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评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评论

第1篇:新闻评论范文

News1. 厌恶谷歌,苹果宁愿与微软合作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很有可能选择微软必应(Bing)作为iPhone的上网默认搜索引擎。该媒体提出了四大原因,其中之一竟然是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厌恶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造成苹果宁愿选择多年死敌微软的产品。

小编点评:以前似乎评论过谷歌和苹果之间的竞争话题,看来这种竞争随着谷歌在硬件(手机、上网本)和操作系统领域的逐日深入而加剧。在苹果和微软这两个老大哥眼里,谷歌只能算是个小弟,但这个小弟不但罩不住而且变本加厉,人家谷歌摆明就是来抢二位爷市场的。这下二老联合,不陪你谷歌玩了。

网友点评:谷歌出手机了,老乔不开心了;谷歌出系统了,盖茨脸色沉了。

News2. 9岁就考上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

今年9岁的马其顿男孩Marko Calasan,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6岁的时候,Marko便取得了微软系统管理员认证。Marko每天将4至10个小时的时间花在计算机上,他最不感兴趣的电脑活动竟然是游戏。他的原话是:“我不在计算机上玩游戏,因为那样没有意义。如果要玩,就出去和朋友一起玩。”

小编点评:他能得到MCSE的认证,很大功劳应该归功于兴趣不在游戏上。玩游戏会花费大把时间,甚至是金钱,像这样有个性的小朋友,应该作为榜样宣传一下。

网友点评:任何人只要在年幼的时候对某些东西感兴趣,都会比成年人做得更好,因为兴趣和相对单纯的头脑会激发思考和创意。如果这个孩子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我相信他19岁也拿不到MCSE。

匿名点评:Boy, or girl?

News3. 微软:赶快升级到IE8吧!

IE近日爆出严重安全漏洞,受黑客攻击影响最大的是IE6,因此微软建议用户立即升级到IE8。受漏洞影响,德国信息安全机构建议网民立即停用IE,改其他产品。

网友点评:如果说XP是“不死鸟一辉”,那么IE6就是他弟弟阿顺。

News4. 在微软身上夭折的伟大金点子

HailStorm,SNS雏形,在2001年就已提出,一年后终止,如今网络服务Facebook、Twitter大红大紫;Origami,小型掌上电脑,后来苹果推出iPhone获得巨大成功;Digital Music(数字音乐),也是苹果抢得先机;

第2篇:新闻评论范文

一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国家允许民主言论的出现是新闻评论发展的精神条件与法律依据。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据记载,近代第一张印刷报纸是威尼斯新闻,1566年由手抄改成印刷。而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出现却晚得多,直到18世纪才引起重视。既然新闻事业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什么它们不是同时产生并同时发展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统治者根本就不允许“评论”。所以新闻评论是与民主思想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赋予人们真正的言论自由权,这使新闻评论可以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使新闻评论有了发展的空间,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二是今天的新闻评论在继承传统评论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评论样式。例如在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三是虽然社会的发展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新闻评论自身的优势,以及它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是新闻评论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我们不妨就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说明。美国的军用飞机为什么撞毁中国的战机,表面上看是偶然,但实质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在中国邻海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军事基地,部署了重兵,对中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包围圈。中美撞机看似偶然,实质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人们阅读文章,并不仅仅满足知道一件事,还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与深层含义,这样,新闻评论借助自身优势当之无愧地被推上时代的浪尖,成为时代的宠儿。

新闻评论的发展让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发展是双刃剑,由于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边界模糊。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例如在网络上,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有人身攻击、反国家的言论出现。毫无疑问,新闻评论需要规范,没有规范,任何一种力量都有可能被肆意削弱或者泛滥,规范是保证这种力量的手段。国家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新闻评论的权利需要法定,新闻评论的责任也需要法定,依法保护新闻评论权利的同时,对新闻评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要进行处理。这是法治时代规范新闻评论的根本所在。

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的评论文章,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怕与媒体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因此,在制作新闻评论时,在不影响文章基调、不会引起歧义的前提下,不妨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时尚语、俚语甚或流行歌词。

某些新闻评论员缺乏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以及应有的素质。2003年6月山西繁峙金矿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的事件,以及2004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两名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事件,使得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问题变得抢眼了。2004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与1997年在全国、2002年在上海的同类调查对比,情况差不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对于基本职业规范的遵循状况,仍然十分低下。时间过去6年但依然没有进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暴露。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一个重要话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新闻评论快速发展这一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发现并找出问题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让新闻评论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面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从而总结出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我们相信,新闻评论一定会在法律制约的前提下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倪祖敏著:《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屠忠俊、吴庭俊著:《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陈力丹著:《中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的课题设计》,中华传媒网,2005年1月14日。

⑥武鸿鸣著:《报纸更深层次变革――“新闻评论”对报纸品位的改变》,《媒体安都》,2004年6月24日。

第3篇:新闻评论范文

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软实力

蓬勃发展中的中国话语学

本土化:一个错误的答案

试论中国媒体的贫困报道

再论国际话语权及其提升路径

论“龙”与德文“Drache”

初创期中国电视传播的国际语境

传播学术的主体性:历史与世界视野

刍议德国民众对中国负面看法的原因

新媒介赋权视阈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融合时代传统媒体“转型”的方法与路径

基于态度理论的国家形象及影响因素研究

理论价值:马尔库塞的传播语言仪式化问题

软实力(SoftPower)概念的跨文化语义分析

论民国时期平津民营报刊营业化转型的局限

网络舆论形成中的社会放大——一个概念框架

中年人QQ使用情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传播学学科化的困境: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新媒体的消费主义传播——以淘宝网为例

来华传教士对美国感知中国形象的影响及意义

对“广告社会化”与“社会广告化”的批判分析

前进与后退的伴生:“”时期的中国电视业

《大公报》关于日俄战争的信源选择与报道倾向

基于兴趣的社会交往:同乡社会网络内的交往逻辑

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机制的“广场化”与公民性塑造

大众传播行政研究的兴起及其典范化的思想史考察

《密勒氏评论报》专业新闻团队的跨界特征及效用

互联网时代的国家软实力: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

“美丽神话”的电视建构:身体规训与健康风险的遮蔽

大学形象研究的布尔迪厄立场——《国家精英》的启示

“抗战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媒体交往与宣传合作

后党报群众工作部的历史演变

日本时评的写作与经验——卓南生谈新闻学的教研与实践

中国公益类非政府组织微博研究:基于框架分析的视角

社交媒体与“行动型记者”: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考察

无声大众的武器:进步主义“耙粪者”的新闻生产与社会想像

谁是“公众人物”?——重探“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及其后续案件

《大公报》三巨头清末留日史实考——以《官报》所载为中心

“”运动中的政治传播再思考——功能与结构视角下的分析

海外华文报纸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对十份海外华文报纸的实证研究

多元化衍生的失序与规范——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议题的特征与变化

卓南生教授谈“从日本南进论系谱看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报道与东南亚外交”

“文化帝国主义”过时了吗?——“全球传播时代”的国家、与平等

理解国际传播的双重视界——基于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分析

社会冲突性事件中的传媒与公共领域建构——以“乌坎事件”新闻报道为例

汉语新闻学的面容、风景及其泥土性——基于大陆“中国新闻史”问题的思考

从“马航失联事件”恐惧奇观看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

第4篇:新闻评论范文

[关键词]段子;新闻评论;伴随文本;双轴关系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20-03

一、段子问题概述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段子的定义:一是大鼓、相声、评书等曲艺中可以一次表演完的节目;二是指有某种特殊意味或内涵的一段话、一段短文等。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段子的文本内容在不断拓宽。目前学界对段子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杜伟伟、姜剑云较早地界定:“广义的段子,指的是个人或集体创作的、或雅或俗或雅俗共赏的、简短自足的或L篇中可独立出来的短篇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是寓言、故事、笑话、小品,也可以指戏剧中的唱段……狭义的段子,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笑料’,尤其指近年来广泛流行的幽默类的故事、笑话、脱口秀、顺口溜等……”孙慧英认为,“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以上定义要么范围过大,无法准确表达当下互联网语境下的段子现象,要么范围过窄,无法涵盖此类现象。笔者认为,段子是一种人们用以娱乐休闲、调侃戏谑、针砭时弊、疏散情绪的流行符号文本,形式短小精悍,风格幽默诙谐。

代表性的段子研究是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于2010年发表在《人民论坛》杂志上的专题文章。根据段子的题材,将其分为代表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红段子,代表愤青文化的灰段子和代表俗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黄段子。学界对段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宏观研究,从段子文化与意识形态、社会舆情的关系切入。李宗桂认为段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的结果。段子文化体现了当今社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社会思潮,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二是微观研究,从语言学或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段子的创作手法及文本。金茹花、欧阳护华考察了舆情智慧段子创作者如何应用互文策略为弱势群体表达权利诉求。三是类别研究,对红、黄、灰各色段子的功能意义、利弊及社会影响进行对应分析。吴高泉认为黄段子灰段子是民间话语的一种体现,对官方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力进行消解。而红段子的文化生产方式体现了官方话语对民间话语进行规训的运作机制。

段子与新闻评论关系的研究中,陈敏将网络新闻评论中的段子界定为“网络上的一种新兴新闻评论文体”。王昱总结了段子评论的限度与困境,认为段子评论无法超越和代替新闻评论。相关研究对两者关系做了重要探究,但都缺乏学理性。本研究旨在用符号学相关知识重新解读二者关系。

二、段子与新闻评论互为伴随文本

符号学学者赵毅衡认为,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文化是意义活动集合,因此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共同的方法论。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段子与新闻评论都是符号。我们能感知到呈现评论内容的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符号载体,而这些感知所携带的意义就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观点。

伴随文本是伴随着符号文本一道发送给接收者的附加因素。任何一个符号文本,都携带着大量社会约定和联系,这些约定和联系往往不显现于文本之中,而只是被文本“顺便”携带着。伴随文本又分为六类:副文本(para-text)、型文本(archi-text)、前文本(pre-text)、元文本(meta-text)、链文本(link-text)和先文本/后文本(preceding/ensuing text)。

副文本称作文本的“框架因素”,如书籍的标题、题词、序言、插图、美术的裱装等。型文本是文本显性框架因素的一部分,它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归类”方式。前文本是一个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对此文本生成产生的影响。狭义的前文本包括文本中的各种引文、典故、戏仿、暗示等;广义的前文本,包括这个文本产生前的全部文化史。元文本是“关于文本的文本”,是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评价。链文本是接收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如参考文本、注解说明等。先文本/后文本,两个文本之间有特殊关系,例如仿作、续集、后传。段子和新闻评论往往互为伴随文本,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段子经常作为新闻评论的链文本。大众在接收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时,会自动联想起与之相关的段子。比如,读者读到类似于《评美国大选“三辩”:将丑态进行到底》的评论文本时,在有相关段子素材积累的前提下,很有可能会联想到网络上各类调侃、戏谑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段子,如二人辩论的场景被国内网友加上情歌歌词字幕制作成KTV版的情歌对唱。再如,对于愈演愈烈的雾霾问题,各大媒体均从各个角度发表了各种评论文章如《政府重拳治霾,别忘了群众参与》《雾霾研究就该成为一门“显学”》《爬山不能怕绕弯》等,在读到相关文章时,民众也往往会联想到网上流传的各类雾霾段子:“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为人民服雾”“在北京,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会呼吸的痛”,更有《沁园春・雾》

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道,欲上六环把车飙,需晴日,将车身内外,尽心洗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唯露双眼,难判。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后座不见腰。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由于新闻评论和带有观点的段子都作为新闻报道的元文本,这种相关性为段子成为新闻评论的链文本提供了可能性。在当代互联网传播语境下,网民评论也日渐成为新闻收受过程中的重要伴随文本,甚至超越专业新闻人采制的新闻文本自身,影响着后来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收受。

新闻评论同时是段子的元文本。一些评论作品把段子作为批判或赞扬的对象,比如《治霾舆论“段子化”让抱怨止于抱怨》《莫把“灰段子”当笑话听》《有人搞“灰段子”调侃军校 要创作更多红段子》《“段子”也当有节操守底线》等。反之,段子也是新闻评论的元文本。很多段子不仅是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戏谑,同时也基于新闻评价而作。这一点在新媒介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社交媒体的留言区就是网友针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新闻评论发表看法的平台,往往也成为段子手尽情发挥的舞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除了新闻资讯外,还设有专门的评论版块,如“人民微评”“微议录”等。其下的留言区不乏各类段子,这些段子就是关于新闻评论的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元文本。比如去年国足与叙利亚队的世预赛十二强对战中,国足以0:1不敌叙利亚队。人民微评中写道:“球迷们,保重!”网友则纷纷作段子评论:“战争无情,国足有爱!”“‘等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我就跟你离婚’,他淡淡地说。她心里窃喜,再没有比这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誓言了!”讽刺取笑中无不表达对国足接连败北的失望和无奈之感,同时也有对微评观点的赞同和支持。

而段子是新闻评论的型文本,这取决于段子的副文本。型文本的归属,常常以副文本方式指明,如诗歌的分行决定了这是一首诗,期待读者以诗的方式去读它。如果《周立波段子》一类的段子集萃在书店里与《时评中国》之类的书放在一起,归入“时政”“政论”栏的话,不大仔细的读者极有可能认为二者皆属同类,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罢了。前者以幽默逗乐的方式折射社会景观,后者则更显庄重深沉。此种情境下,段子则摇身变成了新闻评论的型文本。如果书店售货员将前者归为生活幽默类图书,可能会削弱读者对二者同类关系的认识,此时周立波的段子不大可能会作为曹林新闻评论的型文本。

段子与新闻评论互为伴随文本的背后又有何深意?这便涉及伴随文本的重要性问题。公众在看到某一新闻事件的评论时,与此相关的段子可能会促进或干扰他对此新闻评论的接收,继而影响他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态度与观点。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播现象,越来越显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对某文化现象原文本本身的关注逐渐衰弱、退场,而对其伴随文本的消费成为对其进行阐释和理解的决定性因素。这也就解释了网络新闻评论段子化的问题。人们热衷于元文本和链文本,就会被各类段子所左右,将严肃的新闻评论抛之脑后,除了调侃和庸俗化外,对社会现象没有形成正确的看法。

三、段子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及一切符号系统“都是以关系为基础”。他把符号之间的构成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组合关系(syntagmatiques),也称连锁关系、水平关系;一种是联想关系(associatifs),也称选择关系、垂直关系。以后的符号学家把他的联想关系改为聚合轴(paradigmatic),与组合轴队列,即双轴关系。

聚合是文本建构的方式,一旦文本形成,就退入幕后,因此是隐藏的;组合就是文本构成方式,因此组合是显示的。例如白岩松在里约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段子式解说便是文本选择中的组合。他在采取段子式解说时也就放弃了传统的官方式解读文本,这个选择与排除的过程即是聚合。那么,白岩松的段子式解说是评论吗?以下笔者结合具体文本加以分析。

“我觉得中国代表团的西红柿炒鸡蛋的服装还可以吧?毕竟很多中国人学会炒的第一个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还真有点代表特色。另外也比较低调,不去跟别人抢风头。西红柿炒鸡蛋,中国人的国民菜。”这很明显是对中国队的服装与其所反映的国人品性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卢森堡是2015年全球最安全城市,这件事就不用告诉里约了。”此句表达了对卢森堡良好治安环境的评价,同时也暗射巴西社会存在较严重的治安问题,颇有讽刺意味。

“玻利维亚可是奥运会上最实在的国家,因为它是第一个承诺拿奖就给现金奖励的国家。每个获得铜牌的给3万美元,银牌4万,金牌5万。这个运动员都哭了,他觉得自己会得奖。”“实在”是白岩松对玻利维亚的奥运奖励制度的评价。

“对于巴西人来说,昨天巴西男足第一次夺得奥运会金牌之后,里约奥运会似乎已经结束了,对于中国人来说,之前中国女排3比1击败塞尔维亚获得了奥运历史当中第三块金牌的时候,里约奥运也似乎结束了,对于美国人来说,只要还依然可以申诉,那奥运会就还没有闭幕……”此句称赞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冠是对中国参加里约奥运会最好的总结,同时也讽刺了美国代表团不公平竞争的行为。

此类言语在解说中大量存在,大多表达了他对参赛国、运动员选手、主办国的观点和看法。新闻评论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观点与事实。他的解说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都表达了明确的观点和态度。另外,白岩松评论员的身份和标签是其奥运解说符号文本的副文本,伴随着解说符号文本传递意义,因此他解说的段子是评论。具体而言,它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不同文本背后的聚合段宽窄不一,甚至同一文本的每个成分背后的聚合段也是宽窄不一,也就是选择范围有大有小。对于接收者来说,观察宽窄可以通过对文本风格的认知。如果风格与接收者经验中的“正常情况”相比,变异较大,则可说是宽幅选择的结果。白岩松在《新闻1+1》中所作的评论多深刻犀利、冷静理性,这种传统新闻评论的风格比较固定,是窄幅的。同样是表达观点和态度,他奥运解说的段子{皮诙谐,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受众能感受到两种语体间极大的反差与变异。他将新闻评论的范围拓宽了,以“段”作论,此时段子就是宽幅的新闻评论。

四、结语

第5篇:新闻评论范文

近日,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数据的监测机构CNZZ,了《2009年国内浏览器使用情况盘点报告》,截至2009年12月20日,2009年微软IE浏览器(包含各个版本)市场占有率高达79.85%,牢牢占据头把交椅;第二梯队是国产浏览器,整体占有率17.04%;剩余的3%为国外进入的Firefox、Chrome、Opera等占据。

小编点评:在全球市场,微软IE、Firefox、Safari、Chrome等浏览器比较出名,IE当然最大,Firefox紧随其后,占据超过30%的份额。在国内市场,名为“火狐”的Firefox只占据1.5%的份额,让人无奈。很多人喊着IE如何垃圾,火狐如何好用,为何IE仍占据八成江山?在本期“达人会馆”的“加油站II”中给你答案。

网友点评:Chrome用户笑而不语。

News2. 微软为Win8大力招人,

你也试试?

从2009年底,微软的研发工作重心就已经转移到Windows 8的开发上。连续两个月来,微软对外招聘多名软件工程师,进行新系统的初期开发和准备工作,要求应聘者至少具有5年从业经验,并拥有软件编程学位,有独特见解。另外,“Windows 8将支持128位的处理器”至今仍未被证实,高管向外界透露的信息仅限于:Win8将是一个创新和实用为一体的系统。

小编点评:观望吧,我也笑而不语。

网友点评:为啥微软每次发完新的操作系统,就开始重新招工程师呢?原来的那些哪里去了,回火星了还是供应Google食堂了呀?

匿名点评:Windows 8=Windows Bye

News3. 大学新生都用拼音,五笔渐退历史舞台?

近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文字学兼书法学专家彭泽润教授对外公布:通过20年来的跟踪调查,发现“汉语拼音”输入法已凸显实力,大一新生基本都用拼音输入法。这在10多年前不敢想象,当时五笔输入是计算机入门课程之一。

小编点评:前几年就有这个趋势,拼音输入的使用人数在逐渐超过五笔用户。

网友点评:拼音(输入)的确降低了门槛的高度,但必须指出,用五笔(输入)可以加深人们对字形的记忆(不至于提笔忘字),而拼音用久了恰恰削弱人们这方面的记忆。

匿名点评:用洋人的拉丁字母键盘,这是必然的结果。

我爱问三疯

PART1.

“碳烤棒槌”论坛问:教我一个最方便地隐藏分区的办法!

三疯:您好!右键点击您需要隐藏的分区,选择“隐藏”并点击“确定”即可。

老王:目前微软的工程师好像还没开发出这个功能吧?

把隐私文件和重要文件集中在一个分区中,可有效地保护和防护,棒槌你的做法很高明!除了用优化大师来隐藏外,还可以借助NoDrives Manager(下载地址:/cfan/201003/ndm.rar),操作太简单了:NoDrives Manager分为安装版和绿色版,但绿色版只有老版本,我提供的是新版的,需要安装。安装后,运行它,界面和操作如图所示!剩下的按钮就甭管它了。

另外,有些国产的小软件也能实现相似功能,但都是共享软件,不交钱不干活儿。

PART2.

“曾哥保佑不挂科”问:听说黑客会偷偷在电脑上建账户,这太危险了,怎么才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瞄上了我?

三疯:看过《黑客帝国》的人都知道,黑客才不稀罕个人的破电脑呢。

蕴志:话不是这么说,黑客种类很多,有的喜欢玩大的,攻击机关以及大企业的服务器,有的就喜欢瞄着PC,还真得防着。

第6篇:新闻评论范文

受制作周期和固定播放时间段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播意见性信息的实效性,即不能将这些意见性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公众,实效性比较低,很难引起公众对节目的关注。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博的广泛运用使一些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几乎呈现零时差,由此可见,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时效性优势正逐渐减弱。

二、电视新闻评论在媒介融合下的创新策略

1.电视新闻评论应平民化在媒介融合大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做到平民化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节目的选择需要与大众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固有听众得到稳固,还可以使新听众的数量相应增加。另一方面,节目要避免过重的说教意味,要从平民角度出发制作节目,这样有助于增强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与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与大众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要具有广阔的话语空间,这是由节目的评论性决定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平民化,除了向人们传达健康和谐的思想和观念之外,还有利于更好地创建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只有更具平民化,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对公众的教育作用。

2.电视新闻评论应个性化电视新闻评论在媒介融合形势下应个性化,这样才有可能从容应对新形势带来的困惑和挑战,这需要在节目形式、内容以及主持人风格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民生新闻具有语言本土化、视角平民化以及内容生活化的特点,所以节目中需要从平民角度出发,着重选择与现实生活接近,最好拥有本土化的语言材料,这样才更能够充分体现民生新闻节目的特点,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内容和形式不同的新闻评论节目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和节目的风格定位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新闻1+1》这档节目针对的主要对象是25岁到54岁、居于管理层的男性,这就决定了节目的选题需要从这类受众角度出发,最好选择与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等方面内容有关的新闻选题,选择专业知识比较强的新闻评论员,才有可能使节目取得较高的收视率。

第7篇:新闻评论范文

关键词:广播 新闻评论 改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83-01

媒体在解读政策、阐释重要观点上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就是进行新闻评论,它在宣传党和政府重大政策理念上有着非常重要的风向指示作用。同时,利用新闻评论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引导社会舆论。为此,改进和提升广播新闻评论,使其能够更好地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发展意义重大。

一、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

在新闻评论方面,许多广播电台都会针对当时或者当时当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还是有不少区域、地方台所选择的新闻有一定滞后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滞后的新闻是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其中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要想生存与崛起,就应该多向移动媒体学习,利用连续直播等形式来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满足人们对于新闻及时性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筛选出一些当下热议并有讨论意义的观点来做简短评论,以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

二、新闻评论的主题与内容选择要恰当

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受众会关注、有讨论意义、能够贴近民意的话题和内容,这是广播新闻评论中最关键的环节与内容,其所选的新闻热度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广播新闻评论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同时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下层阶层收听习惯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百姓的问题来展开。

三、鼓励受众积极参与新闻评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观意识。互联网科技时代,人们能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在接收和阅读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通过自身再将这些信息传播过去,从新闻的受众变成传播新闻的媒介。我们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创造,或者自己创造新闻并传播新闻。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每一个人既能够传播信息又能够自主选择创造新闻信息,参与度非常高。因此,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受众的参与度,合理设计社会热点解读、热点新闻爆料、发表个人见解等环节,并鼓励受众积极参与,让受众能够通过广播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创新受众参与的模式,包括让受众参与节目主题的策划,表述新闻观点等,或者设计并组织“快评”“短评”等一系列新型广播评论环节,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新闻评论参与度,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表述自身的观点,让节目更加接地气。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在保持广播新闻评论自身个性的同时,促进新闻评论效果的提升。

四、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

21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有许多新的新闻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人民群众每天所接触到的新事物、产生新问题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广播新闻评论在挖掘新闻内容的时候必须正确把握一个“度”,包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过去我们在进行新闻评论时仅仅是就事件的表层含义进行评论分析,但现在的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了解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果,还需要透过现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还包括评论的长短,如果评论太短则无法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但若评论过长则有拖沓嫌疑,受众也会很不耐烦。所以,在信息量大的快餐经济时代,作为一名新闻广播评论者,必须具有提炼新闻信息的能力,并能进行长度适中且有深度的新闻评论。

五、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

通过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与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来进行评论是广播新闻评论最常见的两种形式。过去,这两种方式对于促进广播新闻评论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采用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则播音员并不能真正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新闻所要表达的情感,存在新闻评论不到位的现象。但若经常使用电话连线等非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的方式则削弱了广播的主体地位,同时讨论过多还减弱了新闻评论的深度。所以,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创新:一,建立学者专家评论专栏,这是因为专家与学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某一观点进行完整的阐述,评论也更有逻辑性。二,增设记者博客专栏,这样一来听众就可以对故事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丰富新闻评论内容。三,增设听众专栏,让更多的听众可以参与到节目当中,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广播新闻评论需要借鉴新媒体优势进行广播新闻评论形式的创新,选择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主题与内容进行评论,同时注意新闻评论的长度与深度,积极鼓励更多的听众参与到评论当中,让老百姓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广播新闻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的今天能够另辟蹊径,获得长远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第8篇:新闻评论范文

从法律上来说,这位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防卫的构成要件来看,对于正在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从新闻事件当事人事后接受记者采访的表述来看,他认为犯罪分子正在实施行为,因而直接开车撞上了犯罪分子的摩托车,此类行为无论造成怎样的后果,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似乎不同,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是抢劫行为,而不是行为,这说明新闻事件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认知存在偏差,如果不是新闻媒体报道错误,那么,司法机关应当对此展开调查。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犯罪分子实施的是抢劫行为,而不是抢夺他人财产的行为,才使得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合法性。在我国刑法中,既规定了正当防卫,同时也规定了防卫过当,还有所谓的“无限防卫”,只有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才能行使“无限防卫权”。所以,如果不是罪而是“抢夺罪”,那么,新闻事件当事人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次,从事件发生的经过来看,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之间仍然处于扭打状态,抢劫行为正在发生,因此,新闻事件当事人开车上前,与犯罪嫌疑人的摩托车发生冲撞,是为了制止犯罪。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针对的是正在实施违法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而不是在违法行为结束之后采取的一种“报复性”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已经结束,受害人为了报复,自己或者纠集他人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暴力惩罚,这种行为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而是典型的报复行为。即使对正在实施犯罪的嫌疑人实施抓捕行动,执法人员也应该按照《警察法》的规定,履行自己警告的义务,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在未提出警告的情况下,对正在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实施报复性惩罚行为。换句话说,除非犯罪嫌疑人正在实施犯罪,否则,任何人都不能出于惩罚或者报复之目的,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加害行为。

近些年来,在打击抢劫、抢夺犯罪过程中,多次出现犯罪嫌疑人被见义勇为者碰撞死亡的事件。这一方面说明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理清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我国刑法之所以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做出非常明确的规定,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自力救济,如果运用不当,有可能伤害无辜。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假想防卫、防卫过当的案例。一些公民出于好心,结果却干了坏事,让那些本来不应该受到惩罚的无辜行人遭受不白之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大力提倡见义勇为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见义勇为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道义问题。如果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没有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见义勇为者可能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第9篇:新闻评论范文

一、“专家”问题:一个现代性的悖论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专家,广泛地介入和参与新闻评论的采编制作,当然有着深刻原因。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使处在变革时代的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异常活跃,同时也容易产生种种的困惑和迷惘,迫切需要新闻媒体特别是新闻评论以一定的专业眼光予以引导和启迪。与此同时,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对于媒体的竞争来说,最重要的已不是提供了什么信息,而是以什么方式筛选、加工、整合和评判这些信息。而在对信息的解读与评判上,相关领域的专家因其具有专业知识和相当的洞察力,往往更容易揭示事物的本质,击中问题的要害,势必成为众多媒体“争夺”的重要对象,以抢占新闻评论的高端市场,显示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于是,便有了“新闻评论专家化”一说,甚至有人戏言,新闻评论进入了“专家时代”。

应当肯定的是,就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来说,越来越多具有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广泛参与新闻评论,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阐释,既能开掘新闻评论的专业深度,适应读者和社会的需求,也有助于提升媒体新闻评论的思想性和引领能力。这是当今新闻评论“专家化”趋势的主流,也凸显了专家应有的“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和新闻评论伦理的正面意义。

但是,现代社会往往充满悖论。当代著名社会学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在对“现代性”及其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时,一方面特别指出,面对现代社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大众只有求助于经长期专业化训练的专家知识,借助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才能构筑起“本体性安全”;另一方面,他也警告说,在现代社会,一切科学结论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假设”,需要不断地加以“证伪”,而不是像中世纪的教义“永恒不变”。因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再没有什么知识仍是‘原来’意义上的知识了”。在他看来,现代社会没有终极的权威,现代社会的知识环境不仅具有风险性而且具有相当的可变性,一切“专家系统”都在不断被修改中。①

事实上,近现代以来,有关与“专门化”相伴随的“专家系统”及其“信任”问题,一直是个异见迭出、悬而未决的话题。正如不少文化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专门化(专家)”问题是现代性的悖论之一,历来受到人文学者的关注与质疑。他们之所以始终对这个问题保持警惕,原因即在于“专门化(专家)”的概念与“整体性知识或文明”、“整体意识的人”相对立――“专门化”可能破坏文明的平衡,引起人的感知比例的失调――专家常常对专业领域以外一无所知,而且有的甚至会丧失良知,他们可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社会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来趋炎附势,寻求私利,不顾道德的底线。

而放眼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专家”面临“公信力危机”,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且不说某些虚假广告中,动不动搬出所谓的专家说事,以致假专家、伪专家、冒牌专家横行;少数即便颇有身份的专家,也时常被利益集团“俘虏”成为代言工具,以致“专家”成了被网民丢砖的“砖家”。前不久,有网民甚至“恶搞”一番,贴出所谓《专家速成手册》,称只要按照手册中的6点去做,人人都可成为“专家”。如此等等。

虽然吉登斯一再强调,我们对“专家系统”等“抽象体系”的信任是对这一系统所正常运转的原则的信任,也就是说对专业知识的信任,而不是对代表着某一体系的某一具体的个人的信任。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眼里,“专家”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知识专门化的“人格载体”,“专家”既然是求真务实科学精神的象征,人们就完全有理由要求专家的评论严谨缜密、正当公正、持中守正。由此,新闻评论的“专家化”趋势,可能会涉及哪些伦理问题,又应该承担怎样的伦理责任,就是再也不能回避的问题了。

二、“责任的缺位”:伦理的底线在哪里

以往,人们考察新闻伦理,大多局限于新闻从业人员本身,一般特指新闻职业道德。与此同时,对新闻伦理的研究也一般多偏重采编环节,而忽略了与之相关的评论伦理研究。但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随着媒体发表评论空间的开放,评论的主体也日益开放、日益多元化,他们往往代表着社会不同的利益和个别的利益。这实际上是开放社会中新闻评论的正常现象。但也正因为这个背景,涉及新闻评论的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也出现了。比如,评论写作者的利益冲突问题。评论写作的正义性与合道德性,也就不再是一个无须审视的前提。”②时至今日,虽然这方面话题已经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但“针对新闻评论的伦理批评还没有真正到来”③。新闻评论“专家化”的相关伦理问题,就是这么一个有待梳理的新课题。

萧伯纳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的专业技术都是针对门外汉的阴谋。这一经典的“阴谋论”,如果说颇有偏激意味而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的话,那么按照对“专家问题”素有研究而享有盛名的法律经济学家波斯纳的分析,专家们的作品因其“知识专门化”,对于大众来说,“属于一种经典的‘信用’商品,即由于消费者不可能通过检查而确定其质量,因此必须对其给予极大信任之商品”。其间存在的最大的伦理问题是,不少专家在面向公众发言或者写作时,“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以及作为卖方的基本品质”。照波斯纳的话说,就是相关“责任的缺位”或者“作品质量控制之缺位”――即便被发现“出售有瑕疵的产品”,“他们所受到惩罚也接近于无”,“最终被人们发现涉及事实、洞察力以及预测错误的学术人员,他们能够以低微的成本退出这一市场,而回归专职的学术工作”。④

这事实上提醒我们,新闻评论“专家化”所涉及的相关伦理问题,首先并且最主要的,就是作为评论作者的专家本身应有的公信力,特别是社会责任问题。“责任的缺位”拷问的,不仅仅是专家应有的知识分子良知,更是一种伦理底线,尤其是与此相关的基本社会道德义务。以此来衡量,一些“专家”之所以变成遭到人们质疑的“砖家”,至少存在以下伦理问题:

1.为利益集团代言而遮蔽社会公共利益。专家的天职应当是探究真理服务社会,但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却是“谁请专家,专家就替谁说话”。一些专家如明星般穿梭于各类商业论坛和活动,拿着天价的出场费,却用种种“学术话语”包装其利益动机。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特别是房地产专家,之所以一再遭人炮轰,就是因为他们一些“雷人”言论如“买房就是爱国”、“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未婚同居、丈母娘刺激楼市刚性需求”、“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等等,屡屡挑战着公众的认知底线。人们不禁要质疑:他们究竟代表谁的利益?

2.唯书唯洋而不唯实,甚至不顾社会公序良俗。有的专家一遇到什么问题,动辄生搬硬套“西方理论”“国际惯例”,而将基本国情与现实发展置之不顾。在“外国先进、中国落后”的僵化的两分法思维支配下,对现实问题动不动就予以不着边际的“是非对错”般的“滥评”。比如,针对南京一副教授因“换偶”而被以聚众罪之事,有专家就发表言论,称“换偶”纯属个人私事,国际上通常不予处置。甚至认为“聚众罪”是一个有违宪法的罪名,侵犯了私生活权利,并公开呼吁废除此罪。对于这种“专家意见”,正如有评论指出的,“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我们不能简单套用‘性自由’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因为对一些不良是否入罪不仅要看自由人权的一般标准,更要看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道德习俗。”

3.无视学术规范,以偏概全误导舆论。严谨治学,是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学者从事研究必备的基本特质。然而,现在有些专家耐不住寂寞,不遵守应有的推理规则,不尊重基本的资料素材,而故作惊世骇俗之语、慷慨激昂之论。比如,针对群众的上访现象,有专家出此“雷人语录”:“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一言既出,引起公愤,舆论压力之下,他不得不公开道歉。再如,对于人们关心的养老问题,有专家发表惊人言论:假定经济增长速度20年后不变,有一千万元在一线城市也难养老。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如此基本假设与结论,显然缺乏相应的科学依据,难怪有学者批评说“这是不负责任的学术态度”,“缺少基本经济学常识”,并指出“恐慌比通胀更可怕”。等等。

三、“思想市场”:如何让权利与义务划上等号

专家度量着社会的良知。在现代社会道德失衡与滑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一向让人信赖的专家也不断加入操守更易、信用缺失的大潮,其对世道人心与社会伦理的危害程度,显然难以估量。新华网去年专门以“你对现在专家说的话怎么看”为题,对“专家意见”的可信度问题做了网民调查。结果参加投票的网民中,84%认为“专家的屁股经常坐‘歪’,切不可迷信专家”;只有1%的网民同意“专家毕竟是专家,有问题还是要听专家的”。这足以说明当前专家公信力问题的严重性。

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当今的公众虽然可以不相信某些专家的恣意妄语,却也往往无可奈何,并没有直接的手段可以制约。正如有评论指出的,“这是一个对专家学者极其宽容的时代,专家们似乎具有了某种‘不当言论豁免权’。比如,一些专家成为某些既得利益团体的代言人,发表许多侵害民众利益的不当言论,但我们却很少见到他们出面致歉”。这当然不是说要钳制专家自由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而是说专家作为社会良知与社会信用的象征,在发表观点的时候必须考虑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其实,权利与义务,从来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具体到表达的权利,不管是国际人权公约还是各国法律都早已确认,除了法律规定的底线外,任何公共性的言论表达,还必须承担相应的伦理与社会责任。这已无需赘言。

耐人寻味的是,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专家与公众之间这方面权利与义务不对称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波斯纳。针对“责任的缺位”现象,他试图开出某些“制度性”药方,以“疗救”所谓“声名不佳”的“思想市场”。比如,他建议学界人士每年把所有的学术作品和讨论社会热点的非学术作品都贴在自己或所在大学的网站上,以便让同行和公众评价这些作品是否事实准确与符合公道人心,“这对于学术人员在公共论辩中敷衍塞责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会构成一种威慑”。他甚至还提议要让专家们公开自己的“出场费”“赞助费”,因为“学术人员有时为金钱所诱惑”。有意思的是,波斯纳认为自己开出的这些“矫正方法”虽然“相对适中”且“成本较低”,却还是“注定会引起争议”,而且“将没有采纳之希望”。⑤

波斯纳的这些建议,其实还仅仅局限在学界自身,也就是“专家体系”的领地。因为他是在拿自己所在的专家职业群体“开刀”,而没有扩展到与此相关的大众媒介体制。对后一方面,他只以专家们“赖以接近读者的大众媒体,事实上并未履行监督职能”几句话一笔带过。显然,针对所谓“思想市场”的“责任的缺位”问题,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让权利与义务能够划上等号,仍然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事实上,专家评论的公信力要得到应有的提升,一方面需要“专家体系”自身道德机制的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还需要逐步健全为包括专家意见在内的各种观点提供“公共表达”媒体平台的新闻评论的制度性伦理机制,从而在通达民意、交流观点的同时,也能够使种种不当言论得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我国有新闻学者指出,“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媒体的评论制度、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和具体评论作品这三个方面”,“它既应当表现为传播内容与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⑥这里所提到的“媒体的评论制度”,显然是新闻评论的制度性伦理建设的关键。

这并不是意味着要走回头路,回到过去的那种泛道德主义式的思想审查与禁锢,而是要在“现代性与道德重建”这一全新语境下,从制度着手,使得言论表达在权利与义务的双重意义上,逐渐有个规范、有序、公正、平等的制度平台。这方面的理论思考与相关的评论伦理制度建设,显然还刚刚起步,还需要新闻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具体到与新闻评论伦理建设有关的“媒体的评论制度”,国内外新闻实践中的一些操作层面的思路与做法,对评论“专家化”的伦理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撰稿人如果不愿公开署名,那他的任何言论都不能当社论刊登”;“受控制的新闻或从商业角度作出的评论都不配登在报纸上”;“在论证中不得使用不利于读者把握、理解事实,独立、清醒地进行判断的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段”;“大型大众传播机构应该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共同载体”、“社会中所有重要的观点与利益都应该在大众传播机构上得到反映”⑦,等等。媒体自身尤其要自律,在采集、发表专家一家之言的时候,在观点采编、标题制作等各方面,不断章取义、削足适履,搞低俗庸俗的娱乐化。同时,应当自觉秉持客观公正的理念,以多种形式集纳各方意见,引导公众参与,形成观点的良性互动。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新闻评论的伦理建设,应当从具体的批评实践开始,而不一定从一整套规范开始。因为只有批评,才能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和认同。通过来自广大受众具体的批评,使人们重视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并且逐步掌握观察、发现、分析新闻评论伦理问题的能力,在广泛讨论和广泛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约束新闻媒体评论者与社会各界评论者的普遍规范”。⑧

显然,作为公众发表意见的载体,新闻评论及其“专家化”趋势要得到健康发展,特别是要在公信力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一方面需要专家群体的自律,另一方面,更需要媒体自觉引导下的广大受众的共同参与。正如西方有哲人所言:“公民,而不是特殊群体(专家等等),在决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对社会有用的、什么是对社会无益的这一点上,具有最终的发言权。”⑨■

(作者单位:文汇报评论部)

注释:

①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版

②③⑥⑦⑧马少华:《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