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绿色化学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绿色化学基本原理

第1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 理工科院校 药学本科专业 基础化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02-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大医院人山人海,小药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医药工业迅猛发展,药学专业人才倍受青睐,现在除了传统的医学院校培养药学人才外,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相继开办了药学专业(如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等),而基础化学是药学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我国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仍按照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开课。随着化学基础课学时不断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知识对后续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在少学时的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忽略了在教学中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化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粗放型”的传统化学转变为“集约型”的“绿色化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针对这些情况,当前一些普通高校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实践,以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但是,大多数高校主要是根据学时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利用改进教学手段来增加教学内容,着眼于局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学效果虽有所提高,但是效果不甚明显,没有找到从根本上提高基础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本化学教学团队提出了《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理工科院校药学相关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依托重庆邮电大学中药学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实践。

一 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是人类社会对高校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它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产生和使用,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牢固树立绿色意识,自觉成为未来的绿色人才。“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未来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也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课题。

因此,本化学教学团队在基础化学教别强调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在绪论部分专门设有“建立绿色化学理念,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部分,强调绿色化学的必要性,并且基于“绿色化学”理念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将从源头上预防化学污染的新观点逐步深入学生心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学团队根据专业特色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验项目中大大减少了独立的基本操作单元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将大部分基本操作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安排在实验技术网络虚拟与仿真实验室中实施,同时大大增加实用性、综合性实验,将部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中。实验原材料都是无毒或低毒的,删除了一些毒性高、污染大、效果差的合成实验。打造以“绿色化学”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努力培养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学生。

二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对四大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实践

1.教学内容的整合原则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将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整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两门课程中的内容重叠问题,同时使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引申,使知识的系统化更加显著。本化学教学团队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将四大基础化学进行整合,即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四门课程进行整合,根据药学专业要求,立足理工科院校注重四大基础化学的关联,确保整个基础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总课程名称设为基础化学,具体按照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门课程进行排课。本化学教学团队一起讨论、确定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学时数,并且备有一些选学内容供学时稍充分的学校选用,或者供学生自学,但是紧密把握“面向药学专业的基础化学知识”、“知识点之间的连贯”及“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这三个基本原则,使学生有兴趣学,更轻松地学。

第2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高校建筑学专业现行的专业理论课体系中,和绿色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

《建筑概论》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启建筑学习之路上的第一道门。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初入大学,对建筑既陌生又好奇,同时也不乏希望和遐想。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大学里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传统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全面而概括地了解建筑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建筑识图的基本方法,熟悉民用及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及构造原理等内容。此课程中,应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与方法、发展与趋势,为之后其他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原理》、《城乡规划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理论基础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分析、案例解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规律,并在实践与设计过程中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应开设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专题,从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能耗几个方面详细地剖析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的展示与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在《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课程中亦应介入绿色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从选址的基本原则、自然环境因素、节约用地方针、乡土文化等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等课程为开设于二年级至四年级期间的技术类专业理论课,其课程环节主要由课堂讲授、理论推导、实验数据演算与分析等形式为主构成,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而这些技术知识恰恰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物质载体与手段。如《建筑物理》的三大主干课程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均与绿色建筑设计中室内环境品质及控制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及技术等内容密切联系。再如《建筑设备》课程中,给排水部分应融入建筑节水技术、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等知识;暖通部分应融入室内新风系统、自然通风技术、高性能空调设备的运动、能量回收等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电气部分应考虑适时适度照明、高效节能灯具、待机能耗控制等绿色环保理念。《建筑材料》课程应增设绿色建材篇章,系统介绍绿色建材的概念、绿色建材的选择与运用、建筑节材技术与方法等课程内容。而在《建筑构造》课程中,通过对最新材料、最新技术构造节点大样的剖析与讲解,可以帮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手段和操作方法。

《建筑心理学》、《建筑法规》、《建筑师职业基础》等课程为开始在五年级毕业班的专业理论课。作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班的学生,他们即将告别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涯,走向建筑师的职业岗位,担负起建筑设计从方案构思到施工图绘制再到各专业配合,以及与甲方、施工方各方面配合等一系列具体工作之中。在这些课程中,应通过增加建筑环境心理学、绿色建筑相关法规、绿色建筑运营与维护等知识点的章节,帮助学生完善绿色建筑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在他们今后的实践与工作中积蓄发挥作用。

二、总结

第3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性绿色校园 环保主题基金 资金循环 五大发展

一、引言

绿色校园在我国首次被提出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发展,绿色校园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逐渐从生态环境建设向思想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及物质建设扩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这一概念不仅包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坚持文明发展。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正是党和国家在时代背景下对绿色校园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如何在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体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当今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绿色转型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重点问题。在投资领域,绿色投资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环保主题基金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的,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具体来说,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投资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的主力军,其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无不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环保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鉴于环保主题基金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本文认为绿色校园建设作为环保公用事业的一部分,理应纳入到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中来。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引入环保主题基金参与绿色校园建设,将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一大资金来源,从而构建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助力。

本文从绿色校园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两个方面提出如何对绿色校园建设资金进行管理以使其良好地服务于绿色校园建设。本文对现有环保主题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所属行业进行总结分析,揭示其投资现状并非以环保行业为主,故为其指出绿色校园建设这一新方向,并通过校方的资金管理投资于绿色创业项目以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校园建设创造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进行可持续性绿色校园建设,为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开拓新思路,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基础理念研究方面,陈骏(2012)从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出发,指出建设绿色校园对环境、学生社会责任感、绿色科研及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施建军(2010)指出绿色大学是基于打造绿色校园体系并建立低碳能源支持系统,提出从践行低碳校园到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蔚东英和王民(2010)通过对以日本、马来西亚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施的总结得到建设绿色大学的启示。另外马秀峰和李彤彤(2010)从网络文化入手指出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模式。熊校良(2012)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指出构建绿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方法。

在国外对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方面,Figueredo和Tsarenko(2013)提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他们是否参加校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前提。Emanuel和Adams(2011)与Adomssent等(2007)针对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关心了解程度做出研究。Owens和Hitchcock(2006)通过学生团队在校园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进行研究。Pacheco和Bastante(2016)从消费角度指出决策者应增强绿色法规,促进可持续消费。Oxaract等(2013)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出发点对校园可持续课程做出研究。

另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环保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进行研究。在对国际绿色基金发展进行研究方面, 蒋华雄、谢双玉(2012)深入分析了绿色投资基金在各国的发展状况、投资策略,认为我国绿色投资基金发展缓慢,提出应积极推动其发展。针对为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的全球绿色气候基金的研究,崔连标等(2014)从在发展中国家间进行资金分配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分配方案; 崔连标等(2015)还从历史责任、支付能力角度出发对全球绿色气候基金(GCF)融资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融资责任分摊体系。在绿色投资方面, 陈志国等(2014)从养老金制度视角经实证分析提出我国新能源指数投资无法满足养老金基金投资风险收益的需求,提出养老金基金应增加绿色投资。蓝虹、任子平(2015)具体论述了PPP环保产业基金的管理模式,指出其融资工具需要进行拓展和创新。

目前,国内外学者不论是在探讨绿色校园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还是在探索环保主题基金投资方面,都已初步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为推动我国校园建设工作和环保主题基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鲜有学者将环保主题基金与绿色校园可持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专门探讨。本文在已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将绿色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中,丰富已有的绿色校园研究。

三、绿色校园资金循环研究

如右上图所示,本文通过总结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资金来源及资金用途,指出一条扩展绿色环保基金投资到绿色校园建设的新思路――通过校友捐赠、社会捐赠、政府拨款,尤其是公募基金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中来,同时将这些用途产生的资金进一步作为公募基金的资金回报,促使公募基金持续、长久地对绿色校园建设进行投资,构成一条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此方式既有利于环保基金发展,又能使绿色校园建设在物质上实现绿色可持续,从而对绿色校园建设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一)绿色校园资金来源分析。一般来说,绿色校园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校友捐赠、社会捐赠以及政府拨款。首先,对于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捐赠性资金是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校友捐赠是学校社会捐赠的主体,是校友对母校提供的有关物质、智力、精神方面的捐赠。然而,这类捐赠性资金大多资金规模较小,所占比例较少,且来源不稳定,大多为一次性捐赠,没有规律性、周期性。因此,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无法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对于政府拨款,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拨款资金规模较大,在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中是主力军。但是,政府拨款资金的使用条件十分严苛,限定条款繁杂,资金使用灵活性较低,且多为定向使用资金。因此,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也有其局限性。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校友捐赠、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受制颇多,而与之相反的是,环保主题基金不论是从金额规模上还是要求限制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环保主题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框架中,以推动绿色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保主题基金基本分析。本文从近四千种基金中筛选出以下13种环保主题相关基金,它们都符合绿色校园的内涵宗旨,并且能体现出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含义,如表1所示。

这些已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都有其独有的投资原则。首先,环保主题基金以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投资理念,它们认为投资于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在获得良好回报的同时,亦能维护或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投资决策中,这些基金除了关注那些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还关注在其他产业中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致力于向绿色产业转型、或在绿色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相关贡献的公司,试图在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健收益。此外,政策导向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并具体落实到以下三个方面: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和谐、推进节能减排谋求自然和谐。无疑,积极跟进这一时代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可以有效回避政策风险,获取稳健收益。

然而,通过总结2016年第二季度这些环保主题基金所持有的重仓股数据(取前五),本文得出了与其声称的投资理念不一样的结论,这些绿色基金并非全都遵循上述投资原则――投资于绿色环保产业,而是分出大量的资金投资于非绿色环保产业。经总结,13只环保相关基金中只有5只基金的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的5只基金里,对于环保行业持股最多的是汇添富环保行业,占到净值的比例为25.54%;持股最少的是兴全绿色投资,只有3.78%,总体来说,这一持股比例偏低。并且,这些基金投资所涉及的环保行业大都集中在环保工程业、新能源行业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余行业涉足甚少。由此本文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这些基金的重仓股尽管对环保行业有所涉及,但对环保行业的持股占净值比例偏低;第二,这些基金涉及环保行业的范围较窄,所投资的具体环保行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至于其余8只绿色基金,所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制造业、酿酒食品业、化工制造业、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以及交运制造业,与环保基本无关。譬如,对于中海环保新能源主题(398051),其持有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是华海药业、华兰生物、泸州老窖、五粮液以及老板电器,它们分属医药制造业、生物制药业、酿酒食品业、酿酒食品业以及厨用电器制造业,不难看出,这些公司大都属于普通的非绿色环保产业,与其投资原则大相径庭;再有富国低碳环保(100056),其所持有的重仓股有网宿科技、索菲亚、跨境通、华海药业、信维通信,分别属于通信服务业、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药品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公司并不属于环保产业,因此这些环保主题基金违背了其绿色低碳的投资理念,类似于这两只违背绿色环保投资原则的基金还有:财通可持续(000017)、汇丰晋信低碳先锋(540008)、银华和谐主题(180018)、汇添富社会责任(470028)、兴全社会责任(340007)、建信社会责任(530019)。这些违背绿色投资理念的基金占到笔者所收集的绿色基金的75%以上,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社会上许多环保主题基金并没有按照其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进行投资。

本文认为,这种现象亟待改善。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公募基金,理应将大部分资金投放到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环保的产业中来,譬如本文提到的绿色校园建设。一方面,这符合环保主题基金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绿色校园建设能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在校园和社会上传播,推动产生低碳环保的校园和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改善校园、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也与上市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政策导向对于基金投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以来,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社引起的结构性变革无疑是基金投资的重要机遇,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更要好好把握住这些投资机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资绿色环保产业,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此外,投资绿色校园建设还能获得良好的回报。通过环保主题基金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培养高素质型人才队伍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而校园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未来将给这些绿色基金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三)绿色校园资金用途。绿色校园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

首先,关于校园宣传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绿色校园建设行政组织,负责在校内进行环保宣传,同时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的绿色校园研究社团,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参与到绿色校园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积极开拓绿色校园网络平台,与其他高校共享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并随时进行交流学习。

[9]Owens K A,Halfacre-Hitchcock A.As Green as We Think?The Case of the College of Charleston Green Building Initia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6,7(7):114-128.

[10]Pacheco-Blanco B,Bastante-Ceca M J.Green Public Procurement as an Initiative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panish Public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33):648-656.

[11]Oxarart A,Monroe M C,Biedenweg K.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Ethics of 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13,14(1):6-14.

[12]Y华雄,谢双玉.国外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126(05):95-101.

[13]崔连标,朱磊,范英.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绿色气候基金分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61(01):28-34.

[14]崔连标,宋马林,朱磊,范英.全球绿色气候基金融资责任分摊机制研究――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5,400(03):65-76.

[15]陈志国,杨甜婕,张弛.养老基金绿色投资组合分析与投资策略[J].保险研究,2014,314(06):117-127.

第4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第一条为推进我县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基地的保护*管理,保障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护区位于*镇、*桥镇境内,总面积30000亩。

第三条保护区内及其周边从事与保护区相关活动的单位*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历阳镇、姥桥镇人民政府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具体负责*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农业、土地、城市建设、林业、水利、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按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各有关镇人民政府做好*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行长期保护。其基地规划应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历阳镇、姥桥镇建设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一经划定,必须加以保护。保护区范围内的*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地确定无法避让需要征用以及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需要征用外,一律不得占用。

第七条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征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必须在规划定点前征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镇人民政府意见,并报县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依法办理有关报批手续。

第八条禁止非法侵占或损坏*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依法批准在*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或周围施工的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基础设施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施工损坏其正常功能发挥的,建设单位必须限期修复。

第九条禁止任何单位*个人闲置、荒芜*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将*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改种其他作物。

禁止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坟、采矿、挖沙、取土等行为。

第十条禁止向*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倾倒、堆放*处置废弃物。

保护区内不得建设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保护区外方圆5公里*上风向20公里范围不得建有污染源企业。

已经建设的有污染的项目,应采取措施限期治理;无法治理的,必须予以搬迁。

第十一条县、镇人民政府应扶持*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县财政预算中的农业发展基金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

第十二条不得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内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其他化学物品。在*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使用肥料*作为肥料的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高温发酵。

第十三条建立*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县人民政府组织农业、土地、城建、环保、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各有关镇人民政府,定期对*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被检查的单位*个人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不得隐瞒*拒绝。

第5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一、綠色化学应用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以绿色思想为基础,通过化学分析理论和研究原则,分析绿色化学研究的相关内容,明确绿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加强绿色化学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配置良好的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提升绿色化学应用发展效果,尽可能的提升绿色化学的应用,改善化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提升绿色化学应用效果,完善资源的循环理论标准,提升污染物的排放和绿色处理,加强与国外技术的相互交流水平,向优秀的绿色化学研究技术方式学习,引进优秀的绿色化学研究技术方法,实现本国中绿色化学生产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2]

绿色化学是以化学反应、溶剂、催化剂等反应技术,通过绿色方式,提升新合成技术的研究效果。特别是催化过程。新化学研究中包含生物资源的转化、新反应条件的利用,无公害介质资源的研究等等。根据绿色化学产品的设计,逐步提高研制技术水平。

二、绿色化学的研究趋势对象

1.原材料的绿色化研究

绿色化工研究生产是降低产品中的毒性问题,改善安全环保效果,完善人类的安全生活环境,提升化工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水平。

2.化学反应绿色化应用

化学绿色反应的管理需要服务绿色需求标准,根据经济原子性标准,即最大限度的提升废物的排放效果,改善周围环境水平,以良好的选择标准价值,提升选择规范性效果,实现在绿色化学选择上的立体规范性。[3]

3.生产产品的绿化发展

生产产品需要绿化发展模式,逐步提升人身基本安全建设,完善化工产品的安全水平。例如,采用降解剂、除垢剂、杀虫剂等,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绿色燃料、绿色涂料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存在污染性化工产品被取代,绿色产品受到现代绿色环保化工发展的需求。目前,化工生产中,常常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效果较好,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腐蚀性问题。而采用仿酶催化剂、水溶催化剂可以有效地达到催化的目标,减少催化后造成的各种腐蚀问题。

4.溶剂的绿化作用

溶剂的绿化发展是以有效分离为技术标准,通过介质作为分离,提高溶剂的有机合成效果。但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化合物,引发臭氧的形成,造成水资源污染环境的产生。需要对溶剂进行研究,加强绿化溶剂的研究分析。

5.化学绿化的设计

利用计算机应用完成化学绿化的辅助设计,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化学反应资料库标准,利用计算机化学反应组合方式,确定实际原材料使用方式和标准,搜寻产物的目标反应结果,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化学绿色反应结果,确定适合的化学绿色反应效果。根据目标产品的基本原则,准确的分析产物实际的化合原料,确定预定的原料标准内容,对相关反应路线和实际环境效应进行准确的分析,从中选取最佳途径进行分析。

6.绿化技术的合成

根据实际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准确的分析有毒害物质的有效使用效果。采取合理的非物质化学方式,利用多环境效应,逐步改善化学产品的实际选择效果,降低产品的整体能耗。按照实际常温水平,常压标准,分析电化学实际洁净中的各种优势,确定绿化技术合成效果。

三、绿化技术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式

1.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是不断加强实际有效反应效果,大力加强化学反应的高效应用选择性,对实际的转化率水平进行合理的分析,逐步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消除产品的副作用,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最大限度的完善各种资源的保护水平,实现对生态有效环境的保护作用,这是绿色化学整体研究的重要方向。

2.生物化学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逐步提升高新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的食品、药品、能源、化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按照最大有效特征性水平进行综合生物资源的快速利用,实现生物化学的有效节能,改善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化工技术的整体生物化工过程。生物化工过程中包含基因化工技术、细胞化工技术、酶化工技术和微生物加工技术。

3.超声化工技术的研究

超声化工是利用现有的化学试剂,准确的分析声学、化工学的相互融合效果。通过分析声学技术的变化原理,准确的分析实际有效提升整体反应的选择过程,增加化学整体反应速度,加强化学反应速率和生产率,实现能好的有效降低,实现整体废物的快速排放,改善化工绿色的多元化技术分析,实现化学超声技术的广泛性应用。

4.膜工程化工技术

膜工程化工是利用膜分离技术、膜催化技术,通过分离的方式,实现成本低的化工工程,工程能耗较低,效率较高,污染小,有良好的回收效果。膜催化反应往往是超出整体平衡的反应,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反应的选择效果,提升原材料的实际转化作用,节约了资源成本,降低了污染。磨技术的快速应用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在化工产业、石油产业、环保产业、电子产业、医药技术产业等多种行业中进行发展和分析,提升高新化工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第6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第7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38-02

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资源匮乏。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将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赋予了一个象征生命和希望的名词――“绿色”,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已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同时,人们开始致力于从源头上治理污染,探索采用化学的原理来预防污染的方法。绿色化学倡导环境保护,主张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产生废弃物,最终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被誉为是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其也是一门能够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实践能力是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内外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培养绿色化学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持有的基本态度与观点,也是人们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信仰,即人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思想表现。学校的教学工作以教育和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它必须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绿色化学不仅仅是一门预防污染的化学技术,还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最基本保障。只有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实验教学的各环节中,学习绿色化学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的思维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实践能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的最佳场所,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和观察、动手、分析、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更要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绿色化学的原理、特点和相关知识,通过设计特定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产生绿色化学理念,形成绿色化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适时讲述全球环境问题与化学污染的关系,灌输绿色化学思想,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绿色化学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具备了绿色化学意识才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1.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随着绿色化学成为现代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绿色化包括:化学试剂、溶剂和催化剂等的绿色化。环境友好的“洁净”反应介质是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试剂和溶剂,合理设计实验过程从而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尤其是水介质中的有机化学反应因具有分离简单、产率高、选择性好、污染少且无毒、价廉等优点,是最有希望实现工业化的绿色合成方法之一。例如,水介质中的各种缩合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环加成反应和多组分反应等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此外,用水作为分散剂的水溶性涂料的制备已成为全世界涂料工业的新方向,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有机溶剂作为油漆涂料的喷雾剂和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也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催化剂的使用也应首选无毒害、无腐蚀的物质,同时改革重组现行实验教学内容,改变原有实验项目,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淘汰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实验,改进实验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筛选和比对,尽量减少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选择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体系。将各制备实验尽可能串联起来,实现实验项目的连续化,即把前一个实验制备得到的产物作为后一个实验的主要原料连续使用,既能科学、直观地达到实验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又始终注意将化学试剂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体现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2.微型实验和常规实验相结合,倡导绿色化学。微型化学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具有实验成本低、反应时间短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微型化学实验不但能满足实验的基本要求,还能减少试剂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在实验时,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因此,采用微型化学实验代替常规实验能够大大减少化学实验室各种废物的排放,有效改善实验室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微型化学实验的开设对药品试剂消耗量大、化学毒性高、污染严重、实验操作过程复杂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将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实践能力。然而,微型实验不是对常规实验的简单减量和机械微缩,它是在绿色化学理念和微型化学思想指导下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实验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用尽可能少剂量的试剂来做尽可能小的实验”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也是微型化学实验教育的思维方向。为预防化学污染,推动化学实验由常量化向微量化发展,是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

3.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必能增加实验的功能,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能。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等先进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动态、高效、大容量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不仅能直观地表现化学世界的奥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极大地减少日常化学试剂的用量,降低实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从根源上减轻对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原则。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实验不仅需要的试剂种类繁多,而且所用到的绝大部分药品都毒性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危害大。对有机化合物性质鉴定实验的全过程采用摄像、剪辑和多媒体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处理,既能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又不失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因此,对于基础性实验或验证实验,尽量采用多媒体及化学虚拟仿真技术等辅助手段,在得到基本化学信息的前提下,能大大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实验过程管理

1.规范实验操作,减少“三废”的产生。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严格规定取用药品的量,这样既规范了实验操作,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定性实验中的药品定量化,例如在烃的性质实验中,实验室制备乙炔气体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组数粗略的计算所需乙炔的用量,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取用电石的质量。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实验的科学性、规范性,同时也为减少环境污染奠定基础。

2.妥善处理实验室的“三废”。注重环境保护,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应加强完善有机化学实验室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禁止实验室尾气任意排放,废液、废弃物随意倾倒。对每次实验产生的实验室废液、废气和废渣进行科学安全处理,确保将化学实验室的污染程度降到最低,以减少废物向周边环境的排放。将化学实验使用过的酸、碱、重金属盐等各种废物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安全存放、定期统一处理。能产生大量有害和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完成,并将有害尾气采用吸收、中和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培养学生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

四、完善实验考核体系,凸显绿色化学理念

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新学习有重要的导向和鼓励作用,实验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应以整个实验过程为基础,凸显绿色化学理念。现行有机化学实验评价体系应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完善改革。评价方式应强调对实验全过程的整体、动态评价,给学生更多的自,让其开放思维,大胆探索。评价内容应重点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能提高反应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反应条件是否无毒无害,反应过程是否能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等等,重点突出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思想。

五、结语

培养、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是实现化学教学绿色化的最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研究和绿色实践能力的前提;优化、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规范实验操作,改进化学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是提高学生绿色化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之,化学实验绿色化已成为国内外化学课程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研究能力是本世纪国内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第8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1.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构建

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作为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就自身而言是一个“自成系统”就外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而言又是一个“互成系统”。同时,它又寓于绿色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之中,是其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论这一方法来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职能、目标、对象、假设、原则、确认、计量和报表等内容。现分述如下:

    1.1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除了要秉承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它同时要吸收、借鉴包括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污染经济学又称公害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一套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1.2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与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大致相同,如果说稍有变化的话,主要就是在履行反映职能时适当地扩大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应用。依照这样的职能,绿色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地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

1.3绿色会计的目标

作为绿色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由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包括:

(1) 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管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

(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1.4绿色会计的对象

绿色会计的对象突破了传统会计以资金运动作为对象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在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下,会计要素须重共有的空气、7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所有者权益中应将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的国家给予的补贴、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1.5绿色会计的假设

尽管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有所区别,但绿色会计同样可以参照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所不同的是,因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它不仅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还可选择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叙述加以说明。

1.6绿色会计的原则

绿色会计除了继承一些传统会计的原则外,还有适用于绿色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

(1)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相同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

(2) 与一般会计原则不尽相同的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绿色会计在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统计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促进绿色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

(3) 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不同的原则有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即:政策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社会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揭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评价应站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业绩;充分披露原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

1.7绿色会计的确认

绿色会计超过了传统会计所确认的范围,主要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认。绿色会计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主要有: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四大部分。资源价值包括自然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三个方面。环境成本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环境收益包括获得的环保业绩卓著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和环保措施机会收益。环境利润是环境收益扣除环境成本和环境税金后的净额,它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绩效。

1.8绿色会计的计量

传统会计建立在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经济事项都能用货币计量。绿色会计存在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也有的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这就需要以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原则;对环境状况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如采用指数评价法、分级聚类法以及模型评价法等。

1.9绿色会计的报表

绿色会计报表的设置应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有关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并辅之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等揭示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增列“自然资产”、“自然资产损耗”科目,负债方增列“应付环保费”科目所有者权益下面增列“自然资本”科目等。在损益表中增列“环境收入”、“环境治理费”、“环境损害费”以及“环境利润”。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揭示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及其所支付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

2.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来揭示因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

2.1财务报告

    2.1.1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

2.1.2报表附注

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分为括号注释和底注两种形式。括号注释不宜过长,以便于阅读。企业用括号注释揭示以下信息:(1)环境会计的特定程序和方法,如直接环境效益采用影子价格法还是数学分解法;(2)说明环境项目的特征,如某种环境负债有无优先要求权;(3)按替代性计价方法得出的金额,如在按历史成本入账的环境资产后面列示其现行市价;(4)需要参见其它报表或本报表其它部分的说明。

2.1.3财务情况说明书

企业应该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列明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包括:(1)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2)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3)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4)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等等。

2.2环境报告

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环境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2)环境质量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利用情况。主要是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

3.建立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要在企业中全面、系统地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绿色会计的计量、成本确认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理论认识还不一致;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难以协调企业逐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会计市场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容不真实的现象等等。因此,当前要顺利地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3.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解决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3.2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绿色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绿色会计有法可依,使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1)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⑵制定绿色会计准则;(3)设立绿色会计制度,使绿色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3.3加强绿色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绿色的再监督,有助于绿色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3.4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

建立实施中国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在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中增设绿色会计、绿色审计专业课。将绿色会计宣传、培训列入《全国环境初级教育行动纲要》中,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尽快筹办中国绿色会计刊物,以加大绿色会计宣传的力度。

3.5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其次,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绿色会计要将广义循环成本理论应用于绿色会计实践,在商品的成本中加入资源成本会使商品价值得到客观反映。

3.6增设适当的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创建绿色会计

第9篇:绿色化学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化学工业;绿色化;工业技术;工艺

一、前言

化学工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现代的化学工业主要包括有:化学肥料工业、酸碱基本化学工业、农药工业、染料工业、基本有机合成工业、塑料工业、橡胶工业、油漆工业、合成纤维工业等等。

发展化学工业,对于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综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各门学科正在酝酿着新的技术突破,化学工业也将随着催化、分子设计、激光和化学仿生学等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绿色化学工业

目前化学工业使用的工艺技术,大多数是四五十年代研究开发的,很多技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有对现有化工技术进行变革,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才有可能。革新现有技术的最好办法是大力研究和开发从源头根除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工业技术。

绿色化学工业是利用化学工业的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以及副产物等,从源头阻止环境污染传统的化学工业虽然可以得到需要的新物质,但同时也产生大量排放物,严重污染环境,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从环保、经济和社会的要求来看,化学工业不能再承担使用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费用,需要大力研究和开发能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

化学工业能否洁净的生产化学品,其实质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产生污染。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和催化剂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身健康的环境友好的化学品。绿色化学化工的目标是寻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对生产过程来说,绿色化学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弃物之前,减少废物的数量和毒性。绿色化学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方法与传统污染治理方法不同,它是通过改变化学品或生产过程的内在本质,来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或产生,是非常科学的,是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原料的绿色化

化学反应类型或合成路径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初始原料的选择决定。这种选择也就决定了生产者在处理这种物质、生产制造及运输时的危险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 ,许多的化学品都是由石油作为初始原料,石油炼制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炼制往往需加氧,而氧化过程是化学合成中污染最严重的。寻找替代的环境无害的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首要任务之一。生物质包括农作物、植物及其他任何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是理想的石油替代品,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较石油原料要小得多。

2.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

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化学反应本质上是原子外层电子的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在发生反应的条件下,存在多种排列组合方式,即存在多个平行反应。要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在反应的条件下全部转化成产物,反应的选择性必须达到 100%。这在目前认识的化学反应中是很少的。

3.催化剂的绿色化

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催化剂。这些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的腐蚀严重,对人身的危害大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此,多年来国外正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中大力开发固体酸烷基化催化剂。现已开发的有: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工艺;采用沸石为催化剂的丙烯和苯烃化异丙苯工艺。在固体烷基化的研究中,还应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以降低产品中的杂质含量;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延长运转周期;降低原料中的苯烯比,以提高经济效益。

4.溶剂的绿色化

溶剂在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广泛的用做反应分离的介质或用做清洗剂。在释放至环境或需处理的化学物质中,溶剂所占比重是大量的。减少溶剂的使用,改进传统的溶剂,采用环境无害的替代溶剂及开发无溶剂反应是绿色化学的任务。化学品制造中的污染问题不仅可能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也可能来源于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当前广泛应用的溶剂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有的会引起水源污染,因此要限制这类溶剂的使用。

三、结论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大量的本行业产品,还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材料。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化学工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绿色化学的理论研究,加快绿色化学品的开发,是摆在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闵恩泽, 吴巍等编著. 绿色化学与化工[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2] 孙履厚主编. 精细化工新材料与技术[M]. 北京: 中国石油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