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

第1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85

小儿高热惊厥是在婴幼儿最为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患儿既往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或热性惊厥史, 发病时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性阵挛或阵挛性发作, 一次发热出现一次惊厥后, 如不及时进行治疗, 患儿常会持续发作或在发作一次后又出现多次发作, 轻者导致患儿出现呼衰, 重者可直接导致其发生死亡[1-4]。如在抢救时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1] 。为了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本文特选取60例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最小0.5岁, 年龄最大5.0岁, 平均年龄(3.13±0.62)岁;对照组患儿年龄最小0.4岁, 最大4.0岁, 平均年龄(3.02±0.50)岁。两组患儿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①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体温升高或体温持续维持在39℃以上;②患儿有不自主骨骼肌收缩表现;③患儿意识丧失, 双眼上翻, 出现2 min以内的呼吸暂停;④患儿的发热原因证实不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同时符合①④并伴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即可确诊[2] 。

1. 3 护理措施 在实施相同的急救治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患菏凳9婊だ恚 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采取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3. 1 高热护理 患儿体温偏高时, 遵医嘱对其实施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当患儿体温高达39.0℃时, 降温措施主要应对头部进行, 当体温高达39.5℃时, 应对其全身实施降温措施。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使用湿毛巾、冰袋等冰敷腋下等部位, 冰敷停止的标志为体温降至38.0℃以下。还可使用32~34℃的温水或25%~30%的乙醇对患儿进行擦浴。该降温方法可反复进行, 且安全性较高[3] 。

1. 3. 2 惊厥发作护理 患儿惊厥发作时, 首要的问题是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 使患儿平卧, 解开衣领, 头偏向一侧, 清除口腔分泌物, 将压舌板缠好纱布置于患儿上下牙之间, 防止其咬破舌头;为保证呼吸通畅, 可为患儿实施高流量吸氧, 待患儿呼吸恢复正常后再调节至低流量, 如患儿呼吸困难较为严重, 应通过简易呼吸器对其进行辅助通气。惊厥发作时, 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及意识变化情况, 如患儿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或意识障碍,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预防患儿发生脑疝[4] 。

1. 3. 3 心理护理 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 制定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案,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 可联合家长通过抚触等方式使患儿感到舒适,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 鼓励患儿。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 为其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 缓解其恐惧焦虑的情绪, 提高其对于医疗护理的配合度。

1. 3. 4 健康教育 因大多数患儿家长对惊厥的了解程度较低, 导致其在患儿疾病治愈出院后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疾病复发, 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加强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教会其在患儿疾病急性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降低复发几率[5] 。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惊厥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惊厥复发率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6, 7]:①儿童大脑发育不完善;②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之间含量失衡;③儿童未生成完全的神经髓鞘。儿童在发生了高热惊厥时, 神经受到迅速高热刺激, 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 如患儿发生持续惊厥, 常因为呼吸困难导致大脑发生缺氧, 出现不可逆性损伤[8-13]。综合护理干预就是对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心理、行为等进行干预, 消除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保证患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6, 14-16]。本次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经过不同的治疗护理, 观察组患儿惊厥消失时间(4.36±2.20)min、体温恢复时间(31.33±2.50)min及复发率6.67%、并发症发生率10.0%均优于对照组(6.87±2.10)min、(43.89±4.30)min、26.67%、3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实施正确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有助于改善其不良症状, 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翟明媚, 邱爽, 周红艳.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0):134-135.

[2] 冯汉兰, 温永珍, 陈小红.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4):1572-1574.

[3] 张学军.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12):3454-3456.

[4] 陈峰.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研究, 2015(12):1519-1520.

[5] 冼鸿欢.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1):48-49.

[6] 王龙芹. 循证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头⒌脑し雷饔. 医药前沿, 2016, 6(29):315-317.

[7] 张凤伟, 郭秋菊, 陈小萌, 等.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0):29-30.

[8] 洪鹰.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医学信息, 2015(37):155-156.

[9] 张永梅.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23(17):71-72.

[10] 孟娜.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1):225.

[11] 李方方, 赵变歌, 李秋丽.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 当代医学, 2013(6):108-109.

[12] 彭玉彬.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14):166-168.

[13] 田建梅, 陈凤艳.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4(32):112-114.

[14] 朱丽萍, 周子花, 吴爱华.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4):561.

第2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1-0104-02

doi:10.14033/ki.cfmr.2015.21.053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患儿可有意识障碍、高热、全身肌群强直性/阵发性痉挛、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表现,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不等,惊厥时间长或反复发作的患儿易合并脑部损害,甚至导致残疾、患儿死亡等[1-2]。给予综合性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高热惊厥复发率,改善患儿预后。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入院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发作、降温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

女18例;年龄1~7岁,平均(3.5±0.7)岁。对照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1~7岁,平均(3.4±0.6)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本组80例患儿均有高热、惊厥表现,发热至惊厥发作时间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所有患儿给予相同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

观察组于患儿入院后,充分评估患儿病情,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个性化心理护理。患儿发生高热惊厥后,患儿家属往往情绪激动,伴随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做好与家属的沟通、焦虑,安抚家属情绪,消除恐惧、焦躁等不良心理。对神志清醒的患儿,给予安抚,降低或消除患儿过度惊恐情绪。从而取得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利于疾病康复[3]。(2)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患儿惊厥发作时,取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除患儿口腔鼻咽部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牙垫、开口器、压舌板等避免患儿咬伤舌头。黏液无法排出时,给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4]。(3)高热护理。对于高热患儿,给予30%~5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冰敷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降温。降温的同时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湿衣裤[5]。(4)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合并严重反复惊厥患儿,注意观察脑水肿、颅内压情况,限制液体输入量,必要时给予20%甘露醇脱水处理。(5)皮肤护理。高热惊厥时,患儿新陈代谢加快,出汗较多,易合并大小便失禁,故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及时更换被子及衣物,感染患儿汗液流失情况,及时补充液体,注意对钾离子的补充[6]。

1.4 观察指标

采用HAMA评分观察患儿家属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及护理后复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HAMA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经治疗及护理后,高热惊厥再次发作12例,复发率30%,其余患儿均未见脑损伤、智力异常。观察组患儿高热惊厥再次发作2例,复发率5%。观察组患儿也未见脑损伤、智力异常。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为儿科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见于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高达5%~8%。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惊厥阈值较低,发生高热惊厥后可刺激神经,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惊厥持续产生,导致患儿呼吸困难、脑氧供减少[7]。临床报道显示,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儿健康。劳金泉等[8]选择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本文研究结论一致。

因高热惊厥起病急骤,就医时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明显,本组通过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给予家属情绪上的安抚,从而消除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家属HAMA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个性化综合护理对患儿家属情绪控制的有效性。通过长期随访,观察治疗及护理后患儿的远期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发生高热惊厥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反应,有条不紊地给予抢救措施,及时对患儿给予针对性抢救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注意观察记录患儿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神智等变化情况,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避减轻高热惊厥症状,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可有效保证患儿健康。

综上所述,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消除家属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小燕,赵春兰.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方法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22-224.

[2]何嘉敏.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118-3119.

[3]黄锐,朱自伟.儿童无热惊厥的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30-133.

[4]曹颖.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06-107.

[5]房玉辉,付言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99-300.

[6]马志红,梁进娟,屈丹,等.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有效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92-93.

[7]叶明怡,彭滟,谢冠豪.钩蝉承气汤水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104-106.

第3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  高热惊厥  观察  护理

        惊厥俗称抽风,其中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小儿惊厥的发病率约为成人的5-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

        1  临床资料  

        我儿科2004年9月-2009年8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79例,其中男47例,女32例,年龄为1岁-3岁,平均2.5岁。住院天数3-9天,平均6天。通过精心护理及治疗均治愈出院。

        2  观察与护理

        2.1典型的惊厥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由于喉肌痉挛、气道不畅,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部分小儿有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婴幼儿惊厥常无开始的强直性发作,只有肢体阵挛性惊厥。新生儿惊厥更不典型,以微小发作多见。

        2.2根据发作特点和预后不同分为两型  单纯型高热惊厥:主要标准是:(1)首次发作年龄在4个月-3岁,最后复发不超过6-7岁。(2)发热在38.5℃,先发热后惊厥,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3)呈全身性发作,伴意识丧失,持续数分钟内,发作后很快清醒。次要标准是:(1)发作2周后脑电图正常。(2)脑脊液检查正常。(3)体格及智力正常。(4)有遗传倾向。复杂型高热惊厥:主要标准是(至少具有其中一项):(1)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2)在24小时以内惊厥1次以上。(3)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动作,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4)热性惊厥复发5次以上。次要标准是:(1)初次发作年龄可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以上。(2)体温不太高时即出现惊厥。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多数高热惊厥的患儿随年龄增长而停止发作,约2%-7%转变为癫痫。

        2.3一般治疗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2.4控制惊厥

        2.4.1针刺人中、合谷、百会、涌泉等。

        2.4.2使用抗惊厥药物的护理  选择快速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及时控制抽搐。常用药物有:地西泮。地西泮的缺点是作用短暂,过量可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用药时需观察病人呼吸及血压的变化。苯巴比妥钠。本药优点为抗惊厥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但也有呼吸抑制及血压降低等副作用。

 

       2.4.3口服泰诺林  主要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时,口服,12岁以下的儿童用滴管量取,1-3岁的小儿一次用量为1-1.5ml,4-6岁的儿童每次用量为1.5-2ml,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2.4.4温水浴  使用低于患儿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浴,可使机体的热量通过传导发散,加之擦浴时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更加促进热量的散发,水温为32-34℃。

  &nbs

[1] [2] 

p;     ..根据患儿的体重补足足够的液体量,以免高热导致液体量的丢失。

        .护理措施

        ..预防窒息  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在头下放些柔软的物品。解开衣领,松解衣服,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保证气道通畅。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不畅。备好急救用品。按医嘱给予止惊药物,观察并记录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预防外伤  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伤。在已长牙患儿上下臼齿之间放置牙垫,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不要用力撬开,以避免损伤牙齿。床边放置床挡,防止坠床,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抽搐时碰到栏杆,同时将床上硬物移开。若患儿发作时倒在地上应就地抢救,移开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经常巡视,注意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神志改变,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医生,以便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惊厥发作时应注意惊厥类型。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健康教育  向家长详细交待患儿病情、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指导家长掌握预防惊厥的措施。教给家长在患儿发热时进行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方法。演示惊厥发作时急救的方法。癫痫患儿应按时服药,不能随便停药。定期门诊随访,根据病情调整药物。观察患儿有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给予治疗和康复锻炼。

          小结

        通过例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护理的观察,体会物理降温是提高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效果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杨英华,涂明华主编.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高热惊厥;婴幼儿;急诊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47-02

高热惊厥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其一般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抽搐及意识障碍,主要是大脑皮质运动神经细胞因高热而异常放电,该放电具备一定的突然性,致使幼儿局部骨骼肌肉组织或全身肌肉组织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出现突发性不自主收缩而引发的一种疾病[1]。高热惊厥对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若是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处理,严重时会导致患儿因大脑缺氧而窒息死亡,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必须采取急救和完善的处理措施,以保障婴幼儿的生命安全。选取215例在我院急诊科接受的高热惊厥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其急救方法和护理措施,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15例于2011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男患儿120例,女患儿95例,35例为年龄1d-1岁,62例年龄在1岁-2岁之间,64例年龄在2岁-3岁之间,54例年龄3岁-6岁之间。选取的215例高热惊厥患儿中,急诊入院体温检查结果在38.5℃以下、38.5℃-40.0℃以及40.0℃以上的患儿人数依次为13例、160例和42例;其中32例曾有高热惊厥病史,10例有癫痫病史,另外173例均为首次发作高热惊厥。215例选取对象在入院接受相应检查后,经诊断130例患儿病毒性感染,63例为细菌性感染,另外22例为混合型感染;其中输液时间在30min以内发作高热惊厥症状患儿101例,在输液后30min-1h之间发生高热惊厥症状有96例,在输液1h后发生高热惊厥患儿18例。

1.2 结果 本组高热惊厥患儿在经过抢救处理,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儿高热惊厥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或消失,215例患儿均痊愈;其中13例在经过紧急处理和护理后,症状仍旧存在,转入儿科住院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

2 急救及护理

2.1 呼吸道的护理 高热惊厥患儿症状发作时,很容易因为呼吸急促引发大脑缺氧,因此在接受急救治疗前,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对患儿呼吸道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应立即松开患儿的裤袋和衣领,让患儿保持为平卧位,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将口、鼻以及咽喉部位的分泌物清除,防止发生误吸而导致呼吸道阻塞或引发吸入性肺炎,致使窒息症状发生。在给予患儿吸痰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保持动作轻柔,以避免对患儿的口、鼻腔等黏膜组织造成额外损伤,进而加重患儿的痛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开通气道后,对于高热惊厥症状严重的患儿,应及时给予面罩吸氧,吸氧速度在6-8L/min,在患儿症状有所好转或缓解,面部由苍白转为红润后,将呼吸速率适当调低,保持在2-3L/min之间[2]。为了防止舌板咬伤,可在上下门齿间放置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

2.2 控制惊厥及降温护理 ①惊厥的控制是整个抢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迅速、准确、有效地使用镇静止惊剂是消除或者缓解抽搐症状的有效保障,也是整个急救的关键。在实施惊厥控制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搭建静脉通道,使用生理盐水将地西班注射液进行稀释后,采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稀释后的药液虽然浑浊,但不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药液注射量每次控制在0.1-0.3mg/kg之间,注射速度保持在1-2mg/min,每次注射总量不能超过10mg。患儿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一般会在1-2min内起效,必要时可在20min后再次注射[3]。给予药物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观察和记录患儿的呼吸频率的变化,查看抽搐症状是否得到缓解,若是症状消失,停止药物治疗。②降温护理主要采取药液降温和物理降温,为了降低高热对患儿神经的刺激,可使用浓度在30%-50%的酒精对患儿擦浴,擦浴部位要注意避开足底部位、腹部以及后颈部,以免引发心跳骤停等不良症状,护理人员也可以使用冰袋敷于患儿头部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在施行物理降温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变化,室内温度降低时,要注意保暖。药物降温可采取输液葡萄糖注射液的方式实行降温处理。

2.3 心理护理 患儿高热惊厥发作后,家长都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焦虑和担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向家属宣教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急救措施,告知患儿急救情况,在患儿症状得到控制后,神志恢复正常后,可消除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让其配合抢救。

3 体 会

婴幼儿高热惊厥发作后,常表现出症状重、病情发展急且对患儿身体影响大,因此,在急诊科开展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应该预先准备好护理干预方案,管理人员也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好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因高热而引发惊厥后,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准确、有序、熟练的对患儿进行处理,示意患儿家属冷静,稳定好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让其积极配合整个急救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以往病史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并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保证患儿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缺氧性脑损伤,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玉凤.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97-98.

[2] 黄凤岚.30例高热抽搐婴幼儿的急救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2(6):913-914.

第5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 高热 惊厥 应急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48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10-02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儿童发育的某一时期(6个月-3岁)单纯由发热诱发的惊厥。在这一时期的儿童,自身抵抗力较弱受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它感染,导致体温在瞬间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引起的惊厥。[1]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较弱的刺激就能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释放出兴奋冲动,引发神经细胞非正常、多次、不间断的放电活动。

1 院外紧急处理

1.1 判断发生惊厥的标准。患儿高热时,突然出现口吐白沫,头向后仰、面色苍白、眼球固定上翻、牙关紧闭、面部、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抽搐伴有意识丧失。有的可能由于喉肌痉挛,气道不畅可有屏气甚至青紫等表现时应该断定孩子突发惊厥。

1.2 迅速止惊。如果已经发生惊厥,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切不可慌乱。保证室内环境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不要用力按压或搬动婴幼儿。①应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部的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②用拇指指甲掐人中穴或压迫眶上神经,用外力强刺激促使婴幼儿大脑清醒。③出牙的婴儿可用毛巾缠绕形状接近压舌板样的物体放在口腔一侧的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口唇和颊部咬伤。当婴幼儿牙关紧闭时,切勿强行撬开,以免给牙齿带来损伤。

1.3 快速降温。惊厥是由于高热引起的,快速降温才是关键。在室内要打开窗户通风,用风扇、空调等工具增加空气的流动来交换热量而起到降温散热的目的。可服用退热药物同时进行物理降温。常用的是局部冷敷法,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冷冻的饮料瓶,放在患儿头颈部、腋窝、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冷敷,每隔5min-10min查看一次。如果冷敷部位出现苍白、青紫等须立即停止。注意冷敷部位:不要放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以免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和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由于婴幼儿语言发育尚不成熟,不能或不能完全用口头语言与成人交流。在给患儿降温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特别是患儿的精神状况。如果在进行以上处理后孩子的惊厥没有控制,或者又再次发作要紧急送往最近的医院。

2 入院后的护理

2.1 对症护理。

2.1.1 控制惊厥,防止脑水肿。遵医嘱给予抗惊厥药物。首选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或用10%水合氯醛0.5ml/kg(1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l)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肠,保留30分钟以上,使药物充分吸收。若惊厥发作连续30min以上,或间断反复发作,在间歇期意识不能恢复时,应降低颅内压,静脉推注20%甘露醇及地塞米松。[2]

2.1.2 吸入氧气,预防大脑缺氧。由于脑组织耗氧量大,约为全身总氧耗量的25%。惊厥发作时呼吸暂停,更容易造成脑缺氧。入院后要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减轻大脑缺氧,面罩吸氧,依照患儿的年龄和病情给予1Lmin-4Lmin氧流量,当惊厥停止后应继续给患儿氧气吸入30min-60min,能促进缺氧脑细胞的恢复,减轻脑损伤,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3]

2.1.3 加强保护,防止受伤。惊厥发作时,要有专人保护,防止坠床和碰伤。必要时可以用床栏或宽绷带加以约束。

2.2 基础护理。①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光线柔和,空气流通,避免吹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一般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之间,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水分大量蒸发,容易引起患儿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对患儿病情不利。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操作应集中进行,以免刺激患儿惊厥再次发作。②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且观察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③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患儿高热体温处于上升期时,会表现出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及寒战,要注意保暖,加盖衣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脉搏和精神状况。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降温。④注意皮肤清洁,患儿在退热期散热高而产热低,出汗增多,会浸湿衣服,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及床单、被套,以保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着凉引起感冒。⑤口腔护理,患儿高热,食欲减退,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引起口腔炎症及溃疡,通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擦拭口腔。有口唇干裂者,可以在口唇涂摸液体石蜡。⑥患儿在惊厥控制期应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牛奶、鸡蛋、果汁等。鼓励患儿多喝水,既可以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消耗的大量水分,水分又能够稀释身体的毒素,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

2.3 做好心理护理。患儿高热惊厥发生时,会使家属产生焦虑,恐慌等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要用温柔的语言做好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健康教育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医学术语)向患儿家属详细交待患儿的病情,并且讲解高热惊厥的原因和诱因。告知该病会有复发的可能性。同时教会家长复发时,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发热的处理:当体温38℃时可服用适当退热药同时要告知患儿家属正确使用退热药物。切不可滥用退热药,以免引起其它病症。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在换季的时候,及时增添衣物,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急症,了解和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护理人员加强小儿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宣教,确保小儿的生命安全。

第6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发热;儿童;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c)-141-01

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加之各系统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功能很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使其体温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当婴幼儿肛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腋温超过37.4℃,可以认为发热。有部分儿童对发热的反应较敏感,甚至引起高热惊厥。临床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要求医务人员及时作出降温处理。针对家长在发热患儿表现出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对其进行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育,是科学治疗和护理发热成功的关键[1]。

1临床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发热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惊厥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神志恢复快,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分析小儿发热的原因

2.1.1非感染因素①年龄越小,器官系统的发育越不完善,尤其是体温调整节中枢的发育不完善,加之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散热和储热功能低下,使体温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②一日内体温波动:一般清晨2∶00~6∶00体温较低,傍晚8∶00体温较高;③饮食与衣着薄厚:日常进食、进水可使体温升高,衣着厚,温度较高,反之较低;④沐浴与运动:热水沐浴、哭闹等都使产热增加:⑤季节性温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⑥新陈代谢率:生长发育旺盛,新陈代谢率高,体温高。

2.1.2感染因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母体提供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易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急性、全身性、局部性感染,使体温升高。

2.2收集家长对发热婴幼儿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在患儿发热而无明显症状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患儿发热和高热时表现出惊慌失措。②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症状发展估计不准,常急于要求采取降温措施,对医护人员采取保守措施表示不理想。③年轻的父母,对小儿发热的护理经验不足,面对婴幼儿发热表现出惊慌失措。

2.3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①正确判断小儿发热。②了解常见发热的护理方法。③能实施物理降温方法。④列出小儿发热的预防措施。⑤掌握发热时的急诊信号。

2.4健康教育干预及评价

2.4.1健康教育方式对小儿发热的健康教育,多以个别指导为主。

2.4.2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①讲解何谓小儿发热及判断方法。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判断孩子发热可以借助体温计测量,在婴幼儿确实体温升高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神态和动作等。②描述发热过程及其临床表现,发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与体温下降期。③讲述发热的护理方法。a.症状观察,注意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呼吸、脉搏、意识状态变化;b.患儿应安置于安静、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的环境;c.卧床休息:发热时机体消耗增多,代谢加快,食欲下降,能量供应不足,因此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舒适;d.补充水分及营养:高热时代谢增快,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而导致食欲下降,加之退热时大量出汗,导致机体明显失水、失盐,鼓励给患儿多喝水,少吃多餐;e.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高热时因唾液分泌减少,加之机体消耗增多,消化能力减弱,营养缺少,不利于症状康复,因此注意保持患儿口腔、皮肤清洁;f.高热39℃以上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一般家庭以冷敷、温水和酒精浴常用;g.药物降温:婴幼儿发热时,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如补感敏、小儿退热栓、中成药等;h.讲授发热的预防措施和需就诊的情况:平时应适当安排婴幼儿户外活动;定期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平时衣着适当,根据气候和活动量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当患儿高热时,出现惊厥、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应紧急送医院就诊。

2.4.3效果评价通过对其家长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并实施于我们的整体护理过程中。结果患儿治愈率达100%,平均病程也明显缩短,效果显著。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许多原因引起,对机体来说有时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小儿由于解剖生理特点方面的因素,高热容易导致惊厥,失去保护性意义,如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如果采取了及时、有效措施,则会使患儿很快康复[2]。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自我保健与护理患儿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

第7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惊厥;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099-02

惊厥时小儿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未完善,各种疾病的刺激均可导致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发生异常放电现象而导致惊厥[1]。惊厥的频繁发作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严重者会有严重的并发症[2],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及早控制惊厥的发生,积极进行抢救。本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158例小儿惊厥患儿,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惊厥患儿均为本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患儿,其中,男82例,女76例;年龄56 d~11岁,其中,新生儿21例,

1.2 急救措施

1.2.1紧急处理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并迅速清除其口腔内的分泌物,针灸针刺患儿的人中和合谷穴,对于有高热的患儿,同时针刺十宣和曲池穴。

1.2.2 吸氧迅速采用鼻导管或面罩法给予中流量或者高流量的氧气吸入来增加血氧饱和度,改善患儿的组织缺氧状况,预防脑水肿的发生;如果患儿有窒息发生,要立即行人工呼吸。

1.2.3 药物治疗患儿入院后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要选择作用较快、毒性较小的止惊药物来尽快减轻或者控制惊厥。苯巴比妥为首选药,使用的剂量一般为5~8 mg/(kg・次),肌内注射;同时给予10%水合氯醛0.5 ml/(kg・次)加入等量的0.9%NaCl溶液保留灌肠。如苯巴比妥不能有效控制惊厥的症状可以选用苯妥英钠,15~20 mg/(kg・次),静脉缓注,如果惊厥症状没有缓解,于30 min后重复应用1次。

1.2.4 防止脑水肿惊厥持续频繁发作的患儿,往往会并发脑水肿,可以静脉注射20%甘露醇0.15~1.0 g/(kg・次)来进行脱水治疗,降低患儿的颅内压。

1.3 护理

1.3.1一般护理对于发生惊厥的患儿,医护人员应该就地抢救,迅速解开患儿的衣领和裤带,取头侧卧位,迅速清除患儿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要托起患儿的下颌,预防其舌根后坠导致的窒息,对于已经发生舌后坠的患儿要用舌钳将舌拉出,在必要时,可以在患儿的上下门齿间放置用纱布包裹的开口器或者压石板,防止舌咬伤。护理人员的动作要尽量轻柔快捷。

1.3.2氧气吸入该类患儿在惊厥发作时需氧量常增加,因此要立即给予其氧气供应,从而来减轻缺氧以及脑损伤。

1.3.3 高热护理惊厥患儿在发生高热时会加大耗氧量,进而可以加重惊厥症状,因此应该迅速及时地给予其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该法无副作用,并且降温速度较快。选用温水或者20%~30%的酒精进行擦浴;用包1层薄纱的冰袋敷患儿体表的大血管,包括颈旁、腋下以及腹股沟等,也可采用冰盐水来进行灌肠;头部可以用冷敷。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可以按照医嘱给予其药物降温,例如可以用安乃近滴鼻。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意识及其全身的情况。

1.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使用止惊厥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其意识的变化情况,及时判断患儿的病情进展,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或者药物过量抑制呼吸。要详细询问患儿惊厥的诱因、发作的次数及其持续的时间,观察患儿是否伴有高热、黄疸、呕吐、腹泻或者皮疹等症状,观察患儿前囟是否膨隆,以此可以及时发现脑水肿的早期症状,同时要观察患儿有无休克症状,为及时抢救做好准备。同时,要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

1.3.5 心理护理患儿发生惊厥时,家长往往惊恐不安,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向患儿家长解释该病的症状及预后,使其能较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学龄儿童在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时也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细心与患儿进行沟通,调节其心理状态,使其减轻心理负担,不断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使他们可以积极配合救治工作的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2 结果

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58例患儿均转危为安。

3 讨论

小儿惊厥是一种急症,应该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如果救治不当或者延误治疗时机,可能会由于大脑的长期缺氧造成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的损害,进而会有脑功能障碍后遗症[3-6]。通过对158例惊厥患儿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在遇到该类患儿时要沉着冷静,应用自己熟练的惊厥急救技能对患儿进行耐心有效的护理,协助医生的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郝凤芹.小儿高热惊厥22例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94.

[2]张杰红,邱小兰,陈惠珍.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A):616.

[3]罗良琼.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7):109.

[4]时玉华,张西莲,亓娟.小儿高热惊厥62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54-55.

[5]黎键,吴小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6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1-2.

第8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热性惊厥急救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急救与干预。结果实验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无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11.4%。结论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小儿热性惊厥;急救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多数患儿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但是一旦惊厥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长,就会对患儿脑细胞造成损伤,严重者导致癫痫等后遗症[1]。中医护理小儿热性惊厥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将此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中随机挑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个月~5岁,平均年龄(2.4±1.5)岁,腋下温度38.4℃~40℃,平均温度(39.1±0.3)℃,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32例,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惊厥症状。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温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措施,采用酒精擦拭、冷敷额头、药物等方法降温,使用镇惊药物。实验组患儿采用中医护理干预。

1.2.1中医急救方法患儿表现出热性惊厥症状时,立即用手指按压其劳宫穴、百会穴、涌泉穴、合谷穴等穴位,若经手指按压后无明显改善,则改用针刺。劳宫穴取穴时需仰掌,在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微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即穴,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有助于泻热[2]。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平刺0.5~1寸为宜。涌泉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凹陷处,直刺0.5~1寸为宜。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指尖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直刺直刺0.5~1寸为宜。进针后通过提插、捻转来对上述穴位形成刺激作用,持续2~3min。同时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等配合治疗。

1.2.2中医护理措施(1)惊厥的护理。保持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助于呕吐物排除,避免分泌物对呼吸道造成堵塞,将患儿衣领解开,保持呼吸顺畅,并给予吸氧。以轻柔的手法钳拉患儿舌部,防止舌后部后坠堵塞呼吸道[3-4]。已出牙的患儿,于其上下牙之间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头。(2)物理降温。本组热性惊厥患儿主要采用物理方式降温,尽量避免使用药物降温。可使用浓度为30%左右的医用乙醇擦拭患儿手心、腋下等部位,或将冰袋置于患儿的头部,减少脑部的耗氧量,避免损坏患儿脑组织[5-6]。(3)中药灌肠。以4g丹参、当归、红花、桃仁、石菖蒲、5g白芍、钩藤以及6g金银花、知母煎成200ml,加入1g羚羊角粉和40ml清开灵注射液,每次灌肠量为50ml。将导管插入患者6~8cm后以5ml/min的推注速度实施灌肠[7],保留30min,每4~6h重复一次。惊厥症状停止后8h再巩固一次。(4)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心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予以治疗。(5)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便能配合临床急救。急救时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通畅,急救过程中避免搬动患儿。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为(2.2±0.3)min,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为(5.1±0.6)min,住院时间(5.3±0.5)d;对照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为(3.6±0.8)min,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为(7.0±0.8)min,住院时间(7.2±0.7)d。实验组三项指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无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占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是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为体温在38℃以上的发热现象,属于小儿中的一种急症[8]。热性惊厥具有常见、多发、起病急、易反复等特点,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均有可能发生,但通常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群体。小儿热性惊厥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将导致患儿脑细胞出现缺氧性损伤,影响其智力,甚至遗留癫痫。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雪英,王伟.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84-87.

[2]王一君.32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治疗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8-19.

[3]林英兰.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97-198.

[4]徐飞芬.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55,157.

[5]史长燕.清热止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4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2):93.

[6]徐拥军.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29-30.

[7]杨阳.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92,3633.

第9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猪,蚊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临床资料

组121例,其中男85例,女36例,年龄5~8岁例,8~19岁例,10~12岁3例,平均7.5岁,27例来自农村,3例来自城镇。所有病例经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治愈191例,治愈率为93.33%,死亡2例,病死率为6.66%。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由于感染病毒数量和毒力及病人免疫力强弱不同,乙脑病人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极大的差别。

(一)初期

(二)极期 病程第4~10天,病人除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主要表现有:

1.高热

2.意识障碍

3.惊厥

4.呼吸衰竭

5.其他表现 本病多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查体有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发展为脑疝。还可出现神经反射异常、瘫痪、失语、失听、精神失常等表现。

在上述表现中,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为危及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且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日渐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昏迷病人恢复较慢,出现神志迟钝、痴呆、语言障碍、瘫痪、精神异常等症状,多在半年内恢复。

(四)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如仍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期。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

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深昏迷病人。其他有肺不张、尿路感染、压疮、口腔炎、角膜炎等。

三、护理评估

1.评估病史 注意流行地区和季节,了解有无头痛、嗜睡、精神萎靡等,有无高热、反复惊厥和呼吸衰竭等。

2.评估症状、体征 注意生命体征的评估,观察瞳孔和神志的变化,有无颅高压或脑疝,有无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等。

3.了解辅助检查 观察周围血象和脑脊液检测结果。

4.评估社会、心理因素 乙脑病情重、预后差,应注意评估家长对疾病严重性的了解程度,有无焦虑或恐惧。注意评估家长对疾病康复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有无知识缺乏。评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照顾能力等。

四、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及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惊厥 与脑水肿、高热、脑缺氧等有关。

(2)呼吸衰竭 与脑水肿、惊厥等有关。

(3)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损伤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减少和消耗增多有关。

4.有感染的可能 与呕吐误吸、昏迷等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高热的护理

1.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

2.监测体温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2小时测1次,使用肛表测温。

3.降低室温,用空调器、电扇、地面洒水、放置冰块等措施将室温控制在28℃以下。

4.物理降温 可采用冰帽、冰袋进行冷敷,酒精擦浴等措施,要求控制肛温在38℃为宜。对于体温在40℃以上而神志清楚的病人,可采用4℃左右的生理盐水灌肠。

5.药物降温 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酌情使用小剂量退热药配合物理降温。对于持续高热伴惊厥的病人可采用亚冬眠疗法。用药之前先补足血容量,用药过程中避免搬动病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惊厥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先兆,如两眼呆视、惊跳、口角抽动、肌张力增高。

(2)准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惊厥时,呼吸道常有大量分泌物积聚,应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3)保持病房安静,治疗和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加强安全护理,病床加床栏。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上下牙之间,以防抽搐时咬伤舌头,必要时用舌钳拉出舌头,以防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4)遵医嘱正确使用止惊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此类药物能抑制呼吸,使用时应注意观察。

(5)针对引起惊厥的原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如因高热所致应迅速降温,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应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等。

2.呼吸衰竭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频率、深度,以及血压、脉搏、瞳孔的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体位,采用吸痰、翻身、拍背等方法助痰排出,痰粘稠者进行雾化吸入。

(3)氧气吸入 可采用鼻导管法,氧流量1~2L/min;或采用漏斗法,氧流量2~4L/min。

(4)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呼吸兴奋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5)应加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术后护理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监护。

3.意识障碍的护理

(1)密切观察神志变化,注意昏迷的深度、持续时间。

(2)昏迷病人应取头高脚低位,以利脑水肿消退。

(3)正确选择食物进行鼻饲。

(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及时清理大小便,有尿潴留及便秘者,给予对症处理。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擦洗身体、更换衣被,经常翻身、皮肤按摩,防止压疮形成。做好五官的清洁护理。

(三)加强营养

能进食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清淡流质饮食,如绿豆汤、稀米粥、豆浆、牛奶、西瓜水等。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要求少量多次缓慢注入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四)预防感染

1.消除继发感染的诱因,加强五官的清洁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严格遵循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如吸痰、导尿、注射。

3.加强病房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

4.密切观察继发感染的表现,如咳嗽、咳痰、尿急、尿频、尿痛等。

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田茂强,童菲.流行性乙型脑炎98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