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管理学主要知识精选(九篇)

管理学主要知识

第1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论文摘 要: 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愈来愈受到重视。但高校班级的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建设,如班级管理主要以常规纪律管理为主,学生班级意识淡漠,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纳入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管理的方式建设学习型班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在经济、教育、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受到关注。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被广泛探讨。高校在班级建设中也引入了学习型班级的理念,针对高校班级的发展现状,创建学习型班级可以与知识管理结合起来。

1.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简单地讲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其管理就成为必然。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等人指出[1]: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对组织知识资产的挖掘和发展,所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的、文本的知识,又包括隐性的、主观的知识。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进行认定、共享和创造相联系的全部过程。它需要建立一种系统使知识库的持续和更新得以实现,并且培养和促进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视知识为资产,并且建立起支持知识创造和共享的组织规范和价值。

由于知识管理的复杂与多元性,不同的学者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不一。目前国内比较统一的定义是,知识管理是基于特定组织的职能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分享和运用知识,从而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2]。在高校班级中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提高班级成员的创新及应变能力。

1.2学习型班级。

学习型班级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组织,即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中的应用。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形成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学习[3]。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在各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4]。学习型班级是崇尚学习、深蕴文化的班级,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班级,是共同学习、情感沟通的班级,是自我改变、共同成长的班级[5]。这一班级的主要特点有[4]:班级成员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班级成员有共同的愿景;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员以团队为中心学习。建设学习型班级,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彼此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共同成长与进步,最终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群体。

1.3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班级建设。

通过对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知识的共享与创造,进而使知识成为资产和价值。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是营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形成组织核心竞争力。而营造全员学习氛围的最佳手段就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则是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6]

因此,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知识管理开展学习型班级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将知识管理纳入高校班级管理中,通过知识平台的建立和知识的共享,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最终构建为学习型班级。

2.高校班级现状不利于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2.1班级管理主要以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为主。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重心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和常规管理,关注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出勤情况,以及上课纪律等常规性问题,还有一些个别班级事务的管理。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更多地属于由上到下的权威服从关系的管理,在这些管理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参与较少,无法发挥潜力[7]。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很少涉及知识管理层面,班级内缺乏正式的知识共享平台,班级学习合作活动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学习互动的班级氛围。

2.2学生班级意识淡薄,强调自我中心。

趋于独立、自我意识较强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安逸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强调自我中心和个性张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这些学生对班级和班级活动不感兴趣,集体意识淡漠。同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我行我素”,即各自有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习惯于团队学习和合作。再加之高校实行学分制,固定班级动态化和大班教学等情况越来越普遍,使得班级学生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班级意识的淡薄。

2.3学校课程设置不关注班级学习功能的发挥。

高校教育主要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设置、专业门类诸多。但其中,班级往往发挥的是一个教学单位的功能,师生以班级为单位上课听课,学生上课来,下课走,除了课上有某些讨论、合作外,大部分时间班级只是作为一个框架存在,其本身并未发挥学习的功能,即群体学习功能不明显。同时,尽管高校课程丰富,却很少有专门服务于班级学习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师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挖掘和分享知识,建立知识平台。

此外,尽管当前教学改革强调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高校的课程依然以理论为主且课时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即便有合作学习的成分,但合作中大多还是以显性知识的交流为主,对隐性知识的关注与挖掘不够,使得班级成员间知识共享不足,班级的学习功能未能很好体现。而学习型班级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集体学习的氛围,在集体学习中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及班级的发展。

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学习型班级

3.1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

高校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班级的价值,班级不仅仅应作为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存在,更应作为学校的一个学习单位存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班级的日常教学和常规性事务,班级的存在主要是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便利。而学习型班级则强调班级的学习功能,要求班级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体,在这样的班级中,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彼此合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提升并实现班级的价值。这样的转变就要求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知识的价值,以及班级的学习功能。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强调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在组织成员间彼此互通知识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生成与创造。同时,通过知识库的持续与更新不断促进组织成员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形成学习型组织。因此,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中,学校和师生需要共同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并将其切实贯彻下去。

3.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现在的教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学习、有创造性的人才,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学生间彼此交流、合作,知识得以不断更新与创造,学生不仅能增强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能成长为会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才,这无疑与当代的教育要求是相吻合的。

知识管理平台的创建主要依赖于现在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建立一个便捷、有效、安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共享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班级成员及教师可以方便地查找、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可以彼此交流,共享资源。

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在知识库建立之前广泛征询班级学生意见,除了日常的学习知识、专业知识外,还可以把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其他知识纳入其中。然后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同时,运用“知识地图”等知识索引的设计让师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班级知识库中的知识多以文字、图形等显性知识为主,而知识的共享不仅有显性知识,还有隐性知识,这也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隐性知识的搜集与共享可以采取交流的形式,通过师生间或学生间的深入探讨和经验的分享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知识管理平台建好以后,学校和教师可以赋予班级学生管理的权利,通过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分配,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促进和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加快学习型班级的建设。

3.3围绕知识管理设置配套机制。

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作,除了平台的创建外,还需要设置相关的配套机制,使之成为一项制度,切实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造。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针对知识管理专门开设相关课程,课程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外,更多的是开展“问题导向”的集体合作活动。例如,以某一研究课题为主题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讨,相关教师也参与其中,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仅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班级的集体智慧。

同时,为了促进知识管理,还需要完善已有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习评价更重视个体的发展,对集体关注较少。知识管理强调的是通过个体间知识的共享实现整个组织绩效的提高,对此,评价机制应加大对组织绩效的考评,即,在班级管理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关注整个班级的发展。不同班级针对同一课题得出的不同研究方案,不同的班级知识库的更新情况,等等,只要是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班级性考评的标准。这种以班为单位的评价机制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管理的重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知识管理平台还可以尝试与外部知识资源对接,例如企事业单位网络,专家网络,其他学校的知识网络,等等。我们应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班级知识库,增强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学习型的人才,最终将班级建设为学习型班级。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T H,Delong D W,Beers M C.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39(2):43-57.

[2]赵华,杨永坤.知识管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之维[J].教育探索,2011,(7):99-100.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13):44.

[5]饶红,王莉.学习型班级:理论内涵与构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8):39-40.

第2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知识管理是如今经济时期的管理新方向和管理新措施,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实行长期发展,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渠道。与这相对应,企业的管理方针、管理形式以及文化系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创新。

1.知识管理的内涵

企业知识管理是把知识作为主要核心的一种企业管理,是企业通过获得与同享内外机构的知识,创立出新思想,同时能有效运用新知识的经过。它的目的在于企业通过开发内外机构的知识,并有效运用而加强企业的创新水平,进而强化企业的竞争水平。

美国著名公司波士顿集团总裁Thomas M.Koulopoulos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时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民日益增加与其相对应的高等学校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进而出现急需知识管理的局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 F.Drucker第一次提出了知识工作人员与知识管理的理念;Paul Quintas等管理学家认为:知识管理是管理众多知识的一个过程,以达到目前和以后出现的各种需求,明确和探究目前的知识资产,创造新的知识;而德国著名企业家Stefan .Paul Lotman等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其成为一种能够管理的企业资源。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对知识管理给出这样一种定义:知识管理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进行的一些有助于创造新知识的活动,由此应用整体智慧来加强企业应变能力与创造水平的管理方法。

2.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

无论什么形式的创新都来自于概念的创新。企业运营、管理概念的革新是确定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条件;没有全新的理念知识,不一定可以将企业实现信息化改造的效果展现出来。管理概念的革新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同时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其主要思想还是紧紧以人为主。

2.1学习型管理观念

知识经济需要企业对知识的积攒和创新更加注重。通过以学习为主的管理方式,创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全新教育形式,为劳动者的终身学习、获得新概念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逐渐把企业发展成学习型的组织。[2]长期的学习形式有这三种:其一,整体地从以往和现在的探索项目及资源开发中学习;其二,使内部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同享的目的;其三,将培训任务坚持不断的进行下去。

2.2服务型管理观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期,对企业管理人员在组织结构中的任务增加了更多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明确企业的发展趋势,并且可以持续地给组织及工作者提供工作中所要的资源,并不是给已经可以单独进行工作的劳动者添加太大的压力。管理部门对工作人员所提供的资源包括很多方面,从最初的对劳动者之间工作的互相配合,到更好地规划和明确劳动者在公司内的发展前景等等,让员工们能更加愿意的负担各个方面的责任,把工作看做一种乐趣,与企业发展一起前进。

3.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创新

从一九一二年政治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首先从经济学领域整体地提出创新理念,进而为现代社会、企业引进了经济发展、提高生产以及改良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动力。企业处于资源化、科技化的形势中,在知识和资源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将迎接一种以知识为基底的更高形式的挑战,企业的兴旺和衰败、实力问题已经不再来源于它所拥有资源和产品,而是在于具备的知识和创新水平,决定于能不能有效的进行知识管理以及大力推广管理知识的创新。

3.1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人们的创新能力是被其思想所支持的,所以所有的创新来自概念的创新。Peter F.Drucker在相关书籍中表明:“知识的创造率和使知识变为生产力,将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竞争的主要条件。”知识经济时期,知识代替资本、劳动力等以往的资产而变为占主要地位的资产条件。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创建起知识的创造、传播、同享和应用的规章制度。第一步就是要设立知识运行的保障准则,主要的几个准则分别是知识管理投入准则、知识协调准则、知识管理对象公布机制;然后就是设立知识的效益机制,对相关人员报告的知识管理业绩进行审核和判定,包含知识业绩审查制度、信息联合判定系统;最后是知识鼓励机制,包含知识工作支付标准、晋升标准、知识签名标准、知识培养标准、知识淘汰标准等等。[3] 从这几点上确保公司可持续性的学习,其一,整体上从以往和目前的探索项目和资源开发中学习;其二,顾客是企业中共同生存体系中的一部分,是获取信息的外在来源;其三,促使内部员工间加强沟通、交流,达成资源共享的目的;其四,培训任务应该是一项坚持不断的活动。

3.3知识管理促使企业管理组织创新

以往的“金字塔式”的阶层型企业缺少创新知识的能力,不能随机应变,不能很好的把握变幻多端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应付接连不断的新问题,不能实行十分复杂的科学策略。按照知识管理的相关特征,企业势必要进行组织结构的改造和创新,保证企业结构和其特征相适应。第一,企业要筛选出主管知识管理体系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都设置了“知识主管”、“知识调整经理”或者“知识资源经理”,主要负责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学习、积攒知识和信息沟通的环境,确保知识库的知识质量以及顺利的运行,提高知识继承,加快新知识的生产率,实现创新和发挥集体的创造能力。第二,要创建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和促进开创思维的方式,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建设知识传播的时间,提高知识的运转效率,以此提高企业的绩效。知识管理需要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注重企业内部的协调配合,注重沟通和交流,由此战胜创新中的障碍;强调把权力分散化,确保可以对环境的改变及时作出反应;加强企业的灵活能力、反应力和工作能力,方便创新知识得到运用;对企业结构进行职能合并和调整,加强决议部门和执行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对管理人员的决议也要求可视化、民主化和公正性。应用知识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推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引进更多的新的组织模式。

4.结论

我们可以预言,在不久的以后,知识管理会逐步逐渐变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思想,继而构成一种管理标准,就像绩效管理、过程管理一样,将变为表现企业主要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顺利进行知识管理对企业增加主要竞争力,以及使企业能否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新亚.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国集体经济[J],2011(06)

[2]徐建中、李荣生.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J],2011(04)

第3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1.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被认为是在一定环境下解决大量资讯信息所带来的创新、组织与扩散问题的方法[1]。在公司管理中,知识管理意在构建一个数据化的知识系统,让公司在获得知识和资讯后进行分享、整理、记录和创新,这些累积的知识将用来指导企业的决策。而在图书情报学中,知识管理有更广义的理解,其中不仅有对知识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相关的一切无形资产的管理,把知识当作资源开发,是知识管理的中心思想。

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管理包含三个要素:以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和途径。知识管理因知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而产生,其出发点是把知识当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掌握和利用知识视作提高竞争力的关键[2]。尽管在研究领域对知识管理的本质有多种不同看法,但知识管理普遍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和资源管理而开创的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方式。

2.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关系

知识管理于上世纪末在国外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普遍关注,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方面。当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在接触到知识管理后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索将知识管理运用到图书情报学的道路。在国外,多数大学的信息管理专业都已经把知识管理列入专业课程,以充实知识管理的理论,培养先进的图书情报管理人才;国外的许多图书情报机构也都设立了知识管理研究项目,坚持将新兴的管理模式引用到图书情报管理的实际应用当中。

在将知识管理用到图书情报学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知识管理被用在图书情报管理当中的首要原因是知识产业的发展,图书情报工作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作用下,更加看重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利用知识,因此从企业管理中借鉴知识管理的模式。其次是因为图书情报学自身发展和创新的需要,信息技术的革新给当今信息环境带来极大的变化,知识管理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新时期的信息管理有较大实用价值,图书情报学在面对信息环境巨变的时候,便顺其自然的融入知识管理理念。最后,知识管理还对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有良好促进作用。作为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图书情报学在知识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知识,通过不同的知识传播途径,最终把信息转化为知识[3]。知识管理是图书情报学最具生命力的延展点,给图书情报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3.知识管理下的图书情报学改革

图书情报学以知识为研究对象

以往的图书情报学是将文献当作研究对象,但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增长下,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逐渐偏向于信息和知识。知识可以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以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图书情报工作属于客观知识研究,而主观知识的研究是知识管理理论拓展和实践深入的必然。因此,知识管理是主观知识研究和客观知识研究的结合。知识管理不仅使得图书情报学的知识重组,还为图书情报学在整个信息管理体系中找到了科学定位,从而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

3.2图书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变化

研究对象。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正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力求通过实践的创新提高图书情报学的价值。而知识管理的本质也是创新,与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要求相契合。因此,对研究对象作有效调整,以知识管理为思想来整合图书情报信息,对知识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下的图书情报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论和技术。图书情报学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同时引入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也紧密结合在其中,图书情报学以知识为中心的体系逐渐形成。知识内容的研究、数据的研究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等各方面都体现着知识管理的知识创新思想,图书情报学很好的继承了知识管理丰富的内涵。

核心思想。以知识管理为途径的图书情报学的核心思想是建立知识组织体系,强化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组织取代了过去的信息组织,成为图书情报学的研究重点,包括知识结构、知识探究和知识存储等环节已经围绕其核心思想展开。将信息存储型的图书情报学转变为知识学习型管理模式,是知识管理带来的深刻改革。

3.3综合性图书情报学研究法产生

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被分为了三种方式,分别是哲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和图书情报学专门研究方法[4]。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包含知识的传播和利用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是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不断趋向综合化发展。知识的科目繁多,需要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来参与其中。例如对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除了需要社会科学的理论,还要有自然科学的方法,像数学研究的运用和计算机的运用等,都是图书情报学新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石。

3.4图书情报学体系以知识为中心

作为生产知识和提高其应用效率的学科,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必然转变为知识,以知识为主要研究内容。改革后的图书情报学体系更像是经济体系,有着以知识为主体的生产及传播,所以,图书情报学体系需要将知识效益作为其科学体系建立的推动力。知识管理的模式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促进了图书情报学体系的改革,图书情报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横向学科。

3.5图书情报学教学改革

图书情报学的教育体系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分支,对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是推动图书情报学发展的持续力量,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在图书情报学的教学中开展。知识管理对知识的创新作用使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层次发生改变,其教学内容也必须作出重大调整。技术和方法的变革使图书情报学中传统的技术方法日渐落后,多学科的知识研究已经被提上图书情报的教学课程,形成了广泛而又紧密的教学知识体系。图书情报学教育的改革预示着图书情报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已经扩展到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管理人才,需要充分掌握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关系密切,两者间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水平正在逐渐提高。要使知识管理途径下的图书情报学有更好的发展状态,就必须把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相结合,以知识为研究中心,以技术方法指导实际应用,图书情报学的科学水平将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下日益提高。

(作者单位:冀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第4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师;知识管理;强化措施

目前,我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获得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了高职教师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求其准确定位高职教师角色,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而知识管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条有效通道。因此,高职教师应顺应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潮流,以知识拥有者、应用者及创新者的身份,对自身具备的知识进行补充、更新,以及有效管理,以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促进自身发展,适应高职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简单来说是指高职教师对知识的管理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含义:(1)采取不同渠道获取新知识,汲取和参考他人的优势和经验,补充自身的知识缺陷,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2)对自身已拥有的松散信息实施优化整合,使其进一步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最终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3)对已获取的知识或他人观点进行加工处理,促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建设个人知识库,以实现个人知识的存储、交流及应用。高职教师知识管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当高职教师有意识地对自身知识实施管理时,就能够推动高职教师的知识实现“量变”到“质变”,构建科学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合理使用,提升知识使用的频率和效率,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2)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整体发展,高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引导者,理应传授给学生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掌握优化整合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3)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执行科学的知识管理方案,增强教师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可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

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它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知识获取阶段

知识获取是指高职教师采取研读书籍、参加专题讲座、合作交流、教学研讨等各种渠道获取自身所需知识的过程。知识获取的目的是不断丰富、完善高职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是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其形式分为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获取的内容包括隐性知识获取和显性知识获取,其方式分为主动获取和被动获取。

(二)知识存储阶段

知识存储是指高职教师对所获取的知识实施分类整理和优化整合,使其进一步实现系统化、条理化,便于日后使用。知识存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高职教师提取或有效应用知识,为知识的交流、共享、应用和创新奠定基础,是高职教师知识管理中实现知识再利用的一个关键步骤,是构建并持续更新、完善个人知识库的过程。

(三)知识共享阶段

知识共享是指高职教师之间主动分享、交流知识的过程。知识共享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知识共享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师徒制、个人网页、BBS、WEIBO等活动或手段,积极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推动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进步,最终实现知识增值。

(四)知识应用阶段

知识应用是指高职教师把所获取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以促进工作成效和专业成长的过程。知识应用的目的主要是内化显性知识和外显隐性知识,并把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知识应用是知识获取、存储,以及共享的目的,也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动力。

(五)知识创新阶段

知识创新是高职教师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延伸拓展,挖掘新知识和新规律,进一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主要以高职教师已有知识为基础,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是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是高职教师个体核心竞争力日益提升的体现。知识创新不但可以挖掘高职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还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影响要素

高职教师知识管理是以高职教师为主体,高职教师个人知识为对象的管理活动,影响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因素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

(一)客观因素

影响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知识资源。知识资源的真伪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教师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面对一些无序知识,高职教师因其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准确判断知识的真伪性,就无法确定是否可以将其补充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二是技术设施。硬件设施的完善性、网络工具易用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均与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成效密切关联。只有硬件设施齐全,网络工具简便易操作,技术先进,才能够更好地为高职教师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知识提供有效途径。[1]三是管理环境。学校的教学氛围、教研环境,以及管理制度等,对强化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理念,推动教师知识共享和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假如学校重视教师知识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知识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氛围,将会有力强化教师知识管理成效。

(二)主观因素

影响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主观因素同样也主要有三个。一是知识管理意识。高职教师知识管理意识直接影响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假如高职教师知识管理意识浅薄,其知识管理行为趋于被动,将不会在意对自身已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施管理,更谈不上进行知识创新,也就不能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2]二是知识管理能力。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效率、正确性和全面性。假如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不足,自然就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三是知识管理动机。知识管理动机不同,所引起的知识管理行为也就存在差异。假如高职教师知识管理动机功利化、物质化,将会导致其知识管理行为出现偏差。

四、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强化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好高职教师知识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思想重视,宣传得力

要真正提升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必须关注意识形态的变化。领导重视是前提,只有获得领导层面认可,才能把知识管理理念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中,学校才能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为高职教师营造良好的知识管理环境。学校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构建宣传新平台,通过Website、Weibo、WeChat、BBS、QQ及电视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各种途径,全面宣传知识管理,尤其要注重宣传知识管理的目的与重要性、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等,真正把知识管理理念融入校园,融入高职教师的心里。

(二)强化意识,培养习惯

高职教师要在平时强化知识管理意识,养成知识管理习惯,主动开展知识收集整理工作,依据自身工作需要和专业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通过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培训进修等各种途径获取新的显性知识,并不断把这些显性知识内化,以补充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同时,高职教师还应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实现隐性知识外显化。高职教师的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行为,需要高职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掌握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以指导实践,促进自身发展。

(三)技术开发,系统构建

目前常用的知识管理工具有Wiki、BBS、Blog、SNS、PKM2等,为高职教师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知识管理不单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存储和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知识创新。高职院校实行知识管理,其目的之一就是构建公开交流的知识平台,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开发力度,构建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包含知识收集整理、查询阅读、共享交流、评估反馈等环节的知识管理网络系统,既满足高职教师实施知识管理的需要,也满足高职教师相互间交流学习的需要。

(四)激励创新,鼓励共享

高职院校应该针对高职教师知识管理行为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激励措施,这是鼓励知识共享、推动知识创新的一个有力保证。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激励措施都是针对知识创新制定的,关注教师的科研工作,对此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详细的奖励方法,从年度考核到职称晋升,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科研成果”,激发了高职教师的创新意识,但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采取一定措施来鼓励知识共享,如评优、提供培训机会等,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以激发高职教师知识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列,赵虹元,靳玉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9,(4):38-40.

第5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知识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实现某一目标开展的有意识地获取、分享、运用与创新知识的活动。文章着重探讨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教研改革的思路,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提出高校教研改革的具体路径为建设教研组织机构、打造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知识管理;教研改革;教学研究;教研活动

目前,知识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在“爆炸式”的知识增长环境中,有效管理知识、利用知识、获取并创造最有价值的知识已成为我们在知识社会中立足的必备技能。教育领域属于知识密集型领域,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发挥知识的最优价值。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且体现在课程开发与应用、教研活动等方面。“唯有做好每个环节的知识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知识的功能与作用,实现教学目标。”[1]教师知识的创新、积累和管理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为推进高校教研改革的顺利实施,高校应注重提升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知识管理

目前,知识管理依然是一个新生概念,人们对其内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外学者在20世纪对知识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涵盖对知识的理解、传播、存储等一系列过程。我国学者黎加厚认为:“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分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2]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其一,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强调人对知识的创新。其二,知识管理过程体现了组织间的知识互动与共享。其三,知识管理作为一项管理策略,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在高校教研活动中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鉴于此,本文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个人或组织为实现某一目标开展的有意识地获取、分享、运用与创新知识的活动。

(二)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人们借助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教育真理和规律,获取科学结论的活动。教学研究涵盖各类教育现象、过程以及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现象。”[3]教学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不断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高校开展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结构的合理优化为主要目标。一般而言,教学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学校为主体对教育教学进行的安排与组织。如,高校设有教研室,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安排教师参加集体学习、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二是以教师为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创新,属于自发性质的活动。如,教师通过主动学习、互相听课等方式交流经验。

(三)教研改革

教研是研究者之间成果的传播、整合与提升过程,其功能体现为研究、指导和管理。教研改革,顾名思义是指对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不是完全的否定,而是探寻更好的教学方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进一步提出,教研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学思维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课程修订和完善、考核制度的改革。教研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因为教师的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2015年1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教研部门应该增强转型意识、使命意识,进而推动教研工作实现转型升级。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推进教研改革,为教师交流与学习创造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契机。

二、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教研改革的思路

高校教研改革要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捕捉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时调整教研管理工作的思路。为推进教研改革,高校应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理论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教研改革的思路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一)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织机构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织机构是促使高校教师分享经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管理视域下,我们所建设的教研组织机构必须是学习型组织,是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机构。在学习型教研组织中,教师共同学习,以新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互相激励,勇于修正自己的行为,发掘自身潜能,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努力奋斗。当前,多数高校设立的教研组织机构是教研室,它主要负责学科的理论研究等工作,通过开展课程检查和课程示范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然而,由于一些高校对教研室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导致教师的教研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再加上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教研改革的效果不佳,因此推进教研改革的组织化和开放性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明确教研室的主要职责和功能,系统规划教研室的主要工作;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各高校教研组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分享与交流经验的同时共同进步。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高校教研改革中的应用,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受到普遍重视。基于知识管理理论,高校应建设以信息资源为中心、以服务教师为目标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促进现代教研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第一,要打造信息化的教研管理新模式。所谓信息化模式,是指以资源和服务的教学管理为理念,依托教学资源和网络环境,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和信息管理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打造的交互式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系统。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研组织机构运行和管理的效率,而且能为教师的学习和提升创造条件。第二,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资源共享平台。现代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是分不开的,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高校教研改革离不开互联网,建设开放性的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既能方便教师交流,又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基于云计算打造的教研资源共享平台,能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4]对教师个人来说,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是其实现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助力,也是高校扩大交流范围,增加教学经验,形成强强联合的重要手段。

(三)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提升教师的整体实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是高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教研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高校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逐渐提高自主知识管理能力。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助于教研改革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研管理过程中,高校应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在各项管理活动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知识管理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为推进教研改革,教师应发挥知识管理优势,树立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技能。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文字、图表、公式等表达出来的知识被称为显性知识;通过行动获得,知道但无法通过载体清晰表达或转移,即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被称为隐性知识。“高校教研改革应注重促进教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有效转化。”[5]高校教师知识涉及面广,不仅涵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实践中积累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容易被遗忘。为此,高校教师应以知识管理理论为指导,系统整合显性知识,积极转化隐性知识。

三、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教研改革的路径

为进一步推进教研改革,促进高校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应充分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建设教研组织机构。为提高教研改革的效率,高校还应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打造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

(一)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建设教研组织机构

第一,高校应加强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运用。高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在知识交流与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高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运用:一方面,高校应通过使用知识管理工具,将初级信息进行整理,促进其向系统化和有序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应开展知识的交叉学习,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其知识体系。第二,高校应增强教研机构的组织性和开放性。其一,为增强高校教研的组织性,高校应引导教研室根据社会需要组织课题研究,同时注重课题研究的实际应用性,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高校应引导教研室发挥好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功能,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现代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其二,为增强高校教研的开放性,高校应设立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组,让具有不同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的教师通过交流与碰撞,达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理论应用等的融会贯通。高校应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增进了解,使教师能有机整合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促进专业的增值。此外,高校应建立各高校教研合作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6]

(二)打造网络教研平台

第一,建设信息资源中心。高校应通过收集、存储、整理教研资源,建立方便大家使用的网络教研信息中心;并按照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专业电子期刊和数据库,为教师提供最前沿、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需要注意的是,信息资源中心应具有动态性、全面性、结构性等特点,以便切实加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为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升提供优质资源。第二,基于云计算,实现教研资源共享。目前,大学城已成为我国高校集群的主要手段,不可否认,大学城的建设繁荣了当地经济和城区建设,然而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仍存在诸多阻碍。为此,高校可以整合资源,将各校的校园网合并成为云计算系统,建立跨校统一身份认证,将云计算资源向高校及当地社区开放,建立精品课程开放模式,制定共享规则以及付费机制,使学习者能够有偿跨校选课,并利用云计算资源,有偿使用他校的科研资源,以便强强联合,承接重大科研项目。此外,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要以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完善软件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硬件和技术力量,统一网络平台和标准规范,实现数据共享。[7]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要以实现教研资源共享为目标,避免盲目求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换句话说,教研网络平台的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构建与各高校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研管理信息化新模式。

(三)发挥知识管理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高校实行不坐班制,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主动与大家分享教学内容、方法、思想以及情感等。第一,以知识管理思想为指导,系统整合显性知识。教师专业化成长是理论与技能的提升过程,更是专业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创新过程。教师应自主提高知识管理水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8]其一,教师应不断增强学科专业知识的积累,熟悉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现阶段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最新研究成果。其二,教师应将零散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结合知识间的关联进行组织和存取,建立个人知识库。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和研究效率,同时能有效避免知识资源的流失。其三,教师应不断更新个人知识库,在分类和内容上逐渐完善,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第二,增强知识管理意识,转化隐性知识。教育领域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教师长期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有些很难表达清楚。[9]因此,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除了要关注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关注实践经验,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实践,在分享与交流的过程中加强自己对隐性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转化隐性知识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主动与他人分享经验、交流情感;其二,虚心学习他人教学研究的成果及成功经验,树立时刻提升自我意识;其三,明晰自身知识结构,了解优势与不足,在发挥特长的同时,完善自身;其四,在努力完善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高校教研组织还需变革以保障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高校在推进自身教研改革的同时,还应与企业、社会科研机构等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建设资源共享机制”[10],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多元化平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建设提供战略性支持。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理论为当前教研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一方面,对教师而言,知识管理能够提高教师的研究和工作效率,避免重复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对高校而言,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能够为教师产生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奠定基础,促进教师知识的转化与分享,推动高校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视域下,高校教研改革的主要出路是提升教师的知识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姚君 单位:南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振华.高校教研活动改革探索[J].学校管理,2015(6):220-221.

[2]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54-57.

[3]余湘青.论高校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2(23):259-260.

[4]魏丽卿,叶宝春,冯辉荣.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研资源共享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68-71.

[5]曾宁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8):63-65.

[6]尚国营.新时期地方院校教研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16-17.

[7]李小红.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9-10.

[8]蒋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12):26-27.

第6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内涵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虽然已有作者试图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式进行研究,例如:Haslinda,A.&Sarinah,A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8种;Kenneth A,Grant&Candace T,Grant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3种;储节旺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知识管理的流派进行了梳理;陆长平以知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为视角研究了知识管理的模式问题,但上述研究仅限于横向静态的视角,尚未深入揭示知识内涵的渐进性深化与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之间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尝试弥补这一不足。

2 知识内涵的深化

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知识渊源于数据化的信息,因此,早期的知识观将知识看作信息。该观点认为,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集成整合的系统化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的信息观揭示了知识的信息本质,是对知识认识观的一次本质概括。知识客体观认为,知识是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的,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知识对象,是知识信息观的深化。客体化知识划分为固化知识和活化知识,前者包括那些印刷在书籍上的、刻录在光盘上的、凝固在建筑上的、定格在机器上的知识等;后者指活动于人之大脑或其辅助或延伸――自控系统或电脑内存之中的知识。知识的资源、能力观是知识客体观的战略性转换,前者是将知识客体视作资源的结果,后者是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条件的结果。知识资源、能力观是随着战略管理的资源、能力观的理论而兴起的。战略管理的资源观认为,唯有知识资源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能力观认为,唯有知识这种能力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资本观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观点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是指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信息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知识内涵的深化路径表明,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 知识管理模式的演进

知识观的差异决定了知识管理模式的不同。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学术界对知识管理所应采取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前行。知识观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与此相应的是,知识管理也主要经历了从信息管理模式、知识工程模式、学习管理模式、创造管理模式、流程管理模式、战略管理模式到资本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

3.1 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首次使用是基于知识是信息的观点,这可能要追溯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文献。1983年,Marchant将知识管理描述为一个选择性的战略信息管理术语,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演化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基于知识的信息管理观关注信息的采集、存贮、分类、组织、控制、加工、处理、传输、检索等全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最早是作为信息管理而出现的。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包括知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

3.1.1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

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对信息的管理,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Ponelis和Fair Wessels就断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新纬度。知识管理学者Y,Ma―thotra认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国内学者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变为知识,并利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陈锐也将知识管理置于信息管理的范畴之内。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的重点是探索合适的软件包以推进知识管理。软件销售商总是尽可能重新包装他们现存的产品并将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以增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信心。信息系统作为公司未来关键的思想被管理界所接受,这种信念很少被怀疑。上述观念隐含着计算机取向的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知识管理存在于储存和分享知识之中,并且认为知识能够而且应该运用计算机系统表达和分享。可见,这种知识仍然是信息层面的知识。

3.1.2 知识管理的知识工程模式

知识工程学(Knowledge Engineering)是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运用的进一步发展。与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一样,它仍然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工程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那时,从理论上讲,人们相信建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机器是可行的,这种机器能通过读取信息并使用其巨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任何问题。然而,当试图建造这种机器时,人们发现计算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知识的获取是最主要的。这种人们试图建造的机器被称作“专家系统”,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模仿专家,如医生、地质学家和化学家在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认识和推理。

然而,专家系统对知识的获取成了其自身的问题。知识工程师们发现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知识以建造机器和可用的系统是一个长期的、代价高昂的活动。事实上,获取知识成了建构专家系统的瓶颈。这使得知识获取成了知识工程中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开发一种方法和工具以实现“将专家知识高效输入计算机中”这个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知识工程师们在真实的知识管理计划中改造、测试和验证知识工程方法,如:知识工程中对不同种类知识、不同种类的专家、陈述知识的不同方法等的认知,这些方法大大地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3.2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对知识认识的深化,在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得以出现。知识客体观将知识看做某种客体或事物,其独立于人的行动,可以被储存、检索和运用。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关注的是组织知识的获取、知识在组织内的运作或知识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与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强调知识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后者主要是强调知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可细分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创造理论、知识流程理论等。

3.2.1 知识学习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模

式认为,“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藉由不断的学习,人类才能顺应变化的环境。而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透过个人的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将其学习成果经由语言或行动将所觉察到的现象或想法向自己或别人解释,并逐渐发展成组织共识并且内化至个人的行为模式上,此即为组织学习。

关于组织学习的观点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Huber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为四个部分:知识取得、信息扩散、信息解释及组织记忆。Gravin则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与传输知识的过程等。组织学习模式强调客体性知识的外部获取,是知识信息管理模式的深化。

3.2.2 知识创造管理模式Nonaka&Takeuchi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将知识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创造出来。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与内部化”之知识螺旋来进行知识创造。Von Krogh认为快速创造新知识并且将新知识扩散到组织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组织内知识管理的最重要的议题。新知识的创造包含5个阶段:①组织成员间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与知识;②根据组织成员分享的知识,有效地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③为公司的愿景、目标、策略以及市场调查来验证此概念是否符合市场需求;④为利用已经确认的概念来发展产品或服务的雏形;⑤为组织将所创造的新知识、新概念与新雏形扩散于整个组织内。知识创造管理模式强调主体内部的主体性知识与外部的客体性知识,即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深化了知识的学习管理模式。

3.2.3 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流程管理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组织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知识活动。Davenport&Prusak宣称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的流程。Alavi&Leidner认为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创造、储存、检索、转移和应用活动。Alavi描述了KPMC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该流程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员工创造、推动、共享隐性知识及其他知识资产,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的过程,它由六个连续的过程构成,即: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过滤、知识链接、知识分发和知识应用,见图2。

国内学者王广宇在综合相关知识流程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划分,知识管理可分为9项紧密联系的活动,并称其为“K9知识链”。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突破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单一性(学习或创造),使知识管理的活动得以系统性深化。

3.3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知识战略管理模式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能力,极大地突破了将知识视作一般具体客观事物的狭隘视域,将知识的认识深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又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知识的战略管理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企业知识战略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的资源观和知识管理的能力观。

3.3.1 基于知识资源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当人们将客体知识视作组织的战略资源时,知识客体观便被知识资源观所取代。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认为,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知识资源,因为只有知识资源才符合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资源所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4个特征,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进一步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异质性源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差异性,且这些差异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的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度源于知识复制和转移的困难程度。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通常依赖于群体主体间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运用独特的语言和编码。Berger&Luckman等认为,个体知识之所以能在群体之中转移,是由于学习了一套担当沟通语言的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如何组织、收集和评估知识提供了规范化的约束。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而存在的复杂性组织,企业要进一步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一套和谐统一的组织文化系统,通过在企业内使用这种共同的表达方式以进行高效的沟通,从而使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的成本更加低廉。知识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视作组织的战略性知识资源,将知识客体在组织中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

3.3.2 基于知识能力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时,知识能力观得以产生。知识能力观认为,知识是影响人们行动的潜在因素,知识管理就是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应用和创造,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

知识能力观源于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思想。Prahalad&Hamel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而且是企业技术和技能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的整体能力,是渗透在组织中的能力,是通过长期积累起来、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知识能力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内在素质,使组织绩效的渊源由组织主体的外部转向了组织主体的内部,强化了组织的竞争优势对主体条件的依赖性。

3.4 基于知识资本观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

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建立在知识资本观的基础之上。该观点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可以定义为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知识资本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知识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因此,知识资产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是由公司积累,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丰富和整合,最终得以运用和商业化。知识资本的运用或商业化目标――价值创造――是其主要特性。

企业的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的智力资本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因而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公司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和社会资本管理模式。

3.4.1 智力资本管理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OECD描述了作为公司中两类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的智力资本,即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指企业所拥有的诸如软件系统、销售网络和供应链;人力资本包括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和组织外资源,即顾客和供应商。

Petrash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如图3所示:

人力资本指组织中每个人已经拥有和生产的知识;组织资本指涵盖在组织结构、组织运作和组织文化中的知识;客户资本是指消费者与供应商关系的知识。该智力资本模型描述了为组织创造财务价值的三种智

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其中虚线表示对三种资产的管理,三种资产重叠部分愈大,则组织创造价值的空间就愈大;知识总是在组织、个人和客户资本之间转换和流动,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智力资本将知识资源细化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主要是指组织的主体性因素,因此,知识管理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是知识资源观与能力观的有机整合,因而再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深化。

3.4.2 社会资本管理模式社会资本是指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可从三个维度对其划分,即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结构维度由相关交换的组织的社会网络连接组成。认知维度提供了通过两利,主要机制,即使用同样的语言和词汇,以神话、故事、比喻的形式叙述的背景和建议来进行知识的分享。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因为它提供了接近组织进行知识交换以及激励组织进行交换的基础。交换本身是信任(trust)、规范(noYin)、责任(obligation)、期待(expectation)和认同(identity)的表现。信任是合适行为的基础。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中,人们更愿意进行知识的社会交换,而且,随着实践的推移,信任能够产生提高从事知识社会交换意愿的合作规范;责任是对从事未来行为的承诺或义务,它与规范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承诺是在社会特有的个人关系中形成的。认同是指个人将他们自己看作与其他个人和群体是一致的认识。

知识管理的社会资本管理模式将智力资本置于组织的社会网络之中并加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智力资本的管理。

当然,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管理模式还会相继出现。基于知识内涵的深化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如图4所示:

4 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评析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比较强调知识的信息性及其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为早期的知识管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摆脱了知识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完全依赖,该模式强调了知识管理中知识来源的途径(学习或创造)以及在知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基于知识流程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视作一个多个“节点”前后相继的流程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知识管理的真谛。知识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是能力,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知识的资本管理学派将组织和社会中的基本要素皆视作知识,使知识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虽然上述知识管理的各个模式都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知识管理思想的进步,但是,这些知识管理的思想也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第7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农村教师 培训模式

自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以来,如何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们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农村教师培训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然而从现实状况看,尽管国家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以短期集中授课为主的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仍差强人意,其关键在于对“外塑式”知识输入的功效给予过高期望,未能紧紧依托农村教育的实际,充分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未能实现组织行为与个人行为的有机结合。以教师个人知识为基点,关注教师个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转化与创新的教师知识管理,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农村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重构。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价值的内涵

知识管理一词,源自现代企业管理,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88年提出,主要探讨在知识(包括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的现在社会,如何发挥企业员工的集体智慧,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与传播、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层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我们认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并辅之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与信息技术,对教师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运用进行管理的过程[1]。其实质是促使教师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实现转化,目的在于不断提高教师在知识社会的环境适应性,以及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寻求知识增值的有效方法,使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从我国农村教师的培训现状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根植于教育实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和经费成本。

时间和培训经费一直是制约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瓶颈,以县一级集中短期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农村教师培训,难以有效解决教师的培训时间和经费问题,往往只能在几天之内匆匆结束,缺乏学习的持续性与深入性。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经验的整理、分享、反思与创新,将教师执教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根植于个人的教育实践,而非寄望于短期培训。换言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具有经常性、自觉性和实践性的自我培训,这能够将培训的时间和成本降至最低。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转化,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

农村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理论认知由于缺乏思考与应用,要么迅即遗忘,要么机械挪用,难以使培训内容真正运用于教育实践。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经由知识转化达到知识融合、应用与创新的目的。如此,教师的教育实践就成了培训的实质性延续,培训获取的理论知识与教师的隐性知识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使得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成为可能。

(三)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的主动自觉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

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出资,对农村教师实施免费培训;另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将教师培训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挂钩,强制要求教师参加培训。这两种培训方式中,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尽管组织者要求严格,但培训效果依然难以保障。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以教师为发展主体,将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创新视为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中,获取知识是其首要环节。倘若教师具有较强的个人知识管理意识与能力,那么参加培训就成了农村教师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参与培训与个人知识管理及专业发展三者就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就由外部转化为内部,成为个人的主动自觉行为。

(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注重教师知识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师实践性知识资源。

教师个人知识大多来源于教育实践,以隐性状态存在,这类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的主要构成,在实践中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个人教育智慧的体现。农村教师培训集中了一定区域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本应是教师交流、分享个人实践性知识的极佳机会,然而,我国农村教师培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由专家、学者介绍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被培训者多为聆听专家讲学,专门的个人经验交流较为缺乏,造成教师实践性知识资源的极大浪费。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知识的转化与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议题,它包含四个循环进行的过程,即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在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联结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在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2]。这里,知识社会化指的是个人实践知识的体验分享,由此可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利用教师培训的时机,搭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平台,可有效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社会化,加速教师知识转化与创新的进程。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路径

基于知识管理的农村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基点,以教师培训为契机,实现集中学习与日常知识管理相结合,个人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自上而下的专家指导与自下而上的教师反思性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加强学校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引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构建有利于教师知识管理的学校内部环境。

(一)农村教师培训的理念由“外塑式”向“内塑式”转变。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任何外部知识只有经过主体的加工,才能真正被接受和理解。游离于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与教育实践之外的知识经验输入,难以与教师的个人知识产生共鸣与融合,甚至可能出现经验排斥现象。传统农村教师培训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培训寄予了过高期望,希望通过专家的指导,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这种舍本逐末的“外塑式”培训,夸大了知识经验的客观性,认为客观的知识经验可以简单地被学习者纳入个人知识结构中。事实上,专家的知识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但更具有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等特征,绝非通过简单的移植就可成为他人的知识经验,这是为什么某些教师在经过多次培训仍然难以明显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原因所在。由此,必须转变农村教师培训理念,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教师教育实践生活为主阵地,以教师培训为纽带,以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为主要方式,促进教师的“内塑式”发展。

(二)引领营造优良的学校内部环境,强化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要提高教师知识管理的成效,除了教师个人提高知识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环境支持。为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注重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时,引领学校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1.教师个人层面知识管理

教师作为知识管理的主体,其对知识管理的意义的认识与理解,对知识管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知识应用与创新的实践程度,都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管理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将个人知识管理视为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受教育资源、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及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大,受制因素更多。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通过高效的知识管理,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教师要深刻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与过程,谙熟其内在机理。知识管理的五项流程为:知识获取、知识储存、知识分享、知识转化、知识应用与创新,其中,知识获取是基础,知识储存是条件,知识分享是路径,知识转化是关键,知识应用于创新是目的。教师应摒弃功利性知识摄入,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依据知识类别、学科属性及个人教学风格等,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个人知识库与知识地图,以便需要时按图索骥;主动与他人交流教育体验,注重教育反思,实现显性理论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勇于进行教育教学革新,以检验知识的真伪。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五项流程之间既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又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再次,教师要掌握适合个人的知识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提高知识管理效率。教师知识管理技术手段的采用是基于对教师知识获取、存储、运用、分享、创新的需求,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对知识库与知识地图的使用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空间,对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加以整理和升华,或者建立专供知识交流的论坛,创建知识分享的平台。此外,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主流软硬件工具,结合使用其他方便的辅助小工具,例如微软Office,MS Out look,Lotus Notes与ICQ、MSN等常用软件,以及概念地图、网络日志weblog和iSpace Desktop,iNota、Mybase等辅助小工具,以使教师更顺利、高效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个人生活史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及案例研究等途径,对个人及他人的教育实践性知识进行知识管理。

2.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

这里,学校层面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学校要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提供必要的制度、技术与环境支持。首先,要厘清农村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知识获取动力不足、途径狭窄,知识储存无序,知识分享意愿缺乏、平台较少,知识创新能力较弱,等等,以准确定位教师知识管理的目标。其次,要弱化科层制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沟通的扁平网络组织结构。校长要引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为教师搭建知识交流、分享的平台,营造合作型学校组织文化。再次,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充分发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校内教学资源中心和教师知识库,及时收集、更新教师知识管理信息,绘制学校知识地图。最后,学校要形成一定的制度,重视教师知识管理的过程与效果的激励、监督与评价。

(三)以教师知识管理为基点,重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

农村教师培训必须改变培训内容与教育实践脱节,专家与农村教师脱节,培训过程与培训结果脱节的现状,以教师知识管理为基点,重构培训模式。

1.由专家菜单到知识之惑――培训内容的重构

课程内容的选择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至关重要,它必须关照学习者的经验世界,因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内容起着支配作用,它们是受学生控制的,而不是由学科专家支配的。知识只能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3]。然而,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常常由专家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所长决定,这种本末倒置的专家式培训菜单似空中楼阁,脱离教师的经验世界,难以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选择应来自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知识之惑,诸如:农村教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最需要获取何种类型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实现显性理论知识与隐性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如何解决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等等。对农村教师而言,上述源自教育实践的问题,是他们亟须解决的现实所求,对此,他们既有深刻的认知体验,又有极强的学习期待。

2.由单向输入到群体分享――培训过程的重构

教师培训是教师交流个人教育实践知识的有力平台,教师知识分享不但能激发教师创新专业知识的潜能,学校整体的知识资产也在此时得到极大增值。而现实的农村教师培训则成了专家展示甚至炫耀个人才华的舞台,单向的知识输入几乎完全忽视学习者的需求,也使他们失去极好的经验交流机遇。农村教师培训必须将专家讲授和教师经验交流相结合,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学习感受及个人的实践困惑进行交流,使教师真正成为培训的主体。

3.由形式总结到实践创新――培训评价的重构

农村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以适应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培训的内容来自教育实践的需要,培训的成效也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说,农村教育实践情境是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教师培训的成效评价也应体现在教育实践中,而非以听课笔记或总结作业的形式作为培训的结束。也就是说,教师在培训中获取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须经由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其真伪,才可知晓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培训过程的结束恰是评价过程的开始,教师培训机构须密切关注教师接受培训之后,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表现,以检验培训的实效。这种后续式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客观验证培训效果,更可以为以后的教师培训及发展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

4.由集中培训到多样培训――培训方式的重构

集中式的农村教师培训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专家知识资源,构建教师知识分享平台,创造规模效益。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学习空间脱离教育实践,有画饼充饥之嫌;二是整齐划一的培训大多侧重于介绍具有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无法照顾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三是与动态的农村教育实践相比,静态的集中培训缺乏必要的后续教育指导。基于此,农村教师培训必须采用集中培训与经常性培训、个性化培训、专门化培训及教师自我培训相结合,丰富培训途径,增加培训频度;针对农村教师发展特点与农村教育面临的实际困境,依托校本课程活动,实施个性化培训;构建鼓励教师教育教育改革的激励机制,注重通过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列,赵虹元,靳玉乐.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9(4).

[2]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李萌译.创造知识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8-9.

第8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信息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

l知识管理的涵义

虽然学术界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从理论深入到实践,但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邱均平教授提出如下的观点: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可以从狭义的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管理领域,不仅管理对象多样化,而且管理角度也是多面的,知识管理的出现被誉为“一场新的管理革命”。从知识管理的概论表述来看,它包涵了两层含义:首先,知识管理的对象有两个方面,以有形知识为表征的显性知识和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

其次,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单一地创造、获取、加工、存储和传播,更重要的是能合理地应用知识,挖掘知识的隐形潜力,共享隐形知识成果。同时知识管理是通过实践把显性知识吸收成为个人隐生知识的内在化过程,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有关的智力资源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效率来达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创新的主体,是创造知识、知识创新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保障部门的图书馆,是知识提供和信息服务的源泉,需要在其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积极开展知识传递、实施信息教育和开发智力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发生了变化,文献知识单元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如果固守于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经验,只会束缚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引人知识管理模式才能为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的信息管理只侧重于信息的收集、加工、整合、存储和传递等基本职能,仅局限于为人们提供显性知识的管理与服务,而对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性,对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管理手段不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导入知识管理,以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积累、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的实施可使高校图书馆及时了解知识流向,掌握知识动态。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现代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无需图书馆员的介入,便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存取等,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要在竞争上保持优势,而不被时代淘汰,就应发挥其自身的资源、技术和管理优势,及时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处理,使广大师生用户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急需的情报资料。

2.2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其服务宗旨是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把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的利用者、信息与信息产生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进行管理的同时,更创造了一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与平台,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现代化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并发展的根本。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图书馆的科技创新、信息资源重组和参考咨询等工作都需要一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来完成。但由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被定位于教辅机构,因而很难留住有技术的高级人才,而且它的管理方式是以物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制度为执行准绳的“硬”管理,严重忽略“以人为本”的“软”管理,这就严重影响了馆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的发挥,抑制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加上人才培训制度的不完善,令馆员们的继续教育得不到重视,从而导致了一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少。由于图书馆人才结构失调,管理手段还未全面转向自动化、现代化和网络化,这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阻碍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传递。面对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图书馆在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对其管理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新的整合和创新,以增强图书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3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可实现的职能

知识管理模式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实现有效管理,它的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具有可行生。因为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也相应表现为对信息资源管理和对智力资源的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充分激活“人”与“技术”这两大管理要素,可以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激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其中尤其对人的智力这一核心要素的挖掘最为关键。

3.1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激活知识沉淀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传统业务工作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组织,即根据相关载体的知识内容,对文献单元进行描述、揭示;而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组织则是对传统文献组织的拓展和延伸,它以知识单元为加工对象,对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揭示的同时更加注重揭示文献所载的知识单元,使文献知识的随机存取和组织存储功能得到强化,为读者提供一个有序化的知识服务体系。知识管理能使高校图书馆工作范围由“文献流”的组织拓展到“知识流”的组织,对有序化馆藏文献、整合零散知识点起到重要作用。

3.2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挖掘网络潜力的职能

开发网络资源是目前高校图书馆获得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将分散在网上的那些无序和分散的海量信息,通过开发、整理、分析与鉴别的手段变为有序信息,把有用、有价值的知识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传递给用户,使知识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另外,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本校馆藏建设需要以及相关学科的设置情况挖掘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并且可以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开发专题数据库、学科虚拟馆藏和学科导航等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

3.3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可以实现人本管理的职能

人本管理是实施知识化管理、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人的智力和创造性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及组织的重要资源,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成员达到预定的目的。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管理的合理化,首先就是要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管理者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体现高校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实行知识管理是当务之急。

3.4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构建共享平台的职能

随着知识传递手段的日趋成熟,知识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馆藏,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图书馆想取得发展,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的协同发展,以形成一个互补互惠、相互促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通过网上信息服务等手段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在知识的存储和传播上,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的手段对数据库技术、文献检索技术、智能、网络技术等实现合理组织,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

4高校图书馆导入知识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不少高校图书馆也从多方面着手尝试知识管理的实践,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还面临着显性知识数字化程度不够,隐I生知识难以扩充,缺乏学习和共享气氛等因素的制约。要完善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必须采取措施来促进图书馆的知识转化和创新,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全面实行打好基础。

4.1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

目前,高校图书馆显性知识资源主要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管理途径如下:

4.1.1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在建设好本馆数据库的同时,对馆藏特色资源(主要是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限度内实现资源共享。

4.1.2积极挖掘网络资源。由于网络资源海量、无序,而且良莠不齐,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鉴别、选择、整理、组织、加工,使之有序化,例如,建设具有与学校学科特色的学科导航制等。

4.2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

4.2.1图书馆员的智力资源的管理。图书馆员的智力资源主要是指馆员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及所积累的经验,这是图书馆的宝贵资产,应受到重视和共享,作为高校图书馆必须构建学习和共享的图书馆文化。在具有学习和共享的组织文化中,馆员能主动学习新知识,主动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与他人共享,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

4.2.2读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让读者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可以建立兼职的学科馆员制度,鼓励具有学科背景的教师读者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建立学生代表制度,在广大学生读者中选拔自愿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中,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充分挖掘学生读者的创意和想法。

4.3对显性、隐性知识的综合管理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

4.3.1建立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知识库。建立知识库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将图书馆知识资源以知识目录的形式进行描述,以元数据进行处理。它将隐性知识转变为显性知识加以存储,同时还将个人的知识库转变为组织的知识库,为知识的共享创造了前提。组建的知识库是显性知识的集合,除了馆藏资源以外,特别要重视收集馆员在工作中创造的知识成果和来自读者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库系统有效运作依赖与传输网络和运用系统,这样使知识充分发挥其效用性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采用新技术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库系统。

4.3.2营造知识共享的内部环境。知识的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营造尊重知识和知识共享的内部环境是知识管理的目的、手段和条件。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知识和信息充斥着整个生活的每个角落。如何去激发和挖掘信息,如何把系统化的知识进行最大程度的共享?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高校图书馆解决这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员工的隐性知识,图书馆应努力创造一种激励机制和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以馆员在整个图书馆知识创新的贡献为基本标准,对那些在知识的学习和共享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进行激励。

第9篇:管理学主要知识范文

关键词:教师知识管理;知识分享;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引言

教师知识管理是指教师对于专业教学知识的持续取得、储存、分享、运用与创新的过程。[1]大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对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管理的能力,在漫长的教学岁月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事错误的教学。为了让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对其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资产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笔者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收集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深入了解了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知识管理处于无意识状态

在网络问卷中,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没听说过和不知道具体含义的占了76.7%,仅有1.4%的人听说过,并对其涵义比较清楚。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欠缺。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传授知识,教师们虽然缺乏个人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个人知识管理已经渗透,也就是教师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发地去管理了知识。

2.教师个人知识零散无序

虽然教师在潜意识中认为,能够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管理,但这仅仅停留在无意识的自发状态。对于最基本的知识归类和储存,很多教师都感到不知所措,零散无序。当要用到某方面的知识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查找,很多时候要找的知识又突然不知去向,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需的知识及时提取出来。

3.教师分享知识意愿低

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在中小学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教学“专业个人主义”。教师将自身独立获得的经验、专业知识看作是升迁和竞争的资本,不愿分享。虽然学校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会给愿意分享知识的教师一定的奖励,但很多教师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进行分享。

4.教师缺乏实践性知识的管理

对于教师来说,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蕴藏在教师头脑中的有关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等经验性的知识才是教师知识精华的部分,也是主宰与决定教师专业行动的主要力量来源。[2]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最主要的就是管理隐性知识。教师知识的增长主要是对于教师个人经验进行不断反思的过程[3],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

教师知识管理的策略

1.利用知识管理工具分类整理知识资源

教师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拥有大量的知识,但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教师普遍缺乏知识管理的意识和指导思想,其拥有的知识资源处于一种零乱、无序的状态,在关键时刻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知识的流失。为了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教师应按照个人实际的需求,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有序化处理,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组织、存取,达成知识积累,以便在使用时及时搜寻、提取想要的知识,提升显性知识的价值。

借鉴知识管理中的编码化策略,首先要对教师的知识进行编码,即将教师的教案、教材、教学计划、学习手册、专家讲学、期刊、视频和音频等教学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文档化或电子化的形式存储起来,逐步形成教师的教学档案。在进行文件命名时应遵循简单明了、见名知义的原则,可以辅以数字编码、时间、来源等。这样就方便了信息资源的分类存储、查找和操作,也可避免因时间推移和遗忘而导致的混乱管理,造成大量时间和资源浪费。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知识管理工具,如iSpaceDesktop、iNota、Mindmanager、Blog、RSS、360doc个人图书馆等支持教师进行知识管理。

2.提升知识分享的意识

从知识管理的公式可知,知识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知识管理界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能够获取、整理知识资料,更要注重去分享显性、隐性知识。分享他人的知识也是个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对教师而言,“教辅资料”和“教学设计”是以内容导向的显性知识,“实践课堂”是以过程为导向的隐性知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出于多方顾虑,比较愿意分享“教辅资料”和“教学设计”,而不愿意与同事分享“实践课堂”和撰写的经验反思。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但知识分享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如果自己不主动去分享个人知识,久而久之,也很难分享别人拥有的知识,这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思想,在教学中,加强人际沟通,多与同事分享知识和经验。另外,如果教师出于竞争,不愿意在本校进行分享,那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与外校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网络也是知识分享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分享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同时也要无私贡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3.基于反思挖掘隐性知识

教师的知识主要由内隐的、个人的、实践的和具有一定情境性的隐性知识组成,很多学者认为这种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难以用文字表达、交流和共享。实际上,“隐性知识并非不能表达,只是表达起来不像显性知识那样逻辑严密、一目了然,它往往是零星破碎、主观性的,甚至可以说是随意的,像是一种文字片断(notes)。” [4]借助反思性的教育叙事,教师可将在教学中发生的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教师将教学实践中积累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也对自身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修正和重构,使这种片断式的、隐性知识进行整合、管理,将其系统化、显性化,使知识的传播和分享成为可能。

撰写反思性的教育叙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撰写教育叙事时,教师要充分体现反思的理念,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教育故事的简单的平铺直叙的描述,而要采用“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在完整的原汁原味的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时,要适当地融入个人情感、态度、动机和观点。

结论

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教师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给出了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策略。教师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借鉴相应的策略,做好知识管理,提升专业技能。教师知识管理也会受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氛围、行政规章制度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层面也要从规章制度到理念及具体的硬件设备等方面为教师知识管理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金玉芝.小学教师的知识管理——个人与组织面向之分析[D].台湾:台北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2001.

[2]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Yu-Hao Kate Lin ,MingDao. Teachers’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Building Blocks[DB/OL]. http://.uk/docs/LinYHK.doc.20,20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