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

第1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丝绸之路;伏羲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2-0126-02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长久以来,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间群体,都在积极展开大量华夏文化传播工作与活动,其中很多行动都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从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发展孔子学院,则把汉语国际推广和传播国学与文化的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有效。现如今,“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只有有了影响力,国之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1]。然而时至今日,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了与西方世界并轨,在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上依然走着过去的单向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文化“入超”和巨大的“文化赤字”[2]。所以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资源,选择深而广的文化传播策略来对外展示华夏文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政府及群众都要努力为之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从政府主导与民间活动两种主导模式来分别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一、政府主导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1.古代遣使与文化传播

回望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文化长河,华夏民族多次以强大富饶而鼎立于世。在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过程中,任何时期都可以看到有关华夏文化对外传播的官方活动。被后世盛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和“人类文明的运河”的“丝绸之路”就是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至西域的张骞首次开拓出的,后经东汉使节班超再次贯通并延伸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现在的评论者已肯定了这条跨越欧亚大陆两千五百多年的“丝绸之路”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通过这条古老而又辉煌的文明之河,各个地域的人不仅进行了不同大陆间的经济贸易交往,并且为东西方文化的长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技术、文化、物资经阿拉伯、回鹘、粟特和突厥等各民族的传承发展后,将大批东方文明的物资输出至西方世界,于是丝绸、瓷器、茶叶和纸张也成为了西方人心中东方古国的符号与象征。丝绸之路在地理位置上横跨欧亚大陆,链接起多个区域的多民族文化并形成系统,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也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个至关重要、备受瞩目的领域。华夏文明就这样零星不断地依靠丝绸之路上连续不断的商队传播至欧洲大陆,同时欧洲大陆的异域文化也通过这条大道传播至中原大地,并与华夏文化相互冲击、相互融合。

明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带团前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踪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路上郑和帮助沿途国家剿灭海盗,传播了仁爱与友邦的文化思想,还为这些国家和人民带去中国特有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这些商品给当地带去了东方文化与生产技术,逐渐被当地人接受、传播、生产。数千年来,这种传统文化商品保持着特有的文化属性与不同文化冲击、融合并绵延至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2.官方活动与文化传播

自2003年我国逐步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政府已先后与各国合作举办了“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他国举办活动期间,中方将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文学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鲜明的特色集中介绍展示给外国民众。如中国戏曲展演、中国武术表演、孔子文化展、中国敦煌艺术展、中国中央民族乐团演出、中国饮食文化节、中国棋类表演等。但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文化背景迥异,许多外国人并不能通过单向的文化展示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举办方往往追求文化奇观,而将传统文化生硬地“展示”出来,使得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导致其失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误解。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在文化对外传播中,要让中国的物质文化先走出去。故而我们在对外进行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时,应该考虑优先将中国衣、食、住、行等与生活息息相关又不具有政治性的文化形式加强传播,提高当地民众的参与度。通过切实的体验过程,引起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除了官方政府组织举办大型活动,我国领导人也非常注重在政治活动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在国家主席访问俄罗斯时,将一幅《普京总统肖像》的沈绣赠送给普京,普京赞不绝口,沈绣也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而早在2009年奥巴马总统访华时,中方就赠送给他一幅刺绣作品《奥巴马总统合家欢》作为国礼,令外国友人赞叹不已。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主动向外展示,同时也可依靠历史文化古城的地域优势或者大型主题活动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当地参观。陇原大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天水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根据万物之变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记事,成为汉字萌芽,以鹿皮为礼,发明琴瑟创乐曲,制定了偶婚的婚姻礼制。天水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是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自1988年以来,甘肃省已举办了二十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政府同时打造了甘肃省特色文化品牌——公祭伏羲大典,该祭祖盛会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历史文化经过地方部门整合以文化遗产的形式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已成为该地特色旅游项目之一。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穿越甘肃留下了享有盛名的敦煌莫高石窟。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等历史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早已发展起来,成为国际显学,吸引着大批外国学者、游客研究、观光。而在夏河的拉卜楞寺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拥有国内保存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寺内的藏经更是稀世珍宝,自1980年对外开放以来,吸引了数十万国内外僧侣及游客。甘肃境内还有“道教名山”崆峒山以及距今有8000年历史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和政古动物化石群和永靖恐龙足印群,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甚至被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

二、民间活动助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孕育传承于广阔的老百姓的生活中。

1.古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蚕丝文化源于古代中国,从日本的古史记载得知,有三种说法都说明中国古人向日本人民传授养蚕的方法[3]。这种蚕丝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早期移民的历史有密切关联。吴越地区与日本等国在蚕神信仰及其神话方面出现的相似之处正可以解释为是由于吴越地区蚕丝文化及蚕丝生产技术向海外传递的结果。当时的蚕丝文化传播,不仅带给其他民族新的技术与信仰,也对后世的历史文化发展,增添了一笔璀璨的闪光点。

关于古代伏羲文化的对外传播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伏羲文化西向传播问题,指的是“伏羲文化在学术界现在大都承认的故里天水以西沿历史上形成的丝绸之路向河西走廊乃至西域方向传播的问题”[4]。文中的观点是根据史料推断分析出古代汉族一部分居民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敦煌,另外一些人又向西行,到达了吐鲁番地区,并且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有伏羲文化原始形态的某些成分的中原文化以口播或是书画或是文献的途径传播扩散。伏羲文化西向传播后,当地居民将其转化融合成自身民族文化。所以伏羲女娲图中的一类作品在画风方面西域化,表明了伏羲文化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至西,存在并影响了这片区域的文化发展。

明朝科学著作《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在《野议·盐政议》中写到:“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就说的是古代中国按地域亲缘关系最早出现的三大商帮,即秦商、晋商及徽商。而几千年来,位于中原腹地的秦商纵横于丝绸之路,驰骋在茶马古道。长安作为丝绸之路在中原大地上的起点,无数秦商携带着中华文化的精品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穿越这条大陆桥,将商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远销至西域各地,甚至横跨广袤的大陆,直抵俄国、波斯等西方国度。中国古老的华夏文明就这样被独特的东方文化商品承载着绵延不绝地在世界蔓延。

2.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每年的正月十五,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僧侣们都会以藏区特产的酥油为原料制成酥油花作品安放在寺院大经堂前的广场上。2013年的酥油花灯会依然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据电视媒体报道,逼真生动、色彩绚丽的酥油花佛像静坐在广场中央,至夜晚十时,游客们仍然排着长队等待着。如此独特的宗教文化盛事还有晒佛节、瞻佛节、跳法舞法会等等。每次盛事的举办,都是一次弘扬华夏文明的节日盛会,对于西方的游客更是奇特而又深奥的文化景观。

甘肃临夏是“中国花儿之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儿”是西北地区独特的一种多民族民歌文化,历史悠久,流派众多。每年农历四月之后,西北各地区的“花儿会”便在山野田间此起彼伏的传遍开来。花儿会上民族特色浓郁的“漫花”曲调与多民族的特色服饰形成了欢快喜庆的节日盛景。这种开放式的民俗文化带给游客独特的地域文化奇观化感受。

三、结 语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都不断地在发展自身文化,也不断地向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人类文明全球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加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和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或体育赛事、弘扬儒家思想与推广传统工艺品及商品,一方面建设我国现代社会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也向世界每个地区和人民传送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精髓。如今,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发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和交叉化的特点,传统文明对外传播的策略不仅可以依靠政府的官方执行推广,同时也可以借助民间团体积极运作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助力将会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更加深入、广泛。

参考文献:

[1] 陆长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软实力建设[M].蔡建国主编.中华文化传播任务与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关熔珍.中国文化元素的保持与对外翻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5).

第2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任何一个企业,其生存和发展都与它自身的文化条件及所处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文章着重阐述了传统文化中儒、道二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简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我国企业在创建组织文化中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抛弃糟粕,使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表现为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习惯的沉淀、职业的习惯,一定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素质。它不仅可以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和约束作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还可以更加鲜明地将本企业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便消费者对企业进行识别,进而产生认同感。t}唆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成功的保证。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由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美国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使得人们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反思。经过深人分析,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是企业文化使日本迅速崛起,是企业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主要作用。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创建企业文化的热潮。当我们探索日本企业文化时,发现日本的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时,除了学习和引进东西方先进企业文化外,还有必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瑰宝。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孔子思想常为企业所用。有‘旧本近代实业界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一生参与创办、经营几百家企业,如王子造纸、东洋纺织、石川岛播磨等,这些企业创办至今已逾百载,仍长盛不衰。他如何把企业办得如此出色,涩泽自己解释说,是“《论语》加算盘”,就是生产经营中儒家道德与利益追求互用,就是道德经济合一说,或叫义利两全说、义利统一说,讲伦理道德时考虑利益因素,讲利益追求时考虑伦理道德。涩泽对儒家的解释一反传统的解释,使儒家思想获得了新的力量。

《论语》、儒学、孔子的思想,可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借用的甚多,本文主要从“仁”、“信”、“义”、“和”几个方面谈儒家思想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仁”的思想

“仁”,仁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精义所在。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有多种释义,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解释是“爱人”。孔子本人再一次回答弟子樊迟提问时就作这样的回答(见《论语·颜渊》)。许慎《说文解字》也作如此解释:“仁,亲也”。i2]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尊重自己的员工,理解支持他们,信任宽容他们,关心体贴他们,从而有效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信任度,企业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信”的思想

“信”,言行相一,信用。《论语》中多处讲信。《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说“民无信不立”。信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不含阶级性,任何人待人处事都要讲信用,无信不立,无信不知其可。《周易·系辞上》说得好:“人之所助者,信也”。要使企业成功必须讲信。“信”是儒家伦理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也是中国交换伦理的重要典范。很值得我们今天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学习和借鉴。因为,诚信,对外而言,首先,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业效率;其次,诚信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内而言,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企业内部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当明白:企业生存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长久的事业。某些企业实施违背诚信原则的短期行为后,很快就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

(三)“义”的思想

“义”,道义、主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要树立正确的道义作为自己的行动信条,并为之奋斗。尤其在义利发生矛盾时,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德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提出“见利思义”的思想。提倡人们要见义能为,舍生取义,做到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做什么都不要忘义。要使个人的行为与仁义、道德、道义相符,而不计较功利或物质利益。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使员工自觉地意识到在讲“义”时,要承认“利”的必要,追求“利”时,则要接受“义”的约束。这样,就能实现“以义估利”,“举义兴利”,调节和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企业遵守法则,正当经营,把赚钱看作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觉地把企业赚钱与国家兴旺和民族利益联系到一起,捐助教育、办慈善,将利益回馈社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四)“和”的思想

儒文化中强调“和”,孔子有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中处理人际关系、民族文化、社会关系的传统原则。用求大同,存小异的办法,协调各部分人的利益和要求。达到整体的协调、和睦是中国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文化支柱。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也正是得益于这一“和”的传统。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三和治企”,“三和”指“人和、物和、利和”即治理企业要将人员间的关系协调,企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有机结合起来。

儒家思想从在不同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作用,是企业运转的剂。因此,企业应该以超凡的卓识远见,注意吸收借鉴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用于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精神,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分别著有《老子》、《庄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中吸取合理营养。

(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是道家的中心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意思是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人们应当按规律办事,不可妄为。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领导者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并按规律制定法律制度;其次,涉及企业改革改制时要对企业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全盘考虑,切忌想当然为之;第三,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善于抓大事,将常规事务分权与下属,这样责权明确、各尽其力,管理者看似清闲,实际工作却井井有条,正是“无为而无不为”}l0

(二)“辩证治事”的思想

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这是道家思想的又一精华之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对立的,如新与旧、盛与衰、高与低、长与短、福与祸等,而且这种对立关系也是可以转化的。再来看今天的企业,商场如战场,有胜亦有败,面对激烈的竞争,企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处在经营困难时期,企业不应该气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困难局面得到改善并要向它的反方向发展,即获得成功;当企业处在顺境时,也应该认识到企业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隐性的,同时,企业的竞争对手也在以难以觉察的速度迅速崛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落后者甚至被淘汰。以辩证治事的思想来认识事物、治理企业,也是许多企业反败为胜走向成功或者戒骄戒躁保持领先的法宝之一。

(三)“点滴为始”的思想

老子认为,天下的一切大事,皆从点滴小事做起。他说:“合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大启发意义。每个企业都有同一个梦想,不断发展,日益壮大。要实现这个梦想,就需从零开始,然而很多企业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急于求成,一味地攀比,盲目扩大规模、引进外资,全然不顾自己的条件,也不顾事物发展的步骤性和规律性,结果出现了管理困难、资金浪费、负债增加等一系列不良现象。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哪个没有明晰的发展史,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哪个又不是厚积薄发才有了今天的业绩。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教育今天的企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成败,以一个“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来顺应规律治理企业,同时以一个“点滴为始”的思想看待企业成长,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看到传统文化优秀面的时候,也应看到它的消极面,下面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作以简单分析。

(一)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调和折中的维持之术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谚语奉劝中国人莫为天下先。[4]这些思想渗透到企业中,既会影响企业竞争一流的意识,也极大地影响到企业内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加拿大华裔总督伍冰之的父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想摘天上的星星,那么你连地上的尘土也得不到”。现今全球化时代,商业竞争更加激烈,充满风险,谁若过分小l}谨慎,事事不敢为天下先,或竞争意识淡薄,不求上进,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办实业,恐怕难以长存。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谈起通用的企业文化时。有一句是“竞争、竞争、再竞争”。

(二)怎样看待成败.怎样评价经常失败的人

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永不失败。现代教育科研成果表明,人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中学习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人也是失败比别人多的人。作为现代企业人,一定要不怕失败,只有首先在心理上不惧怕失败,才会认识失败,才会分辨哪些是可能走向成功的失败,哪些是永远的失败,从而避免在关键问题上失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不是看它做成了多少事,而更多的是看他犯了多少错误,得罪了多少人,失败了多少次,在这种标准下,那种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对方方面面关系照顾较好的人常常占优势,而那些冲劲大、对关系顾及少、一头扎进事务中的人往往吃亏多。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企业的危害不言而喻。

(三)重历史、重经验、重权威及官本位思想

第3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价值;发展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其经过不同时期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具有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形态中也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及民族情感,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能起到振奋国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能够增强各个民族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综述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不断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民族在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孕育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民族人民生活的需求,已经融入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靠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多样化以及体育文化的内涵从而受到社会群众的喜爱。在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迅速提升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竞技比赛、休闲娱乐、观赏等社会文化价值,它还涉及到了市场各经济领域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形态中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

(二)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藏的内涵

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各族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立性特征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名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本身的民族性和传统性,在其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受到当地的传统习俗、道德以及教育等相关传统文化形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武术、太极、舞狮、舞龙、骑射、赛龙舟、马术、击剑等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综合形态,始终与技艺、健身、智力等文化体系有着紧密联系,在经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的发展和传承下,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演绎成属于中华民族的国粹。比如民族传统体育中最为经典的是中华武术。武术让人们在练武的时候,除了健强体魄和掌握好武术动作的特征之外,还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传承下来的道德理性以及和谐统一的精神,成为一种可以与外界自由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体育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陶冶性情、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都是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中不断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改进和完善,不但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还致使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体育比赛场上正规的比赛项目。

(三)传统体育文化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了民族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从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其体育项目的种类已经有977种,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文化的体育体系。这种民族体育文化过了五千年还经久不衰,其原因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展与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等紧密联系,它与各个民族共同生存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传承了民族的,也促进了社会信息交流等文化内涵。即使是在体育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彰显出了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的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但能够强身健体,最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的特殊形态中发扬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以及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不限制人数,也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民族传统体育,在运动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还能够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使人的心情变舒畅。其次,民族传统体育不像现代体育运动那样,运动强度大,而且且趣味性比较强,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不但改善了人们身体器官的功能,在帮着人们增强适应外界的能力以及增强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体育文化的价值推向了高境界,从而激发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豪感。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立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在人类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下,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还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弘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的进步以及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保障[3]。此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在经历了沧桑后仍被传承与弘扬,虽然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在不断被发展,但是其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其体育文化以及形式仍然被各族人民受用,并在其体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以研究创新。相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实践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为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在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被社会认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在现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无论哪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和开发都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前提,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支持下,将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个宝贵的遗产,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俱乐部或者协会,建立以社会大众为主的体育组织和民族传统体育商品市场,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方位体系,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同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普及大众化的格局。第二,加强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多培养懂民族传统传统体育又会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传统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可以利用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有效的传播途径宣传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种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走进人们的身边,通过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识来激发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扬的热情。

四、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成为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且加强了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和思想观念,对发扬体育精神及增强民族情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3):133-139.

[2]百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6).

第4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软实力 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85-02

1 前言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他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首次将国家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势力,即硬实力和软实力,并认为资源、经济、军事和科技四大实力元素构成的硬实力是有限的,而真正有无限力量的动力元素是软实力。2004年,他在新著《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中较为完整地阐述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如果我们的政策是合理的,我们的软实力就自然增强。”在他这里,软实力被归结为一个国家由文化、政治观念的吸引力而在国际社会产生的感染效果。与硬实力(经济、军事)通常依靠直接的“施压”、惩罚或收买而迫使他国非自愿地接受不同,软实力通常依靠间接的“吸引”而得到他国的自愿认同。

2 我国传统文化对“软实力”的解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软实力”这个概念,但是却蕴含这软实力的思想。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又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武是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他认为善用兵者要知己知彼,重视计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些说法,都包含有软实力克敌制胜的朴素观点。另外,我国古代老子也主张“柔弱胜过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些都是我们软实力取得的经验;而“老子化胡”更是软实力成功的典范,通过教化、感化,使其得道,体现了软实力的特点、功能和魅力。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解读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其影响;每种文化都各有利弊,在这里我们主要寻求传统文化的特长,充分展现其实力,这样才能做到教化、感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以“更高、更快、更强”为格言的奥林匹克运动,近乎席卷全球的今天,只有提炼、总结自身的特点,弥补其在平衡、养生、教化等方面的不足才能达到教化感化的目的。

3.1 和为贵的民族精神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动态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为贵、谐为美”,这种观点自古至今一直指引着中国人追求人与白认、人与社会的和谐。兰久富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多样化》一书中,认为“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文化最根本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追求,赋予整个民族文化以特有的价值倾向和精神气质。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使整个民族文化凝结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民族精神是维系文化稳定的内在因素,在保持文化独立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下位概念,同样体现着“和”的特点。我国传统体育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没有对自然躯体的支配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如: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气功、太极拳等都是在意念主导下,“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通过意识与肢体的活动使“心灵交通,以契合体道”。它借助于人体内部物质系统的信息流、能量去维持与外界时空环境的有序活动,进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养生命。锻炼过程中多采用基本功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平衡和顺其自然的主题化思维方式。

3.2 包容性与吸收转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从我国文化自身来看,本事就是一种由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为一体的文化,不仅包括汉族文化还包括其他几十个民族的文化。从我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来看,虽然我们有过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的教训,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题。比如,汉、唐时期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文化传播;又如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马克・波罗、利玛窦等人大量外国人来中国游学、传教、经商,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另外,就我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而言,形成了一种能在保持民族主体意识基础上的强大包容力,能够超越血缘、地域、种族、宗教的差异,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我国各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等;除此之外,我国还比较与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如:儒文化、佛文化、道文化等。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种类的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我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文化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以我国传统武术为例,它分为套路和格斗,套路又分为单练、对练、集体项目等,而单练有可分为拳术、器械,拳术主要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每个拳种又都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各种流派之间相互借鉴、吸收,相处十分融洽。除此之外,套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一些舞蹈、美学等特征,使其在演练过程中更具有艺术效果。

3.3 整体性与养生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论重视天地人为统一的整体,注重整体观,就价值取向而言,“仰取向于天,府取向于地,中取法与人”,即立人处事要从整体考虑。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关、内悟过程,因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均建立于混沌型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之上。它反映在两个方面: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保健性、康复性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得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整体生命观的影响,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育体系。它力求以综合的方法反映人体在养生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整体内在机制和功能,以及这种功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动态过程,采用的是由合到分的策略,突出的是从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较好地把握了人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

3.4 道德礼仪的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社会和个人道德理想的实现。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将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生命价值之所在。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其创造的文化中,道德水准常常被作为评价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武术由于受其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武术文化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武术中很重视对武德考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武德胜过武技”。武术谚语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德要求,充分显示了武德教化在武术传授过程中所表现出“道德至上”的文化特征。

4 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广阔发展空间

任海在《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一文中提出:“西方体育在竞技运动的价值观方面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整合。靠西方体育文化本身无法克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种种不足,必须从其他的文化形态,特别是东方体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和物质手段。因为,西方体育之所短,正是东方体育之所长。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体育比赛的价值观方面,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在体育实践中,重练内,轻练外;重神,轻形;在练习步骤上重整合,轻分解。”在奥林匹克近乎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只有认清自身特点和优势,提炼实力,从而才能在体育领域更好的推广、传播我们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瑟夫・奈,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2]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

[3]淮南子・泰族训.

第5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权变管理;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思想与西方制度化科学管理理论不同,西方管理强调理性准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用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伦理型管理是以由已及人来看待社会,把治家的伦理道德准则及管理方法运用于企业及国家管理中,要求企业成员要象父子、兄弟一样相处,结果导致了在管理中讲人情、讲关系,平均主义大锅饭。这种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内部交易成本太高,企业对员工饮食起居、生老病死考虑的较多,领导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是不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目标变成了社会福利目标。

无论是内地近年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奥、台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家族式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同乡帮助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有其优点,表现在:一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日本企业的“型组织”及管理模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此。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创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培育了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因此在建厂初期和企业处于困境时,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领导同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同时企业领导层大多是老板的亲戚,班子团结,特别是老板具有绝对权威时,因而决策集中,管理效率高,成本低。四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内部的“五小”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五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老板)和员工(雇佣者)在感情上存在着“主恩图报”的思想。在儒学伦理别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理念,家庭人伦观念中的“养育之恩、三生难报”等在东方式的管理理念中就具体化为主恩图报的思想。靠亲缘关系进入企业的员工会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视老板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报答,如若某人忽视或违背了这种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会引起公众的指责,有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种无形的伦理道德观对社会公众的约束,使家族企业主从中受益匪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族企业管理平庸、技术低下,但仍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东方伦理型管理模式具有以上优点,使西方许多学者对人际关系近乎裸的商品关系的西方管理提出了异议。在西方颇负盛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指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宽容与友好”,他说在科学技术领域西方文明占据明显优势,在对人生终极目标及最高意义的洞察上中国文明则深刻的多。他特别推崇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他指出中国文明的思想和精髓在于自我抑制和经济调和,而西方个人功利主义和社会产业主义的“病根”和出路正在于此。另一位“国际智者”阿诺德•约•汤因比则在《历史研究》中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文化时代,他在一次“展望21世纪”的演讲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剂,特别是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自身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中,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宽容与和谐。他指出如果中国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为人类的主宰,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埃兹拉•沃格尔认为,由个人主义造成的“美国病”应该用“东方药”来治,西方国家及民族应该学习东方国家的团体主义精神。

进企业的能人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若老板及其管理者凭优越感而滥用权力,亲疏分明,就会造成大多数员工有怨言,因而这类企业当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其弱点非常明显,导致企业不攻自破。家族式管理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为企业带来和谐的利益,但企业不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老板及亲属或亲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用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同时家族企业在领导选择上往往以血缘亲疏为标准,采取子承父业和亲戚总比外人可靠的家族继承制,忽视个人的才干和品行,从而导致企业持续发展受阻,领导更替造成企业破产的事例屡见不鲜。当让位于他儿王安本人被称为慈善的独裁者,他敬业、勤奋,不贪财,为员工谋福利,因而很受员工的爱戴,但他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管理泛泛平庸者”。家族企业领导者的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的道德、行为端正,作风严谨,奉公敬业的表率作用,业务素质上也要求有一技之长,他们许多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且也是精明的商人,还是公关能手。由于他们的才能而限制了许多下属作用的发挥,压制人才的成长,形成个人绝对权威。因此这类企业经常会出现“成也萧何,败地萧何”的现象,即能人经济现象,当个人决策正确时,不仅决策迅速,贯彻有力,还会提高个人的权威;但当其决策失误时,也得不到他人的及时提醒,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当此人不在或退位,组织会出现人才断档,权力真空现象(继任者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个人绝对权威),造成企业一时期内混乱或无组织状态。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因此在组织内产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别,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外人为生存也就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有时为保护“外人”的利益他们会团结起来与老板或“自已人”抗争,造成企业内讧。因此家族式管理要么凝聚力很强,人际关系融洽,要么内部四分五裂,派系纷争。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目标往往是以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为第一位的,而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由于这类企业在创业时有亲朋帮助,兄弟打天下才获成功,从伦理道德上讲不能忘了患难弟兄,因而为他们谋福利义不容辞。同时为兼顾公平对全体员工也会一视同仁,企业包揽了员工的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就业乃至全家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将企业办成福利组织。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人之能群”:关于管理组织,现代管理在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事效率、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科学的理论。儒家的管理组织理论则集中体现在荀子所说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为现实的社会组织,就必须有“分”。所谓“分”,作为组织结构、伦理结构、职业结构以及国家的管理机构等,是人类生存的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组织有序化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组织可以使人类的整体力量得到汇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义倾向在现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其中所追求的亲密型的人际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组织来说,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剂”,有了紧密的组织架构,就会便于人员和机构的密切配合,在工作当会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推动事业的发展。

“正己正人”:关于指挥管理,现代管理关于指挥和领导行为的理论有其丰富的内容,如R•布莱克和J•穆登设计的管理方格图和F•菲德勒提出的随机制宜理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与以上理论同出一辙。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如果剔除其包含的封建内容,古代先哲“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思想中所提倡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完全可以用在管理工作中的。

“贵和持中”:关于协调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是浸透中华民族文化肌体每一个毛孔的精神。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他将其应用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君臣在处理政务时意见“否可相济”的重要性。通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综合平衡,使君臣之间保持“政平而不干”的和谐统一关系。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持中的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当然,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道德,在管理上它是有不足之处的。

“自强不息”:关于激励管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自强不息。《易传》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www.lun-)如果说,这只是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自强不息、积极有力思想的表现,那么,“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则反映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普遍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个组织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处于中华文化圈边缘地带的东亚及东南亚诸国,也不同于西方一些新兴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形态具有明显的次生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本主义哲学并初步建立起了以爱人贵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体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创立和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只能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当然,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的和谐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现代的人本管理,从东方到西方,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居仁怀义”,追求管理者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以及员工与顾客的和谐,可以说这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精要。

市场经济一旦走出其初始阶段,那种以物质刺激为手段的经济人的企业管理模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便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主要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已经从传统的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技术和文化经济时代,社会总需求和个人总需求已不能再完全用物质范畴来涵盖。换言之,物质的概念已成为过去时,人的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物质消费也越来越变成文化的物质。日本是二战以后最早复兴并迅速跨入经济强国之门的国家。日本的成功恰好在于把中国的伦理人管理模式与美国的经济人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企业的辉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认识到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在机制方面的优越性,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此,可以认为,中华文明遭受危机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拥有大多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而在于我们缺少市场竞争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人观念正暗合了当代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一旦市场经济的闪电射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必然会唤醒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人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一开始就要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尽管它在一些方面还显得很不成熟,但如果把五千年的文明智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同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就必然会使中国的现代人本管理思想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加速发展,并绽放出簇新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

传统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传统行政文化中注重形式,导致在行政管理中爱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目标的实现。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在行政活动中表现为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皇权、官权使权威观念影响极深,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专制、集权,家长制,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诀,以致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思想僵化、保守、不敢开拓、创新,行政活动缺乏应有的弹性和活力。5、追求等级不尚平等。传统社会等级森严,官本位思想严重,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6、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7、注重治国经验忽视制度研究和机构设计。

第6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1建筑界的设计现状

1.1“国际主义设计风格”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我们对国外的理论往往不加选择的全盘接受,其中就包括设计上的“国际主义风格”。“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是起源于平面设计的一种设计风格,其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风格的广泛流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在发展后期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设计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另外,由于内部需求的快速扩大,大批适用性的房屋在短时间内被批量建造以满足使用需求。从城市总体规划上看,布局缺乏整体的计划;从建筑单体上看,建筑缺少自身的特色。由于对数量的追求,建筑的品质和特色被弱化甚至被忽略。这就形成了在许多城市存在的“兵营式”住宅区和杂乱无章的商业区。在这样的建筑身上,找不到一点本土建筑的影子,建筑的结构和形式被完全的功能化和模式化,楼与楼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1.2“标准化模式”带来的危害

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一段时间内在中国被大量建造,不加选择的运用甚至滥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和玻璃幕墙结构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标准面貌。当这些雷同的建筑刚刚出现在城市中时,一度被视为是时髦、进步、现代化的标志。但当社会日益发展,民众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时候,再审视这些建筑,却发现它们似乎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并不再那么和谐。它们已不能表达其所在的这个城市和国家独特的性格。而在充斥着如此建筑的城市之中,文脉被抹煞、本土的文化符号被遗忘,历史正在一点点的被丢失。

1.3初步解决问题的设想

侧重地域性表现是当代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当代建筑师对抗建筑“国际化”“标准化”的有力武器之一。早期现代主义及国际主义风格设计的核心思想多在于强调建筑是科学技术的反映,而对于建筑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缺乏关注[1]。而要想做出“中国精神”的建筑,就必须进行地域性的设计,民族性的设计,必须对其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外界的文化环境,再加上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符号,才能得到适合的并彰显中国特色的建筑。

2成功运用传统文化表达的案例

2.1指导思想

崔恺认为:在当代,建筑的美观已经不是单一的评价标准,单纯的“美观”是难以表达地域文化的,而且美观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用“文化”取代“美观”,因为文化是通过演进积淀而成,非僵死的。而当代文化也是文化,能表达某地当代文化的建筑同样能很好体现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创作态度,观念和意识,它应该深深根植于建筑师创作的每个阶段。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际中有一些建筑便很好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符号,为建筑带来了独特的东方魅力,要学会“在文化的积蓄中找到新生的力量”[2]。

2.2案例一

北京大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世界所关注,位于北京中心轴线两侧的“鸟巢”和水立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前者。这栋龙形建筑就是北京大观。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一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龙”是极具中国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中国人自古将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精神意义,它代表着威严与神圣,吉祥和幸福。在古代,龙是君权的代表,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既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2.3案例二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从一个“洹”字,衍生出建筑的形态,然后结合国家对遗址保护的规定和对地域景观的考虑,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各种处理,让参观者产生走入历史的感觉。建筑平面借用殷墟甲骨文字来构成建筑空间,“洹”字形象反映了当时商城依洹河而建的特点,所以展厅平面以回字形为主线,与东侧的洹河构成了甲骨文中的“洹”字,寓意巧妙。殷墟遗址本因出土甲骨文而著名,所以采用甲骨文这一文化符号可谓浑然天成。建筑主体完全沉入地下,既使建筑很好的融入了环境、贴合了建筑的功能性质,又符合甲骨文字深沉、古老的文化性格,两者相辅相成,完美的表达了建筑的内涵。

2.4案例三

浙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坐落于西湖之畔,犹如从西湖边“生长”起来的江南水墨,日日与西湖对话。错落有致的浙江美术馆就像一幅墨笔山水,带有浓郁的江南气质。浙江美术馆建筑错落有致,完全融入周边的西湖山水中。程泰宁注以“粉墙黛瓦,坡顶穿插,黑白构成,江南流韵”“钢、玻璃、石材的材质对比,方锥与水平体块的相互穿插,使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巧妙地借用了粉墙黛瓦的感觉和水墨画的意境。美术馆像一幅水墨画采取了白墙黑瓦的色彩构成。材料上选择了玻璃,就是为了产生又透又不透的效果,像水墨画,有浓淡。作为一座展示美术作品的建筑,它既呈现出时代特色,又富含古典韵味。浙江美术馆本身就成为了西湖山水中的一幅水墨佳作。

3反面例子

现代的建设中,也有一些建筑过于直白的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带来了反面的效果,建筑不仅没有表达出原有的寓意反而令人感觉怪异甚至丑陋。位于北京城郊的天子大酒店,外表完全照搬“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体量庞大外表十分怪异。关于它自身的介绍单上,赫然印着“其设计为世界首创,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具有使用功能的象形建筑,现已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真正能把中国的传统如此直白的表露、历史文化如此的夸张、把建筑的“表”与“里”如此清晰准确而又大胆的反映的,这座天子大酒店实在是前无古人。大酒店的外型是彩塑“福禄寿”三星像,高41.6m,借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吉祥符号。然而,这种文化符号运用的太过直白和露骨就会给人带来怪异的感受。首先,建筑的体量与借鉴元素的体量特征不符。“福禄寿三星”在传统文化中是具有人的外貌的三位天神,而大酒店建筑体量庞大使用人形的外观必然会显得比例失衡、尺度失真。其次,吉祥符号运用过于直白和建筑内涵不协调。并且建筑一味的追求表皮造型,忽视了其对于使用功能的影响,“福禄寿三星”的形象完全是通过在建筑表皮之外加盖装饰壳,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室内的采光通风,这对于酒店建筑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

第7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对抖空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公园玩时,我经常看见老爷爷、老奶奶在抖空竹。他们动作熟练、身段灵活,那精彩的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不禁连声叫好。渐渐地,我被抖空竹的魔力吸引了,简直是欲罢不能。

一年级时,我总是缠着奶奶,让她教我抖空竹,一有空我就专心致志地听奶奶讲解抖空竹的方法与技巧。每天放学后,我一写完作业,就去练习抖空竹。刚开始时,空竹经常被我抖掉,我的动作也不协调。我按奶奶说的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练了一次又一次。

在学习抖花样时,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记得刚开始那次,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先做了起步,让空竹渐渐加速。我双手将绳拉紧,空竹一下就飞上了空中。接下来,我右手稍举高,杆的顶端对准空竹轴。本应该接到空竹便顺势放下杆来,可我不小心将空竹拨偏了,空竹一下子砸在了我的胳膊上。虽然被砸得手臂酸疼,但我并没有气馁。我不断总结经验,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我掌握了抖空竹的平衡和技巧,终于学会了第一个空竹花样――让空竹腾空再稳稳接住!

二年级的时候,我不断地努力,已掌握了二十来个抖空竹的花样――大车轮、外翻花、脚踩风火轮、蝴蝶飞、高山流水……每到周末,只要有空闲,我就会到公园练习。每当学会一个花样,我就会感到快乐无比;每当学会一个技巧,我就会感到兴奋异常;每当灵光一闪自创出一个满意的动作,我就会感到欣喜若狂……我曾多次参加镇、县举办的抖空竹活动。每次给大家表演,听到观众们发自内心的喝彩声,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抖空竹文化内涵丰富、有益身心,滋养着我,让我健康成长。抖空竹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给我带来了自信和力量,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抖空竹提高了我的视力,增长了我的智力,锻炼了我四肢的协调能力……我爱中国的魍澄幕――抖空竹!我愿做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将其发扬光大!

第8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两重性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启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但是,它终究是以各种历史因素为前提。

因此,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仍然要追溯到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①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中国的传统文化令世界都为之侧目惊叹。自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仰仗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进入古老而封闭的中国。在西方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压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和挑战,国人也开始渐渐反思传统文化的缺陷,希望在西方文明中寻求救亡图存之道。驱逐蛮夷,救我中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渐渐成为最为关注的主题。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随后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轨道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融合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将作为现代化的一部分贯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但是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挑战,如何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发展趋向协调一致,从而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不断地调整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合理有效地发掘有利因素,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因素和动力因素这两重性因素。

一、影响现代化的动力性因素。

1. 自强不息的奋斗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也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易经·乾卦》中更明确地表述了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息的精神。

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也还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需要发扬的精神。

2. 以义为重的义利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前者与后者是公利与私利、他利与自利的关系。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③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的义利观,仅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而忽视或压制人的物质利益,因此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没有了解到儒家的精义,其实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否定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

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

它更进一步地提出了解决在现实中义利关系问题相互矛盾的方案。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最后,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这些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客观上刺激了人们的求利欲望,同时“商品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思想也大量地在人的思想中存在着。“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如今,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中,树立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通过公平竞争来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正确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反对一切不顾道义的自私自利行为。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不仅促进经济行为的扩张,而且也有利于高尚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和谐观。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通过物质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来保持和自然界的和谐,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和谐思想,即不向自然界永无休止地去索取,追求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④说明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把人置于从属自然界“天”的地位来考察,认识到自然界是有规律的,人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不能离开自然而为所欲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国以后,由于在方针政策制定上的偏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我们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强化对“天人合一”的科学认识,接受这份宝贵的遗产,并加以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孟子的“仁民而爱物”之说,“仁民”是人本思想,“爱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爱物”而不弃人本,解决生态问题应继承这一思想。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后来开始渐渐转移到对人性关怀和生命关注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哲学的内在本质特点。如孔子主张的“以和为贵”就是把“和谐”

思想推广到了人际关系上,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⑥也就是说“人和”是最重要的,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向人际关系的和谐,把人向自然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人追求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目标统一起来。

二、影响现代化的阻力性因素。

1. 缺乏开拓创新的科学意识。

虽然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具有了在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也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思想方法,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由于中国哲学重悟性和经验的原因造成的。而且历代的统治者也往往在抑制科技方面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所以在儒家的经典中是没有这类描述和褒扬的,从事技术一类的工作是上不了台面的事,自然也就不会像考科举一样,人人都趋之若鹜,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儒家典籍。人们追求仕途而放弃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也就相对地造成了技术的落后,同时科举制度也牢牢禁锢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开拓创新意识。此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与科学背道而驰的“迷信”思想,使得我们的发明技术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我们把罗盘用于看风水,把火药做成爆竹烟花;而这些东西到了西欧国家,被用作开辟新航线的工具,制成炸药、火枪,反过来侵略我们。科学技术的落后是我国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和压迫的主要原因。其次,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因受观念、地域、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滋生出安贫乐道、知足常乐、“不患贫而患不均”、循规蹈矩的思想,这与现代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⑦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国是天下中心的观念,直到近代提出的“西学中源论”还是如此认为,除华夏外皆是蛮夷。盲目地排斥外来文化,高度的自我满足感和骄傲感使忧患意识淡薄,缺乏进取心和开拓创新力,使得中华民族在近代世界的快速发展中日益衰落。

2. 缺乏竞争的驱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抑制强者和创新精神的文化,俗话说“出墙的椽子先烂”,有了前人的经验告诫和“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氛围,也就没有人敢于突破这个怪圈,干出一番大的事业,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安于现状的牺牲者。由于缺少培养发挥主观能动性、竞争性的文化土壤,也就失去了进取性的文化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另一方面,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人的仁义道德修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⑧这种价值观有其合理之处。但是过分地讲求义而不重视利,甚至贬低人的功利目的,是与现代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相违背的,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会抹煞人们对实际利益和实际效率的追求,从而无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通过利益杠杆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义利关系,既要强调义,强调对善的追求,也要重视利,注意满足个人需要,尤其是正当的个人需要,承认个人利益的存在和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

三、对传统文化两重性因素的选择性转化。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华夏的大门,由此带来的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来进行中西文化论战,争辩的结果无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适应现代化的因素,和能否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利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条件。从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论到维新派的“西体中源”论,再到五四时期主张文化全盘西化的“西体西用”论,由于这三种不同的文化选择背离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所以遭受了沉重的失败。因此我们要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文化。

1. 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⑨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例如,社会主义本来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中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从前我们也曾生搬硬套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所以成效不大,推广不开。

2. 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

文化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统一,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努力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当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潮流,文化的交流势必也日益广泛。如果用封闭传统文化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则更容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窒息传统文化的生命。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生机,就必须使它形成一种开放的状态,迎接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在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进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中国现在的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是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汇总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现代化的实现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方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善、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而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再现生机,使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之路。

注 释:

①周积明。 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8.

②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卷十二告子章句[M ]. 北京:中华书局, 1960. 298.

③楼宇烈整理。《论语注》述而第七[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95.

④汤一介主编。《道学精华》上卷庄子篇[M ].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 37.

⑤李存山。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 J ]. 哲学研究, 1994, (9) : 3~8.

⑥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卷四公孙丑章句[M ]. 北京:中华书局, 1960. 86.

⑦邓克敏。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 J ]. 河南社会科学, 1998, (2) : 116~119.

⑧楼宇烈整理。《论语注》卷之四里仁四[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52.

第9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封建政治制度;科举制;官僚;平民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60-01

一、君主价值取向

在君主看来,如何保住自己的财产,才是重中之重。也就是基于这个出发点,历朝历代君主们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都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王朝:在家族内部来说,不被自己的亲人夺取帝位;在对外来说,是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地位不致衰落。在这种需求而前,君主的政治思想存在一系列与现代政治思想不同的导向:

首先,要求忠诚。忠诚,首先是对君主本人的忠诚,然后是对君主所在的家族的忠诚,第二是对君主所有的王朝的忠诚。以南宋岳飞为例,他忠诚于宋王朝,忠诚于君主家族(迎回二帝),但却忽略了一个最该忠诚的角色 对君主本人的忠诚。或者说,他实际上是忠诚的,但其政治思想与主张与君主的实际利益格格不入,以至于君主认为不忠诚于他本人,于是,悲剧发生了:宋高宗处死了“不忠诚”的岳飞。

其次,重视忠诚高于效率,或者说是重视稳定高于效率。在君主看来,没有任何东西比自己对国家进行稳定统治更重要了。因为,一个稳定的国家意味着不存在与君主争夺皇权的势力,也不存在威胁君主地位的不稳定因素。不过,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忠诚和稳定(至少是君主所认为的忠诚和稳定)与效率不容易同时得到,更多的时候是牺牲效率选择忠诚和稳定。故而,君主会想尽一切办法对国家的稳定进行塑造。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会牺牲效率。

二、臣属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参与政治的都属于精英阶层。以科举制的设立为截点,之前的政治主要由士族参与,他们属于世袭官僚群体;科举制设立之后,平民阶层也有了可以参与政治的机会,但这有个前提一一通过科举将自己变为精英阶层,即官僚群体。那么,从官僚群体,也就是臣属方而来讲,他们的政治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实现自身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主要是政治价值,即在自己的努力下,得以青史留名。无论是士族子弟还是进入官僚阶层的平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儒家子弟,至少他们自我承认是儒家子弟。因此,他们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非常感兴趣,即通过自己的努力,辅佐圣明的君主,达到天下大治。自己也因此能够获得贤臣的地位进而青史留名。或者,坚持他们所谓正确的政治方向,个别极端的甚至为之放弃生命,用“死谏”等方式,取得“忠臣、贤臣”等的名声。

第二,实现自身或者家族利益。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宗族政治无可避免地会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精英阶层中的一员,臣属们对本家族的认同不弱于对君主和国家的认同。当然,这种现象更多的体现在科举制建立之前。在科举制之后,虽然多多少少也有存在,但相对被淡化了不少。作为家族成员,臣属们信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观念,因此,尽自己所能为家族攫取或者保持利益。以此为目的,教育家族后代子弟以保证家族新鲜血液、为家族取得政治利益、维护家族现有利益甚至在特定时期,挑战皇权都是情理之中的。

三、平民的价值取向

中国的平民阶层自古就是“非政治动物”,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政治,甚至作为平民晋升渠道的科举制也不是平民阶层参与政治的手段,因为参与科举制的人已经在思想上把自己归入精英阶层,与平民是分开的。因此,平民也就不具备成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传统封建政治教育下形成一套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第一,寻求稳定。传统的农业小农经济使得普通平民希望稳定,厌恶战争。因此,但凡是稳定的生活,纵然生活压力很大,也是其所希图的。

第二,归属感。小农虽然具有分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于感情也是淡薄的。恰恰相反,他们是有强烈归属感的,这些归属感体现为乡土情结、宗族关系、同乡关系等。这些小农情节在一定程度上会蒙蔽小农的判断力,甚至其政治意识也随之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