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高中生德育表现精选(九篇)

高中生德育表现

第1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在从事着德育工作。在中等职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途径鲜明特征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内涵更为丰富,专职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也就更多。通常将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即学校的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构成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这支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是影响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内容对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和德育队伍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涵

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士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教师专业化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成效、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综合。专业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其大小和高低是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中等职校德育工作具有自己显明的特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要胜任工作的要求,就必需进一步明确和剖析其专业能力的内涵。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就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根据德育工作的变化和要求,在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或其它特定的场所中,运用一定的德育技能,将德育知识让中职学生吸收、内化的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特征

1.发展性特质更为明显

在中等职校,学生素质不高,自信心不足,忽视德育,重视技能等问题给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带来许多挑战和困难。从短期来看,这些挑战和困难给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带了太多的困扰和麻烦。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这些挑战和困难使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在繁杂的工作中积累大量的德育实践经验和教训,为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契机。挑战激发动力,积累创造机会,所以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发展性特征更为明显。

2.社会性特质更为明显

中职学生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学生,在三年的学习后将要走向社会,是否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考评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与社会、企业没有相关度的专业能力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因此,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在工作中要密切联系社会、企业,融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和企业因素,善于发现和处理社会、企业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使中职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这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价值最重要的体现。

3.灵活性特质更为明显

几乎每一个中职学生都有过失败的经历,德育工作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就必须找到正确的切入点。每个学生的经历不一样,对德育工作的感受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德育工作不是“一刀切”工程,必须具有针对性、适时性特点。从德育工作过程来看,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中职学生,适时的选择德育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进行德育工作,这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内容

1.基础性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基础性能力是一个人成为德育队伍中一员的先决条件,这也是成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根本性能力,主要包括品行、认知能和表达能力等。

(1)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是一个人对德育知识内化的呈现程度。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已有德育知识的认同和接受、对新德育现象的辨别和分析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德育工作者“身教”能力的体现。中等职校德育队伍通过自身的事业心、爱生情和责任心感染学生,让学生信任,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很难想象,一名思想品德不合格的教师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所带来的后果。要想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内心,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教师必须要具有较为高尚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是从事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最为基本的要求。

(2)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智力,包括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3)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主要有语言表达能力、体语表现能力和书写能力等。中等职校德育工作是传播德育思想,培养德育意识,形成德育行为的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媒介。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良好的表达能力向学生传授德育内容,讲解道理,让学生理解、接受德育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语言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能力,要准确、通俗、具有条理性、感染性和启发性;体语表现能力是指德育工作者的体态语言,包括目光、表情和动作等在内的体态语言要合理、恰当。在德育工作中,良好的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效。

2.关键性能力

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的关键性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胜任德育工作的关键,在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能力,不可或缺。根据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特点,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关键性能力主要有两个:

(1)洞察能力。

洞察能力是基于“观察力”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将无意识的观察变为有意识的观察。这里的洞察能力专指德育队伍根据德育目标,对与德育工作相关方面的有意识的观察能力,主要是指对中职学生的内心的洞察力。中职学生群体具有独特的群体特征,每一个中职学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是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又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所以洞察能力是衡量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数。不同德育岗位的沟通能力内容和目的是不一样。

(2)组织能力。

德育有别于其它教育,德育知识的习得和行为的养成只能是衡量德育成效过程性尺度,德育最终目标是中职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最终认可和内化。而学生德育知识内化的契机是有条件性,稍纵即逝。此外,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是与德育方向相背离的力量存在,会削弱和抵消学校的德育成果。这些都要求德育队伍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即以职业良知、敏锐的判断力和长远的眼光洞察环境,分析对学生可能产生影响的性质、程度,综合运用有效的社会资源创设德育情境,组织教育教学,进行教育和引导。

(3)信息处理能力。

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的因素是多样的,忽视任何一个因素或信息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信息处理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不可缺少的能力。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各种德育问题、德育现象等信息变化的敏感度。一是善于获得信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应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网,运用包括网络在内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进行教学、处理教学问题,从而获取信息。二是善于处理信息,现代通讯这么发达,不像以前信息来源很少,现在信息量非常大,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要从众多信息中分辨出有用的、真实的、及时的信息,交对信息进行及时的简化、分类等处理。

3.发展性能力

(1)基础:系统学习能力。

系统学习能力是指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学习和掌握德育知识、德育方法等的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源泉。

①学习德育基本理论。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数以万计的研究者总结各种各样的德育规律和理念。为提高德育的实效,中等职校德育队伍必须通过学习和掌握德育基本理论,了解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最新研究成果。除学习和掌握共同的德育基本理论外,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中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还要掌握的与其工作相关特定的德育基本原理。例如,班主任学习和掌握的德育理论更多侧重于与班级集体的管理相关,德育课任教师更多的侧重于德育知识(德育内容)体系的教学等。

②学习德育学科知识。德育学科知识是指当前中职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德育内容。中等德育队伍对德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者的作用力是否方向一致,这是德育工作作用高效的前提条件。根据中等职校德育大纲要求,德育知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职业生涯和职业思想以及心理健康等知识。与中等职校德育教师全面和专业的学习不同,其他德育队伍成员则侧重对加强德育学科知识的认同和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运用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强化德育学科知识。

(2)关键:教育科研能力。

中等职校德育队伍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在中等职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队伍专业能力中教育科研能力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3]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繁杂、德育成效低效都会大大打击德育队伍的工作热情。德育队伍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了,对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分析,总结,使德育工作不在是简单的重复、众多的埋怨。因此,“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提高的关键。一方面,要提高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能力、整理分析资料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等基本教育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德育队伍要有问题意识和定向能力、提高德育队伍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

第2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主体意识缺失;高校主体性德育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拉开了繁荣社会文化的序幕。人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大学生处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了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校德育是以促进大学生品德发展为目的的专门活动,它直接承担了丰富与发展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使命。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如: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等等。大学生往往拥有道德知识却没有道德素质,面对实际的道德困境时,价值混乱、言行不一,这些都严重降低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德育存在严重的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

一、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我国传统的社会集体主义文化的深远影响下,人的主体意识一直比较淡薄,体现在高校的德育过程中主要表现为:

1,德育目标虚高,目标存在理想化、操作性差的问题。一方面道德理想泛滥,另一方面道德规则贫乏。如,大学生谈及道德理想如“爱国明理”、“公平正义”、“爱岗敬业”等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一旦身处现实情境却规范模糊,诸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峻,上课旷课、迟到、早退现象数见不鲜,就业择业时眼高手低等等。这与传统道德教育习惯于塑造“完人式”的道德榜样、过多谈及理想教育忽视纪律规范有关,虚高的德育目标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符,容易造成大学生言行不一,价值混乱。

2,德育内容远离生活。依托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全球多元文化正在不断交锋、融合、丰富和发展,这深深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与生活方式。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竞争压力大、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梳导。反观我国高校德育内容还是多以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为重点,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及政策教育”为中心来展开。这样的德育内容与时展的脚步相比,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无法唤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3,师生关系主客对立。目前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往往自觉占领了道德高点,照本宣科的传递社会道德规范、国家政策法律要求,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知识接纳器、信息接收者。主客对立的二元关系,正是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

4,德育方法刻板。高校德育方法有多种,但大多习惯于传统的集体教育、平行性教育、正面教育等。尤其在专门的德育课堂上,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多采用机械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或照本宣科,或照抄照搬,缺少从“应是”到“实事”的理论指引,忽视道德情感态度的激发,道德理性的启迪还远远不够。

二、高校主体性德育的呼唤

在高校开展主体性德育是是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能动地进行道德认识和判断,并对自己的道德选择感到满意,积极的践行道德选择,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最终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主体性德育一方面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相信大学生具备自觉能动的掌握社会道德规范的愿望与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与道德能力的养成。主体性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主体性道德人格养成是德育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好的教育是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积极潜能,绽放人的生命能量,不再满足于某种已知的知识或是技能的传递,更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提高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建基于内在的自由,即为理性所控制的自由,具体体现为独立、理性、自觉、自为和自由的道德人格。德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的德性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向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从必然走向自由,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2、面向生活的德育内容。主体性德育主张根据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和人的个性发展来确定德育的内容,鼓励高校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多元价值理念,尊重每一个道德主体,鼓励一切不同意见的充分表达,兼顾公利与私利、兼顾社会规范与个性发展,正如道德的形成过程:人们在不断争论、协商、妥协中最后达成理性共识,这样的共识就是群体的共同契约:道德。此外,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纳入诸如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迫切解决的教育内容。

3、主体间性的的师生关系。在主体性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者也都是被教育者。在这里教师不再是一个照本宣科的信息传递者,更像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组织讨论的有序有效开展,阻止不理性的对话姿态;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拿出自己的道德认知与学生同享,阻止讨论漫无目的地随意发展;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理清学生的思路,帮助发现对话的矛盾论点,鼓励学生自我判断不做价值评判。

4、协商、对话的德育方法。主体性德育反对任何形式的理论灌输,鼓励个体平等协商、互动对话。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人生、社会、交友、择业等方面也进行了独立的思考,高校德育应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机会,鼓励大学生通过协商、对话、质疑、辩论等方式,澄清道德意义,优化道德认知方式,提升道德情感态度,增长道德智慧,最终实现人的道德人格成长。

高校主体性德育体现了道德发展中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协调了道德教育中社会规范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顺应了大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统一,对于促成大学生的个体品德发展与繁荣社会先进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辅相:《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

[3].曹永国:《解构与重建: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困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第3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德育评价;德育实践

当今,多元开放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挑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道德风貌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德育评价欠优,不少高职院校在德育实践上仍然采用传统评价方法。那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对德育实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进一步提高德育效果,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探讨和研究。

一、广东高等职业院校德育评价的基本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高职院校开始为本省经济发展输送知识技能型人力资源以来,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很大突破,而且质量也逐步提高。目前,广东经济处于逐步回升状态且逐渐向高附加值、环境友好型的内涵式增长模式转变。然而,受当前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影响,当前广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1)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2)开放的社会环境严重冲击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3)在网络环境下,许多不良信息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广东高等职业学生德育实践评价方法存在的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评价内容过于偏重理论、评价过程忽视个性发展等弊端。

二、广东高等职业院校德育评价的几点建议

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培养企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改变以往重智轻德,以智育为标准的单一评价观,建立新的多元性、发展性、激励性人才评价体系。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不同班级的专业特点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用发展和多元化的手段评价学生。(1)情景模拟法。由教师提出一些学校的典型案例,每次指定一组学生对案例进行模拟,使得情景再现,班级的其他学生根据情景分析案例。(2)项目教育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从“项目”中使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爱心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集体感教育等,收到更大的教学效果。(3)亲身体验法。在课外的社会实践中,给学生布置一个团体中的特定的角色,依据自己的角色来完成工作的教学方法。(4)小组合作法。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对其不进行任何评价。通过合作学习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与收获,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5)兴趣引导法。根据高等职业学生个性多样化的特点,在兴趣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如,高职女生喜欢化妆,男生喜欢另类的发型,可以邀请形象设计或美容专家开办一次关于什么是美的讲座。

2.重视实践表现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殊的年龄阶段,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中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现象比较多。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力求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与评价自己的机会,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德育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3.完善德育评价方案

(1)评价主体多元化。应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传统做法,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互评和自评,辅导员、其他课程的教师和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以及家长等都来参与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公正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评价方法多元化。如,通过案例分析、设计问题情景和进行拓展活动等,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如有研究者德育评价方法实施目标管理,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小测试、日常行为表现等过程性考核评价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如,课堂学习表现(含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等)占20%,实践活动表现和成果、平时测试、日常行为表现和道德素质评分等占30%,课后作业占l0%,期末考查占40%。同时,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加分。

参考文献:

吕俊.职业学校发展性德育评价的实践和探索[J].学园,2013(14).

第4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德育;内稳态理论;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6-02

德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德育的目标,人们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研究,但效果却并不如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所面临的难题可以在内稳态理论中获得解决的启示,因而本文尝试构建德育内稳态理论,谋求在理论创新中实现德育效果的提高。

一、内稳态理论的嬗变与德育内稳态理论构建的可能性

最早提出内稳态概念的是法国生理学家贝纳德,他发现所有生命的内环境(如淋巴、血浆等)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能够维持稳定不变。对此,贝纳德做出了哲学上的概括,“内环境的稳定性乃是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条件”。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发展了内稳态理论,认为维持机体所必须的条件总是处于扰当中,但却具有纠正这些条件偏离的能力,它是身体的智慧,无需人的意识参与[1]。后来坎农进一步认为,内稳态“不仅是生命组织的共性,还适应于社会和一切组织系统”[1]。

内稳态理论在实践中已经成为很多学科的指导理论。虽然内稳态理论最初只应用于生物学领域,但由于其存在着哲学上的广泛适用性与概括性,因而被迅速地应用到了几乎是所有的学科,自从其诞生以来“已经被推广到一切组织系统”[2],已经“嬗变出神经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社会控制论、教育控制论等”,成为认识和研究社会的重要工具。“内稳态表现为内环境的稳定和功能稳定”[2],基于内环境稳定的难以把握性,华南师范大学刘承宜教授把内稳态发展为功能内稳态理论,以功能是否稳定发挥来把握事物的内稳态状况,并在这一基础上用内稳态理论分析医学、政治、法律等问题,把内稳态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内稳态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已经证实,内稳态理论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对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有效工具,可以用来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我们解决德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提供了新的启迪。

二、德育内稳态理论的内涵

1.德育内稳态理论是社会学与生理学的交叉,能帮助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认识德育核心任务。内稳态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基础,也是人适应社会的关键。内在道德世界处于稳态中的人们,其内在的道德信念、政治理念等较好地与现实环境相适应,可以在社会中获得较好的认同。而一旦人的内在道德世界远离稳态,则出现人无法实现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协调而处于病态当中,会导致情绪困扰、人格扭曲、行为异常等情况。因此,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们实现内在道德世界的稳态,而不是掌握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本身。

2.打破低品质道德稳态,实现高品质道德稳态是德育的目的。内稳态的稳定程度就是内稳态的品质,它由内稳态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和内稳态所维持的功能的水平等因素所确定。稳定程度好的的内稳态,则为高品质的内稳态,保持自身德行的能力就越强;稳定程度差的内稳态,为低品质的内稳态,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低,就越容易在外界的袭扰面前丧失自己的道德判断。当一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处于稳态,我们认为这个人的思想处于平台期。所谓平台期,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出现发展减缓、甚至停滞不前的状况,这是生理学、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要突破平台期,必须进行强度更大的或者是方式不同的超常规德育,打破原来较低品质的内稳态,促进人们建立新的、品质更高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德育强度越大,由旧稳态平台到达新稳态平台所需时间越短,两者负相关;德育前后内稳态的品质相差越大,建立思想政治稳态新平台期所需要时间越长,两者正相关。现实中,我们还会发现不同人对同一情境行为的选择皆表现出内稳态,但不同人内稳态的品质并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否正确。动机在一定程度决定思想政治内稳态品质,因此德育不仅应当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应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行为动机。综上可知,德育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方式不断打破人们原有低品质思想政治内稳态,建立新的高品质内稳态。

3.高品质的思想政治内稳态,需要不断的训练与重复来维持。德育可分为常规德育和超常规德育。前者目的在于维持人们德性的相对稳定;后者目的在于打破原有的内稳态,建立新的、品质更高的内稳态。当超常规德育进入了新的内稳态后,人们思想政治水平进入新的平台期,人们思想政治水平越高,维持平台期所需的学习强度越大,两者正相关;内稳态的品质越高,维持平台期所需的德育学习强度越小,两者成负相关。人在求学阶段,德育以超常规的德育为主,高品质的内稳态不断地替代低品质的内稳态,人的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高。当高品质的内稳态建立以后,在没有获得维持内稳态的德育强度时,则会由于外界负面影响而导致低品质的内稳态不断取代高品质内稳态,使人道德观念沦丧、政治立场丧失。长期的学习、工作和训练能帮助人们行为实现由“有意识”到“无意识”的转变,形成高品质的内稳态。因此,维持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内稳态的最好方式,不是经常性的超常规德育,而是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对德的不断重复与训练。

4.建立新的、高品质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应利用好现实的应激因素。应激是指主体面对心理或者生理威胁的时候,产生的一系列与威胁相关的特异性反应及一系列与威胁性质无关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这一理论由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汉斯?塞利提出,现已被应用到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应激作为一种改变人们原有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方式,是突破德育平台的重要契机。引发应激的因素称为应激源,德育过程中能给人们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德育应激源,如社会突发事件、人们生活重大遭遇等。应激源会造成人们心理的一系列反应,打破人们原有的内稳态,这时往往是开展德育的最佳时机。

5.内稳态的理论表明,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如果智育与德育截然分开,对思想政治内稳态的建立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降低思想政治内稳态的品质,阻碍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当德育与智育被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相得益彰的现象。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评价状况(包括思想政治表现)会通过影响人的内稳态,进而影响人们的学业与职业表现(智商表现),反之亦然。因此,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是健康品质较高的人群。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实践中会经常出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心态更健康,思想政治表现更佳,而成绩表现差的学生思想政治表现也较差。

6.环境是实现人们思想政治水平内稳态的重要条件。内稳态的作用在于,增强我们应对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的能力,使得我们在外界的诱惑、压力和干扰面前,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道德操守。然而,人归根到底是环境的产物,当环境干扰因素足够大的时候,会导致原有稳态的破坏和新稳态的建立。因此,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人们思想政治内稳态,终究存在着环境的规定性;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维持我们内在思想稳态、适应环境、保持精神健康的必要条件。

三、德育内稳态理论的价值

德育内稳态除了在理论层面的价值外,还为德育从内容到方法层面提供指导。

1.德育内稳态理论指导德育方法的选择。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当前学校德育不同课程之间、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之间内容重复,都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德育内容和强度并没有多大改变,属于常规德育,顶多只是维持学生原有的思想政治内稳态,并无助于人们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人们思想政治内稳态品质和水平的提高,必须进行超常规德育,以更大的德育强度或者新颖的德育内容迫使人的思想系统远离内稳态,然后再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人建立新的思想内稳态,这实际上肯定了问题教学在德育方法中的核心位置。问题教学中,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超常德育契合了这样的过程。超常规德育中,思想不平衡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产生困惑、思想痛苦的过程,进而引发人们去思考问题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找到问题答案并实现新的思想稳态[3]。

2.德育内稳态理论为如何维持稳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供了路径选择。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德育要具有连贯性,需要不断学习巩固,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德育。内稳态平台建立后,只要保持原有的德育强度,就可以维持原有的思想政治水平;降低德育强度则会出现人们思想政治水平下降的现象;而德育的强度需求与学习者的内稳态品质有关,与德育的方式无关。当前,我国德育领域重视理论教育方式,对相同或者类似的德育内容不断重复灌输,这既没有必要,也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导致人们出现厌烦倦怠的现象。因而,当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稳定的平台期后,以不同的德育方式维持稳态,能有效克服德育过程中的心理倦怠现象,灵活地实现思想政治水平的稳态。

3.德育内稳态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德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人们通常忽略学生专业学习这种最主要的德育方式。实际上,智育与德育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通常专业成绩好的学生,其思想政治表现也更好。究其原因,成绩好的学生其内稳态品质更佳,表现在思想政治方面,则是拥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力,抵抗外界消极干扰的能力会更强。因此,应当倡导德育和智育两者的紧密结合,反对两者对立或者截然分开的做法,在专业学习中要贯彻德育的内容,在德育的过程中要贯彻智育的内容,这样才能缩短人们建立思想政治稳态平台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内稳态的品质。还有,内稳态理论为我们评估德育的效果提供了指导。根据德育内稳态理论,要养成高品质道德内稳态,行为教育比理论教育重要,而动机教育比行为教育更为重要。判断德育效果,不能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能仅看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行为动机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道德操守的能力。这就告诉我们,在德育中除了注重人们的行为教育以外,还要注重行为动机教育。在德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应激源,把突发的、无法预料的事情作为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中的这些事情,这是强化学生正确的行为动机、对抗外界干扰的有效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思想内稳态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Cannon W B.The wisdom of the body[M]. New York:WW Norton,1932.

第5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中专院校 音乐教育 德育功能

当代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把控尤为重视,许多中专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扩招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焦点,其中德育教育又成为比较重要的环节,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与德育功能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其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音乐是一种德育语言方式,二者相结合是对心理意蕴的综合把握。其次,音乐是一种德育情感方式。不同的音乐可以展现不同的情境模式,传递不同的情感。德育的过程主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思想与情感的相互对应。二者的融合是思想道德情感与音乐情感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三,音乐是一种德育行为方式。人们对音乐的理解的结果是通过行为来表示的,通过了解不同的音乐来表达不同的情感,音乐思维的方式可以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以及一个民族的特质,音乐的表达可以看做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诠释,也可以视为道德情感的一种表达,音乐的存在离不开道德行为的支持。

二、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在中专院校开展的过程

(一)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

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开发可从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对校园中上下课的提示铃声做美化工作,上课的铃声选取舒缓的铃声,下课选取欢快的铃声,放学选取优美的铃声,用音乐旋律来取代单调的响铃,可以减少学生的烦躁情绪。二是注重校园课外音乐的传送工作,在学生就餐时可以放些巴赫的音乐来减弱环境的噪音,充分发挥校广播站的作用,可以播放调节紧张情绪,以及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音乐,让学生增进对校园的感情,帮助学生树立与人友善,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怀。三是通过校园器乐曲的普及,来传承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音乐课堂中老师需要认真剖析研究学生的身心特征,运用音乐教学的独特方式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

(二)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作为中专音乐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首先要为人师表,课上要认真授课,课下要钻研教材,通过思路的创新来构建新的课程观念,要把德育的要求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热爱音乐事业,热爱接受教育的学生。其次音乐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能准确把握国情,通过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是音乐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通过授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由情绪体验上升到情感体验,教师的个人品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所以教师作为引导学生个性良性发展的主体,应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处理好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在课堂可以最大化的获取知识,通过音乐的常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音乐教育在中专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一)音乐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

音乐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德育功能才能更好的发挥其特性,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便可进一步优化人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此过程中德育教育以音乐教育为媒介,实现了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以及完善人格塑造等实践活动,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它有益于帮助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我们熟悉的《黄河大合唱》,音乐曲调慷慨激昂,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奋进,学生通过此曲的学习,会有爱国情愫的滋生,会产生民族自豪感,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了解祖国文化的绚丽多姿,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操。

(二)音乐教育对德育功能有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音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对德育功能的渗透,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的能力,而是更加全面的去发展学生,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能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操方面是其他课程不可取代的,在许多歌曲的歌词中会涉及到行为规范方面的内容,学生们在学习歌曲时,娱乐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让歌曲中表达的高尚品德逐步渗透到内心当中。

第二,音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音乐是一种感性的艺术形式,音乐作品可以感动人的心灵,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音乐教育中会有合唱形式的表演,这样的表演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从中感悟到集体的凝聚力,以及自己的存在感和责任感,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更高的把握自己的定位,升华到德育层面,能正确的面对人生的荣辱与共。

第三,音乐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形成理想人格。中专院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可以提升学生人格的,音乐作品欣赏分析的过程,是可以折射出学生自我心理的,在追求音乐艺术美的同时,来体验音乐的艺术表现力。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反映出学生内在的自我,通过典型的音乐,让学生真情涌现,让人格与精神同时得到升华。

第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创新意识。音乐教育的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音乐作品的演绎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它可以激发歌者的创新灵感,开拓思想空间。

第6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论文摘要:从学前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论述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幼师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出德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抓住学生个体道德的特殊性;注重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德育与创建先进校园文化相结合,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作用;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重新认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

我国当代教育家吕型伟曾预言:“如果说21世纪的教育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德育。从20世纪以来,世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人类的道德在不断地滑坡,而且似乎至今还没有找到遏制的办法。”如何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变化,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如何做好幼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提供了行动指南。学习“三个代表”重要论述,以此来审视我们过去的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

1.针对性不强,远离现实生活

长期以来,与传统计划体制和产品经济相适应,我们学校德育目标有两大特点:一是模式化,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目标单一,缺乏针对性;二是理想化,脱离学习现实生活和道德认知水平,对所有学生都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德育往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德育模式,只局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品质规范,只重视道德价值的指示,不重视道德价值的澄清;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以至使这种德育具有“灌输的味道,缺少一种自由探究、审慎思考和推理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创造性不足,科学化程度不高

当前德育投人与收人明显反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已滞后于社会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大题大作,内容空泛,一般化号召多,笼统说教的多,严重混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质的差别。在当前新形势下,幼师生的成长规律、思想发展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德育工作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在内容上加以更新,切实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德育内容。

3.德育方法陈旧单一

以往学校德育工作采取系统道德知识灌输、行为规范训练、重视教育者人格示范和现实生活中榜样典型的诱导,集体影响和舆论的扬抑以及奖励措施强化等方法,这些方法曾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今天依然有其积极的效果。但从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特点、时代特征以及道德内化过程看,存在着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道德选择能力培养;重道德规范约束,轻人格培养;重道德榜样示范,轻个体自觉的倾向等。

以上问题导致幼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幼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观多样化、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淡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特别是当前封建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各种思想观念激烈碰撞,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加人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凸现,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幼师生的心态或多或或少会出现偏颇和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幼师生德育工作,让他们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融人灵魂,最终内化为当代幼师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德育工作者必须从“三个代表”的战略高度锐意创新,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科学引导、寓教于乐,帮助当代幼师生健康成长。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户细致,潜移默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活动,是幼师生陶冶情操、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

1.德育目标层次性,注重针对性

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理性实践活动,德育目标是整个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我们在具体分析了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把德育的目标分解为三个层面: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高尚的伦理道德教育尤其是师德教育;正确的思想政治取向。各年级教育重点既互相渗透,又各有侧重。从“做文明人”到“做有高尚伦理道德的人”,再到“做有崇高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人”的不同层次要求,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引导教育学生一步一级,拾级而上,这样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目前,尤其要向学生贯彻宣传“十六大”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十六大”理论学习、知识竞赛、演讲赛、征文比赛等等。

2.德育内容全面化、务实化

德育要提高实效,在内容上必须作出重大改革。德育内容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德育任务、当前的形势及幼师生的品德水平确定的。幼师生今年迁人温师院校园,环境的巨变对他们的思想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幼师生的德育更应针对性地、科学地、系统地安排内容,多年来,我们在坚持“读书、教书、做人、育人”的教育传统的同时,注意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需求,重视了学生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如,公益意识、环境意识、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等,让学生强烈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加强学生的引导教育和理论培训;狠抓了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教育,特别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幼师生职业人格的养成。

3.德育的途径、方法多样化

(1)坚持德育面向全体和个别学生特殊性相结合

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个体素质的核心。教育是激发生命,激发生命力,使学生能以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的事业,生命力首先是道德力量。因此,幼师德育工作一定要面向全体基本道德要求,不能降低标准。近期,我们在坚持幼师生道德教育常抓不懈之外,还加强了幼师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畅谈学习心得,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党校学习。半个多学期来,全校760人中,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多达180人,向党组织提出人党要求的已达258人,已有110人参加马列理论小组学习,其中,已有50人被推荐进人温师院“业余党校”学习,有10位学生被推荐为人党积极分子。这种热爱党、向党靠拢的政治风貌,是从1984年温州幼师创办18年来前所未有的。认识共产党的先进性,歌颂党,在幼师蔚然成风。这种高涨的政治热情,在全体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从众心理效应。学生中生活上讲攀比、讲享受的人少了;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少了;违规违纪的减少了。讲刻苦、讲上进的人多了;讲文明、守纪律成风;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集体争荣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广大幼师生的师德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开始树立。当然,群体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风貌大变的同时,也有个别学生跟不上集体前进的步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改变以往的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适当运用自我教育(自我强化、锻炼意志、自我调适、自我激励、自我反馈),让这些学生主动拟定教育计划,积极采取强化措施,自觉进行思想道德转化和行为控制,对学生个人思想品德发展有巨大作用。

(2)注重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独特作用

为改变过去德育教育“我说你听”的单一僵硬形式。多年来,学前教育学院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实习、军训、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必修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比如:学前教育学院与温州军分区干休所结对,部分学生组成青年志愿者,为老干部读报、演出节目和生活护理。老干部则以自己亲身经历向学生讲革命故事,讲革命传统,讲人生哲理,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难。在双向交流中,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老干部的晚年生活注人了生机。此外,每年利用暑假安排全校学生到各自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和幼教实践活动,有部分学生担任乡镇团委书记临时助理。去年4月份我院选出320位同学进行排练,参加今年10月12日的第十二届省运会开幕式的大型演出,精彩的表演受到组织单位和社会新闻界的一致好评。社会实践既是学生结合专业、发挥特长、消化学过的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产生了良好的德育效果。超级秘书网

(3)注重德育与创建先进校园文化相结合,发挥先进文化的熏陶作用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温师院校园美丽宽敞,始终保持绿化、美化、净化的特色,其布置构思精心。从教学区到生活区,标语横幅一步一牌,橱窗的各类宣传专题、影展书画、讨论专栏,融合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身心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学前教育学院迁人温师院后,学生们感受最深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气息浓厚、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如:大学生素质拓展月系列活动、各类讲座、小品表演赛、“十六大”演讲赛、征文赛、“新生杯”设计赛、排球赛等等,通过这些健康向上的主题活动,使幼师生们陶冶情操、接受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我们还根据幼师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具有时代特点,如:我爱教师职业演讲赛、“十六大”手抄报、主题班会等,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等时代精神在学校深人人心。

4.德育队伍的建设

教育这自身的形象和素质,对受教育者能否接受其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代幼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自我意识强,但思想状况却复杂,所以,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也要靠人格的力量,这就需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在师德方面做学生的表率,要以自身高度的觉悟和高度职业道德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好学不倦,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勇于探索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教育人、引导人、感召人的作用。

第7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教育;隐形德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6-0072-03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成为了高校德育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推广,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新媒体和传统德育方式如何有机地结合,德育内容怎样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有吸引力,这是我们当下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之一。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遵循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优化德育内容,整合德育力量是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前提和关键所在。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特征,实现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1. 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虚拟性,实现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结合

所谓虚拟性是指在网络中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具体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 [1 ]。从虚拟性的概念可以总结出: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中网民拥有虚拟的身份,网络言行的监督减弱,网民拥有巨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虚拟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是现实道德和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生活爱好等都会无形地映射到你的网络行为中来,不能将现实世界的道德行为和虚拟世界的道德行为割裂开来。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网络是真实的,真实的不是人名,不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灵感和灵魂。我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畅所欲言、表达诉求,以此来造成社会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实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想法。这种方式就是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的良好结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虚拟性的特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将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来实现德育的平等诉求,利用现实性来调整德育行为,实现德育虚拟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2. 正确对待新媒体的个性化,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在德育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制订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潜移默化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新媒体可以让受教育者通过新媒体在线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字和影像来实现自我个性的展示,人生价值的选择和思想观念的表达,个体的特点和声音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和呼应,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完全吻合当代大学生自我化的个性特征。但在德育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大学生将个体个性化的需求与集体的需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可以创设多维的情感体验环境,将学生个体的情感取向、内在需求、兴趣趋势与集体的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形象的表达、多维的空间,将集体共性中深刻、抽象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转化为生活化的思维方式,让集体的共同愿景以朴实的语言、通俗的思维走进个体生活、融入个体思维。

二、掌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的道德特征,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大学生,新媒体迅速地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也悄然地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人生信仰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特征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 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使各种信息更完善、更快捷、更广泛地在大学生中传递,手机等移动便携媒介的使用,更使得交流的主体数量和范围不受国界、种族和性别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公共思想文化在内容、形式、结构、表达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异质文化、思想观念和社会利益冲击着现有的社会文化基础。这些现状,导致大学生在道德认同中一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 ];另一方面也出现无所适从的困惑感和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

2. 自我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流道德意识

新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更民主、更自由、更多元的网络生活环境,使得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自我意识性明显加强,他们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附庸于任何的集体或社会。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效率、竞争、平等、创新等原则,促使大学生开始习惯用“独立”的“我”来思考问题,自我的需求和发展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选择,而我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些历史误导、现实误区和教育误点,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理想平庸和信念动摇 [2 ],在这种社会现状中,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3. 功利主义价值观弱化了大学生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培养人格健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和需求的人,这两种价值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然而社会经济的理性主义、知识本位主义、技术至上主义严重影响着教育的价值观和大学生的道德观。鲁洁教授直言:“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本真的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纵下的功利主义。” [3 ]为了适应日益加大的竞争与生存压力,学习、择业、生活成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人的技术性思维被逐渐强化,人文性思维慢慢弱化,个体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个性完善、道德追求被忽视,嘲笑信仰、耻言崇高、排斥传统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追求,导致在道德追求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并被广泛接受。

三、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形成强大的德育力量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新媒体时代,大学德育队伍对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首先,现有大学的德育队伍存在着信息素养不高的问题。新媒体在高校已经广泛应用,校园网络也得到了普及,但是,现有的很多德育教师不具备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甚至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排斥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德育工作者还是以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等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对于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也只停留在信息和基本的交流阶段,缺乏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力。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群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较差。现在很多高校的舆论引导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自发状态,未能走向自觉和常态化的良性发展机制,大多都是网络舆论事件发生以后学校才进行干预、引导,无法做到防微杜渐。总的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综合素质较高的德育教师整体来说比较少。有学者指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引导教育者树立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是3G时代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策 [4 ]。因此,优化和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德育队伍的组成,才能有效地使用新媒体,高效的开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1. 加强对现有德育队伍培训,培养一批既掌握新媒体信息技术又具有扎实思想政治素养的专业教师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德育队伍应该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较高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网络应用能力。高校应该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把德育教师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层次的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培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其他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不作为德育的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扩大德育队伍的组成人员,是实现德育互动性的重要保障。首先,以专业德育教师为主,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和新媒体技术兼具的高校德育骨干力量;其次,构建一支以学生辅导员为主的高校德育专职队伍;最后,建立一支以网络版主等新使用者在内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德育队伍,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 培养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和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有关事态的进程,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 [5 ]。因此,在高校的德育队伍中培养舆论引导队伍,是适应新媒体开放、自主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适的道德引导,形成新媒体“意见领袖”和保持新媒体活力的重要力量。舆论引导队伍应该具有宽博的知识体系,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的见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幽默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互动中能影响或感召大学生和其他群体,他们可以是高校的BBS版主、评论员、网络管理员、学生干部,或者是教师。

四、创新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强德育内容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特色很强的教育,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德育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环境 [6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具有“超前性”与“滞后性”统一,“自主性”与“自律性”结合,以及道德关系的草根性等特点。传统德育的内容枯燥、抽象、生硬,忽略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因素导致了传统道德教育的效果不佳。因此,利用新媒体,结合新媒体的道德特点,创新德育内容,才能解决传统德育内容中的问题,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效渗透,帮助大学生夯实信仰大厦。

1. 利用新媒体实现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德育内容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教育为主的金字塔形德育内容体系,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由德育教师向大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多年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偏低,导致很多大学生对德育内容和课程有一定的排斥和逆反心理。而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 [7 ],以隐形教育的方式传递德育的内容。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他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设计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 [8 ]。因此,要借助新媒体环境,从纵向和横向上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内容,将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有机整合起来。首先,利用新媒体在信息获取上的高效和便捷性的特点,从纵向上实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的德育课程和其他课程中,将历史、传统和相关的道德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现状、经济问题以及当代社会主义道德有机地衔接起来,让大学生反思在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生活中将怎样面对道德、伦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德育内容在纵向上的自然衔接,让古今德育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次,在横向上实现中西德育内容在显性德育内容和隐形德育内容的融合,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了中西方德育内容的交融和撞击,德育工作者应该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与我国的国情、地情和校情进行对比和结合,实现横向的良好衔接。

2. 利用新媒体创设互动型校园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德育实践内容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但是,这些活动常常让学生产生“被参加”和强烈的隔阂感。德育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充分考虑科技化、人本化、情节性和亲和力,创设出具有较强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校园主流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要充分注重校园文化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视觉环境的设计,并将其转化为大学校园中喜闻乐见、便于感知的“故事”。在情境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只作为推动者和策划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道德感受和体会,积极地与他人分享。因此,新媒体通过为大学提供多维的认知环境、浓郁的素质环境、丰富的情感环境,以自主和互动性校园文化活动为道德实践内容,通过德育实践,强化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 [9 ]。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引起了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也推动着德育观念、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的发展,但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还需要在现实的道德工作中不断探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红梅.网络虚拟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抗[J].兰州学刊,2009,(11):62-64.

[2]罗 石.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现象分析[J].理论探索,2004,(1):16-28.

[3]鲁 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肖光荣,喻 娇.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41-44.

[5]陈力丹.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J].新闻大学,2012,(5):6-11.

[6]王翠绒,江卫锋.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2-26.

[7]张毅翔.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8):61-64.

[8]王光明,靳 莹,李 维.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3,(3):22-25.

[9]颜翔林.论庄子的审美精神[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5-9.

A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New Media

TANG Lin,XU x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8,China)

第8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关键词: 学校德育教育 学生个性 培养

1.引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作为身心素质发展的主战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德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社会化。本文就学校德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进行研究,供大家参考。

2.学生个性特征的分析

我校学生正处于职业高中阶段,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基本趋向成熟,不仅能够深刻地、概括地、批判地独立分析自己和他人的个性品质,而且能够从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的高度进行分析。但这一时期他们的道德认识的自我分析能力还不十分成熟。据苏霍姆林斯基研究,青少年在道德发展的自我认识方面常常表现出下列类型的矛盾思想:“在大的方面追求理想和原则性,但在小小不言和无紧要的事情上又无原则”;“追求道德理想,在一切方面,甚至在小事上都要无条件地,绝对地模仿理想中的英雄,但又害怕自己变成一个没有独立精神的人,认为模仿是意志软弱的表现”;“勇敢无畏,但又腼腆、拘谨,特别是在举行积极的、带有纯精神和智力感情的活动时更是如此”;“在应当表现出克制力的场合下过于激动”;“但当对现象的智力道德评价用深挚的感情能表达最鲜明时,却又偏偏故意表现出克制力”……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帮助学生发扬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

3.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自我意识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尽管是主体内心世界的体现,但却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德育教育正是使学生从注重个人的形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出发,使自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强化自尊、自爱、自重、自主、自强、自信,使自我意识走向成熟。

4.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完整独立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内化、沉淀和凝结。人格的完整性实质上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诸因素协调平衡的发展问题。德育可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因此德育是一种独立完满人格的教育。

人是需要发展情感的,而当今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个性现象:一方面对别人给予自己的情感值期望过高,出现“情感饥渴症”,另一方面给予别人的情感值过低,出现“情感冷漠症”,对别人戒备,不信任,真所谓无感动之心,无体谅之心,其情感的理解力、感受力下降,实在令人忧虑。而德育教育则使人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发展健康的情感,优化个性。

5.学校德育教育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才能

才能是一个人潜于内、表于外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才能的结构是复杂多维的。在思维能力上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在认识能力上表现为理解力、判断力、辨别力、选择力等;在情感能力上表现为感受力、调控力、表现力等;在意志能力上表现为自控力、承受力、耐挫力、持恒力、毅力等;在社会生活中又表现为组织力、协调力、交往沟通力等。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美好心灵和良好气质、风度,有利于促进人的交往和沟通,开阔视野和境界,而上述的才能正是在这美好愉快的交往和眼界开拓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学校德育教育应坚持的“四性”

6.1形象性。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仅对学生进行干巴巴的说教不会收到成效,但渗透一组组生动的故事,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首先收集有关反映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材料,删选、改编为故事,为我所用,其次利用晨会、班会,恰到好处地补充大量传统故事,分析身边的事例,用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情境。

6.2榜样性。在德育实践中常常感到学生知行脱节。他们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地以一个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究其原因:一是职业学校学生自律性较差;二是教师传授的道德要求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心观念。根据这两点,我们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言行给予指导,而且要为其树立榜样,提高其道德内化的自觉性。每提出一个要求,讲解一组故事,就树立一个典型,激励学生进取向上。

6.3实践性。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在黑板上设立“常规评分一览表”,让全班几个小干部一人负责一项,把学校总表上的成绩抄上去,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对表现不好的进行帮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表现出色的予以表扬奖励,学期结束时的行为表现评语和操行等第均以此为主要依据。这种管理方式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并加以约束和发扬,逐步在良好舆论的影响下,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6.4持久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德育教育永恒的主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雏形期,必须夯实基础。我们在德育教育活动中必须常抓不懈、常抓常新,不能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上,要深挖细掘,由此事深化下去、延伸开来。

7.结语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特征,坚持德育工作的“四性”,对培养学生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德育与个性优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可见,学校德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

参考文献:

[1]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第9篇:高中生德育表现范文

论文摘要: 教育道德和教育法是规范学校教育各种行为的基本规范,从道德和法的起源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道德体现了教育活动各种行为的自觉性,而教育法律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发挥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道德与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广大教师教育行为的自觉性。

一、 概念的界定

教育法是一定社会或阶级,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概念指明了教育法的特殊内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表明了教育法的特殊性,即教育法的教育性。教育法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确定的,目的不是法,而是教育,其法的制定直接或间接的是为了培养人。

第二,表明了教育法与其他法规一样具有国家意志性和实施的强制性。教育法是通过权力的强制性来保障教育活动顺利地开展和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失去了法的强制性,教育立法就变得毫无意义。

第三,表明了教育法的社会性。教育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规定了人们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表明了教育法在本质上具有客观性,教育法的制定不仅符合教育规律,而且能够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为教育发展服务。

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观念和传统习惯及社会舆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教育是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活动中的所有活动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按照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大致分为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其中教师的教育道德是构成和影响教育活动的核心。

二、从道德与法的起源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道德与法就其特质而言具有两重性:形式的主观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形式的主观性是指二者都是以观念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内容的客观性是指作为一定的社会规范,二者都不是个人主观任性的产物,而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的反映,是社会对人们所普遍遵守的公共生活秩序或公共利益的总规定,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个体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道德与法的两重性,导致了二者在效用上的特殊性。首先,法律的规范必然以他律的形式表现其自身的特征,要求社会个体受其制约。其次,道德的规范更多地体现在主体的自律,通过自律达到自我约束,形成良好行为。

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道德与法是相伴生成的。弗洛伊德从古希腊神话中寻找道德与法的起源,他认为,在远古时期,原始部落中父亲独占了母亲与所有的女子,并用严酷的手段来压制所有男子——儿子的性本能,终于有一天,儿子们不堪压抑,联合起来杀死了父亲,共同分享父亲所有的特权。但是,在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和满足之后,杀父亲的儿子们心理萌生了一种深重的罪恶感,他们彼此之间又发生争斗,每个人都试图独占从父亲那里夺来的权利。为了忏悔这种杀父之罪,也为了兄弟之间不再因争斗而重新发生战争,他们终于想到了需要订立一种社会契约。[1]“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由克制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产生的社会组织形式,他们开始承认彼此应用的义务,建立了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机构,总之,道德和法律由此发端”。[2]

古代中国,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在《礼论》中论述道:“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不必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3]这里的“礼”就是指调节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道德与法。对此,恩格斯更加精辟地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种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4]可见,道德与法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必然现象,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相辅相承,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

教育法和教育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都是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利益和意志的行为规则。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领域,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反过来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例如,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教师应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5]很明显,这一法律规定和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道德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任何侮辱、责骂和体罚学生的行为,既是违法的,又是教师的道德所不容许的。在此,教育法律和教育道德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教育道德对教育法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有些教育法律条款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提倡教育道德为手段。在《高教六十条》中规定:“学生的课余时间,除学校统一规定的重大政治活动以外,一律由学生自己支配。”“学生个人的习惯和爱好,只要不妨碍学校和他人利益,不得限制和干涉。”[6]这里对学生的自由权利作出了法律保证,如果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自由活动进行限制和干涉,就违反了教育法。但是,这一规定并非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按照教育道德的原则,教育工作者有道德上的义务,去关心和组织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可见,教育道德是顺利实现教育法律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育法律对提高教育道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学生教育道德的提高需要广大教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然而教育法律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这是因为,教育法律是教育工作普遍的、明确的行为规范,它告诉广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保护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行为是不正当的,应该发扬什么,应该摒弃什么等,无疑为教育道德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我国的教育法律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教育道德的领域,并使教育道德具有法律依据,教育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在提倡教育道德。如教师要“爱护学生,忠于职守”等法律规定,都是教育道德的法律化。从我国教育法律和教育道德的内容和实践的总体看,凡是教育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教育道德所谴责的行为,违反教育法律就违反教育道德。

三、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法和教育道德以他律和自律的形式相互联系并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二者本质的区别又使他们在教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转贴于

1.教育法与教育道德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决定了二者在教育中的历史命运不同

首先,教育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教育,作为调整教育活动的道德行为规范就随之产生并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阶级社会,还是在无阶级社会,教育道德始终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不同的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道德是为一定的阶级所占有,为统治阶级服务。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道德的内容和范围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教育道德的要求就越高,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越大。其次,从教育法的产生历史可以看到,教育法产生于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以后,随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是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完善而完善,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逐步趋向公正、平等、教育法及其作用将会逐步削弱,其发展轨迹是产生―强大―减弱―消失。同时,教育道德又具有超前功能,它是为人类社会的教育上升到更高一级的水平服务的,在共产主义社会,教育法律消亡之后,教育道德将依然存在,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道德的内容和范围也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教育道德与教育法律不同,它是同人类社会共始终的。

2.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育法的表现形式是法律条款。这些法律条款包含在与教育有关的宪法、法律、条例、国家命令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之中。它的篇、章、节、条及款项,都规定得严密具体。在教育法律规范中,它的假定部分规定得既明确又准确,不存在有任何摸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语言。它的处理部分一般分为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制裁部分也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民事、刑事和行政制裁等界限准确、清晰。总之,教育法律规范总是有正式的文字语言表现形式,它的条文是明确、具体、严谨的,具有规范性。教育道德的表现形式则不同于教育法律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教育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要求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比较抽象、概括,不像法律那样明确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其表现形式主要是观念形态,每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又受到个体心理活动的制约,是一种无形的制约力量,教育道德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如教师怎样做才是爱护学生,并没有具体的规定;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的行为规则等都有具体规定。但是,这些条文都属于道德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而不是教育法律规范,只有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颁布的教育法律,才具有法律性质,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所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道德要比教育法所调整的范围更加广泛,它几乎涉及教育活动的所有行为。而教育法律所要调整的只是人们的某些特定的教育行为,在教育领域,绝大多数需要处理的关系都要有教育道德来调整。凡是违背教育法规的行为,必然同时也违背教育道德;但某些违背教育道德的行为,虽然受到舆论的谴责,但不一定受到教育法律的制裁。教育道德上的义务并不都是教育法律上的义务,如有些教师经商,其中有个体行为,也有教师集体的行为,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极大舆论,损坏了教师的职业形象,在教育工作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作用,这是与教师的教育道德相违背的行为,应受到教育道德的谴责,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违背教育法规,不能用法律进行制裁。

4.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实现的方式不同

教育法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法律一样,具有特殊的强制性,依靠国家权利作后盾,要求人人必须遵守。对于一切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主体也要根据情节和法律规定给以制裁,并由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组织实施。教育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俗和教育力量来实现,对教育活动中的一些非道德现象和行为主体多采用批评教育的方式,或社会舆论的道德谴责促其改正过失,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转引自夏伟东.道德规范:两重性及从他律到自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荀子·礼论.诸子全集[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