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青少年普法总结精选(九篇)

青少年普法总结

第1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校园普法讲师团特色亮点法工作总结

成立东区校园普法讲师团。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治校园建设,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巩固提升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区司法局、区教体局、区关工委组织成立了东区校园青少年普法讲师团。

东区校园青少年普法讲师团是由辖区6家律师事务所的19名律师担任。19名律师“一对一”担任区属学校法治讲师,以《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与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授课基础,深入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法治讲座、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东区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园青少年普法讲师团,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指示精神的一件大事,也是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的一件实事,更是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发展的一件好事。讲师团成员将尽心尽力发挥专业所长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东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纵深推进,为法治东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第2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增强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关乎祖国未来、民族兴衰的战略性任务。而衡量此项工作的成效,关键要看基层(社区)的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适应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动员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发挥社区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社区普法教育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社区广大青少年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护能力,辨别是非,健康成长。在普及法律知识过程中首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总结规律,掌握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犯罪原因分析,这样才能发现在普法工作中还存在法制教育走形式、忽视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传授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社区在普法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建立能够长期坚持的、稳定的长效机制,明确职责,讲求实效。成立专门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聘请检察院、法院、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法制宣传教育员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题教师,定期为社区青少年讲授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同时,推进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计划和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使抓防范与抓教育双管齐下,把增强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推向深入。

关键词:增强社区青少年法律意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普法教育

为了提高青少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抵御诱惑、防范侵害,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社区,社会最基层的居民自治机构,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普法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社区广大青少年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护能力,辨别是非,健康成长。如何开展社区普法教育呢?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以自己所在的大学路街道办事处为例,从自己的角度,浅谈一下自己对这项工作的看法。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的特点

我国如今的青少年犯罪较以往,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疯狂性。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上歧途,并且由于年青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性

2、突发性。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突发反映了未成年人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

3、连续性。对某些具有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一般在初次作案得手之后,侥幸心理便得到强化,从而对物质享受产生了贪得无厌的欲求。产生连续性犯罪。

4、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5、犯罪故意的突发性且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

6、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

7、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路街道办事处地处郑州市中心地带,辖区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6万余人(含流动人口),其中青少年人数6000多人(含流动人口,不含在校青少年学生),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辖区中小学四所(含一所中专),在校学生约8000余人,二者相加14000余人,约占总人口的2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辖区内出现大小网吧、娱乐场所、游戏厅100余家。从近几年总体情况来看,辖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现象逐年下降,然而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现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早熟、早知。从犯罪手段和犯罪动机来看,手段显得越来越成熟,犯罪动机越来越简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如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致使许多青少年在情感冲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模仿剧情,纠集在一起作出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再次,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送法上门”、“法律进家”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罪与彼罪的区别。同时,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三、目前普法教育的误区

以大学路街道办事处为例,从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以来,目前已是第四个“五年”普法时期。在全民普法期间,大学路办事处党工委始终贯彻国家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的战略思想,把青少年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应当看到,对青少年实施普法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多次受到上级的一致好评。目前,辖区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整体素质和综合效能得到了不断提高,绝大多数青少年都知道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然而,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不少误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普法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教育走形式占据上风。

由于街道办事处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很多工作受制于上级业务部门,对辖区的公共单位(包括学校)没有管理权限,很多工作只限于协调解决,所以,开展普法教育办事处显的苍白无力。虽然办事处和社区一直努力,但收到的效果很是微小。把普法教育寄希望于通过一、二次法制讲座来解决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许多学校虽然也往常开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讲出一些工作成绩来,但并没有真正花力气来抓,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升学率问题上,忽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多数学校还是在发生问题后寄希望于一、二次法制教育讲座来解决问题,法制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社区作为基层的居民自治机构,却承担着大量的政府行为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这样,学校的“形式主义”,社区的无能为力,导致了普法教育处于“表面性”。

2、忽视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传授。

许多青少年虽然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具体在运用法律的时候,由于不掌握起码的操作法则,还是会遇到许多具体困难的。法律的具体使用必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其中有法律具体的规定,也有社会经验的积累,掌握了运用法律的操作方式方法,青少年就可以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法制教育要有知识的教育和意识的培养,但也要有操作方式方法的传授,这些法律的实际操作问题,小至怎样写诉状、到什么地方告状,大到通过什么合法途径、到什么机关和部门去寻求法律援助,等等,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用法是非常现实的和重要的。

四、社区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青少年普法教育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全社会都应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作为社区更应该发挥社区的优势,做好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社区在青少年成长中非常重要,因为群体性的行为对青少年影响最大,而且青少年的所有伙伴群几乎都在社区一起度过,所以,社区在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显得极其重要。

五、如何开展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我们在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法制教育模式的研究,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法制宣传教育与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二是把握好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三是把握好知识教育与行为教育的关系。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努力创造了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逐步形成了全方位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社区氛围。再以大学路街道办事处为例,就如何开展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提高认识,切实重视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

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首先,认识到位是前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街道办事处、社区、辖区公共单位以及青少年家长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形成全社会都参与的普法教育氛围。其次,明确职责是关键。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要将授课的效果与教学实绩挂起钩来。家庭、社区及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社会环境,努力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三是讲求实效是根本。社区要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现身说法,旁听法庭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二)建立机构,健全网络,构建普法教育服务体系

作为社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首先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这一级,要专门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聘请检察院、法院、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为法制宣传教育员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专题教师,定期为社区青少年讲授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近几年,大学路办事处党工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办事处党工委成员为主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亲自挂帅抓,明确党工委副书记具体抓,办事处司法所、综合治理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社区等科室积极给予配合。同时,每年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和人员变动的原因,及时调整人员力量。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并结合新形势和辖区的实际情况,每年年初制定《大学路办事处年度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有效保证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开展。结合街道办事处,各社区也要设立专门的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作为办事处团工委、少工委等组织,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列入每年工作计划,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实施了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计划,统一协调。同时,在社区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点,吸引广大的律师事务所等其他法律机构进入社区,利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成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三)抓防范,推进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计划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社区建设的新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围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一要求,社区要立足于教育和防范,在社区广泛推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在社区成立以社区居委会干部、青年干事、社区民警、司法干部为核心,吸收社区内辖区单位代表、青少年工作志愿者、学校负责人、以及社区群众代表参加的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团体,通过加强组织、队伍、阵地、机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切实发挥社区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抓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

社区要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为全民普法的重点对象之一,常抓不懈;一是建立社区法律学校,利用寒暑假,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利用多种载体营造法制氛围,通过组织法律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旁听审判、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开设法制夏令营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既巩固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成果,又培养了青少年的学法积极性。二是利用社区共建单位,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形成合力,共同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三是成立的相应青少年法制教育讲师团、青少年维权岗等,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实际需要,选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大量案例,运用以案释法的方式,从依法育人和以德育人结合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基本法律知识。四是创新载体,开展“小手拉大手,普法一起走”系列活动。为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利用这些有效载体,每年举办各种活动,向辖区青少年下发法律学习资料和配套的法律知识竞赛考试试卷,由青少年带法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和做试卷,形成互学互动的学法、知法的局面,从而使普法覆盖面广泛,起到了良好社会效果。这种面向青少年、进而带动家长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具有很大的生命力。

社区普法教育是学校普法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社区教育有它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社区中的个案工作与团体工作的模式,非常的灵活,强调互动,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规律和特点,很受学生的欢迎,而且社区教育使他们能够真正的形成意识,内化到行为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行为。社区青少年教育重点应该放在营造良好社区环境上来,让青少年在社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对青少年的行为也会起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资料:

1、《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出版社

2、《浅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者:林明生

3、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及矫治作者:赵玉玲

4、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作者:不详

5、论青少年法制教育认识上的五大误区作者:大连司法局

6、《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学思考》作者:邵道生

7、《青少年学生犯罪案例分析》作者:曹铮等

8、《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作者:不详

第3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不良 青少年 学业情绪 影响因素

分类号:B844

1 问题的提出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值得注意的是,学业情绪不仅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日常做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2002年帕克让首次提出了学业情绪这一概念,随后大量研究证明学业情绪是影响学业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Efldides,2005)认为学业情绪具有三个特征:首先,学业情绪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获得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其次,学业情绪具有情境性,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学业情绪;最后,学业情绪具有动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会随时产生、隐藏或终止,它会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学习不良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与普通青少年有显著差异,他们比普通青少年有更少的积极情绪,更多的消极情绪。学习不良本质上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障碍,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思考、数学计算与推理方面的落后和困难。具体而言,一般信息加工或基本心理过程障碍是造成学业失败的重要原因,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是造成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问题往往是伴随着学习问题而产生的。目前研究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情绪和学业具有相互作用。学习不良青少年可能具有情绪问题,具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也可能具有学业困难。早期对情绪困扰的研究发现,30%-60%的情绪困扰学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学业不良。即学习不良青少年和情绪困扰青少年在学业和行为的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的表现,较高的焦虑水平会干扰学习成绩。

对于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帕克让在2000年提出了学业情绪的社会-认知模型。该模型指出,除了个体对学业的主观控制和主观价值判断之外,特定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学业情绪。这些特定环境包括:能力支持、自主支持与控制、成就期望和目标结构、成就结果和反馈、社会关系。成就结果和反馈必然会给学习不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但是除了学业成绩低下之外,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期望、家庭气氛、作业负担、教师情绪以及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等。本研究旨在通过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我国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因素,并比较学习不良儿童与普通儿童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有何不同。该研究可以为开展有效的教育干预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助于创建更加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的课堂环境和教育环境。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某普通中学,北京市某普通中学以及唐山市某普通中学49名学习不良学生、52名普通学生为被试。本研究使用了以下三类标准确定学习不良青少年:(1)学业成绩落后标准。主课平均成绩居全班下第十五个百分位(15%)以内;(2)教师评定标准。根据研究者提供的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被班主任评定为“学习不良者”;(3)排除标准。排除智力落后与超常青少年以及由于情绪障碍、疾病等特殊情况导致的学业成就落后问题。

2.2 研究工具

2.2.1 《学业情绪产生原因》开放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的内容为:“你在学习中,是否产生过厌倦(或其他)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是编制访谈提纲的依据。

2.2.2 《学业情绪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依据开放式问卷的结果编制,包括人际因素、学业因素、课堂因素、个人因素四个方面。人际因素包括教师期望、教师评价、他人帮助与否、同学关系、父母期望、家庭气氛等6个题目;学业因素包括作业负担、题目难易、课程特点、考试等4个题目;课堂因素包括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师情绪、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等5个题目;个人因素包括能力、努力、排名、分数高低等4个题目,共19个题目。

2.2.3 程序与计分

首先,编制半开放式问卷,收集半开放式问卷的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类。其次,编制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研究的访谈提纲,由熟悉学业情绪研究的两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担任主试,对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进行个别访谈,并全程录音。最后,根据访谈结果进行转录、编码和统计分析,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0.98。

计分标准为频数统计。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包括高兴、骄傲、充满信心、兴奋等)、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包括满意、平静、放松等)、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焦虑、气愤、痛苦等)与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厌倦、无助、难过等)各类学业情绪单独计分。例如,被试说出一种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如高兴)就在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上计1次,每个问题如果说出2种以上的同一类具体情绪只计1次(如在第一题上说出有高兴、骄傲两种学业情绪只在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上计1次)。

3 结果分析

3.1 开放式问卷的结果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频次归纳出影响学业情绪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包括人际因素、学业因素、课堂因素和个人因素四个方面,见表2。

3.2 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表3为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频次统计。首先考察了人际因素、学业因素、课堂因素、个人因素总体上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通过卡方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总体上对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影响存在显著差异X2(9)=50.34,p

其次,具体分析每一类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人际因素更易使学习不良青少年产生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X2(3)=35.40,p

3.3 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表4为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频次统计。首先考察了人际因素、学业因素、课堂因素、个人因素总体上对学业情绪的影响。通过卡方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总体上对普通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X2(9)=75.58,p

具体分析每一类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人际因素更易使普通青少年产生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X2(3)=22.03,p0.05);学业因素更易使普通青少年产生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X2(3)=41.05,p

3.4 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比较

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比较了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现,各因素对两类学生的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产生没有显著差异(X2(3)=1.24,p>0.05;X2(3)=3.12,p>0.05;X2(3)=0.75,p>0.05)。各因素对两类学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产生存在显著影响(X2(3)=11.92,p

4 讨论

4.1 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共同因素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青少年学业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际、学业、课堂和个人因素。这四类因素对两类青少年的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影响相同。两类青少年的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更多的来源于人际因素,其中教师评价和他人帮助是最重要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更多的来源于学业方面的影响,其中考试这一事件本身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更多的来源于个人因素,其中排名的影响最大。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人际因素中主要是教师的期望和评价会使青少年产生快乐、自豪的情绪体验,同时也会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充满更多的希望。有研究发现,能够使学习不良青少年产生积极情绪状态的核心因素是良好人际关系产生的归属感,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说明,教师在学生积极学业情绪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他人是否能够给予青少年提供学业上的帮助也会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当能够获得帮助时,他们会很高兴,当不能获得帮助时,他们就会很气愤。这表明要想提高和改善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应该在学业上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和帮助。

在学业因素中,考试这一事件是影响青少年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在经历考试这一事件前后,学习不良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都会产生焦虑、痛苦、气愤等消极高唤醒的学业情绪。这可能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过于频繁的考试有关,这些考试给学生带来了身心发展方面的消极影响。

课堂因素对学习不良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相同,是青少年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的来源。其他研究也表明,对于学习不良青少年来说,教师在改善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在课堂因素中加入了教师情绪一项访谈内容,结果发现,教师情绪能够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特别是当教师在课堂上有积极情绪的时候,学习不良青少年也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这与左斌(2002)等人的研究相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师生互动过程教师的情感会传递给学生,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教师的情感,而且会产生与教师同样的情感。实际上,师生关系的亲密性越高,越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交往中获得精神支持和心理满足,从而促进其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有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更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堂气氛也会对青少年积极学业情绪的产生有积极的影响。

在学生个人因素中,青少年认为自己的考试成绩排名对学业情绪的影响最大。当排名上升时,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当排名下降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努力归因对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也有一定影响。当他们认为自己努力时,就会有积极的学业情绪,当感到不努力的时候就会感到对自己很失望。虽然,学习不良青少年经历了很多学业失败,但是从我们的访谈中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并没有全部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反而,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有学习能力,给自己带来了积极的学业情绪。这说明,学习不良青少年中有一部分人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学业能力,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或者另一方面,说明学习不良青少年在学业过程中,可能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有学业设障现象,虽然他们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他们可能害怕学业失败,而没有努力投入学习,造成了学业上的失败。

4.2 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特殊因素

通过比较发现,学习不良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在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来源上有所不同。学习不良青少年主要是在考试结束后会感到放松,普通青少年则在课堂中以及在与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日常学业互动中都可以感受到轻松、满意以及平静等情绪。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对其学业成就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但是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明显少于普通青少年,因此,有必要改善学习不良青少年的人际互动状况,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提高其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

本研究发现影响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四个因素与帕克让等人提出的控制和评价的观点是一致的,社会认知因素会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产生,同时该结果与佩里等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个人因素如对学习的高控制感会减少学生的厌倦和焦虑,而本研究发现排名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更大一些。与帕克让等人研究不同的是,除了他们提到的五个方面的社会环境因素之外,本研究发现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我国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例如,家庭气氛、他人帮助等。

4.3 思考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发现了影响我国青少年学业情绪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特殊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对改善我国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结合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不良学业情绪。

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关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本研究发现,人际因素尤其是师生互动,是影响我国青少年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体验。同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能只关心学习不良青少年的分数,而应该优先关注满足其情绪情感需要,引导其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和学业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师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亲密度,进而提高其积极学业情绪。

其次,要改善家庭气氛,创造和睦的家庭学习环境。与国外研究不同,本研究发现家庭气氛是影响我国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改善学习不良青少年学业情绪方面,尤其要关注其家庭因素,要鼓励父母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睦的家庭关系会在孩子心中积累起安全感和正面情绪,这会让孩子静下来安心学习,提高其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

最后,要提倡团结互助,给学习不良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业帮助。学习不良青少年经常会在学业中遇到困难,当他们鼓足勇气去求助别人而又被拒绝时,他们就会产生较多消极情绪,这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面对学习不良青少年,不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甚至可以为提高他们的积极学业情绪,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第4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片头词:

小学始建于1957年,学校占地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多年来,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治校,文明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开展学法、知法、守法活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法制工作计划,聘请了法庭庭长李洪义为法制副校长,聘请了司法局局长陈玉春为法律顾问,以维护广大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平。

山河小学实现了集中办学。农场先后投入1347万余元兴建了新教学楼、集中办学后的山河小学,实现了办公设备配套,教学仪器配套,艺术教育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园区。校园布局合理、优雅美观,集美化、绿化、净化、人文化、素质化于一体,营造了文明、愉悦、和谐的育人环境。

祖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五五”普法规划中,在场党委的领导下,在农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稳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改革、稳定和发展。

第一辑:领导关怀

我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始终把“五五”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长抓不懈,建立健全了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确保“五五”普法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学校成立了“五五”普法领导小组,党政领导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办事机构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制定普法规划、实施方案、标准。根据《农场“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划和会议精神,进行层层发动,制定了规划,健全了机构,层层签订责任书,狠抓普法工作任务的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努力构建新的普法工作体系,将普法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第二辑:普法活动篇

我校的“五五”普法教育活动,以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为重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创新普法形式,深化学法用法活动。为完成“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程,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辅助,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推动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利用法治学习中心小组,将法制教育融入日常的学习之中,增强对“五五”普法的意义、目标和任务的认识。在学生中开设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山河小学法治教育读本》课程,以考促学,普及法律知识。学校分别聘请法制校长李洪义和法律顾问陈玉春讲法律知识,请老干部讲北大荒创业史,请交警部门讲 交通安全常识,请消防部门讲消防知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提高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从而达到了教育目的。发挥悬挂张贴标语、墙报、宣传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的宣传作用,学校还利用纪念日、重大节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课堂教学渗透等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同时请离退休老干部到校为学生讲场史、邀请民警进行禁毒和交通安全讲座,以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进行互动,利用寒暑假及平时假期到青少年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学生走入社区进行植树、拔草、清捡白色垃圾等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在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平台上,形成合力来进行法制教育,营造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通过制作“五五”普法专栏,“五五”普法图片展等,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五是以师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升国旗、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和培训班、播放录相、法律知识竞赛、参观和旁听审判活动、观看和教育有关的法律案例等,少先队每学年突出一个月为法制宣传教育月,利用画廊、橱窗、板报、红领巾广播电站、学校网站等阵地,对学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每学期至少请学校法制副校长给全体师生讲座一次,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宣传、实践活动一次,组织学生看法制教育展一次,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一次,观看法制教育影片不少于一次,使普法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也加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全校师生员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学校在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先导,在普法对象、普法内容、普法方式三个方面突出重点,分层学习,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的学法热情,从而保证学法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落实。在普法内容上主要是以《五五普法读本》为教材,同时根据国家的立法进程,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教学、廉政建设的任务,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的进方面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环境法》、《交通法》和师德规范等内容。在普法学习时间上,领导干部的总学时不少于120学时,教师和职工不少于80学时,学生的法律常识课不少于36学时。在普法对象上,中层以上干部以参加培训、讲座与自学相结合为主,重在提高依法办事、决策能力;教职工普法以自学为主,重在提高法治意识;学生以课堂教育的《山河小学法治教育读本》教材为主,重在提高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同时学校还聘请了法庭庭长作为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在普法方式上,采取课堂教育、参加培训、集中学习、分散学习、自学和讲座相结合的办法。为便于自学每年都购买有关的法律、法规资料。为了掌握法律知识,学校骨干先后参加过农场培训班,每学期学校主要领导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坚持每周两小时学习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记法治笔记不少于1万字。为检验学习效果,先后组织了专业法律知识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热情,保证了普法教育的效果。

第三辑:普法成果篇

“五五”普法,硕果累累。几年来,学校以“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为契机,坚持把普法工作与依法治校相结合,把普法工作与平安创建相结合,把普法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相结合,学校先后被授予:九三分局教育先进单位、九三分局先进单位、分局级“四五”普法先进集体、分局级先进学校、总局级文明单位、总局级示范小学、总局民主法制示范校、总局级绿色学校、总局“三八”红旗集体、垦区“十五”基础教育德育改革“先进集体”、黑龙江省“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学校、又通过省标准化学校的初检、荣获黑龙江省一类学校等多项殊荣。

第5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一、我熟悉团的工作。我于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校期间,担任了班级团支书等职务,积极参加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熟悉团的生活。如果我有幸当选团县委副书记,我将实事求是,以团为家,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我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又不失严谨。年轻而充满活力,对人和蔼可亲,是我的性格特点,相信我能很快跟青少年朋友们打成一片,很好地开展团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我今天成功当选,将不会辜负大家的厚望。

三、我善于总结积累,工作大胆创新。经历千次失败终获成功值得歌颂吗?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锲而不舍,精神可嘉,但我却不以为然!事实上,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工作中是可以少走弯路的。在工作中,我潜心钻研业务,用理论成果创新实践工作,同时勤于总结,大胆创新,通过xx年法院工作的实践锤炼,使我具备了新时期领导干部驾驭全局和独挡一面的能力。

假如我能被推举成为团县委书记,我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本职工作:

一、采取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司法工作者,我有责任、有义务关心青少年成长,我将在学校开展以“学法守法”为主题的普法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以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我们应该看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青少年应当作为普法的重点并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三、加强禁毒宣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运兴衰,近年来青少年吸毒的案例不断见诸报端,因此,预防青少年吸毒被提上议事日程,在青少年中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第6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本研究广查资料,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设计出客观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了一个量化的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的现状。  

 

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的时间较长,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培养的框架机构。那么培养的结果产生的成效如何呢? 

本研究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和《联合国青年权利公约》相关年龄文本,青少年的年龄段13~19岁,即13岁~16岁为初中组,17岁~19岁为高中组。根据分层抽样原则,在杭州市区的 8所高中和 3所初中随机抽取共33个 班级,165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40份,自行设计问卷,做了调查。 

1 青少年科普活动硬件状况 

1.1 校内硬件 

校内科普硬件主要由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项目组成,被调查的11所学校的科普硬件建设都有上述项目的建设,但没有设置全部项目。 

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在同一所学校面对“你所在的学校有以下科普项目吗?”的调查,不同学生回答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选项中只选择了一项,有的学生选了8项,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10%不到,学校是否建有这些科普设施,在同样的科普环境中,不同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更是自己的兴趣点。 

从走访中可以看出杭州各个学校不论高中、初中,不论重点还是职业,都非常重视科普硬件的建设,校内科普作品展和气象观察近一年内有学校没有举办或者还没有到举办的时间,其他的每个学校都有设置。 

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的科普硬件的实际建设情况为多项的100%,而学生可以认为学校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一则是学生兴趣的问题,二则学生是否有空暇时间来顾及,三则这些硬件要让它们产生生命力是由学生的科普情结决定的。 

1.2 校外硬件 

2006年3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浙江省省委和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普设施的建设,杭州市的科普综合实力又是连续七年稳居浙江省第一,①省、市二级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科普硬件的建设,地处杭州的校外科普设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由少年宫、博物馆、科普中心、科普展览、植物园、海洋世界等组成。 

这些对全民开放的科普场地,硬件使用情况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主动性。被试者参观杭州市公共科普场馆的次数从0次/年四次/年呈递减状态分布,其中5次以上/年出现了多人现象,但在访谈记录中,几乎是去自修学习的,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科普的需求。初中组和高中组的统计数据还表现出同步性。 

2 青少年科普活动及其分层次状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科普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设计了多道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现状,但也给数据的百分比统计带来困难。以下各个有关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分层内容的状况是统计数据的绝对数量表示。 

2.1 科学知识教育培养状况 

由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能提高青少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科学知识教育成为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随着科学的发展,应将激光、超导、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内容。 

问卷通过“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所列5种方法中的哪一种进行研究?”来调查,选择正确答案“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的人数为单项选择中最多的,但是选择其他错误答案的人数总和远远超过选择2的人数。 

选择“对患者的意见进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有92人,选择“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的实际疗效”有58人,选择“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该药,一组服另一种药,然后进行比较”有125人。可见很多同学没有形成“科学是实践,可以重复检验,实践会有主观色彩”这些科学概念。初中和高中在答题错误的分布数量上存在一致性。 

2.2 科学意识的培养状况 

科学意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科普活动观念,它是人内在的、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思想品质。并非所有人在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进行科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如何抓住机遇和灵感,针对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活动,随时产生一系列假设和构思,这是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因素。 

调查通过“你对算命之类”的问题来分析。在410份问卷中选择“完全不相信”的有120人,“非常相信”的10人,“有点相信”93人,“说不清楚”57人,“不太相信 ”130人。可见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已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存在少部分同学科学意识比较淡薄。 

2.3 科学精神的培养状况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科学的道德与情操。它包括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科学精神是个人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促进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查通过“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你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培养?”来了解,可以看出被试者认为上述品质是由“课堂知识的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组)、“ 科普活动”、 “体育锻炼 ”、“ 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各个选项的人数基本一致,只是在高中组的“ 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人数远远超出其他选项,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品质培养方面在高中生心目中占很重要地位,而对上述品质培养起重要作用的“科普活动”在被试者心目的地位与其他选项是一样的。科普活动的作用和功能在被试者心中没有得到客观反映。 

2.4 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状况 

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应重视道德教育。通过科普历史、著名科学家和科普成果的介绍,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问卷通过“当你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普知识,你会怎么做?”投射科学道德的主动意境来了解该项情况,“主动告诉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增长见识 ”、“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探讨此项科普知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不知道,说不清楚”,六个选项的设计程度是递减的,初中和高中组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初中组没有依次递减,在“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项超过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高中组的选项依次递减。可见,投射结果高中组的科学道德的培养状况好于初中组。 

2.5 科学技能的培养状况 

科学技能包括动作和心智两个方面。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过程。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需要多动脑、多动手,加强练习,使其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同时也要运用观察、实验、演绎、归纳、假设、抽象等方面的知识,动脑、动手形成设计、操作、反馈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技能。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这个说法是什么”来了解被试者的科学技能情况,选项“正确 ”、“不正确 ”、“ 不全面 ”、“ 不知道,无法判断” 。这道调查题的难度不高,是一题基础题,被试的是科学技能的基础“观察”。选项正确的人数初中组只有20人,高中组58人,只占19.02%。 

2.6 科学思维的训练状况 

科学思维的训练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核心。在科普活动中应着重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多元性、辩证性、逆向性、创造性、主体性等。重点加强思维模式的训练,有利于青少年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节约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对“科学思维”的现状做了分层,首先通过“以下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性格特点,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来了解科学思维的特质。 

“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 、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高中组的前三项选择“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初中组的前三项选择是“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相交区也有不同选点。初中组的科学思维更表现出冒险特质。 

“您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习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被试者对“几乎都会用、经常会用、偶尔会用、几乎没有用过”四个选项选择最多的是“偶尔会用”,其次是“经常会用”,初中高中的选择分布出现一致,但各个选项的比例出现不同。 

“当你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时,你一般会”,被试者对待“认为自己胡思乱想,很快忘掉这个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静下来好好想,并且将想法付诸实施来了解。”四个选项,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出现了很大不同,初中组后3个选项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但高中组有250人选择的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说明初中组对自我的思维状态评价要远比高中组的自我评价要高,尤其是第四个选项,高中组选择占9.26%,初中组选择占10.98%。 

3 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度 

3.1 校内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内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你所在的学校举办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活动的情况?”来了解的,“经常举办、 偶尔举办 、不经常举办、很少举办、从不举办 、不知道。” 

上述选项中,初中组各个选项几乎呈均衡分布,但是选择“不知道”的,在初中组有36人,是所有选项中绝对数量最大的。高中组选项主要集中在“偶尔举办”和“不经常举办”2项,似乎学校的科普活动的频率无法满足高中生的要求,回答“不知道”的有53人,这个数量位于所有选项的第三。初中生顾及学习以外的活动的程度低于高中生。 

3.2 校外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外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如果有科普讲座或科普活动你会去参与吗?”来调查,在5个“ 肯定去 、视内容而定 、学校组织集体去才会去 、不去、不知道,说不清楚、”选项中,初高中最主要的选项是“视内容而定”,尤其是高中组有近200位学生选择该项,科普活动如何吸引学生是开展科普活动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初中组其他各个选项情况差异不大,“不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一项。高中组“肯定去”选项的人数只有18人。 

总之,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开展状况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尤其在校内外科普硬件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已经展示一定效度,青少年对科普活动有渴求有期待有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高中组明显强于初中组。 

但是,也发现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也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科普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 ,科普教育的实施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如何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对科普教师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学校求学的青少年接受科普活动开展时存在着不公平性。 

科普活动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尚需健全 ,目前科普教师的成长主要依靠他们自学钻研或者校内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一所普通中小学是很难系统地独自完成科普活动教师的培养。同时,没有制度化的进修和定期的集体研讨,科普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参与科普探索的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地方科普管理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普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课程研发,中国的青少年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研究应从科普活动向科普教育课程的研发层面提升。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许多学校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综合程度较高的科普教材,即便有,有些教材的“拼盘”痕迹太重,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 

科普教育资源有待整合,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可谓是丰富的,学校、家庭、社区不同范围的科普活动各自开展着,大多以局部为出发点设计开展着活动,有重复现象,也有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缺失想象,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价廉物美”的科普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而且这个工作是一所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牵头研究整合。 

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部分结题报告,计划编号:20091334m38,2009年4月~2010年12月 

 

注释 

①杭州高科技投入高回报大 2010年销售额将达2600亿,chinachs. 

org.cn/cityxilan/content_443.htm,2010-7-16. 

 

参考文献 

[1]杭州科普信息网 btl-auto.com/cn/images/others/_vti_cnf/633295.html. 

[2]浙江省科普网zjinfo.gov.cn/. 

[3]郭正谊.青少年科普活动概论[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第7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创新

目前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参与面和教育面比较广泛,涉及学习、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时代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科普资源利用率不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有新作为、上新台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1福建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状及成效

1.1 依托政策支持,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

2009年以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为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 建立协作机制,推广全省性青少年科技活动

近年来,我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广电局、团省委和省科协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节能”、“节水”、“节纸”、“低碳”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这些以小组、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重在从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能的训练,不仅提高了青少年个体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激发了青少年的团体合作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能力。

此外,每年的科技周、科普日活动中,青少年都是重要的受益群体。不少学校纷纷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全校性的科技节、科普周或科普日活动。在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基础上,我省还组织开展了各类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和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等,为学有余力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成长空间。特别是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全省最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科学探究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为中小学生、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作为各类中小学科技活动的汇总,每年都有100多个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参加我省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约评出30个省级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并推荐10项参加全国性竞赛。从2008年起,我省已连续4年有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的称号。

1.3 抓好阵地建设,强化青少年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场馆是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开展校外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增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全省已建或建成的科技馆17个,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6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40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45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83个,每年接待青少年学生突破50万人次。完成两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评审,共创建科技教育基地学校65所。到2015年,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福建省科技基地学校都将达到150个。

1.4 加强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我省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交流会、科学考察及科教论文、作品评选等活动,提高科技教师的辅导水平,推广先进科教经验。平均每年培训科教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近3000名,征集200多篇科教论文、100多件作品。在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举办期间,我省都组织大量科技辅导员观摩团赴参赛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培训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专家授课的方式,更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现场实训演练,得到了科技辅导员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每年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班组织及教师授课情况的满意程度,征集有益意见,不断提升培训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还依托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根据各个设区市的需求选派科技专家、一线优秀科技辅导员进行授课,提高基层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辅导员队伍。

1.5 发挥地缘优势,推进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

在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已连续7年邀请台湾地区师生来闽参加创新大赛的展示和竞赛活动,为两岸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该活动已经成为促进闽台民间科技教育交流的平台。今年,金门、马祖和台中共有7个项目参加第2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我们还连续七年邀请省创新大赛台湾项目的学校领导、科技辅导员组成代表团参加闽台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活动,与我省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交流青少年科教经验,推进两岸青少年科教事业的交流合作。

2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的不足

我省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2.1 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公众对科普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或学校领导对科普教育的重视不足。同时,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奖励和考评机制,专职科技辅导员在职称评聘中处于相对劣势,他们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额外工作量难以得到足够肯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的成绩无法得到充分认同,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进而影响了各个学校参与科技活动的水平。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更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轻视甚至阻止青少年参与各类科技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了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2 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福州、厦门、泉州等市的经济基础较好,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也相对重视,各中小学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科技竞赛活动的成绩也比较好。而有的地市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平衡的大环境下,城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相对较好,而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科技辅导员的配备相对不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三是科技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我省科技辅导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需要。不少学校由各科任老师临时担任。这些科任老师由于本身专业和授课时间的限制,他们自身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存在缺陷,对科技活动的认知不足,也就影响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2.3 科普场馆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我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无法满足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科普场馆设施数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科普产业展品和展教开发程度比较低。同时,我省科普场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间的信息沟通相对较少,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和宣传,处于相对零散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兴办科普场馆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高校、企业的科普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2.4 青少年科普教育经费不足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下,很多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专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资金不足,他们无法购买或者添置新器材。在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设施更新方面同样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像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这样的专门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器材,才能吸引周边学校或社区青少年的经常性关注和参与。而这些持续性的高消耗、高投入正是不少地区不愿兴建工作室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社会资金对青少年科普投入不足,主要依靠各级财政的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

3开拓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配套支持,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参与。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资源,从政策、宣传、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强指导和引导,共同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1 加强青少年科普宣传工作

省科协从今年年初开展了“选树典型”的活动,重点对一批成绩优、影响广、经验好的科技辅导员和学校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分批分步骤宣传和推广他们的典型事例和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2 发挥各类学会和专家的资源优势

要充分发挥各类学会的专业优势,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协作,邀请各学科专家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我省泉州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尝试,率先建立了校外兼职科技副校长选派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鼓励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深入校园,已选派了科技副校长154名,推动了泉州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

3.3 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健全青少年科普教育网络

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设施和场馆建设的同时,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发挥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园区等社会资源优势,对各类科普教育场馆和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将相关内容简介编印成册或将门票汇集成册,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管理,保障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财政投入,为基地配齐配足相应的管理人员或科普志愿者。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科普资源的功能,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更多科技设施和场馆的展品以流动巡展的方式深入县城、深入农村、深入乡镇,为更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展示先进的科普仪器、传播最新的科普资讯,让他们更直观地体验科学、感悟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3.4 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和评估体系

目前,我省出台了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相关文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形式、保障和奖励措施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专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的分析,探讨可供参考和借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模式,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成果评估和奖励体系,对青少年科技活动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宣传、表彰和推广,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牛灵江,翟立原主编.青少年科学探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2] 刘健,陈红,张萍.基于科普场馆整合的科学课程建设[J].中国科技教育,2011(9).

[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协《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Z],2011年

第8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充分发挥基层、普法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是全面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发挥它们的职能作用,夯实法治宣传和普法的基础,我们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各街道、普法成员单位在法制宣传和普法工作上的需求、存在问题和困难,在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__区2015年普法工作要点》,做到了全年的法治宣传和普法工作任务清楚、计划完整、目的明确。

及早谋划,有条不紊地全面做好“六五”普法的检查验收和省市上级单位的迎检工作,年初就制定下发了《__区“六五”普法迎检方案》《__区“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方案》,撰写了__区“六五”普法汇报材料,摄制了反映我区“六五”普法成果的《春风化雨法润__》普法专题汇报片,编制了《__区“六五”普法成果汇编》和《__区“六五”普法掠影画册》,建立了健全的__区“六五”普法迎检台帐。为“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取得好成绩打下好的基础。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法治宣传和普法工作,在《__侨报》“普法天地”栏目刊登相关内容72期,发表文章39篇;在__广播电台《法在身边》栏目开展相关普法节目180期。此外,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市普法办《2015年__市法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总体部署及相关要求,依托报纸、电台、网络等普法载体和平台,切实开展了“学习宪法尊法守法”、《__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安全生产月、防诈骗、交通安全、禁毒等专项法制宣传工作,通过手机短信共发送宣传信息108万条,宣传折页9万张。

为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普法办不断创新,构建新的普法平台,提升普法效能。一是开展企业法治宣传示范点建设,以联创科技园为企业法治宣传试点,结合实际,调集资源,强化园区法治软硬件建设,提高园区企业及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引导经营者、员工、居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实现园区内外来员工普法率100%、法律知晓率达到100%,企业和员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各种纠纷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升级区青少年法制教育馆的设置,配置了全新多功能活动宣传板等宣传设施,使青少年法制教育馆更好地发挥了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得到了区人大“法治进学校”调研组的充分肯定。三是建成多维立体的普法格局。现在我区已建成了以__侨报“普法天地”栏目、__影城电子屏幕、普法电影巡回放映、__电台“法在身边”节目、手机普法短信平台、区青少年法制教育馆等各种法制宣传和普法平台、载体及阵地为主体的有影像、有声音、有文字的多维立体的普法格局。半年来共刊载各种法律条文、案例、律师点评72期,观众互动节目85场,普法电影专题片1000场。

(一)突出组织建设,力促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带头学法。

为进一步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完善区政府及各部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务员依法行政法治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全年各阶段的学法任务,确保学法制度贯彻落实;充分地调动了基层和行业部门的普法积极性,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普法工作得到有力的推进,突出普治结合,提高了公职人员执法水平。举办了科级干部法制培训、初任公务员法制培训等各类法制学习、培训,领导干部、公职人员100%参加了法律知识学习。根据全市(区)统一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进一步加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__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__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__经济特区道路

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新颁布的国家、特区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提高了社会知晓率,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顺利实施。(二)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突出法治文化建设,拓宽青少年普法新路。区青少年法制教育馆是我区青少年普法的大本营,是青少年普法系列化、全面化、集中化的新尝试,是一种全新的普法模式,充分发挥了其“__市法治文化示范基地”的职能作用,开展了“法治__”、“道德学堂”等专题教育,同时将普法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普法有计划、有教案、有时间、有教员,有效地保证了青少年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半年来受到系统法制教育学生达1.8万人。同时各街道司法所也根据本地的特点和需要在辖区学校全面开展了各有特色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如:龙城街道的“校园法律咨询室”、“校园小律师”、

“校园小法学家”等校园普法活动;南湾街道开展的“六五”普法进校园“做E时代的主人”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各中小学组织的模拟法庭、学法主题班会、学法心得手抄报展出等活动。在全区青少年中大力倡导了崇德守法、积极向上的新风尚。

(三)在社区居民法制教育方面,突出基层和谐稳定。结合平安__创建,在每个基层社区设立了法制宣传室,与“法律进社区”工作紧密结合,利用驻社区的律师、社区专职调解员、综管员等队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方面,突出教育和服务,加强引导,加强关爱。各职能部门都把服务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着重抓好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主动为外来工送法律资料,送播法制电影和举办法制文艺活动。区电影公司的20多支流动电影队,几乎每天都在各工业园(区)放映法制电影和专题片。企业自身的法制教育工作也开展得各有特色,如平湖全利五金厂把大量劳动法律法规汇编制作成“百宝盒”,进厂的员工人手一份进行学习;坪地街道开展了“平安学堂”法律进企业、进社区系列活动。

(一)创新工作思路、方法不够,研究开展有新特色的新亮点普法活动有待加强

(二)普法宣传的覆盖面还存在盲点,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有待提高。

(三)各街道及社区普遍反映普法经费投入与工作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缺口,难以高质量完成普法宣传工作。

(一)进一步推动普法改革创新工作深入开展。紧密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方案节点要求,突出重点、难点,调集资源,加大力度,确保各项改革创新工作举措落实到位。

(二)抓好“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和迎检工作。严格执行检查评分标准,查漏补缺,完善台账,提前做好迎检准备,确保我区顺利通过“六五”普法检查验收。

第9篇:青少年普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心理成因 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008-01

一、背景

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都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而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也都还是青少年。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以平均14.18% 的速度逐年上升。[1]

根据上面的数据,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所有情况,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在以相当大的速度扩大。近年来,有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不断增多,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案件所占总的刑事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扩大。[2]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3]

二、大众传媒影响

传媒暴力是引发新的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的特点是: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强,记忆力的发展达到巅峰,这些特点使他们最容易成为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然而,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还比较低,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急切地追求自由,渴望得到尊重,证明自己已经“成人”,他们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传媒暴力的影响,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不平衡使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国的文化市场管理还不够完善,暴力文化充斥着整个传播媒介。影视作品、网络音像资料和图书图画等似乎都离不开内容,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感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的青少年企图通过各种犯罪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大众传媒的规范不到位,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缺损和家庭心理教育都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此,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直接奠定了孩子人生的成败和幸福。可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家庭心理教育入手,是改善目前家庭教育不良局面、消除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发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我们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4]

四、学校教育的缺失

首先,只注重发展智力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在单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位。

其次,教育利益化,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学校也出现教育产业化、商品化,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现象。

再次,普法不力,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没有将学生的普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后,心理失衡,学校过分注意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5]

五、看法和建议

关于青少年犯罪特征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从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特征方面来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有四点:(1)犯罪类型多元化;(2)犯罪主体低龄化,学生犯罪比率上升;(3)青年罪犯的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是由于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从而走上犯罪道路;(4)以团伙犯罪的形式出现,有的甚至结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郭英勇,赵予平.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沈燕华.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4]向巍.略论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