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精选(九篇)

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

第1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课程改革 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62-02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同时,广大的新闻单位也表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用人单位期望的差距较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 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专业改革的必然性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的目标首先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从短期来看,学生的个体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与社会工作要求相符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本科教育应有的素质,具有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让学生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领域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在本领域能够做出突出贡献,不断推动我国的新闻事业迈上新台阶。

除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进行改革以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业外,建设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国家发展目标也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国际化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更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的传媒正在向“三网融合”的产业模式发展,广播电视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2013年以后,广播电视和电信互相进入了对方领域,未来的传媒之争将更加激烈,且竞争将主要来自广电系统外部,广电系统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步伐愈来愈快,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必然要根据这些变化改变人才培养方式,更新教育理念。

二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

1.调整课程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但要学习传统新闻学的专业知识,更要体现现代传播学的潮流。根据广播电视传媒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专业的传播学素养。目前,各大高校课程结构主要集中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专业课程上,而且理论性较强,实践环节较少,虽然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传媒机构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编排、拍摄、制作等工作,但实际上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真正上手工作的非常少,课程所学不能应用于实践一直是阻碍学生发展的难题。因此,调整后的课程结构除了要夯实专业素养外,对于辅助实际工作的课程也不能忽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课程需要得到重视,(1)写作课程,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目前广播电视新闻学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基础写作、新闻写作、评论写作等,笔者认为还要加大这方面的课程比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2)外语能力,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要求本专业毕业生要具备较强的外语素养,在设置普通大学外语课程之外,还应适当增加传媒专业的外语课程,全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这对研究国外传播的趋势以及研究国外各类新闻节目大有裨益,首先要听懂,其次才能谈研究。(3)影视精品赏析课程,要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影视节目,掌握传播学的普遍规律,如国外的新闻与专题制作,纪录片甚至电影、电视剧、传播范围广的精品都可以作为教材,可以逐格逐帧地对影视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

2.根据传媒发展的趋势,开展媒介融合的教学尝试,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

一专是指“新闻”专业素质,“多能”是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广播电视新闻已经进入了一个受众逐渐细化的时代,日后的传播分众化趋势将逐步加大,频道也趋于专业化。因此,新闻人才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外,还要根据分众化的趋势培养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能力,为竞争就业增加筹码,只有能够迅速融入专业化媒体传播领域的人才才能在分众化的媒体趋势中占据主动。其实,媒介教学的融合尝试在国外新闻传播学中早已经有实践。例如,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已经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媒介融合的教学,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该专业教授的课程除了有传统的传播学包括的新闻写作和传播理论等基础课程,还开设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技能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媒介融合专业的毕业生要比单纯接受传统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媒体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课程设置将实用、立体培养作为目标,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习惯高强度的新闻采访工作,并对新闻以及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安排学生到一些主流媒体进行长期实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磨炼自身。学校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让学生在一线工作中弥补书本学习的不足。虽说地方高校可能没有中国传媒大学技能训练平台的优势,但笔者了解到很多地方高校也在依托地方资源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搭建平台,如与省、市、县级电视台、各层次报社、影视制作公司等进行合作。平台虽有,但对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如何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如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都需要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结合具体情况思考、改进。再则,这种融合教学要求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工作者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本专业,新闻传播事业实际上是一项人与人沟通的事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智慧,只有具备“融合性”的人才才能不断促进传媒事业的变化。

3.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改革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思想方向

诚然,西方传播学的发展和研究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中国对于新闻和传播的研究要想超越西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西方多年来累积的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经验以及发达的传媒事业都为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深刻认识到中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下的广电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新闻教育事业应该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新闻教育事业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服务为广电新闻事业的目标,为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培养更多的理想坚定、素质过硬、敢闯敢干的年轻队伍,这才是高校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印兴娣.论校园电视台在高校新闻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潘雁飞、杨增和、戴丽岩.论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7)

第2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早已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些院系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作了不少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界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今中国新闻传媒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等,是其重要原因。

那么,我国的新闻传媒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⒈在新闻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由过去单纯的新闻宣传功能向新闻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功能转变,在注重新闻宣传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强调媒体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功能。这一转变使媒体在对人才的需求上,由过去单纯需要新闻采编业务人员,转变为大量需要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媒体经营和管理人员。

⒉在新闻媒介的体制和结构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包办新闻媒介的运行而走向市场,报业、广电、期刊等各类媒介集团相应组建。这些媒介集团除极个别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外,均由媒体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因而除了办好以新闻宣传为主的主流媒体之外,大多数媒体集团都创办了走市场的子媒体,如各地普遍兴起的都市类报纸、专业电台和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电视频道,以及大众化或专业化的期刊等。同时,国有资本之外的其他性质的资本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传媒业,以满足受众市场需求为重要目的的媒介类型越来越多,新闻宣传之外的其他功能也在新闻传媒上日益彰显,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⒊在媒体运作机制上,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形成了采编、经营、管理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格局,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考评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为此,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已不是只具有单一知识的人员,而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对所在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之外的相关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⒋在媒介形态类型方面,由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新闻生产制作、新闻传输和新闻接收等,均出现了与传统新闻媒介形态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未来10年内,网络新闻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由于因特网是一个高度聚合的媒体,它要求网络新闻传播人才除了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文字、视频、音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新闻传媒的急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才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培养出新闻传媒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毫无疑问,必须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来确定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以新闻传播的现实状况和实践来统摄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宏观上控制新闻传播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合理调整和确定招生数量、院校格局、专业设置等,促使新闻传播教育从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转化。在这个前提下,新闻教育院系应着重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教改工作。

⒈以新闻传媒现实状况和发展变化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打造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新闻传媒界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而宁愿招用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目前新闻媒体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可替代的知识、素质、能力、精神,包括新闻敏感、新闻视角和新闻的专业文化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以及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善于运用新闻传播的手段来服务和改善社会与人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针对当前新闻传媒不同类型、不同媒介形态、不同结构、不同的体制与运作机制等,采取“分类、分层”培养的原则,来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前者是“有教无类”,后者是“因需施教”。

⒉以新闻传媒发展现实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组织编撰与新闻传播现实要求相适应的教材。在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在继续加强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上(真正做到“厚基础”),根据新闻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开设媒介经营、媒介管理以及新兴媒介(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介)方面的课程,改变目前不少院系存在的“因人设课”的现象。还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⒊以培养新闻传媒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导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从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单向和被动的学习方法,转向以问题与讨论、分析与质疑、案例与实践等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方法转变,切实改变注重知识传输、缺乏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目前绝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和教师都认识到,新闻传播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但是教学方式方法并未因为这种共识而得到有效的改变。我们认为,新闻传播的课堂教学应从当前新闻传播中的问题出发,由实际案例入手,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质疑等教与学两方的双向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这样一些途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组织、策划、管理的能力等,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专业精神,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概念或几个观点。

⒋以实践教学为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努力改变新闻传播教学上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的状况。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来说举足轻重,这一点已是共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这一点似乎仅仅是停留在“识”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以学生最基本的实习情况来看,由于一些新闻传播院系与新闻传媒联系不够紧密,一些新闻传播院系基本没有或很少有媒体实习基地,学生实习是各找门路;在大四以前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而在最后一个学期的专门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和毕业论文等,导致实习无法真正进行。尽管有些学生可以在校内媒体做一些实践,但毕竟只能是少数,且学校媒体与社会媒体的运作机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加强与新闻传媒的密切联系,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是新闻传播院系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学生的实习应由院系统一组织进行。学生的实习时间应在四年时间里分段作出安排,而且要安排专门的时间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针对新闻媒介现状、发展、变化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和案例,组织讨论,进行模拟教学,这也是实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⒌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由于不少新闻传播院系是在中文院系的基础上开办的,教师也大多从中文专业改行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近年来进入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大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使新闻传播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对新闻传播教学科研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还需要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据调查表明,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 ① 。近年来,我国也有新闻传播院系(如老牌的中国人民大学和新设的清华大学)开始从媒体引进资深人士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新闻院系从媒体来的教师极少,这或许也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新闻传播院系除了拥有一部分能够提高教研理论学术水平的博士等高学历教师外,应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相当理论素养的教师。同时,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还应与新闻媒体合作,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新闻传媒人士定期不定期地到新闻院系开设讲座或选修课程。

注释:

第3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这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多位理事、常务理事,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研究生代表等。与会和投稿的近60位代表共计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会代表围绕以下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吴廷俊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学会成立后近五年来大陆学界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研究的情况。他从期刊论文、相关专著、相关会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2008年至今,学界共发表了676篇相关论文,主要涵盖以下主题:1.对新闻传播教育整体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前瞻;2.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路与方法;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4.新闻传播教育定专业(方向)、层次类别发展研究;5.新闻传播院系研究;6.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教育思想研究;7.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8.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研究。五年来,出版了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专著8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这样的通史性著作中,首次设立了专门一章来书写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史。2008~2011年间,还召开了相关学术研讨会18次,其中2008、2009、2011年各4次,2010年6次。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虽然为数不少、增长很快,但也存在不够系统、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的主题发言为《融媒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向与学科思维》。她首先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业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个人化、互动化、内容分享等成为新时代媒介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具备从事新闻报道的能力,而须具备更为全面的新闻运作能力。她举出了多家美国新闻院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设置等方面据此做出的改革尝试。最后,她谈到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学应该拓展学科思维,走向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何志武教授在主题发言《多元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也提到当前新闻教育需要进行学科融合、需要应对媒介融合做出改变。他着重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学科融合方面,学院的前身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创办的新闻专业,一开始走的就是文工交叉之路,30年来逐步扩展至与校内多个理工、文、艺(术)学科的深度交叉。在生源结构上文理兼招,课程设置上涵盖多个学科,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如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新媒体技术”第二学位课程等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各专业之间的共性增多、边界弱化。与之相应,学院打开了专业间的课程壁垒,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组都可供其他专业学生选修。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再依据专业分别安排,而是按照“全媒体”、“全流程”、“全员实训”的要求重新设计。所有学生都要经过报刊编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网页设计等实验环节的训练,以全面掌握全媒体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和博士生柴巧霞合作撰写了《全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建设》一文。他们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由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特殊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方面构成。全媒体转型对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意识、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多媒体传播技能(不必精通所有传播手段,但应有通盘了解并擅长其中的一至两种)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相应做出改变。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钱晓文教授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进行了探讨。指出需要从面向各种媒介类型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转向培养跨越媒介类型分野、具备全面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兼具各种新闻产品的策划、制作和营销能力。此外,由于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培养目标还可不局限于为媒体输送人才,而扩展至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以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就业出路。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卿志军副教授着重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其一为技术和素养之间的关系,不宜偏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政治、新闻、人文等素养的培育。其二为全能和专长之间的关系,不宜追大求全安排繁多课程,还是需要引导学生在一两个方面达到精通程度。其三,大众传播人才和分众传播人才之间的关系,分众传播意识在媒介融合时代十分重要。其四,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之间的关系,融媒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长期(终生)学习的意识,并不断通过短期学习掌握新的信息与技能。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莹副教授认为,在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技术层面,这样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窘境。新闻传播活动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才是媒介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容动摇的根基所在。在此前提下,新闻传播教育顺应媒介融合的变革,可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淡化介质概念、强化传播理念、创新发展形式。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张衡老师指出了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只是从不同学科中挑出一些课程放到一起,建构的知识体系还比较宏观、比较肤浅,并非深度交融。又如教学理念、环节、方法等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教师自己对新的传播形态缺乏尝试、对媒介最新动向缺乏了解等。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新闻与法学学院的杨娟老师,具体考察了新闻评论课程在全媒体语境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她提出,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单一形态单一平台的传播转变为多种形态多个平台的传播;新闻评论在新闻信息中所占的比重正日益增加;评论针对的新闻范围也在不断扩充,可谓无处不在。与之相应,新闻评论教学应进行立足于专业交叉的教学内容扩展;并重新设计实践教学,增加学时,既对各种样式的新闻评论进行基础性训练,也对各类评论形态的综合运用进行适当训练,以期培养出全媒体新闻评论员。

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海荣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该院对《“联合与共建”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所谓“联合与共建”,即开门办学,与新闻媒体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充分合作、形成战略联盟。这样的办学思路,该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其后依托一批教学改革项目不断发展深化。主要措施包括: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家媒体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谈合作事宜、聘请媒介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授、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前往媒体挂职锻炼、与媒体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在媒体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协调部分媒体设备以合适方式赠与学校等等。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辐射影响到当地乃至海外的更多院校。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冯恩大教授结合所在院系同时开办新闻高职与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了新闻教育在本科与高职两个层次的异同。他提出两者面临共同的发展背景: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但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本科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业人才,兼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的通用人才;高职则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新闻技工,兼顾培养文化产业中对交际能力要求较高的经营人员。两者在实践训练模式上相同,都是对各种媒介产品制作的仿真模拟,但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本科课程安排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高职则淡化史论课程,突出技能模块。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冯广圣副教授回顾了该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的办学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就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娜老师是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获得者,她首先依据青教赛上的见闻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呈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的理解;接下来从更深层次探讨了高等教育引领学生“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放自我”与“发展自我”的重大使命如何通过教学来发挥实现;最后针对新闻的学科特色、新闻教育现存的问题等提出了改进新闻教学、兑现育人承诺的建议。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刑永川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将田野调查引入课程考核的教改尝试,推动学生了解农村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及在社会洞察、人际交往、文字表达、多媒体设备运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从事新闻调查、传媒工作等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思想发掘与史实考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作了《给新闻传播教育以根基,还新闻传播教育之灵魂》的主题发言。在他看来,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扎实的人文功底为根基,这在中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缺乏。此外,理想的新闻教育,必然拥有灵魂,即通过对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不懈追问,带来自由与民主的启蒙。目前虽然一些新闻院系做出了值得推广的改革尝试,但尚未深入触及灵魂,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教授探讨了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指出当时多位新闻教育家形成的共识在今天仍可发挥指导作用。如:学生应涉猎多方面知识、掌握几门外语,对于培养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及我国目前亟需的对外传播人才依旧适用。又如在新闻教育中应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应该对全民进行新闻知识普及教育等,也需要继续阐扬。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阳海洪副教授也关注了早期新闻教育家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教育思想,考察他们如何坚持普遍与分化的原则,在新闻教育中着意寻求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公约数。发现在普遍原则方面,徐邵二氏放弃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认为源于西方的现代传媒及其新闻教育制度具有普世意义,坚持新闻教育的专业性,将传播从仅仅是官僚的治国之术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新的地位与功能。在分化原则方面,两人将儒家道德下降为记者的个人修养与职业伦理,在新闻教育中赋予其“士人之魂”。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乔云霞教授回顾了民国报人成舍我长期投身新闻教育的经历,认为其“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依照媒介融合的需要注入新的内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邓绍根副教授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梳理了1949年以前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对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探讨了他们各自做出的贡献并进行了总体评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招收研究生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奠定了正规新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以获得硕士学位的传统。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设立的“研究生”岗位,虽非一般意义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但在重视理论思想和政治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还有1943至1946年间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按照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培养的两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在严格的招生条件和考试制度方面有所推进。总体而言,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尚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成效甚微,未能持续系统地发展。

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借鉴

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建新教授,在《新闻教育的三个镜鉴――基于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分析》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实地访学经历,谈到了这所著名的美国新闻学院带来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关于新闻院校的定位问题:“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拥有7家面向社会的公共媒体,更像一个媒介集团,和新闻实践、媒介市场关系密切,其院长也颇具企业家精神。这样的定位有助于一所新闻院校更为主动地进行匹配市场的改变与调整。其二,学术诚信的关键是付诸行动。密大新闻学院在这方面既有严格的制度法规,也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对老师和学生同样要求,保障了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清洁干净。其三,新闻教育应该有清晰的层次与重点。密大新闻学院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工作者,研究生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据此,他们在本科生教育中侧重培养实践技能;在硕士生教育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博士生教育中则将理论研究放在首要位置。

第4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媒介的业态变化和生态变化,培养符合当前媒介要求的实用性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目前,新媒体业态的行业环境和媒介特点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细化及其专业方向的改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强化改革、实习实践内容形式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学生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的研究,成为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旧有存在的理念陈旧、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课程体系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实训内容过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为此,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刻不容缓。全球视野下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主要是适应媒介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当下的媒介形态是媒体融合进一步密切,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互动和交融越发深刻,MediaCnvergenceo这个概念已经根植在了我国的媒介环境中。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平台、个性化传播、互动性传播等成为媒介生态的主流,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概念,如“大众人际传播”“受影响的旁观者”等;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形态,如碎片化的传播、移动终端的传播;出现了新闻制作的新理念,如中央厨房、融媒中心;出现了一系列新形态的传播问题,如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出现了新的媒体传播平台,如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各类视频网站;出现了新的技术改革,如5G传输、AR技术、人工智能等。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全新的传播形态模式和传播关系。首先,媒介形态由以往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向全感觉媒介转变和发展,VR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边界区分度越来越低,但是,各个媒介平台的动态化、移动化、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高。其次,新闻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加强。由于互联网、社交软件和各类实时传播媒介平台的发展,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度变成双向度甚至多维度传播,读者身份转变,从接收信息到制造信息,全民自媒体时代,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对媒介发展有了本质的影响和改变。新的媒介生态导致新闻传播者的业务内容、新闻传播舆论形态、以不同平台为主的媒体格局和传播理念都有改变。其中,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业务内容扩容,技术型、营销型、策划型、管理型人才,都是媒介融合过程中急需的传播业务人才。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变化,才能培养能满足新媒体业态下的行业需求的全媒型新闻人才。

二、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更新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以及怎样培养出适应新媒体业态环境的专业人才。我国传统的新闻学人才培养理念,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中,学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但是,无论是西方新闻教育中的“绿眼罩人”或“卡方人”思想,都要落实到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中来。近二十年来,随着媒体业态的发展和新媒介的演进,我国有代表性的高校也形成了具有独到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如强调宽基础、综合性,注重文理交融的清华模式和强调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的复旦模式等。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新闻学教育也在适应媒介发展、业态变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在于培养适应我国新闻传播现状、能够承担当下新闻传播工作以及和国际新闻工作接轨的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全媒体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理念更新要加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培养手段和新的实践措施,要适应全媒体化的行业需求,要更加突出技术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把媒介形态的变化和传播环境的变化纳入人才培养的视域,要能够和媒体密切合作,重视媒介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巨大功用和研究其重要效果。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融合化、交叉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媒介的融合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掌握以往各个类型媒介的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从新闻策划到制作播出,新闻从业者的业务范围极大拓宽,业务内容空前增加,和受众的互动程度以及对舆论和传播效果的把握准度,也需要逐步提高。所以,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即是由以往针对传统媒体培养单一型人才到现在针对媒介融合业态提出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业态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改革

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改革,要在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的方向下,准确定位到课程体系中,把课程改革落实到位,同时以恰当的措施推进教学。首先,形成“低年级打好基础,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学习能力,高年级强化技术,训练业务技能适应融媒特点”的课程体系。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有较强较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过硬的业务理论素养,能够坚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同时又能够适应新媒体业态变化,具有全媒体新闻能力,掌握较强技术水平,可以综合处理新闻传播各项工作并掌握媒体演进趋势,有着自我技术更新能力的新闻学专业人才。课程改革过程中,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要重基础、重理论培养、重全面素质教育和学习能力教育;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要重技术、重业务训练、重新媒体类的课程、重学科交叉和专业细化的方向培养。同时,形成专业下的方向课程体系也尤为重要。媒介环境的现实要求复合型新闻人才具备多项技能,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高年级技术类方向性课程作用至关重要。其次,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改革中,增加技术性课程门类,强化技能训练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新媒体的业态环境对新闻学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要求,对新闻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下图文并重、视频优先的媒介融合传播形态,云计算、人工智能、H5编辑形态等技术和方式的变革,要求新闻教育过程中,大幅度增加技术门类的课程和课程中的实践实训内容。同时,也要求高校改善实验实训环境,能够形成模拟仿真的媒介环境来完成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大数据技术、信息采集、信息综合处理、音视频编辑、网页设计、新媒体编辑等一系列新技术在内的实训环节,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体现,需要在课程实验、实训中强化和完善。第三,在课程改革中增加新媒体类课程内容,完善培养新媒体和融媒体从业者能力的课程内容。新媒体和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培养手段、技术支撑都在不断演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互动化、碎片化、实时化等媒介传播特点要求新媒体类课程增加和完善,如数字新闻、互动新闻、移动新闻、社交新闻等课程内容,应该保质保量地增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甚至可以形成一类新的学科方向。此外,融媒体对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空前多样化,不单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传统的采写编评等能力,还需要具备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策划、媒介营销、舆论控制、社交互动、全时报道等能力,同时对全方位的新闻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要求学校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各类编辑、播报等全方面技能的课程培养。第四,建立跨学科课程改革思维模式,重视学科交叉、理念交叉的课程,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的课程。新媒体业态下,需要构建以新闻学为基础和核心,同时注重结合时代特点、面向技术革新、跨行业跨门类的课程体系。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仅落实在新闻学一个学科门类中,要求新闻学和大文科交叉,新闻学和理工科交叉,形成新闻+X的学科课程体系。跨学科的课程首先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从文科的思维模式,转变成文理兼容的思维模式;其次需要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学研究人员扩充到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岗位中来;再次是多样复合的课程构建,全面培养媒体从业人员,从策划到采编,从设计到营销,从内容到技术,从制作到分析,全方位地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全面培养适合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第五,在全新课程体系下的专业方向调整和师资优化。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探索大门类小方向,专业方向细化的课程体系路径,媒介融合业态下,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方向可以细化为新闻学方向、网络和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广告方向、传播方向、编辑方向、营销方向、出版方向等十余个专业方向,这些细化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有交叉也有不同。调整课程内容也需师资力量的优化,以往高校重研究的传统导致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师资大多是学术型方向,需向实践型转变,目前我国有多所高校在进行媒介从业人员和高校学生的密切教学互动,甚至是从业者和高校教师深度融合的岗位互动。实践型师资力量的补充,有益于增强课程的应用性技能性培养。

四、强化业务实习和打造多元立体的实习实践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突出联合培养的实践优势,提倡与业界的学科共建。培养学生的全媒体运营能力、新闻策划能力、采写编评能力、可视化报道能力、VR采访能力、大数据云数据整合能力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等,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立体多元的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充分到位的业务实习。各高校在新闻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用突出实践地位,增加实习学分,延长实习实践,落实实习内容等方式,加大业务实习力度。首先,配合媒介业态发展,建立校内综合业务实习平台,成立实验室、工作室。我国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建立校内的新闻、采集平台,或者承担校内新闻的部分业务工作,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白杨网,清华大学的《清新时报》,中山大学传媒设计学院的“谷河传媒”,南京大学的家书编辑部等,还有多所高校的校办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其次,和媒介对接,建立联合业务实习平台。新媒介的业态环境在急遽变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媒介平台,传统媒介转型过程中,也在进行各种媒介融合和形态的变化。比如“中央厨房”、融媒中心等机构的建立,提倡“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移动优先”的理念。把高校的新闻学业务实习和媒体、平台对接,可以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维、技能,强化能力训练,提高技能培养水平。第三,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比赛,从比赛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养。同时,配合高校新闻学工作室、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在各个媒体比赛中体现,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够配合当下的媒介环境锻炼提高学生的复合型新闻技能。除此之外,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考试方式也需要改革,提倡多元化考核,强调能力,突出技能性、全媒体性内容的考核,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也可向媒介作品倾斜,注重体现学生的全媒体复合新闻采编制作的能力。只有通过对媒体现状的深刻分析和认知,进行理念转变、课程体系重构、加强业务实习、改革考核方式等多种变革,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改进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媒体变革,培养更高质量的有高标准业务能力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实现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家型、复合型、全媒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韦路,李佳瑞.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特色与路径:中美比较的视角[J].全球传媒学刊,2020(09).

[2]李华君.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J].新闻与写作,2020(07).

第5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原杭州大学新闻系,是浙江省最早开展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部门。今天的浙江大学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媒体人才。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请他来谈谈浙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当前新闻与传播学界的一些看法。

人才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

记者:我们知道浙江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传播院校之一。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吴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系1958年创办的杭州大学新闻系,是国内较早建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系所并行,目前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一系三所一中心:新闻与传播学系、传播研究所、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以及视观学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系下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三个专业,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各研究所负责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记者: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吴飞: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重在为新闻单位培养新闻职业人才,但我们近几年已经将这一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追求的是“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方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自2000年起,我们本科生一二年级就需要学量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物理、高等数学、生物学、化学与人类文明、军事基础、法学概论、现代西方人文思潮等等都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科研水准,充分体现研究型特征;其三,追踪学科前沿,把专业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联系,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以上发展思路,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对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正是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是与业界的联系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1997年就与浙江日报、新华社浙江分社以及浙江省广播电视厅等单位一起,确立了社会联合办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从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除了传统新闻专业仍旧以去各大媒体就业为主之外,其他专业尤其是具有市场化特色的专业则已经完全摆脱了单一媒体去向,而即便是在传统媒介就业的学生,也超越了以往单纯的采编写工作职岗,介入到了媒介经营管理、媒体策划等工作领域。研究生毕业则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少数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是从传播学这一学科讲,我们在传播与社会、传播法、文化产业、动漫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方面都有显著的特色。在这几个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说处于国内前沿水平。近几年,我们学院的老师,每年都有一到两项研究课题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出版著作和发表文章的质和量也有显著的提高。

记者:教育部把传播学同新闻学一样列入博士和硕士专业目录,这会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您如何看待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

吴飞:这对于提升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当然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我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与大多数学者的观念相同,即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各自独立的运行规律的学科。不过相比较而言,传播学的范围似乎更宽更广一些,因此诸如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都是其研究对象。但新闻学侧重研究的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新闻与宣传传播活动。

新闻涉及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

记者: 您曾经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据我了解,您之前并不是新闻系出身,是后来才转向对新闻业务的研究,现在在传播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高的成就。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专业方面有这样的转变?

吴飞: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对我来说,既偶然又必然。必然是我从小就喜欢新闻职业,希望自己也能从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工作。偶然的是我当年报考杭州大学的研究生时,新闻专业正式从中文系中独立出来,这使我有机会成为杭州大学新闻学方向第一批研究生。

应该说,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成绩,但远非我自己的期望,也远不如许多同行们的成绩。我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传播与社会变迁”以及“传播法”。之所以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自己喜欢,另外也觉得是社会需要。在经营管理方面,我谈不上什么成就,只不过学校刚好需要人上这方面的课而已,现在我已经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了,因为我们学院有比我更合适的老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认为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反之有很多搞经济、学政治的到最后更能在新闻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我们经常会听到新闻无学、新闻博学,您对此怎么看?

吴飞:在我看来,要做好新闻工作一要有新闻敏感力、二要能吃苦、三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无论你是学新闻的,还是学经济、政治或者理工科方面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具有这些能力,你就有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潜力。“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就像学经济的不一定成为优秀的经济学家、学管理的不一定是管理企业的能手、甚至学法学的不一定是能干好律师或者法官工作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新闻敏感、没有悟性,而且甚至可能根本不喜欢他自己的专业,那做不好新闻工作是很正常的。

我从来不认为新闻无学,因为新闻涉及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这一现象至今还有许多规律未被发现。如果我们读几本新闻学方面的教科书或者文章,但感觉从中没有多少“学”的感觉,那是现有的研究氛围、研究能力和研究积累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早年我们不能因为炼金术没有什么“学”的感觉,而不承认有“化学”和“物理学”一样。

关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

记者: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或趋势,现今的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这是否是对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一种误区?对于当前新闻教育中的学术化倾向,您是怎么看待的?

吴飞:我不认为“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应该说,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在学界还是有不少人在追寻,反倒是业界因为屈从于意识形态与商业利润的双重压力,而表现得多少有点无所适从。虽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因为各种的利益之诱而显得目光短浅、迷失方向甚至忘记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但我相信大多数学者是清醒的,也是很努力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畅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罢了。

记者: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对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视似乎有所欠缺,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高校并不多。而浙江大学的新闻学科在这个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对新闻学子职业理想教育向来是非常重视的。

第6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以网络为中心的新兴媒介的普及,特别是各种具体媒介传收形式与手段的开发、创造与使用,特别是以电脑、手机等通信终端的普及,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媒介资源。人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分享或共享资源,由传统专业新闻媒体独家垄断资源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即传播主体以多元化的身份开始解构专业大众传媒机构主导公共话语空间的传统身份,打破了传统媒体组织化的限制与垄断,使得新闻的生产具有了信源开放、去中心化的特点。以往那种掌握在政府及政党手里的重要公共信息、分散在社会各界或与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信息传播范围不广,受到时空限制,现今只要人们愿意并且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将这些信息集中到网络上。不过一些专业新闻传播主体仍然掌握着非专业传播主体所无法接触利用的信息,而专业新闻传播主体也有一些信息无法获知,只有多元传播主体联手,新闻信息资源才能达到真正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不仅是消费者也是新闻生产制造者,以往专业新闻传播者的受众也会成为多元新闻传播者的受众。进一步说,专业新闻传播者与非专业新闻传播者可以互为受众。

2新闻生产社会化,全民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时代,由大众新闻传播组织及专业新闻人才独占新闻传播资料和新闻信息,新闻生产方式具有专业性、制度化。现在已由“圣人时代”进入“众神狂欢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即民众个体及社会群体都属于面向社会公众具有公共化身份的新闻传播者,网络新闻传播真正达到社会化。带来了新闻生产群众化、民主化的新局面,使新闻自由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维度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闻生产自由、传播自由开始真正进入一个普遍化的时代。不同新闻传播主体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性互动共产,一种是冲突性互动共产。不同新闻传播主体协同制造新闻文本,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主体结构方式,专业新闻传播媒体与非专业网络新闻传播媒体之间或为补充、互相提升,使新闻传播进入生产社会化、全民化。

3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

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其新闻稿件往往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把关,经编辑的严格审查后进行,以保证新闻的严谨、真实、有效。伴随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征,不可避免的造成新闻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增多,网络新闻信息审核有待加强。然而网络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查程序,相关网络编辑在审查中也可能由于新闻量过多而造成审查不力。编辑对新闻的把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多个审查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对待新闻事件,然而现在网络编辑多是由于一人担任选稿与编辑上网的工作,造成主观随意性加大,并且对于一件事情会有多个版本的报道,审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受到误导,有意无意中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网络新闻失真是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4新闻传播突破时空限制

以往传统新闻传播媒介在报道国外新闻和对外传播时,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政治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而传统媒体需要在刊物或节目播出时才能进行相应报道。另外,网络的全球性也使新闻传播不受国家限制,各国的新闻可以跨境流动。但是处于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将控制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中国家将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新闻屏蔽和新闻渗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提升相关技术水平,对新闻传播进行控制。

5媒介竞争趋于激烈

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传统媒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网络媒介以其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媒介容量的无限性等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占尽先机。而且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在接触网络媒介的时间多余传统媒介,大部分报刊读物尤其面临困境,人们更加倾向于阅读电子读物。传统读物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广告,在对传统读物的投资比例上大大减少,网络媒介在对广告市场的竞争上更具有优势。

6结论

第7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事业也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学专业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1997年以前,新闻学属于二级学科的范畴。但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就将新闻传播由二级学科调整到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也自此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也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确认。以新闻传播为专业的在校学生也已突破了10万。20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也飞速发展。[1]

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在我们为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们不得不着眼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尽管新闻传播事业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不断壮大,但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没有较大的优势。在人才市场中,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似乎出现了一种“供过于求”的现象。目前,我国院校中平均每年有3.3万余新闻专业毕业生。但是,从全国范围内看,新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新闻传媒业需要的是具备人文知识、新闻编辑出版能力,且能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由于我国当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划分不够细,所以导致了大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无法适应新闻传媒业的需求。在人才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拿着一张成绩单和一大叠的证书,却无法从中脱颖而出。“就业难”也成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也逐渐增加。而要培养满足当前新闻传媒业需求的人才,我们决不能将传统的教育模式生搬硬造过来,而应该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理性的调整。

1、创新办学理念

自从我国加入WTO,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就愈发激烈。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作用下,各传媒都开始面向世界,迎接来自全球的传媒挑战。新闻传播的竞争超过了国与国的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在办学之前,我们应该正确理清办学的目标,确定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的不足之处,更新新闻课程内容,对教育方案进行发展创新。[2]

2、完善学科设置

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完善新闻专业的学科设置。新闻传媒工作者每天处理的事情包罗万象,旁及天文、地理,因此,新闻传媒工作者应该是一名杂家,对文学、科学、农学、经济学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涉猎。在传统的新闻传媒中,传媒工作者的工作往往分得很清,编辑的管编辑,写稿的管写稿,印刷的管印刷,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但是在现在的新闻传媒工作中,则一定要实现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现代网络知识的结合。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设置新闻传播知识的课程,还要设置人文知识的课程、多媒体技术课程等。新闻传播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紧跟时代潮流,面对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给新闻传媒业带来勃勃生机。

3、重视实践教学

在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最缺乏的一点就是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只强调写作技巧、语言运用,却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谓的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流于形式。我们应该摈弃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利用微博、博客、论坛等现有平台,踏出新闻传播的第一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一部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顺利踏入新闻传播业做准备。在鼓励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验真正的生活,积累社会经验,从经历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

4、注意市场动向

为了培养适应时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关注市场的动向,换句话说,就是了解当今的新闻传播业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过程中,了解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才能创新新闻传播的教育思路。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不能只埋头于手头上的资料,而应该着眼于世界,关注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应该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应该具有周期性,以变应变,走“活”新闻传播教育这盘棋。[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我们应该走好每一步棋,从办学理念、课程设计乃至社会需求各个方面入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方案做出理性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J].现代传播,2008(5).

[2]邹华,封延之.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6).

第8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当今社会,常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媒介化社会。大众媒介对社会的渗透可谓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传播的时代。我们依赖信息媒介,传播成为社会共同体的粘合剂。我们的思维情感、生活方式、活动空间、乃至社会愿景,都与我们的媒介素养及社会的传播发展直接或间接相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信息传播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或者说正在进行着深刻的转型。在中国,除了与一般国家相同的媒介融合趋势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体制转轨问题。也就是说,体制转轨与媒介融合,正在影响着中国目前的传播生态,而且还给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中国传媒的转型

近年来学界业界关于传媒的转型有很多的讨论。这些讨论大多集中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一个是传媒体制的转型,一个是资讯传播技术发展带来的媒介融合。关于传媒体制的转型,在中国是一个连绵三十余年的历史过程,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互为表里。从初期的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的运作,九十年代开始的传媒集团化及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世纪,开始把传媒看作是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我国传媒已进入了事业与企业两分开的时代。不同性质的媒体实行不同的改革策略。随着传媒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传媒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大踏步迈进。传媒企业越来越强,传媒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由过去单一媒体的裂变到跨媒体的兼并融合,再到跨地区的传媒集团建立。一个媒体,一个传媒集团就成了一个社会的宿影。传媒景观远非昔日所能想象。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知识经济年代,传媒集团不仅是一个日益增强的经济组织,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组织。知识资本而不是政治资本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媒体的融合,更是当下学界业界的热门话题。媒体融合应该说是20世纪晚期资讯传播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应该怎样来解释媒体的融合?学界是见仁见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美国学者也谈到了这种媒体融合,他把媒体融合定义为印刷的视频的、音频的以及互动性的受众媒体之间战略性的操作性的文化上的融合。这种媒体融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想象,而是一种有着实在进展的传播实践。不仅在西方发达的传播大国,媒体融合如火如荼,就是在中国内地,在最近几年因政策推动,特别是三网合一的国家战略,加之媒介自身动力的推进,媒体融合进展迅猛,尤其是中央级权威媒体和发达地区重要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迈开大步。

无论是的渐进的传媒体制转型,还是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景观,影响着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进而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必然会进一步回馈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环节,从而对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转型背景下新的传媒人才需求

在媒体转型的背景下,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出现了哪些变化?这是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笔者以为,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变化,重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传播业界的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其集团化趋势,特别是跨媒体、跨行业综合传媒集团的出现,传媒组织的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它们不仅需要传媒专业采编、广告营销人才,更需要管理、策划、金融、技术、会计,甚至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也就是说,现在的新闻院系、新闻传播类专业并不是传媒组织唯一人才需求的来源。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类人才在传媒组织总体人才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在持续下降。换言之,传媒组织不仅是面向新闻院系,而是从整个教育系统,不光面向国内教育系统,而是面向全球范围寻觅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另方面,新闻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过去主要是面向媒体组织,如今企业、NGO、党政机关,也成为新闻院系毕业生的主要输出方向。也就是说,传媒组织不是新闻院系的唯一主顾,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拓展自己的视野,认清自己必须服务好的各位上帝,准确把握他们的需求差异及其变动曲线,其生产的人才产品才会适销对路,畅行无阻。近年来一些数据表明,国内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毕业生,包括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只有30%左右的学生走向了传媒组织,而70%左右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却走向了其他的行业。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新闻教育界必须正视。因为只有按需生产,才能有效地满足供给。

(二)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本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及中国的特殊国情,我们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被简单地归纳为“又红又专”,既要党性强、又要业务精。应该说这种要求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由于我们对于“红” 和“专”的偏狭理解,在新闻教育领域,影响了新闻传播人才品质规格的全面提升。在传媒转型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品质规格,应该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坚持“红”“专”统一的前提下,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还要提出三点具体的要求。

一是全能型传播人才。也就是说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的新闻传播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业务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在全媒体领域的十八般武艺,新闻传播人才要样样精通。

二是有深度、有思想的观察者。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能写、会采访,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深度、广度和高度。仅仅掌握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他充其量只是一个懂得码文字的工匠,这并不需要高深的学养,甚至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做到,在简单的手工作坊就可以训练出来。在媒介化时代,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实,使得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仅要尽环境守望之责,更重要的还是扮演社会领航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出普通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够描述变化的社会万象,更能解读万象变幻背后的本质,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领航者,为了彰显其公信与独立,新闻工作者不能不保持一定的超然地位,与现实的利益关系作适度的切割。但是,他绝对不能置身事外,只是作为一个冷峻的报道者,仿佛一切与他无关。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怀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公平正义、社会发展、民生福利保持深切的关心,他必须敬畏生命,服膺真理,对弱势群体要有真诚的同情,对于强权和不义,敢于直面抨击。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业界对传媒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饱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日趋旺盛。但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需求虽然在持续增长,其增幅却明显低于其他的行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饱和状态的出现。一是目前传媒领域大力推进的集团化和经营合理化,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即要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最大的价值,特别是媒体融合的趋势对全能型传播人才的需求,使得与过去规模及其业务量相当的媒体,设岗数大为减少。同时,国内由政府主导推进的媒体结构调整,使得绝大多数县级报纸被取消,以及对地、县(市)级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限制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空间。

三、新闻教育体制的不适应症

相对于媒体的转型,新闻传媒教育基本上仍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本着哪个时代的思维,以不变应万变,以至于整个新闻教育界原地踏步,面对眼花缭乱的社会现实,新闻教育领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症。

(一)陈旧的教育理念束缚了新闻教育发展的空间

教育理念陈旧是新闻教育界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与就业指向过时。在人才市场需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们新闻院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专业对口。似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只有到媒体部门就业才算是正途。否则就是不务正业。殊不知,国内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约70%以上的毕业生走到了非媒体岗位,在企业、社会、政府部门找到他们的归宿。即使是到传媒部门,也未必就是采编岗位,而是面向媒体传播业务全流程的不同环节。过于狭隘的定位与就业指向,束缚了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想象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业界相关需求的满足,从而阻碍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二是对于专精的过分执着。新闻教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向,课程设置、内容建构越专深越好,似乎专深就代表着水平、代表着品质。这样一来,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晰,乃至出现了专业鸿沟,学平面媒体的,不了解电子媒体,反之亦然。这与国际高等教育界淡化专业色彩的潮流背道而驰。由于课程设置过于专业,专业与专业之间缺乏融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打折扣,一旦找不到对口的专业,就难以实现跨专业就业。三是职业意识的偏颇。我们到现在仍在强调新闻与宣传的共同性,在专业教育中更多的强调政治挂帅,更多的强调服从党性,传播意识、受众观念与职业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职业意识的指导下,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大多遵守纪律,服从全局,坚持党性,但是在专业精神、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却严重不足,这种情形与信息时代社会对媒体及其从业者的期待是背道而驰的。

(二)大工业生产模式与细分化人才需求的矛盾

新闻传播教育是工业时代大众化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时代特征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大学不同的新闻院系,基本上是按照同一模式、同一规格、同一流程,也就是说按照大工业生产的思路生产品质相同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目标指向也是同一的。可是如今在工业领域,相同规格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已逐渐被精细化个性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如生产同一规格或级别的汽车,在颜色、配置方面,消费者会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产品完全相同,固然能够满足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局部的不满意而转向其他的产品。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同样是面向报纸,不同的报社,如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对人才的需求会表现出相当的差异;同样是面向电视台,不同的电视台以及电视台的不同频道,对专业人才的规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们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乃至教材教案,基本上都是根据统一的国家标准设计,同一规格的产品,面向不同趣味、不同要求的消费者,这是当前新闻教育界又一重大问题。

(三)既有新闻教育格局与媒介融合的矛盾

现有的教育格局或者说专业格局基本上与传媒格局是相适应的。长期以来,在传播业界,大体上划分为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新媒体等几大领域。与此相应,高等学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也是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等专业并列。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森严,不相往来。可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资讯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应该能够适应传播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属于全能型传播人才。很显然,这样全能的传播人才,在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下是难以培养出来的。因为专业与专业之间的鸿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绝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和跨专业适应能力当然就很弱了。

(四)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媒介转型的挑战

与专业格局相适应,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也严重老化。与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语境下的媒体从业者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现有课程体系的老化,不仅体现在失败的外语教学和政治理论课学分的过大比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延续了过去几十年的传统。业务课程,将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分开,独立授课,忽略了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重复,相互矛盾;新闻史课程则中外分治,割裂了中外关联,忽略了世界新闻历史的整体性;课程的内容指向,则是基于专业导向,忽略了不同媒体之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忽视了业界火热的生活现实,理论与实践脱节,历史与现实割裂,中国与外国隔离,等等。课程体系的问题必然会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不解决这个问题,新闻教育界将难以满足社会及业界的期待。

(五)现有的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根据中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传播学下属各专业应归属于人文学科。这一学科定位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在高校一般管理者看来,既然是文科专业,自然就没有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充其量就是购置一些电脑。其实,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院系,都是被当做工科专业来建设,至少被看成是文科中的工科。教育界的共识是,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必须按工科的要求投入,按工科的要求装备建设教学实验设施。应该说,国内新闻教育界在20世纪末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在物质技术装备方面有很大改进。但是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基本上都是基于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建设起来的,其理念与运作,已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以至在学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实际业务运作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上手能力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

(六)专业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其根本则在老师。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老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应该说,近十年来,高校新闻院系的师资结构在改善,高学历的老师在成长,新进青年老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问题也不少。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院系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自其他专业的非科班(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的老师是师资队伍的主体,其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业务课程的教师又没有业界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的教学是纸上谈兵,在专业意识上老师甚至不如学生强烈。如今,新闻院系的老师基本上是科班出身,而且博士学历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但是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是具有业界经历的老师比例过低,学校的考核导向是鼓励学术型老师,业务课程教师发展空间有限;其次,受制于专业细分的教育格局,教采访的不搞写作、评论,搞编辑的不懂评论、采访和写作,研究报纸的不涉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绝大多数老师知识面过窄,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惶然无措;再次,理论脱离实际,对于业界媒体融合大潮,既缺理论分析也乏实际操作,涉及到新媒体业务时,学生反过来能成为老师的老师。高校新闻院系专业教师的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显然落后于实际,难以应对媒体转型语境下的挑战。

四、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

如前所述,在媒体转型的语境下,新闻教育界面临着新的挑战,已然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症。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不适应,正确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激发新闻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唯有通过改革实现新闻教育的自我革新,才能推动新闻院系克服惰性,迎难而上,与时俱进。愚意以为,新闻教育的改革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观念更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办学者和教育者的基本理念。只有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办出社会满意的新闻高等教育。如前所述,教育理念的陈旧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新闻教育的发展。要实现观念的更新,至少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首先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前新闻教育界最大的弊端就是目标一致、标准同一,几乎所有的新闻院系都是按照一个规格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误会。要改变这一点,各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出具有独家特色的培养方案,与其他高校新闻院系实行差异化定位,如此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怎么办学的问题,是关起门来办,还是开门办,也关系到学生的品质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新闻院系必须开门办学。开门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加强与媒体及社会的互动,建设开放的传媒教育平台。媒体可以向新闻院系提出订单,明确指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媒体负责人可以担任当地新闻院系的兼职教授,直接介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媒体本身又可以向新闻院系提供专业实践的平台。在与媒体的合作中,新闻院系也不全是被动的,新闻院系不仅可以向媒体提供急需的人才,开展媒体所需的员工继续教育,还能够接受媒体的委托来推进相关战略咨询与研究工作。二是加强新闻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不仅要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还要实现与国际一流高校新闻学院的接轨,扩大交换生规模,实行互认学分制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再次是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在教育思想史上,早就有教学相长的说法。可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体,一切围绕着老师进行。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个性条件、学生的正当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教学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缺乏针对性,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所以必须正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切围绕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来展开新闻院系的教学研究工作。

其次是队伍建设。一流的新闻教育依赖于一流的教学平台,一流的教学平台,依托于一流的专业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师资队伍建设,首要在于结构合理。一个学院、系,其专业师资应该包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籍的学者,这种多样化的学缘,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彼此互补,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小气候;同时,专业师资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业界的精英,具有媒体从业经历,对于新闻传播专业业务课程的教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此外在年龄结构方面,还要呈合理的梯形结构,年龄的高低与教师的人数成反比例,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新老交替,同时保持过渡中的稳定。其次,在队伍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要保持队伍的活力,激发队伍的创造力,必须形成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通过竞争与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引领师资队伍不断进取、敢于创新、勇于超越。没有竞争,新闻院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但是竞争不等于一切,竞争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事实上,在新闻院系这个知识分子圈子,只强调竞争是不够的,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就无法造就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只有把竞争与合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既竞争又合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现有的师资队伍才能支撑起新闻传播教育的大厦。

再次是组织再造。目前国内各高校新闻学院的组织结构,绝大多数是在院下设学系。由于国家教育部颁行的专业目录规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编辑出版等四个本科专业,所以各新闻学院一般据此下设四个专业系,学系的名称与专业保持一致。在学系下一般再根据课程的相关性设立若干教研室。专业跟学系等同的组织模式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这一模式最初来源于台湾政治大学,几十年前在确立时有其合理性,这主要表现为有利于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社会适应。但是如今社会发展、业界环境远非当时所能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出现了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学院原有的组织结构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首先,现有的院属专业系的组织结构,刚性十足,每个系都相对独立,是一个小而全的封闭的圈子,系与系之间缺少横向交流,不利于在全院的范围内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发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其次,过去的每个专业系,其目标都是瞄准一个单一性质的媒介(或传播)领域,如新闻系面向报业、广播电视系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编辑出版面向出版行业、广告面向广告与市场营销行业。可如今,专业系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报社早已上网,网上不仅有文字,更有视频;广播电视与出版行业,也涉足报纸与网络,通讯社不仅出版报纸,兴办出版社,开办新闻网站,更是涉及网络电视台。变化的业界需要能够适应业界全流程不同岗位的通才,即便是记者也要是全能记者。而专业系的课程体系与人才规格的设计仍然照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新闻院系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再造组织体系,以一种更加柔性的教学组织,适应社会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第9篇:新闻与传播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新闻教育 专业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18

News Education Reform Pa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y

PENG Guangli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cy interpreta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started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clear dir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ath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form; talent training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正视的工作任务。新闻教育到底该如何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全体新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任何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确保改革项目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新闻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要从新闻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解读着手,在明确新闻教育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反思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与科学方法。

1 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与导向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试图以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新闻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指引下运行,而且也在专门的新闻改革政策指引下推进。大体政策框架如下: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政策。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新闻教育改革专项政策。2013年6月,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强调“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都纷纷启动了新闻单位与新闻院系联合人才培养工作,旨在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这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专业提出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上教育改革政策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高等院校和本科专业都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是当前新闻专业改革的基本背景与主要导向。

2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体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无论是老牌的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新兴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不多不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过多。目前很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门数都在40门(学校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除外)以上,存在着一种泛而不精的现象。①(2)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不高。新闻学专业是一直以来是一个应用型专业,但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仍然不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只占课时总数的15%左右,②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开设门数不够,而且开课课时也严重不够。(3)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缺失。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新闻学课程为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开设不到位,基本上只有一门“网络新闻学”或“新媒体概论”作为代表,其他新媒体传播实务课程仍然空缺,远远落后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紧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这是需要以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为前提的,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既具有新闻实践工作经历,也具有新闻专业理论学习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不到30%,③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或者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符合国家新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陈旧。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平台之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国,新闻院系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碍重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不根本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汉语言文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3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但实际上,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3.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存在两个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培养能够在泛媒体行业从事传播策划、内容生产、渠道运营、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人才就业门路。新闻学专业已经不能局限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可以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和自主创业,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切实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过于宽泛,“专业性”体现不够。因此,体现“专业性”是本次修订人才培养规格的着力点,具体规格设定如下:(1)具备基本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具体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技能。(3)具有较好的媒体传播策划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需要独立策划和组织实施传播活动。(4)具有良好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开展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基本的创业能力。

3.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改变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新媒体传播类技能课程。在原有传统新闻传播类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开“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传播策划”、“数字期刊编辑”、“新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第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课程比例。在适当删减部分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门数和课时,保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间。第三、增加专业相关创业引导课程。开设“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经典个案评析”等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人才交流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前往新闻单位挂职和进修,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对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政策,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收媒体业务骨干来校兼职,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预防“因人设课”的固有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该开的课没人开,不该开的课重复开”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语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的要点,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难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和传播行业发展实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依托学校平台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批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立足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把竞赛参与纳入学生专业学习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了有用”和“学了能用”。第三、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建立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但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比较少,未能实现预期效益。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从把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重点。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和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SUJGA20)

注释

① 肖灵.对当代新闻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新闻爱好者,2013(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