科学的练琴方法

运用科学合理的练琴方法,找到适合于孩子自己的练习途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映出孩子练琴态度的积极性,钢琴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要慢练。幼儿在刚开始学的阶段,弹奏的能力比较弱,练习新曲子的时候,切忌急躁。慢练能使孩子对曲谱当中的各种要求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应,让大脑、手指和键盘有足够的时间来相互统一协调。最重要的一点是,慢练能够夯实学琴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出现错指法和错音的机会与频率。

(二)分段练。在学习比较长的曲子时,如果没有掌握方法,就会感到很吃力的,也影响到识记曲谱。所以,将曲谱分成小段来练习,可以降低难度,增强孩子的理解与把握。

(三)难点与重点单独练习。相对于这一点,对幼儿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曲子当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难点与重点,一定要反复练习,如果没有掌握这些要点,弹奏时就会出现整体的节奏不协调、不统一。不反复练习,难点的问题就会变得越发突出,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四)分手练习。为了对每一个声部都了如指掌,有些曲子在练习时一定要分手练,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才能够取得化难为易的效果。

五、家长的配合与辅导

第9篇:启蒙拼音学习方法范文

你可能会认为我第一眼就喜欢汉语拼音吧,如果你那么想就错了,我刚开始一点也不喜欢汉语拼音,曾经那些枯燥的a、o、e-------,让我想想都头疼,更别说学习了,但有一次深深的改变了我对汉语拼音的看法。

那是一节信息技术课,刚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打开电脑中的“金山打字”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任务就是学会打字,并进行速度测试,我不得不敬佩汉语拼音的功能多了,当时还没有学外语,只有依靠平时所学的汉语拼音来练习打字。可我的汉语拼音水平简直差到了极点,正当我想着该怎么办的时候,老师又补充了一句“如果谁完不成任务,必须完成了才能走。”这个命令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放学铃响了,我还有那么多都没完成,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轻松着走出去,我真是羡慕极了,这时候,不知为什么我有些恨自己,平时为什么不好好学汉语拼音呢,又过了一阵,我努力地想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但还是一窍不通。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我,说了一句“你们正学着汉语拼音,怎么比那些学过了的还慢。”就这一句话彻彻底底伤了我的自尊,倒也激起了我学习汉语拼音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