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新闻传播导论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导论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新闻传播导论

第1篇: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关键词:微博;优势;新闻传播;意义;传统媒体

一、微博的定义及其发展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2006年3月,blogger.com的创始人EvanWilliams推出最早的微博Twitter。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首次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2010年,腾讯、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从此,微博逐渐进入我国网友的视野,同时微博也彻底改变了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不仅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交际的一部分,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传播事业在新时期的全新改革。

二、微博的优势

(一)操作简单,使用门槛低

微博操作简单,对于用户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用户只需要下载并安装相应的手机App或用网页进入相应的界面,注册一个账号或使用手机号、微信号、QQ号等常用的社交账号完成注册和登录,就可以在微博上信息和接收信息了。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微博扩大了他们的受众范围,使他们的受众从传统的“看报一族”扩展到了新时代的“上网一族”。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

微博传播模式相当于“1-N-N”即为微博的转发功能,信息的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之后可以对该信息进行转发,然后信息接收者的好友对该信息也有转发的可能性,理论上可以无限传播下去,这种模式可以瞬间让无数人同时获取信息。当一个吸引人们眼球或有价值的信息在微博上时,该信息便会像网一样撒开,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在2016年8月的“王宝强离婚事件”中,王宝强通过新浪微博个人账号离婚声明,自8月14日零时到8月17日下午14时,相关博文转发数高达67万+,评论数高达271万+。并且,该信息的传播还扩大到了各个社交网站,甚至成为了一段时间内人们进行人际传播的主要内容。

(三)增强了媒体和用户的互动,使用户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如今,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媒体传播的资讯,而是主动性反馈意见。当一些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件发生时,专业新闻从业者包括所有微博用户都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在微博上发表或者转发即时信息,使身处于不同地方的微博用户对该事件有较强的现场感;微博用户还可以利用微博的评论功能与专业媒体从业者进行互动,对该事件进行及时的反馈,增强了微博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2017年5月14日,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仪式,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上48小时不间断直播,让微博用户对该事件产生较强的现场感,并且通过在评论区留言,增强了微博用户对国家大事的参与感。

三、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发生变化

微博的出现使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呈现多元化,即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业余用户都能够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主体,并且这些新闻信息的主体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新闻信息生产者的职能呈现多元化,即新闻生产者不仅仅是把关人、信息的制作者,有时还要成为个人主页的主持人、推销员。

(二)创造了全新的媒介产业经营模式

虽然传统媒体具有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公信力,还有专业的团队,但微博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传播渠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传统媒体利用自身成熟采编团队这一核心资源,再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传播和及时与受众进行互动,两者有效结合,实现了资源互补、取长补短。因此,微博促使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经营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新闻媒体都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账号。

(三)打破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

微博赋予了用户更多的发言权,让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利用微博迅速、及时地进行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因此,传统媒体面临着微博用户带来的时效性压力,微博以用户数量大和分布广的优势与传统媒体抢占第一现场,打破传统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使传统媒体很难再隐瞒事实、歪曲真相。微博用户对传统媒体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传统媒体在微博用户的监督下更加严谨地对待新闻传播工作。2017年2月,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在报道时,错将重庆磁器口归属地说成成都,字幕也误把重庆磁器口打成了成都磁器口。这件事件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众多微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次日,朱广权在节目中接受批评并道歉更正。

四、传统媒体应该如何运用微博

就目前而言,传统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重要性,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灵活地利用微博这个新的新闻传播渠道,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立足于专业和真实,从而与业余的新闻生产者拉开差距,以慢制快,以真制假,以深制浅,以综合性胜过碎片化。由于微博拉近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并且增强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因此传统媒体应该更加重视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作用,当传统媒体能够以自身的“魅力”在微博上发展一大批固定的受众时,该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大。在微博平台上的新闻信息将面临多次被受众转发的可能,所以传统媒体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传播的新闻信息负责,对自己的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

参考文献:

[1]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8-117.

第2篇: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生产;新闻传播;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快速进入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对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以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为三大终端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拥有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后,这给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冲击。本文将结合张家港电台在新媒体形势下媒体融合、升级的经验和做法,浅谈新媒体对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影响。

1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新媒体兴起之前,很多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都还是停留在“新闻生产就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专业新闻工作者面向全社会生产、传播信息,或者说一个机构面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层面,认为新闻媒体、新闻生产机构都是具有垄断地位的,新闻是记者坐在办公室等、或者是记者到对口单位要来的。这种新闻生产方式,完全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生产的新闻内容大多很刻板,对民生的关注不够,这为新媒体兴起后传统受众迅速流失埋下了伏笔。新媒体兴起之后,彻底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垄断格局,如前所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收、发送任何信息(包括新闻、言论)。比如,在很多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中,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发出新闻的往往不是记者,而是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者或现场亲历者。再比如,有很多因各种原因而不为人知的事件、真相是被新媒体揭开的,而不是传统媒体。很多时候,电视台的记者都是通过微博、微信才知道哪儿发生了什么,然后再跟进。基于新媒体的兴起,本土民间自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某些数据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官方媒体。很明显,新闻生产已经从少数社会精英的专业化行为变成了泛社会的全民行为,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这种局面,张家港电台的做法是在保证传统媒体运行的基础上拥抱新媒体。第一,果断成立新媒体事业部,在该部门设立新媒体新闻中心,对新闻记者进行新媒体应用技术及新闻业务能力培训,专门负责新媒体内容的生产与对接。第二,在新闻生产上,要求记者必须做到“一事两稿”,一稿用广播语言,一稿用新媒体语言。第三,新闻获取上,同时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粉丝爆料通道,节目中随时进行讨论,定时在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第四,每周召开新媒体会议,对所生产、的新闻内容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正是基于这种新闻生产策略和对受众对新闻需求的把握,张家港广播的微信公众号在清博指数全国县级电台排行榜上一直位列前三,多次排名第一。

2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兴起之前,传统媒体对实际受众数量的把握是笼统的,媒介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只能起到参考作用,无法令人信服。所以,作为传统媒体,无法真正了解到自己的新闻传播效果。但是,传统媒体对自己的受众忠诚度、新闻传播效果还是比较自信的。新媒体兴起后,传统媒体才真切感受到了受众流失的严重程度。以张家港电台为例,新媒体兴起之前,张家港电台的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主要基于三种形式:热线电话、短信平台和户外活动。在实际应用中,热线电话因为技术原因解决不了音质问题,所以,除了《政风行风》类节目接受听众的咨询外,其他节目基本上不采用这种互动方式,所以无法从热线电话接听数量来把握节目传播效果。短信平台的出现,是基于热线电话的不安全因素,但因为客户端收费操作不方便等原因,除了点歌类节目,其他节目的受众参与程度也不高。与前两者比较,线下活动是电台检验其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却也存在受众分散,目标受众定位不明显等不足之处。基于这种情况,受众基本处在互动厌倦的状态。此时,新媒体出现了,人人捧起了手机,而不是到点就打开收音机、电视机。随着微博、微信的盛行,这些一贯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众,一下子变成了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他们纷纷离传统媒体而去,一些网民甚至还开创了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聚合等于一身的平台。此时,传统媒体在新闻接收方面不得不把受众转变为用户,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受众从消费者变成了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2)信息接收方面也从统一转变为私人定制;(3)从受众反馈转变到用户体验。于是,新闻机构也从单一媒体开始向融合媒体转变。现以张家港电台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转变为例战略论述。第一,在部门设置方面,把原来的新闻部与新媒体事业部合并,成立全媒体新闻部。这个部门生产的新闻,表现形式要求图、文、音频、视频多样化,传播渠道要求多位一体,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共同,必要时做到错时,互为补充。总之要求做到“全覆盖”。第二,对记者编辑进行新媒体技术培训,要求新闻部的记者、编辑是全能的:写、拍、编、播都是一个人完成,采、写、编、评样样都会。要求记者编辑学习、研究新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和规律,最重要的是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以“开放、平等、互动、合作”精神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第三,把摄像机架进电台直播间,要求主持人化妆,衣着服饰按电视台主播的形象要求出境。节目全程通过调频、互联网、手机客户端进行音、视频同步直播,受众既能看到主持人和访谈嘉宾,还能与主持人、嘉宾直接进行实时互动。全媒体传播模式使原有的新闻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度转变,当然也对一线新闻记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通过传统方法如会议、文件、线人等获取新闻线索的同时,要善于从网络、博客、微博等媒体和自媒体上获取新闻线索。同时,记者要逐步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全媒体报道,使新闻一次生产,多次多媒体传播。采访之前,记者就要考虑用何种方式报道,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而在撰写文章时,也要考虑编辑的。第一段往往是最适合在微博等平台上的短消息,第一段加第二段是适合在网站上的报道,后面的文字则是开始介绍背景、经过,适合纸媒等需深度报道的媒体使用。

3关于新媒体对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影响的思考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确具有较多优势,但事有利弊,任何事件有它好的一面,就必然会有另一面,网络媒体也同样存在许多不良问题,值得思考。比如,网络媒体把关不严,容易给虚假和不健康的信息传播提供可乘之机,并且容易成为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有些新闻工作人员在竞争中不择手段,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不惜失实甚至泄密等。再比如,网络媒体注重信息的传播,缺乏新闻语言的严谨性。由于网上信息传播快速、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往往会出现新闻质量下滑的现象,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信息的准确度方面,都缺乏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数量提高了,质量却下下降了。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新闻记者应时刻保持质疑精神,思考态度,从现象中找到真相。“公民记者”一般都缺乏约束,他们传播消息的自由度高而规范度低,容易出现虚假信息;对“新闻事实”的过度挖掘容易导致当事人隐私信息泄露,发生“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职业新闻记者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秉持职业道德操守,深入调查研究,对信息进行专业考核取证,坚持真实、客观报道。新媒体形势下,新闻记者必须重新定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总之,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报道事实、追求真相、传播美好、揭露丑恶永远是新闻记者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新闻记者既要改变和适应,也要不变和坚守。首先,新闻职业道德不能变;其次,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能变;最后,质疑精神不能变。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兴起尽管对传统的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对传统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最终拓展了传统媒体未曾拓展的领域,导致注意力资源重新分配。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使传统媒体居安思危、不断前进,使其经营更有针对性,同时它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新媒体时代,各大媒体谁也取代不了谁,它们将会各显神通、相互补充。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第3篇: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媒;市场经济环境;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新闻传媒工作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新闻传媒工作管理的特点,需要在尊重传媒行业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同时要注意市场化管理对新闻传媒工作在资金、运行方面的全面监管,目前各大新闻传媒都在通过自己对新闻市场的理解和相应的资源运转从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支持,包括获得社会性投资以及商业化的管理运作团队等,但是,新闻传媒管理工作仍然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战线,在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满足人民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方面展开,凸显其更大的价值。

1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管理的影响

1.1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管理的难度增大

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有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传媒与经济市场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在管理层面也较为单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实施,生产者与消费者要靠市场机制进行连接,市场成为了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这意味着新闻媒体行业也要加入市场竞争,具有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属性,这对于长久以来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经营的新闻媒体行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影响,其需要自负盈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完善的经营理念和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管理理念,这大大增加了新闻传媒管理的难度,缺乏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政策照顾,新闻传媒行业管理的内容变多、难度加大。

1.2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行业产业属性与管理任务相悖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行业以传播新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受到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现代新闻媒体行业逐渐脱离了传统产业形态,加入商业化运行的行列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冲突,在这一趋势下,新闻媒体行业需要建立更多的管理机构,进行诸如财务、成本、人力资源等内容的管理,而盈利的模式也使得一些新闻媒体人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将新闻媒体作为发财和牟利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新闻传媒管理的有效落实。

2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传媒管理的对策

2.1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

传统的观念下,新闻传媒管理主要建基于对社会文化与文化传播功能方面的管理,突出其价值属性而非社会经济属性,因此管理工作较为单一,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新闻传媒行业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社会经济领域,因而管理理念需要进行全面革新。众所周知,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做到新闻传媒管理的现实发展,明确管理职能是极为重要的。要转变管理人员的陈旧观念,明确主人翁的职责和大局观,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头脑,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建立正确的多样化观念,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必须明确新时期新闻传媒管理的概念,时刻着眼于新闻传媒管理工作长远的发展规划,树立品牌化意识。正确认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管理舆论,规范对网络信息内容与敏感信息的甄别。同时,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要求新闻传媒管理的管理者紧跟中央脚步,积极传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树立政府形象,避免低俗的内容出现(比如广告和未经确认的信息的转发等)。理想的新闻传媒管理应该是积极响应民众呼声,以官方的态度解决问题,而不是推诿和避而不答,做到良好的包容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如此才能在公众心中保证政府的公信力,更进一步发挥新闻传媒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2选用合适的管理人员,注重服务功能

针对现今许多从事新闻传媒管理的人员没有专业基础知识或者知识不全面的问题可以做如下处理解决。新闻传媒管理部门需要对原有的内容运营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考核,如果达不到标准就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能力培训,在类似的培训中帮助其树立成熟的管理观念和形成科学的思维、熟练的方法。同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习,内容运营管理人员应该要达到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新闻传媒管理的层面。减少对新闻传媒管理狭义的理解。一言一行都要有现代新闻媒体的态度和角色定位,只有符合其角色定位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做到引导公众舆论、传播积极健康的新闻信息,以政务新闻的窗口——政务微博为例,其进行管理的方式体现在对本地生活的密切关注和与相关政策的研究、宣讲,始终做到联系党中央与普通群众的角色,不偏不倚的传扬党的相关决议和提法,同时分享具有现实意义的正能量句子或文章,使得民众的关注真正起到实效。另外,新闻传媒管理要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功能,积极响应民众的要求。

2.3加速媒体融合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新闻传媒管理工作随着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因而具有不同的特性,比如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由于其角色定位不同,因而在管理程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新媒体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相互有利、彼此依存的,可以说二者缺一不可,电视新闻媒体是国家和社会新闻资讯的集中平台,新媒体需要依赖电视媒体的资讯才可能实现其轻量化体验的要求,而电视新闻媒体也需要新媒体的广泛受众和良好的传播影响力来帮助其实现新时代下的良好发展。在如今互联网信息流量的冲击下,新闻传媒管理工作需要处理的信息容量不断扩大,诸如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等不同运行形式需要更好的建立立场融合、协调管理的管理方法。新闻传媒管理工作者深刻的了解电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立场和舆论导向性,比如今日网络舆论一片哗然的“江歌案”,电视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就刊发言论“江歌案中的法律事件和道德事件”以及“都在骂刘鑫,但陈世峰呢?”鲜明的表达出了与网络新媒体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占据舆论导向的正确方面,杜绝一边倒的批评现象,中肯的表达出了当代电视新闻媒体在“正视听、明事理”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对舆论环境一味的附和或者打压。

2.4采取更为成熟稳健的发展路径

新闻传媒管理要想形成更加成熟稳健的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去娱乐化这一步骤,前述已经提到过,娱乐化的运作方式不论是在内容还是影响力方面都与新闻媒体的运作方式格格不入,作为社会的信息平台,新闻传媒管理的作用不只是促使新闻媒体真实的信息,同时也要达到良好的互动,而娱乐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化倾向,可以说是陷入了群众路线发展的盲区,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去娱乐化有助于实现新闻传媒管理更加成熟和稳健,首先要做到在内容上进行去娱乐化,作为政府及社会信息的官方平台,不转发、不评论与政务无关的社会事件,不参与娱乐事件的讨论,不加入任何有负面立场或者不良表述的内容运作之中,保证新闻传媒的事实属性和严肃性,在信息时要做好信息真实性的确认,同时与本地民生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应该作为的首选,而避免诸如追星或者其他与新闻传媒定位不符的内容出现。

3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和新闻受众群体的逐步稳定,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获得长远发展,新闻媒体管理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重视。而与此同时,不仅新闻媒体行业自身要做好准备,积极明确和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同时具备优秀的管理体系,加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下管理方式的变革。从以上的分析可以预见,这将是新闻媒体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现代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良好互动的必由路径,将极大地促进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能力,更加良好的服务人民和社会,实现良好的政治内生态,促进区域人文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永林.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管理分析——评《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J].新闻爱好者,2017(8):103-104.

[2]王晓伟.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管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4(10):153-155.

[3]都薇.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的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2):127.

[4]刘艳娥.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中国传媒改革的制度安排与改革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裘正义.传媒市场取向与中国新闻改革中观思路的若干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26-232.

第4篇: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一、媒介融合对传播学专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多元融合”的知识背景,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传播观念和全面深厚的知识结构,又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采编能力。很多专家就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把握“融合”的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要求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能应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等任务,还要熟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以上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网络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群或体系建设问题,但涉及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理念较多,进而影响到课程的设置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间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网络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媒体形式的变化,将技术融合到新闻传播学科中,以“融合”应对“融合”,建立完善“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传播学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课程群中的部分课程仍旧按照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按照应用型传播学人才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对传播学专业缺少一定的了解,造成授课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播学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大致理解,不必掌握过多的原理,够用即可。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良,内容重复

由于课程大纲往往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因此难免会造成课程之间衔接出问题。部分知识点在先修课中没有讲到,但在后续课中却需要用到;或者有些内容在先修课与后续课中重复出现。如,HT-ML语言既可以出现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如果两者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衔接问题。

(三)部分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有待更新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与当前实际情况脱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指导的内容进行准备,没有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产生烦躁厌学情绪。因此,应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媒体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可以在相关课程增加此类内容。

(四)技术与传播理论的融合程度不深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技术类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传播理论而单独存在,成为纯粹的技术。人们往往欣喜于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或互联网应用形式的更新,却没有对其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技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利用它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哪些服务,实现传播的目的,因此,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应该在传播学的专业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度的融合。

三、“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首先,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更大,网络传播技术类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网络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要调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掌握当前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业为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对用人提出了哪些新的标准,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媒体高度融合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工作者不仅要能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还要深谙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要领,而这些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不能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反复练习。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过程要将整个实践课程贯穿到各个学期。

(二)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

课程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重构一般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纵向来看将课程群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三个阶段,横向上看每个阶段分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网络技术实验课三个部分,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三条主线”的课程群结构。第一阶段为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打下基础。“网络传播概论”让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概念、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理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做好准备;“计算机导论”是了解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及学科知识;而“程序设计语言”是今后学习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能力,所以放在基础课阶段开设,同时还配备课内实验,实验规模较小,可以单独完成。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是课程群最为核心的部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无论今后学生的专业方向是选择前台美工还是后台编程方面,该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可以满足需要。此阶段的传播理论课主要是“网络传播实务”,该课程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明确学习技术类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把握技术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侧重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层技术。通过安排课程实习,让学生能够动手搭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今后的网络传播应用建立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需求、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等完整流程。而“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分别为网站的前端、后台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前后台开发互相配合。第三阶段将侧重方向课程的设置。课题组通过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以及青岛市软件园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自己的办学情况,设置为网站前台和后端开发两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根据当前行业需求,开设网站美工课程,主要讲授色彩、字体、创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开设“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讨论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新近发展,从理念、运行、事例到版面、图片、音视频以及新兴媒体等。这两门课都是在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延伸。而在后台开发方面,承接“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以及“手机媒体APP开发”两门课,为媒体行业培养后台开发人员。特别是手机媒体APP,随着近年来移动传媒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为较高层次的媒介管理理论,可以作为该阶段学生的传媒理论选修课程。同时,该阶段实习任务设置为“网络传播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可以为PC版,也可以是移动版,以此检验学生对课程群的掌握情况。纵向来看,三个阶段整体上又有三条脉络,分别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程、网络技术实习课程。传播理论从概论、实务再到管理,层次逐渐提高;实习从课内实习、课程实习,再到毕业综合实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在三个阶段形成了以网络技术课程群为中心主线,同时以传媒理论为辅助主线,而又同时兼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主线,三线齐发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得各门课程间有良好的衔接,同时增加新的授课内容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第5篇: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融媒体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对传统传媒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闻专业人才是摆在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

1.1媒介融合的概念

最早描绘“媒介融合”图景的是尼葛洛庞蒂,他在《媒体实验室:在麻省理工学院制造未来》一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二者融合的基础上,用一种终端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信息,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互联.[1]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指出,媒介融合是各媒介呈现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原本文字、声音、视频等平行的信息呈现方式在同一块便携移动终端集聚呈现,媒介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

1.2媒介融合改变传媒生态

“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革新带来新的传播形式,新的传媒形态.当下的媒体融合,并非以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主动的行为,而是科技发展倒逼的结果.媒体融合深刻影响了广播电视传媒业:

1.2.1融媒技术对广播电视内容生产

“再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民7.31亿,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手机网民5.95亿,85%以上的手机用户的手机终端是智能手机.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广泛使用,使文字、声音、视频等这些信息同时在同一块便携的屏幕实现.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使之由单向直线传播转向双向互动传播.互联网用户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去,广播电视新闻信源构成与传播主体发生改变,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垄断权和特权被打破.

1.2.2融媒技术改变了广电传媒业态

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以“互联网+”模式把传统新闻传播的阅视听进行融合,改变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即时性弱、互动性不强的特点,互联网媒体抢夺了大量传统媒体的用户资源.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的大众传媒以“+互联网”模式被动迎接互联网媒体的挑战,由最初简单的“触网”到传统传媒平台与互联网平台融合,由此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融媒体技术改变了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1.2.3融媒技术促进广电传媒组织管理的改变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的融合发展经历简单的组织融合、资本融合阶段,发展到传播手段的融合.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通过“中央厨房”这样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不同类型媒介之间内容上相互推销、资源上实现共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全媒体的协同.融合发展的终极是传媒形态的融合,一种媒介融合全部媒体的优势特点.

2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发展瓶颈

根据百度百科对“广播电视学专业”这一词条提供的全国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的院校名单进行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全国(包括港澳地区)一共有163个本科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数3万余人,整个新闻传播学类每年在校生23万人.一方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就业需求几乎达到饱和.另一方面,媒介融合颠覆了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症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理念滞后,学科体系落后于融媒体发展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传播突破物理的时空限制,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下由“线性”转向“非线性”,原本无法“逆转”的广播电视传播的时间序列被打破.碎片化、多线程的新媒体使用,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压缩重组了时间价值.丰富的移动场景带来“碎片时间”的重新整合与利用,人们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接触广播电视内容,广播电视的时间的意义生成烙上强烈的“空间性”.[2]广播电视的时空转向,原本单向直线传播向多向互动传播转变,媒介融合削弱了广播电视新闻职业的重要性,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是新闻记者、传统媒体的“专利”,“草根记者”越来越多,新闻的信源结构日益多元化.融媒体技术也革新了传统新闻操作流程,信息采集更为灵活,也促进了媒体“中央厨房”建立.终端的融合要求新闻产品的形式多样化.面对媒介融合发展的现状,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媒介技术的革新.[3]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输送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4]然而随着融媒体新闻发展,传统的按媒介类型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体系的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的现实需要.

2.2教法陈旧,缺乏理论实践兼备的高素质师资

目前,高校一直存在着重科研轻教研,重学术轻实践,重出身轻能力的怪现象.包括广播电视学教师人才引进在内,高校招聘看有无硕博学位,是不是211、985名校;职称评定看科研,看多少篇,是否核心.师资引进与培养忽视新闻专业的实践能力,割裂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与义务教育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相比,广播电视学等大学生课堂的专业教育往往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新闻实践的案例只是照搬照抄,缺乏新意.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感觉自己理论功底扎实,而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却感到不知所措,很多是从头再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缺乏传媒业界的实践经验导致教学与实际的脱离,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轻实践教学,学生应用型能力不强

作为一个偏重应用型的专业而言,广播电视学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然而现实的教学实际是,我国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基本上课堂教学完成的,实践环节少,传媒机构的参与度低.这一教学现状造成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量少质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理论实践脱节.广播电视学教育本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结果学生应用能力不足,许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新闻摄影摄像能力不强,后期制作技能薄弱,进入传播行业后不懂活动策划,甚至连一篇像样的通讯都做不好.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有许多客观原因,如传媒业对实习生接纳能力有限;因学生安全因素,学校不敢组织实习.但是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轻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

3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坚守与创新

3.1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的坚守

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核心是“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娴熟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坚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守主流新闻价值观念的新闻专业人才.也就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要具有有悲天悯人的人文修养,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怀璞守真的新闻专业理想,有识史明智的思辨精神,有洞察万物的观察能力,有勤学善用的专业操作能力.

3.1.1坚守新闻理想

尽管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和舆论环境,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人们对于可靠信息的需求并未改变、社会对新闻价值和媒体责任的要求不会消失.“主流媒体”的概念已经悄然改变,但主流的新闻价值观必须坚守.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王晓红教授指出,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人才培养与舆论阵地的主流价值底线.[5]在媒介融合时代,无论技术如何快速发展,传播手段如何多样,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更需要强调培养的是一种以传播真相为最高理想新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的新闻人才.

3.1.2坚守人文精神

作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学专业兼具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特质,也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是一个“杂家”,具有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能深刻洞察社会及人的心理.这一要求和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相契合.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构建学生博闻与广识的人文素养,培养“复合型”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这些都依靠心理学、逻辑学、公共关系学、中西文化概论、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艺术概论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开设,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提高其人文素养打下良好基础.3.1.3坚守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论广播电视学的人才培养要认识到融媒体的发展的实际,随着媒介融合加速,一屏融合多种形式媒介内容,广播电视的内容生产优势更加明显.其人才培养必须在加强融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广播电视专业的特色,培养学生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2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

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要一手抓“坚守主流”,一手抓“跟进变化”,人才培养要准确把脉信息传播规律.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一文中指出,全媒传播需要全媒人才,媒体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6]所以,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对于广播电视学专业而言,就要在坚持专业办学特色的同时,树立“大广播电视”的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融媒体工作能力.

3.2.1有融合思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媒体的发展要求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而媒体的融合发展要求人才培养必须有融合思维,课程体系上广播电视学融入融媒体课程,教学模式上引入互联网教学,学界业界联合培养人才.这些都归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改革不是简单的课程的增减,广播电视学教学不只要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增设媒体融合的相关课程,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新闻采编、评论等专业课程与融媒体技术相结合这样简单,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目标驱动,实践导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理论实践两张皮到理论融实践之中,实践得出真知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是教材编排方式的调整.相较于中小学教材突出学生探索实践教学,大学的广播电视教材更多是理论知识的罗列.其次是课堂教学形式更为多样,不是广播电视理论知识的灌输.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出发,通过模块化教学培养广播电视学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巧妙设计任务,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性,达到专业探究学习的目的.利用MOOC平台、网络教育资源,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主动动手、实践操作提升理论与技能.

3.2.2打造融媒体实验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融媒体发展的现状要求高校必须要加大资金支持投入,建立融媒体实验实训中心.融媒体实训中心是一个模拟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于一体的“中央厨房”,学生教学实训模拟真实的媒体内容生产传播环境.学生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融媒体实训中心真实再现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过程,让学生熟悉内容的生产、传播与运营.甚至通过与传媒的合作把学生的精品内容推送出去,达到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融媒体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构建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师资通过送入高校、传媒进行融媒体学习培训,学习无人机新闻采集、VR虚拟技术、大数据新闻采集、融媒体新闻制作等相关知识,学习融媒体运营与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进业界的传媒精英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传媒业者进行教师队伍中来,提升专业的实务能力.

3.2.3校媒校企共建,搭设多层次实践实习平台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模式创新在学科体系调整,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上,要注重构架多层次的实践实习平台.一方面地方广播电视台、互联网媒体对优质的媒介内容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学生的实践创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建设校园广播电视融媒体实训平台、校媒校企合作平台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专业理论在实践实习中得以消化.因此,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育需要建构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体系包括,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实践、校园实践平台锻炼、专业竞赛、社会实习等.而这一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离不开与校媒校企合作,把传媒行业精英请到校园来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把学生校园实践作品推出去.通过校媒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广播电视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充分运用.综上所述,融媒体迅速发展的现实给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带来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顺应现实变化,根据社会与传媒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坚守新闻理想教育,坚守人文素养提升,坚守专业核心培养的同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探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路径,校媒校企合作培养新模式探索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培养更多“高水平、强能力、善应用”的融媒体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周勇,何天平,刘柏煊.由“时间”向“空间”的转向技术视野下中国电视传播逻辑的嬗变[J].国际新闻界,2016(11).

〔3〕广播电视学

〔4〕黄桂萍,苏婉.引领新常态融合促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与新媒体研究会2016年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6(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