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育文化范文

生育文化精选(九篇)

生育文化

第1篇:生育文化范文

通常认为,体育素养依赖于个体的先天遗传素质,能够以个体体育学习和环境适应而产生的囊括体质层次划分、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多要素在内的复合型外在表现和能力体现;而文化素养是指个体的言行表现、为人处世等行为所表现出的能够呈现其所在环境适应能力的文化涵养或者修养,其主要特征通常表现为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此可以将体育文化素养概括为个体依赖先天生理条件,在长期的环境适应过程中结合体育学习和锻炼,而产生出的个体外在精神表现,以及体育道德、体育能力等内在品质的综合表现。

二、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现状

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素养是一种基本的体育素质,而如何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既是现代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必须。由于大学教育所处于特殊时期,在校大学生的思维、认识和判断能力在此期间已经达到空前高度,这也是大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完成其人格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但时下守旧的某些观念、过时的授课方式及非理性课程体系结构设置,让应该极具现代特点的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直面了不少困惑。

1.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意识空泛体育意识

某些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认为,学校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是建立在减少部分智育教育的代价基础上,由此表现在学校组织体育活动缺乏广泛的参与意识,导致体育活动普遍缺乏整体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但忽视了体育运动对于运动个体的综合锻炼促进知之甚少,这从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以及其他体育比赛的举办就可以看出,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和荣誉感略显不足。

2.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能力培养

要大力推行全面的大学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侧重点要关注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以及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和生活习惯。而体育能力培养涵盖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和协同他人的体育锻炼教授能力,在满足运动个体自身投身健康的体育运动的同时,还要具有适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授他人完成科学、有效、健康的体育运动。一改传统的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体育的短视教育的教育行为指导思想,要将体育活动置于积极主动地位,要采用科学有效适合个体运动特点的体育锻炼载体,完成具有个体特色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够积极准确地评估己有实际锻炼效果并持之以恒。

3.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品德培养

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传统的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侧重于竞技体育技能的培养,也侧重于传授某专用体育知识,或许授课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的时候轻于学生运动品德教育,也或许教授的对象即学生疏于简单的置身感知而未能仿其神而仿其形,这些现象都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要有强烈的行为和言谈举止限制及适度教育影响。

4.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行为的休闲化教育

现代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的运动休闲也应成为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的一个方面,而不应将体育运动局限于传统的老几样。由于运动休闲所处的人文环境是运动者心怀释然以愉悦之态自主投身于多种体育锻炼或参与体育锻炼娱乐性活动,将体育运动和娱乐的交融促成享受生活的快乐支点,由此获取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而将原本严格的运动规程、运动成绩等进行弱化处理,使运动休闲充斥个性化、随意化、娱乐化,但又不失运动的基本要素。因此,休闲运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的时尚。

第五,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修正参与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教育。人类对于体育需求是终生的。要强调参与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是通过运动锻炼获取快乐,在强健体魄、实现娱乐的同时,要强化大学生体育动机是锻炼永恒,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方案的完成不仅使大学生获得了部分竞技体育的技能,同时也获得了永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而不是体育测验的结束就是运动的终结,要通过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教育终生参与体育活动。

三、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方法

通过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建议针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采用以下方法。

1.要教授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原理

强化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要通过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意义、体育规律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通过大学体育学习,感知参与运动的心理体验,增强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运动获取稳定、持久的终生参与运动的动力,学会终生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并将这份享受内化为永恒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接受这个理性的选择,将体育的随性喜好转变为个性标志。不仅如此,还应该教授学生终生获取更多的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促使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在增强大学生的体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健身习惯,使体育教育事业体现为大学生未来的终身服务意识。

2.要培育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要通过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的实现,通过加强大学生对于多种竞技体育运动规律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强烈兴趣。通过举办多种形式、多范围比赛,如院系或社团运动会,单项比赛、师生对抗赛等,形成规模、汇聚成传统。做好院系体育活动的宣传活动,形成较好的体育运动舆论导向,可以通过报刊、专题宣传广告栏目,或者提供专业体育杂志、期刊等,或组织校园文化阵地,要为大学生深度理解体育运动提供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俱佳的媒体支持,以体育运动冲击大学生的视野,吸引大学生,丰富其校园生活。也使大学生在娱乐中锻炼体魄和意志,在参与中养成健身习惯,提高其活动能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够促进体育健康功能发挥,又能够准确定位体育的内涵和外延。

3.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品德。面对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个性化、自由度范围丰富,大学生的在思考和选择,促使其能够正确地、恰当地评估其体育态度,展现其运动天赋,获得并持久拥有对于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同时,体育运动的协同性训练,也能够促进师生、同学关系的融洽,以及和谐学习气氛,有利于运动积极性的大范围传播,形成良好的正向能量。而这种正向能量,能够默化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亲切感、可信度,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大学生在愉悦气氛中生活、学习的习惯。严格艰苦的体育锻炼磨练,将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严谨、规范、务实的作风,在持久的体育锻炼中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是体育文化素养教育最为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要通过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健身理论教育力度,以及开辟适度数量的高校健身娱乐场所,以满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四、结束语

第2篇:生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生育文化; 湖湘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71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4-03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育文化的内涵

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1]。显然,生育文化包括:(1)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建立在生育主体价值判断基础上的生育观念;(2)属于生育科学范畴,含与生育相关的知识、技术、工具、设备、手段等,其内容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人工生殖等。

生育观念包括三方面的认识:一是对生育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也就是对孩子效用的认识;二是生育意愿,指生育的性别取向、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期望、对子女素质的期望;三是生育时间和方式的选择。生育观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是对生育观念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生产方式的变迁是生育观念转变的终极原因;(2)制度与组织因素,包括对生育起影响或控制作用的社会、经济、婚姻家庭、政治法律等制度,宗族、家庭、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组织。其中,婚姻家庭制度、宗族和家庭组织与生育的关系最为密切;(3)精神文化因素,包括影响生育意愿与行为的信仰、心理、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舆论评价等;(4)生育科学因素,与生育观念共同构成生育文化总体的生育科学本身是影响生育观念的重要因素,例如,避孕节育技术所带来的对受孕的随意控制,生殖保健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都曾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更是影响人们婚姻家庭生育观念的潜在的巨大因素。

(二)生育文化的特征

由于生育文化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它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环境,其生育文化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

1.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

我国传统生育文化是指形成并存续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生育文化类型。其特征表现为:(1)生育认识上,由于生育具有社会、经济、精神等多方面的显著效用,生儿育女,尤其是生育男孩被视为人生第一位的重大使命;意愿上,早婚早育,追求多、男,重男轻女,其中,追求多、男是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本特征;方式上,抚养、教育局限在宗教内部,极少的婚外生育。(2)生育科学方面,对生殖规律一无所知,生育知识贫乏,怀孕、分娩、母婴健康皆顺其自然,主要取决于自然的机遇,这是由传统社会生育科学的极端落后决定的。

2.现代生育文化的特征

现代生育文化是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生育文化类型。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因素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人口数量,则需要由社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实行合适的人口政策,力求达到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人口规模。数量调控、无性别偏好、优生优育应成为现代生育文化的根本特征。传统生育文化重点在于生,而现代生育文化关键在于育。

现今西方生育文化的特征体现为:获取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是生育的主要目的;接力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对父母没有抚养责任的模式;数量上的少育与相当数量的自愿不育;发达的托幼组织、较多的单亲抚育;基本无性别偏好;避孕节育普及,生育健康水平很高。

我国20世纪70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大大加速了我国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过程,生育数量已降到很低的水平,1992年全国平均TFR为2.0,已低于更替水平。随着经济、生育科学的发展,避孕节育知识的普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适应发展的数量调控、优生优育的现代生育文化特征。

二、湖湘文化特征及其对生育文化的影响

湖湘文化和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一样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中的一种,指广泛存在于湖南各族人民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民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的总和。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湖南人认同天道变化无常的道理和不屈的奋斗与抗争精神。湖南的地形东西南三面环山,对北敞开。冬季,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潮滚滚南下,长驱直入湖南全境,达南岭脚下郴州永州一线,被阻于南岭。夏季,南方的阳光烈日加上湘北洞庭湖大水面的蒸发,使三湘大地热气郁积而不得散发,致使盛夏酷暑可达41℃,夜晚气温仍高达33℃。春秋两季,三湘大地时而受西北的冷锋控制,时而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故气候多变,时晴时雨,骤冷骤热。因此,号称鱼米之乡的湖南,自古却属于居住条件恶劣的荒蛮之地。汉代以后,湖南逐步开发,虽然成了鱼米之乡和粮仓,但三湘人民祖祖辈辈所感受到的气候的恶劣与变化无常,培养了湖南人对天道无常变化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传统的生育伦理观念是小农经济的产物。生育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是小农经济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男婚女嫁则体现了小农经济中的劳动力转让。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人口多,特别是男性人口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薄型平面垦殖,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不断追加劳动力投入。因此,客观上,小农经济对劳动力,从而对生育行为有着源源不断的需求。从家庭本身来说,在代际交换中,父母有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而子女则有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父母有维持和保护家庭财产并分配给儿子的义务,而儿子则有继承家庭财产的义务;等等,所有子辈所需担负的责任只有儿子才能承担,女儿则因外嫁而不负责任或负很少的责任。因此,父辈倾向于生育儿子。一个儿子在死亡率很高的古代社会是不保险的,一旦夭折,就可能意味着没人养老送终、没有人继承遗产等,因而多生育儿子是必要的,而多生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途径。湖南古时恶劣和变化无常的气候,使人们易于产生对天道的疑问、适应和反抗精神,在这样的湖湘文化背景下,以“多、男生育”为特征的传统生育价值观念得到了强化。即便是现在,这种反抗精神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无疑产生一定的阻力。

古时移民对湖湘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湖南自古为南北兵家首征之地,元代初年及明末清初,湖湘大地遭受战火多次蹂躏,土著族十室九空。元代和清代有两次在中央政府鼓励和安排下的大规模移民,移民主要来自江浙、江西和四川等地,湖南省境内有多达45种方言,如湘乡新化、常德湘西、衡阳、平浏、澧陵等方言。移民的进入给湖湘文化提供了厚实多元的基础。近代有人论说,湖南之所以名人辈出,盖因湖南是移民省的缘故。这种移民文化也体现在湖湘文化特性中的包容并蓄方面,其经世致用的核心决定了它是一个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文化,因而具有显著的开放性特征。湖南既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又是东西往来的枢纽,在这种交往比较便利的地方生长起来的湖湘文化必然带有开放性特征。尤其是两晋以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加上中原地区战火不断,迫使中原人纷纷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速南移,湖南的地理位置在全国的地理格局中日益重要,近代以来更加明显。伴随着近代中国三次留学高潮的出现,湖南一批又一批有识之士走出湖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到日本、欧美等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学习、译介和传播西方文化;同时,西方文化大量地涌入湖南,与湖湘文化碰撞、融合。湖南人士一直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原则,实际上已经成为湖湘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基础。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坚持经世致用原则的学者或文化流派是易于接纳异域或外来先进文化的,也会采取相当主动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与合作,以修正和完善自我,即具有一定的开放精神。湖湘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以经世致用为最高准则。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张不仅以其学术思想精湛称于世人,更以坚持经世致用原则而卓然孓立。胡宏在运用体用、致知力行等范畴对通经与致用的关系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致用”必须从关心现实的实际政治、经济、生产活动出发。张在岳麓书院办学时,曾明确宣称办学宗旨就是为“造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进入清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光大[2]。湖湘文化中的开放性,使人们易于接受新事物、转变旧观念。生育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最关键的是观念的转变。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在建国以后即已开始发生转变,其表现是小农经济基础的摧毁、家族制度和宗法组织的废除。但生育观念没有明显转变,生育行为表现为一种自发的状态,这种自发生育在舆论导向和政策倾向的作用下演化为50、60年代的高生育率和快速的人口增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开放性的湖湘文化有利于现代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现代生育文化的建立。

三、新型湖湘生育文化建设途径选择

湖南的人口控制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未实现生育文化的变迁,其难点就在于,由于农村特殊的社区环境给没有男孩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广大农村地区还盛行强烈的性别偏好。另外,新型生育文化的一些内容与传统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存在矛盾,使文化认同难以实现,进而阻碍着生育文化的变迁。作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湖湘生育文化的建设应发挥湖湘文化的优势,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建设。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变社区环境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的,与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之间没有重大差别。在这样的家庭经营条件下,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其数量较质量而言仍更为重要,从而促使农民们为发家致富而追求多育。农民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自然下降只有在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市场化取得长足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后才会实现,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社区环境对生育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社区环境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特别是乡村和城市,其社区环境的差别就更大了[3]。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有利于消除来自农村社区的文化压力,从而可以促进生育文化变迁的实现。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社区环境的改变。

(二)充分发挥湖南教育的优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人的文化素质高低对先进生育文化的接受程度是有影响的。人口文化素质高的群体易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生育文化。在北京、上海等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不到1%,而在贫困山区、边远地区,妇女总和生育率超过2%。因此,要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和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这个根本问题抓起。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等手段,可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提高文化素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湖南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地位,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高区域内人口文化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为我们通过教育改造生育文化提供了可能性。生育文化的变迁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内部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内部因素的作用方向。例如,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认识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生育问题,这种认知的提高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生育文化的变迁。

(三)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生育主体对人口政策的理解与支持

政府在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时,不仅要依靠行政强制力,还要靠大量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引导生育主体对当前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务实有效的活动,搞好政策宣传。若政策宣传引导不到位,就不会得到生育主体及家庭对生育控制政策的理解、支持与采纳,相反会引起生育主体对生育控制政策的抵触,即使靠强硬的行政控制,工作效果也不会长久的保持,甚至导致生育主体无视生育政策的存在,做出违背政策的生育选择。所以,要重新审视计划生育工作,探索建设与时俱进的新型生育文化,充分运用生育文化的内控作用机制,引导生育主体从根本上理解支持计划生育政策,主动摈弃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树立新型婚育观念,使生育意愿自觉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一致,为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 从培养社会公德入手,营造新型湖湘生育文化的氛围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公民社会公德培养的过程中,注意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合进去,提倡遵循国家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夫妻和睦、敬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形成男女平等、少生快富、晚婚晚育的科学文明的现代婚育观、家庭观、养老观,增强全民人口控制意识和生育道德修养,使公民清楚地认识到,遵守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有利于自己还有利于国家,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一环,从而真正能从思想意识上自觉地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规范,自觉追求新道德,自觉地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传播普遍化、大众化所构成的浓厚氛围,就会影响生育主体根据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调整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赵文琛.论生育文化[J].人口研究,2001,(6):70-72.

[2] 王耀中,李金龙.论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2,(4):105-107.

[3] 胡厚翠.关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2009,(6).

第3篇:生育文化范文

摘要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里萌生、发展、成熟起来的,它以不同形式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生育价值观,并对各个时期的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生育崇拜 生育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401文献标识码:A

远古先民的两性生活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动物生殖本能的基础上,人类对男女两性关系一直处于蒙昧阶段。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天人交感而生圣人的神话,这些“圣人无父”的感生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先民对生育科学的无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又由于认识到女性腹体是孕育生命的所在,于是产生了对女性的孕体崇拜。孕体崇拜实质上是对新生命的崇拜,这是人类生育信仰的起点。

随着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超过女性,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女性孕体崇拜也逐渐转为男性生殖崇拜。我国新石器中晚期就有石祖、木祖、陶祖崇拜。“祖”字的古体为“且”,而“且”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符号,石祖即是形态颇似男性生殖器的石头。在河南淅川的下王岗、陕西铜川李家沟、临潼姜寨和甘肃谷灰等地都发掘出距今五千年左右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遗物。“男性生殖崇拜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在文明很高的种族里也可以找到。”

从女性孕体崇拜向男性生殖崇拜的转变,标志着生育信仰在原始人的直观思维中得到了发展和推进,认识到了男性在生育繁衍中的作用。新疆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上,象征新生命的头像不是刻画在女性的腹内,而是雕刻在男子的胸部,表明新的生命原来是在男人的身上,是他们的“种”,传到女子身上,有她们孕育生产,女性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一个延续生命的任务而已。

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对男性地位的认可和强化,更标志着生育信仰由对女性自然能力的承认变为对男性在家庭、社会生产中地位的肯定。在父权制家庭中,男性家长拥有对包括妻子儿女在内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女子在家庭中变成男性的附庸,沦为生育以为夫家传宗接代的工具,这就必然导致出现在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同时,“原始艰苦的物质生活和濒于种族灭亡边缘的生育危机,使原始人渴望种族繁衍,人丁兴旺”。于是,早生多生生男开始成为生育信仰的重要内容,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基调。

包括女性孕体崇拜、男性生殖器崇拜在内的生殖崇拜是人类生育行为社会意志化的体现。“生殖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文化体系。种族的需要延续并不是靠单纯的生理行动及生理作用而满足的,而是一套传统的规则和一套相关的物质文化的设备活动的结果。”

于是,诞生于人类初期的生殖崇拜,植根于原始生育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兼容并包容各种仪式、礼制、风俗等生育信仰,形成了复杂多绪的生育文化集合体,演绎成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生育文化,溶进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中,渗透在民族文化里,影响着不同时期的生育行为。

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对“生育”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生”,“出也”,“抚养也”,“生长也”;“育”,“生也”,“养也”,“养子使作长也”等等。如果将这些不同解释放在一起,可以看出“生”和“育”都有“生长”、“抚养”之意。“生育”便是人们的孕育繁衍、抚养、教子等整个过程。

生育文化便是人们关于生育活动的思想、观点、理论、传统、习俗、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总和,也就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及其凝结物。在主流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到封建社会时期逐渐成熟。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生育文化无疑是一种“早、多、男”的生育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和特征在生育的目的和意义上表现为“多子多福”、“妇凭夫贵,自凭母贵”、“养儿防老”等;在性别价值取向上表现为“无子不成家”、“三千之责,莫大无后”等;生育子女的期望是“多子多孙”、“香烟兴旺”等等;对子女未来的希望是“望子成龙”、“早生贵子”等。

这些以“早、多、男”为主要内容的生育价值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厚重的物质基础,并有制度形式的保证而传承为相对稳定的生育文化系统。

首先,封建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这种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全靠手工操作,家庭人口的多少往往决定了经济状况,多增加劳动力,家庭生活就多一点保障。这种全靠体力劳动,男性自然比女性强,反映在人们生育观念上就是早生、多生、生男孩。

同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的继嗣制度。在代际继承中,父母有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有维持和保护家庭财产并分配给子女的义务,子女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但由于在以父系血缘为中心的继嗣制度剥夺了女儿应有的权利,所有义务和权利均由儿子来完成,儿子成为家庭事务、家庭养老和家族延续的承担者。这样,在生育文化层次里就更加强化了早生、多生、生男孩的观念。

其次,中国两千多年儒家“孝”文化所造就的宗法制度和伦理制度也确保了早生、多生、生男孩观念的延续。“孝”是传统社会规定的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并要外化为具体的孝行,而“孝”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能够传宗接代,使家族香火不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不孝。同时,儒家文化强调“大一统”,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庶的象征、家族兴旺的标志,因而“早、多、男”生育文化得到国家的提倡和家族的拥护。在统治阶级和家族的极力维护下,形成于小农经济社会基础之上的早、多、男生育价值体系,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恪守的伦理道德准则。

传统“早、多、男”的生育文化在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下,形成了一种特质的文化现象,它以不同形式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生育价值观,反应着人们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引起的生育心态的变化,这种变化转换为社会对人们生育行为的规范要求,从而对各个时期的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人类生育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而这种数量变化一般还是一种增值性的变化。“若没有了社会制裁,人类既然能够脱离生物机能的连环,他们种族的延续也就失去了自然的保障”。生育文化在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里,一直是人口快速增长的诱因之一。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们寿命一般不超过四、五十岁,平均年龄则在20岁至30岁之间。在人口死亡率高达50%的情况下,旧石器时代世界人口百年增长率不到1.5‰,新石器时代则增长到4‰。可见,生育文化对原始社会人口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赵国华所说,生育文化“其深层涵义是祈求生殖繁盛,亦即解决增加人口问题”,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

进入封建社会,由于战争频繁,加之自然灾害不断,中国人口发展极不稳定。为了巩固统治,封建政权一直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同时,个体家庭和宗族也都鼓励族中家庭早生多生,生育文化繁盛一时,直接导致了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1741年我国人口数量已突破1亿,到1830年猛增至3.94亿。在不到9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亿人口。

近代以来直至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以及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出现了衰变迹象,但其作用并未完全消失。目前,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以及部分特殊人群中依然固守传统生育观念。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依然存在,并成为近现代社会人口膨胀的诱因,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 郑晓红:《中国生育文化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2] Rudolf Drlbler Runst der Eiszeit-Von Spanienbis Sibirien.32.Koehler So Amilang Leipzif,1980.

[3] 宋兆麟:《中国生育信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4] 霭理士:《性心理学》,三联书店,1988年。

[5] 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

[7] 阮元:《经籍纂诂》,中华书局,1982年。

[8] 张纯元:《走计划生育的治本之路》,《人口与计划生育》,2001年第2期。

[9]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 吴申元:《中国人口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第4篇:生育文化范文

“养”,《说文解字》释为“进善也”,有培养、教化之意,是指通过潜移默化、实践体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化和培养。“正”,《说文解字》释为“是也”, 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是价值取向,是道德素养。为生者,身正业勤才能成人成才。为师者,身正业勤才能立己立人。“养正”,即通过滋养、涵养等方式培养正直、正气、正义的学生,以学校独特的文化引领师生的价值取向。它是学校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奠基元素,它涵盖着学校的育人愿景。

小学正是孩子六岁到十二岁这个启蒙阶段,品德、性情都处在可教化培养的关键时期。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因此,学校把“启蒙养正,明礼成人”定为办学理念,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围绕这个“正”字展开,从“正容、正言、正行、正心、正气、正学、正理、正解”八个方面提出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孩子端正的心性和行为,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是非观,明白、理解、遵守社会法则和礼节,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A。

以环境氛围为依托,把养正教育做“透”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学校环境是培养人的场所,其本身具有陶冶学生身心、激励学习兴趣、涵养开阔胸襟的功效,它是一门隐性课程。

首先是以物质为载体的校园环境文化。我们以“养正”为核心要素,对物质环境文化建设及设备设施进行整体构思,分系列建造:以承载学校百年正气育人历史的“图始”二字为校徽;以“养德正心,明礼成人”为办学理念;以励志长廊、养成教育长廊和养正育德长廊为教育内容的“正气长廊”;以展示学生养成教育成果为内容的“四大节”;教室外的走廊文化,课室内的班级告示栏、荣誉角、个性墙、图始书香阁等布置,无不体现出浓郁的“正气”特色。

其次是以人为载体的校园人际环境文化。学校环境除物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人际环境。我校经过近八年的苦心经营,已形成宽松、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团结互信的教师关系,对话协同的教师、家长、学生关系。在这个合作、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都自然迸发出来。

“学校无闲处,处处皆育人”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课堂渗透为阵地,把养正教育做“实”

如何将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实现“培养青少年完善人格”的美好境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去落实。学校围绕“养正”教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多种课程,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

(一)依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由专职教师发挥专长,通过系统的设计、灵动的教学,让学生定时定点专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具有正气内涵的一代新人。

(二)开设校本课程。学校自主开发符合自己校情、适合自己学情的《学礼仪,做文明人》校本课程,以促进学校养正教育的深入实施。2011年9月,学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之“书法校本课程”。一二年级分别开设软笔书法课。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一节书法课,学生在欣赏书画名篇的过程中,就能充分领略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此外,学校还精心制作了《书〈中庸〉经典,做养正君子》《书〈论语〉经典,做养正君子》等硬笔书法字帖,让学生每日临摹,习得规范好字,承圣贤之恩,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正心教育。

(三)各学科有机渗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挖掘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中的德育内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补充、强化相关德育点,将德育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融入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之中,以至“根植”到孩子们的心田:语文课上,学生用墨香书写儒家经典,音乐课上唱民族歌曲,英语课上翻译背诵《论语》十则,体育课上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模仿演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为主线,创编系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之余,内化经典,培养正气,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以活动体验为载体,把养正教育做“厚”

学校坚持开展“写正气字、做正气操、交正气友、做正气人”活动,以各种品牌活动丰富养正活动内涵,各年级的活动内容均体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

(一)写正气字――拓展正行的深度

学校坚持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把“写字”与“育人”相结合,“写字”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引导学生横平竖直写规范字,做品正学优接班人。学校连续举行了“百人书法大赛”及师生“清廉美德・薪火永传”的清廉格言写字比赛、清廉格言创作比赛,将百年正气育人与传承书法精神结合起来,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教育孩子们做到笔正、纸正、身正、人正、心正,练一手好字,做一个“大写”的人。

(二)做正气操――彰显正行的亮度

学校立足本校实际,把阳光体育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要求全体师生利用每天30分钟开展“养正大课间”活动,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显性与隐性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师生体育运动。操场上学生的图形跑、绳操、咏春拳等成为校园课间的靓丽风景,孩子们也在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三)交正气友――扩大正行的宽度

在校内,学生通过在班会课、中队会上开展“颂清官、敬清廉、学做正直小公民”“美在身边――寻找榜样”等主题活动,感受历史和现实中优秀人物廉明清正的人格魅力;在校外,学生通过开展“一日军营”生活体验活动,参观一墙之隔的肇庆军分区部队的内务和队史陈列室,观看军人队列和军体拳表演,将严谨的作风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四)做正气人――增强正行的厚度

学校利用校址所在的八一路启动了创建“红领巾一条街”活动,引导高年级的学生志愿者广泛进行“文明卫生公约”“文明守则”宣传,开展文明监督劝导、洁城环保等志愿活动,为实现肇庆市的“洁净、畅通、安宁、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写正气字、做正气操,交正气友,做正气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校园内氤氲的浩然正气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第5篇:生育文化范文

    道德不是抽象的.部分大学生诚信缺乏、公德淡薄、道德情感冷漠很大程度上与现阶段高校德育教育注重伦理道德知识的说教和“灌输”,将社会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在课堂进行传授,在道德评价上主要以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评,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需求、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内化,造成大学德育教育出现高分低能,思想道德分数很高,但和道德表现不成正比的现象.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现象滑坡,事实在于一些非道德行为并非是由于道德无知,也不在于道德规范的缺失,而是在道德实践中,道德行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和功利化,表现为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分离.道德教育把体验道德、实践道德作为根本,即“知道为知,体道为德”.长期以来,高校德育教育套用智育教育的模式和规律进行常规教学,忽视了德育教育在方法、手段和途径上的特殊性,使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功能被弱化,实效必难发挥.

    二、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内涵,重构德育教育路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体育文化系体育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是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离不开道德实践,而体育教学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学生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激烈的竞争对抗,频繁的人际交往和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实施德育教育提供较好的平台.首先,体育的很多项目是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了解,团结互助,使个人行为适应群体的需求,与同伴建立愉快的合作关系,学会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包容、公平竞争,谋求共同进步;体育运动中,恶劣的环境、艰苦的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在不断追求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品质.

    其次,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具有健身性、民族性、娱乐性等优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教育不断吸收世界先进的体育文化,把握体育文化的时代精神,趋同、求异、融合、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充分唤醒每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其生命潜能,增强其生命活力,提升思想境界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和大学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的道德问题远胜于知识问题.如何使大学生知德、行德、修德、立德,是每个大学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是在文化的适应中实现的,通过体育文化作用与人,培养塑造一定标准规格的人实现文化的传递,从而使体育运动陶冶人性、塑造人格、服务社会.

    三、搭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平台,提高德育教育成效性

    大学生道德现象滑坡已成为高校和全社会所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反映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更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针对学生意志品质、拼搏精神的培养上还未能对症下药.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应转变思路,以体育文化精神为媒介,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凸显成效的有力保障.

    1.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思想,加强体育文化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是人类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体育文化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基石.纵观我国几十年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论是全面学习苏联“三基”的体育思想,到“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再到今天的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阳光”体育思想,每一种思想的确立和发展,从体育教学角度反映了特定时期社会对学校体育培养人才的要求,关系到体育功能和价值的实现,它从根本上制约着体育教学活动的发展.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目标价值的取向主要是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5项学习领域目标中有2项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为运动主线,有3项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为健康主线;而美国则主要突出运动和发展两条主线,在3项领域目标中除运动目标外,有2项是发展目标(自我表现和个人发展,社会发展),说明美国非常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构建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德育发展道德,有所“得”才是最重要的,学生要有所得,就必须全身心融入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育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参加人数多、场面热烈、竞争激烈,既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又可以很好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促进公平竞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体、意志、精神在内的各方面协调发展.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师生双向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采用自我约束、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方式,有目的地进行德育教育,既能有效地使学生的主体角色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唤起,在活动中有选择性地吸收老师的道德要求,形成自我道德意识,并将其外化为行为习惯和个人品德,又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选择、践行的能力,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其次,搞活课余社团、协会、俱乐部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切合当前的形势和高校实际,带动了高校体育热的升温.一方面,可以使众多兴趣相同,情趣相近的学生凝聚在一起,开展各种竞赛、健身、表演等有益于身心的健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增进友谊,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保证了体育教学效益得以连续和延伸;其次,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管理者应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社团等功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上升到新的层面,为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作出有益贡献.

    3.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教师逐步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意识,大学生也开始意识到与教师交往、交流的重要性.作为道德的践行者,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体育文化的影响力激发学生超越自我的愉悦感、集体获胜的荣誉感、道德感.首先,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榜样,同时更应注意“情”的公正性,对于合乎道德的学生和现象教师给予肯定;对于不道德的行为给予严厉制止,甚至惩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尊严,追求高尚精神,鼓励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更要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和服务意识,应处理好学生自我教育与教学常规管理的关系,避免教师中不良随众心理的蔓延,忽视体育公平、公正的文化思想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意识,创造道德实践机会,逐渐强化学生的道德需要.

    4.完善德行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是其思想力.从表面上看,现在高校体育文化一片繁荣.就内容而言,每年有学校运动会、艺术节、各体育项目协会、社团活动等等,然而我们说发掘体育文化、发展文化,不仅是要它的娱乐功能,更主要是它的思想功能.一方面,公正、客观的考评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不仅给集体带来荣誉,又有能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信任和表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义务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施规范管理的同时,完善学生评价制度,防止不敢或者不愿意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的倾向,一些教师囿于学生考评的压力,教学中一味“讨好”学生,迁就学生,导致学生满意的“服务”,未必是高质量的“产品”.

第6篇:生育文化范文

金秋朝阳、国策新风送爽,金台广场、文明法规弘扬。

23年前,中共中央发出《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一封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23年来,朝阳区众多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实行计划生育,舍小家利益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形成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2002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2003年9月1日,《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标志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走向依法行政的轨道。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一周年及《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正式实施,朝阳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筹办了这台以《执手文明与法同行》文艺晚会,晚会举办得到了呼家楼办事处、朝阳文化馆以及节目选送街乡单位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参加演出的节目,是由各街、乡举办的文化演出中精选而来的,大多都是国家、北京市文化演出获奖节目,下面请首先欣赏西班牙风格热舞,演出人员:

激昂的乐曲,奔放的舞蹈,让我们领略拉丁民族风情和西班牙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改革开放让中国认识了世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开,五洲朋友请进来,增进了解促团结,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请欣赏由左家庄街道计生干部王娟演唱的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身体健康,才能茁壮成长,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请欣赏由潘家园街道选送的独舞《拍球舞》该节目曾获全国少年艺术风采银奖。

芭啦芭啦舞蹈起源于日本,流行于2001年。芭啦芭啦是形容在日本樱花开放时节樱花缤纷落地的情景。舞蹈演员主要以手的形态进行表现,同时以活泼欢快的形体表演,表现出樱花时节朵朵花蕊含苞怒放的动人景象。也预示朝阳区生育文化之花节将百花怒放,争奇斗艳。

参加次此演出的全体演员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市,她们是朝阳区外来青年形象的代表,她们为朝阳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请欣赏由机场街道选送的集体舞《芭啦芭啦舞》。

手风琴是西洋乐器,《打虎上山》是中国国萃京剧片段,中西合璧,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请欣赏由左家庄街道选送的手风琴独奏《打虎上山》,该节目曾获2002年手风琴大赛二等奖。

一张张清纯可爱的笑脸,婀娜的身姿,有谁知道她们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女子特警队的队员。

接受祖国的挑选,把花季的年龄交给祖国、交给枯燥的训练场是她们无悔的选择。请大家一睹她们的风采。

川剧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变脸是川剧艺术中的绝技,脸谱在不断地变化,但演员的形象不变,正如计划生育工作一样,新时期、新任务、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都有所改变,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不变。请欣赏川剧《变脸》。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中非人民情同兄弟。今天,跨洋渡海的乌干达、布隆迪的非洲朋友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对中国人民深情厚意。请欣赏由崔各庄乡选送的钢鼓乐《大约在冬季》由那它比乐队演奏。

第7篇:生育文化范文

一、“生态位效应”

生物界存在“生态位”,即使同一区域也有空间分割,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没有两个物种完全相同。“生态位”适用于人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要有合理定位。建立语文课堂“生态位”,即承认学生的不同状态和个性差异,但强调他们在学习中都有自,都能支配时间和空间,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归属感,智情意行得以协调发展。根据生态位合理分配原则,通常一个班级分为四大组,一大组再分为2~3个小组,每小组成员3~4人,便于合作探究。经推荐与选举,班级产生语文课代表;每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各种不同角色,行使不同组织管理职能。教学活动中具体分工,责任到人。“生态位”,既有凝聚作用同时又有分化效应。一方面,教师需协调小组间关系,发挥其正面作用,让不同生态位的学生优势互补,比学赶帮;组员之间平等民主,听说读写,兵兵演练,以求天天向上;也可根据个体差异,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凸显同舟共济的班级文化。另一方面,尽量遏制其分化效应,采用发展性评价机制,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将自己的“今天”与自己的“前天”比,是进步,还是退步?进步得高分,大进步大加分,保持原位得小分,退步则无分。这样使优等生更优,中差生也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希望,“生态位”的递进,让成功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招手。

二、“场效应”

“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物质相互作用。当外能量场与人体自身固有频谱相同、相似或相近时,就会出现匹配吸收现象,谐振运动产生“场效应”。此原理对语文课堂有借鉴意义。构成生态教学的诸多因素,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学氛围,视为教学的“场”。“场”作用,被称作“课堂教学场效应”。“场效应”,本质上就是“环境效应”,这里的环境包括校内外自然环境、班级文化环境、教学规范环境和生理心理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如师生营造的热烈气氛和高效的教学行为;有的潜移默化,如优美的校园风景线;有的则修心怡情,如班级丰富多彩的板报文化和园地主题特色。“场效应”启发我们:注重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情境,同时重视班级文化(环境)的魅力。

三、“目标效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得进取,放飞目标。有人做过实验:组织两组人步行,从不同地方向二十公里外的小城进发。实验结果怎样?第一组,对路途长短一无所知,只是跟着向导走。走了几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许多人抱怨这么远。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最后能坚持到终点的只有一半人。至于第二组,不但知道小城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公里都有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每缩短一公里就会一阵狂呼。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上述实验证明,行动目标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心态,看清使命,提振激情,增加信心与勇气,去争取最后成功,这就是“目标效应”。与此同理,语文教学目标能够照亮生态课堂的天空,激发和催生学习的效力。它分单元目标、课文目标和课时目标,是评价学习表现和结果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必须高度关注目标的达成程度。当然,目标的制定,既要适当,又要具体明确。

四、“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沙丁鱼,市场价格往往比死的要高出好几倍。有一个渔翁以打鱼为生,别人打的沙丁鱼回来路上就死了一半,唯独他打的沙丁鱼,到了买者手中仍然是活蹦乱跳的,而他总能比别人卖出好价钱。后来,探其秘诀,方知他在打鱼之前,往鱼舱里放了几条以鱼为主食的“鲶鱼”,由于鲶鱼随时可能吃掉性情懒惰的沙丁鱼,而沙丁鱼为躲避被吃掉的危险,只好四处躲藏、加速游动,因此在运往市场的路上,这些沙丁鱼不仅没有死掉,反而活得更有生机与活力。“鲶鱼效应”,给人们带来如何激发活力的思考。语文教学生态化,课堂成了师生生命的流程,亦如“鲶鱼效应”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怎样发挥“鲶鱼效应”呢?

1.以问题为主线,优化生态课堂内容

如教学《斑羚飞渡》,教者创设情景:一只藏羚羊,在草坡上被猎人发现了。它却没有逃跑,只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前行两步,“扑通”一声跪在猎人前,两行长泪流出。猎人的枪声响起,藏羚羊应声倒地。同学们猜猜是为什么?藏羚羊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形了。显然,藏羚羊下跪,在求猎人保全自己的孩子一条性命啊!可见,动物界也有骨肉深情。今天《斑羚飞渡》,将再次把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现给大家,请大家和我走进文本吧!

2.以活动为载体,展示“生态位”学习方式

还是上例,学生诵读和合作探究:

①“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为了句式整齐,为什么不说:“连狗也看得目瞪口呆”?

②“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这说法不正确,因为开始有一只老斑羚已经掉进了悬崖,加上“镰刀头羊”应恰好是偶数,而不是奇数。小组合作探究,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索意识。

3.以创造为目的,绽放生命的精彩

或多元解读文本含义,同时又借助别人“前理解”,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或对文本意义做出独到的价值判断;或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联想而生成新的意义。主体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都全身心投入创造时,生态课堂就走出荒芜的沙漠,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成为生命的绿洲。

五、“花盘效应”

“花盘”是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为制造的适宜环境,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长得很好。但是,花盘中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在下降,生态幅变窄,生态价下降,受不住高温或严寒。一旦离开人工照料,就受不起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因此,常言道:“花盘里养不出万年松”。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花盘效应”非常突出。他们是温室的里花朵,经不住人生中挫折的考验。在家中,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极尽呵护,大小事一手包办、代替。在学校里,教师按新课程教学,对他们少批评多赞扬,过分关爱照顾,不让他们参加社区实践,生怕出点意外难向家长交代。但是,当独生子女毕业,置身社会自然环境中,却不知道如何独立处理复杂多变的情境,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种种挑战。教学生态化,如何消除课堂“花盘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开展语文专题探究与增加语文实践活动,是生态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庆、上海等地近年来的“人口”调查显示,从小学到初中,女孩各科成绩均好于男孩,从而引发了媒体所谓的“男孩危机”。据研究,女孩与男孩学习上有明显的差异:女孩擅长的方式是语言沟通、阅读和聊天;男孩则擅长运动、实验操作、做计算机与参与体验。这些差异虽然是由身体发育速度与大脑结构不同造成的,但是男孩通过大量的语文专题探究和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自身天生的不足,发挥运动与体验方面的特长,从而使男女生在语文素养上获得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先国.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2).

第8篇:生育文化范文

关键词:人口和计划生育;建设新型婚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08(C)-0084-01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初步实现了低生育水平,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在当前农村思想文化领域内,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着反弹的风险。因此,倡导婚育文明,大力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力保低生育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一、充分认识建设新型婚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

当前农村思想文化领域还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根源:一是传宗接代和重男轻女等封建落后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人们的婚育观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早婚早育、非婚生育和违法生育的现象在局部地方出现了反弹势头,少数地方呈蔓延趋势。二是续家谱、修家庙这些带有浓厚宗族观念、强烈封建迷信色彩的行为,以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十分盛行。三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在内陆及偏远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生活来源仍然以农林牧副渔体力劳动生产为主,利益导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提高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养儿防老仍是现实问题。四是在集体经济利益分配上,许多地方仍采取一些不合情、不合理做法,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集体收益分配、财产继承中,普遍存在着男女不平等、计划生育家庭不优先优惠的现象。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挫伤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纯女户双女户的积极性,也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和要求都很不适应。

二、多措并举,做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仍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

(一)以“五做为”为导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1、把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为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各自文化建设的实际,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和相关部门重点培养一批婚育文化方面的文艺宣传骨干,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和宣传精品,编写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读物,组织群众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科技、用科技”读书活动,积极为发展新型婚育文化营造浓厚的宣传文化氛围。2、把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建设,切实抓好新型婚育文化阵地建设和硬件建设。做到“五个有”:有一个计划生育服务室,有一所人口学校,有一个计划生育协会会员之家,有一面计划生育宣传墙,有一个计划生育图书角,有一支计划生育文艺宣传队等。3、把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为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时,结合当地实际,充分体现有关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男女平等等相关内容。4、把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为利益导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集体经济分配和利益导向对群众更直接、更具体、更现实,效果更明显。因此,在集体经济分配和利益导向中要充分体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在宅基地划分、土地承包、户口迁移、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让使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5、把建设新型婚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服封建意识、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的思想,切实运用“创建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破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等多种活动载体,着重把新型婚育文化融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

(二)以“四结合,四做好”为依托,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1、结合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好人口文明组织建设。充分利用人口文化促进会平台,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有针对性地发掘和培养积极分子,把热心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有一技之长,能联系群众,身体健康的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专家、老教授及时纳为人口文化促进会会员,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骨干带头作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感化身边的人。2、结合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好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主流媒体,开辟新颖、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高质量的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专题栏目,加大对新型婚育文化的传播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婚育文明知识的知晓率3、结合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好人口文化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进一步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分配向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独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倾斜的监督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评比制度。按照“计划生育好、遵纪守法好、邻里关系好、尊老爱幼好、勤劳致富好”五好标准,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好女婿、孝星、“诚信家庭”的评选表彰。广泛深入地宣传他们的事迹,使他们成为引领、传播、传承新型婚育文化的生力军。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带头制度。党团员、干部、计划生育协会会员要在实行计划生育、倡导婚育文明等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4、结合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做好少生快富的帮扶工程。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使每个计划生育家庭掌握几门实用技术,掌握发展经济、增加家庭收入的本领。二是为群众解决发展经济的实际困难,在信息、技术、场地、资金、销售等环节上提供支持,提高群众驾驭经济和发展经济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深化外出人口创业的“一网四联”机制,利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网络,与技能培训机构、外出劳务中介机制、司法维权机构和留守家庭相联通,为计划生育家庭外出务工提供全程服务。四是实行项目带动工程,为有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资金和项目资助,使他们迅速致富,实现小康。

当前的低生育水平来之不易,在我国人口总量居高不下并且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建设新型婚育文化,促进群众转变婚育观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重中之重的工作。

作者单位:魏星 山东省济宁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

第9篇:生育文化范文

一、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在教学义务教育教材语文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特别是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我更是大吃一惊。我布置的题目是:请你用自己的笔画一画可爱的小蜜蜂吧!我看到学生画得太离谱了,有的将蜜蜂画成了蚂蚁,有的却将蜜蜂画成了小飞机。怎么办?这说明学生对蜜蜂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我决定带学生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巧的是,刚好我班有一位同学的爷爷家养了几箱蜂。于是,我们一起去那位同学家的养蜂场所看了看。同学们亲眼看到了蜂箱中隔板上蠕蠕爬动的蜜蜂,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蜂窝……亲眼看到了蜜蜂,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养蜂的老爷爷唧唧喳喳问个不停:蜜蜂怕冷吗?蜜蜂会逃走吗?被蜜蜂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可生动了,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还有的干脆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什么这样的课最难忘了。

接着,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蜜蜂可传神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鸟的天堂》一文,由于大榕树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也就很难想像“独木成林”的奇观,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大榕树的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

二、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有生活才有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