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

第1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成本结构;投资结构;绩效导向型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3-0038-02

一、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对道路交通设施、供水与供气设施、供电设施、农村通信设施、绿化及环境卫生设施、防灾等设施的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逐进实现主体的多元化,内容日益丰富,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等方面。但是农村的公共事业相对城市的公共事业还有很大差距,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意识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也广泛吸引民间资金和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改善,很多村庄通了公路,部分村庄进行了电力改造,还有的铺设了自来水管等等。但是政府建好这些设施以后,很少派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村民也无心去管这些“公家”的东西,即使有心,也不一定有这个技术和能力。所以没过几年,水泥路就坑坑洼洼了,自来水也不来水了等情况,部分工程因年久失修和管理不善,已不能使用。所以在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及公共设施的受益者都缺乏对管理意识的情况下,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这种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状况急需改变。

2.缺乏对公共事业经费的成本核算

公共事业管理最重要的职能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事业首先要注意公平性,但在公共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效益,进行成本核算,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公共事业费用的使用效益。但是,当前一些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只讲投入,不管产出,不问效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大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劳民伤财,不仅造成了政府公共财政的紧张,也使得民众的满意度下降。

3.公共事业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设施。许多大城市的公共事业都发展的很快也很好,市民的生产生活都很方便。但是,农村的公共事业远没有达到城市的水平。这主要是由国家对城乡公共事业的投入比例的不同造成的。如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3万亿元,而中央财政用于同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六小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约为293亿元,尚不足财政收入的1%。与此相对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万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2万多亿元。农村公共事业资金的投入远不及国家对城市公共事业的投入。另外,很多农村的公共事业投资管理都集中在对生产设施的管理上,如道路交通、供电、通信等方面。公共生活设施一方面很缺乏,几乎没有投资建设如饮用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一方面也出现没有人管和维护的现象。这样更加造成了农村生活公共设施严重缺乏的局面。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原因分析

1.政府缺位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

提供公共物品本应该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同时也是其存在的合法性的体现。但是在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指导下,基层政府把发展经济置于首要位置,一切工作围着经济发展这一个主题,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把科教文卫等事业置于次要地位,甚至被忽视。由于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比较小,如2001年对农业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是993.4亿元,仅占全国公共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6.8%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基层政府就更不会在如何改进公共事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及完善管理体制上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2.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是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直接原因

一些基层政府还因循守旧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治理模式,固守于压力型行政的旧思维。传统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体系主要是确立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的客观责任,用以抑制管理人员作为人的恶的一面,但却没有发挥管理人员善的一面,甚至会把管理人员拉入到使他满足于履行最低限度的责任中来。这样一方面农村社会就不可能培育出其内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公共事业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抑制管理中和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践。

3.农村的特殊性是公共事业管理落后的客观原因

农村居民居住点分散且居住点的人口也不多,很多公共设施不能获得规模效益,这不仅制约了公共设施的发展,也给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有些公共事业实施例如学校、邮局等往往是在若干个农村居民点共享一个,而不可能每个居民点一个。这样容易造成管理的范围太大、管理人员不够、成本太高等问题。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不容易达到城市的一般水平。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税收额减少,农村公共机构的保障能力的下降,有的公共设施会逐渐衰败,还有的公共设施甚至被管理部门撤消或遗弃。

三、完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措施

1.增强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意识

增强管理者及村民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的正确认识,是搞好乡镇公共事业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是其本职工作之一,没搞好就是渎职。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任务,必须要搞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充分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工作中应该要有战略意识、全局观念,还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村民作为公共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也应该认识到农村公共事业是与自己的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没有公共设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民生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有整个农村的现代化。

2.准确定位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功能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关系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为了更好地履行其管理职能,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公共事业内容广泛、复杂、差异大等特点灵活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既可设立综合管理机构,又可以设立专业管理机构,或者设立管理协调机构。并且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要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做自己应该做、能够做的事,并全力以赴把这些事做好、做实,而不要去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更不能扭曲政府的公共事业管理行为,把公共事业管理变为有偿服务,防止与克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方式复杂化”,“领导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公关就是行贿”等现象的发生,真正让民众满意、高兴。

3.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呈现出“投入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效率偏低,没有成本核算意识。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应转变“投入型”这种单一管理方式,必须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要建立绩效导向型的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的过程中应科学选择绩效评估的方法,并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运用。如可从县乡(镇)政府工作业绩、成本及其内部管理等维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在设计子指标的时候也应该多方面考虑。如在管理业绩指标体系的构成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发展指标,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业绩指标;管理成本指标体系应包括内外部成本指标。评估指标,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使指标成为一部分人获取私利的工具,应该保持公正性。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可由适合所有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也是所有县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所必须评估的通用性指标和具体实际所特定的个性指标即特色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的效能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普遍比较低,为了更好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该整合农村的各种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必须提高管理效能。我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及支出额在1800亿元左右,但在补贴方式上主要采取“暗补”,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贴给农业生产者――农民,而是补给了中间环节,农民受益不多。这样原本很有限的资金都没能够很好的用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上,严重阻碍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降低了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必须面向农村的生产、面向农民的生活。保证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对农民的援助落在实处,提高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援助效能,让农民直接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目前,我国各地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效能农业转变,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必须要增加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切实的实惠;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使农村公共事业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5.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就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入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对农村公共事业先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类别确定市场化的程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利用的效率而且可以促使农村地区公共事业由高度集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由管制转向服务。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3]韩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N].人民日报,2006-02-13.

[4]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姚靖.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4).

[6]张勤.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7)・

第2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财政制度财政政策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已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民办非企业组织迅速发展,社会团体空前活跃,传统体制下财政独家供给资金、政府垄断社会事业的局面已经打破,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政府财政关系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事业资金供给初步实现了多元化。事业单位除接受财政拨款外,还有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医疗等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以及社会捐赠收入等等。二是公共事业投资主体由政府一统天下转向以政府为主、多方投资并举的格局。近年来,民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迅速发展,既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又减轻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三是运用财税政策工具促进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包括对向企业转制的科技型事业单位给予减免税,对向社会公益事业机构捐赠的组织和个人在所得税前按比例或全额扣除等等。四是改革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事业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8年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与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了行业财务管理规章。

但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在公共事业机构与政府财政的关系领域,突出的问题有:

1事业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依赖程度高,财政负担沉重。目前政府财政仍承担着国家公共事业资金供给的主要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民间投资还处在补充地位。

2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过宽,超越了公共财政职能。目前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供给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体制下的基本格局,政府财政仍然承担着相当部分应由企业、个人通过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如非义务教育、非公共卫生支出、开发性科技费用、新闻出版等等,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公共事业服务也存在包揽过多的问题。而应由政府保证资金供给的公共物品服务,如义务教育支出等等,面临着诸多问题,成为诱发乱收费的重要原因。

3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监管需要加强。建国后,我国对事业单位资金的供给方式,主要采取由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拔款管理方式。全额拨款单位收支都纳入政府预算统一安排,差额预算管理包括定向补助、定额补助、差额补助或上解等形式,1996年以后主要实行差额管理。上述资金供给方式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在建国初期各项社会事业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这种资金供给方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如资金供应缺乏竞争机制,容易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监督乏力,浪费、截留、挪用等现象较普遍;未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等等。根据建立现代公共事业组织的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编制部门预算,需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预算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公共事业单位资金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4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所需要的配套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还需要相关财政政策的支持。

第一,对公共事业组织本身的税收减免政策。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法条例及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减免税政策,但从现行税收制度分析,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有:(1)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团体登记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的界定,与对上述单位普遍开征企业所得税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2)现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不分、法人制度不完善,使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效果。(3)有的税收政策还不够详细、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第二,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向公共事业机构捐赠的税收政策。从现行税法的有关规定看,我国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比较宽泛,有利于鼓励向社会公益机构捐赠,促进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1)没有区分公益性和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根据国际税法惯例,对互惠性公共事业机构的捐赠不应给予税收优惠。(2)对可接受捐赠的机构没有具体界定,难以区分其营利性与非营利性。(3)对部分机构捐赠给予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优惠不一定有利于鼓励经常性捐赠,也不利于体现对各类公共事业机构的公平待遇。

第三,公共事业服务的公共定价问题。随着对一部分公共事业服务实行市场化、民营化改革,公共服务的定价难度大大增加,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复杂。政府不仅要根据公共服务需求、财政收支状况等因素制定政府的公共定价政策,而且还要明确公共定价的程序、方式、监管等制度和措施,在这一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5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但改革任务仍十分繁重。突出的矛盾有:(1)政事不分、行政化管理的基本格局没有突破。事业单位对政府依赖性强,有关业务活动仍受政府直接干预。(2)事企不分,其行为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不完全吻合。一些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土地以及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从事经营性活动,收益除部分用于事业发展外主要用于职工福利支出;有些单位还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且屡禁不止;有的事业单位的公益与经营性活动界限不清,等等。(3)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有的教学、科研机构在第一线工作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少国有企业、党政机构的分流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

二、构建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

根据公共财政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构建中国现代公共事业制度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

(一)以公共需要为准则,重新界定公共事业类别,建立法定分类体系,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是否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事业单位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废除这一制度。其出路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对现行事业单位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主要由政府直接供给,如国防、法律制度等等,而准公共物品则主要通过设立或资助公共事业机构来提供。公共事业组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类:

第一,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性质,可划分为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提供的服务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是纯公共物品服务,如公共图书馆等;准公益公共事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既具有一般私人物品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如高等院校等;而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是接受政府委托,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的同时又承担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这种划分的实际意义,首先,明确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的边界,对现行事业单位体制重新进行分解和归类。应由政府承担责任的,由财政供给资金;而属于企业性质的,逐步推向市场。其次,明确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由财政保障其资金需要,同时也鼓励民间机构兴办此类组织,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而准公益性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根据政策需要和财力可能,只承担部分资金供给任务;对承担一定行业管理职能的公共事业组织则严格控制,谁委托就由谁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按公共事业组织提供服务的领域,参照联合国的标准和一些国际学者的分类,结合我国国情,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公共教育事业组织、公共科技事业组织、公共卫生事业组织、公共文化事业组织、环境保护事业组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组织、宗教活动组织、商会和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组织等等。

第三,按法人性质,可将公共事业组织分为社团法人和公共企业法人。社团法人包括公益性社团法人和互社团法人;公共企业法人可分为纯政策性公共企业和以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主的公共企业。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凡享受政府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公共事业机构,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以保障有关优惠政策真正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

以上述公共事业组织的业务性质和法人制度为主要标准,建立我国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事业组织分类体系,为政府各项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二)改革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推动公共事业组织健康成长。

公共事业机构提供的服务,有的不能进入市场交换,不能以货币方式体现其的价值;有的只能部分进入市场,但其收费与成本支出之间是不对称的。公共资金的供给方式要保证事业组织发展的资金需要,努力调动其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服务。

1建立竞争性拨款机制。某些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一定直接拨付给具体单位,可采用项目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使用机构,如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投资等等。通过竞争性拨款机制,引导公共事业机构努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目标,严格遵守公共财政制度,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要。

2建立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事业机构,不一定全由政府举办,对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兴办的这类机构,经审核凡符合政府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组织标准者,政府可给予一定补助,既支持有关事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又不形成财政拖累。公共事业财政补贴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目前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依靠政府举办、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效率不高的状况,在各类公共事业组织中引入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

第3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7-0021-03

一、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个基本命题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

内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的管理导向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形势和相应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仍存在许多争议[1],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交叉性是否过多,公共事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否有区别,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否具备存在的现实依据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产生了两个自然而然的追问:一是地方性高校是否应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如果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地方性高校应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两个追问构成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大命题,如果不加以厘清,则会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思路不清、机制不畅。

对于第一个命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民生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向,强调服务、注重变革、讲究快速回应、要求敏捷应对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致力追求的目标,这些新形势和新变革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来推进和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并且要大力地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是我国政府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二个命题,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更应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他们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解决地方政府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适应变革、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现代管理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往“通才”方面进行培养,使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可见地方性大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但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涌现,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方性大学如何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适应地方公共管理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地方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定位模糊。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很多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管理实践,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授课环节上,教学方法单一,不少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设置[3]。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鲜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主次不分,方向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考虑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突显地方特色、区域特色。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较多,实务应用型课程偏少,这与当初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偏离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方向,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4],忽略了专业的特点与属性,更忽略了专业本土化的需要。

(四)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对实践教学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本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很好掌握。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多数地方性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即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相当欠缺。囿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只是灌输一些管理理念,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一些学校认为抓实践没必要,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抓。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非常外行的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不用建实践教学基地,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无非是找一间教室买些电脑教学生用些办公软件。殊不知,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验和实践建设要远复杂于管理学其他专业,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决策剧场、荷兰莱顿大学的危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国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年6月2日建成的高清晰、高性能、8通道、立体背投、无缝连接、240度弧幕的电子决策剧场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实验教学基地。再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习现状也不容乐观,一般的地方性高校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加集中实习的方法,即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院系推荐相结合,但这种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学生自主联系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难度颇高,而院系推荐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三、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化发展的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

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曾把我国的地方高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学研究型、综合性的高校,包括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和“省部共建”高校;第二类是应用型、专业型的高校,除了一部分是一本类院校外,其余大部分是二本类院校,普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第三类是职业性、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和专业型高校,即高职高专和三本院校。由于地域、办学历史、既有资源和国家支持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以及适用的条件寻找特色路径突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办学瓶颈。

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唯一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地处国家西部开发“10+3”范围民族地区的高校,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高校,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性大学,学校一直围绕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确定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眼睛向下”的办学思路和办“平民大学”的理念。办学50多年来,学校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10000余名,办学成就得到了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基、曾庆红和贾庆林等同志的高度评价。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便是在学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指导下开办的应用性专业,该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招收了十届学生,毕业学生近800人。该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改革创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选用和使用、实践教学活动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效果突出。

(一)明确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将专业发展的目标确定为:以贴近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与民族地区现实发展与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龙头,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手段,以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培养政府与非政府公共部门管理与服务、民族文化管理、社区管理、公共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辅助,大胆实践与创新,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创造出一个集边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为一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二)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为适应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需要,对承担的大部分课程进行了重构与更新。在课程设置中更加突出能充分反映时代与区域需求的课程。如“公共危机管理”、“地方政府管理学”、“社区管理”、“物流管理”、“地方自治与治理”、“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公共管理与地方治理及社区管理的实战能力[5]。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针对教学和就业环境的区域和民族特色,教研室着手设置“武陵山区公共管理”、“民族政治学”与“少数民族文化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这一特定区域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原来采用的讨论式、启发式和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参与式、研究型发展,鼓励教研室成员运用多方法教学,将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兴趣作为未来教学的主要导向,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和学习。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基础理论、传统理论,却忽视当代前沿管理理论的状况。一方面减少课程的陈旧内容,大胆使用更能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新发展与新要求的内容;同时去掉一些过于陈旧的传统课程,增设“武陵山区公共管理”、“物流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更能反映当代公共管理新发展和区域需要的课程,以提升学生从事基层管理的实战能力。打破原来主要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授课的方式,鼓励任课教师同基层政府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开创专业教师与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协同授课的教学方式[6],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担任一定比例的专业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管理能力。

(四)积极探索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方面坚持传统的“基地”式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学校的资源,努力开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在湘西自治州就精心选择了若干个教育实践基地,比如,州文化局、州委宣传部、州民政局、湘西吉凤工业园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实践模式,比如,除了要求学生“走出去”,还积极邀请一些一线的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到课堂上来亲自作报告、谈实践,让学生“足不出户”就感受了实践中的管理。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

结合武陵山区旅游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我们成功申报了财政部专项资金并以此为依托建成了“文化产业管理综合实验室”。同时还组织多名学生参与湘西州、吉首市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方面的调研、规划活动,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升。

自2008年推进专业特色化发展以来,该专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09年由该专业教师担任副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国创新规划系列教材《管理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使用,另自编了《公共行政伦理概论》、《武陵山区公共管理》多本内部教材;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7项;获得各类教学成果奖6项;专业教师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优秀教研教改论文14篇。学生获得2010年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赛伯乐杯第二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优胜奖入选双百强1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教育厅颁发的优秀奖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教育部颁发的优秀作品三等奖各1项。

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和建设的研究,积极探索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区域性地方高校积极应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之表现,更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争议中迈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地方性高校唯有充分挖掘自身区域优势,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区域化、特色化、创新化的发展道路,才能赢得机遇,走出困境,迎来春天。

参考文献:

[1]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原则及其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9).

[2]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3]张晓燕.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民风,2008,(12).

[4]胡晓璐,胡泽平.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课程设置与价值诉求――河南省33所高校专业设置的对比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11,(1).

[5]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6]蒋辉,肖旭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10,(2).

收稿日期:2013-11-16

第4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49-03

在我国,相较于其他成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还是一个新兴专业,主要培育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及应用等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公共性、应用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多个特征。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但其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因此,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针对性不强。综合多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大多数高校均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写进方案之中,并原则性描述了公共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表述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行业需求和岗位群定位缺少规定;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没有被细分;三是对认知、知识、管理、技能等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未被量化;四是能力培养目标从结构上看逻辑混乱,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

(二)组织不规范。随意性明显。一是部分院校尚未建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或未赋予机构实践教学管理功能,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教学现象。二是实践教学普遍缺少制度规范和保障,表现在教学学时占总课时比重普遍偏低;实践教学课可上可不上,实践教学活动可开展可不开展,实践教学成绩可多可少、标准不一;教学环节缺少监督、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评价缺少依据等方面。

(三)流程管理失控,形式主义突出。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形式主要有课程实训、假期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是在这些实践项目的实施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共部门财务、地主政府行政、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计量分析、公务员考试等模拟系统与实训平台,课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二是多数学校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但学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无基地实训、无导师指导、无过程监督。三是假期见习与专业实习雷同,无统一部署。四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虽然也安排了指导老师,但学生迫于就业竞争压力或要准备考研,很少真正用心独立构思和创作,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指导老师有苦难言。

(四)体系紊乱,缺少系统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多所高校虽然开办该专业时间不长,但大都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设立组织机构、设计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到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相关院校均做了大量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成绩显著、效果突出。同理论教学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条件的差距都还很大,更无法同其他如工商管理、师范类专业相提并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实验中心、实践基地、经费支持、平台建设等硬件建设滞后;二是制度、规章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软件建设没有跟进;三是已有资源整合度差,缺少有效统筹和整合,效率较低。

(五)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二、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四、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T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控力度,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程跟进。四是注重考核公正、合理、规范。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顺应变革,实现能力和角色的转换,变单一理论型师资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此,一是要将现有的专职教师纳入到实践教学改革的体系中,通过交流、沟通、讨论,统一大家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确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专职教师可在暑期参加适当的管理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三是聘请一批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四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访问学者。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12035);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第5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区别与联系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属于管理学学科范围内,具有管理学的共同特征,能够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又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了解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有效防治二者管理主体与客体错位问题。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2]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内,二者在管理本质、管理领域、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问题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政府;职责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如何快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主导服务型政府的伟大目标。积极推进政府部门自身的建设与改革。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中国充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与重大任务。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对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从以往的执行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的重大转变。在此之前我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曾通过了《决定》:就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过全面的全面部署,文件中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这两项职能所关系的都是公共管理范围,这就能明确在构建中服务型政府要重视和关注政府部门公共管理方面的作用与方法。

所谓公共事业就是为卫生、教育、体育、医疗及科技技术等各个领域提供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的社会活动。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对上述的这些领域提供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监督。按照行政管理学有关政府职责的描述。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职责即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所谓社会公共事务就是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的相关事务。社会公共的需求涉及包括了社会得整体需求和社会成员所需求普遍的个体需求。从满足公共需求的角度论述,完全的公共物品及满足社会成员共同所需求的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就是满足社会成员普遍所需求的公共物品。很明显,按照行政管理学中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公共事务和职责的规定。需要供给纯公共物品就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供给准公共物品也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必须提供纯公共物品没有争论。所谓争论焦点只是在于政府部门是否供给准公共物品。但实际上,只就提供准公共物品这个问题来说,不管政府部门采取何种的形式与办法来供给准公共物品,也不管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实际效率怎样。政府部门都应该承担提供准公共物品的责任。政府对准公共物品供给的好与不好是一回事,效率高低是一回事。由方法论来分析,政府供给不供给准公共物品又是另外的一回事。我们不能就政府所供给准公共物品有着不足就否定政府供给的准公共物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总结上文所述:在公共事业的领域。不管是供给纯公共物品还是供给准公共物品。均是政府部门所要完成的基本职责。这表明政府部门就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了解了这些我们知道政府部门的重要性,接下来就要知道服务型政府实施与转变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阐述一下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就是指在全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在“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理念指引下,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遵循公民的意志组建起来。以服务公民为根本宗旨,努力早日实现所规定的服务职能并且承担着相应的服务责任所建立的政府部门。服务型政府的突出特点在于特色方面服务型,它所表达的服务不是简简单单的让政府部门从事社会管理背后服务的工作范畴内;而是从以前的、官本位、政府本位、计划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市场本位、民本位彻底变化。众所周知,要达到政府部门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目标,要从无限大包大揽型转向有现在的干预型的变化;而且,依靠相关法律的政策手段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加理性和切实有效。这中间有两个重要特色,下面阐述如下:

1、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中心思想,重中之重就是“服务”

服务型政府在社会中的主要是以服务角色出现,但是与此同时也可改变传统的执行性政府部门的传统形象,将不再是社会各个事物,各个方面的具体实际的政策的促进与政策的制定者,他们的任务将转向在发挥在公共事务中的服务工作与引导工作的职能中。

2、在公共事业改革中组织者的职责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共事业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建国初期所经历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完全掌握公共事业的实际情况由于不能适合国家的国情,社会发展的需求。公共事业势不可挡的改了革。因此,切实需要政府部门承担完成公共事业、公共管理相关的改革的组织者的职责。

政府部门几人作为公共事业与公共管理的改革的组织者,就要大力有效的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变。前面提到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部门曾出资建设了大批的卫生、体育、医疗、教育等等事业单位。从政府部门的职能角度来讲,政府事业单位承担着政府内的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事业单位自然而然的成了政府机构的延伸单位。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升入,政府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与此同时也是公共事业与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部分。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改革所关联社会的众多领域跟方面的利益。政府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在政府的组织下实施进行。政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组织部门,一方面要尽己所能的将一部分事业单位从政府组织中分离出来。让其转变为非政府性组织。要实现相关事业单位的利益的调整与身份的转变;另外一方面就是政府部门一定要坚持做到让政府办的事业单位要尽可能的办好。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更快的实施政府部门在公共事业、公共管理领域的职责,尽可能的满足社会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

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包括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制度。按照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全国人大知道的法律章程并想国家有关机关部门输送管理干部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的。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领导主体,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党的纪律,跟随党的道路。在贯彻落实党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方案中,尤其是实施党关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部署上,更加坚持党的领导,以早日实现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它[J].政治学研究,2001(3).

第7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我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展开的,发轫于改革开放与海外借鉴,发展于学科整合与东西方管理文化交融。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

(1979-1988)我国的公共管理学是从行政管理学科发展而来。行政管理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2年院系学科调整后渐被取消,1979年改革开放后开始恢复和重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表现在体制不适应、功能不适应、人员不适应、程序不适应、规范不适应等各个环境。如何解决纷繁复杂的政治与行政的交织问题,迫切需要行政管理理论的指导。1982年,尘封近30年的行政管理学科得以恢复。在学科定位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缺乏明确的学科范畴体系,研究与教学领域相对较窄,主要偏重于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和公共管理一般理论。在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和企业等基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经济民利,实现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充分调动了地方、企业等基层和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但是“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等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又积淀在行政人员的心灵深处,制约着其现代行政人格的塑造。”

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协同改革,着眼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个时期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行政管理问题,研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以参加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发管理工作,强调学科建设要为政府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国家强调培养人才的国家任务导向。首先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设置了行政学或行政管理二级学科,学科师资队伍基本从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中吸收进来,尚未有独立而成熟的教学研究队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社会亟需一大批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许多专业处于多样数量、分散化建设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恢复前的一些学科,如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等,行政管理学以试办的身份划归在政治学类下,而卫生事业管理属于管理门类;新建一些学科专业,如医疗卫生管理等等,但这些专业归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一些综合性、单科性高等院校如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也相继设立了行政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面向全国招收适量的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到相应的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许多高校在专业教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学科定位、师资、教材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基础不牢,理论体系单一、重复,对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转轨时期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由于学科刚刚起步,师资基本都是从其他学科“转业”到公共管理研究的,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也做得不够,存在理论指导性不强、学科应用性缺乏等问题。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

(1988-2005)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只是刚刚起步的话,90年代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则进入了平稳过渡的阶段。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此后,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行政管理学会。至止,中国的行政管理研究与教育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已成为显学,重点关注体制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总结公共治理的实践经验,实现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的法制化,而公民有序参与治理模式与专业化政府的形成,使得公共管理学科面临大量的对策性研究课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引进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却没有实质上的定位,不仅因为我国学者对公共管理的研究理论、方法多是借鉴国外的,而且学科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仍未完全自立,难以形成学术争鸣的良好局面。但公共管理学科向纵深发展的势头强劲,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院系如春笋般设立,师资队伍、招生规模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扩大。

第三次修订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实施后,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公共管理类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本科专业,并设立了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在内的五个相应的研究生学位,进一步加强专业整合。在2004年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原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四个二级学科上,增加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等七个二级学科,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研究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原来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部门办学体制和单科性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决策、管理、经营人才不仅数量短缺,更主要是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近几年来由于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呼声日益扩大,在全国许多高校设立并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需求出现饱和。2001年开始的MPA教育适应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的需求。但此时公共管理学科开设的课程多集中于行政管理范畴,对学科的理论内涵、方法论、学科专业间内在关系尚未明确,许多专业依然在原有学科的带动下进行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不能涵盖当前公共管理改革的实际要求。而且,高校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薄弱,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上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专业混同,教学方法和条件难以适应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

(2005至今)2005年被认为是中国的改革攻坚年,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我国在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时期围绕如何优化与提升问题开展研究,公共管理学科由原来的数量规模扩张转变为注重内涵质量发展,公共管理的学科社会建制日趋成熟,公共管理学科的博士点、硕士点和本科专业的增长相对放缓,学科专业设置强调内涵发展,重视社会需求的适应性要求,紧抓人才培养质量。

在学科建设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侧重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出发,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新闻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并对社会的组织与活动方式的结构转变进行研究。根据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公共事务、工商管理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同时保证对这些概念的使用与国际接轨,从而利于不断增强的国际学术交流。但是如何在实践基础上增强公共管理知识生产者的理论创新能力、如何解决其二级学科整合与分化等问题依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实践表明,当前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和定位问题在研究中逐渐明确,跨学科性、多学科的视角成为支撑公共管理学科走向成熟的综合路径,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按专业领域分类进行研究成为发展趋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科学设置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努力形成综合性管理人才所需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包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内的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迅速扩张,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开设专业,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显著增强。

但是,这些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经常发生重叠与错位,人才培养过分重学科知识传授轻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真正深入公共部门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训练,使得这类专业毕业生之间核心竞争力日趋隐没。虽然全国设立了大量的公共管理类院系,但除行政管理学外,其他二级学科多数处于游离状态。再者,在本科阶段,学科课程设置还没有形成该专业较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杂而不专”依然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竞争力的软肋。

二、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公共管理模式正处于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政府全面干预模式向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合作的转变过程之中。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知识积累、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成果等方面均为学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远大前景的学科。

(一)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变迁,研究视野逐步拓展,研究问题日益多样化,如学术界越来越深入探讨非政府组织、治理与善治等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政府并非万能的,因为公共管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社会、公民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更多地从现实出发,以公共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为解决公共管理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依据。公共管理要充分实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每一个阶层、每一个成员都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时代背景中去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厘定公共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寻求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以服务为原则构想公共管理体系结构和行为模式。

(二)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问题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前沿问题,也是利益分化和阶级分化下的现实课题。公共管理本身跨学科性、交叉性、多样性的特点逐渐凸显,需要吸收融合各种学科知识和理论而发展,显现出本学科的研究纲领的前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际整合及着眼于解决公共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叉科学,公共管理学应从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社会多元化所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在学科整合机制上,应继续推进公共管理的综合化,打破公共管理学科下二级学之间壁垒,实现各个二级学科的共通与融合,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特别是需要吸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推进与这些学科的交叉,形成特色的学科专业群,在学科综合与交叉中不断生成公共管理学新的增长点。

(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

政府和社会公共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知识结构脱离现实的被动局面,很多过去由政府包下来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也将转由非政府的公共管理或服务部门完成。但无论政府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其基本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即公平优先;其基础理论是相通的,即都是研究公共服务。因此,需要改变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专业设置窄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现象。进而言之,应当根据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基本需求,加强学科大类培养,重视方向特色创新,把公共管理作为一个大类健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把行政管理、教育管理、文化管理、社会医疗与卫生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作为特色方向,建立学士、硕士、博士学科专业的衔接与升级,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创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优势与学科背景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学科创新与特色的培养体系。

(四)公共管理学科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加强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竞争力的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学科体系成为必然趋势。“公共管理学应立足于我国及当代世界的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着力进行理论建构和学术创新,形成中国学派和中国风格,促进公共管理知识的增长和积累。”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问题凝练成科学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以问题为取向的研究思路下,如何使公共管理研究本土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有普适而公认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对全球的公共管理研究做出中国的贡献,是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因此,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8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VernonBogdanor.TheBlackwellEncyclopediaofPoliticalInstitutions[M].Oxford:BasilBlackwell,1987:504-506.

第9篇: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专业认知调查及发展定位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3月18日

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而产生的一个新专业,近几年在国内迅速发展。随着专业布点快速增长,该专业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作为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从设立伊始就面临专业理论定位与就业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若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受教与施教关系看成是教育产品的关系,那么高校便是这一市场的卖方,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则是该市场的买方产品。如果经过系统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就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设置与定位脱离了现实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迅速变化的知识环境和社会现实,在校大学生必须高效地掌握日新月异的各类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稍纵即逝的创新机会,这是确立其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每位大学生既要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同样要求高校能够瞄准市场需求谋划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定位。因此,本文拟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通过在校生的专业认知度调查,分析该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与发展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这对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强化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成立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1、专业成立的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体制正在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显现。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在对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改革的现实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要求。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顺应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满足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截至2012年,全国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

2、专业发展现状。由于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开办的高校类型不同,专业方向也差异巨大,如师范类、艺术类、农林类、医学类、体育类、工科类、财经类、政法类,分别对应着文教、艺术、农业、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专业方向,授予学位涉及到管理学、法学、医学、农学、教育学、工学、文学等。整体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像是一个融合了各类学科的“大杂烩”代名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专业特色,严重影响了本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借鉴国外“第三管理部门”,并移植到国内而来的,所以缺乏有效的就业承载实体。针对“事业单位”和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就业目标的课程设置,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地方高校尤为突出。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缺乏公众认知度,以及专业定位不明确是其根本原因。本文试图在对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为专业特色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科学参考。

二、本科生专业认知度调查

1、基本信息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知度调查问卷表》,此次调查涉及到郑州轻工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本科生。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1份,回收率90.5%,样本分布均匀,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就业认知。

在181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数的38%,女生占总数的62%。全部样本的中共党员占12.7%,共青团员占85.1%,人民群众占2.2%;样本平均年龄为20.59岁,其中17岁到18岁的占6.6%,19岁到20岁和21岁到22岁各占总数的42%,23岁到24岁占9.4%;被调查学生中农村户口占76.8%,城市户口占23.2%。

2、专业认知度分析。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蓬勃发展,但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与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的理论构想相左。这其中公共事业改革进程较慢是原因之一,但培养“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的就业目标,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渠道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优势和就业方向,高校和毕业生都没有给予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导致政府及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整体偏低。在参加调查的有效样本中,自己选择的,且适合自己的只有28人,在选择依据中志愿调剂的有13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73.48%。说明大多数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性和被动性,也就导致了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发展缺乏信心与规划。

关于是否喜欢目前所就读的专业方面:23.76%的学生表示喜欢,明确表明不喜欢的学生占据35.36%,32.04%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8.84%的学生则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喜欢;从性别来看,女生喜欢该专业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生中表示喜欢与不喜欢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5.66%和32.74%,而男生的这一比例为20.59%和39.71%,说明性别差异对专业的喜好度有显著影响;从年级分布来看,在大一学生中,有49.02%的学生不确定自己对本专业是否喜欢,随着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专业的性质和方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在大四学生中,不确定的学生下降到14.29%,值得警惕的信号是,不喜欢该专业的学生由大一时的15.69%增加至大四的40.48%。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就业目标是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所以多数同学希望将来工作单位可以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根据调查,接近29.2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的工作是机关公务员。随着公务员招录需要统一考试,公共事业专业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小,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进入企业工作会比较容易,所以选择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工作,说明本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不盲目,显得较为理性。选择去民营企业和自己创业的学生仅占样本总数的10.49%,说明学生既缺乏创业的基础平台,也缺乏创业的信心。可见,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其他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发展方向模糊等共性问题,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做好专业的发展规划,并给予准确的发展定位。

三、地方高校专业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思考

地方性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因而可以借助地域优势,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学科,充分依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来设置专业特色及培养方向。

1、做好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事业单位、基层政府、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由于我国高层政府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而地方高校则要把培育基层公务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在教育体系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为此,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学生培养的就业目标。通过错位发展,建设区别于部属高校、名牌高校的培养模式,实现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和规范化。

2、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立足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培养符合区域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目前,河南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历史时期,既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作为地方高校,郑州轻工业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要主动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之中,将专业的建设与城市产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与有关部门相结合做好扎实详细的人才培养措施与专业发展规划,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方向,进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

3、围绕专业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是一个学科专业的优势所在,是一个学科专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向,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此,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本着“横向可以移动,纵向可以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既服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又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各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形成有机整体,在体现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强调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上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为学科基础,分设方向模块:如城市管理类、规划设计类、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类、社会保障类等模块。同时,开设社会问题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实践性、研究性强的课程供学生必修或选修,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培养学生用专业视野与理论分析问题的习惯与能力。郑州轻工业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和专业优势,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强化基础的同时,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关于规划设计方面课程的建设,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人才,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云淑萍.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专业定位和重视就业的双重背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2.

[2]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

[3]李建军.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历年和实现机制[J].山东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9.11.5.

[4]李煜.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及思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1.1.1.

[5]吴小艳.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