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新闻传播知识全文(5篇)

新闻传播知识

第1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知识产权;侵权

新媒体给新闻传播领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播者可以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极其广泛的信息传播活动。之前,人们获得新闻信息一般通过报纸、广播、杂志及电视等途径,现在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获取,信息更加多样化、广泛化,各主体之间互动交流更加频繁。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扰乱了新闻传播行业的规则。

知识产权相关概述

1.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又名“知识所属权”,是相关主体对其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信誉等内容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具有实效性、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程序性的特点,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发明、外观设计、艺术作品、标志、名称、图像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侵犯权利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现象时有发生。

2.新闻传播中的知识产权延伸到新闻传播领域,知识产权具体涉及到著作权、商标权方面的纠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应用,传统媒体出现了新的拓展与改变,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新闻传播与知识产权之间是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关系,新闻传播渠道能够为权利人的知识产权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扩大权利人的影响力,使得权利人的知识产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让新闻信息的来源有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基础。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与知识产权之间是冲突矛盾的关系。新闻传播具备共享性、公开性、透明性等特点,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的私权,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的共享与传播。在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范围广,开放性强,受众广泛,传播内容丰富,这与知识产权的正规、隐蔽、及时等特点相违背。面对法律在这块区域的空白及不清晰,非法律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会感到迷茫。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侵权的成本越发低廉,信息进行网络传播的成本几乎为零。

无形的知识产权与虚拟的网络

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加之,知识产权具有复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权行为,增加了发生侵权的概率。权利人很难锁定侵权者,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复制、下载、修改了多少次,无法有效进行权利保护。与此同时,通过自媒体进行信息时,由于成本低廉,较容易,内容也比较随意,经常被转载复制,从而造成侵权行为频繁出现。在新闻传播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照搬照抄”式侵权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及客户端迅速发展起来,影响力不断加大,通过这些渠道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但也有一些主体通过网络方式,侵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恶意进行转载复制。这是一种无偿便捷的侵权行为,不经过新闻信息著作权人的允许或同意,基于营利性质进行下载、传播,造成了大量的侵权问题,打乱了新闻传播领域的正常秩序,引发了恶性竞争。

2.“不改变实质”式侵权未经作者允许,对作品进行摘抄、整合,把别人的作品略微加工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通俗地说就是抄袭,有全篇一字不落地抄,有东拼西凑的“伪原创”,还有所谓的“洗稿”。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抄袭,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原创者的作者身份权、作品保护权。很多新闻传播领域进行知识侵权是不改变其原作品的精神实质,比如,将一部作品的表达渠道转为广播,传播形式由小说变为电影,或者将新华社、人民日报的作品进行变更名称,对部分内容进行包装传播。在传播媒介与表达载体多样化的今天,侵权行为多种多样,如何对这种“不改变实质”式的侵权进行界定与保护,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歪曲事件的真实性式侵权在新闻传播领域,大部分的侵权行为都是歪曲事件真实性的侵权行为。传播者在权利人作品的基础上,改变原先的语气、关键字词,进行强硬、相反、套用不同事件的改变,使得内容缺乏真实性。各个者所处的环境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这就对原创者信息的真实性造成了威胁,不利于受众的理解,甚至传播一些消极的价值观。还有一些其他的侵权类型,比如虚假新闻和违法广告,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原创者及原创内容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著作权等造成了影响。

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强化监督机制目前,社会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不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不足。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要营造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不断增强大众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可以借助网络渠道、报纸电视等多途径进行大力宣传,呼吁大家认识知识产权的价值,如知识产权成果被侵权,要有敢于维权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机制,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投诉平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新闻传播领域的侵权行为进行动态监督与管理,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为维权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面对新闻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广播内容更加多样的现状,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上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革新,满足新闻传播中知识产权所提出的实际需要。第一,应该建立新闻传播领域的行业规范,对运用网络媒体的相关主体进行行业约束与规范普及,提升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让其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尊重客观事实与真相,自觉遵守法律。有了法律的保护,就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比如在著作权法领域中,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

3.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大学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与培训,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他们的维权能力。新闻传播专业要把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适当提升课时安排,不仅要有理论课,还要有实践课,提升学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执行力。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传播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高校还可以定期请知识产权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安排学生到新闻传播公司实习,在强化知识产权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保护知识产权可以利用高科技进行技术手段的加密,通过身份认证来规避侵权问题的产生。比如,可以在信息页面进行访问限制、加密处理,在电脑上安装防火墙等技术软件,对内容进行标注。科技的发展衍生出各种检测工具,很容易就能发现抄袭行为。在开放的大数据媒体环境下,运用技术手段加强保护极为迫切。

5.借助降维模式,将知识产权问题简单化降维模式能够将冗杂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化简,可以利用降维模式,将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数据化处理,进一步规避大数据带来的弊端,科学灵活进行化简。此外,媒体单位要大力提升正版化水平,通过购买正版图库字库、安装使用正版软件对新闻内容进行处理。

结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新闻传播以一种全新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受众接受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传播速度越发快捷。在享受大数据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伴随而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不容小觑。本文对新闻传播中容易出现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希望能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旋.新闻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法制博览,2018(23).

[2]袁一芷.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保护研究,2018(07).

第2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关键词]传播规律;电视新闻;直播;实践探析

前言

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效性、准确性与信服力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重要依据。电视的线性特征和独有的影像语言,使得它在新闻直播中具有自身媒介优势。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解码编码理论”,电视新闻在直播过程中受到传播规律的指导和影响,电视媒介使用通信技术将新闻事件编码为实时电视画面,再通过画面编辑和新闻解读将电视画面解码为新闻资讯传达给受众,这个信息传播过程就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过程中的同步性、直接性、现场感和不可预见性是传播规律的具体表现,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事实直观展示在观众面前,将新闻事件的现场发生同步传输,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充分满足了观众获取资讯的迫切需求,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传播。人们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准确的新闻资讯,亲眼所见和真实感受更能带动人们的判断感受和情感融入,当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带动大众的同步感受和热情反馈,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得到了最好体现。

电视新闻的直播特征

1.同步性

同步性是电视新闻直播的典型特征,也是吸引观众收看的魅力所在。它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报道同步,充分满足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时效性要求。从早期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到钱塘江大潮、国庆阅兵,电视新闻直播逐渐发展并日益成熟,用电视手段将新闻事件同步实时呈现,满足了受众迫切希望得到资讯的心理期待,实现了复杂新闻内容直接化编辑,也是编码到解码的传播过程。这个同步过程进一步确保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受众的认同感。

2.直接性

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画面和内容信息直接传达到观众,避免了“多层转播”造成的“信息损耗”,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内容的曲解和变形”,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观众的信任度。通过传播理论可以得知,受众接收信息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信任程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影像语言具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可以营造气氛渲染以带动观众的感情融入和情感认同。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场即时画面,是最具说服力的新闻元素,在画面基础上结合多种电视新闻手段,如现场采访、口头解说、细节发现等,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服度,获得了受众的选择偏爱,提升了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

3.现场感

电视新闻直播的同步性和直接性带动了受众接收信息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心理学家鲍尔曾提出“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被动接收的信息很难被受众实际接受,受众更愿意接受拥有理智判断和情感认同的信息渠道中传递出的资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受众拥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也拥有更为清晰的理性思考和感情判断,要想获得他们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的双重认同,就要提升新闻事件报道的“现场感”,带动受众“参与”新闻事件。

4.不可预见性

电视新闻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实时记录,它在事件发生前会做好一切预判和期待,却无法控制事件的发展,这个过程呈现的悬念特征,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在带动受众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让受众主动获取资讯并且关注新闻事件发展,提升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钱塘江大潮的电视直播就具有这方面的典型特征。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的自然景观可以实现在电视直播中完全记录和同步展现,观众通过电视新闻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实时画面,超越时空距离和避免浪潮危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字解说了解相关的知识资讯,在多重基础上对于浪潮形成主动期待和持续观看,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接收。

传播规律的实践指导

1.流程缩短和技术应急

电视新闻直播的快速直接使得新闻制作流程缩短,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新闻资讯的实时和顺利播出,就需要完善的流程制定,同时配合相应的全面技术应急预案。新闻直播前期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扩展和知识储备,在新闻制作流程缩短的要求下保证新闻质量,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守新闻信念和职业道德。在宏大新闻叙事的同时,注意新闻细节的提炼,后续加入追踪和深入报道,以完善新闻内容、丰富新闻资讯、加强新闻深度,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由于电视新闻直播的即时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预案,对于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应对新闻事件的非常态发生和突发事件出现,严守“把关人”职责,及时准确应对突发情况,保证安全播出,维护电视媒介的新闻权威和舆论传播使命,使得电视新闻直播实践不断进步和完善。

2.编辑策划意识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制作人员作为“传播者”控制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从而影响到“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新闻制作的编辑策划是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和舆论传播的引导,是电视新闻的主体。根据新闻主题确定受众范围,依据受众要求制定节目风格、表达方式和传播目的。在电视线性传播的媒介特征下,将审美价值和逻辑含义寓于画面的编辑组接,充分发挥电视的影像语言特征,用声音和画面吸引受众,强化编辑策划意识,不断实践创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

3.高效配合协作

电视节目制作是需要多个岗位共同协作的集体工作,各个岗位都具有其专业性和技术特征,电视新闻直播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高效协作和紧密配合。在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准备、认真工作,确保每个细节准确配合。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和2015年抗战胜利阅兵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播记录,也是弘扬爱国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新闻事件。电视媒体在直播准备过程中进行了周密准备和演练,央视阅兵直播分布57个机位,兼顾各个场景和角度,同时注重对新闻细节的敏锐把握,形成后续报道和深入采访,不仅增加了革命历史、军事知识的宣传教育,更是带动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感,彰显了民族文化和国家地位。通过团队密切协作的电视媒介,使得信息输出量大大增强,充分实现其大众媒介的传播价值。

4.多媒体方式的融入

“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多媒体手段的百花齐放。电视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些新兴语态,进一步融入多媒体手段,无论是策划、拍摄、剪辑还是后期制作,要充分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电视节目制作服务,提升制作效率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直播的实践探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电视媒介将不断进步,继续发挥其竞争优势。

结语

传播规律对于大众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电视作为教育宣传和传播资讯的主要媒介工具,用影像语言和线性传播特征作为自身优势,在大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和文化内涵。直播是电视新闻特有的传播方式,保证了新闻的准确真实,增加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时空体验。新闻直播是电视媒介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其发展过程深受传播规律的引导并已经形成众多的实践经验,建立了电视新闻的权威语态,彰显了电视的大众媒介地位。在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过程中,将传播规律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媒介特征和竞争优势,使得电视新闻直播更加凸显其艺术魅力和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默多克.传媒产业的功能和价值[J].新华文摘,2004(2).

[2]雷跃捷.张彩.电视新闻频道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法]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美]克拉克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关键词:技术主义新闻传播技术变革

一、技术改变新闻传播的固有方式

哈贝马斯曾在其《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谈及:“今天的统治是技术统治,是以技术和科学为合法性基础的统治。”①新技术层出不穷地被研发和推广,冲击和影响着新闻传播的生产模式。

1.多元化的生产主体

在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新媒体尚在襁褓中时,新闻内容的生产主体主要是媒体自身。各大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新闻专业人才,而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体,则吸纳了大量的新闻从业者,通过循环往复的理论学习和总结、实践探索与尝试,中国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这一批专业人才,因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当新媒体超越以往所有媒体的发展速度,异军突起时,新闻的生产也开始发生极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新闻生产者,即信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借助新技术的便捷、平价、智能和简单易操作等特性,给更多人提供了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中的可能性。观念的开放和技术的发展普及以及受背后重大经济利益的驱动,致使越来越多的年龄、身份、背景等各不相同的人,不再受技术限制,可以张开怀抱、热情地拥抱新闻生产活动。正如魏然提出的“市民新闻”的概念,其实就是建立在技术主义的路线之上,过去来自于媒体自身、占据强势地位的信源,受到了巨大地冲击,过去传统的新闻内容接受者和消费者,已经有很多蠢蠢欲动,正跃跃欲试,准备或已经投身于新闻生产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信源的数量规模。而技术发展对传统新闻生产带来的最大冲击,是人工智能的到来。人工智能、电脑技术已经替代过去职业的新闻生产者,开始从事一些比较简单的新闻生产工作,并且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地研发和提升。

2.缤纷异彩的技术支撑

如果说新闻生产主体的变化,还受国家法令等条件的限制(这里指国家广电总局禁止在网络直播制作新闻节目等),因而其发展必然受限。但AI人工智能新技术已开始强势地进军新闻生产行业。VR技术带来了新闻内容呈现形式的全新视角。在VR技术的支持下,新闻的生产和呈现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既可以穿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也可以上天入地或360度的完全突破人眼视觉的限制,全方位地记录和呈现方式,让新闻变得精彩绝伦。广泛普及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实现了普通人的飞翔梦,也在新闻呈现时,提供了一种完全异于传统新闻的观察记录方式。航拍虽然是低空飞行,但是这种高度像飞翔的鸟儿,也更接近上帝视角。在运动与静止之间,既呈现了辽阔的影像,也传达了旷达的精神气质。而被戏称为人类“器官”的手机,更是让普通人能够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新闻的拍摄制作。在今天,几乎呈现了至少人手一部手机的盛况。同时,不论是何种品牌,只要是一部智能手机,只要电量足够,随时都可以开机摄影。

3.优质网络和多平台实现新闻传播的新途径

喻国明教授曾指出,手机成为第一媒体,社会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的“最后一公里”。互联网转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巨大的流量优势。当手机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更好更优质的网络,让人感觉自己和世界更接近,从而可以更便捷地进行新闻生产。除去移动网络的迅速升级,百兆光纤入户的逐步普及,不论是媒体还是个体,在新闻内容的分发阶段,不论是上传还是下载或是在线观看,都变成眨眼之间的事。而“互联网+”时代,快速成长起来的一大批网站,通过设置专门网站(如网页版土豆、优酷)、单独制作品牌APP(如今日头条等)或者借由第三方软件来推广和“吸睛”(如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等)的方式,为新闻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不论是从网站的入口进入,还是从社交网络(如微信)等接口进入,个人的力量被无限放大,成为关注者的同时也成了被关注者。在这场变革中,个人的资源被最大化利用,也得到了最大化回馈。在信息传播的同时,不仅实现了新闻内容的推送,还实现了人际互动、人际交往,意见趋同者更容易结成联盟。借由这一切便利的条件、先进的技术,使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不再囿于传统媒体的传统生产模式之中,而转变成了一件综合运用多种技法、全媒体形式下,信手拈来、不费工夫的事情。

二、技术主义倒逼新闻传播语态的改变

基于技术的不断变革发展,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大量的受众流失,转而成为新媒体的庞大用户群体。因此,新闻传播不能仅限于报纸、广播和电视的视角,必须要主动拥抱新媒体,在与新媒体相融合的过程中,将有价值、有态度、有意义的东西传播出去。

1.技术带来对等的关系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海量的信息中,既包含了正确、积极、正面的东西,也有很多错误、消极、负面的东西。谈到新闻舆论工作时曾提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对具体工作的指导,而是为新闻传播工作指明了应走的道路和要求。而达到这个效果并不是简单照搬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思维和工作方式,而应面对当下的现实状况,细致地分析新闻传播的新环境,既不丢掉新闻工作的本质规律,也能响应时代召唤。但现实问题是,新媒体发展态势迅猛到没有丝毫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新闻传播者就不得不“被推着”去接受和面对新闻传播工作的新挑战和新局面。在这千头万绪的现实状况面前,首先看到的就是传统新闻传播显然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大量的受众流入新媒体,他们在接受信息、参与娱乐的同时,更是可以随时参与制作、传递信息、分享文明。用户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跳脱出传统媒体固有的“中心化”式的新闻传播模式,与去中心化的新媒体环境又有着天生的区别。因此,新闻传播工作需要针对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介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规律。梵•迪克曾说过:“话语是一种思考权力、知识和语言之间关系的方式。”②而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新闻语态就是一种通过媒介实现的话语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媒体表达方式,是将新闻信息与语言这门学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能够提高传播效率的语言形态。”③但是这种语言形态,通常伴随着对象和平台的变化。纵观如火如荼的新媒体掀起的层层巨浪,都体现了一些类似的特征,如:共享、交流、沟通、服务等。这些词语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对等或带有强烈服务意识的关系,这种关系应当通过对话来建立。“我在说,你在听”或者是“你在说,我在听”,这是两条并行不悖的网络沟通方式,极具去中心化特色。因此,理论上来说,新闻传播要想面对这个新情况,就需要放下身段,一改过去中心化的话语方式,将新闻的生产传播过程,在不违背新闻制作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性地通过加入互动、点播、直播等方式,改变过去做新闻节目所裹挟的强势媒体的强势话语权,降低身段,回归到地面甚至是泥土里,改变新闻节目的语态,完成一次积极探索,也是有必要的尝试。

2.“平等对话”的前提

现阶段,在媒体融合、“互联网+”等席卷大江南北的现实状况下,我国媒体属于国有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我国媒体尤其是新闻媒体必须肩负的职责使命。同时,新媒体的准入门槛低,用户素质千差万别,因此造成了百态众生相,既有面目可憎的,也有真实可信的,真假新闻充斥其中。正如阿尔都塞所言:“在意识形态中被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是左右个体生存的现实关系系统,而是这些个体与他们身处其中的现实关系的想象关系。”因此,网络看似平等的、去中心化的主要特征越发明显,人人被调动起来,从荧屏前走到幕后,充分参与到制播的环节中,海量资源就愈加爆发,那么湮没在信息中的用户就越无暇顾及去明辨是非,攫取真相和知识。也因为这种平等和自主感,往往遮蔽掉了辨别真伪、美丑、善恶的欲望和意识。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应“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也就意味着,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更需要有人能够站出来,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荡涤那些虚假、消极、负面、丑陋的东西。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一个个体都很难同时具备强大的辨析力、公信力以及非同一般的传播力。而传统媒体几乎是天生就具备了这几个特征,所以大量的求证类节目出现。传统媒体更应紧紧抓住新兴技术的切口,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化身国家和社会的定音鼓。

三、坚守新闻传播原理下的技术把控

赵月枝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并非中立的,而是主体意识形态的外化表现。霍克海默在思索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时,曾经做出论断“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像启蒙精神所承诺的那样,是人可以自由选择的中性的工具;它可以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普遍自由;是注定要为人类造福的善的力量。相反,科学技术成为自律的、总体性的统治力量,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政治统治力量更为强大的力量,甚至成为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④这段话也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并不能成为某一种独立于社会体制之外、独立于世的存在,正如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一样,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决定的。因此,新闻传播工作不能脱离对技术的把握和引领。内容的传播、技术的支持,都是在同一思想意识形态的统领之下保持思想性的统一。但是技术的应用、研发、完善,并不能脱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变革,也不能逾越技术自身的规律。

1.充分利用现有技术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的深入研究,新闻传播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如针对大数据和算法而言,有人说“谁拥有算法,谁就拥有未来”。虽然过分夸大了算法的作用,但是在算法与新闻相结合的同时,的确开辟出了新闻的一片新天地,如:数据新闻。当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的数据新闻肯定有其自身的问题,包括数据的可信度、偶尔的算法失灵等。但是,大数据与算法的强大力量,的确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通道,带来了完全不同的观照和理解生活的新方式,也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图景。然而,算法或大数据开始受到关注并被充分利用也不过是很短的时日,尚有更多潜在信息并未被完全发现。算法和大数据如此,其他技术亦如此。新闻传播与技术的融合,都需要打破原有的疆域,找到彼此适宜交叉的部分,不断深入研究和发掘。

2.开辟新的技术运用环境

第4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报纸新闻;传播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进步对传统新闻媒介产生了很大冲击,诸如报纸新闻的传播方式逐渐和时展节奏相脱离。而报纸媒介要想在这一竞争市场中得以更好地发展,就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报纸新闻传播的理论研究,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环境中的生存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分析

新媒体主要是在移动电视以及网络等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在一定视域范围内,其存在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新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渠道的新主力军,快速占据了信息传播市场。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开放性和网络的实时性。微信、微博、论坛等大众平台的大力发展让新闻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不能相比的。[1]另外,新媒体中网络媒体的信息容量大,没有空间的限制,并且还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媒体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能够传播信息,使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沟通比较便捷地进行。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传统媒体要及时地寻求发展道路,否则会面临迫切的生存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与发展策略探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变化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变化。

处在新的媒体发展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组织结构层面的变化就比较突出。虽然受到了行政管理以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报社还是在结构改革方面有了不少的收获。要能对新技术加以利用,从而推进报、网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形式上要能进行积极创新和管理创新。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工作流程的变化是在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媒体生存的必要发展道路,只有实现了“优势互补”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2.新闻信息源的变化。

在传播主体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新闻传播时代,其中的社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是重要的信息来源。而新闻工作者则是承担着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制作的职能。即便如此,在信息的数量上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量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2]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由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向着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共同分享的方向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源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及言论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就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3.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在接受以及新闻的手段、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更多的媒体对多媒体加以应用,在多种终端介质上进行听、说、读、写,这样在新闻的传播方式上也呈现出多种化发展。报纸新闻的信息来源以及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些新的变化对新闻的传播效率和速率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发展策略探究

1.传播渠道的整合发展策略。

发展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对全新的发展模式加以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报纸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将传播的渠道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将受众的范围进行扩大。在当前竞争比较激烈的发展环境下,报纸要通过数字化的转型对新的生存空间进行拓展。同时,其最大优势就是内容生产能力,而在信息社会,传播渠道的单一对新闻的扩散力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所以,报纸传播要将自身作为基础,对新的传播平台进行积极整合,进而有效地拓展传播渠道,这样新闻传播影响力才能得到扩大。

2.报纸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的交互策略。

报纸媒体跨界传播之后,除了在社交媒体上有所创新,在用户行为和轨迹上也产生了新的传播数据。互联网用户每个月通过百度、360等搜索引擎工具搜索报纸的频次达到300多万次,并且每个月以3%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报纸在跨界传播中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用户的黏合度,更加凸显报纸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主流地位。截止到2015年3月,纸媒微博粉丝量持续增长,党报粉丝量突破5800万。[4]纸媒在微博领域的粉丝数量、传播影响持续增长。390份各类报纸媒体在新浪微博的总粉丝量达到3.34亿,并且每个月以4.7%的速度增长。

3.报纸新闻传播的数字化策略。

报纸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则要进一步地加强传受互动能力,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嫁接数字技术对传播速度的加快。新媒体是新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对先进新闻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有着指导作用。报纸由于受到出版周期的限制,在到达读者手中时就已经在新闻价值上打了折扣,传统的报纸媒体就要致力于电子号外的发展,这在时效性上能够得到显著的彰显。[5]电子号外对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这将对传统纸质报纸的传播模式和形态都带来巨大的变化,为报纸数字化目标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结语

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报纸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已经成为趋势,只有实现在优势上的互补,才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此次主要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在这一环境下报纸新闻传播的变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希望能有助于报纸传媒在当前社会中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芸.用户黏性视角下报纸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对策[J].新闻世界,2015(12):25-26.

[2]王悦.简析报纸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J].新闻知识,2015(12):68-69.

[3]陈洁丹.怎样让报纸新闻“短小鲜活”[J].中国地市报人,2014(08):18-19.

[4]兰元.简论报纸新闻图片的选用标准[J].社会科学战线,2013(04):36-37.

第5篇:新闻传播知识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目标简单而又明确,即通过专业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来培养新闻媒体人才,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传统媒体工作中所需要的写作、出版或者主持工作。然而,多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加剧了传媒生态的重构,使得传统的新闻学科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下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那么,应当如何革新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1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最早应用到新闻行业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机器人记者之父哈蒙德发明了一款能追踪使用者阅读与写作习惯,并依此推荐相应文件的软件。2009年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写稿机器人出现,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智能软件在当时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在国内,2015年9月,腾讯财经推出我国首个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在这之后,今日头条推出了智能机器人“张小明”;新华社出现了“快笔小新”和“媒体大脑”等,这些新闻媒体机构推出的智能机器人目前主要用于体育比赛、灾难事件、财经、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新闻采编和报道工作。由此看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的各个节点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比如说智能采编、个性化传播和智能监测等。

2人工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

随着AI技术在新闻资讯行业的应用推广和积累,机器人写作的准确度会逐步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普及。那么还会有专业的新闻人的生存空间吗?新闻工作者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吗?美联社全球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策略的联合主管FrancescoMarconi说:“自动化的关键不在于机器取代人的工作,而是更大程度释放了资源,让记者的精力专注于他们擅长的事物之上。”我国学者蔡文认为,媒体的社会角色不可替代,专业媒体的价值不会被个人媒体、机构媒体湮灭,专业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依然不可或缺。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不会替代人,反而呼吁人的“价值理性”的回归。但另一方面,来自学界自身的感知和业界实践层面的反馈而言,较普遍的问题是,技能单一,融合能力不足,新闻职业素养不是很完整[1]。因此,可以这样说,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不需要真实的新闻人,而是需要有着高品格、高素质的,能够适应新的媒介时展的新闻人。

2.1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

人工智能时代,写稿机器人的出现对传统的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客观性原则的挑战。有学者认为,“自动化新闻”比人采写的新闻更客观,因为都是基于大数据而自动生成,不存在多余的描述词和句子;而同样有学者认为,机器人写稿是对客观性的挑战,他们主张透过现象看隐藏在机器人身后操纵机器的人,可能是编程人员也可能是运营人员,因为他们不是新闻从业者,他们不用遵守新闻客观性原则,而且新闻行业规则对他们也没有约束力。笔者比较认同后一种观点,机器新闻没那么客观,是人对数据选择处理的结果。此外,机器人写稿对新闻的时效性原则、新闻性原则等都构成了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需要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吗?笔者认为,新闻专业精神是新闻的灵魂,不论在什么时代,只有拥有了核心的东西,才具备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呼唤具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的人,不仅要能够遵从新闻的价值,还要在采写、编辑、评论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游刃有余。

2.2具备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

自从智能机器人出现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后,关于人工智能新闻所带来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智能追踪采集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个性化精准智能推送容易造成回音壁和信息茧房的问题,这些伴随着人工智能而出现在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就一直是学者们广泛讨论的话题。这些问题侧面反映出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备高职业素养的新闻人对新闻行业的坚守。智能时代的新闻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人的素养,还包括算法和数据的素养。技术是中立的,它发挥出好的价值还是坏的价值在于人如何利用它。所以,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利用工具价值的素养。

2.3拥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正如笔者前文所述,现在机器人写稿主要用于财经、数据分析,多以简讯、消息和时事新闻为主。这类新闻多以模式化的形式呈现,由定量和变量两部分组成,定量部分多为数字、地名,通过将其设置为固定的模板,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匹配数据自动完成新闻稿件;而对于调查报告、人物采访、新闻评论这些不易形成模式化的新闻稿还需要人力来完成。也就是说,在智能时代,新闻行业需要更多的能够独立思考、对问题或者某一现象有着独到见解的新闻人。

3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教育模式的变革方向

教学模式应当随着教学环境、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目标的改变而改变。由教育部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1.0和2.0均要求高校深化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并为创新改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3.1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复合型人才”应当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第一,掌握三种基础知识。包括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和学习新的传播媒介技术。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越来越转向为深度报道、连续性报道和评论性文章,这就需要新闻学子在文化背景知识和新闻传播学科理论知识上下功夫,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才可能理解生活在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另外,学习新的传播媒介技术,才能跟上时展的节奏,符合新闻人的特性,做时代的瞭望者。第二,热情。一方面是指对待新闻职业的热情,不论在收集新闻线索还是编辑新闻,或是其他新闻传播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保持高昂的热情。一个人没有了热情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不可能有持续的动力。因此,新闻传播学院要培养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其从这份职业中获得快乐感。另一方面是指待人的热情,有同情心,能够换位思考,站在采访对象或被报道对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不是指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而是让未来面向社会的新闻人能够更好地处理新闻伦理问题。第三,多面。广阔的知识面学习,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科知识教育模式是一种单一学科的教育,它强调人文学科教育。虽然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起,许多学校的新闻传播课程在教学设置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开设了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等理工科类课程,但它依然属于人文教学体系。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将人文学、社会科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混合了艺术和科学的学科氛围是必要的。与此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新闻传播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务人员,建立起既有科学教育又有技能训练的学科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目标的培养过程中,切勿陷入看似什么都能做但实际上什么也不能做的尴尬局面。

3.2深化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的实践

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满足新闻媒体的发展需要,必须要具备很强的知识应用能力,也就是说,最终要将新闻传播学科落到实践上。因此,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科的高校要努力探索建设适应全新社会环境与媒体环境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容体系、教法体系和实训体系。此外,还应建设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教学运行机制,保证学院的新闻传播实务教学永远获得来自新闻实践前沿的方法,为新闻实务教学提供来自实践的动力支撑。首先,开辟高校与新闻机构互聘。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引导下,加强与媒体的深层合作,通过引智协作聚集业界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2]。高校应当建设与新闻教育紧密联系的新闻实践通道,一方面,把一线工作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引入学校课堂教学,使新闻采写编评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可以获得鲜活、实用、前沿的来自业界的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把新闻传播专业的学子送入媒体机构实习,获得机构老师的指导,在实践中深化新闻传播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来指导自己后续的学习。通过高校和新闻单位的互聘,建立起学习—实践—再学习的循环模式。其次,改变教学观念和学生被动学习的立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先权。201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遵循的三项原则之一就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除此之外,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转变老师的角色,比起教育者,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设置小组作业的形式,把课堂教学转变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课程设置为少说多做,把教学文本融入实践的过程中。最后,充分的设备支持。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需要许多的设备,比如照相机、摄像机等,而且这些设备比较花钱,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人手一台,但这些又是必学的学科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老师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条件去认识这些设备。此外,改革设备管理,简化各种繁杂的设备借用流程,为学生提供便利。电子器件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要实时更新系统的软件,对于硬件部分,尽量与业界经常使用的设备贴合,以便学生快速学习。

3.3构建跨国合作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全球村”的形成,要求国人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作为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传播的主流担当者,更应该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要求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因此,跨国合作成为现今世界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途径之一。高校搭建跨国合作的平台,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校际合作,让新闻人“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合作,倾听多元的观点。一方面可以聘请高质量的外籍老师走进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注重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多营造外语交流的环境,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地方的人文;另一方面,搭建跨国媒体实验平台,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国外的媒介生态环境,学习具体的传媒运营模式等。

4结语

从“弱人工智能时代”到“超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正在不断地深入发展,从“自动化新闻”到“AI合成主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和提高,智能机器人将被推广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更广阔的新场景中,这必定对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关于教育的思考没有终点,新闻传播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优化,重要的是还要能有切实可行的行动。可见,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媒介如何变革,新闻的宗旨不会变,教育的本义不会变[3],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备选人才,永远都是新闻传播教育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惊雷.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困境[J].中国出版,2019(6):38-42.

[2]白贵.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6):26-28.

[3]高晓虹,赵希婧.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8(12):19.

[4]李华君.智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与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22):61-62.

[5]雷跃捷,田承旭.挑战与变革:新闻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8(3):30-33.

[6]匡文波.记者会被机器人取代吗[J].新闻与写作,2017(9):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