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创意产业发展精选(九篇)

创意产业发展

第1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文化创意产业对应英文CreativeIndustries,直译为“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至今也无法统一。因此,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认为,它是综合开发和运用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生产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人才就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竞争力最为活跃的行业,与既有文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这一理念更能真实反映出低耗高产这一特点,能够形成具有循环效益的产业链,所以在文化产业中,它是能够创造可观价值的主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虽然在各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各有特点,但都具备下列共同的产业属性特点:

(一)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文化与价值的产生、累积、消化和吸收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宏观产业,与传统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活动截然不同。文化产品的属性极为丰富,不但具备商品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娱乐等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认识取向,能够对全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经济等层面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力是普通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其社会效应更为显著。

(二)创意性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创意产品的不断推出,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产业中,创意就是其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文化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

(三)跨界性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它的关联度极高,主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融合。同时,创意产业的整合性较为明显,对周边行业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过跨界发展,能够在不同行业进行融合重组,进而形成独立的行业特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产业的横向发展中,不少传统产业经过创意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增值价值,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业、文教事业的相关内容等。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一段时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同时不少创意基地相继建成并开发利用。相关数据显示,在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截至2013年,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益已经占据整体GDP的7.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文化层面的消费较具活力,而消费水平也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将其视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其外向型发展寄予较大希望。在国内经济环境有待发展的西北地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文化消费却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应当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城市为核心市场,不断推出主题特色明显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其独特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障本土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从法律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立法,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日本制定出台的《企业安全法则》中规定,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决条件是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以此对外来资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本国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用尽快完善,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版权审核登记,在国际交流中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版权保障更为全面。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在土地征用阶段为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厂房、土地等资源整体出租,作为创意园区建设基地,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三)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创意园区的建设,能够成为多产业融合的最佳载体,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促使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跨界合作,发挥其创意优势,形成市场集成效应。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政策支持。上海区域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该园区对上海不同区域的动漫、网游研发单位进行集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成果展示、市场交易”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先进运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商家的供应。在产业链的构建与成果转化中,不少品牌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动画衍生产品。这种运营模式实现了创意价值的市场转化,获得了巨大成功。

第2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做大网络产业

当下,互联网不仅成为创意经济时代的表征,更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最优良的产业。中国有3亿多网民,因此中国不仅应该成为互联网产业的大国,还要成为这次危机的受益者――成为网络产业的强国。

从传媒的角度来看,今后10年内,所有媒体消费都将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互联网将垄断媒体。

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2008年,B2B市场带动的交易规模为29600亿元,B2C市场交易规模为1750亿元,C2C市场交易规模为1280亿元,全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运营商不计算渠道收入就已经达到51.5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180.6亿元,网络游戏收入183.8亿元。比尔?盖茨一语道破这场电子商务争夺战的背后逻辑:“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再从投资与吸金的角度来看,2008年VC投资案例逾500起,投资规模近48亿美元,投资互联网等传媒产业的案例占整个投资案的10%。

可见,互联网产业对传媒产业有强大的颠覆作用。所以,中国应该把互联网产业作为各大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优先设立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

壮大设计产业

创意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适应创意经济时代新的生产方式,和“以网络为平台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推出了10大产业振兴计划,这10大产业的产业链上游无一不需要设计企业去设计完成大量前期的工作。

面对危机,应该倡导“用设计再造企业”的理念,重点发展那些设计品牌、设计模式、设计企业的创意企业。只有用设计的理念、思想和方法来再造企业,才能使中国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从事设计的企业会面临巨大商机,政府更应该在产业政策和产业引导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壮大设计产业。

创新教育产业

创意产业是人才产业、思想产业。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都是人。教育产业还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强劲的优良产业。2008年教育产业共发生投资案例30起,涉及投资金额4.74亿美元,占全年VC投资案中的6%,占整个投资金额的近10%。自2006年始,中国已经有6个教育企业在美国上市。

而今天,中国也推出了创业板,我们能不能推出更多的中国优秀教育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以拉动股市,让教育产业这个优良的创意产业成为中国股民的追逐对象?这个问题非常值得中国的决策者和城市的管理者思考。

第3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

一、绪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同属现代服务业范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的融合发展又有利于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关注度较高。ReinhardBachleitner(1999)认为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AnnaCatalani(2013)以英国曼彻斯特的西非文化节为例,得出了文化节庆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的结论。杨娇(2008)通过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三维要素系统模型,指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旅游客源是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核心三要素。张海燕(2010)指出,旅游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中要把握好旅游经济和地域文化的互融互动关系[4]。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发展建议。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经济机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

1、根本原因。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上,则进入对文化消费的“井喷”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在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于2016年人均GDP达到8113美元。所以,目前我国处于对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需求旺盛的阶段。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逐渐从物质消费转变为精神消费,对休闲娱乐行业的需要量逐渐增大。目前,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品质化、体验化的,于是就需要一种休闲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体验旅游,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2、内在原因。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特性为渗透性、创意性和高附加值。旅游业的三大特性为综合性、体验性和带动性。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其他地区的发展缓慢。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尤其少数民族文化极具吸引力。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文化为基础,创意为延伸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产业,肩负着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以旅游业为依托,借助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从而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源头。3、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首次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申,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表明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关于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早在2009年,国家就提出了“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未来,政府会继续推进两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会不断加深。4、科学技术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电影电视业的发展、网络游戏的风靡等都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比如娱乐公司将3D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娱乐事业的发展,通过举办3D全息投影演唱会,在歌手缺席的情况下也能为世界各地的歌迷朋友带去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与听觉体验。先进的科技水平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果

1、国家层面。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可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同属服务行业,两者的蓬勃发展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贡献巨大,促进产业结构加速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调整。另一方面,两个产业所具有的相关性和渗透性,对交通业、娱乐产业等产业产生了外部经济。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大批人就业,进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质量,最后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需求。2、行业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两个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行业中各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搜寻成本。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会逐渐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系统,从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根据增长极理论,将北京、上海、深圳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当成“增长极”,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延伸到附近区域,进而推动附近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3、需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补能产生更多不同种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让我国居民在消费中获得最大的边际效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渗透式

渗透式发展模式是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双向渗透,既能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又能扩增文化创意产业的覆盖面,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收入。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电影电视及综艺的拍摄地点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令出于对电影电视喜爱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体验。比如电影《泰囧》的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游客前往泰国度假。著有“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通过漫展等一系列活动带动了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韩流的盛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韩迷们前往韩国找寻偶像的踪迹。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创意园区都成为这座城市的旅游景点。比如前往北京的游客都会将798艺术区作为旅游计划中的一站。高雄的驳二艺术区已成为高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被一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而来的游客会带动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延伸式

延伸式融合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所涉及到的相关产业链产品的研发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在制作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奇和魔豆》等著名的动画片后,米老鼠、唐老鸭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迪士尼乐园将这些动画人物“入驻”游乐园,吸引了喜欢迪士尼动画片的观众前来游玩。除了迪士尼乐园,还有迪士尼度假村,都是由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出的体验经济。

(三)重塑型

重塑型发展模式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为纽带,以开设极具创意的大型节庆、展览、活动为目的构建新型产业组合,吸引游客前往,进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巴黎时装周的举办,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时尚人士前往,设计们通过看时装展产生创意灵感,扩大创意空间。巴黎不仅获得了“时尚之都”的称号以提升城市形象,而且有效的传播销售了创意文化产品。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建议

第4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众所周知,美国好莱坞大片票房数首屈一指,日本动画风靡全球,韩国游戏畅游世界,而国内同行者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我想,主要是我们的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创意和创新能力不强。

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造性产业等。1912年,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德提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198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提出,创意经济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后来,被称为“创意之父”的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是从个人的创造力、天分和技能中获取发展动力,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笔者认为,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活动为前提,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型产业。其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基于人的创造。二是凝结着知识产权。三是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

纵观各国发展,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注重创意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一般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6%~12%,而我国只有3%左右。相比之下,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2001年其产值占GDP的3.8%。

第5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国产动漫;转型

近些年来一股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席卷了全世界,特点是内容丰富,影响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新兴产业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相比传统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传统产业,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展速度很快,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反观我国,相对于国际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国产动漫产业虽然已经蹒跚起步,但还有很多不足,正面临新的挑战。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国产动漫

在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就曾经提到:新的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它才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原动力。2008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将“文化创意”定义为:包括想象力在内的一种产生原创概念的能力,以及能用新的方式来诠释世界,并用文字、声音与图像等方式加以表达。文化创意产业现在已经跨行业地覆盖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视觉艺术、表演艺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计划。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扶持与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动漫产业备受青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为了大力推动国产动漫产业的发展,我国先后设立了19个部级动画基地,近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业呈现快速上扬的发展态势,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尤其在“十一五”期间,国产动漫产业以每年97%的增幅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尽管从目前来看,国产动漫产业的发展整体形势良好,但我们通过与国际动漫行业的发展对比就会发现,国产动漫产业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狂热大发展的背后,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尤其在政策方针、产业模式及人才培养体制方面都有着一系列的隐忧,所以我们必须要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动漫产业的发展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动漫产业政策需进行调整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国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一系列俗称为“禁播令”的文件:2000年广电总局开始限制从国外引进动画,然后从2004年开始,广电总局一年一个文件,从必须开办少年频道并播放国产动画到进一步限制国外的引进动画,可以说这些文件如同给国产动漫产业搭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温室大棚。接下来,受到政策因素的刺激与影响,大量资本纷纷投入到动画领域,导致动画片生产量不断飙升。各地动漫基地和相关企业也纷纷爆出利好的消息。在2008年,为了应对各地电影院线和电视台对国产动画片的需求,国内重要国产动画片生产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约3万分钟的国产经典动画片以及新拍国产动画片提供给全国40多家电视台进行播出。

公平地说,政府的这种配额制度给了国产动漫产业一个喘息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境外动漫的强势冲击,拉回了一部分观众。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制度对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弊大于利,首先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也经不起风吹雨打,而处在商品经济链条之中的动漫产业,失去合理的竞争环境必然导致国产动漫质量的下降。要想真正发展壮大国内动漫产业,必须要直面境外动漫的竞争。而且从深层意义上讲,这种政策实际上压缩了公众文化消费的自,现在的信息传递如此发达,仅靠一纸禁令是阻挡不住优秀作品的传播的,当公众厌烦了粗制滥造的国产作品转而把兴趣投向在市场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国际优秀动漫作品时,无疑对国产动漫产业是相当不利的。

在我国的体制下,正确的政策引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建议广电局通过考察研究一套科学的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设立资助基金培育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动漫企业集团,比起四面八方的撒网,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无疑更加有效。

三、产业模式的转型

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人对国产动漫的印象还停留在《大闹天宫》《葫芦娃》里,但实际上我国一直在参与国外动漫的制作。像《樱桃小丸子》《猫和老鼠》这样的优秀的动画片加工就是我国制作完成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仅仅是因为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才使我国成为加工方,而加工方是没有任何作品版权的,所以这样的加工获得的效益很低。据统计,七成以上的国内动漫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加工。虽然目前这种加工公司带来了国产动漫产业表面的旺盛,国产动漫的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这仅仅是不成熟产业盲目发展的现象,根本不能表示国产动漫产业已经真正发展壮大。走向原创、走向品牌才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代工学的是技术而不是统一的思维方式,文化创意首先要求思想要独立,通过借鉴和改造国际动漫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营销模式、完整的产业模式等理念,完成由代工到原创的良性过渡。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产动漫已难以复制其他国家的成功模式。虽然国产动漫错过了与国际动漫产业一起发展的机会,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信息时代的新机遇。当前是一个新媒体爆发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正空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电脑、电影、手机、各种播放软件和电视台、广播台,使得传播成为一个成本低收效高的活动。国产动漫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多形式、多元化传播的时代来推广自己的产品,通过开发产品的潜在价值,周边的衍生产品来培养国内的动漫消费市场。在网上就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兔斯基”“悠嘻猴”等,无不是利用便利的传播手段来聚集人气,然后吸引投资进行发展的。

同时动漫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动漫作品形象生动直观,与游戏、广告、设计等可以完美融合,这种融合则提高了这些产业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由此获得更多的利润,形成多元化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时代变化引起产业的变化,动漫依靠单一的传播媒体的日子已经不再复返,多形式的媒体能更好地传播动漫的影响力,多元化的形式能极大地增加动漫产业的盈利手段,当下应该整合产业体系,总结产业模式,增加产业链条,形成一颗种子一棵树的良性发展观念,这样才能使国产动漫产业与时俱进,合理发展。

四、动漫人才的培养

随着国产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动漫企业已经发展到6 000多家,随之而来的是对动漫从业人员更多的需求。庞大的需求则刺激了市场,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500余所大学设立了动漫或动画专业,千所院校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7万余人。即便这样广大的市场仍然是求贤若渴,许多动漫公司也设有培训部门,以“动漫培训”为宣传卖点的各种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是如同满天繁星。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内动漫人才仍然匮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综合性人才和尖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这也暴露出了目前国内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目前动漫人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一是人才结构性问题。国产动漫每年毕业的人很多,但大多是技术型人才。一个成熟的产业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就国产动漫与国际动漫比较来看,目前我们急缺高端原创人才、管理经营人才。缺少高端的创意、编导、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就意味着无法创作出优秀的原创作品;缺乏市场营销、国际授权和等方面的人才就意味着无法推广、传播和发展。只有对动漫的热爱是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产业的,只有把各种人才汇聚起来才能成为产业,而国产动漫往往不缺少会做动漫的人,缺乏的是对产业精通的人。动漫企业家是中国动漫产业成败的关键。而目前的状况却是经营动漫的企业投资者大多不了解动漫产业的特点,动漫创作者又缺乏商业训练,造成动漫企业家非常稀缺,这也是七成左右的动漫企业处于亏损的原因所在。

二是人才开发不完善。诸多高校一窝蜂地开专业招学生,而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根本没有能力培育出高等动漫人才,高端原创人才和高端营销人才严重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动漫行业需求;往往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无用,这个现象体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链条的不完善,不管在何种人才培养方式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学习与进步。企业往往也会犯急功近利的错误,缺少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员工被任务压得埋头干活,很少有培训和考察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国产动漫产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是薪酬、考核体系不合理。相对于其他企业员工,动漫行业人员的特征是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因此他们的工作业绩较难衡量。创意工作是通过脑力劳动实现的,难度大,失败的风险也大,而且动漫创意产品的价值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有时甚至看不到结果。因为这些特点,动漫行业应该实行自己特殊的考核体系,鼓励原创性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动漫产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社会和企业应该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提高有关学科的资金和教育的重视度,革新教育方法,提高师资水平,利用高校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和学科综合性较好的优势,逐渐培养动漫产业的原创和营销等高级人才,而在政策和企业上应该拓展人才发展途径,要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的人为限制,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专业竞赛等多种方式来聚集人才。

五、结 语

目前国产动漫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存在境外动漫的强势冲击和挑战,又有着伴随网络多媒体时代而来的巨大机遇。在这个转型阶段,国产动漫可以抓住时代变革的机会,把其他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更快更好地走完甚至超越,而关键是思想上的转变。在这个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快速发展文化创意视野下的动漫产业 ,首先要研究产业结构,然后修改政策扶持、完善产业市场模式,最后才能根据市场培养产业人才。除此之外,国产动漫产业想要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比如投入资源的融资和回报、消费市场的研究、优秀产品的推广等问题。相信随着我们不断地努力,国产动漫必将一步步发展壮大,进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楼文高,宋红艳.创意产业及出版业创意发展策略 [J].出版发行研究,2007,2(01).

[2] 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EB/OL]..

[3] 段红彪.浙江杭州动画片产量位居中国各城市之首[EB/OL].省略/it/news/2009/09-15/1867420.shtml.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EB/OL].省略/ldhd/2009-07/22/content_1371926.htm.

第6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新区重点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为大力实施“商贸兴区”战略,进一步优化信息软件创业园发展环境,发挥园区对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领和集聚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区信息软件创业园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本意见。

一、扶持对象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软件创业园发展,扩大园区容量,确保我区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增长,使之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将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列为可入园扶持对象:

1、经营场所在区信息软件创业园;

2、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在区;

3、主营业务为下列之一:

(1)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开发与应用,提供网上交易等(含无线)增值服务;

(2)软件开发与应用服务、嵌入式软件研发、软件外包、系统集成等信息服务;

(3)客服中心、呼叫中心、信息资源库、市民综合服务平台等公共信息增值服务;

(4)电影电视、出版、音乐、广告、数码娱乐、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

(5)信息服务业风险投资,基地(孵化器)建设;

(6)第三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4、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坚持安全、文明生产。

二、扶持政策

区财政每年从商住用地土地出让金区级收入中提取1%及预算内资金安排用于设立信息软件创业园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力逐年增长。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园内企业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租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和相关企业与人才的奖励等。对经创业园管委会审核的入园企业,给予以下政策支持:

1、租金资助。企业在园区租用办公、研发用房,按下列标准资助:①注册资本少于100万元的,给予75平方米租金资助;②注册资本大于等于100万元、少于500万元的,给予120平方米租金资助;③注册资本大于等于500万元的,给予200平方米租金资助;④超出以上标准部分的租金企业自负。

2、网络使用费资助。企业服务器本地托管、租赁和宽带使用,按实际发生费用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万元,享受资助期限为自入园经营时起三年。

3、离岸服务奖励。鼓励园区国际服务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发展,企业年出口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时,一次性给予主要经营者10—30万元奖励。

4、影视播出资助。对开展动漫等影视业务并拥有著作权的原创片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其作品在中央台、省级和市电视台首播的,一次性分别资助每分钟1000元、500元和200元,最高资助额每家企业分别不超过30万元、20万元和5万元。

5、人才引进资助。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1)在区租用住房的,高工级人才按300元/月、教授级高工人才按600元/月、海归博士级人才按800元/月给予住房补贴,享受期限二年。(2)在区购置住房的,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创业园创业满5年,且所在企业近两年连续盈利,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购房补贴。(3)企业聘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硕士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给予个人所得税区级留存部分30%的资助,享受期限五年。(4)上级部门明确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资金,给予配套。(5)以上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入学、入托均享受区常住户口人员待遇。

6、考核奖励。(1)根据入园企业对区财政的贡献,给予贡献额50%的奖励。(2)创业园管委会办公室每年对入园企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优秀的给予1-5万元的现金奖励。(3)对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区政府进行表彰奖励。(4)对年纳税首次突破300万元的企业,一次性给予主要经营者5-30万元奖励。

7、对企业给予全程免费服务,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入园企业三年内免征行政性收费。

8、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或重大贡献的项目,可给予“一企一策”的重点扶持。

三、附则

1、符合申报享受市委、市政府有关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政策的企业,经市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享受市级相关优惠政策。

2、扶持企业原则上须在我区经营10年以上,如果发现企业恶意外迁或注销的,须进行财政、税务清算,所有资助和奖励金额全额追回,并报市有关部门不予享受市区同类优惠政策。

第7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典型文化创意产业区;苏州地区;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2004年,我国首次将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2005年,受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北京和上海成为我国实践创意产业理念的先锋城市;2006年,我国首次将“创意产业”写入文件,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元年;2012年国家层面先后三次出台文件,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指出科技与文化创意的渗透交融,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国内典型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1.北京

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072.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在于集聚区与城市规划与功能定位一致,成熟的有四类发展模式:第一类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重点发展软件、动漫等新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数字集聚区,如石景山区的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兴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第二类以传统工业用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集聚^,如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和798艺术区等;第三类以大型文化创意企业为龙头,带动上下游其他企业聚集而形成,如北京CBD国际传媒集聚区;第四类以通过旅游业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

2.上海

2014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12%。上海市政府以发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2014年4月,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开放项目实施细则》,细则出台后,促进多家企业强强联手如微软与百视通、索尼与东方明珠相继联姻;推进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如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在中国启动“演艺剧场群”计划,香港寰亚蒙丽文化传播公司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上海自贸区首家外商独资企业。借助自贸区的优势上海实现大企业入驻多领域延伸的策略,推动文化、金融、科技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二、国外典型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1.昆士兰州

20世纪90年代后期,昆士兰州人意识到基础产业和旅游业不能为昆士兰州带来永久的发展和繁荣,开始打造顺应科技和创意的“智慧之州”。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源地之一,目前昆士兰州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位居澳大利亚第三,并每年创造的出口价值达到7500万到1000万澳元,占据昆士兰州总产值的1.2%--1.4%,是昆士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昆士兰州为了发展创意产业制定了金融、教育和技术、创新、采购、营销5个方面的发展方案,来满足昆士兰州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5个方案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形成了5种发展模式。第一,金融扶持企业模式;第二,教育和技能支持企业发展模式;第三,依靠创新联结企业和大学的发展模式;第四,依靠采购帮助企业发展模式;第五,营销促进企业产品升级的发展模式。昆士兰模式能够合理地利用和协调资源,并且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和环节都表现出改革和创新的勇气。

2.伦敦

2012年,英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加9.4%,达714亿英镑,占经济总量的5.2%,产值增速仅次于房地产,其中出版业占GDP最重也是海外出口产值最大。伦敦是英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创意产业以每年210亿英镑的产出值,位于金融服务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目前英国约1100个独立电视制作公司有近700个位于伦敦,同时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师,40%以上的出版业从业人员,三分之二的国际广告公司总部都位于伦敦,伦敦已因此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

伦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第一,政府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文化品牌,以规模优势赢得国际竞争力;第二,政府积极开展国际创意产业的交流活动,如开展展览会、研讨会等来扩大和提升国际影响及话语权,成功将其打造成“国际创意之都”的形象;第三,政府充分运用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优势,鼓励世界各国文化精英前来学习交流,打造多元文化提升文化包容力;第四,政府充分利用其健全的法律和金融配套服务,建立多种融资渠道;第六,政府和文化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城市的人文魅力。

三、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1.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状况

至2013年4月,苏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已达78个,规划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8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317万平方米,累计投资总额526亿元,主营业总收入212亿元。2014年苏州市成功入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工艺文化城入选国家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2.文化创意产业营运状态

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总收入自2009-2014年以来,从1118亿元增加到3565亿元,文化产业增值占地区产总值比重从3.6%-6%,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增速保持在全省的领先水平。但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整体发展情况和打造文化强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增速保持在全省的领先水平。

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上相差不大,营运状况大致情况是姑苏区占的创意产业值最高;吴中重点产业核雕;高新区的重点产业是苏绣;工业园区重点是服务业经营额最高;昆山重点是印刷业;吴江是丝绸;常熟纺织。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整体发展情况和打造文化强市还有很大差距,本项目选取典型的产业园和行业进行重点分析。

3.文化创意企业资本结构

通过调查研究苏州市的创意产业发现创意企业大部分为融资能力弱的原创型中小企业,可以引领产业发展趋势的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之间和谐的比例关系,可以推动企业间的有效竞争,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优化配置,苏州市文创企业数量已超过千家,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在自有资金量有限的前提下,又缺乏竞争力与有效的盈利模式无法吸引投资,对于有创意项目但缺少资金的中小企业,资金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可喜的是2016年3月,“10∶10设计生态链孵化器”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通园坊启动,是苏州牵手京东金融集团建设的中国电商行业针对设计生态链的首家孵化器,项目将互联网技术、金融服务和创意思维融合到文创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中。

4.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构成

截止2015年12月,苏州市各类人才总量22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7.8万人,高技能人才49.2万人。在这些高技能人才中苏州市文化创意从业人员超过60万,共有各类文化企业法人单位2万余家。

四、苏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

全球各地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千差万别,但基本上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总括来看,这些条件应该包括: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官方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定位,政策的引导和明确、文化创意产业法规与管理制度健全、地理区位优越、交通设施便利完备、通讯手段先进、各类相关专才与机构众多、配套服务到位等。而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条件是地理区位、经济实力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在苏州打造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政府应借鉴海内外创意文化产业形成、发展的成功经验,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等角度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形成条件,迫切需要解决的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条块分割、资源碎片化、缺乏竞争力效益低的问题。第一,地方政府部门要转化角色、功能与理念,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的政策沟通与咨询服务等,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与良性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资本以及文化消费的跨界融合;第二,政府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的喉舌功能,服务地方文化;第三,政府要加快创意型人才培育平台建设,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5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目标;第四,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发挥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出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性和阶段性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苏简亚,主编.苏州文化概论[G].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第8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第9篇:创意产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 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的专家佛罗里达曾说:“创意,现在成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来源。”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迈向现代化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与复兴的大道上。按照党和国家的部署规划,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大力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内容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对于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我国而言具有战略性意义。

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部门,具有自身的特性,从其产生之初直到现在的数十年间,对其概念的定义颇多。但是总结国内外观点,笔者认为,创意产业即为特定时代历史的产物,是源自人们创意、技巧与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融合多重产业于一体的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化的动态化产业。

二、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因

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原因可以从其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思想观念因素等诸多因素出发加以分析,作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创意产业由以下几点原因:

1.东北地区产业格局的不均衡

三大产业的发展比例、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等严重失衡,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模式的转型,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部门,具有跨多产业部门的性质,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共同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产业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不合理之处,这是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结构的不合理必然影响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和最大化,调整产业结构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内容,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其中一剂良药。

2.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观念滞后

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和动态化、创新化、集约化的经济发展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运用,人们普遍更乐于维持现状,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不甚了解,更没有广泛的实践运作。这种滞后的计划经济思想观念无疑成为东北地区振兴的严重阻滞,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理念必须通过创意的元素加入使得经济发展成为“活水”,使得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走上绿色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化轨道。

3.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地区,与创意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日韩两国毗邻。日本实施的知识产权立国,韩国则实施文化立国的战略,对于这两个“弹丸之国”而言,它们运用自己的创意理念与高科技相结合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推动了本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资源密集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则大多固守资源经济路线,对资源的有限性和短期性优势以及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东北地区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派遣由官方人员、专业人员、企业代表等组成的代表团到日本和韩国进行实地考察,为东北地区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4.东北地区创意产业潜力无穷

尽管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诸如观念、经济模式等的阻滞,这一方面更加坚定了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域风情丰富多彩、科技实力较为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工业文化独特,这些都是东北地区发展的潜能,通过政策的大力扶植和新观念、新路径的引入等可以将这些潜能转化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资源。

通过诸如对大庆精神的创意将其设计为数字电影、数字设计等创造经济价值;少数民族舞蹈可以通过创意的加入和高科技手段创造出高科技化的工艺品等。这样做不仅仅充分发掘了东北地区的资源禀赋,更加生动的展现了东北地区的地域风情、民族特色、文化景象等,此外对于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充分的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自建国初就备受党中央的关注,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大力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党中央给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给予的关注,近年来,更多的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创意产业的发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具有很强的政治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不仅仅契合了党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是符合东北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得到党中央和东北地区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根据东北地区的自身情况和我国长远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新时代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对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等加以调研与预测

通过对东北地区现有创意产业的调研和考察,结合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状况,制定契合东北地区实际的创意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近期措施。东北地区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传统、文化特色等诸多因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在技术处理、内容处理等方面水平较高,但在动漫话题的选择、受众心理的考察上很缺乏,这一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漫产业的发展。作为动漫产业最终是要消费者们接受,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和受众接受度的考察以及必要的互动是未来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东北地区创意产业而言,做好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基础调研工作更是欲善其事的“利器”。

2.建立创意产业指导中心

创意产业指导中心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创意产业的国内外专业人员、高校研究中心、创意企业代表等组成,通过专门的创新产业指导中心的建立给予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企业经营运作等加以指导,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该组织还应该具有对国内外进行人才引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职能。在这里创意产业中心即具备政府官方的性质,同样也具备非官方的社会组织性质,具有政府政策的“智囊团”、企业运作的指导者、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等一系列中介作用和指导作用。在未来的创意产业发展中实行多元参与、合作交流、顾问指导应成为该组织的发展方向。

3.发展高校中有关创意产业类的专业

诸如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文化营销学、影视设计、工艺设计等直接相关的专业和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间接相关的技术支撑专业的发展来促进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化,以满足东北地区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这些相关专业学生采取企业、学校、政府三方的合作培养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等,使其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创意产业的相关企业工作。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诸如设立新兴专业、培养方案创新等。在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必须突破以往人才培养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实行国际合作培养、“官、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发散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最终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懂技术、有创意、文化素养深厚、文化经济管理知识丰富的现代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创意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此外,将原来高校各院系中擅长文艺创作的人文科学老师、熟悉经济管理类社会科学的教师、及高科技相关专业的自然科学的教师们都组织起来,进行专业知识的互补和学习,通过引进国外人才对老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得高校形成一批既懂得高科技知识又熟悉经济管理知识和具备文化素养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创意产业的人才需要兼备文化素养、创意理念、经济管理、文化营销、网络工程、软件应用、艺术设计等多种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出创意产业发展和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4.综合运用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资源禀赋

挖掘东北地区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技术化手段使其知识产权化、高科技化、高附加值化、高创意化。如前面所说的民族舞蹈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科技文化化和文化科技化,成为数字电影、数字设计、现代工艺品等,从而进一步挖掘其蕴含的价值。从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文化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创意的加入和科技手段的处理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东北地区由于自身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独特的情况,创意产业的发展资源丰富,关键是要将这些资源通过新的理念、新的科技、新的方法来加工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挖掘起资源,资源将会逐渐消失或被他国利用,动画片《花木兰》正是一例。

5.组建创意产业协会

创意产业协会应该作为指导东北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规范者和协调者,与创意产业指导中心合作,共同促进创意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借鉴目前国内行业协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到组建行业协会可以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进行行业自律,更加妥善的协商未来创意产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政府的指导下,做好行业规范的制定和不断修正的工作,以便于规范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部门向着有序化、合法化、合理化、高效化、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创意产业行业协会还应该具备行业洽谈协商的功能,通过定期的东北地区创意产业行业会议的召开来更好的构筑起多元交流、信息畅通、效益显著的沟通平台。

综上所述,创意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政策的前提下,采取契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的一系列发展措施和路径的选择,相信在未来的数十年它一定可以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创造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奇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