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人类学的价值精选(九篇)

人类学的价值

第1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人类学;原型批评;原始主义批评

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对文学现象作跨文化的探究.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是着眼于探索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神话原型批评和原始主义批评

一、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t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曾受益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即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弗雷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运用于原始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他认为,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与舂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有关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然后再复活的神。关于神祗死亡而复活的神话仪式,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节律和万物更替的模仿。

《金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作和里程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原型的批评引入到微观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去洞悉人类不易觉察的潜意识,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荣格认为,原型深深地隐匿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个体对它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它只有在向外界投射的过程中.通过种种象征主要以隐喻方式来显现自身.如神化、童话、梦、幻想等。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看作“无数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物”,所以.一旦见到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我们的心灵就会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心旷神怡,好像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所慑服。荣格把“原型”与“原始意象”和表示人类远古经验类型复现的“心理残迹”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和继承。因此.有的批评家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称为“原型心理学”。

卡西尔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动物”。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观照,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神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原始人类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

方克强认为《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因为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和人物,也可以是情节结构模式。在《西游记》中,曾反复出现过一些基本的原型情节模式,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人物变形(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等,是因为它们与遗存于人类心灵中的原始灵魂不死观念,神性崇拜信仰与神秘互渗意识相联系,还因为它们在文学实践中已相当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借此.可以整合文学史上大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这些模式的变革形态。

取经故事的情节模式源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通过各种严格考验仪式,参加者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暗示他们童稚期无知和无宗教观时期的终结以及第二次生命意义即成人资格的获得。

取经故事和远古的成年礼仪式作为一种连续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似点。成年礼仪式主持者是老人,《西游记》中取经的暗中操作者是如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人的毅力和让人懂得服从。成年礼仪式参加者是已进入成年年龄而心理上仍是不成熟的儿童,而唐僧师徒则都犯过儿童性错误,显示了心智上的不成熟。要成年必须经过种种仪式性的严酷考验,要取经则有八十一难九九之数.意味着过程的严酷性。要成礼考验让人体验到死亡,却不会真正致死,而取经过程中到危难之际也由神佛出面帮助。前者具有由人生的儿童阶段而至成年阶段的象征性质,后者体现了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再生意味。因此,取经情节与成人礼仪式都贯通着儿童一考验一成年这一基本的原型结构。

《西游记》借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了一种原型模式:取经前唐僧师徒都犯了某种与孩童的未成年特点相关的错误,由于不合成人社会的法则而受罚:取经之后,经过八十一难的考验。证明了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对佛法的认同,于是被接纳进入佛社会(成人社会)。

从创世神话的普遍蕴含来看。神是创造主,但他只创造美好、善良的事物;死亡、疾病、罪恶等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或是对人祖原罪的正义惩罚。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神话原型批评也有它本身的局限,如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过于重视共性而轻视个性,强调连续性.疏忽阶段性,注重文化的心理的价值标准,而缺乏审美的价值标准。

二、原始主义批评

原始主义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一个范畴.也是指一种创作态度或倾向。这里的“原始”并非实指人类远古蛮荒的史前期,而是泛指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的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以现实为参照对历史或未来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从“现文”这个点出发,咏赞原始本真生存形态,指斥现代文明弊端的创作或批评,即形成一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性原始主义、柔性原始主义、质朴性原始主义等。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情感倾向: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凝聚在他的《边城》中。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人是这幅秀美山水图中的动景,秀美山水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背景,青山碧水之外还有春天的桃杏花、近水的人家和草长虫呜鸟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祥、清澈,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可以明显体现出刚性原始主义和质朴性原始主义取向的差异。边地小城有着和谐朴厚的原始风俗,带有原始民族随身带刀质朴剽勇的气质与风习。这里还有盛酒的大瓮,酽冽的烧酒,大个的土碗,器皿是土制粗糙的,人心人情是单纯古朴的,充满了友善质朴的原始遗风。纯朴的地方风俗熏陶着地方村民山民,村民山民秉地方风情养成了古道热肠的性格.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影响,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风俗风情。

《边城》中的男女情感真挚自然。在翠翠、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执着和自然质朴的神韵。首先,两兄弟出身富有而不骄横跋扈,真心实意爱上了渡船夫的孙女,体现出人性自然的爱情观.他们喜欢翠翠的聪慧、质朴、善良,不在乎她有没有身分和陪嫁。其次.他们追求翠翠的方式“马路”、“车路”都符合边地古老的习俗,以情歌赢得姑娘的芳心,更带有边地民族浪漫而自然的原始风俗。

三、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

第2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人类学;体育竞技;纸飞机;价值诉求

引言

纸折飞机是大多数人童年的美好回忆,是儿时玩耍的游戏之一。近些年随着国内外纸飞机的竞技化,提高了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对纸飞机运动的热情,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纸飞机从民间游戏到体育竞技的过渡是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纸飞机竞技化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大价值。纸飞机竞技化使纸飞机这项民间体育游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其他民间体育游戏的保护与传承也能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

1纸飞机在国内外的起源与发展

纸飞机即用纸折成的玩具飞机,是每个人儿时玩的娱乐游戏,随意一张纸不经裁剪、三五下便折成,即可扔向空中,但大都不去刻意追求它能飞多久、飞多远,只是随意玩耍罢了。其实纸飞机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娱乐游戏最早起源于2000年前,当时作为风筝,是一种流行的娱乐项目。纸飞机流传至今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一些航模爱好者在纸飞机的速度、升力和外形设计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目前,纸折飞机比赛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在我国,纸飞机成为竞技比赛的时间不长,2007年10月6日,宁波举办首届纸飞机大赛,同时也开了国内纸飞机项目竞赛的先河。此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和成年人参赛,2013年“体彩杯”第三届中国・宁波纸飞机挑战赛,参与总人数达6000人次以上。比赛设纸飞机留空时间、直线距离、直线射靶三个项目,比赛成绩也一路刷新。目前,来自镇海龙赛中学的高二学生王磊以1697秒的纸飞机留空时间为全国最好成绩,来自鄞州德培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李伟军在直线距离项目中的成绩是4543米,刷新了全国纪录〔1〕。2012年4月,济南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纸飞机大赛,近百名大学生重拾童年乐趣。目前,纸飞机成为中小学中开展比较普遍且非常受欢迎的趣味比赛,并成为航模比赛中的一个项目。

在国外,纸飞机竞技活动的开展比较普遍,尤其受到了大学生和成人的喜爱,在伦敦大学等高校里学生还自发成立了纸飞机协会。最有影响力的赛事是奥地利每三年一届的纸飞机世锦赛,参赛国家和地区在2012年达到了83个。早期飞行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是美国的肯・布莱克本在1998年创下的,达到了276秒,其第一次参加比赛可追溯到1983年。飞行距离最远的世界纪录是美国的纸飞机设计者托尼・弗莱特在1985年创下的,距离为5882米。目前的世界冠军纪录为:最远飞行距离6319米,最长飞行时间279秒。

2纸飞机竞技化的体育人文价值诉求

纸飞机从一项民间游戏发展成为国内外喜闻乐见的体育竞赛项目,必然有其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纸飞机竞技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211娱乐健身价值

纸飞机比赛犹如一场游戏,而游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趣味性和娱乐性,其最初的产生就是为了娱乐。纸飞机比赛对参赛者没有年龄、身高、体重、技能、体能等方面的要求,属于参赛自由的项目,参赛者没有任何压力,能够轻松、自由、平等地参加比赛,并拥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乐于参加纸飞机比赛。纸飞机比赛在使参赛者获得愉悦的同时还能起到有助身心健康的效果,学生家长都普遍反映纸飞机比赛使孩子走出了家门参加户外活动,而不是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家长们大力支持纸飞机比赛,认为这样的比赛越多越好,可以把孩子从电脑游戏里“抢”回来。纸飞机比赛使参赛者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起到了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效果。

212脑力开发价值

一张A4纸折成的纸飞机能飞出40多米或在空中盘旋十几秒对一个孩子来说绝非易事,这需要孩子们很大的智慧,需要运用到物理、数学等综合知识。为了让纸飞机能飞得远或停空时间长,首先,纸飞机的折法就很重要,折出的纸飞机要确保它的平稳性,就需要运用量角器、尺子等一大堆工具,把折的每架飞机长、宽、高都用尺子量过,做好记录,经过多次练习才会知道折成什么样才是最好状态;其次,投掷出手时的角度与力度也很重要,如果纯粹靠力量去扔,那么小学生怎么和中学生、成人相比?在第七届宁波纸飞机大奖赛中获得直线距离最远和停空时间最长的两名冠军分别为一名小学生和一名中学生,所以好成绩里面肯定有技巧的成分。纸飞机这个项目要靠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反复练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开发了人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213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

纸飞机比赛是一项民间游戏竞技化的活动,具有竞技项目的特征,如纸飞机比赛有明确的规则、比赛的组织方式和结果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比赛具有竞争性等特点。参赛选手们经过层层选拔来参加最后的大奖赛,为了在比赛中脱颖而出,选手们积极努力地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在整个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比赛中的佼佼者不仅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和礼品,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认可。获得宁波市第六届纸飞机大奖赛直线距离冠军的王长生自比赛后就成了学校的明星,虽然他体育成绩不错,篮球和田径都是他的强项,但真正让他闻名校园的,是学校科技长廊上“纸飞机全国纪录”的头衔和照片。在比赛中还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聋哑学生,纸飞机这个项目是鼓励他们参与交流的好平台,每次比赛拿到好成绩,都会给孩子们莫大的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和别的孩子做得一样好……

22纸飞机竞技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221文化保护与传承价值

纸飞机原本是一项民间传统游戏,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间传统游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传统游戏慢慢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渐渐被人们淡忘,已不再成为现代孩童们的娱乐游戏,如丢沙包、滚铁环、弹玻璃球、跳房子、抓石子、挑棍、翻手绳、摔面包等。为了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游戏,就需要进行民间传统游戏开发,纸飞机竞技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形式,使纸飞机有了竞技的特色,增加了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对纸飞机的热情与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作用。

222教育教化人类的价值

纸飞机竞技不但具有游戏的特征,还增加了竞技的色彩,具有寓教于乐的优势。纸飞机竞技不仅能帮助人们弱化现代网络游戏及文明病的侵扰,充分体验到户外活动的乐趣,还能培养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纸飞机竞技是一项参与人数不限的项目,并有明确的参赛方法、参赛规则及比赛精神,对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提高适应能力、增长社会知识、培养交际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所以,纸飞机竞技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各方面都具有发展价值,包括智力的、身体的、社会性的、情感的等。

223为航天事业培养后备人才的价值

众所周知,航模活动成本较高,一些航空模具价格不低。而纸飞机投掷比赛为受困于家庭经济条件而徘徊于门外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往航空模型运动的大门,家庭条件不富裕的农村孩子因此有机会接触航模活动,并通过纸飞机学到了相关的知识。不要以为投掷纸飞机是小儿科,其实也具有不少的“科技含量”,要依据航模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配重以及飞机重心问题,还有如何利用空气气流的作用。因此参与纸飞机比赛,可以让更多的此前没有参与过航模活动的学生,体验航模的乐趣,并且初步了解航模运动与科学的关系,起到了启蒙作用,一个小小的纸飞机就可以开启孩子们的航天梦。

3纸飞机竞技对其他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发展的启示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失去了传承的环境与载体,我们儿时曾热衷于玩的跳皮筋、跳房子、抓石子、丢沙包、滚铁环等体育游戏已在大多数城市的中小学中消失或不被孩子们熟悉、热爱了。因此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保护与传承已经势在必行。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过程,培养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竞争心理。〔2〕也正是有了竞争,才促使社会得以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的竞争心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逐渐外显。从战争中演变而来的传统体育项目如骑马、射箭、摔跤等历来就不缺乏竞技性。〔2〕竞技性不仅能激发人们参加运动的激情,还能开发人们的运动潜能,使竞技性体育项目得以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并走向国际舞台。

在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保护与传承中,要鼓励和发展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参与保护工作,结合教改使之走进中小学课堂中〔3〕;更积极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些普及性强的体育游戏,使之加入竞技的色彩(绝非完全的竞技化),通过制定规则,组织比赛,使单纯的娱乐性游戏更加吸引人。形成以政府、社会团体为传承民间体育游戏的主导力量,学校为实施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场所,借助各种社会单项体育游戏赛事、学校比赛等平台,对参赛人员设置零门槛,比赛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扩大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影响力,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慧慧“体彩杯”第三届中国・宁波纸飞机挑战赛举行〔BE/OL〕中国宁波网,http://wwwcnnb

comcn2013-10-08/2015-04-03

〔2〕时殿辉,刘敏,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起源与发展探析〔J〕体育科技,2011,3(32):141-144

第3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识;人文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内涵

随着现代科学进步和文明发展,“资源”这一概念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如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2001年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教育资源”一词首次出现于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广阔的应用空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思想政治领域中,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就其基本表征可以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或是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就其功能而言可以分为灌输资源、激励资源、管理资源;就其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理论资源、课程资源、实践资源、人文生态资源;就其性质可以分为正面激励资源和反面警示资源。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今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尽快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识,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对现有或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重新发掘或优化组合,使之有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挖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挖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以人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

“以人为本”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为前提,“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艺术类大学生作为接受艺术教育、未来从事艺术行业的特殊学生群体,其学习规律、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与其他学生群体不尽相同,具体可表现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唯美至上的价值取向、细腻复杂的情感诉求,因而他们更加关注人的自由发展、更加呼唤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而必须要有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之对应。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实际功用看,无外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上,没有资源的支撑就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有了教育资源也不一定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它不仅取决于“物”的因素,更取决于“人”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开发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资源,因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它不仅关注人尤其是人的精神状态,而且通过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所具备的觉悟、知识、素质、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需要这一类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去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还要具有自主地、创造性地、合理地鉴别、开发、积累、利用有利于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

(二)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发掘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更为严峻。西方国家的文化强势对接受艺术专业教育的大学生构成的思想威胁更为严重。而强化国家意识、发扬民族精神、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是我们在全球化冲击下保持文化强势和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和人文资源,因而我们需要未来的艺术工作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在将来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艺术产品,而不是西方文化的附庸。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催生地和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价值不言而喻。它保证了青年知识分子凝聚共同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等教育事业提供方向保障,为高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它保证了统一认识、维护高校稳定;它通过开发人的精神潜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形道德保障。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无论是执政党的建设,还是公民政治思想的建设、政治文明行为程度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实现、政治观的优化整合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作用的。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在政治信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境界上的精神力量,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无形资源,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将在发扬和光大民族文化等方面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附加价值,具有无限增值的特性,这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社会功能之所在,并将在价值上突破原有的认识界限,作为独特的资源存在。

(三)挖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要

当前,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化作为不可抗拒的客观历史进程,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外来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袭和渗透,就国内环境特别是高校领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自身的学分制、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加之高校思想文化领域与生俱来的自由性与开放性,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些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识必须同建设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想结合,才能产生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良好互动。思想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物质、制度、资源等方面,这也代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资源属性。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过程中要一定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物质资源与精神、制度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载体的作用,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教育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结合,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规范行为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多边形等特点,能否充分利用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自身。

三、挖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人文价值

第4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对西方环境伦理思想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质分别进行了剖析,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并在此墓础上说明了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指明西方环境伦理学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西方环境伦理学产生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反思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的三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超过了以往所有年代总和的无数倍,作为结果是自然环境遭到日益破坏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尤其是本世纪以来,环境危机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露,人类仅对环境本身的研究已经不能解决环境问题,从而转向环境与人类关系协调的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又称浅环境伦理观。其基本观点:第一,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第二,人是惟一的道德人,也是惟一的道德顾问,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第三,人是惟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它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情感产物。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试图征服、统治自然,把自然界当作任意索取的仓库,对自然界进行无情的破坏,这种生态环境价值观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行为,引起生态危机的出现,而后者认为人类以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价值衡量的尺度,其对自然的剥削程度小于人类沙文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人类始终是认识的主体,任何认识活动都是以认识主体为中心向四周展开的,作为利益主体的人与人类理智地、合理地对待自然的行为并不发生矛盾,这也是促使人类采取此类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重要的现实理论依据。人类伟大的哲学思想家牛顿和笛卡尔,推动了人类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牛顿和笛卡尔是“机械论”和“二元论”思想的倡导者。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是在近代机械世界观,以及牛顿力学和笛卡儿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片面强调分析方法,割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应用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极力倡导人类征服自然、主宰自然,无视自然,无视自然界其它生命的存在价值,一切均以人为中心,把人类的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开发利用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引上绝境。这种过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为这种目的论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伦理学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无关,动物不应得到道德的关怀,动物是无理性的、无感觉的机器,它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有理性存在物的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大自然是为了人类的目的而存在的,其它生物无内在价值,它们不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不能成为人类关怀的对象,并且人类对动植物,对自然环境不负有道德义务,只有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

人类中心主义究其实质是以财富单一价值为取向、以科学技术为获取财富的高效手段的现代文明,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以人为衡量万物生存价值的尺度,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把大自然当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对自然实行无情掠夺,对自然不讲伦理道德。其实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是唯一的道德人,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它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能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之外。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从人作为主体地位的视角出发,以人为中心,只考虑人的利益,认为动物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可以随意地利用它们。19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所持观点是“动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正是因为它们有这样的感知,使它们有权不受人类的任意侵害”。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提倡素食主义、善待动物,不要让动物长期连续工作,要使它们得到足够的休息,不要让它们负担太重,但追究其根源,其实质是对这些动物的关心是为了更好地服从人的利益,为人类服务。功利主义这种理论是基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它们的苦乐具有内在的道德意义,动物的生命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尽管动物解放/权利论对现今来说仍然是狭隘的.但相对于人类抄文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来说,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扩大到动物,把道德关心及权利主体的范围由人扩展至动物,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个观点是生物中心论,也称生命中心论。其观点是,人类不应单纯地以人类利益为中心,应超越对自身利益和价值的考虑,应看到地球上各种生物(不仅是动物)都有其利益和内在价值,不管他们是否对人类有价值,都应值得人们的尊重。人类与其它生命形式是同质的,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为别的生命形式而存在的。一切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以及争取幸福的权利。其思想是把道德共同体和权利主体的范围扩展至所有存在物。这种观点相对于动物权利/解放主义来说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阶段。

动物权利/解放和生物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将道德关心的对象关注于动物和生物个体的研究,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观则集中对生态系统整体的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把整个自然界纳人道德关怀的视野。自然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相互联系的,都应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既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也包括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动物,甚至它们的综合体,进一步扩大了道德关怀的范围。与动物权利/解放论和生物中心论相比,生态中心主义更加关注其共同体而非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观,将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利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当且仅当环境伦理学建立在非人类自然实体具有独立于人的价值的原则论断或前提下,它才可能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为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提供了人类利益和需要以外的价值,它没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否定追究人类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根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目的是论证自然界的价值、内在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中各种不同观点的差异表现为价值定向差异,如生物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个体有机体,生态中心主义把内在价值定向于集体有机体。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平等观理论上也存在分歧,如平等的范围问题争论最大,但他们都主张把平等扩展到非人类以外的自然中去,主张赋予它们平等的道德权利。“人类中心论、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人类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分歧的焦点——自然价值

上述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理论及观点进行了剖析。那么,究其根源两者分歧的焦点是什么呢?其根本是对自然价值问题的回答。自然是否具有价值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基础概念,自然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两者的统一。在环境伦理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有着不同的见解。对自然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太多的争议,重要的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自然的价值是在人与自然所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对自然的把握,即对人的有用性上表现出来的自然价值,即使用价值;在自然的必然性上表现出的自然价值,即自然的内在价值。对于自然的内在价值又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万面的见解:第一,是否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第二,有无内在价值能否成为接受道德关怀的唯一标准;第三,具有内在价值是否意味着道德地位一律平等? 转贴于

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活生生的有机整体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基础。人作为生物物种具有内在价值,是自然界中的普通成员之一。自然界中万物的存在与地球共生,而生命不是人所特有的,其它生命对地球存在的维持、平衡、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自然界的其它存在物具有内在的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作用。内在价值是由于内在原因而存在,它不依赖于外部的原因,是事物本身的价值。

传统伦理学的价值范畴中,人是价值的主体,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及其程度。在评价某种事物是否有价值是以对人是否有用作为判断标准。如果从自然对人有用性的角度来分析的话,称这种满足人的自然属性为自然的外在价值。自然的外在价值是一事物因与别的事物发生关系而具有的价值,是以其它事物的存在为基础的,这种外在价值是对别的事物有益,能满足生物有机体和其它组织系统的存在需要,是自然界或生态系统的自满自足。主要表现在:第一,自然对人具有经济价值。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人类从事各项活动的重要资本,各种土地、水、森林、矿物及各种动物资源参与各项经济活动。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支持,人类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如何进行经济活动了。第二,自然对人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人类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研究,使人类在不破坏自然界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各种资源。第三,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具有陶冶作用。

“任何客体,无论它是什么,只有当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兴趣时,才获得价值”。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在某种条件下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具有相互转化的功能。我们可以从食物链的关系中看到:兔子吃草,草的内在价值作为食物成了兔子维持其生命的工具价值,而老虎吃兔子,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兔子又转化为满足老虎生存的工具价值;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工具价值的草在死后经过分解又为其它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又由工具价值转变成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有价值,离开了人,自然无价值可言,但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中其它生物也具有价值,人不是唯一的价值主体,其它生命也可以是价值的主体,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体。罗尔斯顿认为:“传统的理由是说价值就在于利益(实为人类利益)的满足。但现在,这个定义看来只是出自偏见与短视一个规定。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行为“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存在于自然之中。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看似辩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的价值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遍联系或客观规律,但它是一种以人为尺度的自然价值,自然系统是一种自在价值,是其它一切价值的源泉。“我们既要承认不仅人是目的,而且其它生命也是目的;而且要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在这里,价值主体不是唯一的,不仅仅人是价值主体,其它生命形式也是价值主体。’,欲咫)历史的教训向人们启示:人类不能再只考虑自己一种物种的利益了,不能只从人类生存工具价值的角度去对待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生命系统了。只有当人类实现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转换后,人类才能看到对于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物也具有工具价值,才能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真正转变。

四、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取向

第5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长期以来,价值消费是一个被忽略的课题。这并不奇怪,在传统的价值学框架中,价值消费完全是处在一种被动、受动或无足轻重的地位上——价值既然是对需求的满足,价值消费当然不过是价值的归宿而已。甚至,一些同志动辄便把价值消费与不劳而获、与索取联系起来[1]。事情是否真是这样呢?当然不是的,在科学的价值学体系中,价值消费决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有着与价值创造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和研究价值消费,是价值学中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课题。人类的价值消费分广义、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价值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这种消费与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主体利用原料工具在创造新的效用价值的同时,也部分消费了客体原料工具的效用价值,消费了主体的效用价值——能量体力等。对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已作过经典论述[2]。与这种包含生产性消费在内的广义消费相区别,是狭义的价值消费,即以满足人类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马克思语)[3]。本文将基于笔者的系统价值学框架,重点对这种狭义的价值——效用价值消费的意义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大家。价值消费的价值学意义价值消费是我们理解把握价值的属人本质及二重性构成的重要根据。在价值学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价值的“合法性”问题。作为价值学的一个元问题,应当说,价值确有人类本位主义约定的一面;设若站到动物立场上(不是站在动物保护主义立场上)或泛生命论的立场上,人类的价值体系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但目前所出现的价值“合法性”追问,很大程度上却源自传统价值学对价值内涵理解的狭窄与片面,源自对价值属人本质的忽视。国内唯一的《哲学大辞典》“价值”条的释义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4]正基于此,有同志提出质疑:“人吃饭与牛吃草,就它们都是生存需要,都是有机体从外界摄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而言,两者并无什么区别,为什么前者可称为‘价值关系’,而后者则不能称为‘价值关系’?……既然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物对人的有用性可称为‘价值’,为什么它们对动物的有用性就不能称为‘价值’?”[5]如果我们延用“价值是需要满足”的定义,面对这种质疑确实无以言对。是的,如果仅仅是动物式地消费享用现成的自然对象,人类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将对自己有用性的东西称作“价值”呢?显然,问题不在于价值的属人特性,而在于传统的“价值=需要满足”定义本身并没有揭示人的需求与动物需要之间的区别,从而没能揭示出价值的属人特性。真正属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它对人的动物性“需要”的满足,而恰恰体现在它对人的超越动物性的特殊需求的特殊满足上。诚然,人的多数需求也都基于其基本的生理—生物需要,人象其它动物一样会产生种种吃、喝、性等生理需要,会产生追求追逐某种“有用性”对象的行为动机。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吃、喝、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6]而在现实中,人类的诸种生理动机,都已不是以动物本能需要形态出现的,而是已经转化为人的文化性的或社会性的需求了。“需求”和“需要”是不同的。人能抑制“需要”,面对本能需要的对象自觉地说“不”。这使人与其需求对象之间的关系,已不是纯粹自然形态关系,而是一种经过文化浸透或社会过滤的价值关系了。象人的“性”需要,已演化为婚姻和爱情;君子好逑,却要靠文化社会力量去追求。因本能冲动而强迫对方发生的叫“”;“”虽然也是需要的满足,但对于文明人来说,却是一种犯罪的负价值行为──受害人不需求“”。象人的“食”需要,则演化为烹饪和饮食文化。这使人的吃大有学问,即使饥肠辘辘也不能“茹毛饮血”;“茹毛饮血”虽然也是需要的满足,但对现代人来说,却也是一种野蛮的负价值行为──现代人不需求“茹毛饮血”。至于“衣”,有时甚至是文明的“累赘”——烈日当头时根本不需要穿衣,但对于文明人来说,衣服却非穿不可,在文明场所同样是一种令人耻辱的负价值行为──文明人不希望在文明场所里看到,如此等等。由此可见,人的需求是超越动物需要的;正由于是超越动物需要的,才是属人的。换句话说,人是能自觉根据客观的规律和规范,能动性地满足自己需求并享受性地运用自己感官的高级动物。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的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段歧解丛生的论断,笔者认为,所涉及的正是价值需求与创造的属人本质。马克思的“内在尺度”,便可理解为人的需求动机,这种动机主要不是来自动物本能,而是来自社会文化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对象,大都不是原生形态的自然物,而是人按“内在尺度”生产的社会文化产物,也即人类所创造的价值客体。因此,所谓价值,就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特殊消费需求创造对象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价值概念所揭示的正是人类能动创造性与受动享受性相统一的类本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消费是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之一[8],也是人类类本质的文化规定之一。虽然“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物”能自然地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但它们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只具有前文化效用价值;它们的价值属性只是其自然效用在人类价值系统中获得的系统质,就如同它们并不具有商品价值,但有时作为稀缺资源却能在商品交换系统中获得商品价值属性是一个道理。而对于大多数自然物来说,即便它们仍以自然形态满足人类的需求,实际上却已经具有文化属性了,因为在它们满足人类消费需求的效用价值(譬如动植物的营养价值、药物价值)背后,同样有人类发现、记载、传播等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更不用说对它们的人工栽培养殖或采摘加工了。让我们还是以“吃”为例略加讨论吧。今天,就人类的本能而言,除去吸乳,几乎已毫无辨别与获取食物的能力了,假如没有亲人的哺育,大概连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因此,相对动物来说,人的吃,已经完全文化“化”了。满足人的“吃”的需求,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麻烦在于人不能随意地吃——人的吃不仅要有特定场所、特定时间,甚至还要用特别餐具、特别桌椅,还要讲究特别礼仪;同时,人类的食物还要经过特别加工,要做出各种花样和味道来。特别值得惊叹的是,人类在创造消费品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的消费能力;人类不仅“文化”了吃的客体,也“文化”了吃的主体——人的味觉系统或消化器官。尤其是在“吃文化”发达的中国,各地的饮食口味真是千异百怪。象四川火锅的麻辣,北方人简值难以忍受,更难以理解:如此的味道竟会是一种享受!人的“吃”迥异于动物之处恰恰由此体现出来:在如此繁复的有关“吃”的门道背后,包含着的正是从动物立场上看来千奇百怪的文化形态!因此,人类吃的确不仅是食品的自然价值,更包括它的文化价值。人吃的是文化,这句话并不夸张。为了满足这种饮食文化需求,人类付出多少艰辛的探索努力,其间又包含多少创造性的劳动啊。因此,对于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并不是效用价值,而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文化力,或者说,人类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所说人比任何动物高明之处,正在于此。当然,这种创造力,难以容纳到目前的“一般价值”概念中去,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它并不直接满足人类的需求,尤其是基本生活需求。但它却的确是“价值”,因为它是关涉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是创造效用价值的“价值”。这样,从人的消费需求特殊性出发,价值的属人本质与特征便不难把握了。科学的价值内涵所包括的,决不是单纯客体主体化——满足主体需求的内容,同时还包括主体客体化——能动创造需求客体的内容。这便是价值本质的二重性构成,其核心构成是文化价值的二重性,它除去通常的价值——“文化效用价值”概念外,还包括反映人的创造性本质的“文化价值”概念。阳光空气,作为纯自然物,之所以没有价值,就是因为它缺少文化价值内涵。价值的合法性就在于这种科学性价值本质的规定中。限于题旨,本文中所涉及的价值主要是效用价值,不过多涉及价值二重性问题[9]。价值消费的认识论意义既往对价值消费的消极性认识之所以是片面的,还在于它没有认识到在价值消费过程中,同样伴随着认识;价值消费是人类认识—价值—实践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性认识的验证,一是对价值性认识的验证。为了表述的简捷起见,其下我将结合一个价值消费模型作些初步阐述。人类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发现和把握客观规律,不断在生产中合规律地创造价值客体,同时,不断在消费中合规律地享受客体价值。那么,对于创造主体来说,把握规律,创造出价值客体(消费对象)之后,他的科学认识结束了没有呢?一般情况下没有(这里说一般,是因为科学试验,工程试验,以及战争等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没有独立的价值消费阶段的,实践过程结束,认识过程也结束)。完整的认识—实践过程,还需要等待客体价值消费的结果。所谓实践检验真理,不仅仅指客体的创造实践,还包括客体的消费实践——具有科学认识意义的消费活动,同样有着实践品格。如果在价值消费过程中,客体出了问题,那么,创造主体的科学认识便需要修正。譬如一座大桥,施工和使用都符合设计要求,但在使用期内坍塌,那么,显然就表明大桥的设计本身有问题,需要总结教训,修正认识。而对消费主体的单纯消费过程来说,也同样有一个科学认识问题。譬如食品消费,如何保持营养,合理进餐,譬如家电消费,如何使用维护等等,都需要掌握规律,并需要在消费实践中验证这些规律,以正确消费和享用客体的效用价值。不遵循规律的错误消费,是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的。从这个角度讲,消费主体同样是科学认识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创造主体应当指导消费主体,避免错误消费所产生的负价值效用。人类价值认识的目的是发现和判断客体效用,不断在生产中合目的地创造效用价值客体,同时,不断在消费中合目的地享受客体价值。那么,对于创造主体来说,把握效用,创造出价值客体之后,他的价值认识完结了没有呢?一般情况下说来同样没有。完整的价值—实践过程,或者说实践检验价值的过程,还需要等待客体的消费实践结果——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消费活动,同样有着实践品格。对于价值认识来说,消费过程的检验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能满足主体消费需求的客体才有价值。如果不符合消费主体的需求,创造主体的价值认识便需要修正。譬如某种新款服装的设计与制做皆精良,但消费者不满意,那么,这就表明服装的设计方向有问题,便需要修正认识。而对消费主体的单纯消费过程来说,也同样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譬如食品消费,什么食物口味最佳,譬如家电消费,那一品牌质量最好,都需要价值判断,并需要在消费中验证这些判断,以满足对客体效用价值的消费需求。不重视效用判断的盲目消费,同样是有极大危害的。这里的盲目消费,便包括轻信生产者对产品质量效用的扩大宣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价值消费不仅能在消费实践中检验真理,判断价值,而且能在消费中发现新的问题,能推动真理和价值认识的深入,促进人类的认识在价值—实践中不断深化。价值消费的认识论意义不容忽视。价值消费的实践论意义价值消费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只强调实践,不考虑目的的实践论是片面的、有害的;认为实践品格高于消费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价值消费源自消费主体的需求动机或消费取向,终止或结束于主体消费需求的满足。其中,消费取向是关键所在,主体不需求的客体当然不会消费,而不被消费的客体价值自然便无法实现,所谓价值创造也失去了意义。因此,客体的价值创造和生产必须重视研究和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人的价值消费,即使其动机来自生理需求,在现实中也往往会表现为截然不同的消费取向。不同消费主体的这种不同的消费偏好、消费动机、消费趣味即不同的消费取向是怎样产生的呢?从表面上看,它是个体生理心理以及观念差异所致,但实际上,个人消费取向或现实消费动机大都来自客观的社会、文化、历史、时代、国别、民族、地域、群体、时尚等等生存环境因素的影响。譬如服装的消费,这一民族的服装,不为另一民族所喜好;这一时代的服装被另一时代所唾弃;即使同一时代的时装,一旦过了时髦期,也会变得无人问津。个人消费取向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客观的制约因素和变化规律[10]。承认并把握这些复杂的因素和规律,对于价值创造与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当然,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在资源奇缺、被迫禁欲的非常经济时期中,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人们的价值需求与价值生产、供给是直接统一的。但在现代社会中,无视消费取向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却是计划经济人为导致商品短缺的理论症候所在。因为在市场分工的背景下,企业所生产的效用价值客体,都是以通过交换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为目的的,产品的效用价值只是交换价值的承担物。而社会的消费需求却是难以被“计划”的,因为你的“计划”跟不上“变化”。有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例证举的好:前些年全国掀起一个“呼啦圈”热,但“热度”刚刚升温,突然“呼啦”一下没有了,你说,这让国家怎样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硬性按计划生产的产品,便必然不能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并造成市场上需求产品的短缺;而产品的效用价值实现不了,企业的产值便失去意义,企业必然亏损。这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固有的缺陷,它既是经济学的,也是价值学的。那么,价值生产者是否只要能把握住社会的消费需求就可以“大干快上”了呢?结论也是否定的。同样的效用价值客体,它们的效用价值实现“量”却是大不相同的。消费不仅制约着价值实现的“质”,还制约着价值实现的“量”。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作维也纳学派的所谓“边际效用价值论”[11]观点值得重视。从这派代表人物维塞尔否定马克思商品价值二重性学说角度讲,它确实是一种庸俗经济学,但他所发现的边际价值效用递减规律,却是符合价值系统性本质的[12]。所谓边际价值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客体效用价值实现量随着消费主体拥有数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递减的规律。当价值客体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新增客体的价值便为零甚至负数。维塞尔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以主体对价值的“注意”、“兴趣”递减为依据的,当价值客体大量囤积,主体对它们失去“兴趣”时,客体便变成“自由财物”,价值也消失了。这种依赖主观兴趣确定客体的价值变量的立论方法显然是有缺陷的。实际上,人的价值需求递减规律是真实存在的,它是并不以主观兴趣为转移的。象食品,第1个烧饼与第5个烧饼对消费主体来说其效用价值确实不同,过量的烧饼对消费主体来说确实也将丧失价值,甚至变成负价值——处理烧饼要付出代价。这种价值边际效用递减是由人的生理需求限度决定的,它可以被人类所感知。而有时,某种食品营养价值的边际效益甚至不为消费主体所感觉,需要科学把握。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胆固醇食用过量对中老年身体不宜,因此,含有大量胆固醇的蛋黄,过量食用,便会产生负价值效用。边际效用规律不仅适用个体消费,也适用社会消费。譬如目前国内彩管和彩电生产能力大大过剩,这过剩的生产能力,便没有价值或只有负价值。再譬如,中国一些城市目前正在盲目上大项目,结果是高速路上没有车跑、开发区里无人开发、豪华商厦里见不到顾客……,这不仅造成了财富的极大浪费,还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可见,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一个最佳边际价值效用或效益的“度”需要我们去把握,要尽量避免因缺少边际效益分析而导致的巨大浪费。这里,我们不妨就城市人口规模的边际效益“度”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譬如一处大套房,4口之家居住较宽敞,但收入低,支出房租后,生活不富裕。他们不满足,便想法增加人口和劳力,结果全家增加到了7口人。虽然挣钱多了,但住房却很紧张,于是不得不另盖一处套房,不得不增添一套新的家具和厨具,还不得不开辟新的道路和水源,并增加相互交通工具等等。这样算下来,其生活并不比以前舒服多少,反而资源被浪费了,生活质量下降了(天天要往返交通,减少休闲时间),环境质量下降了(减少绿地,增加废气),倒不如原来4口人通过提高文化素质,增加收入经济合适。即使要增加人口,也顶多是招进一个高级人才,形成5口之家:既不需要成倍增加住房和交通投资,也不需要增添家具和厨具,只需增添一个人的衣服和食品支出便可以。这样,全家便能增加净收入,并可大幅度提高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这里的5口,就是这个家庭的“边际”人口规模。问题是,我们许多大中城市的政府,并不知道从价值消费角度把握自己城市的合理“边际”规模,而是争相建设“大都市”,其后果确实堪忧。因此,如何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价值的消费需求,又能实现价值效益最大化,是价值实践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这之中,边际价值效益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学课题,更是价值学的一个极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当然,对于人类来说,价值消费并不是终极目的。人类在消费效用价值的同时,一方面再生并提升了自身的价值,以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被刺激和培养起新的价值需求,从而推动了新的价值创造。人类的价值创造与消费就是这样相互作用、互相“创造”的;消费对于促进价值创造具有积极意义,价值创造对于刺激和培养消费需求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我们的模型所示:价值消费更新了消费主体,图中的“消费主体”变成“消费主体’”;价值消费“消灭”了“旧”的价值客体──图中作为“消费对象”的“客体1”变成了“无价值”的“客体2”,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对象──“客体1’”。人类的价值实践就是这样经过价值消费的双向作用而不断进步并促进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价值消费的实践论意义同样不容忽视。*本文系笔者价值系统论稿之五,论稿之一:《价值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试探》(刊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第2期转载),论稿之二:《试论价值的多重本质》(刊载《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4期),论稿之三:《试论文化价值二重性与商品价值二重性》;论稿之四:《价值—实践论》。[1]参见:《论价值关系与实践——认识关系的分离》《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5期70—74页。[2]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第一版93页。[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08页。[4]《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581页。[5]赖金良:《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方法论特点及其缺陷》《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57页。[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4页。[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8]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还有文化创造能力(劳动),还有社会性等等。[9]人类的实践是一个价值二重化的创造过程,客体的效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生成。传统价值学的主要理论困境就在于缺少价值二重性概念,只将以满足需求为内涵的效用价值提升为“价值一般”,无视以人类创造力为内涵的文化价值的存在,难以解释性质不同的价值现象,更难以与商品价值二重性概念兼容。参见拙着《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10]参见拙著《审美价值系统》中对人类生存环境对价值取向制约的论述。[11]参见〖奥〗弗.冯.维塞尔箸《自然价值》商务出版社,1997年北京出版。[12]参见:《试论价值的多重本质》《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4期。本文刊载于《山东海洋大学学报》1999年5期。

第6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

[作者简介]武晓霞(1981-),女,汉族,大连艺术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目]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我省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外行研究”(项目编号:W2014377)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武晓霞。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7)06-0058-03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鲁总司令”的文艺队伍对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同样需要“鲁总司令”的文艺队伍。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鲁总司令”队伍最强大的后备军,必须担当起其它专业学生无法取代的历史重任。在此历史和时代使命的召唤下,艺术类院校的教育者必须思考以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艺术类大学生的头脑,并引导他们的行为。2012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明确提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的三个“倡导”为艺术院校的教育者指明了方向。经过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思考,成员们认为艺术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应兼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忠党爱国、敬业为民、崇德尚艺”是其基本内容。在明确内容任务后,如何培育和践行成为了关键。内化和外化作为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一对范畴,对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其中内化是前提和基础,外化是目的和落脚点。关于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主要指教育者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输入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使其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在此不做详细分析。本文将重点围绕“外化”范畴,探讨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一系列问题。

一、关于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理论的科学阐释

外化(Externalization)就智力发展而言是指“从内部的智力方面的动作向外部的以运用实物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动作的转化”。①据此,把外化理解为人的智力由内部到外部,由精神到物质的动作的转化。由此看出,外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范畴,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基础。第一,唯物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理论的基本依据。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坚持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克服其错误意识。第二,辩证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理论的过程依据。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其内在根据是矛盾。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而言,将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实践也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应充分认识此过程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的曲折的,需要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第三,认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理论的认识依据。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以实践为目的,是从认识到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过程。第四,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提供了社会依据。“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阐述,也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外化的成功依赖于社会活动,需要在一切社会关系寻求正能量,以促使受教育者完成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外化范畴,结合这两点,对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化作了科学界定,是指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让艺术类大学生把已经认定的“忠党爱国、敬业为民、崇德尚艺”等内容经过一系列心理活动转化为行为,在反复实践中养成行为习惯,并用这些行为习惯来指导和明确既定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过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自我性、人本性、曲折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自我性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外化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本性也即以人为本,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外化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价值、需要、权利;曲折性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需要学生不断解决已有认识和现实的矛盾,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践性强调核心价值观外化的目的和落脚点是人的践行,需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决定性作用。当然,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放性和复杂性,需要核心价值观教育者给予高度重视,做到不断创新方法,塑造良好环境。

二、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课题组的调研看出,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广播宣传,艺术类大学生基本上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准确、全面的理性认知,即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效果基本达成。然而,在西方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现实中也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着急功近利、不诚信、不上进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入党积极,但缺乏政治意识;注重个人感受,忽视集体利益;考试时通过旁门左道追求高分;“不求高分只求及格”的心态也有存在的土壤等等。总而言之,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外化过程中与既定轨迹出现了严重偏差,知行不一乃至于脱节问题严重,需要教育者探求成因。

(一)内因: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程度不够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对象,也是核心价值观外化阶段事实上的行为主体。整个外化过程需要艺术类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接受核心价值观内容基础上自觉、自愿地去行动,并逐步将行动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上再次明确所接受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正确性,从而达成更高层次的认识。然而,学生个体千差万别,他们的个性、智力、爱好、经历各不相同,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自觉行动。研究表明,艺术类大学生更愿追求个性,我行我素,遵从已有的内心感知,包括一些不正确的感知。此外,也有一些艺术类大学生存在从众心理,在该坚持正确观点的关键时刻却放弃自我,选择从众,被众人行为所影响。

(二)外因: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本身的水平不够

虽然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阶段的主体是艺术类大学生,但是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在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完成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然而,现实中艺术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还存在着教育者能力不足、制度不完备等问题,这些都阻碍着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模式的实现。

第一,教育者的能力不足以满足外化任务的需要。从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绝大多数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他们动机端正,善于从理论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但是,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独特性,却有很多教育者不能正确认识和消化,鲜有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对艺术界的人物、事件、作品有深入细致地了解。现有艺术知识储备的不足导致教学时只能按照原有的认识去讲解核心价值观,在关键点的讲解上牵强附会,不能通达学生的心灵。与此伴生的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接地气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些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去甚远,也必然不能在外化阶段有效影响学生的行为。

第二,制度的不完备不能保证外化任务的完成。客观来讲,绝大多数艺术高校都具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然而,很多高校的现有制度不系统不完善,难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顺利外化,建立科学化、平等化、奖惩分明的制度迫在眉睫。让制度引导并约束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是核心价值观外化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三、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的有效路径

通过学界已有的分析,可以对内化与外化作简单界定。内化是解决“我要这么做”的问题,分为盲从、认同和信奉阶段;外化是解决“我已经或者正在这么做”的问题,分为明确问题阶段,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或动的阶段,养成并遵循相应行为习惯的阶段。二者辩证统一,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认为不仅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化,因为外化过程是直接检验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一)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化,是内化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即艺术类大学生运用所得到的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以逐步完成人类认识的最终目的――改造世界。可见,在此过程中,艺术类大学生是主体。虽然不能否认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校内外环境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会使艺术类大学生主动改造世界的行为受阻,进而使其原有改造世界的美好设想出现残缺。但是,只有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才是决定实践成功乃至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这具有深刻的哲理基础。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即能动作用。艺术类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主动规划学习和工作生涯,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作出清晰的判断。我国著名分析学家高清海教授认为:“没有自我意识,也就不可能有自觉的创造性活动”。③这些都论证了艺术类大学生自我意识也即自觉能动性程度的高低,才是决定艺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至关重要。其中,加强自我修养,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相结合是有效方法。

(二)开展多样高效的艺术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已是至理名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化也离不开实践活动。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化,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体现“我已经或者正在这么做”,之后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原有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识。当前,很多高校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大连艺术学院就是个例子。学院“树立了艺术实践教学是艺术教育根本内容的基本观点,树立了艺术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根本途径的基本观点,树立了艺术实践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要求的基本观点”。④大连艺术学院当前开展的关于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大连艺术学院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渠道,即实践活动。当前,课题组主要成员作为大连艺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在积极探讨核心价值观在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目前,课堂内不仅有教育者的理论讲授,更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种形式的“专业+课程”展示模式,允许学生用歌声、舞姿、画笔、语言、动漫、微电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践行。课堂外,教育者也在用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等多个途径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此同时,在实践活动要注重完善艺术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尤其是其中的奖惩激励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

(三)优化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的校内外环境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中每个个体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都会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要想使全体社会成员培育和践行国家主导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在环境。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四个全面”战略,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同时这也优化了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的校外环境。对艺术院校而言,要想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输出的效果,还需要优化校内环境的建设,物质环境上追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艺术”,让学生徜徉艺术的世界;精神环境上追求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实践和行为习惯。

(四)搭建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的全媒体网络平台

当下,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艺术类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是运用网络媒体的主体力量,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必须善用网络途径。除传统校园刊物外,校园主题网站、手机APP平台应是教育者宣传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重要渠道,也是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的必然选择。首先,教育者可运用图片、视频等将国家宣传的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丰富地多样化表达,介绍文艺界知名艺人的从艺表现,介绍其成功与内在行为习惯的必然关系,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性认知。其次,借助朋辈群体采用树立典型的方式形成从众正效应。将部分学生在学习、为人处世等方面行为习惯的正案例借助全媒体平台进行,让学生知道“已经有人正在做什么”、“我也应该怎样做”,形成内心向善的良性媒体推动力。再次,开展宣誓活动,引导学生个体在公众面前做出承诺,之后运用媒体途径,发挥监督机制的,以引导学生遵守誓言,在日复一日的行动中成为自己的必然习惯。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开展点赞行为,以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外化形成正面引导力。

总之,外化是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作为艺术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必须本着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内化基础上,继续促成艺术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外化阶段的完成。只有如此,培养出的“鲁总司令”队伍的后备军,才能在毕业踏入社会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这将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绵延不绝的艺术动力。

[注释]

①鲁洁,王逢贤.德育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第7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在人类已迈进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今天,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需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探讨如何在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可以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展开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该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种则是以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实践为借口,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尤其是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后,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甚至否定就多了起来,出现了在经济学领域里要丢掉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这个老祖宗的倾向。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现实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开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过程不造成环境性质的变化,也不为所处环境性质变化所影响。经济过程为一种与外部隔绝、自成系统以及与历史无关的过程,一种既无外流、又无内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自行循环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没有把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生态价值运动及其规律;而是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看成和生态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过程,因而生态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 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的进化与演替,看成是完全由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本身的作用所推动,与人类劳动无关。这样,理所当然地就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即生态价值排斥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之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传统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忽视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是一种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人们可以无偿使用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状况长期存在,以致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投人生产生活领域,加之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第二,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第三,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交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使生态与经济的极不协调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问题。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势不可当地进人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滥用、生态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在内的各种东西方价值理论纷纷登台,对生态环境价值问题进行阐释。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为指导,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生态环境价值,并建立起了生态价值论,其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代,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生态时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村”,不仅那种和生态过程无关的纯粹的经济过程是不存在的,而且与社会经济无关的纯粹的自然过程,或者说没有人类留下足迹的纯粹的生态过程,也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活动已伸展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人类社会依赖的、供人类社会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迹。因而,人类社会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渗透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态经济现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把劳动价值论由过去的经济系统延伸到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反映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运动的真实面貌。

其次,在当今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下降的迫使下,人类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生活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满足,不仅要按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用价值。因此,当代人类的各种智力的、体力的、直接的、间接的劳动流转和凝结于生态系统之中,形成生态价值。所以,当代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了商品价值,而且创造了生态价值,它构成为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根本内容。对此,我们可以说,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生态环境系统中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论,这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一个很重要体现。

再次,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人生态时代,随之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并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这就是人类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人类劳动。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态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组织重建与恢复生态系统。因此,这种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使之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创造生态环境价值的新型的劳动形式,已构成为21世纪人类生态经济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生态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充分显示了这个学说在现时代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显示其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一,众所周知,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主要是为其剩余价值学说奠定基石,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由此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商品价值问题,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的,不涉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今天研究价值问题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因此,我们研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论,形成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第二,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期。一方面,当时自然界赋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们将这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对它的利用是唾手可得。另一方面,那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的规模不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供给能力,从总体上说,是基本相适应的。这样,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就不可能将生态环境价值问题提到马克思的面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到当代,经济与生态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使生态经济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极其尖锐的重大问题。把它放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中动态考察,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已上升为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生态环境供给能力问题已构成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正确解决生态环境价值问题,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我们把劳动价值论延伸和拓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就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反映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更加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这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正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价值学说的观点,商品价值是物化在经济系统的某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经济系统通过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自然物质并将它加工成经济物质的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生态价值是物化在生态系统的某种物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通过在经济系统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输人到生态系统中来,使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无论是商品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是为保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而创造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因此,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这样,劳动价值论不仅反映了经济关系,而且反映了生态关系,从而反映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即生态经济关系。因此,生态价值就是物化在生态经济系统某种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

四、建立生态价值论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当我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构建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论的时候,有的学者认为本来自然资源与环境过去是没有价值的,只是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阶段,才使它具有价值。因此,自然资源与环境经历了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没有人类产生价值观念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的。不管人是否评价它,或者体验它,它不依赖于评价主体及其认识,也不是随着人们对它的评价或感觉而表现出来。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即自然界本身早就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原初性的,主要是自然生态过程创造的,人类社会劳动产生的价值则是这种原初价值上的再创造。尤其是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满足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要,都必须通过人们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来从事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上凝结的人类劳动的程度日益增加,更加增添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所以,上述看法是把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否具有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无价值阶段和有价值阶段说成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作为生态文明价值观,不仅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外在价值就是为人类利用的工具价值,而且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内在价值就是由维持生命与生态过程内在的目的性和人类的力量无法取代的自身价值。对此,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从而在价值观上真正确认了人类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的统一;二是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自然生态生产过程创造的,似乎同人类劳动无关,而它的外在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则是人类劳动在自然原初价值的基础上创造的;三是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实践活动的广泛与深化,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融合而浑为一体,自然生态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已经成为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人类劳动用于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以及增值生态价值,不仅创造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而且对于维持它的内在价值也会产生影响。这是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

第8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价值 人的活动价值取向 历史演变 商品经济价值取向 自然中心主义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反人类中心主义 全球化价值取向

人的活动总是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价值取向贯穿于人的活动过程的始终,直接影响着人的活动目标的确定和活动方式的选择,也关系着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作为活动主体的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导致了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内涵和辩证特性

(一)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内涵

马克思曾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在马克思看来,价值是指活动客体的特定属性对于满足活动主体需要的意义和效用。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因而,我们可以对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界定如下:人的活动价值取向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处理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倾向性。2、人的活动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人们现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又同时被创造出来,于是又开始产生和追求形成新的价值取向。所以,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人的活动价值取向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目的范畴。人的活动价值取向是作为活动主体基于目的而在思维中形成的一种观念创造。

(二)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辩证特性

1、客观性与主体性。客观性指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对形成和确立价值立场、价值选择标准和价值实现方式进行事实表达时都体现出来客观属性。同时,客体价值的有无和大小要受主体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社会性与历史性。人的活动的价值取向受社会影响和制约,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同时,价值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的,因而具有历史性。 3、相对性与绝对性。相对性是指人的价值取向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发展的。绝对性是指人的价值取向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存在着普遍性、无条件性、恒常性、客观性。 4、多元性与一元性。多元性是指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或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主体的价值不同,甚至有多种价值。同时,客体对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体或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具体主体、对某一主体的某一方面的具体的价值是确定的、单一的,而不是多元的,因而具有一元性。

二、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一)渔猎文明时期萌芽状态价值取向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始生态价值取向。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采集、捕鱼、狩猎等活动形式直接接受自然界施予的物质和能量,也使人时时感到自己的生存对自然界的须臾不可离之的依赖性。但同时,人们过分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人的主体性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发挥。2、原始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活动的形式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只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类共同体――氏族部落。在这个形态中,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原始集体主义价值取向。3、单一物质需要的价值追求。人类只能通过简单的活动形式来满足衣、食、住等基本生存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单一物质需要的价值追求。4、对巫术鬼神崇拜的一种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巫术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希望同自然沟通并控制自然使之适合于人的愿望和需求的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对巫术和鬼神的崇拜,使人类具有较为开阔的世界观。但同时,使人的活动价值取向呈现出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二)农业文明时期小农经济价值取向

1、以权力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一时期,人类从此开始了奴隶制和农奴制生活,逐步形成了以权力为主导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具有明显的阶级性。2、精神价值取向。由于社会生产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价值,天文、哲学、数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呈现繁荣景象。3、宗教价值取向。人们虽然还敬天地、敬鬼神,但已经把它们作为一种客体,作为一种,从而普遍形成以对神的崇拜为主导的宗教价值取向。4、以封建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封建社会以封建道德为主导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是后世形成“无为”、“出世”等颓废哲学流派的思想根源。

(三)近代工业文明时期商品经济价值取向

1、以“物”为中介的社会价值关系。“物”成为左右和支配人的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力量。由此,人的价值实现蜕变成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占有。2、科学主义价值观。文艺复兴运动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两次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开始确立,这为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科技的双刃剑的作用也日益显著,3、功利主义价值观。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利已主义、拜金主义等功利思想逐步盛行,导致了人类道德意识的丧失、伦理思想的滑坡。4、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的活动价值取向

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伴随新一轮全球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多元价值观念是以冲突的形式存在并表现的,它们之间的冲突带有日趋明朗化、尖锐化、复杂化的特征:①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普遍、永恒不变的终极价值体系及其标准。普遍主义是坚信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终极”的、绝对合理的、普遍适用的价值及其标准。②自然中心主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人生活在环境系统中,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权利和价值,因而理应受到道义上的尊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则放大了人的主体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是唯一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它是导致现代工业文明走向衰退的理论根源之一。反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的确与漠视生态价值有直接关系,人类在建构新的生态环境伦理过程中,的确有必要强化生态价值意识。但同时,明显带有消解人的主体性的倾向 3、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坚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永远是主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人的活动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对人的活动的影响

(一)、规范作用。人的活动价值取向,不仅引导着人的活动方向,而且引导着人的活动轨迹,规定着人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使之实现预期的目的。人的活动价值取向随着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人的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这本身既是对人的活动的适应,同时也是对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

(二)驱动作用。价值取向的驱动功能在于通过人们对价值理想的追求,以激发社会个体内在或潜在的各种能力,并使之集中到实现价值理想的实践活动之中。

(三)调节作用。价值取向的调节功能首先是对自身观念的调节,其次是对行为的调节,也就是强化或增加一些符合自身价值观念的行为,抑制、克服一些与自身价值观念相矛盾的行为。

四、构建全球化的价值取向,合理引导人的活动

(一)构建全球化共同的价值取向

全球化时代,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突出人类主体和人类共同利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人类主体为价值主体的价值体系,倡导一种站在全人类利益立场上看待和思考问题的价值视野,倡导一种平等对待、合理协商、相互尊重、多元共存、理性宽容的共同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构建起适合现代人理性需要的共同的价值体系。

(二)以和谐的价值目标指导人的活动

1、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①人类要在自然平衡的限度内适度开发自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自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②合理开发、适度应用科技。人类必须意识到自己对世界、对地球、和对人类命运所应负的责任,对于科学技术要合理开发、适度应用,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全人类的长远发展。③注重伦理道德的建设和推广。尊重自然规律和重视伦理道德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两条路径,只有把这两条路径有机结合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得到真实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才有可能实现。

2、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全球化时代,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有着不同价值取向的现代人,必须在承认社会制度、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经济模式、文化传统、民族特性都具有多样性的基础上,倡导不同的民族、国家、政治集团和社会组织相互尊重,彼此对话,相互信任。

3、 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必须用积极、进取、健康、高尚的精神文化,构建体现人类根本利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新的价值体系。作为现代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现时代的需求、理想、使命、责任、价值、行为等;必须牢固树立时代意识、危机意识、全球意识、负责意识等。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 3 ]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 4 ]龚振黔.人的活动研究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 5 ]苗俊玲.人类中心主义 :一个价值论命题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5).

[ 6 ]侃贺善.价值 文化 科技――面向新世纪的价值哲学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9篇:人类学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 大地伦理学 深层生态学 自然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是相对的,它立足于生态学理论,探索人与自然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它认为伦理思考的对象必须由人类及其他生命形式扩大到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而从道德上关心所有的存在物。19世纪的美国环境伦理学就表现出明显的生态整体主义的特征。理论家穆尔认为,大自然是上帝创造的,跟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一样,所有的植被、森林、高山甚至土壤都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的自然物都应该拥有其生存的权利与价值。理论家伊文斯认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种试图把人与大自然相对立的观点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荒谬的。以穆尔、伊文斯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思想,推动了理论界从个体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的过渡和发展。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从以下三个维度阐发了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伦理理由: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

“大地伦理学”维度

大地伦理学理论,是一种强调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观。美国环境主义者利奥波德于1949年出版了他的大地伦理学名著《沙郡年鉴》,这部著作是西方现代生态主义运动最早的思想来源。在《沙郡年鉴》中,利奥波德指出:大地不是专供人类享用的自然资源,它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道德共同体的对象不仅仅是人类自身,它应该是由水、土壤、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组成的整体―大地共同体。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庞大的大地共同体之中,应该学会尊重其他伙伴,这种尊重建立在一种生死与共的生态意识基础上。①

现代科学证明,今日地球表面的特殊性是地球生命与地球环境相互作用、协同演化的结果。地球孕育着生命,生命改造着地球。地球形成和存在的年龄大约是46.5亿年,但地球上原始的生命却可追溯到38亿年前,即在地球形成的初期生命就出现了。光合作用和光合微生物早在35亿年前也已经出现。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等学科的研究也都已经证明,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的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它要依靠生命活动调节和维持。当今,生命已经成了地球表层系统的中心,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地球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人类总是在极力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按照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重新塑造生物圈。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正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地球生物圈是一个由生命控制的、完整的动态系统,人类社会的进步应该与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化相协调。

在此基础上,1970年,蒂莫西・泽尔首次提出了一种学说,叫做“盖娅假说”。它认为地球并非一堆无生命的岩石,而是一个生物体。1972年,英国地球物理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对其进一步加以改进。拉夫洛克认为,地球本身与其说是一个栖居着多种生物的行星,倒不如说是一个整体自足、自我调节的系统,或者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拉夫洛克根据希腊神话中生育了泰坦巨人的地母(大地女神)的名字,将这个生命体命名为“盖娅”。她代表了大地和大地上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所组成的大家庭。而在“盖娅假说”中的“盖娅”则是指由一个地球上生物、大气圈、海洋、土壤等各部分组成的反馈系统或控制系统。此系统通过自身调节和控制而力争达到一种适合于大多数生物生存的最佳物理―化学环境条件。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多样性,主要是通过生命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说,地球表层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能。倘若生物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盖娅”也就随之不存在了,地球表面的环境就会变成像其他无生命星球表面那样的一片死寂。根据“盖娅假说”,地球上进化出的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盖娅”这个生命体的一部分,就像组成生命体的细胞。与细胞类似,构成“盖娅”的不同生命形式相互作用,为整个机体的健康做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这种新的自然观,不像传统的自然观那样仅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体,而是把地球看成一个有生命特征的活的地球,从而颠覆了那种非历史、非演化、有机界和无机界割裂的观点。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无所顾忌地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地球就将失去它生气勃勃的景象,那时,人类也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下去。

生态中心论的伦理学肯定自然具有最根本的内在价值,它应当指导我们人类的道德情感。因此,道德情感应当成为大地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大地伦理学将整个地球视为一个活的存在物,人和其他存在物都是作为地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人类的个体特征与作为整体的地球乃至宇宙的特征相联系,人类的“自我”是地球“大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利益是一致的。不仅地球和宇宙是有生命的,它们的所有构成者都是有生命的。地球是一个有能力自我调节的存在物,它拥有消除自身的破坏因素的能力。人类这个物种是地球上存在的最大的毒素,如果人类不反思和改变自己的破坏行为,地球很有可能象排泄垃圾一样将人类清除掉。

“深层生态学”维度

深层生态学,又称为“生态智慧”,是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的新维度。1972年,挪威哲学家阿恩・纳什在《探究》杂志上:《浅层与深层,长序的生态运动》,正式阐述深层生态学的概念。1985年,美国生态哲学家德韦尔与塞逊斯合著了《深层生态学:重要的自然仿佛具有生命》,是理论界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深层生态学进行阐释和总结,此书对深层生态学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深层生态学作为最激进的整体主义的生态环境伦理学新思想,是依托众多因素的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层生态学积极继承和借鉴了生态学、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西方理论研究成果。阿恩・纳什曾经说过:“生态学知识和生态领域工作者的生活方式提示、鼓励和增强了深层生态学运动的观点。”②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有“共同体”、“整体”以及“生态系统”等。生态学这种对“整体”的重视和强调,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深层生态学作为一种生态整体主义伦理思想,与浅层生态学相比,其整体性特点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浅层生态学的哲学基础是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思维,其本质就是人类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认识是孤立的和片面的;而深层生态学的哲学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元论”,以整体主义思想来看待和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浅层生态学认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支配和使用是天经地义的,正是因为人类的使用,自然物才能彰显其存在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深层生态学则认为,所有生命物种的权利是平等的,所有自然物跟人类一样,都拥有其内在价值。第三,浅层生态学主张在不触动现有的社会体制、价值观念和生产模式的前提下,以改进技术的方式来缓解生态危机;深层生态学则认为现有的社会体制、价值观念和生产模式正是导致人类陷入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第四,浅层生态学致力于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主要追求人类生活的健康和富裕;而深层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追求个体与整体利益的自我实现,维护所有物种和整个生物圈的利益。

浅层生态学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是零星的、有限的探讨,深层生态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挖掘,建构了一套从根源上避免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哲学家瓦韦克・福克斯指出: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是人类与非人类的存在价值是平等的,在实在性上不存在差别。以此为理论依据,学者阿恩・纳什确立了两个最高规范:“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这两个最高规范,概括了深层生态学的核心思想。“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所坚持的价值观,是深层生态学为拯救生态危机而确立的新的价值观。

深层生态学家认为,“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的最高规范,保持了世界上许多文化和宗教传统中的生态意识传统,超越了西方现代的“自我”意识。纳什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经历了由本能自我―社会自我―形而上自我的发展过程。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逊斯也指出,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中的个体都能历经这三个阶段变成一个完整的人,但前提是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同甘共苦,除非我们都获得拯救,否则没有一个个体能获得拯救。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也是在伤害我们自身。这是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逊斯对“自我实现”的高度概括。可见,“自我实现”作为深层生态学的最高规范之一,所强调的是个体与整体密不可分的关系。

深层生态学倡导的另一最高规范是“生物圈平等主义”,纳什视之为“生物圈民主的精髓”。生物圈中所有的自然物都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人类或非人类都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其内在价值。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也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利去毁灭其他自然物。总之,“自我实现”与“生物圈平等主义”作为深层生态学的两个“最高规范”在总体意义上的是密切相关的。

深层生态学从根本上是一种生态哲学理论体系,是对人类生态智慧的高度概括。这一复杂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向我们揭示了诸多现代环境价值理念:一是生态整体主义的“大自我”观念;二是一切事物均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三是生命物种平等的观念;四是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观念;五是最低限度地使用资源和再利用观念。

“自然价值论”维度

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的又一理论维度是自然价值论。自然价值论亦称自然价值观,是由西方环境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主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顿,其核心思想是价值的主体不是人类或人类社会,而是自然界。而在此之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的价值的主体从来都是人与人类社会。自然价值论的建构,最早得益于康德对人的内在价值的目的性和客观性的理解:“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手段。”③康德把人作为目的本身来理解,把目的看成是人具有内在价值的依据。正是以此为理论立论的前提,罗尔斯顿建构了自然价值论。

罗尔斯顿认为,价值是自然物自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属性,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属性。这种价值属性能促使自然物主动求得生存和繁衍,生成了各种自然物之间关系网,最终形成了物种的多样化和生命的精致化。因而,自然物本身的价值属性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各种自然物的价值,也就没有对价值有评判能力的人。对此,比尔・德韦尔和乔治?塞逊斯曾明确指出,荒野不是专为人类户外活动而设置的场所,它是一个能够自动地进行自我组织的生态系统,是各种生命形式的自由栖息之地。生态系统本身也具有价值,我们称之为系统价值。所以,我们既要对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个体,也要对生态系统本身负有道德的义务。

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具包容力的价值存在的单元。没有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个价值单元就不可能存在。共同体比个体存在的时间更持久,意义也更重要。所以,生态系统的价值意义不仅仅表现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方面,还表现在系统价值方面。这种系统价值的存在并不仅仅依赖于某个个体,而存在于整个生态系统当中。它不是个体价值的简单叠加,其能量远远大于个体价值之总和。因而,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仅对人类、动物、植物等个体负有道德义务,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负有道德义务。正如罗尔斯顿所言,人类并没有创造荒野,而是荒野创造了人类。荒野之上的生命群落拥有独立的内在价值或存在价值,并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与其他创造物“共享环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义务。

罗尔斯顿还强调指出,环境伦理学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新的试金石。人类如果仅仅依据自然选择的原理行动,只捍卫自身的利益,那么他的境界就没有超出其他存在物。环境伦理学要求人类在与同类或大自然打交道时,都应该扮演道德人的角色。人应是完美的道德监督者,应当以道德来维护所有完美的生命形式,而不应把道德仅作为维护人的生存的工具。我们人类的自身优越性是既能发现、善待自己,又能观察、理解和评价其他存在物的价值,还能够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让整个生态系统成为我们美好的家园。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人类才具备这种能力,这既是一种殊荣,也是一种责任。

结语

综上所述,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是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的三个理论维度,它们立足于生态学理论,探索人与自然以及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与个体主义相比,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强调整体主义,把自然物的共生共存作为衡量生态的最高目标,把大地共同体的价值作为生态系统的最高价值。认为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大自然运行的规律,生态环境伦理思想必须从道德层面关照无生命的存在物及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种自然物都拥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存的可能。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以“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为最高规范,强调个体与整体、自我与自然界、人的自我利益与生态系统的利益密不可分。生态整体主义伦理观强调每一种自然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属性,价值的主体是自然界而不是人类或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系统价值,因此人类对个体和生态系统都负有道德义务。以上理论为我们将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生态伦理学最终必将超越地球中心论,走向更广大意义上的生态整体主义―宇宙伦理学。④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美]利奥波德:《沙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8页。

②Naess.A,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ical Movement, in Inquiry 16, Spring, 1973.

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