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精选(九篇)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

第1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关键

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72-03

望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四诊中位列第一,古人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可见望诊对于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性。望舌与望面部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对于中医舌色、面色诊断客观化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各种理论相互争鸣,新科技、新方法不断被应用到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之中。

1 舌色 面色诊断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之主要问题在于要探索出能够真正与中医临床诊断实际相符合的诊断模型、诊断数据与诊断仪器,其核心环节在于如何客观化表达中医对于颜色的特殊认识。在中医诊断中,望色主要按五色诊方法进行,即青、红、黄、白、黑五色进行,当然还有淡、暗、深等程度不同的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中医的望诊五色与现代色谱上的相应颜色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医望诊中,将所有病人舌色或面色等的颜色变化均归属在五色之中,故而中医的望诊五色具有非常广泛的颜色内涵,是中医对于客观颜色的主观感受集合。现代色度学虽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但却不能完全实现可见光谱与人体视觉感受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无法以现代色谱中的某一颜色代替中医的望诊五色。

现代色度学研究认为,颜色最基本的3个要素是色调、饱和度和亮度。其中,色调表示光的颜色,它决定于光的波长;色饱和度指彩色的深浅或鲜艳程度,通常指彩色中白光含量的多少;亮度表示某种颜色在人眼视觉上引起的明暗程度,它直接与光的强度有关。对于颜色的计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使用比较多的几种颜色模型有:RGB模式、YUV模式、HIS模式、Lab模式、Ohta模式、Hue模式、YCrCb模式等。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目前尚无定论,这也正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

2 各种颜色模式在舌色面色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在近些年关于中医舌色、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中,研究者们根据各自的理解,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模型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201 RGB模式

刘文兰等采用了“中医舌诊专家系统”检测了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人的舌质、舌苔、舌下络脉、面部和手掌的颜色,测定了RGB值,结果表明通过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手掌、面部RGB的检测,既可区别慢性乙肝与健康人的色诊特征,也可以对慢性乙肝各证型进行鉴别诊断,徐志伟等采用RGB颜色模型对青紫类舌色的量化特征进行研究,采用R、G、B各分量值与其总和的比值作为指标,结果得出了青紫类舌色与其它常见舌色的数量特征,青紫类舌色特征为B比值最高,G比值较高,R比值最低。

202 YUV模式

危小健等研制了“舌色仪”,该舌色仪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七・五”攻关指导项目,采用YUV模式,通过对正常人、病患者1355人次进行测试,计算u值、V值,结果临床符合率正常人达83%,患者舌象达70%以上。

203 HIS模式

张志枫等研制了WZX中医舌色分析系统,采用HIS颜色模型,主要功能有舌体图像提取、舌象区域分割、色度测量等。张志枫等应用该套舌色分析系统,对343例胃病患者的舌象进行了信息处理,结果得出了不同证型中医舌色特征、不同病种(胃痞和胃脘痛)舌色特征、以及现代西医胃病不同病种舌色特征。张志枫等还应用WZX舌象颜色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了中成药疗效的评估,在治疗前后进行舌色H、L、S值的测定,结果治疗后H、L、s值渐趋正常,认为可以应用该系统进行舌色视觉计算并作为中药疗效客观评价的方法。

204 Ohm模式

王爱民等采用基于学习矢量化(LVQ)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舌象分析中的舌色、苔色自动分类。在分类器的设计中,提出了基于“2σ”准则的训练样本筛选方法,并用Fisher比率作为色度空间选择的依据,在RGB、HIS、Ohta、YUV等中,Ohta色度空间Fisher比率最大,并以此为颜色模型设计制作了舌象分析仪,经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获得与中医专家相一致的结果。

205 Hue模式

龚一萍等采用Hue颜色模型进行6种常见病理舌色的定量分析及与高血压和其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认为采用该颜色模型更符合人眼对颜色的心理感知,各舌色可以用数值来量化,其定量值能反映不同的舌色,具有特异性。不同舌色在高血压病中出现的频率说明肝火与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基本病理机制,高血压病各证型其舌色的定量值不同。

206 Lab模式

徐顺潮等运用光电积分法的测色原理,以Lab模式为颜色模型,研制出了智能式光电积分法舌色仪,经临床测试表明。该仪器所获得的色度学参数能确切地反映舌质的颜色。王鸿谟等采用Lab色度系统,应用全自动色差计对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广州市、北京市女性面色变化可以用色度学方法进行阶段性探索、实现数字化表达,并可以指导化妆品的研制和生产。孟智宏等运用SHSY-1型舌色测定仪对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舌色进行了测定,颜色模型采用Lab,结果其色度学参数与健康人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应用光子技术进行舌色、面色客观化研究的报道。如王鸿谟等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开展了中医色诊学的定位定量研究,测定了正常面温、脏腑色部中心温度、比较了颜面部与明堂色部、男女两性温差、左右两侧温差。其后,王鸿谟等又改进了传统明堂色部和颜部,配合面部整体观测,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提出凡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此外还有蔡光先等利用色差计对102名正常人四季面色进行了定量观察,以及田雪飞等运用测色仪直接测量正常人和脾病不同证型的色相光波反射率光谱曲线等。为将光子学技术进一步引入到中医学研究中,刘颂豪院士、邓铁涛教授还共同提出了“光子中医学”的概念,并联合筹建了光子中医学实验室。

3 舌色 面色客观化诊断研究的颜色模式选择探讨

第2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颜色词;红义类;指代;象征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或多或少的颜色词,这些颜色词也是语言中一种个性鲜明的语言成分。我国古代表颜色的词形成比较早,我们知道,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书面文字。而在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一些后世的颜色词,如白、赤、青、黄等。汉语的颜色词形象色彩鲜明,共同构成了汉语中表现力极强的丰富的颜色词系统。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由于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及教育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在我国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它的发展受到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较大影响。在先秦,颜色词就已经与古人的世界观、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其意义具有多元化特征。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汉民族最常用并且最喜欢用的颜色--红色。

红色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追求,自古为人崇尚。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中华初祖在祭祈巫舞的过程中,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就自然地产生了。古人还认为“至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感到阳光下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令人振奋,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可见颜色的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约定俗成的,它体现出热烈、积极的心理功能。在古代,表示“红义类”颜色词语有“赤、朱、丹”等。这些在古代较为常用,而它们在古代汉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尤其值得探索。

一、红义类颜色词试举及探悉

汉语的颜色词结构形式多样,形象色彩鲜明,共同构成了汉语中纷繁复杂而表现力极强的颜色词系统。这种颜色词系统不仅可以描绘缤纷多彩的色彩世界,还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出现过如下表红颜色的词,“赤、朱、丹、殷、绛、红、绯”。左民安在他的著作《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按照它们由浅及深的不同程度做了如下排列:“红、绯、丹、赤、朱、绛、殷”。下面我们从六书的角度并且结合色彩程度归类试举探悉:

“红、绯、绛”均是形声字,以“丝”作形符,特指丝的颜色。可见,汉语颜色词的来源与“丝”这种民族工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红”的形旁说明表红的颜色与中国古代丝染纺织业密切相关,可见红色源于纺织业阶段。“红”,形声,以“丝”作形符,“工”作声符,本义浅红色的帛,后泛指t色。《说文解字》“红,帛赤白色。”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申义代指或简称某些与红色有关的东西。“绯”,形声,以“丝”作形符,“非”作声符。字义:红色。如:绯红。《说文新附》:“帛赤字也,从系,非声”。“绛”,形声,以“丝”作形符,“将”作声符。本义:大红色。《说文解字》:“大赤也,从系,将声。”

再看会意字“丹”和“赤”:“丹”,会意,由井的变体和“、”组合,井指矿井,“、”像一点火,指朱砂,意从矿井里开采出来的朱砂。本义朱砂,朱砂是红的,引申为红色,如丹枫、丹青。习惯以红色象征忠诚,所以“丹”引申为“赤诚”。“赤”,会意,由大火组成,本义是大火。大火是红色,故“赤”引申为红色。《说文解字》:“赤,南施也。从大从火”。南方朝阳,所以说红色为“南方色”。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火者南方之行,故赤为南方之色。从大者,言大明也。”“赤”色不是赤的本义,但在古代文献中赤字却总是表示红色,这是赤的引申义,大火色,古代的赤色就是今之朱红色,比大红色稍浅淡。如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岸土赤而壁立”。又如: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经大火焚烧后的地方,一切将不复存在。所以古人把一无所有或空无尽物称为“赤”,如《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朱”,指事字,《说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可见朱的本义是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朱字用来指颜色是指比较鲜艳的那种即大红色,古代称为“正红”,又称朱红。在所有颜色中,红、黄、蓝、白、黑五色为正色,其它为间色,各种红色中又以“朱”为正色。“朱”还在古代汉语中作为姓氏,传说中这源于图腾崇拜(赤心木图腾)①,远古人民将自己称为“朱族”,姓氏即为“朱”。朱姓是由地名、邑名演变而来。据史书记载,周代封高阳氏后裔于“邾”这个地方,其子孙就以邑名为氏,只不过是把“邾”字右边的偏旁去掉,变成不带右挂耳的“朱”字。“朱”字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面色和面容,如“朱颜”一词本来指红润的面貌。宋玉《招魂》:“美人既醉,容颜酡些”。“殷”,本是会意兼形声,本义震动,音“yin”。同音假借为“yan”,赤黑色,例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

除上述列举之外,我国古代汉语中还有“粉红色”,它是红色的一种变异,可以将其视为红色的一种应合或复归。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究其根由,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脸色白中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之故。上面,我们就“红义类”颜色词分别试举探悉,从中可以发现,“赤”、“红”、“朱”是三个涵义深广并且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那么它们三个比较,有什么不同么?《礼记.月令》“驾赤马骝”,孔疏“色浅曰赤,色深曰朱”,也泛指红色,要区别的粉红、桃红都是赤白间色。到唐代“红”才是大红的意思。故《论语》中有“红紫不以为亵服”,就因为“红”近“赤”才不作居家衣服。

二、“红义类”颜色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的指代作用

颜色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代作用。指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代替事物,这始于唐代。从借代方式上看,这是以特征代事物的借代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以前不多见,而在唐诗宋词中比较常见。我们列举表红颜色词的指代作用。

“红”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主要是代指或简称某些与红色有关的东西。如李贺的诗《南山田中行》:“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冷红”代花。王琦注:“冷红谓花也,以其开于秋露之中,故曰冷红。”又如他的《春归昌谷》:“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团红”代花。王琦注:“细绿,树草之叶,团红则其花也。”这两句诗中,都是运用了“红”颜色来代替“花”的借代形式,李贺在其诗歌中运用借代使得诗歌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生动鲜明,使诗歌具有广泛的想象空间②。唐、宋诗词还有许多以表示颜色的词语来代替事物这种借代形式的运用情况。如:唐代诗人李商隐《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翠减红衰”中“翠”是代叶,“红”是代花。 又如柳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绿”代叶,“红”代花。 这些例句,都运用颜色词来代替事物,并且用红色代称“花”。“红”又可称“红绫”等织物,如杨汝士的《贺筵占赠营妓》“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红”即代红绫。也可以代称用红绫,红布或红纸包裹之礼物,如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那其间才受你说媒红,方吃你谢亲酒。”此外,“红”还可以代“美人”,形成“红颜”,如薛昭蕴的《浣溪纱》:“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沾姑芳”。红泪,即美人的眼泪。这里还有一段美丽感人的故事:“三国时期,魏文王曹丕所钟爱的美人薛灵云,在听说自己就要和父母告别入宫的消息后就泪流不止,到登车上路时,就用玉石制作的唾液壶相当于现在的痰盂接住泪水。她的泪水一滴滴落到壶中,壶立刻变为红色。到了京城后,壶中的泪水已经凝结在一起,犹如鲜血一般。后人因此就把女子的眼泪称为‘红泪’。”③“红”除代“美人”外还指喜庆、美满诸类之事起关键作用的人。“媒红”就是为男女之间的婚姻牵线搭桥之人,如《西厢记》中的红娘。中国传统京剧剧目《拷红》中的红字,指的就是红娘。

上面,我们着重讨论了“红”一词的指代作用,可以发现,在古代汉语中,“红”可以作为单独的颜色词去指代或简称某些与红有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红”代花。杨汝士的《贺筵占赠营妓》“一曲高歌红一疋,两头娘子谢夫人”,“红”即代红绫。但更多的则是“红”作为词素与表特征、修饰的词联合构成的双音节词,如李贺的诗《南山田中行》:“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冷红”代花。又如他的《春归昌谷》:“细绿及团红,当路杂啼笑。”“团红”代花。这样更丰富了红的意象,客观上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三、“红义类”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含义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颜色词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我们来看红义类颜色词的象征意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着很大的差异。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从根本上讲,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一些神秘化特征。“丹”引申为红色,习惯以红色象征忠诚,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红色(桃色)可以象征女性,如白居易《长恨歌 》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红义类颜色词中,“朱”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古人眼里,朱红色是代表着尊贵和权威的。用朱红色漆成的门,称为“朱户”,是古代帝王赏赐有功大臣或诸侯的九种物品,即所谓的“九锡”之一。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多漆成朱红色,以表示尊贵,所以人们多称豪门为“朱门”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说。“朱轩”是指古代王侯或朝廷使者所乘的红漆轮,称为“朱轮”。《汉书・杨敞传》说杨恽家族兴盛的时候,光是乘坐朱轮车的人就有十位之多。可见坐朱轮车也是身份显贵的象征。在古代,衣服的颜色也是代表身份和等级的一种标记。上古以朱红为尊,红色的礼服称为朱衣,是专门给皇帝祭祀时穿的,后来也用作大臣的祭服。中古以后以黄色为尊,黄色成为皇帝服饰的专用色,而红色则成为朝臣的服色,如唐宋是四品,五品官员的礼服为绯红色也称朱衣。但是古代的朱衣吏,却不是高官大吏,而是穿着红衣在前面引路或传告的小吏。在中国古代,朱紫是两种相近的红色,它们也是古代贵官衣服的颜色,是富贵和权威的象征。杨伯峻为《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作注云:“古代大红色叫朱,这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都属此类,也连带地被重视,不用为平常家居衣服的颜色”。春秋时齐国,紫衣曾是齐国的君服。唐代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服,五品以上服朱服。所以朱、紫色有高贵的文化附加意义。这就使“红”色有了高贵、吉利的义色彩,成为民俗文化的象征符号:红色在民俗中是喜庆的颜色,在庆祝传统的重大节日,人们喜欢穿红衣,戴红帽,贴红对联、红窗花以及红色的“福”字,代表“洪福”。结婚被称作红喜事,所以新娘子的吉服要穿红裙子,盖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带戴大红花,大门要贴红喜联,晚上要点红烛,送喜钱也要用红纸或红布包裹。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生孩子也是红喜事,产妇吃红鸡蛋,系红腰带,婴儿系红肚兜。在传统京剧里,关羽的一张大红脸象征着他耿直、忠义的品格。民间有这样的习俗:本命年要系红腰带,以辟邪避祸,种种风俗都离不开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幸福和欢乐”。

颜色词在不同语言里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可以表示不同的感彩,还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和风俗习惯,并表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 ”、“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汉语的颜色词与汉民族的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自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在古代语言中的作用,领会其象征意义。

以上我们从颜色词入手,标举红义类颜色词,从其用词列举,指代作用,象征意义及文化含义三个角度对红义类颜色词做了比较细致的归纳探悉。古代汉语中的颜色词以其形象色彩鲜明的特征,描绘了缤纷多彩的色彩世界,是客观而且生动地描绘多彩多姿的世界不可缺少的词类系统。而且蕴涵了汉族人民对人生的思索,反映了汉人在思维方式、心理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征,集中反映了东方汉民族的精神面貌,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而我们在此所探讨的汉语颜色词的人文特征,则更具有重要的作用。颜色词探讨的领域是广无边际的,但是目前尚未形成颜色词领域的精深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发展、联系地看待问题,指导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同时,我们还要正确对待外国学者在颜色词领域的研究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注释:

①《山海经》记载的朱木:

“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爰有文、离俞……朱木(赤枝、青华、玄实)”。 《大荒南经》)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赤干青叶,名曰朱木。”(《大荒西经》)

②关于李贺的评价: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关于“红泪”的故事,见《语林趣话》/史学祥 /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1(2004.1重印)

参考文献:

[1]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2]赵进.语文教学说文解字[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史学祥.语林趣话[M].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1(2004.1重印).

[4]左民安.细说汉字[M].九州出版社,2005.

[5]夏征龙.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6]chinese / lunwen / 2004 / 5-20 / 17185.

第3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广告 新兴颜色词 特点 成因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而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最为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当其冲的反映到词汇中来,当然颜色词也不例外。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趣味的变化等原因,有大量的新兴颜色词被创造出来,特别是在手机、电脑、汽车、服装等广告中,新兴颜色词随处可见。本文以网上收集到汽车广告和手机广告中出现的颜色词为例,分析新兴颜色词的特点、种类以及成因。[1]

一、颜色词概述

1.汉语颜色词概述

颜色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人们的实际生活与颜色密切相关,人们生活在色彩之中。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语具有丰富的感彩和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2]

2.汉语颜色词的特点

2.1构成方式灵活多样,颜色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不是语法的分类,就其功能来说,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由于汉语颜色词在数量上极为丰富,而且其构成方式也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对汉语颜色词分类的研究也很难做到整齐一致,往往显示出多样化的趋向。刘均杰先生从词源角度出发将汉语颜色词分为纯颜色词、物体颜色词、物纯颜色词(物体颜色词跟纯颜色词的组合)、纯颜色词的生动形式四类;叶军把颜色词分为具体颜色词和抽象颜色词两个大类。

2.2数量众多, 分类细致,古汉语中的颜色词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数量众多,分类详细,这是与人类早期思维较少抽象与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人们在定义和区分事物时往往非常具体。有些物质的每种色彩都用一个词来表示。如《说文》中:“瑕”,玉小赤也;“玖”,石之次玉黑色者;“碧”,石之青美者;“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人们对于经常接触、赖以生存的事物,观察仔细、了解深入,语言中自然会有所反映,色彩词的丰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这类由于所指物色彩不同而创造的不同语词,正体现了颜色词的丰富性。[3]

二、新兴颜色词的种类

从外部形式来说,从网上搜集到的颜色词,有双音节的,也有三音节或四音节的,从内部构成上来看,大多为偏正式结构,在偏正式结构中,以名词性语素或形容词,动词性语素修饰颜色语素居多,也有个别的是颜色语素在前,后加名词性语素。此外还有部分颜色词直接用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式的名词结构来表示。具体分类如下:

1.双音节颜色词

名+颜色 星银 雪银 沙银 锆银 钻银 钨黑 磁黑 隧黑 韵黑

形(动)+颜色 睿黑 锐黑 潜黑 炫黑 逸黑 酷黑 黑金 亮金

颜色+名 银冰 蓝焰

不带颜色语素的偏正结构烈焰 皓月

2.三音节颜色词

形(动)+颜色土豪金 炫酷灰 炫亮银 炫丽粉 优雅白 浪漫粉 浪漫红 淡雅粉 渊博黑 冰河银 典雅绿 高雅蓝 古典红

名(抽象名词)+颜色 极光银 流光银 流星银 时空银 太空银 激情黄 纯情蓝 梦幻蓝 幻想绿 魔力黑 锦绣蓝 柔情白 风情紫 蓝调银 数码银 数码绿 南极白 阳极灰 阳极红

名(普通名词)+颜色 钢琴黑 钢琴红 钢琴蓝 陶瓷白 珍珠银 香槟黑 香槟银 香槟金 珠光黑 爵士蓝 摇滚黑 雅士灰 雅士银 王者黑 智者灰 君主灰 岩石灰

名(专有名词)+颜色瑞丽红 温莎红 莱茵灰 法国灰 法国蓝 波尔多红 达喀尔米

三、新兴颜色词的特点

1.音节的变化

传统颜色词就音节来说,大多是双音节的,如:粉红、乌黑、雪白等,而这也恰好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形式特点,但新兴颜色词却大多是三音节的。[4]

2.意义的变化

传统颜色词表义比较具体、明确,因为它们几乎都是用具体事物来修饰或直接比附颜色,如:桃红、米色、咖啡色等,而新兴颜色词中的修饰语大多抽象、模糊,所以表义相对空灵虚幻,往往给人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如:波尔多红、俏佳人、银色精灵、火热蜜桃、甜蜜焦糖、黑色雄鹰、火舞艳阳、钛光律动、情深似海等到底是什么颜色?这些恐怕只有见到产品本身才能知晓真面目。[5]

3.结构的变化

结构成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颜色语素的消失。传统的现代汉语颜色词无论是以“色”结尾的还是以颜色词结尾的,它们毫无例外的都带有基本颜色语素,而在新兴颜色词中却出现了一批不带有任何颜色语素的双音节或多音节颜色词。二是修饰成分的变化。传统的偏正式颜色词,其修饰成分大多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性语素,而新兴颜色词的修饰成分除少数是具体事物名词外,绝大多数是抽象名词。[6]

四、结语

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创新、色彩的营销策略共同导致了新兴商业颜色名称的出现和流行。新兴商业颜色名称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当前的文化潮流、审美意识、心理需求。新兴商业颜色名称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是应社会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尽管它们当中存在不符合语言规范的生造词,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新兴商业颜色名称是对传统颜色词的极大丰富和补充,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语一言现象。限于个人能力,本文对于新兴颜色名称的分析还非常的浅显,还有许多可待继续探索的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苏向红.新型颜色词的特点及其成因[J].修辞学习,

[3]梁娟.汉语颜色词研究[M].重庆师范大学出版社,

[4]邱莉芹.广告中新兴颜色词初探[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第4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颜色在人们心目中会产生特定的含义,引起特定的联想,激发特殊的反应,这就是颜色的社会内涵。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感彩。特别是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同样,在英语中,也有不少能够折射出西方文化的颜色词。但由于英汉民族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不同,其内涵意义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下面就中西方文化中黑色和白色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带来些许兴致,提高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及加深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黑色(black)

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例如,黑色是悲哀的颜色,英美人在葬礼上穿黑色服装,中国人在葬礼上戴黑纱。英语中的BlackFriday指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是悲哀的日子。同时,黑色都代表黑暗、阴险、邪恶。比如汉语有黑社会、黑帮、黑幕,而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如:blackmoney(黑钱,指来源不正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blackmarket(黑市交易或黑市意为暗中进行政府禁止买卖的商品或外汇的交易,或指进行违法的投机市场);blackmarketprice(黑市价格);blackday(凶日);blackfuture(暗淡的前途);blackmail(勒索);blacklist(黑名单)。

但是,黑色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尊贵、刚毅、严正、铁面无私、憨直、神秘等褒义。在戏剧脸谱中,往往用黑色脸谱象征人物的刚直不阿、严正无私或憨直的性格。另外,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和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把统治者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出的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叫“黑名单”,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越货、干不法勾当的客栈叫“黑店”,把违禁货物叫“黑货”,违禁货物交易的场所称为“黑市”,利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把有组织犯罪并以实施某些犯罪为目的而形成的结伙、帮派、集团或组织称为“黑社会”等。

在英语中黑色也有其自己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基督教文化对英美人影响深远。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所以,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禁忌色,它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如blackdeath黑死病,towearblackforherfather为她父亲戴孝,blackwords不吉利的话,ablackletterday凶日;它又象征邪恶和犯罪,如BlackMan邪恶的恶魔,ablack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blackguard恶棍、流氓,blackmail敲诈、勒索;它也象征耻辱和不光彩,如ablackmark污点,blacksheep败家子,ablackeye丢脸、坏名声;它还象征沮丧和前途暗淡,如blackdog沮丧,意气消沉,Thefuturelooksblack前途暗淡。在英语中black还象征气愤和恼怒。如:blackintheface(脸色铁青);tolookblackatsomeone(怒目而视);Hegavemeablacklook.他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在文学及表演艺术上,黑色代表虚伪(falsehood),错误(error),因而,blackhumor(黑色幽默)指的就是一种荒诞、病态、过分夸张的幽默。

有趣的是,商业英语的beintheblack却有好的意思,表示“有盈余”,再比如:blackfigure/intheblack(盈利、赚钱、顺差);blackfigurenation(国际收支顺差国)。

由此可见,黑色的英汉文化内涵还是有不少差异的。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英语的“black”和汉语的“黑”是不能等同的,比如:blacksheep“败类”;blackeye“丢脸”;blacktea“红茶”;blackswan“稀有罕见的东西”;blackleg“工贼”;inone’sblackbooks“被某人嫌恶”;blackcoffee(不加牛奶的咖啡);而汉语中一些有“黑”的词不也能用black表示,如:黑心evilmind;黑手evilbackstagemanipulator;黑幕insidestory;黑线asinisterline;黑话(argot)、黑暗(dark),黑面包(brownbread).这些都是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免陷入颜色误区。

二、白色(White)

“白”在汉语里常有不吉祥之意。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表示哀悼。旧时,迷信的人把给人带来灾祸的人称为“白虎星”。称智力低下的人为“”;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白”也象征反动、腐朽、落后,如“白色恐怖”、“白区”。这些都含贬义。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因此我们可以说“洁白如玉”、“白雪阳春”。白色还象征着“正义、光明、善良”,如“白衣天使”。正义的东西总是敢于公开的,是光明磊落的,因而,它又象征“正当、合法”。如“白色收入”、“白道”、“白市”。

西方文化中的white除了表示“白”以外,还象征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因此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祭祀上帝的供品都是白色的。因此白色被当做节日的颜色,总是好兆头联系在一起。对英民族而言,象征纯洁、幸福、希望、和平、光明、权力、美丽、善良是英语“white”词义中的主导方向。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Snow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深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在TheBible《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圣经》中,白色的绵羊whitesheep指代的是美好而善良的东西,而“blacksheep”指的是败家子、害群之马。在弥尔顿(JohnMilton)的《失乐园))中,撒旦和其他天使都是白色的,但当撒旦被逐出天堂打人地狱后,他被烧成了一个黑色的魔鬼。又如英语中:whiteday是“吉日”;white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man指“高尚的人”;whitehat指代“好人”;whitelie为“善意的谎言”。Thisisverywhiteofyou(你真诚实),white-handed(正直的),awhitewitch(做善事的女巫),whitehope(被寄予厚望的人或事)。汉语中的“清白无辜”、“洁白无瑕”与英语中的white意义相近。这些都是white的褒义用法,当然在一定场合中white也可用作贬义,比如white用于形容心理情感的变化时;white-hot(愤怒的);whitefeather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white-faced不是皮肤白的,而是由于生病脸色苍白的。

英语中许多含white的词组汉译时常不能直译为“白”。例如:awhitenight(不眠之夜),whiteelephant(累赘无用的东西),whitealert(空袭解除警报),whitecoffee(加牛奶或奶油的咖啡),whitewar(不流血的战争),whitecrow(罕见之物),whitealloy(假银),whitearea(闲置地区),whitechip(微不足道的东西),whitesepulcher(伪君子,伪善者),whitefeather(胆小鬼,懦夫),white-hairedboy(得宠的人,宠儿),whitemarket(合法交易),whiteshoe(女子气的;未成熟的)和whiteroom(无尘室)。反过来,汉语中的“白皮肤”也不能译成shehasawhiteskin,而应译为shehasafairskin。在涉及到人的皮肤时英语的fair与汉语的“白”相对应。新晨

三、结束语

通过对汉英“黑”、“白”两种颜色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英民族对颜色自然本色的认识和感受大体趋同,但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很大的差异。虽然“黑”、“白”两种颜色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颜色词,也不能揭示出所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但是,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理解汉英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差异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马贞如.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7).

第5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 赤义类 颜色词 模糊性

关于颜色词,学界已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了美国语言学家柏林(Brent Berlin)和凯(Paul Kay)提出的基本颜色词理论。国内学者对汉语颜色词也做出了不同角度的理论研究,姚小平(1988)认为文化因素对颜色词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赤义类颜色词方面,陈初建(1998)也探讨过它们的同源分化。伍铁平(1986)对于颜色词的模糊性质进行过深入分析。我以赤义类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概略地分析基于汉语颜色词模糊性理论的赤义类颜色词的区别与演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

一、以赤、朱、红为代表的赤义类颜色词的区别

所谓赤义类颜色词,就是表现红色意义的颜色词。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重要的颜色,在汉语中表示红色意义的字有赤、朱、红、绛、绯、赭、丹、彤等。虽然这些字均表示红色,但如果深入研究我们就能发现它们在具体使用中,尤其在古代汉语里,是有所区别的。

以“绛”和“赭”为例,虽然同是红色,但是《说文》对其的解释不尽相同,“绛,大赤也”,即大红色、深红色,而“赭”是“赤土也”,即红色的土。由此可见,今天我们都理解为红色的“绛”和“赭”在古代实属两物,只是后来我们将其意义都统一泛化为了红色。

由于许多表示红色的古字现大多已不再使用,而且许多字也只出现于某些固定词语中,因此本文不再对其逐个分析。有学者将《同源字典》、《说文解字》、《尔雅》等文献中出现的表示红色意义的颜色词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以红色为中心色的颜色词……这一类又可分成两小类,一类是表示自然颜色的词……另一类是由织物染色而衍生的颜色词……第二大类是与赤义类颜色词相关或由其衍生表示各种名物和形状的词……”[1]其中,第二大类的颜色词多与动植物、矿物等有关。尽管赤义类颜色词非常丰富,但文献中经常运用和流传至今并为人们所熟知的赤义类颜色词无外乎“赤”、“朱”、“红”三个。下文就以“赤”、“朱”、“红”三个赤义类颜色词为例,概略地阐述它们的演变情况和区别。

1.“赤”字的意义

《易・说卦》:“乾为大赤。”【疏】取其盛阳之色也。

《玉篇》:“朱色也。”

《说文》:“赤,南方色也。”

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南方是赤色,赤是天的颜色。《易・说卦》里说道:“乾为大赤。”这里的赤是来自于太阳的,是盛阳之色。《礼・曲礼》中说:“周人尚赤。”根据古人敬天的思想,我们可以推断出“赤”在上古时代是正色,是神圣的颜色。“古人以赤为南方正色,后为南的代称”。[2]

2.“朱”字的意义

《诗经・豳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于南方。

《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於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

《广韵》:“赤也。”

“朱”是一种树木,且内心是赤色。根据前文的说法,“赤”是来自于太阳的,那么“朱”则是内含太阳赤色的树木。从《诗经》的注中,我们也看出“朱”可以作为代表南方的颜色,这里认为“赤”与“朱”是可以替换的。后来“朱”也引申为“红色”,这种红色是聚集了代表太阳之色的“赤色”的红。由此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出“朱”是比“赤”更深的红色,即“‘朱’深于赤,但是笼统地说就没有分别”。[3]

3.“红”字的意义

《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疏】红,南方闲色。

《说文》:“红,帛赤白色他也。”

《释名》:“红,绛也,白色之似绛者。”

大体看来,在古人眼中“红”是赤白色,即赤色偏白,就相当于今天的浅红、粉红。“红”在上古时代并非指大红色或红色的总称,但是由于“赤”、“朱”、“红”字均为常用颜色词,且都表示红色,因此随着词义的发展,后来“红”也逐渐泛指一般的红色。

根据对“赤”、“朱”、“红”三字意义的考察,我们大体可以得知,在古代“朱”深于“赤”,而“赤”深于“红”。从意义上看,“赤”是红,可泛指一切红色,而“朱”是大红,是正红色。“赤”、“朱”二字带有更多的庄重、严肃的色彩,“红”字则显得更随意些,但“到了中古时代,‘红’和‘赤’没有分别”[4]了。

二、以“赤”、“朱”、“红”为代表的赤义类颜色词的演变

根据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上古汉语中“红”并不具有代表性,并且“红”的广泛应用是在中古之后的事情。以下是先秦部分文献中“赤”、“朱”、“红”三字的基本使用情况。

“赤”、“朱”、“红”在先秦部分文献中的使用情况[5]

【注】表中数字,斜线下方为该数字使用的总次数,上方为表颜色的使用次数。

从表中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先秦时代,“赤”和“朱”二字表示红色意义时使用频率非常高,而“红”字的使用不是很普遍。人们对于表示正红的“赤”和“朱”十分崇敬,尤其是“朱”,先秦文献中的红色意义用“朱”表示的明显多于其他字。无论怎么说,“赤”和“朱”都是红色在上古时代的代表。但语言是变化发展的,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和一些新意义的出现,“赤”、“朱”、“红”三字之间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下面是我粗略统计的唐宋时期(以唐代为主)几部重要文献中“赤”、“朱”、“红”三字的使用情况。

【注】①“家”即“唐宋家合辑”。②文中数据为此字在文献中的使用次数。

从数据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相比先秦,“红”字的使用数量大幅增加,并且根据我统计,“赤”、“朱”两字有不少在“赤县”、“朱门”、“朱弦”等固定词语中出现,而“红”字的使用则自由许多。唐朝已是中古之后,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证实中古之后“红”字在表示红色意义时已经逐步取代了“赤”、“朱”二字,或者可以说,这三个字的区分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当然,这种变化的产生与赤义类颜色词本身的模糊性不无关系。

由前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赤”、“朱”、“红”在表示红色意义时使用次数的比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先秦时期古人多用“赤”、“朱”二字表示红色,而且用“红”表示红色意义的情况极少,但到了唐宋,“赤”、“朱”二字的地位逐渐为“红”所取代,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赤”、“朱”、“红”三字的意义在不断融合、演变,从最初的相互区别发展为意义上的大抵相当。

这种变化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红”是“像鲜血的颜色”[6],它的使用率要远远高于“赤”和“朱”。国内学者姚小平对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过程做了系统的研究,其中红色的演变过程如下。

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演变过程[7]

【注】括号内表示颜色范畴,括号外为相应的基本颜色词。

在赤义类颜色词中,“红”逐渐取代了“赤”、“朱”等其他颜色词的地位,成为了红色意义的代表,“赤”、“朱”等词也在演变中逐渐凝固于一些固定短语、词语中,它们往往更具有庄重、严肃的书面色彩。

三、从颜色词的模糊性看赤义类颜色词的演变

1.颜色本身的连续性

通过可见光谱我们发现颜色与颜色之间是连续的,即存在过渡,每种颜色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也是色彩特征的主体因素”。[8]且“色相相同而明度不同的色,被称为同类色”。[9]因此,汉语颜色词中的赤、朱、丹、赭、红、绯、绛等所表示的不同程度的红色可以被看成是同类色,它们是连续而统一的,并非分散而独立的。以红色为例,有些学者认为“波长640至750毫微米的为红色”[10],而有些学者则认为“红色是指那些波长集中在625和740毫微米之间的任何色彩”[11],并且在这一区域内,“有的甚至可以被列入橙色的范围内”。[12]由此可见,红色概念本身在科学上就具有争议,而且正如前文所述,颜色是连续而统一的整体。

2.基于颜色模糊性与词义模糊性的颜色词的模糊性

词义的概括性理论为研究颜色词的模糊性和深入研究赤义类颜色词的区别提供了理论基础。“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13]概括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它保留了同一个集合内所有事物的最本质、核心的特征,忽略了边缘部分。因此,“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14]“红”的意义在色谱上就很难有明确的起讫点,那么属于红色范围内的同类色之间就更难说出一个明确的分界。

由于颜色是连续的统一体,且具有模糊性,而汉语词汇中的颜色词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有限的词汇是无法精确地描述无限的颜色的,哪怕仅仅是红色。此外,根据不同人的生理基础,对同一颜色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各种赤义类颜色词的概念存在交错不明的可能。前文已指出词义具有模糊性,而这种模糊性是“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15]。根据颜色的性质和词义,我们便可得出汉语颜色词是具有模糊性的这一结论。伍铁平(1986)认为颜色词的模糊性除了颜色本身没有分明的界限外,与颜色数量的庞大、颜色词数目的有限和人们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联系。[16]在此,有一点须特别说明,即颜色词虽然具有模糊性,但其中心意义仍然是明确的。这个中心意义“是人们注意的重心,是词义要概括的主要对象”[17]。因此,虽然赤义类颜色词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但每个词都有自己意义的重心,而这个重心是明确的。

此外,这些词义的变化与本民族的文化也存在重要联系。“红”从“糸”,与我国古代手工业有着密切联系,是“周秦时期出现的表示帛色的专名……不久便获得了泛指颜色的意义”。[18]因此,文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结语

分析“赤”、“朱”、“红”等赤义类颜色词的区分与演变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可以从颜色词的模糊性角度进行研究。

在这三个字中,“赤”字是唯一取自然之象解释其意义的,而“朱”、“红”二字又分别以“赤”为标准解释其意义。“赤”为“盛阳之色”,但所谓“盛阳”是没有标准的,它与其他颜色的分界就是模糊的。但从这些释义里我们只能确定一点,那就是“赤”、“朱”、“红”同在红色这一光谱上,它们是同类色,只是在深浅上有所不同,其深浅顺序是“朱”深于“赤”,“赤”深于“红”。按照古人“朱为正红色”的说法,在可见光谱上,“朱”的波长可能更加近于正红色,而“赤”与“红”则依次小于表示正红色的数值。随着“红”的广泛应用,它们的地位产生了变化,“红”成为红色意义的总称,而“赤”和“朱”则更多地用于正式、严肃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5]陈建初.试论汉语颜色词(赤义类)的同源分化[J].古汉语研究,1998,(3):19.

[2]陈复华等.古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1.

[3][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0:1345.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63.

[7]姚小平.基本颜色词理论述评――兼论汉语基本颜色词的演变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1):25.

[8][10]冯健亲等.色彩:理论 实践 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3.

[9]冯健亲等.色彩:理论 实践 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5.

[11][12][美]保罗・芝兰斯基,玛丽・帕特,费希尔著.文沛译,色彩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4.

[13]徐通锵,胡吉成.《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5.

[14]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5.

[15][1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9.

第6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关键词: CPCT; 彩色图像融合; 融合评价; 粒子滤波; 融合跟踪

中图分类号: TN911.73?34; TM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9?0005?05

Abstract: The infrared image and visible?light image fusio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fusion quality and fusion target tracking are studied. Since the fusion image in the color image fusion based on color transfer lacks of color constancy, the fusion effect influenced by the reference image in the color transfer process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emphatically. A color image fusion improved algorithm based on constant parameter color transfer (CPCT) is proposed.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color fusion image is analyze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each objective evaluation index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dex is contracted and summarized. The target tracking is deem a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frared image and visible?light image fusion. Aiming at the similar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existing in the infrared small target tracking, the image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CPCT is combined to study the particle filtering target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CPCT color image fusion.

Keywords: CPCT; color image fusion; fusion evaluation; particle filtering; fusion tracking

0 引 言

在信息化武器时代,各国军事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是实现更快、更狠、更准地打击军事目标。由于自身成像的缺陷,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单一图像传感器很难满足作战信息全面获取的要求。因此,融合多种图像传感器的互补信息,去除冗余信息,实现1+1>2的战场信息获取目的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在夜间作战、无人机侦察、自主导航、车载预警系统和智能安防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基于CPCT的彩色图像融合算法

1.1 基于小波变换的灰度融合算法

针对红外与可见光进行小波多分辨率图像融合,取不同的小波基、分解层数、低频高频不同的融合规则[2],融合结果灵活多变,小波分析融合过程如图1所示。

将图像分为三个水平、竖直、对角线的高频和一个低频图像是小波分解的方法。多层的小波分解即是保留各级的高频信息,只对每层小波分解得到的低频图像进行小波分解。

1.2 经典的颜色传递图像融合算法

基于颜色传递的彩色图像融合方法就是将颜色传递的概念引入图像融合中[3],其融合流程如图2所示。

图3给出了针对同一目标图像,三组不同参考图像颜色传递效果对比。第一个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颜色场景等差别不大,颜色传递后加强了目标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丰富度,后两个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差别较大,颜色传递结果存在一定的颜色失真,即颜色传递效果的优劣有赖于参考图像与目标图像场景的一致性。

1.3 恒参数颜色传递融合算法

重点研究颜色传递中参考图像参数变化对颜色传递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参考图像参数的统计分析和融合效果主客观评价,提出的图像融合算法是基于恒参数颜色传递的,且得出参考图像参数的设置规律[4]。

关于图像亮度的信息通过通道表示,而关于图像色彩的信息通过通道来表示。恒参数颜色传递规律是根据对三个通道的方差、均值设置规律分析得到的:

(1)为通道的均值,方差1 200,且色传递结果细节信息和图像亮度保留良好。

(2) 图像颜色所对应的由的取值决定,且分别对应于黄、绿色、蓝和紫红。融合图像得到的颜色丰富度较低是由均小于6造成的,图像的自然感下降是由均大于20造成的。与此同时,在所得的结果过大的情况下,对应的颜色协调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0~8之间取值,并且在绝对值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图像的自然感,应适当减小。

(3) 600~1 000是的取值范围。的大小关系会影响融合结果的颜色,若结果偏绿;若结果偏红;取值在0~400范围内较合适,否则取值过大图像的自然感会有所降低。

2 彩色融合图像颜色客观评价指标

早期应用较广的一个颜色客观评价指标颜色丰富度(colourfulness)定义了七级颜色丰富程度,让被试者观察10组场景84幅测试图片,得出主观评价结果,对比设定的一些描述颜色丰富度的客观评价指标,分离客观评价指标中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高的指标评价图像颜色丰富度[5]:

式中:与主观评价的相关性高达95.3%;

研究人员提出了彩色性指标(CCM)与颜色丰富度性质相似,此外提出了颜色自然性指标(CNM),CCM中定义了色差梯度的概念,CNM基于灰色关联理论,但计算中需要有彩色参考图像。多数彩色图像评价指标是在CIELAB空间中设计,以下首先简单地介绍CIELAB颜色空间。

色调、亮度以及饱和度是人眼感知颜色的三种属性, HSV颜色模型也是基于此创建的,色调(H)、饱和度(S)以及亮度(V)是HSV颜色模型中的有关参数。虽然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和HSV颜色模型基本一致,但是在进行定量评价时, CIELAB颜色空间[6]应用更为广泛,这是因为CIELAB颜色空间是人为制定出来接近人类视觉且具有设备无关性。其中,人眼对亮度的感知由分量表示,通过不同和分量的输出色阶使颜色平衡更加精确。

CIELAB颜色空间是CIEXYZ[7]的非线性变化,和RGB空间转换的过程如下所示,式(2),式(3)表示RGB与CIEXYZ之间的变换,式(4),式(5)表示CIELAB与CIEXYZ之间的变换。

2.1 实验结果小结

颜色丰富度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用于评价彩色融合图像色彩的丰富程度,但与主观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该指标对颜色具有一定的偏向性。色差梯度指标过大,图像颜色协调性降低,过小则颜色丰富度不高。总之,定量分析融合图像颜色丰富度、多样性和协调性比较困难。基于融合任务要求,构建无参考图像的彩色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融合图像从源图像获取感知信息量、融合图像自身质量和融合图像颜色自然感及协调性三个方面考虑,实现与主观评价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 基于融合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

3.1 改进粒子滤波红外目标跟踪步骤

依据以上分析,基于灰度和运动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主要分初始化、粒子预测、更新、重采样和目标位置估计等五个步骤,改进算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中表示序列帧总数,基于灰度和运动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跟踪目标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选择,选择完目标后对目标位置进行确定,以其为中心,目标两倍大小区域初始化粒子集,建立目标灰度核函数直方图;

(2) 预测:通过对目标运动模型的研究,用新的采样点更新粒子集;

(3) 更新:以粒子位置坐标为中心,计算候选区域灰度核函数直方图和区域运动特征,融合灰度和运动特征计算粒子集权值;

(4)重采样:通过对权值的归一化得到,并对的残差进行重采样 ;

(5) 目标位置估计:由重采样结果估计目标位置,即

(6) 判断流程结束与否,如果没有结束则通过返回步骤(2)。

3.2 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不同于红外目标跟踪,基于CPCT融合的图像是彩色图像,可以结合目标的颜色和亮度特征建立目标模型,图5给出了一幅融合图像及其YUV和HSV颜色空间各分量图。HSV颜色空间是常用的彩色目标特征描述空间,常用分量构成目标颜色直方图,而基于CPCT图像融合算法中伪彩色图像生成及颜色传递过程均是在YUV颜色空间,对比图5(d)~(f)和图5(g)~(i)可以看出,YUV空间各分量中目标特征更细腻。

将目标图像转化到YUV空间,建立Y?U?V目标直方图。假设目标区域由个像素点组成,定义目标区域直方图为:

式中:为归一化常数;分量的直方图级数用表示;为0?1函数;当像素点的三个分量分别属于级数时,对应的,否则为0。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流程图如图6所示。

粒子的初始化、更新、权重计算、目标位置估计与3.1节类似,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初始化和跟踪过程中所用的图像均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基于CPCT融合算法所得的融合图像;二是目标特征为YUV空间的Y?U?V核函数直方图特征。

3.3 实验结果小结

序列图像中存在相似目标干扰,图7依次为经典的Meanshift、基本的粒子滤波、基于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和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粒子滤波四种跟踪算法的跟踪效果。

定义跟踪误差为跟踪算法中与标定的目标质心之间的欧式距离,即。

对比四种算法的跟踪效果与跟踪误差,相似目标干扰对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影响不大,其中经典的Meanshift跟踪算法的跟踪稳健性最差,当出现相似目标干扰时会出现目标丢失的问题;当相似目标靠近跟踪目标时,经典的粒子滤波和基于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会受到一定干扰,质心位置有所偏移,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粒子滤波跟算法受相似目标干扰影响最小。

四种算法90帧平均跟踪误差依次为8.674 8,2.291 6,1.788 2和1.524 4,跟踪耗时依次为5.001 4 s,6.001 2 s,8.670 4 s和8.346 4 s。可以看出,基于特征融合和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的改进粒子滤波跟踪算法与基本的粒子滤波算法相比,虽然降低了跟踪实时性,但是跟踪的精度得以提高。

基于特征融合和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能有效地处理复杂环境中相似目标、相似背景干扰等问题,与基本的粒子滤波算法相比,虽然降低了实时性,但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得以提高,尤其是遇到相似干扰时,能实现稳健的目标跟踪。

4 结 论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能充分利用两种传感器良好的互补特性,弥补单个传感器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目标丢失、场景信息不明确等引起观测失效的缺点。本文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彩色图像融合及其应用进行研究。

针对经典的颜色传递图像融合中存在的计算复杂度高和颜色缺乏恒常性的问题,提出基于YUV空间恒参数颜色传递(CPCT)图像融合算法,使用YUV空间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对颜色传递过程参考图像参数分析实现融合图像的颜色恒常性。对彩色融合图像的颜色指标进行客观评价,针对红外目标跟踪中相似背景干扰的问题,提出基于灰度和运动特征融合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对红外与可见光融合图像目标跟踪问题进行研究,使基于CPCT彩色融合图像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骆媛,王岭雪,金伟其,等.微光(可见光)/红外彩色夜视技术处理算法及系统进展[J].红外技术,2010,32(6):337?344.

[2] 唐凤仙.基于图割框架的改进多层D彩色图像分割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14):112?115.

[3] 钱小燕,张天慈,王帮峰,等.局部颜色映射的彩色夜视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17(5):689?693.

[4] 周渝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5] 高绍姝,金伟其,王岭雪,等.图像融合质量客观评价方法[J].应用光学,2011,32(4):671?677.

[6] 徐中中,曲仕茹.新型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融合综合评价方法[J].红外技术,2011,33(10):568?573.

第7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我上的这节课基本上是围绕这几点来进行设计、构思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景色的美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使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火烧云》描写了了晚霞的美妙景色,学习这篇文章是要辅之以想象,把那些无形无声的文字,想象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我们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火烧云,只是在网上或电视里见过,没有真切的感受根本不能体会火烧云的美丽。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置身于火烧云中的感觉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体会到火烧云,感受到火烧云了,才能体会作家萧红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

案例描述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 "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 "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 "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 "火烧云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一会儿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生: "我们小组通过读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快。我们抓住了几个重点的字词,,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生:"我们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我们通过接读课文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教师总结)

师: "天空中出现了这么美的云彩,我们也赶快用彩纸撕一撕,让老师们看到你们心目中火烧云吧!"

生:自由发言,说所自己撕得是什么,然后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云朵,开始还是红彤彤的,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过了一会儿,牡丹渐渐枯萎了,一眨眼不见了,你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一会儿…(什么样的),过了一会儿…"说说天空中的火烧云吧"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案例反思

第8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基于此,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它有别于为了同一目标而进行的英语教学之处究竟是什么?数年来,笔者结合本校师资培养实际,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等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组织并形成了一支科研团队,对小学双语多个学科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教学尝试,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在此,笔者以小学艺术双语教学中“色彩”的教学为例,参照同一主题的英语教学,简要分析小学艺术双语教学的鲜明特色。

一、独具特色的双语艺术教材

有学者指出,教材和师资是影响我国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两大瓶颈。其中,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教学素材,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能否根据学科、年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双语教材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小学艺术双语教材严重匮乏,有些学校根据现有的中文版教材进行翻译(中译英),使之成为英文版教材,也有些学校采用进口原版教材。在小学艺术(美术)双语教学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rson Education Group)出版的美国艺术(Scott Foresman Art)原版教材,由特纳博士编著(Robyn Montana Turner,Ph. D.)。

该教材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绘画、泥塑、纸工艺、设计艺术等,集中体现了艺术教材的特点,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以视觉感受为途径,帮助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例如,该教材的第一册使用对象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内容除了包括“线条”“形状”等艺术基础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教材中包含大量知名或不知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既有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奥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一流作品,也有一些各个时代、各个国家艺术家的作品,印刷精美,色彩逼真,极具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这些艺术作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与每一单元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主题为“形状”的课文中,配的是Jacob Lawrence在1960年所作的题为“游行”(Parade)的蛋彩画(tempera),画面游行场景中,各种规则与不规则的形状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清晰可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材编排中注重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每个主题课文中都包含一个“工作室”(studio),以便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该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五课标题为“色彩”。翻开这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题为La Pinata的壁画局部,表现的是儿童玩耍嬉戏的场景,色彩丰富,线条流畅,动态感强。这一页除了最上面两行以文字出现的两个问题(“你能看到哪些颜色?”“看下面这幅画,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其他占据整版的就是色彩斑斓的画面,几乎满满一页,极具视觉冲击力,艺术教材的特点跃然纸上。

在第二页,上半部分安排了绿、蓝、紫、红、橙、黄等六种纯色的色块组成的“颜色轮”(color wheel)。醒目的颜色、大幅的色块同样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在该“颜色轮”的下方也附有文字:“有时艺术家用颜色来表达情绪。看上面的‘颜色轮’,哪些颜色会使你感到高兴或兴奋?颜色也能成为一种符号,一颗红色的心形代表什么呢?”

接着的一页则是“工作室”(studio),要求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每天见到的标志图形,并说出是什么颜色,最后画出一个。当然,教材中也有一些简单的标志图形作为范例,如表示机场的“飞机”的图标,表示残疾人通道的“残疾人在轮椅上”的图标等。

这样的教材凸显了小学艺术学科的教育特色,将美术多元文化体现在整个教材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展现世界灿烂美术文化的窗口,并使学生了解美术和大自然、美术和生活、美术和社会、美术和科技发展的关系以及美术在创造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视觉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格调,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引发学生对美术和美术文化的持久兴趣和积极关注。

相比之下,类似内容的英语教材则与其有着极大的差异。如《牛津小学英语》3A教材中,同样有关“色彩”的教学内容,篇幅和内容显然淡化了许多。有关“颜色”出现在该教材第二单元Unit 2 “Nice to meet you”的“Look and learn”部分,仅用一页展示出带有brown,yellow,white,red, blue,green,black,orange颜色的物体,同时将该组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标注在相应物体的旁边。如以浅蓝色的天空为背景,漂浮着大小不等的蓝色、黑色等的热气球等飞行物,整体画面为卡通风格,艺术感染力显然不是其首要关注点,视觉效果只是刚好达到让小学生被吸引的程度。然后,在“Fun house”部分第一步骤“Listen and colour”中,提供一些黑白线条勾勒的常见动物和物品图片,如鸽子、狗、书包、自行车等供学生根据录音着色,以训练学生对所学“色彩”词汇的掌握运用能力。第二步骤“Draw and guess”中,仅用“――What color is it?――Blue? Red?Yes.”的简短对话进行巩固练习,教材设计为语言教学服务的指向十分明确。

二、匠心独运的双语教学设计

小学艺术双语教材具有如此独特的风格,课堂教学同样有其独到之处,富有鲜明的双语特色。与上述美国艺术(Scott Foresman Art)原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用书(Teacher’s edition),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具体灵活的思路和丰富生动的范例。

上述“色彩”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包括导入(Introduce)、讲授(Teach)与结束(Close)等三个部分,另附艺术背景介绍(Art background)与课程链接(Curriculum connection)供教师参考。

导入部分,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同一幅画的两个不同版本:彩色的和黑白的,并引导学生指出二者的异同。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如果所有的颜色突然消失了,只剩下黑、白、灰三色,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在此基础上,指出许多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使用颜色,并且大自然中和很多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颜色。如教师可进行如下表述:我看见绿色的树叶、植物还有小草,绿色同样是我衬衣的颜色。然后,说出一种颜色,让学生找出在大自然中以及很多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具有同一种颜色的物品,并以此类推,讨论其他的颜色。

在讲授部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所附的壁画La Pinata,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如:“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ainting?”这一问题锻炼学生进行描述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答出“一群孩子在沙滩玩耍”;“What do the colors show about the mood of this painting?”这一问题锻炼学生进行分析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进行艺术感知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愉快和兴奋”的情绪;“What does this painting remind you of in your life?”这一问题锻炼学生进行诠释的能力,要求学生从这幅画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其他类似的场景,如某个参加过的聚会等;“Was the artist able to show the fun of a children’s party? How?” 这一问题锻炼学生进行判断的能力,了解艺术家通过明快、快乐的颜色来展现孩子们玩耍时的兴高采烈。

接着,在“颜色轮”部分,向学生强调指出这是一个循环图,表明了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说出使他们感到高兴和兴奋的颜色(黄色和橙色)。在解释标志图形时指出它是用某个图形或颜色来表达某个单词或某种思想,如一颗红色的心代表“爱”,并进一步要求学生拿出铅笔和画纸试着画一画他们所见过的标志图形。

结束部分要求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所画的标志图形,并互相讨论其表达的意思。不仅如此,还有专门联系学生实际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部分,向学生讲解一些商业公司会选择特定的颜色来创造它们自己的图样和标志,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色彩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传递着视觉信息,每个人都积累了独特的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本课的教学设计,可谓将艺术教学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运用色彩,从而进行初步的色彩创意设计练习。课题导入让学生感知色彩,思维积极、紧凑,收放自如,营造课堂氛围;讲授部分教师通过和学生的问答,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性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和协作练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创新;交流评价部分是一堂课的精髓所在,学生对作品的交流与评价,互相学习,拓宽思路,表达自己创意设计思路,抒发内心的感受,让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与同伴分享快乐。

最难能可贵的是,看似不太重要的供教师参考的“课程链接”,将本课的教学与相关的“科学”方面的内容相联系。如通过展示三棱镜折射光谱实验,揭开光色之迷,向学生展示如何将棱镜放置在太阳光下,从而使一束白光被打散成光谱。一旦学生理解了,即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将光谱打在一张大幅画图纸上,并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此复制出他们所看到的七种清晰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然后,更进一步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画出色彩艳丽的彩虹,并告诉他们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形成的。这样,教学的意义就不仅限于小学艺术双语的内容了,而是有了更深意义和更广范围上的拓展。

而《牛津小学英语》中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则截然不同。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有关“色彩”只是该教材中一个单元的部分教学内容,而且只是跟“色彩”有关的“black,white,red,yellow,blue,green,brown,orange”等8个单词。课堂教学首先通过图片教会学生这些颜色的单词,然后进行“听音判断”的游戏。将全班分成4组,分别命名为“black,white,yellow,red”等4种颜色。教师发出命令:“Red!”这时red组全体起立,并高呼red。其他颜色的教学步骤以此类推。接下来一个游戏为“猜一猜”,教师准备几只不同颜色的气球,放在身后,让学生猜猜“What colour is it?”,同时引入新颜色单词orange,brown,green,blue等,猜对者可以得到一只相应颜色的气球。其他的一些教学活动,仍然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这组单词的识记。

该单元的其他部分则是以单元标题“Nice to meet you”为中心,在“Learn to say”部分和“Look and say”部分,用较多的篇幅和内容着重练习“Miss Li,Mr Green,Wang Bing,Helen”等词汇和“This is … /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too”等句型,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在为他们创设好的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操练对话,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并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但与“色彩”基本无关。

由此可见,同样有关“色彩”,小学艺术双语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从教学设计到呈现方式、教学活动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三、独树一帜的双语教学目标

在双语教学中,学科学习与语言学习存在相互排斥和相互促进两种可能的关系。安排处理得当,学科知识对语言知识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否则,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上述美国原版艺术双语教材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使用它作为双语教材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其教学目标除了艺术学科本身具有的要求,在使用这个教材的过程中又同时在使用英语,语言学习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就达成了。如有关“色彩”,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分辨和讨论原色和间色,二是能识别和解释标志图形,三是能描述、分析、诠释和判别艺术作品等。尽管教材中有大幅的图片,文字只是很少的部分,但恰恰是这些简短的文字提供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素材。如上文中提到的“颜色轮”(color wheel),下面的一段文字,原文是这样的:

Some artists use color to show mood. Look at the color wheel.What colors might make you happy or excited?Color can be a symbol,too.What does a red heart stand for?

英语课堂上教师大多用英语组织教学,而双语课堂上英文的原版教材更加需要教师大量使用英文组织教学。尽管小学艺术双语教材中文字的篇幅相对有限,但就是这些有限的内容也要大大超过同类的英语教材,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知识。

例如,上述Scott Foresman Art教材中,除了已经提到的“颜色轮”部分有非常便于语言学习的材料,在“Studio”部分,也包含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如:

Paint a symbol

Think about symbols you see every day. What colors are they?Paint one.

(1)Choose a symbol.

(2)Choose a color.

(3)Paint the shape of your symbol.

(4)Let the paint dry. Then add another color.

Technique tip:

Before you go to a new color, wash your paintbrush. Then wipe it and blot it.

当然,与这些文字相对的都有大幅的图片,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相应步骤选择图形标志、颜色等,直至最后绘制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学生在成功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的同时,又同时在运用英语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可以说,尽管不是直接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却达到了比语言教学更好的效果,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与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以学科知识教学为主导,同时进行双语教学,拓宽了英语学习渠道,改善了英语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实现了双语教学有效实施的信念:强化外语语言能力和增进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是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尽管不是直接指向英语语言教学,但却超越了语言教学本身。语言教学不再是唯一的和单纯的教学目标,而是直接作为教学媒介,用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不但大大强化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形成了语言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良性循环,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

相比较而言,英语语言教学的目标则显得较为单一,如上述《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直接跟“色彩”有关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能听懂、会说以下有关颜色的单词:yellow, brown, white, red, blue, green, black, orange等。该单元其他的语言教学目标为:能听懂、会说以下日常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交际用语介绍他人和相互问候:This is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 要求用词恰当,语调自然,特别要注意“This is …”的正确读音;认识4个人物:Miss Li,Mr Green,Wang Bing,Helen,理解并能正确运用 Mr.和Miss;能听懂并能用“What colour is it”进行交际;会唱歌曲“Hi,Nancy!”。

显然,当英语教材中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停留在词汇和简单对话时,双语教材早就超过了这个基本层面,开始了语篇阅读和学习了,语言知识的信息量非常可观。如果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上述双语教材和英语教材的使用对象分别为小学一年级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双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上的优势则更为明显了。

不仅如此,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欣赏大量西方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与熏陶,这比起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较为平淡的介绍要更为丰富,理解也会更为透彻。

其实在双语教学中,与英语教学形成对比的不仅有小学艺术双语教学中有关“颜色”的内容,还有小学数学双语教学中有关“形状”的内容等,但不管内容如何变化,双语教学的特色总是非常突出和鲜明的。

[参 考 文 献]

[1]Robyn Montana Turner.Scott Foresman Art [M].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2005.

第9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

“如果你错过了8年前的红纹,4年前的坦桑,那一定不能再错过舒俱来。”这是珠宝业内最近流行的一句话。近几年来,舒俱来作为新兴稀有宝石出现在了中国的珠宝市场上,并逐渐被人们所喜爱,被誉为“千禧之石”、“南非国宝”。产地少

舒俱来为环状硅酸盐类矿物质,极为稀少,从大规模宝石级矿床的发现到现在,也只有35年的历史,但已有报道称这种宝石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发现的舒俱来仅产于南非喀拉哈里沙漠的含锰区域,另外只有日本和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有零星小矿区。而且目前还未发现其他具规模的矿床,再加上近两年南非限制出口,因此价格攀升较快。

颜色美

舒俱来多为紫色,大多为浅蓝蓝色、浅紫-深紫色及褐一褐黑色从红紫色到蓝紫色,少见粉红色。整体给人以冷静、理智、高贵的感觉。不同的舒俱来呈现出不透明的深浅紫与紫红色交织,富于变化,让人捉摸不透,这让舒俱来更添一份神秘的冷艳。

舒俱来有如此变化多端、多彩缤纷的颜色,为了让消费者有所区别,市场上根据产量和品质(价格的高低)做出了相应的划分,并为不同的色系起了好听的名字。

目前市场上对舒俱来大致分为下列六大色系:

皇家帝王紫:这是舒俱来正统经典色系,含皇家艳紫、深紫、粉紫等;

冰种桃花红色:最新优质稀有矿种,含艳桃红、紫红、粉红等;

冰种紫罗兰色:含粉紫、蓝紫、酒红紫等:

冰种宝蓝色:含粉绿、苹果绿、靛青、水蓝、天空蓝、海军蓝甚至藏青蓝等;

其他不透光色系:紫色、棕色、褐色、绿色、灰色、白色:

黑色系:包括带蓝、带紫、带棕色的以黑色底色为主。

以上关于颜色的划分并不是官方定义,而是按照市场需求为方便消费者而约定俗成的,后来还出现了糖果色、星际色之类,说法较多,总之,颜色还是自己喜欢就是最美。舒俱来色彩层次不同,深浅变化不同,纹理棉絮不同,无论是握在掌心中端详欣赏还是当饰物佩戴,都会因颜色的多变而尤显灵动和华美。

决定价格的原因

宝石因其品质的区别,价格相差甚远,那么决定舒俱来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

颜色

舒俱来颜色众多,有人会问,什么颜色最值钱?目前市场上是桃红、皇家紫、樱花相对较贵,偏黑色价格略低。不过颜色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紫红色、酒红色,有人专门喜欢粉紫色、蓝紫色,有人偏爱深色,有人眷恋浅色,个人审美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就舒俱来来说,相同品质下,目前市场行情是桃红色、紫色比粉色要贵,深色系比浅色系要贵。

润度

是透明度和质地的统一判断。质地细腻加之透明度适中,所谓温润最好。颜色再好如果发干、发柴,不显得滋润和通透,都不算是优质宝石。所以说,色越纯、越润泽,就越好。

体积

品质相同下,料的体积越大就越值钱。完整的手镯比手排、手串要贵得多。

综合来说,颜色亮丽均一,质地细腻,温润如玉,个头又大,价格一定低不了。

鉴定小技巧

鉴定主要是看其结构、颜色等宝石学特征。舒俱来是纤状变晶结构,紫色、白色紫硅碱钙石,结晶成纤维放射状,受应力作用成纤状变晶,颜色主要是紫色调,硬度与翡翠相当,折射率较低。如果大家对这些常见的宝石学知识不太了解,建议向卖家索取专业鉴定证书,或自己到国家权威鉴定机构进行检测。

市场上有几种常见的仿制品:

用紫龙晶仿制

这是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手法。紫龙晶(查罗石)是纤维状、放射状结构。从颜色来说,紫龙晶只有浅紫色一紫色和白色,并无粉色、红色、蓝色等其他色泽的微妙融合。紫龙晶能看到明显的石纹,白色弯曲的纹路好像龙一样。舒俱来的色泽更加厚重,上乘的舒俱来带着樱花花瓣,冰种舒俱来呈樱花色,绝非紫龙晶可比。相同品质下,舒俱来比紫龙晶的价格要高许多。

用玉髓仿制

玉髓价格低,产量大,又因其较透明,容易染色,还具有一定的光泽和通透度,常被用来冒充高端宝石。玉髓的鉴定比较简单,质地过于细腻均匀而且透明,真品舒俱来如果能达到相应的种水、品质,价钱可就是天文数字了,从价格判断也是区别的小技巧。

用石英岩仿制

石英岩产量大,价格便宜,清洗去掉杂色后,可以任意染成各种颜色。染成深深浅浅的紫色冒充舒俱来,不懂行的人会打眼也不足为奇。这样的仿制品其颜色和舒俱来的部分色系很接近,质地也很接近,但花色比较单一,基本没有别的色系;另外,石英岩光泽较弱,染色的痕迹明显,颜色轻浮,石头光泽暗淡,上面有细纹,砸开能发现中心与外面颜色不一致。

优化和处理

把一些品质不好的舒俱来通过染色、添胶等手段,增加其美观性,这就如同翡翠中的B货道理一样。

宝石优化: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使宝石更加漂亮,同时不轻易逆转,或是为了保护宝石,并对人体无害、大众可以接受的技术方法。比如翡翠表面打蜡、祖母绿的无色油充填、红蓝宝石的热处理(虽然叫处理实则属于优化)等手段,一般在专业鉴定证书中不体现。

宝石处理: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使宝石变得漂亮,但这样的技术不稳定,或是有外来化学物质的侵入,具有欺骗性,对人们身体也有害,大众不能接受的技术方法。比如翡翠的酸洗(B货)、染色(C货),祖母绿充填有色油等,一般在专业鉴定证书中会标明“(处理)”字样。

舒俱来的保养

1.不要把舒俱来和其他的宝石饰品放在一起,避免碰撞,造成不可修复的刮痕。

2.做家务、洗澡、泡温泉等时候最好别带,化学药剂对舒俱来的腐蚀性较大。避免高温、高热。

3.存放舒俱来饰品时,可以用软布擦拭。不需要上油。

购买注意事项

舒俱来和其他稀有宝石一样,颜色、润度及透明度都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其中价格最高的是皇家紫和樱花粉,半透和透明的樱花粉更为罕见,价格也更高。舒俱来原材料半年涨了30%左右,成品涨幅更高,2013年翻了一倍.2014年翻了两倍。有趣的是.2013年人们都是好奇地打听一下,到2014年则是爽快地下手购买。部分高品质舒俱来已跻身于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