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精选(九篇)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

第1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 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 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 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11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 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 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 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 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 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 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 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 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 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 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 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 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第2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十年动乱,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3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比较分析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第4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因素;数据安全

在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首先提出“会计信息化”概念,但对于“会计信息化”这个全新的理念,专家学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强调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达到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目的,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有的人认为“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还有人就直接认定“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信息化”。虽然理解不同,但都是承认以会计信息为基础,那应如何正确理解“会计信息化”概念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信息”概念之后再来定义“会计信息化”概念。

信息是信息论的一个术语,其本身就有多种定义。1928年《信息传输》一文中描述: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75年,意大利学者G..Longo在《信息论:心得趋势与未决问题》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构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他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的本身”。2011年又出现了“信息是反映事件的内容”的说法。可见对信息概念也是意见不一致。但信息基本定义仍然可以归纳为:信息是通过符号(如文字、图像等)、信号(如有某种含义的动作、光电信号等)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信息所蕴含内涵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基础信息,结合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管理信息来源,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加工、应用、分析、传输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完整、可靠、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1 会计信息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1.1 会计电算化阶段:立足于财务报表、凭证、帐薄的规范生成及简单的会计分析功能

1981年,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概念,旨在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的作用,强调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与方法,以辨析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两者的区别。这个属于狭义的会计电算化范畴,其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都是以模拟手工记账方式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不断深入发展,形成广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其主要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延伸到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制度,实现侧重于会计部门的数据处理及财务分析目的,但由于企业会计数据信息的高度保密性,企业经营实践中,无法做到实时共享。

1.2 企业ERP系统阶段:实现对物资供应链系统的管控,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有效管理目的

所谓企业ERP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它是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工程技术等为一体,全面计划管理企业内部资源,具有及时性、集成性、远见性特征。通过对销售、市场、产品管理、战略经营计划等模块的使用,取得了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资料,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由于公司ERP系统只是定位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对企业外部的上下游企业的相关数据无法做到有效管控,制约着ERP系统效率的发挥。

1.3 企业会计信息化阶段:从管理者角度来进行设计的,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会计信息的高度共享

1999年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究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来的会计信息化概念。希望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达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目的。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会计信息化相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与企业ERP系统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能实现会计业务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第5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制定; 继承与发展

一、中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迫切性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从无到有,是会计规范工作的一次重大尝试。企业会计准则(2006)对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维系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一则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定经验,二则因为缺乏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导致我国的会计准则在颁布实施后不久,即需要进行相关的修订,会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大量的补充规定。“公允价值”概念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过程的“一波三折”,我国会计标准中出现的、对于同样交易会计处理规定的非“对称性”等都是佐证。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规范上市公司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对已经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评估、指导新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并能够借助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从国际范围看,几乎没有任何一国或国际组织一开始就制定了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此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杜兴强、章永奎,2003)。更多的情况是,在颁布了若干会计准则之后,有感于准则内部逻辑体系的问题及为了确保准则制定不至于“救火”般的修修补补,才开始着手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情况都是如此。但是应急与救火式的修订、不断的补充规定等颇具“特色”的举措正考验着我国会计标准的严肃性和质量。可以说,目前正是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良好时机。

此外有人认为,我国目前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总则可以替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本文认为,我国应制定独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非用已颁布的某部、或某几部法规的一部分来替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原因在于,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会计标准),它阐述的是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在制定会计准则(会计标准)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引用,且它并不直接指导会计实务中的会计处理。

二、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制定思路与基本内容

会计理论具有继承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借鉴与发展的过程(葛家澍、杜兴强,2003)。因此,在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美国FASB、英国ASB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有的“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可资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借鉴的,不仅包括如上指出的一些准则制定机构制定和颁布的权威文献,似乎还应该对一些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推进作用的公告和文献――如APB S-

tatements No4 (1970)、英国的公司报告(Corporate Report)保持密切的关注,并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且不能因为这些历史文献中的某些部分曾因种种原因被否定,而不加辨别地予以排斥。这一继承与发展的思想,是葛家澍教授在一系列的、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文献及著作中多次提及且极力支持的,譬如对Moonitz(1961)提出的“市场价格”和“暂时性”两个概念的辨证理解和采纳问题。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先后出现过以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目标为起点构建概念框架两种观点。本文认为,虽然会计目标作为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是目前的选择,但是并不意味着会计基本假设就将退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领域(因为会计目标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项会计基本假设)。本文支持葛家澍(1997)的观点,认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两者相互依存,应该共同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或第一层次。但是,由于会计目标最为直接的“感触”到会计环境的变化,最能直接接受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决策相关信息的“反馈”,因此应该对会计目标在进行详细缜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暂行”结论,并以此为指导发展会计准则,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会计基本假设作为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客观概括,尽管“不言自明”,但它对会计信息披露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限定了财务会计的边界与若干基本特征,也应该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适当地描述,揭示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及违背会计基本假设而可能导致的、不当信息披露的程度。

本文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包含的内容如下:

1.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

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含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及特定的会计惯例(如稳健性原则、重大性原则等)与约束性条件(如成本效益原则等)。

3.财务报表的要素,含会计要素的分类及各个会计要素、特别是资产要素的定义。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确认包括确认的基本标准,确认的时间基础及针对收入确认的实现概念的界定等。

5.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及财务会计报告的表述,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以上内容也可以用图1来表示。

三、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若干相关问题

(一)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信息质量特征的构建、计量属性的选择及财务报告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典型的观点。就目前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涉及的会计目标来看,FASB极力推举决策有用观,而ASB和IASC更为提倡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提(FASB,1978;ASB,1999)。本文认为,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提是关于会计目标的科学表述。尽管如此,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关于会计目标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斟酌:

1.我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阶段,资本市场还属于新兴资本市场,且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还留有鲜明的“烙印”及“特色”,如“一股独大”、“流通股比例不足”等。由于会计目标是密切依存于会计环境的,所以在定位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会计目标时不得不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和分析。因此,虽然本文提倡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提,但是受托责任观的内涵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国有企业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披露应该得到强化,并应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中予以充分考虑。

2.FASB、ASB与IASC的会计目标,都明确地指出了“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其中FASB认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时明确指出,应该向他们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ASB和IASB则强调将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同样我国会计目标在辨认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时,必须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及公司治理的现状,并需要注意“国家”作为一个特殊的使用者、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信息需求。

3.关于使用者最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本文认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必须立足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进行审慎的调查研究,而不应不加分析地继承FASB或ASB提出的“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的金额、不确定性的信息最为决策相关的论断”。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该侧重于相关性还是可靠性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两者往往因及时性而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冲突。本文认为:第一,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属性,会计信息在满足可靠性之前,不可能对决策有用,甚至是有害性和误导性的。为此,进行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抉择时应该首先考虑会计信息基本的可靠性是否能够得到满足。第二,可靠性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必要为了追求绝对准确而牺牲信息披露的时效。换言之,在会计信息满足了基本的可靠性之后,企业就必须强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来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避免因为及时性不足、过度的时滞导致会计信息在与其他信息源的竞争中居于劣势的地位,也需防范财务报告因为延误时效而导致在正式公布之前就导致信息内涵几乎被“清空”的现象出现。

(三)会计要素的分类

目前,我国的会计要素包括6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6项会计要素的分类,比美国SFAC No6中10个会计要素(FASB,1986)、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7个会计要素的划分要粗略(ASB,1999),基本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5个会计要素的分类相当(IASC,1989)。

问题在于,要素不论多寡,关键要赋予确当的内涵。以“收入”要素为例,我们看到,我国的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显然我国收入概念等价于“营业收入”。但是,我国将利润定义为“收入-费用=利润”,但从我国企业标准的利润表结构来看,利润不仅包括了营业利润,还包括了大量的“线下项目”或非正常损益,而这部分内容并未在收入和费用定义的内涵范围之内。所以本文的建议是,若要保持目前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内涵不变,那么我国可以在“收入”、“费用”要素之外增加“利得”和“损失”要素,借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业绩(收入费用观的“总括收益观”);若不增加要素的种类,也可以仿效IASC、将“收入”要素内涵扩展为“收益”(收益(Income)=收入(Revenue)+利得(Gains))。

本文认为前一种意见(即增加“利得”与“损失”要素)更为可取,这需要联系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进行说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为了获得IPO资格、配股资格,或为了避免被ST、PT,往往会操纵盈余来粉饰其经营业绩。更为甚之,其操纵盈余的手段几尽极至,体现为往往借助于“线下项目”、恣意地依靠操纵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这些利得项目来达到目的。而靠“线下项目”、借助于操纵利得而得到的利润往往不能长久、“变脸效应”不可避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或抹杀了“营业利润”作为“核心利润”(core profit)和“利得”作为“非核心利润”(non-core profit)的区别。当且仅当核心利润即营业利润是持续的、可以预期的,对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当局经营绩效至关重要的。本文认为,“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四项要素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区分核心利润与非核心利润。只有区分了“收入”与“利得”、“费用”和“损失”、“营业利润”和“非正常损益”,企业提供的财务业绩信息才是透明的、高质量的。此外,对于会计要素的定义,本文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贯彻“资产负债观”而非“收入费用观”,这样既可以突出资产负债表作为第一财务报表的重要地位,通过夯实资产来净化利润,又可以通过对资产负债表要素的定义,自然地解决利润表要素的定义问题,还可以使利润的确定奠定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为日后制定全面收益表的相关准则提供概念基础。

(四)会计确认标准

美国的FASB、英国的ASB和

IASC都界定了确认的一般标准(FASB,1984;ASB,1999;IASC,1989)。FASB的确认标准(符合要素定义、可计量性、相关性与可靠性)应用最为普遍。本文认为,制定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确认问题必须得到重视。目前,具有部分概念框架性质和功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总则)中,均未详细涉及确认的一般标准问题,并应该对收入实现概念进行详尽地论述,以指导相应准则地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会计确认部分,还应该区分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及终止确认,并应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五)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或混合计量模式

会计计量属性一直是会计计量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揭示的会计量属性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展示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混合计量模式”。理论上讲,企业可以以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行成本的任何一种作为单一计量属性,但是这只在理想状况中才存在;企业也可以采取混合计量模式,即报告主体可以针对不同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从会计环境的发展现状看,混合计量模式尽管并不完美,但却是一种得到使用者普遍接受的方案。

透过我国目前的各项会计准则,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实务中所采纳的会计计量属性,初始计量基本上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在个别的项目如存货、短期投资上的后续计量,允许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等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综合进行运用;公允价值等其他非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一般并不应用于初始计量。换言之,我国目前会计计量是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属性为辅。

此外,注意到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应用中的“进、出”反复的现实,本文认为若将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排除在外,会计计量属性体系将是十分的不完整。诚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企业伦理道德的因素,导致若允许公允价值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乃至财务欺诈屡禁不止。但是,限制公允价值的应用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将公允价值纳入计量属性中并不矛盾。我国完全可以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针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特点,既明确规定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基本应用原则,又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指导性的范例。此外,本文认为,考虑到我国会计人员水平的现状,甚至可以仿效英国ASB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ASB,1999),对各种计量属性的混合应用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

(六)是否应该包括财务报告及披露的有关要求

本文注意到,英国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第七章详细论及了“财务报表的呈报”问题。与此相对应,FASB的SFAC因为未曾涉及“报告”环节方面独立的概念框架,所以一直受到指责和非议。本文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专门论述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构成,财务报表中信息呈报的基本原则,财务报表项目明确的分类、良好的信息呈报方式及必要的附带信息(如重点和综合指标)。

【参考文献】

[1] 杜兴强,章永奎.WTO与中国会计的国际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 葛家澍.会计基本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1997(10).

[3] 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 APB.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S].New York:1970:10.

[5] ASB.Statements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S].London:1999.

[6] FASB.Objectiv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rise [S].New York:1978.

[7] FASB.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S].New York:1980.

[8] FASB.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S].New York:1984.

[9] FASB.Elemen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S].New York:1980.

第6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企业价值是公司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价值与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之和。以价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突破了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局限,强调绩效评价应能更好地体现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与评价。

一、成本信息成为制约企业绩效评价的瓶颈

在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无论是高层次的战略定位,还是低层次的企业经营,成本信息的运用一直贯穿其中。但是,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处于一种成本概念歪曲、成本信息滞后、成本系统无效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企业价值的瓶颈因素。

(一)对成本概念的理解过于片面

当前,企业对成本的理解仍过多地强调成本的财务信息属性,而忽略了它的非财务信息属性。实质上,成本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管理者有效管理企业时所需的成本收益方面的财务信息,也包括生产率、质量等非财务信息。如果企业一味地注重财务信息,则有可能产生误导作用。因为财务信息倾向于关注短期因素。然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获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了取得竞争胜利,企业必须首先关注一些长期的非财务性因素,如,产品与生产领先、产品质量和顾客忠诚度等。有时,过分强调财务信息去削减成本(一项财务指标)而忽略甚至降低质量标准(一项非财务指标),这样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灾难,导致长期内顾客和市场份额的丧失。反之,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可能会有意地抬高成本,只要所取得的溢价收入大于成本的增加额。因此,在研究成本概念时,有必要将战略思想引入其中,从战略角度考虑它的非财务性和长期性。

(二)会计收益的计算只考虑了债务资本的成本,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

众所周知,现行财务会计只确认债务资本成本(利息费用),股东的权益资本成本被当作是“免费的午餐”不予核算。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为独资和合伙时,债权人被认为是唯一的外来者,重要的是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相反,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然而,在企业组织形式为公司制时,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于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公司通过两个渠道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本,无论是哪种资本,公司使用它们都是有代价的,都应作为成本处理。而且,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不了解企业信息的股东可以随时用“脚”投票,出售其原来持有的股票而不再成为公司的股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已经成为企业的“外部人”,股东权益资本成本必须单独计量。

(三)强调物质资本成本,忽略了对人力资本成本的计量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在其“向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指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能使价值迅速增值的包括健康、体力、经验、知识和能力的存量。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也认为,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具有更大的增值潜力。周其仁(1996)在“企业契约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这里的非人力资本,通常是指除人力资本之外的所有物质资本的总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合作契约关系,是双方长期博弈的结果,体现了一种博弈均衡。

(四)固守陈旧、落后的成本系统

一个有效的成本系统提供的信息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成本信息应具有可靠性,成本信息应能够尽量客观地反映现实,接近实际,管理人员使用该成本信息应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不会导致错误判断。其次,成本信息应具有相关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应与管理者将要做出的决策相关。当决策需使用历史成本时,成本系统应提供历史成本信息;当决策需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时,成本系统应提供未来的相关成本信息。再次,成本信息必须支持各种类型的管理决策。如,为管理层指出正确的经营方向、产品投资组合与定价、材料(零件)自制/外购、新产品开发、长期投资决策等。此外,有效的成本系统还应有助于企业的激励与控制、学习与反馈等。企业管理人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成本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果发现成本系统对于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时,表明企业的成本系统可能无效了。

二、改革现行成本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一)建立以管理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概念框架

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被归类为一些基本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与决策、组织与领导、绩效与控制。

1.基于战略职能的成本概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剧烈,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战略。因此,管理的战略职能已经一跃成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把战略管理思想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的实质要以企业的战略为核心,与一系列具有源流性质的成本动因相对应。战略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时间成本、信息化成本、创新成本、学习成本和市场成本。

2.基于计划与决策职能的成本概念。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做出各种计划和决策,必须获得足够的信息,其中,成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企业管理人员所运用的成本信息并不是简单的成本数据,而是一些经过处理的具有及时性、相关性和精确性的成本信息。于是产生了常见的用于计划和决策职能的成本概念。这些概念主要包括相关成本、差别成本、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3.基于绩效与控制职能的成本概念。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控制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考核和激励雇员及经理提供信息。用于此项管理职能的重要成本概念是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和责任成本。

4.基于报告职能的成本概念。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定期编制各种财务报表,以满足广大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成本管理的信息需求。在这一管理职能中所使用的重要成本概念为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这些成本通常是根据国家统一的财务和会计法规、制度核算出来的,又称为财务成本或制度成本。

5.基于组织与领导职能的成本概念。企业在进行组织设计之后,为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组织还必须按照设计的要求为系统配置合适的人力资源,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管理,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应的成本概念为人力资源成本。广义的人力资源成本包括劳动者被企业雇佣之前为了培养自身的劳动能力所花费的代价和企业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所花费的代价;狭义的人力资源成本仅指劳动者受雇后的成本,是企业组织为了取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成本。

可见,成本信息正扮演着多种角色,为管理的各项职能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成本观念,冲破单纯的产品成本概念的束缚,多层次、多方位地理解成本的概念。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目标的出现,成本的涵义也必然随之拓展和延伸,成本概念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

(二)将权益资本、人力资本纳入会计核算系统

会计学家安东尼(1973)认为,利息费用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它应和债务资本一样计量成本并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起计入存货成本和商品销售成本。现行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部分并不代表股东在企业中的权益数额。尽管实收资本项目反映了股东原始资本的投入,但是,留存收益却不代表股东的贡献,盈余是会计主体本身赚取的,而不是股东赚取的。因此,有必要改变以股东为导向的资产负债表右边结构,将原来的股东权益分成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两个部分。新的股东权益包括:一是原来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实收资本数额;二是权益资本成本(权益利息)部分。新的主体权益与现行财务会计程序下的留存收益也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在资本成本会计理论下,净收益应该是各种收入与各种费用(包括权益利息)之间的差额。每个会计期间的净收益应该加到主体权益上去,只不过这个净收益要比现行会计程序计算出来的净收益小一些。

第7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为了能够真实地了解目前国内高中的信息技术数据库教学情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收集了一些数据库课堂教学网络视频。同时,也把近期参与的学校国际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课程(以下简称:“新大预科”)信息技术数据库课堂教学片段进行了记录。在此,将通过中外课堂教学案例的比较分析,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问题一:数据库该如何定义

案例1:某一年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获奖教学视频(数据库教学第一课时)。一位获奖者在授课时直接向学生引出了数据库概念。其中对数据库是这样定义的: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我们十分认同授课者把数据库形象地比喻为仓库,使学生能够很自然地建构起数据库这个信息技术术语。但如果把数据库视作是计算机产生后出现的技术,是有歧义的。相信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定义数据库概念时,也会不经意地和计算机挂钩,因为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数据库就是和计算机紧密相联的。在近几年的数据库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许多教师主要是通过教授如何使用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进行数据库字段、记录等基本要素的教学。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Access只是数据库管理软件,不是数据库,但一谈到数据库,学生总是马上反应到Access软件的使用。

我们在学习我校国际部新大预科计算机课程教学用书《计算机学习》和由英国CGP出版社出版的英国高中《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学习用书时,发现这两本书中的数据库教学内容——数据库基础概念与Access软件的实践操作之间的教学层次非常分明。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基础知识时,完全不涉及进入具体的某一数据库管理软件。案例2中呈现的是我们在新大预科信息技术课堂随堂听课记录的教学片段。

案例2:新大预科的数据库教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databases(数据库)。

授课对象为已通过当地高中入学考试,同时英语水平达到新大预科要求的学生(层次相当于国内普高一年级的学生)。

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任务,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Group Activity)讨论生活中的数据库应用实例并填入教师设计的表格中(如下页表1),并概括出数据库的概念。

令人振奋的是26位学生中有89%列出了至少5个在生活中遇到的数据库应用实例,其中有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火车票实名购票、QQ网上注册、百度音乐库、飞机航班信息实时查询、银行ATM取款等。学生讨论并完成表格填写后,授课教师在教学PPT上呈现了两组图片,一组是耶鲁大学史特林纪念图书馆借书大厅图片,同时提出了一个概念:Paper-based Database;另一组来自于任教学校图书馆借阅大厅图片,并提出了另一个概念:Computerized Database。(我们对以上两个术语是这样翻译的:纸质化数据库、数字化数据库)。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提炼数据库概念。学生是这样提炼出数据库概念的。学生甲:数据库像仓库,用来存储数据;学生乙: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是有一定规律的;学生丙:通过一定的规则,人们能使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学生丁:通过计算机使用数据库,能大大节约使用者的时间。

教师十分肯定学生对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同时,在最后总结学生提炼的概念时,他特别纠正了许多人的错误认识,即数据库是计算机的产物。

从案例2,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完全可以依托学生的知识背景,把握其认知规律,由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观察与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不应由教师直接下定义进行填鸭式的概念灌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凭一时的臆想把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放入计算机的发展中去认识,将会导致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出现偏差。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进行数据库概念提炼时,应该与“计算机”这个名词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构建出准确的数据库概念。

问题二:数据表、字段、记录一定要在Access等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实现吗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据库中记录、字段等术语,会进行表结构的设计是建立数据库的关键。许多教师在为学生构建这些知识的时候,总是借助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学生理解数据库中的表、字段、记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直观性强,便于学生实践操作。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把数据库的基本要素误认为是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有的要素,而产生了概念上的混淆。

案例3:接案例2新大预科课堂。

在完成了数据库概念的提炼后,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列出了Libby6个朋友的信息(如表2)。

在分析表2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把记录、字段的概念向学生进行了解释。然后请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利用给出的朋友信息,其中包含他们的全名、地址、出生日期,设计一个名为“Libby”的数据库,完成数据表“friends”的《数据字典》的相关内容的填写;同时强调:考虑建立哪些合适的字段才能够高效地显示和查找该数据库中的信息。

《数据字典》设计如下(如表3)。

在当时听课时,我们心中有一种担心,认为学生肯定不能胜任这项任务。没想到,当教师汇集了学生的表格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评价时,我们意识到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教师给出的《数据字典》的表格填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在《数据字典》中添加了“朋友ID号”。

我们认为,正如在信息技术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通常先和学生讨论算法的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算法后进入某一种程序语言的编程一样。同理,数据库教学中如果能够借鉴案例3中的教学方法,把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建立表结构的实际操作进行抽象化,利用《数据字典》构建数据表结构,将能引导学生从数据库学习一开始就建立起正确的数据库各项基本元素的理解,正确厘清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数据库应用体验”该如何“体验”

案例4:某中学开设的大型公开课现场。

授课教师开设了《走进数据库》的对外公开课。在课堂的前一半时间,她创设了一个保护濒危树种的场景,让学生体验了濒危树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例。在该活动中,教师抛出了一个个小问题:如何查询现有濒危树种的信息?发现了一个濒危树种的信息,如何添加进信息库?如何删除一条信息?从而为紧接着的数据库建立等技术的学习内容打下伏笔。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学生先体验濒危树种数据库应用系统实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Access进行表结构、字段、记录的建立操作。

案例4中数据库应用实例与地理学科内容的有效结合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学生从中了解到了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然而,我们观察到学生在整个体验活动中,似乎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进行的。数据库体验仅仅定位在了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上,体验的过程仅是完成教师设定的一个个教学步骤。而数据库在数字化时代已悄然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却回避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数据库应用实例,而特意设计某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进行体验,显然忽视了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本文的案例2教学中,新大预科的学生在对身边数据库举例的同时,“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实现。同时,我们能够感觉到学生对数据库的了解程度已经超越了国内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数据库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不像十年前那样还局限在某些行业了。当“云存储”等先进的数据库管理术语已经进入学生的生活中,数据库课堂教学如果依旧停留在教师举例、学生“被动体验”的年代,将会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形成隔阂。

我们认为,课程标准提出的“体验数据库应用”教学要求,不应该仅仅让学生在教师指定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中实现被动体验。放开学生,让他们的思维走出课堂,与时代握手,实现信息技术社会中各种形式数据库的真体验,如淘宝购物、机场航班查询、图书馆图书借阅,等等。学生将能够体验到数据库已无处不在,也能够对数据库应用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反思。

问题四:数据库应用除了“优势”,还存在其他影响吗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部分的内容标准其中一条是: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我们认为:数据库的利用优缺点并存。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强调: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分解课标内容的时候,明显忽视了这一点。

在近几年兄弟学校教师开设的《数据库》相关公开课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有授课教师提到数据库应用中存在的缺陷。而在国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却经常要对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大讨论并陈述个人观点。

第8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一、有必要区分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都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但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两者并不相同。2000年7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的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应当注意的是,我国有关会计法律通常将财务报表称为会计报表。

199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修订了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准则——《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根据准则的精神,可以得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构成如下:

严格意义上的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应符合财政部有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附注(应遵循中国证监会《财务报表附注指引(试行)》)+审计报告(应由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遵守《独立审计准则》)+自愿披露的信息(应该经过注册会计师审阅并发表意见)。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常见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公司的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以及呈报证券交易委员会(SFC)的年度报告等,此外还有新闻稿、管理当局的预测、计划或前景说明以及对社会环境影响的说明等(SFACNo.1par.7)。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它已形成一套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因此可以总结归纳出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标准、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和方法等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体系。财务报表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使财务会计标准化成为可能,也为财务会计成为企业与外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创造了前提条件。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其他概念同时也给财务报表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中财务报表只提供已发生交易或事项的信息和货币性信息可以说是其局限性之一。为克服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满足资本市场对财务会计提出的要求,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由财务报表扩大到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尽管其他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还没有经过像财务报表一样严格的确认,计量程序,也还没有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但其他财务报告对信息使用者而言是有用的,所以作为财务会计发展的方向已得到会计界的认同。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手段。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两者对外传输信息的口径是一致的,因此财务报告的目标出就是财务会计的目标。因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用以解释会计准则和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而会计准则又是规范财务会计如何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所以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的财务会计目标应限于其外部目标。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外部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应是一致的。那么,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否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致呢?

前已指出,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两部分,其中财务报表已形成较严密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它主要提供反映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其他财务报告主要提供面向未来的信息,并且已不限于财务信息,即使其他财务报告将来形成像财务报表一样的方法体系和理论体系,其基本假设也不可能与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相同。

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信息质量标准、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财务报表的披露等概念,是密切联系、逻辑一致的整体。如果以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报表目标与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与计量等概念必定会脱节,从而造成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内部诸概念之间逻辑的不一致,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区分财务报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三个概念,对于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有必要的。

二、从世界会计模式和中国的杜会经济环境看中国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受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各国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即财务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按照财务会计服务对象的不同,各国会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不同的会计(目标)模式:1.面向投资者、债权人的微观会计模式;2.面向国家的宏观会计模式;3.面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的混合会计模式。

第9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

多年来,国内外图书情报界从许多不同的角度给“情报”这一概念下定义,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尽管情报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情报有不同的理解,但情报概念的这种长期不确定性不能不说是情报学发展的一种危机,使得长期以来整个情报学的发展飘乎不定,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情报是情报学的元概念,人们对情报的看法即为情报观。综合国内外图书情报界目前对情报概念的认识,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情报观:军事情报观[1~3]、文献情报观[1,4]、科技情报观(小情报观)[5,2,1,6)、竞争情报观[7,8,1]、社会情报观(大情报观)[1,9,10]、产品情报观[8,11]、信息情报观[8,2]和知识情报观[8,2,12~14]。

情报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军事情报文献情报科技情报(小情报观)竞争情报社会情报(大情报观)知识情报(信息情报),其中还夹杂着产品情报、经济情报等情报观。不同的情报观总是与不同的学科主张直接相连。种种情报观说明情报学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调整之中。情报学研究和发展的这一状况,既给人们创造了无限幻想,使情报学自身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也给情报学人平添了几分忧虑,情报到底是何物,情报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情报学该走向何方?一个连自身许多关键问题都还说不清楚的学科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2 情报与信息之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情报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学科生长点。随之信息化也成为情报事业和情报学发展的最大主题,信息化在促进情报事业和情报学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观念的大变革,即情报与信息之争。1992年原国家科委决定将“科技情报”改为“科技信息”;1998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情报学本科专业与经济信息等4个专业合并成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专业教育中,计算机等信息科技课程的比重迅速增大,许多专业课程纷纷冠以“信息”之名,传统的情报课程被一再改造和压缩,有些课程甚至就是直接将“情报”改为“信息”,如把“情报分析与研究”改成“信息分析与研究”,将“情报检索”改为“信息检索”等。这场观念变革的焦点和实质在于信息与情报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无论从学科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与国际的Information Science接轨的趋势出发,当初把这门学科定名为情报学是一个历史的错误,信息学取代情报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一方面,信息取代情报取决于情报与信息的关系把握问题。尽管目前情报信息界仍对情报与信息的概念争论不休,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即情报包含于信息,信息的范围涵盖了情报,因此,信息取代情报是理所当然的。实质上,情报不同于信息,情报学也不同于信息学,它们各自有自己的领地并大有用武之地,不应该被相互取代或取消。著名学者梁战平就认为,原国家科委的改名决定是“我国科技情报界历史上最大的学案”[9]。

目前我国情报学正面临着向“情报”还是向“信息”发展的抉择。情报改信息的实质是人们从情报崇拜转向信息崇拜的结果。不管我们对情报学发展的前途如何乐观,但情报与信息之争的现状告诉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学正处于强势,而情报学正走向萎缩。情报学发展的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也不能不说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危机。

3 情报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断更新

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先后大致经历了二次巨大的变革,即从文献到信息再到知识,并形成了以三大研究对象为核心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