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精选(九篇)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第1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36~67岁,平均48.7岁,病史3周~9年,平均17个月。12例病人均以颈部肿物或结节就诊入院,其中9例出现结节逐渐增大,5例伴有颈部疼痛,2例有气管压迫感。查体甲状腺均为Ⅰ-Ⅱ度肿大,质地由中等到质硬不等,表面大多欠光滑、周界欠清。单侧结节8例,多发结节4例,其中5例有局部轻压痛。4例就诊前行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余病例均未进行任何治疗。

1.2 辅助检查本组均进行了T3、T4、TSH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的测定及甲状腺扫描,12例病人中9例T3、T4正常,3例T4降低,7例TSH略增高,TGA、TMA共同升高或单独一项升高者5例。同位素核素扫描显示:“凉”结节4例,“冷”结节8例。无“温”结节”及“热”结节。本组入院术前诊断桥本病7例,其余2例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例诊断为甲状腺癌。

1.3 治疗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及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术中证实甲状腺癌8例,5例行甲状腺患侧及峡部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2例行患侧及峡部全切,1例行双侧全部切除。4例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回报为桥本病,术后报告合并甲状腺癌,行二次手术,术式均为患侧及峡部全切加对侧大部切除,本组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常规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120~160mg。

1.4 结果术后病理回报显示:本组病例甲状腺两侧叶均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改变,甲状腺癌存在一侧叶的有11例,两侧叶都有的1例。其中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2-3个月后均恢复,手足抽搐1例,每日给予10%葡萄糖酸钙40ml,1周后恢复,症状消失。本组术后随访9例,3例失访,随访1-5年,4例有明显乏力、怕冷、食欲减退等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2 讨 论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首先是由Lindsay等在50年代提出[1],临床少见。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率并不低,随着细针穿刺细胞学和血清抗体检测的应用,桥本病的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2],据日本报告成年女性30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随着桥本病的检出率日益增高,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病例日益增多。有报道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0.5%~23.7%[3],本组为11.2%.与报道相符。

2.1 发病学说有的学者提出桥本病易患甲状腺癌,桥本病可能是发生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甚至将其视为癌前病变。桥本病与甲状腺癌有共同的病因,如免疫缺陷、内分泌功能失调和放射暴露等。桥本病可导致甲状腺结构的破坏,影响甲状腺素产生,使甲状腺长期处于功能低下状态,反馈性引起TSH分泌增加,反过来TSH长期过度刺激作用于TSH受体,使甲状腺滤泡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桥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自体免疫性疾病,而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桥本病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TGA、TMA,50%的甲状腺癌病人血清中也有自身的甲状腺抗体[4],说明桥本病与甲状腺癌都与自体免疫性疾病有关。反过来甲状腺癌对甲状腺组织的侵润,引起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增生,而这种淋巴细胞增生可归类为桥本病。

2.2 诊断桥本病发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一般无自发缓解倾向,且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临床上典型的桥本病很少见,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就显得就更困难。本组术前仅1例诊断为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术前误诊率高。桥本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合并甲状腺癌时需要手术治疗。故术前诊断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点有望提高术前对此病的诊断。(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别是30岁以上女性出现甲状腺肿物,尤其伴随锥体叶肿大,要警惕此病。(2)喉返神经受累有声音嘶哑的。(3)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结节不缩小,甲状腺仍然增大的。(4)甲状腺肿物较大、质地较硬或伴有压迫症状的。(5)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内低回声或伴钙化的。(6)可疑此病者,均应行TGA、TMA检测。(7)常规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扫描显示:“凉”结节及孤立“冷”结节更应警惕此病[5]。(8)高度怀疑此病时,术前应行多次、多部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有条件者可专人穿刺、阅片,但国内患者不易接受,抽吸较盲目,获取组织少,病变易被遗漏。(9)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对诊断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显的尤为重要。

2.3 治疗桥本病与甲状腺癌治疗有原则差别,桥本病首选药物治疗;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一旦诊断,均应行手术治疗,原则上按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行一期根治性切除。术前高度怀疑此病的,建议行手术探查,术中行肿物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未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行二期根治术。术中注意喉返神经的保护,我们主张选局麻或颈丛麻醉,这样术中可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询问病人的发音。建议术中仔细解剖出喉返神经,解剖时确切止血,保证术野清晰,不盲目钳夹;分离时血管钳与神经走形一致,尽量不用电刀,防止高热间接引起其损伤。如肿瘤与喉返神经有侵润分离困难的,一定要保护好对侧,一旦有损伤,有望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发音。本组手足抽搐1例,考虑切除组织较多,甲状旁腺缺血造成,待血运恢复后痊愈。

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比单纯甲状腺癌预后好,其远处转移发生的亦少,生存率高[6]。主要是癌灶旁边的甲状腺炎症淋巴细胞侵润以及血浆中淋巴细胞渗出,限制和减少了癌细胞的远处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消除患者恐癌心理,对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防止过度医疗。

【参考文献】

[1] Lindsay S,Dailey ME,Eriedlander j,et al.Chronic thyroiditis:aclnical and pathologic study of 354 patients. J Clin endocrinal,1952,12(4):1578-1580.

[2] 徐少明,虞志刚,王平.桥本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0):605-606.

[3] Ott RA,Mchenry C,Jarosz H,et al.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rcinoma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Am Surgeon,1987,53(8):442-443.

[4] Holm LE,Blomgren H,Lowhagen T.Cancer risk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New Engl J Med,1985,312(10):601-604.

第2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后;护理干预;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93-02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甲状腺切除患者为了避免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抑制促甲状腺激素,术后治疗要终身服药,这就是所谓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1]。本文对甲状腺腺癌术后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给予了系统的干预护理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患者30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笔者所在科室确诊为甲状腺癌并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23.4±8.7)岁。其中诊断为状腺癌的有18例,诊断为滤泡状腺癌的有9例,诊断为髓样癌的有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方法

第3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临床病理分析;病理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6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9-02

在临床病症中甲状腺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可以说是多发病,因为在我科室中遇到的患者数不胜数,近几年来,由于工作的繁忙,医院全体人员体检的次数增多,甲状腺病这一病理检查也日益增多。由于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复杂,在临床出现多种病变因素,最常见的是甲状腺肿瘤,对其分辨为良性和恶性还存在着难度,判断正确和治疗及时是基本的标准。对于2000年-至今经过手术切除的肿瘤进行深一步的分析与讨论,确定了298例甲状腺结节的病理,从而提高今后的判断和治疗水平。

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5月经过手术切除的298例甲状腺结节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探讨和分析,其病理类型以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558%),手术误诊率为25%;225%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同时,甲状腺结节患者TPOAb阳性率为193%,TgAb阳性率为207%。

2 方 法

甲状腺结节一般都是良性的,治疗甲状腺结节应采取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青春期的甲状腺肿大多可自行消退。对缺碘所导致的甲状腺肿,现在已经很少用碘化物,取而代之的是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以抑制过多的内源性TSH分泌,补充内生甲状腺激素的不足,达到缓解甲状腺增生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甲状腺肿,尤其是病理改变处于发生胶性甲状腺肿以前,可以有显著效果[2]。服用过多的碘化物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的紊乱。能查明致甲状腺肿物质,并避免之,自然是十分有用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怀疑恶变者。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引起临床症状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结节性甲状腺肿对于左旋甲状腺素的反应不如弥漫性甲状腺肿良好,但是也有一定的抑制其进一步肿大的作用,上述为甲状腺激素治疗法。通过上述几种治疗甲状腺结节病症的方法,对患者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 结 果

2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男性患者占100例,女性患者占198例,男女之比约为1:2,其中患有良性疾病的有230例,占甲状腺结节的77%,患有恶性疾病的有68例,占甲状腺结节的23%,良性与恶心的比约为3:1,良性疾病主要是体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两种肿瘤上,其中包括微小状癌、髓样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

4 讨 论

甲状腺结节在目前来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但是甲状腺结节就是所谓的甲状腺肿瘤或甲状腺肿块的说法还是片面的,因为甲状腺疾病在当今发病率很高,也是比较常见之一的疾病。298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表现为甲状腺结块的患者占有60%,随着年龄的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也随着增加。放射线接触、患有甲状腺癌、有遗传内分泌肿瘤家族始、慢性血液透析病人、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增加[3]。良性与恶性的肿瘤判断极为重要,但是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手术的护理、治疗期间的方法等。正确的鉴别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肿块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如果是甲状腺瘤为良性在手术过程中只要是切除或摘除就可以,但是如果是甲状腺肿块在手术当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恶性的甲状腺肿瘤并非是摘除这么简单,在这当中隐藏着许多病理问题。

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关键是定性,但是现在国内甲状腺癌也在呈着上升的发展趋势,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讲与自身的遗传、女性自身的激素、地理环境、生活环境、饮食方法、作息时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女性发病数较男性高。一般都发生在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初期弥漫性肿大,两侧常对称;后期形成结节时,双侧常不对称。

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瘤在发病机制上来说还不是很明确,甲状腺癌临床表现在状癌和滤泡状癌的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前者有时可因颈淋巴结肿大而就医,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无意中发现颈前肿物。肿瘤生长缓慢,长期内改变不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患者基础代谢率正常;但当结节较大时,可压迫气管、食管、血管、神经等而引起下列各种症状[4]。

上述内容表述出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病理的分析与研究,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无论是多发还是单发、恶性还是良性,都应该提高警惕,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护理原则保持好的心态,这样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饮食方面多使用碘,碘对于甲状腺来说是既不可缺少又不能过量的成分。甲状腺结节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所以日常的护理是必不可缺少的。甲状腺结节对于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采取一定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琳,贾鲲鹏,黄广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分析[J]天津医药,2006(05):243-244

[2] 吴继堂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8):161-162

第4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6年来进行的甲状腺肿物手术治疗的306例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 306例手术病人无1例死亡,无1例切口感染,发生暂时性声音调低13例,永久性调低2例,永久性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咳呛9例,甲状腺危象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无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病例。结论 术前对甲状腺肿物性质的正确评估,恰当的术中处理对甲状腺肿物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甲状腺肿物 外科治疗 并发症

甲状腺肿物是外科常见病之一,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98%[1]。根据某国外著名专家对819例生前无甲状腺结节的病人尸检发现,54%的患者有1个以上的甲状腺肿物。作者对2003年10月至2010年

11月共收治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物病例306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6例中,男136例,女170例,其中18~24岁21例,25~65岁245例,65岁以上40例。术前所有病例均做超声检查,其中33例在B超定位下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178例,术后所有病例标本均做常规病理切片,其中甲状腺腺瘤138例(其中囊性病变7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1例,桥本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癌25例。

1.2 症状与体征

颈前无痛性肿块201例,B超发现的45例,有颈部不适或疼痛21例,有吞咽或呼吸困难的23例,有声音嘶哑的16例。孤立性结节150例(右叶88例、左叶40例、峡部22例),多发性结节156例(双叶77例、双叶及峡部43例、单叶及峡部36例)。病程最长31年,最短3h。术前所有病例均做甲状腺超声检查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术中切除肿块最大达179g,术后服用左甲状腺素片100例。

1.3 手术方法

306例全做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腺瘤摘除27例,腺叶部分切除30例,一侧次全切除40例,一侧次全及峡部切除术52例,双侧次全切及峡部切除术127例,双侧次全切除术11例,一侧次全切及峡部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2例,全甲状腺切除术7例。

2 结果分析

术后并发症状所占比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306例手术病人无1例死亡,无1例切口感染,发生暂时性声音调低13例,永久性调低2例,永久性声音嘶哑1例,暂时性咳呛9例,甲状腺危象2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无大出血、窒息及气管切开病例。术后1周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其中234例T3、T4、TSH正常;46例T3、T4降低,26例TSH增高。术后有高达99%的患者无并发症。所以,正确的术前诊断和恰当的手术处理是有效降低和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转贴于

3 讨论

3.1 术前对甲状腺肿物的正确评估,区别其良恶性十分重要。

甲状腺肿物的鉴别诊断应注意以下几点[2]:(1)详尽的病史采集。询问家族史,有无头颈部放射性外照射史,有无碘缺乏或碘过多情况,甲状腺功能状态等。(2)体检。触诊判断肿物是单侧还是双侧,单个还是多个,实性还是囊性,颈内静脉周围是否有肿大质较硬的,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无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3)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抗体的测定。术前查T3、T4、FT3、FT4、TSH了解甲状腺功能,甲腺抗体TGAb、TPOAb升高支持慢性甲状腺炎的诊断。(4)超声与CT检查。所有病例均做超声检查,以明确肿物的部位、大小、数量、分布情况和质地,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能力为86%。(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是目前较常用的甲状腺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国外已用FNA取代同位素扫描,作为首选检查。 (6)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甲状腺肿物较小或部位较深,术前较难肯定其性质,只有依靠术中冰冻切片,才能进一步确诊,但要确诊滤泡状癌仍有困难,需要术后做石蜡切片才能获得明确诊断。

3.2 手术方式选择

低衣领式胸骨切迹上方1~2cm顺皮纹切口,不横切断颈前肌群。其中单纯腺瘤摘除术27例(仅适合经FNA病理确诊为单个良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的病例);腺叶部分切除术30例(适合单个、包膜完整、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病例);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或加峡部切除共167例(作为术前甲状腺质不明确术式),一侧次全切及峡部全切除、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共71例。

3.3 并发症的预防

(1)呼吸困难。均在切除腺体后出现气管痉挛,其原因可能有[3]:①腺体巨大压迫气管造成气管轻度软化。②术前口服药物如心得安,致气管痉挛。③手术时间过长致气管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及软组织肿胀。(2)术中声音嘶哑,为喉返神经直接被损伤的标志。采用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来避免神经损伤,有多种不同意见。我们认为,对良性甲状腺疾病作腺体次全切除术时,不必暴露喉返神经,保留腺体后内侧部分即可;对甲状腺癌作根治及腺体全切除时则可考虑解剖部分显露喉返神经。为避免神经神经,术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囊内结扎术。②良性病楔形切除腺体时多保留内外侧包膜,利于保护神经及甲状旁腺,也利于作包膜缝合。③缝合包膜时尽量不将外包膜缝合在气管筋膜上。④术中在解剖关键部位时要试音。(3)术后出血。多由甲状腺动脉分支线脱落造成的活动性出血,处理甲状腺血管出血应清晰解剖出0.5cm以上长度再切断结扎,保留端尽量要长,三重结不打反结,忌大块结扎。 (4)术后声音嘶哑。为喉返神经间接损伤的标志,预后较好。本组病人声音嘶哑程度较轻,均出现在术后2~3天,一般术后3~6天开始逐步恢复,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喉镜检查发现声带活动不佳。其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腺体结节深,术中过度牵拉造成喉返神经术后水肿。②术后组织水肿或继发血肿压迫神经。③纤维疤痕收缩压迫神经。遵守上述手术原则,一般可避免甲状旁腺损伤。 (5)皮瓣下积液。积液多为暗红色,与皮瓣止血不彻底有关,还与解剖层次不准及过多使用电刀有关。本组45例都在术后3~7天发现,立刻用止血钳撑开伤口,引出积液或放入胶片引流,一般6天内愈合。(6)呛咳及发音低沉。为喉上神经内支或外支损伤所致,内支损伤引起呛咳,外支损伤引起病人发音低沉。预防该并发症首先要做到紧贴腺体处理上极血管,不可将外包膜缝合在喉头上,以免腺体内血肿压迫神经。

总之,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甲状腺肿物性质的正确判断是最关键的,最常见、最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是规范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术中常规做冰冻切片可以明显减少误诊与漏诊,处理甲状腺上极和腺叶内侧平面不过于后移,与喉气管前缘要有一定的距离,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切除腺体时应保留甲状腺后包膜的完整性,钳夹止血,正确缝合内外侧包膜,甲状腺全切时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全程等,对甲状腺肿物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冬.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07) .

第5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甲状腺瘤;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249-01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患者共130例,其中男48例,女82例;年龄9 -66岁,平均32.4岁,其中14岁以下15例(11.5%);14-40岁58例(44.6%);40-60岁31例(23.9%);60岁以上26例(20.0%);病程为3个月-18年,平均为1.8年。

1. 2临床表现 患者多以颈部肿块或者颈部肿大入院,包块生长缓慢,少数生长迅速。部分病例伴有情绪变化、食欲变化、吞咽困难、消瘦、多汗、心悸,术前声嘶者经喉镜检查证实一侧声带麻痹。

全部病例根据术前病情选择行甲状腺功能、颈部透视或X线片、超声、CT, MRI或ECT等检查。

2治疗

2. 1手术方法 130例中53例行腺瘤摘除术,77例行腺瘤摘除加部分腺叶切除术。其中6例细胞学检查诊断可疑恶性则行患侧甲状腺切除加峡部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判定有无恶变。

2. 2结果 130例全部痊愈;术后随访8-36个月,1例18个月后复发,2例30个月后复发,均为多发性结节者;术后声嘶5例,呛咳3例,手麻木1例。术后病理:滤泡状腺瘤76例,状囊性瘤50例,状癌4例。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良性多见,恶性较少,少数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部分甲状腺腺瘤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检验(T3,T4.TSH)及超声波检查等进行分析做出明确诊断。有些病例尚需借助核素扫描、CT、MRI、细针穿针细胞学检查等做出术前诊断,根据手术中探查、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作出术中诊断,术后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诊断的主要问题是判断甲状腺肿块是否存在癌灶。超声检查(主要检查手段)可以了解甲状腺及肿块的回声、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及血运情况。CT可以了解甲状腺的形态、大小,与喉、气管、食管及血管的关系,以及恶性肿瘤浸润的范围。MRI可较清晰区别淋巴结、血管和肿瘤的图像,而较难区别的是局限在腺体内的早期甲状腺腺癌与甲状腺腺瘤。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腺瘤具有简便、安全、快速及可定性等特点。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目前主张均用手术治疗,但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仍有争议。

有的认为切除腺瘤时应将腺瘤连同其包膜和周围lcm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整块切除,必要时同时切除同侧大部分腺体;由于甲状腺单发结节中有10%为恶性,而且在临床上鉴别结节的性质比较困难,故在选择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方式时,以不做腺瘤单纯切除术为宜,应行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有的则认为对于甲状腺结节至少应切除一侧腺叶。鉴于甲状腺腺瘤约10%发生癌变和20%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无论肿瘤大小,原则上应早期切除,特别是甲状腺腺瘤与某些甲状腺癌早期难以区别,而且25%甲状腺腺瘤为多发性,因此目前多主张患侧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而不采用腺瘤切除术。如病变邻近峡部可行局限较广泛的切除术,单纯切除肿瘤的方法不应继续应用,否则将留下隐患,也给再次手术增加困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术中在寻找喉返神经过程中可致其损伤,亦可破坏局部血液供应或术后瘫痕粘连,实际上可以认为寻找暴露本身亦是一种损伤。因此勿游离过深,以免伤及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结扎血管时遵循“上近下远”的原则,即处理上极血管时紧贴腺体表面,不过度牵拉,不集束大块结扎,可避免喉上神经损伤,处理下极血管时,不结扎下动脉主干,尽量远离腺体背面,靠近腺体表面结扎动脉分支,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不致影响残余腺体及旁腺血供,防止术后甲状腺或旁腺功能低下。本组病例,我们尽量减少神经的游离,有效保护神经和甲状旁腺,术后并发症较少,仅有5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呛咳3例,1-2年声嘶症状才消失,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恢复。

4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体表美,不愿意在身体暴露的部位留下瘫痕,尤其是青年女性。传统手术治疗会在颈部留下手术瘫痕,影响美容。所以,内镜下切除具有美容、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甲状腺腺瘤内镜下切除将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种发展趋势。总之,对于甲状腺腺瘤手术,单纯腺瘤切除,可最大限度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及甲状腺组织,术中损伤喉返神经机会较少,出血少,并发症少,这种方法更为稳妥,也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我们认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更适用于那些多发性腺瘤或术前证实为恶性,且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为阴性的患者。对于颈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同时需行区域性颈部淋巴清扫术,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姚斌;柳学.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新医学 2005年第04期

[2]彭丽.系统评价在甲状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第09期.

第6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1992~2008年甲状腺癌检出率、构成比、碘营养、健康体检频率的变化及护理方法。结果17年外检总量122900例,甲状腺癌774例,总外检率0.63%,2000年后甲状腺癌发病率、检出率、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癌中的构成、微小癌占PTC比例增高(P<0.05)。所有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通过整体观个性化护理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随着健康体检观念增强、诊断水平提高及碘饮食增多,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增加。整体观个性化护理是甲状腺癌手术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率;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研究甲状腺癌的临床及护理特点,对1992~2008年17年间774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Et照市沿海地区1992—2008年17年甲状腺癌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统计分析其检出率及构成比,比较2000年前后两组检出率、发病率、构成比差异。随机抽取沿海地区100名15~75岁居住5年以上常驻居民,调查2000年前后饮食结构中碘(海产品等)变化和健康体检次数。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应用游程检验和泊松分布、检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结果

    2.1甲状腺癌的检出率和构成比17年外检总量122900例,甲状腺疾病13262例,占外科手术送检总数的10.79%.

    17年检出甲状腺癌774例,检出率为0.63%,占甲状腺疾病的5.84%,其中女性556例,男性218例,男:女为1:2.36;发病年龄7—68岁,平均39.3岁。286例(36.95%)颈部肿块,240例(31.01%)异物感或压迫症状,病程7d一3年。248例(32.04%)无临床表现,其中健康体检发现81例(10.47%),无意间发现167例(21.58%)。各种甲状腺癌检出率、构成比见表1.

    2000年后观察组9年外检总量81424例,2000年前对照组8年41476例,两组检出率的变化均随机分布,甲状腺癌发病率自2000年始增加,滞后于食盐碘化(1995年)。甲状腺癌发病率、PTC在甲状腺癌中的构成及微小癌在PTC的比例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健康体检发现62例甲状腺癌,占11%,其中微小癌42例(67.74%);对照组体检发现19例,占8.96%,其中微小癌3例(1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健康体检开展及诊断水平提高有关。

    2.3饮食结构碘变化及健康查体观念的变化随机调查显示65%的居民2000年后饮食结构特别是鲜活海产品比重增加,2000年前每周2次,2000年后隔日1次至1次/d;2O0O年前只有8%受调查者健康查体,1次/年,而2000年后增至17%,1次/年,其中2%健康查体2次/年。

    2.4整体护理术前1周体位训练,循序渐进练习颈部过伸体位,2次/d,从30min/次逐渐延长至1.5~2.5It/次,术前1d心理护理,常规术前解释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及手术过程。术后切口引流及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观察与预防。所有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通过对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住院期间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3讨论

    3.1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影响因素碘摄入过多或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低碘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升高,高碘引起甲状腺肿大,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甲状腺由滤泡细胞和滤泡旁细胞组成,其中滤泡细胞与碘摄取和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滤泡上皮增生是PTC发生的基础。

    PTC恶性程度较低,但易淋巴结转移和复发,PIE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内分泌系统肿瘤。本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2000年前仅占PTC的11.84%,2000年后升至61.84%,一方面,人们经济水平提高、健康体检意识增强,体检频率增加,体检程序规范,诊断PTC水平提高,都使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检出率增加,另一方面,沿海地区水、食物及空气中碘浓度较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中高碘海产品的比重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2建议开展地区性尿碘监测指导实行不同碘浓度饮食的防治策略何为适量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更深入的研究。

第7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诊治;手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 R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c)-00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February 2004 to May 2015 were treated with thyroid surgery in 438 patients, the clinical data of 86 cases of CT diagnosed by ultrasonography or detection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reoperative diagnosis. Surgical treatment. Results 86 cases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ccounted for 19.63%, including 56 cases of 2010―2015 thyroid microcarcinoma, accounting for 12.79%. of thyroid cancer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Conclusion High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in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surgery i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of thyroid microcarcinom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treatment and cervical lymph node, prophylactic 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the surgical strategy.

[Key words] Thyroid carcinom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eration strategy

甲状腺微小癌(TMC) 是指癌灶直径 ≤1.0 cm,其病灶微小,症状非常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多数患者是因甲状腺其他疾病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时发现。因近几年甲状腺癌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现就该院自2004年2月―2015年5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38例,其中有86例为甲状腺微小癌,占19.63%,其中2010―2015年甲状腺微小癌为56例,占12.79%。现就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诊断、手术方式的决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04年2月―2015年5月在该院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签字同意参加实验,且排除合并患有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认知等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患者有26例,女患者有60例,年龄20~75岁,病程1个月~15年。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或CT确诊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6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多发性甲状腺腺瘤9例,颈淋巴肿大5例。单发病灶位于左侧腺叶的患者有47例,位于右侧腺叶的有33例,位于峡部的有5例,位于双侧腺叶的有3例,伴颈淋巴结转移的20例。

1.2 病理学检查

大体标本示甲状腺肿瘤额直径为0.3~1.0 cm,给予所有患者术中或术后的对甲状腺标准连续切边的病理检查,确诊状癌73例,滤泡状癌12例,1例为髓样癌。甲状腺微小癌 86例均为住院患者,在患者的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 1∶2.31;年龄20~75岁( 46.83±11.19) 岁。左叶微小癌 32 例,右叶微小癌41 例,峡部微小癌1例,左右叶双侧微小癌 5 例右叶加峡部微小癌 1 例,平均大小(0.54±0.25)cm。术前行高分辨彩超诊断:甲状腺单侧或双侧,单发或多发,直径

1.3 手术方式

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除+峡部切除59例,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10例,甲状腺单侧腺叶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8,甲状腺全切除9例。同时进行Ⅳ区淋巴清扫69例, Ⅳ区和颈侧区淋巴17例。

所有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于胸骨切迹上1~1.5 cm 作颈前地弧形切口,长 4~7 cm,分离皮瓣,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游离甲状腺皮瓣,充分暴露手术 视野,切开筋膜颈前肌群,分离甲状腺上下级,游离甲状腺 上下静脉,分离切除峡部,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缝合残余 腺体组织,放置引流管进行缝合。癌限于单侧 腺叶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外加选择性预防为主的颈 清扫术,双侧甲状腺叶受累或有多发病灶,行全甲状腺切除 外加选择性预防为主的颈清扫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选 择病变甲状腺体和(或)峡部切除术加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术中均应注意对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的保护。

2 结果

86例甲状腺微小癌,占19.63%,其中2010―2015年甲状腺微小癌为56例,占12.79%。甲状腺癌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年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0.21%,2011年2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1.03%,2012年发生率为11.19%,2014年发生率为12.01%,2015年发生率为12.75%。

3 讨论

所谓甲状腺微小癌就是以肿瘤直径≤10 mm,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均称为微小癌,因其隐匿,称之为隐匿癌[1]。绝大多数甲状腺微小癌均为状甲状腺癌,所以微小癌多指状微小癌,临床无特异症状和体征,大多数病例因甲状腺其他疾病在手术中冰冻病理被发现,因此取病理取材时,要特别注意,尽量多取材。实验中所有患者通过病理检测,确诊状癌73例,滤泡状癌12例,1例为髓样癌。因此在进行各类甲状腺手术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合并患有甲状腺微小癌的可能。因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恶性程度较低,是人癌共存的典型范例,在美国发生率5%~13%[2],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检查手段、检查频率的提高,高分辩率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导致甲状腺为微小癌呈流行性增高的趋势。

甲状腺微小癌的组织学类型有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3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状癌。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清楚,甲状腺状癌的病理特征有核内有包函体、空泡状核、核排列呈状结构。有学者认为在长期患病期间长期促甲状腺素的作用,甲状腺药物和碘化食盐的服用甲状腺结节经历增生、坏死、炎症等病理过程等,组织摄取碘增加后细胞周期延长产生异变,微小结节逐渐恶变后以微小癌的形式表现[3]。另外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甲状腺微小癌存在BRAF基因突变,是其发生/进展的原因。免疫化学检查在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因在良性病变的病例中手术取材欠佳核细胞学异型不明显,可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应用来鉴别,以提高检出率。

虽然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数逐年增高,但其死亡率保持相对稳定,据美国的SEER数据库分析,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增高并以甲状腺微小癌的病例数逐年增高为主,每年全美1 800例患者死于甲状腺癌,其死亡率并没有增加。香港学者对638例微小癌平均8年的随访中,微小癌的生存曲线显著的高。Ito[4]和其同事对1200余例的微小癌的5年以上观察其中仅8%肿瘤增长超过3 mm,仅3.8%出现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历[5]。

人们的健康意识,检查手段、检查频率的提高,高分辨率彩超检查手段是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前主要的检查手段,通过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包膜、形态、回声的高低、血流信号、钙化情况的观察,有效的检出微小癌。高分辨率彩超提高了沙砾样钙化的检出率及甲状腺细小结节周边的毛刺的清晰度提高结节内血流信号的敏感度,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率从而提高,这也是甲状腺癌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

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国内外近几年都相应的作出指南。国外学者认为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淋巴结有转移,不会对健康及生命造成影响[6],国内学者研究颈部淋巴转移与术后复发无显著的相关性[7]。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的手术方式值得商讨,对于低危的甲状腺微小癌我们的处理原则:①术前因良性病变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中快速病理证实微小癌的患者如癌结节侵犯被膜,侵润周围的组织,则行补救性手术。若无不行补救手术,应随诊复查。②术前诊断明确的单侧腺叶微小癌,未侵透被膜,无淋巴结转移者,只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即可。③术前诊断明确的单侧腺叶微小癌侵透被膜,颈淋巴结已有转移者应加行Ⅳ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手术的简化能够避免造成喉返神经的损伤[8]。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否值得做 有研究表明约2/3的甲状腺微小状癌患者有淋巴转移,但局部复发率约为2%~6%左右[9],所以说隐匿性的淋巴结转移在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就出现了,是自然的过程,不会进展成为具有临床意义的病灶,这也是人癌长期共存的表现。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往往伴随着极大的手术风险-喉返神经的损伤。因为中央组淋巴结常是淋巴结转移的第 1 站,清扫中央组淋巴结的优点在于既能保留了颈部的功能和外形又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也可避免因二次手术清扫该区后形成的疤痕反应而 致喉返神经损伤[10],所以,对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患者进行适当的筛选,进行安全有效的随访,避免直接手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院认为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及抑制治疗及术后放射性碘的治疗:甲状腺微小癌是分化最好,恶性程度最低的癌之一,低危性,预后非常好。所以抑制治疗是否有必要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对于年轻的患者是否给予小剂量的抑制剂量的甲状腺素有一定的作用。在意大利的一些地区由于持续的的使用TSH抑制治疗,其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病率比其他地区低的很多[11],该研究认为小剂量的甲状腺素有一定的抑癌作用。对于癌肿位于腺体内,无淋巴及远处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没有必要给予术后放射性碘的治疗。所以对于甲状腺微小癌应该深刻认识,采取理性化、个体化的诊治模式。

第8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护理

一 概述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症,可由甲状腺各种疾病引起,因而怎样区分结节的良、恶性,对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有其重要意义。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发生于年轻男性的单发结节,也应警惕恶性的可能。如果病人突然出现甲状腺结节,且短期内发展较快,则恶性的可能性较大,但有些早已存在的乳头状囊性腺瘤,常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咳嗽而发生囊内出血时,短期内可迅速增大,应加以区分,后者病变局部常有胀痛感。

二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病人的性别、年龄。

(2)结节生长速度。

(3)有无压迫症状。

2.临床表现

甲状腺单个孤立结节比多个结节的恶性机会大。触诊时,良性腺瘤表面平滑,质地较软,随吞咽移动度大;而腺癌常表现为不平整,质地较韧,随吞咽移动度较小,可同时触及颈部肿大的淋巴结。有时腺癌结节很小,而同侧已有肿大的淋巴结。

3.辅助检查

(1)核素扫描:单个冷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较大;温结节多为良性腺瘤,癌的几率较小;热结节则几乎为良性。

(2)B超检查:能测定甲状腺结节大小及数目,可区分甲状腺结节为实质性肿块、囊肿或囊实性,因此,可弥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的不足。如扫描为冷结节、超声检查为囊性者,则恶性的可能性大大减低。此外,还可经超声定位指导针吸活检。

(3)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有效方法。细胞学检查结果阴性,则90%为良性。

三 护理问题

1.焦虑 与担心甲状腺肿块性质、预后等因素有关。

2.疼痛 与手术引起的组织损伤有关。

四 护理目标

1.病人焦虑减轻,舒适感增加,积极配合治疗。

2.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五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皮肤的准备:男性患者刮胡子,女性患者发髻低需要理发。

(2)胃肠道的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6小时。

(3)体位训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头颈过伸位的训练。

2.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术前紧张和担心手术预后进行心理护理。

(1)讲解手术的必要性,若不进行手术治疗,病情有恶化的可能。

(2)讲解此手术为外科中等手术,手术医师经验丰富。

(3)讲解手术及麻醉方式。

(4)讲解过于紧张影响手术的进行及麻醉效果。

(5)请手术已经康复的患者与之交流经验体会。

(6)调动社会支持体系,给患者予协助和鼓励。

3.术后护理 同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护理。

4.健康教育 良性肿瘤的健康教育同甲状腺腺瘤,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同甲状腺癌。

六 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技能的不断成熟及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中已被广泛使用,如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一侧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甚至甲状腺全切除合并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等。这些术式与传统开放的甲状腺手术相比,其术后并发症并无增多,且具有手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除颈人路途径外,术后在身体暴露部位不留下手术瘢痕、能达到较满意的美容效果等优点。

1.腔镜甲状腺手术概况 1996年,Gagner等成功进行了首例腔镜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术;1997年,Huscher等报道了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两者手术的成功和所取得的满意的美容效果,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开发和推广奠定了基础。从此以后,腔镜甲状腺手术在国内外迅速开展,且未出现手术死亡病例或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腔镜甲状腺手术可分为经颈、经胸和经腋入路3种途径。

2.腔镜甲状腺手术后护理 腔镜手术较普通术式术后易发生脂肪液化、皮下积液、皮肤红肿、瘀斑。皮下瘀斑、皮下红肿一般可自行消除,严重者先行冷敷后行热敷,加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后可消失。脂肪液化者予拆除乳沟处切口缝线,使其自然引流,定时换药,加用抗生素抗感染后可消失。皮下积液者,量少可自行吸收,量多者用针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防皮瓣坏死。其他护理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后护理。

参 考 文 献

[1]孙桂芝,孙秀玲.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7,26(4):449.

第9篇: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

1.1简要案情 沈某某,女,36岁,2010年8月18日,因右侧颈部包块就诊于某大学附属医院,该医院予以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出现声嘶,经检查为右侧声带麻痹。沈某某认为其右侧声带麻痹及声嘶系医院医疗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现申请对该医院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其右侧声带麻痹、声嘶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1.2案例摘要 2010年8月16日~8月22日,沈某某于某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诊治。入院查体:右侧甲状腺扪及一包块,约2cm×2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无压痛,活动可;左侧甲状腺未扪及包块;双侧锁骨上下及双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甲状腺多发囊性、实性及囊实性肿块;DR片示:胸1、2椎体平面气管稍受压左移,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病变所致。2010年8月18日行"右侧甲状腺次全切、左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右侧甲状腺可见2cm×2.5cm囊性包块,内有出血,同时见一1cm×2cm大小实性包块,左侧可扪及1cm×1cm及1.5cm×1cm两枚囊实性包块。术后病理诊断: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诊断: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院后逐渐出现声音嘶哑、发声困难。2011年2月26日沈某某至该医院复诊行电子鼻咽喉镜诊断为慢性咽炎、声带小结。予以慢性咽炎处理。其后声嘶仍无好转,2011年10月24日又于省城某大学某医院行纤维喉镜示右侧声带瘫痪。2012年11月12日于某省城医院某大学医院住院诊治,入院后行"右侧喉返神经重建十右侧声带内移";术中在右侧环甲关节处可见断离的喉返神经,断离端瘢痕肉芽生长,可见右侧有甲状腺残留;术中取右侧残余甲状腺组织,剪成豆粒大小的块状,将其植入在右侧声门旁间隙,游离右侧喉返神经入喉端,将右侧舌下神经降支与右侧喉返神经入喉端吻合。术后患者声音嘶哑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诊断为甲状腺术后右声带麻痹。2012年12月19日,沈某某于某大学某医院动态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已开始运动,粘膜波出现。

2 法医学鉴定

2.1法医学检验 沈某某,神清,对大切题,查体合作。颈前可见一长5.0cm线状瘢痕。嘱其发音时,闻及声音较嘶哑;嘱其发"i"音节时,扪及右侧声带振动较左侧弱。

2.2鉴定意见 某大学附属医院针对沈某某所实施的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存在术中操作不当的不足之处,该不足至沈某某右侧喉返神经损伤与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声嘶、右侧声带麻痹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3 讨论

3.1关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非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晚期阶段,经相当时期后,由于血循环不良,在结节内常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囊肿形成(往往并发囊内出血)和局部的纤维化、钙化等。结节性肿大一侧较显著,囊肿样变结节若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增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较常见;单纯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食管或血管、神经等而引起临床症状时,应早期手术治疗。有人虽还没有呼吸困难,但X线检查发现气管已变形或移位;或虽发音无明显改变,但喉镜检查已确定患侧声带麻痹,均应采取手术治疗[1]。

本案中,沈某某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重要辅助检查均提示其具有手术指征。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纤维电子喉镜等检查提示其右侧声带麻痹,经再次手术探查治疗证实右侧喉返神经离断伤后表现。经右侧喉返神经重建术等治疗,其声嘶较前好转。即根据其病史经过,沈某某右侧喉返神经损伤系右侧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3.2关于喉返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的下段常位于气管外侧1~2cm处,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密切,可行走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浅面、或交错于动脉分支之间,或位于气管旁和粘附于气管侧方的甲状腺之间,或直接穿行于甲状腺组织内[2]。手术时最易损伤喉返神经的地区,即所谓危险地区,是在甲状腺体背面,自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交叉处到环状软骨下缘、喉返神经进入喉内的一段[1]。喉返神经损伤,大多是因手术处理甲状腺下极时,不慎将喉返神经切断、缝扎或挫灭、牵拉造成永久性或暂时性损伤所致,少数也可由血肿或瘢痕组织压迫或牵引而发生[3]。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大都引起声嘶,术后虽可由健侧声带代偿性地向患侧过度内收而恢复发音,但喉镜检查显示患侧声带依然不能内收,因此,不能恢复其原有的音色。手术切断、缝扎引起者属永久性损伤[3]。

3.3关于医院的诊疗行为 本案中,沈某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手术指征,术后出现声嘶,术后辅助检查提示右侧声带麻痹,其病史符合甲状腺切除术术中损伤右侧喉返神经的临床表现,且再次手术亦证实其右侧喉返神经离断。同时,其住院诊疗期间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等其它基础疾病,其术中见其甲状腺、甲状腺包膜及临近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且无导致其右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其他手术史、外伤史等,即沈某某右侧喉返神经损伤系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术术中操作直接损伤所致。

综上所述,某大学附属医院在对沈某某的诊疗过程中存在术中操作直接损伤其右侧喉返神经的不足之处(过错),该不足与沈某某右侧喉返神经离断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即与其首次术后声嘶、右侧声带麻痹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4 建议

临床上,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发生率约0.5%[3]。本案中,医院术者若能熟悉喉返神经解剖位置及与甲状腺解剖位置关系,术中做到小心、仔细分离重要神经,注意保护,是可以避免此类损伤的发生的。本文案例报道,从法医临床学鉴定、医疗纠纷等角度,深入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和医疗纠纷鉴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25-1127,113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