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孤独症的科普知识精选(九篇)

孤独症的科普知识

第1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孤独感;老年孤独症;认知脑神经

一、老年孤独症的诱因

实施“一胎化”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呈现出一种倒三角式的家庭结构,随着独生子女成长为社会的青壮年人群,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 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 8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 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 91%,平均寿命增长3.4岁。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75岁以上老人近一半是独自生活。

现代社会家庭分散(家长和子女居住在不同的城市)、朋友邻居之间的聚会变少,身体的逐渐衰老,社会活动的减少,这些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叠加,极大的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并且孤独感又会进一步损害生理机能,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老年孤独症。

二、老年孤独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老年孤独症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老年孤独症患者属于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大致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该部分群体常常是与年轻时生活变化有较大的落差,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生活,由于老年人缺乏相关的心理知识的了解,从而无法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给出个合理的解释,较为严重的表现除了心理功能、情绪、思维出现异常以外,生理功能也会随之异常、紊乱,各种躯体症状也会伴随而来,它可以表现在:吃不好、睡不香、疲惫、乏力,同时还伴随有思维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情感到沉重、感到压抑、生活没有了乐趣。

除此之外,老年孤独症还具有区别于其他年龄阶段孤独症的三大特点:(1)老年孤独症患者缺少显而易见的一般心理疾病的表现,常常没有明显的焦虑、忧郁、愤怒、悲伤等情绪表现。(2)老年孤独症患者并不会主动诉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常人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少诉说自己的苦闷。(3)老年孤独症患者常常比较固执,不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

三、老年孤独症与老年人死亡率相关性

据国外一项调查研究,随机抽取了1239名年龄在75岁至94岁不等的老年自愿者进行横纵向对比研究。在20年的随访中,罹患老年孤独症的群体在生活中需要面临与年龄有关的个人健康、社会损失、生活成本显著增加,而其他形式的工作和社会交往有较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该部分群体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就目前临床经验,老年孤独症与老年人死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是老年人致死的一大重要诱因。

四、老年孤独症的认知脑神经研究

目前的孤独症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和年轻成人的认知。孤独症是一个异构的精神障碍这是特点是受社会和交际障碍限制的,刻板的行为模式和利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这个障碍被认为是终生的。健康老龄化已经对认知功能有很深刻的影响。观察老年孤独症患者在注意、工作记忆、流畅性方面的不足。目前,还没有孤独症患者不同年龄的明确表现。尽管一些孤独症的症状似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老年人患有孤独症不会达到正常水平的社会功能。

认知脑神经科学就是主要了解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即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其各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各种认知活动。传统神经科学的某些分支吸收了认知科学的理论和神经科学的新技术,逐渐形成了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生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各个分支。

Daselaar研究年龄对记忆提取加工的影响,将事件分为提取尝试和提取成功,发现前者具有明显年龄相关性差异,老年人表现左下前额叶激活较年轻人增加,而此前的研究表明左前额叶主要与语义加工有关,这可能表明老年人为了维持提取加工的顺利进行,主要依赖语义加工。而后者没有发现增龄性差异,老年人和年轻人左前额叶皮层均激活。

有研究者在研究情景记忆时,在排除内容记忆的影响后发现老年人来源记忆能力明显下降。Spencer 等根据来源信息的不同将来源记忆分为联系性来源记忆(来源信息与项目结合非常紧密,能与项目内容同时编码)和组织性来源记忆(来源信息不是项目的固有属性,与项目内容分开编码),联系性来源记忆的年龄差异往往与内容记忆相当,而组织性来源记忆存在更大的年龄差异性。Trott等发现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来源记忆能力下降较内容记忆下降更明显。Senkfor等通过ERP 研究得出同样结果。一些统计分析研究也证实来源记忆受老年化影响较大,故来源记忆对老年化较内容记忆敏感,呈明显双向分离。一些研究者通过抽象图和单词任务,证实年轻人来源记忆的提取主要位于左前额叶而内容记忆主要位于右前额叶,但就内侧颞叶皮层是否参与来源记忆的提取尚未达成共识。对老年人来源记忆的研究大多仍局限在认知心理学方面,尚不能由此得出精确的解剖定位。总之,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记忆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记忆,由于大脑老化引起的知觉、感觉以及肢体运动能力都有所下降,所以造成老年人很少或者不愿意走出“空巢”,从而形成了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2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特别是一些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如环境科学与孤独症关系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孤独症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我们也看到了有前途的药物研发正从实验室转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实质进展。

2012年,进步也同样出现在比较成熟的孤独症领域,如遗传学和行为疗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密集的早期干预措施,可以改变孤独症患者大脑的生物学证据和对孤独症遗传学的复杂性的新见解,一些基因的发现,为确定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新靶点带来了希望。

1.美国疾病防控中心最新估计的

孤独症患病率为1∶88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今年3月份更新的数据显示,估计全美每88个儿童中就有一名儿童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孤独症的男孩人数(每54个中有1个)几乎是患孤独症女孩人数(每252个中有1个)的5倍。孤独症谱系障碍普遍存在于所有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团体中。

2.临床试验表明新的孤独症诊断标准“可靠”

美国精神医学会决定将于2013年5月公布修订后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or Mental Disorders, DSM-5),届时,孤独症谱系障碍将采用新的诊断标准。新的诊断标准除了将现行的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几个不同的亚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期崩解症和广泛性发育障碍)合并在一个统一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中,还将目前孤独症在社会障碍、沟通缺陷和重复三个方面的症状,归纳成社会沟通障碍和重复两个方面。

3.对孤独症和化学污染物之间联系的了解更加深入

孤独症儿童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化学污染物的影响,来自不同科研团队的报告指出,诸如杀虫剂、多氯联苯(PCBs)以及遭到污染的空气都可能与孤独症有密切的联系。

4.数以百计的微小基因突变与孤独症有关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某些基因会大大增加孤独症的发生风险。虽然这些影响力很大的基因在孤独症案例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仍然有迹象表明,它们对导致孤独症起了很大的作用。

5.对免疫功能异常与孤独症联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研究显示,小鼠免疫系统异常会引发类似孤独症的行为,因为这种免疫系统异常会影响子宫内胎儿的神经发育,免疫系统异常与孤独症谱系障碍之间存在关联。孤独症儿童的免疫紊乱可能成为新治疗方法的重要靶点。改善这些免疫问题,有可能减轻孤独症的一些典型发育迟缓。

6.发现孤独症症状的早前生物标记

明显的生物标记既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早期治疗中的关键,也能增加对导致孤独症谱系障碍原因的了解。对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不同月龄的92名孤独症高风险婴幼儿进行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追踪研究中发现,其中28名有孤独症倾向的婴幼儿,早在他们6个月大的时候就出现了大脑白质发育异常,他们都在2岁时通过行为评估被确诊为孤独症。早前生物标记的发现为婴儿在出现孤独症行为之前的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带来了希望。

7.早期干预模式改变孤独症儿童的大脑活动

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可以改善孤独症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并不清楚,行为干预究竟只能减少孤独症症状还是可以治疗这种发育障碍。最近的研究称,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能够改善与社会互动有关的大脑活动,为早期干预效果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研究使用了测量大脑活化程度的脑电图来评估接受过该模式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他们发现,当这些孩子观察女性的面孔时,其大脑活动模式与普通孩子几乎没有不同;相比之下,接受社区干预训练的孤独症儿童则对物体表现出更多的大脑活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托马斯称,“这可能是首次证明了针对孤独症的一种行为干预手段与大脑功能的变化以及行为上的积极变化有关联”。

8.同侪培训优于传统孤独症社会干预方法

研究发现,通过培训正常学生在学校里帮助孤独症同学的社会能力,要比采用传统的、由治疗师跟孩子单独进行一对一社交训练,对孤独症儿童更有效果。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可能促使现行的单纯依靠传统的社会技能干预方法,转向更加重视如何教同学们帮助那些有社会障碍的孤独症儿童。

9.新药Arbaclofen

为治疗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带来希望

2012年,对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 患者的临床试验和对小鼠的研究,有可能使Arbaclofen成为第一个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研究称,Arbaclofen可以改善患者在某些方面的社会技能和行为能力。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遗传性智力缺损已知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孤独症主要的已知单基因病因。社会障碍同时也是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和孤独症的核心缺陷之一。

1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第3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Abstract: "Autism" (also known as autistic disorder) is a kind of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occurring in early childhood. This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by Leo Kanner, an American doctor in 1943. In China, Taoguotai, a doctor in child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of Nanjing brain hospital reported 4 cases of autism in his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in 1982 and that is when the concept first appeared in China. Autism is known by people for a short time in China. How much does the society know about autism? What is people's acceptance degree of the autistic?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di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the social recognition of the autistic in hope of providing help for enhancing social support for autism.

关键词: 自闭症;认知度;调查问卷

Key words: autism;recognition degree;questionnaire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302-03

1 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的英文名称叫Autism,由美国医生Leo Kanner博士于1943年提出,现为全世界通用。在亚洲,凡使用汉字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全都使用“自闭症”,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则使用“孤独症”一词。在我国,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健康研究中心陶国泰医生在专业文献上报道了4例自闭症,首次在中国引入这一概念。自闭症是指有这样一部分儿童,从诞生期到幼儿期发生的身心发展障碍问题(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在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把自闭症正式归类在“广泛性发展障碍”中[1]。自闭症者在通常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上有障碍,主要表现在行为上孤立、奇特、感觉异常、动作刻板反复,语言发展受阻,沉浸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故称之为自闭症。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闭症患病率报道普遍较低,均在5/104[2]以下。随着时间发展,社会对于自闭症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笔者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时发现,人们虽然听说过自闭症,但通常对于自闭症者的理解为不说话,不与人玩耍、沟通,并且不了解自闭症者的病因,甚至有很多人根本无法判断是否为自闭症者。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希望能从中了解到相关信息,为加大自闭症的社会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全部匿名,调查范围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行业。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社会对自闭症者的认知度调查问卷”作为工具,经过多次修改并进行预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

2.3 研究方法 ①文献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等专著、杂志、文件以及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为研究社会对自闭症者的认知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②调查法。本研究以社会上自然人为调查对象,以自编问卷作为调查工具,调查分析了当今社会对自闭症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程度。③分析法。本研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结合各项对自闭症群体制定的法律法规分析研究社会对自闭症者的认知度及对帮助自闭症者及家庭提出一点建议。

3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依据随机取样的原则,以自编的“社会对自闭症者的认知度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将调查问卷发到网络上,以匿名方式填写,共收回有效问卷807份。调查结果如下。

3.1 基本情况

从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统计结果来看,调查范围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行业。具体情况见表1。

3.2 对自闭症者及家庭的了解程度(表2)

从表2可知,随着科技发展,信息传媒的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基本上都听说过自闭症,但自闭症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真正接触过自闭症者的很少(自己接触过孤独症儿童或相关机构9.91%),对于相关情况缺少基本的认知。由于整个社会对它的认知一直处于偏低状态,那些有这类孩子的家庭在这种状况下就处于孤立状态,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困难。笔者也从一些患者家长口中得知,放学和周末及假期,家长都让小孩尽量留在家中,避免与外界接触,平时回避孩子话题,交际圈范围缩小。这些与调查问卷的结果比较一致(您对有自闭症患者的家庭有什么印象呢:独来独往46.84%,敏感、心理压力大79.43%,回避孩子话题30.36%)。

3.3 对自闭症病症的了解程度

题目一:您认为自闭症患者的特征有哪些?(多选)(图1)

从图1分析结果来看,除了极少数(3.35%)的人不清楚,人们对于自闭症者的特征了解得比较全面,这说明近几年政府、社会对自闭症的宣传还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自闭症题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宣传媒介的增多,人们对自闭症患者越来越熟悉。

题目二:您认为自闭症的患病原因是什么?(多选)(图2)

从自闭症的诊断概念提出以来,有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从未间断。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生命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高度重视,这类研究更成为各相关学科追逐的热门课题。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心因学说、遗传学因素、孕产期高危因素、脑器质性病变、代谢因素、免疫因素、神经生化机制、心理理论缺失、中枢统合不足、执行功能障碍及生态学观点。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认为自闭症患病原因是“心理障碍”的人数最多,其次是“缺乏家庭关爱”、“身体机能失调”,但是,认为自闭症患病原因是“大脑神经系统创伤”和“基因遗传”的人数却明显偏低,这说明社会大众群体对自闭症患者的病因了解是错误的,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对自闭症者的病因都是不了解,这对自闭症预防和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题目三: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自闭症的症状?(多选)(图3)

93.31%的被调查者对自闭症症状的选择为孤僻,不与人交往,其次是有自伤行为(如撞抓挠等)(65.4%)。从上面的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被调查查对于自闭症症状的了解比较客观,但不够深入、详细,限于字面意义的了解,可见,社会大众对自闭症者的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

题目四:下列方式中,您认为哪些是对自闭症的有效治疗方式?(图4)

对于自闭症的治疗,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选择去康复中心的只占70.76%,有23.91%的人选择“在家中,家长帮助孩子纠正”。有报告显示我国康复机构康复训练人员学历、专业分布不平衡,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偏少,在职老师对本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有些必须知识缺乏[3]。对于自闭症者家长及家辅的培训更少,让孩子留在家中治疗这种方式不可取,任孩子自由发展,随年龄增长会变得正常这更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

3.4 对自闭症法律法规及康复机构的了解程度(表3)

从以上结果看,只有1.73%的人比较了解有关自闭症方面的政策法规,而大部分人不了解、不清楚自闭症的治疗、自闭症康复机构及有关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那么,当他们需要这方面的帮助信息时将会有相当大的麻烦。由此可见对自闭症的相关信息、知识普及是非常重要的。

3.5 对自闭症教育帮扶方面的调查情况(表4)

从以上调查结果看,人们对自闭症小孩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普遍同情并愿意帮助他们。同时也发现虽然人们愿意帮助自闭症小孩,但还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和自闭症小孩交往(不愿意,他们精神不太正常,怕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2.73%,看情况,但一般不会主动39.90%),说明社会大众对自闭症小孩的接纳程度偏低。从上表还可以看到,相对于捐款捐物,人们更愿意亲自帮助自闭症者(去相关的机构做志愿工作70.63%,向更多的人宣传自闭症68.40%),这对自闭症者的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希望。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绝大部分社会大众不知如何帮助他们(同情,但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66.79%),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现在自闭症小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人们缺少对于自闭症问题的深入认识,缺乏专业知识,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到自闭症小孩。

4 小结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内容,笔者认为社会对自闭症者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社会接纳力度也大大增强。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被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实施方案》。《国家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也已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对780万名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为20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每年为156万名稳定期精神病患者开展社区家庭康复训练。加强机构建设,开展试点工作。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孤独症儿童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工作。开展0-6岁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每年为10000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补贴。”可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康复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从调查问卷也反映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还存在明显不足。自闭症是一种发展障碍,而不是一种生理疾病。疾病可以治疗可以康复,发展障碍要通过生涯教育和心理矫治,症状可能好转,也可能加重,症状的发展过程有其社会性。自闭症的表现具有层次性,主症状是人际交往障碍,第二层次是语言和行为障碍,第三层次是自我封闭的世界。随着自闭症患病率的不断攀升,自闭症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看,社会大众对于自闭症者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普遍愿意帮助他们,但人们对自闭症的了解基本上只停留在表层,对其特征、患病原因及症状表现等了解不深;对于有关自闭症的政策法规了解较少。自闭症患者不同于其他病患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很难实际帮助到他们,因此,对社会大众有关自闭症专业知识的宣传和培养存在必然性。

各地特别是内地自闭症专业康复机构不多,专业康复老师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急需加大资金投入,增设自闭症康复教育机构,加强自闭症康复队伍建设,加大对康复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开设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康复训练人员综合素养,为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提供专业保障;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救助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自闭症者的权益保护、求助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光兴.孤独的世界——解读自闭症之谜[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335.

第4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执笔:王莉 白艳 王晓萍

一、问题的提出

孤独症(亦称自闭症)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由脑功能异常引起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以语言发育障碍、与人沟通困难、缺乏社会交往行为、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自从1911年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r Blener首次提出,1943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利奥・肯纳(Leo Kanner)命名为“婴幼儿孤独症”,一直到现在都被学者们所关注。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诊断出中国首例孤独症儿童,首先受到了国内医学界的关注。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纳入培智学校的科研领域。以后逐渐在教育界、康复界、心理学界引发了对孤独症儿童教育问题的广泛性探讨和研究。

在我国,孤独症发病率也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呈上升趋势,所占人口比率也相近。2001年中国首次将儿童精神残疾列入残疾儿童抽样调查范围,来自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孤独症发病率已占中国各类精神残疾首位,平均每5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者。但国内对儿童孤独症的知识普及率还很低,全国性的专项普查机制尚未建立,目前从事训练辅导的专业人员不足3000人。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念丽对弱智、听障儿童如何实施“融合保教”问题进行过研究。

医学界的研究表明3~6岁是孤独症患者的最佳干预期,是对其干预后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期。而这个阶段刚好是正常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如果孤独症儿童能在这个关键期里接受合理的教育和训练,通过早期干预和教育训练,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适应并逐步融入社会,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西方教育家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并付诸实施的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即“将特教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受教育”。有研究指出:“孤独症儿童可以在融合情境下受益,因为融合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与普通儿童进行沟通和社会互动”。融合教育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由于受理念、师资和具体操作层面等因素的局限,“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绝大多数普通幼儿园教师不赞成特殊需要儿童上普通幼儿园”。我国目前孤独症儿童通常被安置在康复机构、特殊学校以及幼儿园和普通中小学。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多数是将孤独症孩子单独分班,其优点是便于对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和强化训练,但它的缺点也显露出来――这种模式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分开,使这些孩子未来回归社会时困难重重。

近几年来,我园不断发现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入托,曾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我们决定以2004年入园就读的两个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学前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学前融合班中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为依托,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访谈、针对性训练等手段开展了为期5年的研究,观察、记录、分析早期干预策略,以期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普通幼儿园及小学的教师提供适当的教育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孤独症的治疗中,行为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在学术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均已得到广泛的认同。较为常用的方法可概括为强化疗法、自然疗法和团助疗法。自然疗法强调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应当在自然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并应尽量安排非残疾儿童加入到训练过程中以起到示范与强化的作用。如果说强化疗法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学得具体技能见长的话,自然疗法则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主体性和行为的自然性而别树一帜。

2、课题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尝试用融合教育的理念,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将孤独症儿童纳入正常的班级日常管理中,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普通班级学习,使他们成为班级中普通的一员,将特殊教育学、行为心理学以及美术、音乐、感觉统合几个领域的元素整合,以行为矫正训练与行为发展训练为基础,以语言交往训练为核心,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标,研究孤独儿童随班就读的早期干预策略,从而探索一种积极、安全而有效的融合教育途径。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测验法:应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研究对象实施前测后测,评估和对比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状况。

《孤独症行为量表(ABC)》1978年由Krug编制,1989年引入我国,采用问卷形式,由养育人填写。该量表共有57个项目,分为五个维度:生活自理(V)、语言(L)、躯体运动(B)、感觉(s)和交往(R);《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由E.Scholper,R.J.Reichler和B.R.Renner1980年编订,在实际操作中,评估人员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分析已有的病历记录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定。该量表包括15个评定项目,每项都有详细的说明以利于评定者的操作:有1、2、3、4四级评分标准,分别为:“与年龄相当的行为表现”、“轻度异常”、“中度异常”、“严重异常”,每一级评分标准也有详细的说明。

两量表皆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杨晓玲等(1993年)研究发现,ABC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基本符合量表可靠性要求,且性别、年龄因素对量表影响不大,可以在我国运用;王子才等(2002年)发现ABC量表的阳性符合率为80%;王瑜、王贵菊、王玉玮(2003年)发现ABC量表的临床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5%,CARS量表的临床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95%。因此,本研究使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来评估、比较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状况,能够确定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参与式观察法:带班教师对孤独症幼儿进行实际观察,对他们一天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所有行为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

确定由带班教师和家长每周为孤独症孩子写好观察记录,跟踪积累资料,建立“发展档案”。这样做,一是便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真实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二是便于同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沟通,有利于孩子后继教育的信息反馈;三是免除每天花费大量时间与家长面谈,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彼此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四是可以让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便于制定下一步的干预措施:五是为课题的研究积累基础性资料已供分析研究之用。

带班教师每日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社会性、认知能力、艺术感悟、自我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并简单给予评价。

我们利用“本周情况总结与下周安排表”让随班教师把一周的观察记录做一小结,让家长把孩子在家的表现进行汇总,便于家园双方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对孩子本周的总体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 针对下周的安排双方可以交换意见。如下表

(3)访谈法:访谈家长――对孤独症幼儿家长进行单独的非结构性访谈,了解幼儿的成长历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指导。另外,在干预实施过程中,针对幼儿的问题多次与家长进行讨论和协商;访谈教师――针对被干预的问题多次与教师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和讨论,目的是了解教师眼中的幼儿,以及孤独症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访谈孤独症孩子的伙伴――通过与融合班其他孩子进行交谈,了解同伴对孤独症孩子的接纳程度和看法。

三、干预过程

制定教育训练计划时所秉承的理念是改善他们不良的发展现状,使其各方面的发展趋于正常化。其中行为矫正训练与行为发展训练是基础,语言交往训练是核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训练的最终目标。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丽丽(化名),女,陕西西安市人,2001年8月生,出生时未见任何异常,体重6斤。出生后主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皆为博士且为高校教师,重视对孩子的保育和教育。2003年9月1日入幼儿园小小班时发现异常行为,因为丽丽有一个患有严重孤独症的姐姐,所以她的父母一直不愿意相信这个孩子也存在异常,但在西安多家医院进行诊断、咨询,都被确诊为高功能孤独症患者。

(2)宁宁(化名),男,陕西西安市人,2001年5月生,出生时未见异常。家庭成员的学历高,重视对孩子的保育和教育。宁宁2岁以前主要由在陕北老家的爷爷奶奶照管,2003年9月入幼儿园小小班时发现其个体差异,曾由家人带去到西安、北京做过咨询和诊断,被确诊为高功能孤独症患者

2、训练的内容

我们针对两名幼儿具体情况制定了干预方案并及时调整干预策略,采取适合个体特点的教学方法,集中体现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教育中的如下几个方面: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情绪和行为训练、运动能力训练、语言能力与沟通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等。

两名幼儿大多时段都和普通儿童一起上课、活动,部分时间接受专业教师的干预训练。两名幼儿均被安插在幼儿园普通班内随班就读,班内配有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长期跟踪观察、记录和教育训练。同时,园内还配有两名专职感统训练教师对他们进行行为矫治和训练。

3、干预方法和途径

(1)创造友爱互助的集体氛围,鼓励他们融入集体的怀抱。

孤独症幼儿的康复目的就是使他们能够回归主流,因此,一定要让孤独症幼儿认为他们周围的人对他们是充满友好的。我们先让孩子认识班里的1~2名小朋友,然后让他(她)从小朋友中找出那个同伴。如,老师说“把点心给媛媛!”,要求他(她)先准确的找到媛媛,再把点心送给媛媛,然后,我们再教他(她)逐个认识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慢慢减轻他的心理压力,逐渐融入集体之中。

根据丽丽无意识记忆能力较强的特点,老师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她跟前给她讲故事,和她拉家常,让她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了培养她有意识记忆,在“狐狸蒙上眼睛”和“丢手绢”游戏中,老师请她当主角。在游戏“狐狸蒙上眼睛”中,请她闭上眼睛,当音乐停止时,发现谁动,让她指出来并说出姓名,她说不出来时,老师教她,让她记住班上小朋友的名字。在中班结束后,班级上小朋友的名字她都能说出来。

我们要求老师和同伴能够及时给孤独症幼儿的鼓励、表扬和拥抱,使之产生亲近感。事先,我们向孩子们说明:这两位同学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他(她)有很多地方很特别,需要我们一起帮忙。他可能有时很健忘,需要我们提醒准时进教室;更可能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不喜欢别人碰他的东西;有时会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如大叫、下座位、扔东西等……但他们是咱班上的小朋友,如果他(她)发脾气了,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孩子们激发出很多有创意的处理方式:有一起玩的愿望时,除身体的靠近,还不时拉拉手,用眼睛看对方;教他们和同伴一起坐下、一起拿取玩具、一起哈哈笑等玩耍和相处的方式;他们有异常的举动装作没看见……毕竟,要孩子们一味的包容,倒不如协助他们学会和特殊孩子相处之道!班级老师还注意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别的小朋友来共同帮助孤独症患儿,营造出良好的交往环境。

教师坚持让两名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对他们一视同仁,从不嫌弃,让他们在活动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有难度的活动或游戏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适时的教给他们游戏和玩耍的技巧,避免其不当行为频繁发生,其他教师或幼儿不过多包办替代。

针对两名幼儿有打人、自虐等不良行为,教师在开始时就对他们讲清楚如果继续打人会受到什么惩罚。也在日常观察中摸索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打人或自虐倾向,从而有意识的进行预防。

(2)家国配合,开展孤独症儿童的特殊训练。

孤独症儿童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孤独症儿童至关重要。家长是幼儿生活的亲密接触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幼儿个性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和谐、同一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就需要诸多因素一起加入到对该个体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活动中来,尤其是家庭的配合。家长的全力配合为幼儿的良好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事半功倍的作用。宁宁的母亲是大学的副教授、科研骨干,具有博士学位,我们吸收她参与“学前融合班中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丽丽的父母皆为博士且为高校教师,十分重视对孩子的保育和教育;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家长的职业优势,共同制定训练方案: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分析幼儿现状,建立了幼儿的个案记录;其次,教师和家长分别给孩子制定教育的短、长期训练方案,如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等。幼儿园安排孤独症儿童每天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一小时,然后进行语言个别训练一个半小时,做素质操、运动课和精细课(绘画、积木建构、剪贴等)一小时,其余时间随班就读施行融合教育。家庭每天都应配合幼儿园按照训练方案实施训练,教师分析训练效果,然后两者进行比较。

(3)采用适宜的方法,强化孤独症孩子的良好行为。

用奖赏正确行为(强化正确行为)的方式去消灭或杜绝不正确行为的方法。宁宁喜欢把洗面奶、洗发露倒出,常常有哭闹等行为,宁宁的妈妈就采取惩罚的方法来对待他,不仅效果有限,反而出现自伤行为。老师发现后及时提醒家长营造一种不理不睬、孤立的气氛来对待不适当行为,而奖励适当的行为多用。在训练中当宁宁哭闹时,只要他有五分钟的安静我们就用强化正确行为的方法说:“好安静、听得好认真”等去表扬他。教师让家长给孩子做简单易做的事或是他能做的事,然后表扬他完成了任务,以此用表扬来替代对孩子的训斥。

(4)利用运动器械,对幼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幼儿难以安静和习惯性的乱跑行为,在教育干预训练中注意运用多种器械交叉对他们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使他们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逐渐趋于稳定和平衡。例如,玩翘翘板既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也要求幼儿保持一定程度的安定;玩羊角球、海洋球能较大限度的满足幼儿大运动量的需求:荡秋千也是一项动静结合的项目;钻山洞、过小桥既培养幼儿的肢体平衡性,也能满足个案幼儿的活动需求,教师把这些活动动静交替的进行安排,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还有意识的安排竞赛或游戏活动,以培养个案幼儿的竞争意识及对同伴和自己的表现做出适当评价的能力。

(5)一对一训练,逐渐改善孤独症幼儿的不良症状

孤独症幼儿在“一对一”的教育模式下学习会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融合班为两名个案幼儿专门配备了特殊教育教师,每天都会有特定时间段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针对个案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单个项目的训练交流:

孤独症幼儿缺乏目光交流的问题,就采取对视和追视练习――当幼儿不注意与对话者进行目光对视时,教师主动追视他们的目光,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他们和对话者产生目光共鸣;

重视对其大小肌肉动作进行训练,经常和他们进行拍手、跺脚及勾手指、做手指操等方面的练习,必要的时候辅以强制性练习;

用最简洁的语言,丰富的词汇进行语言理解力的训练,同时进行各种口令练习,包括叫名反应、帮老师把东西放好或者取来等等,还利用各种图片等材料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发音,鼓励他们能够慢慢自己说出情绪好坏的原因。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2008年5月应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孤独症儿童丽丽和宁宁分别实施后测,测验结果如下:

丽丽:CARS测验结果为30分,其中低于3分的项目有8项,无严重异常行为;ABC测定得64分,57项中有16项是肯定答案,其中感觉(s)3项, 交往(R)4项, 躯体运动(B)7项, 语言(L)1项, 生活自理(v)4项。两项测试结果表明,丽丽在语言表达、社交方面进步最大,行为和感情控制能力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这与我们参与式观察的结果(表1)是一致的。

宁宁:cARs测验结果为32分,其中低于3分的项目有11项,无严重异常行为;ABC测定得65分,57项中有 24项是肯定答案,其中感觉(s)1项, 交往(R)4项, 躯体运动(B)5项, 语言(L)8项, 生活自理(V)5项。两项测试结果表明,宁宁在感觉方面进步最大,其次是躯体运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发展相对缓慢,但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与我们参与式观察的结果(表2)是一致的。

通过历时五年坚持不懈的融合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两名幼儿从最初接受干预训练至今,各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1 语言表达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在融合教育活动中,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表达由于受到其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的影响,常会出现使用“错误”,而这些错误,都会得到正常儿童及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使孤独症儿童在轻松的“儿童教儿童”的语言环境中表达更加趋于完善。与前期不能主动的表达意愿相比,本研究中的两名幼儿逐渐能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能够比较正确、流利地回答别人发起的提问,可以主动的表述自己的要求等。

2、社会性行为有了显著改善

(1)同伴交往能力提高:同最初没有和同伴交往的意识、拒绝和同伴一起游戏、拒绝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喜爱独来独往的自娱自乐相比,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两名幼儿开始逐渐融入同伴生活,同伴之间交流不断增多,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间活动,都可以接受小朋友的邀请一起游戏、并渐渐喜欢玩游戏;能够主动和教师或朋友打招呼,并能正确的回应对话者的提问;交流时与对话者有了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

(2)情绪表现相对稳定:通过持续系列的干预训练活动,两名幼儿情绪表现上都有较大转变。他们开始的时候行为孤僻、怪异、极易烦躁,当不满或愿望没有达到时,不会主动用语言和手势等方式来表达,而是以大声哭闹或击打他人或自虐等方式来表达意愿,情绪激动时我行我素,不能控制;干预训练后,哭闹现象明显减少,上课时能较长时间的保持安静;而且情绪不高时多数情况下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说出原因,很少出现击打头部或咬手腕等自虐现象,坏情绪能够在教师和同伴的引导和转移下很快消失,这些较之以前都有明显改善。亲子关系较为密切,能够与父母建立依恋感,家长接送时表现出较为高涨的情绪。

3 初步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1)建立了正常的生活常规:干预前两名幼儿都没有午睡习惯(宁宁初来幼儿园时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有尿床和拉裤等现象,上厕所时胆怯。),现在基本能照顾自己在园的一日生活――个人卫生、入厕、午睡、正确地穿脱和整理衣物等都能按照常规的要求去做,即使在情绪低落时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育指令正确的完成相应的任务。

(2)饮食进餐的习惯逐步改善:进餐过程较之刚入园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原来不主动喝水、不会自己吃饭、不喜欢吃蔬菜、吃带皮的食物没有剥皮意识,到现在会自己用餐,挑食、偏食现象较之以前有很大改善。对于自己不爱吃的食物会少吃,不存在如以前打翻碗或拒食等现象:有剥皮意识,剥皮困难时会主动寻求老师帮助。能集中精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用餐。

4 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干预训练过程中,带班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领域切入引导,把音乐和绘画作为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依托,根据相关的主题和单元学习内容,培养他们模仿、创造和想像的能力,同时注意在练习和学习过程中强化他们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通过直观、示范等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技巧和提高学习能力。

整个过程中,丽丽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有所提高,但相对较为缓慢。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之以前明显变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并有参与意识,课堂随意走动的现象明显减少,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或帮助,完成简单的教育任务;宁宁在学业方面的进步不是很大,特别是与数和计算有关的方面还有些差,但他认字还是很快,已会辨别各种颜色,认识了很多种动物,能和老师对唱儿歌。

五、启示和反思

通过对两名孤独症幼儿为期5年的融合教育干预,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融合教育是治疗和改善孤独症幼儿症状、帮助其回归生活主流的有效方式。

孤独症幼儿在幼儿园中与正常孩子接触,是其扩大生活范围,增加社会经验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作为一个对社会、对孩子负责任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应该以宽广的胸怀来接纳这些有问题的孩子。

2 幼儿园班级集体是培养孤独症幼儿社会交往、生活技能的最佳场所。

在幼儿园班级集体中,教师为幼儿发展营造的良好环境氛围、教师言行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指导作用、集体规则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对幼儿行为的规范、班级集体影响力对幼儿个体行为的约束等,形成了培养孤独症幼儿社会交往和生活技能的最佳场所。孤独症幼儿和正常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还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同龄伙伴的关爱、老师的爱护,这些都是特殊教育机构所难以达到的,这将使他们在社会能力方面和接受教育方面均能受益――扩大其生活范围,增加其社会经验,学习与人相处等社会生活技能。

3 孤独症幼儿的训练成效的大小,取决于家园配合的密切程度。

第5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孤独症;治疗技术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autistic disorder) 等,是广泛性发育障(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PDD)的代表性疾病[1]。孤独症进入医学、心理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视野只有六十多年的时间,治疗技术仍在发展中尚不完善,孤独症成因复杂,国内外还无完全治愈的孤独症患者病例。目前对自闭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应用行为分析训练等的一些教育训练方法,以及一些正在尝试和发展中的音乐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法。

1 教育训练方法

1.1 应用行为分析训练

应用行为分析是指人们在尝试理解、解释、描述和预测行为的基础上,运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方法对行为进行干预,使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过程。自闭症是属于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有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行为障碍。应用行为分析是行为干预的一种,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刺激―反应―强化。ABA 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ABA―应用行为分析,即将行为分析的结果进行应用,它强调对行为功能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消除或建立行为;功能分析法通过分析发现隐藏于行为背后的功能和目的,从而为干预提供依据[2]。

1.2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疗法是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孤独症及相关残障儿童治疗教育中心的斯寇布勒等人于1971年创立。结构化教育充分强调个别化教育,始终以孤独症儿童自身特征为主体.注重发挥优势技能和整合家庭资源,能综合评估其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实现训练的准确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结构化主要是为了避免孤独症儿童因对感觉输入的高敏感性,而产生的对环境或所接触事物变化的不适应,把物理环境、作息时间、工作学习组织等方面结构化,使环境和事件具有可预测性。

1.3 感觉统合训练

1969年,Ayres将脑神经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提出感觉统合理论[3]。孤独症儿童表现出感觉输入似乎无法印记脑中,因此常对周遭默然不注意,有时却又反应过度;前庭和触觉虽有作用,调节上则相当不良,大多有重力不安和触觉防御过度现象;对新的或不同的事物,大脑的掌握特别困难,对有目的或需积极处理的事不感兴趣。感觉统合训练就是利用儿童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听觉、视觉、基础感觉、平衡、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训练,刺激大脑功能,使儿童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脑神经生理发展,并能做出适应性反应。

2 游戏疗法

游戏治疗起源于精神分析学派,Klein(1919)把游戏技巧用于分析6岁以下儿童,形成精神分析游戏治疗,后由各心理学派不断发展形成儿童精神分析游戏治疗、儿童中心游戏治疗、认知行为游戏治疗、格式塔游戏治疗、亲子游戏治疗以及集体游戏治疗等方法[4]。20 世纪80年代,日本萌山英顺教授将人本主义理念与精神分析融合于游戏中,创立精神统合疗法,该方法强调治疗师应充分尊重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经验,并能融入其中。治疗师通过与患儿游戏,分享愉悦体验,谨慎地促进患儿与他人的交流意愿,拓展患儿人际关系的范围。

箱庭疗法是一种游戏治疗方法。来访者在咨询者的陪伴下,选择自己需要的玩具模型在沙箱中摆放、表演,从而再现其多维的现实生活,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在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身心灵的知性理解和情感关怀,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这是一种高度形象生动的超越言语、文化障碍的心理咨询方式,特别适合于聋哑或听力、言语困难的儿童[5]。

3 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反应对生理缺陷精神紊乱或情绪紊乱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利用各种音乐形式,设计、策划和选择治疗方案,实现对患者的帮助和干预,包括治疗、调节、教育和训练等方式的综合性过程,是一门音乐与人本精神和生命利学相融合的新型医疗技术[6]。音乐也可以与行为训练、结构化教育相结合作为各种治疗方法中的导入部分,稳定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另外其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作为他们学习活动中的强化物。

4 应用其他方法对孤独症治疗的尝试

4.1 针灸疗法

张全明、袁青等用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的“靳三针”疗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通过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对其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刻板行为与统一性保持及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有显著效果。他们认为“针刺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大脑影响是整体水平的。”因此在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运用传统的中医针刺治疗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7]。

4.2 医学治疗

到目前为止,人类虽然还没有研发出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但是存在一些能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说盐酸氟苯丙胺(降低自闭症孩子血中血清素的浓度) 、羟吗啡酮(对攻击、自伤行为有效) 、B - 障碍药物(减轻精神压力和恐惧) 、荷尔蒙分泌素(能改变不说话的现象) 、氟哌啶醇(减轻过于兴奋、攻击、刻板和多动等症状) 、抗癫痫药(应对抽痉、意识丧失和失神等)等。

4.3 同伴作用策略

同伴作用策略的同伴是指一些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年龄相当的儿童,把他们和孤独症儿童安排在一个班上一起接受教育。这种治疗方法是美国弗吉尼亚Common - wealth 大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教授Donald P. Oswald 博士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施教育时安排一个环境以刺激同伴乐观向上的情绪和不断的努力,教同伴一些如何与孤独症儿童相互作用并强化孤独症儿童的方法,改变同伴对孤独症儿童的期望以及通过教给其一些社会技能来促进人际交流。对孤独症儿童的不适当的期望会影响同伴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如果孤独症儿童能够增加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那么同伴就会改变对他们的期望并更加愿意和他们做游戏。

4.4 海豚辅助治疗

海豚辅助治疗孤独症,主要在于海豚能够发出2000赫兹至20万赫兹多种波长的超声波。现在普遍认为,超声波治疗的机理在于,当超声波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机械温热效应,致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旺盛,组织软化,化学反应过程加速,酶系统功能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当海豚靠近孤独症患儿发出叫声时,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产生较强烈的冲击,激活患儿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沈渔. 精神病学(第4版) [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 黄伟合. 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 心理科学, 2003

[3] 陶国泰. 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1版) [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 刘敏娜,黄钢,章小雷. 儿童游戏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5] 陈顺森. 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原理和操作[J]. 中国特殊教育, 2001

第6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对于人类每一个个体而言,无论是否残疾,当他(她)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最早也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就是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其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自身对孤独症子女的应对、调适,以增加家庭的内聚力量,发挥家庭的整体功能。由于孤独症儿童需要进行密集且持续的教育训练,而我国目前的早期干预系统仍不健全,学校教育资源仍较为匮乏,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因此承担了更为重大的责任。随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在全国的推广实施,以及社会大众对孤独症儿童的认识日益增多,其家庭教育的困境也日渐凸显。目前,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正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偏离以及家庭教育保障缺失等困境,家庭教育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中并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这些困境既体现了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快速发展的孤独症教育、康复和服务行业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和总结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剖析其问题的根源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改善现状,为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支持。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围绕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困境这一问题,于2014年至2015年初对我国四个地区(重庆、沈阳、荆州、上海)的农村和城区各2—3个孤独症儿童家庭,共计26个孤独症儿童家庭的38名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受访家庭中,有12个家庭来自农村,其余14个家庭来自于城区。受访家长中有17名母亲,9名父亲,12名祖父母;孤独症子女年龄从学前到成人不等,4个家庭的子女为3—5岁,16个家庭的子女为6—16岁,其余6个家庭的子女为16—18岁。本研究主要围绕家庭目前最大的困难与需求,教导孤独症子女的主要问题等设计了访谈提纲,并根据访谈过程中家长的回应不断调整访谈内容,力图探究家长在教育孤独症子女中的心路历程。在得到家庭的允许之后,研究者进入其家庭进行入户观察和访谈,访谈时间持续约为两个小时。在访谈结束时,研究者将访谈记录的要点反馈给家长,得以确认并为下一次的访谈问题做适当的调整。所有的访谈内容在誊录后,通过Nviv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持续比较法对软件生成的编码、节点进行分析、连接和整合,提炼出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表现以及形成根源的两大主题,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分析。

三、困境表现

(一)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意识较弱,呈彻底放弃或过度重视两个极端

家庭教育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主体影响[1]。由于孤独症儿童与生俱来的交流与社会,他们与家人的沟通十分受限,对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等社会性方面理解比较困难,导致他们很大程度上不能接收到来自家庭的无形影响和塑造。因而,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成长和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除了生活起居需要更全面细致的照料之外,还需要更加有心地满足其情感需要,更重要的是塑造其适宜行为,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其生活适应能力和独立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并没有认识到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要性。在访谈中有家长坚信在未来几年随着医学的进步,能生产出根治孤独症的药物,而无需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康复。也有家长由于长期照料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而深感身心疲惫,而无暇顾及家庭教育乃至最终放弃。访谈的38名家长中有12名为祖父母,他们表示难以进行系统、完整的家庭干预,认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听不明白教师说的那些术语”。也有家长过度依赖于民间学前康复机构和学校,不惜巨资辗转于全国各地的知名民办机构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选择很多不必要的训练课程,而自己只负责提供日常起居照料和教育康复所需的经济支持,认为这就是家长所能做到的极限。访谈对象中约48%的家庭每年用于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费用在5000元以上,有些城市地区家长的花费均为万元以上。他们认为投入更多的资金让其子女接受更长时间或最全面的训练,这才是最有利于其发展的。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对孤独症群体的大力宣传以及从国外引入各种干预方法,导致孤独症儿童家庭的教育意识不断增强,但家长仍把教育的着眼点过度地局限于子女认知与学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存在的问题行为或束手无策或视而不见,家庭教育的功能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访谈中有家长多次提到其对子女学习能力的重视,包括识字多少、数学运算法则、发音准确等方面,而对孤独症康复教育机构或学校为子女开展的游戏互动训练、社交技能训练却非常反感。例如一名家长认为,“只要我坚持让他(一名七岁的孤独症男童)识字和学习知识,就能跟上学习,不会掉队,就行了。”通过入户观察,研究者也发现,有很多家长在接子女从机构或学校回家之后仍进行密集的学习技能和精细动作的训练,而忽视亲子互动和良好行为的培养,并极其不重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有家长甚至反映自己亏欠子女太多而包办日常生活的一切照料,有的孤独症子女能识字上千、背古诗上百首,却无法自己处理入厕等事宜。访谈还发现,有的孤独症子女在学校或机构可以完成简单的生活自理任务,而在家就不会,这就是家长忽视其基本社会适应行为培养和训练的后果。

(二)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不够

除了教育意识淡漠和教育态度上存在问题,很多孤独症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执行上表现出明显不足。首先,教育方法使用不当,教育时机的把握不准。本研究发现最让家长苦恼的是缺乏在家进行教育训练的科学干预方法。被访谈的所有家长都反映他们不仅理论知识匮乏,实践经验也极其不足。孤独症儿童需要大量社交沟通能力和日常常规行为的指导性训练,需要把在学校或机构习得的技能在家庭中的自然生活场景中泛化,而家长普遍不知如何创设和把握教育契机,进行恰到好处的干预,并对偶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强化。访谈中家长询问“总说泛化泛化,那为什么在机构中就认得我的照片,说这是‘妈妈’,为什么在家就不能说了呢?”《中国孤独症家长需求调查问卷》显示约有77%的家长并未接受过任何系统的培训指导,也没有相应获取信息的渠道[2]。访谈中家长提到他们根本不懂如何理解子女的行为和需求,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有部分家长都知道常用91的方法,如应用行为分析、回合式训练法、积极行为支持等,但都没有系统地学习,只是了解皮毛,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不大。其次,教育场所比较封闭,限制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持久性。访谈中有些家长指出互动性的游戏干预对于低龄孤独症儿童非常有益,但由于存在社会歧视,他们不愿意带孩子走出家门。一位家长表示自己是非常愿意带其孤独症女儿外出,但总是被人指点,在超市购物时女儿见到爱吃的东西就要立即结账吃掉,不然就哭闹,受到工作人员的指责,以致无法再带女儿外出购物。还有家长提及自己不愿意让公众知道子女是孤独症,认为这会让子女和家庭受到侮辱和歧视。再次,游击式的家庭生存状态使得家庭教育缺少连续性和完整性。虽然我国有近千万的孤独症儿童,但具备专业孤独症教育和康复训练能力的机构或学校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多位于少数省会级大城市。为了让孤独症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康复训练,许多家长带着子女从各地慕名前往,暂住在该地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访谈发现大部分家庭是由母亲独自或祖父母带着孤独症儿童暂住机构所在城市,有些家庭离机构近,可以在周末和节假日回家团聚,而有些家庭因机构距离很远,半年或者一年才能回去一次。这些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奔波于老家和机构所在地,成为流行的游击式家庭。一方面,由于大城市房租贵、消费高,很多家长只能带子女租住条件较差的房子,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而且在相对陌生的社区,这种居住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孤独症儿童大部分时间只与主要照料者生活,切断了他与家庭其他成员的联系,缺少了整个家庭氛围的影响。这种动荡的、破碎的家庭生活,使家庭教育缺乏稳定的环境保障,缺少连续性和完整性,使之丧失了很大部分的教育功能。

(三)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条件非常有限

家庭教育的开展既需要家庭内部的支持,包括家庭关系、家长心理状态、家庭经济条件等,也需要外部的条件支持,比如家校联系、社区资源等。首先,家庭内部环境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条件,主要是指家庭结构诸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我调控系统,具有支持、维护家庭存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冲突因素的冲击,保持自身稳定并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功能[3]。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除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外,还有对孩子成长和未来生活的担忧,对教育康复的失望,经受着外界的不理解,家庭内部不理解等一些问题。访谈中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身心状况不是很好,对子女的未来非常悲观。其次,就家庭的外部条件而言,学校或机构在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只是负责接送子女上学放学,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到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此外,很多家长表示无法参与到教育决策的制定中来,无法和专业教师形成积极的合作关系,更谈不上通过专业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最后,家长获取孤独症教育资源的渠道严重不畅,他们普遍觉得自己处在势单力薄、孤立无援、单打独斗的状态,甚至有些自艾自怜。

四、问题根源

从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不难看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开始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并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固有的不当家庭教育观念难以根除。在当今家庭内部和外部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出现了观念始终走在实际教育行为的前方,但执行力度不够和科学方法使用失真的情况。究其问题根源,主要表现在家庭系统内部的家庭调试力和应对力不足,家庭外部的社会支持体系没有建立,以及适用于家长在家进行教育干预的实践经验缺乏。

(一)家庭内部的调试力和应对力不足

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如同所有的家庭一样,是个完整且独特的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夫妻、亲子、兄弟姐妹以及扩展家庭成员四个组成部分共同产生交互作用,使得家庭内部的力量内聚与调适,以应对家庭成员各个人生阶段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并努力发挥着家庭自身的多项功能。孤独症子女给家庭这一复杂的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冲击,家庭自身没有进行积极的调适,坦然认可和接受孤独症子女的事实,导致无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使得家庭内部凝聚力骤然下降,甚至崩溃。家庭背景,主要是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显著影响着家庭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和家庭功能的发挥。访谈中发现,即使是城市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也存在教养方式、养育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再加上生计和高额的教育康复费用对家庭教育执行带来的桎梏,使得家长们倍感无奈。

(二)家庭外部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服务的建设,在孤独症儿童鉴定、早期干预、学校接收和教育康复上做了重要工作,而在为家庭成员提供服务和支持、指导方面相对建设落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残疾儿童的家庭支持保障体系,因此家庭深受服务碎片化的影响。访谈中很多家长认为其在开展家庭教育、信息获得、与专业人员合作等各方面的需求都无法满足。另外,家庭教育实施的外部环境不完善还表现在供家长使用的教育资源匮乏,包括家长培训、图书资料、心理咨询以及家长互助分享等。

(三)由家长实施教育干预的实践经验贫乏

目前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干预成为特殊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家长在早期干预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培训家长来实际执行教育干预、行为矫正、社交技能训练等研究与实践非常匮乏。一方面,专业人员没有把家长纳入到早期干预和教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另一方面,专业人员也缺乏指导家长在家中干预孤独症子女的经验,这不利于干预效果的泛化和保持,更不利于家长信心的建立。

五、突破家庭教育困境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困境的突破,一方面有赖于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变革,从社会的各相关主体和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改变,为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家庭内部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水平和执行能力。据此,研究者从的社会层面和内围的家庭层面来阐释突破困境的思路。社会层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社会资源(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群体提供的资源及支持)、研究实践(主要指跟家庭教育、家庭支持相关的研究实践)、社区支持(包括社区直接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以及社区作为其他资源的实现载体提供的支持和服务);家庭层面的因素也包括三个方面,即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情感(如对当前家庭境遇的态度、对家庭教育的态度等)、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如干预方法的掌握、行为管理策略等)以及家庭教育的资源和条件(如物质资源、经济条件等)。社会层面的三个方面会对内围的家庭层面产生影响,例如,丰富的社会资源不仅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家长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而家庭层面的三个方面会相互影响,例如,较强的家庭教育执行能力能够提升家长的效能感,增加子女教育与康复的信心,从而影响其态度和情感,同时,较强的执行能力也有利于家长从外界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家庭教育的资源和条件更加丰富完备。在和内围的合力下,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才能实现突破。

(一)社会层面的应对策略

1.完善社会资源的筹集渠道

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所需社会资源涉及多元主体和多类资源。首先,政府一方面应该从宏观层面着手为孤独症儿童及家庭提供政策的支持和环境的保障。其中,最为迫切的是要用法律手段保障孤独症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杜绝类似深圳19名家长将孤独症儿童驱赶出校的事件再次发生[4]。另一方面要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在积极鼓励利用购买服务形式扩大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规模的同时,也要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公立或民办的融合性幼儿园接收孤独症儿童,切实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同时还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持特殊教育专业开展孤独症教育和干预的研究,并把如何围绕家庭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专业人员与家庭进行有效合作列入专业建设的科目之一,以此提升学校和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其次,政府要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可以给予孤独症儿童家庭一定的经济补贴,像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几乎承担了孤独症儿童教育和康复的所有费用;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给予家庭一些福利政策,如破除户籍限制、提供就业福利、租房减免等,保障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所需的最基本外部条件。除政府资源外,还有其他社会物力和财力等,如一些非政府和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公益项目、募捐、志愿者等,通过这些渠道,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可以获取资金支持、信息引导、技能辅导和统筹协调,促进家庭更加有效地开展活动。如香港协康会创立了家12长资源中心,建立专门的孤独症儿童家长小组,定期举办教育讲座,帮助家长处理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以及提高儿童社交能力等。

2.丰富孤独症家庭教育研究的循证实践

目前对孤独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孤独症儿童本身的干预方法研究,很少关注到家庭。一些关注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孤独症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或是家长心理状态的描述,很少真正去解决家庭中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家庭支持系统构建、家长对孤独症儿童的教养方式以及家长或同胞实施干预等。国外研究中有许多循证实践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支持,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Therapy)是精神疗法中的一种循证实践形式,但在治疗孤独症人士焦虑和情绪问题以及家庭成员压力和消极情绪方面应用十分广泛。该疗法主要是帮助个体挑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信念,消除掉错误的思考方式,如过度泛化、放大消极方面、弱化积极方面和小题大做等,而让他们形成更加实际和有用的想法,从而减少情绪苦恼和自我挫败的行为[5]。国外学者Reaven等人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焦虑有积极效果[6];Drahota等人的研究证明以家庭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还能够促进日常生活技能的习得,提高自理和自我求助的能力[7]。除此之外,家长行为训练(Behavioralparenttraining)也被纳入循证实践之一,该方法强调为父母提供一系列行为策略的培训,从而让父母成为改变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主要干预者之一。培训的核心主题包括基于前因的策略,如注意倾听、恰当地指令、提前计划、环境调整;基于后果的策略,如表扬、积极强化、消退、区别强化、轻微惩罚等[8]。从上世纪70年代Tavormina’s对父母行为干预效果进行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9],到近期Jang等人探索了网络版父母行为训练对发展障碍儿童的效果[10],相关研究文献均证明其对发展障碍儿童的干预都呈现出积极效果。最后,还有一些针对父母情绪和压力问题的循证实践,如,压力管理训练(Stressmanage-menttraining)、心理咨询等。在引进国外研究中的一些家庭支持的循证实践同时,要结合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特点和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期切实解决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面临的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孤独症儿童和家庭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3.健全社区支持服务功能机制

社区是社会政策重要的和基本的操作单元,也是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生活和依赖的社会共同体,社区应该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和传递社会支持及服务。一方面,社区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的支持具体可以包括金钱的帮助,信息、情感支持,专业的治疗和协作服务,后勤协助、临时看护、专业化器材、娱乐休闲活动、健康服务,以及其他能够增强家庭支持有效性的所有服务,从而增加家庭对社区的参与以及提升生活质量。比如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可以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喘息服务”,代替特殊儿童的家长照顾儿童,让家长能够短暂地休息,这样更有利于家长的心理健康和维持积极的养育关系。另一方面,社区可以为其他资源输入提供一定的组织化过程和转换作用,生产出一定类型的社会服务并将之输送到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例如,社区可以通过项目化的运作形式将政府提供的资金转化为具体的物质资源或服务,像家长培训、图书资料、心理咨询等,以此满足孤独症儿童家庭的需要。

(二)家庭层面的应对策略

1.家庭需形成积极的应对态度

即使有非常完善的外部支持,家庭教育实现突破的关键还在于家庭自身。在有限的支持环境中,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调整和适应。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当前的境遇,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缓解由孤独症子女带来的精神压力,主动学习应对策略,提高家庭复原力和适应力。另一方面,家长不仅要对子女的教育康复保持信心并持之以恒,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仅局限于子女认知和学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情绪行为问题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干预。

2.家庭应提高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

家长要寻求策略提高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主动学习和参加培训,与学校和专业人员建立良好的联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干预策略。家长培训是能有效帮助孤独症儿童家长掌握应对策略,提升教养能力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形式。家长通过系统培训,可以学习运用个性化的干预手段,在家庭和社区等日常环境中对子女进行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沟通和社交等能力,减少各种问题行为。综合一些家长培训项目的研究[11-12],不难发现其内容通常以行为管理为重点并涉及一些常用干预方法和改善孤独症核心缺陷等主题(见表1)。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家庭教育的执行能力,将家庭教育落实到家庭生活的时时处处。

3.家庭主动寻求资源和支持

孤独症儿童家庭应敞开大门,积极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如通过家校联系、网络信息平台(如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参与一些家长互助组织和公益项目,获取可靠的信息和资源。此外,家长可以自愿组建家长组织,促进自助互助,建立草根组织,如家长信息和资源平台,以保障家长获取资讯的需求。一些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由家长陆续建立互助组织,如家长互助组织(Parent-to-parentprogram),为孤独症家长联系与其情况相似,曾经面临相似挑战的、有经验的家长。家长配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个新接受该计划的家长会与一名经过训练、经验丰富的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配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家长互助组织有利于家长接纳孤独症子女,重建希望和争取有力的指导,以及有助于家长参与到子女情感及行为培养等教育中来[13]。

六、结语

第7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关键词] 自闭症 早期干预 社会关注 援助

通过对周围社会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程度,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以及当前的困难。

国外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在出生14个月就已广泛表现出来了。国内研究也表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2岁前就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听而不闻,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目光较少追随别人,语言发育迟缓,不大会使用肢体语言,喜欢专注与某一刻板重复的动作。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诊孤独症的诊断工具。对于孤独症的诊断来说,常用的是一些相关量表。国内外常使用的孤独症症状检查评定量表是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和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近年来孤独症早期发现研究的最新发展,是Cohen等(1996)在英国由公共卫生护士和家庭保健医生应用1~2、5岁孤独症检测表(简称CHAT)对16000名婴幼儿作筛查,发现意向性手指东西、眼与眼对视和玩装扮游戏这3项具有关键性意义。但CHAT只是筛查工具,仍需将可疑儿童转给儿童精神科或儿科医师,结合病史和多方面检查结果作最后诊断。

孤独症的早期干预应使用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并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调查中我发现以下问题:

1、综合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进行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对于孤独症的正确认识是是早期发现的重要前提,而部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在此之前听都没听过“孤独症”一词,更不要说对孤独症有所了解。在患儿出现一系列症状后,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例如有些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有障碍,他们往往听而不闻,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时会被误认为是聋儿,由于父母缺乏对孤独症的认识,从而使患儿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对于儿童的预后是很不利的。这时,对于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以往人们总是呼吁政府和社区多多加强宣传力度,但是,光靠政府和社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利用一些大众传媒的力量,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利用这些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对于家长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保密性。有些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不愿向政府或社区所设立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而大众传媒的利用则可以消除这部分家长的顾虑,他们可以在电视、报纸或网络上了解到有关孤独症的信息。另外,如果光靠政府或社区的宣传,那只能是在城市或是一些比较先进的郊区,还有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则可能就不会顾及到这方面的问题。然而,电视、报纸这些传媒系统却已深入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如果可以很好的利用大众传媒的广泛性,对于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纠正父母不正确的心态。有部分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认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他们大多不愿让孩子曝光在人前,也不会将孩子送去治疗,而是选择将孩子关在家里。长久以往,孩子的病情会越发严重。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患有孤独症是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有错,从而对患儿产生了一种愧疚心理。这样的心理会让他们对患儿娇宠纵容,从而助长了孤独症患儿原本就不是很好的脾气,使得患儿的情绪问题难以纠正。其实,孤独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一样,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语言、有需求的。只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而已,是一群被称之为“特殊儿童之王”的孩子。

3、对于母孕期与生产期的一些高危因素要给与足够重视。早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在母孕期和生产期有更多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有更多的疾病史,如生育时母亲年龄大、出生时体重轻、孕期缩短、孕期母亲服药史、孕期母亲感染史及分娩阶段各种损伤等。

4、建立专门的疗育机构,加强对父母专业知识的培训。__等(2002)报道一组49例孤独症患儿,年龄23~104个月,母亲反应在12~36个月时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儿童有不同之处。像这样的父母很多,他们很早就发现了孩子的不同,只是不知该找怎样的机构寻求帮助。只能在网上收集少量的信息,想对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却无从下手。这时候,政府、残联和社区需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专门的孤独症儿童的疗育机构。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时,可以第一时间向此机构报告,然后由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确诊。并对父母进行培训,以便使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的早期干预。疗育机构还可以帮助父母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以保证孤独症患儿可以得到及时而正确的训练。

5、注意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大多数家长和训练者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早期治疗时往往只注重儿童的生理发展,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当然,儿童生理的发展对于儿童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意义,但不能忽略儿童的心理发展。孤独症的本质特征是因多感官神经传导整合障碍,导致孤独症儿童心理发展严重迟缓。如果忽视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心理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使其自信心不足,自制力、自控力下降。这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更会使孩子排斥训练,不利于患儿的康复。

6、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最好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孤独症儿童有“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之说,这说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成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身体和智力、心理上的差异。这就要求从事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教师、康复师以及家长必须客观的面对这些孩子,坚持个别化教育。

认识程度:在调查的所有群众中,只有10%的群众接触过自闭症儿童,4月2日世界

自闭症日,仅有5%的人知道,对于自闭症的表现,80%的群众表示不清楚,70%的人认为自闭症是与缺乏家庭关爱有关,20%的群众认为是遗传,30%的群众认为是大脑神经系统受损,此外,10%的人认为自闭症可以痊愈。态度:对于自闭症儿童,60%的人表示同情并愿意给予帮助,40%的人表示同情但不知怎么帮助,53%的人表示愿意与自闭症孩子交往并帮助他们,43%的人表示看情况而定,一般不会太主动,此外70%的人认为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但要给予必要的关注,40%的人认为不可以与正常儿童一起同班学习,理由是影响了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

困难: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堪忧,据调查,超过50%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的康复费用超过家庭总支出的一半,而约70%的患者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负担沉重。

一,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较浅,关注度较低,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自闭症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都不够大。

二,群众对于自闭症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最主要是认为自闭症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造成的,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三,大多数人对自闭症儿童持有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并愿意接纳和帮助他们,但限于许多客观原因,如:没有接触自闭症的渠道,缺少相关志愿者服务和组织等,许多人有心却无法行动。

第8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孩子至今不会用语言表达愿望要求,也不明白别人说话的意思,经常呼之不应,即使是熟悉的名字,也听而不闻,好似聋子,我们教他也不学。为此还带他到大医院的口腔科和耳鼻喉科检查过,大夫说声带和听力是正常的,但是孩子不会说话,我们真是很着急,更主要的是这孩子还很孤僻,不喜欢与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小时候挺好带的,就是自个玩,也不要大人陪,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很少能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但这孩子对电视上的广告和天气预报格外感兴趣,只要一听见声音,他就会从小屋跑到客厅去看电视,表现出津津乐道的样子,有时会在别的场合蹦出一句广告词,别人都不知什么意思,他很喜欢写字和认字,已会认二三百字了,好象并不知其意思。他的行为也怪怪的,给他买的玩具他不喜欢,小朋友都喜欢的玩具,象积木、拼图、电动玩具什么的,他连看都不看,就喜欢老玩小瓶盖、电视机按钮、门把什么的,还爱看自己的小手,拿起东西总爱放鼻子上闻一闻……

父母不停的说着,内心的痛苦、无奈、无助溢于言表。

“大夫,我们的小孩究竟得的是什么病?”这是他们就诊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你看我们俩身体也挺健康的,孩子生下来也好好的,1岁前可好玩了,人见人爱的,现在怎么会这样呢?不说话,不看人,不理人,也不学东西,生活能力很差,根本上不了幼儿园,送过两次都被退回来了,我们也不能养他一辈子吧,大夫你说我们的小孩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怎么得的?还能治吗?”

带着父母的期望、疑问我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具有广泛而严重的

发育障碍的特征。

后来,我们通过对涛涛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他与同龄孩子相比,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行为模式,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发育落后。在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最后诊断涛涛得了“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什么病?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和一般儿童疾病不一样,属于发育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孤独症 最早由美国精神科医生Kanner在1943年首次报道,共有11名儿童被诊断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儿童。他观察到一个5岁的男孩,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这个孩子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旁若无人,记忆力惊人,两岁半时他就能流利背诵《圣经》23节以及历届美国总统的名字,但却不能与人正常对话。说话时你我不分,迷恋旋转木棍、平锅和其他圆形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同时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规律的轻微变化均感到烦躁不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

那么孤独症究竟是怎么得的呢?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儿童孤独症主要是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神经精神发育障碍,而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及父母的人格特征、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经济水平等对孩子的心理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看,该病的发病率为一万个儿童中有2~13个孤独症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显著为7~91。

儿童孤独症有哪些主要表现?

孤独症儿童多表现为:

(1)孤独离群。即不会与人交往。不能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这也是家长就诊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愿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你我他不分。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却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打头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约75%的孤独症儿童智力低下,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智力低下的孤独症儿童在音乐、绘画、计算、识字、机械记忆等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呈现孤岛智力现象,令人不可思议。象4岁的涛涛特别喜欢认字和写字,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小贴士:该病多在3岁内起病。多数病儿早期症状在婴幼儿期就已出现,至1~2岁症状明显,可出现语言功能退化停滞,表现典型孤独症症状,也就是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由于父母缺乏婴儿心理行为发育的知识及缺乏对儿童孤独症的了解,使得孤独症不易早期发现且发病年龄难以确切估计,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晚,不用急,“贵人语迟”;孩子不缠人,从小好带;孩子孤僻不合群,是独生子女的特点等等,延误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儿童孤独症能治吗?

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如未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后很差,对儿童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在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需有人长期照管。但只要家长坚定信念,坚持治疗,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关心、信心,儿童孤独症还是可治的。孩子是可以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并且发现周围的世界,其本人的社会功能,适应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很多孤独症儿童经过治疗,走进幼儿园,迈进学校和社会,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也是对父母坚持治疗的最好的回报。

儿童孤独症如何治疗和预防?

首先,父母对疑有孤独症倾向的儿童,应尽早去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儿童神经精神、心理、保健专业)确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年龄、临床表现、功能损害各不相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治疗前由主管医生和家长一起评估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如语言,社交,动作行为,生活能力等发育水平,然后制定个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尽管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行为治疗,教育和训练,如语言训练,社交训练,感统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训练,游戏活动等,并辅以药物治疗,但并不是每个孤独症都需要服药,目前也没有治疗孤独症的特效药。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治疗师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多教、多练、不断强化、长期坚持,患儿就可取得明显进步,病情可得到积极、有效地控制。

另外,母亲要注意孕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肉类等"酸性食物"的摄入,建立亲子依恋和情感联系,家长应让孩子多与外界环境接触,让孩子与同龄儿童一起玩耍、交往和学习,使其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健康发展,以有效地预防儿童孤独症。

第9篇:孤独症的科普知识范文

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是全体公民集阅读、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传承、精神文化建设、思想品质提升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氛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省、市、区图书馆开展的“少儿图书馆阅读推广”、“老年读者群特殊服务”等研究活动如火如荼,很多图书馆都开创了特殊的针对相应人群的研究阅览室,纷纷开展了针对青少年人群的、老年读者群的特色活动、讲座,以及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文娱、艺术和文学、政治时事等专题讲座,将图书馆的文化优势转化为可被广大受众接受并喜爱的专业座谈、讲座,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给读者,回馈给社会群体,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的读者面也相当广泛,获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和推崇。

虽然现有的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和保障,如残障人士专用电梯、通道、卫生设备等等,为有一定行动困难和感知困难的人群提供了帮助。对“看得见的残疾”提供帮助是一件相对容易的行为,管理人员和读者会自发的为这部分人群提供方便、咨询和服务。但是对于“看不见的弱势群体”,则没有那么容易得到关心、理解和帮助了。

2.轻度自闭症和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的现状和界定

2.1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及表现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不能进行正常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活动,常做一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随着对孤独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学院保守估计美国自闭症的发病率为每一千人有五至六人。总计男性患自闭症的比率,比女性高三至四倍,但女性发病时病征会较男性严重。联合国的数据表明,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数据,美国孤独症患病率在1‰~2‰。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

阿斯伯格综合征(A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或广泛性发育障碍(PDD),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但又不同于孤独症,与孤独症的区别在于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属于高功能孤独症,部分患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可出现“孤独症才能”,如在音乐、计算、推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超常表现,被称为“白痴学者”。

受限制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应的是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交场景和社会人行为和想法的判断能力、想象力,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和对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的执迷。最新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所有用的是完全的S型大脑――“系统型大脑”,而非E型大脑――“同感型大脑”,而大部分社会人两者兼有之。一般而言,男性侧重S型大脑的思维方式,女性则偏重E型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大脑运转方式并不影响两性在语言、计算、推断和记忆上同样出色。孤独症患者所具有的S型大脑是超雄性大脑,它对系统的运转如此着迷以至于完全丧失了人类同感共情的能力,这些个案的强烈以自我为中心 (egocentrism)及关闭与外界的一切沟通的特质。有线索表明自闭症基因与那些赋予人们掌握复杂系统能力的基因有相互关联。所以阿斯伯格症患者同时也出了很多天才,包括科学家和艺术家。如爱因斯坦、牛顿、贝多芬和达芬奇。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轻度的自闭症,保存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智商也正常或者偏高,一般表现为兴趣狭窄。经干预和治疗,预后情况也比较乐观。

2.2阿尔海默兹综合症的症状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轻度痴呆期为第一阶段1-3年,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AD发病率研究费时费力,难度大。Bickel和Cooper(1994)对德国Mannheim居民历时8年的调查,各种痴呆年发病率≥65岁为15.4‰,其中AD为8.9‰,估计总发病率1%左右。英国Martin Roth(1978)的研究,AD患病率为6.2%,以后多数研究的结果都在5%~8%之间。AD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Evans等报道(1989)65~74岁患病率为3%;75~84岁为19%;超过85岁为47%。

尽管各国对老年人群中痴呆患病率进行研究的结果有差异,但大部分研究报道的患病率还是比较接近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多在2%~7%。

在治疗的同时,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人交流,多感知、多计算,多阅读,是应对疾病良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很好的延缓病程,提升生活质量。

3.如何帮助“来自星星的孩子”快乐使用图书馆,健康成长

介于孤独症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了解和帮助孤独症患儿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由于理解和交流困难,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家长为了教育患儿,也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有着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难以接受正常的教育,难以与人沟通,很难主动地走入公众的视野,接受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他们又不似残障人士那样容易理解和便于沟通,人们对他们的了解少之又少。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比残病儿童少,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我们图书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

3.1开辟专门的阅览室

孤独症儿童发病率整体不高,可以在安静僻静的角落为其开辟一个小型的阅览室。内设有学习间、卫生间和活动室。学习间内配备桌椅、纸笔、电脑设备和小白板,尽量方便他们的使用,优化阅读环境。活动室中需要饮水和点心供他们自助取用。孩子的父母可以安排在旁边陪伴或者去其他区域等候。孤独症患儿在我们悉心营造的充满爱心、安全感和舒适的空间里,可以自由的阅读,专著的学习,结识相似的群体,进一步熟悉社会环境,为一定程度的社会化打下基础。

3.2室内装饰柔和无刺激

室内装饰应该尽量选用柔和、安静的颜色,使其接近居家休闲的风格。避免过分刺激性的装饰和颜色,过分强烈的光线,以及对比鲜明的线条。

灯光的选择应该采用柔和护眼的光源,增强孤独症患儿的安全感和适应性。使其对这里产生信耐感和归属感,喜欢这里同时爱上阅读。

3.3书籍选择多侧重系统科学类,艺术类

由于孤独症患儿天生热爱系统感强的事物,文字和语言能力匮乏。所以,所选择的书籍应该侧重科学、社会学、历史、人文科学和艺术。便于他们在社会生活之外更好的探索科学和艺术广袤的空间;好的智力和记忆力帮助他们很好的阅读历史、地理、哲学类书籍,使自身更加博文广志;社会学书籍能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了解社会形式与组成的同时帮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和运转规律。多数孤独症患儿更可能强烈地被某一方面知识所吸引,比如数字或者几何图形。那样的话应该引导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或者自学,将生活中的固执、重复性行为引导为有益的研究性行为,并明确的鼓励、奖赏这样的行为。

3.4贴心服务,热心答疑

馆员应该了解孤独症这种病症并且能很好的同这样的特殊读者打交道。给予他们更加耐心的帮助和贴心的解答。言语上的关怀和微笑能够很好的放松他们的心情,化解敌意,排除紧张。由于这类群体社会活动受限,他们不会要求馆员更高层次的服务――如查寻相关信息和资料,传递文献等。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做好服务工作,始终耐心、细心的关怀和帮助他们,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愉快有意义的学习时光。

3.5设置孤独症儿童专题讲座,欢迎社会人士共同了解、关注、参与

同其他类型的讲座一样,也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开辟专题讲座,请相关的医护工作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针对孤独症的相关知识和社会现状进行专题讲座,使孤独症患者、患者家属和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和了解这一类特殊的人群,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注意,共同关注、爱护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4.在“老龄化社会”的突出背景下,如何为“轻度失智”老人丰富精神生活,引导健康的社会活动,提升生活品质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者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

由于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引起人们对老龄化社会结构的关注,更多的老年人话题进入人们的视野:如养老问题、老年福利问题、医疗保障问题、 老年人消费力以及老年人活动娱乐场所。

在老龄化人口基数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并注重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也都开辟了老年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图书馆界早已展开了关于如何服务老年读者的相关讨论,建立了健全老年群体服务的理论设想。而对于轻度失智老年人的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并没有准备相应的工作对策和服务措施。

阿尔海默兹综合征的早期症状是工作记忆受影响、短期记忆受影响以及一定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由于社会能力的退化和社会交往的缺失,导致这一类人群在社会中难以建立稳定的生活圈子和找到相应的同伴群体,这些现状又会进一步导致社会兴趣的缺失,情绪的焦躁以及难以对自身有良好的定位。

图书馆为这一类型的老人开辟服务空间、开展服务,可以很好的帮助这类群体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找到志同道合的陪伴着一起活动――如阅读、就餐以及听讲座等等。图书馆在简单的空间和时间内很好的包容他们,一同进行单纯的阅读或者探讨。这种方式较正规的学习温和、更有弹性、更多自由和尊严。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所创造的优良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强烈的对抗疾病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重拾价值,找到生活的重心,自我的坐标,提升自我的价值,摆脱单一的寄托和依赖,脱离形单影只胡思乱想的环境,较老年公寓和老年课堂更有优势。

在图书馆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无疑能够做到更积极、更明智、借助知识的力量在自身找到寄托和希望,树立良好健康的生活观念,增加自身的幸福指数,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