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审计法范文

能源审计法精选(九篇)

能源审计法

第1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关键词:办公建筑 能源利用 能源审计 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2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用于供暖、通风、空调、照明、家用电器、输送、动力、烹饪、给排水和热水供应等的能耗[1]。目前,建筑能耗过大是办公建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大型办公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住宅建筑的十几倍,节能空间较大[2]。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工作,通过建筑能源审计来评价建筑能源高效利用程度。建筑能源审计可作为实现建筑节能的第一步[3],即通过对该建筑相关能耗数据、大楼运行管理及用能设备等相关情况了解和分析,实现对建筑的节能管理及耗能设备的节能改造,达到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如文献[4]在针对宾馆、商场和写字楼三类用能建筑能耗测试基础上,初步认定综合利用各类建筑节能技术,大型公共建筑预计节能30%~50%。该文针对办公建筑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方法的进行了工程实践研究,以上海某办公建筑为例,试通过对办公建筑的用能现状进行审计,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提高了该办公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这对我国同类办公建筑的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建筑概况与设备能耗分析

该办公建筑为砖混结构与玻璃幕墙相结合,高48.3 m,地上11层(无地下),标准层高3.6 m,总建筑面积6884 m2,其中无采暖面积,特殊区域面积为60 m2。该建筑除专供厨房消耗的天然气外,电力是其消耗的唯一能源。该文通过对其整一年用能状况做为审计周期进行统计分析,该办公建筑合计消耗电力69.5万 kWh。该建筑每月耗电量如图1所示。

图1 某办公建筑审计周期内不同月份耗电量统计

从图1每月耗电量数据曲线可看出,该建筑在1月份和8月份供暖供冷负荷最大时,耗电量最大,4月、5月、10月及11月份气温适宜时,耗电量较低。与过渡季节相比,该建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期间耗电量明显增大。该文根据该建筑使用设备状况,将用电分为中央空调用电、分体空调用电、照明系统用电及动力系统用电用电四部分,具体如下。

1.1 中央空调系统

该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分为两组制冷系统,每组均由2台51.6 kW的空气源热泵及1台11 kW的冷媒水泵构成,两组制冷系统共用一套冷冻水供回水系统。审计期间,中央空调系统年耗电量达25.1 kWh,其中4台空气源热泵消耗电量17.6万 kWh,两台冷媒水泵合计消耗7.5万 kWh。

1.2 分体空调

该办公建筑共有28台分体空调,分别用于食堂、会议室、监控室等场所。28台分体空调多为5级能耗分体空调,年耗电量为4.9万 kWh。

1.3 照明系统

该办公建筑内共投用3149盏灯具,合计总功率88.1 kW,年耗电量为8.8万 kWh。

1.4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生活水泵系统、消防水泵系统、分体空调、电梯、电脑、饮水机等动力及办公用电设备,合计耗电量为30.7万 kWh。该办公建筑共有两部电梯,总功率30 kw,电梯年耗电量为3269 kWh。该办公建筑各系统用能比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动力系统用电量占建筑总用电量的44%,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合计占总用电量的43%,照明系统占总用电量的13%。

图2 某办公建筑审计周期内各用电系统耗电量比例

2 建筑用电设备能效诊断及节能分析

为了了解该办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分体空调、照明系统、电梯四类用电设备能效利用水平,利用运行记录调研、实地能效监测等手段,来对现有用电设备进行能效诊断,并提出相关节能整改意见。

2.1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诊断及节能整改意见

2.1.1 中央空调系统能效诊断

该办公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是通过空气源热泵机组、冷媒水泵及热泵机组配套风机启停台数来调节供水水温,其中热泵机组、冷媒水泵及热泵机组配套风机均未变频。该文特选取4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同时运行工况对中央空调系统能源效率进行测试。该文选取一组系统(两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其配套的冷媒水泵)进行测试,如下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测试结果,经计算可知:测试工况下,2台空气源热泵平均COP为1.45,冷媒水泵运行效率为42.2%,空气源热泵机组进出口温差为2.5 ℃。

2.1.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整改意见

该建筑现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方式不合理,设备长时间全开或全闭,轮流运行,浪费电能严重,中央空调实际运行COP远低于其额定COP值,冷媒水系统存在大流量小温差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用如下方案。(1)淘汰老旧空气源热泵机组。设备老化,建议采购新型空气源热泵机组代替原有系统。新购置机组建议采用变频启动及合理的控制方式。(2)冷媒水泵系统变频。将控制方

式改为通过变频器运行频率变化来调节冷媒水泵流量及压力,同时降低设备启动电流,延长水泵使用寿命。(3)定期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中央空调经以上节能改造后,预计投资费用105万,年节约电量11.35万 kWh。

2.2 分体空调节能整改意见

该办公建筑共有28台分体空调,为5级能耗分体空调,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建议采购新型1级能耗空调,预计投资费用14万,年节约电量1.01万 kWh。

2.3 照明系统节能整改意见

该办公建筑照明系统节能潜力主要为绿色照明改造及灯具控制方式改造。(1)绿色照明改造。目前主要使用节能灯、荧光灯及白炽灯,其中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为T8、白炽灯及日光灯,预计投资4.7万,年节约电量1.61万 kWh,如表2所示。(2)灯具控制方式改造。该办公建筑走廊内灯具目前采用跷板开关控制一条走廊上的所有照明灯具,通过将走廊内的照明控制改造为集中控制,并按走廊内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进行分区、分组控制措施。预计该项目整改费用约2万元,年节约电量1913 kWh。

2.4 电梯能效诊断及节能整改意见

客用电梯是建议加装电梯能量回馈装置,将电梯轿厢在空载向上或重载向下过程中产生的电能进行回收、反馈、储存。该项改造预计投资2万元,年节约电量约为654 kWh。

3 结语

该文该文针对办公建筑能源审计及节能改造方法的进行了工程实践研究,通过对该办公楼的进行能源审计,分析了该建筑的能耗构成及各用电系统能耗,分别对冷媒水泵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了检测诊断,分析可知目前该建筑的年节电潜力达14.23万kWh,占年总能耗的20.5%。这不仅响应了“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而且对我国同类建筑的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龙惟定.试论建筑节能的新观念[J].暖通空调,1999,29(1):31-35.

[2] 李峥嵘.上海市公共建筑能耗与运行管理现状调查[J].暖通空调,2005(5):134-136.

第2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资源环境审计涉及范围较广,应当涵盖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的财务审计,对有关组织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合规性审计,对有关组织的资源环境管理责任及其工作成果进行的绩效审计。由于其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依据的法规类型多,国家尚未制定相应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标准、内容、方法、准则等,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独立客观地对与资源环境保护有关的一切活动进行审计监督、鉴证、评价的工作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基层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论文百事通因此,近几年来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仍普遍停留在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较为单一,且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难。

(一)缺乏法律法规支持,审计依据不完善。目前,现行的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仅赋予审计机关环保资金审计的职责,未明确开展全面的、广义的资源环境审计应有的地位、权力及审计范围,使得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充分,容易造成审计机关与资源、环保等部门在执法方面的职责交叉重叠、混淆不清。

(二)缺乏操作性强的程序、办法、评价标准,审计预期效果不理想。资源环境审计由于缺乏一套层次清晰、统一完善、操作性强的程序、办法、评价标准,少数基层审计机关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各地资源环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达到审计操作过程中相互借鉴、共同享有、共同提高的目的。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片面性、局限性,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质量不高,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难度大,影响了资源环境审计预期效果的实现。

(三)资源环境审计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专业资源环境审计人才匮乏。资源环境审计涉及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多方面知识,审计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账目审计,还扩展到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比常规审计具有更高的科学技术含量。进行环境审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审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源、环境、统计、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胜任能力和培训等方面的要求比常规审计更高、更严格,基层目前还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资源环境审计队伍,资源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现有的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

(四)重要性与审计技能不协调,资源环境审计潜在风险因素较大。资源环境审计对推动政治文明、生态良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基层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审计技能单一,不能满足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使得资源环境审计从开始实践起,就伴随着一定风险,尤其在检查、控制环节潜存着较大的风险因素,如不加大专业培训,缺乏充分准备就实施审计,项目本身产生的固有风险也要明显高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的风险。

二、基层审计机关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途径和方式

面对机遇和挑战,基层审计机关应克服畏难情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建立作业规范,开辟适合当地实际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新局面。

(一)以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拓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思路。基层审计机关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应以此为基础,在围绕当地资源环保工作重点,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时,拓展审计的工作思路,除了主要对资源环保资金预算安排的合理性以及资源环保资金征收、分配、管理方面的真实、合法、有效性进行审计外,树立对资源环境保护程序和政策措施审计的理念,更加注重经营管理和资源环境管理,增加对资源环保机构设置的健全性、职能的可靠合理性,资源环保建设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资源环保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内容,尝试对资源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进行评价,对潜在的资源环境风险进行评估,逐步从传统的账目审计中跳出来,多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与手段,缩小与广义的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以节能减排专项审计为重点,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方法。节能减排环境工作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在开展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时,除了运用常规审计工作方法外,要大胆实践运用节能减排成本效益和费用效果分析、决策和风险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等技术方法,重点审计企业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取得的实际效果,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环节各部门履行责任情况;重点关注企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统计上报数据真实性,节能减排目标的阶段性完成情况,以及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因决策失误造成资金和能源浪费、偷排偷放造成环境污染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并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能源消费、环保统计、在线监测数据等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制定和执行、企业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各级相关部门监督执法等方面的审计对策和建议。通过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探索以节能减排为重点资源环境审计独特的工作方法,为开展全面的、系统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做好技术准备。

(三)与投资效益审计有机结合,探索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地方投资和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各地普遍重视投资效益审计,积累和奠定了技术、指标设计、评价方法等一系列良好的应用基础,而资源环境保护效果是资源环境审计的最终落脚点,二者虽然任务、范围、鉴证及报告的对象有所不同,但审计的许多技术方法是相似的。基层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可与投资效益审计有机结合,相互融合,既审查评判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又分析评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增值性,还测试估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从中发现倾向性、典型性的问题。借鉴投资效益审计较成熟的分析评价方式、方法,通过对资源环保效果和效费比的鉴证,评价资源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资源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建议;评价资源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资源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改善资源环境投资的建设性意见,从而进一步达到探索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新晨

第3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信息失真;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 自然资源审计;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122-07

一、引言

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关联,相应的治理机制也越来越多,自然资源审计是其中之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自然资源审计,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我国仅以占世界7%的土地、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承载了世界22%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尖锐[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相伴随,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研究也得以开展。从自然资源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自然资源审计包括的内容较广泛,涵盖的审计主题包括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现有文献缺乏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础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基础性问题的系统探究,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①。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从非财务信息审计角度,梳理自然资源审计的相关文献;然后,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形成一个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的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自然资源审计有不少的研究文献,一些机构还组织专门的研讨会,研究主题涉及自然资源审计的若干基础性问题,包括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式方法、审计准则等[2-3]。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包括自然资源财务审计、自然资源合规审计和自然资源绩效审计[4-5]。

自然资源绩效审计包括对自然资源绩效信息的审计,这些绩效信息包括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一些文献提出,由于利益驱动,这些非财务计量的自然资源信息很可能纵,所以,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一些文献还讨论了这些信息的审计方法[6-9]。

现有文献虽然确认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需求,有些文献还涉及到审计方法,然而,总体来说,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致力于此,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理论框架。

三、基本理论框架

(一)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资源,由于人类社会存在国家,所以,有些自然无国界,属于全世界人民所有,而许多的自然资源有国界,属于某一国的人民所有。然而,自然资源的管理、使用并不是全体人民,而是一部分人,这样一来,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在这种委托关系中,人民作为所有者是委托人,而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是人,在许多情形下,自然资源的管理及使用者还区分不同的层级,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从而出现委托链。处于这个链条中的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具有自利和有限理性这两大类人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形下,人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也可能发生次优行为,从而出现问题和次优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导致自然资源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中国来说,一方面自然资源稀缺,人均淡水资源拥有2 113立方米,仅是世界平均人均淡水资源的1/3;我国人均耕地为1.43亩/人,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矿产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我国森林人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10]。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据《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1》数据显示,就单位GDP能耗,2011年度中国GDP能耗是日本的4.39倍、德国的4.18倍、美国的2.38倍、印度的1.07倍。②同时,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晋升概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过分关注GDP的晋升锦标赛模式,使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逐渐形成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所以,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9]。

在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者提供的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这些失真的自然资源信息获取利益,例如,就森林资源来说,对于采伐森林资源,采伐的实际数据远多于报告的数量;对于植树造林,则报告的造林面积远多于实际造林面积,无疑,这种信息的失真有利益驱动下的故意操纵[11],其他的自然资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针对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相应的治理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同时,还针对不同的自然资源,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例如,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此外,还有许多的行政规章。通过上述法律法规,建立了自然资源治理机制,其中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治理机制,审计是其中的治理机制之一。

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与审计的技术特征相关。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属于统计信息,都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如果信息报告人遵守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一般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不存在失真,如果严重偏离了这些计算方法和程序,就认为自然资源信息失真[12]。从技术特征来说,审计恰恰就能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表意见,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来说,特定事项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既定标准就是关于这些信息的计算方法和程序之规定,审计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对这些信息是否存在失真形成判断。当然,审计成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只是一种可能的需求,是否真正得以成为现实机制,还要依赖于委托人对不同治理机制的治理成本和效果的综合考虑,如果审计机制的治理成本低且效果好,则审计就会从可能的需求成为现实需求。

(二)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是指什么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很显然,它离不开审计一般,也离不开自然资源审计,具有审计一般的属性,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13],自然资源审计也应该具有上述本质特征,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特有的本质属性,根据这个原则,笔者认为,自然资源审计可以表述如下:自然资源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概念将自然资源审计的对象限定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自然资源审计是将审计一般应用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或者说,是审计一般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中的体现,当然,由于审计范围的不同,自然资源审计也会呈现自己的一些特征,例如,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一般来说,审计一般的审计主题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行为、制度,自然资源审计是对自然资源经管责任作为审计对象的审计,其审计主题同样包括上述四个方面:自然资源财务信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相关行为和自然资源相关制度。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属于自然资源审计的主题之一,根据自然资源审计的定义,笔者认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表述如下: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这个定义,进一步限定了审计对象的范围,从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收缩到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关注问题的角度仍然是问题和次优问题,当然,这里的问题和次优问题是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相关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和次优问题,综合表现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包括由于自利而产生的有意操纵,以及有限理性而产生的无意错误。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本质还有一个涵义,就是其审计功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个功能,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上述三大功能可以同时具备。就鉴证来说,前已述及,可以采用系统方法,围绕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收集证据,判断其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这已经体现了鉴证的本质内涵。就评价来说,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体现了人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如果能找到恰当的绩效标杆(例如,工作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单位),可以将鉴证后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信息与这些标杆进行比较,以确定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绩效的等级。就监督而言,对于发现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如果委托人授权,审计机构可以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处罚。总体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可以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三大功能。当然,这三大功能能否成为现实功能,依赖于委托人的需求和决定,委托人会根据其自身的利弊得失做出选择,但是,无论如何,鉴证功能是基础性,不具有选择性。

(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目标

一般来说,审计目标区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审计委托人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就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审计委托人授权或委托审计机构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是要支付费用或支出成本的,是将审计作为治理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审计机制与其他的治理机制组合起来,其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通过审计,如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越来越少,则委托人的目标就达成了。

对于审计师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其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鉴证产品的主要内容是鉴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存在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失真,也可以称为信息的真实性,通常以审计鉴证报告的形式出现。评价产品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表征人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绩效的情形下,将鉴证后的信息与一定的标杆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绩效等级结论,通常以评价报告的形式出现。监督产品是指将人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方面存在失真的情形下,委托人授权审计师对直接责任人或责任单位做出的处理处罚,通常以审计决定的形式出现。上述三种审计产品中,鉴证产品是基础性的,不具有可选择性,而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是否出现,由委托人的需求所决定。

(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一般来说,审计客体是委托关系中的人,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13]。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其审计客体是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属于国有,然后通过法律程序交付一定的单位来使用,所以,自然资源信息委托关系也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二是单位内部的委托关系。这两种情形下的审计客体不同。

就政府层面的委托关系来说,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具有较大的领导作用。在不考虑上级政府的情形下,就某一层级的政府来说,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可能的审计客体用虚线表示。自然资源监督部门是本级政府的人,而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在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的监管下,履行各自的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职责,上述四类单位都是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要提供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都有可能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那么,政府本身是否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呢?首先,各级政府都是本级公众的人,所以,也存在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报告问题,也应该成为审计客体,但是,此时的审计主体可能就不能是本级政府本身建立的审计机构;其次,在单一制国家中,各层级政府之间也存在委托关系,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级政府也有责任向上级政府报告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所以,也要成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

至于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委托关系及其审计客体,主要存在于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如果这些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则其内部也形成了自然资源委托关系,从而下级单位有责任向上级单位报告其承担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履行情况,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所以,这些下级单位也成为审计客体。

(五)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按照《中国自然资源手册》,自然资源资产分为土地资源资产、矿产资源资产、能源资源资产、水资源资产、气候资源资产、森林资源资产、草地资源资产、海洋资源资产和其他资源资产九大类资产,这些自然资源都分别有各自的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14],归纳起来,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内容如表1所示。

当然,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会有一定的核算体系,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建立了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一致的、可系统地核算环境资源存量和资本流量的框架,即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1993)。2003年,联合国修订了SEEA-1993,修改后版本简称SEEA-2003,这个版本详细说明了自然资源的物理量、混合环境-经济账户及其估价方法[15]。2012年,SEEA中心框架(简称SEEA-2012)应运而生,该框架增加了环境退化及相关措施和评估方法的讨论[16]。一些国家还颁布了自然资源会计准则,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水会计准则,以物理流量为计量单位,采用复式记账法,由水报告主体定期编制三张水会计报表,即水资产和水负债表、水资产和水负债变动表(损益表)、水流量表,通过这些表格来描述、计量、记录和报告重要地区水资源的增减变动[1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里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信息系统,按实物量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就是非财务计量信息。

(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审计主体的基本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二是专业胜任能力。由于专业胜任能力是动态的,现时没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假以时日,是可以建立的,从长远来看,专业胜任能力并不是实质性审计主体的实质性条件。所以,笔者主要从独立性角度来讨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

对独立性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独立性是审计师独立于审计客体;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师要同时独立于审计客体和审计委托人。

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都可以成为审计主体,但是,不同情形的独立性不同。

对于政府审计来说,图1所示的审计客体中,政府审计能独立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但是,不能独立于本级政府,所以,一般情形下,除了本级政府之外的审计客体,本级政府审计机关都具有独立性,当本级政府作为审计客体时,一般要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当然,由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都处于国有自然资源委托链中,对于上级政府是人,对于下级政府是委托人,由于这种双重身份,本级政府可能基于本地区的利益而干扰本级政府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下属单位的自然资源相关审计客体的审计,从而使得本级政府审计机关独立性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由上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审计主体,就更具有独立性。

对于民间审计机构来说,是接受业务委托,对一定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从理论上来说,对于所有的审计客体都可以进行审计。但是,从传统习惯及审计权威性来说,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中,民间审计适宜作为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审计主体。在某些情形下,民间审计还可以接受业务委托,对内部审计范围的审计客体进行审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民间审计是广义的,包括具有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和资质的各种中介机构。

就内部审计组织来说,其审计客体是本单位内部实行分级管理的下级单位,如果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并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则这些单位内部的下属单位都是其内部审计组织的审计范围。

总体来说,不同情形下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归纳如表2所示。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最后要讨论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可以结合其监督工作,一方面可以作为下级政府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另一方面,对于受到监督的本级政府下属的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主体。从专业胜任能力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单位的审计主体。然而,审计主体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独立性,所以,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能否作为审计主体的关键在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笔者认为,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并不具有独立性,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自然资源生产单位的自然资源信息,如果汇集起来,可能就表明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粉饰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从而就会失去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当然,如果上述单位操纵自然资源信息,结果是损害了自然资源监管部门的绩效,这种情形下,审计所要求的独立性并没有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这些单位会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所以,就本级政府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审计主体。就下级政府来说,在许多情形下,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是下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的汇集,如果下级政府操纵自然资源信息,其结果是有利于本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就失去监管独立性;如果下级政府操纵的结果是损害于上级政府自然资源绩效,则独立性并未受到损害。但是,事先并不知道下级政府如何操纵自然资源信息,总体来说,自然资源监管部门不宜作为下级政府自然资源信息的审计主体。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资源监管部门还负责执行甚至制定自然资源相关政策,而自然资源信息很大程度上可能表明这些政策的绩效,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对于这类信息无疑不具有独立性。

(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从基本审计理论的角度出发,这里仅讨论其中的审计取证模式。非财务信息审计取证包括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18],对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来说,各种模式都有可能应用。

1.命题论证模式

会计报表审计采用的是命题论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将审计总命题(也就是审计总目标,即会计信息真实性或公允性)分解为各种具体命题(也就是具体审计目标),围绕具体命题获取证据,通过具体命题的证明来证明总命题。这种取证模式的前提是存在可追踪的信息链,例如,从会计报表追踪到会计账簿,从会计账簿追踪到记账凭证,从记账凭证追踪到原始凭证,从原始凭证追踪到实物、交易对方或当事人,等等。在某些情形下,某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也具备完整的信息链,此时,也可以采用命题论证模式。例如,澳大利亚政府部门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水审计准则,它借鉴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准则,把水审计的保证作用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两种类型,对审计目标、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审计计划及重要性、理解水会计报告主体和环境,以及确认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反映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期后事项的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等做了具体详细的规定[17]。

2.数据流程模式

当信息本身无法鉴证时,如果信息产生的过程是值得依赖的,则信息本身也就具有可依赖的基础。一些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本身未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从而不具有可追踪性,此时,如果这些信息的产生流程是可以评估的,当评估结果的流程值得依赖时,根据这个流程产生的信息也就值得依赖;当然,如果流程评估的结果不值得依赖,则不能就此推断其产生的信息也不值得依赖,而是无法表示意见。

3.数据分析模式

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之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可能具有某些逻辑关系,数据分析模式通过各种方法,验证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系是否存在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否失真。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存在时,可以判断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基本值得依赖;当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逻辑关系不存在时,要作为疑点进行追踪,如果追踪发现了具体的失真事件,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追踪未能发现具体的失真事件,则是无法表示意见。

4.专业测量模式

许多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是对自然资源物理量的表征,在许多情形下,可以通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士对自然资源物理量进行测量,以验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例如,对于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可以通过航测的方法确定其数量。当然,这种取证模式的成本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上述四种模式中,不同取证模式所支持的审计意见保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如果审计委托人只要求有限保证审计意见,则数据分析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其审计成本低、效率高。

(八)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理论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审计环境如何影响审计,二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也不例外。从审计环境对其影响来说,一方面会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实务,另一方面会影响其相关的审计理念。就前者来说,重要的路径之一是审计环境影响其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例如,没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就不可能有航测等技术在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中的应用;就后者来说,审计环境会影响人们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认识,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人们并没有将自然资源审计作为很重要的事项,但是,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后,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审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要审计,而是如何审计,政府环境对自然资源审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如何影响审计环境,总的路径是通过审计终极目标的达成,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失真,通过信息失真的减少,进而促进自然资源信息使用、管理、生产及监管行为的优化,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四、结论和启示

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审计是治理机制之一,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提出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基本理论框架。

从审计需求来说,由于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导致严重的自然资源问题,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可能失真是这种问题的内容之一,也是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由于审计特征的技术属性,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成为应对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的机制之一。

从审计本质来说,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是以系统方法独立鉴证自然资源经管责任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可以同时具有鉴证、评价和监督的三大功能。

从审计目标来说,最终目标是抑制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失真;直接目标是提供审计委托人满意的审计产品,这些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评价产品和监督产品。

从审计客体来说,自然资源信息经管责任的承担者都是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客体,包括政府、自然资源监督部门、自然资源使用单位、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和自然资源生产单位。

从审计内容来说,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统计与核算信息,包括两类信息,一是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现状及利用情况,二是自然资源各分类实物存量和增减流量统计与核算信息。

从审计主体来说,政府审计机关是国有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的主要审计主体,民间审计机构接受委托可以对任何审计客体进行审计,内部审计组织对单位内部的自然资源经管责任承担者进行审计。

从审计方法来说,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数据分析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都有可能应用,命题论证模式和专业测量模式支持合理保证审计意见,而数据流程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支持有限保证审计意见。

从审计环境来说,一方面,审计环境通过审计实务和审计理念两个路径影响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审计;另一方面,这种审计也通过其审计产品的使用,作用于审计环境,影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包括非财务计量自然资源信息在内的自然资源审计是应对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机制,而要真正建构这种审计机制,并且使其发挥作用,必须系统思考,协调考虑相关的审计制度元素。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15-24.

[2] 张宏亮,刘恋,曹丽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4(4):58-62.

[3] 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9.

[4] INTOSA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A].1997.

[5] WGEA(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 in INTOSAI).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草案)[S].审计署农业资源环保司,译.2002.

[6] 张宏亮,王秀华.我国政府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2):47-49.

[7] 李成艾,孟祥霞,周学军.创新型水资源审计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市的审计实践[J].财会研究,2011(7):64-67.

[8] 赵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审计,2014(3):25-26.

[9] 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1):37-43.

[10] 陆亚洲.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J].自然资源,1994(6):1-8.

[11] 周国相.对森林资源审计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1994(1):56-57.

[12] 曾五一,王开科,许永洪.统计数据质量基本概念研究[J].经济统计学(季刊),2014(1):42-47.

[13]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4] 吴优,曹克瑜.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问题的思考[J].统计研究,1998(2):59-63.

[15] BARTELMUS P. SEEA-2003: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7, 61(4): 613-616.

[16] UN, et 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 Central Framework[Z]. New York: United Nations,2014.

第4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云南省2007年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形成了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协调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资源环境审计做了很多研究,但是专门针对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的调查分析并不多见。通过本项研究探究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环境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云南省内15个政府审计部门,20个内部审计部门以及8个社会审计部门为研究对象。其中政府审计部门主要是云南省审计厅,昆明市审计局及其下辖的5个区审计局以及大理、曲靖市审计局和红河县、永胜县等6个县审计局;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云南铜业、云南锡业等20家大型企业的审计处;社会审计部门是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等8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内容包括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资源环境审计内容、资源环境审计方式与方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等6个方面。

2.研究方法

“云南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路和对策”专题调研从2010年6月开始,历时3个月,经历了工作筹备、问卷编制、调查与访谈、数据汇总、数据处理、分析总结六个阶段。(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方向,通过西南林业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电子检索工具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源环境审计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云南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路和对策专题调研”调查问卷,问卷分为7个部分56题,采取由调查员携带问卷联系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收回问卷43份,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93%(见表1)。(3)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访谈了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专家和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者,重点访谈了云南省审计厅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处和昆明市审计局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处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就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4)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数据运用excel进行处理,并将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1.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审计组织(INTOSAI)的《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指出,政府审计中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以及绩效审计应应用于环境审计。经过调查,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类型以财务审计为主,财务审计在全部被调查单位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所占比例达到了55%,其次为合规性审计,所占比例为25%,绩效审计为22.5%。此情况与我国传统的审计观念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审计工作局限于财务、财政方向,审计工作人员认为资源环境审计只是传统的财务、财政审计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和延伸,其实财务、财政审计只是资源环境审计系统下的一个审计方向,是资源环境审计众多内容中的一项,资源环境审计不应是资源环境审计外表下的传统审计。

2.审计对象以环保资金使用和环保法规执行为主

资源环境审计的对象应当包括很多方面,如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等。目前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对象以环保资金的使用和环保法规执行为主,合计占到全部被调查单位审计对象的45%,而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所占比例不到18%。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资源环境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具有自身的特点(投入数额大、管理部门多、使用分散),故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对象出现了以上述两方面为主的情况。

3.审计实施方式以自主实施为主

根据审计实施方式不同,可将资源环境审计划分为强制实施和自主实施两类。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实施方式以自主实施为主,占全部被调查单位的57.5%。但在对重大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管理、环保工程以及重大资源环境政策进行审计时,根据上级要求进行审计的强制审计占到了37.5%,自主进行定期审计的仅有12.5%。国家在对资源环境实行宏观管理时完全依靠自主审计是不现实的,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一系列因素,只有实行强制审计才能确保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

4.审计项目确定以重大环境问题为主

调查显示,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以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五年计划目标责任、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资源环境重点建设项目、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生态和地质环境等为主,2009年参与了审计署组织的长江上游水环境审计。

三、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1.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认识不足

数据显示,在被访单位对其所属地区资源环境状况了解程度的调查中,65%的被调查单位选择了不了解或不太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2.5%。其中68.42%的内部审计部门和100%的社会审计部门选择了不太了解或不了解,政府审计部门稍好,为46.7%(见表2)。同时有5%的被访单位认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环保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事情,审计部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75%的被调查单位认为群众对其开展的资源环境审计并不关注,主要原因是群众的素质(65%)、审计报告的可懂性(55%)、审计报告的可信度(52.5%)以及审计报告的公告制度(52.5%)。审计部门和社会群体对资源环境审计较低的认识及关注程度已成为开展相关工作的严重障碍。

2.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单一

调查显示,被访单位主要审计的资源环境领域为:水资源(45%)、土地资源(40%)、生态环境建设(37.5%)、大气污染防治(35%),对生物多样性、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等资源环境领域审计力度明显不够(见表3)。虽然审计了经济活动是否遵循现行法律法规,却并未涉及资源环境审计更深层次的内容,资源环境审计仍局限于消极防范,远未起到积极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3.资源环境审计投入较少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81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1305亿元支持节能环保能力等建设,但在对这些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和公正性进行监督检查的资源环境审计上的投入却不大,有90%的被访单位资源环境审计投入占其审计工作总投入的比例少于5%。资源环境审计支出在审计工作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且越到基层越为严重,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

4.缺乏法律支撑和明确的工作标准

资源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可以约束社会各部门的行为,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供法律支撑,而相关的工作标准则可以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操作依据和衡量指标。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一系列有关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但调查显示,被访单位工作中引用最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60%)、《环境保护法》(62.5%)和《水污染防治法》(42.5%),对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则很少用到甚至并不了解。92.5%的被访单位认为目前的法律体系不能或不够充分以规范资源环境审计工作,97.5%的被访单位认为国家没有具体的资源环境审计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现行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够,很多细则有待明确,且与实务操作有一定差距。而由于没有具体的、量化的、可操作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和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人员难以实施、报告和落实责任,审计风险大,这都给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带来了很多不便。

5.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不健全

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应该包括审计部门内部组织协调机制、审计部门之间以及审计部门与主管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审计部门与社会其他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等很多方面。调查显示,95%的被访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部门;在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时75%的被访单位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分;80%的被访单位从来没有和其他审计部门开展过联合审计。在开展过联合审计的部门中,审计结果分别提交给人民政府并进行互相通报的仅占12.5%;87.5%的被访单位没有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审计中得到的数据从不或者很少与相关主管部门(如环保部门)数据进行对比的占到了全部被访单位的62.5%;从未与其他单位合作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单位占到了87.5%;65%的被访单位从不或很少将资源环境审计纳入平时的传统审计工作中。制度上的缺陷降低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6.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落后

资源环境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要求更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为除传统审计知识外,资源环境审计还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资源环境知识,如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工程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知识。被访单位从事资源环境审计的工作人员具有本科学历的占45%,专科以下的占35%,学历构成不高,这种趋势越到基层越为严重(见图1)。70%的被访单位没有配备资源环境相关专业的人才(见图2);77.5%的单位没有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资源环境审计培训;42.5%的被访单位对国际常用的资源环境审计信息技术与方法不熟悉;有50%的单位在审计过程中从来不参考国外先进经验;87.5%的被访单位没有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协调共同使用专业人才。现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环境资源审计相关专业人才,对自有审计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资源环境审计培训,不了解国际资源环境审计方法和经验等原因,造成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审计实务的需要,资源环境审计效率低、绩效差、覆盖面窄,阻碍了资源环境审计向纵深发展。

四、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发展对策

1.扩大宣传,增加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通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扩大其影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将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提高其对资源环境审计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上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资源环境项目和有关资金的审计,促使项目实施单位和管理部门合法、合理、合规地使用资源环境资金。对资源环境项目实施和管理单位履行职责过程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促使其承担责任、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资源环境审计,评估其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促使企业从社会和自身长远利益出发,注重资源环境,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以及群众的接触,宣传资源环境审计,同时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制度,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和可懂性,提高全社会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2.审计内容上加强重点项目的专项审计

由于目前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资源有限,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落后,故应强化对重点项目的专项审计,例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地质审计、生物多样性审计等。通过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对资源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进行审计,保证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战略规划的实施,规范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提高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

3.加大资源环境审计方面投入

发达国家资源环境审计的成功都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大量的环保投入上。云南省资源环境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此时在投入上应对资源环境审计做适当的倾斜,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专项资金,在保证传统审计投入的基础上增加资源环境审计投入力度,同时应建立资源环境审计投入长效机制,保证资源环境审计投入的持续性,定期对资源环境审计投入资金进行审计,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效益性和效果性。

4.尽快建立资源环境审计法律体系和工作标准

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审计法律体系和工作标准。首先要通过法律明确政府审计机关在资源环境审计上的监督权利,规定社会各部门在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的地位、权限和职责。修订现有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使其适应目前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需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资源环境审计在监督、执行和处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强制性。其次要加紧制定资源环境审计操作准则和审计标准。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14000环境体系标准,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审计组织(INTOSAI)《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环境审计与合规性审计》以及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环境会计公告》,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准则和国内有关行业规范,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准则和审计标准。制定过程中应注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并突出其可操作性,使工作人员在资源环境审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

首先,建立审计部门内部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部门,并针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特点设置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构,实现资源环境审计部门内部的资源合理配置,加强部门内部沟通,保证人才、信息、设备等的充分、合理利用,缓解资源环境审计资源不足的现状。其次,建立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之间以及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与主管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促进跨区域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之间、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与主管部门之间加强合作联系、协调配合与信息沟通,建立合作审计工作制度、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工作信息通报制度。第三,建立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与社会其他部门间的组织协调机制,充分调动一切资源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服务。第四,建立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使上级单位及时了解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情况,并让全社会参与到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监督中,扩大资源环境审计的社会影响。同时还应建立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等等。

6.强化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

强化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机构。队伍建设主要有三个途径。

第一,外部招聘。招聘熟悉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工程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和审计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外部招聘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资源环境审计部门人才缺乏的问题,且能保证队伍业务素质。但是目前资源环境相关人才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没有足够的相关人才,且容易造成成本上升和机构臃肿,对原有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有消极作用。

第5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关键词】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对策

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在上级审计部门与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点,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努力实践,不断拓展资源环境审计领域。但相比于上级审计部门,差距仍然较大,除了面对全国审计机关所共同面临的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够、资源环境审计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外,还需解决以下突出难题,如:资源环境审计规范建设进度缓慢、审计内容狭窄、审计技术方法滞后、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审计结果公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现就完善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提出几项对策,具体如下:

一、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总体思路

(一)改进内部建设

以规范化及审计质量提升为目的,向面广纵深发展从纵向管理而言,需要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设计:一是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二是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完善工作开展依据;三是逐步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提升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四是强化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思路;五是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提升透明度;六是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为当地环保工作推进建言献策。从横向拓展而言,需要进一步延伸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全面获取环境信息、提高审计质量:一是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创新;二是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发展需要;三是拓展环境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五是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六是转变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即做优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探索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

(二)加强外部引导

以透明化及参与度提升为目的,向协作互补推动虽然资源环境审计的主体是审计机关,但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作为助力者,职能部门作为被审计对象及环保工作的监管者,普通群众作为受益者,同样需要在引导下,积极参与该项工作,发挥协作互补的优势。一要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地方职能部门在工作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二要充分利用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消除审计人员专业短板劣势;三要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推进具体措施

(一)推进本地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化建设

1.健全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制度。制度是所有管理模式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明确工作目标、操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分工等内容,以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开展。2.提升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科学性、完整性。资源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缺失,一定程度削弱了审计评价的说服力。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意义重大,但如何建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亟待攻克。首先,应对地方资源环境各个领域开展审计,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在审计过程中逐项了解业务流程等等,明确审计评价依据来源,进而确定审计评价标准。其次,基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按不同行业、企业或领域等归纳、提炼审计评价的重点。

(二)拓展审计内容,双管齐下提升独立性

1.努力推进基层审计机关条线管理,由上层制度设计保障独立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对于完善国家审计监督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意义重大。从基层审计机关角度而言,虽然在此项工作推进中不具有主动权,但是却可以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审计署,积极探索统一管理有效做法,总结经验,供上级审计机关参考借鉴,促进早日实现条线管理。2.加强项目过程质量控制,由内部规范化保证独立性。一是探索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基于其他审计类型已有的操作规范,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形成特属于地方的资源环境审计操作规程,其中需明确资源环境审计目标、范围、步骤,审计调查、实施、报告等各阶段业务流程和具体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审计方法运用、评价体系等内容,以使其内容完善、条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加强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完善《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办法》并严格执行,确保审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移考核关卡,强化管理,促使审计工作规范;严格执行项目“三级复核”制度,确保各项规范性制度得以落实到位;跟踪审计岗位职责,逐步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从领导班子重大审议的严肃性、审理人员审理阶段的严格性以及审计人员现场实施的规范性等全方位保障项目质量,推动基层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从一定程度确保审计部门工作独立性。3.转换审计思路,“两步走”拓展审计内容。首先,以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为基础,将结合型资源环境审计做优。深化“资源环境+”理念,将财政经济责任、专项使用管理、预算执行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内容想融合,构建全新的资源环境审计格局,不断扩大审计覆盖面。其次,深入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实践。围绕当地环保重点,努力转变工作思路,以绩效为先。从环境审计独特视角出发,以“五关注”实施独立型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一是关注环境绩效,揭示项目实施及后续管理中造成的环境破坏。二是关注管理效果,揭示内控缺失或重大管理风险;三是关注资金效益,揭示滥用资金、损失浪费等;四是关注政策效应,揭示政策偏离既定目标,实施或后续管理制度建立不及时;五是关注行政效能,揭示由于体制、机制等造成的行政成本过高、资源浪费大、效益低下等。

(三)审计方法多样化,以创新驱动工作发展

1.提升新型审计方法运用率,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基层审计机2017年第05期下旬刊(总第661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5,2017(CumulativetyNO.661)关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审计方法确实也得到了不断更新。比如会计电算化催生了计算机审计,审计领域拓展又引入了一些特殊的专业技术,如废水、废气、废物等专业监测。这些专业的技术手段,满足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需求,有利于工作创新。2.突破现有审计方法局限性,适应审计发展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在做好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偏废传承。那些经实践证明为好用的审计方法需要进行保留,并不断总结、逐步改良,使之重新焕发活力。一要活用访谈、问卷调查、文件审阅等常规审计方法。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特点,提升审计方法运用的有效性。二要推进研究式审计。不拘形式且不定期的讨论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规定形式及频率,使之常态化,如每周业务科室会议等。搭建“头脑风暴”式讨论平台,充分听取小组成员、业务科室建议。三要完善与联网核查等工作的对接。充分运用各种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开展的日常财务数据检查成果,有针对实施项目审计,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项目组织管理,提升审计资源效益

1.关注地方资源环境审计重点,强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一是优化年度项目计划管理。资源环境审计成功的关键在于选题,因此需强化项目计划调研。对于基层审计机关而言,资源环境具有特定的区域性,计划必须围绕地方环保工作重心,从资金投入或社会关注度等角度予以考量。如:地方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计划、领导关心事项、市民关注点及地方环保薄弱点等等。二是优化各个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充分调查了解,尽可能全面、完整把握审计事项,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职能部门的分工情况,具体业务流程,制度建设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个性的实施方案,对分工及时间安排尤其应细化,通过把控各环节进度,促使项目按计划实施。2.推进“四位一体”模式,构建基层审计机关有效组织架构。“四位一体”模式是指基层审计机关、地方职能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及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工作协调互动,凝成整体合力推动地区环保及资源管理工作。随着资源环境审计综合性、流域性特征的日益凸显,基层审计机关必须整合内外部资源,改变上下级各自为阵的格局,谋求区域大同。第一,优化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及项目组织方式。强化领导现场决策及时性、严格把控进度与质量;强调人员专业分工、优势互补;同时注重项目讨论有效性,提升工作实效。第二,深入探索上下级审计机关的合作模式。围绕区域特色内容实施审计,启动上下联动模式,如:上下级同步安排项目、下级部门参与配合或审计人员挂职锻炼等,促进上级对下级业务指导职能的履行。第三,紧密审计与职能部门的协作。在环境监管体系中,履行管理与执法职能的环保机构、落实环境保护具体事项以及管理资金等部门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审计与上述部门间的配合,共享监管信息等,有助于全方位监控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第四,引导内部审计机构探索资源环境审计。鉴于政府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系统中的特殊性,可引导其发挥能动性;对于部分内审工作开展较好的民营企业,则可将其纳入资源环境审计体系,有助于提前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3.有效采纳专家建议,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一是建立各领域专家储备库。由于资源环境领域超出了大部分基层审计人员知识储备范畴,因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具备相应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效,降低审计风险。但需重点把握以下事项:专家间知识类型的组合、双方权力义务划分、专家独立性、其提供意见等的可行性及对专家的考核。二是加大力度提升社会审计参与度。在常规审计项目中,聘请事务所人员是常见的,这同样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通过强化对社会审计的引导,有助于其今后独立开展该类型审计项目。

(五)信息收集与披露双向拓展,充分审计证据

1.拓展环境信息收集渠道,多方位获取信息。联合环保、水利、规土、林业等职能部门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部门信息共享,有助于审计监督前置,也可帮助审计组获取更全面的环境信息,提升审计质量。积极探索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合理性,保障审计组获得有效可靠的指标数据。2.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力度。目前资源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一种自愿行为,且披露格式、内容及方式等均无统一标准,因此需审计机关主动参与到环境信息披露推进工作中。一要狠抓审计报告质量,揭示由于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违规违纪问题,建议完善内控、提升透明度。二要利用审计联系、征询及项目契机,推动职能部门健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披露要求。三要严格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关注文件明确要求披露事项公开情况,推动部门等主动作为。

(六)完善基层审计机关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机制

1.加大审计宣传与公开力度,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当务之急,要针对环境审计常识性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市民了解工作内容与目的,深入“环保为先,造福后代”理念,吸引其积极参与进来,形成环保自觉意识;其次,注重总结和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宣传成效。通过当地报纸、政府网站等媒介宣传审计工作,获得市民支持与配合,同时通过揭示地方环保中存在的问题,向市民传达本地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引导其自觉关心并制止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强化对周边排污企业的监督,以此搭建公众参与环保工作平台,有效促进地方环保工作开展。2.完善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首先,进一步规范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形式和程序。资源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专业领域,应在一般公告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明确专业信息公开范围、公开程序以及公开形式等;其次,逐步拓展公告内容,更为具体、详细的揭露环境审计发现问题以及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第三,畅通社会公众的建言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提升审计结果公告的透明度、影响力。第四,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资金投入量大,涉及面广以及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重大资源环保项目,探索建立阶段性审计结果公告,便于政府和市民及时了解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执行偏差。总之,立足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完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压力,有助于提升基层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力,推动被审计单位积极落实整改。同时,加大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宣传,促使更多市民主动关心了解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发挥群众对于政府环境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政府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的监督作用。3.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资源环境审计过程中应针对各环节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升绩效。如:审查环保资金征收与管理情况,揭示挤占挪用、拖欠遗漏等问题,建议强化资金管理;审查资源环保政策落实情况,揭示由于未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导致的违法违规行为,建议提升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审查环保建设项目的绩效情况,揭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建议优化管理、重视绩效;审查职能部门环境保护职能履行情况,揭示不作为、乱作为及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建议追究责任、强化公众监督。通过发挥基层审计机关建设性作用,促进资源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的落实及完善,切实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黎莉.我国政府环境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杨知宇.完善环境审计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4,(6).

[3]赵福军.基层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审计[J].理财,2011,(5).

[4]李晓红.关于在新时期基层审计机关做好资源环境审计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9):215-215.DOI:10.3969/j.issn.1009-2781.2013.09.163.

第6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环境战略、能源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要管好教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且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学校分布、时间分布不平衡。尤以国家政策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水平、教育人口的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适时的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良好的教育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制度创新边际收益,提高对教育增长的贡献率。教育制度不断成长,教育制度释放空间的动力不要减弱。因此,教育审计既要审计教育资金的合理运用,又要对教育的绩效和社会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估,并对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提供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2.环境战略。从环境经济学看,当每代人目标一致时,代际间分配的不同假设会导致不同的帕累托效率;假设代际间存在大量财产转移,则得到一个具体的帕累托效率;当代际间无财产转移时,则帕累托效率不再是有效的。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并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高潮,环境审计也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环境审计工作已在各个国家普遍开展。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进行价值度量,并对环境功能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提供可信赖的信息。

3.能源战略。能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止尽的这一基本矛盾是能源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对能源的需求是由于能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非是由于人们对能源这种商品本身的偏好。能源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要得的服务、方便性、能源转换技术的特性、能源的成本。对环境的许多重大破坏都源于能源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而这些对环境破坏的成本通常都不被计入到能源的价格中,这些问题在能源经济学中非常普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国能源存在着自然禀赋不足,能源严重缺乏、能源依赖度大,利用效率偏低、污染排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提出了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新举措,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地发现能源短缺现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能源进行合理运用与储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均衡。

4.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是一种有价资源,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就是一个得到收益权的过程。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是必须付费的。在现实中,人力资源的导向性与付费高低有直接关系,付费高的产业人才挤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人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许多劳动者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下难以进入角色,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人力资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发现社会经济领域中人力资源畸形发展,发挥人力资源审计的警示作用,使得人力资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免疫功能”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宏观经济现状展现出乐观可喜态势的同时,其中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宏观经济不仅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有效手段,还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理应将其所具有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但是,要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这一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需要自身强身健体:改善自身独立性、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强大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等等。

(1)改善自身独立性。独立性是有效、公正监督的前提条件,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理论中不争的道理。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审计体制,并规定了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是,审计在行政之内,财政执行也在行政之中。因此,审计就成为政府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法律并未禁止国家其他权力和部门对审计的干涉。按照法律无禁令,行为不属于违法的现代社会理论和规则,审计存在着除行政权力之外的其他权力干涉的风险。可见,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此,应该在法律和体制上转型我国国家审计,使其成为只服从法律的审计。根据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特征,我国的国家审计可以由内设在政府里转型为设在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国家审计院,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政府一起构成一府三院,向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2)创新审计方式。审计方式问题本质是效率问题。增强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运行的功效,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如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环境保护的全面升级等,表现出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审计方式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必须做到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审计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为“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更新审计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审计作为一个监督部门、事后检查部门、财务审计部门而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审计理念需要进一步与之相协调。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广大审计人员从思想观念、审计理念上实现根本突破,要求审计人员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树立正确的审计业绩观,从审计模式上实现根本转变。国家审计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真实性、合法性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并重转变;国家审计的工作重心要从单纯的发现性监督向防护性监督转变;国家审计的着眼点要从关注经济利益向关注经济健康和经济安全转变;国家审计的时间安排要从事后监督向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审计转变;国家审计的对象要从以财务报表为重点向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履责状况并重转变。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宏观意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其次,要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把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从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宏观思维的能力,能够结合审计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当前,审计机关迫切需要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审计人员的培训应做好“三管齐下”,即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和岗位锻炼兼顾,积极探索实施审计干部到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等综合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交流任职制度,以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审计干部的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

(5)不断健全我国国家审计法规体系。审计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审计监督在宏观经济中的法律地位。我国《审计法》出台于1994年,虽经2006年初修订,但由于不能突破宪法框架,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虽然对在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而国家金融审计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存在着交叉重复、监管资源效益低下、“监管误区”和“监管盲区”同时并存等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金融审计目标应该是促进政府金融管理机构充分有效地行使权力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的金融安全。据此,《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应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开展金融管理绩效审计的职责、权限。因此,需要逐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条件成熟时再对《宪法》相关内容进行必要修改,进一步明确国家审计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7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一、政府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审计

为了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的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国家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具体内容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环境战略、能源战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要管好教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且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即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学校分布、时间分布不平衡。尤以国家政策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经济水平、教育人口的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适时的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良好的教育制度创新可以提高制度创新边际收益,提高对教育增长的贡献率。教育制度不断成长,教育制度释放空间的动力不要减弱。因此,教育审计既要审计教育资金的合理运用,又要对教育的绩效和社会效益做出适当的评估,并对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提供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2.环境战略。从环境经济学看,当每代人目标一致时,代际间分配的不同假设会导致不同的帕累托效率;假设代际间存在大量财产转移,则得到一个具体的帕累托效率;当代际间无财产转移时,则帕累托效率不再是有效的。WwW.133229.COM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并掀起了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高潮,环境审计也开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环境审计工作已在各个国家普遍开展。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通过开展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进行价值度量,并对环境功能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效益等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有效治理环境提供可信赖的信息。

3.能源战略。能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止尽的这一基本矛盾是能源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基础。对能源的需求是由于能源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并非是由于人们对能源这种商品本身的偏好。能源的需求主要取决于需要得的服务、方便性、能源转换技术的特性、能源的成本。对环境的许多重大破坏都源于能源的生产、转换和消费,而这些对环境破坏的成本通常都不被计入到能源的价格中,这些问题在能源经济学中非常普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但是,我国能源存在着自然禀赋不足,能源严重缺乏、能源依赖度大,利用效率偏低、污染排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在能源战略上提出了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新举措,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地发现能源短缺现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能源进行合理运用与储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均衡。

4.人才强国战略。人力资源是一种有价资源,人力资源的资本化,就是一个得到收益权的过程。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是必须付费的。在现实中,人力资源的导向性与付费高低有直接关系,付费高的产业人才挤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人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知识层次参差不齐,许多劳动者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形势下难以进入角色,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开展。人力资源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以及早发现社会经济领域中人力资源畸形发展,发挥人力资源审计的警示作用,使得人力资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免疫功能”的建议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宏观经济现状展现出乐观可喜态势的同时,其中潜在的风险、存在的问题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宏观经济不仅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有效手段,还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理应将其所具有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宏观经济。但是,要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这一免疫系统功能,一方面需要自身强身健体:改善自身独立性、创新审计方式、更新审计理念、改革管理体制、建设强大队伍;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法律法规等等。

(1)改善自身独立性。独立性是有效、公正监督的前提条件,审计的灵魂是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缺乏独立性,就难以对宏观经济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这是审计理论中不争的道理。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属于典型的行政模式审计体制,并规定了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但是,审计在行政之内,财政执行也在行政之中。因此,审计就成为政府的内部审计组织。同时,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的干涉,但是,法律并未禁止国家其他权力和部门对审计的干涉。按照法律无禁令,行为不属于违法的现代社会理论和规则,审计存在着除行政权力之外的其他权力干涉的风险。可见,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因此,应该在法律和体制上转型我国国家审计,使其成为只服从法律的审计。根据我国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体制特征,我国的国家审计可以由内设在政府里转型为设在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下,设立国家审计院,从中央到地方的审计机关垂直管理,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政府一起构成一府三院,向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

(2)创新审计方式。审计方式问题本质是效率问题。增强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运行的功效,必须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管理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如重大政策措施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战略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环境保护的全面升级等,表现出周期长、敏感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审计方式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必须做到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审计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为“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更新审计理念。长期以来,国家审计作为一个监督部门、事后检查部门、财务审计部门而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很多审计理念需要进一步与之相协调。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广大审计人员从思想观念、审计理念上实现根本突破,要求审计人员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树立正确的审计业绩观,从审计模式上实现根本转变。国家审计的目标要从单纯的真实性、合法性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并重转变;国家审计的工作重心要从单纯的发现性监督向防护性监督转变;国家审计的着眼点要从关注经济利益向关注经济健康和经济安全转变;国家审计的时间安排要从事后监督向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事中审计、全程跟踪审计转变;国家审计的对象要从以财务报表为重点向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履责状况并重转变。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宏观意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注重调查研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其次,要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把提高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要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精通审计业务、掌握审计发展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审计方法的高层次、高技能审计人才,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而从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审计人员还必须具备宏观思维的能力,能够结合审计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当前,审计机关迫切需要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审计人员的培训应做好“三管齐下”,即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培训和岗位锻炼兼顾,积极探索实施审计干部到财政、金融、发展计划、经济贸易等综合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交流任职制度,以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审计干部的宏观思维和大局意识。

第8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审计机关; 人力资源; 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0-0091-04一、审计人力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制定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但实际执行中发现:每年对120多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不到40%;3 500个县级以上国税局每年的审计覆盖率不到5%;全国约250个海关系统的分关每年的审计数量约为20%。2008年,全国审计机关共对124 139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实施了专项审计调查的仅23 971家。2009年,这一数字比约为13.2%,而2010年约为11.4%。由此可见,与全面审计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主要受以下几类因素的制约。

(一)法律层面:缺乏法规明确支持,难以保障资源整合

《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审计人员的职责职能规范,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整合并合理利用其审计资源,整合的相关条款仅见于一些系统内文件和相关的会议谈话之中。同时,由于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本身存在统一性,地方审计体制以中央审计体制为参照,对职能规范进行复制与落实,这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总体框架下,地方各级政府由于存在地区间差异,无法完全适应本地经济的发展需要,更无法及时向各部门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来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因此,在中央政府审计资源和地方各级政府审计资源整合问题上,均难以由其他配套政策施以保障来保持持续的机制创新。

(二)体制层面:审计体制凸显弊端,上下级流动性受限

我国属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实行上级审计部门业务指导和同级政府行政领导的“双重领导”审计模式(图1),审计署在业务上领导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但地方审计机关在人员任命和组织规划等配置方面都受到同级政府的管理,结果更多地为同级政府服务,以至于审计机关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地方审计中无法完全响应审计署“审计风暴”带来的影响,导致社会对地方各级审计机构认同感逐步下降。地方审计机关整合资源既无法得到其他行政机构组织的强力支持,更难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严重制约了资源整合的力度和深度。

由于这种“双重领导”体制的区域行政划分,分级设置的模式大大限制了审计人力资源的上下级流动性,人力资源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等执行功能要素均难以在整个系统及审计覆盖区域得以充分和有效的运用。

(三)人员层面: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制约人力资源整合

1.人员数量存在不足

政府审计承担着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涉及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既要保证真实、效益、合法,又要尽到监管的职责。政府审计监督检查对象的数量过于庞大,然而政府审计机关所依靠的人力资源数量相对有限,难以保证监督检查功能的全面覆盖。目前我国仅中央企业就有180多家,总资产规模近10万亿元。这些大型企业大多有着十分复杂的经营覆盖面,附属的子公司和派出机构遍布国内,部分甚至已经开展海外业务,而全国审计人员数量仅有区区9万人。根据国家审计署办公厅公布的统计资料,目前全国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9万人左右,其中审计署占3%,省级单位占8%,地级单位占27%,县级单位占62%。审计人员分布十分不均衡,同时也造成审计供求比例的不协调,每年的审计工作覆盖面只有约10%,难以满足如此繁重的审计业务需求。随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多,任务不断加大,政府审计机关仅仅依靠相对有限的审计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对数量庞大的审计对象的全面监督,必然会出现审计监督的盲区。为了保障基本的审计范围覆盖,审计人员只能采取面面俱到而只有部分到位的工作方式,穷于应付审计工作长期的循环与重复,提供低层次的服务,审计质量低下,审计风险隐患增大。

2.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虽然经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员结构更趋于合理,但因历史原因以及人口管理存在的局限性,审计人员结构有待改进。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国范围内审计人员36岁以下者占38%,37―44岁者占34%,45岁以上者占28%,年龄走势上呈现出一种中年化的趋势。从文化水平结构上看,审计机关层级越高,学历层次就越高。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审计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中,审计署占17%,地方各层级审计机关仅占1.3%,且审计专业的研究生近两年才起步,总体数量还是达不到要求;拥有高中以下学历的审计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中,审计署占13%,地方却高达39%;拥有高级职称审计人数的比例中,审计署占10%,地方则不足2%。从人员的知识结构看,我国政府审计人员中大部分是会计和审计专业,而其他领域如法律、金融、工商管理、税务、计算机等专业人员缺乏,尤其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四)分级层面:科室条块分割明显,极易造成审计盲区

若想有效发挥审计职能,就需要合理设置各审计部门间的标准。由于没有科学地对各科室审计业务进行分工,导致审计力量分散。机关科室的设置大部分按照审计署的各相关部门相互对应,审计范围和审计对象的划分也都以各自科室的权限为划分依据,一般情况下,其他科室无权对自身审计范围外的事项进行审计。正因为审计机关内部的业务科室设置过多、业务界限划分过细、审计专业人才资源的配置过散、集中和整合的程度不高,审计的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遇到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的审计业务时,不易从各层面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同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加大了协调统筹的难度,有关职能机构还可能各自为政,相互设置障碍。审计人力资源不能共享,致使科室间的工作缺乏协调性,造成审计监督盲区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二、审计资源整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西方国家运用审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对审计资源的整合进行研究,整合审计资源也逐渐演变成国际通行的做法。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审计情况看,政府审计机关中工作人员的总体数量都相对较少,部分审计项目实施外包,由符合政策规定并有执业资格的社会审计机构对外包项目进行审计,这种做法大大节省了审计人力资源。国内学者从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概念(赖秋平,2005)、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机制(辛玉娟,2004;陶航平,2006;王如燕,2005)的视角对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提供法律保障、改进体制问题、完善人员配置、强化上下级及同级间联系等合理化建议,以建立健全资源整合机制,提升整体效率,从而有助于通过有限的人力资源更好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本文拟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念,探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整合的理论支撑。

管理学的本质主要强调的是一种整合,为了强化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必须将管理的思想本质灵活运用到整合机制当中,同时应当把整个审计体系中的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并将各个层次间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机的配比。中央审计机关应不断强化对各司局、派出局间的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完善内部机构人员流动化政策,同时也要加强与地方各层级审计机关间的审计人力资源整合,适时进行抽调,完善人员配备。当前,中央与地方审计工作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东西部各个地区审计工作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基层的审计工作问题也比较多,因此,只有继续加强各层级审计工作的整体协调配合,巩固并强化各层级审计机关的协作关系,促进审计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更有利于推动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

经济学中把资源看作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要素。政府审计间的资源整合,出于客观需要,必须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将审计力量和审计对象更好地进行最优化结合,以弥补当前资源整合中的不足,从而在提高政府审计效率的同时降低审计的成本。对于任何一项审计任务来说,如果需要的人员越多并且耗费的时间越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审计成本就会越高,反之产生的审计成本就会越低。审计成本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施审计任务需花费的时间、人力、资金等等。政府审计为最高效地实现审计目标,应逐步力求耗费最小的审计成本,强化监督职能,为履行职责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有效降低审计工作成本并且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需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审计机关需要加强审计的组织管理过程及增进上下各层级审计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科学化地安排实施审计项目,避免造成同一项审计任务的重复审计;力求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以及资源运用,从而减少审计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审计成果应当实现信息化共享,增强审计成果的利用,以便于日后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审计人力资源整合的机制建设构想

人力资源是审计机关最重要的资源,要时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通过科学化模式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不仅可以提高任务完成效率,更有助于完善为组织提供有效保证的审计职能。“十”明确指出,“各级审计机关在积极主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上级审计机关应为基层审计机关排忧解难,一方面要在分配计划和任务时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审计培训的投入和力度,加大各级审计机关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所以笔者对协调审计人力资源作如下设想:

(一)出台法规政策,有效提供制度保障

在管理思想中,若想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必须首先强调所依照的规章制度能严格执行。良好的制度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保证,这样的法规政策不仅具有权威性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下达任务的严格执行,所以审计机关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使得审计资源整合能够获得配套政策的保障,以保持持续的机制创新,更有利于强化整合机制。

为解决审计任务繁重与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应按照适当、适度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哈尔滨市审计局2010年5月出台了《哈尔滨市审计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聘用社会审计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及《哈尔滨市审计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招投标管理规定》、《哈尔滨市审计局选聘社会审计组织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资格评分办法(试行)》等子办法,明晰委托方式、范围、内容,并经过招投标完成了11个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聘用工作。同时着力培养自己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近年来该局严把“入口关”,招录多名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分批派出审计干部参加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量清单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专业培训,使审计干部进一步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方法及建筑工程识图、材料、施工、造价等知识,全面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审计质量控制能力,从而通过严格约束和管理外聘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执业行为,确保中介机构安全有效发挥作用。

(二)上下层级联动,弥补体制漏洞

我国审计机关采用“双重管理体制”,该体制框架上具有垂直的管理关系,上级审计机关可以依靠其所属职权对下级审计机关进行指导,有利于上下级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职能。受这种体制本身的约束,我国采取条块分割化的管理模式,每个审计部门有属于自身的管辖范围,地方审计机关无权管辖中央所属单位,更无权对其审计;地方各层级审计机关强调上下对口,根据行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细化机构部门,各机构也有着不同的局限性,很难再对整体部门实施有机的协调。另外地方审计机关在人员任命和组织规划等配置方面都受到同级政府的管理,存在着地方政府和审计机关间错综复杂的联系,难以完善对审计资源的整合。针对我国审计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审计署不能仅对地方审计机关实行业务上的指导,还应加强对审计机关管理上的协调配合,从而加强交流,完善整合机制。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不断加强对区、县审计局的业务领导和工作指导,2010年起在民政、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重点资金的审计项目中,采取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从下级区县审计机关调动相关人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效能,实现两级审计机关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如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审计中,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方案、统一实施、统一报告、统一完成时间。在审计实施中,该局多次组织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召开审计业务和计算机审计研讨会,加强信息交流,共享计算机审计方法,并将审计疑点交由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延伸,实现了审计线索共享和审计疑点联动查证核实,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保证。

(三)解决人员问题,促进资源整合

1.完善政府审计机关人员引入方式,增强人员储备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结构上普遍存在年轻工作人员比例偏低及审计人员学历偏低等问题,因此,政府审计机关在引入人才时,应当根据专业背景和学历层次,选择技能优势较强的年轻人才,逐渐改进审计队伍的学历、专业和年龄结构,并使之合理科学化。在满足专业要求的同时,增加新引进人才的数量,从基层审计工作开始,逐步缓解目前人力资源不足的社会现实,既要改善人力资源的人员结构,又要解决人员不足与任务需求大的矛盾。

以山东省审计厅为例,自2009年以来,全厅通过考试录用了41人,均为专业人员,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27人。目前厅机关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52人,占人员总数的73.8%。为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增加了在职委托培养等计划。目前厅机关干部队伍的结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9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81人,分别占干部人员总数的93.3%和41.5%。

2.着力素质提升,完善人员培训和激励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第8号令)第二十二条指出: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首先,建立健全审计人员教育培训制度,每年对全体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定期要求资深专家对审计人员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审计人员各方面的整体素质。同时,通过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传帮带效应,带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加强学习审计工作中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和技能,并汲取提高计算机科技中的审计知识,实现审计方法与技能手段的不断创新。再次,要培训出一批精通审计理论并拥有大量实际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单一型”审计人才向“复合型”审计人才的转变,以此适应并满足审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日后出现审计人力不足的情况时能及时进行调整。

如:湖北省孝感市审计局于2009年按照湖北省审计厅下发的《关于统筹全省审计工作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是定期对各县市区审计局和市局各科室的信息宣传、审计统计、审计信息化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适当的奖惩,实现全市综合工作的统筹;二是每年定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审计项目质量抽查和审计项目评优,针对抽查和项目评优中发现的不足,抓细节、抓程序、抓法规的运用,开展审计业务培训,实现全市审计项目质量的统筹;三是在业务“淡季”有针对性地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业务培训或集中整训,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上派挂职锻炼、选派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全市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实现全市审计队伍的统筹。

(四)打破科室界限,消除审计盲区

以各层级审计机关内部科室部门为单位,综合部门加以汇总是当前审计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样的配置模式主要通过专业细致的分工来保证审计完成效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但同时也暴露了科室部门功能简单化的问题。科室间只能负责某些专属领域范畴内的问题,一旦工作性质发生改变,以及出现工作任务重叠等问题时,就很可能导致各科室工作职能紊乱,从而影响各科室间的协作交流,极易造成审计盲区的扩大。审计资源配置应以审计项目为单位,而不是以审计机关科室为单位。只有打破科室间的业务分工界限,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室的均衡发展。

为有效整合局内人力资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审计局注重处理好归口审计和资源整合的关系,一般性审计项目由归口处室尽职尽责完成,充分发挥专业分工在保持审计连续性和对行业特点把握深入性等方面的优势作用;重点审计项目则根据需要强化审计目标,打室界限,增强重点审计项目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统筹安排审计力量,确保全面完成审计任务。同时,为多岗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行干部交流制度。2009年末,在综合分析各处室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及审计干部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交流了26名干部,并带动各科室人员协同完成任务,促进了各处室的均衡发展和全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改善了人力资源的不足。

(五)为应对突况,灵活整合资源

在好的管理机制中,能否在应急情况下灵活迅速地整合资源是衡量机制运行的重要因素。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不仅体现在审计任务繁重时,更体现在突况来临时人员是否能够及时调动,这既关系到审计层面的监督职责与义务,又关系到对国家经济利益事项稳定的保证。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审计厅、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雅安市及各县区审计机关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与自救行动。四川省审计厅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联系灾区审计机关,了解灾情,要求做好自救工作,把灾害减少到最小,同时借鉴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经验,及时跟进审计工作,为灾民服务,为政府分忧。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办迅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灾情,第一时间向审计署党组报告,并组织成立专门的协调领导小组到省财政厅、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调查了解救灾资金和物资的接收、拨付等情况,部分参审人员分赴芦山、宝兴两个重灾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等实施现场审计,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受灾群众。雅安市审计局行动迅速,在快速了解单位职工情况、落实避险措施的同时,组成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分三组,立即赶赴受灾县。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的审计局派出监督组,及时对全县民政救灾物资进行监督。上下级人员紧密配合,打通层级间管辖范围的界限,汇聚一切力量保证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果,促进救灾物资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并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廉洁救灾。

【参考文献】

[1] 郭西.我国审计资源整合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金勋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资源整合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20):7-11.

[3] 王如燕,郭孝风.关于国家审计资源整合的研究[J].齐鲁珠坛,2005(5):10-25.

第9篇:能源审计法范文

关键词:能源审计;空间范畴;核心程序;技术路径

一、能源审计的空间范畴:审计对象与范围

能源审计对象包括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审计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这是由宏观能源效益审计所体现的审计关系所决定的。根据上述客观基础的分析,审计的授权人是国家、政府或社会公众,而被审计对象是政府或公共机构,这就要求审计主体有一定的管理层次和权威性,由社会审计或内部审计来承担宏观能源审计是不适当的。审计客体理论上应该包括能源技术系统(ETS)的各项组成内容,但由于受到法律授权、审计手段等各种审计环境因素的制约,目前实践中一般只对与能源有关的财政收支以及对宏观能源效益有直接影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如重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计划及利用效果的审计。

企业能源审计以企业资源消耗为对象,以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为范围,但必须以节能降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最终目的。我们知道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直接消耗燃料动力和耗能工质等能源外,还必须使用人力资源和消耗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备件以及使用各种设备和厂房。而原材料、设备和厂房等也都是需要能源才能生产出来的,所以对它们的使用也是在间接地消耗能源,因此,一个企业的全部能源消耗既包括能源的直接消耗,也包括能源的间接消耗,将之称为全能耗(或资源)。

一般来说。对一个企业进行能源审计需要对该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即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以及制度落实情况等)、生产投入产出过程和设备运行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各种能源的购入和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审计。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测系统和统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查;要对主要耗能设备的效率和系统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必要的测试分析,同时要对企业的照明、采暖通风、工艺流程、厂房建筑结构、以及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人员的素质予以专门的审查;要利用历年统计数据、现场调查了解结果及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计算出一些评价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最后对各种调查、统计、测试和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查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利用能源审计的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篇的论证,保证基建和技改投资项目节能效益。对热电联产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审计核查,可以确保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能源审计的核心程序:审计准备、分析与报告

依据年度能源审计监测计划或企业委托,通常先与企业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商定进厂时间,明确工作内容,制订工作方案,并提前通知企业,做好审计的准备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方案一般包括:(1)审计人员,一般6~8人,其中审计3~4人,测试3~4人;(2)审计期,一般以一个年度为基期,对比期可选1~3个年度。具体工作中也有以半年为基期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而定;(3)审计时间,一般情况下,10~20天,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要求而定;(4)审计范围及内容,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和企业的需求而定;(5)企业主要配合人员,企业法人或委托主管负责人,统计、企管、会计等各1人。主管设备人员1人I(6)审计资料准备以及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有关标准。

审计监测人员进入企业后。首先召开有关科室、车间人员座谈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情况,使企业法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方案,提出对有关科室和部门如何配合好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然后深入车间、科室,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如设备状况、能耗与物耗水平、管理状况,调取各种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仓库物资抽样盘存。门卫对物资进出的记录,确定审计监测的重点等。与此同时,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审计资料。资料收取完整以后。审计组对企业购进的能源、资源在生产经营环节的流向,按有关标准和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特别重要的是产品产量,是一切分析计算的基础,从多渠道、多方法计算准确无误。然后进行封闭式审计分析、核算、评价。

在进行审计分析诊断的同时。监测人员利用监测仪器对企业的重点耗能设备、生产工艺系统等运行效率情况进行测试,并汇总计算测试结果。列出表格或图文找出节能障碍、潜力及改进措施建议。根据审计和监测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进行诊断和综合评价,做出审计结论,完成能源审计报告书。能源审计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对企业的基本评价;对企业各车间、各工序、各种产品的投人产出的过程中的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进行计算分析;对企业投入的能源、原材料的整体利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企业在生的日趋复杂,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在这一体制下所形成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自此以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了整个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自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开始至90年代初,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分别经历了行政性分权、放权让利以及全面的承包责任制等几个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上述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问题。1992年,我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产工艺上、管理上,设备运转上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约的潜力;提出节能技改措施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做出审计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说明能源、原材料浪费的原因及节约潜力,并提出整改建议。审计报告书完成后,首先要与企业负责人通常是企业法人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因为审计出的问题牵扯副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较多。最后,举行有企业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审计结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