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

第1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摘要】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传播者、传播内容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新闻专业主义也因此被消解,传媒机构的新闻生产权力被分化,虚假消息、传播内容碎片化、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频发。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可以从传播者、传播环境及内容等视角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重构,加快媒介融合,专业新闻工作者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同时要加强公民媒介素养的引导,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行业自律,采用实名制保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自媒体 消解 重构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核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但观点大同小异。其核心要义首先是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念和技巧,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其次是对新闻自由的推崇和对媒介社会责任的要求,即自由和责任是并存的,在获得新闻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发声、建言。再者,新闻必须是职业化教育和程式化操作的,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职业,其职业技能和知识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和系统学习才能获得。

黄旦教授提出,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是传播新闻,突出其新闻性,但是同时也要注意社会效益;媒体应该要独立自主,不被任何政治力量所干涉;报纸的最终目的是反映公共意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媒体的自主经营应该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建立健全的法律和职业道德来约束媒体,主要依靠媒体自律。

综上,可以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内核概括为: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媒体要负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从新闻传播的内容出发,新闻专业主义所倡导的是报道内容的真实、客观、公正、中立。从新闻传播环境的层面来说,要保证媒体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新闻报道服从于事实,而不是服从于其他势力,如政治势力、经济势力甚至包括大众的舆论势力。

二、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消解着新闻专业主义,引发新一轮的话语赋权,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自媒体”概念首次赋予其严格定义的是美国传媒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他们将自媒体(We Media)定义为: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简而言之,在这个时代,“人人都是记者”,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传媒机构的新闻生产权力被分化

我国的新闻媒介都是具有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双重属性的。在政治上,新闻媒介的运行规则是党性原则,在经济上则是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同时,长期的新闻实践也让媒体形成了自己生产新闻的比较规范的模式和套路。这样一来,就从制度上和操作模式上保证了新闻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随着微博、微信等各种自媒体传播媒介的不断涌现,使得专业的传统的传媒机构对新闻的生产权力被分化。其中,较典型的是微博“草根红人”作业本,他本是山东一名普通青年,因其在2010年6 月的一条名为《有对比,有真相——2010 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真相!》的微博一炮而红,粉丝数量现已超876 万,甚至包括姚晨、谢娜等娱乐明星。很多网友甚至表示,每次上微博都要去看他的微博有何新鲜事、新观点。在微博中“草根红人”不在少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微博大多是关于时政、社会等敏感话题,直接表达观点、传播新知,以内容短小精悍、见解独到吸引“粉丝”,成为“意见领袖”,跟传统媒体分割话语权。

2、新闻的真实性:约束机制不完善与虚假消息产生

对新闻自由的强调,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石,更是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得以贯彻执行的前提。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传播者,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精神因此而得以大力弘扬。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没有健全的信息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地信息,且很容易得到快速的传播。一来,给虚假消息和传播带来了很好的生长土壤,新闻的真实性被“削减”;二来,新闻自由让自媒体得以飞速发展,但自媒体却反过来置新闻自由于被滥用的境地,消解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真实性精神。

3、新闻的客观性:传播内容碎片化、随意性与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频发

因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篇幅、技术上的限制,注定了传播内容大多是碎片化的。同时,自媒体权力分布于社会各角落各阶层,很难让他们像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一样受到较严格的约束,因此他们的传播内容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由于受众人生价值观、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这种碎片化、随意性的内容经过不同受众解读就会有不同含义。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就可能引发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地域偏见、性别歧视等,很大一部分网络语言暴力也源于此,新闻专业主义所推崇的新闻客观性也因此受到消解。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

跟互联网一样,自媒体本身并无好坏,决定其好坏的是使用它的人。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遭到了消解,但这并不表明新闻专业主义可以摒弃。面对新时代,要敢于接受挑战,对其从传播者、传播环境及内容等视角进行重构,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继续指引时代潮流。

1、传播者视角的重构

(1)媒介融合,全媒体式传播。自媒体时代的“公民记者”是最强大、最广泛、最分散的传播者,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同时也是其劣势所在,而且它们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因此,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可谓大势所趋。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不仅利于取长补短,对二者应对激烈的媒介竞争,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是打造全媒体式传播的必然选择和题中之义。可以说,媒介融合就是要利用公民新闻传播者在自媒体上传播某一事件或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见解,通过其他自媒体用户的关注、转发,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得以见诸报端、屏幕。同时,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又会再次见诸自媒体之上,自媒体用户继续参与讨论。当前,传统媒体已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创建移动客户端,与最广大传播者(受众)进行互动。因此,全媒体式传播是大势所趋,是重构新闻专业主义的必然之路。

(2)专业新闻工作者参与自媒体传

播。传统意义的新闻工作者是指,经过专门新闻专业训练的媒体人。他们与普通公民的区别在于,他们有普通公民所缺乏的新闻理论知识、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精神。他们参与到自媒体传播中,一方面,他们能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做到比较专业、客观、公正,给普通自媒体用户一个良好示范;另一方面,他们多数在业内已有一定声誉,较易成为意见领袖,其观点会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评判。因此,专业新闻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公民新闻理念走向更为理性、成熟、公正的道路。前央视主持人柴静从央视辞职后参与到了自媒体传播中,制作了《穹顶之下》这部关于雾霾的片子,引发了广泛热议和思考,这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参与到自媒体传播的一个经典范例。

(3)加强公民媒介素养的引导。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尽管可以采集、制作、传播信息,但“公民记者”业务水平并不高,在信息内容写作和评论上也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和波动性,容易受自己主观立场的影响。同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需要接受严格把关,其传播内容可能有所偏颇。不明真相的普通受众对海量信息又缺乏独立判断,这会使偏颇的内容影响、误导更多人。为此,自媒体平台可以和传统媒体合作,运用各种优势对自媒体用户进行简单培训,如在公共论坛分享新闻传播学理论及业务知识,邀请专业新闻工作者开辟专栏或者开讲座等,促进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2、传播环境及传播内容视角的重构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要从根源上根除自媒体时代出现的虚假消息等现象,必须从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起。一方面要完善原有法律,特别是制定与颁布实施“新闻法”,使法律能够与时俱进,契合新闻传播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宣传,做好普法工作,提高普通民众尤其是“公民记者”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意识到自我社会责任的承担。

作为专业新闻工作人员,在媒介素养上理应比普通自媒体用户要高,因为他们的传播内容影响更大。然而法律只能管消息真实性问题,而对于消息的客观、公正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必须借助行业自律。普通自媒体群体都是松散的、无组织的公众,依靠他们自律难度较大,因此专业新闻工作者要做出示范,带动自媒体用户逐步学会自律。

(2)采用实名制保证信息真实可信。公民在扮演传播者内容、发表言论时,实名制能使他们的信息、言论都“暴露”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这对他们造成一定的约束,帮助他们在发声时更为审慎,做到对更广大的普通受众、信息涉及者负责。很多自媒体用户对此表示抵触,觉得限制了言论自由,侵犯了用户隐私,但是必须承认,这是目前在自媒体语境中尽可能保证信息真实可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①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5(5):32-38

②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8-138

③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④ Chris Willis、Shayne Bowinan. WeMedia[M].The Media Center,2003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8

⑥胡翼青,《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J].《新闻记者》,2013(3)

⑦叶融冰,《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受困与解困》[J].《青年记者》,2014(23)

⑧戴仙良、黄新宇,《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0(3)

第2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实习;模式;模拟性;实战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44-03

一、新闻实习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新闻学理论基础、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它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式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却不愿意下厨的主妇。[2]”

新闻学专业培训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实习进行的。也就是说,新闻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最主要方式。新闻实习使新闻学教育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通过新闻实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当下传播媒介的发展状况、特点和规律;了解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新闻实习,学生可以培养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新闻实习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新闻实习是新闻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校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必要阶段和保障。

二、当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

“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整合的过程。[3]”媒介融合已经有了20多年的实践。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1992年创办电子网络版,实现了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西方媒体开始了媒介融合时代。《中国贸易报》1995年推出网络版,中国媒介也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在当下,媒介融合已经是新闻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实。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相互融合,推动着整个新闻业的发展进步。两种媒体的互动、融合是最常见的方式。譬如报网互动、台网互动等等。当然,媒介融合也包括多种媒介的互动、融合。譬如上海第一财经融报纸、周刊、广播、电视、网站于一体,实现多个媒体的内容共享和互动,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功能。

媒介融合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访、编辑、制作等有机融合起来,资源共享,生产可以相互转换的媒介产品。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当然,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必将改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工作方式。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工作者除拥有单一传统媒体强调的专项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制作等多项技能。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既能为报纸、杂志撰写文字稿件,也能为广播、电视采集声音、音像新闻,还能为网站提供网络新闻稿件,也就是说,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成为技术全面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新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媒介融合的现实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所以新闻学教育也遭遇媒介融合这一现实存在。“全球新闻学教育面临四大主要转变或挑战:社会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意识不断增强,娱乐业、传媒行业、类型、模式的不断合并,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融合(多媒体),传媒、新闻事业及新闻流动的国际化。这些趋势中的每一项都与记者工作及培训相关。”[4]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了解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学习多媒体的知识,培养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制作等多方面技能。学生的技能主要是通过新闻学专业实习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当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分类

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学专业学生实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模拟性的校内实习

这一类实习模式主要在校园内进行,可分为课堂中的实习和校园媒体中的实习。

1.课堂中的实习。课堂中的实习主要是指结合相关新闻学课程在课堂内进行的实习活动。譬如结合《新闻采访学》课程设立模拟采访、模拟新闻会等环节,让学生进行模拟性采访、提问;结合《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课程安排学生进行新闻摄影、新闻摄像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拍摄新闻图片、制作新闻短片;结合《新闻编辑学》课程,让学生进行新闻稿件选择、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新闻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编辑的报纸和网页;结合《新闻策划学》课程组织学生召开模拟编前会和模拟策划会,让学生撰写策划方案、进行新闻策划活动;结合《新闻写作学》《新闻作品评析》课程来评点学生自己提交的新闻作品,并对优秀新闻作品给予奖励。

可见,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就是从事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教师按照媒体的采访、编辑、写作、评论、制作等流程,把课堂模拟成媒体,并依托相关新闻学实验室,搭建课堂教学实践平台,利用当下社会各种媒体的流程对学生进行的模拟性训练。因为这种模拟性的实习十分接近于当下媒体的实际操作流程,所以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的新闻学课程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媒介融合的现状对当代的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新闻学教育必须直面这种挑战。因此,新闻学专业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也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现在的新闻业务教学还要考虑到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不能停留在报纸的采写编评上,所教的‘新闻业务’,要能够适应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渠道(博客、微博等等)的写作、制作和报道的要求。[5]”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在课堂中进行的模拟性实习可以进行跨媒体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的训练。教师可以模拟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采访、编辑、制作等流程对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模拟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流程要求学生采集声音、音像新闻,还可以进行为网站提供稿件的模拟性实习。

2.校内媒体中的实习。这种实习模式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报刊、广播、电视频道、校园网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高校一般都有自己一家或多家公开或内部发行的纸质媒体,新闻学专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校园纸质媒体来让学生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全面参与校园纸质媒体的选题、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广告、排版、校对、发行等工作。大学广播电台是立足于校园以服务于师生为目的的媒体,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广播电台进行实习。新闻学专业学生应该积极介入到广播电台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通过采访、写作、制作师生感兴趣的校园新闻来让自己得到实践性训练。作为开设有新闻学专业的学校一般应该有供学生实习的电视频道或校园电视播放屏。作为校内模拟性实习的一种模式,学生可以采访、编辑、制作视频新闻节目,并通过校园电视频道或电视播放屏进行播放。这种方式既对学校进行了宣传报道,又培养、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当然,学生还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实习,参与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采访、编辑网络新闻。

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应该对现有的各种校园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包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在内的实平台,让每一个新闻学专业的学生都有在不同媒体实习的机会。可以利用这一整合性的实习平台让学生学习不同性质媒体的运行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跨媒体操作技能的新闻专业人才。

当然,校内实习有其优势,校园环境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社会环境那样多元和复杂,学生对校园的人、事、物都很熟悉,他们在校园内进行采访等新闻活动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然而,校园毕竟不是社会,校园内的生活与校园外的生活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校园媒体不是社会化媒体,它们的生产内容和运营方式和社会化媒体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校园媒体的实习只是一种模拟性实习,只不过“仿真度”比课堂中的模拟性实习更高而已。课堂内的实习和校内媒体实习,都是培养新闻人才的重要方式。校园内进行的模拟性实习的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根据课程时间和学生业余时间灵活安排。因为校园内进行的实习相对比较简单、容易,特别适合于实践性操作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一、大二学生。

(二)实战性的社会实习

校园内的实习是模拟性的,要真正训练和提高业务水平,新闻学专业学生必须到社会化媒体中去进行实战性实习。在社会化媒体中进行的实战性实概可以分专业考察实习和专业实习两种模式。

1.专业考察实习。所谓专业考察实习,主要是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到媒体进行现场考察学习的一种实习模式。专业考察实习是一种认识性实习,学生通过现场考察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流程,对媒体内容的制作、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策划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种实习模式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媒体的特点、规律、现状及发展趋势,亲身感受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洞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更好地理解新闻学知识,树立新闻学专业归属感,明确以后学习努力方向。专业考察实习的时间以1至2周为宜,可以安排在大学4年期间的任何一个学期进行,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设置专业考察实习的次数。

新闻学专业的专业考察实习也要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要考察当下中国新闻业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媒介融合明显的媒体进行重点考察。在媒介融合时代,学生对各种性质的媒体都要进行考察,不仅要考察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制作、发行及经营管理,也要考察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采访、编辑、后期制作播出及经营管理,还要考察新闻网站的采访、编辑以及经营管理。

2.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专业实习是常见的一种实习方式。作为一种操作性实习,专业实习既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和责任,并使学生得到一种学有所用的成就感。专业实习一般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实习,主动地与实习单位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在实习前,校内指导教师要制定和执行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实习;实习结束后,校内指导教师认真做好实结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当然,具体新闻业务的指导主要依靠媒体指导教师。媒体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训练、培养新闻实习生。

为适应媒介融合的现状,新闻学专业学生最好能在不同时间相继在不同性质的媒体进行专业实习。在相关记者、编辑的具体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学习、掌握各类媒体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新闻业务技能,既训练为报纸、杂志撰写文字稿件的能力,也培养为广播、电视采集声音、音像新闻的技能,并学习如何为网站提供稿件。通过专业实习,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各类不同性质媒体的采访、写作、评论、编辑、摄影、摄像和制作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董天策.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美)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M].台北:时代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3.

[3]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第3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媒介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另一方面,媒介管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面对这样的矛盾,以德国为例,参考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该类人才的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德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0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催生了媒介经营管理相关专业的设立。在该专业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对传媒管理人才的类型、质量、层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是业界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大量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现代大学的国家,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设置更为成熟,与产业和社会的对接更为有效,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 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专业设置较为混乱

我国大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传播学专业下开设媒体经营管理及传媒经济相关课程,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首次开办了传媒经济本科专业。之后,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或经管学院开始积极筹备设置此类专业。而关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问题也在国内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探讨。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专家论证,2012年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未把传媒经济或媒体经营管理设为独立专业,各高校则根据培养方案侧重点的不同逐步把该专业设为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下的专业方向。这样模糊不清的专业属性和较为隐蔽的设置给填报志愿的考生也带来不少麻烦,想学相关专业的考生找不到可报名的学校及专业。

此外,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层次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与完备。本科设立该专业的各类高校不到30个,其中又以独立学院为主;硕士研究生点仅有10多个,绝大多数属于新闻传播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个别传媒类院校还开设了媒介管理MBA或高级研修班等,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平台。

1.2 课程设置随意性强

由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较为模糊,在我国隶属于不同专业下的专业方向,因此增加了课程安排的随意性。一方面,该专业方向要具有其大专业的基础课程。例如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与传播学(传媒经济方向)的基础课程及深入程度就大为不同。另一方面,专业课设置呈现多元化趋势。该专业的交叉性导致在不同的基础课程之上会增加完全不同的专业基础课,例如经济学下面要补充传播学,而传播学下要补充经济学。但是对于专业课的开设,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课程名称也五花八门。此外,由于该专业方向挂在不同的学院,师资力量相差很大,也会出现因人设课或因无人教授而砍掉某些课程的现象。

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而言都是极为痛苦的。用人单位不能够从学生的学历上预判他的知识结构,也不能确认该生是否能够胜任相应工作。部分学生应聘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仍需学习很多东西。因此,用人单位在经历过这样的困扰之后,更愿意招录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统一的的非交叉专业的学生,例如新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经济学专业等。这些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是较为完整和统一的。

1.3 与实践脱节

绝大部分该专业的老师都不是业内人士,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上难免脱离实际。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过于理论化,难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业界没有形成较为正规的实习生制度,一些学生只能通过关系进入某些机构实习,而更多的学生则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此外,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很少给予学校相应反馈,这又使得学校不能及时改进专业,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

2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概况及特色

通过简单的统计发现,被中国认可的全部310所德国高校中,开设传媒类专业的学校占到全部的四分之一,其中开设媒体管理或传媒经济相关专业的共10所(见下表)。尽管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表现出了较大的统一性和标准性。

2.1 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专业设置统一

德国共有300多所高校,但各学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基本相同。各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在反复论证之后会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专业设置方面,德国把媒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视为新闻传播学科下的独立专业。这种一致性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理解。高校在开设专业之前首先明确了业内对于该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具体的专业设置。

此外,德国对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定义较为高端,认为该交叉专业的人才应具有较为扎实的各学科理论背景。因此,在专业的层次设置上,以招收硕士生为主,本科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反而更少。

2.2 采用较为统一的模块式课程

该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一般为8-9个模块,除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之外仍有6-7个模块,大体包括经济管理学模块、法律法规模块、方法论模块、传播学理论模块、媒体管理理论模块、媒介实务模块以及其他特色模块等。其中各个模块包含3-5门课程。有些为必修,有些为5门中选修2门或3门。经济管理学模块包括最常规的管理学原理及宏微观经济。法律法规模块比较受德国重视,不仅开设有《传媒法》,还有《媒介政策研究》等课程。方法论模块历来是西方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视的,部分学校在该板块的必修课程达到5-7门,系统的教授学生传播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市场调查、媒介内容分析、统计学基础、数据分析,有些还包括较为高深的数据挖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方法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独立研究,该种研究不仅适用于科研,更适用于解决未来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传播学理论模块不仅包括基础的传播学、新闻学,还包括如何把握对公众传播的方式、媒介的信息网络、媒介内容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各媒体特点及行业状况等。媒体管理理论模块较为单一,是全国较为一致的专业课。媒介实务模块包括媒介内容研究、传播者研究、媒介实务理论、政治传播、商业传播等。再加上前面所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将在这一模块中尽可能多地对媒介进行实证分析,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此外,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专长,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1-2个模块。例如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会增加产业经济模块和数据挖掘模块,拜罗伊特大学会增加数字媒体模块,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会增加文化与传媒模块等等。

该专业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更为科学。招收条件上,传播与经管专业学生均招收,但是进入之后,首先要补修缺失的相应本科模块课程。在完成补修之后,才开始真正的硕士课程。硕士课程以专题研究、专题讨论课为主,细致深入到具体的某个传媒领域中,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同时也保证了全国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一致性。

2.3 重视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环节,首先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案例以及具体的实操性研究问题是德国该专业的特色。例如媒介实务板块的媒介内容研究,除了老师讲授之外,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拟定或老师给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研究,在学期末的时候提交研究报告。其次,重视实践体现在专业实践模块的完成上。德国高校和业界早就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业界认为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公司赖以生存的人才宝库,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会及时反馈高校;而高校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业界的检验。因此,对高校而言,专业实践模块所占学分较高,要求学生必须提供相关专业为期4-6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及详细的实习报告。对业界而言,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提供实习生岗位,一方面满足了高校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习阶段就开始物色好的人才,这与国内的传媒界形成极大反差。

3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德两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该体系对于中国高校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无疑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操作模式。就目前中国的情况,可以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和统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社会对特定人才的要求,而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则应根据培养目标展开。因此,为了解媒介管理人才的供求矛盾,首先要完成调研和研讨工作,了解媒介各个管理岗位的核心需求,迅速确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像经济学专业一样较为完善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较为科学的专业设置。适当减少本科专业,增加本硕连读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把基础夯实,逐渐消除用人单位对此专业学生蜻蜓点水、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的疑虑。

3.2 平衡和协调好各基础学科的课程比例

媒介经营管理人才不是工匠,而是具有广博人文社科知识,并能在管理领域有所发挥的人才。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基础和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也要做到系统化,让学生通盘掌握传播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成为新闻传播和管理的双料精英,不能只从两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中抽取1-2门课管中窥豹,或者因人设课。对于高度交叉的专业课而言,除了一两门已形成体系的专业课外,应多开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3 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直到今天该问题仍未解决,还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对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而言,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不实践,就无法检验知识体系是否完备;不实践,也不能明确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正确。首先,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要围绕问题而不是学科来组织,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代之以现实问题的思考及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调查和媒介研究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课堂上的间接实践。其次,对于专业实践,需要业界的广大同仁努力配合,至少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直接观摩的机会。慢慢地像传媒业的其他专业学习,形成较为稳定的实习生制度。当业界与高校搭建桥梁形成良好的互动之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日益完善,真正解决市场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

第4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第5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部分专家、医院指责媒体的报道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媒体在医患纠纷报道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媒体本应在此类报道中承担怎样的责任?不同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否应有所区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建构的新闻传播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报道、党性原则、全党办报、舆论导向、新闻伦理、以人为本。①由于媒体主观上受其定位的影响,客观上受媒体地位和资源的限制,不同种类的媒体在承担媒体责任时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类型的媒体通力合作,理性、客观地报道与医患纠纷相关的新闻,能够促进医患纠纷的解决,而非加剧医患矛盾。

地方媒体:真实报道医患纠纷

地方媒体作为最有可能接触到第一手新闻线索的媒体,需要把好新闻报道的第一道关,确保作为首发媒体真实地报道新闻。要做到报道真实,需要同时做到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个体真实是指对某个事实所报道的五要素或六要素完全符合实际,即发生在某个时空中的人物、情节、数字、细节和事件发展过程同客观事实相符。②整体真实是指在报道时要反映各个事实的联系与事物的全貌,揭示全部事实的真相。③

为了做到真实报道,地方媒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平衡医患双方信源,通过实际调查确保首发报道的真实性。许多地方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在报道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新闻时违背了个体真实的原则。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八毛门”事件中,作为首发媒体的深圳新闻网,在未调查清楚实际情况之前,就将新闻报道出来,整篇报道主要以患者家长陈先生一方的信源为支撑,并以一个确定的标题报道患者已被“治愈”,造成了虚假新闻。首发媒体需要开展实际调查,如直接接触患者、查看病历等,了解实情。同时需要平衡多方信源,除了涉及事件的医患双方之外,还可以听取第三方医院、专家的意见。

二是主动通过跟踪报道呈现事件的整体真实。在“八毛门”事件中,《晶报》等其他媒体通过多篇跟踪报道逐渐还原了事件真相,但是《晶报》是在看到网友的微博信息、收到读者报料后,才开展了进一步的跟踪调查,本质上仍然缺乏追求整体真实的意识。医患纠纷往往是能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事件双方仍然存在争议的敏感新闻。对于此类新闻,媒体要有意识地了解事件的后续发展,为读者真实地呈现事件的最终结果。如果媒体仅报道一则双方存在争议的新闻却不跟踪最终结果,则违背了整体真实的原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央媒体:正确引导舆论

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反复阐述一个道理,可以控制舆论态势,包括推动或遏制舆论的发展,或扩大正确舆论的影响。④媒体应发挥好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尤其是中央媒体更应如此。为了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中央媒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新闻背景的真实性。发挥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的一大重要载体是新闻评论,确保新闻评论正确性的重要前提是新闻背景的真实性。在“八毛门”事件中,《人民日报》在未调查该新闻的真实性、仍存在争议的事件未取得定论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偏向患者的评论,指责“过度医疗”。作为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中央媒体,《人民日报》的评论会直接影响公众和其他媒体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将虚假新闻认定为一个既定事实,会对舆论造成误导。因此,中央媒体不仅要对评论中的观点和言论负责,更要为新闻背景的真实性负责,避免虚假评论的产生。

二是重视报道医患纠纷的最终结果。2012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难以缝合的伤口》,对“缝”事件进行了回访。正是这一次回访,将一起于2010年引发热烈讨论的医患纠纷事件再次引入了公众的视野,并让公众了解事件的结果:调查认定助产士未缝肛。⑤在新闻报道中,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应有所分工,地方媒体从细节上追求事件的个体真实和整体真实,跟踪报道事件发展,揭示事件真相;中央媒体则应利用其平台大的优势向公众确定的、真实的事件结果。

专业媒体:及时解释专业性问题

专业媒体在专业知识和资源上优于普通媒体,因此可以在医患关系报道中弥补普通媒体的不足,除了普及健康知识之外,还要及时解释专业性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一是及时地对医患纠纷新闻做出反应。专业报纸讲求专业性,但在时效性方面不如普通媒体。以“八毛门”事件为例,《健康时报》于新闻发生一周后才报道了与之相关的内容,未能在第一时间将专业媒体的优势凸显出来。在其第三篇报道中,《健康时报》通俗、全面地解释了专业术语,有助于读者了解“先天性巨结肠”和“造瘘手术”等词汇。但是由于报道时间晚,能够形成的影响非常有限,如能增强时效性,不仅能影响受众的认知,也能帮助其他媒体更准确地报道。

二是将专业资源与新闻更紧密地结合。除了提供与疾病、健康直接相关的知识之外,也可针对新闻中存在争议、读者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做出回应。在“八毛门”事件中,如果专业报纸能针对一般手术费用、如何判定为“先天性巨结肠”等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问题解决。

同时,综合性媒体也应与专业媒体形成更为良好的互动,综合性媒体通过关注专业媒体及时了解报道中需要涉及的专业知识,将专业媒体的专业资源与自身的影响力相结合,争取将更准确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结 语

医患纠纷不仅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更会延伸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处理好医患关系对于社会的良好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医生与患者双方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媒体从中促进社会大众与医生、医院之间的互相理解。媒体要通过正确的报道发挥监督社会、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客观呈现真相,促进医患关系的缓和。

注释:

①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③④刘建明:《新闻学概论》[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6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76-04

当今社会,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开始向新媒体形式转变。媒体传播的形式也从传统的“点对多”向“多对多”转变,自媒体的时代已经来临。媒体发展需要新闻人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办了高职新闻专业。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不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办学规模不够、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不足、实验设备不完善、实践实训平台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阻碍了高职新闻专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针对问题进行改革。

一、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需为社会输送具备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人文修养的技能型实用人才,高职新闻教育需要针对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人文修养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高职新闻教育应定位于适度的理论、广泛的人文知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教育。我们需要针对社会需要、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短缺现象开始显现。如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和网络等新媒体行业,都需要可以熟练掌握英语、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的新闻采编人才。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岗位需求。

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适应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新闻宣传单位、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应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相对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针对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城市的媒体单位,企事业单位内宣、影视广告公司、会展策划公司等,这些岗位需要的并不是新闻专业的“专才”,而是样样都拿得起的新闻“全才”。所以,高职新闻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新闻教育是“全才”教育也是“通才”教育。

二、根据人才定位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在保留原有高职新闻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通识课程,增加新闻实操方面的职业技能课程,以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这三个部分构成整个高职新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一)职业素养课程模块

职业素养课程(通识课)是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从而突出文化、传媒的人文艺术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

很多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都大量开设通识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如大学外语、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这些通识课占用过多课时,而专业实践类课程比例显得不足。

对于高职新闻教育来说,通识课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人文艺术修养方面的教育。在高职新闻专业的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中,我们需要增加如中外文学、实用文体写作、新闻法律等方面的课程。学生通过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其文化艺术修养,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时候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职业技能实操课程模块

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是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组成,此类课程主要解决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职业技能实操课程需要相关实践实训平台支持,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实训平台主要有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平台三级实践平台。对于专业实验室而言,传统的做法是按照媒体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独立的新闻实验室,如报纸编辑实验室、平面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新闻演播室等。而目前的媒体行业已不再是相对独立地运营了,而应该是多种媒体融合,对于高职新闻专业实验室建设来说,也应该实现多种媒体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融合。相关专业课程的实操环节不再单独在课程内完成,而是按照媒体分类进行实际项目的一体化实操训练。实操课程体系按媒体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以纸媒实验课为主的初级课程、以网络和新媒体为主的中级课程、以广播电视实验课为主的高级课程。这样的实践教学课程划分明确,学生可以分步进入三个级别的实践课程学习并获取相应学分。这种建立在一体化管理流程下的实验室,我们称为“大实验室”也叫“实验室群”。在这个实验室群里,教师给出选题,学生扮演记者和编辑的角色,进行选题策划和完成作品,实现媒体生产的仿真模拟。

(三)职业综合技能课程模块

职业综合技能方面的课程(毕业作品)则是仿真业界新闻生产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媒体工作。

通过采、写、编、播全套实操训练,实现各项技能作品化呈现、毕业作品集成化整合、技能水平可视化表达,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教学实践平台建设

经调研,浙江省高职院校多将新闻专业的实习环节安排在第六学期,这种安排方式存在问题。对于三年制的高职教育来说,第六学期是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面临就业。毕业实习安排在这个环节,会导致实习变成找工作,实习环节形同虚设。我们可以考虑把实习环节放在第五个学期,或者把一次大实习变成多次的小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学生通过实习提前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工作,这样可以在教学中解决他们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校外实习属于三级实践实操环节的最高一级,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根据对浙江省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情况,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并不好找。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一)加强校内实践平台建设

校内实践平台是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立校园媒体,安排学生参与管理运营;专业实验室和校园媒体实现互动,让学生实际参与媒体运营,提高校园媒体的节目质量和影响力,同时也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实践时,需要有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从而更好的发挥校内实践平台的作用。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中所做的工作成果,可进行量化考核,并计入相关专业课程期末成绩,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校内实践平台的热情。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高职新闻专业为解决学生专业实践问题,自2005年开设“新文人工作室”,就是模拟一个真正的“媒体集团”。该工作室真实模拟一个媒体集团,可以让学生进入各类媒体的仿真实践环境进行实践。按媒体类型分平面媒体部、网络媒体部和电视媒体部,按媒介载体分有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电视编辑实验室、虚拟演播室等,按工种分有记者编辑和相关管理角色,如电视媒体部主任、网络媒体部主任、平面媒体部主编等角色。分线安排校园记者,定期召开编前会,安排新闻采访报道的工作部署等工作,这种以进行新闻作品生产的仿真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实融入仿真媒体环境,积极参与其中,实现职业能力的提高。

(二)校外实践平台的建设

校内仿真实践平台毕竟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要让我们的教学更加贴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建立长期的校外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必不可缺。目前,各高职新闻专业都在和当地的媒体单位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但大多数实践基地有名无实,很难开展下去,合作项目也仅限于开办讲座、带学生参观等。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两者的共赢点。

高职新闻专业和相关实践单位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1.科研课题

双方可以针对新闻领域的相关课题进行合作研究。对于高校来说,教师的科研得到了应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市场调查,参与撰写调查报告;对于实践单位而言,科研课题可以解决其实际问题,为其发展提供帮助。

2.人才交流

高校和实践单位可以互派人员挂职锻炼。高校的专业教师到实践单位可以发挥特长为其发展服务;实践单位选派业务骨干来学校进行相关实践课程的讲座,指导学生实践。

3.建立实训基地

高校和业界单位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可以进实践单位进行实习实训,实际参与媒体生产。实践单位安排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实习,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向学校反馈。学校可以根据收到的反馈情况调整相关教学;对于实践单位来说,也需要调整思路,今天的实习生就是明天的员工。

转变思路开阔视野,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是高校的任务和责任。用人单位和高校合作,共同参与实践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改革毕业论文形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新闻专业其实践性强,不需要用传统的论文形式进行对毕业生的考核,完全可以采用实际的新闻作品来代替毕业论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新闻专业的相关考核还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方面,需要调整考核方式,针对高职新闻专业毕业环节的最终检验内容,我们可以改毕业论文为毕业作品。宁波广播电视大学高职新闻专业自2012年开始深化毕业作品改革,从原来要求每个学生制作完成一个新闻作品(动画制作、报纸排版、小视频)到以四到六人的小组进行一个完整的视频专题片的制作。在整个毕业作品制作过程中,小组同学要体验导演、文案、摄影、配音、采访、后期编辑、节目包装等一系列的专题片制作流程,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新媒体不断产生,媒体行业开始出现多类型融合的趋势。高职新闻专业需要根据业界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改革,对于该专业的教师来说,需要不断的适应业界的发展变化,更新知识结构,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构建一个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改革相关制度,才能更有效地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一)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新闻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结构合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如果缺乏理论知识,其教学效果不会理想;如果缺乏新闻实践技能,那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将无从谈起。

经过对国内两百多家高职新闻专业的调查,其教师队伍基本上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新闻专业出身的专职教师,大多为硕士学历,中级职称,理论知识扎实;另一类是来自业界的教师,有丰富的媒体经历,实践经验丰富。

对于高职新闻专业来说,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功底也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我们把这种全能型教师称为“双师型”教师。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很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教师去媒体单位挂职锻炼、聘请业界人士组织专家讲座、客座讲学等方式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二)加强外聘教师管理

很多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因为师资力量不足,需通过外聘教师这种方式来弥补。通常会聘请媒体单位的资深记者或其他高校的专业教师来担任兼职教师。但因为兼职教师的工作重心在原单位,对教学并不会全身心投入。所以需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教学应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适当补充。

(三)实现师资共享

受办学规模的限制,高职新闻专业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不饱和,而有些学校新闻专业也刚好缺这方面课程的专业教师。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要么通过外聘兼职教师的方式解决,要么新招聘该课程教师。这两种方式都存在问题,通过外聘兼职教师方式解决的问题在于兼职教师不具有稳定性,其次工作重心也不在聘用学校;新招聘专业教师的方式会更进一步加剧人才浪费,教学工作量不饱和的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师资共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前提是要转变人才专属于某个学校的传统观念,调整相关的人事机制,建立人才社会共享模式。

五、升级实验室体系建设

高职新闻教育注重对学生新闻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专业实验室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几乎所有的高职新闻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但均为单一型实验室,如报纸编辑实验室、平面广告设计实验室等。这样的单一型实验室并不适合培养复合型、综合型的新闻“全才”,我们可以模仿目前业界媒体流行的的“大编辑部”模式,将一个个单一型的实验室有机整合,变成可融合的综合型的“实验室群”,可以让学生参与仿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相关媒体形式的生产管理流程,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技术,综合锻炼媒体处理能力。

高职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是校园记者,出了校门就是社会记者。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新闻采访包”,除了纸笔以外,还需要有可以进行各种媒体形式采访报道的新闻设备。

参考文献:

[1]朱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报业,2013(2):131-132.

[2]欧晓东.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4):53-55.

[3]冯瑞.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1-4.

[4]徐可晶. 湖南省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43-51.

[5] 王婵媛. 融媒时代下辽宁省新闻教育改革研究[D]. 锦州:渤海大学,2012:18-26.

[6] 冯丹,何同林.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8):11-12

[7] 柏伟,徐茂. 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32-33,41.

[8] 俞仲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 杨定安.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6(Z1):142-143.

[10]梁骥.高职新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4):31-34.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Journalism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Ji

(Ningbo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016, China)

第7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以本校传播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技术类课程的设置科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参考了国内其它开设传播学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的传播新闻类专业的技术类课程设置情况。目前本校传播学专业自2008年开设并招生以后,目前有三届在校生,分别为08、09和10级,但10级现在只是处于一年级,尚未进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所以没有将10级的培养计划列人研究对象,而只是研究了08级和09级的教学计划中的技术类课程。以上为本专业所有技术类课程的具体情况,按学分统计分析,学生可以修到的学分最多为媒体设计方向选修数字复制技术时的31.0,最少为媒体管理方向的25.0,占本专业要求最低的160学分的比例分别为19.375%和巧.625%,均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满足本专业作为文科专业的基本特点。在占适当比例的同时,也突出了本专业作为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其它院校传播学专业相比,因为本专业创办较晚,并且立足于为新兴媒体服务,而其它学校的传播学专业均开设时间比较长,面向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依然很强劲,但针对目前日新月益的新媒体发展现状,也作出了应对措施,适当开设了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但无论是从课时比例还是从课程数量,均低于本校传播学专业。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课程内容

依据本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培养计划,对各个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人研究,分析其相关性,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有待改进的方面。1理工科课程开设科目不够或内容不够深人本专业重点要突出新媒体领域的传播研究和学习,数字媒体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来进行信息的组织加工传输等传输环节,从课程结构上目前与之相关的课程只有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而大多数数字媒体内容是以矩阵形式存在,却没有开设线性代数课程。与之类似的还有大学物理、电子技术(至少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结构等课程,但考虑到目前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半是文科生的情况,如果开设可以只讲述基本概念,并辅以基础练习,形成数字内容的概念就为理解数字媒体内容提供很大的帮助。但要增加上述内容,就要占用目前已经饱和的学分资源,是个两难的问题,如果要进行这个方面的改进,可以从现在的课程着手,某些课程可以适当减少内容和难度,将目前的课程和要增加的课程融合,以基本概念为着眼点,重点培养对理科课程内容的通识认识,降低难度的同时增加内容的广度,作为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和突出特色的技术支撑。本校的信息技术特色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用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际。2课程之间的内容链接与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目前,08级已经完成所有技术类课程的学习,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各种技术类课程的课件和教学大纲,经与学生进行了访谈和交流了解到,有几门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复制技术与跨媒体出版等课程内容重复率能达到一半以上,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内容覆盖理应讲述得比较全面,而数字复制技术则要从媒体内容的复制角度进行讲解,跨媒体出版则要突出出版内容的跨媒体特点处理方法与技术等内容,结果后面两个课程又将各种表达媒体的数字化原理与方法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导致课堂时间利用下降,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另外一些课程则缺乏基础课程的支撑,比如数字媒体生产与组织,主要讲述数字媒体内容的管理,而课程开设时,并没有课程讲述过计算机文件等基础知识。分析原因,在于教学大纲的撰写目前处于各个课程任课教师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课程内容,没有考虑到课程作为整个培养计划整体的特点,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召集技术类课程的任课老师,相互交换教学大纲,进行集体讨论,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实践环节

技术类课程本质上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特征,且理论对实践指导性比较强的课程,本专业中的各技术课程均有相关的实践环节与之相对应,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提高,并起到深化理论内容的作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课程,分别是新媒体策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跨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开课时间分别为第4、7和6学期,所分别对应的最主要基础课程分别为新媒体概论、跨媒体出版方法与理论和数字媒体技术,这几门课的开课学期分别为第2、6和4学期,当然还有其它课程可是课程设计所需要的基础课程,前两个课程设计的安排时间还比较合理,但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的安排与其基础课程相隔的时间太远,而且中间又没有非常必要的课程会提供给课程设计以更多的帮助,当进行课程设计动员时,学生的基础课程知识已经不再那么新鲜,这样的安排也许是为了平衡各个学期的课程实践课时和学期总课时数量,但对于这个课程设计环节,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学生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教师进行课程设计需要的许多基础课程知识也得进行不必要的重复,从而产生了基础课程与应用实践环节的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适当调整该课程设计的学期,可以提前到数字媒体技术结束的当学期进行,趁学生刚刚学习完理论知识即进行课程设计,以比较紧凑的节奏完成系统化的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和实践效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课程与基础技术课程的衔接

本专业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传播的发展前景为目标,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设备为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与传统传播方式迥异的传播,接着文理融合的传播人才,所以技术类课程对于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增加专业的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技术类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衔接更是基础上的基础,对实现这个目标具有根本的作用。技术作为传播的基本手段,一直在传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传播专业作为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技术产生和兴起的传播形态,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也是不可容忍一点点忽视的。目前阶段,新媒体传播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展开,在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广播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同时利用现代的传播理论为指导,才可以进行有效的传播,而数字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引人,也极大的改变了传播存在的方式和传播手段,甚至改变了传播行业的运转形式,所有这些,在传播学专业中都要有所体现。对应的课程,就是开设上述各个技术类的课程,以及对于这些课程的深人学习,但本专业的的专业性质仍然保持在文科性质上,本类课程所占据的比例不会太大,前面已经有所论述,在这样一个总体学分已经确定难以增加的情况下,要有效的进行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就要求前面基础理学学科的内容与后续专业技术类课程相对应,比如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的内容可以与传播学中的调查数据分析以及调查对象的选择相对应,高等数学级数的内容与数字媒体信号处理与表示等内容相对应,但遗憾的是,当技术类课程中将这些媒体内容与较抽象的数学理论联系以期从根本上进行解释时,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脱节现象。在现有的情况下,可以与理科学科的任课教师联系,将理科内容的基本原理与实例联系时,尽是往传播媒体实例上靠近,以期学生从信息层面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不同院系之间的配合与合作。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专业实验室建设

作为技术类课程,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实现某种任务的手段,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实验设备的配备就成了实现技术手段的物质基础。目前,专门供传播学专业的媒体实验中心业已建立并运行,共有计算机27余台套,其中有近10台套可以专业处理音频视频信息,5台套摄像设备,以及进行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供教学活动使用,已经初具规模,可以满足本专业的教学。但目前,这些设备以及配套软件大多是基于传统传播学的课程进行设置的,还难以体现新媒体传播的新的特征,比如如果用于手机媒体内容的创建、无线移动电视媒体以及楼宇无线闭路电视媒体的编辑与广播等典型新媒体的设备尚未具备,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也就难以具体体现新媒体传播专业的特点,对各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有了很大的制约,比如与新媒体相关的几个实践环节,往往还是处于制作网站与网站策划的初级阶段,并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和培养目标。

媒体技术类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第8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汽车维修专业

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对被国家第一批列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的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而多媒体教学正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实现职业教学改革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解决汽修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学员易接受、掌握汽车各系统工作原理和进行汽车各部分模拟拆装、故障诊断及排除,能变教师费力地教为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能力。

1. 汽修专业课改课程、教学对象浅析 现代汽车是集机械、电子、通讯和液压传动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因此现代汽车维修涉及面广,学科跨度大,特别与通讯和电子技术结合日趋紧密。传统的汽车机械修理已越来越少并大多由专业机械加工部门完成,现代汽车修理厂的主要任务是故障诊断、换件修理及维护保养。汽车维修这种职业功能的变换,掀起了近期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改革,对该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课程改革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凸现模块性、实践性,原理理论课大量压缩,实践技能课时大大增加,比以往突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的教学对象大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中大多数文化基础薄弱、思维面狭窄、对学习信心缺乏,所以在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表现得相当困难,特别是对于汽修专业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的学习,更是束手无策。他们大多虽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形象思维能力比相对要强些,他们虽对抽象的理论的理解常表现出没有耐心、甚至没有信心,但他们对技能实践却表现出相对浓厚的、持续的兴趣。

针对课改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凸现的原理性、实践性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高效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教学目标,还有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应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2. 多媒体教学在实现汽修专业课改目标过程中的意义 汽车维修专业课改突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但我们要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专业新课程改革下的专业原理性和技术性、实践性的关系。对技能要求大大提高本身就包含了对实用性理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如忽视了学生对大量实用性原理的理解,而光谈所谓的技能,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只能充当汽修企业中无应变能力的“机械手”,难以满足现代汽修企业和社会的对汽修技术需求,更难以说明我们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取得成功。

在缺乏多媒体和实习设备、检测仪器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顶多加上一张挂图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对照教材、挂图凭想象去理解汽车知识原理,抽象的诊断维修教学过程只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难以理解,只会体现汽修专业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理论与实践难以对号。而且传统的汽修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进行,不但给中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本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缺乏生动和吸引的说教课堂,同样也会导致教师难教,甚至教师产生怕教、厌教的情绪,完成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任务便无从谈起。

现代汽车维修涉及面广,越来越体现出本专业的学科跨度大、与通讯和电子技术结合日趋紧密的特征。最近有专家提出的“原理修车”新概念,这个新概念使得实用性的理论更显在汽修中的重要性。我们绝不能认为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对理论原理的暗弱和忽视,我们不能认为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要求我们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相对以往被大量压缩的课程和有限的课时中对理论原理部分内容进行高效的解说,才能有效地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进行打下基础。而运用各式各类的多媒体课件、软件进行灵活多样的直观教学,在发达国家的机械、汽修类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得非常成功、非常广泛,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3. 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 汽车修理行业是很重视操作经验的,尤其是近年来汽车检测设备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设备有限,根据本修专业课程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尽力贯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直观性教学原则:通过学生观看汽车多媒体仿真教学软件,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通过各种多媒体感性、形象地展现具体知识,加以教师语言的形象解说,引导学生对各零件、部件及工作原理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汽车理论及原理,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减轻学习过程中理解抽象理论的困难,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汽车各大部分的结构、相互关系,发展本专业学生认识能力。只有认识到更好地深化认识和运用实用的知识原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才能在随后的实践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解决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缺陷,就要将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把理论教学课堂搬到实验室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领会、验证理论知识。前不久,南京某校成功地示范了“多媒体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公开课。该公开课上采用“多媒体理实一体化”的新颖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三者相互融合与补充,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课堂上一位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内容,让学生熟悉配气机构的作用、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拆装的步骤;接着由另一位老师对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实际拆装的示范讲解。两位老师默契的配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了实物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不难想象缺少多媒体手段的条件下,欲实现上面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并获得如此好的教学效果将是不可能的。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就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在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一般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直观演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包括利用现代制作的各类多媒体课件、影视资料。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是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或者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如采用汽车电控发动机教学软件,能采用二维与三维结合的方式生动、详尽地展示电控发动机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动态工作过程和原理,学生们看的尽心,听得尽情,兴趣盎然。多媒体教学在理论实践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理论知识直观展现,在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多媒体讲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过渡衔接,不仅使学生轻松、直观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理论原理,而且克服了随后实践中的盲从性,提高了学生实践的自主性、探究性,更增多了学生实践中的成功因素。

视频展示现场法:视频展示现场法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拍摄的生产一线的老师傅的操作,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或反思、巩固学过的技能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方法。这也是汽修专业课教学中比较典型的方法。当然,根据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必要时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有目的的、计划明确的参观,让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维修工作氛围,回校后做好参观总结,并以视频重点回顾操作过程,附以解说突出技术要点,加深体验和印象。

计算机仿真模拟法:计算机仿真模拟法对理论原理高效的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同样对汽车检测、排故实训教学有着巨大的效益。仿真模拟教学在汽修专业教学中主要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具体的汽车工作原理、技能操作的仿真模拟系统,通过模拟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趣味性的情景中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达到掌握基本原理或模拟进入生产现场实际操作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宜于汽修专业理论认知和技能实习前的教学,通过模拟系统的使用,不仅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汽车各部工作原理、各类检测设备的操作方法,而且缩短了实习教学的适应时间,提高了实习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了实习教学的目的性和实习效果。

一些中职校的专业设备较为陈旧,供学生实习的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四轮定位仪、侧滑和制动实验台,以及适合现代汽车的检测设备,如解码器、示波器等设备几乎没有。而现在的汽车排故实训模拟系统实现了多种功能:包括远程故障设置、线路电压实时检测、多人实时读取故障码及数据流、联机故障诊断考核及考核自动记录与评估等功能――这是以前教学条件所无法想象的。使用汽车检测设备真实情境的模拟器能模拟汽车检测设备如解码器、示波仪、编程器、汽车专业万用表等汽车故障诊断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工作的真实情境,能为学生今后进入企业在实际情境中使用一些现代检测设备打下可靠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实践证明: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仿真技术,这应当是目前实验、实习设备不足的职校进行汽修专业教学的一个较为经济而有效的选择:实训与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与实训成本大为降低,实现了汽车各部系统实训与教学方式的新突破,不仅能实现学生接受知识“多”而“趣”、教学效果“好”而“快”,节省了理论课时数、多参与实践,而且节省了大量重复设备的投入费用,并提高有限实验实习设备的使用率。

4. 中职汽修专业课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大量教学实践证实有效的现代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如何走进我们的中职汽修专业课堂,怎样让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应用于本专业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其中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也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时应当注意和必须考虑的问题。

现代中职课堂教学同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在汽修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是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得到贯彻落实的。上好汽修专业课,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自然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如何“引导”学生,我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基本上决定了多媒体课件发挥的效应与作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教学效果的走向。

解决中职汽修专业课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有效减少教学中的“不良”现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当然,较为理想的选择绝不是一层不变的选择,任何一个优秀课件、一项技术都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必须从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整体上去把握多媒体教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多媒体教学就能做到灵活运用,扬长弊端,务求实效。也只有让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汽修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有机结合,这样中职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才能翻开新的一页!

5. 结束语 如果说目前的汽修专业课程改革是为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社会需求的而制定的本专业战略、战役目标,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这一战略、战役目标的灵活多变的有效战术。 多媒体教学是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实现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它最终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替代本专业的实践实习环节――汽车检测与排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必须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学改革目标中去,融入到现代先进的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模式、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工厂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去,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应有作用。只有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充分适时、适地地使用多媒体、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使学生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的实用性理论,并在充足的实习实践中运用原理、提高维修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汽修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命力,才能使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可靠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2] 刘万年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程》

[3] 关文达. 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张建俊.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第9篇:对新媒体专业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提出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方案,研究和探索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出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廊坊市拥有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1.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廊坊,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人才的需求使多媒体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市场前景辉煌。为全面了解廊坊市多媒体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参照《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研究》等相关文件及教学实践经验,设计了《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涉及多媒体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适用岗位、人才缺口形成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并附有两个开放题,给答题者反馈问题的空间。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廊坊市开办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高校的授课教师、学生及部分企业。本次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2份,其中有效问卷17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2.1%的教师及75.6%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专业应用教育亦已显得滞后,6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专业课程设置尚有不足,65%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45%的企业认为职业院校专业学习与岗位衔接亦有一定差距,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35%的教师很少参加专业培训,31.2%的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4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投入缺乏。

2.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研究

为加快科技进步和多媒体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高职多媒体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性的眼光,应改变过去单一的结构,朝专业化和行业化方向发展,按社会行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情况设置相关实用的专业,以达到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基于廊坊市产业特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职业岗位群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印前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设计、室内装饰(展示)设计、网页与影视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等几个方面,故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设置如下专业:(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2)网页与影视设计专业。(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专业。(4)动画设计专业。(5)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力图让学生在有限的三年高职课程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合格的多媒体人才。

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研究

3.1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给学生以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可能。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创作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自成系列,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3.2组织专业教师撰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及实习实训教材。这样便于将教师平时对课程的积累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目前已经有基础课类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和专业类的《图形处理实训教程》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尚有《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课程的实训教程正在编写中。

3.3改革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考试工作中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检测,应用过程评价,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机制。建立“课堂作业——章节作业——综合作业”的三段式过程评价体系。

3.4开展学生作品展示活动。以学生演讲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构思、技术应用及实现过程,再辅以教师讲评,既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5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应用软件。对于低年级学生,注重多媒体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不同内容的课程题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的基本要求

4.1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室。对于多媒体专业的基础课当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但是近年来许多多媒体专业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

4.2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多媒体应用的日新月异,对高职学校多媒体专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思想敏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注意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水平。学校要组织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软件。

4.3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应该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地域特色,只有帮助企业做到人才本地化,促进毕业生顺利就近就业,专业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基础。所以校企结合是多媒体专业教学研究的实践基础。因此,紧紧围绕促进应用和提高效率两个中心目的,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应用相结合,拟提出“以应用促教学”对策,这是将高职多媒体专业建设应用于区域经济的一次教育尝试性应用研究,也是全新视角下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的一个范例。

5.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多媒体专业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训练,注重创新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总之,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形成科技创新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多媒体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向军.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