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书法学习感悟精选(九篇)

书法学习感悟

第1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二、三部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感悟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3、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 朗读指导法 质疑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交流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 指名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范仲淹又了解了多少呢?

二、学习第三部份

1、学习第七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有范仲淹实现他的抱负吗?

(2)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再读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6自然段。

(2)提问范仲淹还有怎样的志向和抱负呢?

(3)品读、感悟: “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三、学习第二部份

过渡:文章举了哪些事例讲范仲淹要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而刻苦学习的?

只身苦学、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不出

(一)品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只身苦学”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能感动你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馈。

3、出示重点句

(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理解废寝忘食)

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

(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

(1) 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

(2) 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 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2、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成语“划粥割齑”。

(2)出示句子①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②送银子他委婉谢绝了,送美味佳肴,却食品发霉也不吃一口。③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④别的师生都丢下书本跑出去,他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随便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

(3)再读这些句子。

(4)师小结:范仲淹为了实现他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而刻苦读书,实在令人敬佩,那后人又是怎样赞颂他的呢?

(5)引导学生理解并品读感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懂得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采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去叙述;

2、回顾板书,明白写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

3、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精神的。

四、 课堂总结,拓展

范仲淹为着理想苦读诗书,成就了他的一生,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今天,你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五、 作业

第2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一、教学生会读,挤时间多读。

要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首先要交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每次读之前都要给学生提出具体又明确的要求,如初次读课文,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能词连读”,再读时则提高要求“要读通顺,读好句逗停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读了,也能读好。而只有多读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更要挤时间让学生多读,省去啰嗦地提问与讲解,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在与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中明白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可用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读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二、让全体学生参与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只有学生参与了读,而且乐于参与,才会有良好的效果。读书亦是如此。在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短暂的,一味地让个别学生表演读是不可取的,因为忽视了课堂的主体——所有的学生,为了不让孩子成为课堂上沉默的观众,我们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创设更多的机会给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读,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读,因此可采用自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放声尽情读以及边演边读等。

学生会读了,敢读了,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以读见悟,也就自然产生了学习读书的兴趣。

读中感悟的学法,悟中思疑,品评欣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提高学生朗读和评析的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以及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感知和领悟。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整体性和形象性是其基本特征;“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以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思想性和情感性是其基本特征。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指导。

1. 导悟学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从小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号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自己悟出方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学为主,读练为主,让学生在多次感性认识和反复实践中去领悟,在理解字词段篇和学习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探索,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如:一年级教材中《小山村》一课,我在读中引导学生悟出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自学。(1)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弄懂文字内容,摸清文章思路,再设问:“文中都介绍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2)引导学生理解“小山村的山坡上什么样?你是怎么想的?”通过自己读、指名读、范读、师生对赌等方式体会小山村的美。(3)回顾前面的学习过程,自己悟出方法。(4)运用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三段,采用小组议、小组互读的方法学习。这样,在自学中以读为基础,在读书中学会读书,理解语言,掌握方法,形成能力,而且能更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

2. 悟中思疑。

如果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感悟是浅层次的。在阅读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出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的习惯。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所以要鼓励小学生敢问、善问、会问。但是质疑一定要在读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充分地读和感悟,就问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一年级《我坐上飞船》一颗,我设计了三次质疑:一是在初读后,学生对文字有了大致了解后质疑:二是在精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有的学生问:“什么是岛屿?”也有的学生问:“前面用有······有·······,最后为什么用还有·······呢?”学生边度边思,学会了读懂文章的方法。三是在全文学完后再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整节课以学生的疑问为主线进行教学,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充分肯定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探索跑求知的环境,引导这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生动活泼主动地在读中获取知识,掌握规律,而每次质疑都离不开不同层次地读,养成了边读边思边问的习惯,及发展了思维,有发展了语言。

3. 品评欣赏

每个孩子都有被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

宽容和鼓励能使低年级的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在读懂课文后,我经常要求虚岁分小组进行频度,挑出你喜欢的段落,把你体会到的读给小组同学听。这样“在存在认知中知觉对象被全部地充分地注意到”,使所有学生都有被别人注意的机会,都有发表主见的时间。学生读后还要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读?”提倡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想法,没有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因个体理解人事室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表达,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多角度的各种解释,从而全面锻炼了学生朗读、分析、表达的能力。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课,学生在分小组品读“列宁:‘不是我。’”这句话时,有的学生堵得很平淡,读后小组的其他成员立即开始评议,有的学生说这样读不好,列宁把花瓶打碎了心里十分害怕,应该把特别害怕的心情读出来;也有的学生读“不是我。”声音特别大,学生评议时说这样读不行,因为列宁怕姑妈责怪他,所以说的声音不会很大,应该声音很小······可见,学是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评析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通过让学生自己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说话论理的水平。

第3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如何改善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做到以下“四变三放”,至关重要。 

        1.变教师“牵引”为启发点拨 

        相机诱导古人云:“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要改变当前阅读教学“引得不够,牵得太多”的倾向,教师要明确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启发点拔,因势利导。启发式教学,古已有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课堂上当学生想知而不知,想说而说不出时,心理上就产生了“愤”、“徘”,教师相机诱导,点拔指引,学生方能“开其意,达其词”恍然大悟,收到最佳效果。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决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主观愿望设计阅读教学过程,而是要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及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察颜观色、循循善诱,不断地营造“愤悱”状态,又不断地启发引导,“点”在关键处,“拔”在疑难处,这样,在阅读数学中才能真正体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变琐碎分析为熟练精思 

        以读为本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一个“读”字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圣贤们早已总结出来的语文学习之道。读是语文学习之精髓,是摄取语文素养之捷径,我们不能把它束之高阁,另辟路径,去搞花样翻新。语文课就应该抓住读书这个根本,舍得花时间。 让学生反复地去读、去背,口诵心惟,从读中扩大识字量,从读中品味词语的语境义,从读中发掘句子的言外意,从读中体会选材的匠心,从读中积累规范的语言,从读中发展思维能力,从读中领悟行文的真谛,从读中汲取人文的养料。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把一个个文字符号瞬间变成具有一定的情感状态、有声或无声的语言的过程。读既是实践,又是濡染;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植,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心灵世界净化的过程。因此,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就要变琐碎的分析为导读,以读为本,让书声琅琅进课堂。要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课堂上。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在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学生在读书实践中逐步读出情(情感),读出形(形象),读出意(意境),读出神(神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品析语言,在读中积累、运用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陶冶。

          3.变“越组代庖”为“自主研索” 

        以学为主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代替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地卖弄抑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强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依据文本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感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 

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能够“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以“读”见“悟”,以“悟”促“读”,“读”“悟”相得益彰:自悟中就有思维的培养,自悟中就有语感的积淀,自悟中更有创新的火花。实在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自主感悟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定要变教师的包办代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进行比较、品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以达到思有所梧,学有所得。  

        3.变“越组代庖”为“自主研索” 

        以学为主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代替的,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地卖弄抑或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强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依据文本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通过自读自悟,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蕴蓄,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感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 

第4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关键词】数学魅力 感悟 创造性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71-02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感悟数学的美,数学的趣,数学的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应用意识。

一、感悟数学的魅力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地美。”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的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轴对称图形就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性,在教学中通过呈现五幅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故宫,北京站等建筑物,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这些著名的建筑物很美,它们左右两部分是一模一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他们给人们美的享受。

二、感悟数学兴趣的魅力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强烈的爱好情趣。只有当学生有了这种强烈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地参与整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觉主动、高高兴兴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神奇的七巧板”时,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上。老师首先利用数学课件呈现许多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让学生猜猜这些图案像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像鸭子,有的像鸵鸟……,学生感受到七巧板的巧和趣,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他们先模仿别人的作品拼图,初步品尝成功的乐趣,许多同学并不满足于模仿,还凭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尝试品出新的图形。没什么比成功更有强烈满足的感觉,没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地努力。神奇的七巧板由于趣味十足,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不仅巩固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同时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感悟数学方法的魅力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育应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中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从算法中体现着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状况。例如: 在学习“分类”时,老师发现一些同学书包里的物品放的特别乱,提出:你能把自己书包里的物品分一下类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得到了许多分类方法,有的同学按文具盒、书和本分类;有的按文具盒、数学书和数学本、语文书和语文本分类;有的按文具盒、把大书和大本、小书和小本放在了一起……。同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这时兴趣很高,思路开阔,畅所欲言地说到了超市里、文具店里,水果市场,这里都用到了“分类”知识,这不仅是学生亲身感到生活中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用于大胆的创新。

四、 感悟数学价值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反过来又服务于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一定要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悟数学的价值,感悟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自信,享受成功。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示范。教师要学会结合教学的适当时机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应用数学的机会。

总之,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无限的魅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更加喜爱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第5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本色的语文教学应该能让学生徜徉在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言文字中,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心灵,用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观照作者的情感和体验,在作者营造的温馨意境中放飞心灵,吮吸着汉语言文化的乳汁健康幸福地成长。

具体环节:

预习感知――交流反馈――朗读感悟――拓展延伸

1.预习――感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被学,这就是预习,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预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只需粗略的阅读,了解知识的梗概,以做到心中有数地去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去听讲。在课堂中,教师对新知识的传授,是在学生准备程度和现在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学习课文的第一手资料,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习的方法一般是:

(1)阅读。

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

(2)查阅。

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与文章相关的故事等。

(3)思考。

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文前阅读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

(4)笔记。

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

2.交流――反馈

凡事重在落实,预习自然也不例外。即便预习要求多么明确,多么合理,但倘若只管布置,而不实施具体检查措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偷懒,尤其是口头布置的作业,不检查,等于没布置,学生十有八九都不会自觉完成。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完成的预习作业,教师都必须及时进行检查、评价。以了解预习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使教学针对性更强,另外及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使预习工作开展得更好。教师也能有效的校正、调控课堂教学,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作无效的劳动,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学生预习后,教师一定要有检查,看看该理解的是否理解了。学生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也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给予学生激励性的鼓励,从而会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的喜悦,无形中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使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的完成,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

检查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学生课前互查。对于口头预习作业,如朗读、默写等,可以采用同桌互查,或小组内同学相互检查

(2)教师课前抽查。有些书面预习作业,教师要收一些查看,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准确把握学生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对于学生预习中存在较大疑惑或错误的地方,可以作为教学的重难点来处理。

(3)教师课中检查。在上新课过程中,我们会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预习收获。其次,预习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除了需要教师引领和指导,也需要孩子们实实在在地表现出来。为了清楚地了解同学们对于课文内容的预习和掌握情况,还得随着教学内容的进度检测孩子们的熟悉程度。此外,还得重视检查对于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解读、质疑,也就是说引导孩子们通过预习把有意义的心得带到课堂,与同学老师一同交流分享;把困惑的东西,不解的地方也带进课堂,与同学老师一起探究研讨,这样,知识得以积累,能力逐步形成,感情获得熏陶,语文素养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这才是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

3.朗读――感悟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感悟,本质上就是一种凭借“语言―思维”功能去体验和感受文字语言内含的过程,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和字里行间的情感,它是一种“以声释义”、“以声传情”。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在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所说:“许多隐藏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的朗读高度中弄明白的。”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第6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执笔:曾海霞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

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三层次 读写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06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04年9月——2006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8月)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小说、战斗故事等,而且只看情节,不重文采;70%的学生一、二个星期只看一本书,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90%的学生没有阅读方法。而后测中,100%的学生都喜欢主动阅读,阅读面广泛,几乎涵盖所有体裁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每周三本以上课外书籍;而且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感悟生活、感悟文学作品、感悟名家名篇的表达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通过“说真话、***事、抒真情”系列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习作质量高,每学期作文比赛都能获前三名,远远超出对比班的习作水平。2005年参加全国创新杯作文赛有四十多人获奖。

第7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内容]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

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第8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关键词: 意临 书法意境 笔意(笔法)

自古以来,书法的继承与创新都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的,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历代书法大家对临摹都非常重视。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书法教学实践和研究,对临摹的方法、步骤和意义做了一些探索,想和书法爱好者进行交流,并就“临摹”中“意临”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临摹要求形神兼得,但这只是一个目标。

我们不是机器,也不是相机,既然是临摹肯定有偏差。姜白石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复得古人笔意;而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任意而摹书不任意也。”从白石道人《续书谱》中的这一段话可知在临摹过程中会不自主地产生一些偏差。由于初学者能力水平有限,力不从心,无法达到形似的目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是意临,意临是临摹书法的高级阶段。笔者做以下体会:

(一) 意临初学者不宜。一般说来,临摹有三个步骤,即格临、对临和意临。初步阶段要求格临,对于临习者有一定限制,于今后学习有一定好处。初学应该以少以精,最好选一当十的方法,读贴临贴深入研究到一年或几年之久。意境只是对碑帖已经很熟悉的情况下,感悟其整体体现出的气氛。像绘画一样,从大的方面入手,大的轮廓,大的印象,大的感受碑帖的情调、气息、取势的表现技法的总体特征,书写时加以体验,若表现出碑帖的那种味道,从某种角度说已经达到了意临,达到对书法的整体感悟。意临作为临摹的最高阶段,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水平时才能进行。

(二) 意临不是随意地歪曲原碑帖。忠实原貌,强调形神兼备是临摹的要旨。意临,不是书法常规一种临贴能够体会到的,通常认为有读贴、临贴和默贴的三种方法,主要的功用不同,但是最终针对的是一贴,而意临是高层次,带欣赏性对一幅作品或多幅作品留意,可吸取其结体、章法、笔势,或线条气韵、风格美、抽象美等等,吸取东西或多或少由感觉决定。而这样感觉就是靠领悟作品的意境来决定。一般说来,两种不同碑帖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形式不同,如米芾和王羲之的行书,其中所蕴涵的气质差异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后才能理解。

(三) 意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意临是临摹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很刻意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原碑帖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前文所指出的,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不是刻意地搔首弄姿。一般是在临摹者个人风格已经非常强烈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四) 意临是自我意识的流露。意临中的意有“意造”和“自抒胸臆”的含义,如文征明临摹的《兰亭序》。在临摹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所取舍的角度、习惯和理解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取法相同的碑帖,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大家学习米芾一样,全国习米者众多,但大同有小异,即由每个人的审美趣味、创作意识和个人习惯所决定的。

(五) 意临是熔铸百家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意临和原碑帖的差异,也表明临习者不断地吸收了其余众多碑帖精华,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身,个性语言得到不断地强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意临实质上是临习百家之后的艺术语言集中通过某一种帖最终表现出来的最可能的形式。

(六) 意临是一种境界上融合。大凡临帖,都是以古帖作为准则,符合“取法乎上”的原则,体现出传统博大精深的魅力,王铎“一日临书,一日应请索”,而在他晚年的诸多临书中,所谓的临,已经是摆脱了字形限制,在精神风貌上也大为改观,唯一相同的是仅有文字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保持了和先贤精神的暗合。这是一种高超的临摹方式,和先贤在书法境界上共鸣。

(七) 意临是继承和创新之间的纽带。意临的偏差是不能太大,在似于不似之间,否则就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郑板桥提倡临摹要有所取舍,宜抛宜弃,关键上建立在一定的内在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因而有“练一家像一家,练一家不像一家”之说。意临一方面有通过肌肉的记忆和习惯对原碑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是自我才情的注入,表现出自身风貌。因而有接通传统和创新的纽带作用。

二、书法意临必须了解笔意的含义,本人结合十几年书法经验试分述如下几点:

(一) 书法无论意境、神采、气韵、性情、精神,都是通过境界来贯穿到作品当中,它涉及到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审美观点等各方面的修养,可能把文学、宗教、哲学、音乐等各个领域的 精神世界,融合在一起,在书法里表达出来。所以说,单凭表面的意临很难达到那种境界,增加书法以外的修养的东西它不是那种简单的读贴、临贴那种形式能够体会的。

(二)书法意境代表作者的思想和个性

书法艺术以寄托思想感情,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任何有生命的艺术品,除了要具备熟练的技法,还有作者强烈的感情。韩愈《送高闲人上序》中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喜怒、忧悲、愉失、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乎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遇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其终其身尔后名。”

书法在各种书体中最适合表达作者个性和思想的是草书,一般来讲,快速流畅的笔调,可以表达一种喜悦的感情;郁勃顿挫的笔调,可以表达悲愤激昂的情绪;沉着续缓的笔调可以表现安详。历史上有很多书法家,字如其人,比如,钟瑶,沈鸷为威重之人,故其书劲利方重;王羲之,风度高雅,故其书韵雅逸;颜真卿忠义大节,刚正不阿,故其书端正庄严,如正人君子佩冠而立;坡,雄文大笔,其书笔夹风涛,才气横溢。

(三)书法“意境”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突发灵感,或者受什么启发而产生,灵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就书法来说,它必须以深厚的功力和纯熟的技法为基础。我国古代有许多书法家,都是受到某种启示而有所悟:张旭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悟出草书中的揖让之法;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悟到笔势中低昂回旋的姿态;黄山谷观船夫荡桨拔掉而得笔法;怀素见夏云随风而悟得草书笔势的变化;文与可见蛇斗而草法顿能飞动;雷简夫闻江瀑涨声而笔势流宕;颜真卿见江岛沙地平净,偶以长锥画地而顿悟“如锥画沙”笔法。古代还有很多书家留心翰墨,虚心涵养,用志不分,一有所悟,就化技法和激情,产生书法的意境。

结语

我们通过对书法的意临和书法意境的理解,结合书贴作者的生活背景的探究,我们会更快更准确的切入书法中心去,更快得到书法的技法,笔法和古人书法的真谛,对我们继承和发现书法艺术有着非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孙过庭.书谱.

[2]黄君.东方思维与中国书法.

第9篇:书法学习感悟范文

[关键词] 以境诱读 以读引读 以说带读 以练导读 以评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语文学习的体验和感悟都应在“读”中来完成,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基础,重视学习者的体验和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新课标也进一步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注重“以读为本”不但可以实现老师的轻松教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一、以读入境激趣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影视片断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以语悟其情”的目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前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出示一组美丽、神奇的肥皂泡图片,创设情境,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他们引入课文:孩子们,有这样一个小岛,那里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有美味的海鲜,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还是鸟的天下,你想不想去看看啊?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此时孩子们欣赏肥皂泡兴致正浓,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直接学习课文描写肥皂泡富饶、美丽的部分。

二、以读引读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习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有些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感人,可以通过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吹泡泡》一文,老师范读意境优美的句子“那一个个球儿,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它们轻轻地飞越同巅,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通过老师的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读感悟泡泡的美,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有些课文对话较多,可以通过教师读提示语或师生分角色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把握感情基调,从而在读中理解感悟。

三、说读交替

如《翠鸟》一课采用角色体会法,师生都变换了一下角色:学生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翠鸟,老师则变成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的人类好朋友。然后身为绿色和平组织成员的老师对可爱的“翠鸟”们进行采访:“翠鸟女士,你们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好听呢?给我们唱一首好吗?”“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叼鱼郎’,可见你们的叼鱼本领一定很高超了,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噢,你说你们本领高,速度快,有什么可以证明呢?”“翠鸟先生,你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去拜访一下?”一系列问题根据需要灵活穿插,有详有略,既把课文内容准确生动地呈现出来,又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此时,多读便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要求了,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成了学生情感发展的必然需求了。采访结束后,老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做出总结:“非常感谢你们热情地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问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要提吗?”这样,通过孩子们自己的朗读感悟,思考体会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细读感悟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细读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

五、体验的读。

有体验的读,就是指导小学生在阅读时能感受体验到阅读过程带来的愉悦和乐趣,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新世纪的阅读教学的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有体验的读,就是引向自“悟”,发展个性;就是摈弃繁琐的分析,注重整体感悟。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有的认为“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认为是“火”字,有的认为是“烧”字。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让我们看出火烧云在变化;“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到东移动的感觉;……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像,唤起活生生的形象,体验到文章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以获取美好的感受。

六、以评品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

以上“以读为本”的基本策略真正做到了“多读自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情感,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乐趣。更突出了当今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