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精选(九篇)

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

第1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高校课程;课程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59-03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关键。高校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理念、主体、客体、目标、途径、模式与制度七大要素,其中,培养途径的选择与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及其体系,它合理与否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构建原则,科学设计出适应自身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课程体系概述

目前,关于高校课程体系概念的主要观点有“要素系统说”、“内容实施说”、“关联整体说”。这些观点只反映了高校课程体系的部分特点。整体上说,高校课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课程体系是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的,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模块化,课程体系是结构化了的课程,必然是由具有若干特定功能的课程模块组成;(3)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构成应体现系统性,确保系统最优;(4)开放性,课程体系一经构建它就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是它不是静止的、孤立的;(5)层次性,课程体系由不同层次的课程单位构成,对应地也会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鉴于上述,高校课程体系是一个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的由若干课程元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开放系统。它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程元。在微观的单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它是指课程章节内容,在中观的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和学校课程体系中它是指单门课程,在宏观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它是指具体学科专业。与之相对应,高校课程体系就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本文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指中观层次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采纳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提升计划、创新实验班等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充分吸收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双语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优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更新课程内容。与之同时,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要有适当的前瞻性。例如,要实现某种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就要在原有课程体系和现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凸显培养新型人才类型的课程体系。再如,若要构建某些专业核心竞争力,就要依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发展性地构建课程体系。

2.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原则。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考虑过多的专业教育造成知识范围过小、岗位适应面较窄的问题,又要考虑过多的基础教育造成专业方向不易明确、在学制之内难以完成合格人才培养的问题。对于口径宽的专业,一进校就定专业,在一定阶段之后再分方向;对于口径窄的专业实行大类培养,先模糊专业身份,在一定阶段之后再进行分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允许本、硕专业打通设置课程,为复合型人才和贯通性人才培养提供机会。此外,在教育时间的分配上以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在教育内容和途径上则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与普通素质教育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含多重内容,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之外,还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体魄、情感、人格等各方面的身心素质的养成和完善。这些目标的实现要重视理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切实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也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内,处于从属地位的现象。这些目标的实现还要逐步加大本科生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4.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注重学生“公平”和“个性”发展落实到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就是要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程的设置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设的课程。它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程内容提供给不同的学生,允许学生选择课程,以延伸学生的知识范围,适应学科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这两类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公平的、个性化的发展。

三、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要将若干课程元组成的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具体包括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单元的选择、课程内容的整合。下面笔者就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谈谈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它在横向上构建了理论、集中实践、B学分5等“三个系列”,纵向上构建了基础、专门、综合等“三个层次”,总体上形成了“横向三系列,纵向三层次”,包含公共基础模块、学科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及方向模块,认识性实践模块、专门性实践模块、综合性实践模块,B学分基础模块、行知与发展模块、提升模块等九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结构的搭建还要优化结构学分比例。一是减少结构总学分。二是调整“横向三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学分,使其比例大体上为10∶3.3∶1。三是在结构学分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理论课中选修课的比重,使得选修课的比重不低于25%;增加实践课的比重,使得实践课占课内教学比重不低于25%;增加B学分中创新学分的比重,使得创新学分的比重不低于25%。此外,纵向上,均衡设计课程进程,使得课内教学(即理论课和集中实践课的教学)每学期不超过25学分。

2.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1)理论系列课程体系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分为必设课程和选设课程两个类型。必设课程由全校统一要求的普通教育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教育课程组成。前者包含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等;后者包含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选设课程主要由全校统筹的普通教育选设课程和院系教研部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组成。前者包含数学类课程、物理类课程、电子电路类课程、信息类课程等,后者主要是指专业方向课程。(2)集中实践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由院系教研部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集中实践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认识实习、企业调查、集中上机、专业实习、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类型。(3)B学分课程系列的内容选择与设置。该系列课程由学校统筹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类型,其内容涵盖B学分课程体系三个系列,具体包含了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工作与公益劳动、认识实习与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技能认证等课程类型。

3.课程体系内容的整合。一是校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校管基础课程的整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采用“8+4+x”模式,其中,8、4、x分别是指必修学分、限选学分、任选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课程学分的比重不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分30%。整合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保持人文学分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将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成小型课(1学分、16学时的课程),增加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将学校统筹的选设课程分类设置课程模块并设定基本标准,供开课单位选设。此外,还整合了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内容。(2)校管B学分课程的整合。B学分课程主要对应着实践育人中的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在将实践育人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合理增加实践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文体活动,课外技能认证。将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科研研究训练、学术论文或研究成果撰写与发表等纳入课外科技创新课程体系。进一步将课外文体活动课程体系细化为文化、艺术、体育三大类活动,其中文化类活动主要包括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各种主题演讲赛、辩论赛、读书活动、征文、讲座或学术报告等;艺术类活动主要包括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各种艺术竞赛和展演或汇报演出等;体育类活动包括除运动会之外的其他体育比赛活动。此外,还将各种专业资格认证证书的获取纳入创新学分。二是院(系)管课程体系的整合。(1)大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学院,应在校管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大类所涵盖的专业的差异,尤其是在专业优势特色的差异、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差异、就业率高低的差异等,科学统筹院(系)内外教学资源,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形成经济适用的大类培养课程体系。(2)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整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整合课程资源,设置能反映专业核心内容的大型课、巨型课(大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4但小于6,学时大于等于64小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4周小于6的课程;巨型课是指学分大于等于6,学时大于等于96或教学周大于等于6周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真正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设置新生研讨课或微型课(即学分为0.5,学时为8的课程),该类课程是由学科专业领域知名专家以学术讲座、专题方式开设的,以反映学科前沿最新发展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此外,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和量力设置创新实践课程;对于宽口径的专业,还可合理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形成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2]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3]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4]巩建闽,肖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5]杜惠平,刘显忠,冯辉宗,等.普通高校“A+B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6-120.

第2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伴随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中等师范学校或独立升格,或合并到高校,使初中起点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进入了“五年一贯制”的轨道。学历层次提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思考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个因素并给予准确定位,就显得极有价值和意义。

1.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造就合格的小学师资

课程体系首先要从确定课程目标开始,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价值和任务界定,明确规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方向和具体任务。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决定了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实施以及培养质量的评估,因而明确课程目标对于开展教师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纵观各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培养目标已经由帮助教师胜任教学工作转为进一步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目前,我国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制约这次改革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需要通过新课程体系的确立得以落实。教师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优化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课程改革提供切实的帮助。因此,确立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造就合格小学师资的课程目标,成为新时期我国专科层次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追求。表现在人才规格上,我们认为,通过五年一贯制培养的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将具有适应新时期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素质,不仅能够承担小学多门学科和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等教学任务,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而且在教育科研方面有明显特长,真正成为一个自主成长型的教师,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2.课程结构定位:综合化、专业化与实践化相结合

(1)学科课程要向基础性、综合性发展

传统课程体系过分追求学科结构的完整性,使课程高度分化,从总体上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相应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而使教学走入误区,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了基础性和综合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现了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这就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映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需要更加注重将众多反映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新成果的内容设置到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目前师范院校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的比例太小,且分科课程内容过于专业,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师教育课程的综合化改革势在必行。

(2)加大教育类课程比例,凸现教师教育专业化

课程结构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尽管不同学者对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构成有不同的见解,但在强化师范性、注重学术性的认识方面具有共识,即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基本知识、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技术。回顾我国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教育类主要开设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科目,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课程专业特征不明显,教师教育有其名无其实。因此,新的课程方案应进一步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增设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发展史、小学教育科研、课改通识培训、教师综合技能训练等课程,以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实现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整合。

(3)强化实践类课程,打造教育教学技能

由于传统师范教育偏重知识传授,忽视技能操作倾向的影响,师范毕业生上岗后不会教学或适应教学慢的弊端比较突出,因此,在课程结构中,进一步加大实践力度,帮助学生在岗前获得教育教学实际经验,就成为小学教师培养追求的目标之一。从根本上讲,教育教学过程所面对的情境不断变化,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适应新情境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自实践经验。正像医学专业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来掌握实际医疗本领一样,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应通过加大实践锻炼的力度来深入理解教育与教学理论,掌握实践技能和实践智慧。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感受到对象的真实性,才能体验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才能了解和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才可能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待。为达上述目标,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学生的实践时间,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实践机会;还可以通过在小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设“课堂教学技能综合课”等方式,来训练、整合学生的各种技能,保障教育见习、实习,让学生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检验,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学会在实践中的反思与整合。

3 课程实施定位:体现主动学习,突出自主建构

第3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

第4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5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规范化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师范院校和其它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该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以此来调整培养目标、构建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课程标准的颁布刺激和带动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模式的调整和革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然要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指教育类课程体系)。

2.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教育专业化成了时展的主题。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要明确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当具备什么知识、素质、能力和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已经给出了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要处理好“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高素质教师应当通过什么课程来培养,就是“学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设置什么课程体系来培养。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必须推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3.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的紧迫任务

从1999年酝酿基础教育改革,到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再到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数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的师范大学,必须引领并推动基础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当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的文件,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引领并推动课程改革而不是停滞不前,在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及培养模式上应该及时改革,不断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4.现有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单一,学生实践时间缺乏的普遍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与一线教学实践对教师的要求相脱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以及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推行,以前仅仅依靠一门“教育实习”课程搭建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展,必须构建基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新体系,才能符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要求。

二、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与灵活性结合原则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放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人才培养新要求做出快速的调整。开放性的课程结构能根据社会对学生就业评价、国内外教师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经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形势做出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灵活的调节,及时更新。

2.统一性与特色性结合原则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当遵行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统一性的实质是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全程规划、总体设计、通盘考虑。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应当富有特色性,允许各校根据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以及学校办学水平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遵循教师教育的统一性原则,必须对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课程加以整合,使整个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既具有阶段性、针对性、连续性,同时又要有灵活性,形成各校培养人才的特色。

3.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职前教育知识要求以及教育实践时间的规定(不低于一学期),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设置旨在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教育理论课程,以便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同时,要加强实践环节,一方面要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跟班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师范生职业能力。

三、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

1.调整课程结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职前教师教育教育类课程目标分为三个模块: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及行为,具有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可以通过19个课程模块来进行构建,结合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比较成熟的课程、与新课改相吻合的课程、国内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以及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所作的调查等,可以将课程结构分为通识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知识、技能。通识课程要通过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注重树立学生教育信念与责任,培养学生教育知识与能力。通识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学科教学中应当具备的学科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素养。学科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使学生能认识到学科教育的价值,掌握该学科在中学的知识体系及其与实践的联系,认识该学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变化及要求,能从当前中学各学科教学的需要进行校本研究及开发。学科专业课程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

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教育实习等,师范生通过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能全面体验教育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教育责任与信念,具备基本教学能力,将实践环节贯穿到所有相关教育课程模块,形成连贯进行的实践课程系列;落实教育实践不低于一学期规定,充分保证学生观摩和参与教育实践的时间。

2.增设特色课程

教师教育特色课程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在教师职业中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的教师综合素养。特长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能展现自身兴趣和爱好的课程,学生必须选修1~2门课程。开设为公共选修课程。

3.优化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就是要更新课程内容,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要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1],将现有教育类课程与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模块进行内容的充分融合,构建开放的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群。

第6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护理本科;课程体系;人文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41-02

为适应新形势社会对高等护理人才需求的趋势及护理学生从业要求的广泛背景,高等护理教育应当强调学生具有多维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注重护理学生人文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突出表现在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近几年,护理高等教育也将以此作为教育的重点。因此,研究与探讨高等护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决定护理教育的根本方向,决定着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而也决定我国护理本科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课程体系是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部分,研究制订科学的并富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基础,因此,研究构建护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护理教育逐渐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改革,突出的表现在课程设置理念发生了转变,如从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向如何培养护士执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转变。它们分别是:进行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完成护理任务所需要运用的护理知识;各类常见疾病基础护理技能,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以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及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包括: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知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考虑给予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的机会,在课程设置时要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新形势及护士考试大纲的新变化,我们提出了以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显人文”的高等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厚基础”,即专业基础厚实,护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即注重学生对医学知识原理护理活动中的运用性;“强能力”,即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好,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注重培养护理学生在完成护理工作及护理任务中的能力;“宽口径”,即专业方向口径宽,强调学生具有多维的知识学科和技能结构,同时能适应临床护理相关学科的需要;“显人文”,即突显人文修养,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以及在一个医疗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将高等护理学生人文修养和创新培养贯穿于护理本科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护理学生人文修养与创新培养新模式。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突出三个特点;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拆分课程”、“优化重组课程”、“基于网络的教学”等做法逐步实现“小课程大容量”的思想。

1.转变高等护理教育理念。利用和开发临床护理教育资源与技术,精选护理专业知识课程内容,加强会意性(潜在性)知识培训,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2.运用系统思维,构建体现现代医学卫生服务模式、以人为中心、以护理为主线的新型高等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削减部分基础课的课时,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满足临床用人和学生成长的要求,满足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要求。达到贴近专业、贴近职业、贴近岗位的目标。增设《护理学专业导论与护士人文修养》、《社区护理》、《心理护理》、《医患沟通》、《健康教育》和《护理科研》等课程,使课程结构突出护理特色。另外,增强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把基础医学相关学科的内容有选择地组合到一至二门综合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专业概念。并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扩大多科学知识面。

3.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重组和优化教育要素(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评价),加强护理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修养的培养。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着眼于人体的身理和心理整体护理,并强调心理、社会层面的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护士的人文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也日显重要。如何增加护理专业人文社会学科的课时数,或是将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除了加大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比例,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进行研究和充分论证。

4.增加实践课比例,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课时,对理论和实践比例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是护理本科教育的核心。构建以行业主导、学校与医院共育人才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根据护理岗位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按照我们提出的“强能力”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强能力”不仅是让护理专业技能强,注重培养护理学生在完成护理工作及护理任务中的能力,还表现在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交流的能力,采取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第一年级参加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突出护理临床技能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紧密结合,以培养的护理学生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为标准的教育理念和“以人为中心”、“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实验、见习时间,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并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等实践。

5.课程设置的模块。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医学基础、专业基础、护理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等五大模块组成。在课程模块中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注重培养护理学生的综合知识向综合能力转变,更多的应用综合性、跨学科的护理课程和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专业实践课程,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安排不断减少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的比重,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的比重,增加实践,并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护理等实践,选修课的比重将加大。(见下表)

护理专业本科课程模块主要课程设置

第7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一、概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已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总结多年来的成功办学经验及已取得的一些特色成果,全文主要从专业定位与课程结构改革、课程体系的深化与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研究。

二、专业定位与课程结构改革

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是学校建设的灵魂,课程是专业建设的灵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技能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三大方面。根据本专业行业的岗位要求,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提升基本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夯实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形成职业关键能力的专业能力课程和职业岗位拓展的专业拓展课程四大部分。

三、课程体系的深化与改革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着知识覆盖面广、专业性较强、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与现行课程标准相融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建筑工程识图、广联达软件算量、模拟招投标等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推动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在本专业形成了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了“课证赛融和、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特别是针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能力课程,其课程内容更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深化校企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对毕业生进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进一步确立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关的“核心课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重视与“核心能力”培养有关的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注重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发利用。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建筑工地认知见习、模拟岗位分项实训、考证与综合模拟实训及顶岗实习的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保证实践教学课时达到总学时50%以上、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训教学学时的80%。我校建成了建工基础、建工综合校内近3万平方米,30个校内实训室外,与广州恒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余家。与企业实行企校合作订单培养,使本专业学生“善识图、能计算、懂技术、会管理”的核心技能得以充分训练,最终达到培养适应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3.校企合作育人,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以能力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加强教学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抓住“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更新建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务、上岗证培训与考证等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标准,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搭建行企校三方联动合作育人平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及与课程标准,开发校企合作课程5门,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5本,建立了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5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

四、结语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后续将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人才共育”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做进一步的调研,为“课程服务专业”,“专业服务产业”,创新富有建筑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欧阳丽 基于能力发展核心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J].教研理论,2011,(12):12-15。

[2]周晖 程忠国 鄢维峰 发挥建筑行业企业背景优势,创新政行企校合作育人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5):70-72。

第8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土木工程

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可工厂化生产、施工速度快和绿色环保等其他结构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钢结构形式增多,其越来越受到我国建筑界的重视。钢结构市场的日益增大,急需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丰富经验的钢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才。而目前本科教育领域出现的毕业生知识面单一,动手能力弱,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既不适应当前工程实践复杂化的趋势,也不符合教育领域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了本科教育可持续性发展。[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使学校教育和企业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人才,需高校教师不断探讨和实践。[2-4]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钢结构工程由“钢结构设计原理”和“钢结构设计”两门课程进行阐述。“钢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讲授受弯构件、受压构件以及连接节点等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钢结构设计”主要讲述在建筑应用中,各种形式钢结构的设计计算、构造以及施工技术,它更加接近实际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总结该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并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将实践能力有效贯穿到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达到学生在校门和工作岗位间的无缝对接。

一、“钢结构设计”的课程特点

“钢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各种类型建筑钢结构体系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布置、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以及设计构造要求;了解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防火及防腐蚀等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建筑钢结构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熟悉相关的规范条文;培养学生做到能够应用钢结构原理和设计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其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面广

“钢结构设计”课程包含了现行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大多数结构形式,面广量大,包含钢平台设计、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重型工业厂房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钢结构、大跨度钢结构、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在每章里都涉及该种结构的设计理论、构造措施以及相关的规范、规程。因此,该门课程既有一定理论要求、又要熟悉相应规范、构造,既要熟悉“钢结构原理”基本内容,又要熟悉相应力学知识。

2.课程学时少

为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各学校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显个性、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总体方案,专业课程都被大量压缩。我校“钢结构设计”课程的课时量为32学时,另有1.5周课程设计。该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而难,但教学时间又少的矛盾,教师们必须更好选择讲述内容,既达到培养钢结构设计专业人才的目的,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程实践性强

该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能力,让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手段,领会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熟悉相应的规范、规程,使学生能根据结构承受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及所处环境特点,设计出既安全适用、又经济合理的钢结构体系。该课程开设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掌握钢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直接面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指导学生如何把钢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

4.与相应设计、施工规范联系密切

作为一门结构设计类专业课程,必须与国家现行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密切联系。而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理论学习上,在课本上所接触的相关规范知识也比较隐晦,且都是经过编书者精简过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把规范和教学进行统一值得研究。另外,学生还需熟悉部分钢结构专门设计软件。通过该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

由于目前学生所见到的建筑物中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以及砌体结构这些民用建筑,对钢结构建筑很陌生。前期所学的“钢结构设计原理”难度又较大,从而觉得“钢结构设计”这门课程很难,产生了畏惧心理,加之学生没有实际工程经验,在本门课程学习中对工程设计也很陌生。因此,“钢结构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和其他课程相比,需要有所突破,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之外,更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的板书相结合

“钢结构设计”的理论部分以内力分析和结构计算为主,传统板书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同步,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具体推导过程,可加深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并且通过图片、动画和工程录像可以传递大量信息。

该门课程讲解中,对于结构的布置及构造要求这部分教学内容图量较大,若采用普通板书,既浪费时间也不能讲解透彻。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大量的工程图片、动画演示以及录像资料,清晰明了,更加生动有趣,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并且节约了大量课时。

2.案例教学贯穿整个章节

实际工程是工科类课程教学最具有活力的资源,把实际工程引入课堂,实施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书本中枯燥的理论活起来。在讲解每章之前,给每个学生发一份与内容相关的笔者曾经设计过的工程建筑图和工程基本条件。讲完结构体系布置后,学生的作业就是根据建筑图进行结构体系布置,并画出结构布置图。讲完内力计算后,学生根据结构布置图进行内力计算,以此类推。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工程实例贯穿整个理论教学。当整章内容讲完后,学生就完成了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熟悉该种结构的整个设计思路,还使章节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且把学生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补充教学课时量少的问题。

3.增加教学见习环节

虽然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图片和录像,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但这总是工程的局部和平面影像,不如现场观摩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虽然钢结构工程比较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能进入到现场,接触到实际钢结构工程的不多。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应至少每章内容都有一次见习机会,笔者在课后带领学生到自己曾经设计过的现场(也是每章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参观,现场讲解这些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和设计注意事项。通过见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学习兴趣。

4.学习通用设计软件,增强实践能力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已经广泛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和制图。学生在校园里如果提前接触和了解这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技巧,则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快速与实际对接,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笔者一般安排两次课(4课时)进行软件实践,在钢平台设计和门式刚架设计这两章内容讲解中安排(这两章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代表性)。安排学生到计算机房上机学习钢结构设计的通用软件PKPM,系统地讲述钢结构设计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在课后给学生机动上机时间,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5.设计规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由于“钢结构设计”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在编写教科书时,不可能把规范条例全部写入,一般都是根据需要含在教程内容中。但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看的都是规范条文,因此,课本知识与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距离。老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规范中是如何要求的。笔者在该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涉及规范要求的,一般是以规范条文规定作为引子进行讲解和设计。比如在轻钢门式刚架的设计中,基本都以“门刚设计规程”为大纲,逐条讲解和举例子。

另外,引入一些典型工程的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纸能补充学生课外相关知识和实践深度。

6.总结课程内容,精简相应课时

“钢结构设计”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是讲授该门课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课程内容分析,钢平台设计、多层钢结构设计和高层钢结构设计有很多相同处。多高层钢结构设计与学生已经学过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和高层结构设计有很多相同处。因此,在讲解中,挑出这些章节的不同出重点讲解,相同处则可减少课时量。另外,对于需做课程设计的部分,可在课程中减少课时,大部分内容在课程设计讲解时重点突出。

三、结语

“钢结构设计”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土木工程专业课。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增加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把工程案例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工程现场实践,把相应规范与教学紧密结合,增加相应建筑设计软件的学习,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总结课程内容,精简课时量,学生最大化掌握相应知识。总之,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能够达到学生在校门和工作岗位间进行无缝对接的目的。实践证明,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实施使本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看,本专业毕业生在建筑领域能力较强,得到了社会认可,也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邬峻. 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循环创新新模型与21世纪大学建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2]宋高丽.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钢结构课程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

第9篇:体育实践课的基本结构范文

关键词:能力本位;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刘俊华(1974-),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管理;黄鳎1976-),女,江西萍乡人,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2013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编号:JXJG-13-46-7),主持人:刘俊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7-0067-04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此,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会计类的专业,但是与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会计专业人才相矛盾的是大批的会计类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索。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当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能力本位、实践教学与实践课程概述

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指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个方面的综合。而职业能力则是由若干个综合能力所构成的。强调能力本位,其本质是强调核心技能和核心技术,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高职院校需要从岗位需求来确定能力目标。和传统课程体系相比,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践课程体系的针对性更强,可操作性也更强。此外,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践课程对教学过程的条理性、计划性也比传统课程体系要更高,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更完整、及时和准确地反馈信息,这样才能使得课程体系适应同一专业领域各个岗位的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在能力以及适应性方面具有更强以及更明显的优势。

众所周知,实践才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对此,突出能力本位,立足于实践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才是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而实践教学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做到对职业相关素质的培养。在众多实践教学模式中,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最能营造出真实的育人环境,加上其与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程度,足以发挥出高职学校的办学专业特色,为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2007年,总理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同时,《报告》指出:“只有职业教育才是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1]。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办学的理念应该是“开放”两字。开放是指体系、机制以及模式的全面开放。在三个开放中,体系开放指的是面向全社会的真正的开放;机制开放指的是学校及各行各业的共同参与;模式开放指的是职业教育要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来开办。然而,现实的职业教育却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顶岗实习方面,教育部的要求是:毕业前半年,在校学生都要开展顶岗实习,这种顶岗实习应该是按学校的教育规律和教学秩序来进行。如果学生来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企业是很难做到按学校的教育规律和教学秩序来开展顶岗实习工作。于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只能依靠学校开放办学理念,开设实践教学课程来代替学生去企业的顶岗实习。这时就要求学校走出传统的、封闭式的演练和验证式教学,以贴近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践课程来代替企业内的顶岗实习。高职院校的自身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视严重偏倚

就学科性质而言,会计专业其实是非常注重实践应用的。正是因为会计专业的这一特点,它要求学习者既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学习者能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然而,由于高职会计专业沿袭于过去的学科观念,专业知识的设置相对较难,在会计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实践业务操作机会的情况下,很难提升专业能力及操作能力[2]。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今社会,时代与环境都在发生变化,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甚至还有些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是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根本没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加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仍然是以应试教育模式为基础,这使得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理论性非常强,且并没有多少实践课程,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就无从显现。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已逐步开始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因其重视程度还不够,直接导致实践课程无法从理论课程体系中独立出来。此外,实践课程的教材也不够成熟,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比较落后。从实现了实践性教学的高职院校来看,其实践课程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出纳、审计及税务类的实践课,但这类课程并没有对这些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学生实习后自然还是不知道出纳要做些什么、审计怎样开展、企业办税该如何操作。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缺乏实践技能,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仍然不强,自然也就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高职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配合

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学培养模式一般是在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计划来完成教学目标,开设什么课程一般没有交流与沟通,课程的内容常常存在重叠和互补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也就无从获得更高的职业素养。如会计专业学生有两门必学的专业课程――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门课中“资金时间价值”和“存货管理”等内容有大量的重复,无法有效的体现会计专业的岗位能力。

(四)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环节依然依从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并未独立,其实训内容的安排及其过程都比较随意,这都无法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没有足够的技能训练,也就无法让学生对会计职业岗位有清晰的认识。此外,实践课程还存在考核标准不严格的现象,实训的结果常是实践教师的主观印象。由于经费等问题的存在,有些高职院校无法配备现代化的实训设备,也就无法实现会计仿真模拟环境。有些高职院校,由于校外实习基地较少,现有的实习基地无法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这使得会计专业的实习流于形式,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五)课程评价指标不科学

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的是结果评价,即以卷面分数作为职业技能的评价指标。这样做强化的是学生对会计知识死记硬背的能力,根本无法提升其实践业务操作能力[3]。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措施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学习与职业相关的知识。众所周知,职业能力是核心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关键是要突出职业知识的学习。因而,职业院校不能对学生进行单一能力的培养,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社会的残酷性也要求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力度,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挫折及可能遇到的风险。

2.培养与职业相关的素质。当前,人才的需求标准比以往更高,而且也更加看重人才的道德素质。为了能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职业院校就需要突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就要将培养学生道德及技能加以充分地考虑。因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及其他能力四个方面。这当中的基本素质能力,指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政治理论道德修养课程体系来实现,同时配备一些院级选修课体系、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及各种社会活动等课程。

3.培养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培养专门技术能力,这也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不仅是针对学生,还要针对职业院校自身。因此,可以这样说,职业技能的培养不仅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征还应该是职业院校的本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去掌握和愿意去操作,而在于学校能否有效实施。职业院校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准确地定位,才愿意投资于实践教学,只有如此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欢迎,职业院校和学生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4]。

4.开展与职业相关的终身教育。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工艺、新的技能、新的岗位和新的行业,这些也对人的技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企业岗位技能提出了新的标准。这些变化都要求人们需通过不断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职业教育适应时展特征是具备了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所以,在当今社会,人只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今后,对于技能的不断学习将会成为普遍的现象,职业教育必须承担起对技能学习的责任[5]。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1.具备科学的构建方法。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基于人才培养基本框架来进行。首先,要重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定位越高越好,人才培养目标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位,要使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定时,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否则容易拔高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必须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这也是办学模式准确的定位要求。只有找准定位,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也才能帮助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出色发挥。

2.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首先,要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行开放式、互动式地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今后岗位相适应的技能。其次,让教师进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参加职业技能师资培训,这些都能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最后,从相关企业聘请专家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是目前职业教育中比较合理、水平也比较高的一种师资队伍[6]。

3.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强化。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设置专业课程,并且注意课程间的关联性,有所区分有所联系地开展教学工作。如对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及报表会计这三门课程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明确教学目的。成本会计负责成本的核算,因此课程设置时对成本会计的教学要求重点是各项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管理会计负责成本的分析,课程设置时对管理会计的要求重点是比较成本的构成、成本的历史发生情况及各项计划指标;而报表会计主要负责报送相关的报表,课程设置时对报表会计的要求重点是向部门经理报送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各项费用分类及罚息明细等。对于出纳这个岗位,教学时就要能体现出出纳负责现金与支票管理,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以及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等职业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来设置不同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及今后的就业意向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课程群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扎实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迅速适应毕业后的会计岗位工作。

4.改进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分批去企业实训,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5.考核形式及选课制度灵活化。为了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的能力,可以改变传统以分数为主、以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模拟实务操作、研讨、课程设计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以达到对学生的能力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同时,为了配合课程模块化结构,可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度,学生在学习规定的必修课的基础上,选择的空间更大,更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更能保证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7]。

众所周知,高职会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的完善需要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社会多方共同参与。改革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其方向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内容是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研究、专业标准设定、课程标准设置以及项目设计等方面。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新课改思路的基础上加大改革的力度,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提高会计专业的课程效益,从而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向基于能力的方向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2007lh/content_553165.htlm.

[2]牛瑞新.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广西轻工业,2009(9):166-167.

[3]陈美丽.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5):68-71.

[4]薛文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2):77-80.

[5]李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