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书法艺术教学全文(5篇)

书法艺术教学

第1篇: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书法艺术;魏晋隋唐;时代背景;社会价值

一、启发学生思考书法艺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的艺术供人们欣赏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一定历史阶段的艺术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的精神映射。时代背景,必然影响甚至决定着艺术的发展。因此,书法艺术不可能孤悬于当时的社会存在之外。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认识“书法艺术”,不能不触及当时的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正是当时时展的产物。魏晋南北朝始于曹丕代汉(公元220年),止于隋文帝灭陈统一南北(公元589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三个时期。除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的短暂统一外,长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的原有居民或南迁或流亡至北部边疆,在这个人口频繁迁徙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文化碰撞交融,玄学崛起,宗教合流。毫无疑问,书法艺术也由此打上了时代烙印,兼收并蓄,继往开来。魏晋盛行名士之风,知识分子普遍蔑视礼法,狂放不羁,追求精神自由,书法成为其寄情风雅、展现个性的舞台。很多爱好书写的士族子弟,“为书法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书法从当时的小技提升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另外,书写材料的改进,也促进了书法艺术发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术已经成熟。与旧的书写材料相比,纸的优越性有:(1)表面平滑,洁白爱墨;(2)体轻柔韧,耐折可舒卷;(3)体积小,易携带,易存放;(4)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有了便捷的书写材料,很多人更致力于书写文字,善于书写文字的人也逐渐增多,书写技巧随之突飞猛进。因此,这一时期社会上抄书之风盛行,为了书写迅速,楷书和行书取代隶书成为流行字体,书法由此上升为一种艺术门类。

二、引导学生认同名家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

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的“围剿”下,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已陷入困境,书法这一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门类正日益边缘化。个中原因,除了学校领导的不够重视,专业师资的高度匮乏,课程设置的严重缺位等因素外,与学校对书法的社会价值的忽视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认同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不失为提升书法艺术影响力和书法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书法艺术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书法作品,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作为传播书法艺术社会价值的突破口。《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其侄颜季明和季明之父颜杲卿于安史之乱中殉难后,于祭侄灵前,在极度悲愤中写下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其作品全貌,问学生有何感受。学生往往在赞扬其笔法遒劲之时,对部分笔法的“潦草”、任意的涂抹以及整幅作品布局的“凌乱”持有异议。教师可以先介绍作品的由来,让学生了解其价值之辉耀千古不仅在于笔法的浑朴苍穆、筋骨凝练,更在于其坦白真率,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随心所欲进行创作,而末尾几行尤为精彩,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在学生赞叹颜真卿书法作品精妙之余,更要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揭示作品所含蕴的情感力度背后的文化价值。颜杲卿,唐朝中期名臣,颜之推的六世孙,与颜真卿同为颜勤礼的曾孙,名门之后,家学渊源。安史之乱时,与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曾设计击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生擒高邈、何千年,激发河北十七郡纷纷响应,其义举深受唐玄宗嘉许。756年,叛军围攻常山,擒杀颜季明。不久城破,颜杲卿被押至洛阳。他临危不惧,瞋目怒骂安禄山,最终遇害,年65岁。758年,颜杲卿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节。颜杲卿在反对国家分裂的斗争中,以其一门英烈惨遭叛军杀害之悲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平叛的斗志,为李唐王朝取得平叛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颜杲卿秉承了颜氏家族的家教、家学、家风,继承了颜氏家族文化的真谛,在国家出现分裂时,毅然高举义旗,勇赴国难,义无反顾,虽死不悔,成为中华民族历代英烈的典范。其壮烈殉国的光辉形象和表现出的爱国思想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带领学生领略古代书法名家的艺术之美

西汉文学家、美学家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意即书法可通过浓淡相间的墨痕、千变万化的线条展示作品的意境格调。欣赏书法艺术,能赋予书法作品生命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从现实世界走进艺术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艺术的美感。区分各种书体是欣赏书法作品的前提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之美时,首先要介绍几种常见书体及其特点。隶书方力古拙,端庄伟健,有“坐如钟,站如松”的风范,多用外拓的笔法。《广艺舟双楫•缀法》中有“外拓者,隶之法也”和“外拓者雄健”的论述。楷书笔画详备,法式精到,以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家为典范,欧阳询的楷书骨力劲峭、法度严谨;颜真卿、柳公权则有“颜筋柳骨”之美誉。行书笔画流畅,既可以连笔,又可以简笔,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有雅俗共赏之妙。草书笔画简约,流畅飞逸,居动治静,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几种常见的书体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名家名帖,如“中华第一帖”——《平复帖》,它是西晋陆机(三国名将陆逊之孙)的留世真迹,为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篇鼻祖”。实物长不足一尺,字仅有九列,盖满了历代收藏名家的章记,右侧绢签有宋徽宗赵佶亲题瘦金体“晋陆机平复帖”六字;帖尾有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的题跋,整幅书贴朱印累累,满纸生辉。当学生看得入神之时,再以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旷世名作《兰亭序》,引导学生体悟书法用笔方圆之美,结体欹正、高矮、长短、肥瘦之美,章法茂密、疏朗之美,线条断连、轻重、虚实之美,墨法浓淡、枯润之美……书法名篇的每个点画、结构都蕴涵着美的因素,如中锋、侧锋、偏锋及框架结构等,美的因素无处不在。线条的变化激发着学生的情趣记忆和形象记忆,欣赏的过程凝聚着学生的联想和体验。书法的笔势险拔,即联想到高山的峻峭;书法的连绵飞动,即联想到流云的开合;书法的娇媚百态,即联想到少女的多姿。这些联想作为一种感知和体验的结果,沉淀在意识之中。学生将感知和体验上升为对书法作品的思考,不仅能培养其艺术情趣,而且可以陶冶其情操。

四、培养学生产生中国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书法史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学科特征,因时而变。多媒体一般由投影、电子白板、音响、中控系统、计算机等设备组成,多媒体书法教学有以下特点:第一,多媒体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认识活动。第二,多媒体教学是辅助学生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活动。第三,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引导学习与学生主动探究相结合的认识活动。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图文并茂,形声共举,在教学中能弥补传统书法教学中互动性差、信息量小、课堂效率低等缺陷,使教学变得形象、活泼、直观、生动。多媒体作为连接课本和现实生活的桥梁,使学生能通过书法史的生动介绍来了解书法的历史源流,通过名家临摹创作的展示来观察书法家的执笔方式、运笔方法、书写状态等,使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深刻的体悟和由衷的热爱。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程的书法艺术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演变轨迹的历史感;通过叙述名家名作的历史故事,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社会价值的认同感;通过展示书法名家的艺术作品,增进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以多元有趣的课堂,涵养学生艺术情操,最终真正达成“初步认识书法艺术”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张勇东.魏晋南北朝书法发展与历史演进[J].中国书法,2018(4):178-180.

[3]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郭仁鹏.由“字如其人”想开去——浅谈中学书法教学的情感培养[J].青少年书法,2010(23):27.

第2篇: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一)大学教育所需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我以为,缺乏书法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缺乏中国特色的教育,是缺乏传统甚至割裂历史的教育。我们不能漠视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缺陷。大学教育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抵制境外垃圾文化的侵蚀,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书法教育作为我国独特的教育门类,大学应将它变成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学教育是一种相对宽松的教育,需要多种协调方法,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能步入健康的轨道。学习书法便是其一。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较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书法教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除专业教学外,高校应将其列入通识文化教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书法深深地植根于国学的沃土之中。提高书法水平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习其他传统文化课程。书法课可与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和古典文学鉴赏、诗词欣赏、艺术概论等选修课相互促进,使大学公共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学生成长所需

孔子曾言:“里仁为美”。可视为对中国传统审美观的高度概括。如果说西方艺术重视外在的造型,那么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则重视内在的蕴涵。年青一代对我国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了解不多,而西方不良文化正力图使他们变成外表黄皮肤内心却西化的“香蕉人”。书法教育具有“立人”功能,能够培养一大批修身重德,热爱传统艺术,以继承和弘扬书法为己任的学生,有利于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书法具有培养性情的良效,能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书法如同练静气功,书写时要求入静、入定,排除杂念,符合养身规律。它可以调整心态,减缓压力,排遣胸臆,颐养性情,抒发情怀。书法是一门讲究悟性的艺术,对于训练学生的耐心、想象、准确和条理,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心智活动。书法能使学生具备更多知识和技能。毛笔字具有形态多样、变化优美、富于艺术感染力的特色,其多种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书法在诸如广告、装饰、设计、传媒、教育等行业都有较好的用途,对于学生成才具有激励作用,而且也能为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书法作为选修课一般课时不多,课程开设并不妨碍主体课程。书法具有艺术表现和文化交流功能,学生通过书法活动能开阔眼界、扩大社会交往。

二、书法艺术全面引入大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引导

国家应在书法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举措。要明确规划,由国家教育部门出台引导性政策,提出纲领性、指导性意见。明确哪类院校需要开展书法教育,不失时机地在高校推广书法课程,充分发挥书法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将书法等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法规之中。另一方面,解决学科定位造成的发展障碍问题。如,由于建国后推行的是西方的学科划分体系和教学模式,而西方并无书法这门学科,因此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书法长期被列名于美术学科之下,即美术学(书法),成为三级学科。张法认为:“书法为什么不成为二级学科,而只是美术学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呢?原因大概是没有专门的书法学院,不必特殊照顾。”如此,实为教育规划上的一种短视和失误。

(二)高校组织自身建设

要实现高校书法教育的规模化与规范化,首先要营造书法教育的氛围,大力倡导用书法来修身养性、提升素质的活动,从多方面拓展书法的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本身设有书法专业的高校具有教学优势,要将书法课程面向全校开设,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尚未开设的高校要积极筹划,制定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书法课程,配备书法教师,改革评价机制。要结合办学特点,“因校制宜”。书法教育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程建设方面。“就教育行为言,书法是古典教育的最后一块领地。”需将书法与本校培养方向结合起来。如,可分别侧重传统型、实用型、艺术鉴赏型等不同方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形成师资梯队,形成正规的培训机制。书法课由美术教师担任,易出现“画家书”现象,不利于书法教育。师资不足的高校要引进和培养专业教师。如,可从专业优秀毕业生中选用,或从专业团体引进与聘请。教材方面。高校书法教材不少,其中不乏出版较早、影响较大的。如,1985年启功主编的《书法概论》,经多次再版,发行10万余册。由于书法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发展,教材需要有序更新。可跨校跨地区联合编著教材。教材编写与采用切忌“文人相轻”与门户思想,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真正将教材规范化、科学化。

(三)示范与培训竞赛活动的开展

由于高校书法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要使更多高校高起点加入其中并逐渐形成书法教育传统,就需有示范性教育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卓有成效的学校具有示范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高校书法教育的先驱,从20世纪早叶至今一直沿续。20世纪60年代后,北师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书法讲座。1987年受教育部委托,北师大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书法教师讲习班,培养了一批书法教师和创作骨干。此外,不少省份也有较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高校。同时,教育部门和研究团体可定期开展全国性或区域性培训竞赛。1981年,由中国书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千名大学生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比赛,百余名获奖者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当代书坛中坚力量及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现在,一些省份成立了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要通过这类组织积极推进工作,并对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三、树立大学书法艺术教育的正确理念

(一)明确培养要求

大学书法不同于中小学写字。教育部门将写字作为中小学学生素质的培养途径,将规范、端正、清楚作为写字的三个基本要求是适宜的。但若大学阶段仍维持这种要求而不变更,艺术灵性难免受到压抑。写字和书法虽密不可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字的目的是交流信息,重实用性,书法更多的是创作和欣赏,重艺术性;写字力求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掌握技能,书法则重探索的过程和乐趣。可以说,写字为书法起到了由实用美向艺术美过渡的桥梁作用。大学书法教育不仅应重视技能教育,还应重视其美育功能。要从中小学存在的应展教育中摆脱出来,转向美育性质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完成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系统的教育层次和结构,并逐步走上规范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道路。但在推进高校书法素质教育方面,显得不足。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需要进行专门探讨,在培养机制、目标方面更加明确、切实。

(二)提高书法水平

国家教委早已明确规定书法课为中小学的二级课程,应受到与体、音、美等课同等对待。中小学练毛笔字(一些地方作为地方课程),这是学生的起步阶段。若缺乏连续性,之前数年所学难免荒废。2010年6月,本人在学校三个不同专业的文科班调查发现,95%以上的学生中小学练过毛笔字,5%的还参加了特长班,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几乎都前功尽弃。艺术兴趣的培养需要契机,若到了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大学阶段书法却尚未入门,那么学生今后就很难再与书法结缘,达到较高境界。书法教学中要革新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学中,写字技法演示有较大局限性,直观效果欠明显,不便于大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解决诸多难题,如通过定格、放大、慢放、循环播放等形式突出重点,使学生观察细致入微。提升书法水平是长期的过程。大学书法教育一方面要训练学生技能,同时,要进行理论培养,通过开设名家讲座等方式提高鉴赏水平,准确把握“师碑”与“师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延伸培养目标

第3篇: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情景教育学理论;高等院校;书法艺术教

书法艺术教育和茶文化都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在书法教育中加强对茶文化的融入,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而使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和工作,这一时期难免产生茫然心理,加强书法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也能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要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的重视,并积极利用情景教育学理论展开相关教学工作。

1情境教育学理论概述

情景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相关生动场景,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动态体验和感受,也能使学生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的全方位理解,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情景教育的原理是通过创设相关情景,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进行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入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的全方位理解和认知,也能为学生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书法艺术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情景教育学理论的融入,并积极利用茶文化内容构建情境教育模式,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能使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得到拓展,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内容的全方位认知。同时,情景教育学理论具有生活性、学科性等等特点。生活性是指教师会根据生活实际创设相关情景,以此加强学生对书法教育内容的直观体验;学科性是指教师可以在情景创设中,促进书法艺术教育发挥自身优势。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与书法艺术教育相关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价值的充分认知。

2高校书法艺术教育的作用

2.1引导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意识

我国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很多优秀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风格迥异,而且书法体和书法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学生可以通过书法艺术教育,加强对历朝历代书法家的了解,通过了解,不仅能加强对其勤奋好学精神的学习,也能学书法家的道德品质。优秀书法家不仅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也能使学生自觉培养良好习惯。例如,书法大家颜真卿,具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其忠君爱国,宁死不降的事迹也被后代学子广为称颂。学生通过了解颜真卿,不仅能加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能认知到书法艺术教育背后蕴含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意义,这更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能通过促进书法艺术不断传承和发扬,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从而使我国在国际的文化站位不断提升。

2.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练习书法不仅能陶冶情操、强身健体,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学生用手书写相关书法作品,但书法作品不仅体现学生的文字和书写功底,也能体现学生内心和精神风貌。优秀书法作品中具有丰富内涵,可以有效体现作者书写时的心境。例如,颜真卿书写的《祭侄稿》,是其为祭奠侄子而创作的,文字中会体现悲痛和凄凉,也是其心灵而至的宣泄和有感而发。由此可见,学生可以利用书法体现其心境,也能通过保持宁静心境书写优秀书法作品。同时,教师在书法艺术教育时,会引导学生加强对相关笔画和结构的反复练习,还会引导学生临摹优秀书法作品,这不仅能使学生增强自身书法功底,也能拓展学生的心境和视野,从而加强对学生意志的磨练。

2.3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校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学生间存在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综合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并有效提升就业率。书法艺术教育在展开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参加相关比赛。参加比赛不仅能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也能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荣誉感增强,学生也会由此增加沟通和交流能力,而这些都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也能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可见,参加书法比赛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锻炼,也能通过竞赛使学生具备竞争意识。当学生具备竞争意识后,不仅会积极开拓进取,也会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这都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也能使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2.4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书法艺术教育本身属于艺术范畴内,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也能使学生得到艺术熏陶,这都能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很多教师会在学生练习书法时播放相关音乐,这不仅能使学生与艺术进行情感交融,也能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享受,这都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同时,学生在欣赏名家字帖时,不仅能了解书法线条之美,也能使学生学会书法用笔的起与收、曲与直,还能使学生了解墨色浓与淡的影响。由此可见,书法艺术教育本身便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利用传统茶文化,加强书法艺术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认知,也能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3茶文化下情景教育学理论在高校书法艺术教育中的运用思路

3.1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模式

茶文化背景下,书法艺术教师应加强对情景教育学理论的认知和了解,通过了解不仅能将其科学合理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首先,教师在书法艺术教育中融入情景教育时,应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使书法艺术教育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同时,教师应根据书法艺术教育内容,创设相关情景。例如,教师在书法艺术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楹联文化时,可以以春联为例,引导学生加强对春联背景的深入认知。通过深入认知,学生能感受到家家户户用春联抒发美好愿景的心理。这时可以设置传统春节场景,引导学生在“新年”的环境下,加强春联练习书写;其次,教师要积极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实时观察。通过互动不仅能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也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真正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茶文化淡泊的思想,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法艺术教育中宁静氛围的感受,以此帮助学生加强对茶文化和书法艺术教育的深入认知。

3.2创设多元化教育情景提升书法艺术教育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为其创设多元化教育情景,通过分层式教学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常见艺术的感知,这不仅能使学生认真体会书法魅力,也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何为艺术源于生活。同时,教师可以积极挖掘生活中存在的书法艺术,以此引导学生提升书法学习热情。例如,可以为学生举办“书法题词”“为长辈送祝福”等等活动,通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书法价值的全方位认知,也使学生提升书法艺术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在情景教育中融入小游戏,从而展开游戏式情景教学。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书法练习时,编辑汉字偏旁部首相关的游戏,还可以引导学生书写茶道与茶文化相关的书法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加强对汉字的认知,也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全方位了解,从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优秀人才;最后,教师可以在创设情景教学时,为学生播放高雅音乐。音乐和书法都属于艺术范畴,二者融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书法创作欲望,也能为学生书法创作提供灵感。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书写相关书法时播放经典音乐《高山流水》,以此使学生加强对书法魅力的全方位感知。

3.3构建情景教育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茶文化和书法艺术教育都属于优秀传统茶文化内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播时,要增强其现代化特征,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首先,教师可以在构建情景教学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信息技术,不仅能加强茶文化和书法艺术教育的深入传播,也能根据教材内容,及时引用我国优秀书法家的典故,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茶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拉近书法艺术教育与学生的距离,也能积极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书法教育情景。例如,书法艺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书法笔画,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为其播放不同艺术家的书写习惯,从而使学生可以加强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借鉴;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关古代情景,并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加强对我国传统古碑贴、书法作品等等内容的欣赏。例如,学生可以在欣赏后反复默贴,通过默贴可以使学生书法基本功更扎实,也能使学生增加创作灵感,从而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视觉享受。高校提升书法艺术教育教学效果,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书法艺术的了解,也能使学生认知到传统文化魅力,从而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情景教育更有利于提升书法艺术教育的趣味性,也能使学生加强对相关书法知识的深入探究。由此可见,积极利用情景教育学理论展开书法艺术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积极影响。因此,茶文化视域下,教师应积极利用情景教育模式展开书法艺术教育,这样才能有效缓解传统教育弊端,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蔡维维.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9):131-132.

[2]董玉德.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书法艺术教学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9(22):108-109.

[3]金千.关于当代高校书法教学初期书体选择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57-58+61.

第4篇: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手法;舞台实践;舞蹈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能够有节奏性地组织人体的动作与造型,去表达思想情感,是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价值、集体人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载体,是一种最为直接且强烈,又是单纯且充分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为华夏先祖祭祀形式之一,到先秦时期舞蹈就已具备了相对完整而系统的艺术体系,创作舞蹈和培养舞者的目的在于将艺术化的肢体语言充分运用于宫廷制礼作乐,服务朝政。可见,自古以来舞蹈艺术就被广泛实践于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载体。现如今,舞蹈教学中舞台实践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撑不变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教学与舞台二者关系而言,其中舞蹈教学是舞台艺术表演的基础条件,而舞台表演则是舞蹈学习的升华,能够将所学的舞蹈动作、技巧灵活运用其中,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舞台上应用和升华,更好地获得表演感染力,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实践中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和二次创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舞台实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让实践为课堂提供新的思路,缩短课堂与舞台的距离,通过课堂与舞台的一体化教学,从中汲取更多知识与技能的精华,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推动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舞蹈教学是舞台艺术的基础

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其基础就是形体动作,可以说这是舞蹈语言的一个核心元素。如若离开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就会导致舞蹈艺术失去其魅力与价值。所以舞蹈教学要以形体动作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这一基本功训练,通过形体身韵、芭蕾基础、素质技巧、舞蹈剧目等教学选材和方案制订,通过课堂上的严格训练,达到充分自如地表现舞蹈艺术形式的目的。[1]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从最初的身体软开度基本功训练到基本站姿、基本手位、基本脚位的练习,到高年级的“跳、转、翻”等舞蹈组合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打牢坚实的舞蹈基础,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舞蹈作品和舞台艺术。同时,形体动作的基本训练,是一种综合、灵活的创造性运用形式,属于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例如《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著名优秀舞剧都创造性地运用舞蹈形体基本功,将基训课堂中的教学充分融入了舞剧表演。所以,舞蹈教学的基训课,也要面向舞蹈表演实践,能够以表演为出发点,而非对动作的模仿或者复制。[2]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指导、规范,促使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更加科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形体动作技能,以便为舞台更好地服务。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将其学活、活学,能够把形体动作加以创编成为自己的动作,而不是教师机械性的传授,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舞蹈的“舞台性”。

二、舞台实践是舞蹈教学的延伸

(一)舞台实践可以作为舞蹈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途径,更是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舞台表演的延伸,以便学生探寻舞蹈的生命力,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能够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因此,可以说舞蹈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为学生今后走进舞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舞台实践,能有效地认识到自身舞蹈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地改正,不断优化与提升自我。只有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有机地结合,促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才能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3]在舞台实践过程之中,学生还能去感受到真正的舞台表演,去开阔视野,并且锻炼舞台应变能力、舞台表现力等方面,以便增强舞蹈综合素养。因而可以说,舞台实践是身为舞蹈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舞蹈知识、动作及技巧等,灵活地运用到舞台实践之中,加快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让学生借助日常的排练、比赛演出,去不断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去充实自己。[4]所以舞蹈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专业强的舞蹈人才。

(二)舞蹈初级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是十多岁的孩子,其自身的模仿力、可塑性较强,而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舞者。从舞蹈的艺术层面上看,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特征、动作规范及审美力尚未形成,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与指导,训练学生动作的准确、优美,同时逐渐加强学生对专业舞蹈的认知。随后为学生渗透舞蹈的相关技能,比如学生如何掌握身体的律动、肌肉的控制以及审美的意识、舞蹈时的情感表现等。尤其是舞蹈的表现力,是当前学生的薄弱之处,所以必须依靠大量的演出实践才能逐步达到身情统一。[5]只有达到身情的融合才是真正迈进舞蹈艺术大门的标准,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技能,并且将其与情感有效地融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舞蹈演员。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与丰富的舞台实践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舞者。

(三)舞台艺术实践对一个舞者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舞台艺术实践,能够拓宽舞蹈教学的平台,并且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操陶冶与艺术的熏陶。可以说,多样化的舞蹈实践形式,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舞蹈、表演舞蹈的兴趣,以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让专业知识转化为舞蹈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之中逐渐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价值及成就感。其次,舞台实践是对舞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更是为舞蹈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舞台实践之中,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以便获得良好的发展。这样一来,既能增强舞蹈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的舞蹈专业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6]此外,舞台实践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排练及演出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对舞蹈展开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艺术表现力也随之得以强化,促使学生更加精准地把握舞蹈情感。所以说,舞台实践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形式,经过长期、反复的舞台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舞台适应力,这可为学生今后诞生优秀舞蹈作品做好铺垫。最后,舞台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知在平时所学习的舞蹈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差异。当学生亲身经历过各种挑战后,便会更加认真对待表演,确保每一次舞台表演都能彰显良好的风貌,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精神与态度,促使学生将每一次舞台表演都当作最后一次演出,不留任何的遗憾,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而且,舞台实践能够不断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只有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加以融合,才能确保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与舞台表现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专业舞蹈人才,让学生从一开始对舞蹈的一无所知,逐渐到对舞蹈知识的理解、舞蹈动作与技能的掌握,成为一名舞蹈演员。换句话说,无论学生在今后所从事关于舞蹈的哪一职业,比如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教学工作者等等,都需要足够的舞蹈经验及表现力作为支撑。因为只有从不断的舞台实践之中,才能感知与体会到每一支舞蹈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即便是学生学会更多的舞蹈知识,但是缺乏真正的实践仍然是徒劳。[7]因此,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更利于学生在舞台表演之中感知舞蹈的灵魂,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技能去塑造鲜明的舞蹈艺术形象,并且在人物形象之中感悟其情感的发展变化,最终达到神形兼备。

三、结语

舞蹈教学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舞蹈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教师将舞蹈教学与舞蹈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之中,去进一步掌握舞蹈技能,同时深化学生对人物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舞台实践之中,教师可以检查与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逐渐增强学生的舞蹈水平与表演感染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新时代舞蹈艺术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波.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的方法[J].中国文艺家,2019(009):215.

[2]刘思呈.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19(005):238-239.

[3]李冰.谈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少年,2019(005):1.

[4]万千.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体现与教学提升策略[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01):143-145.

[5]林小钦.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分析[J].文学少年,2019(017):1.

[6]徐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高等教育,2017(02):168.

第5篇:书法艺术教学范文

1.1循序渐进,选取合适的艺术形式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艺术形式采用的法语词汇全面,语法复杂,比如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有些则较为简单,容易为初学者接受,比如儿歌、动画片等艺术形式。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把握难度。初级阶段:根据二外法语的课程设置,学生最初面对的难题就是语音知识。法语的发音规则复杂,并且十分严谨,如果此时被困难吓倒,以后的单词不会标注音标,那么学生将不能自如地阅读交流。此时最好是引入法语歌曲和简单的诗歌朗诵两种艺术形式。例如:《j’aienviedevivreavectoi》,这首诗歌发音简单,内容多处重复,便于一定阶段的法语语音知识学习后,进行的复习练习,且内容温馨,便于记忆,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而《jem’appellehélène》《lavieenrose》这两首歌学生都耳熟能详,能够哼唱,加上歌词简单,单独加以发音训练,便可以轻松吟唱。初期的语音教学如果加上这样的艺术形式,就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法语的语音魅力。中级阶段: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场景交流,就可以引入一些简单的戏剧表演形式,或者让学生自己编写场景对话,也可以采用给动画片配音等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原版教材《reflet》,里面类似电影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完成不同片段的演绎,加上道具和台词,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团队合作下,经笔者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经典童话,将之改编成戏剧,比如《小红帽》等,然后参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中高阶段:随着法语水平的提高,可以适当选择只有法语字幕的电影,进行分段赏析。比如经典的《天使爱美丽》《放牛班的春天》等法国特色影片。除了电影艺术之外,还有浩如烟海的法国经典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赏析。此时根据学生的法语水平,可以选择相应的法语文学作品经典选段,从简单有趣,发人深省的《小王子》,到风格纯粹,内容温和的《你好,忧愁》,再到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包法利夫人》等等,不一而足。或者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文字或视频介绍,这样可以了解法国艺术的同时,扩充专业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听力水平。当然,也可以加入新鲜的文化资讯,了解报刊文化。

1.2结合教材,围绕主题选择多样艺术题材

在选取艺术题材的时候,尽量跟随教材的脚步。一般而言,每隔几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就《简明法语教程》而言,就出现了法国地理、法国饮食文化、法国节日、法国医疗等主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涉及的词汇、语法难度,选取相应的艺术形式,可以是一则笑话,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一首歌,或者一个人的生平介绍。

2艺术形式导入课堂对学生有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1法语语音、词汇,阅读以及交际能力

此前提到的很多艺术题材都来源于对话形似,比如电影和戏剧,在学生进行自主的戏剧表演训练,或者场景对话的训练之后,无疑会提高其交际能力,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交际习惯甚至不同的思维方式,都体现在了不断的交流和融合之中。而歌曲,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词汇量的扩展和语音语调的纠正。

2.2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