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1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1):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价值。

2.城镇化率(%)(X2):城镇化率=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区的总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称为评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指出:城镇化率的增加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的。

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3):指各种各样的服务,零售等行业售予居民消费和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总量。销售额的提升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4.工业总产值(万元)(X4):一般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量。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X5):指在某一个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

6.公共产品的供给(个)(X6):是由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地区居民服务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设施及其他机构。该指标反映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8):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重庆主城区经济差异原因

(一)经济差异原因

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区位看,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全市的资金、人才、物流,在区位条件上有绝对的优势;渝西地区与成都平原的经济联系紧密,与外界交往频繁,拥有广大的市场。这些区域以城市(镇)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优的发展条件。而渝东北地带由于处在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上,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加之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与外界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其自身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三峡库区,长期受三峡工程争论的影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与巧6项重点项目无缘,三线建设为空白,80年代初开放开发迟缓,不仅与沿海差距拉大,而且与周围地区的差距也拉大了,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状态。由于建国以来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议而不决,国家对原万县、涪陵、黔江地区建设投资甚少,致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断层”,至今仍保留成片的贫困地区。

(二)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重庆主城区无疑是重庆市最大的增长极,1997年重庆直辖的一个初衷,是试图以重庆这一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但目前看来,其扩散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城区的部分区县,对广大渝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是在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失衡。重庆市在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并且城市的空间布局过分向西部倾斜,广大渝东地区缺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城市,导致了重庆主城区作为最大的经济中心难以通过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发挥对渝东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重庆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重庆直辖市成立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8小时重庆”工程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重庆各区县的交通条件,但应该看到,这种改善是在交通设施建设起点很低下的一种相对改善,目前的状况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市落后区县投资软环境条件较差,例如政府对企业干预严重,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吸收外来资金,因此,应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软环境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极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l998.

[3]俞荣根.关于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几点思考.改革.2002(4).

[4]陆远权.重庆市的区域差异与发展思考.探索.2004(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第2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梁亿南(1991)对协调进行了探讨。认为协调绝不是简单的妥协、折衷和迁就,协调是对区域内部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格局进行统一考虑,求大同、存小异,找出同等的区域利益目标,通过协调,要求各群体目标一致,行为一致,从而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

朱永达等(199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国家各种生产要素持续保持较理想的空间配置,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以较高的速度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各部门经济的协调、各种经济因素和环境条件等的协调。

蒋清海(1995)归纳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种定义:(1)东、中、西或省区间发展差距的缩小,即空间比例或地区结构协调;(2)区域间分工协作的发展,即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3)国家投资在地区间分配合理化,即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协调;(4)区域间贸易封锁、市场分割的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区域贸易关系(或市场)的协调;(5)区域间不平等竞争环境的消除,即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同时认为,上述定义虽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应有之意,但都是一个侧面。他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定义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用系统论语言表达即是每个区域都以其他区域为自己的约束条件,选择自己的要素,调整自己的结构,改变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促进其他区域的发展,使各区域要素不断更新,结构不断优化和区域间不断相互容纳、联结、相互促进,形成全国各区域在动态反馈过程中各自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陈南京(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经济规律把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优势向中、西部延伸,与内地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较大范围和各自不同特点进行区域经济规划,使资源合理配置,从不平衡中求平衡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陈亚军(1996)认为,协调发展与均衡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倡区域协调发展也不是对非均衡发展成就的否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区域间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过早地提出缩小地区差距,不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尽量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幅度,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协调发展是对非均衡政策不足的有效纠正。

蔡思复(1997)指出,目前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不平衡中求得相对平衡;还有学者认为,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协调地区间产业分工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另有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些表述虽在理论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也难以操作。他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含义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界定。广义层次是相对于区域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来说的,第三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赫希曼主张的“有控制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但它存在一个实际运作上的困难,还需要更明确地界定;从效率与均衡关系的狭义角度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一是效率优先,兼顾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二是东西部地区均衡优先,兼顾效率的模式;三是兼顾效率与东西部地区均衡的模式。他并且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移动,推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

田扬戈(2000)认为,从系统论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通过协调区域经济系统各子系统内部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以此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

杨保军(2004)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害是如何理解“协调”的涵义。协,从字义上说有“和”、“合”、“帮助”、“协理”、“和谐”、“协调”的意思;调,是“配合得均匀合适”、“调解”。一般论及区域协调时,往往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协作与调解,这种认识显然是基于近代工业文明和一元独进与二元对抗的哲学,功利主义思想清晰,其进步意义固然不小,但流弊也不可忽略。他认为,协调包含三个涵义:协作、调整、和谐,其中最本质的含义是协作。

高波(2006)指出,关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一般认为,协调发展就是指系统内诸要素和谐的、合理的、使总效应最优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应包含共同发展、持续发展,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促进,并不意味着平衡发展;还有学者认为包含这样三个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圜值之内;(2)在可持续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发展最优化;(3)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因此,要正确理解协调发展的内涵,必须首先认识“协调”和“发展”这两个概念。发展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发展强调一种动态性,其中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发展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不符合人们的良好愿望。协调则是一个使用广泛,但却没有一个十分明确定义的概念。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通过各种手段、措施来解决矛盾或冲突,这时它作为一种管理方式而存在;通过调节,使事物诸要素之间达到一种融合关系,以表明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因此,他认为,协调发展是在协调发展机制的作用下,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排除冲突和矛盾,实现和谐的、互利的、合理的、有比例的状态,使事物整体效应达到最大满意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度量

梁亿南(1991)认为,保证协调要做到:低层次利益服从高层次利益,个别利益服从总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杨开忠(199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扬长避短,发挥整体优势。保护竞争,促进联合。傅吉奎等(1995)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必须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完成。(2)必须依靠中央政府的力量。但不是过去意义上中央政府的作用,应加强中央宏观调控体系的作用。(3)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4)必须建立新的经济区域格局。曾绅生(2000)认为(1)从经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必须依靠区域经济系统内力和外力的相互作用。(2)从现代协同论观点看,只有坚持动态协调,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3)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区域间的动态协调发展,既是相互催化作用的结果,又是区域本身加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汪波,等(2004)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是区域经济

发展这一大系统中经济子系统与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科技教育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据此,他通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测量。陈栋生(2005)提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常要从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和区际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两大方面进行检测。李尊实(2006)认为,在进行区域经济研究上,必须具有系统和综合的观点,以科学性、可操作性、显著性、层次性和动态性为原则选择指标,在层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极大值标准法对原始数据系列进行标准化。根据各指标的离散程度,给出协调度系数:AV=1-∑;V-Pi;Wi.协调度系数越高,说明区域发展协调程度高,处于均衡发展中。协调度系数很小时,说明区域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下,需要进行及时调整。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举措

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学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大体上讲,有的学者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总体上进行设计;有的学者则认为,只有重点发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由此形成了如下诸多见解。

(一)总体战略论。陈栋生(1989)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两个难点,宏观经济管理有无必要设置地区调控层,新体制下的区际经济关系是什么性质;魏后凯(1995)提出了网络开发模式;司正家(1996)在分析了发展经济学家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发展模式的缺欠后,提出适度不平衡一一协调发展战略,并认为实施这一发展战略要协调好以下关系:战略重点与非战略重点,地区间的协同,地区内部协同,中心发展地区与边远农牧地区,地方区域利益与周边利益、内向与外向、内贸与外贸协同;张华(1998)主张,采取多极增长战略,即在中西部选择几个省、市、地区或流域,像过去扶持东部沿海增长点那样,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程和元(1999)认为,协调发展有两个层次:一是初级协调,即宏观层面协调,中观空间梯度,二是高级协调,即宏观空间协调,中观空间协调,并认为中国目前的条件尚不能实施高级协调,初级协调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提出“一多二并”战略,即多极性与宏观空间协调与中观空间梯度并存;张红霞(2000)提出三级异向点轴联系协调战略;张雷声(2004)认为,协调发展既不能“抑西扬东”,也不能“抑东扬西”,而是继续更快地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发展;黎鹏(2005)认为,应建立区域协作组织机构及运作机制,加强管理框架下的区域规划和实施体系建设;蔡玉胜(2006)提出,东部: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西部: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论。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仅有区域政策,国家将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不分产业地向经济发展总体条件较好的地区倾斜,就会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区际关系紧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失去地域依托,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如果仅有产业政策,各个地区往往发展产业政策所提倡、鼓励的产业,则会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丧失区域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应把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区域政策产业化,产业政策区域化,形成经纬交织的“双重定位”体系;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和取决于结构演进与优化。因此,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对国民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区域产业格局已丧失了其应有的分工效益,成为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阻力,应重新塑造区域分工格局;刘英奎等(1997)指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地域分工规律。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应该尽快向西部倾斜;庞娟(2000)提出,应通过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控,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形成;何雄浪等(2002)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西部大开发,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王建英(2002)指出。产业空间合理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是一个较优选择,同时,产业非均衡布局必须有一定的度;曾国安等(2004)认为,落后地区的发展要拉长产业链,政府应有意识地引导培育“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目前指导我国非均衡发展的理论选择,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落后地区跨跃式发展的捷径,有利于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不提倡政府采取过多的优惠政策;胡俊超(2006)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具体模式是多梯度、多向位、跨跃式和关联性。

(三)重点发展城镇论。许晓华等(2001)认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体系。小城镇建设要与区位优势相结合,形成特色,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相结合,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点轴开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把小城镇培育成中西部地区的增长点,自身发展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胡鞍钢(2004)认为,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良方;邓银章(2005)认为,通过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达到经济协调发展。

(四)区域利益与合作论。魏后凯(1993)在充分论证区域利益存在的客观性前提下提出,正确处理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涂人猛(1995)指出,以强制性、自发性、诱导性为机制协调区域经济利益。区际经济关系协调的基本思想是:重构区域政策模式,协调区际利益,改革价格体制,促进区际利益合理分配,发展区域市场,促进要素流动,建立统一市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规范各级政府行为,开展区域产业协作,促进一体化;覃成林(1996)指出,各区域将以水平分工为原则建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面对非再生性资源、重要能源和原材料以及零部件的相互依赖关系,将由市场选择和竞争实现。中央政府在加强对区域经济管理,促进协调发展中制定的各种经济计划、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把新型的区际关系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季任钧等(2001)在阐述区域经济联合协作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地区相互信任、资源依赖和经济互补是区域联合的本质特征。区域利益的协调和竞争机制,是区域经济联合的主要形成机制。市场、计划与行政手段的综合协同,是区域经济联合的运行机制。在联合中,政府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是全

面参与区域经济联合的主体。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是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有序化和正规化的重要保障;杨亚琴(2003)指出,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金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区际合作的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水平;胡艳(2004)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状出发,论证了有步骤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四种形式:贸易渗透、互通有无、企业推进、联合兼并。产业调整,梯度转移。市场一体化,加强城市对流合作;解思明(2005)在例举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后指出,在中央层面:弱化行政区概念,强化经济区概念,加快区域协调法规建设,加强国家政策导向的力度,加快中央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在各行政区层面: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协调机构,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制定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律,构筑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姚玫玫(2006)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提出,创立制度化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江水(2006)认为,传统的区域利益协调主要靠中央政府的计划和行政手段,很少利用市场力量。提出新型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五)政府干预论。谢漾等(1999)指出,其他国家曾选用过三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协调模式。其中,实行完全计划型模式的国家没能实现绝对的均衡发展,一般都存在工业地区和农业地区间较大的差异。完全市场型模式往往会因市场失灵而适得其反,造成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政府干预型,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比较符合各国的政策要求。目前,由于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和社会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决定了我国只能选择政府干预型区域协调模式;江世银(2003)认为,单纯由市场调节是一条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之路,不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的主要直接作用是,通过计划指导,纠正区域市场缺陷与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它与区域市场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机制。在区域调控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发挥它们的作用,彼此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如果忽视中央政府的调控,就会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忽视地方政府的调控,又会出现发挥不出区域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它们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只有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才能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谢德保(2005)在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失灵的表现后强调,政府应在以下事项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财政、货币政策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对教育、科技的投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王郡华(2006)提出,建立地市区域协调政府,和以人民满意度、媒体评价、政府体系内部评价、上访率、上级政策的执行率、成本、市场化程度、服务化程度、公共物品的供给、居民的组织化程度、腐败案件的数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度量政府的作用,并以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作为评价以上指数的方法。

第3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 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J].经济经纬,2009(I):113-114.

第4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与这种区域协调问题密不可分。我国国土面积大,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差异性、社会文化背景复杂性极大,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总体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挑战。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更应受到重视。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会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区域差异衍生出来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进而妨碍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迫切需要引起强烈关注,因此区域间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地理区位优势和财税机制改革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基础原因是地理区位的条件差别,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条件是财税机制改革。因此,促进财税机制改革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1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基本认识

1.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财税机制的含义

本文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界定为: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机会平等、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相关学者对财税机制的基本认识理解有着较大的不同,本文笔者界定的财税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以实现经济发展及其他政府职能的相关法律制度。

1.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的关系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影响条件是财税机制。因为国家调节市场机制的主要手段是财税机制,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财税机制。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证实:财税机制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我国政府陆续采取了促进中西部同东部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实践也证明,给予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等手段,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2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问题分析

2.1财政支出结构不科学

长久以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的形势下,把东部区域和重点领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尤其是在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使得中西部地区教育、科学、农业等发展较慢,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并且日后财政支出难以对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2.2财税权限机制不合理

首先,地方财力与权力严重分离。“财税制度是中央和地方实现紧密配合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地方财政收入呈上升趋势,但地方财政收入的上升没有给中西部地方政府给予相应的对于公共事业支出的权利“[1],这种财力和权力严重分离的情况,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困难的程度。“其次,政府支出权力界限划分不清。目前我们可以通过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不同看出,虽然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暂时没有以法律界定明确范围,但地方政府承受大量的支付压力,地方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其承担的基础教育科技支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等支出责任”[2],这种责任不仅加大了地方财力的困难,更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3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

财税扶持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转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国目前的财政补贴制度主要是转移支付,而在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较大。专项转移支付的优点是专款专用,资金便于管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专项转移制度往往在分配资金上体现出资金投入较为分散,难以集中资金发展某一地区。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往往导致补贴政策难以和各地方实际相贴合,缺乏因地制宜的作用。而在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不能准确的计算指标,不能完善的标明价格指标,影响了计算的结果及资金支付的准确性。并没有达到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的基本设想。

3以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例分析

3.1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2012年之前,湖北省经济不协调的现状显而易见,有着武汉一城独大的现象。尤其是1990年到2002年,湖北省17个行政区的GDP差距悬殊并且不断呈现扩大的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湖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呈现出由中部平原地区向周边递减的变化。2015年湖北省GDP增长8.9%高于全国量两个点排全国第六,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其中武汉以10955.59亿元遥遥领先,宜昌和襄阳分别以3384.80亿元、3382.12亿元排名二三,神农架排名最后GDP22.50亿元。通过分析2015年湖北省GDP看来,湖北省行政区间的GDP差距仍较大但相比较1990到2002年有了很大的改善。

3.2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改革财税支持措施

针对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湖北省社科院秦尊文老师提出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论,2002年7月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名义向省领导建议在全省进行“一主两副”布局实施“省域副中心战略”建设三个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圈、襄十随城市带。湖北省城市圈建设顺应经济全球化、改善了湖北省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调整工业布局,跨市实施产业布局,整合资源。第二,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净化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从财税政策上防止恶性竞争等。第三,完善城市圈内财政体制,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保证各地切实获得经济发展的权利。第四,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转移支付时,将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同等对待,按实际应得给予各个市区。

3.3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财税支持取得成效

近几年,从经济和财税发展情况来看,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显著。其中武汉城市圈是全省GDP、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区,而且增长势头持续强劲,区域间的辐射力不断增强,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对周边区域的资源的吸引,局部区域发展的同时带通更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以武汉市、鄂州市、黄石市形成鄂东钢铁走廊,以江汉平原三市为中心形成纺织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群。湖北省2015年全年市州地区GDP情况显示,“一主两副”继续引领全省地区生产发展,9市州同比增速同步或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4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机制的建议

4.1完善财政支出结构

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力度,开创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向周边延伸,积极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对于西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加科研和开发补贴,建立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基金。

4.2调整财税权限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责任。双方的责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确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与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讨价还价”。第二,通过重新规划,中央财适度放权地方。给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权,使西部各个省能出台适合本省情况的税种或废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税种。第三,允许中西部地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公共基础建设,这一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因财政应该在普遍存在经济失衡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3完善财税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结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资金对农业投资力度,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予以调整,给予地方大量财力支持,推广农业良种、农业技术应用,建设实验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支持工业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跨省市实施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整合资源,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5结论

针对上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财税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关财税机制改革的建议。虽然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困难还有很多,但财税机制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的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期待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作者:刘爽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uncoordinated and the financial risk’s relations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thought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will be uncoordinated 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 initiation finance risk.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financial risk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问题最终会集中体现于金融。那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系呢?本文将结合经典的金融风险理论,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

1从马克思经典假说看

1.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生产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产业同构及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经济领先区域经济之所以领先与其产业结构领先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地区在缩短与经济领先地区的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经济领先区域的产业升级速度不能维持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时,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叠加。产业自构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需求相对不足,使得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情况下,其对于已有产品组合的消费需求会趋于饱和,由此制约其消费需要,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较低收入水平会制约其消费需求。第二,从投资需求角度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虽然有大量的资本集中,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的缓慢,资本流入到生产领域的量在产业趋于饱和后就会增长缓慢,投资需求开始不断萎缩,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政府将比较稀缺的资源集中配置在其认定的高利润率的“关键性产业”中,这必然导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对于其他“非关键性产业”而言更加稀缺,进而制约了“非关键产业”的投资需求。

1.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金融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金融相对性过剩。根据前文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资本从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流出,同时还会阻碍资本流入经济落后地区。而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金融资源的大量集中,在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下,很容易产生金融的过剩,形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其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大量的金融资源被投放到“关键性产业”,而根据“资金软约束”理论,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软约束”现象,进而导致金融的结构性过剩。

2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

凯恩斯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亦可通过这些途径导致金融风险。

首先,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区域间贫富差距增大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领先区域出现的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及结构性不足,亦会导致区域内收入的两级分化,进一步制约需求的扩张。

其次,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在旧有产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其产业的升级,进而阻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会阻碍“非关键性产业”的投资需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会制约该地区的投资需求。

3从周期性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论,金融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周期中的某种变换,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情况下,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赶超战略为这一“变换”的产生带来了契机。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机会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因而汇集于“关键性产业”,在资金软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信贷泡沫。

其次,经济落后区域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偏好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进的途径在本区域内形成技术的创新,而这亦会带来新的“变换”因素,进而导致多方面的风险暴露。其一,如果自主开发,那肯定要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业,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是集高风险、长期性、专业性于一体,这与经济落后区域优质劳动力及资本缺乏的现状是冲突的。其二,如果从经济领先区域引入,由于经济领先区域资本充足,在以此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多以服务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当然这也符合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规律,如果经济落后区域进入相关的技术,则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力就业状况则更一步恶化,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最后,稀缺资源向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涌入,也会加大经济领先区域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稀缺资源在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集中,一方面为银行过度信贷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经济领先区域内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经济繁荣”进而导致过度的投机。

4从货币主义视角看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我国“一刀切”式宏观调控的失灵。在全国统一货币供给调控下,东中部地区经济对货币调控的反应要快于西部地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往往将资金从西部地区调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使用,很多微观经济主体通过股票市场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投向东部地区,这将首先导致东部地区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波及到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货币供给显得更加稀缺,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又将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竞争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强加以准财政的职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这双重委托的矛盾,进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最后,从引进外资角度看。对经济落后区域而言,希望能尽量引入外资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毫无疑问,无论从投资的硬环境或者软环境来看,经济落后地区都无法和经济领先地区相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往往不得不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补偿,而这些措施往往会导致整个国家利益的损失。而陈秀山(2006)的分析更指出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导致其区域资源缺乏、市场狭小,如果其选择将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则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第6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64-02

一、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企业间可以实现信息交流和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共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资源节约。此外,产业集群也能通过其群体效应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者,提升产业区内企业融资渠道,为产业区内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产业集群对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区域产群品牌影响力、促进就业、拉动地区就业人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尽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在相应地点进行产业集中,但并不是所有相同或相类似产业都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其发展和产业集中地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准。因此,建立产业集群并不是单一地将相同产业企业进行融合,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地域环境、发展可能的优势等多个因素。同时,现代盈利能力分析中的投资回报率、生产效率、产业集群效应都是对产业集群最终形成的主要参考因素,对产业集群今后能否如预期一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一)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主要应坚持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市场为主的发展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集群真正发展;其次,沟通与合作,加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甚至是对外合作十分重要;再次,始终坚持协调原则,对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包括企业间在内的多个部门协调;最后,政府引导,即政府支持,因政府权威性、经济支持、政策优惠。因此,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更科学,也避免一些违法或不良发展情况产生。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市场竞争原理。为使产业集群效应最大化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协调发展。需要在竞争环境中加强协调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节约和基础设施共用。对于产业集群发展来说,一个地区市场紧张的大小,与其政府管理有密切关系,通常意义上来说,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在其中展现的作用也就越强,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更为大胆,为开拓性、创新型;相反,如市场竞争和市场管理机制水平低,那么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意义不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更为保守。由此可见,市场机制管理程度高的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影响。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下的网络环境发展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模式。通过网络环境创建可以有效观察并了解产业集群发生的变化。区域网络创新最为主要的一点在于在特定区域环境中,各个企业间为保障双方信息沟通、资源共性之间建立的关系。纵观区域网络环境的创设,尽管同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有一定不同,但却相当于企业间通过建立信息、产业、设施、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网络沟通环境改变原有企业单一发展所带来的局限性,对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网络的建立实际上不仅帮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更使其有关协调部门在发挥个人优势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实现了共同发展和繁荣。

(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从目前其他国家已经建立成型的产业集群区域看,在市场发展下,市场能够推动企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规模扩大,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长期发展下,市场还存在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自发性不受任何企业、个人左右,一旦市场出现变(下转82页)(上接64页)化,就会使产业集群经济面临下滑,甚至是危险。而市场的盲目性,更是政府、企业无法看到的角落,繁荣的表面下一旦出现变动,对产业集群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对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是不够的,一定要有政府做强有力的保证。特别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市场总体格局还没有形成。因此,为保证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政府调整和控制必不可少。

三、建立健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

为保障产业集群设立的科学性,政府可以以西方国家成功设立产业集群区为借鉴,但要注意结合我国现实环境,打造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坚持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共同作用,使市场成为产业集群的主要开拓地,也要注意管理企业间不良竞争,防止市场出现泡沫经济。战略制定问题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不能一味守旧,也不能操之过急,要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产业集群内部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二)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市场机制的完善,对产业集群发展来说就越有利于科技、信息的发展,产业集权现象也更为明显,能够大大推动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拓展。所以,严格的市场管理机制是保证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必要时采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市场内部企业间公平竞争。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市场,鼓励产业集权企业在国内发展的同时,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真正发展,使产业集群区影响力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为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都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产业群发展,以推动人才在产业群内流动,为企业发展、产品创新、核心技术开发提供重要人才推动力。因此,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科技型,拥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企业管理者,推动其在产业集群内的发展,通过其活力使更多企业管理者看到区域创新的重要,加强企业间创新意识的交流。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

相比企业来说,政府拥有庞大的资金、技术和政策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也更为客观。因此,推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政府引导是关键。政府提升对产业集群引导也要通过制定严格的战略目标,总结区域内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才更能推动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间不良竞争和因占据市场出现的违法和违规行为。

第7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战略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

(三)积极运用不同激励措施来吸引投资者

国外在落后地区采取的激励措施是结合地区跟核心地区限制工业的发展税收相关政策与许可证的制度,从而引导企业从中心地区向落后的区域转移,政府还经常利用区位补贴的模式鼓励边缘地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相应利用多种激励方式,建立一个激励员工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环境,建立合理的评价与鼓励机制,以激励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秀清.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唯物史观审视[J].商业时代,2011,(33):142-143

[2]杨劲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税收[D].东北财经大学,1998

第8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协调;资源配置;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概念

通常来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地理原因,它自己受制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投入资金、劳动密集度、技术程度等相关因素。如今绿色生活、绿色GDP的观念深入人心,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能单纯的考察经济指标的高低,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如此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一个较完整的主体。

物流也称为物流服务业,按产业划分,属于第三产业;同时也是一种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有包装业、仓储业、配送服务、运输业等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在各个产品市场的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制造业、农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特别是在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都有许多的物流活动或业务。但是真正的物流产业并非如此,而是要将这些物流活动和业务独立化成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是物流产业。

当前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产业需要各个产业之间集聚,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它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的产业。不过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发展中的物流产业水平都不是很高,通常只是简单的建立运输对接、共同包装、协助配送等基础上,无法形成有机、有效的统一。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都是要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施执行,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更谈不上高度的专业化操作。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小物流企业是当前物流业的主体,如此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

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改善竞争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著名的三力体系已经说明,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所以如果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就可能会差生巨大的资源聚集效益,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到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还可以带动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也要求区域内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改善物流业的环境,提升客观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完善,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愈加完善的区域经济也就会有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让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是市场机制。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物流产业的目标和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以第一产业为主,那么该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也依靠农业和原材料为主。目标产品也是农产品、工业原料。就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是如此。那么如果该区域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是主要产业。该区域物流产业的产品和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就是更多的为小批量、多批次,对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是这样的情况。在竞争激烈并且要求高的环境下,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物流的服务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国东西部物流水平的差距。

4.规模扩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与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着相同特点的物流产业,它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地区的市场繁荣也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直接关系,市场的活跃程度依靠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快可以让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将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相辅相成,活跃市场后也会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为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效应。

三、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区域竞争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资源和特色

各区域在发展物流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基础条件,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来确定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同时,各区域在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及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以非均衡发展为途径实现均衡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区域资源和特色,如东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应着重发展制造业物流,同时协同发展港航物流和商贸物流等;珠三角的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有港口、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等构成的发达、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具有家电、纺织、服装、汽车、高新技术等雄厚的产业基础,可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家电物流以及港口物流等;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经济腹心,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以及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和水电资源也较为丰富,要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及煤炭物流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复合性产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要加强政府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环境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各区域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克服物流产业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在原有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酝酿成立省级权威性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设立一个山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业管理政策理念,从全局出发,统一领导和协调物流发展工作。

3.完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物流交易活动的可控性、便利性,降低物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物流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和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的建设,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作业标准的建设,以及物流信息标准的建设等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标准体系,要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和成本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同时,物流服务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对物流评价的重要标准,提升便利性和可控性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研究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研究,比如:标准术语、集装箱标准化、服务流程和统计标准。对于物流本身也要有标准话要求,像物流企业分类、物理管理绩效、技术标准体系。部地区应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为信托,在中西部地区则是要完善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龙,胡鞍钢.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 2011(03)

[2]蓝必华.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 南方论刊. 2009(09)

[3]张红波,彭焱.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01)

[4]谭卡.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1)

[5]黄磊. 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性――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第9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范文

通常来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地理原因,它自己受制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投入资金、劳动密集度、技术程度等相关因素。如今绿色生活、绿色GDP的观念深入人心,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效果,不能单纯的考察经济指标的高低,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如此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一个较完整的主体。 

物流也称为物流服务业,按产业划分,属于第三产业;同时也是一种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有包装业、仓储业、配送服务、运输业等各个行业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在各个产品市场的领域都有运用,包括制造业、农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特别是在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都有许多的物流活动或业务。但是真正的物流产业并非如此,而是要将这些物流活动和业务独立化成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是物流产业。 

当前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物流产业需要各个产业之间集聚,从而降低成本,所以它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的产业。不过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发展中的物流产业水平都不是很高,通常只是简单的建立运输对接、共同包装、协助配送等基础上,无法形成有机、有效的统一。所以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物流活动都是要由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实施执行,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更谈不上高度的专业化操作。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小物流企业是当前物流业的主体,如此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 

二、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改善竞争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著名的三力体系已经说明,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由区域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所以如果具有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就可能会差生巨大的资源聚集效益,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得到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一个专业化的物流产业,还可以带动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也要求区域内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支持,改善物流业的环境,提升客观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完善,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愈加完善的区域经济也就会有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效果,让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是市场机制。一个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物流产业的目标和发展水平。通常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以第一产业为主,那么该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也依靠农业和原材料为主。目标产品也是农产品、工业原料。就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是如此。那么如果该区域的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产业是主要产业。该区域物流产业的产品和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就是更多的为小批量、多批次,对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是这样的情况。在竞争激烈并且要求高的环境下,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必然,物流的服务水平也随之提高,这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国东西部物流水平的差距。 

4.规模扩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 

与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着相同特点的物流产业,它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地区的市场繁荣也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直接关系,市场的活跃程度依靠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快可以让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将商品流通规模扩大;相辅相成,活跃市场后也会增加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大市场规模;为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效应。 

三、两者协调发展的建议 

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流通加工等在内的新兴复合型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升区域竞争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基础、资源和特色 

各区域在发展物流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区域的基础条件,以及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来确定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同时,各区域在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与国家的政策及当地的总体发展规划相协调,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实施,以非均衡发展为途径实现均衡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区域资源和特色,如东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应着重发展制造业物流,同时协同发展港航物流和商贸物流等;珠三角的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具有有港口、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等构成的发达、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具有家电、纺织、服装、汽车、高新技术等雄厚的产业基础,可大力发展汽车物流、家电物流以及港口物流等;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经济腹心,是连接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重要桥梁以及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和水电资源也较为丰富,要充分发挥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及煤炭物流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

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复合性产业,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要加强政府在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环境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各区域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克服物流产业条块分割、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在原有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酝酿成立省级权威性的物流产业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各省区物流产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设立一个山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业管理政策理念,从全局出发,统一领导和协调物流发展工作。 

3.完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可以提高物流交易活动的可控性、便利性,降低物流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物流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物流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和专用工具等技术标准的建设,装卸、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作业标准的建设,以及物流信息标准的建设等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标准体系,要鼓励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和成本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同时,物流服务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成为一项对物流评价的重要标准,提升便利性和可控性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研究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研究,比如:标准术语、集装箱标准化、服务流程和统计标准。对于物流本身也要有标准话要求,像物流企业分类、物理管理绩效、技术标准体系。部地区应以物流标准化建设为信托,在中西部地区则是要完善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生龙,胡鞍钢.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 2011(03) 

[2]蓝必华.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 南方论刊. 2009(09) 

[3]张红波,彭焱.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