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新兴市场的特征精选(九篇)

新兴市场的特征

第1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兴市场国;资本项目开放;货币政策;金融加速器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11-0041-04

一、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结果

近二十年来,以东亚、拉美等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凭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吸引了国际资本的注意力,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过去相比有了极大的增长。国际资本的流入一方面推动了新兴市场国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构成了这些国家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同时也为货币政策带来了挑战。由资本流动引发的资本逆转、债务美元化以及资本流动顺周期特征,是新兴市场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也是传统的货币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研究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选择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

(一)资本流动的强顺周期性

新兴市场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资本流动呈现出极强的顺周期性(procyclical nature)。资本流动顺周期性是指,当这些新兴市场国经济表现较好时,资本大量流入,资金融资成本降低,继续推动经济的繁荣,相反在经济出现滑坡时,资本又会争先退出新兴市场,融资成本上升,使得这些新兴市场国经济雪上加霜。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在不同经济阶段中的差异不大,但对于新兴市场国而言,繁荣期的资本净流入要远远高于萧条期。另外,表I也告诉我们当新兴市场国处于经济繁荣时,由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等级较好,国际资本的融资利率较低,而在经济出现不利因素时,信用等级升级很快,国际资本的利率也攀升很快,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信用等级就稳定很多。新兴市场国的资本流动强顺周期性,不仅使得新兴市场国难以使用国际资本市场来平滑国内经济,反倒加剧了新兴市场国的经济波动,加重了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任务。不仅如此,资本流动的强顺周期性也削弱了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效力。以萧条期为例,中央银行为了刺激国内需求,需要调低短期利率,以促进长期利率的自动下调,然而在资本流动顺周期影响下,新兴市场国长期利率并不会自动下降,货币政策难以奏效。

(二)资本逆转

资本流动的易变性是新兴市场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另一个特征,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容易发生资本逆转现象(sudden stop),即原来呈现的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情景会突然停止,甚至变成是资本大规模流出。资本逆转更多发生在新兴市场国而不是发达国家,并且资本逆转给新兴市场国带来的经济破坏力更大。例如Calvo等(2004)的实证检验表明,在大幅本币贬值过程中伴随发生资本逆转的概率,在新兴市场国是63%,而在发达国家却只有17%。多种因素可以对新兴国家的资本突然逆转现象做出解释,其中,新兴市场国落后的金融市场以及低效的财政政策等因素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资本逆转的可能性极大地加大了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首先,资本逆转弱化了新兴市场国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能力也因此被削弱。第二,资本逆转会修改货币传导机制。资本逆转改变汇率、利率的传导机制。例如Chfistiano等(2002)指出,在资本逆转的经济中如果在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存在着生产调整的障碍,中央银行下调利率反倒带来经济紧缩的效果。第三,资本逆转下中央银行难以实现稳定通胀的目标。稳定通货膨胀已被广泛接受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极为盛行,但是资本逆转却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直接构成了威胁。因此我们对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分析不能忽视这一特征。

(三)债务美元化及货币错配

新兴市场国的资本流动会引发债务美元化及货币错配现象。债务美元化,是指承担的债务的计值货币和偿还货币都不是本币,货币错配是指在债务美元化下,经济体的收入与支出、资产和负债存在着计值货币的差异。表2告诉我们新兴市场国的债务美元化问题非常严重。当债务的计值和偿还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外币计值,而能产生归还能力的收入却是本币,这就产生了货币错配。那么货币错配为什么是集中在新兴市场国?这可以用“原罪论”来解释。原罪现象是指这些国家的长期借贷市场不发达,因此长期资金的融资依赖国外金融市场。由于这些国家一方面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本币资金,另一方面在国内又缺少固定利率的长期借贷市场,就在这双方面制约下,新兴市场国的长期资金只能借助于国际市场上的外币资金。至于为什么新兴市场国会有原罪现象,相关的因素有金融发展水平落后、货币可靠性低、财政稳健性差、信贷市场不完全,等等。债务美元化及相应的货币错配对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影响深远。首先,债务美元化下,汇率对经济的作用变得复杂起来。债务美元化缩小了汇率制度的选择空间,使得发展中国家不敢让汇率更自由地浮动。其次,新兴市场国债务美元化以及货币错配的经济特征,也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就如Cook(2004)指出。新兴国家债务美元化现象,让原本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反倒体现出紧缩效应,逆周期的货币政策不能再有效地发挥平稳经济功能。再次,债务美元化下,新兴市场国金融体系稳健性降低,经济体变得更为脆弱,因此也会加剧资本波动及相应的投资和产出波动。最后,受债务美元化和资本逆转现象的共同作用,新兴市场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已被严重削弱。因此。我们若要对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中肯的建议,必须要注视债务美元化及货币错配的可能后果。

从上文我们看到新兴市场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带有强烈的顺周期性,并且带来资本逆转、债务美元化以及货币错配等问题,这些现象加重了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负担,又修改了汇率、利率等的货币传导机制,削弱甚至颠倒了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缩小了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空间。因此每一个欲更多开放该国资本项目的新兴市场国,应当密切关注这些经济现象,以及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

三、传统货币理论的局限性

研究开放经济货币政策的传统理论主要有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以及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理论,另外由Obsffeld和Rooff(1995)f121提出的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影响力巨大,也常见于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分

析。然而这些理论难以对新兴市场国上述的经济现象作出解释,更难以用于这些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分析。

首先,传统理论中对消费者的行为设定和国际资本的顺周期特征难以相容,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不能由传统的开放经济禀赋模型所解释。在传统理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被刻划为在生命期限内平稳消费,这样在经济繁荣的年份要有储蓄,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向海外借出资金,资本流动表现为净流出,在经济萧条年份为了保持理想的消费水准,需要从海外借人资金,资本流动表现为净流入。因此依据传统理论的观点,资本流动表现为逆周期性。

其次,传统模型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完全性假设,也排斥了资本逆转现象的发生。不论是在无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还是在价格粘性的凯恩斯模型中,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被设定为在消费平衡、风险分担以及信贷分配方面是完全的,国际市场为各国居民提供了平滑消费的渠道。在这样的安排下,资本逆转是根本不会发生的,因为当一个国家被卷入到不利的状态中,其他国家会和这个国家共同承担个别收入波动的风险。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该国帮助该国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见在传统理论的假设安排下,资本逆转根本没有发生的可能。

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资本逆转等现象和传统理论的假设相互冲突,债务美元化和货币错配也难以在传统理论框架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若在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分析中,完全以传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必然会得出具有误导性的政策结论。若要研究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寻找合适的货币政策规则,我们就必须要有能反映新兴市场国经济特征的理论框架。

四、金融加速器模型在新兴市场国研究中的运用

传统货币理论因为建立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完全性假设基础上,因此难以适应新兴市场国货币政策的需要。所幸的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及对宏观经济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已被新凯恩斯主义学者所重视。特别是最近十年中,已有多位学者开始重视新兴市场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地位,研究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全性对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些模型可以归类为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被认为是新兴市场国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之一。新兴市场所面临的金融市场不完全包括两个层面,即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和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众所周知,和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国难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为了获得资金必须要承担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的利率成本,这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全的体现。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对于整个经济的作用被解释为金融加速器(Finaneial aeeelerator)。这个概念首先由Bemanke等(1996)提出的,所谓“金融加速器”,其意思就是金融市场好比一个加速装置,当经济中出现一点很小的冲击,如货币冲击、技术冲击、政府支出冲击等等,不完全的金融市场能把该冲击的作用扩大,以至于该冲击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后果。在金融加速器的概念刚提出的时候,分析还是停留在封闭经济中,分析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全的作用。后来,在Gertler等(2001)的努力下,金融加速器机制已成功地扩展到开放经济宏观模型的分析中,从而揭示了国际金融市场不完全的影响。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包含了汇率的金融加速器机制,该机制强调在资本项目开放的经济体中,汇率会改变公司净值。从而影响海外的融资成本,该机制图1所示。

透过该机制新兴市场国资本流动的特殊性及后果都可以在模型中体现出来。首先,该机制可以体现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在该类模型中,以信贷形式流入新兴市场国的国外资金成本被设定为和公司收入、净值相挂钩,在繁荣时期,公司收入提高,净值提高。风险溢价和外部融资成本也因此而降,资本流入增加,反之则反是。其次,该机制也蕴含资本逆转的可能。在金融加速器模型中,风险溢价这个关键变量是传统模型所没有的,我们只需把该变量设定为外生冲击变量,就可以将资本逆转现象融入模型中。最后,该机制也能解释债务美元化现象。在模型中,承受外债的经济主体如果主要是非贸易部门生产商或资本经营商,那么此时模型就可以体现新兴市场国债务美元化以及货币错配的独特经济特征。正因为开放经济的金融加速器模型具有上述这些优势。所以自Gertler等(2001)以后,多位学者都用该模型分析新兴市场国的货币政策,如Chang&Velasco(2001)、Cook(2004)、De vereLlX等(2006)、Curdia(2007)、C6spedes等(2001,2002)。

第2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从宏观上研究某一产业有两个角度:一个是测度该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占的份额;另一个是研究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马克卢普(Machlup)提出的经济测度方法是最早对宏观产业经济进行测度的,它为组成产业部门的各个部分提供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框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波特拉(Porat)对马克卢普等人的工作非常认同,并对他们提出的测度框架进行了改进,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了统计语言,加入了产业劳动力的因素,但他忽略了产业发展潜力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戴利(HermanDaly)和科布(JohnB.Cobb)提出了“可持续产业发展指标”,其包含了一系列反映国民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但由于指标和复杂性以及操作性不够在各国没有得到推广.部分国内学者也对产业发展效率测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邓景宜提出了产业发展指数构造理论,游士兵也提出的3D-GDP(绿色GDP、幸福GDP和政府GDP)的概念,但这些指数的构建大都缺乏微观理论基础.要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首先要明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国外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是从一般理论意义上对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进行解释,并未给出确切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五个方面特征:全局性、新兴性、很强的带动性、增长潜力大、可持续性.李晓华和吕铁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代表科技的发展前沿能决定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贺正楚和张蜜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以科学的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导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方面,汪小英认为,我国产业政策取向应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调整为主实现政府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宋旭琴提出,当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后,应当如何进行动态调整其组织结构来进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整合效益.可见国内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并未形成一致观点,大部分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表述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概念上时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拟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间业态比较视角出发,分析四者间异同,尝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基于业态比较视角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的发展特征,还代表未来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趋势,呈现出来的产业内涵与其他产业不尽相同,包含“战略性”和“新兴性”两大内在属性.新兴产业是指新出现的或传统产业提升而形成的产业,具有先进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它的产生源自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变化和新的市场需求.因此,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需求性、成长性和盈利性等内在属性.而战略性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的具有社会收益的产业.克鲁格曼认为,只有竞争是在无限的市场份额情况下,战略性才不起作用,战略性是各国政府通过国家意志部署产业格局,使其符合本国利益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从国家意志角度来看,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统筹引领作用,对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带动作77用;而从经济运行上来看,战略性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上.因此,战略性产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等特征.笔者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前沿性主导产业,不仅具有创新特征,而且能够通过关联效应,将新技术扩散到产业系统,能引起整个产业技术基础的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带动产业结构转换.在业态演进前期其新兴性体现在较高的创新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高成长性(增长速度、产业关联度)、低盈利性(投资回报率、现金净流量)、低抗风险能力(前期投入大、抗干扰力弱).而通过政府产业布局及扶持发展到成熟阶段逐渐体现出其战略性本质属性,如通过促进产业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对民生和环境的显著贡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包括产业发展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和产业长远性,而对其产业特征的剖析将在产业间业态比较过程中深入展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在特征上有很大的重合.二者都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辐射力度,对其他产业都具有很强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能迅速带动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二者都具有技术进步快和适用性强的特点,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而在产业生命周期演进进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位于初创期的先导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主导产业起源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正处于成长期,其现期需求和盈利水平均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兼顾多层次性和协调性,并非具有最高水平,而是适时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支柱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在区域产业及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控制影响较大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主导产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在生产规模、生产率和盈利水平上均具有比较优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产业倍增性和产业关联度上有很大的相似性,而在产业业态演进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位于初创期的先导产业,而支柱产业是经历了成长期的主导产业发展而来的,在业态演进中已处于成熟期.因此支柱产业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更侧重产值和利润水平,并且其直接吸纳就业、带来的潜在就业机会远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强调的是现78阶段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而不注重长期趋势.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在生产规模和总产值上不及支柱产业,但其发展势头和辐射能力持续走高,将在未来发展成支柱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核心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都吸纳了高密度的先进技术成果,因此,二者在产业创新性和产业导向性方面有很大的融合,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创新度和商业模式创新度.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其产品都包含了高新、高科、低碳、集约化等内涵.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形成机制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多地体现国家意志,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能很好地兼顾效益、环境与社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显然,高新技术产业却未赋予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地位上不具有国家战略性.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发展效率评价指标可以通过主观的问卷调查和严谨的数理运算获取数据来确定,但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现阶段难以获取大量的数据支持,我们认为问卷调查法较为切实可行.因此,本文在对专家进行多次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经典评估指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发展效率评价体系.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也兼顾了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现有资料可以查到的定量和抽样统计数据,以弥补数据残缺不全、缺乏动态时间序列数据的缺陷.基于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率评价指标由产业发展性、产业关联性、产业带动性、产业长远性。反映特定行业在一段时期内产品需求的变化情况,如果产品需求增长率较高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较好的增长潜力.市场占有率反映了市场优势竞争力情况和产业的需要力标准,具体用该产业的CR3、CR8指标衡量.评价指标“产业关联性”下设“产业波及效应标准”和“产业集聚度”两个二级评价分指标.产业波及效应标准又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评价.“感应度系数”用来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用投入产出法测度向前关联效应的量值.“影响力系数”用来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产业空间集聚度系数”是某一特定区域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该区域企业总数,反映的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的大小,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度越高说明该产业的带动性越强.产业带动性下设“出口带动标准”和“就业效应标准”两个二级评价指标.在“出口带动标准”下设“出口带动率”一个三级指标,“出口带动率”等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额/全部出口总额,该指标越高表明该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越大.而在“就业效应标准”下设“就业弹性系数”和“综合就业系数”两个三级指标.“就业弹性系数”等于某产业从业人员增长率/该产业GDP增长率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则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反之亦然.效率评价指标中“产业长远性”下设“环境效率标准”和“自主创新标准”.“环境效率标准”又下设“资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两个三级明细指标.“资源消耗率”用原材料、能源消耗量/该产业全部产值来表示,揭示了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率越低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强,更具有产业长远性.“RD投入比例”用战略性新兴产业RD投入额/全部产业RD投入额表示,该比例越高,说明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财力投入的能动意愿及发展潜力越强.

四、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的大力扶持,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政策性”和数据来源的有限性,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不够精准和具有强烈的行业色彩,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是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从业态比较视角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初创时期的主导产业,未来必然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而在国家经济战略中又比高新技术产业地位重要,这些业态的金融支持政策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笔者认为,当前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过程支持在产业发展上,借助金融资源的初次分配,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发展目标;在产业关联和带动上,依赖金融资源的二次分配,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目标,在产业长远上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培育目标.在初次分配阶段,通过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金融资源的再分配阶段,通过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共同致力于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性金融支持机制自身的调节作用.加快发展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货币市场信贷体系,借助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多种金融工具,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在市场化性金融支持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私募股权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VC)等金融组织;发展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这些市场机构专业优势,探索多样化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要尽快恢复和完善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融资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工具进行融资,扶植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效率评价指标中产业发展力下设“产业增长潜力”和“产品需求力”两个二级评价指标.“生产率上升率”是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即劳动、资金、能源生产率的加权平均.“需求收入弹性”用产业产品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量化.产业盈利率用净利润/成本费用来表示,是从总耗费的角度考核获利指标,是全面反映企业耗费所取得收益的指标.产品需求力下设“产品需求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两个三级指标.“产品需求增长率”等于产品需求增长量/基期产品需求量,该指标能较好。

(三)创新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上,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科技金融的耦合特征,在产业信息流、供应链和金融支持上做文章,探索商业创新渠道,加快市场推广应用.例如,广东省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等联合推广的“EMC+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就是在探索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过程中的产物,该模式在原有的“企业+用户+银行”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协同创新路、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使得资金链与产业链协同起来.借助于这一商业模式,广东省2011年LED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15亿元,年增长超过50%,使该行业远远走在了全国其他省份的前列,保障了生产、消费和金融三方利益最大化.

第3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一、引言

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拥有成熟的投资策略,强大的研究能力等,是理性投资者。外国投资者的进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有效性、改变东道国投资理念、提高市场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规模小、股票质量较低和本国长期投资者缺乏,加之外国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资金的频繁流动,可能加剧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因此,外国投资者究竟是稳定了股票市场还是加剧了波动,成为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被关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把资本市场开放视为一次性事件,考察事件窗内波动性的变化;二是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三是研究外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学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早期的研究把资本市场开放作为一个一次性事件,检验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开放前后波动性的变化。但是,从政策变化到外国资金流入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开放政策,部分国家是完全开放市场,而还有部分国家是实行渐进性的开放策略,因此,一些学者转而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一)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

部分学者从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是否发生了变化的角度检验研究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这些研究假定资本市场开放是一次性事件,检验事件窗内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1.外国投资者的进入降低了新兴市场国家(地区)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运用多个国家的市场指数数据进行检验,一些学者发现外国投资者的进入降低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Bekaert和Harvey运用波动性对表示资本市场开放的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发现17个金融市场开放的国家中大部分股票市场波动下降,有五个国家或地区显著下降。在控制其他可能导致股票波动变化的因素后,结果仍然显著[1]。Bekaert和Harvey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收益、波动性、β值以及与国际市场相关性等的影响,得出相同的结论[2]。Kim和Singal得出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在开放后前两年波动性没有变化,但是在第四年和第五年波动性显著下降[3]。Kassimatis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对消息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样本国家中除菲律宾有稍微上升外,其他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在外国投资者进入后都降低了[4]。Richards认为出现波动性上升的误解是由于在外国投资者投资组合中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数量增加,关注度上升,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波动性要大得多[5]。台湾是最早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地区,相关研究也发现了外国投资者降低台湾股市波动性的证据。Kwan和Reyes研究,发现实施QFII后,台湾股票收益分布产生结构性变化,股票收益波动率下降,市场更为有效[6]。Lin等把波动区分为正常波动和非正常波动,结果发现外国投资者对台湾股票市场正常波动具有持续的影响,但是对非正常波动的影响逐步消失。在放松对QFII的限制后,外国投资者购买量持续增加(包括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台湾股票市场的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台湾投资环境[7]。

2.外国投资者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此前的研究基本都把资本市场开放时间点视为给定,以政府放松管制或者允许投资作为分界点。但是政策的变动如果没有导致外资的大量流入,则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结构变化点与官方金融改革的时点可能不一致。Bekaert等通过构造一个带置信区间的内生于经济的资本市场结构变化点,检验该点前后波动性的变化,发现金融市场的开放使证券市场规模增大,市场流动性增强,但是同时收益波动性上升,与国际市场收益的相关性也增大[8]。

3.外国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确定

DeSantis和Imrohoroglu对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与股票波动没有明显的联系,不同的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对波动的影响不同。他们认为样本数据(IFC指数)包含的证券多样性增加、市场规模增大以及市场有效性提升等因素使得股票价格波动降低[9]。Huang和Yang和Jayasuriya研究发现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影响不确定,有些国家的波动性上升,有些国家的波动性下降,还有一部分国家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征[10][11]。Jayasuriya在此基础上根据波动性变化把样本国家分成三组,研究发现波动性下降与良好的社会制度和市场特征有关[11]。资本市场开放前后一些其他事件也可能影响股票市场波动,使研究结果出现偏误。Eizaguirre等在剔除样本期内发生的其他事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之后发现,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开放确实带来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但是变化并不一致,拉丁美洲国家的波动性下降,而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波动性却上升[12]。

(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Bae等(2004b)认为采用虚拟变量忽视了金融市场开放渐进性的特征,因此,他们采用个股可被外资持有的程度来度量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研究发现,在控制国家、行业、公司规模和换手率等变量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的可投资性与收益波动性正相关。同时,由于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关联度增加,允许被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比不可被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13]。直接采用市场指数估计波动性可能因为不同公司股票间的协变性而使估计出现偏差。为准确估计波动性,Umutlu等利用SP/IFC全球新兴市场各国指数构成公司的股票收益估计股票总波动,并把总波动分解为国际市场波动、本地市场波动和特质性波动。另外,他们还用四个连续变量度量资本市场开放水平。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开放水平与总波动负相关,金融市场开放降低本地市场波动和特质性波动,在控制规模、流动性、国别和危机冲击后结果不变[14]。Li等(2011)从公司层面研究外资高比例持股①对公司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影响。他们研究31个新兴市场国家2002-2005年数据后发现,外资高比例持股与股票收益波动负相关,这意味着外资高比例持股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稳定[15]。

(三)外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外国投资者行为是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另一个角度。Chiyachan-tana等运用43个国家交易前15天和交易后25天的股票价格数据样本来研究外国机构投资者决策和交易对股票波动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该研究发现:只在外国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很短一段时间内股票波动性有轻微的上升,他们把该现象归因于外国机构投资者交易时的价格冲击;而交易完成后,股票波动与交易前相同甚至有轻微的下降。他们的结论是外国机构投资者不会导致股票市场不稳定[16]。Richards从外国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外国资金流入对发达国家股票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反馈效应,同时外国投资者的买入与当天的股票收益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Richards认为,这一发现表明外国投资者和成熟市场的行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影响比早期的估计要大得多,因此,外国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不稳定性[17]。外国机构投资者被认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危机爆发后外国资金的大规模撤出更加深了危机。学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Choe、Kim和Wei。对于危机发生前的外国投资者行为,两者都发现,韩国投资者趋向于负反馈交易而外国投资者则采取正反馈策略。但对于危机期间的外国投资者行为,结论则并不一致。Choe等发现,在1997年的最后三个月,外国投资者的正反馈交易和羊群效应减弱且不显著,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在危机期间外国投资者导致市场不稳定[18]。Kim和Wei在Choe等的基础上把样本期延伸到1998年6月,同时把外国机构投资者区分为具有本地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分支机构两类,得出相反的结论。其研究发现,危机期间不管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者,都倾向于采取正反馈交易,且程度有所加强。此外,外国机构投资者较国内机构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危机期间羊群效应有增强,但是不显著[19]。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相似,我国主要从引入QFII是否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QFII的投资行为特征两个角度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引入QFII是否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部分学者研究发现QFII的进入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孙立、林丽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QFII季度持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QFII在遵循价值投资的同时也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策略调整[20]。此外,殷红和蓝发钦、陈泽慧从行业的视角考察QFII进入对基金重仓股行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QFII的进入不会增大行业收益率的波动性,其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有利于稳定我国股市[21][22]。另一部分学者则得出相反的结论,研究发现QFII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波动性。张佑辉等采用spearman系数检验和多元回归法研究QFII持股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大盘波动率、每股收益后QFII持股比例与股价波动正相关,相关性大小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23]。还有部分学者发现QFII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张雪莹、沈小炜和蓝发钦、王麟乐等通过GARCH模型设置虚拟变量考察实施QFII制度前后股市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QFII对A股市场收益波动性没有显著的影响[24][25][26]。

(二)QFII的交易行为特征

羊群行为和惯易可能导致股价过度波动,破坏市场稳定,因此,QFII交易行为成为研究QFII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另一个角度。现有研究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中,QFII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和采取惯易策略。刘成彦等以2005年股改开始为分界点分析股改前后QFII的羊群行为。研究发现,股改前QFII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但股改期间及之后,羊群行为表现明显,且小盘股表现尤甚。究其原因,积极参与股改是最重要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投资理念相同、信息同质性、多家QFII实际控制者相同等[27]。李学峰等(2008a)得出相似的结论。其研究结果表明,QFII与开放式基金都存在羊群行为,QFII的羊群行为程度大于开放式基金,但是有趋同的趋势。同时还发现QFII的卖方羊群行为程度大大超过开放式基金,且超过其自身的买方羊群行为程度,因此,QFII在下跌行情下加大下跌的幅度而在上涨行情中则有利于稳定市场[28]。李学峰等(2008b)从交易策略视角比较国内开放式基金与QFII投资行为差异,发现两者都采取惯易策略,但QFII的程度低于国内开放式基金,对稳定市场起积极的作用,但是QFII的交易策略有向开放式基金趋同的倾向,作用有限[29]。

第4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简述;Christensen;破坏性创新理论

一、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

维持性创新,是指针对主流市场的高端客户的需求,在不根本改变原有技术创新路径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基础以及现有商业模式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渐进式改进和完善产品的功能、质量、服务水平或提高其性价比等措施,来巩固和提高现有的市场地位的一种创新。维持性创新的一个基本共同点是:它们的盈利点都在于遵循主流市场中高端客户重视的已定型的技术路线的产品或服务方面就不断发展与完善产品的性能进行持续的创新。

破坏性创新,是指立足于低端或非主流市场,不是遵循原有技术创新路径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基础以及现有商业模式,而是通过不断完善低端或非主流市场所看重的产品特性和服务功能,对主流市场现有的竞争基础、游戏规则、商业模式和在位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逐渐侵蚀,最终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并征服在位企业的一种创新。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创新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革新,它实质上还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客户价值实现方式上的创新。

二、破坏性创新的模式

从改变现有市场格局的角度,Christensen将破坏性创新分为以下三种实现模式:即低端市场的破坏(Low-end Disruptions)、新市场破坏(New-market Disruptions)以及混合市场破坏(Mix Disruptions)。

(一)低端市场破坏

低端市场破坏,是指基于原有的市场格局或主流的价值网络,不同于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而进行的产品创新,创造出最基本的恰当的产品来控制那些在位企业未及的细分市场,起初满足主流市场不被重视的低端或非主流客户的基本需求,然后再利用不同层次的特性创新来满足不同的市场特需来制定出正确的产品改进次序,随着不断改进与完善针对低端市场的恰当的产品性能,试图吸引能给企业带来丰厚回报的高端利基市场,最终使得在位企业失去对其主流市场的控制力,进而被新兴企业完全取代的一种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低端市场破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成本领先,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下,通过把性价比较低的功能或效用剔除,保留其最基本的功能效用来有效地降低新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来提高消费者整体的价值水平。

(二)新市场破坏

Christensen在界定新市场破坏之前,定义了“非消费”(non-consumption)这一概念,即当消费者(或客户)因现有的产品过于复杂或昂贵,而主动放弃产品自身能够实现的某种需要或需求的一种现象。新市场破坏就是试图将“非消费”转化为一种现实消费行为,而主动构建一个崭新的产品价值网络和属性维度,随着不断改进与完善针对“非消费”市场的产品性能,不断瓦解原有的主流市场的产品价值网络,使其摒弃掉原有的产品的属性维度,最终使得在位企业失去对其主流市场的控制力,进而被新兴企业完全取代的另一种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新市场破坏起初并不与主流产品进行正面冲突和竞争,而是开拓“未消费”市场,更便宜、更便利地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并构筑暂新的客户价值网络,最终达到使主流市场对既有的产品价值网络和属性维度主动摒弃的市场目标。

(三)混合市场破坏

事实上,在分析破坏性创新模式时,Christensen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大部分出现的破坏性创新是上述二者的结合体。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严格将二者区分,或是将破坏性创新适用的消费者进行区分,内在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破坏性创新的成功恰恰是建立在在位企业的市场盲区或是因客户价值偏低而不被在位企业重视的某些领域,为破坏性创新进一步成长,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竞争缓和的时间间隙和发展环境。

三、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Christensen认为破坏性创新具备以下三个关键特征: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低成本、高便利,并全面降低目标市场的综合使用成本;破坏性创新起初的目标市场往往具有“非消费”的特征,即由于高价格、难操作等产品属性使得他们自动放弃满足原有产品能有效实现的需求;在位企业面对破坏性创新的市场瓦解时,往往无所适从,最终多半归于失败。破坏性创新上述三个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市场和竞争这四个维度上。

(一)技术维度

破坏性创新的技术创新本身不一定符合间断性或突变性的特征,也可表现为一定的渐进性或连续性,技术不一定就是原创性的、开拓性的或复杂化的,也可以是简单化的、易操作性的;与此同时,破坏性创新也不一定就是基于全新的技术属性,也可能是基于既有技术属性的重新组合或是产品结构的再设计,从而为目标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再次,随着目标市场所看中的价值结构的不断完善,新的技术性能改善速度快于原有的技术性能改善速度,最终完全超过主流市场的预期,从而占领原有的主流市场。

(二)产品维度

从产品维度上,破坏性创新的特征表现在:起初的产品不被主流市场所接受;破坏性创新产品往往低成本、高便利,并全面降低目标市场的综合使用成本;破坏性创新产品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满足主流市场要求的顾客价值实现的过程;起初针对的是“非消费”市场,不简单以盈利为目的;破坏性创新产品最终控制整个市场的主导权。

(三)市场维度

从市场维度上,破坏性创新起初着眼于因利润微薄而不被在位企业所重视的边缘市场或新兴市场;这个边缘的或新兴市场规模很难量化,同时,在位企业的管理层对该市场发展的预测持轻视或怀疑态度;主流市场中的现有产品出现性价比下降的趋势,或性能或属性趋于过剩,主流市场愿意为单位性能的提升所支付的边际价格呈下降趋势,既有行业的竞争基础强度开始弱化。

(四)竞争维度

从竞争维度上,破坏性创新因其市场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非竞争性”表现在新兴企业不与在位企业就主流市场的争夺进行激烈竞争,而是通过不断满足“非消费”市场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正因为此,在位企业可能轻视或容忍新兴企业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当破坏性创新产品提高到足以吸引和瓦解主流市场时,在位企业这时会发现由于技术、客户价值实现路径、市场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迥异,而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只能任由其市场份额被新兴企业蚕食,并最终失去市场的主导地位。

四、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在破坏性创新理论中,Christensen也就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与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以下详尽分析:

(一)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条件

Christensen提出,要是一项创新具备破坏性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技术路线清晰明了,初始功能简易化;其商业模式起初也应是简单的、低成本的,而且目标市场吸引不了在位企业的管理层的关注;目标市场本身对其生存发展阻碍很少;当破坏性创新逐渐发展与完善并可能更好地服务于原有的主流市场时,对主流市场的用户既有的消费方式改变很小;创新使既有的工作方式大大简化,操作层次从专家向一般熟练人员转变。

Christensen为了判定某种初始创新是否能最终发展成破坏性创新,总结了著名的石蕊实验(Litmus test),即管理者只需回答以下三组问题,就能初步判断该创新是否具有破坏性的潜质。

第一组问题是来判断其是否能成为破坏性创新中的新市场破坏。(1)是否存在一类消费群体因资金、设备或技能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放弃某种自身需求的满足,或是不得不请专业人士代劳?(2)原有产品所服务的顾客群中,是否存在相当一部分因使用该产品,给自己带来不便或又不必要的高额支出现象?如果此项初始创新通过发展与完善自身技术,使更多上述消费群体的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那么,它就存在成为一个开辟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可能。

第二组问题是来判断其是否能成为破坏性创新中的低端市场破坏。(1)是否存在一类足够规模的客户群愿意购买以更低的价格、性能稍逊于主流市场的既有产品但质量水平还不错为特征的初始产品?(2)是否能形成一种暂新的商业模式,使新兴企业以较低价格、性能稍逊于主流市场的既有产品但质量水平还不错为特征的初始产品来吸引认为既有产品功能过剩的这一部分顾客群,而且所获得的利润仍然足以支付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与完善?

如果初始创新通过以上任一组的测试后,即具备成为破坏性创新的潜质,则接下来进入第三个测试阶段:这种创新发展与完善后是否能对在位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严重挑战,并最终使其丧失对主流市场的支配?答案仍然是肯定的话,那么新的破坏性创新就此诞生了。

(二)内外部影响因素

Christensen提出,用户需求及其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创新资金来源、新产品的营销渠道是影响组织开展破坏性创新时所面对的最关键的外部因素。Christensen认为,首先,在位企业越是对主流顾客群展开详细的市场调研,然后针对他们进行原有技术的改进,就越容易丧失对潜在市场机遇的真实把握的机会,创新实质是技术与市场的有机组成的结果,而顾客就代表了市场环境,组织只有基于环境进行市场细分,才有可能发现破坏性创新。其次,破坏性创新的执行者在初期与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组织规模仍不大,对增长有信心并具备低盈利忍耐度的创新资金才是首选。最后,创新的市场渠道除包括常见的,还应包括在产品营销和交付链条上任何能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环节。组织价值观、企业家精神和组织内部资源配置方式则构成影响破坏性创新的内部因素。

参 考 文 献

[1]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克里斯坦森.创新与总经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Clayton M.Christensen.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Bos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4]Clayton M.Christensen.The Ongoing Process of Building a Theory of Disruption.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Vol.23,2006:39~55

第5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成要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体系,涵盖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领域,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特别提到的农村和农业发展重点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当前的我国农业产业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涵盖整体产业发展链条各环节的综合系统。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系统:(一)农产品产业系统。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产品产业系统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并始终处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的涉农相关部门构成了了农产品产业系统,农产品产业在农产品产业系统中具备整体性、多层次和动态性的特点,同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的影响,整体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走向[1]。(二)现代农业多功能系统。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现代农业多功能系统承担着整个体系的持续拓展,实现农业产业体系功能的进一步外延,实现农业产业体系功能的多元化作用。现代农业多功能系统在保证农业商品的基本功能外,同时还具备非商品的其他功能。具体体现为农产品除了进行市场化经营之外,一些农业的非物质产品同样也可以实现市场化的经营,并长期实现市场的共享和社会的公益,比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三)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系统。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系统把整合农村产业链条、实现农业产业延伸和农村产业功能转变作为基本职能。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系统中,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根本,通过积极有效的现代管理方式与经营方式,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实现农业农村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将农村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系统创新机制、协作机制和产业融合服务机制能够有效促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四)农业生产性服务系统。在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业生产性服务系统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农业生产性服务系统是贯穿于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服务产业,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环节提供必要的服务,通过把技术、资金、人力以及市场信息等服务,很好的契合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并时刻满足整体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需求,保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服务链条的完整性。

二、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特点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全新思路和方向。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作为总体发展目标,保证我国现代农业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运行,这也是党的对我国今后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一)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备动态发展特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上世纪70-8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目标表现为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生产手段和生产管理的现代化;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按照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进入到本世纪以来,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内容,就是要把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丰富为广泛的、综合的具备时展特征的伟大工程。所以说,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具有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明显特征。(二)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备地域性发展特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化,这就决定了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备地域性发展特征。我国的农业产局布局大体分为中东部、西部和沿海地区三种类别。各自地域的不同,带来了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的明显不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偏低;中东部地区开发较早,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化体系较为健全;沿海地区是中国目前经济最为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规模超前,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这些差异直接决定了我国各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明显具有地域性的特征。(三)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备市场化发展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经具备了市场化发展的特征。从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来看,已经具备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市场化发展的特征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整个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并直接推动了农业企业的升级、转型,全面提升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2]。(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备集约化发展的特征。农业产业的市场化细分使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集约化发展的特征愈发明显。农业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农业产业从业者更加专注某个核心领域和产品,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样的集约化发展,客观上刺激了农业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加快了农业产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升了农业产业全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而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专业化为节点形成了适应时展的全新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更适应了当前农业整体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面临的挑战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考验,坚持做到了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努力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今后农村和农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通过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新格局。但就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业获得空前发展,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实现连续丰收,形成了粮食丰产、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逐步提升到良好局面。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农业生产形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愈加突出,实现农业生产产量的进一步提升难度加大[3]。现有的部分农业生产粗放型管理现象还依然突出,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工业污染以及农业自身生产污染问题明显。因此积极推进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二)现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失衡已经是不变的事实,特别是随着国际市场的导向影响,使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农业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不能与当地的客观实际条件相匹配,降低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也成为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农业产业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优良农产品推广滞后,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产生的影响和风险是长期的,必须给予重点解决。(三)农业科技革新压力增大。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支撑。我国虽然目前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逐步提升,以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和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在新装备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整体农业从业者的科技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另外,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持续投入,但我国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明显不足,核心技术的发展还继续加强。在农业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层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才能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农村产业融合压力增大。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受到我国农业产业化基础薄弱的客观条件制约,各产业融合压力相对还比较大。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为引领的产业还需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布局中种养结合型、链条延伸型、农业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和复合型融合发展的多种模式还不够健全,各产业在发展融合中瓶颈期还没有度过,各种突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五)农业生产性服务支撑压力增大。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继续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包括提供整个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农资良种、农机作业、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科技推广、流通营销和物流、信息和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但目前总体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管理不够规范,以及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等问题还相对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服务质量提升来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需要。

四、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全新的理念来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无疑为今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方针指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指引下,为构建适合当前国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党的报告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因地制宜做好我国的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依据我国农业产业化地域性的特征,逐渐形成一批具备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发展经济带。要积极鼓励和利用政策激励和市场调控手段,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引领,实现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形成农业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4]。(二)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新业态。要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业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并壮大农业产业新业态。要积极通过农业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来培育农业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新得增长点,通过农业产业新装备、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引入,来实现农业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成熟、壮大。要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开展农业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农村电商为依托,持续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从而加快农村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流通。要积极探索并拓展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功能的多行业、多业态延伸,有效融合农业产业的商品和非商品功能。(三)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要始终把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突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农村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持续构建并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通过有效整合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农科教企紧密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协同创新体系,鼓励支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要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保持向科技尖端的迈进。努力突破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越高,发展越好的地方,农村产业发展也越好,反之亦然[5]。因此,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可以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组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对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动力。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发挥出政府在市场、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鼓励和帮助农业产业组织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产业竞争合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组织的自身经营能力、辐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实力。(五)努力提升现代农民综合素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农民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因此,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需要持续在广大农民朋友中间开展各类农业科技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培育现代农民,更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要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方资源,构建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科技下乡、定点帮扶等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培养现代农业人才。要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需要,把生产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继续发挥好当地产业发展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农业产业组织负责人等人才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并积极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6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创新驱动超生态性

一、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现代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是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者是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群还处在萌芽期,面临着产业技术储备的不足与市场培育的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在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上有所突破。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了地理邻近性特征外,还具有超生态性特征。基于这种新特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型,对进一步探索该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喻登科(2012)以价值链、知识链、物联网为媒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三种协同发展路径,进而研究了单核、多核和星形发展模式。李煜华(2013)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过程。赵红凌(2014)结合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高校学科特点,通过政府引导、产学研互动搭建五大学科集群协同创新平台,研究了学科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因此,本文在借鉴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结合产业学、生物学相关理论,对产业集群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

二、理论模型

为深入了解该产业集群发展,本文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从产业生态位视角数理分析技术与市场间的关联性。由于竞争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在不影响分析的前提下,模型中假设竞争只有抑制作用,本文选择两个企业种群为例,用下面模型来描述种群之间竞争合作协同演化:

三、模型分析

1.竞争性协同演化模型

将上述微分方程线性化,据其走向研究系统平衡解的稳定性,可知两线相交点是稳定解,这意味着两种群由于在知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共享而增加了各自种群的产量,产生了协同发展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综合产业学、生物学、协同学,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超生态性、创新驱动性,运用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对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建模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超生态性能够促进种群产出量的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增强超生态性对集群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一,加大投入创新资源,以在技术知识方面增强创新能力;第二,赢得政府支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建立成熟的产-学-研-用的产业群体;第三,积极培育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的最优配置以达到最大效用。参考文献:

[1]刘志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J].学新兴产业研究,2011(3):49-55.

[2]喻登科,涂国平,陈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114-120.

第7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90后”大学生

一、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的同时,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变迁中,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70后”、“80后”、“90后”大学生因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90后”这个词并不陌生,所谓“90后”是指从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参加工作、即将参加工作或未参加工作,他们构成了这个范围内的主体,而在校大学生无疑是“90后”一代人的典型代表。这一代人身上所具有的全新的思维模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完全区别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年代的学生。他们轻松、兴奋、健谈、坦白,对人热情,对事积极;他们倡导自主,个性,时尚;他们充满理想的同时倡导实用主义。他们的个性特征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都提出了挑战,他们不再踏实于枯燥无趣的理论学习;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他们不再受制于过多的纪律约束;他们喜欢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教育界针对不同时代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思考也日渐丰富,但从文献来看,不难发现,多数研究成果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的。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生特点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教学更需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赋予他们的个性特征。

应对新的时代特征和学生需要的挑战,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各个高校、不同专业都在探索适应其专业需要和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有的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虽然也都充分尊重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但切实从“90后”大学生特点入手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学体系还亟待探索。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和体会,对“90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探索适应学生时代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 因材施教的需要。不论是对“90后”,还是对以往的“80后”、“70后”,实际上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还是因材施教。今天的大学虽然学生已从“60后”、“70后”、“80后”变到了“90后”,但一些课程的内容和讲授方式却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糊管理”并不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迫切要求能适应其个性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笔者在教学实际过程中的了解,“90后”大学生比“80后”、“70后”更加敢于挑战权威,他们经常因为教师的讲授风格不对应自己的喜好而逃课。因材施教既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需要。

2. 促进学生就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90后”面对的就业形势不如从前,近些年来,关于就业难的报道和评论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都在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知识底子不踏实、不好管理等。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多数学生简单地认为营销就是“卖东西”,能说会道就能做好,因此,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浮于表面,而不能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造成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冷眼。实践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实际情况而开发设计的;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不少院校的实践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而无法赢得学生青睐。比如有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区别不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比赛、竞技为主要形式的部分实践教学由于激励不到位,只能吸引少部分学生的参与兴趣。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中的诸多不理想之处大多数源于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把握和了解,从而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就业、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时代特征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必不可少。

3. 激发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和自觉性。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自觉的学习专业课理论知识。例如,根据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一些参加沙盘模拟经营比赛的学生经常会对理论知识更有兴趣,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学习相关理论。因此,针对“90后”大学生对专业课理论学习兴趣较淡的情况,尤其是市场营销这样的专业,开发设计适应学生个性的、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 “90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具有一般“90后”大学生的特点,但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具体如下:

1. 职业发展目标亟待引导和明确。据报道,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在所有的大学生本科专业中排在第68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职业目标的不明确是一个普遍问题。为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就业倾向和职业定位问题,笔者曾连续关注了两所学校的2009年和2010年两届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共220名,调查表明近60%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倾向和职业定位与市场营销无关。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不少非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人从事市场营销工作,而市场营销本科生就业又存在较大比例的专业不对口。究其缘由,不仅仅在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大学教育的脱节问题,还反映了市场营销本科生职业目标教育的缺失。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就“你为什么选择市场营销专业”?以及“你觉得自己学习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将能做什么?”这两问题进行了不同班级的课堂调查,调查表明,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很盲目(被调剂或觉得录取分数线低);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几乎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去社会上锻炼锻炼。选择专业时的盲目及对专业定位和看法的偏差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职业自豪感,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专业的不对口。笔者认为,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教学,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切实了解自己的专业、认可自己的专业、接受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十分必要。

2. 学习兴趣应势而变,动手能力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90后”大学生都又掌握了互联网等获取知识的便捷工具,所以对学习知识、概念没有很强的欲望,他们要求更多的是对知识面和层次上的无尽的探求,而大学课堂则侧重于知识深度的探究和学习,导致不少学生对课堂传授的知识乏味无趣,造成一些课堂纪律差,学习目的纯属应付,“学生集体大逃课”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一特点,在市场营销专业“90后”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营销专业“90后”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笔者调查了解了北京地区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其中五所高校,通过对数十名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班主任和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公共课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从专业对比来看,几乎大家一致认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普遍较为活跃,但学风较差。经笔者和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市场营销本科生学风不佳主要根源在于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总觉得营销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错误地认为不学好专业课照样能做好营销实践工作。但同时,笔者也发现,一些注重学生动手、教师较少讲授的市场营销类专业课堂却效果较好,他们对实践性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都普遍较强。这表明,市场营销专业90后大学生的课堂必须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全面领略营销的科学性和做好营销实践工作对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要求的重要性。

3. 个性突出、乐于表现自我。90后大学生做事倾向于形成以自我为主体的模式。他们喜欢通过日志、BBS等较为新潮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自己的观点,摸索新的思路。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或新的问题,他们都倾向于按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去了解、接纳或者解决,思想上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激进性。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超过以前的同龄人,善于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各种自己所关注的信息。此外,与其个性突出相适应,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才能。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本身强调实践性,并鼓励学生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因此,这些特点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而这些特点,正是开展实践教学所需要的,也正是将实践教学做得精彩的一个良好条件。

四、 适应市场营销专业“90后”大学生特征的实践教学方法

结合“90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以“90后”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践教学方法如下:

1. 穿插于课堂讲授的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最为常见的方法。它针对传统课程与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重视学生主体性参与、创造性发展、交流、参与合作精神等。案例教学突出主体性、探究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90后”大学生独立性、个性、积极主动性的要求。在讲授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案例讨论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们利用网络手段搜集信息,并激发他们发表关于该案例的独特观点和看法的积极性。这种穿插于课堂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充分利用“90后”获取知识途径的实践教学方法--模拟实验教学。“90后”大学生普遍对网络和计算机操作娴熟,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有软件开发能力的老师还可以自主开发设计软件),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真实问题情境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模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3. 充分利用“90后”兴趣多变、动手能力强特点的实践教学方法――社会实践活动法。鉴于“90后”职业发展目标明确,我们可以鼓励其更多地参与实践,让他们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了解自己的目标。同时,利用其兴趣多变、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以让他们更多地走出校园,到新环境中去尝试。对此,主要做法有:尝试兼职、鼓励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实习。例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自己参加社会实践(几个假期社会实践折抵一定的选修理论课学分)。比如,寒假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很好时机,寒假正值新年,所有消费品企业都会策划和实施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如果要求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促销活动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营销实际。

4. 充分利用“90后”学生乐于表现自我个性的实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比赛法。一般来说,大学本科第四学期以后,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就可以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了。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看,可以组织其参加的比赛包括品牌推广方案设计比赛、新产品宣传方案设计比赛、终端节日促销方案设计比赛、模拟应聘比赛、创业方案设计比赛等。这些比赛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课外学习,不断整合所学过的各种知识和单项技能。

五、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主体、客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必须随之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宜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适应学生的时代特征,还应当适应专业特点的要求,只有这样,实践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整个教学体系也才能逐步走向科学化、高效率。当然,适应学生特征和不同专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开展好实践教学就必然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点、了解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实际、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熊丙奇.“90后”新生究竟有什么不同. 文汇报,2008-9-4(9).

2.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9-104.

3. 余海波,伍秀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6):151-153.

4. 徐明波.“90后”大学生的成长分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89-91.

5. 赵晓琳.90后大学生的突出特征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73-174.

第8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市场营销;网络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无疑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经济的主导因素, 信息代替物质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这就要求企业营销必须向纵深发展,使企业核心地位的营销工作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体系。如何深化,从何处突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特征

 

(一)消费群体的变化消费人口增多,年龄结构老化。战后全球人口呈爆炸型增长。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者手中可支配的消费收入也有明显地增加,全球实际消费人口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年龄结构有逐渐老化的趋势。这要求企业在进行营销策划时考虑这些因素,设计生产出符合老龄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来。传统消费群体的分裂和新兴消费群体的出现。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就是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这使得传统消费群体发生了分裂。同时,另一些新兴的消费群体也逐渐出现。新兴群体的代表就是所谓的“丫一代”,“丫一代”的共同特征在于他们不屑于父辈喜爱的大众品牌,具有追求新潮和反叛的消费心理,喜爱电脑和因特网,并由于早熟而具有相当独立的经济观念和消费心理。类似的消费群体的变化驱使市场竞争者们不得不更贴近市场,更了解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通过年龄、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等方式来划分消费者的方法显得呆板和落后,已不能真正反映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些成功的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将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直至实现“一对一”的定制化营销。这不但使顾客高度满意,也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消费习惯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传递和流通较以往更加快捷便利,这也使得由他们所决定的消费习惯正慢慢呈现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更有利于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内进行竞争,并通过适当的营销策略使得日益国际化的消费者接受自身产品。

(二)产品种类和结构的变化目前,以生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龙头的新兴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并逐步投入使用,这些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传统的产品结构,使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鲜明特色。突出的表现在:第一,产品的寿命与市场寿命发生了明显地分离。在生产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的情况下,产品的使用寿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但随着新技术的创新运用,产品的更新换代呈现一种跳跃式的特征。每类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时间,产品生命周期都在逐渐缩短。第二,新技术的运用导致了新型产品的不断出现,甚至是新兴行业的诞生。这一方面冲击了现存产品的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强度, 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市场领域和投资机会。第三,多功能、跨行业型的综合类产品的出现。这一类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市场营销理论中对产品、市场竞争对手的划分,使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广泛、更激烈。基于上述产品在种类与结构方面的新变化,当前的企业经营都不得不抛弃固有思维模式和市场策略,而注重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争取在以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销售方式的变化因特网的出现与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因为2004年它们对于当今生活和经济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经济”时代,这也推动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变革,使企业的销售手段更多元化,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模式。新兴销售方式的代表主要是网上营销方式和零库存销售方式,其成功代表分别是著名的网上书店———亚书逊公司,著名的电脑公司———戴尔公司。戴尔的“零库存”直销使得它没有成品库存,因而可以随时跟上电脑业迅速的产品更新换代的脚步,不会因落伍而被淘汰。这两家公司都是成功动用电子商务模式来为顾客服务从而达到“双赢”效果的公司,电子商务无疑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为先进的营销模式, 它也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方向。这种新兴的营销模式的奥秘就在于它能提供一种客户自助式服务,这不仅可以降低厂方成本,更可以给顾客提供最大满足,因此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来说,这种全新的销售方式的作用是应该引起注意并加以采用的。

(四)竞争方式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正因为如此,当前优秀的企业普遍都将企业资源的相当部分投入到技术的改造和创新中去。同时,这种竞争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上的变化,在大多数信息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中,其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已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成为与市场部、财务部等一样,甚至更重要的核心部门,成为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方式已经远远突破了市场行为而深入到了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开发当中。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营销大多集中在品牌的宣传及促销活动上,但针对不同的产品应该采取怎样的营销方式,大多数企业都显得比较茫然。其面临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过分强调品牌重要性,缺乏产品创新。这些企业认为只要创立了品牌,企业就有了一切。所以盲目大搞品牌战略,许多企业制定了品牌战略目标,但是,这些战略目标的制订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一,它们不经过认真分析产品类型是主动需求型还是被动需求型,就盲目加强品牌推广,不能把握品牌的建立是产品的功能这一关键环节。其二,不考虑需求潜量。费九牛二虎之力创造了知名品牌,但产品的市场需求潜量很少。其三,很少去过问相关产品条件。如果其产品在延伸和拓展方面有更多的机会点,那么在产品品牌的投入才有可能为今后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同时也才可能在基础上创造名牌企业。品牌创造及品牌经营是有条件的。我们的企业有必要向一些外资或合资的知名企业学习借鉴。

第9篇:新兴市场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壁垒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背景

自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在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我国当然也不例外,在2009年年9月21日和2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并最终在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结合我国国情,从我国的产业和科技基础出发,提出现阶段应集中力量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在明确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省和地区根据自己不同的比较优势和地域上的差异,纷纷出台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从而使得在短期内,我国所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到了2011年,以美国Solarworld为首的七家制造商共同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投诉,并申请对中国75家出口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相关企业进行“双反”调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开始凸显。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正式启动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这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遭受的第一个“双反”贸易壁垒。几经周折在2012年10月10日,美国最终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8.32%-249.96%,反补贴税税率14.78%-15.97%。

2012年7月,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ar world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向欧盟提交了一份秘密的诉状,指控中国光伏企业非法补贴和倾销,并希望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关税,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一份通知,接受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在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最终在2013年7月,双方达成价格和解。

2012年中兴、华为进军美国市场被堵,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兴、华为在美国开拓市场的计划撕碎;2012年9月28日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令禁止三一集团关联公司RALLS在美国俄勒冈州一军事基地附近兴建4个风电场,并要求RALLS在90天之内从该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可能遇到的贸易壁垒分析

(一)“双反调查”是重灾区

所谓的“双反”就是针对一国产品在受到国内补贴的情况下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入本国市场,从而给本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而进行的贸易救济方式,这在WTO的协议中是完全合法的[3]。我们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一些以高新技术为媒介发展起来的,这样一些产业的突出特点就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前期的研发成本比较高,一般的企业很难承受长时间的不盈利,这就需要国家的扶持,而国家扶持的最基本措施就是国家直接给予补贴,从而由国家来承担可能研发不成功而带来的损失,这样一来就为反补贴提供了依据,也正是基于存在政府的补贴行为,有了成本上的优势,有些企业在已取得研发上的一点点成就时,就将其投入的产品生产,最终批量生产,以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往海外,最终被国外相关企业的行业协会以“存在政府补贴和倾销给本国相关产业为名“告上贸易主管部门。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最终使得其在美国完全失去市场。

(二)“威胁国家安全”正成为贸易保护的借口

2012年,华为、中兴、三一重工都分别被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被要求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撤资,但真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表面看来,是目前美国经济低迷,又逢大选,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了目前的这种局面。但究其背后的主因,则是中国企业快速成长进而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有了严重的猜忌和防范之心。而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因为华为,中兴、三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起与其国内的战略性产业产生了冲突,从而使其借用“危害国家安全”为名来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中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高端制造设备和新能源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其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合性在未来可能遭受到更多的将会是“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的贸易保护壁垒。

(三)“反垄断调查”很有可能是未来贸易壁垒的方向

从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所遭受到的贸易壁垒的趋势来看,在贸易初期,首先就是关税壁垒、紧接着就是反倾销和反补贴,随后就是更多的诸如环保、技术等贸易壁垒,而到了今天,之前所用过的贸易壁垒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再加上我国现在正在提出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反垄断调查就很有可能是下一个实施的贸易壁垒手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如上文所提到过的由于其前期开发成本高,具有极大的规模效应再加上本身具有极高的集聚性,很有可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到各国的反垄断调查,这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领域和高端制造领域表现的极为突出,这些行业的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高度的重视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反垄断调查”,一旦遭受反垄断调查,也就意味着海外市场的失败,特别是美国,“反垄断”开出的罚单是1亿美元至10亿美元不等。因此这些企业在进军海外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遭受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的夕阳产业,其承担这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任务,事关整个国家的战略,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各种贸易壁垒,研究如何避免这些贸易壁垒就迫在眉睫了,只有在面对贸易壁垒时,我们沉着应对,才可能使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受到损失最小,而获得利益最大,使得整个国家的产业战略能够彻底的实施。常见的避免贸易壁垒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在面对国外的“双反调查时”我们首先的就是要积极应诉,积极应诉是挽救“双反”调查初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的过程中,就区别了应诉企业和非应诉企业,对于应诉企业,天合光能被征收31.14%的反倾销税,尚德电力被征收31.22%的税率,英利等其他应诉企业责被征收31.18%的税率,反之对于未应诉的企业一律征收249.96%的反倾销税。可见应诉与非应诉之间的差距之大。

因此在遭受“双反”时,第一步我们就要应诉;其次、我国应当规范补贴范围,落实补贴的相关政策,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补贴,同样以光伏产业为例,如果我们将政府补贴从生产环节转换到安装环节,进行电价补贴,而不是对光伏企业提供税收、贷款优惠可能就不会导致欧美国家对我国的光伏产业展开“双反调查了”;因此在面对“双反调查“时,我们的企业要敢于积极应诉,国家对积极应诉的企业应当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与此同时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对补贴进行规范化,要经过科学的论证,从而避免落入“反补贴”的深渊,从而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应对“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等与政治相关的贸易壁垒时,国家要积极参与,成为企业的坚强后盾。近年以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纷纷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很多企业拒之门外,特别是在2012年,中国通信行业的排头兵华为、中兴再加上装备知道早的三一重工都被美“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拒之门外,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在国外经营之路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崎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与国家的战略和政治相关,因此“美国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设置贸易壁垒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应当怎样去面对了,在牵涉到国家的战略和政治时,单单至是依靠企业很难抗衡。对此,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中国可以在国内市场采取“以牙还牙”的措施,对美国企业在华投资进行一定的限制。

时至今日,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国内消费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增幅,从而使中国得以凭借强大进口能力带动贸易伙伴经济增长。这都为中国实施“以牙还牙”措施提供了底气和铺垫。当然,这样的措施也不能滥用,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投资环境。因此在面对美国等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等与政治相关的贸易壁垒时,我国政府应当成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坚强后盾,利用各种国家措施来对外国施加压力,从而减少这方面的贸易摩擦。

第三,可以通过合理的战略选择来规避贸易壁垒;企业在进行“走出去”的过程中,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战略选择,包括在企业的目标市场选择、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市场的法律、WTO的相关协议都必须做到精通的地步。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很多国家现今都在集中力量发展的产业,因此各国都会有相关的立法对本国的这一“幼稚产业”进行保护。

因此我国的战略性行新兴产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在走出去之前,是否进行了国内的充分竞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4]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在于当企业考虑国际化的经营时,首先必须要在国内进行充分竞争,它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而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应该在国内进行充分的竞争,因为这些产业在一定上都还属于“幼稚产业”[5],如果不经过国内的充分竞争,首先满足国内市场,从而使技术走向成熟,很难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反而可能因为别国实行“幼稚产业”保护而遭受贸易壁垒。

2、在战略选择是特别要注意目标市场国的法律和WTO的相关协议条文,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以重视的内容,正如在本文第一部分表1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很多国家在发展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都会有相关法律方面的保护,再加上WTO的相关法律条文,很容易被目标市场国用来当贸易壁垒使用,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战略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目标市场过和WTO相关协议条文,即使遭受贸易壁垒时,也可以利用相关法律和WTO的相关协议进行庇护,从而将损失降到最少,实现利益最大。(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艳萍.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4月

[2]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5月.

[3]肖慈方,蒋国庆,吴永红.国际贸易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