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第1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入开展,能够改变对外汉语教育现状,对更好开展国际汉语教育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其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对其发展历史、现状、路径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发展前景,以引导汉语国际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

迄今为止,汉语国际教育已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发展之初,是对外汉语教学。在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之下,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提升,成为仅次于英语的强势语言,对传播汉文化有利。伴随汉语教育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汉语学习的热潮,部分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内容融入于国民教育体系中。自2011年起,我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将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推向新的台阶,同时为其提供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应引导汉语国际教育积极迎接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虽然教育正在火热开展中,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问题,可能制约和阻碍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进程。首先,就宣传工作而言,宣传力度较小,影响力不够;其次,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中,未能打造特色化的优势,对留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再次,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是重要施教者,但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进一步阻碍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第四,汉语国际教育活动开展中,重视语言教学,忽视汉文化推广,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第五,汉语国际教育未能与国际相接轨,不利于对高层次留学生的吸引;第六,汉语国际教育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够均衡,导致学生流动较大;最后,关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事项中,未能提供更为深入的服务,导致对欧美等国家留学生的吸引力较小,不能满足留学生的教育需求。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

就汉语国际教育而言,要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创设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对汉语国际教育加强正确引导。现阶段,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主要有:第一,在世界范围内创办孔子学院,掀起一股“学孔”浪潮。孔子学院最初在韩国首尔创建,截止到2015年末,我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创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吸引着百万学员,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能够针对孔子学院的发展与建设问题而积极开展大会,对其未来发展而加强研究。其次,为鼓励外国学生参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我国创建系列汉语比赛活动,并设定基金会,给予参赛人员以奖励。例如,汉语桥比赛,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参与热情。最后,政府等部门为汉语国际教育相关机构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推动其发展进程。

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前景

汉语国际教育的推进,对推广汉语和传播汉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其发展现状,对未来发展前景有所预测。首先,相关部门有必要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的国际地位。对此,相关人员应坚持汉语“走出去”的发展策略,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的重大意义,以引导汉语国际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其次,仍然坚持以孔子学院创办途径为主,使其成为宣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一方面,积极扩大孔子学院的规模,在世界各国的诸多城市中积极创办,以提升学员和施教者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在发展孔子学院时,应以国别研究为重要基础,使孔子学院更具针对性,并汇集多方力量而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进程。再次,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如培养骨干教师、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汉语教师本土化等,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最后,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使教育手段越趋现代化,有利于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水准,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五、结语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汉语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纵观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与途径,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汉语国际教育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地位、扩大孔子学院规模、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确保汉语国际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02).

[2]卢达威,洪炜.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06).

第2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德国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作者简介]孙立峰,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100875

[中图分类号]H195: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219-04

随着汉语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加强海内外特别是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已成为影响汉语国际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一点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汉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拟择要介绍和分析德国的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对当前的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重点及课程设置提出相关建议。供学界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参考。

一、德国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2年中国成为德国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以来,中德两国在政治、经贸、文教等领域的交流更加频繁,德方对通晓汉语和了解中国的专门人才需求旺盛,从而为德国的汉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国汉语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种现状,总体上也体现了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正所谓个别体现一般,因而个案的分析也才更有认识价值。

1、持续升温的“汉语热”

伴随中德两国在各个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德国的“汉语热”也日益升温。表现在:一是在校学习汉语人数持续增加。近年来在德国选学汉语的大、中小学生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日渐浓厚。二是汉语学习群体构成广泛。除高校、中小学等在校生以外,来自公司职员、政府官员、退休人员、家庭妇女等不同社会层面的汉语学习群体也正迅速增加,德国的汉语教学由高校专业化、精英型迅速向大众化、普及型转变。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教育。汉语在德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三是汉语教学机构多种多样。面对越来越多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不同的汉语学习者,社会上的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中文学校、中文补习班应运而生。近年开办的11所孔子学院以及孔子课堂,更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平台。

2、德国汉语教学和应用的新特点

“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使德国的汉语教学、汉语应用和汉学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汉语专业成为热门。曾经只有少数学生问津的汉学专业,如今已由冷门成为热门学科。由于报名人数多,而汉语师资短缺,一些高校的汉学系不得不将汉语列为限选专业。二是汉语应用人才炙手可热。中德两国关系的递进加速了对汉语应用人才的需求。德国的汉语人才在对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与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形成反差。三是汉学研究获得新的发展。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西方的汉学研究,汉学成为西方人文科学中增长最快的学科。近年来,德国汉学发展迅速,许多大学开始增设东亚系,并将中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汉学研究已不限于传统上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等的研究,而是更多地关注和聚焦中国当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问题。

3、德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快速发展的德国汉语教学,目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资质欠缺。无论是专门的汉语教学机构,还是业余的汉语培训学校,师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汉语教学的发展。现有的专业汉语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迅速扩大的汉语学习群体的学习需求。从教师资质上看,因为缺乏专业汉语教师,几乎所有的中文教学和培训机构(包括大学汉学系、中学、各类中文补习学校等),都不得不聘请兼职人员从事汉语教学。兼职汉语教师大都属于“半路出家”,缺乏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经验,但其优势是德语比较熟练,应聘中很有竞争力。这种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兼职教师良莠不齐且比重过大的状况,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教材种类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德国目前使用的汉语教材种类单一,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不适用当地教育。以中小学教材为例,目前德国有30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由于教师无从选择适用于中小学生的汉语课本,所用教材都是针对大学生和成人的。高校所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少学校还选用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内出版的教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不畅,教材流通和选择不便;国内现有的汉语教材在容量、教学背景等方面缺乏针对性,等等。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德国汉语教学界的重视。

二、从德国汉语教学现状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

德国的汉语教学现状,特别是其存在的汉语师资和教材问题在现阶段海外汉语教学中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此,本文结合对德国汉语教学现状的个案分析和笔者在德国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与体会,对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及海内外各类汉语教师培训提出如下建议,希望有助于面向海外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更加适应海外汉语教学的实际需求。

1、加强汉语汉字知识的教学

作为前提,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及各类兼职教师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汉语汉字本体知识。目前在海外的许多兼职汉语教师尽管他们有所在国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但往往因为缺乏汉语汉字知识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很可以给我们的师资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据考察,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考生中有70%以上的专业背景与“汉语汉字”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绝大多数人不具备或缺乏汉语语言学、语言学理论、汉字学、中华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应高度重视汉语本体知识及教学能力的培养。未来的国际汉语教师要把丰富、拓展和深化这些知识当做是首要的并且是终身研习的内容。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必要的汉语、汉字知识和基本的语言学知识与理论,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实际上未必如此。有意无意地以为“普通话好一点的中国人都能当汉语老师”的观念,在一些学习者和培养单位的管理者中都大有人在。而教学实践表明,海内外不少兼职教师缺乏的正是诸如汉语、汉字的结构单位、结构方式以及汉语的组合应用规则等知识,因而未能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应加强而不是忽视汉语、汉字知识的教学,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益。

2、加强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培养的“汉语硕士”是为海外培养汉语教师或汉语教师志愿者,那么在加强汉语汉字本体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他们汉语教学能力的训练。这是因为目前在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尤其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没

有任何教学经验。而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汉语教学情况复杂,许多大学、中小学和各种形式的汉语学校大都各自为政,具有相当的自主性;而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语言教学大纲往往由州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没有考虑汉语学习的特殊性;一些汉语学习者学习目的模糊、语言学习的水平标准也并不确定,因而遇到学习困难时其学习动力就难以维持;加之海外本土汉语教材匮乏等问题,都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对汉语专业硕士教学能力的训练和拓展,包括根据实际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规划和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因地制宜编写教材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以培养他们在海外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当然,教学能力的培养更要包括诸如课堂组织和管理、教学内容展示和活动安排等,以保证他们能够胜任各种类型的汉语教学。这些方面的内容在汉语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但还需要结合海外复杂的教学情况予以充实。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硕士的培养实施过程中落实到位,训练充足。

3、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

外语在汉语教学特别是海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外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汉语教师的工作绩效。在海外普及型汉语传播的现阶段,外语强则教学易,外语弱或不会所在国的语言则教学难、工作更难,这是海外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与切实体验。因此,应该加强外语,特别是加强非英语外语(小语种)的培养和培训,以适应所在国或可能前往国家的汉语教学能力。以德国为例,尽管接受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懂得英语,但英语对德国人来讲,和中国教师一样,也是一门外语,多数人的英语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利用英语作为媒介语辅助汉语课堂教学,其效果不可能十分理想。如果教师能用学生的母语(德语)辅助授课,则不仅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也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易于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实际上,“看中外语”是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非英语母语国家,特别是一些更小的语种国家,对我国外派汉语教师或志愿者的普遍性的要求和标准。而海外的教学实践也正表明:外语(特别是学习者的母语)在汉语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少专家指出:小语种师资紧缺“是汉办所面临的挑战”,今后应该继续加强小语种汉语人才的培训。可以认为,加强专业硕士的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外语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适应和开拓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不仅是有关培养单位,在学汉语专业硕士亦应重视自身外语能力的强化和提高。

4、加强海外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通俗地讲就是跟周围人员打交道的能力。就我们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师而言,其社交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之外与所在国同事的人际相处能力、与所在院校的工作协调能力、与我驻外使领馆相关部门的联络配合及获得他们支持的能力、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友好相处能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拓展所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汉语教学。外派汉语教师在海外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会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具备较强的海外社交能力对化解这些难题至关重要。在机场和接机的外方同事初次见面开始,个人的人脉和社交圈子就开始形成了。若擅长交际,拥有人格魅力,社交圈子会不断扩大;反之,不注意发展社交能力,就会使自己处于相对孤立甚至隔绝的境遇。据我们了解,中方外派教师、志愿者和外方用人单位及外方同事相处不够融洽,乃至发生冲突的不愉快现象亦时有出现。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复杂,责任也不一定都在我方,但我方某些教师缺乏社交能力、情商不足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诚然,搞好汉语教学是每位外派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作为中国政府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形象代言人”,教师的工作显然不能仅仅停留在有限的汉语课堂上。课外师生双方的众多互动和活动以及同国外人士的广泛接触、友好交往,特别是与所在院校的汉学家的良好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开展尤其是发展汉语教学事业离不开有关汉学家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而这些本质上属于汉语教育的拓展与跟进活动,显然要依托于每位海外教师的社交能力与人格魅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和行为实不足取。海外教师应该在课余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主动与学生和同事搞好关系,积极结交当地朋友,主动融入当地社会,使汉语教学与社交活动处于良性的循环和互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及汉语教师志愿者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历练,提高他们未来在海外进行汉语教育的“国际情商”。

5、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包括德国在内的海外“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是相对以前的低温而言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迄今真正坚持学习、研究中国语言文化的人在西方依然是少数,中西方之间的了解和理解还远远不够。中国人和欧美人在许多交际场合中,“语言上、思想上、跨文化的交流和知识上所存在的障碍和误会还是很多的”网。因此,应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其中最为理想的教学实施是让我们的培养对象多掌握“赴任国”的文化知识和交往习俗,特别是跨文化交往的具体知识与技巧,这样才易于理解、对应、乃至融入异质文化,从而为顺利开展汉语教学和成功地进行社交活动提供保障。以赴德国从事汉语教学为例来看,中德两国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为此,教师应多搜集与德国人交往的各种“不和谐”案例,诸如个人收入、年龄、婚姻这些常识私、禁忌会引发诸多交际问题之外。敏感性政治话题也是造成中德不和谐交际的重要原因。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德国人的公私观念、理性的民族性格亦需准确把握,否则就可能会使双方陷入误解、尴尬的境地。我们应充分理解、遵守德方的“文化规约”和观念。面对赴任国家与我们迥然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规约,我们在汉语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介绍或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以此强化未来的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往意识,增强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德国的汉语教学现状,特别是德国汉语教学存在的师资短缺和资质、教材等问题,在现阶段海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现了现阶段汉语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些共性。德国汉学专业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同样反映出了有汉学传统的国家及其相关院校汉学研究新的发展和变化趋势。而所有这些新情况、新气象和新问题,都可以说是汉语快速走向世界这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这同时也给汉语教学界、国家有关部门及相关师资培养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并做出作为汉语母语国应有的贡献。

第3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中图分类号:H2;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38-01

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章结合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际对我区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蓬勃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汉语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也是国家通用语。随着经济大变革,商品大流通,人员大流动,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数民族要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须通过语言关。以前,新疆很多地方的汉族孩子和少数民族孩子在不同的学校上学,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只会本民族语言,不会汉语,这种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就业、融入现代化社会以至国际社会。并且学习国家通用语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此,国家制定了双语教育计划。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双语教学是我国整个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新疆来讲,它是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入研究双语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双语教育的师资现状

双语教师短缺,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只好安排汉语水平较好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为此,双语教师水平层次不齐。我校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缺二低”,即数量不足、汉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现有在岗汉语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在教学业务水平和汉语言文字能力运用上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汉语教师中99.8%是少数民族教师,农区汉语交际环境相对较差,不少汉语教师刚从学院毕业时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在回到自己母语环境下从事汉语教学工作,除课堂上极少时间使用汉语,大部分时间都用母语交际。汉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不断下降,以致于不能胜任汉语教学工作。

二、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的基本状况及日常汉语环境

我区少数民族学生是以乡村为单位相对集中聚居。在少数民族绝对聚居的地区,母语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强势语言,汉语几乎起不到主流语言的作用。由于没有汉语言环境,学生离开教室全用维语,有的教师就是用维语授课,学生听说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在这种环境下,没学汉语的学生难以学好,已经觉得不错的汉语水平也会退化。不仅学生学不好,教师自身的汉语水平也在不断下降,有的教师是在内地上的大学,汉语很好,回来后几年不用,水平逐渐退化了。汉语交际环境差,汉语教师汉语整体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学生在学校仅能学到简单的汉语知识,回到家庭生活环境周围也很难有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因此在汉语学习上困难大。

针对以上情况,想要更好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诸多因素,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双语教育的目标。

在我区开展的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2.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育。

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双语教育的不同类型与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选择的,而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聚居程度高,语言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时,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造有两层:一是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汉语学习的环境;二是为了推进双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双语学习的空间。就学校而言,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用汉语授课,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习效果是难以保持和巩固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空间。就目前来讲,新疆开展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环境还需要大力地去营造。

3.因地制宜,确立培养模式。

新疆的少数民族在人口地理分布、双语状况、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今后我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必然是多种类型的,其培养模式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地区,缺乏汉语环境,双语基础薄弱,汉语教学的任务比较重。而在民汉杂居地区,双语环境相对稳定,有双语基础,比较有利于用汉语讲授学科知识。新疆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共性,但不能忽视其特殊性。在具体对策上应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双语教育模式。

4.加大双语师资的培养力度。

第4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章结合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际对我区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蓬勃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种民族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汉语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也是国家通用语。随着经济大变革,商品大流通,人员大流动,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数民族要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须通过语言关。以前,新疆很多地方的汉族孩子和少数民族孩子在不同的学校上学,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只会本民族语言,不会汉语,这种现象严重的阻碍了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就业、融入现代化社会以至国际社会。并且学习国家通用语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此,国家制定了双语教育计划。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依赖于本族语言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第二语言,促进个人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双语教学是我国整个西部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新疆来讲,它是教育的基础部分。深入研究双语教育问题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双语教育的师资现状

双语教师短缺,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只好安排汉语水平较好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为此,双语教师水平层次不齐。我校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缺二低”,即数量不足、汉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现有在岗汉语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在教学业务水平和汉语言文字能力运用上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汉语教师中99.8%是少数民族教师,农区汉语交际环境相对较差,不少汉语教师刚从学院毕业时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在回到自己母语环境下从事汉语教学工作,除课堂上极少时间使用汉语,大部分时间都用母语交际。汉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不断下降,以致于不能胜任汉语教学工作。

二、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的基本状况及日常汉语环境

我区少数民族学生是以乡村为单位相对集中聚居。在少数民族绝对聚居的地区,母语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强势语言,汉语几乎起不到主流语言的作用。由于没有汉语言环境,学生离开教室全用维语,有的教师就是用维语授课,学生听说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在这种环境下,没学汉语的学生难以学好,已经觉得不错的汉语水平也会退化。不仅学生学不好,教师自身的汉语水平也在不断下降,有的教师是在内地上的大学,汉语很好,回来后几年不用,水平逐渐退化了。汉语交际环境差,汉语教师汉语整体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学生在学校仅能学到简单的汉语知识,回到家庭生活环境周围也很难有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因此在汉语学习上困难大。

针对以上情况,想要更好的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必须充分考虑上述诸多因素,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双语教育的目标。

在我区开展的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2.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育。

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双语教育的不同类型与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而选择的,而双语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而且聚居程度高,语言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时,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造有两层:一是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汉语学习的环境;二是为了推进双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双语学习的空间。就学校而言,如果仅仅只是在课堂上用汉语授课,只有课堂而没有课堂以外的语言环境,只在课堂上学而不能在其他场合使用,那么学习效果是难以保持和巩固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营造学习汉语的环境和空间。就目前来讲,新疆开展双语教育中的汉语学习环境还需要大力地去营造。

3.因地制宜,确立培养模式。

新疆的少数民族在人口地理分布、双语状况、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今后我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必然是多种类型的,其培养模式也应当是多样化的。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地区,缺乏汉语环境,双语基础薄弱,汉语教学的任务比较重。而在民汉杂居地区,双语环境相对稳定,有双语基础,比较有利于用汉语讲授学科知识。新疆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共性,但不能忽视其特殊性。在具体对策上应本着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不能一概而论,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不同地区的双语教育模式。

4.加大双语师资的培养力度。

第5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 英语教学

当进入21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宣布:进入21世纪的人们最少要掌握3种语言,即国际流行语、国家通用语、民族(民间)语言。

21世纪何以对人类的语言有如此高的要求呢?这主要是因为21世纪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世纪。现代化至今己经有了三四百年的历史,就像一个人,经过了他的少年、青年时期,21世纪将进入他的壮年时期。展现在我们而前的将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信息化程度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在这个时代现代化发展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什么部落、什么文化,相信什么宗教,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现代化都极大地改变着你原来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使地球变“小”了。人们在自己的家里给邻居打电话和给海外亲朋好友打电话是同样方便,当今从地球的一个地方到达地球的另一个地方,超音速飞机可以使你朝发夕至。正因为这样,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光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而地理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则把“地球村”改为“地球城”,“村”多了几分古朴与安祥,“城”则有几分现代化的气息。无论是“村”还是“城”都能说明一个共同的东西――现代化的交通、现代化的信息传递使地球变“小”了。住在“地球村”里的世界公民,接触多了,见面总得说话,世界共同语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以什么语言作为世界共同语,这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需要地球村里的村民讨论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在尚未等到“村民”们协商之时,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己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流行语。英语有100多万个词语,互联网78%用英语,联合国文件80%用英语,试想目前世界上哪一种语言能与它相比?

正因为这样,英语成为国际流行语。想要登上世界舞台的国家和民族,无不在学习英语,这也加快了世界双语化的进程。

可是提起新疆的双语,人们首先想起的概念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很少有人想到国际流行语――英语。在世界双语化的今天,我们除了想到国内,还要想到世界。在新疆,汉族群体应当积极学习汉语普通话和国际流行语,少数民族语言群体则应当努力学习民族语言、汉语普通话和国际流行语言。

本文试图通过新疆双语现象、双语教育发展状况、双语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现状、制约因素、有利条件和发展方向作一粗浅的阐述,希望引起大家对我区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关注。

一、新疆双语现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地区,全区现有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13个民族。全区人口有196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80多万,占全区人口的6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政府通用自治民族语言和汉文行文。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语为自治地区人代会的正式工作语言。自治区级广播用6种、电视用4种语言播放,图书杂志用6种文字出版发行。自治区人民政府还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凡政令和少数民族学校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除有汉文和维文外,都应使用民族自治的文字。目前,我区中小学校分别用7种语言文字授课。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社会环境里,民族接触和语言的双向交流是形成双语现象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形成双语的现实动因。新疆的双语现象可分为三种类型:

(1)民兼民型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一种民族杂居于人口较多的其它少数民族中间。成为自然的民兼民型双语人,甚至多语人。如:新疆的哈萨克人很多既通哈萨克语又通维吾尔语;蒙古人既通蒙古语,又通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

(2)汉兼民型一是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群众由于生活、生产的需要,逐渐掌握了少数民族语言。二是各级汉族干部因工作需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3)民兼汉型由于汉文使用范围广,各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有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汉语的社会功能和使用功能使汉语成为各族人民共同使用的族际语言。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育不断加强。这是新疆双语教育中的主流。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大杂居,小聚居,片状分布的特点造成了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类型:

(1)民语使用区主要在新疆的南部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90%以上,在文化、社会生活及公共场合要使用维吾尔语。由于汉族人口少,维吾尔族群众进行汉语交往机会极少,适龄儿童入学前极少接触汉语,只有极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懂汉语,双语使用并不普遍。

(2)民汉双语发展区主要在吐鲁番、哈密、塔城等地区,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占的比例较大,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本民族语言,因为本地区汉族居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交往频繁,兼通汉语的少数民族人数日渐增多,双语现象比较普遍。但从使用汉语的熟练程度看,仍处于初级双语化阶段。

(3)民汉双语兼用区主要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库尔勒等城市,由于汉族人口多于少数民族人口,并且民汉杂居程度高,在日常交往中汉语为主要交际语言,双语现象非常普遍。

(4)汉语使用区主要在昌吉等地区,主要以汉族和回族为主,汉语是当地的交际语,少数民族人口少,汉语使用功能大,民族语只是在家庭内部和本族人之间使用,少数民族几乎都是双语人。

从新疆的民族人口分布和双语使用情况来看,既有自然双语,又有非自然双语,但自然双语比例不高,非自然双语是新疆双语教育的主要类型。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是指在民族学校中使用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语文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双语教育能使我区产生双语现象的形式从口语接触途径扩大到学校教育系统的书面教学途径,从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接触汉语的范围扩大到群众性、全面性的接触范围,从民间自发的交际活动发展到有领导、有计划的教学行为。它对扩大双语现象,发展民族教育,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状况

自治区复杂的语言使用状况和使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自治区双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这里列举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新疆少数民族学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设过汉语课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双语教学发展较快。根据新疆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双语教学的状况,可以把双语教学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保持型双语教学,即从小学至高中均以母语授课。小学二年级开始设汉语课,只把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课,一直开设到高中毕业。这是新疆少数民族学校主要的双语教学模式。

第二,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大部分课程用母语讲授,部分课用汉语讲授。目前新疆少数民族中学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的实验就采用了这种双语教学类型,即从初一开始,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用汉语授课,其它课程用母语授课,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民汉兼通”的要求。

第三,直接型双语教学,是指新疆普通高校专业课和部分基础课用汉语讲授,部分政治理论课和民族语文等课用母语讲授。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是以上述两种模式以及普通高校的预科双语教学(汉语教学)为基础的。

新疆的双语教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可称为双语教学阶段,以学习两种语言、培养双语人为教学目标,母语教育贯穿始终,汉语仅作为一门课程安排教学。其双语教学情况可分为:

1.民族语―汉语教学模式。这是新疆双语教育中最主要的模式,以民族语教学为主,所有的中小学课程全部用民族语讲授,教材也使用民族文字。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使用的民族语也不一样。这里所讲的民族语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蒙古语和锡伯语等,分别为各民族所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一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起开始开设,直至高中毕业。汉语课作为一门主课列入高考科目。新疆部分大学的部分专业也采用这种模式,专业课全部或大部分用本民族语教材,用本民族语授课,汉语课或作为公共课逐年安排教学,或作预科,安排在第一学年集中教学。新疆师范院校的几乎所有专业都采用这种模式,以与中小学教学模式相适应。

2.母语―另一民族语―汉语。新疆的塔吉克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以维吾尔语作为学校的教学用语,使用维吾尔文教材,同时开设汉语课。塔吉克语是塔吉克族内部使用的主要日常用语,也作为学校教学的辅助语,帮助学生学习维吾尔语和汉语。采用本模式的还有其他一些人口少且散居的少数民族,如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此外,散居在其他民族中的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如果当地没有单为本民族开设的中小学,这些民族可进入当地的民族学校,按该校的主要教学语言(主要是维语或哈语)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汉语。

3.汉语―民族语。新疆大多数理、工、农、医科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多采用汉语教材、用汉语授课,只有部分专业课和一部分政治课用本民族语讲授。这是从第一种双语教学模式通过一年或两年大学预科汉语教学后实现的转换,这是一种真正的双语教育,目标是通过两种语言的授课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在民族中小学不存在这种教学类型。

90年代以后,随着新疆民族教育改革的深化,双语教学也在向纵深发展,正进入双语教育试点阶段,全疆各地有50多个民族中学双语试点班。这一模式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小学为第一阶段,以本民族语教学为主,各课程基本上用民文民语教授,同时强化汉语教学,让学生基本上掌握汉语。第二阶段为双语巩固提高阶段,文理科分别用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教学。与此同时,强化汉语教学,要求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民汉兼通,可以直接参加汉语高考,上大学用汉语组织教学活动。由于各地的语言环境和师资等条件不同,中学用汉语开设的课程不同,有的逐步实现连文科各课程也用汉语授课,只保留民族语文课;有的只有部分理科用汉语授课;各地引入汉语开课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从初一开始,有的则从高一开始。除试点班外,目前新疆各民族中小学还是按上述第一种模式进行双语教学。

从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来看,新疆和全国其它民族地区一样,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取得了成就。新疆双语教学的层次和规模在扩大,汉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为新疆培养了一大批既通母语又通汉语、既懂政治又懂业务的双语人才。

1949年新疆只有一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只有31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仅1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文盲率高达90%以上,教育十分落后。50多年来新疆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快发展。1994年全区普通高校己达21所,在校生4326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3102人,占53.4%,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农职业学校、小学在校生共有2943385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1937617人,占65.8%。此外,内地还有40多所高等院校办新疆少数民族班。在校生3000人。可以看出,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在我区少数民族中实现“三语”(民族语、汉语、英语)教学,促进英语学习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

三、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疆各地的社会语言环境和师资力量不一样,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汉语的要求和态度也不尽相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双语教育的困难还是较大的。新疆南疆的喀什、和田是维吾尔族聚居区,克孜勒苏是柯尔克孜族聚居区,这三个地州是全疆经济落后地区,新疆大多数贫困县分布在这三个地州。北疆的贫困县多是哈萨克族集中的牧业县。这些地区的贫困,除自然条件等因素外,单语制(以本民族语交际为主)所造成的心态封闭、信息不灵、观念守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时至今日,不仅高中毕业的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不熟练,就是经过大学预科一年学习后,不少人汉语也不过关,有些中学生连一般的对话都不会。在新疆南部农村,还可以看见“晚上结婚,晚上生孩子”(晚婚晚育)或“三个老人”(“三老”指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等优抚对象)之类的标语。这说明双语教育离“民汉兼通”的要求还差得很远。究其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领导、教师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方面的问题;有教材、教法问题,也有认识问题。因此,就某种程度来说,学不学汉语实际上已关系到民族能不能发展,关系到民族社会能不能进步。正因为如此,有识之士一再呼吁要加强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外语教育,使他们尽快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

四、新疆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新疆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发展还是低层次的,明显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语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的要求,外语教学质量、学生的外语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通过对喀什地区6所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查发现,直到上世纪90年代,少数民族英语教育基本是空白,小学、初中、高中均不开设英语课程,高考也没有开设英语科目。90年代后期,随着新疆社会秩序日趋安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强,初、高中开始在维吾尔民族学校的实验班增开英语课,在少数较发达的城市学校,小学也开始设英语课程。但在时间、教学设备、师资等各项投入上明显偏低,大多数学校每周仅设2节英语课,远远不能满足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不能满足广大维吾尔族青少年学习英语的需要。

形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地域的特殊渊源,又有宗教、民族的深刻影响。在维吾尔民族聚居的广大地区,风俗习惯明显不同,宗教影响较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边远农村、牧区大多数家庭收入低,人口多,很多孩子被迫中途辍学,去学经或经商;英语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教学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仅有的设备也长期闲置。教育资源缺乏,英语教材不配套,师资条件也令人堪忧。部分英语教师来源于各类师范院校外语专业,但也有不少的中学英语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院校,其师范素质、语言素质、教学能力上差异很大,不尽如人意。通过对喀什地区6所城市、农村高中初中及小学英语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毕业于中师或在教育学院进修过的约占20%;师范学校一年制英语速成班毕业生约占30%,近几年的初高中毕业生充当代课者约占30%;非英语专业“五大”毕业生通过招考教师任课的约占15%。这样的师资结构,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英语教育的发展。

五、维吾尔族英语学习的有利条件

维吾尔族所使用的语言属突厥语系,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英语有相似、相近或相通的地方,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如:维语由32个字母构成,名词有人称、格和数的变化,动词有时态、语态的变化,在发音上有相似的舌音、鼻音等,在语序上也有共同点。

在对维吾尔族大学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维吾尔族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大学以前从没有接触过任何英语知识的人,经过三年多的专业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通过国家统一的三级测试,在听说上能听懂外籍教师的授课,并能与之流利地交流。

新疆位于我国的最西边,连接中亚、西亚、南亚,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等国毗邻,有多个边境口岸,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频繁,而英语多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随着西部大旅游、大开发的深入,到新疆观光、旅游的西方游客也越来越多,在维吾尔族人最集中的喀什地区的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上,维吾尔族商人和不同肤色的游客在用维语、汉语和英语讨价还价,学习英语的地理环境良好。

六、结语

外语与计算机更是二十一世纪公民“学会生存、适应生存”的两大基本要求。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民的外语素质、外语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总人口的多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少数民族中大力推行英语教育,是促进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近来有许多专家指出,现在新疆缺双语人才,尤其是缺通汉、外语的双语人才。这就更需要加大多语教育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在精通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因为汉语不通,英语也不容易通,走不出新疆,不能走向全国,何以能走向世界。

但是截至2000年,我国还有520多个县和县级行政区划没有“普九”,其中民族县有200多个,没有“普小”的县有100个,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在普及了英语课程的地区,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的矛盾也十分尖锐。目前全国平均3.5所中学中才有一个语言实验室,而小学的情况更糟,平均39.62所小学才有一个语言实验室。中小学的语言上机课时完成率只有82.35%和4.71%。影响全国英语教学的其它问题,如师资、学生的接受程度等,也同样困扰着新疆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

通过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分析,我认为对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是可行的,但是任务是艰巨的,过程是长期的,理想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资力度,切实改善英语教学条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英语教育,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给予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加强发达省市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希望小学,提供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电教设备的经费等,使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的教学条件得到较快改善。修改现行教材,目前在维吾尔族学生中使用的英语教材仍是全国通用教材,国家和自治区教育部门应投入相当力量和资金,组织专家尽快编写出适合维吾尔族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配套教材。

2.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加强英语学习的认识程度。大力推动“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的基本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三语”(民族语、汉语和外语)的教学实验。逐步加大英语课时量,提高到和汉语、维吾尔语、数学、历史同等重要的地位。建议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考、高考中增设英语为必考科目,并相应加大分数比重。

3.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民族和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在师资培训、英语教学上同内地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师资缺乏,竞争机制差,导致教学松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业务水平低下等种种弊端。1997年开始的“知识援疆”、“教育援疆”,至今已进行了四批,从内地省市派出约5000名教师到新疆支教,极大地缓解了我区师资匮乏的压力。但教育需要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西部地区不但要引进外来资源,同时还要派出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老师和学生到发达城市去学习培训,与之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联系。近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南京、苏州、宁波、广州、深圳等东部发达城市举办新疆高中班,招收新疆各民族初中毕业生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

4.充分发挥大学支教作用,鼓励各类大学派出外籍教师到少数民族学校任教。大学派出外教到少数民族学校上课,能够让教师学生开眼界,教师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接与英语母语者交流,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国家规定,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应享有学习英语语言的权利,以加强各民族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增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繁荣。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提高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设施投入和师资的培训,那么,少数民族英语教育一定会有飞跃的发展。我们应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借鉴双语经验,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疆地区特色的多语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高莉琴.新疆语言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语言与翻译,2003,(1):16-19.

[2]赵秀芝.试论新疆双语教学的紧迫性[J].民族教育与研究,1997,(4).

第6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苗族 双语教学 儿童 社会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50-03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习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以及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是儿童和社会文化之间互相起作用的沟通过程。从不同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看,儿童社会化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近年来,研究开始注重文化(尤其是多元文化)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逐渐走向跨地域和多元共生的层次。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多元文化取向已成为研究的新方向和热点。多元文化(跨文化)教育通常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而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象征和内涵在文化这个大范畴中,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在民族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语言尤其是民族语言和主流文化中的语言(在我国为汉语)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大。尽管对语言及语言(双语)教学有许多研究成果,但对语言(尤其是民族双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基于此,本文拟从苗汉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来凸显苗汉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苗族语言文字运用及发展状况

语言文字是表达和记录语言、思想、情感的工具,又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苗族同胞历来拥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苗语,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有三大方言――东部(湘西)、西部(川黔滇)、中部(黔东),各方言又分一些次方言或土语。另外,各个方言及次方言内部还有土语之分,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间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苗族,基本上不能用各自的苗语来进行沟通交流。

苗语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东部(湘西)方言包括湘西自治州、鄂西南、川东南、黔东北等地区,大约有110万苗族人使用;中部(黔东)方言包括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东部、湖南西南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县,大约210万苗族使用;西部(川黔滇)方言是苗语三个方言中内部差别最为复杂、分布地域最为宽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个,分布在贵州省除黔东以外的所有地区、川南、桂西北及云南各地,共250万人以上人使用。

学术界对苗族有无文字历来争议很大。在苗族地区流传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苗族古代是有文字的,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失传了。近代苗族保留有一些方言文字的记载,如湘西石板塘创制的方块苗文,湘西石启贵创制的速记苗文,贵州龙绍华运用国际音标编制的苗文课本等,但这些文字未能推行下来。1956年,由政府组织语言学专家为苗族各大方言各自创制了一套苗文,即在拉丁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拼音文字。并通过了苗语方言文字方案(草案):中部方言改为黔东南方言,东部方言改为湘西方言,西部方言改为川黔滇方言,北部方言改为滇东北方言。创制了三种苗文:湘西苗文、黔东苗文、川黔苗文,规范了滇东苗文,因而现行苗文有4种。从此结束了苗族没有文字的历史,许多苗族区域开始使用苗汉双语文课本进行教学。

二、苗汉双语教学现状

新苗文创制后,民族文字在苗族地区得到试行和推广,双语双文教学也开始全面施行。但是受“左”的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苗汉双语教学处于停滞状态,直至80年代才得以恢复。特别是在苗族聚居的贵州、云南以及湘西等地全面展开。

贵州省有苗族人口412万,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占全国苗族人口的60%。在黔东南的苗族聚居地,基础教育已经全面实行双语教学,并在双语文教学的教材编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黔东南苗族用苗文编写出版了教材、读物,并翻译民间流传的谜语、童谣、儿歌、故事等,据统计现在黔东苗文教材和工具书有12种481000册。其中《六年制苗汉双语文教学课本》l~7册,苗语《语文》l~3册,《数学》l~2册,《自然》l册,计30万册,黔东苗文扫盲课本2种,《苗文学习》l~4册,计印154000册,《苗汉词典》《汉苗词典》《苗语俗语小词典》《苗语语法》《黔东苗语基础知识》等工具书27000册。此外,各地还自编自印许多苗文乡土教材。在黔东松桃及湘西苗族地区,双语教学也是全面进行,双语教学已经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在笔者所在地的松桃,除县城小学以外,苗族聚居地几乎全部实行苗汉双语教学,苗族学生全部接受的是苗汉双语教学。在松桃及湘西的苗汉双语教学主要是采用“双语双文,四步转换”的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苗族儿童入学后用一年的时间学习苗文,培养苗族学生对苗文一见即呼,一呼而出,将母语口头语言转换成母语文字的能力。再从二年级上学期培养学生将直呼苗文字音的能力转换成直呼汉语拼音的能力。接着在培养学生将阅读两种拼音的能力转换成阅读汉字文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将运用母语文字形成的读写能力转换成汉语文的读写能力。云南的苗族聚居地区也同样全面开展了苗汉双语教学。

苗汉双语教学的全面开展,使得苗族地区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升学率普遍提高,为开发苗族儿童智力、提高苗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民族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苗汉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儿童是生活于特定文化情景中的人,而人总是文化的塑造物。文化将不可避免地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特别是在苗汉双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影响下的苗族儿童,其社会性发展更应该值得研究和关注。

(一)苗汉双语教学所独特的教育功能,加速了苗族儿童融入主流文化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母语是一个人最早学会使用的语言。对儿童而言,学习语言、认知世界、提高社会意识是同步进行的。语言是认知和社会意识得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媒介。苗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及其成果研究已经很多,取得的基本共识是:双语教学推动了苗族儿童认知的发展。在以母语――苗语为主要交际工具的苗族地区,儿童在入学前大都不通汉语,甚至很少听到别人说汉语。一入学就要学习用汉语编写的教材,由于没有汉语语言基础,很难消化吸收课本知识,学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很难提高,以至于学生放弃学习,辍学现象比较严重。双语教学开展后,通过用母语辅助教学,教会学生利用苗族文字给汉字注音释义,帮助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双语教育对民族儿童这种特殊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提高了民族地区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普及了民族地区的教育及发展民族教育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苗汉双语教育对苗族儿童认知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认知是儿童社会化的前提,因此,儿童通过双语教学能更好地学习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儿童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提高作为社会人的综合素质,同时能更多地了解、接受主流文化――汉文化的思想。这对于苗族儿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现代社会,求得社会生存的思想、技能和社会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为苗族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对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应立足于宏观的思考,这正是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的核心功能。

(二)苗汉双语教学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增强了苗族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了苗族儿童的民族意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由此凸现双语教学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在多元文化的中华大家庭里,民族团结、民族互补、民族融合已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主流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虽然多元文化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但主流文化的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强大冲击仍然是现实问题。因此,在民族地区如何保护、尊重、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平等,已是经济全球化过程别关注的问题。而双语教育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更对促进民族间的融合与互补,促进国家、地区和民族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语言,把使用自己的语言看做自尊的体现,妨碍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就会剥蚀学生所属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影响甚至伤害儿童(学生)的民族尊严和社会尊严,严重的或许引起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或许会导致儿童的心态。因而双语教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实现了文化的互补和协调,还对儿童正常的社会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苗汉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苗族儿童的认知兴趣、成就动机等社会化因素。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本民族语言是人民性最好的表现,因此,学校教育只能应用学生的民族话来进行。本民族语言在教学和培养儿童方面有极其巨大的作用。少数民族儿童从小就生活在本民族母语的环境中,学龄前儿童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障碍。如前所述,苗族儿童入学前几乎不通汉语,入学后很不适应学校的教育,造成了学习困难,导致不少儿童对学习丧失兴趣。在苗族聚居地,苗汉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以母语为中介,开展苗汉双语双文教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积极踊跃回答教师的提问,并能主动提出问题,形成较好的教学互动,从而培养了苗族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苗族儿童的学习兴趣逐渐超越了对知识层面的诉求,随着认知的深入、认知的发展,他们对书本知识的兴趣不断地迁移到对人类文化的兴趣,延伸到对现代社会的兴趣,对主流社会的兴趣,这对苗族儿童融入现实社会的引导将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母语是开启儿童智慧的最好钥匙”已经成为语言研究者的共识。苗族同胞从小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养成了母语思维的习惯。因此苗语成为苗族儿童认识世界、开发思维的最好工具。在西南苗族聚居地,乃至周边汉族地区或较高度发展的城市随时可以听到用苗语进行的交谈,如黔东的铜仁市,黔东南的凯里市等。许多苗族同胞,表现出了对母语――苗族语言文字天然的感情。许多成长中的苗族青年和已经走出了苗族山寨的苗族同胞,都是在苗汉双语教学模式中成长、发展的。在研究调查中发现,不论是搞双语教学的教师,还是在中小学里接受苗汉双语教学的学生;不论是在民族聚居地工作生活的人,还是走出苗寨在其他地方工作和发展的人,都认为在儿童的启蒙时期,采用苗汉双语教学发挥了苗族语言“易懂、易学、易记”的优势,特别是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利用苗汉双语教学中的“提前读写”,不仅培养了苗族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苗族儿童思维的发展,达到了开发智力的目的。陈宝国采用测试法,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缺乏双语环境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双文教学对小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所调查的小学四、五、六年级中;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水平,它有利于学生成就动机、认知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这种积极的作用在四、五年级中表现较为突出。由此可见,苗汉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苗汉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苗族儿童的社会交际能力。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作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的思维工具,更是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本质是社会交际功能。因此,重视语言的学习和教学对儿童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苗族地区,儿童从小在母语的环境中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许多苗族儿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现代社会,开始进入以说汉语为标志的主流社会。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在跨文化的社会交际的冲击下,语言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如果不具备语言交际能力则难于生存,更不要说社会化的发展。而苗汉双语教学正是培养苗族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在苗汉双语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通过母语――苗语的引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从而为苗族儿童的社会化尤其是融入主流文化的现代社会化提供支柱。这也是苗汉双语教学对苗族儿童的社会化功能的具体体现。

(五)苗汉双语教学为苗族儿童学习社会生存技能奠定基础。谈民族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也许从理论上有很多抽象的内容研究,但在关注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许更应该从高端的理论研究回归到现实状况。社会化发展的基本思想是要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这就要求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在全球化社会化的今天,在高度开放和民族融合的中国,任何封闭都必然导致生存状态的恶化,必然导致落后,必然导致贫穷。在苗族地区,解决封闭、落后、贫穷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开展苗汉双语教学。在苗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不仅达到了扫除语言障碍、扫除文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为苗族儿童进一步学习生存知识、学习生产生活技术,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技能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双语教学,不仅体现在学校正规教育而且在民族地区的扫盲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也发挥着对个体社会化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总之,苗族地区开展苗汉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苗汉双语教学在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提高苗族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对苗族儿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廷华.双语教学及苗文在苗族教育中的作用[EB/OL].中国苗族网,2005-06-03

[2]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乌申斯基.教育学论文选[M].莫斯科:莫斯科国家教育出版局,1945

[4]陈宝国.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小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1)

[5]罗廷华,余岛.贵州苗族教育比较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TR0155)

第7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2012至2015四届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其就业状况、就业满意度、社会声誉评价等进行了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提出对策: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职业引导与规划,改变就业理念。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就业现状;就业心理;培养模式改革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专业,本世纪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但近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折射出一些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科学性的重要指标,也直接影响到专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2012至2015四届164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为样本,通过组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收取工作鉴定表等方式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社会声誉评价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各种评价和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就业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问题的成因及相关对策,以期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就业情况及社会声誉评价调查

(一)就业情况调查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自2008年开始招生,迄今已有四届毕业生(2008至2011级),共164名。从就业形势看,学生就业态势良好,每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经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1.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第一届3人(专业人数29人),第二届7人(专业人数40人)、第三届10人(专业人数36人),第四届10人(专业人数56人),共30人。不少学生被国内外知名院校录取,如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文大学、美国加州路德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2.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其他教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不少人选择国内各类汉语学校、培训机构从事各种层次类型的汉语教学和培训。由于专业的相对特殊性,不少人选择北京、上海等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繁荣的地方作为就业点,辽宁地区则主要集中在对外交流密切、三资企业较多的大连。此外,不少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从事中小学教学。但由于大连工业大学为非师范类,在就业市场上认同度不高,因而就业人数有限,四届一共不超过10人。3.国外汉语教学汉办志愿者及赴外教学。目前已有7名学生通过国家汉办志愿者选拔,赴泰国、柬埔寨、蒙古等国家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其他途径赴国外教学的学生目前约有十几名,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在相关汉语教学机构从事教学活动,面向的对象有中小学生和成人。4.其他除教育类岗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就业岗位为非对口工作,内容包括传媒(传统纸媒、网络媒体等)、企事业单位中英文文秘、公司文案策划、HR等。也有部分同学在求学过程中对文化交流感兴趣,进入相关单位从事专门的文化交流或自主创业。

(二)社会声誉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传媒、文化交流、人力资源等方面,就业单位涉及国企、外企、民企、学校、政府等。学院每年都会向工作单位发放调查表,抽取一定比例填写《毕业生工作鉴定》,请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实际工作情况,对毕业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建议。从反馈结果来看,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单位满意度较高。

二、存在问题

(一)专业对口率不高就业结构不均衡,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总体来看,历届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对外汉语教学及相关教学、文化交流)的比率不高。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与非专业相关工作的人数大致比例为1:1,比例明显偏低。而令人担忧的是,这是同类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据统计,2007年2009年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生中,从事非教学工作的比例分别为58.05%、54.52%、55.72%。[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能力对毕业生就业帮助不明显,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浪费。

(二)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职业规划从调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希望留在城市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又多认为本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同时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专业知识、技能积累不够,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较欠缺,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的访谈,注意到学生整体缺乏规范的职业规划,“随大流”现象较为突出。平时懒散懈怠,进入就业市场时较为被动。

(三)就业满意度低从统计的就业情况看,毕业生就职单位以企事业单位为主,单位层级普遍偏低。毕业生就业后两年内薪资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低。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考取硕士研究或成为汉办志愿者赴国外教学,但这部分学生仍然面临二次就业的问题。整体来看,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对口度不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匮乏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与国家政策力度不够、高校扩招等因素相关,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不甚突出、专业培养的应用性不强等也是导致问题的原因。为了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三、对策

根据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同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听取用人单位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我系有针对性地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调整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培养目标:进行应用性目标转型在全国高校的应用性转型与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我系将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较扎实的英语应用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使学生成为汉语语言基础好、文字应用能力强,汉语口语交流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及口语交际能力,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语言学专门人才。”强化应用性,根据职业需求设定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核心竞争力结合就业需求,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基础加模块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构设渐进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关课程,在加强汉语本体课程与教学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外语教学,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为:1.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实践教学由原来的10学分提升至21学分,学时21周,占总学时的11.38%。“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各增加4课时实践课时。“汉语写作”课程则从原来的课堂讲授转为课堂教学与网络写作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2.单独开设雅思1、雅思2等课程,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少学生得益于此,在专业翻译、文化交流等相关行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3.开设双学位,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相关研究表明,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复合性人才而非单一性语言类毕业生,其中“66%希望毕业生是外语+宽厚知识型,64%希望毕业生是外语十经贸型。又据法国马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的调查,其注册学生中51%学习汉语外,同时攻读其他专业的人中34.9%选择国际贸易专业,21.8%选择外交专业。”[2]因而本专业努力整合学校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的优势资源,开设了英语、日语、工商管理三个双学位鼓励学生攻读,丰富其知识素养,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总之,本专业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在强调汉语本体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将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设为重点培养目标,努力提升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职业规划,改变就业观念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在《专业导论》及其他课程上有意引导学生的职业意识,大四时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选择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及早确立就业目标,规划求职道路。此外,针对本专业女生较多的现实,聘请服装学校教师开设《形象设计与塑造》,帮助学生打造职业形象,塑造职业自信,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提高专业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鼓励灵活就业。目前,仍有不少学生抱有“天之骄子”的自满心态,进入就业市场时又容易遭受打击一蹶不振。院系每年都会邀请毕业生、企业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座谈,带领学生参观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创业集中地,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使其认识到,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式也应不断改变,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通过积极介入,近两年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日臻成熟,不少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导向与规划。基于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我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考虑到市场需求,又不偏离培养目标,努力提升培养质量,改善就业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泉朱瑞平.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毕业去向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8.

第8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来鞍留学生教育 探索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国际上有了经济商贸汉语交流需求,对外汉语教学是满足这种世界性语言需求的重要途径,也形成了语言经济市场,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对参与的区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东、西、南三个区域的交接地带,邻近韩国、朝鲜、日本。从近处着眼,鞍山与营口组成了钢铁大港区,构建了区域性的钢铁物流中心、区域经济联合体。目光放远,鞍山位于南北两个重心――沈阳、大连的中间,成为辽宁省南北经济互通的中枢桥梁,形成与沈阳、大连三点连成一线的旅游黄金热线。目光再远一些的话,鞍山处于环渤海经济区的北部,供应全国的钢铁等冶金材料,为其冶金中心。鞍山致力于建设世界级精品钢铁基地,大力发展以冶金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矿产品深加工和光电元器件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形成了钢铁镁制品、滑石、玉石及化工材料等资源开发型四大产业集群,及西柳服装市场和南台箱包产业集群、光电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金融、娱乐、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二、留学生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鞍山能够进行系统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有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每年接收大约有300人次学习汉语等专业。有汉语言培训班、汉语言本科专业班、高层次人才(硕、博士)培养三种形式。语言培训班的汉语水平从低到高有A到E五个等级,以听说读写的学习为主,辅之以一定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占总人数约65%。汉语言本科专业所开课程与国内其他院校大体相同,注重培养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开设了经贸汉语、经贸汉语听说、商务写作等经贸方向课,设置2周见习(参观游览鞍山及周边城市风景)、1个月实习(可自己找实习单位,也可学校安排到实践基地),占总人数约25%。高层次人才(硕、博士)常跟中国学生同课堂或在全英文课堂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占总人数10%左右。存在问题如下:

(一)本科专业设置种类单一,学生数量少。仅有1个汉语言本科专业,每届学生人数少。

(二)本科专业设置与鞍山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缺少从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出发,应针对鞍山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有地方特色的专业。

(三)人才培养方案差、地方办学缺乏特色的问题凸显,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联系不够紧密。

(四)办学模式单一,应该加强校际合作办学。

三、改革来鞍留学教育机制

(一)利用地缘位置、经济合作等优势,拓宽招生渠道,设立多层次奖学金,以奖增量优质生源。近海的地理区位、发达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使留学成本降低,另外,鞍山地处普通话地区,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的良好教学环境和语言环境优势,可把招生重点放在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还可利用韩国安山市、日本尼崎市等友好城市及有经贸往来的国家、有商务需求的城市进行宣传,拓宽招生渠道,加快来鞍留学产业链的形成。

从人际传播意义上讲,借“民间大使”留学生之口宣传,远比大众媒体传播令人信服。通过安排留学生深入了解鞍山经济文化,回国推介鞍山,更利于提高鞍山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引导更多外国人来游学、投资、贸易。

设立并完善我市的政府奖学金以及各高校自主奖学金,吸引、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前来鞍山学习。

(二)加强合作,增设多种班型,开办多样本科专业。应加强我市高校同国外院校的合作,联合培养、共赢合作,培养稳定的生源,打造鞍山特色优质学科品牌。增设与鞍山五大支柱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相关的本科专业,增设双语教学及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增加汉语短期速成文化体验班、HSK辅导班、外企岗前汉语培训班、外企高层领导汉语提高班等,满足更多留学生的多样需求。

(三)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区域特色教材,服务区域经济。结合鞍山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多样化地设计课外文化实践活动课、见习课,在实践中提升汉语言技能,充分利用语言环境优势,了解语言与多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体会鞍山的经济面貌、文化习俗、企业特点,为鞍山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把鞍山的皮影戏、剪纸、高跷、草编、评书等世界文化遗产,千山国家风景区、温泉文化及鞍山五大支柱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编写成符合语言教学的文化教材、经贸汉语教材,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了解鞍山文化、区域经济,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鞍山的国际知名度,为经贸开展带来商机。

第9篇:汉语国际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青海海南区教育模式现状思考

一、藏汉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人口流动的增加、不同民族间交往的频繁等打破了区域的封闭性,语言的使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语言兼用和语言转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1、藏汉双语学生基本情况

解放后,我国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教育,藏族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藏汉双语授课的中小学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据调查2010年海南州民族中学,藏汉双语在校生有2343人,其中应届生就有720人,还不包括我州下属的贵德共和等县的藏汉双语当年应届生。双语考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招收双语考生的院校及报考专业却寥寥无几,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双语考生的需求。藏族教育实践证明:双语招生高校少且学科专业单一和双语毕业生就业困难,是直接导致部分藏族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双语信心不足和学习藏语言文字兴趣不高,又没有学好汉语言文字而处境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目前,海南州各县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两种教学模式并存,小学主要采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基本采用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模式。调查中还发现:全省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课加授汉语文的中小统一执行国家教委转发的《五省区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中学教学计划》;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民族中小学,均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国家教委印发的 《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一般而言,农牧区的办学条件差汉语环境薄弱导致民族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双语学生不仅要学习藏文、汉文、还要学习英语,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与普通学校相同的教学计划,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

二、海南区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藏汉双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藏汉双语教育的体制还不够健全

(1)藏族学前教育非常薄弱,民族幼儿园基本处于“空白”,这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语言发展和性格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个体今后的发展。

(2)藏汉双语理科研究生基本处于“空白”,这不利于双语理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部分牧区学校在藏汉双语教学中不尊重当地的藏语言环境,实施“二类模式”教学,并执行普通学校的教学计划,其结果直接导致教学效果更差。说明了这种做法不但不现实而且缺乏科学性并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

3.由于历史等原因藏汉双语师资素质普遍偏低,这是影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4.肩负培养双语师资重任的民族师范院校,教学资源欠缺教学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这直接影响着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进程和双语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对藏汉双语教育的探讨和思考

1.在双语教育中必须处理好藏语(母语)和汉语(第二语言)的关系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而青海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研究表明:“只有学好母语才能有效地学好第二语言。一般说,掌握母语水平越高,接受第二语言的能力就越强。”在实施藏汉双语教育中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藏汉两种语言的关系。

2.确定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必须要考虑多种因素更要从藏区的实际出发

我们在长期的藏汉双语教育实践中体会到:双语教育绝不能搞“一刀切”。一般而言,除汉语环境较好的城镇外,牧区、农村、乡和县城的民族中小学,应坚持以“藏语文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即“一类模式”。在青海藏区双语教育中适合这种模式的主要依据:首先,符合国家规定的一系列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方针政策;其次,符合藏族居住区域特点、藏语使用人口、藏语言文字功能、藏文科技发展等客观实际和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再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第四、符合藏族教育的客观实践等。

3. 正确认识藏族传统文化在藏汉双语教育中的作用

“藏文化”在工具书中的解释:指藏族所创造并拥有的文化体系。藏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卷帙浩繁的藏文文献,记载着极其丰富多彩的藏族历史与文化成果。在民族学校的双语教育中,传授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非常有必要。

(三)思考与建议

我国著名少数民族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指出“一种民族语言、文字能否进入学校教育体制、进入到哪个阶段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语言文字的社会功能,因为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人才培养最正规、最有效的手段。而作为民族特征之一,民族文化载体的民族语言,又是本民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民族文字是本民族语言和本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本民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工具,也是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鉴于上述,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藏族现有的教育体制是满足藏区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藏族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特殊性等特点,以及更好更多地培养适应藏区社会发展的各类高素质藏汉双语建设人才,必须要进一步完善藏族教育的现有体制。第一,藏区建立民族幼儿园和民族学前班是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二,增加各类藏汉双语专业和双语招生计划是藏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三,培养藏汉双语理科研究生是提高藏区理科教学质量的社会发展需要。

2、选择合适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海南区实施藏汉双语教育,应因地而宜、因材施教、人性化教育,尊重个性发展;要尊重客观实际、要遵循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为更高一级学府输送合格的双语学生,培养更多具备高科技素质的人才,为海南区的建设积蓄后备力量,全面推动海南区的藏汉双语教育健康、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索南嘉:青海藏汉双语教学调研报告〔J〕.青海民族研究,2004(4);

[2]才果:对青海藏汉双语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