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闻传播对技术变革影响

新闻传播对技术变革影响

摘要: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展,新技术不但加速了社会的变革,也成为新闻与传播领域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不理性看待和思考新技术带来的问题与争议,将无法解决社会和学科所面临的困难。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揭示新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争议。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技术;技术变革;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所催生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面貌。但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本的社会格局更加复杂,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人们面前,例如互联网时代的虚假新闻、隐私泄露、新闻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然而,当下学科面临的问题与危机应该以技术重构关系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

一、理论背景

媒介环境学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波兹曼给“媒介环境学”做了个定义:媒介环境学就是对媒介环境的“研究”。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并认为人们更注意“内容”而非“形式”。保罗·莱文森提出了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和“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和控制。林文刚则主张技术/文化共生论,认为“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

二、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帮助新闻传播打破了过去的模式,创新生产和传播方式,加上网络媒介技术的普及,网络新闻越来愈具有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时性。对于媒体人而言,其要不断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提升对新闻线索的敏感度与捕捉力。对于受众而言,其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更主动地参与到新闻的与互动中。由此可见,通过多种媒介资源的融合,新闻生产和传播成本已大大降低。虽然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所带来的正面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社会和学科带来的问题仍不能小觑。

三、研究方法

为了针对性地探究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影响,我们邀请了6位访谈对象来深入了解他们对待技术的看法和态度。访谈对象如下:第一,沈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实验室主任,中国市场研究协会(CMRA)会长。第二,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数据新闻专业负责人,中国互联网第一批网络记者。第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的新闻专业和数据新闻专业的4位同学。

四、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问题与争议

(一)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普及遇到一定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成为近年来传媒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性的重要助推力。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知,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5亿,占整体网民的26.3%;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41亿,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8%,使用技能缺乏和文化程度限制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城乡之间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是首要因素。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另外,网络和新技术设备本身的成本高,加上文化程度限制,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明显。其次是人们的阅读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短视频平台在近两年内爆发式增长,阅读文字和观看图片、视频是当下人们的主要阅读习惯。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条件成本较高,并且不便携带。最后是技术本身的应用场景受到限制。在新闻报道中,大多数媒体还是使用成本不高的传统媒体技术,而AI(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一般情况用于重大新闻事件或者选题的报道。

(二)数据的频繁提及伴随着强烈争议数据理念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数据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将数据与新闻结合起来讲故事已经成为很多媒体不断尝试的一个新方向,但技术发展过程中必然引出问题和争议。在技术应用层面,其一是数据获取困难、数据源不全等导致推断或预测的结果不准确。其二,VR和AR在数据新闻上的应用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但硬件设施的不足让数据新闻的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在信息安全层面,数据造假、数据隐私泄漏等事件层出不穷。第一,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特征是开元,数据开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第二,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需要让渡个人隐私来获取更多服务,比如位置信息。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数据素养较低。第四,数据方面的隐私保护措施也不够完善。

(三)新闻伦理道德受到冲击新技术优化了新闻生产、采集和传播,但对新闻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学者卡尔森提出“在缺失应有的社会约束力状态下,人有可能丧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1]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新闻生产、传播以及受众参与的门槛,传统的新闻从业者倍感压力,丧失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也随之出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追求时效,忽略新闻事实,博取大众眼球的行为频繁出现。这些行为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侵犯隐私和泄露机密。当人们使用无人机拍摄时,不考虑是否符合拍摄规定,从而侵犯他人隐私。媒体利用VR和AR进行新闻报道时,只为追求沉浸式体验和视觉刺激,甚至导致新闻当事人身心受到伤害。

(四)技术迫使现代性的社会关系发生转变在现代社会关系中,信息技术使人类在其设定的关系中生活。社交媒体的媒介化生存已经成为当代人主流的生活方式,个体一旦选择离开媒介,便与现代社会脱轨,除非个体想远离其社会关系。[2]同时,网络社交导致现实生活人际关系逐渐疏离,孤独感会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人们幸福感降低。长时间接触社媒的人并不因此感到快乐,人际间沟通的减少和友好关系淡化,造成个体孤独感增加,积极情绪减少。“快餐式”“点赞式”人际关系成主流。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熟识程度不高的人成为“好友”。这种一次性的、临时性的社会关系似乎逐渐成为主流。

(五)全能型人才培养与现实问题之间存在冲突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媒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传媒产业对于复合型和全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多数高校致力于培养既具备新闻素养又能够掌握当前新闻传播领域技术和应用的人才,即新闻专业的“活手”,与血脉相连又与时俱进。[3]但由于受到业界以及培养方案等问题的影响,人才培养遇到瓶颈。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很难兼顾多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和代价。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倾向于打造新闻团队。一个团队中包含不同领域和专业的人才,多数传媒公司偏向于流水线式的团队合作方式。从高校培养方式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二是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新闻专业主要就是传统新闻的课程,例如采写编评,关于新媒体技术的课程较少。多数同学是课外学习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技术,但了解程度较浅。数据新闻专业要兼顾传统新闻课程和理科课程,如数据挖掘、分析与可视化,但该专业设立时间较短,课程设置还属于探索阶段,多数同学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学生就业上,新闻专业的同学多数选择传统媒体,少数选择互联网公司,根据工作和项目需要会接触新的设备和技术。数据新闻专业的同学在就业方面更加迷茫,系统学习数据方面的课程较晚,不能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在选择工作时更焦虑。数据新闻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市场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数据新闻专业其培养计划还不够成熟,造成了培养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各高校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是有必要的。

五、结语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新技术应该成为辅助其做好新闻报道的利器,而不是违背新闻道德的一把“暗箭”。对于受众来说,要增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警惕社交媒体在人与人之间堆砌的高墙。对于高校来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实际需求,并适当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成为更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段春英.新技术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究[J].科技传播,2018,10(14):80-81.

[2]胡翼青.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1):51-56.

[3]张立伟.技术决定论批判(上)——传统媒体如何善用善治数字技术?[J].新闻战线,2017(21):63-67.

作者:刘宇浩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