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精选(九篇)

新高考改革的利弊

第1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 国家考试舞弊 对策 理论 实践

目前国家考试种类有众多,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国家教育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等。在各类国家考试中,形式多样的舞弊行为经常发生,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社会正义和公众秩序,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法制威信,因此,研究国家考试舞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些探讨。

一、国家考试舞弊的定义、内涵与界定

在国家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违反考试规定的现象和行为,并由此派生出法制问题、教育问题、道德问题、处罚问题、权利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违反考试规定又有违纪(Discipline)和作弊(Cheat)之分,从词条上分析,违纪是违反了纪律或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作弊是用欺骗的手法去做违背制度或规定的事情。舞弊(Fraud)则是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显然舞弊不只涵盖了违纪违规和作弊行为特征,更增加了具有产生后果的涵义。

1.国家考试舞弊的定义。国家考试舞弊现象繁杂,但对其定义往往只限于具体行为和现象,很难见到相对权威的理论界定和文字表达。考试舞弊行为从时间顺序上涉及考前、考中、考后直至分数公布以前的整个过程;从对象上可分为考生、非考生,个体、群体,等等;从后果上可分为对考试结果无影响、有影响。我们认为,考试舞弊是一种源于主观,显于客观的,采用不当手段以图达到预期目的的行为,它与时间、空间、行为、后果存在关联,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为便于对考试舞弊行为界定和处罚,从广义来说,国家考试舞弊可定义为:在国家考试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采用不正当手段,影响考试信度和效度的一切行为。

2.国家考试舞弊的内涵与外延综述。近年来在国家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各类失窃、泄密、顶替、篡改、偷看或传递答案等情况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后面隐藏着的社会背景使国家考试内幕纷繁复杂。与传统考试舞弊相比,市场经济条件加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考试舞弊的内涵。其中,既有传统色彩鲜明的夹带、偷窥、传递和窃密、替考等行为,又有现代气息分明的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夹带、偷窥、传递和窃密、替考等行为;既有主观故意性的舞弊行为,又有客观无意的违规现象;既有个体封闭式行动,又有团体协作型行为。还可以分为泄密型、麻痹型、窃取型、替换型舞弊等。综上所述,我国国家考试舞弊内涵可以表达为:在市场经济为条件下,为实现某种个人(或集团)目的,运用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的影响考试公平公正性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在主观上违背考试目的,影响公平公正;在客观上弄虚作假,获取不当利益;在表象上行为失范违规,破坏考试秩序;在本质上反抗社会约束,个人私欲膨胀。从里及外,考试舞弊践踏社会秩序和法制,妨碍社会正义和公正;破坏政府公信力和社会道德风尚;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品性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考试舞弊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难以估价的[1]。上述几个方面,构成了考试舞弊的外延之所在。

3.国家考试舞弊的界定。国家考试中的诸多违反考试规定的现象与行为,分为主观性或客观性的行为,轻度或严重的行为,影响后果或不影响后果的行为,等等。现代考试组织技术尚无法甄别某违规行为是否为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因此,只能从客观行为上予以判别和处罚。界定舞弊行为,似乎应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违规不影响考试结果的,如考前考生携带违规物品进入考场,不按要求在规定座位上入座,监考者与某被监考生间存在直系亲属关系,等等;二是违规且影响考试结果的,如考生偷窥他人答案或自带的小抄,考生委托他人替考,等等;三是破坏考试过程的,如攻击考试组织管理人员,在考卷绝密阶段传播试题答案,等等。我们不妨把三类行为依次界定为,违纪行为、舞弊行为和违法行为。如国家考试规定不允许将草稿纸带出考场,不允许在规定时间内交卷出场,考生无论有无意识违反了上述规定,其行为即构成违反考试纪律,属考试违规;而利用违纪带入考场的手抄或电子产品并使用,明显对考试结果产生影响,则属于舞弊行为;破坏国家考试正常进行的,则属于违法行为。国家考试具有其严肃性和独特性,因此即使是把在普通考试中进行的作弊行为,施用在国家考试中,后果也会有不同,制裁惩罚也应不同。在此,在界定舞弊行为时,界定清楚违规、舞弊、违法等概念十分重要。

二、国家考试舞弊的现状、成因及趋势

考试舞弊与考试孪生俱来,舞弊的花式同样充斥着人类智慧,历来是统治阶级的眼中钉、肉中刺。当代市场经济加信息化社会是考试舞弊形式发展最多,速度发展最快,后果发展最严重的时代,防止国家考试舞弊已到了维护国家稳定、维护法制社会、维护社会公信力的重要历史阶段。

1.国家考试舞弊主要现状。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与高科技在国家考试过程中紧密结合,形成利益错综复杂、形式千变多样的考试舞弊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国家考试舞弊呈以下三个新走向,一是舞弊目的从单一走向多元:许多舞弊事实上已经从过去单一地追求成绩向追求利益与金钱发展,逐利的和赚钱的团伙越来越多地与考生形成舞弊的共同主体;二是舞弊形式从传统走向现代:舞弊行为正在从夹带纸条、伺机抄袭、替考等考场内的封闭状况,向考场内外相互配合,甚至跨省市考点间的联结作弊,特别是采用网络、手机、电子词典、针孔摄像机、无线电耳机等高科技设备传输信息的方向发展;三是舞弊人员从个体走向团伙:当前所有大规模作弊,无一不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作弊行为,他们寻找命题、制卷、运输、保管环节中可能出现漏洞,甚至打通考试组织管理者、雇佣替考解题,无所不为,集团成员中有明确目标和分工。所有这些,给当前考试组织管理构架带来三个不适应,一是对防范的范围不适应,防范对象从考生所在的学校(单位)扩大到社会;二是防范技术不适应,防舞弊技术总落后于舞弊技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显得尤其突出;三是处置手段不适应,处理舞弊行为往往仅从道德层面开展,缺乏法律处罚依据,抓获舞弊参与者后,无论政策或法规,尚无有效的惩罚手段,舞弊者尚处无代价或小代价之中。

2.国家考试舞弊的成因探源。国家考试舞弊的成因相当复杂,首先,社会原因是舞弊现象盛行的主要原因。当前,就业压力巨大导致人才选拔竞争加剧,致使舞弊冲动频发,加之国家处在社会转型阶段,道德失范的现实与传统人情的世故相融合、诚信的缺失与利益驱动的相融合等,使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成为舞弊发生的温床。其次,考试法制缺损是舞弊频发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处理国家考试舞弊的惟一依据仍停留在有关部门的规章层面,国家关于选考人才的法律几乎还处于空白,舞弊者受处罚成本与舞弊成功收益呈“剪刀差”。最后,高科技利用是舞弊加剧的另一原因。互联网以其覆盖面广、隐蔽性强、传播速度高等优势,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家考试舞弊的平台,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设备,使作弊手段越来越高,作弊隐匿性越来越强,而反舞弊技术尚远远落后于舞弊技术,反舞弊在道德层面处于优势,在技术层面却处在劣势。[2]

3.国家考试舞弊的发展趋势。从国家考试舞弊现状来看,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彻底根治国家考试舞弊问题的道路还很漫长,考试舞弊花样将会不断翻新,手段将会更加隐蔽,危害将会日益增大。其发展趋势将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团伙化倾向将更加严重。以营利为目的的考试舞弊团伙,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诈骗、窃取、收买等各种手段,攻击考试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化、有分工、有避险经验的舞弊产业链已初见端倪。二是高科技设备技术将被更广泛地运用于考试舞弊,考试舞弊产品的翻新速度越来越快。无线传导、电子信息、生物仿真、纳米技术都正在被运用到舞弊产品中来,使查处发现舞弊更加困难。三是舞弊形式从考场(点)内向考场(点)外延伸,舞弊信息已能够实现全国考点共享。舞弊环节成系统化,在系统外部从报名到参加考试有造假、冒名顶替的舞弊风险,在系统内部从命题、制卷、运输、保管、阅卷、登分等更有因人、因设备、因技术、因管理等因素而促成考试舞弊的风险存在。

三、对国家考试防舞弊策略与措施完善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国家考试中存在舞弊现象的分析研究,仅用一般意义上的加强考务管理,强化诚信教育,完善监考措施等防范办法,已难以根治国家考试中的舞弊顽症,要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考试舞弊现状,必须从改革和创新现有国家考试组织管理体系和操作技术入手,进而建立新的国家考试组织管理体系和操作系统,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1.明晰考试权利,健全国家考试法规体系。

考试是现代社会甄别人才、资质审定、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为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考试法规,对国家考试行使的主体、职权、程序、责任等进行规定,明晰考试权利和处罚,根据国家考试舞弊现状,立法中应该对考试舞弊行为的界定、处罚办法予以明确,特别是对考试舞弊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行为表述、法定量刑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开展国家考试舞弊犯罪化研究,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

2.改革考试机构,创新国家考试管理系统。

权力是权威性资源的核心基础[3],国家考试权属于国家,国家考试组织机构应该代表政府,考试组织管理应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目前国家考试管理系统应向三个方向迈进,一是成立国家专职考试机构,将各类国家考试整合并归,统一管理;二是各级国家考试组织机构形成由国务院派驻省、省派驻市的垂直管理模式,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三是实行国家考试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建立专业化的国家考试管理人员队伍。

3.利用现代技术,重构国家考试模式。

防考试舞弊问题既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又是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能为考试舞弊推波助澜,更能为消除考试舞弊立下战功。从考试技术层面来分析,当前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循序渐进,从宏观上推进,应积极探索研究标准化考试实验,改一考定终身为多考选人才,科学建立考试海量题库,建立专门考试基地和标准化考场,采用网络考试为主的形式,采用指纹身份认证等办法,杜绝替考和偷窥答案等舞弊现象发生;从中观上实施,应改进现有考试技术,如可充分运用现有电子技术和印刷技术的特别,采用一场一卷多卡,甚至多卷多卡的考试形式,如同一张考卷可印刷若干种不同版本,打乱后发放给考生,考生通过在考卷上粘贴条形码的办法进行识别,进行计算机自动阅卷并给出相应成绩;从微观上操作,应加强高科技对抗手段研究,采取多样有效的电子技术防范措施,如采用电子监控术、屏蔽技术、侦探技术等手段来防范高科技作弊情况的发生。

4.完善征信系统,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国家考试采取社会化报名形式,在报名信息纳入国家考试数据库保存的同时,将考生考试信息中的有关条目与考生社会诚信信息联通,分为若干级别,按规定或权限向社会开放,使考生参加国家考试的诚信状况成为携带终身的个人诚信记号,实现社会共享共用,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诚信风尚作探索。

5.开展多样化考试与录取试点,改革人才选拔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单纯笔试的考试模式,如加大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中的比重,再如扩大重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对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专业参考个人志向、爱好、身心条件等[4],采用推荐、日常考察、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加试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综合因素作为选拔人才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社会稳定及其基本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1999,(1):9.

[2]廖平胜.考试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张耀萍.高考改革中的利益主体分析.中国考试,2009,(10):49.

第2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落实 高等院校 学生管理新规定 加强 考试作弊 管理

一、精解新《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现行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0多年来,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发展,对教育观念、体制、制度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同时,大学生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而高校内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现行法律有的地方存在冲突。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强调“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在涉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依法扩大高校办学自方面有重大改变。新《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自主管理学生学籍。新《规定》明确开除学籍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大学生受处分后有了申诉权。

新《规定》针对当前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相关管理,并细化了作弊开除学籍的种类。针对考试作弊严重的问题,增写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明确了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新《规定》必将对解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现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高等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考试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它不仅违背了正常的教育规律,背离了考试目标,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和良好校风的形成,同时也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叫人痛心疾首。

导致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社会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及学生自身因素。

(一)社会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的诸多层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无论是社会的经济形态,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其中尤以价值观念的变化更为深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层次较高,思维灵敏,因而这种影响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很大的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向个人倾斜,向金钱倾斜,向急功近利倾斜,考试作弊这种违道德规范的投机行为在这种背景下有一定的市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1.从客观上讲,在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代替应试教育前提下,考试成绩仍是学校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主要依据,它决定了三好学生的评比、奖学金的发放、组织的发展以及毕业的分配等一系列与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于是一些学生把分数看成自己的“命根”,那些平时学习不认真而力图过关,顺利拿上毕业文凭的学生便毅然“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2.考试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可乘之机。考试工作的管理制度是直接制约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尽管促使学生在考试中作弊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试有关制度不健全,或没有认真执行,制度落实不到位。

3.教育者的松懈、放任是造成学生作弊泛滥主要的原因。个别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履行监考职责,监考教师对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抓,不敢管,形同虚设,有的基层单位在处理作弊考生时为其说情或发现作弊学生不上报,或在处分的等级上做文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考试作弊开了绿灯。

4.教师授课以及教材不合适、课程安排和考试安排不合理等原因,也造成学生在考试中作弊。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的考试内容或方式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学内容多为死记硬背的知识,考试方法呆板,不能考出真实水平。尽管这类学生对考试有抵触情绪,但又不得不参加考试,因而在考试时投机取巧以应付过关。课程安排不合理,课时较重,加之考试时间不合理,复习紧张,也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作弊。

5.高校学生作弊与中学诚信教育不足以及高等院校不重视诚信教育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中学阶段,由于有一个“高考指挥棒”效应,为了学到真才实学,学生很少作弊,但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考试反而出现作弊现象。

(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受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数较多,有些班级、学校甚至出现了作弊人数群体化的倾向。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弊持无所谓态度,考试作弊人数的群体化倾向及其对考试作弊的认同大大淡化了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耻辱感,从而也从根本上削弱了考试作弊这一行为的内部制约力量。

2.对大学生活的错误认识,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升入大学以后,学生们对学习普遍有了放松的心理,错误地理解了大学生活的自由与宽松,结果一味参加各类活动,而把学习抛在脑后,本末倒置,考试时便通过作弊来应付。

3.大学生系列错误心理驱动着大学生考试作弊。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却难辨清是非;情感丰富,却又不易稳定,在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且得不到及时引导和帮助时,得失心和虚荣心极易膨胀,形成一系列大学生生活的错误心理。这些错误心理主要表现有:

(1)侥幸心理:这类学生一般都有作弊经验,取得过成功,甚至取得较好成绩,有的学生作弊被抓住后,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甚至错误地吸取教训,总结更隐蔽的作弊手段,以求得逞。

(2)虚荣心理:考试作弊不再是学困生的专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学生干部有时因为虚荣心理也会产生作弊行为。

(3)从众心理:一些作弊的学生的成绩比不作弊的好,甚至评上奖学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也产生了“作弊也是一种本事”的思想,在行动上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4)过关心理:这主要是体现在少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不努力学习,在学校混日子。还有些则由于学习基础太差,身体欠佳等原因,学习起来很吃力,到了考试的时候,处于各种动机,便以作弊的方法达到及格的目的。

(5)逆反心理:其表现为:一是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的考试内容或方式有抵触情绪;二是一些学生本来看不起作弊行为,对作弊行为不屑一顾,但看到有的学生通过作弊未被发现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促使一些本来较正规的学生的心理发生逆反变化,于是也走上了作弊道路。

(6)功利心理:有的是为了谋取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等不当利益,同时也为组织发展以及毕业分配等创造条件,希望门门考试都能得高分,唯恐不能如愿,故在考试中作弊。

三、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如果说加强监考工作对消灭考试作弊只是“治标”的话,那么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则是杜绝考试作弊的根本所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人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进取心,这是我们通过教育减少甚至消灭作弊这种现象的关键,通过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在学生中造成“作弊可耻”的氛围,同时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观念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学习观,提高分辨是非、美丑、光荣与耻辱的道德标准能力,使学生自觉放弃作弊的动机和行为。

2.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的检查评价的需要,灵活运用笔试、口试、操作、课程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及客观考试、问题情境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有助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同时也是加强考试内容的改革,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的成份,多出“活题”,少出“死题”,使学生无现成材料可抄,消灭考场上的夹带之风。

3.严格考场管理,加强监考工作。学生在考试作弊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害怕被监考人员发现,因此,在产生作弊动机时,会有一种局促不安的感受,表现一定的特征状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加强监考工作,基本上就能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因此,考场管理一定要严格认真,要提高监考老师考纪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增强监考教师的责任感,把作弊动机扼杀在萌芽状态,使意图作弊的学生无机可乘。其次是强化考试监督,加强巡考,检查考场纪律及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不仅对作弊者有一定的威慑力,对监考人员也能起到检查、督促的作用。

4.制定考试管理规章制度,严惩违纪作弊行为。根据新修订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考场规则》、《考试违纪的处理规定》等有关考试规章制度,并加强宣传教育,对于已经发生任何作弊行为,一经查清事实真相,应从严从快处理,及时公告。防止个别教师、领导为作弊者说情,彻底打消学生对考试作弊的侥幸心理,维护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人才。“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诚信教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观念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将学生培养成诚信人才,从根本上杜绝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明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探索.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2]胡生泳.加强考试管理工作,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1.

[3]满晖晖.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浅议.怀化师专学报,2000.6.

[4]郑可敏.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院,1999.4.

第3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 过程考核 一纸开卷

中图分类号:TP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066-01

“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自动化专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同时,在化工、机械等专业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1]目前,这门课程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双重困惑,特别是其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进行考核制度改革,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大多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存在不少弊端。

1 传统考核方式及弊端

(1)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积累,而且难以客观评价学习效果。目前,独立学院考试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在这种考核模式中,期末考试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其所占比重较高,因此,期末考试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依据。这样会造成学生考试易存在作弊心理,考试临时抱佛脚现象。

(2)使教与学不能较好结合。在独立学院中,大多数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考试及格,平时在课堂上和课后都不用心,不操心,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很少主动总结教师课堂内容和找教师答疑。在传统考核模式中,闭卷考试容易照成学生死记硬背,是典型的记忆力考核。而且,闭卷考试客观题较多,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创新和个性的成长。开卷考试容易形成学生不劳而获的意识,往往把考试寄托在课本和作业上,不会主动学习。这就达不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自动控制原理考核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1)改革考核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自动控制原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制定课程考核内容时,要与实际生活、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相链接,考核学生创新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具有特殊学习兴趣和有想法学生的才能得到发挥。比如,自动控制原理也是一门自动化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考研课程,一部分学生需利用本课程学习考研,因此在制定课程考核时,可通过适当增加与考研内容相关的考核试题,同时,加大考研课堂讨论力度。这样,即能满足一部分学生考研需要,也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试不能完全限制答案,除了原理性、原则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似是而非、较牵强的答案,特别是比较新颖的答案,要给以肯定,不能全盘否定,以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主动思考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加强过程考核。传统考核模式可能会导致教与学相脱节。实施过程考核的考核理念,能较好的克服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分割、知识排序方式与知识学习方式分割的缺陷。[2]过程考核是课程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体现了考核成绩的科学性,也体现了公平性,一定程度上也杜绝作弊和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以后进入社会,进入职场有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把平时成绩提高到总成绩的50%,同时,将考勤、课堂考核、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答疑、课后作业、学生互动和课程论文等纳入平时成绩。在平时成绩中,还要加大课堂讨论和课堂提问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这样,既体现了公平性,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开扩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培养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3)引入“一纸开卷”。“一纸开卷”是指在考试开始前两周由系部统一发给学生印有“自动控制原理考试专用纸”字样的试卷纸,学生可在试卷纸上书写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公式、内容等,考试时允许带进考场。[3] 考试结束后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视为作弊处理。

采用“一纸开卷”考核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可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知识点,减轻学生负担。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含有大量公式和图形曲线等特点。采用“一纸开卷”的考试形式,学生可以不用死记硬背公式,可以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点的理解和归纳总结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主动思考的能力。(2)有利于减小作弊的几率,端正考风。考试前,学生通过自动控制原理考试专用纸把需要记忆的公式、基本概念和归纳总结的知识点写下来,这样,考试时,部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基本上不需要携带一些采用闭卷考试时常用的作弊小抄,而且也有利于调节学生的考场气氛,缓解考试时的紧张。

(4)加强考核反馈机制。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结束后,要形成反馈机制,及时的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完善学生知识点的理解。特别在过程考核时,比如,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堂测试和课程论文后,教师要及时的根据完成情况,对学生解题或理解错误问题进行案例讲解,对重点知识点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及时修改错误,加强和完善知识点的理解。

3 结语

在独立学院学生教学过程中,自动控制原理考核改革还任重而道远,但教师应围绕以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理念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实行“一纸开卷”和加强课程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思路,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避免了过去传统考试模式作弊、临时抱佛脚、单纯应付考试和只要60分及格等心里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婕,程丽平.应用型本科“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改革及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11-112.

第4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一、教育的瓶颈

“应试”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说明有其深层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本应同步发展,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以上为大众教育阶段。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4%左右,远低于1994 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5.3%),而我国愿意上大学的生源数量远远超过大学的招生数量。很明显,高等教育在中国目前尚属稀缺资源,这必然要形成“过度竞争”,无论人们多不情愿,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过度竞争自然要向中、小学蔓延扩展。由于大学容量太小,高中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多数初中生无法升入普通高中;为了上大学,人们只有千方百计考上高中,尽可能考上重点高中;要上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又要千方百计上重点初中;要上重点初中,就必须“从小抓起”,结果本应天真浪漫、嬉戏玩耍的儿童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学习负担。这种过度竞争持久不退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度膨胀,但反过来看,这种“需求高度膨胀”又恰恰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强大、积极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高教反而难以发展。这说明,近2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教育此时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转变,也只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私立大学, 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半是私立大学,从哈佛、耶鲁到庆应、早稻田……私立大学可说是高等教育的顶梁柱。中国一直有私立办学传统,所谓“私塾”曾是教育的主流,近代虽引入现代化学校、建立现代化学制,国家对教育取得主控地位,但私立学校仍有不小的空间,不仅有大量的私立中、小学,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大学,如南开、燕京、辅仁、金陵、圣约翰、光华、中法、之江、复旦、齐鲁、协和、湘雅、华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教育实行“全包下”的方针,从1950年起开始接收私立大学,到1952年私立高等院校的接收、改造全部完毕,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垄断。这种高等教育体制,与逐步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

但最近20年,中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使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膨胀,而高等教育制度实际却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重新允许创办“民办大学”,但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中,民办/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毫无可能。除去政治的、 观念的原因(如所有制、计划体制、教育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等)外,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城乡“二元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58年通过“户口登记条例”,这种二元结构被固定下来,公民因此被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壁垒森严的不同身份,而占人口少数的“非农业人口”一直享受着由国家提供的比“农业人口”多得多的各种“优惠”。几十年来,要想“农转非”几乎“难于上青天”,而考入中专以上的学校,则是广大农村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农转非”甚至“当干部”、改变“身份”的少数渠道之一。然而民办大学则无此功能(权力),不能转户口、没有干部指标……农村学生考上民办大学虽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目前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24所),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农民”身份,更难成为干部/公务员/官员,而私立大学的学历目前仍未得到国家承认,其他更不必论。所以,这些学校根本招不到较好的生源,也无法大发展,这样怎能产生与北大、清华比肩而立的民办/私立大学呢?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民办/私立大学才能获得质、量的大发展:或是它们获得与国立大学同等的权利/权力,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废除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的“身份制”(如果说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工业化还有一定合理性,现在则很难说“合理”,甚至已成社会发展的障碍,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亦证明了这一点)。否则,民办/私立大学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高教大众化也难以实现, 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根本改变。

应该认识到,民办/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区别只在于投资渠道的不同, 二者在其他方面应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公平对待民办/私立高校的师生, 其学历证书具有与公立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效力。当然,国家要对民办/私立大学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督,严格、科学地对其办学水平进行监测。但这种监管(不是具体管理、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的目地是为了促进民办/私立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不能将其视为“另类”加以歧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国家更应对民办/私立高校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其用地、用人给予适当优惠。总之,要用政策导向使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进一步说,民办或曰私立大学是否发达,也是“社会”是否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衡以中国之现状,我们只能说,中国尚处为时不短的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才刚开始产生。

二、考试的是与非

中国社会“二元制”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格局也难有根本性变化。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优质教育长期将均属“稀缺资源”。如何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制度设计”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更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背景。离开这一基本背景来谈论“教改”,如果不使情况更糟,起码是难中肯綮。

从原则上说,所有适龄青少年都有分享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分享的机会,因此不得不设计出种种方法、制度选拔少数、淘汰多数。可以“举荐”,如凭血统、家庭出身、家长的政治权力、本人的表现(古时是“举孝廉”,现在是“三好生保送”)等作为推荐的标准;可以考试,以考分作为选取的标准;可以用金钱购买,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抽签,如现在某些地方小学升初中实行的“电脑派位”;可以按地域分配,如“就近入学”。虽然种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每种方法的利弊并不完全相等,历史表明,相对而言只有考试制是利大于弊。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一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当年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荒诞不经、费尽心机地要为当年的“推荐制”寻找某种“合理性”,并想以此来补考试之弊,这的确是“吃错了药”。“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能了解、洞察学生一切,并不受各方干扰、压力,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推荐者”,因此,“推荐”实际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文革”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教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有少数“推荐”名额,原本是为补考试之弊,但在许多地方实际成为权势者子女享受的特权,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有人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扩大校长的招生权来补考试之弊,但这种观点忘记了中国的大学并不“独立”,而同时还是一个行政单位,校领导都是有行政级别的,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如果扩大校方的招生权力,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即便在现在,每到招生时有关人员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原本是一些地方为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进行的入学改革,但在实际中,凡有权力有关系者,子女统统成为“择校生”,广大没有关系、权势的家长也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交钱,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之所以要拉关系是因为“择校”严格说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没有“关系”有钱也交不上,用广大家长的话说就是“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想交这几万块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由于择校费并不是公开的明码标价,而是“看人下菜碟”,根据“关系”的亲疏、权力的大小决定“择校费”的多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元。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充满了惊人的黑幕。所以广大家长不禁发出“还是考试好”的感叹。更严重的是,这种政策实际上剥夺了贫寒人家子女原本凭考试的“高分”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便在美国,收费昂贵的私立中学也十分注重考试,贫寒人家子女只要考分高,就能免费(免学费甚至免食宿费)被“择优”录取。教育产业化无疑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正确方向,但这就更要有考试制使贫家子女能凭高分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是一切都由金钱决定,因为教育毕竟是种特殊商品,这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基本权利;同时,要防止现在已很严重的一些学校滥卖文凭和某些权势者拿公款买文凭的现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目下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真想以“推荐”、“扩大校长招生权限”、“电脑派位”、“就近分配”等方法来补考试之弊,如果要使教育产业化改革健康发展,那实际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对现在的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作相当大的改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行政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措施不仅不能补考试之弊,而只会使腐败更加严重。改革,需要一定的“路径依赖”,当所依赖的路径并不存在时,改革实际无从下手;若不考虑“路径”问题而执意“向前走”,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与原来的目标南辕北辙,所付成本之巨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极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的“科举”取代了推荐的“举孝廉”。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累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当然,考试的成败对某些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性而落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而否定考试,则会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当然不能说每一个考分低的学生就一定不如每一个考高分的学生,但如果作群体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确高于低分群体。现在有种颇为流行观点,将“高分”等于“低能”;还有人认为:“那些在历次考试中获胜的学生,他们的证书文凭是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照此逻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落榜生,而创新能力最低的应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说明,从总体上说,考分就是考生水平、能力的体现。

由于考试的优点明显,所以这一方法被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如开车的要考驾照,想开出租车更要考“五证”,当厨师的要考级,烧锅炉要考上岗证,工人学完徒要有出师考,更不用说会计、出纳、护士……种种数不胜数的专业考试和职称考试,乃至最近才有的选用官员的公务员考试。虽说这些考试不胜烦琐,但考试却有自愿性,能使“人尽其才”,使应试者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考试又有筛选性,把不合格、不适宜者淘汰。正是这种自愿性和筛选性,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只要不健忘,总该记得当年“招工”是如何分配工作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干什么。同时,如果有关系,不论是否合适,想做什么工作就可以做什么,端看你的“关系”有多硬,“路子”有多野,“后门”有多宽。所以,当时知青从招工返城到分配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拉关系、趟路子、走后门,因为这是早日回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唯一办法。可以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范,实际是从那时开始的,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人类社会的实践表明,尽管十分无奈,但我们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考试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本身就说明考试制度位居社会结构的核心之内,因此对考试制度的废与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变化。所以,三十年前“文革”开始时第一个被废除的制度就是考试制度。同样,近二十年前“拨乱反正”时首先恢复的制度还是考试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然会使社会价值体系严重紊乱,必然会由失范、失序而渐渐演变成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混乱世界。

应当承认考试制度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还应当承认目前仍无更好的制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过激地否定它,而应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于一个曾经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第5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高校;自主招生

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以来,相关高校不断探索自主招生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会利弊共存。实行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经过实践证明也有一定成效。因此,完全否定高校自主招生的举措显得过于武断。高校自主招生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近十年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入自主招生的行列,就到了对这一举措进行盘点、权衡利弊得失的时候了。为此,我们不妨把支持和反对,甚至否定高校自主招生正反两方的诸种理由作一梳理和归纳。

赞成和支持高校自主招生,其主要理由有:

1.高校自主招生是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加强高校选拔人才的自主性,体现各类大学人才选拔的独特性,与高考“一卷定前途”形成区别,推动中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2.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优等生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是在普通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和渠道,不会成为新的“小高考”。

3.高校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积极主动求发展的举措,是为了与国外大学争抢好生源。因此针对批评高校自主招生是“拉生源”的指责,有位大学副校长明确地说:“国内高校不主动争取,拔尖人才就被国外高校争取过去了!”

4.高校自主招生是为了给考生更充分的选择,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不同需求,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以此来选择人才。

5.解决了部分专业招生难的问题,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招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主招生使那些凭借高考竞争很难有机会的学生多了一次进入高校的机会。

6.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解决了高等教育中多年来存在的“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等弊端。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文化课较弱,这样就往往错失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机会。自主招生考试就是要避免这样的遗憾,由学校自主命题选拔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能否录取的关键。

反对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理由则是:

1.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使得自主招生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

2.对考生总体来说,这是一次机会不均等的不公平竞争。实际上这是在高考之外给某些人开了“一扇后门”,毕竟我们中国是个非常讲究人情的社会,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不甚完善的状态下,谁也不敢保证在有些招生环节不会滋生腐败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单招,命题、保密、阅卷、录取等环节都有可能有失公平竞争的原则。

3.各个高校之间互出奇招“抢生源”,有些大学自主招生宣传上声称给“偏才”开绿灯,有的以出偏题吸引眼球等等,这些均与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4.两大联考同盟,把考试放在同一天进行,这种排他性的竞争有悖真正的自主招生,很有一种垄断竞争的味道。

5.“自主招生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其过程的公平性。”所有自主招生考试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门槛。因此,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完善现有的统考制度,并实行平行志愿,增加统考次数,规范学校面试。

6.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专业录取的并非都是优秀学生。由于有些专业的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几乎相同,生源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这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

确切地说,我国现阶段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而是“伪自主招生”:

一是现在的自主招生,与高考集中录取制度相联接,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后仍须参加高考,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必须把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那么这意味着,自主招生并非学生和学校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而是某些高校“抢生源”的一种手段。

二是自主招生演变成自主考试,结果考生要参加好几所学校的自主招生,对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中学教学来说,这无疑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考生所在的学校、教师和考生普遍对自主招生有反感情绪,便不足为奇。

第6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考试方法、改革、效果

我校由原河源师范学校转制而来,现与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两校合一,资源共享”的办学方式。原河源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单一,考试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而现在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设置有十四大类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亦非常复杂,如果还是只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评则明显不够科学,因此必须改革原来的考试方式方法。我们知道,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教务科的指导协调下,由各教学部和各专业带头人经过充分的讨论,各专业和各课程实行不同的考试方法,采用符合课程设置要求和学生实际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我校的考试方法的改革情况供同行商榷。

一、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传统的考试多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方法。这种考试方法的流程是这样的:学校在期末时规定考试的时间,统一安排各专业各科目的考试;试卷由科任教师出题目,考试内容也由科任教师自由定,答案只有标准答案;统一考试结束后,试卷由科任教师拿回批改,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定由科任教师说了算;考试的试卷分析由科任教师把握。分析这种传统考试方法其实存在着很多弊端,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之外的技术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统一考试时间,把期末进行的学业成绩考试作为对教学的最基本的评价,而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是很难从一次考试中得到真实和全面的体现。这是考试制度上的弊端。二是考试形式单一,只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而口试、实操、综合考试、作品设计等考试形式很少见,只考只有理论知识的试卷,不能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这是考试形式上的弊端。三是考试内容由科任教师说了算,试卷由科任教师出试题,且只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导致

学校难以监控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存在着考试内容上的弊端。四是考试结束后,试卷由科任教师批改,考试成绩由科任教师评定,一般是按教师编制的“标准答案”给分,个别教师分数的评定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没能在期末成绩上体现,成绩评定不能综合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是考试成绩评定上的弊端。五是对于考试试卷分析,科任教师大都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试卷分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情况。存在试卷分析上的弊端。六是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脱钩,考试只是纯学业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没有任何关联,这是不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要求“双证”的规定,明显存在考试效能上的弊端。

二、考试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形式多样的原则。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观念和方法,大胆创新,考试形式多样,要以特有的考试方式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和专业技能考核,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2.坚持考试以教学为本的原则。坚持考试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更加合理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的实践,以考促教,教中带考,不考不教。

3.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坚持考试改革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协调,巩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加强创新教育,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良好的学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突出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性原则。考试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主精神,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考试作为锻炼自己及主动学习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信心。

5.坚持考试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原则。新的考试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试内容科学合理,难易适中;考试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考试改革要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三、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考试的方式方法形式可以多样化,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让学生害怕考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借鉴国内其他职业院校考试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我校在考试方法改革上有以下几种模式:

1.“平时+期末考试”模式。本文这里据说的“平时”是指学生课堂出勤、课堂学习态度、课内外作业、小测验、言谈举止等平时学习的表现。本考试模式要加强平时考核,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可达到6:4的比例。实行这种考试模式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加强平时的学习,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该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公共课程和《乐理》、《旅游史地知识》、《幼儿卫生学》一些专业基础课等课程。

第7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作弊 诚信 德育教育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在人们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它是文化传统的积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品德认知虽然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他们由于自身还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和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他们社会认知的辩证性和批判性往往带有消极的色彩,容易陷入极端。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普遍体现出较好的意志品质和果断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他们较为欠缺的自控力和坚持性。特别是在一些情境的诱惑下,大学生群体中思想道德模式呈现出复杂的态势,他们中不少人自控力不强,考试作弊便是其中表现之一。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缺失,社会道德评价失范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诚实守信是关系到其道德修养、个人信用的大问题,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由于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层出不穷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大学生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很大的冲击,他们不再把作弊这种行为当成严重的问题,而是把它当成是在学习和行为方式上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心理和行为造成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异化和道德的堕落,造成了诚实、正直等人际通行的基本价值的毁灭。据《首都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资料显示,大学生对违纪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旷课、迟到等现象比较严重,也恰恰是在这些问题上,一半以上的人对这些现象抱着理解和无所谓的态度。

考试作弊其实就是一个“诚信”问题。为什么要作弊?要取得好成绩,取得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成绩。每个人在作弊的时候都知道这是不对的,是弄虚作假,可没有人在乎,这就是对“诚信”的淡漠。在大学校园里,作弊者最初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动力,随着对学习兴趣的衰退甚至失望,逐渐演变成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甚至以作弊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归因不合理,挑战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考试作弊,即使作弊者本人获得了不应有的利益,也侵害了参与同一考试者群体的实际利益。因此,考试作弊从性质上看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成绩差的同学作弊是为了及格;成绩好的同学作弊是为了拿高分从而拿到奖学金。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故意用作弊的方式来反抗陈旧的教材和僵化的考试制度,挑战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他们“企图用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去影响社会,以显示他们不容忽视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存在”,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型的社会人格。应试教育不一定合理,考试也不一定能够准确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但以此作为作弊的理由,或破坏考试制度或以作弊的方式对抗考试则完全是一种不合理的归因。

大部分作弊的大学生都能意识到作弊行为的可耻,但由于心里感觉不公平,抱着侥幸心理,有了这种想跳出约束的行为。这其实体现出来的就是他们知与行的不统一、不协调。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个守规矩的乖孩子,总希望能够叛逆一回,不守规矩一回,有一种猎奇心理。有的作弊者以作弊得逞为荣,以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为本领,甚至有的同学还为自己通过作弊取得的成绩得到教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在这种氛围里,那些意志薄弱的同学抵挡不住因作弊成功所产生的诱惑,就往往改变初衷而纷纷仿效。还有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平时学习一般,考试成绩因作弊而跃居前茅,就归因为考试成绩好的人都是因为作弊手段高明。在这种归因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作弊行为就多了起来。

三、德育教育缺乏吸引力,考试观念和方式不够科学

学校的德育教育有时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忽视了人文文化的价值,而没有把如何培育做人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放在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新颖和具有吸引力,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和思想脉搏不相契合,加之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持之以恒的保障措施;教育的内容滞后于现实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容易流于空洞和陈旧;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大学生对德育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距离”。

除了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外,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考试观念也同样存在着弊端。首先,在教材建设方面,部分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相距甚远等;第二,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有的学校、有的教师对大学生们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所学的知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否真的有用,大学生们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却没做更多的考虑;第三,在考试观念和方式方法方面,大学教育中有的知识除了考试以外,基本派不上用场,与实际脱节。我们现在的不少闭卷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学生们经常被困在一些教学情境中,学着死板的步骤、僵化的思想和陈旧的知识。学生处在一种被动地位。框在每个学生四周的是一张无形的网,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试方法和监考力度,这些因素刺激了一些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也使得他们觉得作弊算不上什么错误。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学的氛围,给学生以较大的心理压力。分数高的学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为保持其优势,为了获取高额的奖学金而不惜冒险,选择了作弊这种看似便捷的途径;分数低的学生为了改变不利处境,为免受同学嘲笑、教师批评和家长斥责,更想通过作弊来弥补,应付了事。

四、急功近利的心理,社会浮躁心态的渗入

当整个社会处于道德转型和价值转型期,社会道德、伦理、观念都处于紊乱状态,导致人们道德选择更加多元化。新旧道德观念相互冲突、相互交替,道德文化和道德规范出现了失调,社会秩序时不时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校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受到双重或多元标准的影响,似乎不论哪一种标准都有其合理性,这就使得道德评价失控。这种失控反过来又使得大学生的知行不统一,他们虽然知道作弊是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弊行为。在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下,象牙塔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深深地打上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烙印。伴随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大学的德育教育没能进一步地抓住青年大学生的心,随着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开始混淆,道德水平出现了滑坡。德育教育的理想性与现实生活中非道德间的巨大落差,往往使大学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助长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德育教育的排斥和抵触,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影响力,从而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社会道德危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非道德主义泛滥、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和德育教育扭曲变形。在这些道德危机表现上,道德评价失范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它牵涉到大学生对自身的心理及行为合理性、正义性和崇高性的理解和判断。

第8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作弊 预防机制

近年来,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见不鲜,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而且影响高校的外在形象、内在管理和人才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成因和对策进行研究,以便于高校管理者参考。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社会道德约束乏力

我国目前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打破,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严峻挑战,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念,如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等价值观还没有得到很好地确立,正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日益暴露,社会上不正之风流行,比如拉关系、搞贪污、走后门等各种不道德的现象犹如稻田里的野草般滋生蔓延。这导致大学生道德信念模糊,对于作弊很多学生并不认为是道德问题。一旦被抓也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结果,由外部给予多大压力也变得无济于事。由于缺少了内心对道德的敬畏,有一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时很坦然,而许多其他同学看到他人作弊,内心的不安也会大大降低,从而盲目效仿,这些行为几乎受到别的学生甚至一些老师的理解与同情。因此,社会道德约束乏力导致了道德监督和舆论压力的失范,降低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思想道德成本,使得部分学生不明是非曲直,价值取向扭曲,在学习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追求知识的愿望降低,道德底线崩溃,从而增加了其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2.教育体制缺陷。

长期以来“行政化”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固化,只关注学生是不是能够考试合格,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现在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坠入“行政化”的泥潭、考试陷入“八股化”怪圈、教学方式僵化死板、学生学习能力或素质的异化等问题导致的教育目标的南辕北辙。高校教学已经沦为“后高中阶段教育”,始终没有跳出“填鸭式”、“注入式”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无从谈起。学习没有兴趣,考试问题多多,不求奖学金,只要60分,早已成为一些学生的口头禅。当60分也变得困难,抄一抄,蒙混过关,成为一些学生的不二选择。

3.学生学习功利化明显加强。

大学教育“严进宽出”,当代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就认为一切万事大吉了,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就把学业放在次要的位置,忙于人际关系、恋爱、兼职甚至进网吧玩游戏,花天酒地,就这样混日子。但是当下在大学里对学生的评价依据还主要是以文化课成绩为主。例如:“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奖学金评定等。文化课成绩占的比重超过60%以上。

4.高校监管不力。

首先,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便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又担心管理过严导致学生成绩普遍偏低,违纪学生人数上升,影响学校声誉”。[1]结果是高校监管不力,给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温床”。

其次,学校对部分违纪学生处理不当。有一大部分作弊学生被老师发现后,仅仅是收掉作弊所用小抄,根本没有任何惩罚,这对作弊学生和他人都起了反面的示范作用。即便一些作弊学生被监考老师上报,但也存在熟人出面将其摆平的事情,这使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流于形式。此外,学校对作弊学生的处理也相当宽松,美其名曰“治病救人”,其实就是网开一面。因此,由于学校和监考老师的默许和包容,导致近年来校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

5.人才评价的弊端。

尽管整个社会在呼唤素质教育,但是“深化教学改革”大多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改革的步伐有如蜗牛前行,应试教育依然有着肥沃的土壤。奖学金的评定,各类单项奖的评定,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位的授予,无不牵涉到学习的成绩,甚至大学生追求入党,学习成绩也是重要的参考条件。尤其是大学毕业找工作,学业成绩成了一个硬指标。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错觉:学习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继续学习。一部分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就不足为怪了。

6.就业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校进行大规模的“”――高校扩招,高学历人才大规模增加,就业压力空前膨胀。毕业时找工作,单位的好坏与在校时学业成绩的高低优劣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考试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牵涉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学生考试压力较大,对自己缺乏信心,在考试中铤而走险,费劲脑汁、想法设法采用各种手段作弊。

另外,部分大学办学死板单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不符,造成严重的结构性失业。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甚至低于农民工。随着“知识过剩”和大学生持续“贬值”现象的提前到来,使在校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对学业失去信心,在迷茫徘徊之中,“处于‘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有时难以体现自身价值的矛盾之中,从而使个别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2]在平日的学习中敷衍了事,无所事事。但是,在考试中为了不让“红灯高挂”而加入考试作弊的行列。

二、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策略

由上述可见,种种原因造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还有大幅上升趋势。如果想要彻底根除高校普遍存在的这一顽疾,就必须制定出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1.强化道德约束。

学校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德育,即培养诚实信用、光明磊落的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预防和杜绝考试作弊的重要手段。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诚信教育,特别是通过创造良好的道德情境,形成正确的道德舆论,并加强宣传,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让诚信的正气压倒投机取巧的歪风,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道德自律,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和诚实正直的品质,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逐渐使学生认识到杜绝考试作弊要从我做起,做到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考试作弊这种恶性的大学校园现象。

2.进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风、教风建设。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既是对几十年来行政管理模式的检讨和反思过程,又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自觉适应过程。学校原有体制下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产生供需之间的诸多矛盾,特别是结构性失业引发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在教育领域大刀阔斧地展开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到高校日常运行机制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革,使高等教育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才有可能确立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高校教育。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营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氛围、学术氛围。“确立以创新知识为主的‘探究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要体现出层次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避免‘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工厂标准化’办学”。[3]从而彻底改变我国高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因袭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3.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宿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作弊问题,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使大学生学习的知识真正能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乐于学,勤于学,善于学。

4.完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考试秩序的维护……是靠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化和学校有关考试的纪律规范来进行”。[4]

严密组织考试,严格考试纪律是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包括考场的安排、监考教师的安排,不同年级不同课程插班考试,同一课程也可采用AB卷进行考试。建立良好考风的关键是狠抓考场纪律。监考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发现作弊的学生。严格执行考试作弊违纪处罚制度。管理是教育,处罚也是教育,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铁的纪律来维护考试的严肃性,使考风、学风不断得以净化。

5.建立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传统科举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评价,无法准确评价学生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妨碍了学生潜能的后续发挥,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改变以往‘一元化’的评价体系,将人才评价标准社会化,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5],从多方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单纯追求学历的错误倾向。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才能有效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拓展就业渠道。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办学定位必须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实行校企联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社会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合理安排专业结构,“做到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并通过评估、投入、调控、推动等过程,力求推进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是人才供求逐步走向动态平衡”。[6]在大学毕业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对读书有了兴趣。这样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就会没有市场,考试作弊的顽疾就能得到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武剑,徐彬,冯秋菊.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分析及对策[J].新西部,2010,(02).

[2]张耀君.试析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及防治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1997,(2).

[3]侯雁飞,王庆玲.“钱学森之问”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J].学理论,2010,(24).

[4]魏小强,鲁井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其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1).

第9篇:新高考改革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作弊;动机分析;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分析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在心理学上,学生作弊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具体动机、低级动机,与诚实守信原则相违背。根据对我院2002年以来266例作弊案例的动机分析以及其他院校的经验,可以将诱发考试作弊动机的原因归纳为外部诱因和学生主观因素两方面。

(一)引发高职学生作弊动机的外部诱因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伴生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上一些人以权谋私,搞钱学交易、权学交易,一些考试搞形式、走过场,作弊成风,有人甚至公开到大学明码标价找“”代考。这些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对作弊行为缺乏认识,没有羞耻感,认为作弊是通过考试的捷径。考试时一旦有机可乘,立刻作弊。

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扩招带来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就业压力。2006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19万人,其中高职生76528人,截止到2006年3月底,高职毕业生签约率仅为39.08%,就业形势严峻。为了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平时不努力的学生作弊,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为了拔尖也作弊。

来自学习的压力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以《大学英语》为例,我院作为一所工科院校,不少学生英语严重偏科。课程听不懂,又没有决心、没有勇气去补上中学的知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英语连年不及格。最后为了通过考试,只好作弊。

高校并轨收费和学分制改革形成的经济压力1994年前,高校统招生学费由国家负担。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高校要实行学费制度。到1998年,全部公立高校完成了学费并轨,高等学校学费制度基本建立。高职院校大量学生来自西部,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山区,学费是一个沉重的负担。2002年,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掀起一个学分制改革的热潮。实行学分制后,部分高校取消了补考,代之以重修制度。学生考试不合格的科目按照学分标准重新缴纳学费学习。一些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及格无望,为避免缴费重修就选择作弊。

作弊手段现代化的影响传统作弊手段以学生夹带、偷看、代考为主,作弊的风险大、效率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在大学的普及,给学生作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弊学生只需让成绩好的同学做完试卷后提前交卷,然后再通过短信把选择题依顺序传给考场内的同学,学生再伺机抄写即可。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方法简单,抄袭方便,隐蔽性强,危害面广,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我院在2005年秋期期末考试中共发现作弊学生22人,其中手机作弊9人,占全部作弊人数的41%。

(二)导致高职学生作弊的主观心理因素分析

侥幸心理和义气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作弊行为实质是一种欺骗,一旦被抓就要被学校处分。但不得不承认,在考试中,个别学生确实碰上“好运”,侥幸作弊成功。而其他学生,出于所谓的“义气”,往往保持缄默,不予举报。另有一些学生,本来不想作弊,身边的同学提出协同作弊要求时,碍于面子,出于侥幸,不能予以拒绝,结果往往被查获,后悔莫及。

从众行为和公平心理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从众行为的主要特点是行为的盲目性,内心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随大流。它和公平心理在考试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考试是一种公平竞争,考纪是一种团体规范,通常情况下多数学生能自觉遵守规范。个别想作弊的学生一般也能控制自己,在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作弊企图而采取和多数人一样的行为(独立答题)。但在个别监考不力的考场,一些学生出现作弊行为,而监考教师无动于衷,有些学生便会感到不公平,在所谓“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用下,选择从众作弊。

自信缺乏和焦虑心理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个别是高考发挥失常外,绝大多数在中学阶段不属于佼佼者。中学学习的失败不断打压学生的自信心。高考失利和大学英语三级屡战屡败更是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由于缺乏信心,一到考试前夕,一些学生便焦虑不安,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美国科学家加德利和斯比尔伯格(E.Gandry & C.D.Spielberger)的研究表明,过高的焦虑将会降低行为效率,导致学生考试失常。这个时候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就可能选择作弊。在实际考试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衣兜中装有资料。其目的是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兜中有题,心里不慌。”但考试时一旦发现试题中有不会的地方而资料上有,就会陷入看还是不看的焦虑中。有的学生无法抵挡诱惑,掏出纸条偷窥,构成作弊。

预防或减少高职学生作弊的对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减少高职学生作弊的根本方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诚实和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从而自觉抵制作弊。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辅导员应该深入到大学生中去,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诚实守信光荣、欺骗作弊可耻”的团体规范和舆论环境。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活泼、乐观、豁达、上进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克服侥幸、盲从、焦虑等心理毛病。在考试之前,辅导员应该深入地开展诚信考试的宣传。对于部分出现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特别严重的应报学院心理健康中心,防止学生因焦虑导致考试作弊。

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考试体系高职院校应紧密围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改进考试形式,建立科学的考试体系:(1)实行教考分离,有条件的科目应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考试题;未建立试题库的科目,应指定其他教师命题。命题应该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主,减少纯记忆的内容。任课教师期末不划重点,防止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夹带资料。同时,加大平时测验在期末成绩总评中的比例,杜绝一张考卷定成败的情况出现。(2)根据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对《工程测量》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际操作的考试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具体的成果;对于《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可以采用半开卷形式,允许学生携带《混凝土结构规范》、《砌体结构规范》等;对于《法律基础》等社科类课程,可以采用论文的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的论述和分析。防止学生死记硬背。(3)实行无纸化考试。《大学英语》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考试,是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重灾区。目前四川省大学英语二级考试是实行无纸化考试改革的先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考试采用机考,随机抽题,题目顺序完全打乱,有效地防止手机作弊。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情况,有步骤、分批次地进行无纸化考试的研究和改革。(4)适当增加考试机会。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坚持补考和重修并行的制度。不及格的课程先补考,仍不及格的再重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费的压力,减少因害怕重修而作弊的行为,同时给学习较努力但确因基础差未能及格的学生一次机会,也可以督促不及格学生在假期复习。我院每学期开学均安排一次免费补考,效果较理想。

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场纪律考试管理务必严格。教务处应该科学安排考试时间,编排考场,随机安排座位号,制定突发事件预案。要合理安排和搭配巡考、流动监考、监考、机动人员、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流于形式。考前应清理并封闭考场。试卷印刷、运输、存放必须安全保密。目前受多种原因影响,部分监考人员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完全履行职责。有的没有在考试前宣布考试纪律;有的没有清理不允许带入考场的物品如手机等;有的在考场看报纸或看窗外,不认真监考,造成考场失控;有的对作弊规则理解不到位,监考过严或者过宽,丧失考试公平;还有的对监考的意义理解不够,故意放松监控,等学生发生作弊行为时迅速抓获。为了防止监考人员出现以上种种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加强培训。不但要注重考前培训,还应下功夫进行监考人员队伍建设。应该在教师和管理人员中培养一批工作责任心强,关心爱护学生,热爱监考工作,熟悉考试规则,认真履行职责的人员。以他们为依托,带动其他教师,保证考试的正常秩序。(2)加强监督。一方面巡考人员应加大巡查力度,对不认真的监考人员提出批评,责令改正,构成教学事故的严格按规定处理。另一方面,注意听取学生意见,对于学生在申诉过程中涉及监考人员问题的认真复查,确有不负责任的,坚决处理。

以人为本,建立严格的科学合理的惩罚机制对作弊学生进行处分是一种惩罚,其目的是教育学生本人并警示其他学生。在处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作弊的处理必须及时。当错误行为出现时,如果不以惩罚对其错误的需求满足立即进行剥夺,这种满足便会作为正强化刺激促使错误行为一再重复,当某个个体的错误行为迟迟没有受到组织惩罚时,其他心存侥幸的个体可能会以为有机可乘,纷纷仿效错误行为。学生发生作弊行为后,及时对作弊学生进行惩罚,才能遏制作弊行为的再次发生。此外,应防止个别说情者对作弊处理的干扰。(2)对作弊处理必须一视同仁,严格照章办事。凡是作弊者,都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应严格按照学院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关部门不得随意加重或者减轻处分的级别,以维护学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3)作弊处理应该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此,我们的理解是:“可以”不代表“必须”,剥夺作弊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确能震慑其他学生,但作弊学生本人是否真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不得而知。站在教书育人这一根本立场上,我们认为,对于上述列举的作弊情节,可以加以细化,区别对待,能不开除的可不开除。对开除学籍的学生,如果真正认识了错误并决心改正,可以让其旁听,待学生通过高考重新取得学籍后,学校承认旁听期间取得的学分,准予学生按规定毕业。

加强考试立法,依法治考传统的作弊者一般限于校内人员。近年来,由于利益的驱使,一些社会人员以牟利为目的,参与组织考试作弊,已成为威胁教育考试安全的一大隐患。目前,除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其他法规、条例均是以行政处分来处罚组织作弊人员,处罚力度不足。对于破坏高职院校自主考试的情况,由于不属于国家教育考试,不适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目前尚无法追究组织作弊者的法律责任。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规范考试,惩治作弊,依法治考。经过多年的酝酿,《考试法》即将出台,希望在《考试法》中能对破坏国家教育考试以及破坏高校自主考试的严重作弊行为给出明确的司法惩罚,严厉打击组织作弊牟利的行为,震慑社会不法分子,还高职院校考试一片净土。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胡礼祥,应飚.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00,(8).

[3]曲秀英.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N].经济导报,2004-03-31.

[4]万永坤,李海涛.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