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两则范文

新闻两则精选(九篇)

新闻两则

第1篇:新闻两则范文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学过《雪儿》这篇课文,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要飞越千山万水的。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战鸽总动员》,我们的战鸽也是一样。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有一只小鸽子叫小威,它从小就想当皇家战鸽的一员。它报名参加了新兵队,有一天,司令官告诉新兵队的成员:“有一封很重要的信件要送出去,战鸽人不够,只能让新兵队上。”他们经过重重难关终于得到了信件,在回去的路上,遭到猎鹰的袭击,信件落到了猎鹰的手上,猎鹰的指挥所有重兵把守,只有一只小鸟那么大的口子可以突围,在新兵队里,小威的个头最小,它自告奋勇要求去完成这次艰巨的任务,最后终于成功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体会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团结,要勇敢,要有志气。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但是我们要像小威一样,年纪虽小,但能壮志凌云,有远大的目标,孜孜以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努力,最后一定能成功。这使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她虽然小时候由于疾病变成了聋哑人和盲人,但她身残志不残,一件件事都靠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坚持着去做,最后编成了好多广为传播的书。我觉得,我们就需要有小威和海伦一样的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努力拼搏,不放弃,才能实现理想,成就大事。

第2篇:新闻两则范文

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学。20世纪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了“叙事学”,他在《〈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门科学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叙事学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其基本观念和方法为越来越多的领域所运用,而以叙事为主的新闻作品,以简洁明快地讲述鲜活的新闻事件而成为叙事研究的绝佳范本。

有学者认为,新闻作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是一种最典型、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叙事行为,并按新闻事件及其组合情况把新闻划分为三大类:事件性的、故事性的和状态性的。事件性新闻叙述的是一个单一事件,故事性新闻叙述的是一个事件链,状态性新闻叙述的则是一个事件团。可见,新闻从本质上都是对事件的叙述,新闻作品理应纳入叙事学的研究范围。

叙事学把叙事文学分为三个层面,即故事、叙述和叙述行为。而新闻的基本构成是事件,事件是一切新闻作品的起点,而后才有被我们称之为新闻社会生活的故事,所以把它称之为“事"。“叙述”指的是叙事话语或叙事文字本身,“叙述行为”则是指创造性的叙述动作。前者是读者接触作品时最直接面对的东西;后者则是隐藏在叙事话语中的独特的叙述方式、叙述结构以及叙事视角的变化等。两者其实都是叙事的方式,所以又称之为“叙”。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三个重要范畴:言、象、意。晋代学者王弼说:“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也。”“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说,语言描绘形象,形象表达意义,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新闻作品也是如此。它以新闻事件、叙述及叙述目的为对象,“叙”描述“事”,两者交融表达“意”,用艺术可信的“叙”,来传播典型的“事”,以表达现实之真和历史之善的“意”,是新闻叙事的最终目的。从叙事学理论视角来探讨,新闻和文学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文学作品的“事”一般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所述之事不是“本事”,是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真实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新闻作品则是以公正客观的手法去反映社会生活事件的真相,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新闻两则》客观真实地报道了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的消息,并以高超的叙事技巧成为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新闻教学中的叙事技巧。这两则新闻作品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叙事结构的构筑和叙事视角的!择上。

叙事语言的运用:新闻作品所叙之事是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它要求用事实说话,而事实又是由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的,因此新闻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鲜明生动。

季水河在《新闻美学》中,对新闻作品的叙述语言作了精要分析:《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叙述语言,气势宏伟,波澜壮阔:人民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仅一句话,就将千里战场的壮阔场面展现在读者眼前。《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叙述语言,谈古论今,举重若轻:在人民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仅百余字,就将千年之事、古今之变挫于笔端。

《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全文只有五百余字,却全面准确地报道了人民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标题中的“百万”、“横渡”都是确切的实数。“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战员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至发电时止”,时间表述得既准确又斩截有力。“余部”这一军事术语用在新闻报道中,既准确又得体。类似例子在这篇短文中随处可见。

《新闻两则》是人民胜利的宣言,承担着昭告天下、瓦解敌人的目的,因此,语言富有鲜明的感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敌人的“不料”,我军的“突破”,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突出我军的神勇,感彩十分鲜明。“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洋溢着胜利的自豪感;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跃然笔端;“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的运用,鲜明叙写出大军如潮、铁流难挡的形势,雄阔昂扬,激荡人心。“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用森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富有气势的形象,比喻根据地的建立、扩大和不断巩固,语言含蓄,鲜明生动。新闻叙事语言的把握与运用,大大增强了新闻作品的魅力。

叙事结构的构筑:叙事结构考虑的是“谋篇布局”,即所谓的“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叙事结构的确立,能串联起所有的叙事元素,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新闻两则》采用的是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倒金字塔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打破了记述文体的常式,按照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安排段落顺序,把事件的结果或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新闻作品开端的导语中,对整篇文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了解新闻文体的结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迅速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叙事视角的!择: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法国哲学家热奈特把叙事视角分为:内焦点叙事、外焦点叙事和零度焦点叙事。其中的零度焦点叙事,又称全知视角,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并把叙述与议论结合,融作者的思想、观点、风格于报道中。

叙议结合,是《新闻两则》的特点之一。如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不但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新闻叙事的框架与视角是新闻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叙述一条新闻的观察点或视点构成一条新闻框架,就如同一幅镶在镜框的照片一样,这个相框决定了读者能看到什么或看不到什么,记者决定把什么内容收进新闻报道的相框内,同时把什么内容排斥在相框外。新闻的框架也就是新闻的观察视角和新闻的焦点。新闻的观察点不一样,新闻的报道焦点就会不一样。”选择公正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叙述框架,直接关乎新闻的准确、客观与公正。

第3篇:新闻两则范文

关键词:“两会”报道:商业网站;官方网站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051-02

一、人民网与新浪网在“两会”报道中的不同点

(一)有关“两会”新闻来源的渠道不同

2010年2月,新闻报刊司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媒体所办的新闻网站可以依托传统媒体申领新闻记者证,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扩大国家的新闻传播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具备,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可以依托其传统媒体申领新闻记者证。而商业网站不是新闻单位,它没有合法采访和首发新闻的资质,经批准部分商业网站也只有转发新闻的职能,没有自采新闻职能,因此,这类网站一律不发放新闻记者证。所以,无论是普通社会新闻的报道,还是国家的政治新闻报道,商业网站都只能是转载其它传统媒体或者政府网站的内容,而人民网却可以依托于《人民日报》申领记者证,建立自己的新闻记者队伍。

在对新浪网与人民网有关“两会”新闻来源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发现,新浪网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和国际频道、湖南卫视、东南卫视、南方周末、新京报等传统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网络媒体建立了庞大的媒体联盟,新浪网上的“两会”新闻几乎全是转载其它媒体的内容,自己的独家新闻比较少。而人民网虽然也与不少媒体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在网站上进行“两会”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它拥有自己的记者团,甚至在人民大会堂内建立了演播室与采访问,所以,人民网上的大部分新闻都是直接来源于自己记者团的采访活动。比如,人民网的一个栏目为“人民网两会报道团队风采”,它详细介绍了人民网记者团在“两会”报道过程中的活动情况,工作人员分工细密,权威、准确、详尽、全方位地报道“两会”盛况。

(二)有关“两会”新闻报道的内容定位不一样

两大网站在“两会”新闻报道中内容定位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新浪与其他媒体建立了庞大的媒体联盟群,因此,它在“两会”中不仅能够及时地传达代表的提案议案以及会议制定的方针政策,而且把各大媒体对于会议内容的解读与评论进行了详细的汇总与分类,这样的版块主要有: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高端政要解读决策过程、代表委员解读提案议案、每日简报等等。他们的内容虽然不是来自一家媒体,但是由于网站从众多媒体中对于这样的评论进行了精心的提炼与分类,因此,这一栏目不但信息量大,而且权威性高,成为新浪网的一大特点。而人民网比较依赖自身记者团采访到的新闻,在“两会”新闻传播过程中,它更侧重于对现场新闻的及时传达,通过记者拍摄到的视频、图片以及采访到的现场新闻来报道“两会”,这样的新闻内容现场性强、权威性高,但在新闻的解读与评价方面似乎显得单薄。

其次,新浪网上的“两会”内容主要是与民生有关,这样的栏目主要有:民生十议、民生关注、民本观察室、每日简报等等,而且新浪网还设立了不少网民留言平台,收集人民的意见。而人民网对于“两会”内容的传播则显得比较全面具体,既有政治、经济新闻栏,也有社会民生新闻栏,而且三大块的内容分量差不多处在对等的位置。

二、人民网与新浪网在“两会”报道中的相同点

(一)二者的新闻形式不断更新

出于扩大点击率的目的,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过程中,新浪网与人民网的新媒体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与2009年相比,新浪网在全国“两会”新闻首页上增加了微博栏目,不仅有“新华视点的微博看两会”而且还有“人大代表微博”、“政协委员微博”以及“上会记者微博”等等,这样的信息方式一方面丰富了报道的“两会”内容,另一方面拉近了网民与委员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通过微博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与交流。而人民网在2010年“两会”报道的网站首页则增加了“手机报《两会和弦》”栏目,即网民朋友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购买有关“两会”内容的手机报,这极大地提高了“两会”信息的传播面。另外,在新增加的“两会博客报”栏目中,网民朋友不仅可以通过博客发表个人的观点,而且还可以自己制作博客报,使个人观点可以得到形象生动的表达。

(二)新闻内容的娱乐化倾向

新闻内容的娱乐化倾向是近年来我国各大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娱乐心理,把原本严肃、生硬的政治新闻变得轻松易读,提升人们对于政治新闻的兴趣。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过程中,无论是新浪网还是人民网,他们都把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以及各个部级、省级领导人做为新闻焦点,通过对他们的言论、行为方式的报道来吸引广大网民的兴趣,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在“两会”刚一开幕,许多新闻都是有关宋祖英、刘翔、冯小刚、倪萍等等大众比较熟知的人物,比如,当宋祖英乘坐的大客车停在广场上的时候,她立即成为广大媒体的焦点,无论衣着打扮还是音容相貌都成为热点新闻内容。另外,在对“两会”内容的报道上,许多新闻都是以“雷人语录”作为内容,比如“灰社会要比黑社会更可怕”、“将孔子诞辰日设为中国旅游日”,有的委员提出天安门升旗仪式应该增加女兵等等。

第4篇:新闻两则范文

【关键词】人民网 新闻专题 贴近性 “两会”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而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达到77.2%。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受众接受新闻的途径是网络,而非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形式。网络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网络新闻,将其做大做强,使其在成为舆论宣传前沿阵地的同时,也能让百姓喜闻乐见,这是摆在所有新闻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众所周知,网络社会是一个舆论分散的社会,而舆论的分散不利于社会的聚合,舆论的极度混乱甚至可能带来社会的崩溃,所以网络时代仍需要主流舆论。这样,传统媒体网站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人民日报》创办多年,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依托《人民日报》建立的人民网,其新闻价值取向遵循了《人民日报》的标准,这使其能够在新闻报道中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基础上,如何能够把新闻做“活”,让百姓喜欢看,就是关键所在。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灌输式”的报道,模糊淡化了“传”和“受”之间的界限,使传者和受者处于对等的地位。人民网在确立自身定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同时,也借助网络媒体这种特殊优势,坚持着大众网站的特色,切实体现了“贴近性”的原则。

网络新闻专题是指网络新闻媒体在特定的新闻或者信息主题之下,建立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网络新闻报道形式,与日常程序化的一般性网络新闻报道相呼应,也是网络新闻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一般对某一新闻事件在时间进展、背景资料、主题相关人物等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上作全面的介绍、报道,让受众有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①基于以上优点,网络新闻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报道方式。

依托母体《人民日报》建立的人民网,沿袭了母体的风格,其新闻专题具有权威性。“权威”是对重大事件报道的可信度,“贴近”是对百姓的关心和关注,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权威性的专题都是重大事件,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而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也正是百姓所关心和关注的,关键在于对这些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如何报道,是高高在上还是亲民近民。选取与百姓相关的“点”,时刻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这是新闻专题报道具有贴近性的关键所在。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三位一体的。好的新闻专题必然是与我国国情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实际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以本文没有将“三贴近”原则分开来谈,而是将“三贴近”原则合而为一,就新闻专题选题的“贴近性”一点来谈。

具有贴近性的新闻专题要牢固树立“受众本位”的观念,紧扣受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策划,真正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媒体在报道前要充分考虑媒介的报道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需要,能够满足哪些受众的需要,满足受众哪些方面的需要,能否为受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以“两会”专题为例,人民网的报道并没有把会议的条文生硬的搬上网络,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

早在2001年,人民网“两会”专题就开设了代表委员服务信箱、网友点题、我的提案、我看两会和两会论坛等5个互动栏目:“代表委员服务信箱”是为代表委员提供资料查询等服务的专门信箱。“网友点题”是请网友就“两会”或对某个代表委员提出问题,人民网再安排记者做专门采访。“我的提案”是让网友假设自己是人大代表,提出自己的提案。“我看两会”则是让网友通过电子邮件,谈谈自己对“两会”的希望、建议,对自己关注的代表委员说几句心里话。“两会论坛”是邀请代表委员与网友在线交流,共商国是。②可见,十年前的人民网新闻专题就已经关注到百姓的表达需求和参与需求,设立的互动栏目既吸引了受众,也体现出极强的贴近性原则。

2003年,人民网新增特色栏目,再造报道亮点。《两会特刊》,是人民网精心策划的一个栏目。3月3日正式推出后,每日1期,每期1个主题,围绕当日“两会”热点问题,对重点报道、代表委员的观点进行组装、编辑、加工、集纳,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是当日“两会”报道的“精华版”。共推出16期,如“总理报告充满激情”、“中国外交刚柔并济”、“新型政府呼之欲出”等,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两会新面孔》中对第一次当选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采用档案式内容结构进行介绍。《热点三人谈》就某一个热点问题,请代表、委员、嘉宾对话,是深度报道活泼化的一次成功探索。“网友一句话”是从网友来信中选编一句精彩的话,每天集纳十条左右,虽简练,却道出了网友的心声。③不论何种“亮点”,目的都是为了让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愉悦的形式,了解到两会最多、最关键性的内容。而这一目的的出发点正是将“受众”放在了报道的最核心部分,时刻以贴近受众为新闻报道的准则。

再来看2007年人民网两会的报道专题。进入两会专题页面(见图一),可选择“进入人大专题”和“进入政协专题”,两个专题分别设置,方便了浏览和查找信息。首页的页面设计契合中国特色,以红色为背景,充满了喜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在页面上有一缕温暖的阳光,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小小的一个创意,让人感到了温暖和亲切。进入专题后,人大和政协两个专题分别设置了会议进程、现场直播、高层动态、基层之声、代表履职、代表建言、两会播客、两会博客、嘉宾网坛、网民议政、议案追踪、议案集粹、新闻会、媒体视点、听民意、答民情、面对面、手机报、图片、花絮、资料、调查、文件报告、印象两会等二十四个专题栏目,这些专题都是面向群众,贴近群众,解答疑问,解读两会。

人民网还办起了“新闻会客厅”,多位代表、委员通过镜头与网民“面对面”。《印象“两会”》主题摄影作品征集评奖活动是人民网推出的一个新栏目,颇具新意。

该栏目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与“两会”主题相关的摄影作品,意在以图片形式集中、生动地呈现出“两会”的盛况。图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两会”的丰富多彩,呈现出普通民众的感受。例如照片《小记者采访讨论会》,《老妈上网为两会》,《坐着轮椅参加讨论》,《“两会”老友喜相逢》,《我和总理合张影》,《中国人的名字不好认》等都是既朴实又亲切的新闻摄影作品。其中,《中国人的名字不好认》(见图二)获得比赛一等奖。这样的专题从侧面和细节反映了“两会”的情况,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选题新颖,贴近百姓。

2010年“两会”时,人民网新闻专题匠心别具地推出贴近性极强的“大画两会”漫画专栏。“大画两会”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两会”新闻专题贴近性的一个典范。

首先,从漫画内容来看,都是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如“高房价”、“收入差距”、“官员读博”、“收入分配”等。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是百姓最想了解和解决的,因此,漫画选择这些内容作为主题,让百姓真正感觉到“两会”是在想百姓之所想,媒体也在急百姓之所急。

再从形式上来看,现在社会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需要用图片不断刺激受众的眼球,激发受众的求知欲。因此,将“两会”的重要议题用漫画这种浅显直观、鲜明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更容易为受众所感知与把握,理解与接受。另外,在每幅漫画的下面,还配有对漫画主题的简短解释说明,让受众对漫画内容进一步的把握。

例如漫画《灰色收入?!》(见图三)配发解释:12日,全国人大下发《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的说明》。其中,“改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段,将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灰色收入”的表述被删除。这一解释让受众对什么是灰色收入,国家对于灰色收入的态度都更加明了。

通过漫画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人民网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两会”探讨的焦点内容生动明了的呈现在百姓面前,希望百姓能从中体验别样的“两会”,感悟民生的期待。而这也正体现出人民网在新闻专题贴近性上所做的努力。

能否贴近受众需求,是网络新闻专题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上文中提到的专题和照片都很普通,但因为这些普通的专题和照片切实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以在普通之中又透出了别致。只有在新闻专题制作中切实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够真正为受众提供具有鲜活感和冲击力的足够的信息量,才能够制作出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专题。

参考文献

①陈彤、曾祥雪:《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73

②③陈智霞,《网络新闻专题走在创新的大路上――人民网“两会”报道回顾》[J].《新闻三昧》,2004(3):6

第5篇:新闻两则范文

本研究的电视媒体样本选择TVBS新闻台和民视新闻台。TVBS新闻台拥有“亲中立场”,其新闻节目一向敢写敢批 ;而民视新闻台则有着浓厚的背景。样本采集选取“倒扁”事件第一个高潮发生前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2006年8月底至9月底。按照构造周的原理,结合事件高潮,最后采集8月28日、9月1日、9月5日、9月9日、9月15日、9月16日和9月21日7天时间两台晚间18:00-19:00的新闻作为研究对象。

1、新闻数量:TVBS电视台略胜一筹

在抽取样本的这7天里,TVBS新闻台共播出有关倒扁的新闻112条,占该台新闻总数的70.00%;民视新闻台共播出新闻93条,占总数的55.36%。两台关于倒扁的新闻比例为112:93,即1.2:1。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9日倒扁静坐第一天、9月15日围城大行动、9月16日凯道挺扁静坐三个高潮日当天,TVBS新闻台的报道量都达到了100%,有时还采用全程现场跟踪实时报道。而民视新闻在这3天与倒扁无关的新闻播放量分别达到了21.43%、16.67%和27.59%,且播放的都是极普通的社会新闻。

2、新闻来源:强调自己的声音

在这次倒扁事件的报道中,TVBS新闻台只有3条新闻是转引自别台的,这三条转引的新闻,都是倾向于支持倒扁民众的,TVBS新闻台在引用时全部都是正面引用。民视新闻台则是百分之百的“原滋原味”,没有任何一条新闻是转播其他台的。可以看出两个台都特别强调自己的声音。

3、事件框架:重视过程和细节

本研究将事件框架的构成结构分为事件过程、相关细节、事件后果、口头反响、评价分析、相关背景和前景预测。不同方面所占比例的不同,凸显了媒体报道的重点所在。

根据统计,两个台最关注的都是事件过程和事件细节这两个方面。对这两个方面的报道总量TVBS新闻台和民视新闻台分别达到了81.25%和92.48%。而对事件后果、口头反响、评价分析、相关背景的报道却少得多,前景预测两个台都没有涉及。可见,台湾的电视台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采用的都是情节性的框架,突出事件本身客观事实的报道,很少直接对事件进行专门的评价。两家电视台都只针对事件本身,尽量采用叙述性描写性的语言去制作新闻,而避免涉及评价、背景等敏感方面的相关事宜。

4、报道对象:中立背后的差异

TVBS新闻台在报道中,主要保持中立基调,中立报道占了78.58%。民视新闻台的中立报道占59.14%,比例稍少一些。TVBS新闻台对倒扁事件主要是正面报道。而相反的,民视新闻台在倒扁事件的报道中多倾向于负面报道或是保持中立。在挺扁活动中,民视新闻台可谓是大费心血。其中关于挺扁的正面报道占到了总报道数的11.83%,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挺扁的新闻。而在这一方面TVBS新闻台却鲜有问津,倒是报道了5条挺扁的负面新闻。

5、采访处理:不同阵营的不同声音

TVBS新闻台比较注重来自民间的声音,与官方的声音比例为1.8:1;民视新闻台对官方和民间的声音给予了同样的报道力度。TVBS新闻台报道最多的是支持倒扁的民众的声音,民视新闻台报道最多的是来自绿营的声音。TVBS新闻台在报道民众时,很少涉及反对倒扁的声调;民视新闻台在这一项中报道最多的恰恰是反对倒扁的人士的声音,而对反对挺扁人士则从未染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TVBS新闻台的采访时间基本控制在30秒至1分钟之内。民视新闻台则经常长篇累牍的播放挺扁人士的发言讲话。以9月9日为例,该台共现场转播了四次挺扁人士在“新阳光新契约”晚会上的挺扁发言,总时间达到了27分钟。

6、新闻评价:凸显不同立场

研究发现,两个台虽然以叙述性的新闻为主打,很少出现评价性的新闻。但却很喜欢在新闻结束时加上一两句点评,这样的点评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很好地奠定了新闻报道的基调。本研究以倒扁为中心,将评价分为四类:(1)积极:支持倒扁,反对抨击挺扁,(2)中立:客观评价,无明显立场,(3)消极:讽刺反对倒扁,赞成宣传挺扁,(4)不评价。

样本显示,民视新闻台对7成以上的新闻进行了点评,消极类的比例最大,为46.24%。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讽刺倒扁。如:“一场静坐不管多少人,周边都会受到影响”,“原本诉求的‘圆规’反倒先破坏了交通规则”。二是宣传挺扁类,如“不是恶言相向,陈总统对施明德精神喊话,希望昔日的党主席,昔日的同志能想想当初的理想,能再次回到同一阵线。”而积极类的一条也没有。TVBS新闻台有评价的新闻只有5成,积极类的比例为30.36%,与民视新闻台反差极大。

7、新闻重合:强化本台立场

在7天的抽样时段内,几乎每天都有重合的新闻。分析显示:TVBS新闻台共有4条新闻重合,都是关于倒扁的。其中3条是中立报道,一条是正面报道。民视新闻台有8条新闻重合,其中6条是关于倒扁的,2条是关于挺扁的。在6条倒扁报道中,2条是中立报道,4条是负面报道;2条挺扁新闻都是正面的报道。可见重播哪条新闻是有选择的,终究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政治立场。

台湾媒体在制作电视新闻时,善于隐性地表达立场。各电视台的新闻,都着重于记叙性的播报事实,不做特意的评价。他们很少直接地抨击或力挺某一人,某一政党。从表面看,他们所报道的都是存在的事实。可仔细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细节处的魔鬼”――新闻报道角度、新闻采访内容、新闻评价的差异、新闻重合点的不同,这些都在各自的层面上折射出电视新闻所蕴涵的政治倾向。样本分析所反映出的TVBS新闻台与民视新闻台对于“倒扁”事件立场的差异是台湾电视新闻政治立场多样化的缩影,而这种多样化究其根本正是台湾各电视媒体所持有的政治主张的具体显现。

参考文献:

①eunA.Vandijk:《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第57页。

第6篇:新闻两则范文

    关键词: 电视新闻;求真务实;新闻真实;事实真实;逻辑真实

电视媒体与一般媒体的共性及自身发展的个性来探讨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电视新闻呈现出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两方面。在客观真实方面,电视新闻以事实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而在主观方面,电视新闻主要以逻辑真实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为事理真实、技术真实、艺术真实。

        一、 事实要求真务实

电视新闻从事实发生、采访到播出,大致包括案前、案中和案后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本文分别从来源真实、采访真实和排播真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来源要求真务实

2010年3月13日,格鲁吉亚政府的私人媒体伊梅季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解说称俄罗斯军队正在进攻该国首都第比利斯。节目播出后,一度引起恐慌,各急救部门收到无数电话,有人心脏病突发或晕倒。事后得知,这是以2008年8月俄格战争的画面为背景制作的假新闻。虽然电视台在播出该节目时,特意向观众介绍说这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状况”,但观众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提醒,结果造成格鲁吉亚全国陷入恐慌。这是假新闻真效应的典型案例,让我们更深刻反省新闻来源真实性的必要。

新闻来源不真实的情况常发生在策划环节,即利用部分虚假的事实,或者记者对事实的重新加工抢眼球。为求达到来源真实,可以通过悟、听、抓、比等多种基本手法,让新闻来源更为真实。

保证新闻源头的真实,是实现新闻真实的根本保证。而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采访真实则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所在。

        (二) 采访要求真务实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2010年年底,金庸先生在微博上“被去世”,各媒体争相报道,一时间舆论哗然。新华社黑龙江分社2010年12月13日决定,停止记者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经查,该记者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

以上两个事件都发生在近段时间里,一则是虚假新闻,一则是失实新闻。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为了杜绝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电视媒体记者需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实现采访真实。

追求新闻要素真实:让新闻报道中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真实可靠,完全准确,并通过新闻采访,逐项核对。

追求新闻现场真实: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的特性,使得电视新闻在再现现场上,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再现现场不仅可以捕捉事件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让当事人的话语权得以有效保存,保证了电视新闻现场的真实。而要做到现场真实,就要求记者尽可能深入新闻现场,与当事人、受访者有效核对新闻事实。

追求新闻细节真实:近年来,新闻界流行从细节开始报道整个新闻事件,对细节的重视在电视媒体中更应值得提倡,细节包括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和场景细节。在电视媒体中,对细节的捕捉,是电视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展示新闻敏锐性、相互沟通合作的重要表现。

(三) 排播要求真务实

排播真实,是新闻从生产真实到播出真实的重要保证。做到排播的求真务实,两个环节需要保证:

串联词真实。串联词让单则新闻与其他新闻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新闻节目。串联词部分是主持人风格与栏目定位、频道定位的综合展示,有衔接作用、点评作用。尤其在点评部分,主观成份很重,常带有本台观点的色彩,要保证有的放矢。

新闻流真实。以上关于央视新闻报道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新闻流不真实事件。导致新闻流不真实的常是时效、疏忽等缘故。这点应该是相关责任人应当杜绝的。

通过这样三个过程,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以客观主体的方式介入、参与到输出,在客观层面上相对保证了新闻的求真务实。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电视新闻要在主观层面上保证求真务实,本文接下来从逻辑真实展开论述。

二、逻辑要求真务实

   (一)事理要求真务实

电视画面会说话,但电视画面也有说假话的时候。对新闻事实认识上的偏差,会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将新闻的真实度等同于有选择的事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现象有所侧重地采访,通过对事实的陈述来表达自身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现场镜头都经过设计和特定处理,主观意识在报道中起了很大作用。

2、现象代替本质。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都准确,做到采访真实,是客观现象的真实。客观现象的真实未必等同于主观报道的真实,对现象的报道与全局判断需要一个适当的评判标准。

3、局部代替全局,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还原事实的原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并不等于可以过分渲染细节的真实。电视记者捕捉细节、捕捉现场,还原新闻现场,在主观运用上,要有适度原则。

电视媒体记者在处理报道时,面对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事理真实,应当尽可能克服可能出现的偏差,多积累,要客观、全面,求真务实,不让新闻失真。

(二)技术要求真务实

郑州电视台陈玉成、汪永鹏在《试论电视新闻的叙事方法》里,对电视画面和现场声响作为记录和叙述新闻事实媒介的时候,提出了电视新闻的特征:保留了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可以再现新闻事实的场景以及过程;遵循画面规律,如光线、构图、蒙太奇等;因为具体,所以不容易产生歧义;叙述手法的单一性,即时间坐标上的单向叙述;因为只能“剪辑”而不能概括,所用叙述时间较长;对于抽象内容难以记录和叙述。然而,正因为这一技术因素,观众会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

出现“被欺骗的耳朵”和“被欺骗的眼睛”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技术处理、解说技巧改变电视新闻原本要表达的内容。二是透过技术处理改变电视新闻的表达形式。在画面上,则通过光线、长镜头、合成等方式,改变视觉效果,塑造各种不同的现场情境。电视新闻记者在使用技术制作电视新闻,应当尊重新闻事实,合理利用,保证技术真实。

(三)艺术要求真务实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电视集画面、声音、特技、符号、文字等元素于一身。电视新闻是电视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应该追求艺术真实。电视新闻追求艺术真实,几种艺术语言值得关注:

1、注重新闻的叙述方式。新闻叙述方式越来越多元,比如现场直播、记者现场出境、人物现场和同期声串接,都是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

2、注重主持的播报方式。主持人是笑脸相迎,还是满脸沉重,都是可以追求的呈现方式。

第7篇:新闻两则范文

【关键词】新闻标题;文化差异;分析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标题是用来说明消息内容,并通常以醒目的文字和字号出现在消息之上的简短文字。标题的重要功能在于以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标题能决定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1]在新闻报道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标题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是否会选择这条新闻进行阅读,会影响到这条新闻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效果。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新闻标题的文章都是从英汉翻译角度或者是中英文新闻标题的特征方面来研究的,进行新闻标题的中英文化差异研究的比较少,笔者就通过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是指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着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文化差异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以及人类语言的结构体系、词汇组成和词义内涵而产生的不同,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国文化习惯从直观上、整体上看问题,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因而导致逻辑语言上的种种差异。在生活态度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偏重实用,而中国人则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如果不太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对于英语新闻标题不仅不能理解其精彩之处,反而会曲解其真正的含义。新闻标题的翻译和其他文体的翻译一样,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准确地理解新闻标题中所传递的信息,就要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中英文新闻标题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思维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中英文新闻标题在遣词造句以及表达方式上既表现出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别。二者的相似之处首先在于都具有文字简洁、语言简练和真实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选择新闻、阅读新闻和理解新闻。其次,二者都讲究突出核心词汇,避免生僻的词语,最大限度地节省空间。新闻标题语言形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文标题比较含蓄,英文标题则更加尖锐。这主要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般讲究含蓄。中国人是螺旋式的思维方式,说话及行文大多先做好充分的铺垫,最后得出结论。而英美人是直线式思维的方式,一般不绕弯子,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新闻标题语言形式上产生的差别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

人民的诗人艾青停止了歌唱

(《文艺报》1996年5月10日)

这是一则关于著名诗人艾青辞世的新闻,该标题运用了讳语手法,委婉的修辞格,既准确地表达了信息,又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艾青的敬仰之情。

Donors Worried by Clinton Campaign Spending(希拉里巨额竞选花费令捐款者担忧)

(THE NEW YORK TIMES,Feb.22,2008)

这是一则出自《纽约时报》的新闻,是关于美国大选在即,候选人希拉里在竞选中花费的巨额开销给竞选的捐款者带来忧虑的报道。从标题中读者就会对所涉及的具体报道作出自己的判断。英美人的直线性思维在这则新闻标题中很清楚地体现了出来。

(二)表达方式

在表达方式上,中文新闻标题比英文新闻标题要更加讲究文采及对仗和押韵,更显典雅简洁,喜欢使用“四字格”的词组,包括成语与非成语。“四字格”的词组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方法,具有构型短小、含义深刻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此外,这样的表达方式匀称均衡,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例如:

魂牵梦绕大草原

(《人民日报》2001年3月13日)

浮光掠影明斯克

(《海外文摘》2001年第二期)

又如:

中国电视30年:精彩纷呈 波澜壮阔

(人民网,2008年10月17日)

在这则新闻的标题中,使用了两个成语――精彩纷呈、波澜壮阔,这两个成语准确传递出新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看到标题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中国的电视事业在30年的时间里日新月异,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成语的使用也使得标题的长短符合制作要求,言简意赅。

而英语的新闻标题一般比较简短,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讲究质朴、明确、陈述事实,很少有辞藻堆砌、冗长累赘的现象。由于英语文字本身相对较长,所占字符空间比较大,因此在标题上的用字十分节省。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版面上容纳更多的信息量来满足读者的需求。新闻标题要求高度精练,所以省略句、缩略词甚至即兴合成词等被广泛使用。为了节省版面,英文的新闻标题一般只有一行,系动词、助动词、连接词、冠词等在大多数标题中都被省略,多使用单层式的标题,即只有主标题,没有引题和副标题,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单层式的标题也能极大地节省时间,提高排版效率。例如:

Hotline to connect China, India leaders(热线将连接中国和印度两国领导人)

(CHINA DAILY, Apr.8, 2010)

Dozens killed in Yemen clashes(也门冲突造成多人受伤)

(CHINA DAILY, Apr.25, 2011)

以上引自《中国日报》的两则消息完整的表述应为Hotline is to connect China and India leaders,以及Dozens people were killed in Yemen clashes。第一则新闻的标题中省略了be动词,把and 换成了逗号,第二则新闻的标题中省略了be动词和很明显的主语people。通过省略的处理手法使标题突出了核心词汇,达到了简练、精悍的效果,使人看后一目了然。

(三)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中国和西方的新闻记者对于所报道事物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新闻传播事业代表了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因此在对新闻的选择上必然会体现出该集团的立场,同时也代表了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价值观的不同在中英新闻标题中也各有体现。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英美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两种文化之间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英美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

如果对体现在中英文新闻标题中的价值观的差异不能做到真正认识两种语言的本质,熟悉中英价值观的不同,那么就会对语言的理解造成很多障碍,也就不能准确地翻译出新闻的标题,自然就会误导读者。例如:

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民间力量爱心涌动

(社会焦点新闻网,2009年8月3日)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华商报》,2011年8月10日)

以上两则新闻的标题充分体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价值观的核心是社会和谐,关注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体现了很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

而英美人相对于中国人来讲更加强调个体。在英美社会,个人的利益至高无上,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以“自由”“独立”“竞争”等特性塑造了他们外向的性格和价值观。他们倡导的是以个体意识为核心,强调的是个性、个人利益、个人权利。新闻标题的选择也多从个体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例如:

For more pets,death comes at home(多数宠物家中离世)

(THE WASHINGTON POST,Sep.27,2011)

这则刊登在《华盛顿邮报》上的新闻,标题简洁,主要关注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的宠物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宠物的主人对它们死亡地点的选择。

Black Friday Shoppers Fan Out in the Night (黑色星期五 购物者晚间愉快购物)

(THE NEW YORK TIMES,Nov.25,2011)

这则新闻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正中间的醒目位置,反映了美国消费者在感恩节假期愉快购物的事。感恩节过后的星期五,不仅是感恩节后的血拼日,也是圣诞购物季的开始,许多美国人纷纷上街抢购圣诞礼物。价值观的不同,使得英美新闻记者更喜欢关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所以,节日购物这种在我们看来本是极普通不过的事情,也可以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

此外,媒体编辑还可以在制作新闻标题的时候,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政治观点,反映自身利益集团的价值观,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对于很多相同事件的报道,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新闻标题制作的视角也是大相径庭的。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包装、传播的眼睛,是最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文字。标题是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部分,一则新闻能否吸引人,标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标题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反之,特定的社会文化也会对标题语言有制约作用。不同语言的新闻标题反映了不同语言文化的特征及其背景,所以中英文新闻标题会在具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点之外兼具各自鲜明的特征。只有对中英文化差异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读懂一则新闻标题并明白各自特色以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才能忠实于原文,正确地翻译出使读者能准确理解原文所要表达含义的新闻标题。

参考文献:

[1]马建国,马桂花.新闻英语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20.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59.

第8篇:新闻两则范文

在版面编排上,两则消息分别占据了该版上半版和下半版。编辑为它们各配发了一幅图片―――“事发现场模拟图”。其中,《孕妇》的模拟图是这样的:编辑仿真模拟了一幢九层的楼房,一个巨大的朝下的箭头号勾画出了孕妇坠楼的全过程。箭头的起点、中点和末端分别画了孕妇三种姿势,来表示“开始坠楼”、“下跌之中”和“触地而亡”。在模拟图的右下角,叠放了一张小图,两名男子正在屋内打麻将。一条由粗到细的线段由小图直指楼顶孕妇坠楼处。《发廊女》的模拟图为:在一幢十几层的楼房的楼下停着一辆轿车,一男子搂着发廊女进了楼房,后来,发廊女死在了轿车旁边的水泥地上。两个大大的箭头号一个向上,一个朝下。

笔者认为,《南都》的这个版面是有问题的。这里,撇开几乎已是老生常谈的社会新闻在文稿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谈,我只想评价一下这两幅“事发现场模拟图”,并分析由它们所透露出的病态的新闻心理。

这两幅“事发现场模拟图”其实就是“新闻仿真图”。什么是“新闻仿真图”?一位研究者在《新闻仿真图:别具魅力的版面语言》一文中为它下了这样的定义:“新闻仿真图是指为配合新闻报道,以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三维软件)为依托而制作的摹仿、模拟真实事物或场景的图片形式。”①作者认为,新闻仿真图具有如下传播优势:“再现无法或未能记录的现场场景”,“对宏观和抽象的事物进行诠释”,“对新闻发生地的位置或客观事物的结构进行剖析”,“新闻仿真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心理”,最后,“新闻仿真图还切合了读者的审美心理”。②毫无疑问,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新闻仿真图的确能够发挥这些传播优势。不过,遗憾的是,《南都》的这两幅新闻仿真图,显然是运用失当的案例。

失当之一:背离事实的仿真图

新闻仿真图在“证实性”方面比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照片,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它是利用电脑模拟出来的,它虽然能够“仿真性”地展示出某一新闻事实系统内部的某些主要方面―――人物、事物以及相互关系,但它不可能具有新闻照片的证实性―――被看作是实际场景之比较可靠的映像。当面对新闻仿真图时,我们通常都能理智地意识到,在“新闻事实”与“新闻仿真图”之间并不存在可靠的“证实”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的是“技术模拟”关系。

尽管如此,在制作新闻仿真图时,编辑应当尽量使仿真图中主要的构图元素与主要的新闻事实之间相一致。否则,文字稿中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仿真图中所模拟的事实之间,就会失去一致性。

根据《孕妇》的文字稿的报道说:“记者前天晚上在现场看到,死者穿着浅绿色秋裤,长袖睡衣,腹部隆起,横倒在南晖苑南晖路21单元的楼下。”但遗憾的是,在仿真图中,坠楼孕妇的穿着却是―――浅绿色的睡衣,酱红色的裤子。再来看《发廊女》报道。文字稿报道说:“该发廊位于一栋总高为6层出租楼的1楼,门面不大”,“案发地点则在总高为4层的出租楼的1楼”。由于人命关天,因此,这些数字都是极重要的基本事实。可是,制图编辑却简直把仿真图误作了11层楼!细节上的疏漏,带来的是如此巨大的信息背离,不免令人啼笑皆非。

制图编辑必须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新闻仿真图绝不是兴之所至的“自由创作”,它在相当程度上要受制于“新闻事实”这一客观基础。

失当之二:视觉化的新闻戏剧

《南都》的这一版面犹如一个戏剧舞台,上演着两出社会悲剧。在新闻《孕妇》中,出场人物有:记者、死者孕妇、孕妇的婆婆、一邻居、报警的岑女士、救护员、孕妇的丈夫、死者隔壁的黄女士、警察;在新闻《发廊女》中,出场人物则有:记者、死者发廊女、警察、死者老乡曹某、一魁梧男子、一瘦削男子、与魁梧男子聊天的发廊女、治安联防队员、扫地的发廊女、三楼的黄先生。不过,真正引发出一种令新闻“换挡加速”效果的,却无疑是两幅新闻仿真图的出场。这里的“换挡加速”指的是:以文字进行叙事的新闻升级成了一种“视觉化的新闻戏剧”。之所以言其为“换挡加速”,是因为:两篇文字性的叙事基本上都遵照了“客观报道”的写作技法,其中流露的情感还是比较内敛的。但两幅新闻仿真图却形象直观地把最核心的新闻事实给“视觉化”了。“视觉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使新闻由文字性叙事的相对内敛走向了仿真图的裸的外露―――“直观的展示”。

对于这种“视觉化的新闻戏剧”,应该持批评的态度。其一,它对于两个社会悲剧事件的报道是煽情而夸张的。《南都》绘制的仿真图―――容易给读者一种冷漠的感觉。从这两幅仿真图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媒体的人文关怀。其二,新闻仿真图使用了丑化的手法。编辑在为《孕妇》制作仿真图时,对孕妇的丈夫进行了丑化。为了突出孕妇的丈夫与牌友搓麻正欢的情景,制图编辑就把他画成上身,下穿短裤,右脚蹬在凳子上。就客观方面而言,这显然不符合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气候特征。不过,由此歪曲的处理,读者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出其中的负面含义―――“嗜赌成性”。

失当之三:视觉化的媒体意见

引发笔者去思考“视觉化的媒体意见”的触媒,不是别的,正是两幅新闻仿真图中的三个箭头号和一条由粗到细的线段(大致也可将其视为一个箭头)。制图编辑利用它们,为两幅仿真图注入了浓厚的主观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孕妇》报道中客观的新闻事实。文字稿的最后一段写道:“对于孕妇的死因,附近有居民猜测,可能是丈夫经常在家里打麻将,孕妇屡劝不听后无法忍受,心一凉,这才走了绝路。这种说法未能得到当事人和有关部门的证实。而报案人岑女士则表示,尸体于昨天凌晨4时许被拉走,警方在其家中做笔录时曾透露,目前暂时不能排除谋杀的可能。”由此可以知道,警方还没有调查清楚孕妇的死因,不排除“谋杀”的可能;而附近居民猜测可能是“自杀”。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新闻仿真图。在仿真图中,制图编辑利用一条线段和一个箭头,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两幅图片(小图叠放在大图右下角)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因果逻辑关系的视觉印象:朝上的线段的起点是在灯火辉煌的家里“兴高采烈地打着麻将”的孕妇的丈夫,终点则是楼顶的孕妇。接着,孕妇沿着一个箭头所示的轨迹坠楼,触地而亡。这里,视觉化的因果逻辑就是:原因―――丈夫搓麻将,结果―――妻子跳楼。

《发廊女》报道的文字稿写道:“死者老乡曹某称,案发前她看见对面路边一辆汽车上的两名男子被老板娘带进发廊,其中一人很快与死者上了4楼出租屋。不久,曹某就听说老乡被杀的消息。曹某称,凶杀案疑与嫖资纠纷有关”,“守在现场的治安联防队员交谈时也怀疑案件原因可能与嫖资纠纷有关。目前,案件的有关情况警方正在调查中”。由此可知,有人猜测可能是“谋杀”,但警方尚未表态。再看看仿真图。仿真图里最引人注目的构图元素是一上一下的两个箭头号。第一个箭头的起点是一男子搂着发廊女准备上楼,终点是到楼上的出租屋去进行交易。第二个箭头的起点是出租屋,终点是发廊女倒地身亡。两个箭头合在一起所表示的,不仅是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更是一种因果关系。一句话,箭头几乎是为读者强制性地建立起了一种视觉化的逻辑关系:原因―――嫖资纠纷,结果―――男子杀害发廊女。

显然,上面的两种因果逻辑关系正是制图编辑所刻意强化的,它代表的并非警方调查而得出的实际结论,而是编辑自己的主观猜测。在《孕妇》和《发廊女》两则报道的文字稿中,参与采写的几位记者基本上是在进行客观报道。在对死因问题上,记者们都并未自己作推断,而是采用客观报道的通常做法―――援引不同消息来源的话,以示客观。但遗憾的是,制作仿真图的编辑却显然缺乏客观报道的专业意识,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再外露不过的“视觉化的媒体意见”。

第9篇:新闻两则范文

一、新闻策划如何体现“跨界思维”

1.以大视角、大文化来关注新闻热点。

新闻策划建立在关注热点新闻的基础上,但对待任何一个领域的新闻热点,新闻策划的执行者都应该跳出这个领域,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上,以大视角、大文化来看待这个热点,这是运用“跨界思维”的一个前提。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沈阳晚报》在震后第三天就提出了从文化视角切入,以人文关怀来弥补地震带来的心灵创伤,并策划推出了“六君子书画义卖”活动,邀请文怀沙、晏少翔、杨仁恺等书画名家义卖作品,同时,又推出了在四川建立“仁恺小学”的活动。这两个活动将社会焦点和文化名人结合起来,共筹款60余万元,为灾区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份努力,并让媒体在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

2.用创造性思维去提炼策划点。

新闻策划的首要任务是提炼新闻点,“跨界思维”的运用则是对新闻点的“重合提炼”。它不但使新闻发生领域新闻点的提炼更精准明确,而且增加了延展性、社会关注度和厚重性,并具备自身媒体的个性,是别人很难再重复做的。新闻策划的核心是创新。如何用创造性的思维去提炼新闻点,是跨界新闻策划的关键所在。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国数十家媒体聚集沈阳采访巴西足球队。考虑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而北京奥运会实际上也是一次中国文化最好的宣传,沈阳晚报推出“沈晚有礼”活动,将 “将” 、“帅”等书法作品分别送给罗纳尔迪尼奥和邓加,用传统文化中的“将帅之和”来预祝巴西队取得好成绩。这一活动,巴西环球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全国有百余家媒体报道、转载。

3.以敏锐的政治高度来把握新闻热点。

好的新闻策划,既能让读者高兴,又能让政府满意。新闻策划的“跨界思维”,同样离不开以敏锐的政治高度来把握新闻热点。2009年8月29日,享誉世界的沈阳钢琴家郎朗首次回家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沈阳晚报》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提出了“请郎朗担任沈阳市形象大使”的倡议,得到了郎朗和沈阳市政府的认可。郎朗随后为沈阳拍摄了宣传片,为向世界宣传沈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新闻策划的服务方向是多元的,要做到雅俗共赏才是真正的成功。

二、“跨界”新闻策划要遵循的原则

新闻策划无论如何策划都离不开新闻的本体,因此,“跨界思维”的运用也要遵循新闻的原则。

1.可受性原则。就是新闻策划对于读者的可接受的程度。“跨界思维”关注的焦点必须是大多数受众关心的热点。

2.时新性原则。新闻的本质是新。“跨界思维”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来策划和运作活动,要有较强的新闻性,不能违背新闻规律。

3.深度原则。这是“跨界思维”运用成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让新闻策划超出原有新闻点的深度和广度,才是“跨界思维”的目的。

4.前瞻性原则。获取大量的信息是“跨界思维”运用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记者要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要将新闻触觉伸展到各个角落。

三、“跨界”新闻策划应注意的问题

1.排斥个人意见。策划需要集中智慧,尤其是一线的编辑、记者对新闻本身了解得更为透彻,他们的建议对跨界新闻策划是非常必要的。集思广益是运用“跨界思维”策划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

2.小题大作,难以引起共鸣。跨界新闻策划需要在不同领域内找到共同点且是社会热点,不能滥用,否则很难引起共鸣。

3.缺乏充分准备,虎头蛇尾。跨界策划能否成功取决于最终的实施成果,如果只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不对报道时机、难度、可行性、物质支持等方面做充分准备,最终可能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

4.只注重内容策划,忽视形式策划。一些新闻策划偏重于内容,而忽略了形式,在版面支持、版式设计、栏目设置等方面都没有做好,最终会让新闻策划大打折扣,难以到达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易圣华:《新闻公关策划实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