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精选(九篇)

国有企业会计准则

第1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国有企业;影响

虽然目前新准则仅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实施,但是国有企业全面施行新会计准则是必然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第22届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称这套体系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国有企业已站在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大门口,一些企业已经逐步开始进行试点。新准则作为日趋全球化经济社会的通用规则,对国有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稳健地跨入这扇世纪之门,是国有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以及监管部门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新课题。

一、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剖析

1.新会计准则将对整个企业的运作产生根本性影响。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财务会计就是记账编报表,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忽略了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片面和滞后,企业的经济活动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全面及时地反映。虽然原准则对财务信息也有相关要求,但很多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实务中没有真正做到全面性和前瞻性。而新准则强调会计信息需要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将财务会计工作提高到企业经营活动核心的高度,强调企业需要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证财务信息能够可靠、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同时,新会计准则更着眼未来,要求财务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有前瞻性和指导作用,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因此,不论是从深度不是从广度来看,新准则对企业都具有深远影响,新准则对企业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求企业的每个人、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都参与到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活动之中。

2.新会计准则对原会计准则进行了颠覆性改革。这一改革不仅是内容上的丰富和更新,更重要的是会计原则的改变和新会计概念的引入。

2.1 新准则在理论上改革了会计核算基础原则,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唯一的基本原则,而更强调了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允价值”概念在新准则中广泛运用,将大幅改变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改变了以前我国会计核算一直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计价基础,意味着市场价值体系的重估。例如,若企业发生1万元的经济业务,在原准则下,按照1万元入账大多不会错,但在新准则下,按1万元入账很可能就错了,经济对象的公允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都需要在会计处理时充分考虑。

2.2 新准则引入了新的会计概念,比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产等。尤其是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将原来的股(债)权投资、应收(应付)款、货币资金、银行借款、金融衍生产品等原先不同性质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纳入同一概念范畴,并规范会计处理。随着国内企业经济金融环境的完善和复杂化,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能够为企业处理各种复杂的经济和金融业务提供理论和实务平台。

2.3 新准则在内容上也进行了扩充和细化。一方面对一些特殊经济事项进行了具体规范,如股权支付、政府补助、职工薪酬、企业年金等;另一方面对一些特殊行业首次进行了规范,如农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保险业等;此外,新准则对信息披露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范,如财务列报、合并报表、每股收益等。 由此可见,新准则的实施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重大变革,将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将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

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有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国有企业规模大、子公司众多,一些企业存在信息脱节滞后问题,要做到信息的及时正确并非易事。而在新会计准则下,很多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原始信息并非仅仅是财务方面的信息,且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保证集团内部信息沟通的畅通和正确。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会计处理的正确公允。新准则在会计政策、确定会计处理方面给予企业管理层相当大的选择范围,比如金融资产的划分、公允价值的确定,管理层的意图和判断将对经济交易的价值确定和会计处理产生很大影响。会计处理的具有一定自由度,目的是避免简单划一的硬性规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然而也势必给舞弊和操纵利润提供了机会。因此,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内控系统能够保证企业对信息的会计处理准确公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实质意图,而不受或少受某些个人意志的影响。

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会计准则强调的是对交易的经济实质理解而不是对会计准则的生搬硬套,很多方面需要的判断能力超过了财会人员的专业范围,因此企业的财会人员和企业的管理人员若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会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和运用,甚至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漏报。所以,对企业各级人员进行恰当培训也是顺利实施新准则所必不可少的。财会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会计专业水准,以处理复杂的会计核算;而管理层也应该掌握新准则的基本理念,了解新准则对业务流程、经营决策的影响,尤其应深刻认识到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是整个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的任务,而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事。

三、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具有深远影响,这不仅仅是因为新准则的复杂性和革新性,也是由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我国的国有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走国际化道路,同时又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必须打一场有准备之仗,在各个方面为实施新会计准则打好坚实基础,确保向新准则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 .

第2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47-02

我国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联合颁布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许多规定,但是由于我国小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变的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制定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小企业实施会计准则更有意义。

一、我国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通过知网检索“中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发现:国外关于会计的最早研究是陈于1980年时发表的《日本会计学现状》,而我国对小企业会计的最早研究是丁平准于1984年在上海会计期刊发表的《我对会计原则的几点看法》。由此可见,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是有着长远历史背景的,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纵观当今社会的产业发展形势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其他地区,都普遍存在着中小企业,而且小企业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根据每年的新闻报导得知,小企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无论是在社会就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小企业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都占据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是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与此同时,也推进了城市化进程。[2]

(二)促进就业

小企业拥有其他类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小企业规模小、业务简单、容易管理、贴近人民生活,具有很大的实用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小企业数量众多,势必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况且小企业的标准要求并没有像大中型企业那么高,这对于要就业的千千万万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就业选择。小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转肯定离不开会计的勤劳工作,因此小企业的发展还能吸收大批的会计人员去就业。当然小企业不只是只有会计一项业务,还需要办公、洽谈业务、对外翻译、和其他企业或是相关部门合作交流,也需要清洁环保人员的加入,所以小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人士的支持加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三)为创业者提供选择

小企业是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下创业正是社会热潮,由于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融资少的先天优势,吸引了很多想要创业的人。[3]创业的人有一定的资本和一定的企业意识,创立一个小企业将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赶在创业形式大好的时刻,小企业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

二、中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小企业中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当专家学者和企业工作者还没有解决好上一个会计问题时,下一个问题就接踵而至,如此循环,导致我国小企业会计问题越来越多。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就提醒当今社会不能对会计问题置之不理,而是要求相关人员要在自己的岗位关注企业的发展,解决好一系列问题,只有这样,我国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一)专门针对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度并不完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企业会计准则必须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双重检验的会计准则才是完善的准则。各国的企业会计准则都是针对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而设置的,特地为我国小企业制定的会计准则几乎没有。[4]如果小企业要独立好好的发展,没有专门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保障,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为了促进我国小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急需相关部门制定出完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的发展速度根本不一致,况且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颁布,这样的情况严重反映出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5]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企业会计准则都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与企业发展在同一水平的企业准则才能更好为企业发展服务。因此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实现与大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必须使制定出的准则符合我国小企业的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小企业会计的发展需要。

(三)我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并不高

会计准则的作用是辅助企业的发展,一般说来,高质量的企业准则对企业的发展起着正的导向作用,反之则阻碍企业发展。由于会计准则可用来保护各国的经济利益,而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的程度也很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相互遵守一致的会计准则,而不是企业只用质量并不高的会计准则来为本企业谋取利润。很显然企业的发展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大环境下运转,这就要求各小企业要努力提高会计准则在相同或相似交易与事项会计处理时候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我国在1991年制定、1992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跟不上我国小企业飞速发展的步伐。[6]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经过我国小企业会计发展的现状调查制定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会计准则。

(四)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国情,为我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服务的会计准则得到了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这样的会计准则的服务对象中并没有小企业。后来虽然制定了一些关于小企业的会计准则 ,但由于准则并没有与时俱进,准则体系也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效果甚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究其原因,内容设计的某些不足导致了小企业本身缺乏执行的内在动力,制定对执行主体的界定不够清晰,制度转换亦不具有强制性。

三、关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策略

从享受国家政策待遇的角度来讲,小企业绝对不能跟国营企业或者大中型企业相提并论,这就要求我国小企业内部要做出显著的改善赢得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关怀。虽然现在人们生活在法治社会,但纵观当今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单薄,即使是小企业的一把手也不排除不懂法律的可能。况且小企业的会计一般是毕业生刚毕业后很可能选择的一类工作,相对国企高层次的会计人员来说,小企业会计的懂法程度就比较低下了;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的一些特性,会计的审核或是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公开透明,会计准则的体系并没有完全建构起来。基于上文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本文将提出如下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受相关法律的制约。可想而知,法律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发展要符合我国社会的基本法律,企业会计的工作性质也是由法律决定的,同时企业会计的正当利益将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企业会计都应该义不容辞地使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合乎国家法律,努力提高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二)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监督

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定准则来约束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任由不太懂法的会计去干的话,这样的企业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法律的风险而倒闭,这对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企业的合法发展脱离不了社会的监督,没有监督就容易随心所欲,不合法合作的机会就会成倍地增加。企业的全方位发展当然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发展,企业的最大利益即指各工作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都能物尽其用,为企业利益贡献出最大的贡献。这一切的前提是有效监督的保证。企业的会计准则决不能以损害会计的利益为牺牲获取企业内部的利益最大化,而是相关人员应该在制定充分保障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基础上为企业未来发展考虑。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监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国家层面:我国既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小企业发展,同时也要监督小企业;2.政府层面:有关部门应随时随地关注小企业的发展动态,监督小企业的发展方向;3.社会层面:社会公民应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尽公民义务;4.企业内部:企业股权拥有者应该相互监督,齐心协力为企业发展做表率;作为企业内部工作的会计人员,要提高自我的法律意识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监督企业的发展。

(三)对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要化被动为主动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内因起决定作用,同样的道理,对小企业的发展来说,一个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度往往起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7]一方面,企业被动执行会计准则,往往会问题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企业主动实施执行相应的会计准则,通常会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只有主动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内部的主要问题才能够又好又快地解决。

(四)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小企业审计模式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努力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中去,这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国各小企业只有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有无限的潜力。相对大中型企业来说,目前小企业还没有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审计模式,只有制定适合小企业发展的审计模式才意味着找到了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也只有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小企业审计模式,我国的小企业才能富有生命力更好地发展。

我国小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小、业务简单、需求不同等特殊性,使得在执行会计准则时难度比较大,成本比较高,情况比较复杂。因此,针对小企业的特殊性,必须制定适合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为此,小企业的审计模式必须立足我国小企业基本国情。

第3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税法导向

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加强小企业管理,促进小企业发展,经过广泛调研征求意见,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相关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鼓励提前执行,2004年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同时废止。新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准则部分,包括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等9章内容;二是《小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账务处理》,相当于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包括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解读《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有利于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执行。

一、适用范围明确具体,行业覆盖面宽

与2004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范围更加具体,覆盖行业更加宽广。

1、明确了具体的适用范围。2011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联合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与此相对应,《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一是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二是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三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同)”。同时第八十九条还规定,“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微型企业标准的企业参照执行本准则”。这些规定不仅十分具体地明确了适用范围,也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会计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

2、解决了原制度标准模糊的问题。《小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新企业划型标准,解决了原制度标准中几个模糊的问题。一是解决个体工商户的适用问题。原制度下,个体工商户适用的是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这使规模相似但性质不同的企业不具有信息的可比性,而目前按照四部委企业划型标准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可以参照小企业进行,那么,作为规范小企业制度标准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无疑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二是解决了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的会计准则适用问题。原小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范围中不包括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使这两种企业一度陷入比个体工商户更尴尬的境地。《小企业会计准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使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有了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遵循,也进一步完善了企业间的信息可比性问题。

3、扩大了行业覆盖面。《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相比原制度的覆盖面有显著扩大。

二、有利于与《企业会计准则》有序衔接

我国于2006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有效实施,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不包括小企业。为适应小企业发展壮大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准则设计上与《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有序衔接,在准则实施上采取了积极稳妥的制度安排。

1、会计科目名称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使有序衔接具有可操作性。一是取消了部分会计科目。与原有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待摊费用、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待转资产价值等一级科目。二是增设了相关会计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增设了预付账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周转材料、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递延收益、研发支出、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等一级科目。三是变化了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如现金、材料、应交税金、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等,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科目基本一致。这就意味着,当以后小企业发展变化不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时,则能够顺利地衔接到《企业会计准则》,从而有利于降低小企业会计规范的转换成本。

2、允许小企业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有序衔接提供了操作指南。《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符合该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该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该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该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该准则;执行该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上述规定为本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序衔接提供了操作指南。

第4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准则 会计操作 财务报告

一、发展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势

国际上一些会计组织对中小企业准则框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国际会计协调问题上发表了若干的建议和指南,将国际准则适用企业划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别采用国际统一会计准则,第二、第三级别适当降低操作难度和降低复杂性,根据企业的适用范围采用适当的会计实务操作和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9年正式了《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至此引发国际上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的全球效应。

欧美各国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一直持续关注或反复修正。英国属于较早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国家,在1997年就实施《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数次修订。加拿大在1999年采用差别报告原则,美国对中小企业实务操作也提出差异性处理,但始终没有采用分立的会计准则,但是很多美国的中小企业选择采用IASB的方式披露会计信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会计制度设计方面紧密合作,虽然没有采用分立的会计准则方式,但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均采用差别报告方式。

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

国际上各国的情况表明,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中小企业的会计处理应有别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些中小企业不应将繁琐的大型企业会计处理模式完全套用而背负会计超载的压力。各国采用的减负方式各有不同,无论是英国等国家采用的分立法,将中小企业准则独立于企业准则之外;还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为代表采用的一体法,在统一会计准则框架下采用差别报告制度,都达到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过于繁缛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满足内部、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分立法是将中小企业界定后,根据具体情况,独立于大型企业之外重新编制一套新的准则制度,与现有的准则制度并列,以此单独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有具体的操作指南。一体法是构建一个会计准则框架,中小企业在大的框架内特殊处理中小企业问题,在准则报告中提供报告豁免条款,增加小企业的应用要求。这就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必须全面考虑到中小企业实体报表使用者对特殊问题的需求,准则的制定将更加详细完善,涵盖各类型企业具体实务。但是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负担,即需要在大的主导准则条款下去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特殊准则。在戴维・苏塞娜《差别报告框架:中小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指南的回应》一书中提出:从短期看,分立法比较理想,从长远看,一体法更可取。

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

采用独立的准则方式,就需要全面考虑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内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与其他准则之间的关系、如何简化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简化财务报告列报与信息披露等问题。国际会计组织机构ISAR与IASB都进行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了基本的准则框架。应包括:

(一)前言

前言中应将中小企业的特殊性质进行阐述,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独立性、制定目标、制定原则与依据、与其他准则的转换适用等问题进行说明。

(二)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应界定中小企业的范围,将企业标准化细分,使符合标准的企业参照准则执行;确定中小企业会计要素名称、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组成。

(三)主体内容

应对重点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报告的规范化。结合其他准则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简化。IASB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就有三十余项国际会计准则与八项财务报告准则,阐述交易的规范事项。内容制定中一方面要界定哪些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纳入中小企业会计范畴,另一方面要考虑这些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如何在中小企业使用中实现简化确认、计量、披露、报告。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保持准则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四)补充内容

在准则中涉及的术语应归纳总结,制作术语一览表列示于正文之后,标注于正文索引中,便于查阅使用。还需列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与整套企业会计准则对照表,反应两种准则的关系。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问题,包括立项目的、研讨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对正文内容进行佐证。也便于信息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中小企业准则制定的依据、考虑的事项和出发点,更好的使用准则,降低使用成本。最后在补充内容中应提供一个参考实例和具体应用说明,形成具体的应用指南,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第5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中第9段明确指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拟应用于所有以营利为导向的主体的通用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以营利为导向的主体包括从事商业、工业、金融及类似活动的主体,不论是以公司还是以其他形式组成。”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也无疑是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也指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但是在这些文件或公告中,并没有指明这些准则适用于什么样规模、什么样经营模式的企业。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可以采用,非上市公司或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同样适用。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世界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的所有企业都被要求采用这些准则,也不是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被要求采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正是因为有必要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才需要研究这些准则的适用范围问题;正是因为需要研究这些准则的适用范围问题,才有必要研究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位问题。其实,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位模式,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现有会计准则体系的关系;二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

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准则体系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仅仅限于中小企业,那么非中小企业就应该遵循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两套会计准则体系:一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体系,不论什么行业、什么组织形式的企业,只要符合准则中规定的中小企业范畴,都应该遵循这套会计准则体系;二是适用于非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样,不论什么行业、什么组织形式的企业,只要不符合中小企业的界定,都应该遵循这套会计准则体系。两套会计准则体系的关系表示如图1。

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与现有会计准则体系相并列,可以清楚地看出两套会计准则体系的本质区别,也非常容易让不同适用范围的企业接受与采纳。从会计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与非中小企业有较大的差异,需要建立一套特殊的会计准则体系。但是,作为一套会计准则体系,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基础(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下同),包括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和财务报告体系等;然后,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中小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收入等准则。而且,这些理论基础和具体业务准则的规定与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有着一定差别的,并且是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这将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是否需要重新确定中小企业会计的目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非中小企业是否不一样?中小企业应该设立几个会计要素?中小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有什么特殊要求?财务报告体系有何不同?规范每一项业务的具体准则是否必须与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会计准则制定者可以根据中小企业的特性来研究并决定这些问题,但是,这样做,准则的制定成本会大大增加,而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带来准则遵循中“选择难”的问题,尤其是当企业可能在中小企业与非中小企业之间徘徊与往复的时候,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会计准则体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在转换时要重新接受与采纳一套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也会增加执行成本。

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为一个具体会计准则

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个具体会计准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无须建立单独的理论基础,直接和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遵循同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这个具体准则实质上就是其他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浓缩,或者可能会采用“指向”的方式;另一种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基础与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可能会有不一致,在这个理论基础指导下,再去规范具体业务。这两种模式下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表示如图2。

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否为具体会计准则的简化

中小企业遵循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成本高而效果不能抵销成本,因此,可以简化会计准则。但简化会计准则,并不是一定要单独建立一套会计准则体系,也不是要重新建立一套理论基础,而是在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下,简化确认与计量,简化信息披露。在这种要求下,完全可以在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各项会计准则中,增加一项内容,即“中小企业的应用要求”。

四、中小企业会计准则模式的选择

上面介绍了三种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定位模式。这三种模式都能够体现出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地位与作用,各有特点和优缺点,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模式作为发展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模式。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主体》(征求意见稿)来看,所选择的是第二种模式:一个具体会计准则。这个准则和其他准则是并列的。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小型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它所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不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却是将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适用的会计准则放在一起,没有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会计准则来对待。

第6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一、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历史背景

近年来,各国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及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有别于大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并没有声明其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仅适用于或者主要适用于在公开资本市场上交易的上市公司,结果许多发达国家和某些较小的新兴经济发展中国家在所有企业均使用国际会计准则。虽然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在执行上存在着困难,但也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实施国际会计准则的成本太高,以致于出现背离国际会计准则执行不严、实施质量不高等迹象。

鉴于中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在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2000年7月日内瓦召开的第17次会议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处向大会提交了题为《中小企业会计》的讨论稿。Www.133229.cOm2001年9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8次会议上,各国专家围绕制定中小企业会计指南的指导思想、必要性基本框架、中小企业的分层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的取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02年10月,isar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9次会议上,主要讨论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工作组针对现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综合考虑其他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会计标准的基础,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普遍意义的经济业务的报告模型。这样作为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者的iasb,成为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佳选择。可见,中小企业会计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对于iasb来说制定一套单一的高质量、可理解和可执行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准则势在必行。

二、iasb取得的成果与进展

通过iasb的不懈努力,在中小企业会计项目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在一些原则性问题达成共识的同时,实务操作领域也有所突破。

(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拟建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银行、金融公司、中小企业主、职业经理人以及税务机关。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应制定一套单一的,降低中小企业财务报告负担的高质量、可理解和可执行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iasb将采取以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逻辑起点,按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定,建立在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同一概念框架基础上,保留其中的原则性部分的方法来解决。iasb将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小企业并不运用国际财务准则的大部分内容,单独集结方便理解和使用;每一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前均包含目标和内容概要;按国际会计准则(ia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常委会解释的组织和编码。

(二)中小企业定义的范围界定iasb明确表示,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体,应由各国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者来决定,其当前任务是为中小企业确定一个清晰的定义,明确规定一组使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iasb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作出界定:一是不划定数量规模标准;二是公众受托责任;三是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畴——所有非公众会计责任主体。

(三)iasb简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原则性要求鉴于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某些是针对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而对于非公众企业不必披露该方面的信息。另外,iasb已决定在不改变确认和计量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对确认和计量原则有选择性地简化,这也是中小企业准则制定的关键所在。因此,iasb强调将在综合考虑使用者需求及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使其不影响使用者的决策的同时也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四)iasb对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iasb认为,在中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能选择其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规定的方法,也不允许其选择对某些事项按照中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对其他事项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进行。

三、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启示

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建设工作更是当务之急。我国作为[asb成员,需要制定一套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尽快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一)健全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上,不同部门出于不同目的、在不同时期作出的界定也不尽相同。200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了国务院实施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即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看出我国在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时,没有遵循iasb所考虑的是否具有公众受托责任等定性标准,而是直接概括出财务会计上真正存在特殊会计需求的小企业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国际化,应考虑我国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标准,这也是符合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二)吸收扩大中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公正公平的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小企业会计制度》制定的大部分过程是对外保密的,在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布前,只有制定者了解制定情况,其应用者和执行者广大事务者的参与则甚少,甚至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反馈回来的意见处理结果过程也不公开。而iasb在原来已组建的中小企业项目咨询专家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参与,从而有效地增加该准则制定的透明度与可行性。鉴于此,在我国启动一套准则制定过程中确保能充分地吸收、采纳各方意见的公开公平的准则制定程序,增加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吸收更多的小企业相关利益者参与制定及修正,进行反馈意见的交流,将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理论与实务。

(三)重视成本效益原则iasb将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逻辑起点定位在现有的概念框架及相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之上。对概念框架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任何修订必须服从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目标,制定任何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均须评估用户的需求及其成本效益,这就需在满足用户需求和减轻报告负担之间进行平衡。财务报告信息的编制与传递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披露的成本会随着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以致于削弱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应充分考虑对中小企业确认与计量要求进行简化,同时简化披露与呈报要求,但不能以牺牲会计职业判断为代价。

第7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 新旧会计准则 特点 对比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于2006年2月颁布并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显现出的特点

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1、理念性更强

相比较旧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清晰并且准确地反映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这样有助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和判断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并做出更加准确地经济决策。

这一目标的确立和概念的升华,从一个侧面有效维护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使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本市场变得更加规范,有利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

2、更加科学合理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从企业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获得最大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最重要的目的。因此,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流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企业的会计信息就是企业的领导层获得企业经营状况的最有效的信息来源。所以必须要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有了更加真实和公允的反映,对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效率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3、更加全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的数量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的发展状况。同时,企业的类型和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旧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企业发展的要求。

新企业会计准则结合现阶段我国各类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对已经出现的和还未出现的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业务做了相应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会计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促进了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4、更加适合我国国情

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将国外先进的会计经验同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从而制定出的涵盖我国现阶段各类型企业的具有较高水准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5、体现出国际化趋势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体系。将原先旧有的同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体系中不相兼容的部分做了重新修订和更改。使我国的会计体系可以和国际上通行的会计体系进行接轨,体现了良好的国际化趋同性。

二、新旧企业会计准则的对比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出台对我国会计行业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此次变革对我国企业今后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允价值引入会计要素的计量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资本多样性的增加,尤其是金融资产的大量出现,使企业收益的来源变的更加广泛,资产持有的收益逐渐在企业全部会计收益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旧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将该部分的收益计入企业的全部会计收益。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如果将资产持有收益的结果忽略,会使企业的业绩发生严重的扭曲。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计量汇总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收益和资产状况,同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为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

2、权责发生制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原基本准则规定了13项会计一般原则,为了同国际准则相一致,修订后的基本准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中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写在总则中。同时,由于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计量范畴,将其写入第九章《会计计量》。权责发生制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已经被提高到会计基础这个地位,不再是一个原则。

3、存货计价办法发生变革

同旧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库存计价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库存计价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后进先出”法,而采用更为先进的“先进先出”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产生了影响。例如,一家生产筷子的企业,2月份买入的原材料价格为500元/吨。如果3月份原材料的价格发生下跌,变为400元/吨。假设企业的库存量保持不变,如果采用“后进先出”的原则,则企业的成本将上升,毛利将下滑,企业当期利润减少,期末库存存货成本减少。如果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企业的成本将降低,毛利将增加,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期末库存存货成本增加。

第8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关键词: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发展

一、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全面实施。

自2007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社会反映良好。一是平稳实现了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过渡,所有上市公司对2006年末年报的相关数据按新准则进行了调整,提供了“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2007年执行新准则的起点。根据对2006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1408家A股上市公司的统计,按新准则调整后的2006年年底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净增加141.80亿元,增幅为0.43%,总体情况基本持平,较好地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过渡。二是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掌握了新准则。上市公司编制的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调节表和半年报披露的信息表明,境内1400多家上市公司和具备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68家会计师事务所较好地执行了新准则体系的规定,对新会计准则中的原则和若干具体规定有很好的理解,并能在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中正确运用。上市公司半年报和第三季度报告还显示,原存在于上市公司的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基本消除。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范围将逐步扩大

会计准则体系属于我国的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从2007年1月1日起,已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与此同时,隶属于国资委的24家中央企业也首批执行新准则,在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企业以及拟上市的公司也从2007年开始陆续执行。2008年,在总结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经验的基础上,国资委将推出一批符合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新准则,并争取到2009年全面推开。银监会也在2007年通知,要求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2008年起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随着中央企业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预计到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我国境内所有大中型企业。

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趋同和等效工作将不断深入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范围在我国境内逐步扩大,与欧盟、香港等经济体的趋同和等效工作也将不断深入。目前,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欧盟的合作与等效谈判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欧盟已把中国作为正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且有明确趋同计划的国家对待,并且承诺,实现等效以后,允许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在欧盟上市,且无须按照国际准则调整其报表。中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香港会计准则的等效问题工作业已完成。除此之外,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对话已经进行了多次,探讨了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深入研究了各国在会计国际趋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意见和建议等。另外,从2008年起我们将充分利用中美经济联合会平台,加强双边会计合作,推动中美会计准则等效,进一步扩大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影响。

四、会计标准将在经济发展和国际互动中不断完善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前沿性,可以预计,我国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的会计标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会计实务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变化,企业合汁准则体系的内容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互动,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条款发生变化时,如果涉及中国企业准则体系的有关内容,将本着趋同的基本原则,在互动中逐步修订;如果没有涉及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将保持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应反映我国会计实务的变化,当短期内我国会计实务中出现新的业务需要规范时,可以通过会计准则解释等形式予以规范;当未来某个时期,根据情况发展需要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或具体准则进行调整时,将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的原则上进行科学的修订。

五、会计行业将不断走向国际市场,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第9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范文

1.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大力发展阶段(1997~2006年)2001年,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终于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台得以提升,但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入WTO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尤其是在大量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之后,如何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及外资并购的迅猛增加也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产生了直接推动。对此,必须加大会计改革的力度,通过会计改革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更好应对已经发展起来的多元经济体系,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为国有企业会计改革的推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2.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迫切要求建立满足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会计准则体系,提升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种国际环境的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包括首次的22项新具体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满足了国有企业市场化、国际化需求下会计制度的不足,并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臻于完善。

二、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的特征分析

1.路径依赖性在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市场化、国际化变迁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旧制度在此过程中的顽强维持和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新制度的逆向渗透,导致会计准则的变迁路径依赖性非常强,主要体现为一系列过渡性的会计制度性安排,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同样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痕迹,带有新旧两种制度安排的某些相互矛盾的特性,但又能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双轨制”。

2.内容局部性国有企业会计准则的变迁,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极为相似,表现为逐步推进、分步到位、先易后难、先解决急需后解决一般,然后再进行整体协调的过程。其优点是把变迁成本分散化,尽可能减少整体变迁风险及时提供在哪些领域进行变迁具有最大收益的信号为整体变迁创造了一个过渡。例如许多规定都是先在国有企业试行,经过修订后,再推广到全国所有企业,带有明显的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的特征。

3.内外结合性所谓的内外结合性,即是指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迁遵循着国际化、市场化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向结合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国际接轨的趋势极为明显,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虑本国特殊的环境,盲目迁就国外,而是充分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充分实现变迁成本最小化,实用性最大化的目标。如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等会计准则,就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