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学前教育问题精选(九篇)

学前教育问题

第1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学前教育学是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学前儿童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培植坚定的幼儿教育信念,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所必须掌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核心内容。然而,调研发现,当前幼儿园普遍反映幼专学生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主要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前,幼专学生在校只要通过学前教育理论考核合格就很容易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有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探索一条使幼专学生能迅速适应幼教发展需要,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

国考;幼专;学前教育学;问题;解决策略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正式实施。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文件规定,从2014年起入学的师范生(包括幼专学生)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即教师资格“国考”),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也是如此。改革后的幼儿教师资格“国考”,增设了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加强了幼儿教师岗位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1当前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因而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幼儿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是幼专学生学习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师范院校体现师范性的重要标志性课程。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教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的保育和教育,探索学前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是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学前儿童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所必须掌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核心内容。然而,经过对幼专学生实习的幼儿园调研和对毕业的幼专学生就业的幼儿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普遍反映幼专学生存在很多问题:如幼儿教育理念落后;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强;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等,这不利于幼儿优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当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前,幼专学生只要在学校通过学前教育理论考核合格,普通话达标,经过短时间的教育实习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有直接的关联。而幼专学前教育学作为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活动设计的训练,教学方法仅仅依靠讲授,幼专学生通过记忆的方式,学习并记住一些有关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书本知识,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鉴于此,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探索一条使幼专学生能迅速适应幼儿教育发展需要,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成长之路。

2当前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幼儿教育理念落后

幼专学生的教育理念落后,这主要与当前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有直接的关系。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不太清楚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认为幼专学生只要掌握了幼儿教育相关知识,就自然形成了相关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忽视幼儿园活动设计的训练。二是教师认为学生到学校来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只需要“传输”,学生“接收”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课堂教学中只有自己的“独白”和“表演”,忽视了幼专学生的“学”,这种没有学生主动参与的、没有情感交流的教学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三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只注重“教育”内容,忽视“保育”知识的传授,各幼专学校普遍重视教育课程的开设,而有关保育知识的课程除了开设《学校卫生学》外,几乎没有其它课程,这必须导致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只注重“教育”内容,忽视“保育”知识的传授。

2.2幼儿教育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幼专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幼儿教育的条件性知识和保育的实践性知识的缺乏,与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不适应。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幼专学生在校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正如前面所讲,教师的角色是传递者,承担的是“传输”知识的任务,而学生的角色是接受者,承担的是“接收”知识的任务,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交流。同时,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很少到幼儿园听课和进行调研,不了解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不能将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运用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往往从理论到理论,因而幼专学生所学的教育科学知识必然不能解决幼儿园教育实践问题。学习中,幼专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而考试往往也只以知识性考题为主,这就是造成幼专学生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知识(即条件性知识)与幼儿教育和保育的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原因。

2.3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强

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强,表现在所学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适应幼儿园教育保育与教育实践的要求。幼专学生在校进行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的途径主要有:学前教育学教学中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学校统一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试讲和参加一定时间的教育实习。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教师仅仅以讲授为主,幼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缺失主体性,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幼专学生特点和幼儿园实际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养,幼儿教育专业技能不能有效得到提升。试讲虽然安排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由幼专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指导教师听两三次课,因此,幼专学生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质量很难保证。教育实习根据目前幼专学生的就业需要,所以一些幼专学校安排为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相结合,实习时间很难保证,加之一些学校对实习过程不够重视,学生实习流于形式,这是幼专学生教育专业技能不强产生的主要原因。

2.4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

幼专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等。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由于重知识传输,轻能力培养;重“教育”内容的传递,轻“保育”知识传授,不能根据幼儿园教育实际需要,真正做到保教合一。更有甚者认为,幼儿教师只要在幼儿园让孩子吃好、睡好,有责任心,孩子不出事就可以了,幼儿教师哪谈什么专业发展?这样自然不能引导幼专学生养成正确的幼儿教育态度,更不能在为幼专学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之前作好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准备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幼专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造成幼专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当前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使幼专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实际需要,迅速将所学的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幼儿教育能力,这就要求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主动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使幼专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保证幼专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和快速成长。为此,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就是要帮助幼专学生:

3.1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要让幼专学生掌握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国考”后,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了,表现为:考试的难度加大了,考试的形式多样了,内容更广泛了。具体针对幼专学前教育的学生而言,“国考”后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加强了幼儿教师岗位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增设了综合素质的考查,考试的形式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试内容更为广泛,包含了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能力等,因此,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幼专学生的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幼专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专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同时,还要帮助幼专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变以往幼专学生只通过简单模仿和操作,解决一些学前教育实际中创造性程度较低的问题的学习方式,促进幼专学生“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幼专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3.2形成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

幼专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幼专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还应当为幼专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独特的视角、域界和思维的方式,了解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的原因,特别是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对于增强幼专学生的信心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幼专学生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满足社会对未来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需要,从而提升幼专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

3.3提升幼儿教育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幼专学生获得幼儿教师资格的难度,对幼专学生在校的学习、考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幼专学前教育学的课程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要提升幼专学生的幼儿教育专业能力,在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前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的结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幼儿园典型教学视频、微格教学、带领幼专学生到幼儿园见习等方式,突出幼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引导幼专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学前教育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帮助幼专学生掌握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并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从而提高幼专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使幼专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和领悟幼儿教育规律。

3.4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

要让幼专学生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应当通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幼专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还要让幼专学生意识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自己肩负着为国家未来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历史重任,并将热爱幼儿和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作为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职责。我们只有总结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认真思考教师资格证“国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准确定位学前教育的功能,才能不断推进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幼专学前教育学教学的改革,从而促进幼专加强对幼专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时展的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作者:郑枫 单位:铜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参考文献:

第2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尽管国家近年来在教育改革问题下足了功夫,但我国教育结构与教育模式仍然存在诸多弊端,只有认真分析我国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提升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很多幼儿园中仍然存在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开始的阶段,幼儿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一点瑕疵,所以做好幼儿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面书写,对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性格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只要能把学前教育这项工作做好,足可影响幼儿的一生。然而,在现实中学前教育的实施看起来并不顺利,现今许多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向幼儿传授知识,并没有照顾到幼儿个体及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经常能看到,教师念一句,幼儿就跟着学一句,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天性活泼的幼儿无疑是枯燥无味的,不符合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严重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2.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人认识到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这点认识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也有许多人对启蒙教育的认识出现了些许的偏差,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是最强的时期,应该了解到幼儿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及个性的双重培养。

3.学前教师工作者教学风格不明显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做笔记,现今许多幼儿教师坚守这种教学方法,长此以往,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就会被束缚。教师的创新不能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幼儿园的管理模式的缺陷,一方面则是他们是按照以前老剧本来演,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优化对策

1.建立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我们以往的幼儿教育认知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幼儿只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这种教学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建立平等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型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一个平等的教学观念,会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会感到愉快,这样幼儿的学习劲头才能被调动起来。让幼儿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体。要本着尊重幼儿的原则,让幼儿感到家的温暖,这样对学前教育的实施更有利。比如在引导幼儿画画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不人为地干扰他们,在画画期间应对幼儿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夸奖。

2.重视启发性的思维

幼儿时期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并把握这一点。在幼儿时期,幼儿都有很强的创造性,幼儿教师的工作便是对幼儿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这样做才能打破传统教育的格局,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一个教育模式的存在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冲破传统的束缚,重视启发环节,落实素质教育,让幼儿感受世界,认知社会,让幼儿充分发挥个性,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思维。充分利用幼儿对世界的新鲜感,进行适当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太阳星星等天体感兴趣,他们会问“太阳为什么是圆的”等诸多问题。这时,教师要耐心解答,适当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当回答“太阳为什么是圆的”后,教师可启发幼儿“太阳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有热量”等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3.肯定幼儿教育工作者个人风格

一个人的风格得到了认可,其内心的喜悦很难形容。而忽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个人思想以及风格,必会导致学前教育质量堪忧。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本着多种教学风格并存的原则,允许开展个性化教学,不仅丰富了幼儿教学的形式,也让实施者发挥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教师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必然存在差异。

三、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教师认真分析现今幼儿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才能让他们身心得到更好的健康发展,给幼儿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3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节奏,在社会中对人才的需要上看,教育要从根本入手,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重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才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人才的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重视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当前,国际教育教学部门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方式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在我国国内,幼儿学前教育也逐步走向正规化,作为我国首要教育重点将全面进行改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学者应当首先了解幼儿面对学前教育的心理和态度,并且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幼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也较成年人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能力,并且幼儿在性格上有较为明显的可塑性,所以,具备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对我国幼儿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西方的各大国家普遍开始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教育特别提到了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是一切发展方向的根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全部掌握在幼儿未来的发展前途中。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正式施行是在20世纪末,但是,在当时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在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1当前的教育相关学者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入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享受的标准在不断的提高,而相对应的,对于子女的在接受教育上的问题上逐渐开始重视,这也就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关键所在。这种重视的形成,对于我国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具有极大的帮助。由于社会上的教育形式繁多,鱼龙混杂,从而导致了部分家长在对子女学前教育的意识上出现了偏差,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将学习成绩看的很重要,重视孩子的理论学习能力同时,被家长忽略的不仅是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幼儿早成长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早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充满好奇的心理,在幼儿进入这个可塑性极强的成长阶段,教师和家长要进行及时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在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1.2在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少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政府精简政策的出台,部分区域的教育相关部门对幼儿学前的教育教学的重要意识还没有被深入的渗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中,幼儿学前教育不能被相关部门所重视,从而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发展,更甚者,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幼儿学前教育工作,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忽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地区化,或是空白化,在当展形势下,幼儿教育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提高,将对当地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在幼儿学前教育发展上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时代的需要,教育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在日益严格,由此,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进行改变。在新时代开启的同时,教育相关学者意识到,教育要从根本着手,在教育的整体理念中,教育不仅要对幼儿在知识和实践技能上进行相关的培养,并且,还要对幼儿的创新思维进行积极有效的开发,使幼儿在接受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创造。这样以来,幼儿在面对未来学习生活所出出现的困难时,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使幼儿在教育中塑造完美的言行举止。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时将开发智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中:学前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教学经验的诞生,有益于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正面教学,比如,“我爱祖国,我爱学习”等等,以贴近幼儿生活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对语言的学习中感悟情感。

2.2在幼儿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品行素质: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师能够有效的将正确的道德品质灌输于学生的思想中,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年龄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幼儿的学前教学中不需要死板的课本和枯燥乏味的课堂,相反,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却能够有效的打开幼儿的心扉,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寓言故事的情节作为教学的载体,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教师为幼儿讲述以为农夫在田中干活,偶然间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大树上,于是,农夫美美的大餐了一顿,从此,农夫日夜守在树旁希望能在等到兔子撞上大树,从此荒废了农耕。在教师绘声绘色的对故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深切的明白,在生活或学习中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由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道理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幼儿学前教育的过程和教育的水平两大方面,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时的把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辅助指导的环节,在学前教学中,较比更高等教育的方式,更要将教学做到细致化,只有充分的将幼儿的实际情况与优质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智慧与多变两种具有矛盾性质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才能对幼儿教学模式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前教育教学质量上,需要教师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以及创新的思想,综合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幼儿在学前课堂教学中更好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总而言之,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的苦心研究中,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为之而不断的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作者:黄江蓉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幼儿园

第4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教师行为是影响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幼儿的教育工作,应首先从加强学前教师入手。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文章提出了学前教育教师发展目前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学前教育教师发展问题反思近几年来,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学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学前教育教师因为其担任特殊教育的缘故,在具有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外,还需具有相应自身特殊性的专业发展。一、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还不够强大,学前教师的数量还不能满足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需求,在学前教师队伍数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学前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学前教师和幼儿的比例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国家具备一定的合格教师质量是保证我国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并且我国学前教师整体数量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学前教师与学前幼儿比例的失调也是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学前教师的素质、专业化水平不高我国学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一部分幼儿教师的素质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些现象在偏远穷僻的山村尤为显著。我国学前教师素质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前教师的学历整体偏低,我国学前教师培养、培训不理想。我国学前教师整体队伍的学历至今还停留在中师水平,具有本科学历的学前教师数量不高,更高学历的学前教师更是罕见。学前教师培养、培训存在由于学前教师培养、培训多元化造成我国学前教师的素质高低不一,学前教师的科研能力偏低,唱歌、跳舞等艺术水平不高,缺乏专业培训致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三)学前教师发展结构不尽合理学前教师发展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我国城乡学前教师结构失衡,男女学前教师比例结构不平衡,民办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培训科研机会,在岗缺乏幼师证的教师大有人在等类似问题比较明显。二、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发展问题的反思(一)加强学前教师专业化培训,增加学前教师的数量面对我国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素质偏低的问题须加强我国学前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培训。国内外先关学者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园本培训是促进我国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园本培训是以学前幼儿园为主体,通过师资培训、科研部门和幼儿学校三单位的合作,以提高学前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达到培训本园全体学前教师的一种继续教育的活动。通过全国各地本园培训,增加学前教师的整体数量和提高学前教师整体队伍的专业能力,弥补我国学前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和教师数量不足的缺陷。(二)改善学前教师待遇影响学前教师数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前教师的工资待遇太低,职业得不到相应的生活保障。待遇是每一个学前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它是指学前教师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得到自己应得的更安全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就业、生活保障。经相关研究表明,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师缺乏职业保障,不仅挫伤学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是造成学前教师数量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这些问题,国家需提高学前教师的工资,按时发放学前教师的工资不能出现克扣现象,保障学前教师的就业、生活双重保障,改善学前教师待遇。(三)加强管理,规范立法对于教师队伍中无证上岗的现象,国家相关部门须提高执法效率,严格控制这种现象。加强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管理,规范立法政策,保证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利益,尽快完善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做好法律保障。国家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以出台学前教育管理规范法规法律规章为宗旨,制定出更加细化的相关规范,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建立和完善,使学前教育教师能够安心工作,热爱工作,全副精力投入工作。(四)加强学前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前幼儿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对学前幼儿的影响不仅严重而且危害深远。最近几年我国幼儿学前教师变态心理出现频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必须加强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挑选符合国家标准的学前教师,保证上岗的学前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性格开朗阳光向上,给学前幼儿带来正面影响。三、结束语基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国家应针对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尽快建立起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文章结合学前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学前教师发展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杨福义,张福娟.呼唤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J].中国特殊教育,2009,(4):5.

[2]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汪海萍.论加强特殊教育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特殊教育,2007,(7):2-6.

第5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视角;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健康”、“科学”、“社会”、“语言”与“艺术”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其目的是为增加幼儿体制、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幼儿认知得到发展;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锻炼幼儿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以及初步培养幼儿的艺术细胞,丰富幼儿的情感。但当前幼儿教育显然忽视了以上问题,导致学校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完善幼儿园的教学制度

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中,部分幼儿园过于注重自身利益,通常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幌子,收取各种培训费,忽视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学习。对此,本园积极秉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了科学且系统的教学制度,并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学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例如:1.本园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办园标准,详细且系统化的制定了一系列幼儿园园规与教师教学制度。在制度中明确提出教师教学应遵循“一切为幼儿服务”的思想,不侵占幼儿的利益,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和谐发展。2.本园拒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发展,重视幼儿的成长发育规律,承诺为幼儿提供一个快乐、自由、积极、健康的成长空间。3.本园还要求各班幼儿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电话、网络、面对面等)加强与幼儿家长沟通,尝试改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帮助家长树立“幼儿是学习主人”的理念,引导家长在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尊重幼儿的发展。通过以上制度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二、重视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是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分析当前我国的幼儿教师队伍发现,部分幼儿园(尤其是私立幼儿园)中教师学历不高、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故导致其整体素质不高,进而出现“小学化”倾向。为改善这一情况,幼儿园应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应聘要求与在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出一直精良的教师队伍。在幼儿教师的应聘中,本园采用两种应聘形式,其一毕业季期间,成立“招贤纳士”小组,使其去往各个师范类学校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应聘。这样的应聘形式可以保证应聘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培训后根据该应聘者能力对其分配相关的工作。其二,可以在“58同城”、“中华英才网”上信息,根据应聘者资料进行挑选后通知其到圆内面试,面试通过后可以组织笔试,笔试过后可以进行才艺展示,通过层层筛选挑出其中佼佼者。成立教师团队之后,本园组织园内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并为教师渗透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及手段。通过这样的形式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时可以避免幼儿园教育倾向“小学化”,以确保幼儿全面且和谐发展。

三、幼儿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协同

分析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可以发现,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过早的对幼儿施加升学压力、寄予就业期望,甚至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幼儿身上。这样的做法过于急功短视,推进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发展。对此,在新时期学前教育中,教师应重视与幼儿家长的协同,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在幼儿入园之前,教师应为家长讲解当前我国幼儿成长、发展规律,引起家长对小学化问题的重视,为其讲解小学化问题存在的弊端。通过这样的形式,从源头上缓解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在幼儿在园学习过程中,园内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开展家长会,为家长汇报幼儿的成长、学习情况,并为家长渗透讲解“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会中帮助家长对对学龄前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进行深度分析,呼吁家长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这样的形式逐渐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并在之后的教学中重视与家长的协同管理,从而逐渐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四、总结

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前路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应尊重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科学、系统的教学制度,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做好幼儿家长思想工作,从而逐渐缓解学前教育的小学化。

参考文献:

[1]王增收.幼儿园园长视角中的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张娟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第6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一、重视提升即兴伴奏能力

即兴伴奏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门课程,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至少应该学习过基本乐理、和声、复调等方面的知识。这三门课是支撑即兴伴奏这门课的基础课程。但是和声、复调这两门课一般只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甚至只是理论作曲专业学生开放。那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如何提升即兴伴奏能力呢?首先,笔者认为将基本乐理学扎实是学习即兴伴奏的基础。有一部分院校的老师在教学中,认为音程一章之后的乐理知识比较深奥,在今后工作中也不会跟幼儿讲到,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就一带而过甚至省略不讲了,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这一部分内容恰恰是即兴伴奏教学的基础内容,省略了这一块内容,即兴伴奏就无从讲起了。所以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内容要作为整个基本乐理课程的重点内容加以讲解。

其次,将和声的内容言简意赅的让学生了解,将教学的重点从学生自己写四部和声转移到认识基本和弦即可,但要将如何为旋律声部配和声的内容重点讲解。再次,讲练结合。通过不同风格的乐曲伴奏分析,将如何为旋律声部配和声、如何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等知识要点传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练习上。有很大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没有学过钢琴。如何让左手快速跑动,如何让左右手完美地配合起来需要学生勤加练习。教师讲授的时候,可以从幼儿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过渡到较难一些的乐曲。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对即兴伴奏的恐惧感,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即兴伴奏。

二、重视即兴创作和节奏训练

视唱练耳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有一部分院校将这门课和基本乐理课合并,统称为音乐课,也有一部分院校将这门课单独列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习。笔者建议,如果教学条件允许,将这门课单独列出会比较好,毕竟视唱练耳课程和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都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视唱练耳也是学前教育教学中比较容易忽略的课程。仅仅让学生唱几条视唱是不够的,而且视唱曲目的选择也不能和音乐专业学生一样,要有教学侧重点。在视唱中,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民歌、小曲的信息,能够随口哼唱出其中的旋律和节奏型。节奏训练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是节奏听辨,应该将其侧重点放在对节奏型的自由组合上。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中有很多幼儿节奏训练的优秀范例。

三、重视音乐教学法

学生在校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即兴伴奏等课程,但是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校的时候成绩不错,各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可是出了校门,面对一群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孩子,要教他们节奏、音符等方面的音乐知识,就开始手忙脚乱了;一首小曲子要不就是教的孩子不爱听、坐不住,要不就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在教孩子学乐器的时候就更加明显了,经常是老师讲了半天,孩子什么也没有记住或者是完全不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

第7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管理;问题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责任意识、道德修养以及认知意识等的最重要及最关键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明显的说明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做好学前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如果每个孩子都在学前教育时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接受良好的教育,必将对其未来的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有利于促进国家人才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日益激励的世界,人才的竞争是各个国家竞争的重要方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一个人成为人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和坚持不懈,学前教育就是一个人文化积累的第一步,这一步如果没有走好,那么可能会对一个人之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良好的学前教育基础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奠定基石,有利于国家积累强大的后备竞争力。经过科学家反复的实现证明,在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的个人品行、心理、能力等方面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握好这个时期,就能引导孩子恰当地学习知识,增加创新和创造意识。

2学前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的教学实施与普通义务教育阶段不同,难度也远远高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主要是因为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他们还处在一个最初的启蒙状态,并且这一阶段的幼儿在发展方面也上存在诸多不稳定性的因素。这些都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有从教经验,能够引导幼儿拥有正确的意识,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耐心。就目前学前教育教师的队伍来看,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老师都是年期教师,缺乏一定的经验,和必要的耐心,还有部分教师存在素质过低的现象,这样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必然会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的质量。

2.2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大多数已经采取了班级制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如果一个学前教育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针对幼儿的个性展开管理,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被抹杀。此外,还存在分班不合理的情况,幼儿园不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班,而是按照人数进行分班。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无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3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存在超纲现象:

近几年,我国的幼儿园逐渐小学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存在超纲现象,尤其是民办幼儿园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长期以往,原本属于幼儿时期的快乐玩耍的童年时光逐渐被各种辅导班所侵占。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安排的课程非常满,孩子在室内学习的时间远超过室外活动的时间,学习本不属于幼儿阶段的学习内容,还有繁重的家庭作业。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超纲使得拥有玩的时间成为幼儿最大的愿望,剥夺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2.4学前教育管理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安全问题一直是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安全管理问题被媒体不断地曝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更有严重的甚至涉及幼儿的生命安全问题。如幼儿园老师给幼儿长期喂药问题,老师伤害幼儿案件,食物中毒事件等陆续曝光,使得家长对学前教育管理的安全问题日益担忧。

3学前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抓好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幼儿园管理的主体力量,必须抓好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形成一个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老、中、青三代紧密结合的梯队师资队伍;其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帮扶作用;最后,定期开展讲座和交流等活动,增加教师对婴幼儿的管理知识。

3.2做好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工作:

要加强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首先,要提升班主任老师的幼教水平和管理水平,班主任老师应该主动的学习并掌握婴幼儿的管理方法及加强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做好大、中、小班教学,并且做好这三种班级之间的教学衔接工作和管理工作;此外,幼儿园领导应对班级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最后,加强家长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反馈工作。

3.3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的监管:

由于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逐渐强烈,再加之学前教育的利益驱使,促使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严重的超纲。要想杜绝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首先强化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幼儿园的教学进行广泛地监督,避免学前教育教学内容超纲问题的出现。其次,幼儿园的自身监督,不许教师设定教学内容超纲的课程;最后,家长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监督,家长应该转变观念,让孩子接受适龄的学习内容。

3.4加强学前教育的安全管理:

在学前教育安全管理问题方面,政府应当加强监督职能,与幼儿园形成一种“监督-被监督”关系。政府应该制定学前教育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具体的奖惩结合办法促进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提出整改要求,没达到要求的一票否决;家长对学前教育安全管理的监督,督促幼儿园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幼儿园应当积极贯彻执行幼儿园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安全工作的业务学习活动,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等。

【参考文献】

[1]刘明远,张晖.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研究报告[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5.

[2]王春英.发展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是促进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J].学前教育研究,2014.

[3]黄佩.浅谈学前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

第8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1、学前教育中政府责任虚化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中学前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但是近年我国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偏离了《教育法》中的定位。现今社会有很多幼儿园都被人们推向了市场经营,这样就给学前教育带上了浓厚利益观念,因为这种市场化的结果导致了很多农村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上幼儿园,而全国也只有不到50%的学前3年毛入学率。此外一些教育界的领导都认识不到学前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现今社会我们对于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严重缺乏重视感,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都没有提及学前教育,因此学前教育的发展又少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

2、学前教育的价值与目的被遮蔽教育管理领域中的管理主义盛行,所强调和关注的是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但是却忽略了道德价值以及目的合理性。相对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还是有一定的效果和帮助的而管理过程也被简化为模式化的管理技术和程序,而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缺乏对自身行为价值的批判和反思。现阶段我国正在实行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投资,很多管理主义缺乏伦理视角的审视,不再追求道德价值。

3、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显然学前教育的好坏重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却会带来一系列教育的公平问题。为了推动所谓“正确”的教育理念,所谓“高质量”的学前机构应运而生,而各级政府也将大部分教育资源投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期望这些“高质量”机构可以带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的发展和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公平现在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和经费的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整体来说在我国的教育资源非配并没用充足而有利的给学前教育公共资金做到最低的保障,现今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资金在公共教育资金当中只占经费的0.01左右。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资经费问题一直是属于低重心分权型的制度,而我国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资金投资方面还是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和投资,所以很多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由乡镇、农村基层所出资来辅助学前教育机构使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培养儿童的素质,而中央政府和升级财政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资金投入相对还是比较少的。(2)就目前状况来看幼儿园的老师专业水平也都是不一样的。前段时间江苏发生的幼儿园老师拿熨斗烫伤孩子脸的事件,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幼儿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恶劣。

二、改善学前教育问题的策略

1、对学前教育事业重新定位市场经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特征完全不同,因此上文中提到的政府与市场共同配置资源的学前教育,其产品属性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定位。

2、重新审视政府及教育部门自身的定位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明确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目标要以“可以为每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基础。

第9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目标;问题;方案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同时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定位和实施。目前学前教育的基本研究方向就是课程目标的实施。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理解不清晰、贯彻力度不够、对目标实施过程不关注、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等问题。因此,探讨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的问题

1.教育目标理解不清楚,贯彻力度不够

儿童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具有启蒙教育的特点、导向性、基础性等。儿童在学前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能力、适应学校环境能力,养成潜在的学习意识。在学前教育中注重的是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实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理解得不够清楚,对儿童的培养目标理解得也不够到位,在进行课程内容实施和选择过程中,没有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身心特点对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即使选择了适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对其贯彻的力度也不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混式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相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一种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标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学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教师更应在引导儿童完成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独立思考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缺乏对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目标的关注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多为教育部门要求课程,但是相关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并不健全,这样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还阻碍了儿童全面综合的发展,学校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的关注是不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的。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策略研究

1.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加大实际贯彻力度

为使学前教育能健康的发展,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并加大实际的贯彻力度是其重要的基本保障。作为学校学前教育的教育者,教师和学校都应该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用实际行动实施课程教学目标。在经过详细阅读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目标实施标准后,应响应国家的号召,针对儿童的成长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儿童发展目标,以这个发展目标作为儿童系统发展的指导性方向,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身心、道德、智力等健康全面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关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

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对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关注的较少,造成课程目标的流失,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大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的关注度,将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共同作为考核的内容,量考核的标准多元化,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使成绩评价体系更科学化、公平化,对儿童的成绩和能力有一个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教师在实际的学前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3.发挥隐性目标作用

隐性课程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对学前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显性课程来说,教师要做好对显性课程的发展,而对隐性课程来说要做好对隐性课程的发掘,促进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启蒙阶段,对儿童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加大实施力度、提高目标实施过程关注、发挥隐性课程作用等老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保障学前教育的课程实施能达到预期效果,推动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牛志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4]杜小红.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6(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