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数字经济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数字经济行业分析

第1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半岛蓝色经济区 数字媒体 产业 4G

一、引言

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在迅速的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他认为“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已势不可挡,无法逆转”,“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1]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迈开战略转型步子;手机媒体作为第五媒体的典型代表在移动互联领域地位不可撼动;在不久的将来,由手机媒体扩展而来的物联网、虚拟现实、生物IT科技会站上时代的舞台。

二、数字时代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产业具有泛化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给出的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2]目前物联网技术中新介质的出现,改变了媒介信息传播的信道,实现物物相联、人物相联、人人相联,突破单一媒介以及产品形式。[3]从信源、信道、内容、受众均会丰富多变,已经不完全局限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进步、政治经济环境、媒介全球化。数字时代下中国新媒体产业继互联网与手机媒体普及后将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具备泛化性特征,为新媒体产业的研究带来了难度,首先研究范围的界定较难,分门别类研究又突显不出新媒体的融合性与交叉性特点。而新媒体形式众多,按形态不同主要包括:新兴媒体产业与新型媒体产业。新兴媒体主要从内容与传播方式来分别,如微博、微信、即时通讯等。新型媒体主要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媒体类型,如楼宇电视以及由传感性物质作为基础的新媒体形态。

数字化大背景下,未来新媒体产业技术将会向移动化、高清化、数字化、多样化、互动化、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同时,未来新媒体产业范围向多学科、多媒介、多融合化方向发展。

三、半岛蓝色经济区内新媒体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以传播政治经济角度学的角度解释新媒体的内在商品化,在新媒体产业中受众的关注度、潜在受众信息成为真正的商品。虽然在传播过程中商品化的行为是隐蔽的、虚拟的,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具备商品的属性。半岛蓝色经济区内新媒体发展迎合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三个维度:信息技术的进步、政治经济环境、媒介全球化。

对于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研究,一是从产业定位进行定性分析,二是产业的大环境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主要从新媒体企业现状、从业人才需求现状、产业受众需求现状调研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放在构建产业受众需求现状,实现产业需求至产业结构及产业从业人员需求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型体系。

研究过程主要通过三方面进行:通过调研采集受众样本数据;通过查阅政府文件与资料掌握目前产业大环境,包括政府环境与经济、技术环境;通过调研新媒体企业以及新媒体相关应用企业获得产业技术及资料。

通过分析新兴媒体产业的受众情况,分析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特性及内容。从受众对政府的期望及对新媒体内容与传播方式的需求为政府在新媒体产业的监管及发展提供借鉴参考。对于新型媒体的研究,主要根据蓝色经济区内产业特色,主要以海洋渔业中新媒体的应用,尤其是烟台、威海两地在物联网应用及产业软件平台应用。

在调研过程中,获取受众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以及与对产业的需求。制定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研究过程本身是一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对,故研究过程问卷数据也作为项目研究对象之一。通过调研结果分析,电子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8.52%,纸质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29%,整体有效回收率为79.53%。而电子问卷回收率100%,纸质问卷回收率56%,整体回收率93.13%。从结果明显看出,通过纸质调研手段发放问卷回收率低,但有效问卷比率较高,数量较少;数字调研系统发放的信息回收无遗漏,回收率较高,数量较大,信息真假不可控,有效问卷比率较低。通过数据反映出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具备:个性化强、可控性差、互动性强、信息获取相对容易、数据分析处理方便、时效性强、环保节能的特点。

针对企业,获取新媒体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性别要求男女相当;相比学历更看重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基本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到企业实习或工作;愿意参加由政府牵头组织,由学校、企业、地方政府成立的产学研活动;希望政府从颁布法律、经济干预、技术监控、成立产业职能组织四个方面入手加大产业的监管与投资力度;对政府在信息的真实性、细节性、引导性方面希望有所加强。

蓝色经济区内新媒体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具有共性,但不同地域间又具有特性。如烟台地区电子商务较为发达,目前烟台市智慧城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软件外包较多;青岛地区动漫及游戏产业较为出色;威海地区因地域原因,与韩国交通及贸易的往来较为便捷,主要是新媒体应用较多,开发相对较少,同时在海洋养殖业中物联网的应用较少。

四、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发展策略

(一)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趋势分析,加强引导

根据全球以及国内新媒体产业特性以及发展环境,对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在产业内部,对各种新媒体类型进行准确定位。找出具有地域特色,适合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新思路,重点发展。在产业外部,根据地方特色,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其它行业开展服务。例如目前对于蓝色经济区内,可以适当引入物联网相关技术,对食品安全以及追踪溯源系统进行准确定位,甚至可以开展个性化实体定位,从产品的源头生产用网络进行跟踪。尤其在威海、烟台两地以海洋养殖与捕捞经济为特色的地域,应把开展新媒体应用作为将来主要产业定位。而青岛利用有利的政治与经济优势,可以开展以产业研发为主导的新媒体产业,逐渐形成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产业研发与应用的产业集群,并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

(二)需要进行决策风险分析

目前新媒体行业正处在生命周期中的新旧交替阶段,新型媒体的出现与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带动传统媒体快速发展。所以在战略转型期内,需要做好决策风险规划分析、产业分析定位,避免在转型决策以及市场执行阶段造成风险。同时,还需要考虑受众思想生产模式的变化,避免观念以及文化的相对落后而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产业发展受阻。

在媒介融合与资源整合过程中,各利益方不愿意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造成政策、决策的搁置以及产业停滞不前的局面。完善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储备,要求管理人员对市场管理以及新媒体产业基本的工作流程、技术规范与要求要有初步的了解,充分做好决策与市场执行阶段的风险控制。

(三)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

从技术角度上,虚拟现实、物联技术、生物IT技术等引发媒体格局的变化,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技术过于超前而忽略目前实际情况。从技术角度上吸引战略合作伙伴的加入来降低风险。关注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例如,烟台推动的电子商务智慧城市项目以及微支付等电子支付手段存在的风险与漏洞,从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方面做好妥善安排。

(四)进一步完善数字版权保护

在调研过程中,100%的企业与95.7%的受众认为需要进行数字版权保护。在新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商业博弈。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数字版权保护是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消费者已习惯免费获得电子信息内容,而传统媒体的产权保护已趋进完善,内容提供商面临两难境地。作为政府方,需要营造数字版权保护的氛围,同时鼓励内容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合作,着眼于未来,互相信任,共同发展。

(五)促进资源内外整合

1、资本运作:对较好的项目,帮助新媒体企业融资,在技术阶段的投入给予支持。可以建立政府专项基金进行产业扶持,也可以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较好的企业进行产业资本融合,逐步形成新媒体产业集群。

2、人才培养:行业人才的成熟总要经过一个过程。调研企业过程中,只有5%的企业愿意接受水平较好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对新媒体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产业人才培养。

3、产学研合作:大部分企业愿意参与政府牵头的产学研合作。由政府出面,开拓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攻关课题,搭建产学研共享开放平台。将产业文化与机制有机结合,进行资源互补整合,实现产业链条上下游的衔接。烟台、青岛高校较多,完全有能力进行产、学、研链条式服务。

(六)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成立新媒体规制职能部门。新媒体属于新兴、交叉产业,集文化创意、电子信息、广播电视、移动互联、法律法规等多种部门属性于一身。多部门同时用力,不可避免会出现政策冲突以及失衡问题。目前无任何部门对其进行规制、统筹管理以及产业相关服务。尤其是创新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项目优先扶持,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教育与经济干预。从而使新媒体项目从立项到媒体内容的生产、发行、传播产生连锁效应。

(七)政府公共新媒体行为的建立与推广

关注媒体受传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强政府引导力度。建立并推广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例如政府微博、微信、博客,实现网络行政化与网络民主监督。通过调研结果表明,新媒体政治的时代已来临,时效、交互以及新媒体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为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八)对蓝色经济区内部新媒体应用的推广

对蓝色经济区内部新媒体应用进行推广,加强软件服务外包的扶持。发挥地区优势,搭建新媒体产业平台,例如道路公交智能化、海洋养殖信息化、渔船定位监控系统、跨国贸易远程交易平台、企业管理者移动平台、智能家居等等。

五、结语

新媒体产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迈进。多口径的管理、受众思想的跟进、新媒体企业的行业方向与技术均需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对新媒体产业范畴的定性分析,结合数字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三个维度。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媒体发展情况调研,提出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参考文献:

[1]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市:海南出版社,1997:5―9

[2] 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2006.5:31―33

[3] 栾轶玫.新媒体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89

第2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测

传统的以生产经营导向为基础的经营预测,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人工成本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销售量、成本、利润的线性关系,以变动成本法为预测、决策的理论基础。保本点的预测、利润的预测、成本的预测,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等都以此为基础。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会计核算方面具体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多),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的理论基础之一――变动成本法也面临着变革。

一、预测内容由财务信息到非财务信息拓展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数字化经济时代由于竞争加剧,仅仅依靠基于财务信息加工而成的管理会计信息进行预决策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大量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作为非财务信息,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从其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起着财务信息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的非财务信息指标,在产品方面: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和销售能力(销售网络覆盖面等);在外部竞争方面:竞争对手信息以及与企业战略相关的背景信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公共关系、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在生产能力方面:知识能力(专利权、情报、培训)、装备能力(产能和技术水准)、技术能力(技术水平,研究开发费及其比例,研发人员及其比例)、人力资源(各类人才、企业文化、员工文化水准、人力资源和薪酬制度等)。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

二、预测内容由短期预测到长期战略预测拓展

数字化经济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大量的长期、战略性的信息,从耗散理论角度看,即“扩大负熵的信息输入,以抵减企业内部的管理熵”。支持战略管理所需的信息比经营决策和控制的信息更广泛和更复杂,数字化经济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为提供这样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对收集的基本数据按不同的战略管理阶段要求加工成战略决策有用信息,可分环境分析和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1)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广义环境分析所需的信息可分为: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技术的、地理和生态的信息。市场环境分析用的信息可分为:供应商的、顾客(买主)的、替代产品的、潜在竞争者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信息。(2)企业战略能力分析所需的信息。企业战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分析。

三、增加竞争对手分析预测

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对数字化经济时代管理会计更好地实现其规划功能更有意义。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增加顾客信息分析预测

在工业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个相对稳态结构,产品生产表现为大批量、标准化,市场需求变化周期较长、个性化特征较少,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占有率高低方面。与此相适应,传统管理会计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内部,并主要针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来完成管理会计的目标。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取而代之的是以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实时预测,即时为顾客提品或服务,以敏捷制造实现顾客的“零等待”,其目的就是为顾客创造满意,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成本,提高顾客的收益),使顾客获得更大的效用,由此衍生企业价值的增长。由此可见,在数字化经济下,企业的预测更多的是收集关于客户的信息。顾客信息分析包括:顾客群体和构成、顾客购买实力、支付习惯、对竞争的行为参数(产品质量、价格、销售服务、其他因素)的敏感性、需求变化的趋势、对其他产品的互补性、顾客的地理分布等。

五、预测方法的集成管理会计运用定量和定性预测分析方法来实现预测功能。

第3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本福特定律;会计信息数据;首位数字;审计

一、本福特定律的描述

数字统计的一种内在规律,指所有自然随机变量,只要样本空间足够大,每一样本首位数字为1至9各数字的概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稳定性。第一数字定律(也就是本福特定律)描述的是自然数1到9的使用频率,公式为F(d)=log[1

+(1/d)](d为自然数),其中1使用最多接近三分之一,2为17.6%,3为12.5%,依次递减,9的频率是4.6%。科学家仔细研究第一数字定律后,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解释。定律的主要奠基人Frank Benford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物理和化学常数、素数数字等各种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由度量单位制获得的数据都符合第一数字定律。由于财务会计数据是以货币来计量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符合上述定律的,笔者将财务数据信息的首位数字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其定律的符合情况。

数学家曾经发现,账本上的数据,打头数字出现的频率符合本福特定律,如果做假账的人更改了真实的数据,就会让账本上打头数字出现的频率发生变化,偏离本福特定律中的频率。这对于研究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性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假设

从会计业务信息来看有很多,如会计报表、会计账目、会计凭证等等信息,这里只关注会计账簿上的数据信息。为了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选择比较符合本福特定律前提条件的数据来分析,同时也为剔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应做到以下几点(首位数字指一个数据的第一个数字,借、贷方会计数据的首位数字都统计,余额首位数字不统计)。

一是每期合计数字、本年累计数字、转下页(过次页)数字、承前页数字没有统计。

二是相同金额的一收一付数字不统计,或者用红字冲账的金额不统计。

三是统计信息数据时按某单位某一连续时间段来收集,同时,也按国家财政部规定的科目代码来统计会计信息的首位数字。如:1001――现金,1002――银行存款。

三、统计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的数据资料来自于一企业性单位和一事业单位,账簿上会计信息数据的时期为2008年度某一时间段,共选择2 378个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其首位数字。

(一)单位某段时期营业收入(科目代码:50106)首位数字统计结果(表1)

从表1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1.如果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整体上还是符合本福特定律的。2.首位是“3”和“4”的经济数据有些占的比例是相同的,有些偏离本福特定律所描述。3.首位数据是“9”所占的比例大于“8”的比例,出现异常。

(二)单位某段时期现金账目(科目代码:1001)首位数字统计结果(表2)

表2分析:其中有三个首位数字占比例不太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以“3”“5”“8”为首位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异常,但其他6个首位数字占总数据的比例比较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

(三)单位某段时期银行存款账目(科目代码:1002)首位数字统计结果(表3)

表3分析:以“4”为首位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异常,但其他8个首位数字占总数据的比例比较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

(四)单位某段时期其他应收款账目首位数字统计结果(表4)

表4分析:以“3”为首位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异常,其首位数字大于“1”为首位的占比例,以“5”为首位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异常,其首位数字大于“2”为首位的占比例,以“7”“9”为首位数字也不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其他5个首位数字占总数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

四、影响会计账簿首位数字情况的因素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会计核算的假设前提、会计复式记账、企业的经济环境、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等都会对会计账簿首位数字偏离本福特定律的程度有影响。

(一)纯数字相乘所得的结果对本福特定律的影响

由于很多会计信息数据是由两个数相乘得来的,如营业收入就是按照由单价和销售数量来计算的,现在单纯用两个数据相乘的结果,统计首位数字来分析本福特定律的情况(假设单价为1―9,销售数量也是1―9,第一排是单价,第一列是数量,中间部分为单价和数量相乘的结果)。(见表5)

如果再把单价分成1.5,2.5…9.5,则出现表6的情况。

如果单价和销售数量进一步扩大范围,计算得出的数据出现的结果类似。也就是这一类会计信息数据的首位数字比较符合本福特定律。

(二)会计信息数据本身的局限性也影响到本福特定律

由于所用的实际数据(单位财务会计数据)存在缺陷,一方面会计信息数据由于会计假设前提,使其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本福特定律的“自然随机变量和样本空间足够大”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单位各种规章制度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数据信息的随机性。

(三)财务会计处理技术和会计政策等方面也影响到本福特定律

1.银行每日限额提款会影响会计账簿上数据的首位数字。如:银行规定某单位银行存款提款不能超过100 000元,超过则需要收取手续费用,单位为了节约手续,会将超过10万元的分成两天来提款。一般人会先提款9.9万元,再提9.9万元或者余额数。这样会使首位数字为9的几率增大。每张现金支票不能超过50 000元,也会使首位数字为4的几率增大。

2.发票限额也会影响其首位数字出现的概率。如果有些单位开发票的限额为万元或者千元,也就是不能超过万位或者千位,则会计账簿内首位数字出现9字的概率会加大。

3.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也会影响会计账簿内首位数字出现的概率。如某处级领导审批的权限为20 000元以内,则首位数字1出现的概率会增大。

4.单位某段时间资金比较紧张,小金额的费用先支付,如10 000元以下的先付,则有可能影响首位数字。

(四)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的习惯也影响本福特定律

将某些经常性的小金额费用合计核算与分开核算对账簿中的首位数字的影响也不同。有些会计人员在做账时,会将很多原始凭证汇总到一定金额后再进行处理,有的会计人员习惯一张原始凭证做一张记账凭证,这样都会影响账簿中首位数字的比率关系。当然,如果有这种习惯的会计人员做的账目足够大时,也会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条件。

(五)单位外部因素也影响到本福特定律

1.单位开户银行的一些固定费用对本福特定律有影响。如:单位汇款比较多的,汇款手续费用12.5元,账户管理费用每季45元;购支票20元,对账单5元等等。如果这些数据比较多也会对财务会计数据的首位数字有比较大的影响。

2.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时期。由于新旧会计制度使会计处理技术和方法有些变化,新旧会计制度不同适用时期的会计账簿中首位数字的比率也会有所不同。

3.销售优惠或者有条件的折扣也会影响其首位数字。如:商场规定消费满10 000元,可以折扣3%,则有可能9出现的几率会大些。

4.会计信用政策也可能影响首位数字。如1/20,2/10,n/60,影响的程度要看信用政策对于销售的影响程度,也就是有多少顾客会利用信用政策来节约资金。

五、结论

(一)用会计信息数据按本福特定理将经济业务分成三大类

1.与本福特直接相关的经济业务,也就是说直接按单价与数量相乘核算的经济业务,如:收入类,成本类,存货类,固定资产类等。

2.与本福特间接相关的经济业务,也就是说这类经济业务不是直接按单价与数量相乘核算的经济业务,但与之有些相关的,如:工资一般是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组成;还有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期间费用和制造费用。

3.与本福特不相关的经济业务,如:个人借款、实收资本、向银行的借款等经济业务。

(二)本文的统计结果

本文的统计结果表明,与本福特直接相关的经济业务(也就是第一类)会计信息数据的首位数字,符合本福特定律描述的程度比较好,也就是说会计信息首位数字符合公式为F(d)=log[1+(1/d)](d为自然数),其中1使用最多接近三分之一,2为17.6%,3为12.5%,依次递减,9的频率是4.6%。与本福特间接相关的经济业务会计信息数据的首位数字,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与本福特不相关的经济业务会计信息数据的首位数字,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但符合的程度又差些。

(三)本文结论对于经济业务审计的现实意义

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先抽样选取部分会计信息数据,来统计其首位数字,分析所占比例情况,出现不符合本福特定律描述的,可能这些数据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为审计提供一个审计的方向和审计思路,更多是提供了一种审计方法,指出在这方面存在错误、舞弊和欺诈的可能性要增大,需要重点审计这类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当然也不能认定据此会计信息数据的首位数字不符合本福特定律的描述,就是做假账,因为还有很多人为因素会对此有影响;也不能将此作为主要审计证据,直接下审计结论,只能将此作为辅助证据,另外需要其他佐证材料来进一步证实是否有问题。

第4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数字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通用管理能力;项目化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各行各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1]。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慕课、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手段要大力创新,而且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体系等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

1.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高校应摒弃挥舞考核大棒、层层传导压力和层层推卸责任等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只重指标与结果的功利主义思想。这样只会助长不涉及指标则形式主义、关乎考核则机会主义的不正之风。为此,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应秉持服务理念,学校高层应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师生与企业保持经常性联系铺路搭桥、创造条件;行政部门应提高行政效率,打破界限与藩篱,使师资、实训等资源在学院之间、专业之间能够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强化绩效管理和过程性考核,对教研教改项目立项评审、中间监管和最后验收把好关,杜绝“假大空”、玩“文字游戏”“标题党”等性质的课题项目产生,识别、鼓励和服务好具有创新性的课题项目。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校管理类专业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通用管理能力方面进行整合资源,在分方向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方面合理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变化。具体做法为:以专业群为基础重构教学院系,以管理类专业群教学为中心,重构跨专业教学组织,成立专职机构,负责协调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促进管理类专业融合发展。

第5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数字农业;问题;构想

在我国2000年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将数字农业放在农业信息技术的首要位置,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谈谈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以供参考。

1对数字农业的认识

数字农业(digitalagriculture)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其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有的学者认为[2],数字农业是“数字地球”在农业领域的延伸。正如“数字地球”的概念一样,数字农业这一概念体现了数据和技术的综合集成。数字农业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数字农业,即信息化农业,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等)、农业过程(生产、管理、储运、流通等)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形成数字驱动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狭义的数字农业,是以农业空间信息机理为基础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系统空间信息技术体系。

事实上数字农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综合概念。近年来,与数字农业技术体系有关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的侧重点,成为极其活跃的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农业是一项集农业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对地观测、数字通讯、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与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科学体系,是由理论、技术和工程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系统工程。数字农业是对有关农业资源(植物、动物、土地等)、技术(品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开发利用等)、环境、经济等各类数据的获取、存贮、处理、分析、查询、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总称。数字农业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高级阶段,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可以预言,数字农业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必将成为新世纪农业科技革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必将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与网络体系不健全;已开发的大量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数据库、作物品种资源管理数据库系统、农业土壤系统分类数据库系统等大多不涉及空间维度,难以适应当前对空间数据信息的需求;对于来源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尽相同的各种数据的实时性、地域性、综合性处理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2.2农业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方面,许多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业从业者,知识老化,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利用农业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加工处理的技术人员缺乏,当前,就连最基本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方面的人才也不多,更谈不上能够满足数字农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2.3农业信息化效益不明显

数字农业还刚刚起步,在国内总体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实用性、普遍性的技术应用还很少,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

2.4农业信息数据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其他农业信息管理系统为了完成某种分析工作所要求的各种农业数据往往格式与结构不同,而且往往掌握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或研究机构中。因此,未来建立在网络上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要具备获取和分析分布式存储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使所谓的WebGIS能够协同处理来自不同组织和机构的农业数据[2]。

3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台州在数字网络建设、原始数字化数据积累、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其处理等

方面的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起动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借鉴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4,5],提出建设台州数字农业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台州已有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台州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直观形象的农业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视频体系,实现农业信息的现代化综合管理、分析、共享和,彻底改造台州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台州农业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3.1整合已有的农业信息

在国家、省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各级农业部门为依托,建设中央一省一市县信息骨干网络系统,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互联,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农业资源和经济信息网络系统。

3.2信息表达要直观、形象,并要实现信息系统的联网

把市内的地形、地貌、交通、村镇、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信息以及耕地分布、土壤类型、种植结构、水肥状况、农作物生长发育、气象、病虫害、农民知识、乡镇企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各种农业信息以图形图像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电子地图与相关信息的形式在投影视频系统上进行显示和表达,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步做到与省级、部级类似的信息系统进行交互式查询等。

3.3强化对科研、管理等的服务工作

通过对基础地理信息和农业专题信息的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实现农业科研、管理和决策人员在全市三维农业电子模型上,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高效、直观、形象地为农业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4参考文献

[1]蒋建科.“数字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J].农资科技,2003(5):41.

[2]薛领,雪燕.数字农业与我国农业空间信息网格(Grid)技术的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4(4):4-7.

[3]曹宏鑫,王家利,郑宏伟.发展“数字农业”推动农村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1):17-20.

第6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知识市场 双方叫价 贴现因子

一、引言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概念是由达文波特(Davenport,1998)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潜在的“知识市场”,其与有形商品的市场一样存在买方和卖方,他们讨价还价以寻求双方满意的价格,从而推动知识的运转,促进知识的流动,实现知识的共享,并且这个市场中还有促成交易的中介者。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内部存在一个知识市场,但是知识市场往往难以有效运作,难点在于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的客体难以定价,由于交易客体主要为知识产品,其中尤以基于网络的数字产品居多,但是数字产品由于其自身特性和所反映特殊的经济学特性,导致其定价往往不同与传统产品定价方式,本文从博弈角度对数字产品的定价进行研究。

二、数字产品的定义与特性

数字产品是网络经济的核心,是指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可以被数字化,即编码成一段字节,并且可以以比特流的形式通过网络来传播的事物。数字产品成本结构与传统产品的成本结构特征不同,主要表现在:研发成本高,生产制造成本低;生产过程中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销售过程中生产成本低,销售成本高。数字产品虽然大多数由信息商品转换而来,但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基于在数字网络中传播和销售过程,数字产品有三个基本特性:不可破坏性、可变性和可复制性。而基于网络进行交易的数字产品又展现了三个独特的经济学特性:

1.效用评价的主观性

数字产品没有实物形式被消费,因此数字产品销售者要更多地依赖消费者类型或其他的信息进行产品定制和差别化定价,因为它们的用途和价值是不同的。而同一个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也是不同的,从而消费者对此产品效用评价就存在主观性。因此,数字产品的定价由于效用评价的不同而带来定价的困难。

2.效用评价的滞后性

数字产品的效用评价的滞后性指数字产品是一种经验产品。所谓经验产品是指消费者必须先尝试一种产品然后才能对它进行评价,如新产品。对于一种新产品,消费者在消费前无法对其价值进行判断,因此往往不会原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对其进行判断,而只有用过之后,才愿意对此产品支付相应的价格,这也带来了数字产品定价的困难。

3.网络外部性

所谓网络外部性是指当一种产品被更多的人使用时,它的价值就会增大。网络外部性并不是网络经济所独有的特征,事实上,只要是网络系统都存在网络外部性。

三、定价策略

1.差别化定价:差别定价一般指同一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消费者。差别定价策略源于价格歧视理论,其实质是价格差别化的形式下销售量的最大化导致利润的最大化。即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为基础,运用有差别的价格来达到扩大销售量,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并非所有的价格差异都可归于价格歧视理论。

2.捆绑销售:是指把两件或更多的产品按固定的比例包装在一起销售。如微软公司把Word, Excel,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捆绑在Microsoft Office中销售。

3.免费营销:在网络营销中,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某些产品或服务。此策略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网络及软件企业经营中的时尚。比如如今所有E-mail邮箱和网上新闻等信息服务均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等等。

从上述定价策略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价策略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下面运用罗宾斯泰英(Rubinstein)轮流出价模型和张维迎的双方叫价拍卖模型,分析不完全信息下的数字产品定价。

第7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水平 数字鸿沟 沿海十省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平台。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可能引起新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在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

本文以我国沿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为研究对象对沿海十个省、直辖市的“数字鸿沟”进行测度。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核心是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因子分析包括R型因子分析―即对变量作因子分析,和Q型因子分析―即对样本作因子分析。本文对我国各地区“数字鸿沟”的测度采用的是R型因子分析。

R型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设有P个变量X1,X2,X3,…Xp

X1=a11 F1+a22 F2+…+a1m FM+ε1 (i =1,2,…p)

式中X1为第i个标准化变量, F1,F2, FM称为变量X的公共因子。

aij称为因子载荷,它的统计意义是第i个变量与第j 个公因子的相关系数,因此第i个变量是Xi在第j个公共因子Fj上的负荷。(aij)p×m称为因子载荷矩阵。据高载荷的变量可帮助理解因子的意义,从而公共因子也据此命名。m为公共因子的数目,为了降维的目的要求m≤p。εi称为第个i变量的特殊因子,要求特殊因子之间相互独立,且它与公共因子F也是相互独立的。由于m≤p,故使用公共因子作线性组合对原始变量的丢失信息由特殊因子来补充。

因子分析过程需要以下步骤:

第一,因子提取。通过对原始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从中提取数量较少的因子。提取方法是利用样本数据得到因子负荷矩阵,最常见的提取因子负荷矩阵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主轴因子法等,利用因子负荷矩阵求得变量相互矩阵的特征值,再根据特征值的大小确定因子数量。

第二,因子的旋转。由于运用因子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虽然保证了因子之间的正交性,但是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却比较弱,不易解释和命名。因此就需要对因子模型进行旋转变换,使得公共因子的负荷系数更接近1或者更接近0,以使得公共因子对变量的命名和解释更加容易。

第三,计算因子得分。运用因子表示原始变量就需要知道因子和原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为此,需要计算因子得分,为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常用的计算因子得分的方法有回归法、巴特利特法和Anderson-Rubin法。

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本次测度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对所涉及的指标进行了处理,得出平均值。比如统计年鉴中给出了各省、市普通中学数,本文用各省、市的普通中学数除以各地区的总人数,最后得出了万人拥有普通中学数。本文主要选取代表影响“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的3个方面的指标,共计9个。其中包括5个信息资源指标,分别为互联网普及率(%)、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量(元/人)、人均收发函件数(件/人)。2个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分别是人均GDP(元/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年)。2个教育水平指标,分别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万人)、万人拥有普通中学数(所/万人)。

测度过程

本次测度过程主要是应用spss16.0软件,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沿海十个省市“数字鸿沟”进行测度,首先分析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略)并且对原始数据进行KMO & Bartlett检验,并得到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根据85%的累积贡献率确定公共因子的个数,并解释共同度。再次,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正交因子载荷阵,并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命名。最后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求出各地区的因子得分。

(一)KMO & Bartlett检验

根据表1中KMO & Bartlett检验结果可知, KMO值为0.632,是介于0.5~1.0之间,表示合适。同时,Bartlett检验也是通过的,因为渐近的χ2值为100.219,即很大,相应的显著性概率(Sig)小于0.001为高度显著,因此数据适合使用因子分析方法。

(二)提取因子

根据原有变量的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的分析法提取因子,从分析结果和碎石图(图1)可以知道,大于1的特征值有两个λ1=6.461,λ2=1.026。相应的方差贡献率的百分比分别为:第一个公因子:λ1/Σλ= 71.792%,第二个因子:λ2/Σλ=11.401%,取前两个因子时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3.193%,因此为了使累积贡献率达到85%,本文提取了三个因子,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0.641%。

在因子分析中每个变量Xi的共同度hi2刻画了全部因子F1,F2,…,Fm对第i个变量Xi的方差的贡献,hi2越大,说明诸公因子提取的Xi的信息越多。这里互联网普及率、移动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GDP、万人拥有普通中学数的共同度分别为0.967、0.974、0.984、0.918、0.977、0.970,都超过了0.9,;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共同度分别为0.877、0.854,均接近0.9;只有人均收发函件数的共同度为0.672比较低。因此,由三个公共因子F1、F2、F3提供的信息量还是较多的。

(三)因子的命名

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结果表明,人均电信业务量、移动电话普及率、互联网普及率、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量、人均收发函件数在第一个因子上的载荷分别为0.936、0.922、0.911、0.851、0.726。具有较高的载荷,这几个变量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水平上,因此第一个因子可以命名为信息资源因子。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分别为0.900、0.825、0.664,这些变量主要表现在经济与人才结构层面,第二个因子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与人才结构因子。万人拥有普通中学数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为-0.922,因此把第三个因子命名为教育水平因子。

(四)计算因子得分

运用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并根据三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于是,得出了综合得分:F=0.49753F1+

0.26592 F2+0.14296F3。

各省、市因子得分结果与排名如表2所示。

测度结果分析

从得分的情况来看,上海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综合得分为1.397768;接下来是天津,得分为0.357633;接下来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辽宁、山东、河北、广西,得分依次是0.339406、0.249158、-0.03215、-0.003761、

-0.14654、-0.41063、-0.67377、

-0.83113。

在因子F1的排名上,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的得分比较高。由于F1反映了信息资源水平,说明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网络资源比较丰富,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完善。辽宁、天津、福建处于中等水平,河北、广西、山东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山东省人口基数比较大,由于是按人均值计算的结果排名因此排名比较靠后。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是49.753%,是很重要的指标。由此可见信息资源应用是一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根基,因此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推动网络技术创新是跨越“数字鸿沟”重要措施。

在因子F2上,排名依次为天津、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广西、福建、广东、浙江、河北。F2是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才结构因子,天津、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且上海、天津人口基数较少,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比较多,因此排名靠前。由于相对于上海、天津、广东等地区,河北、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也就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产生,所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同时人才结构也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我国网民中大、中专和本科以上学历的网民数占总体网民的23.2%,随着学历的提高对信息使用的程度越高。在上海、天津等地区经济实力雄厚、高素质人才云集、信息意识比较强,因此天津、上海排名靠前。

在因子F3上江苏居于第一位,由此可见江苏省比较重视教育发展水平,文盲率较低。F3只有万人拥有普通中学这一个指标构成,因此可以看出F3排名水平与人口基数息息相关。2010年,我国网民中初中学历网民占32.8%,高中学历网民占到35.7%,初、高中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体。因此要跨越“数字鸿沟”,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网络教育这一科技教学手段,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知识水平。

可以看出,与信息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区域“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必须从这几方面出发,加大投入和重视才能逐渐拟合我国区域“数字鸿沟”。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对我国沿海十省、市“数字鸿沟”进行测度。从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在我国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之间“数字鸿沟”现象仍然很明显。由此可见,“数字鸿沟”现象已经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同时可以知道在众多导致“数字鸿沟”产生的因素中信息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才结构、教育水平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要想缩小“数字鸿沟”必须从以上几方面出发。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力度发展教育,培养人们的信息意识,同时提高人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薛伟贤,王涛峰.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06

2.薛微.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彬,陈双,李潇.我国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模型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4.张彬,李潇.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J].电子政务,2009

第8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一、解决审计工具问题

被审计单位不断采用新技术,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要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所使用的工具手段必须处于同一个量级,才能相互适应,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关系。应对大数据背景下对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规划构建审计信息化“3+1”平台(即建设三大系统、完善一个支撑),推动审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建设三大系统,即建设审计综合作业系统、审计指挥中心和审计模拟仿真实验室,提高审计管理、分析预测和领导决策支持水平。建设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实施AO“云”化改造,建设证券、住房公积金、国土、定点医疗机构等行业的联网审计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建设审计指挥中心,完善OA审计项目管理、动态展示、决策指挥、审计风险防控等功能,建设上联审计署、下联市县审计机关的数字化审计指挥中心。建设模拟仿真实验室,开展情景化培训和案例化教学,促进提高审计人员技术应用水平和审计实战能力。完善一个支撑,就是完善数据中心、交换中心、安全及运维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审计业务综合服务支撑平台。主要包括五项建设内容:完善审计交换中心,为外出审计组提供异地审计数据交换和远程通信条件;完善移动办公系统,为审计机关实现扁平化管理和灵活指挥提供支撑;建设河南审计系统的“百度”知识库系统,共享全省审计资源;完善安全与运维保障系统,有效保障审计网络和各审计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完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相关应用系统的备份系统。

二、解决人才问题

适应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要求,着力培养一大批既具备审计知识和业务能力,又具有现代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四种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账本、报表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各种数据资源,综合运用查询分析、统计分析、多维分析及挖掘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强化政府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单位的关联分析、财政与宏观经济数据的关联分析、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的关联分析、不同领域和专业间的关联分析等,真正形成“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思路创新能力。审计人员应在已有审计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具备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包括审计思路创新、审计观念创新和审计方式创新。常规审计主要是基于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以定性为主,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必须打破传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创新审计思路,构建数据分析方法,发现存在疑点,最终归纳出审计结论。综合判断能力。大数据审计,需要加强对海量数据的性质、状态及其发展趋势的认定能力。能够将职业判断与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看似不相关的数据中发现其内在规律和联系。数据是载体,载体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业务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在大数据环境下,需要利用信息(数据)流向,去判断资金的走向、物资的走向、业务的走向,进而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查错纠弊,对未来经济业务趋势进行合理预测。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单一专业背景已难以适应大数据条件下审计事业发展需求,审计人员应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审计对象业务的复杂化,审计数据的海量化,需要掌握审计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对审计电子数据的获取、安全管理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运用主流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工具,搭建数据分析框架和数据分析模型,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审计方法体系,实现数据分析方法的有效运用。

三、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

第9篇:数字经济行业分析范文

一、捕捉异常现象,从中发现涉税问题

税务稽查人员在查阅会计资料、账簿时,要特别注意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有关数字、时间、地点、往来单位、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等,查找异常现象,并从中发现涉税线索。

(一)异常数字

现实中,数字本身所代表的涵义只是一个量的概念,只有将其与特定的业务内容相互联系,才能确定是否为异常数字。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查找:

1.数字的大小。某个数字在特定的经济业务中和特定的时期里,其大小是否正常是可以加以判断的。如某商品单价3000元,对于小型企业,如属“固定资产”账中的记录是正常的,而若是在“低值易耗品”账中的记录便是异常数字,应进一步查实其进项税金是否抵扣,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而未按规定记入。

2.数字的变化趋势或范围。经济活动的某些量化指标有其特定的变化趋势或范围。某个数字若超出了特定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或范围,则应视为异常数字。如某企业1-11月份各月产品销售收入一直在50万元-55万元之间上下变化,而12月份为105万元,这个105万元数字大大超出了企业月营业收入的正常范围,应进一步核查是否有销售滞后入账或虚转收入问题。

3.数值的正负。会计资料中的数字,表现为正数或负数,都是正常现象。只有当多方面证据表明“利润总额”不应也不会出现负数(亏损)的情况下,若表现为负数(亏损),那么,此处负数(亏损)就应被看作异常数字。如某企业“利润总额”数额为“0”时,而人员、业务等情况未发生变化,特别是企业收入在连续2年中分别为1500万元、2460万元,其“利润总额”数额均显示的数字“0”,就应被看作异常数字,需要进一步查实是否存在隐瞒收入或多报成本费用问题。

4.数字的精确程度。会计资料中数字应根据其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决定其精确程度。该精确却没有精确到适当的程度,或不该精确而精确到不正常的程度都应当视为数字异常。如某商业企业,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均是整数值,且较为接近。那么这些数字就属异常数字,应检查是否如实反映销售收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计划的数字若有角有分则是不正常的,而这些数字就是异常数字,因为它精确到了反常的程度。这些数字,在查账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异常时间

所谓异常时间,就是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不正常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关时间。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

1.会计资料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或记录的时间是否符合特定的时间。如对于季节性发生的经济业务,其设备的大修理等会计资料上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必须符合特定的季节,否则就应该视为异常时间。

2.根据会计资料中反映时间的长短是否超越了一个适当的时间界限。如对企业应付账款超过二年(甚至更长)的记录金额,其时间上已超过正常的时间界限,应视同异常时间进行检查分析,看其是否属截留收入或虚开发票。

(三)异常地点

所谓异常地点,是指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不符合正常情况的地点。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

1.根据有关距离的远近确定其是否合理。经济活动发生后所涉及到的有关单位或地点,可根据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确定其距离的远近。如有些材料采购只能到外埠采购,而有的则不必舍近求远,否则就表现为采购地点上的异常现象,应进一步核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2.根据物资运动流向确定其是否合理。经济业务发生的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物资运动的合理流向决定了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地点与经济业务内容无关,甚至相互矛盾,即违背了物质运动的合理流向,应将其视为异常地点,应进一步核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四)异常往来单位

所谓异常往来单位,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不应发生或一般不发生而实际却发生了业务往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查找:

1.根据往来单位的各自业务范围。每一个经营实体,其正常生产或经营范围都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会计资料中反映的经济活动超出了单位正常业务范围和对方单位的正常业务范围,则可将其视为异常往来单位,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2.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是否构成复杂的多角关系。一般情况下,有些经济业务只涉及两个单位,如购销业务涉及到购货单位与销货单位,即付款单位和收款单位;有些经济业务只涉及本单位,或者说只涉及本单位的有关部门或人员,而不涉及其他单位。在查账过程中,若发现应只涉及两个单位或只涉及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发生后,记账中却涉及到多个单位,应将其视为异常往来单位。如在购销业务中,销货单位若不是收款单位,购货单位若不是付款单位,即构成复杂的购销业务的往来单位。应进一步检查该项经济业务的背后有无不正当的交易或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行为。

(五)异常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

所谓异常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是指记录或反映在特定账户中的不正常的经济业务或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所涉及的科目(账户)形成不正常的对应关系。如记录或反映在“管理费用”账户中的广告费支出业务、罚款支出业务、分配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费用业务等;反映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中产品或商品销售业务,接受捐赠收入业务等;反映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中的有关营业外收入业务等。由此,使上述账户与其对应账户形成了不正常的对应关系,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涉及税收问题。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查找:

1.检查记账凭证,根据所列的会计科目及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对照会计制度,分析其是否构成异常科目对应关系。如某工业企业对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自产产品业务,编制如下记账凭证: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此处的两账户便构成了异常对应关系。因为耗用自产的产品,属于销售业务,应按所耗用产品的销售价格记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科目。同时,按耗用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结转销售成本,即: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被查单位的错误账务处理少列了此项销售收入,进而偷逃了有关税款及其他款项。

2.检查应收应付款的明细账户,将发生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调出,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内容分析其是否构成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如在检查某商业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户时,发现12月末在某不经常发生往来业务的客户账上借记了300万元,调出会计凭证,了解到会计分录是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而记账凭证却未附有任何原始凭证。据此,可以认为被查单位此项账务是虚增商品销售收入的舞弊行为,此处的“应收账款”与“商品销售收入”两科目便构成了异常的对应关系。

3.检查能够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账簿记录,根据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采用日记总账核算形式下的总账记录以及设有“对方科目”栏次的账簿记录能够反映出经济业务发生后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根据账户摘要所说明的经济业务内容,分析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构成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如审阅日记总账时发现一笔与某企业以物易物业务的账务处理是,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可以断定,此处两科目构成了异常对应关系。因为以其产成品换回对方的某种物品作低值易耗品,既应看作购进业务,又应看作销售业务,最根本的是应通过“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进行核算,未作如此处理,便少列了此项销售收入,进而偷逃了有关税款及其他款项的缴纳或分配。

二、捕捉账外信息,从中发现涉税问题

大部分涉税违法行为,在会计资料中,只能间接地反映出来,具有很大的隐密性。因此,只有跳出会计资料,从账外发现线索捕捉信息,才能及时准确地发现涉税违法行为。利用账外信息捕捉涉税线索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稽查人员应随时随地搜集信息,分析各方面有关情况,以判断是否构成涉税违法问题。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捕捉:

1.根据座谈、参观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和调查了解到的被查单位有关线索。如为了“上市”或“开拓市场”大量需要灰色支出等,就可作为追查是否截留收入或变向增加成本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