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大学生德育总结精选(九篇)

大学生德育总结

第1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明礼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但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能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交能力。“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很多人认为社会转轨时期自然会出现信用危机,甚至把市场经济与信用滑坡混为一谈,其实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也开始侵入校园,大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让大学生成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须进行信用教育,这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模式。

“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

“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依赖性较强,个人意识比较强,于是就出现了“勤俭”不足,“自强、自立”意识不足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学校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这基础上培养“勤俭自强”的道德素质。

“奉献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献”主要是规范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学校可以在校内外设立一系列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奉献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纲要》的道德规范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侧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们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应一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就我国的历史、现实情况而言,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都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其根本之点在于全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门活动组织,其对大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松弛、世风沉沦、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其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

1、要加强普世伦理的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层面上逐渐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有道德自律。全球伦理,又叫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简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道德价值。它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处基本共识,凝聚了各种文化传统、各种伦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华。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的诸多世界性问题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全球伦理可以被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能够接受、也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应通过全球伦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科技伦理观、交住伦理观、消费伦理观等等,使大学生学会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道德问题,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价值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1)

与本篇 2010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要重视对大学生综合道德能力的培养,全球化导致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当代德育内容中,对实践及其它综合的道德能力的强调亦成为趋势。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并不是以刻板的规约形式去教授一些戒律,而是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以便使孩子们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样受到他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3、遵循在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四个层次: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内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德育应是恒常的内容。当前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八荣八耻”的教育;还应重视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中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注重现实的务实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等教育,以发挥其凝聚民族、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信仰道德的教育,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体制中的主要内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遵循学校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学生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应从公民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公民道德知识,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的过程。

公民道德知识是指形成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所必需的政治、经济、伦理、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公民道德知识,一方面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和公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统一。公民道德行为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是否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公民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为此,教师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即抓好公民道德行为的实践和训练,防止和行脱节。

2、精心设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日趋迫近,必将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以公民道德教育目标为总纲,改进高校现行的道德与社会性教育,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学习和生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是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之所在。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目标、内容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如何体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既能掌握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法律、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知识,又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和公民评价能力,是课程付诸实施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营造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是在积极、正面价值导向下,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现代化为标尺的,它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不拘泥于时代精神,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遵循本国实际又不漠视世界演进之潮流。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自主、自律公民的职责。应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全社会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多种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

(2)

第2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一、强化师德建设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我校结合校本培训内容,不断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昆明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相关规定,学校还制定了《拖布卡镇中心学校关于严禁教师参与的规定》,加强师德规范教育,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及其它有违师德事件的发生,在学生、家长、社会面前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开展关爱教职工活动,全力改善校点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引领教师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先后为7所村校点开通了互联网,为在偏僻闭塞环境中工作的老师打通了信息联络的渠道;为5所村校点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了老师的生活条件。关心、关爱生病住院教职工,每遇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工会均抽出时间前往探望,把温暖送到教职工心中。

3、加强沟通,凝心聚力,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党支部主动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尽力做好思想矛盾的疏通化解工作。每年一次的校内工作岗位调整是学校工作的焦点,学校支部对提出调整要求未能给予解决的教职工,都耐心地一一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消除教职工对学校工作调整的误解,密切干群关系,为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抓好共青团工作,通过举行团组织活动,凝聚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的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二、抓好党员队伍管理教育,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吸收的党组织中来,本学期吸收了两名预备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政治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期末还组织了一次主题为“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驱”的党员教育活动。力图通过活动载体凝聚人心,增强战斗力,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以少先队组织为龙头,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本学期主要以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为主,先后组织了“尊老敬老”、“保护环境,为街道美容”等主题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各村校点先后举行了规模不等的文艺活动。通过活动,不仅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平台,还化枯燥空洞的说教为直观、具体可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创设德育氛围,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活动。本学期,各村校点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充分发挥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的作用,创设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清明节中心小学组织全校800余名师生前往拖布卡革命烈士墓扫墓,全校师生为烈士墓敬献了花圈,共同学习、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继续抓好“三生”教育。让“三生”教育进入课堂,教师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并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

4、充分利用好“国旗下讲话”和班会、队会等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用国旗下的讲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日常行为规范等的教育。各班级也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主题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寓德于教”、“全员育人”,加强学科渗透,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结合课程改革,在上好主要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课程的优势,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同时,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四、切实抓好常规管理

1、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利于操作的各项德育管理制度,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以“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加强校家联系,共同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让他们感受集体的关爱,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3、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做好班级文化的宣传工作,各班级定期出好主题黑板报,通过黑板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

4、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管理,通过少先队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对班级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五、认真落实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锻炼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的养成教育。大胆管理,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有250余名寄宿制学生,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找到了一套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管理办法,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寄宿学生管理制度和考评标准,通过检查评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多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念,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各校点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周会、班会、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课堂教学和学校各种活动开展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本学期以来,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1)

更多关于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的文章 >>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七、认真进行法制教育

加强教职工法制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法律素养,实现学校依法治教,教师依法执教、依法施教。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学校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实行职代会表决通过,坚持推行民主管理,依法治教。在校园通过法制教育课、法制宣传栏、板报、校园广播、国旗下的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学生法制教育,中心学校主动联系学校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用生动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

八、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养成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德育基地缺乏,难以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德育科研工作力度不够,少数教师德育工作意识差。

3、“留守儿童”、“隔带教育”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各种难度。

更多关于春季学期德育工作总结的文章 >>

第3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作者简介: 李斯霞(1978—),广东梅州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德育。

[摘 要] 道德叙事是中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的优秀德育模式,它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价值传递。在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日益陷入枯燥说教的情况下,重新引入道德叙事这一古老传统,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提供一种优良高效的模式。

[关键词] 道德叙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德育模式 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37-03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19[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中国当前的道德教育体系,过度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与传递,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习惯与兴趣爱好,这让道德教育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这种填鸭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道德养成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作为以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授方式一直是该门课程的教师们积极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道德叙事概述

(一)道德叙事的含义

道德叙事是教育者为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采取讲故事的手段来传递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从而潜移默化地来达到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方法。其题材来源十分广泛,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歌唱、英雄人物、典故,也可以是教育者的自身经历或者他人的经历。人类古代的道德教育,无论是东方的《论语》、《孟子》,还是西方的《圣经》、《荷马史诗》等,都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的。它将人类最为朴素美好的道德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形式传递下去,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遵从欲望。

(二)道德叙事的方式

1.道德叙事的题材。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古老的德育模式,有其特定的取材方式。其所阐述故事中的形象总是生动鲜活而全面,让人能够自觉浸润在其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道德规范的传递,也是一个平等交流而非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其中所受的影响总是通过自觉判断而非死记硬背产生的。因为教育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道德叙事总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适当的加工或拔高,让受教育者感受到道德故事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然,道德叙事的题材可以有多种,并非局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寓言、神话、童话、典故等,这类题材是对生活故事的提升与适当的神化,但其所要展示的道德规范总是贴近于人们的生活的,所以总能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2.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的重要模块。生命叙事是道德叙事方式中十分重要的模块,是道德叙事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生命叙事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生命中的某段历程进行叙说和诠释。叙事主体由于讲述的是自我或者对自我影响十分巨大的生命历程,因而在叙事当中总会倾注大量的情感,讲述的总是些值得追忆和反思的经历,并且总能够激发听者的强烈共鸣。听生命故事的人总是带有一种探轶别人生命历程的好奇心,渴望与别人分享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快乐与忧伤。分享的过程也是价值判断标准产生的过程,听者通过对叙事者的讲述用善恶标准进行自觉判断,从而在善与恶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作为培育祖国下一代的德育课程,所讲述的生命故事总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就算是消极的也应该是积极故事的反衬,是能够让受教育者从中自觉做出积极的道德选择的。

3.道德叙事主题的提炼。新品格教育者认为,听道德故事只是为我们达成品格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现实化转变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受教育者需要在建构故事主题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道德主题与寓意。因此,道德叙事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是简单的讲述故事,所述内容还应该紧密围绕某一德育主题进行,让受教育者在感受道德故事的巨大感召力的同时,能遵循施教者的教育思维,达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主题是从故事文本中提炼

来的,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如果受教育者不能够从故事中自觉归纳出主题,则该道德叙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仍需要施教者进一步提炼主题,将主题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在适当的情节节点将主题展示出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

(三)道德叙事的作用

关于道德叙事的作用,詹姆斯•威尔逊认为:“道德故事以三种方式对我们产生影响:第一种是传递一种道德信息。故事传递的道德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因果论的性质,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故事鲜明生动让人经久不忘;第二种是激发道德情操(moral sentiment)。故事激起了我们体验他人承受的巨大不幸,或者体验他们取得胜利的喜悦,而这正是我们在日常环境中难以经历的。故事帮助我们体验他人的生活,唤起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的道德情操;第三种扩展思想视界。故事扩大了我们的思想‘视界’,使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人类的普遍性相协调。”

因此,道德叙事的内容大都展示着一种善恶皆有因果的论调,总是通过表现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向善,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其故事总是让人们在给予最基本的人性善恶判断的基础上,对更深层次的善恶做出自觉地扬弃,养成高层次的道德标准。这些故事能够激起人们内心行善积德的美好愿望,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唤起大家对社会道德的责任感和维护道德的使命感。道德叙事的题材总是取材于生活,有些经典的故事,经过一代代教育者的不断改编,十分贴近受教育者的接受空间,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让受教育者总是感觉到与自己的生活很相似,故事中的道德模范十分令人神往或亲切,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总能让受教育者在其中找到许多相似性,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自觉扬善弃恶,总结出一些人性的闪光点供人生慢慢消化。

二、道德叙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意义

(一)道德叙事应用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可行性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意味着德育从呆板走向鲜活、从填鸭式灌输走向言传身教。道德叙事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道德行为样板,供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故事的趣味性的同时总结出应该遵从的道德范式,十分符合受教育者从感性认识中升华出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走向实践的思想认识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的内容,是德育专家们根据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基本现实,总结出来的理性规律。而道德叙事则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这些条理化的理性规律演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道德故事,重回到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感性认知上来。由此可见,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不光具有可行性,还将为该门课程的教授提供一种更为生动形象、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学模式。

(二)道德叙事能够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摆脱枯燥

当前大学的道德教育,多流于形式化,学校不重视,老师也大多抱着应付了事态度,德育课堂形式主义泛滥,走过场成为了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共同心态。如此下来,老师不用心教,讲课只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知识灌输过程;学生不用心学,学习课程知识也仅为应付考试,形成恶性循环,课程的开展就必将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引入道德叙事这一生动鲜活的授课模式,通过选取富有感召力的、能激起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道德故事,再适当运用课程情景设置等营造课堂气氛的手段,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从沉闷变为活跃、从枯燥变为生动,起到激发教师授课兴趣和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良好效果。(三)道德叙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德育需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因此,目前教条灌输式的德育方法仅能够为应付考试提供考生和材料,完全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道德叙事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讲述的是一个个生动的道德故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道德叙事不强制要求学生从故事中总结出教师要求达到的道德传授目标,而是通过讲授善的美好和恶的丑陋来让学生自觉扬善弃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道德叙事通过讲述一个个古今中外鲜活的

道德故事,将道德标准暗含其中,即起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的作用,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见识,还提高了学生感知世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将道德叙事应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承担了十分重大的社会使命。因此,在教材编写过于注重理论编列、知识与生活存在差距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让该门课程的教学不流于形式、课程内容不过于乏味、课堂气氛不陷于枯燥,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所受的潜移默化多于知识性的灌输。

(一)道德故事的选取在引入了道德叙事这一鲜活的德育模式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选取有感染力的、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故事,如前文提到的生命叙事等。该门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应该是达到价值观上的共享和认同。因此,道德故事表达的价值观念,是要能够为大学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若将违反大学生基本善恶观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则再优良的德育模式,也无法起到价值共鸣的作用。

(二)课堂气氛的营造

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更需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是因为该门课程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它不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目标,而是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其中,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全的人生态度课堂气氛的营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可以在课前就为该次课程设置一个前提,让学生们在该前提下对所要进行的道德叙事进行讨论,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情绪,来调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的情绪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4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误区;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16-01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说,我从来都是先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教会学生知识。这充分说明这些教师思想认识是正确的,能够意识到德育是育人之本。在现实教育中,学校德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正常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一、当前德育工作的误区

一是德育课程只贴在墙上。学校德育课程有“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政治”等,这些课程中,中学的政治课开展较好,因为政治课是统考科目,从学校到家庭都比较重视,这种重视,并不是重“德育”而是重分数。挂在嘴边的是“政治考了多少分”,而不是“政治课要求我们怎么关心国家,贡献社会”。小学阶段的“思品”类课程有的只再现在课程表上,贴在墙上,担任这些学科的教师有的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精力和干劲明显不足,而有的学校的思品类课程是由“主课”老师兼任的。这些课程被冠以“副课”的名称,从开始就否定课程的重要性,有时被其他学科挤占。按课程表上课时,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一节课完成四节课的内容,为别的学科让道。这样的思品课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吗?能起到“德育”效果吗?二是 “班队会”走过场。目前课程标准规定,每周一节班队会。班队会是对学生教育的阵地,是对学生一周德育行为的总结,是对以后德育行为的激励和引航。班队会时间可自行安排。因为各个班安排的时间不同,学校德育管理部门检查起来有一定难度,而有的班主任对班队会不够重视,认为浪费时间,班队会走过场情况严重。班主任工作手册上面每周的班队会内容写得充实多彩,大做“表面文章”。三是重大节日、纪念日轻描淡写。“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日”“环保纪念日”等,学生们大多不重视,或根本不知道。个别学校以安全为由,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时,只要求班主任在班里讲一讲,或者办张手抄报纪念一下,而实际的教育体验活动根本就不开展。以前的“清明节”,学校会拿出半天的时间,带领全体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共青团市委会组织“缅怀先烈,继往开来”的德育纪念活动,学生会受到教育。近几年,因交通问题、安全问题等,学校只选代表参加清明节纪念活动。德育重“点”不重“面”,这是德育工作的另一个误区。四是学校的德育监督与考核不到位。学校工作必须是布置、检查、总结相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在弘扬先进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所以要将德育工作连贯起来,做好活动前的动员与准备。并在活动中跟进,发现典型并及时指引方向,做好总结与表彰工作。材料归档也很有必要,不但能积累过程性材料,还能对下一个德育活动,或者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而目前有些学校,只限于工作布置,提出活动主题之后就没有了下文。还有些学校,布置工作之后,只要一些表格、计划、总结之类的过程材料,并不重视活动真的搞了没有,效果怎样,有哪些成绩和不足。学校考核中,只注重考核教师的师德情况,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走出德育误区的策略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振兴祖国的重中之重。教育者要提高自身修养,多学习,常进步。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备好基础课,做好渗透工作。同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又能影响到同事。二是加强德育管理。虽然德育主要是学生的自身的体验和成长过程,但教师有引领和管理的职责,主要是要做到先铺设情境,再陈列事实,把学生带进情境之中。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勤于观察,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时,不但要管理内容,还要管理过程,重教育而轻形式。三是做好总结工作。德育活动的总结实际就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的老师说,我们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整个过程做完,就起到了教育效果,活动就该结束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总结是对教育活动的回顾和整理,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优缺点,应该加强什么,摒弃什么。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这次活动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提升,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三、结束语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教育者必须认清形势,放眼未来,研究德育工作方法,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德育管理,做好总结工作。目前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受高考的影响,有的教师重智育轻德育,这样做是不对的。必须认清形势,放眼未来,发现目前德育工作的问题以及改正的办法,认识到这些“误区”,在工作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走出这个“误区”,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再谱新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既是领路人,又是参与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给学生做好榜样,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08).

第5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构造了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囊括了包括政治、科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高实效性以及复杂性。从过去的社会实践上看,网络文化为人类及时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包括了低俗、暴力、无用的信息,这对不具备成熟稳定是非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威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科学利用优势、摒除弊端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2.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践可知,目前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成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目前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发展与网络文化弊端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的形式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3)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高中德育工作思路,工作实际与网络文化背景的契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实效性不足。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3.1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

随着时代的改变,要真正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首先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首先,必须充分把握现阶段的网络文化背景特色,并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领域。其次,针对学生的热门关注领域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在改善与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德育内容应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利用“顺应与改造并举”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取人格的健全发展。

3.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丰富创新高中德育工作形式

德育工作形式是联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象的重要桥梁,恰当的德育工作形式可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几率,从而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制性、落后、呆板的德育工作形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情绪,为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创新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德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而可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微博官方平台,并定期与学生分享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容易接受性格、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

3.3及时总结并分析德育工作思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

除了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重塑、改革以及创新以外,要取得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工作过程、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各方面入手分析德育工作思路。首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网络文化背景为依托的高中德育工作计划,使后期的总结分析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教师应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才能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另外,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发展,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必须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动态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更新,只有充分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结语

第6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深入贯彻来X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德育工作经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的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来X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对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创新局面。上午,通过实地参观,大家对X县的经验做法有了直观感受。刚才,X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相关单位作了精彩的分享和发言,X分别安排了全市德育教育和家校共育工作,我都同意。特别是X的讲话,一方面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进行了专业的点评指导,勉励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另一方面为我们做好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并强调了几项具体工作,请大家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德育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重点工作,也是特色工作,年初已作了安排部署。今年4月21日,来X考察,共看了五个点,其中就有X县X镇中心小学,并作了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在本次会议筹备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来X来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并把相关指示精神吸纳到我市的政策文件中,分别于7月1日、2日出台了《X市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另外,将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来X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项措施》,目前文件正按程序送审,将于近期印发。这三个文件是一个体系,对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虽然高考、中考在即,但我们决定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本次会议,因为这项工作刻不容缓,要立即启动。下面,围绕德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这些文件贯穿始终的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要坚持德育为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宏观层面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北宋司马光有句名言“德者,才之帅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性成长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德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从中观层面看,德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育的使命,既要传播知识,更要塑造灵魂。

如果教育重才智而轻德育,培养的学生可能成为有知识、有技能,却没有精神追求、无德无行的“物质人”。这样的学生,将来无法引领社会风尚,难以担当时代重任。从微观层面看,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一个人所接受的德育跟不上智育,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知识的运用,轻则限制个人发展,重则人生偏航甚至坠入犯罪深渊,更有甚者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二、紧扣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努力开创德育新局面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行为习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紧密结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阶段,采取与之匹配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是取得良好德育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做到三个聚焦

一要聚焦全科渗透、全程德育。要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建成全市德育教育资源平台,打造一批市级中小学幼儿园德育精品课。要充分挖掘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的德育因素,提升各学科教学的德育阵地意识,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实现德育课程化、课程德育化。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学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创造浓厚德育氛围。

二要聚焦校园环境、德育基地建设。校园和德育基地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要关注细节,利用校园的空间和设施,积极建设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建设和利用好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德育资源,广泛开展参观、体验、劳动、军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孝亲敬老等志愿服务,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要聚焦学段差异、循序渐进。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能力特点,提出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形成由浅入深的德育序列。幼儿园、小学主要抓习惯、重引导,从小事、细节抓起,从生活、身边事做起,在学生中推广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小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高中要重体验、重实践,根据学生青春期心理、生理变化较大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明辨是非、完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也是最专业的教育。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的接受教育,感受到美感、乐趣、温度,从中汲取营养,避免生硬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教育。

(二)发挥好三方面作用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中小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构建完整的德育系统三者缺一不可。要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一要发挥好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要切实排足开好德育课程,对学生素质、习惯、学习和生活目标等系统教导,提升综合素质。成才是国家所需、家庭所盼、个人追求,德育工作要紧密贴合并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增强吸引力,使教与学形成合力。要帮助学生弄清德与才的关系,也就是“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树立“德无才不立,才无德不展”的观念。

二要发挥好家庭的基础作用。家庭教育是教育大厦的根基,对学生的影响直接、持久且深刻。要注重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积极引导家长与学校协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学会分享、负责、关爱他人,共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国妇联等9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把家庭教育作为提升素质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抓手,我市7个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要借助妇联等各个群团和相关部门的资源,以聘请专家、网络教学、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设流动课堂等多种方式,不拘于形式,创新务实开展德育工作。

三是发挥好社会的平台作用。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因素发挥着重要影响。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活动,体验多方面的情感,感受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使学生在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后,具有坚强的意志、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

(三)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是教人“做人”的学问,尤其要注重让学生从实践求真知。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认识、理解、掌握德育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品行,做到知行合一。防止培养出德育课程拿高分,行为习惯、道德水平、性格品质不及格的人。

二是规则约束和习惯养成相结合。德育工作是一个让学生把德育要求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需要下慢功夫、下真功夫。实践证明,德育要求的规范越贴近生活、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就越容易被中小学生所理解和遵循,从而更容易转化为内在的修养品质。比如德国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应养成以下几个基本习惯:辨别红绿灯、区分男女厕所、知道如何倒垃圾。在我国古代,也是注重从离儿童生活近且易于付诸实践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其道德品质。要防止只追求“高、大、全”的知识灌输,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活动,从活动中深化认知、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是弘扬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德育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深厚的底蕴,要善于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小学生心灵。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和X精神及“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相融合,使其在创造性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德育工作合力

各县区、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来X来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高度,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要完善德育工作体制机制。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中小学德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发挥德育教育的主力军作用,在教育系统形成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各级团委、妇联及相关单位要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德育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要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成事之要,关键在人。要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培养和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队伍、优秀校长队伍、优秀班主任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家长队伍,及时招录补充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推进“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

三要发挥考核评价导向作用。要将德育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教育考核、督导的重要内容,着重督导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情况。各级教育部门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德育优秀案例、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积极培育典型,总结推广德育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各中小学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将思想品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做好学生成长记录,规范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正向激励为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探索德育基金等好的机制,广泛、灵活、规范的开展工作,推动德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7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德同一性;道德行为

现代国家的合法正当性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或法制,也需要健全而高尚的道德伦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在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相关支持是一项重要课题,而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的重要风向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研究也显得由为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总体复杂,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该文从道德同一性的角度出发,对于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动机的整合

道德同一性或称“道德自我认同感”、“道德自我同一性”,从心理层面上看, 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 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6]。传统的道德动机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道德行为问题,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不是简单的认知“好人”的结果,“纵观道德认知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2];布莱西在1980年的研究中证实了“单独的道德认知在解释道德行为时发挥了很小的作用(解释了大约10%的变量)”[3];这种微弱的关系被称为“判断行为缺口”,这说明在道德领域仅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还要以更综合的概念框架来理解道德范围和道德功能的复杂性,因此该文以布莱希的道德同一性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影响道德行为的深层原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成都市某高校350名大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7%;大一92人, 大二 83人, 大三82人,大四85人;男174人, 女168人;人文社科类 156,理工类186 人 。

2.2研究工具

2.2.1道德同一性问卷

万增奎在Aquino & Reed(2002)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基础上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包括16个项目,问卷采用5级评级,其中内隐维度项目9个,外显维度项目7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0.85,其中内隐维度0.83,外显维度0.74,具备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2.2.2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

徐丽莎编制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该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57一0.783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分半信度为0.847,其结果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2.3研究程序

使用 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 方差分析、T检验、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数据分析

3.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3.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均分为 3.93±0.65,其中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均分为 4.14±0.74,外显维度均分为3.66±0.67。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显示(表1), t=7.65, p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如性别、年纪、生源地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3.1.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被试的道德行为分为七个维度,分别为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行为,其中爱心(2.1)与学习(1.9)行为均值较低,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下水平,道德行为总体均分(3.3)及其他各维度的平均分皆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上水平;

此外,基本的人口统计变量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道德行为及其他七个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源地这一变量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利他行为(P=0.036

3.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性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与道德行为中的五个维度(利他、公德、孝顺、尊重、爱国)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6-0.44之间);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得分同样与道德行为这五个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40-0.52之间);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与与道德行为中的六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3一0.40之间)

3.3.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预测

以道德同一性总分、内隐维度得分、外显维度得分为自变量,以总体道德行为为因变量做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已达到容差0.000的限制,表明此变量与其它两个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这一变量剔除,内隐及外显道德同一性这两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但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能力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2显示内隐道德同一性对总体道德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P

4.结果讨论

4.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分析

4.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整体状况分析

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整体水平较高,其平均分为 3.93,处于 5 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内隐道德同一性得分(均分=4.14)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同一性(均分=3.66)。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应的是自我价值感的内在自我,是自我对道德特质的内在认同,表现为道德特质在自我感中的重要性;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对应的是外在公共自我,是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所想要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某些道德特质的程度。内隐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外显维度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在自我的道德认同,道德特质在这一群体的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道德教育的成果,然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有着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但在实际活动中却难以实践,许多学生并没有作出与他期望成为道德人相一致的道德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是多元的,除了道德同一性,还有职业、政治、民族、权利等多种的同一性,因此有可能其他的同一性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道德同一性的力量,从而抑制了道德行为的出现,这一结果也指出了“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

4.1.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4.2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分析

4.2.1大学生道德同行为整体状况分析

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总体水平良好,其平均分为 3.27,处于6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尤其是在爱国和利他等方面得分最高,但在学习及爱心行为上得分较低,道德行为的具体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

4.2.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及专业差异,但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爱心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由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基本呈V字型,从大一到大三爱心行为得分呈递减趋势,大四得分又有显著回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作为刚进入大学生活的群体,他们身上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的教育痕迹,比如高中时期较为严肃的治学环境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然而在熟悉大学生活以后,由于外界约束的减弱,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会相应的滑坡,最后在面临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压力之时,他们的道德意识会再度激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道德行为会在大一到大三呈递减趋势,而在大四出现回升。这也提醒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保持长期的关注,既要重视新生的德育观教育也要对老生的德育思想给于充分的重视;除了年级这一变量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外,大学生在不同生源地、是否具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以及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等因素上,也在道德行为某些维度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差异,这提示我们道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施教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要注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方面的加强,通过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角色,获得更高的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较高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以激发较多的道德行为。

4.3.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及其内隐、外显两个维度都与道德行为及其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程度(0.40-0.52之间)总体上要高于外显维度(0.23-0.40之间),这表明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布莱斯的道德动机理论以及Aquino 和 Reed 的研究结果:“道德同一性越高预示着做出志愿者行为的比率越高”的结论相吻合。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有着显著预测作用(P

5.结论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水平普遍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但在道德同一性上,大学生的外显维度显著低于内隐维度,也说明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上的欠缺;此外,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二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并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者能够解释后者31.9%的变异量同这一研究结论启示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学生自我道德同一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万增奎.西方心理学道德动机观的研究进程及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92

[2] S. A. Hardy,G. Carlo.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 [J]. Human Development, 2005,48:232- 256.

[3]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y Bulletin,1980,88: 1-45.

[4]Nasir,N.S,&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138~147.

[5]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6]曾晓强. 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8):151

第8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研究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后三位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也基本一致,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学生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研究者列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集体、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共10项内容,结果是教师和学生的排位基本一致,教师、学生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是尊敬师长、文明礼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而被教师、学生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意的是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交通规范、文明公约、行为规范、自我保护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初中生的排位与学生总体相吻合,小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学生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学生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较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小学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初中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发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实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随意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学生品德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发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则是班会

研究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学生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教师、学生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别。学生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教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学生教育。其中差别比较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三项。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教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教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学生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学生教育教师排在第三位,而学生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兴趣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欢呢?各年级学生一致最喜欢的是郊游野营,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教师排在了末位,学生则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学生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研究者列出校园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学生相对不太满意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意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学生对德育活动形式喜欢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学生最不喜欢的活动形式,喜欢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教师对它的作用却认识不足,在这一点上反映出教师和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上的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知识灌输,忽视实践体验,这恐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学生可接受性,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学生之所以最不喜欢公益劳动,一方面原因,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原因,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传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计划,没有作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学生不喜欢公益劳动的主要原因。

教师、学生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别,反映出教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回答“喜欢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学生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欢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学生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学生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问题,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意,以及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比较低的评价,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原因,并且可能是主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强。

调查结果3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对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高于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了解学生”的德育能力得到学生相对最低的评价

研究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8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学生对教师遵守这些规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教师自评,还是学生他评,都对教师遵守这8条师德规范给予一致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意度在86%以上,教师的满意度每项都在93%以上,学生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教师、学生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教师问卷中,研究者调查了教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学生的能力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能力占76.3%,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能力占67.9%,组织活动的能力占73.6%,语言表达能力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占61.6%,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能力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能力占67.7%,个别谈话能力占79%,转化后进生能力占65.9%,教科研能力占54.3%。教师对自己德育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规范的评价。相对比较弱的能力是教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虽然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的评价认为很符合、基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学生对教师师德规范的评价。在“了解学生”这一项,教师自己的评价和学生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教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学生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学生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教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特别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明教师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热爱、尊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这一条,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热爱、尊重、了解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上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基础。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都对教师的德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学生对教师了解学生能力很低的评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进方法。

调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教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规律,寻找新方案。教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这对了解学生,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调查结果4学生对德育的评价与需求存在明显的年龄阶段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对学校12项德育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方面,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生对各项内容实施效果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9%,初中生为47.2%,高中生为36.5%,高中生与小学生相差19.4个百分点,与初中生相差10.7个百分点。除第11项青春期教育、12项民主与法制教育外,前10项内容都是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青春期教育初中高于小学和高中,这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初中生与小学生持平。

在对8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上更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差异。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学生对德育途径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程度的评价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阶梯状、递减趋势。年级越低评价程度越高,年级越高评价程度越低,小学生对学校各项德育途径作用评价最高,平均达78.2%,其次为初中生58.8%,高中生仅为44.6%,高中生与初中生相差14.2个百分点,与小学生相差33.6个百分点,经过对各项途径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极显著,可以说,学校德育途径的作用与学生的年级、年龄呈反比。

学生对教师德育能力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总体满意度的评价也都同样呈现出这种差异。

第9篇:大学生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德育;学科德育;结合;大学德育;新路径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出了要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和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在党的提出了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新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作了重要讲话,指明了我国高校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与国家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另外,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改革创新。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支持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3]