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文化艺术热点精选(九篇)

文化艺术热点

第1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关键词:热处理 工艺 技术 展望

前言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繁复多样,热处理的技术也变化多端,就现代科技技术发展来看,金属材料热处理有着许许多多的方式,但是从其根本性质上来说,行内人士往往将其分化成两大步骤,即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以及表面结构优化,无论是何种新兴工艺、何种变革技术,也无论是改变金属材料的外表组织,还是改变材料的内在结构,所有的工艺以及技术都是围绕着这两大核心步骤开展的,所以在本文当中,笔者针对两大核心步骤,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了核心的分析。

1.金属材料热处理新工艺与技术

1.1热处理新工艺

近年来热处理新工艺不断涌现。例如,离子束表面改性,其优点是不改变金属表面化学成分,尺寸无明显变化,不需化学用剂,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强烈淬火技术可避免钢件开裂,减少畸变,显著提高钢材力学性能,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环己烯渗碳,此技术的优点是工件十分干净,可避免晶界氧化,齿根硬度可达到节圆齿面硬度的90%以上,渗剂用量很低,渗层均匀,工件畸变小,可提高渗碳温度;铝合金的热等静压固溶时效复合处理可消除铝合金铸件孔隙和缩短工艺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微波渗碳可使热处理工艺实现更精确。

1.2热处理新材料

目前,热处理新材料主要是生态淬火剂。所谓生态淬火剂就是以植物油为基本加入添加剂的天然淬火油。常用淬火剂的有水、盐水、熔盐、冷热矿物油和聚合物溶液,还有Ni3Al金属间化合物和APM和APMT合金。Ni3Al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炉内抗渗碳耐热构件材料。采用Ni3Al构件可以减少炉子维修次数,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热处理工件寿命、提高渗碳温度、节能效果显著,但是因为其脆性大未得到实际应用;APM 和APMT合金是用A-1粉末通过热等静压、烧结和深拉延出来的。用AT1合金制造的电热和燃气辐射管比一般耐热合金能经受双倍的热流。

1.3新传感技术

最新发展的传感技术有氧探头Oxymess,用于渗氮和氮碳共渗氮势测控的TiO2氧探头;氮势传感器HydroNit,跟踪渗氮过程的传感器KiNit;测控淬火槽工作状态的Fluid Quench 传感器;气冷淬火的Heat Flux传感器;真空渗碳碳势传感器等。

2.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的展望

现代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成型,现在最为主流的热处理新工艺主要包括有以下四种:可控气氛热处理、形变热处理、表面气象沉积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以及缺点,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对可控气氛热处理进行分析,对其优劣程度进行探讨,希望在一定范围内对金属材料的技术进行展望。

可控气氛热处理是近年来成熟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这一,是一种通过对炉内的气温控制从而控制金属材料热处理程度的方式。也是一种通过还原、渗碳等方式从而改变金属材料表面组织的经典方式之一。工艺当中所提到的保护气氛,是一种可控性的能够有效防止金属表面氧化损耗的气体介质,可控气氛有着以下五项优点是:第一,优化金属材料表面,通过可调控的方式,调控便面的完善功能,从而控制刚性程度以及柔性程度的完美融合,从而保障金属材料表面的优越性;第二,对钢件金属材料的保护程度大大提升,由于钢件材料在热处理加工的过程当中氧化严重脱碳程度超标,所以一般的热处理工艺无法最大程度的保障钢件材料的表面刚度,而可控气氛热处理却能完美的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甚至是能完美的避过这一缺点;第三,由于是对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所以无论是在抛光的光亮程度,还是工件的具体尺寸要求,都实现了可调控性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工件的尺寸精度;第四,在其他热处理工艺实践过程当中,渗碳都是按照比例进行调控施工的,但是比例只能在理论上确保金属材料表面的完善,却无法做到可调控,也就是所一旦施工当中出现误差,那么就会破坏金属材料便面的渗碳,而可控制气氛热处理却能够在技术操作的过程当中完善这一点,从最大程度上做到了过程可调控;第五,完全实现碳穿透处理,不仅改变了表层的结构,还改变了深度组织结构,使热处理加工工艺更加完善。在可控气氛热处理当中,还有一种吸热式气氛热处理工艺,它的主要施展对象是高碳钢继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现有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当中找到其未来将要发展的方向,第一无论是对组织内部的改变还是对表面化的处理,可控制是其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二金属材料通过热处理成型容易,但是一旦进行深层次加工也就是所谓的“精艺工件”加工,就无法改变其材料本身所带来的具体特性,所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已定要在可调节成品工件上下工夫,第三,尺寸以及完善的工艺程度是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最主要追求,所以作为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来说,一方面要保障精准程度,另一方面要保障经济程度,第四上文所提到的可控气氛热处理只是现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艺之一,其发展虽然普及但是却主要做用于钢件的热处理,局限性很大,所以在未来的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具体材料对热处理工艺进行改进,争取将金属热处理工艺与技术普及到全方位的领域当中。

结束语

通过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工艺以及技术逐渐的靠向调整组织结构、控制表面处理两大方向。从根本上说组织结构调整在于上文中所提到的四大步骤,这是从内部结构调整金属材料的最好方式,比如通过控制钢铁的加热温度,将金属原本的缺陷得以弥补,也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韧性,而表面处理也是类似的,一般就是:渗氮、渗碳、渗氮共渗等几种工艺方式,将这些技术作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的表面,从而改变其表面构架,所以在未来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发展当中,正确的方向应当是满足内部稳定、构建外部优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培生,李铁藩.多孔金属材料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1,32(1):12~15

[2]王燕.长征纳米金属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04(2):10

[3]樊东黎.热处理技术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7,32(4):1~14

第2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1950至80年代的中国,艺术与美学虽曾遭遇寒冬,却也曾扬波激浪,引起广泛兴趣与高度热情,甚至形成全民?美学思潮。这在严肃艺术与美学边缘化的今天,成为久逝难追并难以思议的梦幻。然而,中国当代美学热潮发生,其实并非单纯由于艺术与审美自身缘故,而是因其充任了中国当代思想特殊时期的一个环节。或者说,中国思想在此时期涂染了一层“美学”色彩。“美学性”成为这一思想史过程或环节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当代艺术与美学之非美学担当现象,一方面与外在现实特征及其需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美学与生俱来的特征有着内在联系。深入梳理与分析中国当代美学遭遇,对于认识中国思想史当时阶段特征,并文学多元功能及美学形上性质,从而有效应对当前艺术与美学状况等,均有意义。

当人们谈论思想史话题时,常常将艺术和美学等等内容排除于外。反之亦然,讨论文学艺术和美学时,尽管也会说到思想背景等,但也总是将二者划分得清楚。原因很简单,文学艺术与美学等,属于专项门类史。比如,当论及“”之后至80年代的思想历程时,人们往往从显在的思想解放运动(如“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讨论等)并人道主义的讨论而直接进入中国现代思想又一个重要阶段——“文化热”。而论及当时如火如荼的艺术与美学浪潮时,又从未将其作为思想史的组成部分。实际上,甚至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前即已萌发、并延续到1980年代中期的艺术与美学热潮,本身就是思想解放运动和人道主义讨论的一种表现方式。梁启超曾道,“凡‘思’皆非能‘潮’,能成‘潮’者,则必‘恩’有相当之价值,而论文联盟有适合于其时代要求者也。”山“美学热”便是充满时代关怀之“思”的艺术与美学之潮。

思想解放运动前时期,思想界虽然集中揭批“”中起家的“”,但却仍以“”思想话语模式展开。“两个凡是”便是集中体现。而就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前半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已然在中国最高级别的纯文学刊物问世,同时揭开了“伤痕文学”的序幕。即使单从思想论,其内容也已远远超越对“”的批判而触及对“”的否定。作为“伤痕文学”发展与深化的“反思文学”,以及同步公开崭露头角的“朦胧诗”与“星星画展”等,进一步从人性及人的存在层面展开纵深整体性历史反思。尽管当年力挺派批评家赋予朦胧诗以所谓“新的美学原则”,即“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等,②但这本身就是再鲜明不过地在宣扬一种时代精神。而这一切,早在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在理论界引起关注之前,就已在文学艺术领域广泛发生。

尽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与“星星画展”被归人“当时美学热的一种反映”,但之所以用“美学”而非“艺术”名此热潮,乃是因着当时美学理论研究藉着“”前第一次大讨论的题目再次群起亮相。虽属学术性思考讨论,但作为反思起步之早,影响之大,并不逊于当时的文学艺术创作。著名美学家朱光潜、钱谷融、高尔泰等人发表的众多的文章,极大地推动当时中国思想学术由政治层面向人性与历史层面进深,直接促进了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兴起。

以较为纯粹的美学研究而论,朱光潜于1978年发表《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1979年,中国当代第一本专业美学刊物、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编辑的大型丛刊《美学》问世。1980年,《美学译文》集刊,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辑的《美学论丛》开始出版。美学研究进入高潮。教育部举办建国以来首次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朱光潜、王朝闻、蔡仪、李泽厚等人授课,培养了大批美学师资力量;1981年,此次美学高潮的重要著作基本出齐,如朱光潜《谈美书简》、宗白华《美学散步》、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王朝闻《美学概论》等,还有被称为当时美学热“旗帜”和“标志”的《美的历程》(其中前3章于1980年《美学》第二期先行发表)。这些看似单纯的美学学术事件,实际包含深刻的思想意义。就学派发展而言,此次美学讨论较之五六十年代的讨论并无根本性变化,仍大体是“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实践派”的划分。然而它却与文学艺术创作一同引起如火如荼反响,究其缘由,乃是因为“美学充当了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翼,或者说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当“思想启蒙……向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深处挖掘”,便形成后来的“文化热”。故李泽厚认为,“如果从广义上说,文化热里头也包括了美学热,或者说美学热是文化热的前奏或一部分。”其中《美的历程》所带来的影响中,还有着思想方法和学术路径突破的意义。这种富有“主体性实践”意味的学术路径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给当时思想界学术界以激动和启迪。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结构中,较为有效地突破传统认识论乃至本体论教条的思想,当属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它作为李泽厚历史文化理论的基石,成为形成“文化热”的一个重要线索和思想来源。作者也因此一时为广大青年所推崇。李氏理论尽管在“文化热”遭致某些激进观点批判,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领域,迄无出其右者。而这种“主体性实践哲学”,便是出自其美学研究。在美学热潮影响下,一些文学评论人,也由文学步人人性研究。

如果说,显在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解放”含义,常常被理解为主要是回复“”之前的意识形态内容和思想包容宽度的话,那么艺术与美学浪潮中潜在的“解放”,则完全是一种尖锐的突进。概言之,就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思想领域而言,艺术创作与美学讨论,以其特有形式承担了思想史上的破冰使命。由“美学”而“思想”,或者说藉艺术创作和美学研究而进行思想反省,使得80年代艺术与美学热潮作为思想史事件的性质,或者说自“”结束后至“文化热”的中国思想史阶段一直带有美学色彩的特点昭然若揭。那么,一个艺术与美学的浪潮,又何以能够成为思想史事件,甚至充任思想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呢?这其中有着特定思想史的背景原因。

转贴于论文联盟

就文学艺术而言,尽管在“”当中,甚至“”前的17年里,文艺领域乃是左倾意识形态路线下的重灾区,但也正因着这一点,使得“”之后人们对于以行政手段干预艺术创作尤为敏感,由此又导致对文学艺术及文学理论创新特?e“容忍”,以致成为各种新兴思想发生的很好掩体。就美学研究而言,“”前持续八年的美学讨论(1956-1964),不仅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发展重要阶段,而且被看做左倾意识形态时期的“奇迹”。尽管这场讨论由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开始,尽管“主观派”代表人物在“反右”或“”中遭遇坎坷,但一般被看做唯心主义的“主观派”和“主客观统一派”,以及与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存有不同的“实践派”等,均有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于是在“”后的新时期里,人们便藉美学讨论而迂回突破以往因着政治批判而形成的诸多“”,比如,政治对文艺的束缚,以及人性问题讨论和人道主义张扬,甚至“唯物”与“唯心”的僵硬划分和是非判断等等,其中也包括上述思想启蒙。

特定背景又含有个人因素。比如在当时思想界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李泽厚,原本主治中国近代思想,尽管最初不无成果,但却因在美学讨论中引入“实践”范畴而自成一派,声名鹊起,故其自然于“”后的美学热中再度呈示其同样以“实践”基本范畴的“主体性”思想,尔后又自然由“美学热”而入“文化热”,成为二“热”中重要人物。而贯穿其中的,便是彰显于从《美的历程》到中国思想史诸论中富于历史意识的思想,即同时也集中体现于《批判哲学的批判》中的历史理性主义(“人类学本体论”或“主体性实践哲学”)和启蒙主义诸观念。正因此,在李泽厚感觉中,“美学热”与“文化热”是一回事。另外,在“文化热”时期激进批判李泽厚的观点,以及《拯救与逍遥》思想观点中所带有的美学性,也是与作者个体当时的学术出身和趣味密切相关。

然而,中国当代美学热潮作为思想史事件,除了特定时期中国思想语境和个人原因而外,还有着艺术与美学特质的内在原因。关于艺术活动的多种要素与多向功能,历史上所论甚多。这里仅就美学自身特征,说明其充任思想史事论文联盟件的内在学理必然。

“美学”,无论其名称aesthetica的原本含义,或是首次以此命名哲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独立学科的鲍姆加藤的原本目的,都不是在文学艺术本身。“这个词的本意与‘美’无关,它源自‘感觉’,而不是源自任何更早的代表美或艺术的词。……美学是这样一种科学:它审查感觉,以达到说明那种适用于它的完善。”即使后来经典形态的美学(无论是德国古典美学、还是意志论美学等),其根本目的也不在艺术与审美之中。正因此,美学史家反复申明,“美学理论家所以想要了解艺术家,并不是为了干涉艺术家,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美学并不为制造美或批评艺术作品提供法则。”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以美学研究的传统核心对象的“美”而言,便是属于“本体”、“本质”之类形上层面的范畴(或至少是这些范畴的某种属性),而美学研究的旨归,最终在于人的自由特性和目标的表述与张扬。正如当代康德研究专家保罗。盖耶所概括的,康德“审美理念的?热葑钪站褪侨死嘧杂傻睦砟?rdquo;,“康德以这样的看法来总结《审美判断力批判》:由于审美反应本身是一个有关想象自由(摆脱了任何外在于它的事物之束缚)的体验,所以审美经验自身以及连带地引起审美经验的对象,都可以被当做道德善的一个象征,因为道德的本质同样在于自由”。

费希特也是利用艺术与审美来表述其哲学中的“理性成熟”阶段;“谢林则宣称审美理性是唯心主义体系的顶峰。艺术作品是理性在其中得到最纯洁最充分的发展的现象”。黑格尔也将艺术与审美视为绝对精神复归的一个环节,认为“我们所要讨论的艺术无论是就目的还是就手段来说,都是自由的艺术。……这个定性是艺术和宗教与哲学所共有的,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除了以理性主义为主要特色的德国古典美学,继之而起的意志论哲学中的美学同样如此。叔本华认为,审美“静观”乃是脱离强烈欲望,认识理念并进而把握世界本源一一生命意志的途径之一。他明白表述道,“当我们称一个事物为美的时候,我们就断言它是我们的审美观照对象,并且这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是说对事物的观看使我们变为客观的了,这就是说,在观照它?迹?颐撬?馐兜降囊巡辉偈亲魑?鎏宓淖陨恚??谴看馕抻?闹?吨魈辶耍?硪环矫妫?馐撬滴颐窃诟枚韵笾兴?鲜兜降囊巡皇蔷咛迨挛铮??且桓隼砟睢?rdquo;而作为审美之冠的悲剧艺术,能够最为有效地展示生命意志本质,解脱生命意志催逼。

尼采将叔本华带有悲观色彩的生命意志改造为充满乐观色彩的“强力意志”,认为生息不止的永恒强力意志的过程,构成审美和艺术以及艺术之冠——悲剧的源头。他不断重复的一个命题是,“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分理由的”。他紧接着道,“在这个意义上,悲剧神话恰好要使我们相信,甚至丑与不和谐也是意志在其永远洋溢的快乐中借以自娱的一种审美游戏。”悲剧人物之死,不过像一滴水重归大海,或是个性重新融人原始的统一性。因此,悲剧提供的是一种超脱与自由的。

叔本华与尼采的意志论哲学,尽管有悲观乐观之?e,但无不赋予美学以展示人的意志本体的意义。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与之类似,其后期思想注重对“艺术”和“诗”,并不在于单纯的艺术与审美问题,而在于对人的本真“存在”的说明与揭示,即显示存在者如何感受“?明”或“敞亮”的也就是真实的存在——“诗意的栖居”。

概言之,经典形态美学表明,美学研究艺术与审美,但目的却不止于艺术与审美本身。通过比较美学与文论、画论等等一般称之为文学理论或艺术理论之间的不同,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谈及美学与各种艺术理论之间差异,人们或将其归之子范围不同,即后者仅限于艺术而前者则包括所有审美活动。虽然这并不失于某种对比,但其根本区?e绝不仅此,而是在于,艺术理论的目的仅止于艺术转贴于论文联盟

本身,而美学(至少就其公认的经典形态而言),其目的却在于艺术及所有审美活动后面的形而上领域。由于艺术毫无疑问地属于精神现象,因此美学研究的核心,便在于艺术及所有审美活动的感性形式所蕴含所彰显的人性、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等内容,包括其本质、样态、构成等等,而这一切归纳起来,便是人的理想状态,或者美之于人理想状态的意义(这种理想状态甚至包括了人类知识)。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楚看到,中国当代艺术与美学曾经承担了非美学的使命。它们或以其内容,或以其形式,或以其学术,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史的进程。文学艺术创作与美学理论研究也因此博得热烈关注,形成令人难以忘怀的热潮。这一方面是特定政治语境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经典美学所固有的特质使然。艺术与美学之所以能够充任思想史事件,在顽强提示着艺术与美学与生俱来的固有内涵。艺术与美学,永远与人的生命与存在问题密切关联。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当代思想发展的某种趋势和方向,亦当有启发意义。

第3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关键词】“艺考热”;原因;理性

随着2012年艺术考试尘埃落定,艺考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批判、反思、探索都无法给“艺考热”降温。尽管困难重重,广大考生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个行列,想另辟蹊径或走一条捷径。艺术考试热就是在这样的动机下形成发展的。从最近几年参加艺术考试的人数来看,“艺考热”仍在持续高涨。依据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2年最新数据,江苏省今年共有46954人报考艺术类专业,与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江苏省艺考报名总人数增加了2006人。

一、“艺考热”的原因

(一)艺考对考生文化课的分数要求相对较低

光凭这一点就对莘莘学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譬如09年高考,对普通考试而言,文科本科一批需要达到552分,而艺术类考生本科仅需要312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育观念下,一分之差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上一所不错的大学还是比较难得。对大学的向往,对繁重学业的畏惧,使得很多学生都想通过艺考这条路圆自己的大学梦。这一现象也对我们的考试和人才选拔制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这要求国家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判断一个学生的选拔模式,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列入参考指标。这样以来学生才有更加公平的入学机会和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

(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所学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升学率。 升学率是学校及老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尺度,与学校及老师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纤细。而升学率取决于学生考试的好坏及分数的高低。学校如果不能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有所作为,取得明显的效果,就会引导学生走一条捷径。这一捷径便是艺术考试。老师通常把高考当作一个跳板,只有借助它人生才会更上一层楼吗,揭开新的篇章。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比普通考试低得多,那么艺术考试无疑是一个更得力的跳板。学校会引导各种程度的学生去走艺考这条路。那些在重点线徘徊的学生借助艺术考试便可很容易考入重点院校。这样一来,不仅学校的整体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也会大大增加。

(三)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不仅表现在招生人数的增加,而且高校专业设置的增多。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艺术学科。很多学校的艺术类专业都是最近几年随着艺术考试的发展才设置的。艺术类专业受高校欢迎的背后是利益的趋使。总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比普通文理专业至少要高出一倍。正是在利益的影响下,不少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内的艺术科系得以快速发展。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的超越时空的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现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日益出现娱乐化的倾向。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对中学生有着深刻影响。其中如火如荼的选秀节目尤甚,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达人秀等。能歌善舞的选手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从广大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大家瞩目的明显。他们身上的光环无疑能激发出少男少女们的明显梦。他们影响着中学生的审美观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李宇春、周笔畅中性化的风格成为学生追捧的一种时尚。李宇春、何洁等都是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成名让四川音乐学院的生源成倍增长。四川音乐学院的分数线也大幅度提高。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被称为明星的摇篮。这些学校也是众多考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娱乐化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理性对待艺术考试

(一)艺术是不是你的正确选择

艺术考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生从小接受过艺术的训练和熏陶,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并对艺术感兴趣。他们今后仍希望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成为艺术家。另一类则是艺术考试的“投机者”,看重的是它较低的文化课分数。其实艺术是条艰辛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本为少数,而真正称得上是艺术家的更是少之又少。文化课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先天上就存在不足。因为艺术家虽然是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深厚和扎实的文化底蕴。艺术家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触类旁通,不断创新。艺术家的成长和成功都不是可以投机的。将要走上艺术道路的学生应该切实考虑自己的天赋、兴趣。

(二)艺考成为新的独木桥

高考本就是一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竞争。艺术考试被认为是通向大学的一条捷径。如今这条捷径有成了新的独木桥。“考热”持续升温,艺术考试的队伍不断扩大。98年山东省报考艺术专业的人数为3.2万而09年则达到14.6万。很多学生盲目跟风是的艺术考试竞争加剧。然而艺术考试的录取率却不尽人意,有下降的趋势。2006年,山东省首次出现艺术本科录取率低于普通高考。

(三) “冷眼”看待“艺考热”

艺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那些有着艺术梦想而文化课较弱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但是,众多的考生也迷失在这一大潮中。很多考生都是在经历了艺考之后才冷静下来,发现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一领域并且在此行业继续深造的机会也很小。如果选择改行,那么长期的精力和金钱的投入也会付之东流。 艺术考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光是几年的学费就比普通学生高出很多,另外艺术学习所必须配备的器材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普通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就目前而言,艺术生的就业前景并不光明,因此投入产出比也应是考生应该考量的。

参考文献:

[1]张裕,艺考培训竟成庞大产业链[N].文汇报.2009-3-4

第4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此次“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的主题为“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致力于搭建广泛推介、传播、阐释青海文化的平台。此次论坛以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力图对属于热贡艺术代表性品类的热贡唐卡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创作状态、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保护内容、开发措施等问题进行一次集中探讨。

热贡唐卡集藏民族绘画艺术的精要,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品格。青海南部的隆务河两岸,藏族、土族等民族聚居的许多村寨,长期以来形成了“头人一庙堂、一家一佛殿”的藏传佛教信仰盛况。“人人作画、家家从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就从这些清洁齐整的农家庭院里走向煌煌庙宇、走向世界艺术的殿堂。2006年热贡的启加、西合道、斗尕、更登达吉四位唐卡艺人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殊荣。20年前,夏吾才让先生也获得过此称号,这些部级大师的出现标志着长期以来处在口传心授状态的热贡唐卡艺术创作走向了部级水准。这些民间艺人几乎都有着从小出家为僧的经历,启加、西合道、斗尕这批老艺人1958年还俗后一直在家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年轻的更登达吉现在还是五屯上寺的艺僧。他们从小在师傅的严格指导下诵经习画、勤学苦练,系统掌握了藏画量度仪规,十几岁时就创作出了水平高超的唐卡精品。热贡唐卡因其风格迥异、色调艳丽、造型优美、构图精致,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

来源曼唐画派、汉地绘画有机结合

根据藏族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15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

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的种子大约播撒在公元9世纪,历史上朗达磨灭佛的时代。当时,境内佛教寺院和僧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三个正在修行的僧人危难之际,勇敢驮上佛教经卷典籍等一路东行来到今热贡境内的坎布拉森林深处,被藏文史书誉为“智者三尊”。他们在热贡及青海湟水流域的弘法事业使得经朗达磨灭佛事件摧残的藏传佛教传播事业在青海地区得到复兴,热贡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下路弘传的发祥地之一。

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寺造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门类就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贡地区藏传佛教事业的勃兴后来得益于公元13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从派遣拉杰扎那哇一行来热贡建立政教合一统治的伟业。拉杰扎那哇是一位专修明咒的瑜珈师,到热贡弘法时,其随行人员有近三百名。这些人员中有许多的画师、工匠、木匠等,他们把风格的藏传佛教造像和寺院形制带到热贡,还把重要的藏族绘画理念带到热贡。拉杰扎那哇之子隆钦多代本被明朝廷封为政教统治首领时,开始兴建热贡地方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随后,环隆务寺的系列子寺相继在隆务河两岸各村落建成,热贡成为藏传佛教弘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

伴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传播,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门类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的创作得到了良好发展的机遇。第一,艺人的进入和大批寺院的建设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创作提供了艺术人才和创作机会的保障。第二,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为藏传佛教艺术创作带来一次次艺术实践的良机。本土艺人和藏地艺术家们在建寺造像的弘法实践中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在热贡大地上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寺院和佛像。公元15世纪,明朝廷在西陲边地实行“卫所制”,来自江南一带的屯田人走进了热贡的历史舞台,他们以战时为军、闲时务农的生活状态在隆务河流域古老的村寨里与原居民们和睦相处。江南等地汉文化与热贡藏文化长期互动,其结果是屯田人的汉族身份逐渐淡化,而唐卡等艺术创作技艺中突出了汉地艺术明显影响的痕迹。这使得热贡唐卡形成既有别于艺术风格,又不同于汉地艺术风格,博采两地艺术精华的独特品格。曼唐画派对热贡唐卡艺术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时又借鉴了汉地绘画的成熟技艺,二者的有机结合给热贡唐卡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藏区乃至全国唐卡艺术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发展进入注重传承链完整的新阶段

热贡唐卡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师徒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原因,多为叔侄、舅甥等亲缘关系。过去,艺人队伍多集中在寺院,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社会化。大批艺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热贡唐卡艺术的创作,建立起以父子为传承纽带的新的传承机制。如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其长子为五屯上寺著名艺人更登达吉、次子为热贡艺术馆著名画师索南;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启加六个儿子中从事唐卡艺术创作的就有五人,其中罗藏旦巴、乔丹等是热贡有名的画师。同时,传统的叔侄、舅甥传承习惯也逐渐被新兴的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的纯粹师徒关系所替代。近年,唐卡传承还打破了传统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如夏吾才让的女儿关却卓玛就是热贡地方唐卡艺术的女传人。唐卡艺术传承进入了注重技艺传承、注重传承链的完整性的新阶段。

就热贡的实际人口数来讲,热贡唐卡艺人队伍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艺术创作较集中在四个寨子:上下五屯、年都乎、郭么日、尕撒日,约有95%以上的群众从事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石刻等艺术创作活动。从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上来讲,更多唐卡艺人清醒的认识到唐卡艺术创作与经济条件改善之间的互动关系,广收弟子,形成以家庭作坊为基本形式的开发、创作、销售连锁机制。

保护落脚点要放在传承者身上

第5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关键词 供热系统;工艺安全管理;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152-01

1 开发区供热系统现状

开发区供热系统由1座百吨燃气蒸汽锅炉房、5座换热站组成,担负着开发区8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是东方物探矿区保障生产、服务生活、构建和谐的重要窗口。

开发区供热系统具有供热任务重,高风险设备多,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为实现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我们探索出一套有效控制燃气锅炉风险和供热成本的方法、途径,指导供热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2 引进先进方法,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锅炉房由燃煤改造为燃气后,工艺技术及安全风险发生了很大变化。2011年我们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夯实“三基工作”、强化风险管理。工艺安全管理是有组织地应用系统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避免事故的发生。工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工艺、设备和人员,由工艺安全信息包、工艺危害分析和操作规程等14个要素组成。

2.1 建立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包,规范资料管理

我们编写锅炉房工艺安全信息清单,收集天然气MSDS、锅炉燃烧化学原理、锅炉标准操作条件和偏离后果等资料,并按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归档,建立了锅炉工艺安全信息包,用于有效指导操作人员按标准操作、检查和保养设备,提升了锅炉房资料规范化管理水平。

2.2 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制定整改建议措施

锅炉房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将燃气风烟系统和水汽系统分为6个节点进行工艺危害分析,识别、评估并制定措施来控制工艺过程中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我们从控制系统 、管理体系、操作规程、培训、任务设计和组织和人体工程学六个方面讨论,人员与设备、系统及资料信息的交互关系;讨论设备布置情况,评估锅炉房是否为操作维修人员或安置其中的功能设施提供了应有的保护,共提出改进建议措施67条。

2.3 修订操作规程,优化操作步骤

我们收集原有锅炉、水泵、水处理设备等多项操作规程,针对工艺危害分析中提出的建议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工作循环分析,修订完成了《KDZS20-1.25-Q型锅炉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新版操作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工艺技术或设备描述、安全健康和环境控制、操作步骤、标准操作条件、安全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维护准备和过程流程图等。新操作规程更加注重工艺过程,突出标准操作条件,明确了纠偏处理措施和方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3 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节能降耗效果

节能降耗是供热管理的关键,突出抓住影响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加大技术攻关和改造力度,推进实现了供热设备运行高效率、冷凝水“零排放”。

3.1 运行高效率是我们始终的追求

经过几年的有效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两条提高供热运行效率的途径。一是优化锅炉燃烧自控程序,提高锅炉热效率。我们修订锅炉燃烧自控流程和风气配比,实现了烟气含氧量参与燃烧控制和最佳风气配比,确保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始终控制在4以内,燃气完全燃烧。二是科学优化热站供热参数与供热负荷的配比关系,提高热站运行效率。通过检测室外温度,自动调节热站蒸汽调节阀的开度,实现了热站出力与供热负荷的自动寻优;同时,通过时间控制方式,根据供暖不同时段及天气状况,自控系统在供暖曲线的基础上对设计的出水温度进行修正,实现分时段调整负荷,进一步保证供暖的经济性。

3.2 冷凝水“零排放”是我们首要的目标

开发区供热系统冷凝水日均产量50吨以上,回收率不足70%。为此我们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分两步实施。1)改造疏水阀排水管,回收蒸汽管道疏水;2)热站冷凝水箱增加降温水管。

4 创新运行机制,实现精细化管理

我们在发挥供热设备和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更加注重创新实践,着力在运行管理、成本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强基础,提标准,上水平。

4.1 规范运行管理

适应自身特点,配套完善了《供暖外网平衡调节流程》、《供热系统报修流程》和《冷凝水化验管理制度》等制度和流程,明确化验指标,将锅炉水碱度控制在20~24 mmol/L范围内,提高冷凝水pH值,缓解冷凝水的氧腐蚀和酸性腐蚀,降低锅炉排污量,为推进供热系统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4.2 优化成本管理

供热成本所占的比重大,挖潜空间也大。实践中,我们始终将“精细”贯彻始终,完善能耗统计,每日统计锅炉房和热站的水、电、气、汽及室外温度等数据,及时分析掌握供热系统能耗变化情况,进行锅炉机组、换热器、热站的横纵向对标,做到日计量、周分析、月总结,逐步找出了供热系统成本控制的基础点、关键点和挖潜点。

4.3 升级科技管理

立足“数字”供热,我们依托生产指挥系统信息化平台,实现了锅炉房、热站自动化运行和重点生产要害部位视频监控功能。一是应用DCS控制系统,实现锅炉中控室和调度中心在线监控锅炉、换热器、机泵所有运行参数,以及供热负荷、机泵启停的自动控制,真正实现数字实时监控。二是实现供热系统关键参数超限报警功能。DCS控制系统运行报警后,客服系统同步弹出报警工单,通知值班人员进行报警处理,保证供热设备的安全运行。三是重点生产要害部位应用监控系统。通过烟感、温感、监控摄像机,对锅炉房和换热站的生产服务行为进行过程监督管理。

5 取得效果和体会

1)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开展工艺安全管理,解决了影响锅炉房安全的薄弱环节,降低了燃气锅炉风险等级,初步实现了“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了锅炉安全管理水平。

2)节能降耗效果明显。通过锅炉燃烧曲线修订、热站自控等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单吨蒸汽耗天然气量由83.9立方下降到72.3立方,三年共计节约燃气成本178万元。

3)员工素质得到优化。通过实施工业自控和重点部位监控等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部分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

总之,通过新工艺、新方法在锅炉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提升了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了员工素质,实现了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动了服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史兆宪.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第6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大学生 个性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群体人数在持续攀升,和以前的天之骄子相比,现在的大学教育更接近于普及教育,面对学习、就业等许多问题,他们缺少了以往的骄傲之态,而需要更多地从自身出发,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历史所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和特点,而即使是那些共有的特征,在其自身的具体表现方式上也往往带有其艺术氛围所形成的鲜明特点。

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是艺术院校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我认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成才进取意识趋于牢固,长期积累意识趋于虚化

在改革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与过去的青年相比,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加注重和理解成功的含义和机遇的价值。因而在社会不断变迁的大潮面前,他们的思维极其敏感地追随着社会发展的脉动。立志成才、积极进取、渴望成功的意识已经牢牢地融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之中。社会上的“超级女生”、“星光大道”等选秀节目陆续推出,通过这些节目使一些人“一夜成名”,对于艺术院校这些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终日被名师、名家指点的青年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是不平衡的。面对这种大众文化,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艺术专业特长,他们的“积极进取”逐渐演化为“急功近利”,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积极关注这类选秀节目,不少学生投身到了这些选秀节目。

艺术类学生的成才与进取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光环,还是在实际的晕轮下的种种利益。所以探索创新、搏击进取、敢于超越、立志成功,已内化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驱动力。然而,画饼不能充饥,在渴望成功与获得成功之间,还客观地存在着如何实现的障碍。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现在则可谓莫衷一是了。既然一位“歌星”可以在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获取一个普通公民劳作终生也得不到的财富,那么如何找到成功途径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心中转化为如何去寻找捷径的问题。在努力与机遇之间,他们更看重机遇,在必然与偶然之间,他们更希冀偶然。“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这种长期积累精神逐渐淡化,不少人都在期望着“一夜成名”,缺少艺术修养的平时积累。

二、自我个性意识趋于突出,团队合作意识趋于弱化

艺术类学生一般强调个性化发展,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追求,但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相对淡漠。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艺术有别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显著特点。在相对狭窄但又新人辈出的艺术世界里,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更能体会到“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自然法则,也更加理解竞争将对艺术生命的延长,乃至不朽带来的重要影响。因此,从总体而论,艺术院校的学生更早地知道竞争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在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的同时,原本在艺术院校氛围中就缺乏的团队意识观念就更趋于弱化,艺术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往往创造性很强,要求学校宿舍成员、家庭成员以“他”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艺术类学生讲求个性表现,所以他们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团队意识相对淡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表现出随意、散漫,不服别人管也不善于管理别人,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三、社会公德行为趋于增多,个体道德约束趋于软化

近几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增强,作为具有基本素质的大学生群体,对一向在道德判断和认知上认同的社会公德行为,给予了更多的投入。在面对“雪灾”、“北川特大地震灾害”、“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艺术院校的学生慰问老区、三下乡等活动也展示了自身特有的风采。特别是在投身“志愿者”工作方面,艺术院校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动力。但与日益增多的社会公德行为相矛盾的是在同样的大学生群体中,个体道德约束却趋于软化,甚至是某种程度的退化。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基础文明薄弱问题正成为当今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基本的道德水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艺术院校学生在宿舍里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宿舍卫生状况、学习环境状况一直是让管理人员头疼的问题,乃至于连小学生都可辨别的是是非非,在他们眼中却变得“似是而非”。

四、实际利益驱使趋于强烈,艺术修养追求趋于淡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和整个当代大学生群体一样,是在新旧体制的转轨变型期成长起来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目前高校的艺术院校对学生文化课的录取分数比普通学生要低。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重点大学,往往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开始学习艺术,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类大学生为数不多,很多都是伪艺术。所以艺术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为了能够考大学才不得不学艺术的,这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对学历的追求,只是在父母的劝说下,选择报考了艺术类的学校,他们往往缺乏基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热情。

由于学生目的不明确,缺乏艺术热情,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存在普遍的“茫然”。高中阶段是为了“考大学”努力学习,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质疑:大学是为了什么学习?在这个时候往往寻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方向,所以,艺术院校学生往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重视实际的经济利益,对艺术的学习没有正确的定位。

基于艺术学院学生的上述特点,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全面掌握他们特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邹兴平,艾楚君.高校“艺术类学生个性”的内涵及成因解读.湖南人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7卷第6期,2007年11月.

[2]邓文清.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特点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园地.

第7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1.1独特的自然资源

热贡作为一个通用的地理名称,其范围被公认为指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东邻甘肃省夏河县,西连贵德县,南接泽库县,北与循化、尖扎县接壤,因此,热贡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带。长20多公里的隆务河谷是整个黄南州的农业区。隆务河贯穿阿米夏琼山与阿米德合隆山之间的隆务峡谷奔腾注入黄河,形成中部河谷地区和东西部山区。境内山峦叠嶂,河谷相间,地貌多样复杂,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同仁县囊括了隆务河谷地带的农业区、森林茂密的麦秀林场、兰采药水温泉、风格迥异的双朋西丹霞地貌、风光秀丽壮观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地质公园、钟灵毓秀的曲库乎、还有素有“天堂草原”美称的牧区瓜什则乡。每一年热贡都以其独特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瑰丽多姿的人文资源,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休闲避暑。

1.2古老的历史遗迹

自古以来热贡就是游牧地区,早在后汉时期,这里已是刀箭之战,兵连祸起。汉朝时期,同仁北部成为汉朝屯田之地。到唐中宗时,热贡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赐于吐蕃。至元明两代,亦有中央屯军的伸入,形成了以隆务寺为中心地带的、青海最大的藏传佛教、政教合一统治体系。因此,保留了隆务寺建筑群、年都乎古村落、保安军屯古城堡、吴屯传统民居大量古城古村寨、明清屯堡等古老的历史遗迹。1994年,同仁县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7年,郭麻日古堡被命名为部级历史文化名村。

1.3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热贡就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带,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积淀、传承下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包括闻名遐迩的热贡艺术、民间娱神祭祀活动热贡六月会、寺院宗教法会、佛教音乐、黄南藏戏、民间傩舞於菟、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间传说、民间酒曲、拉伊传唱、格萨尔传唱、民间故事等,承载着那些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热贡艺术是15世纪藏传佛教艺术在青海藏区扎根生长的一支,其艺术形态绚丽多样。2009年,热贡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黄南藏戏、土族“於菟”、刻板印刷,和日石刻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地方普查结果显示,热贡现有部级非遗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人。

2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近年来热贡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2年5月8日新华网文章,青海黄南探索文化发展的“热贡模式”提出“当前黄南州热贡艺人达到9000余人,共有各类热贡文化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公司+农户”模式的热贡艺术品公司14家,同仁县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村几乎“家家有画室、人人是艺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去年黄南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3600元,而热贡艺人平均收入近2万元,实现文化产业经营性收入近2.4亿元,占全州GDP的5.48%。”

2.2传承方式多元化

千百年来,热贡艺术的传承一直以寺院传承为主,以家族传承为辅,作为寺院僧人修行的方式以原生自然状态生存、延续和演进。21世纪以来,热贡艺术的传承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自身也不断发展、演变。热贡艺术的传承不再仅仅局限于寺院和家庭,学校、企业、作坊也纷纷承担起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轰轰烈烈的文化产业化发展由政府牵头主导在热贡大地上大力推进,成立热贡艺术协会、热贡艺术职业鉴定中心;颁布《热贡唐卡》地方标准;举办唐卡艺术博览会、唐卡艺术研讨会;实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部级历史文化名村、部级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等项目;申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热贡文化资源的挖掘、热贡产业化的发展与政府的鼓励扶持是分不开的。目前,寺院传承、学校传承、家族传承、企业传承、作坊传承为热贡文化传承的等五种主要模式,传承的主体、传承方式、传承场、传承内容、传承目的呈现多元共生态势。每一种传承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存在某些弊端。

2.3借助现代技术扩大对外宣传

为了使更多的人认识唐卡、了解唐卡,中央电视台及当地政府牵头拍摄了一系列片子,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唐卡的保护与传承《。热贡唐卡——绽放在青藏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唐卡艺术老树新枝》《、马头明王堆绣珍珠唐卡》《、小撒印象——唐卡》、《热贡传奇》《、中国热贡文化》《、青海省部级非物质文化——唐卡——传承大师更登达吉》《、热贡祈愿大法会》《、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热贡年俗》《、走进黄南》《、欢乐中国行——魅力同仁》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广泛传播功能,唐卡被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网络上不计其数的唐卡图片、音频、视频;以唐卡为主题的QQ群及论坛;数字博物馆中的唐卡数字化展示;网站中唐卡的在线销售与定制。黄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及文化部门为了大力宣传热贡文化,建立了新华社热贡文化网、热贡智源网、坎布拉旅游网等互联网站,并将有关热贡文化方面的图片资料加载到新华网、信息中心等互联网群,拓展了热贡文化及热贡地区的宣传面,丰富了宣传形式。

3发展热贡文化产业的思考

3.1从民族文化自身的特点入手

不同的民族文化因其所处的独特天地系统而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热贡地区自然环境独具特色,千百年来多种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促进,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全民性、宗教性和融合性的特有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在藏区的其它地域是不多见的。因此,热贡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突出其独特性和民族性,结合独特天地系统中的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上理性选择能够带给当地人利益,并能够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3.2坚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原真性

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涉及经济增长,还关乎社会发展的问题。重视在文化旅游发展中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不仅可以真正地丰富文化旅游的创意,而且有助于多元文化参与的、共享文化共性并兼容文化差异性的文化建构的实现。美国人类学家Mac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根据是否符合当地的风俗和传统作为标准,民族艺术品、民间仪式、民俗节庆、日常饮食、建筑民居、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经常被描绘成原真或非原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原真性意味着传统文化和原生形态,真实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

3.3以促进民族文化主体的发展为主旨

第8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的能量有效利用率平均仅为35%左右,不但与世界先进国家同类企业的指标差距很大,而且在国内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之间的指标差距也相差20%甚至一倍还多。

化工工业存在的能量损耗,主要是因为在生产过程完成之后,有些能量被产品带走,而有些能量被废弃。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能量废弃越来越小,但一般不可能为零。化工工业过程的节能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考虑将被排出的能量回收反复使用,直到再无使用价值,再行废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节能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减少不可逆过程有效能损失;二是减少有效能废弃。相应地,化工节能应遵循的基本观点大体有以下几种:按质用能观点、连续生产观点、系统能耗观点、经济效益观点和发展动态观点等。

从过程上分,化工工业节能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加强管理阶段,第二是设备改进阶段,第三是新技术开发阶段。目前,在日、美等发达国家,操作管理方面的问题已基本解决,重点是新技术开发和设备改进。而我国的大多数化工企业,一方面管理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依靠改善管理,节能潜力仍然不小。同时,开展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节能改进,前景当然更为可观。本文主要从第三阶段,也就是化工工业过程出发,对常用节能技术加以介绍。

二、化工工业一般节能措施

一般来说,化工工业过程节能,都要从改进工艺条件,降低工艺总用能入手。而工艺总用能又可分为热能、蒸汽能和流动能三种形式。

1.降低用热工艺总用能

改进流程采用新的节能型工艺流程是降低用热工艺总用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炼油行业的常减压蒸馏装置,把初馏塔、常压塔的过气化油直接抽出,绕过加热提温设备,使用热工艺总用能减少。另外,还可以采用改进催化剂,使反应温度和压力降低、减小回炼比、回流比等措施。

2.减少用汽工艺总用能

加强管理汽提蒸汽,改进操作,减少吹汽量。具体地说,许多汽提用汽可以考虑用重沸器代替,可用适宜的低温热代替加热、伴热用汽;催化裂化U型管松动汽可以用松动风代替,塔底吹汽可以用惰性气体代替等。另外,当管线输送过程中不需伴热时,完全可以不用伴热。这些过程都是减少用汽工艺总用能的有效措施。

3.减少动力工艺总用能

在动力工艺能节能方面,首先要注意降低机泵的裕量,减少调节阀节流损失。必要时要采用调速装置节约扬程,避免过多的节流损失;而对于系统管线中各节流阀,应该在保证调节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压强;对管线系统进行最优化设计,降低沿程流阻;缩短工艺路线。另外,减少反应系统未转化原料的循环量,也可有效减少动力工艺总用能。

三、化工工业过程节能新技术的特点及效果

下面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对化工过程的节能新技术的特点和效果进行简单分析。

1.原油梯级蒸馏节能技术及效果

目前,在石油化工行业,原油的常减压蒸馏流程虽然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就是原油加工过程的能耗难以降低。其中最重要的根源在于蒸馏过程的不可逆加热和冷却造成。采用梯级蒸馏节能理论和技术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其主要关键技术包含梯级加热和梯级减压两方面。采用梯级加热技术汽化原油,减少其不可逆性,及时将汽化后的物料分离出来;采用梯级减压,可以分批把轻组分拔出,从而使不同的物料可以在不同的压力下实现汽化,从而降低原料的加热温度,实现压力与温度的耦合,大幅度降低原油加工过程的能耗。如果按全国每年加工3.4亿吨原油计算,仅此一项技术每年可节约资金15.9亿元,减排温室气体124万吨。从而使我国的常减压蒸馏技术的能耗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行列。

2.流程重构和热耦合优化技术及效果

目前,国内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中,存在着能耗过高、干气不干、稳定塔分离能力不够、汽油烯烃含量高、汽油切割不清晰等突出的缺点。采用流程重构和热耦合优化,可以实现热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大幅度节约能耗。该项技术的主要改进体现在流程重构,减少循环流股和不可逆过程、余热回收、低能耗轻汽油切割技术等方面。经过试验,在1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上推广使用,在能耗方面可以节约20%左右,相当于一年节约1.5万吨标准油的能耗量,折合人民币近亿元,温室气体可以减排4.68万吨左右。

3.差压耦合精馏节能技术及效果

化学工业中能耗最大的一个单元过程就是精馏过程。存在精密、精馏、高能耗等突出特点,为了优化这一工艺过程,通过对热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工业化开发,可以实现新型差压低能耗精馏技术,既在同一个蒸馏塔内或者多个关联的塔中同时实现热量的匹配与集成。调节操作压力,在组成不变时,使每座精馏塔的操作压力改变,压力高时温度就高、压力低时温度就低,可以将高压塔蒸汽作为低压塔的热源,实现热能的自动耦合或匹配,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

差压热耦合精馏技术则是把原流程中的单塔精馏改为两个或多个精馏塔并联,进料和产品采出同时进行。当其中一个塔压力降低时,另外的塔压力升高,塔内压力的不同可以实现温度高的塔顶蒸汽成为温度低的那一个塔的重沸器热源,实现两塔或塔的热耦合,实现节能的目的。以5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为例,采用分塔差压蒸馏技术进行流程计算,可以节省能量30%以上。

四、结论

化工工业过程的节能技术,从理论上说,是有规律可循的。着手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节能改进时,应先从工艺能源使用和回收环节上进行考虑,当这两个方面的改进确定后,还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单元与系统之间的优化。这也是化工行业节能改进的重要特点之一。

参考文献:

第9篇:文化艺术热点范文

    在春暖花开、生机勃发的日子里,我们在此隆重集会,携手拉开x校第三届文化艺术节的序幕。首先我谨代表体卫艺处,对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本届文化艺术节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文明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现的一个平台。我校的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作为校园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和有效载体,已经成为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品牌工程,成为我校师生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活力青春 和谐校园”为主题,以继承与创新并重,普及与提高并举为宗旨,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结合同学们的特点、专长组织开展五大板块12项文化艺术活动,目的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充分构建x校学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智力背景,营造健康、和谐、青春、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发同学们的生活激情、学习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本届文化艺术节将是对我校校园文化的又一次大检阅,它将进一步推进一中的校园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我希望,全体一中师生都能以饱满的精神、万分的热情积极参与,在这个创新的舞台上尽情展示,不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为美丽的一中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