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多媒体互动艺术精选(九篇)

多媒体互动艺术

第1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一、交互媒体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内涵

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新媒体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陈玲教书在《新媒体体术史纲》中指出:“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是新媒体艺术。”书中的媒介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词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它包含了各种技术和各种新的材料,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门以综合性和跨学科为主要特征的全新学科。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不确定性,是利用相对于传统艺术交心的媒介,与时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概念和艺术形式。

(二)交互媒体的内涵与特征

交互媒体是新媒体的一部分,新媒体主要包括交互媒体和非交互媒体。一般信息理论中,交互媒体的定义是能够建立用户双向沟通的媒体,是指用户能够主动并积极参与的一种媒体形式,被定义为一种协同媒体。交互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开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其设计是针对交互式的数字媒体产品、软件、服务而进行设计的活动,交互媒体对传媒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现代网络系统中,交互媒体具有虚拟性,能够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等,打造出数字化的虚拟时空,同时要能借助电子影响、机械互动装置等,通过“虚拟展厅”的形式,呈现出虚拟的空间和环境。其次,在现代网络系统中,超链接和搜索引擎的出现,扩大了受众浏览的自由度,使大众不再受制定的反馈信息和浏览路线的限制,使交互媒体具有了不受限性的特征。同时,由于交互媒体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来说,受众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具有互动性和共享性的特征,这与传统信息使用的模式不同。

二、数字媒体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关系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为了揭示自然和客观规律,运用逻辑进行推理,属于理智型活动。而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认知的同时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两者虽有不同,但艺术和科技两者都是在揭示人类进步的真理,不能相互取代。互为矛盾体的艺术和科技可以共同带来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前进。

在新媒体中,数字媒体技术是为了使信息图、文、声并茂,能够输入、输出、传输、存储和处理多种文字、声音和多种图像信息,更加具有可视性。数字媒体技术具可以将人的理性思维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可以作为数字技术的表现手段。在表现形式、内容、传播形式上二者融为一体,都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以艺术学、设计学、视觉艺术、数字媒体文化以及传播、数字媒体的技术系统相互交叉的学科,数字媒体是它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主要借助数字媒体进行的,如:互联网、手机等交互媒体。其内容主要是数字媒体形式下的美术作品和设计产品。

三、交互媒体应用下的科技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传统媒体设计中,艺术的表现只是为了单纯的装饰。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人们想赋予艺术更新的高度,开始批判这种矫揉造作的艺术。其次,虽然交互媒体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用交互媒体设计的科学技术来支撑,但是,它会把受众带入一个混乱的状态中,不能光依赖于技术的本身。另外,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中的交互媒体设计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软件界面设计、手机界面设计以及艺术馆、博物馆等触摸屏界面设计等等。

(一)交互手机媒体

早期,交互手机媒体是一种便捷的语言通信工具,而目前,交互手机媒体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媒体样式,如:apple把网络、购物、电影等集成一体。2009年,我国正式上市了3G技术,更加方便了多种媒体形式,如:图像处理、视频流、网页浏览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2013年我国进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中。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手机层出不穷,手机已经成了一种消费符号。从传播学角度上来说,交互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受众角色地位变得模糊,但是却具有及时、定向、分众、互动的特征。同时,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者变得模糊。手机屏幕和分辨率可以与计算机和电视屏幕不相上下。但是,交互手机媒体的吸引力最终是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把购物和旅游更加完美的结合,如何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情感体验,需要用户某种精神上得给予,如何能够把娱乐和移动更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用户愿意为这类服务买单,是交互手机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根据计算机的程序处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实景技术、多通道交互,通过眼、数字摄像头、红外线感应等多种采集工具,借助机械数控装置打造出沉浸环境,将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或其他肢体语言等,实现与受众的对话。虚拟现实技术是以生产一个具体逼真的三位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综合了多个领域的新成果,如: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模拟的现实环境。为了构成三位信息的人工环境,它以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各种传感器,使用户投入此环境中,即可与之交互作用,是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物理和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即虚拟环境。虚拟现实艺术常用于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艺术场馆等,是一种新兴的沉浸式交互设计。为了使受众沉浸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中,达到情感交流的用户体验活动,它通过计算机捕捉人的多种感觉和动作通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借助接触式,通过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

(三)网络媒体

第2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三维虚拟依然以显示器等真实二维的方式显现,但能够变换各种三维角度,实现多方位、多距离地查看虚拟三维空间。远程化的三维虚拟能够使网络艺术实现较为逼真的三维环境。远程化的三维虚拟要求较高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充足的网络带宽,否则就会简化和延迟显示三维空间的效果。现实虚拟是在三维立体空间内的对三维空间的多通道虚拟,它需要在多通道传感器环境下才能实现,通过传递和构建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信息,在真实的三维环境中虚拟出另一个高仿真的三维世界。远程化的现实虚拟可以使远距离的参与者身心完全沉浸到同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里,取得与现实世界中相同的多通道感知。目前,完全的现实虚拟在网络艺术中还只是实验性尝试,没有广泛应用。远程虚拟完成由三维虚拟向现实虚拟的演化,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交互性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交互产生的互动是包括网络艺术在内的新媒体艺术的核心表征。新媒体艺术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并认为新媒体艺术创作有五个阶段,即“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互动是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阿斯科特指明了其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核心作用。网络艺术以网络交互为平台,互动在视觉、触觉、信息语言结构等方面产生了动态、多向、非线性的变化,生成了多样、多变、多层面的形式感知和互动审美意识。互动是网络艺术极其重要的语言方式。从交互的参与对象来看,互动有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两种形式。前者是人与计算机系统的交互;后者又称人人互动,是以计算机系统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电子邮件反馈为例,如果用户发出信息的邮件反馈是服务系统自动生成的,这种互动就是人机互动,反之,如果邮件反馈是由人亲自撰写的,该互动行为就是人际互动。两者主体都是自然人,互动对象有所区别,分别为系统和自然人。人机互动所产生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的人工智能程度,人工智能程度越高,电子邮件的反馈内容接近自然人所撰写,用户的互动体验就越真实、自然。人际互动的自然体验感取决于系统所提供的交互环境和参与人意愿,如果发送或接收邮件的操控环境不佳或反馈人不愿形成互动,就将影响互动的自然体验感。

从交互的功能性来看,互动又可分为单向意图互动和多向意图互动。前者是用户单向选择获取信息内容和方式的互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是主体主动选择、客体被动回应的交互。它是一种单向随机互动,是主体随机选择、客体返回确定的结果的交互。例如在网页浏览中,用户根据自己意愿点击超链接,但超链接形成的结果都是事先预设的,互动的客体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意图和选择,只有交互的主体产生了随机的意图。后者是交互的多个主、客体都能产生随机意图的互动。互动的主、客体关系是多向主动的关系,其中主、客体都能形成随机意图交互。它是多向随机的互动,是一方发出随机意图,另一方返回随机意图的交互。它往往是人际交互,或高智能的人机交互,它的形成关键是互动反馈的客体能返回随机意图的结果。例如网络游戏中玩家角色的互动,如果玩家获取的反馈不是预设的,而是随机智能判断的结果,这样的互动就是多向意图互动。互动改变了传统艺术单向的线性传播方式,提供了网络艺术多向的交互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与超链接技术结合的超媒体技术,可以使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之间产生互动联接,形成菜单式、媒体式、表单式、事件式、虚拟式等交互方式。菜单式交互以菜单选择为交互手段,操作简单、流程清晰,是最为常用的交互方式;媒体式交互以各种媒体为交互媒介,视觉效果丰富,随意性强,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表单式交互以表单为载体,可以提交和接受各种丰富的交互信息;事件式交互以事件触发为交互条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隐蔽性;虚拟式交互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交互的沉浸感。多种交互手段共同构建了网络艺术的互动结构,生成了多样的互动形式感知。

第3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艺术;形式;受众;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码为媒介,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全球各地崛起。这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艺术形式,主要依托于前沿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采用新的艺术技法和表达媒介,彰显人文关怀与艺术反思,表现出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和信息文化特征。

新媒体艺术超越了单一媒介的局限性,具有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动画等综合媒介效应,兼容了以往艺术的所有优点:既具备广播电视的直观、动画的声画系统,可以毫不影响电视、电影语言的运用,又具备了印刷媒介运用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进行准确定性的优势,可以同样含蓄、婉约地营造意境;同时也弥补了两大传统传播媒介的不足,更增加了其艺术性、立体感和真实性。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而言,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历史性变革的一种媒介形式。本文结合动画艺术,来阐述新媒体艺术的新意。

动画艺术是绘画艺术的升华,也是现代社会的朝阳艺术。但大多数国人对动画的理解仍仅仅停留在纸本和影片式动画这一阶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动画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运用新媒体艺术多元化的形式,拓展了动画艺术的发展空间。传统媒体中的动画艺术,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影和少量户外媒体进行传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动画艺术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动画艺术应当秉承新媒体时代的艺术精髓,加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进行多向交互、深度参与,加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从而达到体验式审美。

1 形式的互动性

互动性应该是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体”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一方面它是艺术的载体;另一方面它又是大众传媒。这双重身份就决定了“互动性”的产生,同时也决定了“互动”必然是这样的互动: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作品与来访者之间产生的互动,甚至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产生的互动。作品本身内部的互动性基本上是艺术家预设的互动,一般要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屏幕来展现。而各个环节又能巧妙地衔接,相互制动。作品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以及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是非常常见的互动方式,主要是来访者通过作者预设的一些操作系统与作品之间产生直接互动,这一参与引发了作品的一系列转化,包括影像、造型、意义,同时也改变了来防者的意识,从而不断进入一个“活的互动空间”的新情境。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主要是以互动装置和网络多媒体的艺术形式表现的,作品除了带给观众很强的趣味性外,也拉近了现实中人与虚拟影像的距离,实现了人与机器的对话、虚拟与现实的互通。

动画起源于艺术,并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应地改变着自身的面貌。新媒体的兴起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之上,而动画艺术与新媒体结合之后所产生的动画形式也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技术的特征。动画的发展经历了手工阶段、机械阶段以及现在的电子阶段。在手工阶段和机械阶段,人的智能是主导的,但在电子阶段,电脑不但将人从漫长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创造出人类智能在想象中才能完成的画面。比如说电影《阿凡达》就是技术与艺术结合后的代表作品,是新媒体艺术互动性的表现。

2 受众的细分化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交互性。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的受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新媒体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媒体,它并不满足于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还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受众的信息利用效率。因此,网络世界里的各家媒体需要应对受众的多种心理需求,它们会更加注重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来迎合受众的不同需求。网络作为一种载体和媒体,可以提供给网络受众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满足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新媒体的用户高度集中在年轻化、时尚化,并且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身上。手机是新媒体的另一重要阵地,年轻人是手机上网用户的主体,且用户年龄有上升趋势。手机电邮、手机和手机支付等移动商务功能的不断完善,高学历人数的比重将快速增长,而学生、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据了手机网民的主体。新媒体的第三个代表是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的受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电视迷,他们愿意花额外的钱看电视;另一类是都市女性,她们好奇心强,爱赶时髦。这两类人都不一定是高收入人群,但他们愿意为这些差异化的服务付费。

新媒体时代的动画传播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所以其受众和传统动画的受众并不相同。新媒体时代的动画具有多样性,如今动画艺术不再仅仅属于儿童。在设计新媒体时代的动画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会有针对性的内容,细分市场、细分受众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必经之道。做好受众的细分,会使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3 对媒体的依赖性

在艺术史上,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一样对“媒体”有着如此强的依赖性,对媒体的驾驭往往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创作手段是“媒体”。从艺术媒介的演变可以得知,新媒体艺术是随着影像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由创作到展示的整个过程都是建立在媒体支撑基础上的。第二,“媒体”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在新媒体艺术中,“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仅是一个中介,一种创作手段,它经常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而存在。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动画艺术的创作形式也结合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数字画板到数字合成,新媒体技术加强了动画创作的便利性,并改变了视觉制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流程。与传统的动画创作方式相比,结合了新媒体技术对“媒体”的利用,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控制,并将各种动态分镜、时长节奏、背景音乐和配音等细节都通过媒体处理得更为完善,提升动画中后期的制作效率。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多种媒体技术结合应用,也推动了动画创作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立体动画、交互动画等动画形式的出现。

4 结语

第4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美学的标准从来就不是永恒的,美学的位置是投射而非反射的、复杂有力的而非简单静止的。美和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而人类对美学的认知是基于感知和情感的。传统美学关注事物的表象,新媒体艺术由形式引发情感从而产生交互,通过艺术中互动与回馈所提供的美感经验,将受众心智与环境的隔阂消除,提供新的美感、经验与观点。新媒体艺术家通过跨领域的技术整合,萃取传统人文艺术的文化元素,利用新技术整合互动数字艺术的内涵和想象力,破除传统媒体的疆域,瓦解线性叙事结构的框架,运用可复制、可更改、未完成的交互形式,提升艺术创意表现与文化深度,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多向度的感性体验。新的美学逻辑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形态与审美标准,呈现出由“物境”向“情境”转变的审美观念。

一、情感为美学的根源

审美是人的情感由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的重要路径,情感为美学的根源。情感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创造辉煌的精神世界,在创造明晰的理性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混沌的感性世界。追溯美学起源,西方较早,如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有相关美学的理论,但多是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而推演出关于美学的原理。[1]关于美与情感的讨论始于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2]。将美学有别于理性科学而提出了感性之学,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3] ;美学家黑格尔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不仅只是直觉认知,其实是借由感官意识再经由理性思维所产生的情绪表征;哲学家康德的“物自体”的观点,提出物体学说和灵魂学说,物体学说研究的是物理的自然世界,灵魂学说研究的是思维的精神世界。认为美感经验是一种品味判断,表述的其实是个人主观臆断,称之为主观的普遍性;哲学家海德格尔则是从存有学的观点提出有关于艺术与美感的看法,指出美感经验并不是人在主观上对事物的好坏感觉,而是真理来临,油然而生之情,认为“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真理临现,美感经验得以凸显。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情感与美学的关系

艺术为美学的核心,是情感世界的表达与反射,通过艺术审美理清情感世界。艺术家总是在寻找抒发情感的精彩瞬间和情感表现的最佳介质与形式,把艺术凝结为情感通道、情感媒介和情感导火索,构成人类精神的外化景观。由意识和情感构成的精神世界,是艺术世界的本体界,其中情感是艺术世界的基础和根源。

(一)情感美学下的新媒体交互艺术

新媒体交互艺术是由速度、时间、空间和互动而建构的,却因沉浸式的关系而产生回馈变化,其美学是以互动为研究核心的美,通过身体的知觉体验经验凝结,进而建立系统性和整体性,再进一步反观和反省这些系统性和整体性中的共同一致的部分,然后发展出准则和规则。新科技的多样性瓦解了美学领域的灵光,让艺术变成功能性的,瓦解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迷思”或“着迷”的观点,并因此将世界转换成可被人类使用与掌控的事物。美学不再是传统所强调的灵光,渐渐地被当成一个不断衍生的过程,不断地将某些元素从它们先前的脉络中解放出来,并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4]

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应该是完全开放的,艺术家抛弃自言自语的个人观点,邀请受众进入艺术中,享受具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交互过程。强调艺术表现必须具有连接性与互动性,传达艺术的非同一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美学观,跳脱传统形式美学的框架,找到属于自己的解读方式,消弭了受众与艺术的隔阂,达到传统艺术所不能达到的境界。[5]新媒体交互艺术用“物质”来形构“媒介”,通过情感传达时空信息,提供互动的可能性,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象征手法,传达和表现意境、气氛及情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并于此产生交互,充分调动受众在艺术审美时进行再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的移情作用

艺术中的审美是受众感知与需求、艺术状态与反应、受众内在的情感体验,而移情是引起审美的中介,是促使知觉表现与情感融合的过程。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常常会发生内心情感与艺术交流互动,这种审美经验可以归纳为审美的移情。表现在将自己的情感、感觉、意志和情绪等映射到艺术中,使艺术也同时具有思想和情感,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的概念最初由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1873年)中提出,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6] 王世德把移情解释为,“审美感受过程中的移情,是指审美主体在聚精会神地观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感倾注到对象里去,使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对象,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 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其表达的象征和内涵,触动受众内心,引起联想、感知和情感波澜,再由美感经验造成感官错觉,在交互中把自己的情感映射到艺术中,赋予艺术新的思想和内涵,最后产生共鸣。[7]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

受众在欣赏艺术时的美感经验,是建立在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内涵上所引发的美感想象。由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经验并非由独立形式所 能完成,必须通过与受众的理解来显现它的意涵价值,因此“理解”是新媒体交互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核心问题,理解的条件与限制是其艺术内涵意义所能显现的范围。若审美主体缺乏文化素?B和审美能力,就不能通过其艺术表层形式去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味,仅仅是从表象到直觉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理解、想象和情感等知觉环节。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情绪和情感是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审美感受是融合情绪与情感因素的自我理解所获得的,受众本身的素质如知识、经验、偏好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决定了审美活动的内涵、方向和结果。

新媒体交互艺术中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如图1所示,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时,通过审美与经验对艺术进行自我理解,而受众的心境与情绪是影响对艺术理解的因素,通过与新媒体艺术的交互融合,达到艺术呈现物我同一的美学关系。其审美与情感的融合关系由三个构面层组成:状态层、角色层和因素层。在状态层上,因为受众理解的目的和情境不同,对于理解的内容就会不一样;在角色层上,因为受众自身的素质、新媒体交互艺术表现的形式不同,使得与艺术在互动时相互的作用力也会不同;在因素层上, 欣赏艺术时的心境、情绪不同,其审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同。

三、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内涵

新媒?w交互艺术的美是非理性的、不可预测的美,颠覆传统艺术静态之美,提供人类亲身体验如梦似幻的虚拟场景或游戏般忘情投入,以达到身心的触动,通过非理性、弃传统,达到心灵的愉悦和传达情感。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范畴包含感官、生理与心灵三个层次。感官层次强调视觉、听觉、触觉与嗅觉的多向度美感经验;生理层次着重于媒介的功能性、操作的流畅性与使用的简易性;心灵层次旨在传达艺术作品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满足感和体验性。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美学来自于艺术能带来操作的愉悦性与互动乐趣,产生不同层次的愉悦情感,通过欢乐引起好奇的欲望,好奇中引起探索的欲望,美感存在于乐趣和愉悦之中。其传达的情感美学内涵包括跨领域概念、去疆域化、情境体验、互动模拟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观。

(一)跨领域概念

新媒体交互艺术的表现源于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同领域的合作,艺术形式脱离既定的陈规限制。在艺术内容中大胆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及结合艺术学以外的知识,如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在创作中呈现复合性多元的艺术特质,形成多领域融合的艺术形态,创作需要各种学科类型专业人才,如生物学家、程序设计员、音乐家、视觉艺术家等,这种合作结盟的关系使他们因创作而关系更加密切,体现交互主体性的美学样态。

(二)去疆域化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将艺术、科学和哲学作为沉思的三种形态并赋予它们不同的任务,艺术创造了感觉,科学创造了函数,哲学创造了概念。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异质同体的,相互交织产生动态的流变与异质体的结合,既产生科学性的实验,也创造了新的美学观。新媒体交互艺术通过多种媒介来捕获力量,破除时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以更快速、放射的连接、跳跃的姿态,解放和瓦解了传统线性时间结构的框架,从最初的静态平面到3D、4D 甚至到5D 的表现形态,从一种空间跳跃到另一种空间,去疆域化的局限,以串联作有机碰撞产生新的艺术创作。

(三)情境体验

艺术家放弃预知、决定的逻辑,将艺术的观念与内涵传达给受众体验,引发专注、刺激和满足感等。通过观摩互动的方式与作品进行互动与对话,感受艺术家创作的用意,无形中进入了艺术家所预先设定好的氛围中,其艺术呈现将随着受众的行为而产生情境变化,艺术家、作品、受众三者的关系完整连接,艺术表达逐渐趋于完整。艺术的创意趣味产生在受众和作品的互动关系中,当将自身融入艺术以及个人意识产生变化时,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带来新的发现或出奇不意的回馈,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不可预知成为其美学的关键。[8]

(四)互动模拟

艺术家通过创作素材和媒介,表达自我情感或叙述思想,通过输入或输出载体,将欲传达的信息用模拟的方式转移到目标事物上。用装置或软件表现与控制,迅速传递信息,放大感官优势与功能,发挥及时互动的功能,达到人机交互的状态。通过强大的类比性语言模式与网络功能,迅速且可靠地回馈和交换信息,互动模拟揣摹人类熟悉的经验与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与情绪表达,从而弥补沟通上的缺点。

(五)自下而上

艺术本应是自由意识的产物,“自由”为新媒体交互艺术新的美学价值[9],就是将艺术的控制权还于受众,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美学观,通过参与和艺术家一起完成作品。新媒体交互艺术中,时间在互动过程中是不被强制安排的,而是在非特定的互动形式中,每一次的回馈会因为受众个体的差异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果。艺术中的时间是非线性的,通过互动可以随意调整时间序列,任意切割、前进与倒退,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耦合中发现艺术的新意。打破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受众成为艺术的一部分,通过互动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媒介以不受限的、跨疆域或集体创作等方式呈现,体现自由变化的内涵。

四、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营建

受众在欣赏新媒体交互艺术的时候,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情感反应。情感是主导决策的过程,控制注意力的过程,强化与淡化某些记忆的过程。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并非是仔细权衡利弊后才慎重作出的决定,而通常是根据自己的感受,非理性地作出决定,再理性地评判这些决定,并触发行为;情感索求注意力,影响记忆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什么地方,决定了哪些感受会真正进入意识,哪些不会。[10]在情感事件发生之前、期间和之后,记忆的强度和清晰度与情感体验强度有着一定的联系,情感就能够进入人们的记忆,令人产生共鸣,愿意采取行动。艺术基于人的潜意识和心理联想,通过艺术形式激发情感和个性,以吸引受众关注,创造令人满意式惊奇的回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审美体验,萃取其美学脉络,营建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模式,分为情境营造阶段和情感唤醒阶段,其中情境营造阶段包括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感唤醒阶段包括交互设计和受众的互动过程,如图2所示。

(一)情境营造阶段

情境氛围的渲染是情感美学表达的关键,是在情境中获得的情感审美体验,这一阶段对于情感审美体验起到了引导性的暗示作用。情境营造阶段包含了情境设计和美感设计,情境设计是由主题、角色、情节和声、色、味等环境氛围的营造。主题上选择能引起受众共鸣和产生兴趣的主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科普宣传等涉及当代人生活的题材或热点话题;角色的代入要能够增强受众体验,引发思考;情节设计要能起到很好的情感引导效果,在作品中加入过渡、转折、反转等情节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变化,激起情感化的审美体验,一些反常的情节设计, 能带来惊奇、恐惧或是幽默的感觉,不可预见的情节往往能够起到另类的审美体验效果;通过声音、色彩和气味能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吸引注意,并引导与其产生交互。美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受众对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审美体验首先是通过视觉传达,然后才是其他感官体验。美感设计包含了造型、材质和媒介等,艺术中的造型、形态或者抽象的符号,体现人们长期的生活经历或美感经验。创作更具沉浸感的艺术,需要逼真的图像设计和更具虚拟现实效果的媒介,通过视觉美感的设计引发注意,释怀其情感。

(二)情感唤醒阶段

情感唤醒阶段中主要是通过感官介入和艺术介质连结,充分调动受众的“六欲”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欲,将艺术中的情感通过互动形式回馈到知觉层面。自然的互动行为和情感流露更能够在互动中激发审美情感,经过情感需求分析、交互形式?O计和反馈行为处理三个过程,再通过“六欲”感官,结合实时交互技术,如人体运动捕获技术、眼动跟踪技术、手势识别技术、三维实境技术、红外探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通常是通过遥控器、触摸屏、数字摄像头、传感器等多种采集工具将受众的语言、视线、姿势等进行扫描、跟踪和捕获,再经过数据的运算、处理,转变为传播媒介符号来完成与新媒体交互艺术之间的互动交流。交互过程是以最自然的方式触发情感,使观赏与互动连为一体,自然而然融入到艺术的情境之中,触动知觉促使其发生动作并收到反馈,最后将受众的认知与情感移情到新媒交互艺术中,赋予其艺术表达新的内涵。

第5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现代科技开始作为一种独立媒体逐步介入到艺术领域,这种以声、光、电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在当今国际大型艺术展中已日趋主流。而以奥运会、世博会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活动,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化庆典,同时也逐步成为新媒体艺术集中展示的另一盛会。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第一次使用大屏幕,到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将更多的光、影、色彩以及空间利用等因素融入到开幕式中,如今的上海世博会更是将多媒体艺术引领到了一个全新的更为广阔的公共社会领域。

“大型展示除了直接商贸以外,更多的是对新思想、新科技、新知识的传播、推广、引导与交流。它面对的更多的是非专业观众。他们希望在参观时除了获得最新信息外,更希望参观的过程充满乐趣、充满新奇的体验。”[1]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中,新媒体艺术如此大规模的集中作为各个展馆文化活动的主要展演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其文化理念与高新科技的结合成为一大亮点。其中,日本馆的“紫蚕岛”融合了最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和材料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量;英国馆用6万多根蕴藏着形形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形成了一个“种子圣殿”;德国馆重达1.23吨的“大魔球”能在人们的呼声中摇摆并化为一个悬空眼球。现场展示技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高新科技,以3D虚拟成像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本次参展的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几乎均采用新媒体艺术形式进行场馆布置,人们更容易被这种具有“游乐场”性质的互动型展演方式所吸引,新媒体艺术在面向公共空间展示的优势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至此,“新媒体艺术”以一种公共艺术的姿态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

二、新媒体艺术公共效应的实现方式

新媒体艺术呈现的形态打破了传统艺术中既定的形式属性,因为新媒体艺术运用声、光、电、信息等多维度造型媒介进行艺术表现,它的作品“形态”更多时候是一种虚拟空间,但虚拟技术使人们调动综合感官直接感触作品的形式,因而它带来的是一种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心理体验。

新媒体艺术在技术手段上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交互技术,二是虚拟技术,特别是3D影像技术的使用在这次世博会中显得尤为出彩。数字馆中就是完全采用IMAX最新技术,达到了极强的视觉震撼效果。新媒体艺术不仅承续着传统艺术对空间的占有欲望,而且还吸纳了影像艺术中运动和声音两个构成要素,在表现力上增加了听觉感知与时间流动两个新型的审美维度,它依靠这两种技术手段使得造型与展示能力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公共效应得以最大程度的丰富和拓展。

“交互性”是新媒体艺术的典型特征。杜尚很早就提出艺术作品应该通过观众的参与来完成观念的表达,而这正是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体现,交互过程也是作品自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这种“交互”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实时交互,很多新媒体作品在没有交互行为发生时并不生效,它需要观者的参与,与作品产生互动,交互的意义才能实现,从而使参与者进入作品的内部体验。而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交互行为,使作品演绎不同的结果,正这种不确定性、即时性和现场性构成了新媒体艺术交互行为的内涵。

凭借着当今强大的交互与虚拟技术,新媒体艺术通过营造虚拟场景与参与者的互动生产一种“沉浸感”,而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体验”,这种“体验”分为现实体验和虚拟体验两个内容。从创作方法上讲前者是现实的虚拟表现,这种现实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现实虚拟出来,让观者在当前的情景下感受真实,达到一种仿真的效果。后者是虚拟的“现实”,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情景或空间,通过某种介质“欺骗”人们的感官,使人认为虚拟的就是现实,刷新以往的真实体验。比如这次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幅在长128米、高6.5米的折幕上展示的《清明上河图》,走近这个多媒体版的《清明上河图》,人们会发现画面是“流动”的:小桥下河水潺潺,帆船在河面上飘动而过;街上行走的是摇着扇子的市民、肩挑担子的小贩,市集上鸡犬相闻,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声、光、影,动态地交织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北宋汴京市井生活图景。再往前走,画卷的天色还能晦明变化。《清明上河图》上日景里有691个人物,夜景里则是377个人物,其中人物身份、样貌、动作,以及行动的路线在多媒体数字技术的转换下显得栩栩如生,使体验的人产生真实而又陌生的心理感受。

人们首次通过综合感官大规模的感受或参与作品的功能,最终留给自身的心理体验往往是超出预料的,甚至是兴奋刺激的。在步入多媒体艺术时代后,艺术的对象不再仅是物化的实物,更多的是一种虚拟场景,是各种形象的集合体。此时,“体验”对作品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需求的一种更高层次,是精神的狂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世博会各个展馆都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

三、新媒体艺术公共效应的价值体现

科技与文化理念发展的关系是当前社会的一项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课题。本次世博会不同国家对于文化理念的宣传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多媒体艺术的公共效应来实现的。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多媒体艺术利用自身所依赖的互动与虚拟技术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形式上的束缚,从多方位感官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客观上极大地增强了主办方的文化表现力、创造力和感染力。在近年的大型文化活动展示中,从展览、宣传、娱乐、旅游到消费层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多媒体艺术在公共空间范围内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艺术在面对公共空间时除了具备强大的传播技术优势外,它所带来的社会深层价值更加值得关注。“新媒体中的媒介,不仅仅指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或手段,而且指当代艺术作为文化活动面向社会、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方式”。[2]依靠高科技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特别是在高科技媒介逐渐走向民间后,这种全新的感官模式将会直接打破社会传统的审美秩序,形成用体验来构建、反观和替代世界的真实图景,慢慢演化并建构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这些新的空间具体说明了社会与工艺、生命与机械、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了,而这些正是后现代想象的一部分。”[3]新媒体艺术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停留在内容与形式层面,在当今的电子时代中,新媒体艺术语言实质上代表了一种新的全球性语言,对跨文化界域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注脚。

参考文献:

[1]《大型展示中的新媒体艺术――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之“城

市足迹馆”研究》[M].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上海:同

济大学出版社,2010.9.P18

[2]范迪安.《从媒体变革到文化视线――在中国当代艺术研讨

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于《美术研究》[J].2002.3.P66.

[3]乔弗雷•巴钦著,阳敏译.《网络空间的幽灵》载于《视觉

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P203.

第6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艺术学者达里奥·德尔·布费罗曾这样描述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崛起:“40年代是电子艺术的时代,50年代是达达的十年,60年代是多元主义时期,70年代是电脑图像,80年代是影像合成艺术的高峰”。[1]7伴随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交互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一批专门支持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艺术节事活动和专门研发新媒体舞蹈软件应用的专业实验室应运而生。其中,欧洲IMZ舞蹈影像节、美国舞蹈电影节、香港“跳格”录像舞蹈节等特色艺术节为各国新媒体舞蹈作品的展示、评价和推广提供了基础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与科技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中国北京理工大学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研发提供了智力和技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传播逐步形成了如下特征:

首先,艺术创作类型与范围被拓宽,在跨学科领域出现许多新型艺术形态。例如,在美术与舞蹈的交融地带,产生了以互动表演、装置与行为等艺术形式为代表的互动舞蹈项目;在影视与舞蹈的交叉领域,出现了专门为屏幕而存在的舞蹈实验短片。其次,艺术创作方式被颠覆并再造,跨界协作成为主要的新媒体创作手段。在新媒体舞蹈的创新实践中,艺术与媒体、科技,乃至生命科学的边界被不断地打破与重组,单一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已无法独立完成此类艺术创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甚至这样宣称:“艺术家已经没有权力了!因为传统艺术学院并不教科技,所以,他们不能利用科技方法来创作,这是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MIT媒体实验室能够特立独行的原因。重要的是,这是个科技和艺术共同携手创作的地方。”①

而创作手段与创作技术的变革,也进一步模糊了创作者与接受者、艺术家与传播者的传统边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普遍应用,使“人人都是艺术家”变成了现实。一个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编舞”等新型创意传播平台参与到专业化的新媒体创意实验中去。

同样,一个没有专业电影导演、摄制训练基础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处女作迅速扩散开来。2012年2月以来,一部叫做《唯我独尊》(Solipsist)的10分钟实验短片以微博传递等形式在全球互联网上迅速窜红,并顺利摘得本年度美国斯兰丹斯电影节②评委会特别奖。这部结合舞蹈、服饰、戏剧等元素的实验短片,以新媒体“手工”操作的方式制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并借助网上“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诸多的同类案例告诉我们,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机制,将使传统的艺术生产-消费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新媒体策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实现跨界协同创新,赢得传播先机,已成为当今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系统的关键性成功因素。③

一、走向体制化的“屏幕上的舞蹈”

自玛雅·德琳的《一项关于为镜头编舞的研究》(1945年)之后,舞蹈艺术家、媒体艺术家,甚至是媒介技术工作者都在不断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舞蹈视频创新实践。这些适合未来新媒体展览、播映和传播的含有舞蹈创意元素的视频艺术,都可以称之为“屏幕上的舞蹈”。而在长期实践中,“屏幕上的舞蹈”已逐步形成演出空间的“屏幕化”、表演方式的“碎片化”和语言结构的“蒙太奇化”等创意实践特色。

首先,所谓演出空间的“屏幕化”指的是,此类艺术作品的展演空间必须从剧场舞台空间转换为各种类型的屏幕。这就意味着,“屏幕上的舞蹈”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原则上不包括对已有舞台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④而是特指“专门为镜头/屏幕而创作的舞蹈”。着名媒体舞蹈艺术学者约翰斯·布林格(Johannes Birringer)⑤曾论证说,舞蹈的演出空间已进入一个“屏幕化”时代。通过“换舞台”艺术实验,部分先锋舞蹈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了“镜头”和“屏幕”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他们发现,经过镜头捕捉和计算机软件处理,舞蹈动作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被自由重组或再造,舞蹈的“时空力”元素因此而改变。

其次,“镜头”的选择使舞者表演元素呈现“碎片化”特征。为适应“镜头前的表演”,舞蹈演员要更加注重表情和局部动作细节的表现力。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虚拟舞者”和其它视觉元素也可以很方便地被用作“屏幕舞台”空间的特殊“演员”。例如,由戴维·欣顿导演、约兰德·斯奈思编舞的《鸟》(2000年)就是一个没有舞者却充满舞蹈动感的舞蹈作品,并因此而摘得该年度IMZ影像舞蹈节最佳屏幕编舞大奖。

再次,蒙太奇手法使“屏幕上的舞蹈”在时空表达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在我国,第一部比较成熟的舞蹈短片是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电视舞蹈专业毕业生康健飞、顾晶辉等人的《逐梦》(2006年,时长3分27秒)。该作品在全国“迎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钻木取火”和“触摸广告屏”等局部动作的特写镜头,结合现实环境中的舞蹈表演,将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北京共赴奥运盛会的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

目前,“屏幕上的舞蹈”已成为国际上诸多专业舞蹈团体的“常规”作品类型,而不再是先锋舞者的一种实验工具。同时,拍摄剪辑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普及,使很多舞者都可以很方便地创作出自己的舞蹈短片,并把它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冲动”完全让位于“创意表达”,舞蹈创作的“换笔运动”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原本以“合作伙伴”身份进入这场创新运动的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则开始转向技术难度更大的新舞蹈特效设计。

二、“舞台上的屏幕”及其多元开放的创意实践类别

在此,笔者仅以“屏幕上的舞蹈这种概括性的说法来描述各类现场的表演艺术实验与多媒体设计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就开始研究此类结合的多重可能性。到90年代,这类创意实践活动在“舞台多媒体特效”和“公共空间内的交互表演”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从整体上看,这类创意实践活动以交互技术和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基础,追求的是“由电脑操控的声光影像系统与人体行为的结合”。[1]17目前,“舞台上的屏幕”已演化成为回归剧场空间的多媒体剧和进入公共空间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等两个类别。

(一)舞台多媒体特效设计及舞蹈多媒体剧的研发

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辅舞台艺术方式,“舞台多媒体特效”已成为当今各国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程师都愿意积极介入的一块新领地。与电影、电视及 游戏中的特效相类似,舞台上的多媒体特效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某些特殊声音和视觉效果。所不同的是,投影装置艺术在多媒体舞台艺术实践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纱幕、水幕等新型投影幕布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传统投影幕布的异型设计处理,都为多媒体舞台特效设计者提供了施展其创意才华的基本空间。而多种视觉形象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某种结构或逻辑上的“空间蒙太奇”效果,则为舞台空间内多媒体介质交互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具有整体或称全息艺术效果的多媒体剧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的舞蹈多媒体剧研发以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策划、制作的几部中小型实验多媒体剧为代表。其中,由美国媒体艺术家约翰·克劳福德、美国舞蹈编导里萨·诺格尔、中国舞蹈编导肖燕英等艺术家联合导演的舞蹈多媒体剧《北京影像》(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典型的多媒体剧。⑥

该剧主要采用异型投影幕布及其主体视频内容交互作用的方法来营造“舞台特效”,并在成功营造多媒体视觉效果的同时,让舞台上的投影和演员共同参与了“表演”。舞台左侧幕布以电子声效和抽象视觉符号的实时播放为主体内容,右侧幕布以依次播放的“胡同的北京”、“CBD的北京”和“798的北京”等三个原创舞蹈短片为主体内容。右侧主题舞蹈短片讲述了关于现代化北京的三个视觉意象故事,左侧实时播映的影音特效则在提示这三个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在现场表演部分,以简约服装和仪式化表演为特点的舞者视觉形象,则象征着生活在国际大都市北京的现代中国人。作品中,多重时空交错的多媒体舞台特效,不但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而且也有效传递了主创者对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北京的视觉印象。可以说,在多媒体剧《北京影像》中,“技术的革新”已被成功整合进了“艺术的创造”之中。

此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还在学院沙龙舞台相继推出了《女阅》(2009年)、《舞者》(2010年)和《逆光@青春》(2012年)等三部原创中小型舞蹈多媒体剧,分别从整合传播、特效设计、艺术表达等角度对舞蹈多媒体剧进行了探索。尽管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从历史纵轴来,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在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本土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方面的递进式策划思路。可以说,从《女阅》对新媒体投影设计的局部实验,到《舞者》对投影内容与现场表演交互的结构性设计,再到《逆光@青春》以全效多媒体设计进行整体叙事的积极努力,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这三个小成本制作,已经为中国式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提供了第一组完整的实验样本。

(二)公共空间里方兴未艾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

与舞蹈多媒体剧的“学院派”背景迥异,公共空间里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则因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而成为各国政府资助体系的宠儿。在这类项目中,策划人及导演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新或艺术表达,而是社会公众对艺术的参与问题。这种以交互技术为基本载体的“交互表演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观众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以下简称QUT)创意产业学院资深舞蹈及创意产业教授切丽尔·斯多克博士策划并主持实施的大型公共空间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身在异乡》(2008年)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个案。项目以网络时代人的身体漂移为主体,将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的主楼、广场和周围街道设计为主要表演区域。项目以“空间蒙太奇”为主要结构方式,通过舞者在QUT外空间的即兴表演和QUT内多媒体交互表演,诱导社区民众进入主创者实现设定的立体交互空间“观赏”或“参与”表演。最后作品以QUT教学主楼外墙大型LED新媒体展板为“结点”,使各个空间内不同层面的交互表演节奏加快并在高潮点停止。

我国在这方面的创意实践尚处于以国外引进为主、自主策划为辅的萌芽阶段。在国外引进方面,被论者引用最多的一个案例是英国新媒体空间艺术剧团KMA带来的多媒体交互舞蹈《天鹅湖》。该项目曾多次在爱尔兰都柏林的“蜂巢”、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广场等空间“上演”,并被英国BBC电视台誉为里程碑式的数字艺术作品。其核心技术就是利用30米高的高清晰投影设备将普通的广场改造为波光粼粼的“虚拟天鹅湖”,并以交互技术效果引发专业舞者与普通民众的参与式表演。项目策划灵感和基本结构就是柴可夫斯基为芭蕾舞剧《天鹅湖》所创作的音乐。2009年11月18日晚,在重庆人民广场,KMA的专业舞者与500名重庆市民在“虚拟天鹅湖”上翩然共舞,开启了中国观众接触公共空间内舞蹈多媒体交互表演的先河。

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上述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来推进整体创意的实施。在这里,导演更像是一个懂艺术的项目负责人。他不但要在艺术上把握多媒体表演项目的跨界艺术本质,而且还必须以团队领导、技术工程师、艺术家管理者、主题项目策划人等四合一身份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领导、监控和督导。

结语

从历史上看,当前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都可以回溯到20世纪那场影响深远的当代表演艺术创新实验运动。1966年11月,在美国纽约军械库艺术空间内,“艺术与科技结合运动”先驱劳申伯格策划并主持了新媒体艺术史上着名的多媒体实验表演项目——“九天九夜:剧场艺术与工程师”。这个项目的价值在于探索了“跨界实践”的创作方法,确立了多媒体技术与表演艺术交互作用的实验模型,培育了一大批掌握多媒体创作表演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新媒体舞蹈表演艺术家。

就实践现状而言,包括“屏幕上的舞蹈”和“舞台上的屏幕”在内的各类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活动,都至少需要两个关键性成功元素。这就是,“物”的元素和“人”的元素。其一,明确到位的资助与合作机制是项目执行的物质基础。其二,导演能力与管理者能力兼备的艺术总监是项目实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为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当今各国政府都会调集经费和资源对网络视频空间的新媒体艺术以及公共空间里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进行资助。我国现行文化政策中事业与产业并重的格局,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确立,也势必会为中国式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最后,此类项目的成功实践,还需要培养一批“超级导演或艺术总监”,以确保项目创意、结构和整体意图的实现。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建立起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所必备的协同创新机制。因此,在创作、展示和研究协同发力的基础上,以跨界策展等方式推动创意实践的落地实施,这既是国际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现实路径,也是中国新媒体舞蹈发展的未来趋势。

注释:

①根据有关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网站信息及有关内容编译整理而来。

②斯兰丹斯电影节以鼓励“第一次拍摄”、“微电影”而着称,是影响力最大的实验短片艺术节之一。

③关键性成功因素法(key success factors,KSF)是一种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找出促使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围绕这些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有效规划。在此,笔者借用这种方法来探讨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实践路径和成功要素。

④我国舞蹈界曾用“电视舞蹈 ”一词来分析这类媒体创作实践活动,主要代表作品是白志群的《扇舞丹青》和刘春的《伞》。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也曾沿用“电视舞蹈”这个名词来指称其具有国际新媒体艺术视野的媒体舞蹈编导专业(2002年-2009年),后在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将其正式更名为“新媒体舞蹈”(2010年至今),自此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新媒体专业进入“名实相符”的发展阶段。

第7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VIDEO;技术;艺术;数码

观看先于词语表达,儿童在能说话之前就具备注视和认知的能力。

――约翰•伯杰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简单地说新媒体艺术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严格地讲,这里的“媒介”不仅指各种技术,也包括各种新的材料。与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新媒体艺术还处在一个新生并且正在发展的阶段,因此还无法非常准确地给其下一个定义,在当下我们可以把新媒体艺术作为数字录像艺术、网络艺术、声学艺术、计算机艺术、网络广播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新媒体作为艺术的媒介形式有效地将纯粹的个人视觉认知创造转换成具有社会性的视像产品,同时又可以将已有的社会视觉现象有效地吸纳转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视觉资源,在互相消解中改变了“看”与“被看”的身份认同。什么是Video艺术?Video一词的直接词义是指电视、录像、视频。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在电视、录像和视频出现之前,即20世纪的初期,摄影、霓虹灯、电视机械等手段已经在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中被使用。从Video艺术在技术和观念上丰富的实践历史看,Video艺术在后来的发展中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Video这个词在字典中所指的“电视、录像、视频”的含义。Video艺术几乎是一种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使用的艺术。他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拓展性和批判性以及技术在其中的用意。数字媒体艺术不单纯是对艺术本体思考的结果,也并非技术上的简单递进,它正日益与社会发生互动,也正是数字媒体艺术适应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特别之处。

二、新媒体中VIDEO艺术的主要特征

由于科技的发展,Video艺术和电影如今仅在很多技术上有一些影像质感上的差异,在媒介层面即数字录像、光盘或者胶片之间实际上已经彼此转录。媒体和技术在我们的工作空间和程序中所引发的巨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我们所熟知的时代。显而易见,它也在众多的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媒体艺术,也就是录像、计算机图像、动画、网络艺术以及以最前卫的形式出现的交互/虚拟艺术和它的分支遥在艺术和生成艺术,已开始主导图像和艺术理论。比如一些Video作品先是用电影胶片拍,然后转录成DVD数字光盘在展示空间投影;或是先用DV拍摄,再翻转成电影胶片播放。我们正经历着从计算机控制的虚拟空间和图像本身,到那些显示独立生成能力和栩栩如生的生命系统图像,再到包罗万象的视觉和感官领域这一发展过程。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研究新媒体艺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沿着技术性的线索展开研究。

(一)技术性

20世纪初期的艺术家们表现出了把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特殊兴趣,立体主义艺术家发明了全方位观察和表现物体的形式,未来主义艺术家则对速度和运动感表现出了特别的幻想,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开创了20世纪以时间和运动为特征的动态艺术表现历史。大致可以归结为以光、机械、磁力、电器装置、电子系统化学反应等的内在艺术以及运用声波、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的视觉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例如,20年代以马达、合成材料为主要技术手段的“活动艺术”(Kinetic Arts);战后以各种复合材料为中心的“复合媒体艺术”(Mixed Media Arts);60年代以电视媒介为主要技术的“影像艺术”(Video Arts);7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计算机艺术”(Computer Arts);80年代以后以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数字艺术”(Digital Arts);基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工生命艺术”(Artifical Arts)以及目前各种以传感技术为手段、具有反馈功能的、广义的 “交互艺术”(Interactive Arts);各种与网络和软件技术相关的“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s)和 “软件艺术”(Software Arts)等各种新形式的艺术。这些在新的技术环境中诞生的技术型艺术使人类的创造型活动朝着扩展传统艺术领域和美学概念的方向又迈出了一步。

(二)连结性

Video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

新媒体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不在线方式,通过随身听、电脑和办公设施;在线方式,通过互联网。无论在线还是不在线新媒体凭借数码语言,可以将书面文字、视听资料和信息数据整合在一起。很多艺术家正是运用这种超链接进行艺术创作,最后会出现全新的思维、关系、影像与经验。

新媒体艺术以其与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语言形态以及独特的方式关注着社会和生活。如网络艺术最大的特征是人们可以跨越地理和空间障碍进行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网络艺术和一般交互艺术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艺术中的交互不局限于观众的“选择”,而是在图形或声音的程序中直接加入观众的命令,引发图像或声音产生无法预测的变化。同时,因为是在线交互,所以多位观众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方与作品进行链接,发出各种指令,这样的即时和匿名现象所引发的许多不可预测的效果也是网络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

(三)互动性

首先表现为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因为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还有艺术家与智能化机器的互动。在互动性Video中,图像在真实时间中的瞬时传统打开了新的途径,从而确立了计算机艺术的特性以及它要求成为一种全新艺术媒体和风格的主张,这样的风格建立在一个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分界点上。但也有批评家认为,艺术中的计算机首先不应作为新媒体对待,而应作为“概念”的内容。从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如果现代主义主要关注新媒体和进步的概念,并且概念艺术可以被视为导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那么计算机艺术则可以被理解为连续的所有三个组成部分,保持对新媒体的关注,一个概念的定位,一种对互动性的专注。但这种互动或许体现在间接的不在场和直接的在场,或许是根据观众的理解直接去完成作品,或许是按程序演绎别的样式。由于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关系,往往艺术家无法独自完成,必须向资讯、工程、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等专业人才寻求辅助。这也象征着艺术家身份的转移。

“互动艺术”一词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使用,它界定了多种媒体的实验和革新的广泛范围。互动艺术展现了一种数据(图像、文本、声音)的流动和一系列虚拟的智能结构、环境和网络(像表演、事件、个人经历和私人体验)。在这样一种方式中,观众能影响这种流动,修改结构、环境或驾驭网络。对艺术的互动性问题不能不提的一个贡献是彼得•韦伯(Peter Weibel)致力于互动艺术的特辑《艺术论坛》和题为《在系统的网络中》的文章。伴随着录像和录像装置的出现,互动性开始成为录像艺术超越其他传统艺术媒介的优势。数字化的出现使计算机作为一种创造工具的互动性自由的服务于艺术家和公众。计算机化模拟的独创性和互动影响的组织化使观看的概念之路更加具象化。

三、 VIDEO艺术的美学思考

Video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经济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显然,随着照相和电影以及今天随着数码技术和其他后照相的已经能在三维空间里模仿抽象的、平面的、“不存在”的物体种种高尖端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出现,另一个再现真实的重要界线被穿越了。所有这些手段都提出了主体特性对抗称之为眼睛客观特性这个问题:影像的经验性真相(图像永远不撒谎,一个在言说之时不攻自破的谬见)。就像摄影术和电影胶片是上个世纪之交的重大视觉技术发展一样,数码技术是一个新的世纪之交的视觉技术发展。同样,它也必然会影响到视觉艺术的发展。

就Video艺术创作来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艺术品”的概念总是受制于历史的变迁。一种形式会在某一时期享有特权并获得牢固的地位,直到它被另一种形式所取代。任何被称为艺术品,也因此值得被铭记的事物,就像莫里斯所证实的那样,会受制社会群体的架构。一件艺术品象征并汇聚了关于世界的特殊的艺术观念。除了所有风格上的不同外,它聚集了概念、意识和假设,美的取向和标准,并且有意无意地遵循着社会的风格。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从反叛传统开始,逐渐为社会所接受,到今天已经发生功能性的变化,并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一件开放式的作品,依赖于当时观众的交互或者遵循博弈论的高级变┝俊―作品被假设为一种游戏,观众遵循“自由程度”而成为游戏者―― 这是图像失去其历史记忆和见证能力的有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持续的技术系统为框架的、短暂的、任意的、不可再生的、无限的可操作图像。作为一个独立体的艺术品已经消逝。计算机可能成为信息最好的储存库,只要操作系统或者存储的媒介不过时,但是它无法记录或者复制一件物质化了的艺术的感觉。特别是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任何人面对这些鲜活的图像,都不会无动于衷。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新媒体生成的虚拟现实还允许我们进行不仅限于物理规则的美学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创造会更加真实、引人入胜。感知的潜能将处于失重状态,在图像的世界里漂流触摸并传递到新媒体创造的生物,表面和文本的改变,个体或集体经历的庞大得可怕的空间,迅速变化并导致人的欣赏的麻木,感觉的高度、深度、和速度。被沃尔特•本雅明判断为电影审美创造的“震撼”,将完全有可能以更明智的方式得到复兴和强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逐步提高,逐步在实现着尼葛洛庞帝描述里“数字化生存”的社会景象。由于社会发展外在与内在种种因素的改变,无论科学技术会给艺术带来怎样的前景,可以明确的是,在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带来了美学结构性上的变化,使新媒体艺术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科学与艺术、现实与虚拟、大众化与个性化之间的整合特点。人类的发展是没有终极的,艺术的进化也是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无止境地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 [德]奥利弗•格劳.虚拟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4] 王南溟.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5] 徐沛君.传媒与当代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6] 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一、技术与艺术的并存

新媒体艺术从产生起,就是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融合的产物。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就如同大脑和工具一般,缺一不可。艺术家们利用新的媒介来表现自己的观点,从而让艺术在高科技时代得以鲜活地表现在世人面前。技术乐观主义者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写《理解媒介》一书时,就把电子媒介作为人身体的延伸,他认为我们每一种技术的进步,都将逐步人性化,“我们在塑造工具的同时,工具也在塑造我们”。新的技术媒介使作品的创新成为一种可能,艺术在后现代文化中扮演了一种变革的角色,但不意味着它们会按照人的意志和需求去发展和控制。英国艺术家本杰明•威尔认为,艺术作品首先体现的应该是艺术家的思维观念。仅仅通过技术产生的创作,不能称之为艺术创作。一些理论的批评家还认为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和传统断裂的,对传统一无所知的人,甚至还预言了“艺术的终结论”。事实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需要,仅仅是艺术的地位和形式发生了改变。虽然艺术有了不同的形态,但是构成艺术的元素并没有改变,无论技术手段如何组合、承载它们,一个新媒体艺术家如果不懂艺术构图、色彩、比例、光线,无论如何精通新媒体技术,都无法成为一个新媒体艺术家。历史是前行的,超越时间,是人类发展的证明。艺术也同样如此,艺术虽然形式和地位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艺术体现人的思想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艺术家们还是在用这种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情感,只是因为新媒体把艺术的本质揭露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而已。艺术是为人服务的艺术,传播也是为人而传播的,媒介也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媒介。无论是技术或者媒介,都只是一个艺术家用来表达的载体,只不过每个时代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新媒体没有改变艺术作为艺术应该所有的品质,只是赋予了它新的传播方式。雷蒙德•威廉姆斯说:“我们不但要拒绝所有形式的科技决定论,我们同时也得自我警惕,不要以为科技完全是外在力量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新媒体理论的时候,应该深入它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中去,跳出新媒体技术论这个圈子,承认技术与艺术上的特殊关系,在更高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新媒体艺术,探索它们的审美特征以及新的艺术体验。

二、表现形态的多样性

传统艺术表现的是美好的事物,而现代新媒体艺术则不同;传统艺术希望取悦受众,而不是震撼、互动和参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至今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艺术家们的独具匠心的创造,还在于作品的意义、观念等形式的转变。新媒体艺术的造型多样,超出了许多艺术家的想象。让人们对美有了重新的认识,形成其独特的美学价值。首先是视频艺术。视频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最早的创作手法。视频艺术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依赖于动画以及合成视频或者音频数据制作而成。至今仍然在大范围内实践着,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影像装置中。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就宣布了电子媒介时代到来了。他指出“电波媒介”很快将取代活字媒介,由电视引发的“影像文化时代”即将到来。电视的特征,使得观看者有种被资讯包围的触摸感,这就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资讯”的理论。视频艺术是一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的媒介。它不以商业利益为目的,利用录像技术,突破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削弱了人们对时间、距离、场所等固有的概念感觉。艺术家在通过对作品的重组、快进、穿插和剪辑改变时空的同时,也扩展了艺术表现的领域。其次是交互艺术。罗伊•阿斯科特说过,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就是连接性和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就必须进入作品中,与作品产生互动。20世纪70年代后,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趋势:艺术家不再独立完成一件作品,而是更倾向于合作创作,特别是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合作。其实,观众不再单单只是被动观看者,而是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这些具有反馈功能的双向艺术作品,除了对观众动作有反应,也会对周遭的环境有所反馈。交互艺术作品的形式丰富多彩。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综合媒体技术创作的交互艺术作品形式不断增加,各种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综合运用的作品也不断涌现出来。我们很难对其进行严格的分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交互艺术与传统艺术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艺术作品本身成为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过程。如果观众参与了作品的创作,那么艺术的体验就是常新的,艺术的作品就是动态的。观众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进入艺术作品当中,都可以改变艺术品的叙述结构,造成不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结果[1]。当今最流行的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法,莫过于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可以生成集视、听、触觉为一体的交互式环境。在这样的虚拟空间中,用户可以借助数据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数据衣等其他数据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得到与真实世界极其相似的体验。它倾向于互动性,让不同媒体形态互相连接,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效用。一方面利用影像的多元化混用,例如计算机合成、三维虚拟影像等;另一方面是多种媒介的混用,如装置、互联网、音乐等,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器官,吸引观众参与其中,激发人们最丰富的联想力,体验这样的互动过程,以身临其境感改变以往的视觉经验。这种难以界定的形式,这才是新媒体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以一种“兼容并包、合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对精英艺术的消解

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听演奏会、欣赏绘画、看歌剧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渐渐大众化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从过去的高雅的文化圈中慢慢走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消费品。本雅明撰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时候,也许没有看到现在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复制技术的出现,也难怪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说:“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2]电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形式。由于电影的拍摄是片段性的,所以电影演员不需要进行高难度的训练,只要扮演好他自己,然后通过后期的剪辑,便能收到好的效果。电影文化利用“蒙太奇”的技法拼凑现实表象,达到欺骗观众视觉的目的。人们从电影中获得的美好憧憬而使他们安于现状,不会极端反叛这个社会。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人的认识永远达不到客观现实,只能无限地趋近于它。大众化的不仅仅是电影,网络艺术以广泛的传播和互动性,给艺术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个能体现自我价值的空间里,网络艺术鉴赏者可以创作艺术、评论艺术,甚至可以修改艺术的初衷。技术所创造出来的环境,滋生了这些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价值取向和不同风俗习惯的网络艺术鉴赏者,使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如此贴近。消解和消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导致了公众的精英意识逐渐消亡。他们认为,虽然新媒体艺术有高雅和通俗之分,但是大众化被认为是新媒体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前卫的艺术家们利用前沿的技术所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虽然新媒体艺术家强调自己的作品不同于商业文化,拒绝新媒体艺术成为商业艺术,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那些电子传播工具,如数字摄像机、电脑、打印机等普遍化,网络的普及,大众都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那么新媒体艺术自然就成为一种平民的艺术,这是无法避免地对精英文化的消解。但是虽然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拥有画笔和纸,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著名的画家;每个人都会唱歌,并不证明每个人都是歌唱艺术家。也就是说,我们新媒体艺术真正的话语权,还是在精英的手中,我们爱看的是名人的微博、知名人士的画展、大导演的电影。普通人的创造,不是没有吸引力,而是缺乏说服力。所以,新媒体艺术对精英艺术的消解是无法避免的发展趋势,但消解不是消亡,如果把精英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那么审美也就没有意义可言了。

第9篇:多媒体互动艺术范文

摘要:本文从参加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自律与思辨”活动而引发思考,主要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重点分“国内外紧随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现状”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两大部分阐述了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展望了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技术;发展;新媒体艺术;未来

前 言

2013年10月28日——2013年11月6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自律与思辨”——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如期举行。展览学术委员会主席王鸿海教授对本次展览作了重要讲话和阐述并对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展览由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主任刘旭光教授策划,展出了来自六大洲十余个国家近200件作品,包含新媒体实验电影、影像装置、实验影像、数字绘画、独立动画展映、独立电影、新女性主义艺术、芬兰短片、国际学院作品、质像叙事、架上绘画等13个单元。

展览期间,关于本次新媒体艺术主题的以学术交流、座谈会、论坛等形式开展的各类活动频繁,精彩纷呈;放映厅里人潮攒动,展览厅内到处布满了投影仪和电视屏幕,各类新媒体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件件精品。可以说这是新媒体艺术发展进程中一次里程碑式的活动,代表了当前国内外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前沿。

这是一次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百花齐放,也是一次关于技术在新媒体艺术实践中的大应用、大融合。展览策划和实施正是一大批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活动结束,映像犹存,就如本次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的主题——“自律与思辨”,无论从作品的内容本身还是从作品先进的展示方式来看,我相信,展览的主题只是一个“引子”,而每位作者和观众都会陷入关于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思考之中,本文亦试图站在技术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之路。

一、国内外紧随技术的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现状

1.1从新媒体艺术概念说起

新媒体之所以 “新”,是因为其本身处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另外主要就是体现在技术上,正如《新媒体艺术史纲》所说,新媒体是指使用所有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根据新媒体艺术发展进程和实践经验,我们普遍将其理解为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这种艺术主题内容及形式等都是以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来表达先进的艺术观念的,现在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将计算机和网络传输连接在一起的艺术。新媒体艺术与技术是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艺术概念还会有新的内涵,同时也会有新的艺术家作品出现,为新媒体艺术增添新的色彩。

1.2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随着20世纪艺术发展而逐渐形成和显现出来的,而20世纪后期的新技术正是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土壤。

研究表明,国外新媒体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录像艺术可以说是新媒体艺术形成的真正标志。70年代,欧美的许多大众电视台纷纷设立实验电视节目,为新技术与艺术思潮的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它促使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将电子媒体与传统视觉艺术相结合。80年代,录像艺术借助新技术的力量开始在各种国际大展上出尽风头。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投影技术的发明和普及,新媒体艺术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三维虚拟、计算机动画、数字编辑、影音互动和感应、游戏程序等。

当国外新媒体艺术跟随着技术发展的脚步如火如荼地行进的时候,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也在学习和借鉴中诞生于90年代,其标志就是影像艺术的诞生,主要是指 Video 艺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普及,像互动技术、网络技术、Flash 动画技术、电子游戏技术、三维视觉技术以及计算机数字编辑技术等开始进入 Video 艺术的制作。2000 年以来 Video 艺术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如图片修改、拼贴、动态剪辑、三维 影像、影音合成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技术性

2.1新媒体艺术特性与创作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新媒体艺术作品,可以总结出目前新媒体艺术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交互性、虚拟性、观念性、记录与反记录、媒体依赖性、现场感等,而这些新媒体艺术特征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存在。

交互性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与艺术的整合之上的。首先随着Internet和其他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交互技术使得新媒体艺术能够通过形象、语音和行为识别,从而产生艺术家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实现艺术创作与艺术体验的双向交流,突破艺术活动的单向模式,让艺术焕发出更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极具中国风格的巨幅卷轴画卷缓缓舒展,艺术表演者互动其中,天衣无缝。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平台上,交互技术通过新媒体作品互动展示和应用,对它的受众群体进行了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其次,互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为艺术家们提供多元化、交互式的信息,可以从程序化的信息中获取大量的创作灵感;另外,交互性还体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媒体艺术以网络为工具,致力于实现全球共享和无界沟通,把全世界的观众融入到一个公共的艺术平台之上,实现实时的连结与互动。

在虚拟仿真的数字世界里,可以创造出对传统媒介形式来说难以实现的超现实的高精度多媒体艺术作品,如现在非常流行的3D、4D甚至5D影像视觉体验。技术所提供的逼真的虚拟手段,使创作者能方便而精确地表达创作意图。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创作者可随心所欲地在艺术空间驰骋,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这种新媒体艺术模糊了艺术和技术的界限,构成了技术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审美趋向。

2.2技术的发展是新媒体艺术的延伸和辅助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炫技,而是把握了艺术的本质,明确了艺术的发展方向。“伟大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有魅力,并不只是因为作品表现出繁复的技巧,而是因为艺术家凭借卓越的技术在作品中呈现出存在的光辉,技术并不单凭技术本身的精良而成为艺术,技术只有在成为展现事物存在的凭借时,才能转化为艺术”。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更新了艺术的概念,更是体现了一种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

艺术家经过不断地实验和探索,逐渐发展出个性化的表意语言,这几乎是所有艺术家共同走过的道路,不管是早期的摄影家、录像艺术家,还是新媒体艺术家,大多表现了一种对于技术的高度敏感,从摄影胶片到数码像素,善于追踪技术并通过实验摸索,迅速展示出新的表现语言。技术促进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但面对丰富多样的技术形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艺术和技术的关系,这个是新媒体艺术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三、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