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精选(九篇)

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1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关系手工艺设计 4C原则 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02-02

1 引言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来说,城镇化对当下的中国都是大趋势。粗略预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每年将有13亿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城市人口总数也将在2030年跨过1亿大关。城镇化不应该只是基础设施、住房和城市规划所导致的结果,而应该被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和有机的过程,是政治、人口、经济、政策、思想、社会和文化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的重建,而是某种程度上的个人自我认同在文化和心理学上的复兴。

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需要生态意识,而且需要探讨多年来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的文化和心理连续性。除此之外,后者还有助于平缓不可避免的城镇化转变进程所带来的不安和困惑,因为伴随城镇化进程的还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巨大变化。然而,大多数的城镇化研究关注对象的硬件指标,如经济(Jacobs,1970; Kirkby, 1985; Scott,2008)、工业和政策(Davis&Henderson,2003),、人口(Davis, 2011)、城市规划(McCarthy&Knox,2005),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即在巨大变化过程中的心理适应问题。讽刺的是,人应该是城镇化所关注的核心,而不是对政策规划这种欠缺实践性内容的过度关注。城镇化是一个从国家的角度对包含经济、产业、政策、人口和城市规划在内的大问题,但微观社会文化环境需要通过人类明确网络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的方式来定义。文化心理学(Shweder,1991;Berry,1999; Kovecses,2003)和环境心理学(Ba rker, 1968; Gifford,2007)的相关研究表明,适应新的环境是一种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状态的交互作用过程,文化元素在环境改变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案例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手工艺产业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并探索关系式的概念以实现青海省互助县土族自治县(称为互助县)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关系式设计的概念通常以4C原则来定义,包括沟通(communication)、社群(commun.ty)、情境(context)和连接(connection)。关系这个词语起源于两个汉字的拼音,是用来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关键概念。不同于其他研究中的业务资源和利益,在本文中,关系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创建无形秩序的框架,而且还是对过去和熟悉感在文化和心理上的维系,这将在城镇化转型期间通过工艺品促成与新环境的亲密关系。

为了验证这个新理论,在2014年,我们对与青海省互助县当地工艺零售商合作的10个民间工匠进行了开放式家庭访谈。由于篇幅限制,在本文中我们从10个访谈中选择了1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民间工匠和当地零售商以及非专业的设计师之间是如何相互受益,并逐渐适应城镇化进程的。本文还将从工艺品设计、城市规划、情感与心理适应这几个可能会促进工艺及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对关系式设计和4C原则的影响及应用进行说明。

2 手工艺设计联盟与个案研究

互助县的工艺和设计的联盟值得关注,因为它构成了城镇化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互助县的工匠和设计师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具体模式。如今,互助县零散的工艺品制作经历着从手工艺制作经济到以市场为核心的城市经济的转变,涉及到车间和工厂、工匠和设计师,这为手工艺与设计的联盟打下基础。城镇化进程中出现这个过渡阶段其实并不令人惊讶。

在当地工艺机构的帮助和指导下,可以实现本地手工艺人产品的展示、大量营销、订单签订等,也可以被视为互助县工艺品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因当地民间工匠聚集的工艺品社群而闻名。手工艺社群主要采用民间工匠和设计师在生产过程中双向合作的生产方式,主要产品包括土家族文化工艺品,如土家族特色服装、刺绣,以及其他衍生品。手工艺社群只有八个全职员工,其中有三个人负责工艺制造和生产,同时也担任设计师,给在家中工作的工匠提供市场定位;四人负责业务和市场,负责从民间工匠那里收集工艺品;还有一个负责手工艺社群运营管理的领导,同时也从事工艺品设计及给民间工匠制订培训工作等计划。

一般而言,待嫁的土家族女孩需要准备一套土家族刺绣服饰作为嫁妆,代表好运、财富和幸福。但对李发秀(Li faxiu)而言,用针线为自己缝制嫁妆的习俗在城镇化引起的生活方式快速改变中消失了,既幸运又讽刺的是,她们的母亲为她们制作了嫁妆,就像李发秀(Li faxiu)为她的女儿制作嫁妆一样。李发秀(Li faxiu)惋惜地说“土家族刺绣会随着母亲们的离开而消亡”。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家族刺绣被赋予了当地文化的标签,吸引游客购买,李发秀(Li faxiu)的手工艺品被外国游客和专业的工艺品收藏家所熟知。她还与手工艺社群的设计师合作,探讨如何对传统土家族刺绣作出改变以延长它在城镇化中的生命周期。由于当前土家族民族服装只出现在某些正式的场合,造成这种服装占据过多劳动力成本和过长的生产周期,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所以李发秀(Li faxiu)和设计师团队致力于将传统刺绣的实用和功能特性转换为现代刺绣的装饰性和以生活为中心的特征,更好地与城市环境下的新生活方式进行匹配,如刺绣钱包、刺绣手机套、刺绣戒指和旅游商品等。

3 “关系”和4C原则

3.1 关系:创建隐形规则

关系意味着人、物、环节以及自然等之间的联系,尤其适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社交网络的动态性影响。陈小平(Xiao-Ping Chen)认为关系不仅指人际关系,它也是国内成功商业模式的一个关键条件。在成为新城市居民的民间工匠中,大多数是女性、老人或文盲,没有了手工艺,他们更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文化的DNA深入他们的骨髓。另外,当进入新的环境,我们需要对他们持续进行关注,特别是那些只精于手工艺技能的农村人,在这方面现在已经有了较多深入的研究。

要想从社会关系角度了解中国文化,关系是“一个重要和决定性的元素”,最近,它横跨中西方学者的界限逐渐成为没有额外文字解释的词语。在国内外文献中,关系已经巩固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有效范式的地位。尽管对于关系有多方面的意见和见解(Jacobs,1982; King,1991; Xinand Pearce, 1996; Farh et al., 1998; Lin, 2001; Gold et al., 2002; Chen andChen,2004),但几乎没有关注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商业中的关系意味着资源和利益,而在本文中,我们把手工艺品制作看作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促进与新环境之间亲密关系的文化和心理上的连结。城镇化转型期间通过工艺品。不同于陈小平(Xiao-Ping Chen)的对关系的解释“关系是中国本土构建的产物,是一个非正式、具象的两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遵守着相关社会规范的这样一个隐形心理契约,如维持一段长期的关系,相互承诺、忠诚和义务”,这里的关系,不论是指实物工艺品制作还是城市规划,或是情感维系,都是作为一种隐形的规则而存在,而并非严格地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可以指人与物之间通过手工艺的连接,进而减轻变化所引起的焦虑感和陌生感。黄(Hwang)将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即社会情感型、工具型和综合型。这里的关系更接近于第一种类型。

3.2 手工艺可持续性的4C原则

4C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来自外在客观世界的社会和沟通的维度,由刚性、不可避免城镇化后果来决定;环境和连接的另一个方面是内在主观系统,由当地文化的可持续性和工匠的心理需求所共同决定。

手工艺必须找到一种在消费的社会和城镇化中存活的形式来寻求发展和壮大,而设计思想是实现可持续性转变的有效工具。工匠和设计师之间的相互通信维持商品和文化之间的平衡。工艺社群中的设计师也扮演着销售者的角色,他们了解市场需求,也熟知专业的设计方法,可以促进手工工艺到工艺品的转变。此外,设计师涉足民间工匠领域将对之后的产品市场推广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适应消费者的文化。另一方面,民间工匠在创造具有原始当地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工作中显然更具优势。然而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不仅是工匠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手工艺设计社群也很重要,它能提供一个将当地劳动力转化为利润的交易平台,以及作为一所培训学校为手工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

根据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在具体环境中,人类的精神生活与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有着紧密联系。文化体验作为自我塑造的基础,是个人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匠每天都进行“自我探索活动”(Dormer, 1997)的手工工作,因为如果一个人在有意义的实践生活中工作,他们将更好地生活在一个从过去到现在持续过渡的世界中,更容易在城镇化进程不稳定的改变中清晰地识别自我。事实上,以旧方法做工艺品的这种活动,是在遵循着隐形的规则,并在其中建立个人生活,重新描绘个人的日常生活故事。除此之外,环境原则将利益驱动商品模式与文化驱动产品模式区分开来,确立了手工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没有其他收入渠道的民间工匠们从旧的手工艺制作生活方式中得以慰借。

第2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的矛盾所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社会形态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总是可以基本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也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和支配,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并结合艺术和生活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称之为艺术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同样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主张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和实践和意识紧密联系的,而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艺术设计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设计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有目的的创造跟物质生产也是分不开的,艺术设计的内容是随着人们时代生活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情感的发展而发展的,艺术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所以艺术设计与生产实践和意识也是有着某种紧密联系的,所以艺术设计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是联系的,艺术设计作为特殊的生产力同样与其他的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二、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1.社会经济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形式,由此看来,社会经济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换言之,社会经济决定艺术设计,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状况的兴衰盛亡决定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对社会经济起着推动作用。

艺术设计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社会实践生产,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繁荣的社会经济造就繁荣的艺术设计,反过来,艺术设计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不是纯艺术,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同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时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它体现着艺术创造力与经济技术实力的结合,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次,艺术设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把人们的意识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实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改变和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三,从历史上看,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案例也是相当多的,最典型的就是包豪斯运动,包豪斯本来是起源于德国的,可是在二战期间,各国优秀设计师为了躲避战争对艺术的摧毁,纷纷前往没有遭受战争摧毁的美国,由于这些设计大师的到来,骤然间给美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发展。

3.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性的生产实践,这种目的是指人们的期望与需求,使艺术设计能为人类自身服务的期望与需求,这种目的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功能性,然而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所以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把人们的这种多种多样的期望和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来服务与人们。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繁多,人类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通常物质需求较直观,易于把握,像吃穿用等这些物质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容易满足,但是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很微妙很难把握,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不好解决,难以满足,这对我们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气质,能慰藉人们的情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蕴含的精神含量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时,它的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艺术设计作品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中都能满足目标群体的精神需求。

二、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

在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有的人认为艺术设计是从属于政治的,它的存在是为政治服务的。还有人认为艺术设计是完全独立的,它与政治没有关系,不受政治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艺术设计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影响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反应政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设计和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但从它们与经济的距离相比较来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近些,马克思基本原理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吗,与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服务的目的。其次,艺术设计的本质表现了人的需求,而政治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影响艺术设计,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艺术设计也反作用于政治,通过政治为社会服务。在我国,艺术设计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艺术、文学、科学等,而艺术设计则是文化的一种表现现象,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物。艺术设计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察觉文化的存在都是通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艺术设计和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创造的灵感来源,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内涵,艺术设计和文化相互影响,一个时期的文化影响着那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一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也影响着那个时期的文化。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淡然无味,没有思想也没有内涵。记得几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哪些的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么多年对艺术设计的学习,也验证了这一点,以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就像现在许多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设计教育的人,他们只是学过一些现代的艺术设计的操作软件,也可以做设计,但他们永远也只是设计软件的操作者,永远也成不了大设计大师,这就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原因所致;相反,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那么它就会有思想有内涵,就会丰富,它的生命就会长久,它所表现的事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精神层面上讲,艺术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说艺术设计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我看来,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就是一种底蕴和延伸的关系,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底蕴,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石,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的表现,艺术设计丰富着我们的文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是人类对自己文化的创造,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第3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 美术 建筑设计 构图

美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早以不是新鲜的话题,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由来已久,建筑在目前社会发展中要表达出一定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照顾到人们内心的审美需要和真善美的发展需求。建筑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设计中涵盖着民族文化力量,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和标志。建筑装饰是目前建筑工程表面的保护层,但是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审美的要求不断增加,逐步加大了建筑设计的难度。从根本上来说,建筑美学它是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行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行业,成为建筑工程中独树一帜的工程环节。随着大量新颖别致、高标准建筑工程的出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构图,对建筑设计与美学直接的关系的进行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努力的将现阶段科学技术成果和建筑美学应用于构图设计之中,形成一个系统的设计流程。

1、美学对装饰设计构图的影响

建筑装饰设计中,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都会设计到各种设备的应用和位置布局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手段和措施影响着建筑功能和建筑物美观的有效发挥。室外装饰时要考虑该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关系,而在室内装饰构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室内各种家具之间的摆设要求,针对室内的家具和其他装饰品的摆设要按照统一布局的需求进行分配,确保结构图的合理有效,是否符合美学的理念和要求。

美学对设计的影响在这方面比较大,设计时要结合房间的形状、颜色、与其他房间的关系、生活习惯、人流走向、平衡与对称、聚散、韵律美等等法则去推敲,才能组织出合理的空间构图。这种构图方式与普通美术的构图方式不同。普通美术的构图只从美感考虑,而在装饰设计中不但考虑美感而且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合理性。所谓构图即我国传统画论中的“经营位置”,晋代画家顾恺之称之为“置阵布势”。构图是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现。学习作画自始至终都应贯穿构图意识,练习如何组织各种物体的关系,深刻理解主次、聚散、平衡关系等美的法则及用法,处理好装饰设计中的各种关系。这些美的法则都是在学习美术时需要掌握的内容。

2、美术效果——透视在建筑绘画上的应用

美术效果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的比较广泛,在目前的建筑绘画结构的应用中,通过将轮廓和线条色彩的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之中存在的各个环节,针对绘画措施和要求确定性及时分析,对个中大型的物体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指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和措施要求。建筑绘画的透视要求要在确保画面主体形象的前提下做出准确判定,确保绘画的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控制,形成系统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在画面的处理之中要尽量确保画面的准确和清晰,对各个线条比例要严格的控制,而在其它绘画方面对透视要求不像建筑绘画那样严格,不需要控制各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并且对线条的要求也没有如此的精密。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立体效果的广泛应用,三维性的透视效果图在方案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目前的图纸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体现图纸在使用的过程中线条比例能够满足目前建筑设计要求的关键。同时还能够在设计图纸中直观的表达出需要表达的要求和设计效果理念。与建筑绘画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三个透视点的控制和分析理论。透视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整个画面处理的重点环节和方法。每一种透视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要深入研究,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只有牢牢的掌握各种透视点的分析布局要求,才能够在设计之中展示出其良好的设计效果,通过对透视性能娴熟的运用,才会尽可能的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处理效果。

3、建筑设计用绘画色彩的运用

室内、外设计均属于环境艺术。在色彩的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特殊色彩的应用,这样能够有助于它在处理的过程中保持人们心情的舒畅,避免由于特殊的色彩而造成人们心里和心情的变动,这是源自于美术学的经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外设计方面人们比较注重对室内的各种色彩搭配要求,对室内物品的陈设和色彩搭配要求都不断的进行处理,使得在工作中形成了有效的处理方式和环节要求。但总体还是倾向于简洁、整齐、明快。基本色调要求把家具、照明、床上用品、窗帘等室内用品相协调统一起来,营造一种舒适温馨的气氛。建筑绘画的色彩也有特殊的要求,用色的目的是塑造建筑的形体结构、空间关系,不必追求过分的微妙变化,而是运用色块整体表现建筑的体量关系。在美术上对所有的色彩描绘靠感性得来,完全建立在光作用下对色彩的认识。建筑绘画色彩的运用有许多概念成分,也有感性的作用,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绘画形式。概括性的手法有高光的点法、线条的勾勒、抽象的光影、笔直的笔触等。同是金属的高光部分,在建筑绘画与油画表现中差别较大。油画中的高光表达过渡细腻、真实,并加入光源色,是由大量的白色、光源色及极少的固有色调配而成,完全按照画者对物体的感受来表达对象,并且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在效果图中高光的表达明显有概念成分,色彩单一只,用白色无细微变化,高度概括,一扫而过。着色步骤也有不同,一般绘画是从大关系入手,再局部深入;建筑绘画则是在底色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画到一处完成一处,以保持其整洁性。建筑绘画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画者有良好的色彩修养,敏锐的色彩感觉是经过大量的写生得来。

4、建筑设计中环境、建筑、文化的关系

环境、建筑、文化三者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机”,很“辩证”。说到底,是环境决定文化,但环境必须通过建筑,才能决定文化。相对于文化而言,环境是建筑的载体和母体,已建成的建筑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而言,建筑就是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构成文化的主体;相对于建筑而言,环境与文化的结合,能让建筑更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环境、建筑、文化三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特色树”,即“环境之土,文化之根”,有了前两者的营养吸收与供给,“建筑之枝叶”才能繁茂,“城市树”才会有茁壮的活力和由茁壮焕发出来的魅力。可见,环境的美之于建筑的美,建筑的魂之于文化的魂。

第4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空间艺术;哲学原理;渗透

传统文化与空间艺术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思维和行动潜移默化的被这二者左右和支配。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借助现代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更好的应用于现代的空间设计之中,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影响空间艺术的设计的原则;影响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和受众的审美取向;影响空间艺术的形式体系。不单是空间艺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设计师与受众的思维方式也无时无刻不被隐性传统文化所影响。东西方的不同艺术形式都是在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尽管各国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元素各有不同,都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然而它们又都同属于世界艺术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代空间设计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正视传统的前提下,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延续传统文化的精华。

1.1中国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包容力,它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包容,用协调、沟通的方式达到“以和为贵”的审美境界。具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的空间设计在现代设计体系中别具一格,它给空间设计领域带来了独特的而充满意境的设计风格。

在我国,人们对“高雅”、“别具一格”的空间环境的审美追求和向往,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为创作之道,能够有效的与受众的审美意象产生共鸣。这种“审美”与“创造美”的对应关系体现的正是传统文化与空间设计相互渗透的现象。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都对现代空间艺术有着不可或缺的启示作用。

1.2西方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理念有别于中国,它崇尚个性、竞争、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西方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础上,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神诉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摹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有着希望驾驭与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间艺术表现出个性、自由和夸张的风格。西方的空间艺术在其不断变革与探索过程中,渐渐面向世界,并对东方近现代空间艺术产生极大影响,然而西方新时期艺术的追求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中西方空间艺术理念相互渗透的现象。

2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是中国空间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典范,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以山水为主的独特风格和灵活多变的布局,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容的最高审美境界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艺术的营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表达,寄托了古人对美的精神诉求。

3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表现

现代空间艺术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引入到现代空间艺术之中,演绎出空间艺术中的生态理念、绿色理念、仿生理念等尊重“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的兴起说明了现代空间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而各国的空间艺术又有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各国的空间艺术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从中西方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层面的类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础的结论。总之,空间艺术的设计风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传统文化因子,辅之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最终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的艺术风格。

4创新意识如何在现代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无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空间艺术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间艺术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都体现出鲜明民族风格。我国的空间艺术必须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应当借鉴传统空间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引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在现代空间艺术设计中,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的同时考虑到受众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才能营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间。

5结论

传统文化的精粹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汲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在充满创新意识的同时寻求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如何借助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古老的东方魅力,创造出新而不旧,旧而不老的中国风格,更多的吸引人们缅怀于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同时又不失时代特征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实现这样的审美标准必然要求设计师深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避免简单的叠加引用,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融合;用饱含中国传统思想的设计手法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2002.

第5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地域化建筑  创作思潮  逻辑性  文化特征  文化  内涵概述

在建筑创作的设计思想上。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以其“国际式”建筑风格宣告了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正如格罗皮乌斯所说“希望开展一种世界统一的景观,这是我们 时代 的面貌 ,强调从个人 的局限 中解放精神价值的需要,并把它们提高到客观有效的高度——在现代建筑中,什么是个人的和民族的客观性是相当清楚地被注意到了。以世界交流和世界技术为条件的现代统一趋势,正超越国界,在所有的文化领域中发展,而个人和民族却仍然被约束在这个界限内。建筑总是民族的,也总是个人的,但又是三个同心圆——个人、民族、人类,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包含其他两个,因此标题为:国际建筑”(1)。这种思潮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内成为主导建筑领域的一种思想体系。然而,即使在“国际主义”流行时,也存在着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的潜流。随着人们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巨大压力,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到地域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地域化建筑创作设计思潮扎根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其生命力蕴藏于“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之中。其建筑创作作品体现出了建筑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背景。地域化建筑创作针是对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所表露出的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割裂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等问题而提出的。这些问题引起 了世界范围 内的建筑师对于建筑 与自然 、文化的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想中,包括了对于建筑含义的更广泛的认识,突破了建筑本体的局限,强调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及对于地域文化的认同。 

一、 地域化建筑的特征

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包涵了一个广义的建筑概念,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中的“国际式”建筑中的普遍性特征,它更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的特殊性和客观性。它体现了地域性的环境特征、文化特征和技术、经济特征。 

1.地域化建筑的环境特征

建筑产生于环境中,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千百年来人类建筑活动最基本的矛盾关系。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类的建筑活动就是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之利。从人类早期的聚落选址以及其原始建设形式演变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中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展现环境特色。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随着人类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对地域性环境特殊性的表现从最初的无意识或被动的行为,逐步转化成自觉和积极的进取与创造而延续至今。

2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都有其各具特色的文化,“每一文化有它赖以成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含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 …”。文化根殖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正是它们孕育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场所精神。“文化是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量度”;“文化是是历史的沉淀”,建筑创作观念的地域化趋向意味着在世界文化丛林中找出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根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思想。挖掘地域性建筑的文化特征有种种方式,如从地方的气候特征出发寻找地域性建筑文化;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中寻找失去的建筑文化,等…… 

3.地域化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使得建筑技术因地域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样性,例如高新技术、传统技术等。从而不能单纯地认为建筑中体现的经济与技术特征对于建筑的决定作用。建筑技术经济的特征应深深的扎根于 “当时和当地的现实生活”,应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发挥创造力,挖掘技术潜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地域性建筑,这就是地域性建筑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内,涵与意义。在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们总结传统经验,走适宜技术的道路,并且积极地融汇各种技术,推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形态的创造,出现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作品。 

二、研究方法 

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涵义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作为一种设计思潮被人们所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意识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的国际式建筑风格对于人类社会造成诸多的社会问题。同时,该创作思潮本身就是反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所宣告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强调地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的价值观念。这就造成了地域化建筑创作概念上的宽泛性,它包涵了诸多的设计流派和设计手法;追求多元性的价值观念作品散布于世界各地,形态和创作手法上丰富多样。这也造成了分析的难度。 

建筑设计语言作为建筑创作的落脚点,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创作的思想。本文透过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各种纷繁的创作流派和设计手法的外表,从分析建筑的设计语言着手,来探析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创作思想和价 值取向,从而避免了单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所产生的空泛性。 

某一特定的建筑设计语言是关于某一特定的建筑在设计构思、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及设计观念的综合。就建筑设计语言本身而言,内容也极其丰富。不同的地域之间。设计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建筑师所使用的设计语言也各具特色;另外,设计语言中存在着传承性,它含有先前建筑创作之中沿用至今的习惯做法和前人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在界定具有地域化特色的建筑设计语言的范围中存在着模糊性,和它内部所含内容的宽泛性。但是,建筑设计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创作者的设计思想。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体现了建筑师所面对的具有共性的实际问题,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具有共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通过建筑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原型”的引用和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归纳了建筑师在创作地域建筑中的几个出发点,即“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3)。继而探讨其形式生成的逻辑性,对建筑形式的创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来分析建筑设计语言所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念。

因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渡时期 ,它在否定以往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同时建立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 ,这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和设计观念产生了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它的合理成分被后来的各个设计流派所吸收、继承。所以,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具有传承的关系。本文在分析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的建筑设计语言时,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艺术成就为原点,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以便于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的设计语言产生和演变的脉络有深刻的认识。 

1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 

在这里,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或形式是指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出发点,是建筑师对于设计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对于建筑设计的总体构思。它对于建筑所采用的设计语言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针对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所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建筑与自然形成对立、割裂地方文化,于是建筑师们开始重新进行思考,并重新确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重新认识地方性文化在建筑中的价值。这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也是该思潮所而对的主要问题。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文一在 1996年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最高奖方案“绿野·里弄构想——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延续地方性文化作为构思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引发出建筑与自然的交融的建筑构思,并引用了当地传统建筑中典型的建筑形态“里弄”作为设计原型。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创作中,引用了地中海民间建筑的外观式样作为其建筑形象构思的源泉;本文在对于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设计语言的分析中,着重分析了建筑创作领域中“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原型结构”的引用、“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这三个处于起源状态下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重要的设计概念及创作手法。

(1)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矛盾 ,它涉及到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创造及空间的界定,并引申到城市设计中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同构关系。从建靴作历程来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思潮的影响下,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对于这一矛盾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在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内外有别”的礼制的影响下,中国典型的民居“四合院”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与自然亲和的水平延展的院落形态: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在萨伏依别墅的创作中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于建筑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理解。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中相对于这一矛盾所呈现出的设计概念、空间与形式为出发点,在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

、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建筑师发展了诸多的建筑设计概念,运用到他们的建筑创作中。例如,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所提出的“灰空间”的设计概念;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所倡导的以功能为引导的室内外二元关系的协调。 

(2)“原型”的引用 

荣格认为,“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着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遗迹,那些典型经验的积累和浓缩。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来看。原型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储藏,它来源于同一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在建筑学领域内,“原型”是存在于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它凝聚了聚居在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哲理、情感和艺术修养 ,体现了在传统建筑文化中,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等多种深层次的矛盾关系的理解。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并正确地反映到建筑作品中,是地域化建筑创作所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其创作设计中,把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原型”引入到新的设计观念、新的技术材料、新的价值观念之中,使它融人到现实生活中,使建筑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延续。

(3)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反映了地域化建筑设计思潮中探求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设计观念。风、光、水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景现在建筑创作中,作为构筑空间的同位体,展示出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观 点和主张。英国著名的建筑师罗杰斯曾经说过:“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把光作为一种自然要素融入到建筑的形体构成之中的设计概念。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运用了自然光的特性,塑造出了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建筑大 ifi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则融入在自然环境之中,展现了极高的建筑意境。 

2.形式生成的逻辑性 

在建筑形式的生成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可或缺。建筑作品以其形式展现出自身的特征,表达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形象思维决定建筑的形象特征和图形品质,它使建筑作品产生出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性,创造出了建筑独特的意境。同时 。在建筑作 品的创造过程 中 ,逻辑思维则抓住了建筑创作的共性和普遍性.它体现在建筑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对于诸多矛盾处理的整体把握。形式是建筑创作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对于形式生成过程中所具有逻辑思维的分析,使我们能够透过纷繁的建筑作品的表象,对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具有共性的形式生成规律进行总体的把握。在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中,建筑师在新的设计观念的指导下,面对了许多新的设计问题,新的建筑设计要素也随之引入到建筑创作之中。使得建筑学的含义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另外,相关学科的成就被引入到建筑学科之中。这就使得在建筑形式生成的过程中,设计方法发生了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建筑设计方法,具有新的内容。 

3.形式与空间的文化含义 

“每一文化有它赖以生长的肥沃土壤。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还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与园林作品,在这些杰作的背后,更蕴有智慧、哲理,反映着民俗、风情……”。在文化层面上,地域化建筑设计作品的深层意念中有着地域文化环境中那些既很深蒂固又充满活力的文化含义,这些文化含义物化为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中的形式与空间。它们决定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的价值观念。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具有的文化含义表现出诸多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它反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思潮所宣扬的某种建筑价值的普遍性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从而追求其地域的特殊性,同时,各地域之间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并存:它力求延续地域性传统文化 。同时又关注当时与当地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文化价值的原创性:它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合理内容和地方传统文化价值兼容并蓄,同时又追求自身所特有的、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通过对于这些表面上自相对立的性格特征进行对比分祈,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巴竹师、高军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第6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我国是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存在这璀璨的文化,这些文化产物被大量的应用在建筑物中,在施工的方式方面带来了很多的不同,特别是建筑文化的整体性的工作模式问题。在这种施工建筑模式的产生和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基本的生活行为方式,也就是说,需要体现人类的智慧,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和品味。比如在我国,长城属于历史的遗迹,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很多的灵感会来自于我国的传统遗迹。一般来说,外在的建筑环境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环境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环境的影响是建筑设计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我们在建筑的过程中,要本着对当地环境的尊重,对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而严格的分析和探讨,使得整体的建筑设计工作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建筑设计与文化艺术关系

2.1设计要求

早在十九世纪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设计概念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总结。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和图案的控制模式其在管理中具备着较重的装饰意味。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在设计中对于内涵构造也并不明显。在最近五六十年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设计规范和艺术要求都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理念和核心工作模式,在设计工作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艺术价值进行全面的实用价值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2.2艺术内涵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文化艺术要求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工作模式。首先在工作中是将精神层面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将艺术看做是文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领域文化价值的全面化、系统化的形态,是通过在工作中将宗教、哲学以及伦理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认识,从而发挥其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其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艺术和建筑设计方面也有着系统化的认识和要求,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各种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生活中,各居民为了在工作中将相关的需求与工作模式要求进行深入系统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其在工作中表现自我、突出自我的主题模式,也为艺术的客观化发展与建筑和设计的一体化迈进提供了必然基础。再次、就活动层面去分析。艺术就是一种艺术品,而文化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模式。将其两者结合并与建筑设计形成一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三、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

3.1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的关系

艺术文化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文化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之中,可以说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之中,文化与物质紧密相关,其继承了传统结构设计模式的同时要以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在以文化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以现代建筑工程体系为依据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流程,这就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了基础与平台,在设计中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以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手段对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依据。

四、结束语

第7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互动性;研究

1、中国古典园林互动性文化的体现

1.1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是世界造园艺术的珍宝,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塑造,如果说文学是时间的艺术,那么绘画就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行进与浏览的过程中领略欣赏,因此园林是时间与空间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比其他的园林体系更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它综合的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并融造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的结合"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性画意,也是一种意境的表现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1.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境美

古典园林非常注重各种感官对园林的参与,包括从听觉、嗅觉、触觉等对景观品质的感知与体验,尽管人类所获得信息总量的80%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但是,其余20%是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获得的信息的,这些感官对园林的参与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古典园林为了满足人们对园林艺术的全身心的充分享受,在园林的研究与设计上非常注重全方位与多视角的感受,而不是仅仅拘泥于、视觉这一单一的感观维度客观世界不仅呈现给人类纷繁的物象,也无时无刻不向人们倾诉、心声、声音对于人类身心的影响是无处不在园林中的声境美,也体现了一种互动式的园林设计,关于古典园林景观的声境美,从文学中搬入园林设计中,都是人们对声景之美的向往之情,人与景的互动之情的体现。

2、互动式园林的特点

2.1非物质园林设计的特点

互动式园林的出现也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随着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设计的基本内涵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的非物质文明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设计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设计的转变,所以相对于工业社会重视的物质设计,互动性设计它是一种注重精神意识的设计,因此可以说互动式设计具有非物质设计的特点,非物质不是物质,但它是基于物质又是超越于物质层面的一种设计方式。

2.2情感互动化特征

园林设计的情感互动非常重视与环境的结合;园林小品与环境相协调,一方面,营造和谐的环境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园林小品在组景点缀,空间渲染气氛增加空间感染力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园林互动性设计非常重视生活的反映,空间情节源于生活的体验,目的是唤起感觉幻想和记忆,在体验中获得秩序感、场所感,在体验中审美升华获得场所精神,只有反映真实的生活片断才能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很难想像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作品会引起观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3、系统的园林互动性设计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互动式园林景观体现了一种系统论指导下的的设计观,以前的景观设计对系统的观点考虑不够,为设计而设计,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孤立的元素是不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协同的关系,互动式园林设计要考虑到园林与环境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基地历史文脉等等的关系,因此互动性设计就是对设计的功能、景观、人的各种知觉,生态等综合要素的考虑,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协同性的作用,彼此间互为交织相互作用,互动就是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彼此渗透开放有机结合共同发展,需要建立在整体性、统一性动态性的原则上,注重人与环境,人与园林景观之间,园林景观各类要素之间的一种理想和谐关系。

互动式园林由于充分调动了人与园林环境之间的对话,体现为一种动态的设计,它能拉近使用者与设计者之间的距离.用设计的有效手段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设计对人们的最大的影响,比如以声景观设计为例,在声景设计作品中,通过声音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情感,而园林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听觉的感受去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这无疑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同时,人是有情感的社会群体,设计师应当把园林作品当作人来看待,当作人类的朋友,设计师要学会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和考虑,而不是仅站在设计师自己的立场上考虑,设计的作品在心理上谋合人们的共同的期望,与人们很近,而不是很远。

人们的还可在具体实践中可根据人们的不同年龄段来设计不同园林,以促进人们与园林的互动性,不同的环境来设计不同类型的园林对于互动式园林设计的探讨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式,除了意境声景观来促进人与景观的互动外,其它的只要是能促进人的情感互动参与的都属于互动式园林的设计,只要能打动人们情感,促进人们对景观的积极反映的设计都属于互动式设计,从大的范围来说,互动式景观设计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互动式园林能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和领域关系;有益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比如涵养水源降温减噪防止水土流失吸烟滞尘等等,并且客观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提供公众互动空间,为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体现土地资源的公有优势,总之,互动式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人性化的设计方式"提供公众互动空间,为人际交流提供平台。

4、结论

园林互动性设计是一种基于物质之上,同时又超越于物质层面的一种设计方式,它表现为一种情感互动性的特征,非常重视与环境的结合,非常重视情感和记忆的融入,它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方式,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基地历史文脉等等的关系,最后分析了互动性园林的影响和作用。要深入研究园林互动性的相关问题,里面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由于作者的水平限制,会有许多考虑不到的地方,希望以后的研究者结合实际多做些这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陆邵明.建筑体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程志永,毛白滔.基于多感官互动的体验性城市景观形象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11).

[3]李淑燕.古典文学与我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J].时代文学(上),2010(3).

第8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山水文化 室内设计 和谐

山水文化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人类自孕育之始便与山水相互依存。人的生存有多种多样的需求,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从而积累形成丰富的文化本质就是山水文化体系的雏形。

“中国山水文化”最早可以被认识为是在自然界形成的山山水水的客观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由原来那种对自然敬慑、崇拜的心理,逐渐演变成为愉悦、清静的心境所取代,开始以审美的态度欣赏山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同时在游历山水的活动中丰富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发现其中的文化现象,进而促成了山水艺术的形成。在现代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认为山水文化是自然山水的客观存在折射出的表现和谐朴素人文现象总和的文化形式。这样的表现形式己经使中国古代的山水诗,山水画,园林建筑从其他艺术品类中独立显现出来。

一、山水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探讨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艺术形象。例如:在形式语言中有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诗文体,有以线条色彩为表现形式的山水画,还有以实体具象表现的同林建筑艺术形式。

首先,以山水诗为载体的山水艺术文化表现形式是艺术家为了借眼前之景来传达一种哲理,一种活跃的生命现象,一种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欢悦。这也是山水文化最初的人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另一种较直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山水绘画。艺术家通过笔的线条性、墨的色彩功能勾勒出山水线条和色彩表现山水形象的神韵。画家通过对自然山水的观察,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借景抒情的人文境界,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又让人从中获得某种精神升华,使人通过画面意境的观想,感受到一种画外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设计中,山水文化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古代,中国人对建筑和同林没有那么明确的空间界定划分。在室内布局中主要通过墙体的分隔和不同家具的陈设来区别不同空间的特点。在形式上也都较朴素,更多地考虑是室内风水中的家具方位摆设和家具形式上的变化。这并不是古人对内部空间刻意地轻视,而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建筑内空间和外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因为端的围合而孤立地看待建筑内空间和外空问。而是始终把处理好内外空间的关系放在重要的地位。传统四合院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人们在劳作、休闲之时都能时刻与自然相联系,独特的设计形式也为内部空间与大自然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使用的材料也主要倾向于推崇素雅、朴实和自然,青砖灰瓦,素白灰黑的界面主色都是山水文化青绿色彩的外在表现形式。民居中常用家具也以藤木为主要自然材料。装饰手法也主要以石雕、砖雕和不设色的术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纹理。这都能说明了一个问题:山水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山文化和水文化的客观表现,而是理性的表现为文化体系出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这也是人们在游览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后,总还觉得回味无穷,百看不厌的真正原因。

当今设计在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文化的内在支持。山水文化作为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意义的传统文化,作为曾经在传统艺术与设计领域中都起到重要文化支撑作用的思想理念,应当更好地在当代设计中得到传承。

二、室内设计中的山水文化与空间主体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由于对室内设计重视较早,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周期,有着独立的设计定义。其主要意义是指建筑内空间设计体系。由于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建筑以空间为主要形式,不是单纯的外部形态展现。简言之,室内设计就是对建筑空间的再创造,是一门空间艺术。在现代设计表现中,室内室外已经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更明确地是对人生活、工作的内环境营造。面对现代设计发展的需要,现代室内设计与建筑、景观正在日趋成为一个统一体。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文化要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标准体系。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厌倦了都市嘈杂的包围,重新渴望获得自然的享受,因此设计师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将室内和室外空间一体化,创造出通透、流动的宽敞空间,室内设计和建筑外空间设计的界限和概念越来越模糊,并走向融合。但其意义都是为了让自然更接近人们的生活,营造舒适的人居空间氛围,表现现代化生活文化理念。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要突出其特有的设计风格必须要在深刻理解所要表达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设计,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传统文化于设计,在设计思考中得到传承与创新。设计的精髓内在不是形式的单纯外表,而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当代设计趋势中回归自然,提倡和谐生态空间的理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而言,正是符合设计潮流主题的文化内在表现形式。

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中国山水文化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思想。通过对山水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将山水文化中的山水相互依托,相互贯穿的和谐统一思想引人现代室内设计风格中,在空间分隔的处理手法中表现出静态与动态的流动并将朴素的自然元素加以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去,将山水文化和谐生态的概念表现其中。通过重新设计陈设在空间中的运用,将室内空间贯穿成一个有着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设计形式,以简单物象的装饰来衬托出空间“山水”的流动性和割断性,以山水相容的和谐基调来选择材料肌理等的设计搭配手法,以表现室内空间形态多元素的有序排列组合来构成空间统一。同时山水文化运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也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回归朴素自然的室内空间意境表达的一种完美空间再创造。当然,在这样的设计表现中,仅仅传承是不够的,更多地是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思考现代社会发展与传统山水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空间设计中,无论用何种形式进行设计,都需要空间存在的主体——人来做最后的评判。从根本来说,首先满足实用功能需求是最重要的。实用功能也是指室内环境的最基本使用机能,如室内环境舒适、安全、方便、经济、卫生等使用效能,是人们对建筑空间第一位的基本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与使用效能。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建筑空间的设计已经都能较好地满足人们对实用功能的需求。这也是现代社会物质发展阶段的正常体现。在人们对室内环境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多地在要求空间的精神层面的设计理念,关注人的需要和环境营造已成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人与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各方面的交流。从侧面看来,人的因素对于设计的发展是相当大推动力。

在现代生态、环保、自然、以及营造和谐的设计主题下,人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大都市的喧闹嘈杂已经让人感到疲倦,人们更渴望自然的回归。希望自然生态的存在来减少钢筋混凝土在视觉感观中的充斥。在室内空间中,不再纯粹地表达现代,而是需要文化的内涵寓于其中,让人在这样的空间氛围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我们可以发现,在室内设计中恰当运用空间分隔、色彩设计、设计照明和材质选择,是对人的心理和感官变化的重要因素的关怀。而这些元素的物象外在,正是一种文化的内涵表现,让空间不再是简单的体块,而是处处都能感受到人文的关怀和生态的存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情绪,满足心理在精神层面的需要,调节人的情绪。

当今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人对于设计的发展是起决定因素的。人是社会化的、地域化的和民族化的。不同民族、社会、地域、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社会主体是完全不同的。在设计中,不仅考虑到科技发展带来的设计创新,同样要考虑到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底蕴,只有真正了解并实现运用传统意味的思想文化与现代设计中的人文化设计产物才是真正有其旺盛生命力的设计,在现代社会,营造和谐生活空间的基调下,更应该融入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于空间设计中。而在空间中最直接的感受引山水文化意象表现的感观体验就是以下三个方面:空间形态、装饰风格、装饰手法。空间的形态是从内在的精神、品桁上表达文化意义,在空间形态设计中运用“情景交融”的空间环境,将相对独立的空间进行有机地设计贯通,在具备完善的空间结构的同时,将生态绿色元素加入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审美美观。空间装饰风格也应该以符号化的语言表达其内涵和追求,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体现传统人文表现的传统装饰来点缀空间,提升文化内涵。空间装饰手法的运用也应该考虑到人和空间之间相互交流的亲切感,在积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相应结合中国传统石材、木材甚至竹材等生态材料和传统文化的朴素色彩体系,赋予空间的文化韵味,共同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空间。

第9篇: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范文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表现中国设计的主要元素。本文从历史与抽象两条轨迹出发,对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流变与逻辑进行了分析。通过社会现象描述了产品设计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对儒家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设计事理学方法论提出了儒家文化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创新构想。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产品设计 设计事理学方法论

一、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的概念

1.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的本体分析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可以沿着历史轨迹以及抽象轨迹出发,其有利于对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的本体进行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看,产品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意图的创造性活动。人类的设计活动在时间的推移下,使得产品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是,产品之间的差异只是―种现象。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并没有具体的风格、流派、理论等。但是不可否认其设计价值。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文化模式等都是在某个时间下构成产品设计的内在动因。所以,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是社会、文化等内在动因的载体。比如在儒家文化盛行的时期,古人把祭祀作为非常隆重的活动进行,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的背景下,产品主要以祭祀为设计目的。

从抽象的角度看,只要人类利用知识、经验来改变未来现状,都属于设计性质。英国的《百科全书》将孔子定义为设计师,因为他创造了儒家文化思想观念体系。因此,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是儒家文化的衍生品,是新的形态产品,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但产品与产品之间又有系统的联系,不同的产品描述着不同的功能。

设计的历史折射出某个时代的主流思想观念,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产品背后寻找其设计意义,探寻儒家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对不同时代的影响。

2.基于儒家文化下产品设计的演进

自然社会经济时期,原料是经济结构的核心要素,靠积累经验、知识来评价真理。生产活动融于感觉、经验与悟性。周商时期,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以青铜制造的礼器、乐器为主。礼器是儒家文化下“礼治”的象征,是等级与权利的代表,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进入秦汉社会后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礼仪文明难以继承,青铜礼器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宋明时期,儒家文化复兴发展到理学的阶段。道德文化修养被士大夫注重,因此,儒家文化成为探究的风尚标。此时,科学已经从直接的经验中抽象出来,理性地分析产品背后的统一性与规律性,产生了技术至上的倾向。产品设计向功能主义发展。

商品社会经济时期,西方科技传入中国,西学东渐,出现了否定儒家文化的观念,批判君主专制的等级制度。丰子恺在其《工艺实用品与美感》一文中描述中西产品的混合只是“混乱”,是迎合、模仿、卑劣和守旧的混乱的状态。在这段时期,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地位逐渐下降。

新中国成立以后,儒家文化地位彻底被。基于儒家文化的产品设计停滞。

信息社会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后,儒家文化地位逐步上升。儒家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遗产与新文化结合,设计师们开始探寻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的发展之路。

3.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流变与逻辑

工业革命之后,不同的国家与地域产生了众多的流派、运动,如荷兰风格派,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设计史类书籍均对这些流派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李乐山把这些流派的思想基础总结为五种,它们分别是:

(1)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2)面向机器和技术的设计思想

(3)以刺激消费者为主要设计思想

(4)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5)自然中心论,可持续设计

柳冠中结合李乐山的分析,认为人、环境、资本三个深层的支配因素是设计思想发展的内部原因。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符合人的逻辑,可以归纳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理学作为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明朝主要的哲学派别。儒家中庸之道主张含蓄,讲究“度”的拿捏。《长物志》第六卷将椅的典故、形制和优缺点描述的很清楚。儒家文化与礼教相关,儒家文化与人的德行联系在一起,具有伦理色彩。所以,强调人格的清正。因此,其家具设计不过度使用金、玉,在造型上除去了多余的装饰纹样,达到了简洁的造型效果。此外,文中也对椅的尺度、材料进行了科学分析。通过《长物志》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形态都是以人的需求为本的,强调功能性,美观性,文化性,注重人与产品的和谐关系。

二、产品设计与儒家文化

1.儒家文化的概念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是孔子在春秋时期所创,在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心思想中“仁”是核心。儒家学说在历史的潮流下,不断地发展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产品设计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2.1产品设计是儒家文化的投射活动

克拉克洪说:“文化是后天的历史所形成,也是人类生活中外显和内隐生活样式的设计。”外显是行为,内隐是价值观。产品作为文化的载体,聚集了时代的文化与价值观,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识。

产品背后隐含着人类的文明心理与精神。儒家把色彩赋予了尊卑等级的意义,而红色在伦理道德上正是尊贵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对红色十分崇拜。产品设计是通过文化观念推理的假设,并不是设计师的凭空想象。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其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设计是将文化物质化的过程。

2.2产品设计对儒家文化的反作用

设计是带有目的性的人的行为活动。产品作为设计活动的外在结果,既是功能的载体,也是情感与精神的载体。

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实现其功能性。其直接依托于科学、技术的支持。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产品总会被新的产品所取代。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实现产品的功能性已经不再是难题,实现人类的精神诉求成为设计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产品的功能性有着新的要求。然而产品所隐含的精神与文化因素却不容易改变。从文化的角度看,传统的文化有脉络可寻,儒家文化作为文化脉络的主线,有着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

2.3儒家文化与产品设计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实现产品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大量涌现到市场。世界文化与儒家文化如何均衡,是当代设计师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北欧、德国等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本土文化,为其产品建立了一套鲜明的设计风格。然而,中国的设计一直追随西方的设计之路,抄袭与模仿使中国一直处于制造大国,而非设计大国的位置。

儒家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社会依然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可见,儒家文化依然符合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与特定需求。作为设计者,应当深入研究儒家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儒家文化显然有了新的文化象征。我们在重视基于儒家文化下产品设计的同时,也要重视设计的差异性,不可将其商业化,而是应该赋予其在现代社会下新的意义。

三、儒家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1.从明代家具看儒家文化

实学思想是儒家文化在明末时期的主流思想。它的核心是“经世致用”。它明显的主张就是强调实用,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以民为主。

从明代家具中,我们可以发现儒家文化讲究致用。例如明代圈椅的设计,传达了儒家中庸思想。圈椅造型为上圆下方,椅子并无多余的装饰,简约大方。椅背呈s形,贴合人体腰、背部,精准的人体尺度设计,添加了其舒适性。但椅子扶手向下倾斜,不得不让用户正襟危坐又显示对客人的尊重。它的造型设计除了象征幸福、稳健,还达到了“礼”的功能性。

2.从礼器、乐器看儒家文化

礼乐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组成性质。原始时期的礼乐通过供物奉神来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而青铜时代,通过敬奉祖先来维护宗法等级。战国时期后,礼崩乐坏,礼器、乐器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手段。

从礼器、乐器的演变中,我们发现儒家文化鼎盛的青铜时代强调群体意识。从侧面传达了儒家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现了人类的尊卑等级。

四、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

1.剥离“非现代”部分的内部因素

“设计事理学”将设计行为归纳为协调内外因素的关系。针对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而言,其内部因素是材料、科学技术、造型、成本等,其外部因素是时间、空间等。在外部因素的变化下,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其产品设计的内部因素却在不断演变。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受到生产工艺、材料以及设计风格的冲击,不仅功能载体得到了更新,而且其评价、方法、知识、信息等整个系统也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这种新的组合形式,推进了产品设计的革新。然而,现代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并不能完全认识到这点,甚至有些设计师把儒家元素符号等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就认为那是体现儒家文化的产物。

因此,儒家文化在产品设计的运用中,要以现代设计为最终表现的形式,剥离儒家文化中“非现代”的外在因素。比如,青铜材质、儒家元素符号等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并不能完全代表儒家文化,它们只是某个时代下,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一种表层的体现形式。总之,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不是毫无保留地继承与发扬。其产品设计在隐含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要把握当代社会特征,注重生产工艺、材料、造型等内部因素与当代儒家文化的关联性。

2.形式追随内容

儒家将美与善作为评价产品设计的标准,其中美是从设计形式说的,它可以是材料、结构、造型之美;善则是产品设计的内容,它是思想、价值观。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中,“善”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设计师需要用社会科学去寻找人们行为背后的意义、情感与价值系统。我们对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中国条凳为例进行分析。

条凳在中国农村很常见,通常几个人坐在一起的时候,两侧的某人-旦起身,其他人就容易因为条凳倾翻而摔倒。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条凳的结构设计并不合理,忽略了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方式。但是,我们追溯到条凳设计初期,就会发现,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敬。既然你要起身,就应该知会与你同坐在条凳上的人。条凳通过人与人之间共同保持平衡来实现其目的。

根据事理学以“人为事物”科学的理论基础,条凳的设计符合其规律,确定需求的目标系统后,对造“物”原理、工艺等内部因素进行选择。产品设计的形式需要在其需求目标系统确定后再进行信息的整合。(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