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学前儿童德育精选(九篇)

学前儿童德育

第1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一个人幼年所接受的道德启蒙教育,常常影响到他的成才,甚至一生的生活质量。“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要在孩子能够“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便有意识地施加道德启蒙教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少儿不教,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倘若不趁幼小时加以教诲,待到孩子“习惯成自然”、“骄慢已习”之时再想纠偏就没那么容易了。当今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家长教育意识、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许多年轻父母们对子女宠爱有加,“有爱而无教”,以致子女恃宠而骄,养成自私懦弱、贪图享受等恶习;或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倾全力于“智力教育”,而放松了道德教育,造成儿童道德缺失。

最近,我省正式公布了《省公民道德规范》,省委要求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并要把道德教育融于丰富的道德建设实践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规范》宣传实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公民道德教育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学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作为幼儿教师除了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之外,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体现。它是一个很广泛的含义,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集体主义、遵守规则、文明礼貌……我们不可能全面进行研究。则根据《省公民道德规范》中对学前儿童的品德规范要求“开口说请,见人问好。同伴同玩,礼让友好。生活小事,自己做好。知道对错,从小学好。”确定从幼儿的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四个方面对我园幼儿的道德品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切实可行的农村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家园配合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我们认为在幼儿的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道德认识是推动幼儿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道德动机的主要成分,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与行为的一致性。因此,我们采取了观察法、问答法、问卷评价法、谈话法等方法从认识与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学前儿童在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等道德品质发展现状是:①一部分农村学前儿童具有道德认识与行为的一致性,即既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又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多数幼儿存在行为表现落后于认识的现象,即有相应的心理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口头行动,但在实际行为上都未能转化,不能言行一致;有少数儿童的道德品质不良行为表现突出。②从总体而言,幼儿在幼儿园的道德状况比在家要好。

二、教育对策

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分析,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制定了综合教育培养方案,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一)通过环境创设,营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的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经常性和广泛性,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注重环境布置的艺术性和教育性是我们实验班布置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则。如:国庆节,我们通过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北京天安门”、“祖国妈妈,您好!”等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围墙的瓷砖壁上布置了一块“合作协商画”;活动室的墙上布置的“分享好娃娃”、“爱心宝宝”、“合作角”,幼儿每做一件分享合作、关心别人的事,就自己把内容画好贴上。幼儿共同合作的作品,如绘画、手工、搭积木等都可以陈列在“合作角”,让他们享受到合作分享、关爱别人带来的乐趣;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布置了一些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二)融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于各科教学中,提高幼儿道德认知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和游戏进行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如通过看图讲述《我端凳子奶奶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谦让的精神,渐渐养成“尊敬长辈”、“心中有他人”的好品格;为了教育幼儿爱惜粮食,我就向幼儿讲《大公鸡和漏嘴巴》、《小米粒生气了》的故事及古诗《锄禾》,使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通过“玩具大家玩”系列活动,让幼儿知道玩具是大家玩的,懂得用礼貌用语协调同伴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愉快,明白“大家一起玩才开心”的道理。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所以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游戏让幼儿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

(三)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躬行身教,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幼儿品德教育中一种极为有效的直观教育形式,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俗话说:“一个被崇拜的榜样胜过教科书”,老师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样、楷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意以身作则,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如:晨间主动向幼儿问早或说句“祝你今天快乐”;上、下楼梯、洗手,主动说“请你先来”,并及时给予别人帮助;午睡起床、放学前帮助幼儿整理仪表,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幼儿帮忙做事,说声“谢谢”等,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经常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架、擦桌子、扫地。有一次,我看到桌上有水彩笔印,就拿起抹布默默地擦拭,水彩笔印很深,我花了很多时间,用了很多方法,印痕才消褪,我的这一举动使孩子深受感动。于是他们也默默地、认真负责地把桌椅擦得干干净净。可见榜样、模范行为在孩子细小的心灵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及时表扬、强化。对于主动翻椅子、擦桌子、整理玩具、帮助别人穿衣服、扣纽扣,游戏时玩具主动让给别人,会说礼貌用语,与同伴合作共享、关心帮助别人,分点心时把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分碗、调羹时把新的给别人,旧的给自己等等良好行为我们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主要采取了三种强化方法:一是肢体语言强化,即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小朋友为他拍拍手等随机强化;二是每天组织一定的“新闻活动时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及时发现同伴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既激励了进步的幼儿,又为其他孩子提供了榜样和学习机会;三是健全激励机制,通过“评小红花”、“评好孩子”,墙上布置“奖评栏”等途径,对幼儿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肯定,让幼儿内心产生一种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以转化为今后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动力。

3、用耐心和爱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虽小,却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那些抢别人的东西、打架、骂人、犯错误的孩子,我们则用建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维护其自尊心、让幼儿自己体会内疚、后悔、不满意自己的心情,使之在记忆中打下“烙印”,成为今后行动的“清醒剂”。绝不当作“典型”类当众处理,伤其自尊,引起逆反心理而破罐子破摔。例如有一次自由活动时,两个小朋友都抢着要看《大象救兔子》的图书,你来我往,就撕破了图书。两个小朋友害怕老师批评,就偷偷的把图书放回了原处,这一切被我看见了。活动结束后,我对小朋友说:“老师讲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小朋友一面鼓掌,一面静静地等着我。我一页一页翻着图书讲着故事:“……三只小兔逃呀逃,突然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后面大灰狼又追了上来,”讲到这里,我故意停了下来。小朋友忙说:“老师,快讲,快讲呀,小兔被大灰狼吃掉了吗?”我拿起撕破的图书给幼儿看,“真可惜,图书不知给哪个小朋友撕破了,老师也不知道小兔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这时,撕破图书的两个小朋友慢慢地低下了头。我启发幼儿说:“撕破图书的小朋友现在心里一定很难过,他也一定想听老师讲故事,大家说怎么办呢?”“把图书补好!”于是我拿来了胶水,并请两个小朋友帮忙,不一会儿,图书补好了。我接着讲完故事后,教育幼儿说:“以后你们要看图书的话,就要好好的看,一页一页慢慢、轻轻的翻。几个小朋友都要看的话,就要轮流或合作友好的看,不能抢来抢去,记住了吗?”“记住了!”那两个小朋友的声音特别响亮。

(四)开展多项活动,创设良好的品德培养机会,巩固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1、“争当值日生”活动。幼儿天天都想当值日生,根据幼儿的这一心里特征,我们开展了“争当值日生”活动。这并非是想让幼儿帮助我们做些杂活自己省力些,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这一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集体服务、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对当值日生很感兴趣,知道这是很光荣的,但是,值日生究竟要做哪些事情还不太清楚,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激发、保持幼儿良好的兴趣的同时,逐步让幼儿明白值日生工作的意义,由兴趣性向责任感过渡。我们规定的值日生的责任是: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去帮助他,如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小朋友摔倒时、心情不好时、生病时要去关心他;班里玩具没整理好、小椅子没放好、地上有纸屑时,值日生要做这些事;当图书、玩具不够时,值日生要让别人先看、先玩;吃点心、吃中饭时值日生可以帮老师分点心、分饭碗、调羹等等。这样幼儿在参加“值日生”的实践活动中,增添了很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集体服务、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劳动意识,增长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好品德。

2、设立“分享日”。我们将每周的周四定为“玩具分享日”,幼儿在这一天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图书带到幼儿园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既弥补了幼儿园玩具紧缺,又达到了资源共享,也为孩子们的分享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还定每周二为“经验分享日”,在这一天,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3、举办“生日会”。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就和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爱心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是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还请“小寿星”谈一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以画一张画或做一个手工礼物送给小寿星“献爱心”,大家在分享蛋糕赠送礼物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着快乐、美好的情感体验。

4、充分利用“节假日”。“三八”妇女节开展“热爱妈妈”系列活动,通过讲妈妈、夸妈妈、唱妈妈、画妈妈等增进母子情深。“护士节”开展“爱心献给白衣天使”活动,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剪、画、制作卡片,表达对护士的尊敬之情。

5、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也有许多良好的品德教育资源,如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福利院里的小伙伴、街头巷尾随时可见的残疾人、要饭人、精神病人、捡破烂的人……这些特殊人群都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不能歧视和欺负他们。所以我们多次组织了实验班的幼儿去参观敬老院,帮爷爷奶奶梳梳头、捶捶腿、敲敲背,还帮他们扫地、擦桌子;给残疾的叔叔、伯伯们献上力所能及的“爱心”;“重阳节”还组织幼儿与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通过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苦和不容易,激发了同情心,学会从小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并体验到关心帮助他人、与人分享的愉快情感,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五)家、园协调配合,提高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幼儿家长普遍文化素养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够重视,倾全力于“智力教育”而放弃了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如果不能共同配合,就会造成教育作用相互抵消,使孩子无所适从。例如教师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园自己洗手进餐、午睡自己穿、脱衣服。而孩子回到家,父母嫌孩子自己洗手弄湿衣服,进餐、穿衣嫌太慢而一一给予包办;教师教育幼儿玩具要友好地一起玩,而家长却教育孩子“这是爸爸妈妈花了好多钱才买来的,你不要给小朋友玩,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好玩”……这样家、园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事倍功半。为此,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育儿知识讲座”、“家访”等与家长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家教质量。如: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内容、要求;让家长注意自己的教养方法,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关心别人,与邻里友好相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庭气氛;还让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的做法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行为指明方向。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小结与讨论

1、农村学前儿童一部分具有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即既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又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多数幼儿存在行为表现落后于认知的现象,不能言行一致;有少数幼儿由于不良的家庭教育,道德品质不良行为表现突出。

2、利用综合教育培养方案,对学前儿童实施良好道德品质培养是可行的,其效果是显著的。

3、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是教育。因此,分析目前农村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现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4、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今后,要进一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反复抓、抓反复,对儿童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

第2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由于父母多在外务工,无法陪在孩子身边,所以多有歉疚心理。而他们多数选择通过给孩子足够的物质(金钱)来补偿自己的不尽职,同时,对于孩子的道德观、价值观则关心较少。这就导致孩子产生好逸恶劳的作风和惟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有厌学情绪,并且缺乏上进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又因为监护人的特殊性,对孩子多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与学校的教育和监管无法做到同步,这些都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产生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2信息技术下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方案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因此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与改进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切实加强对于思想德育工作现代化理念的认识与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行信息技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认识问题。信息技术下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现代化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信息的观念,也就是要求儿童德育教育工作者能在信息技术的工作中善于获取各类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整理,作为工作的反馈以及判读依据,以此加强德育工作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能够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下儿童德育工作中要能够切实将广大的留守儿童作为服务的主体,实现由重教育轻引导、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重视服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2切实实现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网络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通过网络建设加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核心。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网络数字化建设的资源有有关的德育教育资源库、德育教育工作的课件库以及相应的技术管理库。要能够构建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相关图片视频以及文档资料,要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成为德育教育有效的网络资源;要能够通过将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方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2.3多种实际方案并举,切实提升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效果

首先要能够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建立有效的德育网站,并使之成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网络有效阵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网络中可以开辟多个专栏,比如家乡的变化、德育案例的学习、知识竞赛等等,通过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建立关心国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使得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状况能够由被动的不学习形成主动积极要求进行德育学习的状态,并在此主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进一步丰富知识、净化心灵,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与改善目前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要能够积极主动为留守儿童进行信息化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条件,要能够使得留守儿童可以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及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新的知识以及信息,要能够实现对留守儿童信息化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以及引导的目的。要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有效地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通过网络的力量来进行情感的熏陶。德育教育供着要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有效的监控以及管理,要能够在网络上及时各类优秀的事迹以及各个方面的模范先进,让留守儿童积极主动进行参与,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进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行为习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有效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能有利于避免留守儿童与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沟通的心理障碍,能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具有更为准确的了解,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总结

第3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二、儿童家庭德育特点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家庭德育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做到人格上的平等、心理上的相容、情感上的融洽。家庭德育环境的建设应注重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优秀传统道德的熏染作用。父母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家庭德育应注重情感教育,父母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将使儿童“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第4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成长中,道德教育占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一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幼儿德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德育对于幼儿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优良的行为规范养成就是德育教育的基石,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原始起点,也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家庭是幼儿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德育教育及行为规范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依附性,所以父母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对学前儿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德育教育要集家庭与学校之力,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促进。

一、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

在儿童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儿童时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人在出生之后,就开始受到生活、家庭和教育的影响,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会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是由于儿童成长的心理自然发展,而外因则是儿童所受到的教育和外在生活条件。当儿童的心理发展内外因相适应时,儿童能够更加快速和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具体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及传统道德要求,通过讲授、实践以及个人榜样作用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一天中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他们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从知识点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建立,到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就极为关键。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形成正向的榜样作用,由此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家庭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有意识的活动也包括无意识的活动。通过这种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在被教育和被影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在一般意义下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等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目前的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道德教育的缺失,家长一味的追求应试教育,过度追求智力的开发让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言行不一致,导致孩子错误模仿,很多家长一味地给孩子将大道理,却忽视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内外教育环境不一致,很多家长注重给孩子选择非常昂贵的幼儿园和良好的师资教育资本,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孩子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家庭内部环境

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来说,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环境是关键。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健康的父母关系非常重要。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的行为问题产生几率比较多,这种父母情感上的缺失会转嫁到儿童的心理成长中。而这种父母关系不和谐并不是指单亲或离异家庭,而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由于双方情感问题而忽视孩子,导致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产生不良的行为以吸引父母注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及时修正对孩子的态度,即使父母最后分开也要保持对孩子的关系和交流。

(二)构建德育教育外部大环境

家庭教育从小说是儿童个人的小家,但是从广义上来说,社区环境也可以包括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经常在社会玩耍,社区也就成为了儿童经常活动的地区,因此社区这个外部环境的德育教育也非常关键。小朋友在社区活动中,一方面和同龄人接触,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在这种同龄人的活动中学习分享与接纳。现在,很多教育都忽视了社区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尽量避免社区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中,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中引导孩子的行为。

三、结语

德育是多年来无数幼儿教育者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话题。德育教育关乎孩子的一生,一个人的成长与童年时受到的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德育教育在人一生成长中尤为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正确的行为养成和正确的道德感形成有促进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感有阻碍作用。因此,家长要本着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态度,重视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培养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幼儿园也要严格把控幼儿教师的选择。由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对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祖萌.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低龄留守儿童道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伴随城镇化进程而产生,其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学者已经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德育问题。王延强建立教师“替代父母制”、马多秀关注“心灵关怀”等研究,都注重发挥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但在构建以学校主体,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教育机制上存在不足。

一、农村低龄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乏力、学校教育的薄弱,使得目前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1.亲情缺失易造成感情淡漠

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外出打工,导致学龄前及一、二年级的低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印象变得模糊、感情疏远,父母成了最亲的“陌生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难以及时掌握子女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很难给予有效地教育和引导,更没有发挥家庭德育的榜样作用。隔代抚养易使留守儿童对父母缺乏信任、亲近感不足,少数留守儿童对父母产生冷漠、敌对甚至怨恨的情绪,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对同学和班集体情感冷漠,不愿与他人交往,不利于成长。

2.金钱补偿易造成价值观偏差

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照顾不到子女,心理上容易产生负疚感,大部分父母希望通过“物质”上的补偿弥补缺憾。祖辈们因经历艰苦岁月,思想上存在多给孩子钱、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就是关爱这种想法,零用钱给得充足,留守儿童享受零用钱的支配权。娇惯和放纵,使留守儿童从小养成了贪图安逸、奢侈浪费的习气,认为金钱至上,严重侵蚀了学生心灵,价值取向发生严重偏移。

3.是非混淆易造成道德认知模糊

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受父母道德影响,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机会不多,更不要说父母对孩子在道德上的示范。少数留守儿童为了引起家长关注,采取骂人、打架、破坏公物、各种恶作剧等不道德行为,事后家长多进行体罚,没能正确从道德层面加以引导。加上道德判断力不强,受媒体的影响,往往把行事的冲动和莽撞认定为勇敢,是对道德行为判断不清,是非判断现偏差。

二、农村低龄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之所以出现,究其原因与家庭教育缺乏、学校教育弱化、社会教育负面影响等有关系,要解决留守儿童道德问题,学校应主动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主体作用,与家庭、社会教育相融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德育教育机制。

1.发挥家庭在道德教育的独特优势

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应该主动承担起家庭德育教育责任。可通过电话、QQ、微信等途径多跟子女进行沟通交流,多向班主任、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日常表现。关注子女学业时,更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外出务工的父母还可以选址就近务工或返乡创业,抽出尽可能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切实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关怀以及榜样的力量。

2.发挥学校在道德教育的中坚力量

学校应转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观念,更加注重道德教育、行为教育等形式的素质教育,要鼓励留守儿童担任校内、班内职务,增强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和主题班会等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关怀,让留守儿童建立起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教师在校期间要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把师生关系培养成朋友关系,促进情感交流,帮助留守儿童排除道德上的困惑,通过鼓励与表扬方式,放大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包粽子”、“包汤圆”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觉到节日温暖。利用春节期间家长返乡召开家长座谈会,平时多与留守家长交流,形成德育合力。

3.发挥各界在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6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8-02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

(一)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1)传统幼儿园:它们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这类幼儿园相对独立,也最为普及,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C构。幼儿园又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私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聘任不接受政府监控;独立幼儿园,不接受政府补助,主要依靠家长缴费。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幼儿俱乐部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而儿童店则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集体和社会观念。这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开办者主要是大学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经达到6周岁或将达到6周岁但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校也有附设的学前班,大多都与小学连在一起。

(4)特殊幼儿园:招收对象主要为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类,接受与之适应的教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这是对双职工子女开办的全日制保教机构,主要是对3―6岁的幼儿实行保育。幼儿教师或保育员须经过培训。

(6)白天的母亲:主要是一些年轻妇女在照顾自己小孩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临近的其他小孩,为那些工作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过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比较少。

(二)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四)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五)教育是父母的职责

德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是办理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群体,因为传统上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性事业。在1924年,德国出台的《青少年福利法》正式把学前教育定性为福利事业,并划归为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不对学前教育做硬性规定。在德国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体制之外,不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德国把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视为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幼儿园不过是对缺少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幼儿园数量还很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我国幼儿园主要应是教育部门主办,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为例,经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还是民办园,但民办园资金缺乏,办园困难重重。因此,办园渠道的拓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德国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能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国较为单一,针对智力超常、滞后的特殊儿童缺乏相应的机构,所以应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虽然近些年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园的开办设立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完善并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出台的《学前教育法》中所倡导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也明确了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政府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法规政策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德国幼儿园经费远超我国,我国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幼儿园经费来源有:政府的拨款,举办者投入,家长缴纳的保教费。但政府投入有限,而且对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和补助措施,导致幼儿园创建困难:园舍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财政方面,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将学前教育划分到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让幼儿可以免费入园。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人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这是德国幼儿教育鲜明且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德国,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养儿童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已被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德国也充分利用了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辅助场所,政府、社会团体等都以不同形式资助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正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人是父母,首先摆正责任的归属,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德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有多种家庭教育的援助项目,注重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

(五)课程内容贴近自然,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这使它置身于东西欧文化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化。理性、思辨、系统、平等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德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严谨,教育的学术化与实用化并重,是德国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德国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教学,注重社会教育,培养儿童合作乐群的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第7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12-2

一、凝视:当下港城“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道德认知模糊,行为习惯养成差。

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大威胁。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养人的无奈,部分流动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据笔者对港城学校走访调查得知,道德意志薄弱,经常违反校纪,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的大多数是流动儿童,假日常常结伙游荡于社会,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误导,干些偷鸡摸狗的违法勾当。

2.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

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首先,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资源达不到国家标准。大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校舍简陋,课程设置仅开设必要的文化课程,取消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学,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低。与公立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经济条件差,教师工资低,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缺少教学经验。如皋市没有举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原因是涉嫌教育歧视,为此要求港城实验学校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读的政策,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唯一方式。

3.父母疏于对流动儿童的品德教育。

农民工群体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其自身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地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当地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很少有当地的知心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简易的租住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农民工群体作为流动儿童父母,知识素养低,体力劳动繁重,不能给子女学习以指导。他们内心期盼孩子学习优秀,工作稳定,但是不能将期盼落实到真正帮助、指导和教育孩子的现实中来,仅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疏于对子女的教导,须知儿童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同时,社会大众也存在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儿童的现象。

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价值观扭曲。

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本地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丑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

根据成长规律,儿童不仅是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而且还是道德品行初步形成的阶段,但他们独立思维尚没有成型,相对于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个体价值取向带有世俗化,从而产生认识的偏离。

二、透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儿童品德处于“无根基”状态。

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内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规则,继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但是,不管是父母双方还是一方外出,都致使父母的教育功能和监管职责缺失,而流动儿童恰好是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从思想认知还是情感上都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更加无法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父母的情感支持是任何临时监护人都难以替代的,这使得流动儿童对社会上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和现象认识模糊,甚至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扭曲与偏离。因此,父母与孩子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无疑导致了家庭道德教化功能的弱化,使流动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断裂,从而致使流动儿童无法顺利实现社会化或者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

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它与特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动机相结合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而儿童道德认知的获取,良好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言行举止对儿童的道德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重要的模仿榜样。儿童从对父母的言行模仿中,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态度和观念,而且可以形成特殊的嗜好和行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存压力,往往忙于打工虽然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交流、沟通甚少,流动儿童缺乏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不良行为的监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道德认知、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人为剥夺了流动儿童道德成长的榜样教育,使其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其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

2.学校教育失缺,使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难以形成。

学校教育对生命个体的道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学校教育鉴于教育体制的现状,大部分学校都头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不得不搁置在一边,儿童的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让位于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或者出现道德教育形式化和畸形化,大大弱化了学校德育的功能,使儿童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淡薄,导致儿童道德发展的异化。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培养出来的可能是考试能力很强但情商很低的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同时,目前学校课程设置与流动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心理课程是缺位的,基本上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机构和教师,使“流动儿童”自闭、冷漠、任性和自我认定错位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疏通,负面情商增长,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儿童道德成长。

3.社会因素的僭越,儿童的价值观模糊导致道德判断难以形成。

儿童道德养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这是他们道德行为社会化的摇篮和主要场所。但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左右流动儿童的道德养成。比如,我们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小学都是临村而建,周边环境是不利于流动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的。此外一些大众媒体的不良信息,如:金钱观念、利己主义、读书无用有钱万能等思想诱导流动儿童产生道德上的偏差,而流动儿童的心理防线、思想的独立性和行为的自律性都比较差,在监护人无暇监督或管束不到位的状态下很容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

三、审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的实施方略

1.关注流动儿童的情感体验。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各方面的原因,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因此,一些公办学校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学业评价标准和期望值比较低。这使流动儿童感到不被重视,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要求不高,产生自卑、消极情绪,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受歧视、不平等,自信心受挫,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今后的发展。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来说,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就尤为重要。

港城实验学校正是基于流动儿童常常带有群体性自卑心理,因此,在教学相关主题时,要求教师要认真考虑流动儿童的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等具体因素,做到既有效引导,又不伤其自尊心。如在教学《我懂事了》这一主题时,笔者设计了“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的活动环节,以此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劳动,为父母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但在具体教学中,流动儿童可能会因为父母从事的是体力工作而流露出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他们认识到,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同样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如此,由于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共同的根使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有了共同的故事和友谊,而这种同伴之间的友谊正是此年龄段的孩子最渴望的。在这种伙伴关系中,流动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接受者和被施予者,同时他也是一个施予者和参与者,作为一个主动者帮助身边的同学,作为一个主人参与融合过程。在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互动融合的推进,呈现出以下梯级:“互明”—“互补”—“融合”—“共进”。所谓互明即互相了解、彼此沟通,所谓互补即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互补”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技能互补、情感互补、心理互补。以互相了解、彼此沟通为起点,以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为途径,实现了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自然融合与共同进步。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对他人表现出热情、真挚、友好的情感时,对方也往往会给予同样的回报,从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调适。教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有好感时,学生往往会对该教师怀有感激,这种感激会从眼神、语气、举止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尤其对那些长久处于社会边缘的流动儿童来说,教师真挚的关注将发挥不可估量的教育和社会功能。

2.挖掘品德教材资源。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善于利用,就不难发现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流动儿童的教育内容。针对流动儿童在性格与行为习惯方面的弱点,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资源,从改善流动儿童自我认知与行为习惯入手,提炼合适的主题,相机进行德育渗透。如三年级上册《快乐的学校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流动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融入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并通过参与制定规则等各种集体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搭建流动儿童活动平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倡导通过开展讨论、调查、参观、模拟、实践、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品德课程的活动化教学,对于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组,加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流;可以通过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这一主题时,笔者利用流动儿童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本地儿童搜集信息能力强的特点,让双方组成合作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后,由流动儿童结合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验,在成果交流会进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手牵小手”活动,自启动以来,牵动着全体港城实验学校教师的心。从开始的每年一次到现在的常态化,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感动着学生,也感动着学校的老师。活动中的一个个第一,记录着学生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第一次到肯德基,坐在宽敞的店堂,感受着城市的另一种生活;第一次穿上属于自己的新鞋,体验时尚的……孩子们体会着成功的喜悦。

4.激励流动儿童互动交往。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真挚的友谊,也会因为家庭与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特点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和“敌视”。“冲突”和“敌视”之所以产生,通常的起因主要是缺少了解和沟通,而“冲突”和“敌视”的化解,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彼此的友谊和团队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因此,考虑到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各自的特点,港城实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互动融合”为手段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活动。比如,捐书、赠书、读书与交流活动,联合夏令营,联合开学典礼,联合班会,联合红十字募捐,联合升旗仪式,联合广播等活动。孩子们牵着小手,共同参与。

学生的成长既是其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要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接纳,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学校,作为一个提供教学和社会交往机会的机构,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实现的环境。对流动儿童来说,同龄伙伴的接纳和认可意味着他们在陌生的社区中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因此,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各种活动,创造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相互了解的机会。“我的故事”、“手拉手,我们是朋友”等活动,让结对的儿童通过了解伙伴的出生、幼年、童年等生活状况,在对比中加强双方的感性认识;建立由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联合组成的鼓号队、舞蹈团等,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朋友,从接纳朋友中构筑融合团队。通过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影响,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氛围。

[参考文献]

第8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与城市差距虽变得越来越小,但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农村教育明显滞后于城市教育的发展步伐,由其是学前儿童教育相比城市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归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以外;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儿童的父母基本都是在家务农,文化水平及其低下,加上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导致很多孩子行为放任自流、卫生习惯较差、是非观念不明,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交往能力。因此,深入探讨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涵义

通常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指关于道德生活层面习惯的养成,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包括两个:分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外化。目前,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限制和德育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更侧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并没有一开始就注重道德理性认识。因此,加强学前儿童道德理性认识是儿童养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证明,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学前儿童,社会性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模仿性和重复性,因而幼儿时期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将维持一生。针对于幼儿社会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儿童养成教育培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儿童出发,以人为本,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实际教育中逐渐培养;第二,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儿童养成教育不是某个教育者的个人行为,而是要求整个教育系统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第三,学前儿童养成教育侧重于实践性操作,养成教育培养是长期形成的过程,最终还要在实践结果中进行评价。

二、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策略探究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据上述学前儿童养成习惯形成的特点,发现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几乎全部从成人行为中模仿而来,如果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家长因为农忙而很少关注孩子,调查发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例如,随地大小便,乱扔玩具。早晨还干净的教室,到了下午已经面目全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初入园的孩子,首先进行基本的卫生、礼貌常识教育,并言传身教,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逐步教给孩子小手洗干净,不随地大小便、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习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前儿童会逐渐认同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激励是儿童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来看,幼儿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对事物的好坏、对错难以区分,教师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在儿童看来无关紧要。为此,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特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树立正面榜样,从而规范学前儿童的行为和是非判断能力。例如,幼儿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后,教师开展了一个小活动,请3位同学帮助老师分发一些彩纸,每一沓彩纸中有一张颜色最漂亮,其中两位发彩纸的同学将最漂亮的发给了别人,只有一个同学发给了自己。这时候,老师笑着说:“我们班里今天多了两位李小多。”教师用激励的语言不仅鼓励了两位做法正确的孩子,而且提醒了那位发给自己的孩子。从那以后,班里很多活动中,孩子们都争当李小多,可见激励评价可以为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坚实后盾

学前儿童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与家庭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而农村学前儿童由于父母忙于各种农活,孩子往往缺乏父母必要的关注和培养,一些孩子也容易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当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和转变,而作为家长需要与学前班保持一致性与连续性,只有坚持不懈的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在学校中发现孩子不专心学习,通过与家长沟通后,家长也发现孩子作业时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不能坐下来,此时妈妈给孩子提出了要求,每次作业期间只有一次出去的机会,尽量在写作业开始前将所有事情做完,并由妈妈监督。结果试了几次之后,孩子在作业期间,居然一次都不用出去了。由此可见,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训练的持之以恒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形成良好教育的必要保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因为之前形成的陋习较多,矫正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时机,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训练“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的时候,向其他学生借东西要说“谢谢”,给小朋友分发玩具的时候要会礼让……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渐纠正,反复训练,最后形成。再如,训练良好的卫生习惯过程中,学生每次饭前洗手之后,都自己在“光荣榜”上填一面小红旗,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现阶段农村儿童缺乏必要的关注,行为习惯急需规范,需要教师、家长和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制定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巩固,为培养农村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锡香.幼儿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

\[2\]陈沛媛,董雅芬.重习惯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05).

第9篇:学前儿童德育范文

关键词 科尔伯格 道德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富盛名的德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在他看来,儿童获得道德成熟要经历更为长久的阶段,这个阶段具有更大的渐进性。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阶段概述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他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主动形成其道德观念。人的道德成熟是一个渐进的、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的过程,他把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道德思维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把个人得失作为判定道德上是与非的标准,凡是给个人带来有价值的结果就是好的。习俗水平根据对社会期望顺从的程度来决定是与非。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的道德推理借助“先于社会”的视角,并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是非问题由社会契约、人的固有权力以及德性的普遍原则来决定。个体的道德发展经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直到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按顺序发展,且各个发展阶段不能跨越。一般而言,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在10岁前大多处于第一水平,13岁左右大约半数以上的儿童能够进入第二种发展水平,16岁以后的儿童大约有30%能够进入第三水平(陈琦,1997),科尔伯格特别强调从习俗水平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只有在认知成熟的基础上,儿童不断实践道德推理,才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后习俗水平。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思想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最重要的成份,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其次,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知发展是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协作的社会环境部分。儿童的逻辑认知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是制约其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在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儿童的道德发展受一定社会中的现实文化所制约,总是要与现实中的文化发生相互作用。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儿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程度有关,也与儿童在社会中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

3 对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批评

但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他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情问题(郭本禹,1998)。他把情感作为道德认知或判断的一个从属部分,没有充分说明移情、热情、义愤、内疚等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其次他的理论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行问题(郭本禹,1998)。科尔伯格认为成熟的道德认知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有较高的预测力。事实上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要受许多因素制约。此外,柯尔伯格认为自己研究得出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他把“公正”作为人类道德的普遍原则,而事实上,他的“公正”概念本身就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反映,对“公正”的理解受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所制约(张爱芳,陈平,2003)。

4 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科尔伯格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也使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能更好的依据儿童的发展,提高教育效率。同时,我们那也要看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在我国的新国情新文化下,重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全面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据此,我们将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对我国幼儿的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4,1关注儿童的道德阶段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中,我们了解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分层次、分阶段的,那么儿童道德教育就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个体现在处于哪一个道德发展阶段,教育引导要刚好处于儿童既有道德阶段的下一个阶段,才能最大效率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4,2重视儿童的体验,内化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

研究表明,年幼儿童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道德行为的直接后果。这种特殊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决定了儿童是一个“快乐的体验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田海洋,20055。成人要以尊重、宽容的态度看待儿童每一次道德选择,为儿童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民主氛围,对儿童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儿童的道德冲突,提供给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实践道德判断的机会。我们不主张直接教授道德原则的方法,因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个逐渐发展与内化的过程,再加之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使得刻板的说教往往流于表面,这样形成的道德认知无法真正引导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