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 F235.1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2016年,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确定于今年1-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通过清查,可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量,有利于强化管理基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阶段性资产增量,有利于实现资产动态管理;有利于了解国有资产结构比重,为实行资产分类管理提供助力。同时,开展国有资产清查能够从资产的总量、增量、结构等多方面反映公共部门财政情况,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成果的梳理,列出若干有代表性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观点,指出它们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不足,形成文献评述,以展现截至当前,国内外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的现状。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并没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这一提法,在诸多文献中多称之为公共资产(public assets)、政府资产(government assets)、国家资产(national assets)。且国内外对于公共部门的名称界定存在较大差异,鉴于国内外研究客体口径不一等因素限制,故本文着重于国内研究成果,仅对国外部分做简要述评。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为了解国外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本文分别以public assets、government assets、national assets为主题词,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其中2006至2016十多年间,共涉及期刊论文144篇。在这些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研究焦点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公共资产管理模式选择、政治商业周期对转型经济中公共资产私有化的影响以及公司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型构建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

Endrit Lami, Drini Imami, Holger Kachelein(2015)通过分析选举对转型经济中公共资产私有化的影响,深入研究了政治商业周期这一现象。他们假设,企业私有化的机会主义发生于临近下届选举之时,为了融通资金,填补更高的公共支出,以取悦选民和增加再次当选的机会,特别是当他们的借款能力由高公共负债所约束。他们认为阿尔巴尼亚正处于转型期,是一个相对高公共负债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他们发现,在选举前,私有化收入显著增加。尽管在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经常被大肆渲染,但在选举时公共资产私有化最可能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一个次优选择。[1]

Hasina Rasolonjatovo, Evelyne Lande, Victor Harison(2015),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马达加斯加的公共资产管理并认为,目前很少有关于发展中国家资产管理的相关研究。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着眼于资产收益方面的西方资产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

Benedet to Manganelli, Francesco Tajani(2014)提出了一种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下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不动产管理。模型结果表明私人投资者可以减少业务风险,降低投资所需的财政支出,易获银行信贷的支持。还表明,在公共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成本降低,同时伴随着公共资产保护需求的增多。他们认为,该方面需求可以给当地社区公共资产附加一个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3]

Muhammad Hasbi Hanis, Bambang Trigunarsyah, Connie Susilawati(2011)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当地政府在采用公共资产管理框架时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是:没有一个制度和法律框架,以支持资产管理应用程序;公共资产的非营利原则,涉及公共资产的多个司法管辖区与管理过程;地方政府目标的复杂性;管理公共财产的非可用性;人力资源的有限性。他们还探讨了地方政府采取和实施公共资产管理框架的实用度。该文的独创性在于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学者和资产管理从业者可建立一个公共资产管理框架,从而高效和有组织的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这项研究还有一个潜在的应用,即其可应用于其他发展中国家。[4]

(2009)探讨了公共资产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国家财富。他们通过借鉴发达国家通过设立公共投资基金(即财富基金)来管理他们的公共资产这一经验,认为私人投资者和公共资产是“可管理的”。同时他们还论述了公共财产的保管方式与使用规则,分析了有效的公共资产管理的先决条件。[5]

三、国内文献综述

(一)从问题与对策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陈兵华(2013),首先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原则,又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概念和资产范围进行了界定。进一步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着账实不符、大量闲置、购置随意、处置不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包括强化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定期举行资产管理培训、优化管理手段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6]

刘株彬、张鸿超、马守凤(2014),认为造成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者定位不清,模糊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界限。在管理角度上,重价值管理轻实物管理。资产使用效率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特别指出,内部审计监督不利也是问题的重要成因。为此,他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包括制度构建系统化、资产管理动态化、资产处置透明化。[7]

赵建勋(2015),认为资产管理存在着外部监管不力、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财务管理的不规范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基于此,分别通过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该规范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约束,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处置收入管理等政策建议。[8]

(二)从管理模式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宗庆华、王少娟(2010),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认为我们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责任,开展了资产清查、摸清了家底,加强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资产动态管理,资产管理已突见成效。他认为可以建立主要资产集中管理模式,搭建产权交易平台、资产评估平台,建设公务仓实物库、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指标库。资产处置公示办法要公示、国有资产要折旧、国有资产管理引入绩效评价办法、资产管理效果问责机制等,以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9]

张月玲、陈红丽(2010),在介绍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效果进行简要评述,随后从管理体制建设、管理手段优化与管理制度确立三个方面对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10]

李平(2014),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不动产集中统一管理,防止过度商业化运作,检查、审批和监管相结合。[11]

(三)从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角度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财政部行政法司课题组(2009),认为行政单位开展资产绩效评价工作是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预算资金后续使用成果跟踪评价的重要手段。同时,理顺了行政单位资产绩效评价所应遵循的思路。特别强调行政手段、外部评价和过程评价作用的发挥。他们认为,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应关注绩效评价标准适当宽松,绩效评价对象重点选择等问题。并给出了兴证资产绩效评价的组织流程和实施流程。在指标设计中,除介绍指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外,还介绍了资产绩效评价的具体指标,但只局限于指标的名称、范围,并未对指标的具体应用做详细阐述。[12]

赵爱玲、潘姝(2012),认为获得有效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前提是明晰的产权主体。她们认为,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有利于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有利于稳固政权基础,有利于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在借鉴国企绩效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对甘肃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在借鉴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遇到的难点和障碍,进而说明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随后给出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图。其次,从目标、标准、措施三个层次对指标进行构建并运用yaAHP软件设计出绩效评价结构图,接着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地区应从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和鼓励各单位、部门经营积极性两方面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13]

孙世强、张少茹(2014),主要从行政事业资产的内涵、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对日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使用与管理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在资产运行绩效评价制度中,对行政事业资产绩效的概念、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他们认为,社会总体意识是满足公共服务总体需求的前提下,资产规模最小化。随后又运用案例分析法,展示了日本京都市左京区政府资产绩效管理产生的良好效果。[14]

谭静(2015),认为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区分行政性与事业性两类资产进行设计,同时需要分层次进行指标构建,他们设计了资产保障水平、资产管理能力、资产运行效率及资产管理效果等四个一级指标,并对各级指标的内涵及赋值标准予以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指标体系框架,其中包含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权重、样本值、标准值、评价分等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运用专家意见法对三级指标权重加以确定。随后,明确了可量化以及难以量化指标信息的获取方式,并说明了最终绩效得分的计算方法。最后,对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进行论述。[15]

另外,还有张彤(2011),认为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有利于平衡单位之间资产使用的不平衡,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有利于资源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分别从办公用房、公车使用、通用办公设备以及专用型国有资产等四个方面对目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建设配置标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相关数据的清查与统计、区分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分别制定标准、配置标准应体现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对配置标准的制定实行动态管理。[16]陈艳利(2014),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及《关于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内部控制五要素和资产管理十层次设计问卷,并对行政类、公益类、营利类等三类事业单位进行调查。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资产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特殊问题:资产管理目标不明确、资产使用浪费现象多发、资产定期清查主动性弱、资产处置流程不透明、资产日常管理制度不适用以及资产管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六方面的问题。随后,针对行政类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分别设计了层次较为清晰、内容较为全面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实现的路径。[17]

四、文献研究简评

由上述可知,国外学者有关公共资产管理研究的主要视角多集中在影响公共资产管理水平因素的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通过案例与建立模型分析公共资产管理。但相关研究的实践性较弱,且研究对象与视角均较为宏观,业务层面的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对解决实践领域中的具体问题不具可操作性。

国内学者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问题与对策、资产管理模式、资产的配置、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及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等五个方面,且多针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见,国内学者相关的研究更加注重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对策。而且,国内一些研究成果欠缺理论依据,大多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解读与延伸拓展,有关研究的实践意义较强而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参 考 文 献]

[1]Endrit Lami, Drini Imami, Holger Kachelein.Fuelling political fiscal cycles by opportunistic privatiz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case of Albania [J]. Economic Systems, 2015,Vol.10 (1):001

[2]Hasina Rasolonjatovo、Evelyne Lande、Victor Harison.Active asset management: feasibility in Malagasy municipalities[J]. Public Money & Management, 2015, Vol.35 (6):417-422

[3]Benedetto Manganelli、Francesco Tajani.Optimized manag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ordinary public properties[J]. 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 Finance, 2014, Vol.32 (2):187-201

[4]Muhammad Hasbi Hanis、Bambang Trigunarsyah、Connie Susilawati.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asset management in Indonesian local government:A case study in South Sulawesi province[J]. Journal of Corporate Real Estate, 2011, Vol.13 (1)

[5]Mihaela 、Mustafa 、Gorana Roje.From Accountable Government to Public Asset Management Reform and Welfare[J]. Economic Trends and Economic Policy, 2009, Vol.18 (117)

[6]陈兵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3(9):137-138

[7]刘株彬,张鸿超,马守凤.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8-20

[8]赵建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9

[9]宗庆华,王少娟.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1):15-19

[10]张月玲,陈红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构建[J].财会通讯,2011(1):148-150

[11]李平.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十大原则[J].地方财政研究,2014(12):37-40,45

[12]财政部行政政法司课题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思路和体系构建[J].中国财政,2009(22):31-33

[13]赵爱玲,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2):232-235

[14]孙世强,张少茹.日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4(2):9-17

[15]谭静,李艳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研究参考,2015(33):25-40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public management has been existed in our countr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Qualified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s has been expanded from 2 to 472 in this decade.With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various problems come, in which Legal Crisis stands out.Facing such severe situation, It’s urgent how local universities catch the chance of education reform to develop their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to fulfill the local public management need .

关键词:区域性地方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Key word: local university public management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作者简介:龙兴武系湖南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吉首大学教改项目(200624 200708 200838)

区域性地方高校是指由省(市、区)属或省直辖市(地、州)属的,主要由地方负责经费拨付和行政管理的高等院校。截止2007年底,全国普通高校共有1908所,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院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84.2%[1]。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其发展状况如何从整体上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地方高校不仅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且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文化动力是区域地方性大学的重要使命。一方面,地方政府日益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区域高校主要面向地方办学,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科技和文化的需求,二者间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地方高校具有一般普通高等学校的一切共性,但又有其特殊性。如何把握地方高校办学的特殊性,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现今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设立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招生,到2000年全国招收该专业学校就有57所,2001年132所,2003年220多所,2006年303所,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其中的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专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各种问题便纷至沓来:诸如专业定位不清晰、职业定向欠明确、课程设置显杂乱、师资队伍非专业化、社会资源依托不力、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历史积淀不足、毕业生就业不够理想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低等等,以致有“合法性”危机。面对如此“严峻形势”,紧贴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走向,深化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区域性地方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一、明确依托学科,把准专业内涵是区域地方性大学建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学科与专业建设则是大学有效完成这些职能的基本载体。那么,何为学科,其与专业是何种关系?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1983)一书中提出学科包含两种涵义:一是作为知识的“学科”,二是围绕这些“学科”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对此界定,学界一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的涵义:一是从创造知识和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学科是一种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二是从传递知识和专业教学的角度说,学科就是教学的科目;三是从大学里承担教学科研的人员来讲,学科就是学术的组织,即从事科学与研究的机构。而专业则是学科衍射范围内“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3],是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需要而进行的专门人才培养活动,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水平高低对大学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产生丰硕的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具有直接的影响。加强学科建设不仅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使其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些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及时充实到教材、课程中去,才能使专业产生新的活力,并整合到人才培养中去,使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为此,每一所大学都期望通过不断提升学科水平,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人才的培养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模式实现的,而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4]。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素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一方面,它是在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的一个人才培养规划;另一方面,它又是基于社会外部需求和自身教育资源配置而形成的教育过程,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人才成长和培养方案的管理执行过程。专业依托学科而生长,学科随着专业的发展而繁荣。因此,区域地方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明确依托学科,准确把握专业内涵。

就专业与学科的渊源关系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化密切相关。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的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顺应这一社会发展需要,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美国多所大学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然而,实践中人们对本专业依托学科,专业内涵并不十分明确,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着“合法性”危机。解决此问题的基本前提就是进一步明确学科依托,准确把握专业内涵。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界定和培养目标的理解,学术界至今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中,公共管理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在其下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而在教育部98版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也是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不同的是在其下对应的专业只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初看起来,教育部只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求,所列的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也主要涉及我国现有“事业单位”,国内各高校也是据此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如此,便得出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范围较窄,难以适应政府改革后公共事业领域进一步扩大的需要”这一片面结论。对此,笔者认为,对教育部界定的学科及培养目标应从三个层面理解。

其一、就依托学科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多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的复合型专业。其依托的学科除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外还主要涉及法学、技术科学、社会学等,但主干学科是公共管理学。其二、就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而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事务。其三,从专业属性来说,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

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支撑学科的公共管理学源于公共行政学,但在其百余年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中,该学科出现了三次“范式”转换:即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期间,公共管理学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在原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合、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一些特点,特别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行政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的研究中,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形成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对当代公共管理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一门对各国公共部门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相比,区别和特点较为明显:就研究方法而言,公共管理学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量分析工具的运用;就研究对象而论,公共管理学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以往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它涉及的对象,除了政府组织管理外,还包括一般的社会公共组织、公益性组织或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的管理问题等。它涉及的主题众多:如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公共物品、公共选择、公共资源(包括人力、财力、信息)管理等。其间,每种研究“范式”都有自己的背景、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各自的优势。而且,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主题、方法和理论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公共管理的发展尤其是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公共管理范式转变的历史表明,公共管理的任务和形式总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决定和制约的,公共管理教育发展与与国家行政改革过程紧密相联,与公共管理社会需求相一致。作为依托公共管理学科而孕育出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别是类属于区域性的地方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只有明晰专业的学科归属,把准专业内涵才能与地方公共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紧密结合,保证专业健康发展。

二、专业定位准确、培养目标明晰是区域地方性大学实施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何谓专业?《辞海》将其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从大学的角度讲,专业是学科为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科属类别;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行业领域。专业根基厚薄有赖于学科的依托,专业发展的兴盛取决于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培养目标是否明确。

而定位,即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专业定位,即确定专业的位置与培养目标,其主要包括属性定位,目标定位,层次定位、领域定位、特色定位等。专业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人才的基本出路,是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教育部的界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即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确定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5个专业方向。此5个专业方向中,相对于师范院校、医学院、体育学院等这一类专门学院而言,其专业办学方向和专业优势较为明显。而对一般综合性大学来讲就无优势可言,现今,开设此专业的多数高校基本依托原有的师资和专业优势来确定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了“万金油”,很难分清与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近专业的区别,学生毕业后也没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方向和职业定位。

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确立明确的专业方向。就现实需要而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除了传统的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卫生管理、体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之外,还应结合区域地方性大学的特点和性质,本着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适应性人才为主的原则,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地方性大学要根据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结合学校所处区域、自身特点、学科优势及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定位。在此基础上,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设计所培养人才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实践中可以拓展的专业方向除教育部规定的专业方向外还可涉及: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等。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其一般均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两大类学科优势,在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与当地经济发展中均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与师资优势,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在选择专业方向上还可以考虑从专业方向的行业性、层次性设置。

三、设置有地方特色的科学课程体系是区域地方性大学实现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专业发展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仅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前提基础,而要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需构建一个符合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因为,完善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课程体系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更是完成教育、教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蓝图。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建构,教育部公共管理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曾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2001年的杭州会议确定了两级平台共7门课程:一级平台是指在一级学科之下设置政治学、管理学、法学3门基础性课程。二级平台设置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经济学4门课程。2004年的西安会议又对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体系提出了建立四门大平台课和四门小平台课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该专业8门主干课,即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就目前的课程而言,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并未完全理顺,专业核心课中各类专业方向的课程都开,有的甚至开出了该专业所有方向的核心课程,没有突出重点,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缺乏就业优势。

从学科与专业课程的内在关系而言,学科体系制约专业课程体的建设,因此,实践中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主干课程为核心,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突出特色、整体优化”的思路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解决专业课程设置的杂乱的问题。在确定课程结构中,除了要处理好“模块”课程各自量的比例外,还应该处理好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之间量的比例。借鉴国内外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和改革的趋势,结合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应加大选修课程、综合课程或者跨学科课程以及实验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整体课程可控制在2600―2800学时,160―170学分左右。其中,按照类的结构大致分配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由英语、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信息系统、高等数学等课程组成的任何一个专业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这部分可占总学时的35%左右。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是为系统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奠定基础的课程,由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经济法等课程组成,应占总学时的20%左右。专业课群模块是突出专业特色,体现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基本要求,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最一般原理、特点、改革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基本规格标志的专业课程群。其由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管理及案例分析、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经济学等课程组成,占总学时的15%左右。实验、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聘请资深专家作专题报告、社会调查、课程实验、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占总课程的15%左右。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个性的良好方式,这类课程可以分为任选课和限选课两部分。任选课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选择,只要够自己的学分即可。而限选课应该有一定的要求,那就是打通文理壁垒,塑造全方位人才。该类课程可占总课程5%左右。

四、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区域地方性大学确保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关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外,更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形成较为完善的,与课程体系相互补充、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验、社会调研、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承、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总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笔者认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建构三个子系统,十个实践教学环节。即学科、专业知识认知子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子系统;管理综合素质训练与能力提升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学校、学科、专业认知,课程专业技能实验教学,专业社会调研与学年论文,课程与专业综合见习,创新研究性学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职业规划,就业见习和课外实践等十个环节。

五、服务地方是区域地方性大学彰显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色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5]区域性地方大学专业定位科学与否,既关乎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影响到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及科技、文化发展的创新程度。作为区域性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跟在历史悠久的名牌综合性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既是一种战略的选择,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事实上,在任何国家,综合型、研究型大学都是少量的,它主要培养创新拔尖的科学型人才;而大量的则是专业型、应用型的地方院校,主要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的不同层次的高级应用人才。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积极转变观念,理性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充分发掘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类别与层次以及在区域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坚定不移地走区域化、特色化发展之路,逐渐把“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为中心”,走适应社会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唯有如此,地方院校才可以在当前迅速变革的社会系统中抓住公共事业专业发展机遇,办出特色,进而可能成为区域知名、国内有影响的新型地方性大学。

参考文献:

[1]彭国甫.推进高校发展的思考与探索[M].湘潭市: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教司编.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9.

[3]顾明远教.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第一,建立以行政首脑为核心的高效指挥机制。第二,国家应急力量主导应急救援全过程。第三,社会民间资源与国家力量主动协同。第四,灾情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增强了国家整体的抗灾能力与信心,彰显了信息沟通在灾害应急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现代科技与现代装备的应用凸显了当代灾害应急救援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此次巨灾应急救援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对我国的应急能力与管理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

其一,震灾之后,应急预案迅速启动,然而巨灾下各类应急预案在预见性、时效性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给预案的实施带来了严重挑战。

其二,为了全面应对震灾和协调军、地、民各方救援力量,在救灾指挥中设立了若干多层次的临时管理机构,由于灾情的紧急和非常态管理的要求,这些机构在协同救灾中出现了行动无序和资源调配的低效率,给我国正在建设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其三,震灾后的通讯设施全部被毁导致通讯中断,严重影响了救灾的有效进行,这给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救援力量动员方式提出了挑战。

其四,应急通道的全面中断,应急物资总量匮乏与多品种物资供给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使得应急物流问题如通道替代、物资调配、物资替代、物品储运与分拨等,成为摆在未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突出位置上。

其五,震中区的灾区社会管理问题凸显。数十万的军队与武警、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等需要专门的后勤支持,同时,数十万受伤灾民的医疗救助,还有数百万灾民的栖地安置,后续的灾民渡夏过冬问题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管理难题。

其六,巨灾应急救援涉及到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报警、应急救援、次生灾害控制、善后和灾后重建等诸多环节,这些环节表现了应急管理的长期性特质,也预示着巨灾后的非常态应急管理与常态下的政府管理将交叉共存,这对于我国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

上述问题仅仅反应了我国巨灾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某些问题,显然,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理政智慧,也需要应急理论研究上的支持,需要专业应急技术的支撑。为了明晰和理顺我国巨灾应急管理的理论和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理论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发展,有必要先对我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历程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其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不确知,灾害程度难以预计,常规防治手段失效,对一个区域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的紧急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一般由自然灾害、重大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治安事件构成。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耦合性、衍生性、快速扩散性、以及传导变异性等特征,是一种社会非常态事件,更多的表现为全新类型、全新危害特征,与常态社会下的解决方案有很大差异。

汶川大地震是典型的罕见的公共安全事件。地震发生前,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震级和烈度多大等极为不确定。地震发生后,将沿着何种途径扩散,会造成怎样的次生灾害,会与怎样的社会和环境因素耦合演变成新的灾害也不确知;常态的救援路径与通信技术基本失效。但是地震对汶川地区以及四jil数市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影响四川i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生活秩序稳定。面对此类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常规的应对方法和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整个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上下协同,倾力合作,共同应对。

二、我国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回顾

我国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开始于2003年sars爆发之后。这场席卷全国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我国开始反思危机时刻的管理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到“各级政府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履行政府的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切实保障公共安全”。由此,我国展开了构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征程。 其后全国各省市先后开展了“十一五”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2006年1o月11日,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布局。2007年8月,国家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逐步形成了以该项法案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框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并将“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2008年国务院57条工作要点之一。

从历程角度总结,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是围绕“一案三制”来建设的,“一案”即应急预案体系,此体系包括六个部分:一是总体应急预案;二是专项应急预案,三是部门应急预案,四是地方应急预案,五是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六是重大活动应急预案。而“三制”则分别是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应急管理体制方面,包括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咨询队伍。运行机制方面,包括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社区管理等。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我国近年来应急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急预案编制、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应急队伍和资源建设、应急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应急恢复与重建等方面。这几方面的内容不仅需要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应急管理领域专业技术的支持。

三、我国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现状

(一)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构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以“一案三制”为核心构建的,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我国学者分别从建立和完善各类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等各种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建议。总体来看,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从政府的责任和权力的角度强调政府在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其二,从宏观上构建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框架。其三,针对不同致灾领域,提出应急预案建立的原则和策略。其四,针对不同的应急管理客体,探究其内在的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即机理研究。这些研究对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应急机制的支撑。应急管理异于一般管理,需要配套的应急机制保障应急体系良性运转。这些机制包括体系运行机制,预防预警机制,平站转换机制,资源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等 。

(二)灾害事件应急技术研究

应急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的致灾领域,致灾机理不同,需要不同的应急技术来给予支持。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对灾害事件应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重大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研究及应急技术的初期开发上,例如对危险化学品应急技术和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缺乏重大灾害事件下的应急决策机理研究,因此关于应急资源的布局理论和技术、多点配送的资源调度理论和技术、应急联动方案动态调整方法等研究尚未成熟。

(三)灾害事件预警理论的研究

预警是应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对可能出现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事前防范和警示,从而避免事件的发生或者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目

前重大灾害事件预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已逐步成熟,例如对于公路[5]、铁公路、铁路、水运 、民航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的研究,对于煤矿预警系统的研究,基本遵循了在揭示灾害致灾机理的基础上,对各类致灾因子进行识别、监控和诊断,并通过积极的防灾避灾措施与对策,实现对各类灾害的有效预警和预先防范。尚未系统建立对重大灾害事件演化机理与规律的科学系统理论,取得的相关理论成果还有限,特别是缺乏预警信息快速生成方法、重大灾害事件的诊断与预测、早期干预原理与方法等研究成果。

(四)应急心理及其干预方法研究现状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会导致人们在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及社会混乱,有效的应急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相关方面的尝试,1994年的克拉玛依大火事件揭开了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干预的序幕。目前,关于应急心理干预主要侧重于对于救助技术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例如沟通技术、放松技术、疏导技术、倾听技术、引导崇拜技术与冥想静心技术、激情宣泄技术、情愿相克技术等。但关于灾难事件中公众认知的社会支持程度,易感人群与心理疾病的关联,人口学变量等对聚众行为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关于如何通过事件相关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相关因素的调整,来控制干预重大灾害事件中聚众心理产生、防止聚众行为出现的研究尚未全面展开。

(五)应急科技创新体系研究现状

依靠科技和管理是提高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十一五”国家的各种科技规划中,都为公共安全领域的科技发展和管理研究设立了研究计划。在技术开发和工程实施方面,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已经分别在突发事件应急的技术研发和体系建设层面设立了相应的重大项目(例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和建设规划予以支持,在部分领域利用已有技术初步建立了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但是,要使这些耗费大量国家资金建设起来的技术和工程平台、系统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应急管理作用,还亟需通过展开大型的、综合型的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应急管理中的基本科学规律,为那些系统和平台结构的完善性、应对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坚实依据。

四、我国应急管理研究存在的有关理论问题

前述研究现状的归纳表明,我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理论是相对不成熟的,应急管理领域仍有诸多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一)缺乏应急法规与政策方面的法理研究

应急法规和政策法理的研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于我国应急救援重要力量的军队和各种专业力量的介入,我国的法规缺乏关于如何处理军地协同以及多主体协同的规定;应急救援时,对医院、场馆等公共资源与水食电通等资源征用,缺乏征用规则和补偿机制;对于学校及公共场馆等特殊的大规模人群集散的主体,缺乏灾害情景下的停业(课)与疏散的自动触发响应等动态应对的规定;缺乏志愿者行为规则,缺乏公民募捐、领养孤儿等行为规范,难以规范地将社会公民的主动介入行动有效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应急救援体系当中;缺乏对巨灾保险政策的合理设定,而长期依赖以国家财政为支持后盾的灾后救济体制口 ,不利于分散灾害带来的风险;长期依赖国有资源进行应急救援,在专用装备与特种技术的市场化与社会化配置方面,缺乏相关政策方面的支持。

(二)缺乏专业应急救灾技术及选择策略理论

应急救援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针对不同灾种,不同危险源,不同事件而需要不同的专业技术进行应急处置。现实实践对应急专业技术及其选择策略的渴求,显示出相关领域研究匮乏的现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专业应急救灾技术的开发和系列技术产品的研究。此次汶川地震即暴露出探测、搜救、特殊通信、报警、影像识别、危险源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缺乏和不足。

第二,缺乏专业应急救灾工程装备与工具。国内缺乏对于一些专业挖掘、起吊和特种医疗设备的生产能力,原因之一在于对其技术基础研究缺乏。

第三,缺乏现代专业应急救灾技术与传统救灾技术的合理配置研究。现代社会的应急体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之上构建的,而巨灾往往会摧毁这些基础设施,显然,不能完全依赖现代技术而应重视传统技术包括手工方式的救援技术。因此,需要研究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如何互相补充和替代。

第四,缺乏专业应急资源与物资的配置与替代技术。应急救援中涉及大量的物资调配和储运分拨,灾害的发生将会对常态下的储运方式和配置方式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关于应急物流中交通替代、物资替代、物品配置、均衡分拨等技术的研究。

第五,缺乏心理干预技术的系统研究。突发事件中的极端环境条件使人民群众受到惊吓,灾后受伤灾民及其亲属产生心理疾病,特别是受灾儿童的心理康复,需要专业的和长期的心理辅导与救助。

(三)缺乏专业应急队伍与人员的培养与教育体系

应急救援中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还需要专业的应急队伍与管理人员的保障。应急队伍不仅包括掌握专业技术的专业救援人员,例如专业的救援队伍,专业的疾控队伍和专业的工程队伍,也包括专业的应急医护人员和专业的应急管理人员。在我国,专业化救援队伍的缺乏始于专业化救援队伍培训机构和教育体系的缺乏;专业应急医护人员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专业医护与心理咨询专业的教育体系的缺失;而专业应急管理人员的缺乏则源于专业应急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党政干部绩效评估体系的缺失。因此,建立专门的应急技术教育培训机构、健全应急专业医护和心理咨询的专业教育体系、建构以专业法规为基础的应急事件管理规则和程序、合理调配和评估应急管理干部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缺乏减灾技术的科技研究与产品开发

减灾是应急管理的指向之一,缺乏减灾技术的科技研究和产品开发成为制约我国应急管理的另一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缺乏基于3s技术(rs,gps,grs)的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从而限制了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缺乏快速救援与恢复技术,导致救援窗口时间内的救援低

效;缺乏报警信息传递技术与控制技术,致使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失效,不能有效支持响应决策的制定。

五、我国灾害事件应急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

我国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高效的灾害事件应急管理有赖于其中一些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关键理论与技术问是应急管理研究中的节点和难点。概括起来,我国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警信息的基础理论问题

灾害事件与状态的动态信息及其多尺度获取理论、灾害事件监测的多源异构信息集成与传递理论、灾害事件预警信息的规范和标准化理论、灾害事件多源信息(正式与非正式信息)与社会系统的作用理论、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信息管理控制和公共沟通决策等理论口 ,共同构成了预警信息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些基础理论问题的解决将为灾害预警信息的生成、收集、传递、处理以及决策辅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应急资源的基础理论问题

应急资源的组织形态理论、应急资源的选择理论、基于灾害风险的应急资源布局理论、基于联动的应急资源柔性调度理论、应急资源管理的标准制定、基于“平战转换”的应急资源征调用与补偿理论、应急资源优化技术等问题是应急资源方面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些基础理论问题需要从我国目前的应急体系建设的现实出发,运用运筹学、组织学、计算机学和决策理论等方面开展多学科的研究。

(三)应急法理、法规的基础理论问题

应急主体的责权分配理论问题、应急决策及救援体系的组织设计,运行机制和评估问题,应急主体多目标冲突的协同理论问题,应急主体的激励理论问题,复杂条件下大规模人群的疏散及其资源占用的法理和法规问题,成为我国应急法理和法规的基础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的理顺,将为我国应急管理活动有法可依提供支持。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行政法的发展总是与行政实践相伴而行的, 当今各国都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方式非权力化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的比较明显的两个特征。中国的行政改革理应遵循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取向。传统的行政学理论已经不能解释公共管理中多元化的行政主体和非权力性的行政方式的新变化。行政法在公共管理实践和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转变传统行政法观念,即从国家行政观念转变为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的公共行政观念,必须顺应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取向,顺应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行为、方式非权力化现象日益增多趋势,补充、丰富和发展行政法内容。

行政法就是解决关于行政问题的法。行政实践和随着行政实践而产生的行政观念是行政法的基础。因而有人说,行政法是静态的行政管理,它将成熟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行政法的发展总是与行政实践相伴而行的,因为行政法和行政实践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促进和保障,行政实践的不断发展还为行政法提供了新的基础,行政行为方式的变化使得行政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当今各国都兴起了以新公共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中国的行政改革也有类似的取向。新公共管理被学者们认为是不同于传统行政的新的政府治理模式,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行政方式非权力化是新公共管理的比较明显的两个特征。传统的行政学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些行政主体和方式的新变化。行政法在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转变观念,补充和发展行政法内容的新任务。

一、 传统的公共行政和行政法

20世纪初期,在西方国家中行政国家开始兴起和出现。所谓的行政国家是指,在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行政权力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①其中的原因是,公共事务的增多,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已是无能为力,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将政府角色从后台的守夜警察变成了社会前台的强权管理者。人们试图通过扩大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范畴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并允许政府运用各种强制性手段化解社会经济危机,增进公共利益。因而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不断扩大,国家行政的观念也随之而形成。国家行政的观念强调行政主体的唯一性,即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并强化行政权的优越性。我国在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实行的是计划体制,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来进行行政指导和干预,行政国家的色彩更为浓厚。

在行政国家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行政法,基本上就是从国家行政这一观念出发而构建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行政法的功能两个方面。以我国的行政法为例,第一,我国的行政法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界定为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国家行政权的行为。即从行政主体角度来看,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权专属于国家,国家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我国的行政法学教材对行政的解释是:“只有国家才有权进行行政活动”,“行政是国家的”,②“只有国家出现以后才有行政,将来国家消亡了,行政也将自然消亡。”③这些表述都强调了国家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独占性。从行政的行为角度来看,认为行政活动的本质是国家运用行政权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行政就是管理”,强调国家运用行政权力实现公共利益,并将运用强制性权力作为行政行为的本质。对行政行为的研究,一般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三个角度展开。而这三种行为体现出国家享有以命令和强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法的特征。第二,从行政法的功能来看,在强调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的国家行政观念下,行政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和如何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虽然行政法有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如控制论、管理论、平衡论等,它们的侧重点和价值取向不同,但都是在国家行政的框架内,在侧重保障国家行政权与控制行政权的不同重心上去阐述。此外,在对行政法律关系的认识上,学者们都认为行政法律关系中必定有一方是行政机关,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地位不对等,行政机关处于优越的地位。

二、公共管理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困惑

1. 公共管理的兴起和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采用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政府对社会进行全面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却出现了以高失业、高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为特征的“滞胀”现象。政府管理也危机四伏,政府扩张、机构臃肿、效益低下、政策失灵。人们开始反思政府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这在客观上引发了西方政府的改革浪潮。另一方面,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长期的分化、初步融合之后,开始向整体化迈进,出现了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趋势。

各种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公共管理部门实践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力推动下,8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出现了新公共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新公共管理学,反映了80年代后西方在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领域的新成就以及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新公共管理学采取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它和传统的公共行政有明显的区别。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1)公共管理学将研究对象由政府行政扩大到其他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机构,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2)公共管理学实现了由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向外部取向的转变,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向重视项目、结果和绩效的转变,这使得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战略管理、绩效评估、公共责任等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题。(3)打破政治-行政两分法的传统,充分吸收当代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与工商管理学融合。(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研究又是规范研究。(5)公共管理学来源于公共部门的管理实践又指导部门改革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④ 实际上,公共管理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理论,也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在这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指导下,政府改革基本围绕三条主线进行:一是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趋向是“在提供公共服务上宁要小规模机构而不要大规模机构;宁要劳务承包而不要通过没有终结的职业承包而直接劳动;宁要提供公共服务的多元结构,而不要单一的无所不包的供给方式;宁可向使用者收费,而不把普通税金作为资助不具有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业基础;宁要私人企业或独立企业而不是官僚体制作为提供服务工具。”⑤ 二是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提供公共利益和服务时,除了拓宽和完善官僚机构之外,其他机构也可以提供所有这些职能。”⑥三是改革政府内部的官僚体制,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将工商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顾客至上、合同雇佣制、绩效工资制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之中。⑦

2. 行政法在公共管理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在公共管理模式下,行政主体是多元化的,政府不再是管理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非盈利组织或者称为第三部门组织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传统的行政法理论研究中,非盈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行政组织法中却处于尴尬的地位,虽然他们的存在有合理的一面,但由于突破了行政事务专属权属于国家的国家行政观念,其地位、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基础相当缺乏 。⑧学者们多将新的行政主体的出现从权力的委托或授权的角度去研究,研究的重心放在授权或委托的程序、侵权责任归属、救济方法和途径方面,而忽视或回避了对行政权力社会化合理性的直接研究。

公共管理强调可以将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方式引入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出现了以淡化强制性管理为特征的新的行政方式,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激励等成为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流方式。对这些非权力性的行政方式,有关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行为性质的界定的传统行政法理论都难以解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即使勉强拉入现在的理论框架中,“不全面又不顺畅。”⑨ 在研究这些新的行政方式时,为了表明这些问题是行政法的问题和其内在地包括着国家行政主体和行为要素,主要强调这些行为虽然有合意的一方面,但其要素仍是双方地位不对等,国家行政机关居于优越的地位,其行为本质包括权力性因素。

可以看出,现有行政法对这些新问题的研究仍是在旧的框架指导下,无视“准行政行为”、“第三部门”等领域的存在或把它们置于行政法研究的边缘,这与公共管理的实践不相适应。行政改革实践的发展呼唤行政法研究的新观念,要求行政法的新发展。

三、公共管理下行政法的新发展

为了与公共管理的实践相适应,行政法应从转变传统观念出发,以有效解决问题为尺度,多层次、多重心地开展研究,促进行政法的发展。

1.行政法传统观念的转变

行政的观念是行政法研究中的基本理论观念。行政法的新发展首先应从行政观念的转变开始,也就是要从国家行政观念转变为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的公共行政观念。传统的国家行政的观念主张管理公共事务的最佳选择是由国家直接运用行政权力实现行政目标。新的公共行政则强调公共事务的最佳选择是以公共利益为目标,由多主体共同参与,合理分配国家和社会之间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这种观念的变化包含了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和行政方式等几方面的变化。行政目标的变化,预示着要从传统的以国家管理为中心的目标扩大为管理和服务并重,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为行政的直接目的。行政主体的变化,体现在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只要能有效实现行政目标,各种组织包括非赢利组织、地方团体甚至私人企业的公共部门都应成为行政主体,它们应通过法定的途径进入公共事务的管理领域。行政方式的变化表明,行政并不仅仅是行政行为和行政强制执行,而且是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实现行政目的。行政目标转变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后,基于平等、公开基础上的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应大力推广。

与行政的观念相联系,行政法的基本问题从以政府权力为主导变为以公共利益为主导。政府权力为主导,研究政府应该如何行政;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由谁来行政和怎样来行政都是研究的内容。行政法不再机械地以权力性行为认知行政法的研究对象,行政法功能性质不再是“控权”和“管理”的问题,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将是行政法的基本任务。公共利益变成了行政的直接目标,同时也成为行政法研究的直接对象。这样一来,“政府权威行政观念转变为民主行政观念,行政主体多样化的研究就成为行政法研究的基本课题,行政合同、行政激励、行政指导等非权力性行政行为也不再是行政法中的反常例外行为。抛开僵硬的教条和学科限制,以问题定向,运用法律规范手段,实现权威行政向民主行政、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以促进人民福祉,应是行政法在未来的主要任务。”10

2.行政法内容的发展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必然组成部分。公共管理中行政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行政法主体的内容相应扩大。这些非政府的行政主体资格的界定,如何与政府进行权力划分,它们如何合法地进入公共事务的管理,如何进行管理以及相应的救济方式问题,都成为行政法的新内容。?

随着公共管理中市场化、社会化的取向,政府在不断地放松规制,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非权力性的行政行为越来越多。对哪些领域应禁止政府运用强制性权力,哪些公共事务应交给市场来处理,不仅仅是行政学要研究的问题,也是行政法的研究内容。行政法对行政合同、行政指导和行政激励等行政行为的研究将极大丰富行政法的内容。

随着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非权力性行政行为的日益增多,行政法的调整和调整方式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行政法在逐渐扩大调整对象,变革调整方式,主要体现在权力色彩和强制观念的弱化,代之以平等、合意的观念。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一些突破原有国家行政观念的现象,如行政组织私法化、行政行为之非制式化、行政任务民营化、行政法关系的多面化等。正如日本学者指出的那样:“实体法上区别公法和私法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行政机关在调整公共事务管理的法律适用和救济方面,不是机械地适用公法的规定,而是根据问题的定向,采用“提提示问题式的概念”,以平等、比例、公正为原则适用公法或私法以实现公共利益,这也就是我国台湾学者和日本的学者称之为“公法向私法逃遁”的现象”。11

公共管理在实践中还未成熟,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和研究途径,被认为是代表了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行政法在公共管理实践的推动下,不断补充和丰富新的内容,因而也不断地向前发展。

注 释:

①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②许崇德,皮纯协主编.《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综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③胡建淼主编 《行政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④陈振明. 公共概论范式的兴起与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⑤转引《布莱克维尔政治百科全书》,613页

⑥〔美〕V. 奥斯特罗姆. 《美国行政管理危机》,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1994

⑦陈振明主编. 《公共管理学——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⑧转引苏力等. 《规制与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 实践教学 模式 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oughts on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U Zhao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ed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based on the theory about teaching of PBL, elaborates the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utilities 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ism.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ty; teaching practice; mode; social survey

自1999 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的高校迅猛激增,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该专业教学计划日臻完善,课堂教学内容逐渐科学化、合理化,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尽管如此,公共事业管理作为新开设的专业和新的研究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尤其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缺乏开放性、综合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被忽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事务性比较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目前,尽管高校已经把实践教学写进教学计划,但因课时较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之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实践教学内容中,由于受教学环境的限制,验证性的内容占大多数,综合性、开放性的内容偏少,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系统的专业教材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因此其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就带有明显的时效性特征。目前,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内容更新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结果造成只能通过教师备课来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局面,教师个人的能力、实践经验必定有限,因此势必导致学生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3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②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时间较短,许多高校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多集中于课堂教学环节结束之后,即包括寒暑假期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专业基础课程都要求较高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如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技能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应针对这类课程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积极拓宽实践教学内容,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4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两部分。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室,现有的硬件设施又难以支撑模拟软件的有效运行。同时,实习基地的建设跟不上专业学习的需要。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实习主要靠个人联系,大多集中在企业,且实习的工作内容也多种多样,主要是看企业什么岗位缺人手,而不是按照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口安排实习,从而难以达到实习的目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③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理论,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这一教学方法由美国现任南伊利诺大学基于问题学习研究所所长白罗斯教授首创,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在白罗斯教授的协助下,开发出“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并把它作为该院主要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丹麦奥尔堡大学在PBL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并实施了“按课题组织、基于问题”(Project-organized Problem-based)的开放式教学新概念,多年的实践证明其卓有成效,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界争相研究的对象。

PBL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社会调查带动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简单说就是把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师借助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管理情景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与实战相似的实习氛围,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体系;之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方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具体的做法包括:

3.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吸收”教学模式来说,它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搜集整理的案例为教学资料,指导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等形式,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研究案例及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体系。④

3.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在学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课外实践调查。一次完整的课外实践调查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人员分配、与教师前期讨论、实际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与教师后期讨论、PPT成果展示等。

3.3 考核方式改革

突破以往传统考试模式,即期末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形式,采用针对本学期课外实践调查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答辩的形式。邀请三位学科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学生先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评委对课外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提问,最后根据调查报告书写情况以及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打分。这一考试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3.4 案例库建设④

案例选择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起点,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案例库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案例的收集、选择、编辑、整理过程中,一直坚持把握真实原则、完整原则、实效原则、本土原则、典型原则,使其案例库的建设能够具有本学科鲜明的特色。

3.5 积极建设实践教学平台,购置实验设备和教学软件

建设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实验室,购置优良的教学硬件设备和多项先进的教学软件系统,如: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系统(CATI)。CATI是当今国际流行采用的先进调查访问技术。CATI“电访专家”的快速高效性、访问真实性、调查可靠性、样本灵活性、分布规范性、流程严谨性、结果科学性等特点,使它成为当今流行乃至逐渐取代旧的调查访问模式的必然趋势。SPSS、LISREL、M-PLUS等定量分析软件和NVIVO8.0、Atlas.ti 等定性分析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对数据和文字资料内容进行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

3.6 多门专业课程联动

将诸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等多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相互联系。教师之间彼此沟通协调,形成多门专业课程相互联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可以把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上学到的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应用到案例分析课程和课外实践调查的研究设计当中,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知识重复传授的弊端,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由于课时安排有限教师知识讲解不充分的遗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并将这几门课程融会贯通,极大地强化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4 结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特点,因此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对于搞好专业建设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大胆的实践和探讨,逐渐形成的社会调查带动式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4.1 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社会调查带动式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有较多自主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自主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教师提供参考意见。提高了学生实践设计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

4.2 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规范的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设计,资料搜集方法,数据处理和调查报告拟定等方面。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对日后找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

4.3 教学与学生科研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入教师科研项目,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在学生的辅助下完成科研任务,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一线科学研究,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能力。

4.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实践调查采用团队协作的形式,通常是4~6人一组,小组成员要协调好时间和进度,明确分工,相互配合,才能将一个社会实践调查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工作意识,小组成员的团队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注释

① 要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华章,2010(2):74.

② 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学理论,2009(8):225-226.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关于西方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看法上的分歧暂且不谈,仅就中国学界的研究来说,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中的“行政”是指管理国家政务。当20世纪80年代行政学在中国恢复时,学者们提出:行政管理是伴随着国家而出现的,有政府才有行政管理。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的管理活动,凡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便不属于行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把行政确定为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不仅更符合汉语中行政概念的本意,而且也符合我国宪法对行政概念的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主流观点是把“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行政,是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含义表明: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其他社会组织”,“公共行政学又叫行政学、政府管理学”。(注:曾明德,罗德刚:《公共行政学》,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2)

   80年代前后的西方行政改革,使得公共管理主体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因为我们对公共服务概念的理解大大地扩展了。公共服务不仅包括政府的三个分支(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而且包括非营利部门。所以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成为所有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人员。”(注: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的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中国行政管理》,2000,(11):44.)人们今天所讲的公共管理,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而且还包括社会中那些追求为公共利益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政府管理与公共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模式。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管理在内的全社会开放式管理体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若干配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与之相伴随的“新公共管理”,其实践背景正是各国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的再造运动。

   正因为如此,台湾学者詹中原教授在他主编的书中,加进十分醒目的副标题,即《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詹教授在书中写道:“了解新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一部分。”“无论就理论及实务而言,‘公共管理’均是原本公共行政的典范内涵。”(注:詹中原:《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1.1.)作为特定历史范畴,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究其实质,把“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看成是公共行政学的分支内容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能把“新公共管理”与我们所讨论“公共管理”混为一谈。

   

二、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

   既然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府管理为基本内容的,那末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学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

   正如建立企业管理(学),以此去研究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般规律一样,不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作为管理主体,人们都可以从他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实践中,找出关于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内容。诚然,它也会包括政府管理学的内容。企业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构成了作为研究所有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部分,但它们也有由于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而获得的特殊规律。探求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实际上在传统的行政学中早已开始。不过人们误以为政府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是它的全部内容,而这些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中心”所总结得到的。

   作为独立的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框架是什么?它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框架有何异同?构成它的基础概念又是什么?等等。在编写《公共管理学》教材时,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否则《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会无实质性区别。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但人们已从大量的《管理学》著作中对此非常熟悉。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旨在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同样,公共管理学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它要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它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与操作性很强的新学科。”所以,公共管理要研究如下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公共管理系统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公共责任 公共问题 公共决策 公共产品(服务) 公共资源管理 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监督 公共道德 法与公共秩序 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三、研究公共管理的意义

   在我国,从名义上称之的“行政管理”,而实际上的政府管理(包括政府对自身与社会两个方面的管理)走向公共管理,这确实是理念上的一场变革。从这个变化中,人们容易注重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主体从仅由政府发展到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内的多元化主体;二是政府把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下放给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部分公共产品允许私人企业生产。这些结论基本上属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我们认为,推行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更大的意义是推进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们不能从“政府中心论”出发看待这场变革,而要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互动角度进行探索。具体地讲,现代公共管理要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与利用的力量,建立一套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管理主体体系。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认真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政府权力太大,剥夺了大量应属于社会的权力,造成了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大萎缩,使得在如何发挥政府功能与社会功能方面形成巨大反差。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对应目标,应该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取向,人们对此已有了共识。而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还停留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上,更多地是从政府自身需求安排的,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较好的互动关系。这样,政府职能定位很难跳出自身设定的圈子。不实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就不会彻底。

   社会的共同事务应由社会自身来做。由政府独家包揽一切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并在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由此所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否认政府管理的重要性及在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是错误的,用政府管理代替公共管理也是行不通的。

   

四、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既然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质是政府管理,它与我们所讨论的公共管理是有区别的。而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中,把一级学科定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中包括了行政管理,MPA项目又把人们以往经常译为“行政管理”的一词改为“公共管理”,那末为了防止混乱,又能与国际接轨,我们有如下建议:

   1.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改为“政府管理”,英文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2.把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译为"Public Administration",与MPA的译法相同。

   3.在中文译为英文的过程中,凡涉及到“行政管理”一词时,是否可译为"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或"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而涉及到“公共管理”一词时,均译为"Public Administration"。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为何成立·

《新智囊》:首先恭喜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的正式成立,请两位介绍一下该中心成立的背景和目标·

傅强:在当今企业成长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导致了新的沟通、传播方式的出现以及新的沟通、传播规则的形成,这对于企业、政府等组织而言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帮助企业、政府等组织在品牌塑造、形象管理、危机处理等方面适应新规则,建立新的沟通、传播平台与渠道,寻求新的方式与思路,将是本中心的重要使命。

李志军:新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谋划和筹备应该说近一年多的光景,我们特邀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的常务副会长郑砚农先生为名誉主任,并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沟通管理与传播方面专家、学者以及一线的企业高管、媒体主编为中心的研究员。

成立后的新传播研究中心将以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机构作为主要研究与服务对象,成为该领域致力于沟通管理、传播方面的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研究机构。该中心将积极开展沟通、传播领域的调研、案例研究、社区交流、高校教学、高层研讨、专业沙龙、专题研修等相关活动,并定期出版研究报告、白皮书以及相关图书等研究成果。

“新”在何处·

《新智囊》:我们注意到,新传播研究中心给自己的定位是“新思维、新方法、新社区”,那么,这些“新”体现在什么方面·

傅强:首先,从新思维的角度看,这是中国首个以利益者相关沟通、传播为研究主题的“知行言”合一的学习型组织,是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沟通、学习与创新的社群型的研究机构;其次,从新方法的角度看,中心盘活高校、企业、政府、协会以及媒体、国际研究服务机构等相关资源,通过跨界协作共同研发沟通、传播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工具,帮助企业、政府维护利益相关者,建立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再有,从新社区的角度看,新中心关注管理实践,强化社区建设和国际交流,注重创新以及成果的集纳,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产、学、研、媒”相结合,与跨越不同文化和地域的多个群体建立伙伴关系。

《新智囊》:应该说,聚焦于新传播沟通的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有很多,那么,同他们相比,新传播研究中心的独特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

李志军:社会上确实有很多机构从事新传播沟通的研究和服务,但它们大多是从两个角度做切入的,一是聚焦在技术与体验,二是专注于传播学、广告学 ,而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则完全不同,一是强化管理维度,提升组织沟通管理能力;二是导入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系列理论和方法,建设沟通、学习与创新社区;三是重点关注金融业、上市公司以及政府、非政府组织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状况的改善。

新传播研究中心的特色可以做这样的表述:这是一个共建、共享的、“知行言合一”的学习系统,以共同研修为“学”基本单元、以共同实践为“习”的基本方法、以共建学习型社区为“创新”的平台,通过实践分享、系统反思、共同研讨和共同实践,构建企业家的共同学习。

要做什么·

《新智囊》: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新传播研究中心特别强调国际化和跨界合作,那么,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李志军:为了强化国际交流,中心还特聘了美国Grupp Global Partners(GGP)公司总裁罗伯特·格鲁普(Robert W. Grupp)先生,以及现任IPR主席弗兰克先生为特邀研究员,并展开广泛的国际交流以及项目合作。在国内引进并开展The results for “沟通与公共关系通用规范(GAP VII)研究”共同合作开发GAP研究的中国版本;同时与益普索合作,以“社群调研”的方式,积极推进《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沟通状态的调研》和新传播研究中心的社区建设,共同搭建以“管理沟通”为核心议题和SOCIALSPACE为技术平台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社区,并推动社区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

傅强:作为线下2.0社区,新传播研究中心颠覆了传统的1.0的沟通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基于共建和分享的社区平台。新传播研究中心培训课程,可以是公开课,也可以是一次小型的培训活动,注重体验,强调能力建设,实现大家彼此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第一批会员名单

蔡 芸 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资讯总监

陈宇红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企业传播部总监

丛龙峰 和君咨询管理咨询顾问、管理学博士

崔 立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总经理助理

邓 健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PR经理

丁 媛 易才集团品牌传播总监

董晓凯 福奈特洗衣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

高 超 戴尔(中国)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总监

高若惟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

高 翔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资讯总监

何海华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今日用友》主编

何育萍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公关总监

贾 琼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营销总监

匡冀南 安利(中国)市场总监

李贵忠 天津滨海中商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天津中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 徽 东煤交易副总裁

李锦望 中国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处处长

李素萍 益普索市场调研有限公司Digital事业部资深总监

楼 建 敏睿英才合伙人

马 斌 腾讯公司通讯副总裁

毛江华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PR总监

宁述勇 沃尔沃汽车公关副总裁

沈 健 迪思传媒副总裁

孙胜男 中誉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副经理

覃杏华 中誉资源控股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专员

汤磊磊 IBM(中国)大中华区企业策划传播部总经理

王 磊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 群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利益者沟通专员

王一斐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网络管理部经理

吴晓燕 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徐斯霖 罗斯洛克集团执行合伙人

杨建悦 德勤(中国)公关总监

于喜巍 北京致远协创软件有限公司销售及商业伙伴管理部总监

余 明 ABB(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传播经理

袁 璐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责任编辑

张霄芝 益普索市场调研有限公司Digital事业部研究经理

张晓兴 益普索市场调研有限公司资深总监

郑朝华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党群工作部部长

“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第一批讲师名单

董晓凯 福奈特洗衣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

高若惟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

高 翔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资讯总监

何育萍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公关总监

汤磊磊 IBM(中国)大中华区企业策划传播部总经理

第8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9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公共关系理论 学理规范 多元化文化

到2009年公共关系职业化已逾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美国公共关系研究者普遍认为公共关系的演变至少有四个趋势:一是大机构的增长以及他们对于公众责任的认知与公共关系传播;二是社会中利益团体不断增加的变化、冲突和对抗与公共关系渗透;三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民众自我意识的提高对公共关系的期待;四是全球民主的推进与公共关系日益结合。随着公共关系实践的发展,近年来,超过2000个新闻传播项目里设立了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项目,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成果也显得集中和突出。

一、基础学理规范研究

在公共关系基本学理规范上。美国的学者更加注重的是与现实工作紧密联系的规范问题研究。

1 社会责任规范研究

20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企业规模缩小、兼并浪潮等影响,导致企业员工和领导者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和信任鸿沟。一项研究发现,在21世纪,如果员工接受了自己领导者的道德标准程度越高,在商业活动中员工出现忠诚危机的事情就会越少。企业道德越来引起关注的标志就是“内部行为准则”的增多。包括“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在内的“内部行为准则”如同“企业政策”、“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经营哲学”一样在最近几年备受关注。在现代社会里,企业社会责任(CSR)就像其它的管理制度一样受到重视,社会责任触及到了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在21世纪,美国公众已经明显地不愿意宽容他们选出来的政府及领导人做出不道德的行为。2009年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再强调:政府中的道德要求将会变的如同选举者要求代表必须诚实、可信赖、有道德一样的重要。美国公共关系实际上在引领成员道德观念方面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其中行业标准的准则就是一个典范,它以追求公共服务和道德行为的高标准。

2 公共关系调查

所有的公共关系计划和措施都开始于调查研究。无论是马斯顿的RACE公式,还是ROSIE六步法都开始于调查研究,公共关系都需要有足够的资料作为基础。换句话说,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公共关系专家需要分析受众,权衡利弊,调查研究已经成了现代公共关系最关键的第一步。

3 公共关系管理

近年来,美国公共关系作为一个管理系统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传播学家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边界角色。也就是说公共关系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脚在企业内部,一个脚在外面的公众。公共关系人员帮助企业开展内外传播,公共关系学家也成了系统管理者,他们要处理的关系,具体包括:“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企业内部问题的创新性措施”、“具有战略性思维”、“情愿去测量公共关系结果”。正如格鲁尼格和亨特所指出的:在企业公共关系系统中,企业管理者必须正视企业自身各要素的冲突。

4,公共关系写作

当代著名的美国公共关系学家弗莱士提出了可读性模式,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只要按着他的方法来写。他认为只要写作者尽量使用简单的词语,传播将更加有效,接受者将更好理解。他给出了七个建议:一是缩减句子;二是可能的时候离开严格语法;三是运用代词;四是使用简单清楚的句子;五是一段一个意思;六是运用读者理解的语言。另外还要记得一些规则:诸如避免“大单词和附加单词”、“陈词滥调”、“拉丁文”;语句要“明确”、“积极”、“简单”、“简短”、“可信服”、“可理解”。

5 危机管理

无论什么时候媒体与公众最关心的都是危机公共关系,帮助解决危机是公共关系最终的任务。明智的管理者不仅看重公共关系在危机时的作用,也看重在一般公共事务中的价值。很多美国公司在高层已经建立了问题管理职位,任务就是帮助公司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在20世纪的后几年,社会上充满了危害个人和组织的严重事件,从歧视到企业规模缩小,从环境问题到能源问题,问题管理在公共关系领域就变的重要起来。2001年9·ll事件的出现,更进一步推动了危机管理的研究。

二、公共关系7传播研究

传播是公共关系中核心要素。公共关系与传播的研究是当代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的基本性内容之一。

1 公共关系与网络

进入21世纪,公共关系领域没有什么比掌握网络更加重要的了。四个美幽人中有一个人都在使用网络,一半以上在家里上网。网络迅速成长,每天上网的人数都在增加,页面的数量由1992年的几千到现在的5000多万个。进入21世纪,网络变成了快速增长的强大的传播工具,也变成了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工具:

2 公共关系与传统媒体

当提到公共关系实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想到宣传和新闻媒体。尽管公共关系的学生和实践者都知道公共关系意味着更多东西,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公共关系就是宣传,媒体和公共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进入21世纪以来,大众媒体遭受到了许多新的传播方式的挑战,比如说交互电视和互联网络,大众媒体和公众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既要保持原有受众又要赢得新受众,媒体记者和编辑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3 多媒体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意味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开展传播活动。消费者不会将推销材料、报纸广告或者社区责任分开来看,他们把全部整合起来来对服务或者企业做出评价。随着整合营销变得越来越流行,传播者需要学习营销、广告、销售等等所有的技术。进入21世纪,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性营销形式。电视购物、产品植入电影等形式开始流行开来。

4 对内公共关系传播

美国学者认为,当今公共关系领域最难的部分应该是对内传播。自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企业开始减小规模、兼并、裁员,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员工已经变得多疑和冷淡。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更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产生了巨大鸿沟,这样的鸿沟从来没有如此之大过。在应对金融危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过程中,对内传播的意义就变得尤为深远。现实的美国公共关系界,对内传播自然成为公共关系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三、公共关系与多元文化研究

据美国普查局报告到2050年,亚洲、拉丁美洲,南非洲的人将会占到美国总人几的47%。一直以来妇女被认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事实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进行有效传播已经成为公共关系的一个挑战。

1 公共关系与多元化人群研究

在公共关系与多元化人群研究中,美国学者非常关注的群体主要有:(1)妇女群体。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公共关系领域,并有一些逐渐进入领导层,在公共关系专业出现女性领导只是时间问题。(2)非洲裔美国人。美国25个大城市的存在大量的非洲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和亚洲人。非洲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过去的几十年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奥巴马当选2009年美国总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非洲裔美国人的地位提升和对美国社会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奥巴马总统4年的任职将不断扩大和强化。(3)拉丁美洲人。同非洲裔美国人一样,拉丁美洲人同样在美国大城市占有很大的比例。(4)同性恋、老龄化、以及其他的群体。20世纪的最后几年,美国的主流社区开始进入多元化的因素。其中一个就是同性恋。由于生育高峰期的影响。美国出现了老龄化的现象。公共关系专业必须对这些现实情况保持敏感度。

2 公共关系与消费者研究

进入21世纪,很多公司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公共关系。消费者在新世纪对于误导性广告、包装和商标的滥用、质量和安全的失控已经不再宽容。不管今天是否以消费者为下,他们需要的是品质和服务。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故而消费者公共关系关系在企业中变的尤其重要了。

3 公共关系与政府研究

随着21世纪的来临,政府官员必须注意到媒体的影响,尤其是公众意见。在美国总统中,肯尼迪总统可能是第一位认识到这一点的,他创建了一个新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媒体比以前更加的重要。政府中的公共关系人员将政府活动、任务等传递给社会大众。1990年美国个人管理办公室统计,在政府中有将近15000个与公共关系相关的工作职位,其中包括4000个在公共事务中,2000个在写作和编辑,1000个在技术编辑和写作,2000个在处理可视信息,3300个在处理国外信息,2000个为编辑助理。政府的公共关系组织主要由以下机构构成:(1)美国信息机构。美国信息机构是一个独立的美国事务机构。美国信息机构的目的是的传播美国的文化。美国信息机构用到的传播技术工具有广播、电影、电视、平面媒体、刊物、展览、图书、教育以及电子信息。(2)政府部门。联邦贸易委员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成立,并成为最活跃的政府公共关系信息传播者。其它的政府部门同样在公共关系上有很大的投入。比如防御部门,主要是空军部门等等。(3)总统。里根总统也许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总统传播者,他在电影中,电视中都有传播经验。乔治布什并没有想他的前辈那样善于传播。克林顿同样是一个有技巧的传播家,特别是在个人层面。(4)总统的新闻秘书。许多人认为总统的新闻秘书是第二难的职位。新闻秘书是管理机构的主要公共关系发言人,他必须将政策和总统及管理层的计划告知于大众。

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商业社团、基金会以及各种组织游说政府的人员数量由1976年3000人上升到了今天的40000人,在美国游说变成了一个大的工作。但是游说者到底做什么?游说者的工作实质就是告知和劝服。与被游说者的接触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拥有正确的信息。近年来,特别有效的是运用基层游说,这种游说的目的是动员地方议会成员与普通大众写信、打电话、发传真来促成国会的立法。

四、公共关系与法律

随着美国进入21世纪,没有人怀疑公共关系必须成为律师在申诉时要预先考虑的事情。律师告诉你必须说什么,公共关系专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近年来,美国法庭中的被告从体育明星到广播电视主持人再到美国总统,许多人都认为他们应该被判定是有罪的,但结果是很多情况下恰恰相反。所以公共关系专业开始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来影响民意,最终影响法律的结果。美国的法律和公共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主题。

1 公共关系与第一修正案

对于法律和公共关系的所有讨论都起源于第一个修正案。正如这些小冲突所显示的,解释第一个修正案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一个人的下流解释有可能是另一个人对于艺术的解释。尽管第一修正案有持续不断的挑战,但是美国人继续享有演讲和表达的权力。因为第一修正案居于传播的中心,防范它是公共关系专业的第一责任。

2 公共关系与内部贸易

每一个公共关系专业人都要知道监管企业的法律。医院的公共关系人员者要清楚如何开展医患关系管理,在非盈利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要明白监管捐赠者和接受者的各种法律条款与规定,在特定行业工作的公共关系人员要明白特定行业的特定法律。

3 公共关系与道德法律近几年在美国社会上对于不道德行为的法律使用已经很频繁,遗憾的是,公共关系实践者在几个知名案件中都成为焦点人物。比如说,1988年,前白宫政治总监和传播负责人诺夫斯格(Lyn Nofziger)被监禁90天并罚款30000美元,因为他违反了政府行动的联邦道德标准。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在政府中游说者的所造成的,当然,政府官员辞职后成为对政府官员游说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那些控制和试图影响别人的人将会受到更加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检查他们是否在遵守道德规则,是否在法律范围之内开展活动。

4 公共关系与隐私法

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对于公共关系专业也有很多意义。隐私法,特别是涉及到被媒体诽谤中伤的法律常常是可以引起好奇的。如果有一个名人加入其中,就更能引起好奇了。一般来说,普通人群的隐私在法律保护之下,但是一个名人的隐私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了。在公众心目中,名人不应该存在隐私,因为属于公众人物。但是,这种公众理念又与法律的精神相违背。

5 公共关系与版权法

版权法给作者提供基本的、自动的保护。无论稿件是在版权办公室注册过还是曾经发表过。版权法保护四大种类的作品:“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舞美作品”等等。但是,在一些方面版权法保护不了的:例如“广告语”、“图表”、“想法”和“概念”等等。

6 公共关系与网络法

进入21世纪,网络给立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通讯端正法(CDA),1997年夏天,最高法院宣布CDA有悖宪法。这个决定标志着最高法院开始将第一修正案的原则向网络领域进行延伸,来面对媒体的法律。

7 公共关系与法律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