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全球农业发展趋势

第1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试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 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影响的探讨 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关于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视野下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浅谈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与甘肃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试论低碳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影响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榆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低碳经济发展与建筑设计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方法 林业与低碳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何建坤,周剑,刘滨,孙振清.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04):18-35.

[3]周杰,李金叶.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世界农业,2015(02):1-4.

[4]周杰,李金叶.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探讨[J],世界农业,2015(06):155-159.

[5]纪玉山,纪明.李金叶.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02):83-89.

第2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中最令人感受到震撼的是全世界迅速整合为一个经济体,彼此来往频繁,互相提携也互相冲击,全球经济力量横扫国界,带来更多的贸易也带来更多的竞争,同时也带来经济高度的调适与繁荣。因此,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体内,经济考虑超过政治的考虑,全体人类逐渐转变为经济人。

从另一方面观察,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人类所使用的重要能源如煤和石油的存量已相继稀少,将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由于农业是可以使资源再生的产业,其重要性重新受到人们的注意与定位。国际经济专家已经预测,随着21世纪尖端科技带来大改革,目前落后的农业将成为最先进的产业。21世纪的农业,我们将可以看到生物极限不断的被突破、生物技术产品的不断增加、产值巨额成长,许多农业科学家与基因工程师将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企业家也将涉足农业经营,使农业在本世纪为人类带来更大的财富与福祉,成为产业明星。

二、国际化与农业的转型

在实现农业成为产业明星之前,我们要先认识经济国际化与贸易自由化的世界趋势。经贸自由化后,“小农”势必面对“大农”的竞争。一般而言,在土地稀有的条件下小农国家往往以牺牲资本报酬率来提升土地生产力,而大农国家则以牺牲土地生产力来提升资本报酬率。在市场导向的国际竞争上,资本报酬率高的比较占优势,而土地生产力高的则居劣势。如此,在国际竞争下,小农同家将以劣势与外国的优势竞争,在传统的农业经营上,如不有效地转型以提升竞争力,将被淘汰出局。

在WTO规范全球化的情势下,我们的农业发展面临小农经营缺乏规模经济效率、技术效率无从发挥、商品化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变化农业决策难以精准掌握等问题。

知识型农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经营管理的运用。科技的研发与运用是产业进步的原动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正在使用与研发中,预计将在21世纪大量被采用。例如以遥测技术监测农业灾害,以计算机控制自动化耕耘机的操作及施肥,利用生物科技开发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制造生物性农药和疫苗等。目前部分先进国家已相继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从事相关技术的研发,我们必须注意此趋势的发展,随时学习和运用这些科技,才不会输在新世纪的起跑点上。在经营管理方面,农民要利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要随时观察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此外,小农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已不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要让所有产销团队积极参与农业策略联盟,发挥团体的力量,以全球化的市场考虑,强化我们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环保的世纪,传统以生产为主的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祖先把它交给我们,我们还要将它保留给子孙后代。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机物质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农业具有良好改善环境质量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也有抑制温室效应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滥用农业科技和某些不当的农业经营方式也会使环境遭到破坏,对此应该加以避免。未来新一代的农民,在追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人文的修养,珍惜环境、关怀自然,使产业发展与环境维护能兼筹并顾、相辅相成,使农业转型为具备科技与现代化经营理念、并兼顾生态安全的综合性先进产业。

三、农业施政目标与对策

小农国家在加入WTO以及全球竞争情势下,要有以小博大的智慧,改进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才能和资源丰富的大农国家竞争取胜。基于此认知,今后我们的农业施政目标应将过去以“提升生产力”为核心的农业政策,转变为以“提升竞争力”为主轴的政策方针,并将传统以“增产”为目的的农业数量经济发展策略,转型为以“增值”为目标的农业知识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发展农业生物科技与优质食品技术等高科技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转型为大农,发挥经济规模效率;同时配合现代生活注重休闲的趋势,推动发展休闲农渔业。兹将因应加入WTO全球竞争情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各项对策简述如下:

1.发展生物科技,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因应全球竞争趋势,加速传统农业向知识、技术及资本密集农业转型,须加强生物科技等重点高科技研发,强化产业合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技术附加值,落实农业科技产业化及商品化,促进涉农企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农业竞争力。

2.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发挥规模效率,提升农业竞争力。在WTO规范的开放式经济体制下,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将影响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与供需,小农经营难与大农制国家竞争。为纾缓加入WTO对农业的冲击,需积极加强推动农业策略联盟,将小农组合成大农,发挥规模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并整合农业现有的优势资源与核心技术,通过同业与异业联盟,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以建构农业安全防护网形成经济软提防,协助解决农产品产销失衡,稳定农产品价格。

3.发展休闲农渔业,活络农渔村经济,提高农民所得。在国际竞争冲击下,传统农业必须调适转型。休闲农业为非贸易财,可以扩大农业生产范围且不会受到进口品的冲击。因此,农业部门应掌握周休二日的契机,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产业文化、农渔村景观以及山林中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型为农业休闲及观光旅游事业,在产业发展与生态安全兼顾之下,创造农渔民转业或兼业机会,增加农民所得。

4.加强环境安全,维护自然环境。台湾地区由于地质结构脆弱,且台风豪雨及地震频繁,加以过去对自然资源的不当开发利用,容易引发洪患、土石流等灾害,亟需加强治山防灾及生态保育以改善环境质量,农业是具有生产面、生活面及生态面的“三生”产业,必须兼顾产业发展与资源保育,以确立永续经营的目标。

5.健全农业防检疫网,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入WTO后,随着经贸自由化,国外农产品进口将逐年增加,为防杜进口产品挟带疫病虫害进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建立动植物疫情监测系统,强化各项防疫检疫措施.

第3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经济放缓主要行业对外贸易

受全球性经济放缓影响,我国的纺织、钢铁、农业等主要行业的对外贸易都相继遭受严重冲击。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7月起以上主要行业的对外贸易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但在2008年7月之后,发生很大变化。

一、对纺织业影响及趋势分析

1.纺织服装业进出口值减增幅度大。如图1所示,全球经济放缓以来(即2008年7月份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月度进出口值由2008年7月的202.6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2月的76.8亿美元。月增长率从2008年7月的19.2%大幅度下降到2009年2月的-52.1%。2月份进出口值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31.6%。2009年3月份其进出口值回升至133.4亿美元,月增长率也由2009年2月的-52.1%大幅回升至2009年3月的73.7%,3月份进出口值比2008年同期也上涨了1.3%。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纺织品月进出口值的变化趋势与纺织服装业变化趋势相似。如图2所示,除2008年2月,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6月我国纺织品月进出口值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由2007年12月的64亿美元大幅上升为2008年6月的129.7亿美元。2008年7月份以来,我国纺织品月进出口值开始减少,由2008年6月的129.7亿美元大幅下降到2009年2月的35.7亿美元。月增长率也从2008年6月的89.3%下降到2009年2月的-35.2%。2月份进出口值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46.3%。2009年3月其进出口值回升至59.1亿美元,月增长率由2009年2月的-35.2%大幅回升至2009年3月的65.5%,但3月份进出口值仍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7.7%。

3.纺织品进口影响小于出口.如图2所示,全球经济放缓以来,对纺织品的进口影响较小,除2009年1月,进口值基本保持在10亿美元与13.6亿美元之间。对纺织品出口影响较大,纺织品出口影响及趋势与纺织品进出口总额相似,2009年2月为最低点,3月份开始反弹。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4.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值先降后增,增幅大于降幅。如图3所示,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月出口值由2007年12月的96.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7月的110.50亿美元。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8月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月出口值波动上升,由2007年12月的96.4亿美元上升为2008年8月的125.4亿美元。月均增幅为5.14%,全球经济放缓以来(即2008年7月份以来),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月出口值开始下降,出口值由2008年8月得125.40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1月的105.07亿美元,月均降幅只有4.07%。说明全球经济放缓对2008年8月~2009年1月服装及衣着附件月出口值影响很小。2009年2月降到最低点,出口值仅有41.12亿美元,月降幅为-60.87%,与2008年同期下降57.93%。2009年3月服装及衣着附件月出口值开始回升,由2009年3月的74.3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7月的110.50亿美元,月均增幅为24.78%,远高于全球经济放缓之前的增幅,说明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值受影响较小,回升快。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二、对钢铁业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钢材的月进出口值降幅大于增幅。如图4所示,2007年12月到2008年8月,全国钢材进出口值都保持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月进出口值由2007年12月的54.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8月的109.8亿美元。全球经济放缓以来,我国钢材的月进出口值由2008年8月的109.8亿美元大幅下降到2009年5月的29.28亿美元。月增长率从2008年8月的9%下降到2009年5的-11%。2009年6月到7月进出口值有上涨趋势,月增长率分别为3.65%和11.69%,但进出口值仍低于2008年同期。

2.钢材进口反弹幅度大于出口。如图4所示,全球经济放缓对钢材出口的影响大于进口的影响,2009年4月―7月钢材出现逆差,逆差额分别为1.77亿美元、2.32亿美元、3.61亿美元和1.96亿美元,逆差额有减小的趋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三、对农业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农产品进出口额降幅大,反弹期长。如图5所示,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7月我国农产品月进出口值虽有波动,总体均保持上升趋势。由2007年12月的84.4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7月的92.1亿美元。全球经济放缓以来(即2008年7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月进出口值由2008年7月的92.1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2月的53.8亿美元,月增长率从2008年7月的9.9%下降为2009年2月的-11.1%。2月份进出口值亦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5.9%。2009年4月其进出口值回升至74.9亿美元,月增长率由2009年2月的-11.1%回升至2009年3月的32.16%和4月的5.34%,但2009年4月的进出口值仍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3.21%。

2.农产品进出口额出现最低点不同。如图5所示,出口额到2009年2月为最低点,出口额为21.6亿美元,3月出现反弹,3月~4月份出口额分别为30.4亿美元和31.5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到2009年1月为最低点,进口额为29亿美元,2月出现反弹,2月~4月份进口额分别为32.2亿美元、40.7亿美元和43.4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3.对主要农产品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对大豆的进口影响小。如图6所示,我国大豆的月进口量从2007年12月的293万吨上升到2009年7月的439万吨。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9月我国大豆的月进口量一只保持波动上升,由2007年12月的293万吨上升到2008年9月的414万吨。虽然2008年10月其进口量骤降为212万吨,但之后一直保持较稳定的月进口量,2009年1月份略有降低后稳步回升。到2009年7月,其进口量为439万吨。其进出口值可以看出,全球性经济放缓对我国大豆的进口影响很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食用植物油的月进口量已摆脱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如图6所示,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月进口量从2007年12月的67万吨上升到2009年7月的93万吨。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12月,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月进口量较为稳定,月进口量从2007年12月的67万吨上升到2008年12月的75万吨。2009年1月份进口量却骤降至29万吨,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48.2%。2009年2月份开始,其进口量虽有回升趋势,由2009年1月的29万吨回升至2009年7月的93万吨,高于2008年同期进口量27.40%,说明食用植物油的月进口量已摆脱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3)谷物及谷物粉月进口量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较小。如图6所示,2008年7月以前,我国谷物及谷物粉月进口量总体处于下降趋势,由2008年1月的21万吨下降到2008年7月的9万吨。全球经济放缓以来,谷物及谷物粉月进口量仍为小幅下降,由2008年7月的9万吨下降到2009年1月的8万吨。2009年2月份谷物及谷物粉月进口量开始稳步上升,2009年2月的27万吨上升到2009 年6月的38万吨,2009年7月又有些回落,进口值为24万吨,远高于2008年同期的9万吨。说明谷物及谷物粉月进口量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较小。

(4)大米出口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如图7所示,我国大米的出口量从2007年12月的19万吨下降到2009年7月的4.92万吨。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3月我国大米的出口量都保持较高水平,月出口量分别由2007年12月的19万吨上升到2008年3月的26万吨。到2008年4月其出口量骤降为3万吨,此后月出口量一直较低。2008年8月出现小幅上升,月出口量为10万吨,之后的出口量又持续放低,2009年1月我国大米的出口量也仅为4.52万吨。2009年4月,其出口量回升至13.9万吨,比2008年同期上涨了363%。但7月份又回落到4.92万吨。说明全球经济放缓以来,我国大米出口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5)玉米出口量降幅大。如图7所示,我国玉米的出口量一直较低,从2007年12月的4万吨下降到2009年4月的不足万吨。其中2008年的5月、9月及2009年的1月~4月,其月出口量均不足万吨,全球性经济放缓对其影响亦相当之大,2009年7月玉米的出口量为1.11万吨,比2008年同期基本相同。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四、对汽车业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全球经济放缓对汽车进口影响较小,但进口值回升幅度较慢。如图8所示,我国汽车的月进口值由2007年12月(包括底盘)的12.7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2月的8.09亿美元。2007年12月到2008年8月汽车的月进口值一直小幅上升,由2007年12月的12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8月的14.4亿美元。2008年8月以来,月进口值开始小幅下降趋势。2009年3月汽车进口值开始回升,但回升幅度较小。2009年3月~6月汽车进口值月增长率分别为16.68%、-1133%、8.24%和-0.11%,到2009年7月我国汽车的月进口值才有较大增值,7月进口值为12.24亿美元,月增幅为35%。但2009年7月进口值仍低于2008年同期的14.1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五、对成品油影响及趋势分析

1.成品油月进出口值影响幅度大且回升幅度小

如图9所示,2008年7月以前,我国成品油月进出口值从2007年12月的27.7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7月的60.13亿美元,月平均增幅率为13.03%。2008年7月以后,我国成品油月进出口值处于下降趋势,到2009年1月为最低点,进出口值为13.49亿美元,月平均降幅为-19.05%。2009年2月成品油进出口额开始小幅回升,2009年7月进出口值为28.1亿美元,月平均增幅为14.88%,高于全球性经济放缓之前的月平均增幅,但低于全球性经济放缓之后的月平均降幅,说明成品油进出口值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恢复到全球性经济放缓之前的水平。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2.成品油的月进出口量影响较小

如图10所示,我国成品油的月进出口量从2007年12月的386万吨上升到2009年7月的595万吨。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的5月,其进出口量有较明显的上升,由2007年12月的386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5月的605万吨。之后其月进出口量又从2008年的5月的605万吨下降到2008年10月的326万吨。在2008年12月其进出口量回升到680万吨。2009年1月开始,其月进出口量虽又有所下降,由2008年12月的680万吨下降到2009年3月的474万吨,2009年7月小幅回升至595万吨。如图10所示,我国成品油的月进出口量总体水平仍是较为稳定的。全球经济放缓以来,从2008年8月的471万吨小幅下降到2008年10月326万吨,2008年11月很快得到回升,可见全球性经济放缓对我国成品油的进出口量影响较小。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六、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性经济放缓以来,钢铁业、纺织业以及农业中部分农产品如玉米、食用植物油等所受影响较为严重,在全球性经济放缓后,其进出口额均有明显下降;成品油的进出口量在全球性经济放缓前后变化不大,其进出口额却持续下降,可见其所遭受的冲击也相当之大;汽车与汽车零件的进出口额在全球性经济放缓前后总体变化不是很大(除2009年2月)。但我们也应看到,2009年2月份之后,我国外贸进出口值及各主要行业内的部分产品进出口仍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且较为稳定。根据以上影响及趋势走向,政府可采取相应外贸政策调整不同行业的进出口贸易,使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在3月24日闭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就此专题分析认为,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但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指出,“但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项研究可以证明,中国三次通货膨胀高峰的根源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韩俊说:“我希望不要过多地指责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因为事实不是这样。”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总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这个格局在消费品市场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从宏观经济的全局通盘考虑,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我也不认为中国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博士表示。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物价上涨?黄季认为,用中国的情况去分析难以讲清。因为物价不只是中国在上涨,比如印度尼西亚,比中国涨得还要高。

“分析物价上涨,要了解全球物价是怎么变动的。”黄季说,“全球物价上涨,能源价格高升和生物质燃料发展是根本原因。”他分析,全球食品价格的增长,是通过对玉米的需求拉动而形成的。生物燃料把食品市场和能源市场联系起来了,能源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提高。对中国来说,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而造成的。

黄季给出了更详细的统计进行说明: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30%来自能源价格上涨,40%与生物能源有关,20%来自投机资金,10%来自贸易壁垒等。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中,65%来自国际市场传导。“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有2/3的食物是从国际进口的。”黄季说。

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是什么原因推动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说:“我认为是一种内外结合的综合因素所形成。”

马晓河指出,具体说来,有四大原因:

第一,货币溢出效应放大了农产品的涨价趋势。货币持续发行,使得货币供给和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从体制改革之前和改革初期到现在,货币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农产品是统购统销,要涨价央行必须发行相当的货币配套,引起货币发行。现在的货币发行不再根据农产品价格而是根据投资、根据外汇储备的多少。现在的农产品价格是百分之百由市场定,货币流进国内以后,人民币马上会形成一种溢出效应,使得“货币篮子”和“食品篮子”的比例发生变化。

第二,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系。经济发展周期有两个:上升阶段繁荣期、下降阶段收缩期。在上升期的时候,往往农产品的需求大于供给,这个时候会产生“蛛网效应”,就是需求每超过供给的1%,它的价格上涨都是1%,是一种放大效应。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农产品价格上涨,都与中国的高增长阶段有关。目前中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第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马晓河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六类农产品价格在2003年到2006年之间涨幅非常大。三种粮食费用总成本上涨了18%,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快,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因素里土地租金上涨也最快;其次是物质因素。养猪成本上升是属于物质费用增加引起的。包括蔬菜、油料、棉花都是一样。”

第四,国际农产品价格行情的上涨,增加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有两种影响:一是直接影响,比如说油料、大豆、棉花,他们的价格会顺着产业链、加工链迅速变动。二是预期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对生产商、经销商都会产生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怎样?马晓河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要想降下来非常难。

为什么难呢?马晓河说,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几个因素今后依然存在:一是农产品生产成本仍在上升。比如化肥价格,尿素70%上涨了,复合肥上涨了40%。二是流动性过剩依然存在。“所以今后几个月,农产品价格还可能延续上涨趋势。”

国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韩俊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分析认为,由于人口的增长、收入的提高、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的农产品需求压力将是持续的。但是中国农产品的供给则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耕地越来越少,水资源的短缺比耕地的短缺更为严峻,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也已经显现出来,干旱、洪涝灾害、重大病虫害对农业的影响逐步加重。“这些问题将导致中国农产品的供求持续偏紧。”韩俊说。

专家们还从全球视角进行了分析。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乔驰・冯・布朗说,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农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升降,有增加,有减少,而且有一些比较显著的波动。“但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我们看到整体的趋势已经往上走。”

“全球的农产品价格正在整体上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也不例外。”韩俊认为。

黄季分析说,美国、欧洲、印度,包括中国都在发展生物能源,美国计划到2017年,生物能源的生产量要比2006年提高66倍。这将会改变整个农业的发展趋势。从2005到2007年,生物能源发展使食品价格有很大的提高,这只是刚刚开始。未来可能进入生物质能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是农业发展的真正时代,价格会不断上升。“全球农产品价格会很高,中国会不会降下来?我说不会的。中国大部分产品,像大豆一样,国内价格跟着国际市场价格走。”黄季表示。

第5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金融话语权的变迁、重构及中国的对策研究”(13YJC810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文学(1977-),男,湖南益阳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研究。

一、对过去500年世界历史的重新审视

在15世纪欧洲人开始大航海之前,美洲大陆和澳洲属于“未知大陆”,与亚欧大陆的人类文明基本上没有直接联系。即使是亚欧大陆上的居民也由于地理距离、交通工具、战争动乱等因素的限制,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往来受到诸多影响和制约。虽然东西方之间长期存在着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但从不同文明之间沟通交流的广度、深度、便捷程度来看,当时的世界基本上可以被看成一个相互孤立、彼此陌生、独自发展的世界。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1]在某种程度上,大航海时代可以视为文明之间相互隔绝孤立时代的结束和新全球化时代的开始。从此以后,西方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霸权,欧洲人及其海外移民的后裔在之后50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了人口的全球分布和“西方文明”的全球化。

15世纪初期的中国曾经出现过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但从15世纪中期以后就几乎完全放弃了这种成功的远洋探索,这成为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大转折点。“15世纪一系列成功的远征活动以后,明朝统治者选择停止了中国大部分的海洋工业,在领先国外400年之时关闭国门……中国的创新社会在明朝最后几十年和之后的清朝继续下滑,而中国的经济和世界大国的地位也随之下跌。”[2]对于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全世界的历史学术界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中国从海洋退出之后不久,欧洲人开始了征服海洋的远航,并且通过大航海开始了一场全球性的殖民主义扩张。如果以1415年葡萄牙人侵占非洲西北部的休达城作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开始的标志,以1999年葡萄牙退出澳门作为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结束的标志,那么“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上活动的时间竟长达584年”。[3]如果将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开始,到今天为止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段世界历史的解释,我国传统学术观点基本上立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阐述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欧美学者则大多站在西方中心论和自身利益的视角,研究近现代西方文明在全球扩张的“历史使命”和白人的“全球责任”。如果我们不囿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是站在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本位来重新考察过去500多年的世界历史,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中国明代大航海事业的突然终止是自秦汉以来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损失。它不但使中华文明错过了主动向世界“走出去”的最佳扩张契机,还导致中华民族的视野转为内向和保守,也为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的屡次入侵和国力的迅速衰败埋下了伏笔。

2.过去500多年的世界历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史。从15世纪葡萄牙开始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以及由欧裔移民建立的美国和“脱亚入欧”之后的日本都先后投入到殖民扩张浪潮中,将非西方世界瓜分完毕。

3.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开始全球扩张之前,旧大陆上还存在三大异质文明。它们分别是: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但是这些非“西方文明”在西方殖民扩张中相继被征服或受到巨大冲击,在近代沦为西方世界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4.美洲和澳洲这些“新大陆”上独立发展起来的人类文明在西方人的冲击下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完全覆灭,甚至美洲和澳洲的土著居民也接近于被西方入侵者灭绝,广袤的西伯利亚、中亚、远东等地区则被俄国人蚕食征服。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欧洲人移民及其后裔在这些区域已经处于绝对的主导和控制地位,一部殖民扩张史就是一部欧洲人全球移民和全球分布的历史。

5.在500年的西方殖民扩张史中,根据历史传统和语言文化的差异,西方人的殖民扩张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扩张系列。它们分别是:拉丁语系殖民扩张(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等)、日耳曼语系殖民扩张(荷兰人、英国人、德国人等)、斯拉夫语系殖民扩张(主要是俄罗斯人)。其中,前两个语系的殖民扩张属于海洋型扩张,斯拉夫语系殖民扩张属于大陆型殖民扩张。

6.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本质上是西方人的内战,它终结了欧洲人的世界霸权,但在全球留下了“西方文明”的绝对主导地位。这两场西方列强的内战为非西方世界的独立和解放带来了契机,并导致战后非殖民化浪潮的迸发和大批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

7.20世纪下半叶的美苏冷战也是一场西方白人霸权的内战,它终结了俄国人的大陆型殖民扩张,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因素,苏联解体实质上是一次迟来的非殖民化运动,可以理解为其他加盟共和国从俄罗斯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由于沙俄长期的对外扩张传统被苏联继承,二战后非殖民化进程对俄国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大英帝国的影响,俄国殖民地也没产生任何有影响的非殖民化运动,因此可以将1991年的苏联解体理解为一次迟来的非殖民化运动,甚至“独联体”与“英联邦”这两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很多共同点。[4]

8.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已经是最后的西方霸权,是西方500年世界霸权的尾声,也是“西方文明”统治世界的最后末班车,承载着西方文明对非西方世界的全部优越感。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不会突然崩溃,但其国力的绝对优势地位将会持续下降。

9.在当代世界,如果从人种和文明的双重视角来看,拉丁美洲依然属于拉丁语系殖民扩张的成果,北美和澳洲属于日耳曼语系殖民扩张的成果,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则属于斯拉夫语系殖民扩张的成果。如果比较西方三个语系殖民扩张的历史与现状,可以发现日耳曼语系殖民扩张最为成功,现在的北美和澳洲也均属于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10.任何一个世界霸权都不是永远存在的,任何一种世界秩序都要面对世界潮流的变迁。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也只是一种暂时的人类社会现象,是过去500年西方世界游戏规则的延续,也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全球霸权地位的象征。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迅速发展的东方文明古国,面对时代的变迁和迅速改变的世界,应该对未来的世界秩序有更加长远的目标。

二、近现代“西方文明”扩张与人口的跨境迁徙

持续500多年的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在全世界留下了“西方文明”的绝对主导地位。除了欧洲本土以外,由于欧洲人在殖民扩张和殖民统治时期对殖民地的大规模移民,使今天的美洲、澳洲、西伯利亚等地都已经成为欧洲移民后代占统治地位的地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澳洲的土著居民已经成为绝对的少数族群。持续500年的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还带来了欧洲语言宗教的全球化,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等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成为美洲、澳洲、非洲、部分前苏联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等也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流宗教。“西方人甚至根深蒂固地认为,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顶点,其他任何形式的改变都预示着一个新的黑暗时代的到来。任何持有这种信仰的人都坚信自己有责任维持西方文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想象不出还有比西方至高无上的社会更好的世界。”[5]可以这样说,西方在全世界的殖民统治虽然已经寿终正寝,但是“西方文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文明。

欧洲移民在“走出去”的历程中最早主要依靠的是殖民扩张时期的“火与剑”,当殖民统治确立以后则采取大批接受“自由移民”的方式。这些欧洲移民及其后代都长期成为殖民地的统治族群。非洲的黑人在殖民时代则基本上被当成奴隶劳动力贩卖到各欧洲殖民地。亚洲地区的对外移民主要包括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等,既有早期通过人口贩卖流向世界各地的,也有后期的大量矿工、手工业者、小商人等自由移民,但总体上说亚洲移民在殖民地长期处于一种受排斥的边缘化地位,“黄祸论”等种族主义口号长期影响着西方国家及其殖民地的移民政策。德国学者海因茨认为:“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亚洲,存在着大量人群,这些人群正在设法向外扩张,因为他们自己的地方缺乏足够的生活资料。”[6]英国历史学家、在澳大利亚担任殖民官员多年的皮尔逊也是“黄祸论”的鼓吹者,他认为中国人口向外扩张不可避免,大力宣扬黄种人尤其是中国人的对外扩张将是西方国家的威胁,“由于中国各省渐有人满之患,一直在帝国境内进行的那种人口大移动势将结束,那些必须建立新家园的人们很自然地要移居到拥有荒地的外国去……将看到整个地球被一条由黑种人和黄种人构成的绵延不断的地带围绕起来。”[7]在这种舆论氛围中,西方国家相继对亚洲移民采取了大力度的限制措施。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不但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战争,也直接冲垮了英法等殖民主义宗主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所谓的“白人至上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等已经成为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遭受公开批判,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开始成为西方社会中的主流政治论调,加上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许多西方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前殖民地国家也开始逐步放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有色人种移民。从二战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情况来看,它们逐渐接受了大量的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移民,既包括素质较高的技术移民、留学移民、投资移民等,也包括许多非正规渠道的偷渡移民。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必须要指出来。由于二战后欧洲国家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较低的人口出生率,使得二战后欧洲人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与此相反,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开始陆续迁往欧美。如果说西方的殖民主义曾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门,导致西方的种族和文明形成了全世界分布的态势,那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则带来了一种“逆向殖民”的趋势,前殖民地国家有色人种的较高出生率正推动这些地区的人口逐步向欧洲本土和北美、澳洲等地区迁徙。非西方族群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成为多数族群,这已经成为当代西方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明清两代的中国政府虽然都曾经颁布并实行过禁海政策,但东南沿海居民外迁的数量仍然很大,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更是长期保持着一种外迁趋势,并且在东南亚、美洲等地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华人群体。由于中国国力的逐渐衰败和近代中国文化的内向保守,加上国内政局的长期动荡,中国政府对这些“下南洋”和“卖猪仔”的海外华人群体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有力的经济政治支撑。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人对外移民的步伐一度出现了停滞趋势,但港台地区华人移民国外的趋势仍然十分普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开始重新发现世界、观察世界和走向世界,在国外许多城市中来自大陆的新移民群体正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之中,长期以来封闭、保守、内向的中国人开始积极主动投身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之中。

三、基于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跨境迁徙视角对中国未来对外战略的新思考

如果全面考察我国当前的很多对内对外政策,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应该进行重新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会出现不一致。当我们从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国界流动的视角出发来重新审视我国未来的对外战略,就会得出一些全新的有益的思路。

1.人口政策的调整契机:从计划生育到对外移民。计划生育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内向、保守的思维方式。欧洲人在工业革命前后也出现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是他们通过向美洲、澳洲等地移民缓解了自己的人口压力,并且控制了全世界的大部分领土,这背后是一种外向、开拓、扩张的思维方式。中国在人口压力增加的背景下,只能通过计划生育来减少自己的子孙后代,是一种节流而非开源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修长城、禁海令、计划生育是一种共同的思维方式,都代表一种守成、内向、保守的文化模式。计划生育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人对近代以来的多次大饥荒的集体记忆。我们将人口数量看成是一种灾难,这是一种历史的悲剧。人多就会没有饭吃,就会饿死人,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人口政策获得正当性的最佳理由。国家是暂时的,国境线是人定的,“护照签证”都是西方人为了维持其对地球资源的控制而发明的东西,其本质是限制东方有色人种的对外移民。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口自由流动在21世纪已经是世界大势,必然冲破任何“护照签证”等人为的限制。中国人可以走出去,外国人也可以来中国。以广州出现大量聚居的非洲黑人为例,现在外国人来华定居的越来越多且维持较高的生育率,已经愈发显示出中国人口政策的不合理。计划生育的背后还有一种落后的资源观和空间观。过去理论界的许多观点一直认为人多了资源不够、空间不够,但是我们的思想也要在全球化的时代与时俱进。21世纪的人是全球分布的,资源也是全球利用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将人移出去,将资源弄进来。过去一般认为分母太大导致人均太少,因此减少分母可以增加人均。但是我们很少说把分子做大,同样可以增加人均。

如果基于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国界流动的视角,我国国内的人口压力完全可以通过“走出去”战略来加以舒缓。由于中国人生育意愿的普遍降低和“走出去”就业定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未来继续采取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将逐渐下降,这将给我国人口政策的未来调整带来重要契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部分调整,“单独”家庭允许生育二胎的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铺开。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还应该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不断变迁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对人口政策进行继续的调整和优化,争取早日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如果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能够实现从控制国内人口数量向鼓励对外移民的重大转变,将标志着中国人思维方式从保守和内向转变为开拓和外向,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2.农村现代化问题的新视角: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仍然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发国家,中国的农村人口比率依然偏高,中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东部的大城市。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开展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很多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不少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都已经逐步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已成为我国未来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需要重点攻坚的主战场。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偏多和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仍然是困扰未来农村现代化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在短期内又无法接纳这样巨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定居。因此,鼓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就业、创业、定居,可以成为未来我国减少农村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从人口跨国界流动的视角下考察我国农村和农业的未来发展战略,“走出去”将是一条多赢的战略选择。我们现在的国际投资战略,应该紧紧结合当前的国内农村现代化趋势,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就业市场,为农民工出国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从战略层面来看,我国未来应该通过一系列国际性的农业产业合作,带动中国农民工出国打工、种地、定居、创业,实现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走出去”。[8]目前我国很多省份都有一套完整的农垦系统,可以考虑将这些机构逐步改制为大型的农业集团公司或农业投资公司,在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开展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这种国际合作能够将我国国内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就业市场,为国内出现的农民工问题提供一条新的解决方式。我们还可以考虑把赴海外租种土地或承包工程作为一个关键切入点,在非洲和拉美等地承租大片的可耕种土地,然后招聘国内的农民工去发展规模农业开发。如果由国内的大型农业企业牵头开展国际农业开发投资,引导我国农民工在海外就业,不但可以将中国农民工就业的问题推向全世界,还可以开辟我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新渠道、扩大我国国际投资的新空间,同时增加我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影响力。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史来看,许多国家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也都出现过大量农村剩余人口的对外迁徙。这种迁徙既包括往国内城市流动,也包括人口的跨国界流动,可以概括为“人口的城市化趋势”和“人口的全球化趋势”。我国过去在农村人口转移这个问题上经常提到城市化趋势,但很少提到全球化趋势。其实,针对中国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未来去向,应该要采取城市化趋势和全球化趋势并重的方式来加以引导。

3.人口跨国界流动的长期效应:中华文化的全球化。人口跨国界流动将带来世界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全球发展。中国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等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最终必然带来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大量的中国人出国创业、就业、定居,将极大地开阔中华民族的国际视野,加快中华文明的外向型发展步伐。欧洲和日本的发展经验都显示,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往往是对外移民和“走出去”的最佳“窗口期”。一旦工业化和城市化接近完成,老龄化社会提前来临,对外移民的动力将会大大降低。

我国由于人口性别比的失调,未来几十年将出现大量适婚男性无法找到结婚对象的困境,可能给我国带来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果从人口跨国界流动与中华文化全球发展的视角出发,国内的男性剩余劳动力通过对外移民和进入国际婚姻市场,在国外就业定居的同时与外国的适龄女性组建家庭,将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最佳出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成为未来中国男性剩余劳动力寻找适婚伴侣的现实对象地区。这种中外跨国婚姻的普遍出现对于中华文化的未来全球发展十分有利。如果我们对这种趋势加以引导和利用,若干年以后大量的中外通婚的混血二代将会成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重要人口基础。同时,随着海外华人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将逐渐提上日程。如果只是考虑移民走出去的数量,而不考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那将导致大量海外“香蕉人”的出现,对于中华文化的复兴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如果要想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世界性的文化,也必须在人口跨国界流动的浪潮中走向世界。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应该先从语言文字的全球推广开始。由于语言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全球化的前提一定是中文使用的全球化。现在的孔子学院只是一个起步,以后的海外中文教育要逐步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可以考虑借用“新东方”英语教育机构的运作模式。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中国人在全世界的迁徙定居肯定会带来一些西方世界的质疑之声,诸如“黄祸论”、“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之类的口号也会沉渣泛起。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西方的疑虑与反对而停止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因为全球化时代下人口的跨国界流动是大势所趋,时间不站在西方国家一边。还有,笔者主张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不会引起任何国内的意识形态争论,与国内的左右之争、地域之争、民族之争、行业之争都没有直接关联。从总体上说,在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国界流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向世界,将有利于国内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4.中华复兴的长远目标:中华民族的全球化和中华文明的全球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着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理想,也意味着脱胎换骨后的中华文明要在未来成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进的旗帜和方向。从战略层面来看,中华民族的全球化和中华文明的全球化应该成为中华复兴的长远目标。

(1)从“中国本位”到“中华本位”的思维演变,建立起外向开拓型的国民性格。中国这样的世界文明古国从衰败到复兴的辉煌历程,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当代世界的国际秩序来自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之后兴起的民族国家体系,并通过西方的对外殖民扩张而遍布全世界。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中国都是被迫加入的,这些国际体系与中华文明的传统一直存在较大差异。19世纪之后由于西方殖民帝国的逐步入侵,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国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彻底瓦解,“中国的不幸是在其国家衰败之时接触了新的世界秩序……说得直率一点即帝国主义。”[9]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东亚之前,这种国际秩序十分兴盛……很难把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称为‘国际的’,因为参与的各方使用的观念,与西方的‘民族’、‘主权’或‘国家平等’等观念完全不同”。[10]随着中国在21世纪的重新崛起,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必须完成从“中国本位”到“中华本位”的转变,逐步摒弃近代以来的孤立主义心态和内向保守型的国民性格,应建立起外向开拓型的国民性格,建设外向型国家,并以“平天下”的“中华本位”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工作,积极构建全新的世界秩序。

第6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为解读当前形势,促进除草剂行业的长远发展,山东省农药学会、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定于2015年10月20-22日在济南召开“2015南京太化(全国第五届)除草剂论坛”。热忱欢迎各有关单位相关人士积极参加!

一、 会议主要议题:

1. 领导讲话 (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及相关部门领导)

2. 除草剂产品登记趋势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季颖总农艺师

近几年,除草剂登记活跃,新有效成分、新剂型不断涌现,除草活性提高。除草剂进出口发展快速。

3. 百草枯未来何去何从 百草枯协作组 李德军副组长

2015年7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加强百草枯替代剂型登记管理问题,面对新政,百草枯何去何从。

4. 数据分析国内除草剂市场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段又生博士

详细分析除草剂在我国主要作物上的使用情况及市场分布;国产及跨国公司除草剂畅销产品分析;除草剂生产、市场基础数据分析等。

5. 全球除草剂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爱莹博士

除草剂在各地区、各作物上的市场分布;主要品种的销售市场;全球作物种植情况及变迁;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情况及对其他除草剂的影响等。

6. 全球除草剂研发趋势及潜力品种推荐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长令总工

除草剂抗性的加重,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转基因耐受除草剂品种的增多,尤其是百草枯未来的前途未卜,促使行业面对除草剂新品进行选择,而全球除草剂研况、新品特质如何?哪些值得企业投产?哪些适合中国国情?本报告将为您解读。

第7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万美元,比2000年的170041万美元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第8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如今种植户更加关注作物生产能力和:产量,作物保护方面的开支将显著增加。作物保护支出是除了化肥以外农资成本最高、的部分,对种子进行处理而非对整个农场区域进行农药处理可显著降低农药费用。因此,种子处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保护种子进而保护作物免遭生物及非生物逆境的措施。

种子处理剂,包括种子处理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他种子处理剂’由于在大面积使用中获取、生产及应用简便’在2010年作物保护市场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化学种子处理剂控制了超过98%的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生物种子处理剂目。前还仅占小份市场,但由于政府鼓励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未来其增长前景有可能超过其他任何市场。

2010年,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市值超过了22.5亿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334.3亿美元,而2011―2016年间年增长率将在13.5%。到2016年,由于大量采用转基因大豆、玉米等作物北美市场将占全球种子处理市场22%的份额,年增率16.4%。由于受到政府部门的持续推动,发起“100%种子处理运动”,鼓励采用;种子处理,亚太地区是另一个增长迅速的地区市场。到2016、年亚太地区市场价值将有望从2001年的1.575亿美元增长到2.482亿美元,年增率14.4%。

另外,促增因素包括种子处理的经济有效,带来的较高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转基因作物种植的需求上升等,而限制性因素是处理后种子的保存期较短。

部分杀虫剂过剩盲目发展势头将有所减缓/牟伟

2011年国内农药市场仍然供大于求,农药产量在250万吨左右,需求总量30.8万吨,出口量125万吨左右。农药外贸依存度达50%,出口数量大、价格低、定位于低端市场。

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由于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等原因,生产企业步履维艰,产品滞销使阿维菌素精粉的价格下跌了,近30%,吡虫啉主要生产企业红太阳集团、沙隆达股份业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第9篇: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极端降水 农业 影响分析 新民市

一、引言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气候条件变化将给人类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农业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之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降水和极端降水由于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它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对人类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分析辽宁新民市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分析极端降水对新民农业的影响,旨在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放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二、新民农业气候概述

新民市位于辽宁省中部、辽河下游平原地区,是沈阳市的直辖县级市。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由于纬度较高,冬季经常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干燥和寒冷的时间较长。新民的夏季受东亚季风影响,较为湿热。春秋两季时间较短,气候复杂多变。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6 ℃左右,一月最冷,七月最热。全年的降水量在600mm左右。新民市的总行政面积335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0万亩。辽河以东的地区多种植水稻,其余地区种植玉米、高粱、大豆,新民西瓜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三、辽宁新民的极端降水分析

1.辽宁新民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辽宁新民的夏季降水量线性趋势系数分布可以发现,新民的夏季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时分明显。从降水日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新民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降水日数的趋势系数均为正值,这表明夏季总降水日数与夏季降水量趋势一致,也呈现增加趋势。从不同级别降水日数的变化情况看,新民的小雨日数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从暴雨日数的变化情况看,暴雨日数与小雨日数的变化趋势相反,整个新民的降水日数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利用新民降水强度和新民的暴雨日数的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地的降水强度系数比暴雨日数的变化趋势大,这表明新民市的降水强度增加趋势和程度比新民的暴雨日数增加趋势要更为明显,即辽宁新民的极端降水事件强度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2.辽宁新民极端降水的周期变化特征

利用1960年以来新民市夏季降水量进行小波分析,结果发现新民的夏季降水呈现准3年和准8年的周期性变化特征。整体上看,新民市1960 和1970年代处于少雨阶段,在1980年代以后,降水量有明显的回升,降水周期性变化比较明显。在1990年代以后,新民市的降水量又开始处于少雨阶段,到2000年整个降水逐渐回升,其周期变化较1980年代更为明显。

3.新民极端降水强度的年代变化特征分析

统计分析辽宁新民夏季的平均降水强度可以发现,辽宁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在1954年左右,辽宁的极端降水约为38.5mm/d左右 ,而在1969 年的极端降水减少到21.9mm/d、1955年的极端降水量为18.8mm/d。从夏季极端降水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看,在上世纪50年代,新民的极端降水量为13.21mm/d,强度较大;到了60 年代,新民的极端降水较50 年代略有减弱,但强度达到11.2 mm/d;70 年代以后,新民的极端降水强度显著减弱,只有区区8.4mm/d;到80 年代,新民的年平均降水强度为10.6mm/d。1990和2000年代,新民的极端降水在31.7mm左右,开始呈现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事件增多有关。

四、极端降水对新民农业的影响分析

1.极端降水变化对新民市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新民极端降水增多后,对农业生产的布局较为不利。由于极端强降水通常还伴有冰雹和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因此极端降水经常导致新民受灾地区的高杆农作物产生倒伏现象,而且由于降水强度大,可能导致土壤肥力的严重流失,从而对新民的夏种和秋收作物苗期生长产生严重影响。且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假如及时清除病虫害,往往导致虫害的蔓延和流行。

2.极端降水变化对新民市经济作物种植的影响

极端降水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充足的降水能保证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到极端降水过量这可能对新民的经济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下面以新民的西瓜种植为例进行阐述。在新民的1~2月,其极端降水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6.2mm和12.8mm,这对新民西瓜的种植土壤肥力保持较为有利;而到了3~4月份极端降水量突增至38.1mm,对西瓜的育种和苗期生长较为不利。5月新民的降水量突增到85mm左右,此时新民西瓜正处于生长的关键阶段,应及时排涝;进入夏季6~7月份,新民的极端降水量会增至100mm以上,此时新民西瓜处于生长成熟期,一定要防止极端降水导致西瓜糖分过低等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事件发生。8月以后,新民的降水量明显减少,十分有利于新民西瓜的收获采摘。

五、结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降水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农作物的产量明显不同。新民的极端降水对当地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西瓜种植影响交到。其中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根据降水的不同特点,有意识地调整新民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时选育和种植抗逆性较强的农作物品种,并根据极端降水情况及时排涝,以促进新民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和丰收。

参考文献:

[1]黄珍珠, 王华, 陈新光, 叶维端. 气候变化背景下“龙舟水”特征及其对广东早稻产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05).

[2]郑红明. 早稻丰收基本定局 价格高开应无悬念[J]. 中国粮食经济 ,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