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科技创新的总结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的总结

第1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反映的是区域科技投入向科技产出转化的程度,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较高的地区是科技投入较少而科技产出较高的地区。因此本文选取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科技投入包括科技财力投入和科技人力投入,科技产出包括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金额、科技论文数、新产品产值、高技术产业产值等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I1、I2、I3是科技创新投入指标,根据灰靶模型,对它们的极性要求是极小,即对于相同的科技产出,科技投入越小的区域则科技创新效率越高;I4、I5、I6、I7、I8、I9、I10、I11、I12是科技创新产出指标,根据灰靶模型,对它们的极性要求是极大,即对于相同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越大的区域则科技创新效率越高。

(二)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测算

利用表2的数据,运用灰靶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计算采用的统计软件为R-Project,由于的很多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本文仅对西部地区除外的十一个省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测算步骤如下。

二、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因素包括创新环境、投入结构、企业结构和对外开放度。创新环境主要是指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用区域内大专以上人口数、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和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占R&D总投入的比重来反映。投入结构是指科技创新要素的投入比例结构,如果创新要素之间的比例协调,则创新效果好,反之亦然。本文用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和企业投入R&D的强度这两个指标来表示投入结构。企业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合理的企业结构有利于创新能力发挥,创新效率就会高;反之,创新效率就会低。企业的规模结构是指不同规模类型的企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一般认为,一个地区的小型工业企业对提高市场竞争性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小型工业企业从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来看不占主要地位,但其灵活的生产方式和不断衍生裂变的繁衍能力正是区域创新的活力所在。企业的所有制结构是指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倾向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公司、集体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对外开放度是指区域进出口的总体情况,用进出口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表示,一般认为对外开放度越高,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越高,反之,创新效率越低。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2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创新,内蒙古,因子分析,空间布局

 

0引言

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总量、科技水平及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包括教育和科学竞争基础、技术竞争水平、研究与开发竞争水平、科技人员竞争水平、科技管理竞争水平、科技体制和科技环境竞争水平等多个方面[1],是城市竞争力中硬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尺度。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中演化出来,由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等构成,其中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其核心[2]。

城市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国际生产力分布体系和劳动地域分工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因此未来国际间竞争将主要表现在城市层面上。本文通过对内蒙古9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模式、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就我区如何形成竞争有序、合作紧密、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机整体,如何增强政策规划的协调性和发展的有序性等影响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予以研究因子分析,最终构建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空间布局。

1内蒙古城市发展现状

1.1全区经济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全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0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58.04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经济总量迅速扩张。GDP由1999年的1379.3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761.8亿元,在全国各省的位次由第24位增长到第16位;初步核算,2010年我区首次实现生产总值过万亿元,达到11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3],远远高于全国4.6%的增长率。据统计,1952~2008年全国平均增长8.1%,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只有3.6%,而1979~2008年内蒙古年均增长率达到12.1%,分别快于全国和世界经济增速4个和8.5个百分点。1999~2008年内蒙古连续7年经济增长速度稳居居全国第1位[4];人均生产总值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4638美元,居全国第8位,连续六年保持西部第1位免费论文下载。

图1 内蒙古2000~2009年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1.2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为了形象描述内蒙古各地级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特点,在此选用“三轴图”法,通过三次产业结构重心轨迹的动态变化来形象描述产业演进过程及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首先选取原点,引出三条两两相交成120°的射线因子分析,记为X1、X2、X3轴,则(X1+X2+X3)=100,把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点在Xi轴上,历年三点连接所得出的三角形重心轨迹即为某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为了进一步反映产业结构质的变化,可将平面平分成6个区域,其上任何一点可用仿射坐标来表示[5]。三次产业结构根据X1、X2、X3的大小顺序,出现图2所示的6种情况。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即产业结构重心通过左旋模式或右旋模式从两个方向进入第4区域,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图2 产业结构重心对应区域及演进模式图

通过构建仿射坐标系和简单计算,可得到内蒙古9个地级市1998~2008年产业结构重心分布区域,并绘制相应的重心轨迹演进变化图(图3)。

图3 内蒙古9地级市产业结构重心轨迹演进变化图

重心位置在同一区域内变化时,表明产业结构未发生变化;当重心位置有跨区变化时,则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的变化[6]。根据计算结果及图3可以看出,1990年全区三产业结构比例依次为35.3%、32.1%、27.3%;21世纪后,三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2010年三产产业结构依次为9.5%、54.6%、35.9%。在自治区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各地级市工业化水平也明显提高,9个地级市产业重心轨迹均呈右旋模式,即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由第一产业主导向第二产业主导推进,由产业结构初级化向中、高级化变化的历史性跨越。但由于各市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其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变化速度也有所差异。

2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2.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在借鉴吸取了甄峰(2000)、范柏乃(2003)、李宗璋(2005)、孙钰(2008)、《中国科技发展报告2007-2008》研究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7-2008)》研究组构建的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独立性等原则因子分析,结合内蒙古9地级市的实际情况对指标数据进行取舍,构建?丝萍即葱履芰ζ兰壑副晏逑担以便针对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体现?4个一级指标下的8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见表1。

表1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内蒙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科技创新环境

经济环境

X1

人均GDP

X2

人均GDP增长率

%

X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社会环境

X4

公共图书馆

X5

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

千册

X6

普通高校学校数

科技创新投入

财政投入

X7

固定资产原值

万元

X8

科技经费支出总额

万元

X9

课题经费支出额

万元

X10

财政科技支出比重

%

物资投入

X11

国有研究开发机构

X12

科技人员占研究机构从业人员比重

%

X13

科学家、工程师数

科技创新产出

经济产出

X14

科研经费收入总额

万元

X15

工业增加值

万元

科技产出

X16

发明专利数

X17

申请专利数

X18

授?ㄗɡ?

科技创新潜力

教育潜力

X19

教育支出

万元

X20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

科技潜力

X21

国际互联网用户数

X22

第3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22-03

考察一座城市是不是国家中心城市有这样七个指标:一是城市综合经济能力;二是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城市的国际竞争能力;四是城市的辐射与带动能力;五是交通通达能力;六是城市的信息交流能力;七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了这七项指标的要求,就可以称之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样的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目前公认的我国现有的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在这七项指标中,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其它六大指标有着深刻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城市依靠科技资源、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出一系列科技成果,并通过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新的科技产业,进而实现经济与社会迅速发展的能力。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业;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科技创新发展等五个部分。

科技创新资源:是指城市拥有的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主要表现为城市拥有的高等院校的数量、科研院所的数量和水平、科技创新人员数量及质量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科技创新投入:是指城市在一定时间内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产业:是指城市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数量和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产出:是指城市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产出的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包括:科技的数量和水平,获得科技奖励的级别,所获发明专利的数量、技术成果转让与转化的数量等。

科技创新发展,是指城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科技创新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方面。

2 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比

最近武汉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通过对国家公布的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得出了2010年武汉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指数及科技创新构成要素一、二级指标的具体指数,这项研究成果很能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备了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本文借用这项研究成果来对武汉市科技创新能力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进行对比。

2.1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对比

根据武汉科技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和测算,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情况对比如下(见表1)

这是根据2010年的数据测算得出的指数,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重庆。武汉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总体上讲落后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但是超过了天津和重庆,尤其是和重庆相比,武汉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优势非常明显。武汉为100,重庆仅为54.84。

2.2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对比

从表一可以看出武汉的科技创新资源在六个城市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168.23)和广州(113.92),高于上海、天津和重庆。这项指数武汉排在第三位,说明武汉市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一是大专院校比较多,教育部属的院校就有八所,普通高校达69所,仅次于北京(87所),在校大学生达到104万人,全国领先;二是中央所属的研究院和研究所在武汉数量也相对较多,象701、709等武船重工研究所、水生所等都是大型研究机构,承担着部级尖端研究任务。武汉科技创新资源排名第三,还可以从表2中得到:

表2可见武汉在六个城市中排名前三,是因为每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排名第二,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数排名第一,所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落户武汉是必然的。但是由于科技活动机构数量和人均GDP比较靠后,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导致科技创新资源总数排名第三,这个指数排名也同样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这个考察指标上,是可以和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上海、天津、重庆相比的。

2.3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投入对比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投入指数、武汉在六个城市中排名第五,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这一排名说明武汉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是不能和北京、上海相比的。和天津、广州也有点差距。仅仅超过了重庆。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武汉和天津、广州处在同一个层次上。其原因我们可以从表3分析:

武汉有三个指数排在第四位,一个指数排在第三位,综合指数排在第五位,武汉市每万人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远远落后于北京(301.39),也落后于上海(188.00),R&D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也远远落后于北京(242.47),比上海(116.06)也落后,和天津(102.45)处于同一水平。高于重庆(51.6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武汉落后于上海(205.51),也落后于广州(162.99)和天津(117.04)也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武汉在科技创新投入指数上,还是超过了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

2.4 武汉与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武汉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在六个城市中排名第四,依次排名是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天津、重庆,这一排名也说明,武汉市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可与已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相比美,超越了重庆。

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可以从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口销售收入比重等四个二级指标指数加以观察。具体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武汉科技创新产业指数处于中游,是由于其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高新区技术性收入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等二级指标指数排在第三、第四的位置处于中游水平,虽然武汉市的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比排名第一,但由于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排名第六,两相抵消,使得武汉市科技创新产业总体排名第四。这个指标指数也排在了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天津和重庆之前。

4 对比结论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中可以看得出以下结论:

4.1 仅从科技创新能力指标指数考察武汉完全具备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

4.2 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上可以排在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中的中游水平。

4.3武汉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些指标指数排在第三,说明武汉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支撑有了较雄厚的基础。

第4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期间并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河南省道路材料与结构研究中心”、“河南省桥梁诊断与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公路交通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新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桥梁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成立了“岩土与隧道工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郑州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产学研基地”、“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地”等产学研用基地;科研基础条件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交通科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和效率低下,整体水平还相对薄弱,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存在的问题

2.1总体水平较低河南省现有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水平较低,目前仍无一部级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或行业研发中心。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交通行业研发中心两种,重点实验室是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交通行业研发中心是以现代交通运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以及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的“领头羊”,非常有必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总结成熟研究成果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扩大社会和经济效益。2.2缺乏整体建设规划长期以来,河南省交通行业重大科技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形成整体部署,缺乏科学化决策程序。交通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不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尚未按照市场机制建立可以实现统筹管理和协调发展的交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内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对科技开发的重视普遍不够。多数企事业单位没有自身的技术研发机构,项目研究主要依靠合作单位,不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地市交通科研主管部门不健全,管理职能不统一,造成交通科技工作开展不力,制约了交通行业的科技发展;行业学会(协会)等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出科技中介的作用。2.3财政投入分散,总量不足,配置不当由于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力度不够和财政支出结构缺陷,缺少科技平台建设的投资导向,交通行业科技平台年均经费投入较少,经费来源单一,目前主要靠国家和上级主管交通行业部门拨款、单位自筹维持运转,尚未有效吸引各种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平台建设,经费的短缺严重制约了科技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购买和正常工作的开展。2.4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河南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不平衡,重点不够突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管理人才缺乏,对外科技合作水平不高,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2.5人才紧缺,创新能力相对滞后目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创新能力和创业活力不强等矛盾更加突出。

3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管理体系深化创新平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平台运行机制市场化。实行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行相结合,让市场成为调动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二是平台服务对象社会化。平台将不再只满足研究的需要,而是面向研究、开发、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创新主体。三是平台资源条件共享化。破除科技条件的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壁垒,形成科技资源共建、共管、共享机制,降低创新平台建设成本。四是平台绩效评估科学化。平台不是以赢利和直接创造新财富为主要目的,其效果不能实时、全面、直观地显现,也不能用赢利指标来衡量,只有通过创新主体综合创新能力提高间接反映。必须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通过评估加强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调整和完善平台规划布局。3.2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调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结构,结合交通行业科技平台建设总体要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立科技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平台建设的相关科技计划的经费,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使平台运行得到稳定的政府支持。在发挥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平台建设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绩效。3.3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平台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行。二是充分利用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探索引进共建平台的新模式,完善各类引进共建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科技合作项目管理制度。三是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水平,积极探索鼓励企业科研机构构建同研究实力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3.4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一是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依托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交通行业和区域专业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重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吸引和凝聚高层次人才。二是实施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平台建设与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平台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打造一支河南省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健全平台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合同制,平台在编人员按照不同层次、岗位,实行聘用合同分类管理。所有研究人员均以聘用的方式,签订有关协议,确定其准入或退出。

4结语

第5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第6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韩启德在致辞中指出,在党的十胜利闭幕不久,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之际,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隆重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奖励过去两年来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科技标兵和优秀组织者,总结交流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于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启德表示,“讲、比”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紧密围绕国家建设需要,结合企业创新需求,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建立起基本覆盖全国、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工作体系,每年参与的企业和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多,有效推动了人才、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调动激发了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实践证明,“讲、比”活动是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创举,是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提高的有效载体,是发展中国特色创新文化的一面旗帜,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

韩启德强调,要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引导科技工作者切实增强创新创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要把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放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地位来谋划、推进,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有真才实学、能解决问题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要积极引导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主动把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弘扬“创新创造、联合协同、诚信奉献”的企业创新精神,积极参与企业科普活动,使他们在技术创新一线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抱负,释放创新潜能,实现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共同发展。

第7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在输出的数据中有2个较大的特征值,它们的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94.994,因此原来4个变量反映的信息可有两个主成分反映,说明提取两个主成分便可以了。根据输出的两个主成分的因子成分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1可以说是由变量X1、变量X2、变量X3和变量X4确定,对变量X1、变量X2、变量X3、变量X4的解释程度分别达到85.5%、95.8%、80.1%和91.1%;主成分2主要由变量X1和变量X3确定,对变量X1和变量X3的解释程度分别为50%和54.6%。根据因子成分矩阵,从而有:F1=0.855X1+0.958X2+0.801X3+0.911X4,F2=-0.5X1-0.255X2+0.546X3+0.258X4。最后,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到河南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排名表。根据测评的结果分析,新乡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河南13个地区中处于中上游水平,位居郑州、洛阳、安阳和焦作之后,排名第5位,得分为1.12。根据整体情况分析,目前新乡的科技投入水平要高于科技产出水平。数据显示,新乡的科技投入水平总体来说是比较高的,其中R&D占GDP比重为1.19,在13个地区中位于第2位;每百万人口中从事R&D活动的人数达到2579人,在13个地区中位于第2位。与新乡的科技投入水平相比,新乡的科技产出水平明显要低。其中,每百万人口中专利授权数为110件,在13个地区中位于第5位;新乡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为15.16%,在13个地区中也位于第5位。

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乡市公共创新平台、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人才和机构比较缺乏,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信息服务、仪器设备共享、工业设计平台等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直接面向科技创业型企业的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检索和科技查新服务、科技项目申报服务、风险投资机构服务、资金担保服务等一整套的服务机制有待建立健全。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新乡市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是人才总量偏小;二是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偏少;三是人才政策环境缺乏明显优势。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流失比较严重。新乡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总人口比例,都比郑州、洛阳要低,总量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养的力度。

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奖励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建立收人分配激励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地域吸引力,增强人才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区域之间科技创新全面发展。新乡市各地区中,长垣、卫辉两地的企业创新创业意识整体较强,对科技创新工作比较重视,舍得投入,产学研合作较多,工作开展较好,新产品开发和科技项目较多,争取各级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拨款也较多。而其他地区的企业,相对来说创新投入的资金不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够强,新产品开发和高水平科技项目不多,争取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拨款支持也较少。

新乡高新开发区科技工作基础不强,不少指标位次还比较靠后。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不够突出,对全市科技创新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有待提升,与周边城市高新区相比差距明显。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重视高新开发区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宣传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大力发展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要加快构筑多元化科技投人体系,提升地区科技投入总量,还需要加大政府科技投人,以带动引导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更加积极地进入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投资领域。

作者:庄羽 单位:新乡学院

第8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创新系统;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素,创新驱动战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Philip NC于1992年在《区域创新系统: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治理作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理论。之后众多学者如Autio E、David D、Asheim B T和Iasaksen A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人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体系。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又译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参与创新生产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这其中,区域创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最优配置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重点,各要素互动的效率和程度又与区域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山东省作为创新型省份、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其区域创新发展情况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首要基础。目前针对山东省创新现状研究主要有:李平通过FTP指数和自主创新水平指数的测算,指出山东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投入,其他方面对山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不大或出现部分的阻碍作用。李海波等在创新主体角度下,从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与中介服务3大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李海波等在影响因素视角的山东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中,指出山东省创新现状呈现出:专利总量滞后经济发展,科技投入结构中财政支撑力度需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外资促进作用减弱等新特点。本研究正是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从创新基础与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4个维度,对当前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挖掘制约山东省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资料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山尔科技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与《山东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系列分析》等。

1 基于创新基础与创新环境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创新基础和环境是一个区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在对区域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创新基础

(1)从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上看,2011年山东省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高。全省生产总值(GDP)达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47260元,增长9.9%。山东省GDP增速在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山东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攻坚阶段,科技创新的需求力度更加强烈,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驱动作用,企业为主体,尽快释放创新资源能量。

(2)从人力资源规模看,2011年山东省拥有驻鲁两院院士37人,新增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人,人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外专”、“长江学者计划”共75人,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83人。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作为教育大省,2011年山东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39所,高校人才力量相比江苏和浙江虽略有不足,但山东省拥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11年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数分别为164.6万人和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1%和0.9%。这些毕业生正是创新驱动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大量的企业创新应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去探索完成。

(3)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科研设施、设备以及场地实验室等,是一个区域进行创新活动的最基础条件,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必备硬条件。近几年山东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0-2009年间固定资产购建费年均增长率为22.3%。建设了众多科技创新平台,到2011年共建立研发机构643家,其中部级研发机构115个、省级研发机构491个、海外研发机构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部级科技合作基地12个。随着自主创新的深入,山东创新基础设施增长幅度逐渐变强并将持续一段时期,会极大发挥对山东自主创新的影响。

(4)文献信息机构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必要支撑基础设施。到2010年,我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4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635.8万册。新建成的省图书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已向大众开放。

1.2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创新环境的支撑,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从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省创新环境进行考察分析。

(1)制度环境是区域创新的软环境,是区域技术创新的有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出台了50余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山东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山东省政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省知识产权局每年定期《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先后出台《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知识产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启动了多项专利保护措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有14个市成立了执法支队,部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0个,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搭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平台。2011年全年,共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3.7万余起,查处假冒专利249件。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到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都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中心总数达到109个,各中心陆续建立了400多个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其中,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市场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科学普及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同时引进和建立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等配套服务的中介组织。这些创新平台和科技中介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山东省的政府与中介服务政策体系较为完善。

2 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创新产出则是反映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

2.1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资本和人才2个方面,表现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企业R&D经费、R&D人员等几个方面。

(1)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是指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所占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而山东省科技投入力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2%,比全国平均水平4.58%低2.56个百分点,2003年我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为2.3%,如图2所示。

(2)企业R&D经费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是决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的R&D经费投入自2006年开始呈现稳步增加的发展态势,在全省GDP中占有较高比重。2009年山江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R&D经费内部支出456.7亿元,增长21.5%,占全国12.1%,总量居全国第3位,说明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非常重视创新的投入,但在山东省依靠自主创新、转方式和调结构的过程中,仍要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如图3所示。

(3)科技人力资源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山东省R&D人员32.7万人,其中全时人员21.8万人,占R&D人员总数的66.8%;山东省R&D人员总数占全国的7.56%,居全国第4位;其中R&D研究人员19.7万人,占60.2%;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4.67万人,占到总R&D活动人员的14.3%。从不同行业间情况看,制造业中的R&D活动人员占据了主导位置,占总人数的69.75%;其次是教育行业占8.93%,可见较大规模的科技人员投入对推动教育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R&D活动人员仅占到O.49%;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金融业仅占到0.007%和0.01%,如表1所示。

2.2 创新产出

对山东省创新产出的衡量主要包括: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业情况等指标。

(1)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稳定增加。2011年山东省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9项。其中,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科学进步奖33项。省科学技术奖励49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79项,主要其中在农业、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专利申请量2001年11168件,到2010年的80856件,增长了7.24倍,年均增长率为25.2%。专利申请受理数从2001--2009年,增长了7.66倍,年均增长率为26.38%,这与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同步性。2010年山东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这相对于山东省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山东省的专利申请增长幅度与经济大省的身份不是很符合,故专利还有较大的增长发展空间,如图4所示。

(2)2009年山东省各类科研机构共发表科技论文7.26万篇,出版科技著作2528种。其中科研机构5929篇,占全年发表科技论文总数的8.16%;高等院校占66.93%;企业占13.34%。科研机构出版著作206种,占全年出版科技著作总数的8.15%;高等院校占到65.90%;企业仅占到0.16%。新制定省地方标准239项,其中节能标准18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260项。

(3)科技创新在产业方面的驱动作用直接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也已成为山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经济总量比例不断提高,产业发展速度、规模和智力不断提升。

第9篇:科技创新的总结范文

深刻学习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精神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掀开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认真抓好大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并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改革发展的紧迫感。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深刻调整,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各主要经济体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不断加强。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

二要全面理解党中央对科技改革发展工作的新要求。新时期我国科技改革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而到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我们要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一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准确把握科技改革发展的方向。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系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服务发展,把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企业主体,协同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导向,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坚持统筹协调,遵循规律,按照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整体谋划、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提高科技发展的科学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扎实推进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

科技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统筹推进落实。近期将着重推进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并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在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高效合作。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创新活动,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发展关系民生的科学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健全社会管理科技支撑体系。

第二,加强统筹部署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产学研等各类创新主体,涉及基础前沿、应用开发等多个环节,涉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等多个方面。按照纲要部署和《意见》要求,统筹建设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等五大体系。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发挥地方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区域科技合作。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防止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