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全球医药市场全文(5篇)

全球医药市场

第1篇: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关键词:新冠疫情;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形成动因

一、横向战略联盟的理论动因

(一)交易费用理论视角动因分析

横向战略联盟可以有效降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指的是在实现一笔交易的过程中,双方生物医药类企业产生的与之有关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横向战略联盟的形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减交易费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横向战略联盟的存在,扩大了企业范围,降低了彼此之间的界限,使得联盟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为联盟内的交易(陈耀,等,2014)。在经济学理论中,交易必不可少而且伴随成本的发生。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交易费用发生的情形主要有寻求市场时机以及履行其余。交易费用有很多不利之处,例如,减少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销售机会,以及丢失隐藏的利益。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随着生物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很多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在开拓自身市场的过程中交易费用不断增加,如拓宽销售渠道、寻找新的材料供应商、货物运输费用等。为了减少交易费用,众多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会遵循惯例,加速横向一体化的发展。但是,在这个横向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自身利益受损、甚至主导权变更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使得这一过程充满困难和挑战。此外,随着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扩大,企业有时会出现失灵等现象。在这个背景下,横向战略联盟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组建横向战略联盟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单个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每笔交易时间都会变短,但是依旧会消耗巨额资源。横向联盟的合作交易是长期性的,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时间,提升效率而减少的成本。同时,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对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发展更加有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建立横向性战略联盟,会降低企业搜集资料的盲目性和寻求资金投入的无目的性。此外,横向战略联盟的成立,将会促进联盟内部的沟通和联系,节约时间,避免出现诉讼的现象。

(二)价值链理论视角动因分析

横向战略联盟集聚价值链各环节的战略部分,创造的价值巨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可以创造的市场价值十分巨大。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单独生存在市场上。组成横向联盟,能够形成强大的价值链,在联盟中能够获得的收益也会更多。价值链理论认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存在很多环节,但是能够带来价值的环节十分有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使得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这种市场繁荣也会增加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市场竞争由原先的数量竞争转变为质量竞争,由原来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竞争转变为追求市场份额增加的竞争。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就必须制定更优的市场战略。但是,很多企业只会在价值链增值环节取得优势,想要在全部增值环节都取得优势几乎不可能。在这个背景下,某一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在某个价值环节有优势,而其他小微企业会在不同的其他价值链有优势。要想获得共赢,各个小微企业就要发挥自己的所长,在擅长的环节取得优势,而组成横向联盟就能较好地扬长避短,实现较高的生产效率(GulatiR.Network,1999)。在价值链上,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是持久的,横向联盟的构建是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甚至会涉及存亡。价值链对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1.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能够获得的市场机会较少。如果成立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价值链联盟,就能较好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各个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也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带动横向联盟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2.实现更好的互相学习横向战略联盟不仅仅是产品联盟,还是知识联盟、技术联盟。长远来看,在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各项能力中,学习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能力。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较弱,但是仍然具有某些突出能力,通过相互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扬长补短,从而实现技术含量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同步进步。

(三)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动因分析

横向战略联盟可以帮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克服资源劣势,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形成横向战略联盟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与其他企业共享资源,第二是维护好自身的资源。宗旨是使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赋能蓄力(UzziB,1997)。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大多数行业呈现出较大程度的萧条,但是却造就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向这一行业聚集,以期在市场的大发展中获得利益。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资源占有更少,在资源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源。而战略联盟能够加速资源的共享使用,可以让联盟企业的资源与其他企业共享,进而实现更好发展。资源基础理论弥补了交易费用理论缺陷,也很好补充了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它将研究者的视角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转入到小微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过程中。根据资源基础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可以让小微企业的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的规模效益。规模基础论强调,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战略联盟要求小微企业为战略联盟创造价值,集聚更多资源。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在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资源实力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更大。这种优势可以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更符合市场需要,有效规避风险。但是,与理想情况相去甚远的是,现实情况下,生物医药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这些资源规模,以至存在较大的资源缺口。要想解决资源缺口问题,企业可以加大自主开发力度,可以提升市场业务水平,还可以形成横向战略联盟。但是,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资源匮乏、技术能力有限,自主开发、市场业务无法获得,因此,组建横向战略联盟成为唯一的路径。横向战略联盟能够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高效利用联盟企业资源,而且能更集中精力投入到自己核心技术中,减少多余的资源投入。此外,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还可以利用联盟来了解资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出售一些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同时,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业务拓展等手段,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互补,实现资源的节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高效化。

(四)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动因分析

横向战略联盟可以帮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实现更大的市场机会、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在社会网络理论中,强调一群节点和线组成网络。根据这一理论,节点象征着一个人或者组织,线相当于节点之间的关系,线的连接异常复杂。横向联盟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他们寻求通过联盟来获取更大的资源,从而满足他们的战略需求。在组织学习中可以看到,人际关系不仅是情感上的,还可以是上下级之间的。组织关系可以是生产关系,同样也可以是供求关系等。在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战略联盟中,随着合作时间的不断增长,联盟中的人际关系、组织关系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横向联盟的绩效出现改变,联盟的组织结构也会随之出现变化。在社会网络中,社会资本是由各个企业掌握并控制的,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企业实现目标活动。对于社会资本而言,其实是无形的,没有办法通过寻求的方法实现考核。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社会资本更不会出现枯竭状态,这是社会资本区别与物质资本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特点。社会网络相当于桥梁,把个体和组织联系起来。在社会网络中,组织可以利用社会网络将指令传达到个体,个体也可以作用于组织,实现力量的调动,实现组织行为的改变。很多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可以在网络实现博弈,从而实现社会资本的更高程度的积累。组织可以利用社会资本限制个人的权限,并最终影响到整个联盟。在社会网络中,由于个体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导致个体的组成形式各异,联系紧密程度也不相同。社会网络可以让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也是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可以建立沟通的桥梁,增加相应的市场机会,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社会网络的产生对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旦建立了相应的利益网络,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吸引力就会得到增强,利益网络也会因此获得扩充,良性循环也会不断增大。同时,社会资本对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优质的关系资本能够大大减少横向联盟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竞争摩擦的发生。对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管理者而言,社会网络能够实现化繁为简,能够把百般不同的关系简单为清晰的结构,从而更好实现布局优化和效能提升,并最终影响到所有联盟成员。具体到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研究,横向战略联盟引入社会网络会出现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实质上,先前的横向战略联盟的研究重点更多侧重在小微企业的内部因素,而没有对战略联盟的整体环境进行全面衡量和比较;第二,关于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的研究从双方的关联上升为网络层面。

(五)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动因分析

横向战略联盟的出现能够较好改善小微企业的功能机构,弥补核心竞争力问题,解决企业能力短板。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动态能力是更细致分析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手段,企业是各种动态能力的集合;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都是由企业动态能力决定的,企业能力不同决定企业状态的不同。邹文杰认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战略联盟之所以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动态能力,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他们希望取长补短,实现能力互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大大助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加大了生物医药行业的竞争。很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在面临大中型企业的竞争时无法获得优势,竞争压力巨大,无法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会。从企业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看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可以看清其内在形成问题。很多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存在能力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企业动态能力难以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这之间的差距较大,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横向战略联盟,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能够很好补充核心竞争力的不足,更好地拓展市场。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战略联盟有效巩固了个体优势,展现出巨大的优势。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横向联盟来改善企业自身的能力结构,使其成为克服单个个体能力缺陷问题的重要渠道。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的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保持较大的独立性。虽然在一定层面上受到合同协议的制约,但是这种合同协议并未明确彼此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因此,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横向联盟内部单个企业只是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在必要的条件下稳定,这个联盟也可以通过协议或者合同的方式实现解除,并重新组建新的联盟。如果一个生物医药小微企业发现自己能力缺陷制约了自身的发展,而恰巧另外一个企业具有这一能力,与之结为横向战略联盟就成为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它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参加联盟、怎么组建联盟以及与谁组建联盟,如此便可以防范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联盟能力有差异的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如何实现整合等等。此外,当某个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很多能力都存在缺陷,无法完成既定目标时,可以与多个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联合成横向联盟,并从中获取所需能力,以解决能力缺陷问题。

二、横向战略联盟的现实情景动因

(一)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1.应对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冲击。横向联盟可以帮助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应对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冲击,避免随时面临被兼并收购的风险。随着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不断冲击,生物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和激烈,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受限于资源不足、能力不足,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发展,并且面临较大的并购风险。因此,这些企业主体必然寻求更敏捷的生产模式来获得更好发展。而横向联盟能够有效整合市场竞争力,具备更大的敏捷度,这些优势是生物类医药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条件下获得更好发展的选择(张雄化,2020)。通过横向联盟,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可以进行资源整合,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弥补自身的能力缺陷,更好把握市场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避免被兼并收购的风险。2.适应日益深化的社会分工,防止过度竞争。横向联盟可以促进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适应日益深化的社会分工,防止出现市场恶意竞争的现象。社会分工随着新冠疫情对国家经济的冲击日趋深化,生物医药市场极易出现过度竞争现象。对于横向战略联盟来说,其构建能够加强合作,使得整个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从博弈的角度来说,横向战略联盟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关系,这种组织关系能够实现更有序的竞争,从而促进合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并不是全面排斥合作,如果只是一味竞争,将会使市场混乱,最终导致竞争双方的互相伤害。有效的合作能够大大提升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横向战略联盟将会推动生物医药类小微企业由争抢市场战略转化为共享市场战略,从而改善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促进市场容量的提升。

(二)企业内部发展的需求

第2篇: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股权激励;有效性;原因

一、案例说明

(一)背景介绍

股权激励引入我国的十几年间,因其旨在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绑在一起,以期实现公司盈利最大化受到了众多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欲通过以宁波M公司三年来进行的两次股权激励为研究对象,探究医药行业为留住优秀员工而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性,并分析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其他类似的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参考。宁波M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与销售原料药和成品药,有较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且位居中国医药国际化百强,在国际市场上有优质供应商美誉,是医药行业代表性企业。

(二)案例事件

自通过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来,M公司向中高层管理员分期发放513.40万股和62.60万股限制性股,授予价分别为每股7.62元和7.42元,限售期为一年。该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年,解除限售条件分为公司和个人绩效两方面。公司业绩条件为2018—2020年净利润较2017年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120%;2018—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7年增长率不低于20%、40%、60%。人员业绩考核需达到合格。仅当年两者都达到要求,才能解除限售,否则由公司回购并注销。至今,现留的首次授予和预留授予对象所持的限制性股票均已解锁。其间,持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人员离开22名;持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激励人员离开13名。以期为基准,三期离职人数分别为6、13、16人。

(三)案例核心

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润趋同,而该目的的达成能以公司利润指标的增长率为基准。一般来讲,股权激励越有效,公司的利润增长率越稳定。尽管M公司三年内的业绩均达到股权激励的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但公司的利润指标是否一直稳定增长仍需要检验。根据股权激励的目的以及本案例的核心目的——M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原因探究,可提出以下两问题:第一,员工利益是否能够长期有效地与公司利润绑定?第二,导致员工利益不能或者能够与公司利润趋同的原因是什么?

二、案例分析

(一)有效性分析

员工利益与公司利润若趋于一致,那么公司的利润必将会逐年增加,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会逐年增加。本文根据公司2018—2020三年的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数额,以2017年为基期,进行水平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水平分析如表1所示:第一,尽管M公司2018—2020年的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都较2017年有所增加,但净利润并没有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而是先增加后减少。同时,2020年也是人员离职最多的一年。虽有疫情因素影响,但公司未必不可实施其他政策以留住员工。所以可得出,企业利润的减少促使人员大量离职,同时优秀人员的离开也使企业净利润降低,企业并未真正有效地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润绑定。第二,尽管主营业务收入在这三年中都有所增加,但2020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前两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017—2019年期间快速增加,却于2020年飞速下降。虽然有离职员工的影响,但离职的员工与2019年的离职人数相差不大,并非实质因素。故可知股利激励随着时间而逐渐失效。综上,尽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后,2018年和2019年的经营状况不错,但2020年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故可知,M公司在2018年制定的股权激励计划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失效。

(二)原因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结构、贸易投资、宏观调控框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尽管有所回升,但增长动能减弱;失业压力仍在高位;通货膨胀率总体降低;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下降,现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后有所回升。我国亦受到疫情冲击,失业率增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不佳,整体经济萎靡。综上,由于2020年受到全球性的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一开始的经济增长缓慢。在此种情况下,M公司的被激励员工可能因为宏观疫情冲击下的低业务、低利润而士气低迷,积极性较低,一些人可能转向其他行业就职。

2.行业分析

(1)行业经济特征分析第一,竞争特征。医药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疾病谱的改变、城市化的加快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全球医药行业极速发展,竞争者较多,竞争激烈。第二,需求特征。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急剧加大。同时,政府政策对医药行业进行联动改革,医药行业、市场将发生重大变革,迎来发展机遇。第三,技术特征。医药制造行业具有更新快的特点,其化学原材料的制造、加工等过程对机器设备、科学技术、工艺流程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现阶段,我国医药制造业生产的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技术含量低,较国际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第四,增长特征。整体来看,全球制药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9年制药市场规模较2015年同比增加19.86%,预计到2024年达到16395亿美元。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202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较2019年同比增加3.8%。第五,盈利特征。近三年来,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的增速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影响下,产业中可获利的产业链收入占比提高,所以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整体还是呈现增加的态势。(2)行业周期分析我国的医药制造业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1]。由于现代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医药制造业的需求已逐渐至饱和。所以市场增长率不高,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2]。此外,由于我国医药事业起步较晚,相比国外同业来说,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3],所以对新产品的开发更为困难。又因医药行业的生产受到国家行政部门的严格监管,所以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整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医药制造业利润高、经营风险有所下降,但经营风险仍属于高位。应该在巩固现有的市场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拓展产品功能,渗入其他市场。(3)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由于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外加医药制造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较难进入。行业内的企业较多,竞争较激烈,但真正有潜力的企业较少,各自产品的差异性逐渐增大。医药制造业的行业市场结构正逐渐成为寡头垄断。(4)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现有企业之间竞争。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发展较快[4],2020年中国医药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7665个,同比增加3.8%。尽管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但随着竞争对手的规模逐渐扩大,M公司的压力也在增加。第二,潜在进入者威胁。由于政府的管控,医药制造业的准入壁垒较高。同时,该行业又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在技术、资金方面又有一定的壁垒。此外,由于制造原料药及中间体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该行业的环保费用较高。第三,替代品威胁。药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其作用不能被其他保健品或医疗设备完全替代,所以替代品的局限性较大,对医药制造业的威胁较小。第四,购买方议价能力。由于医药制造行业的行业壁垒高、专业壁垒高,所以医药行业有强大的定价权,这点和其他领域商品明显不同。不过现行的逐渐完善的医保制度,极大地增强了患者的议价能力。第五,销售方议价能力。随着医药制造行业的企业逐渐实施一体化战略,销售方的议价能力逐渐减弱。M公司持续推进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原有的产业链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延伸,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一体化经营。(5)总结综上所述,医药制造行业的竞争压力较大,受到疫情影响,利润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同时,我国的医药制造行业在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较欠缺。此外,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受到政府政策支持,随着行业内的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大、供应链一体化、产品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医药制造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有较大的潜力。此情况下,M公司的被激励员工可能因为医药制造行业的技术落后、利润因疫情和竞争而暂时性降低、行业内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对行业发展持怀疑态度,从而离职;也可能因为才华未能有效施展,而选择到其他行业发展。3.战略分析M公司采用的战略是差异化战略,主要通过建立完整的医药一体化产业链,遵守高质量标准、优化产品,建立多元化的战略合作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组建等途径实现。但与此同时,它也会面临风险。差异化战略的成本过高使产品的价格失去优势;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可能使企业失去差异化战略优势。此外,根据其2020年财务报告可知,其为了将资金投入研发,而取消了股利的发放,可能对持有股权的员工、股东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削弱。4.财务分析由表2可知:第一,自2017年起,M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并未提高,反而降低,但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结合营运能力指标和资产负债指标可以看出,M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下降可能由于存货等资产的周转速度逐年降低,导致流动资产增加额减少;同时,M公司由于致力于研究开发,进行了相关举债,导致偿债能力指标下降。第二,整体来说,M公司的盈利质量较高,除了2018年其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小于0.5,表明其净利润不全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质量较差。第三,根据发展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的减少,可以看出M公司2020年的经营效果较2019年有所减弱,净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增速放缓。

三、解决方案

(一)股权激励的建议

1.丰富考核指标[5]M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考核指标关注了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的变动,未涉及其他重要指标的考核。对医药制造行业来说,市场也是一个对企业利润很重要的影响因素。2.延长等待期时长M公司2018年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考核年限在三年以内,被激励对象只需要考虑如何在三年内实现所设定的目标即可。但是M公司作为一个医药制造业的大公司,它的战略是长期性的,不可能仅在三年内就可实现。故如何在更长的时间内实现人才激励,是它该考虑的问题。延长等待期时长,可以作为一种协调股权激励方案与实现企业战略的方法。3.丰富股权激励计划的模式[6]可以在同一方案下,针对企业目标实施的不同阶段,分阶段解锁限制性股权,即不同阶段的解锁根据各阶段的需求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变化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二)与激励员工有关的其他建议

1.循序渐进实行战略由于M公司2017年才上市,在公司快速实施战略的情况下,会使公司员工的压力增大,特别是技术人员等被激励人员,可能会降低其积极性。故建议M公司循序渐进地实施企业战略。2.拓展激励层面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润趋同,不仅可以通过物质上的利益,还可通过精神层面去激励员工。如企业文化的熏陶、轻松愉快的企业氛围以及同事和谐相处的企业环境都可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葛晨雨.浅析我国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成因、建议”[J].大众理财顾问,2016(4):10.

[2]刘继光.我国保险业供给创新:内涵、测度方法及对策初探[J].时代金融,2019(7):29-31.

[3]何霁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从“拜杜规则”到发明人主义[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103-106.

[4]赵长林,刘霞.我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2):59-61.

[5]何志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以昆药集团为例[J].上海商业,2020(5):35-37.

第3篇: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关键词】区域;客户;信贷产品

一、生物制药行业主要风险

(一)政策风险医药行业与国民生命健康高度相关的特征使其对国家政策高度敏感,产业政策、行业标准、监管风险可能对产业结构、行业运行模式、产品竞争格局等带来较大的变化,促使医药企业优胜劣汰。

(二)经营管理风险1.经营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之一,集中体现为反商业贿赂合规、两票制合规、药品质量合规、反垄断合规、广告宣传合规、环保合规。2.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生物制药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产品研发的自主性、创新性有高度的要求,研发费用的投入强度、业内具有知名度的科研领军人物、具有成效的科研团队或者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技术环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生物药品新药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可能前功尽弃,如企业研发的新药市场开拓未及预期,先期投入的研发支出也无法得到合理回报。生物医药行业还面临知识产权保护风险。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持有94%以上的专利,我国目前生物药品研发绝大部分是仿制,涉及专利技术引用的合法性。3.质量风险药品对民生安全有重要影响,其质量要求远高于其他商品,药品生产流程复杂,一旦医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对企业的经营影响极大。4.管理风险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和多环节、长周期等特点,企业内部的组织和管理成本非常高,一般的制药企业或是生物技术公司内部很难同时具备药物研发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术,又拥有将研发成果顺利通过审批并将其产业化的能力。为降低成本和风险,各种具有专业能力的企业、机构和组织往往会通过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来共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企业运营成功与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团队的研发能力和管理者对各种资源的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另外,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健全的风控机制,不能迅速有效地缓解和应对各类负面舆情等突发事件,也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财务风险医药企业产品销售推广费用及研发费用较高,整体呈现“高毛利、高费用”的财务特征,企业期间费用构成及费用控制能力对其盈利能力影响大。同时,“营改增”和“两票制”也将增加企业管理经销商的难度和成本,虚开增值税发票成为近年药品流通领域重点查处的违规行为。由于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发成功率低,企业融资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创立阶段更多地依靠风险资金发展,后续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因此,资本市场的配套及完善程度,对生物制药企业的资金来源影响较大。

(四)市场风险1.市场化前景风险任何新产品研发成功后均需面临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和经营规模化。生物医药的市场推广,除其本身的适用范围外,还取决于临床医生对该类产品的认知程度、使用习惯,以及产品是否能通过医院或医院主管部门的招标获得进院销售资格。2.销售能力风险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之下,医保目录外药品的推广和销售将受影响。“两票制”迫使大型药企重新构建经销商管理体系,如销售网络不完善,或新药市场开拓未及预期,将影响企业业绩增长甚至持续亏损。

(五)信息不对称风险生物医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药品从研发、临床试验到生产、销售的周期长、环节众多、不确定性大,企业信息披露不及时或不透明、银行专业程度低都会导致信贷风险。

二、生物制药行业信贷策略

(一)区域选择策略作为人才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形成区域集群发展的基因,政府的指导和规划以及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先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二)客户审查要点及选择策略1.客户审查要点(1)规模: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生产规模优势,有助于节约生产和营销成本,增强对下游药商和医院的谈判能力,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2)研发实力:自主研发能力是制药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评价维度体现为:获得药监局批准生产的仿制药数量,特别是首仿药的数量;每年获得药监局新药药号的数量;拥有的生产药品的批号数量;独家品种及单病种市场占比;原料药的生产能力;承接外包订单的能力。(3)产业链的完整程度:某些医药集团既有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又有原料生产供应和成品药的生产,还有自己的营销团队和渠道,产业链越完整则综合竞争力越强。(4)财务实力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与账期:药企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特别是与药商或医院的账期,是药企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账期越短,说明其话语权越强,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结合企业经营模式具体分析。部分医药集团有王牌产品,但因需搭配普通药物销售,在账期优势上的体现并不明显;有的企业采用的销售渠道和层次不同,制度不同,其账期也难以直接比较。这一指标,对在单一病种市场占比较高的小而强的企业体现得最为明显、直接。盈利能力:企业药品的品种好坏,如产品疗效是否显著、适应症是否多、发病率的高低、每日用药量的大小、用药周期的长短、毛利率的高低、有无替代产品,以及是否独家生产、是否有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期的长短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高低。 股东背景与实力:重点关注企业的股权结构,关注股东及核心团队是否具有行业经营管理经验,股东资金实力及资本金投入是否按时足额到位,股东经营是否稳定,股东与企业的关联交易是否明晰、合理,严禁股东挪用资金;关注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策略、对赌要约、退出安排。2.客户选择策略优先支持类:(1)综合实力强、构建良好的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具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及其骨干企业。具体为: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0亿元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近三年连续盈利且上一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0亿元的,应具有一个或以上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或省级增补目录的独家品种,资产负债率不高于55%,主营业务收入近三年持续增长,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2)在生物医药子行业中市场地位居前、细分市场龙头企业;(3)世界知名制药巨头及知名生物技术企业控股的在华投资企业;(4)已通过美国FDA认证或欧盟COS认证,具全球巨头CRO外包资格及规模生产优势,具有稳定出口订单的生产企业。适度支持类:股权清晰、股东实力强、产品成熟度高,已形成稳定销售市场的企业;产品具有产品差异化、符合疾病病谱变化趋势、应用空间大、产品毛利率高、技术壁垒高,在区域或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几年有新产品储备、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原则上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近三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连续三年盈利且净利润≥2000万元;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细分行业或细分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10%。

(三)信贷产品选择策略优先支持类客户:可通过境内外联动,提供融资租赁、并购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发债承销、IPO上市财务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适度支持类客户:短期融资类产品为主,审慎介入中长期融资。开展买方为优质三甲医院或大型分销商的国内保理等应收账款类融资,辅以票据融资等支持区域生产销售,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带动上下游资金体内循环,实现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封闭管理。对于升级药品招标中标且中标药品销量较大的企业可通过供应链融资予以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凡.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营销方式探寻[J].知识经济,2019(33).

[2]王建波,薛婷婷.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根源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8(18).

第4篇: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关键词:江西;绿色壁垒;中药

一、江西省中草药出口现状

(一)产业基础分析。江西省中草药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快速的增长态势,中草药行业的总产值与全部医药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攀升,中草药产业已经成为江西省医药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化学制药以及其他产业,中草药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至今有1,800年历史,完全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比较具有国际优势的行业之一。(二)规模分析。“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足以显示江西中药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樟树的“樟帮”、南城的“建昌帮”,他们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产物,而且闻名海内外,还是顶尖水平的中药加工工艺。目前,江西省现有中药生产企业近200家,其中江中、汇仁、仁和、济民可信等4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已超过20亿元。2013年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400亿元,达到全省医药产业的40%以上,在全国行业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吉林。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2013年江西省农产品出口4.7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出口品种有370个,较上年增加63个品种,其中部分中草药类系首次出口。江西中药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资源优势,但是能打进国际市场的高端药品却很少,并且具有临床疗效经不起他人重复、剂型落后等不足之处。政府给予新药的研发经费不足,江西中草药新品的研发费用仅为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1/3,重大项目也才30万~50万元。另外,精通国际流通和国际注册的人才简直更是屈指可数。由于各国的法律不同,以及中药的商品特殊性,目前国际上仍有不少国家不认可“中药”一说,比如日本、美国不承认中药。因此,中药在这些国家以“食品补充剂”的名称来出口。江西中药出口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规模小、散、差。因此,制药企业在自身行业、科技界、政府部门的协力支持下要重视兼并重组,缩小医疗经营管理模式差距,强化中药产品的深加工,筹划产业集群,向世界出口企业看齐。例如,韩国高丽参出口产量遥遥领先。在国内向广东省医药大省学习,把企业的“瓶颈”放开,积极推行政策扶持,加大新研制产品的研究力度和新产品国际市场的投放力度,加上江西产业自身明显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积极开拓,中药行业也有望引领江西的崛起。

二、中草药行业面临的各种困难与壁垒

(一)国外市场的中医不多,对中草药需求数量不大,市场需要有限。(二)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自从2011年欧盟颁布实施《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根据这个法令,中草药要进入欧洲市场需要在欧盟地区使用15年以上,在国内市场需要使用30年以上,还必须对中药的每一个成分进行检测方可提出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条件是对中药成分中的每一个成分进行检测。中药出口企业不得不按照西药进行药理、病理、临床等一系列检测,往往因为资金短缺、无法承担相应的研究和检测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合不合格、准不准入’,都是别人说了算。我们自己没有掌握中药评定和检测的话语权,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省内一家大型中药制造事业部门总监说。(三)文化认同差异。中西药不属于同一套评价体系,中药侧重于经验,讲究阴阳调和,五行相联系作用。西药则侧重于科学数据,没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很难理解药效作用方法。省中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中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天人相应、阴阳结合、动静相宜等理念,不同文化体系的消费者是很难理解的”。(四)中药贸易技术领域壁垒的机遇与挑战:技术型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应。一个国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往往辐射到其他国家模仿。以2002年蜂蜜为例,出口的蜂蜜未能达到西方国家抗生素残留的标准,引发日本、美国等多国效仿欧盟,提高了进口标准,对江西蜂蜜的出口造成了影响与损失。(五)中药专利被抢注。“我以前做过几年的研究工作,中国很多好的中药专利都被日本、韩国抢先在国际市场上注册了,人家抢占了先机,这必然制约国产中药走出国门。”江西省中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何把国内名药发展成国际名药,还需要有关部门多多思考。江西省中药出口遭遇扣留情况。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江西省中草药出口受阻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不少企业仍然采用硫磺熏蒸法工艺,导致二氧化硫残留超标,出口遭到被扣留的现象屡次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系统数据表明,近3年以来,中药出口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等主要贸易国遭到因有毒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扣留批次达到10起。

三、国外中药技术壁垒应对策略

(一)积极开展“中药外交”。政府商务部门充分加入多变贸易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与合作,积极扶持“中药外交”,努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多边贸易协议,促进多边经贸的发展与合作。(二)加强研究,跟踪发展趋势。相关的协会、商会、检测机构、研究部门加大收集技术壁垒的信息,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三)大力发展“重拳”产品。抓住“重点”品种、市场、企业的收购、生产、销售标准化、规模化,积极搭建进入欧共体中药市场新平台。江西省现有2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其中4家品牌企业江中、仁和、汇仁、济民可信主营业务创收20亿元,2013年中药实现全省主营业务400多亿元,占全省医药主营业务的40%以上。(四)大力扶持、构建知名科研院所、研究机构与骨干企业的攻破关键技术的平台,更深入、更集中中药生产第一线的议题。中药除了治疗性药品外,药食同源之外还可以实现“二次开发”,引领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比如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添加剂等。(五)与政府部门开发合作。政府向企业提供部门的政策机制、服务资源、信息传播、政策支持、企业献言献策等直接渠道。(六)整合技术优势,搭建创新、合作的平台,搭建“政、产、学、研”的相互合作,创新面对面的合作平台。(七)大力发展“重拳产品”,迎接市场机遇。随着医学模式、人们保健意识的转变、中医药世界影响力日益扩大,赋予生物中成药和保健产品搭建了新的舞台。同时,在世界药品市场上,天然植物药的交易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欧洲不少国家也掀起了中医药学热。欧洲是全球规模潜力最大、最有发展前途的天然草药、补品市场,目前的市场规模已超过70亿美元。江西中药市场要迈入国际舞台,不在标准方面占优势是不可能实现的。从收购、生产、销售等环节都依照标准,进入国际市场才能畅通无阻,在搞好标准的同时,江西中药应从“重点市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来抓。比如,除了草珊瑚已形成规模化产品外,夏天无、丰城的鸡血藤、彭泽贝母、枳壳等品种应该突出重点、不断做大做强。(八)加强产品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质量经营理念,并始终贯穿到中药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积极实施标准化制度规范,中药材种植(GSP),实验(GLP)、生产(GMP)、临床(GCP)和销售(GSP),严控污染,提升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草药生产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外标准差距比较大。2002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规范了种植与生产,特别是一些地道的药材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但是对中药的质量控制、有效成分检测和包装运输都有所缺失。2001年原外经贸部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沿用至今,但是它只是不同标准,对于特殊性、国际性的标准还差距甚远。(九)政策上予以扶持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江西的中药企业不能盯着小市场,要寻找中药的特殊疗效,积极拓展国际和农村市场,努力发展中药产业集群,像广东、上海沿海发达地区一样,坚持“药材好,药才好”的观点,既坚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传统优势理论,又弘扬中医药的优秀文化,同时走规范化、组织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管理和市场开发。(十)积极实现中药生产的高效益。通过引导产前优良品种研发、产中种植技术推广和产后加工与技术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中药的生产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减少、增加总收益;按照GAP方式组织中药材生产,通过间、套作蔬菜、粮食作物,强化土地复种指数,增加耕地的生产效益,以提高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中草药产品,提升江西中药的档次和国外出口竞争力。(十一)发展特色和地道的中药材,开发培育“名牌”药材。江西地道药材有枳壳、车前子、蔓荆子、泽泻、广昌白莲、泰和乌鸡;特色药材有草珊瑚、菊三七、夏天无等。今后5~10年江西可选择一些品种进行重点种植开发,形成规模效益,培育出名牌药材、地道药材和特色药材生产基地。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军伟,顾海.江苏省中药产业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6(2).

[2]张京卫.提升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

第5篇:全球医药市场范文

关键词:兽药;经营管理;基层

0引言

畜牧养殖业中,兽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投入,它是防治疫病、保护动物健康的屏障,因此其质量安全问题对畜牧产业乃至整个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兽药直接作用于动物身上,将会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并将影响畜牧业附加产品的质量,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兽药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兽药质量安全的影响显著,是兽药质量安全的保障,然而现阶段我国兽药的基层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影响兽药经营管理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水平。

1基层兽药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兽药监管力度不够

基层兽药经营管理中监管执法人员的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构成不够合理,大部分监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地方在兽药监管部门设置配备上较为薄弱,例如,有的地方畜牧兽医局未设置医政股和药政股,有的地方虽然设置了医政股和药政股,但其工作人员数量过少,甚至存在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再加上装备落后、经验手段不足,造成了基层兽药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1.2基层兽药市场秩序混乱

自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之后,我国的兽药市场已经逐渐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各地仍然存在一些硬件条件不达标的经营门店,我国基层的经营管理制度仍不完善、兽药购销台账以及兽药供应商档案记录不完整、门店兽药摆放不规范等混乱现象。这种GSP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在乡村地区尤为严重,不按规定销售兽药、兽药来源存疑、经营不规范,甚至存在购销假冒伪劣兽药、无证经营等状况,使得基层兽药市场秩序混乱,增加了对其的监管难度。

2应对措施和改进建议

2.1完善机制,全面提高兽药监管部门的监察水平

一方面,基层畜牧类主管部门要建立更加健全的兽医药监管制度体系,加大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投入,及时进行执法人员的补充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确保兽药监管方面的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兽药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的管理力度,定期召开相应的培训活动,可以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问答活动等方式,在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的同时,培养监管人员的维法意识、用法意识和责任意识。

2.2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加大对兽药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借助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张贴告示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广大群众普及兽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法律要求,同时可以配合到周边地区进行巡回宣讲的方式,以加强兽药企业或使用者对合法制造、使用兽药方面的认识。其次,定期召集经营者进行培训,通过组织研讨会、集体外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推广兽药方面的常识和相关的政策制度,使经营者和使用者加强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能够更加合理地使用兽药,在提高安全用药意识的同时,确保经营者和使用者能够正确地辨别市面上兽药的优劣,并做到依法经营、科学使用、有效防范。

2.3严格管理,维护兽药市场的秩序

基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根据兽药行业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经营企业或部门,督促其完善自身的发展体系和管理政策,务必做到制度上墙、落实到位、互相监督。要依照法律要求将兽药经营许可证、质量保障承诺书、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进行公示,严格把控产品质检、采购、验收、入库、陈列、存储、运输、销售、出库、召回等程序,规范自身的经销体系并确保各个步骤要素齐全,记录在案。对于在GSP上达不到要求的乡镇兽药经营部门,要在确保其执业兽医资格证、助理执业兽医资格证或乡村兽医证书完备的基础上,督促其转型为乡村动物诊疗单位。

2.4加强监督,确保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管落实到位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兽药行业的监管,不仅需要对养殖业主进行大力宣传教育,还需要亲临现场,对养殖场户进行监督、抽查,在其养殖记录、药物添加和使用、经营销售等方面需要严格把控。除此之外,还需要指导养殖业主或技术人员以合法的方式选购兽药并注意保留票证;在使用过程中,要依照药品说明谨慎控制药用计量、药用期限等,在此基础上,还需指导其分辨违禁药品和假劣、过期兽药,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监管人员要对整个养殖过程的用药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3结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兽药行业要想得到稳步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需要兽药企业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积极引导,在确保企业制药水平的同时,加大对药品销售、使用过程的管控力度,引导该行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萧晨,杨艳丽.兽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